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40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1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89-02

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热潮中,城镇化进程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之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损失。因此,研究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把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两者的关系,引导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健康、有序、科学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城镇化模式的演进”方面的研究。目前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进行回顾性、实证性、预测性研究较多,并且已经出现了承载问题。(2)关于“城镇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机理与过程”方面的研究。1)城镇化对土地利用与景观变化的影响研究。学者们研究认为城镇化作用下的土地覆盖变化(LUCC)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区域景观变化的研究。2)城镇化过程与区域水资源利用研究。从目前国外城镇化与水资源问题的研究趋势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一个核心问题。3)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4)城镇化与气候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研究。一方面是采用模型对城市化影响下的气候变化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城镇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的研究。(3)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模型构建。1)美国环境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提出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研究,2)新技术手段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作用过程及机理的模型模拟研究。

国内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城市内部的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城市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对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讨城市发展过程的环境变化特征、类型、趋向以及其中蕴涵的机理。(2)关于“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们研究认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藕合关系。1)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过程及其影响研究。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性研究,国内学者大多把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视作一个系统,从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多种手段探讨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理论和机制。3)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城镇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主要技术手段。(3)关于“城市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中国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了新的启示,区域pReD系统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从生态承载力角度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建设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在大大地增强。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人口、建筑、工业的过分集中,又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堵、住宅短缺、城市失业率升高等很多问题。

1.环境污染导致生态失衡

由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尤其是城镇化的空间集聚,由城镇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其中环境污染是城镇化最严重的问题。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工业、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煤的燃烧和机动车等排放的废气。二是水污染。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和污水造成水污染。一些城市没有污水处理或者污水处理率的低下,大量城市污染负荷直接进入河流、湖泊,影响着中国各类水体环境质量。三是土壤污染。城镇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调查表明,越是城镇附近,土壤的污染越严重。还有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生物污染等。调查显示,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区域,污染的种类与危害越大。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逐渐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2.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严重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绝大部分资源能源都被城镇化地区消费,这无形之中就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从而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城镇化中资源能源浪费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城镇建设中缺乏规划的建筑物和道路的频繁拆迁,城镇化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浪费了大量资源。例如,中国不少城市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改造毫无节制,拓马路,建广场,城市建设停留在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中,劳民伤财。城镇化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问题,比如城市特色的消失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毁灭等等。城镇化中城市小气候的恶化,就业问题的严峻和社会问题突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不平衡也日益加剧,城市人口流行病预防难度加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阂等问题。

3.环保设施建设不足降低了环境质量

城镇化进程的环保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发展速度,环保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如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厂以及供热、煤气和公共绿地建设等,都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和人口规模不相适应。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的一些城镇还没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统,也没有与城镇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垃圾处理厂,加之城镇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在我们的一些城镇出现了污水四处流,甚至垃圾随便倒现象,出现了老百姓怨声载道的街道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扬灰路”。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久而久之,使得一些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对策研究

城镇化过程其实质就是发展圈与限制圈相互作用、相互胁迫,由低级防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城镇化过程对城镇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整个城镇化过程就要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各个层面与生态环境综合防调、交互胁迫的发展好的过程。

1.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建设城镇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们应该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建设城镇化。生态型城镇的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的合理设计与配置,镇区的绿化面积及人口规模的控制等。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要强调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学功能,使人们居住的城市有回归自然的质量。具体来说,我们要突出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抓好生态建设项目,积极实施城镇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城镇工业废弃物处置项目等项目,大力推行污染物集中控制、集中治理。

2.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作用机制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关键。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生态环境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各级政府考核指标,制定和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二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使生态环境保护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既得益于系统内自然条件、产业结构、政策等软硬环境作用机制,同时又得益于系统外部的动力机制。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需要多种动力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等级结构明显的综合动力系统,推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

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形成生态文明,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纳人城市文化建设内涵是必须的。加强城镇化进程的生态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一整套环境友好理念教育传播机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形成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使人们意识到各类污染的危害,认识到污染直接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紧密相连,使其不断提高环保意识,避免只顾追求经济效益,以“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力式发展经济,忽视城镇化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只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过程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集约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城镇化发展新道路。

参考文献:

[1]michaelL.mcKiney.Urbanizationasamajorcauseofbiotichomogenization.Biologicalconservation,2006,127:247-260.

[2]时丽艳,王力,何东晓.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1):61-62.

[3]董志勇,罗卫军.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2):95-98.

[4]杜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07,(10):31-35.

[5]陈大道,姚士谋,李国平,等.基于中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7,(6).

收稿日期:2014-03-19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主要法律措施

1、生态环境建设立法的必要性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立法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我国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严峻

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地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表现在:①植被破坏严重。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1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7%;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②外源污染严重。全国因“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000*104hm2,每年因污染减产粮食100*108kg以上,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有机肥投入不断减少,造成土地退化及农产品的安全性下降;再者,规模化、机械化的大型养殖场不断增加,大量的动物排泄物对生态系统造成污染。③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7*104km2,每年流失土壤50*108t,相当于损失氮磷钾肥4000*104t。④荒漠化现象严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153*104km2,并且每年有2460km2沦为沙漠,这个面积相当于三个香港。⑤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现我国人均耕地0.08hm2,为世界人均水平1/3的,且每年净减少耕地333*104hm2,相当于减少25*108kg粮食,每年灾害毁损耕地13.3*104hm2,遭受污染的土地1000*104hm2,共损失粮食120*108kg。⑥生物物种减少。据估计,世界上有10-15%的植物处于濒危状态,但在我国,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濒危植物物种达4000-5000种。此外,还有相当可观的植物中已经灭绝,初步统计,列入濒危植物名录的植物已有5%左右在近十年内濒临灭绝。①②

这种生态环境退化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减缓和防止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已迫在眉睫。

(二)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收效甚微

,我国尚没有一部统一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立法主要散见于一系列有关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规划、国际条约与协定中。此外,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也制定并颁布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

现已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规划、国际条约与协定主要有:《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防沙治沙法》等法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行政法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规划纲要;《国际捕鲸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中国政府分别与日本、澳大利亚签订的候鸟保护协定,与俄罗斯签订的兴凯湖湿地保护协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订的关于对候鸟,尤其对跨国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协定等。

综观现有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定,足见现有立法比较零散、不全面、适用性不强,缺乏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措施的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主要表现在:第一,规划不协调。我国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几乎都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如水土保持规划、荒漠化防治规划、植树造林规划、盐碱地改良规划等,但中央和地方的规划不配套,部门之间的规划不协调,不同时期间的规划不衔接,几乎停留在数字、进度、投资等方面,而对自然环境的与因地制宜实施建设措施方面往往缺乏论证,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尺度、不同职能的协调几乎空白,实施过程中,则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第二,规划不。由于生态环境建设主要由中央财政投资,许多地区与部门希望在中央投资这块“大蛋糕”上多切一块,因此,在制定计划时,片面强调项目的规模,而忽略了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此外,生态环境建设计划的制定与出台往往比较仓促,缺少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与科学论证,还没有实现规划过程的科学化。第三,规划与扶贫工作脱节。很多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地区也是贫困地区,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没能很好地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

2.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系不统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各行其是、多元领导现象突出,结果是投资分散,责任推诿,有效治理不显著。因而,急需建立专门协调机构,加强统一领导、负责规划、计划审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验收及部门间的协调。

3.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保障制度。 目前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效益差,生态环境建设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制度。如:干旱地区植被建设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考虑水分条件等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好科学植树种草及其管护问题,使得几十年来造林不成林,种草不见草,人工植被结构单一,水土保持效益低下。

4.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保障制度。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主要靠国家及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由于国家资金有限,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无法落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必须广开筹资渠道,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保障制度。

2、生态环境建设的指3、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从生态环境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为先导,运用系统工程的,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甚至好转,基本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确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措施的根本方针。③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指为了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而制定的综合性基本性指导准则。它是构成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最小风险原则,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原则,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举原则,统筹规划、集中领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使用谁补偿原则,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产业政策引导原则,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的原则等。这里着重论述以下原则:

(一)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原则

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和社会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其固有的规律,主要包括生态演替规律、生物多样性规律、生物生态位规律等。当人们的活动违背这些规律时,就会出现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失调现象,导致生态平衡破坏。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原则要求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建设,并根据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规律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大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要求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同步和谐演进。遵循生物多样性规律要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注重物种的合理配置。生物多样性是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原则。实践经验证明,我们建造的“三北”防护林,由于未能遵循生物多样性规律,致使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非常差,非常脆弱,病害、虫害与火灾的威胁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建设规模。遵循生物生态位规律,要求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物种与生态环境条件的自相适应,正确把握生物适宜生存的生态幅度和范围,合理确定最好的建设方式,不仅要从物种的生态位来考虑,而且在物种配置上也要遵循个体竞争,使建设后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物种多样性,还要使各物种达到互惠共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规定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鼓励与限制,如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市场主体要想占领市场并获得最大的利润,就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如征收自然资源使用费等措施,限制人们的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行为,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举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是防与治的辩证关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所谓“防”强调的是保护,所谓“治”强调的是建设,应当理解为在保护当中含有建设的内容,在建设中也应该包括保护的思想。为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确立保护优先的思想。这是因为:一方面,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治理难度大,有的甚至很难恢复,即使在可以恢复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够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环境建设是相对于生态破坏而言的,生态破坏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功能退化或者丧失。生态环境建设实质是让被破坏生态系统建设到原先的状态。但是,由于自然界的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不同和,生态环境建设并不能够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另一方面,退化生态系统中的许多残留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极为重要,是当地自然条件下稳定生态系统的组分,在建设区内划出适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小面积的区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这些区域也可能成为建设自我维持生态系统的自然种源扩散地。因此,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防止造成新的破坏,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性的措施,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法律措施,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环境,杜绝滥垦、滥伐、滥采、滥用自然资源的现象,遏制土地沙化等生态破坏扩大趋势。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者,不仅要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还要承担恢复治理被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

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并举原则是指要克服过去生态环境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将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作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这一原则要求建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运行管理法律制度。如:在项目建成并运行一段时期后,通过对项目的实施情况、效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实际情况与预测的差距及项目决策是否正确并分析其原因,同时,可对项目施工质量的优劣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项目运行管理措施,让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三)统筹规划、集中领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诸方面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工作涉及部门多、跨越区域及流域,需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因此,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集中领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第一,客观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与现状、危害程度以及发展趋势,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第二,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建立统一领导与部门分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第三,要优先抓好对全国及各地影响大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第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分阶段目标,分步实施。

(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状态复杂,这一实际情况要求,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针对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地域类型极其复杂,想找到统一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这是

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强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制定各自适宜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与模式。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是某一分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据,具体包括的指标有水蚀面积治理比率、风蚀面积治理比率、流域允许侵蚀模数、流域允许产沙模数、林草覆盖率、森林覆盖率、人均口粮、人均纯收入、治理年限等。生态环境建设模式设计包括:天然植被保护、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防沙治沙、植被建设、生态农业和草原建设。具体到某一个分区,可能只以上述某一方面的内容为主,如小流域治理或防沙治沙。制定各自的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中,应该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方法进行封育、保护管理,快速达到生态环境建设目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区域的自然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确定了各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同目标与模式。

第二,坚持综合治理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起来,综合运用,配套实施,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发挥整体效益。

(五)最小风险原则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技术复杂、时间漫长、耗资巨大的工作。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后果以及最终生态演替方向进行准确的估计和把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退化生态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对被建设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六)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原则是指,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在建设的同时,注重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建设的不同时段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并将其寓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之中,做到在进行生态系统重建的同时改善区域人类生存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可采用部分经济型植物代替水保型植物,或采用水保、经济复合型植物来进行建设。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要坚持这一原则,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建设若不考虑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最终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可能难以真正实现,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严重的人口压力下,生存和发展是根本的大问题。一项建设计划,没有经济效益和群众的参与是难以成功实现的。只考虑生态上的建设,而不考虑经济上的发展,也很难为人们普遍接受。目前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集中在生态学过程的建设,忽视了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区域脱贫等现实的有机整合,导致生态环境建设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根据区域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特点,把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流通、市场)与生态链(就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食物链为基本单元,以营养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与信息正常流动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可持续的生态产业。笔者认为,首先,生态环境建设要考虑合理的生态链及其生态链的动态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土壤气候条件要建立比较稳定的系统不容易,必须充分考虑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考虑演替规律,形成有序的发展。生态链是生态环境建设最基本的核心之一。总体上讲,生态链必须建立在群落不同时期的物种组成特点、群落结构规律、群落地理分布规律、群落的演替规律、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规律等基础上。其次,

实施产业替换,建立适合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一直是延续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产业附加值低,而且,过度开荒、过度放牧已引起土地沙化、草地退化。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把产业替换放在优先环节来考虑。应立足于西部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带,要将农畜产品的后续加工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建立生态高效农业。

(七)产业政策引导原则

政策是调整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加强与生态环境建设有关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引导人的行为遵循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第一,一切建设项目、行业发展和区域开发,首先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凡是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应严格评审,该否定的坚决予以否决;第二,对能够较好地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建设项目,尽可能为其提供公共设施或服务上的支持,对绿色产业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对生态环境有不良影响的产业或行为应采取限制性政策。第三,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来激励人们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有投资、经营管理能力的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投资、经营。

(八)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

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是指,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态环境建设带有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从项目立项、投资到运营、管理全部由政府承担。在这种非市场化活动中,由于政府职能、财力等方面的局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生态环境建设也必须改变传统运作方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坚持这一原则,第一,要充分发挥和强调政府依法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调控要从生态环境建设的大局着眼加以政策引导和管理,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盲点”和不足。首先,国家在财政、信贷、投资政策、产业和技术政策等方面应向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加以倾斜;其次,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资源开发要与生产力水平提高、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横向联系、市场发育、生态环境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使资源开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快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运行化机制,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走出一条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路子。

3、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指为了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而制定的具有重要

意义的一些制度,它是为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而确立的具有普遍意义和作用的法律制度。它是构成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区划制度、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度、建立生态示范区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等。

(一)生态环境建设区划制度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条件地带性非常明显,无论从水平带还是垂直带上,其生态系统类型都有较大差异,并非处在同一生态类型区,如:东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同季,经济比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西部地区,降雨稀少,干旱高寒,不便,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恶劣,林草植被一旦遭受破坏,极难建设。中部地区,处于东部平原和西部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这就要求在不同地带采取的建设技术必须符合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如果违背生态规律,建设工作则很难成功,即使在局部是成功的,也缺乏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可持续性。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建设区划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技术体系的建立。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划分为8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区域的自然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确定了各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④

生态环境建设区划是指在对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源状况充分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方法,揭示区域生态经济环境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规律,对特定的区域进行整合和分区。目的在于揭示不同单元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制,为不同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评价和综合整治提供科学基础。

(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是关于规划的制定、规划的编制要求、规划的基本内容、规划的实施等问题的基本规定。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众多,应由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共订拟定,报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编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体现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小到一片土壤、一个池塘、一条小溪,大到森林、草原、湿地、流域,以至于海洋、大气。由于生态系统的这种复杂性,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一种超行政区域界限的规划;编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对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和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科学的决策。要体现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的基础上。即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容和措施融于经济发展规划中,使之成为经济发展规划的约束、限定条件和依据。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规律、目标、容量等因素,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分阶段目标及主要措施。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是指导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度,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负责,实行生态环境建设行政领导负责制。这项制度是一种以责任制为核心,以行政制约为机制,把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确了地方行政领导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到各有关部门,仅仅只发挥某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是不可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只有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组织协调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共同抓好这项工作,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立法中,应当将目标责任制确定为一项基本制度。要改进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统计指标,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工作业绩予以严格考核,并依此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和评定干部,以此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实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有利于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这项制度明确规定了责任者是各级政府行政领导人,通过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和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这样,可以具体落实各级行政领导人在任期内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和工作任务,促使各级行政领导人重视和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真正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第二,实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有利于把生态环境建设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将面临严峻的形势,若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日益加剧的生态破坏将会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实行这项制度,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职责,促使各级政府行政领导人高度重视和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可使生态环境建设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在年度计划中得到落实。第三,实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有利于协调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使单项建设、分散建设转向区域综合建设,以改变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第四,实行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有利于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实现由一般化的定性管理向科学化、定量化、指标化管理转变,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四)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是指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网络、制定监测规范,对生态系统进行监视性测定,并定期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提出防范与治理措施。生态环境的监测主要是监测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如滥砍滥伐森林和过度放牧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等问题。

实行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是防止生态系统向无序化发展和进行系统调控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风险意识和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第二,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是掌握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第三,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是科学管理生态环境的依据;第四,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是正确处理生态破环事故与纠纷的技术依据。通过对生态破坏的监测和对生态纠纷的仲裁监测,可以确定生态是否破环及其破环程度等,从而为正确处理生态破环事故与纠纷提供技术依据。第五,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有利于预防和杜绝生态破环事故的发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因此要一改过去只进行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的做法,要同时建立环境质量与生态质量监测制度。

(五)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度

自然保护区是指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的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度是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自然保护区的分级和分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审批程序、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撤销和变更的基本规定。

实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度,能有效保护和管理在科学、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的自然地域,自然保护区制度是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一种地域保护制度。⑤

(六)建立生态示范区制度

生态示范区是以区域经济地、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对象,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定行政区域。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示范区的界定以县域为基本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为重点,通过统一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立生态示范区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⑴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是指在自然综合体系的天然平衡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经济活动不给另一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并合理安排自然资源利用和组织地域利用的一种计划。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现状、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目标任务的提出和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为整个规划工作的重点。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要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环境规划的基础上提高和创新,须充分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编制规划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和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区建设,突出重点。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指标体系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完整的数量指标来反映生态示范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并反映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指标体系要充分反映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体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多级循环利用。②指标体系应多层次、多类型设置,指标体系和实施目标的设置应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需要。③指标体系的设置既要科学合理,又要方便实用,有可行性。每个指标须概念清楚,意义明确;各指标间既有其内在联系,又要有相对独立的内涵,避免重复。(2)、生态示范区建设模式选择。由于各地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特征差异很大,因此生态示范区的模式也多种多样,目前我国生态示范区模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①生态农业型的生态示范区。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保护农业生态和发展经济为主要内容,建立大农业生态系统。既建立高产高效优质的种植业体系,林木覆盖率高的林业体系,生物能转化高的养殖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在已有的生态农业户、村、乡的基础上,扩大到整个县域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而发展到农、林、牧、副、渔在内的生态经济县的建设。②农工贸一体化的生态示范区。农工贸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以深加工为主体,形成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工农业生产一体化,并由此带动区域工业、农业、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③生态型生态示范区。以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有效防止生态破坏和旅游污染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风景旅游区的发展建设,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使该区域成为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的风景旅游区,以良好的自然生态为资源,以旅游为龙头产业,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的方针,带动其他行业协调发展。④城市化的生态示范区。以防治污染、改善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内容,将城市的整体环境建设与化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开展城镇园林、绿化、草坪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景观的建设,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⑤乡镇合理规划布局的生态示范区。开展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区工程建设,通过集中开发,促进集中治理,建设工业小区,合理布局,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管理和污染源的治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⑥综合生态示范区。开展城乡生态环境综合建设,把生态经济县建设、乡镇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各项任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⑦生态破坏建设治理示范区。主要有四种类型: 矿区生态破坏建设治理示范区。在矿区污染治理和土地复垦的基础上,开展景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包括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农村生态破坏的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湿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示范区。以重要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湿地的建设为主要内容,实现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黄河三角洲湿地改造保护区建设;土地退化综合整治示范区。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治理和脱贫致富为主要内容,在一些主要的流域、农牧交错区、水源地建立生态示范区。(3)、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生态示范区建设验收由国家环保总局负责组织验收,验收依据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暂行规定》。

实施建立生态示范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性效益。许多地方已把过去那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局面逐步引到了“双赢”的发展道路。许多试点单位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没有恶化,而且有所改善。第二,初步建立起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生态示范区规划经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之后报政府或人大常委会审议,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机构建设、制度建设都大大得到加强,生态环保参与经济决策的力度明显增强。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决策失误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随处可见。如:山东有一个海湾,天然海产非常丰富,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主要依托。但是每年一有大台风,这些鱼、虾、海带、贝类就被卷入大海。为了把这些丰富的海产资源保住,不让它们被海水卷走,当地政府决定在海湾口处打一个大坝。结果事与愿违,大坝建成之日就成为丰富水产资源消失之时。因为海洋生物对海水水质要求非常高,由于海湾与大海水体不断交换,确保了海湾水质的良好,流水不腐才在这里形成了有利海产资源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大坝却阻断了海湾与大海的水体交换,水质急剧恶化;大坝也阻断了海洋生物的产卵通道,使之失去了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破坏了天然的海湾生态系统。由此可以看出一个错误的决策不仅没有取得经济上的效益,反而造成生态破坏,经济也没有发展上去。第三,建立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对环境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大大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与资源的不良影响。许多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从宏观战略的层次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四,探索建立了多样化的现代生态经济模式。目前我国生态示范区的模式有生态农业型、农工商一体化型、生态旅游型、乡镇工业型、城市化型、生态破坏建设型等类型。⑥⑦⑧

(七)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项目投资效益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依据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制度:

1.项目规划制度。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以县(市)或流域为基本建设单位,在项目的选点确定过程中,必须从项目县或流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摸清全县或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特别是水土流失情况、森林覆盖率、荒漠化程度、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全县或流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明确治理的总目标,以此作为全县或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控制性标准。

2.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度。严格遵照基本建设程序,建设之前进行充分的论证。可行性研究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确保项目以尽可能少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手段。因此,要提高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必须加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应在生态环境建设总规划的指导控制下,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政策,遵循有关法规、规范。在项目初步确定后,对项目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取得可靠资料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对建成后的效益进行预测,选择投入低产出高效益最好的方案,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是综合性建设项目,涉及若干学科,可以按行业划分为几个单项工程。各个单项工程的投资与效益必须以整个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工期目标、效益目标为前提,进行合理的投资分摊和效益子目标的控制,确保项目总目标的实现。目前,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水利部已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但在人工造林、坡改梯、种草、农村能源建设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经济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只能用工程实施后将取得的效益绝对数进行评价。这就造成在经济效益方面似乎都可行,难以进行方案比较择优的情况,给项目的决策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投资失误。根据这种情况,在选择项目时,应进行不同小流域的方案论证比较,根据流域的地形、地势、气候条件以及水土流失情况,分析相同的资金在不同的流域将取得的效益,优选效益好的小流域先治理。在小流域确定后,应进行各个单项工程的投资分摊,优化组合,分析各个组合情况下将取得的效益,优选效益高的方案进行实施。因此,在呈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有项目比较和单项工程的不同组合及投资分摊比较等内容。

3.项目设计制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就进入设计阶段。此阶段是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上、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细的设计,是基本建设计划的具体化,是整个工程的决定性环节,它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发挥。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由科研、设计单位编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勘测,对项目在技术、经济上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最后拿出施工作业设计方案和图纸。施工作业设计应在确保效益指标的前提下,不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核定的投资,并尽可能节约投资,通常可采用的手段和办法是:进行限额设计,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概算为基础,控制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和造价;应用价值工程方法对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拿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控制设计变更,控制项目的主要材料用量;根据工程实际,尽可能采用标准构件设计。

4.项目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阶段应实行以下五项制度:(1)项目法人责任制。县或流域生态办行使项目法人职责。农、林、水、畜等部门成立施工技术组,对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技术指导监督负责。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调度、组织、供应,并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2)招标投标制。推行招标投标制,是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3)建设监理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建设监理对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质量进行控制,进行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并协调建设各方的关系,从而取得生态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效益的最优实现。(4)政府采购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对主要建筑材料、设备、金属结构、苗木等实行政府采购,由项目县或流域管理机构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可确保用于工程上的材料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5)资金使用报账制。为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资金开支合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工程按质按量完成,必须进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实行报账制。工程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根据工程进度,在单项工程完工经检验合格后写出支付申请书,由施工技术负责人、指挥部领导、工程监理人员签字,经生态办审核同意后到资金专户报账。

5.项目竣工验收制度。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环,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查验收办法、程序和验收标准。项目竣工后应按照批准的投资计划及设计严格按验收标准进行验收。

6.项目后评价及运营管理制度。在项目建成并运行一段时期后,通过对项目的实施情况、效益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实际情况与预测的差距及项目决策是否正确并分析其原因,同时,可对项目施工质量的优劣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项目运行管理措施,改变历史上重建轻管的状况,让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并为今后改进项目的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创造条件,并为提高待建项目的投资效益提供。⑨

(八)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

生态环境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体健康或动植物生存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是指在危机、灾害来临前,由事故责任者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事先采取预防或避免措施并发出警告或警报,以减少损失与灾害的程度。

实施这项制度有利于预防和杜绝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发生,有利于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这项制度要求有事故隐患的单位,采取事故的防范措施,并发出警告或警报,有利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检查生态破坏事故隐患的特性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防止事故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危害。

4、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法律措施

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法律措施,是指为了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而制定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些措施,它是为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而确立的具体保障措施。它是构成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法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立统一领导与部门分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生态环境建设涉及部门众多,仅靠单一部门领导是行不通的,必须由市、县(区)政府实施统一领导,由主管市、县(区)长具体负责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通过市、县(区)生态环境建设办公室召集各有关部门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并实施监督检查。

各有关部门在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国土资源(土地、矿产、海洋)、林业、农业、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所管理的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并实施相应的部门监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具体负责生态监测、生态评价、生态监理等工作。

(二)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保障措施

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从宣传教育抓起,向全民普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科学知识,加快培养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人才,千方百计提高科技人员待遇。二是发挥现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优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研究,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应围绕建立有效防护技术体系、完善监测体系、建立生态评价体系和建立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体系四方面进行。⑴有效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的建设;风蚀类型防治技术体系的建设;冻融类型防治技术体系建设;盐碱类型防治体系建设;绿洲、农田防护技术体系的建设;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技术体系建设等。(2)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风沙类型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冻融类型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盐碱类型监测体系建设;绿洲、农田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等。⑩(3)建设项目的生态评价技术。(4)生态环境建设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及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特殊立地类型造林造草、干旱区矿渣粉尘生物覆盖及矿山复垦技术等。三是推广先进适用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多年来取得了大量具有应用价值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要对这些不同技术比较论证,选用最佳或最适技术,并重视对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落实推广经费,健全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使现有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措施

多元化资金保障措施是指生态环境建设要在坚持“破坏者恢复、使用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原则下,通过多种方式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既要依靠国家投资,也要依靠其他渠道多方筹集,包括: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引进外资、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财政援助、税收支持等方式。

第一,争取国家投入。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公益事业,国家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确保生态环境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

第二,企业负责解决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不允许转嫁给社会。

第三,地方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运营费由收益者合理负担。

第四,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开发利用收取水资源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收取土地资源使用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收取森林资源补偿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收取矿产资源费,海洋海域有偿使用、收取海域使用费,以上自然资源补偿费主要用于自然资源的养护、更新与恢复。

第五,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长期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上游地区负担,下游地区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的不合理局面。这是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健全的集中体现。必须依据经济规律,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如建立资源输出地区与资源受惠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下游地区资源开发之间的补偿制度等,以保证生态环境建设有其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方面,要注意解决以下问题:(1)正确评价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科学地制定收费标准。(2)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采用直接的经济补偿和信贷、税收、技术援助等间接补偿的方式,通过国家投入、社会受益者承担一部分、生态效益经营者创收一部分等渠道,广筹生态环境建设资金。(3)建立生态环境补偿费管理体系,规范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使用行为,改变补偿费由各部门收取,生态环境建设不能实施综合考虑的不合理现象。

第六,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在公益性强、影响大的项目上,要争取公众的捐款、赞助款;在有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政策,如;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简称四荒)的治理,采取承包经营的方式,实行谁承包谁收益的政策,从而实现了对四荒的治理。

第七,开展对外交流,争取利用外资。

此外,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政策、产业和技术政策等方面应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实行优惠政策。

(四)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信息保障措施

充分、可靠、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信息及畅通的信息渠道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和条件。逐步规范生态环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单位的信息提供、交流职能,建立收集、汇编、传递、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信息的交换中心与传播网络,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信息保障措施。

注释:

①杨京平.生态安全的系统[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2,199-200.

②曲格平.环境保护知识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104-109.

③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

④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

⑤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条例.1994.

⑥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环然[1995]444号).

⑦国家环境保护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办然[1996]046号).

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印发《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暂行规定》的通知(环然[1999]20号).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3

关键词:要素构成;财务管理;环境建设

财务管理环境就是财务管理主体围绕资金营运、经济业务、管理事务等活动开展运行,所依存的各种内外条件,形象的说就是财务工作的生态环境。在煤炭企业改革发展转型进程中,财务管理环境面临诸多挑战。企业融资、收益分配会受到金融政策和利益攸关方的影响,会计核算基础、财务分析质量会受到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影响,成本管控、盈利水平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纷繁复杂,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对影响自身发展的各种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和利用。

一、研究与建设财务管理环境的必要性

近年来,煤炭作为我国传统主要能源之一,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饱受争议,产业发展更是遭遇寒流,财务工作内外环境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从宏观环境来看,自2008年经济危机来,整个外部市场普遍疲软,煤炭需求增幅下降,国家产能政策限制,积累的一些历史包袱和深层矛盾、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成本高位徘徊、盈利水平下滑很大,财务压力明显。从经营环境来看,在经济不景气大背景下,地方财税压力陡增,各种税务、审计检查也随之加大,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使本已琐碎纷杂的财务工作,在应付检查与政策协调中更加疲惫不堪。从内部管理来看,一些地处中西部地区的煤炭企业受体制和区域影响,管理上存在保守思想,重安全,轻效益,市场拓展不力,产品适应性差,资产负债率逐渐攀升,负债经营普遍,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和外部形象变差,影响自身投融资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倒闭企业必须研究利用环境资源,积极争取有利发展环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益。

二、财务管理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一)主体要素

企业治理结构不同,财务管理的建设主体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同,以“集团―专业化公司―基层单位”模式为例。

1.集团总部是财务预算、资金营运的实际管理者,面对的是政府部门、宏观形势、企业战略、文化背景等环境,要做好环境综合评估和制度保障。

2.专业化公司是企业经营运行的上传下达者,面对的是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组织运行等系统内部环境,要调动所属单位的能动性,尽到监管职责。

3.基层单位是企业与各种环境的直接参与者,各种制度执行的实践者,可能一次安全事故就会对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要提高环境适应度,并善于总结和积极向上反馈。

(二)客体要素

1.按与主体相互关系划分:内部环境,主要有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制度规章、安全生产等;外部环境,主要有产业布局、行业态势、财经政策、投资与债权人利益等。

2.按对主体影响程度划分:弹性环境,主要有人员结构、企业文化、执行力等,特点是可以改变利用;约束环境,主要有政府部门、地缘位置、经济发展周期等,特点是一般不宜改变。

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建设的步骤

财务管理环境建设是财务管理主体对所依存的客体环境条的研究、改造和利用,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建设。

(一)环境研析:从滞后反应到事前预警,强调一个“快”

在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煤炭企业中,财务管理要体现其独特优势,就必须洞悉百变市场环境变化,快速甚至提前做出反映。以财经政策为例,时效性要求很高,如果坐等文件传递,层层审批,势必造成工作被动。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结合实际分析判断,提高处置效率。特别像煤炭采掘这种企业,国家产能政策影响很大,对产业政策的影响要准确把握,提前做好未来发展的预警判断。

(二)环境评估:从简单执行到动态控制,强调一个“准”

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影响是好是坏,利多还是弊多等,可以尝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体系进行量化。体系设置时间、影响面、影响度测算(经济价值量化指标)、涉及部门、应对措施等要素,分清权重,对财务管理环境做出全面细致评价。如,“营改增”对煤企的影响,会涉及租赁、铁路运输、部分服务业务等,这些都需要财务部门从财务角度对影响企业的产销量、成本、利润水平等准确量化评估,服务企业整体决策。

(三)环境融合:调整适应战略目标,强调一个“合”

如今煤炭企业摊子大、产业多、布局广,没有一个统一的、相互融合的内部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就难以释放活力、创造价值。为此,财务管理环境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融合。一是目标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要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将自身发展目标与企业集团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二是制度融合。统一财务管理制度、核算办法和内控体系,理顺上下管控体系,分解落实财务责任,促进组织高效运行。三是文化融合。突破传统思维障碍,通过人才培养和轮岗交流,特别是会计委派人员管理,促进不同产业背景下的财务文化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四是利益融合。寻找投资者、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点,通过收取综合服务费、金融服务费、反担保措施等,将利益攸关方连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环境利用:提升管理质量效益,强调一个“用”

一是政策利用。要与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做好沟通、协调,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加强税收筹划,拓宽新融资渠道,如保险金暂缓缴纳、税费暂缓征缴、发行中长期债券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技术利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开发利用报表远程报送系统,解决偏远地区送审报表交通不便、成本较高问题。三是人才利用。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注意人才结构的合理性,通过理论研讨、业务考试、后备干部选拔等,打造一支梯队合理,素质较硬的团队。

四、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建设的目标

(一)完善财务管理架构,夯实财务基础

各项财务活动只有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效执行,才能规范会计核算,保障财务质量基础。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组织运行以人治为主,缺乏有效监督,产生的财务舞弊问题不在少数。因此,健全完善财务管理架构,优化资源配置,是财务管理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服务企业整体战略,增强财务保障

没有大家,就没有小我。财务管理环境建设要协调好企业发展发展各种内外部关系,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内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财务支撑,始终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煤炭企业还要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这一重要目标,没有安全保障,财务管理环境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整合系统财务资源,提升财务效益

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通过环境建设创造生产力。一些企业,特别是地处内陆的煤炭企业,市场参与度不够,分散型管理,集而不强,财务活动对企业整体效益贡献不高。财务管理环境建设就要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解决这样的问题,实现企业整体财务效益的最大化。

(四)发挥财务管控优势,防范财务风险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财务管理要时刻防范环境风险。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事业成败的恰恰是那些容易忽视的短板。随着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企业也极易陷入盲目扩张、投资失败的风险,可能带来规模不经济,甚至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财务管理环境建设就要防御和控制风险,确保财务安全。

五、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建设要打破更多传统思维的束缚,坚持从效益、质量出发,从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者,努力成为环境的利用和创造者,要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经济结构、财税法规等环境的变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研究透,利用好,为企业战略决策和发展大局提供更有力的财务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君霞.试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策略[J].经济师,2012(09).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分别从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出发,阐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2.1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即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中的意义。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首先想到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快速带来的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经过大量研究显示,全球的气温呈现上升的趋势,如温室效应的大气污染问题是现在人类头疼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力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对人类提出的要求,还是当下环境破坏的现实对人类提出的要求[1]。

1.2经济意义

倘若人类能够正确处理好自身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客观的发展规律、敬畏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对人类自然环境造成了威胁,相反,人类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会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使其快速地向前发展。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多元化的目标,发展绿色经济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人类也可以从中获益。

2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建设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密。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为了促进经济建设,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让林业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社会生活,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进行经济建设的发展,最常见的就是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笔者将详细论述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发展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相关问题。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无知,部分人们想着从林业获利,同时砍伐森林获取利益。而对于那些尊重自然而且具有商业头脑的人来说,砍伐森林似乎太可惜,他们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生态环境的优势,从而让其带动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以“贵州屋脊”韭菜坪为例,那一带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缓慢,但近年来,由于人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对外宣传本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称当地为“天上花海”,让人听起来就忍不住想去,那里的经济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就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典型例子,同时,“贵州屋脊”韭菜坪的林业生态环境,被当地人保护得很好,因为他们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对他们发现本地区的旅游业具有推动作用。绿色食品、健康生活是现代人的追求,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人类失去追求绿色生活的目标。因此,许多地区在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大力倡导发展食品加工业。食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人类追寻绿色生活,越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人们越是向往那些有机蔬菜和其他绿色食品。因此,发展食品加工业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大对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许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良好的收益,但长期坚持,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发展食品加工业,促进林业经济建设。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策略

要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目标,人类还必须得注意以下几点。俗话说,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这个道理也可以应用到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中,人类正确理解林业环境的内在和外在价值,才能物尽其用,发挥林业生态的最佳优势,促进经济建设。笔者就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问题,提出两点策略。

3.1扩大森林面积,大力发展经济

在社会主义经济追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值得考虑和借鉴的方法。扩大森林面积,一方面,保护了林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像在上文提到的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对旅游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扩大森林面积,更加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关系,人类热爱自然,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利,并将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到实处。无论是从现实意义,还是经济意义上看来,绿色面积的扩大利大于弊。

3.2尊重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人类不应盲目发展经济,一心搞经济建设,二是应深刻地意识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是极少的。自然资源具有一定限度,不可盲目开采使用,在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环境的客观发展规律,才能让自然资源造福于人类,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4结语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5

【关键词】环京津贫困区;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在河北省北部与京津接壤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32个贫困县、270多万贫困人口的环京津贫困带,[1]而正是这一区域在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功不可没。由于该区域特殊的区位条件,在贫困与生态问题双重压力下,其未来发展不仅影响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京津地区的发展、生态安全及国际形象等也会带来影响,因此关注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补偿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环京津贫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1、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

本研究区为河北省北部与京津接壤、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地带,涉及张家口、承德、保定、沧州四个地市,包括京津以北连片的20个县(未包含张家口市涿鹿县赵家蓬区),京津以南不连片的11个县,共31个县。其中有26个县为部级贫困县,5个县为省级贫困县(表1)。该区域为京津的生态服务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自2000年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以来,研究区域涉及的4市31县中,张承地区的沽源、怀安、尚义、康保、丰宁、张北和围场7县于2000年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共退耕7300多hm2。2002年河北省退耕工作全面展开,到退耕结束(2006年),研究区域累计退耕面积达40.5万hm2。其中张家口10县累计退耕面积约23.32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57.6%;承德7县累计退耕面积约13.61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33.6%;保定7县累计退耕面积约2.44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6.0%;沧州7县累计退耕面积约1.1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2.7%(图1)。

参照谢高地等人[2,3]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模型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该区域退耕前后(2001-2007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53.93亿元[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主要的贡献因素是林地面积的增加所引起,这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关系密切。

2、退耕类型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退耕的根本目的是恢复生态环境、解决生态恶化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又被称为生态退耕。在《退耕还林条例》中明确规定,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从生态效益来讲,生态林的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林。从调查收集的数据显示,研究区的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林比重也均超过80%(表2)。

3、退耕还林实施的生态效果分析

研究区环绕京津,其生态建设担负着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维护生态安全的建设重任,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退耕工程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改善了河北省和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态意识。

根据最新监测结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与1999年相比减少40.3×104hm2,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6×104hm2,实现了沙化土地由扩展到缩减的转变,是全国沙化土地减少最明显的省份之一。[5]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平均增加了3.77%。工程区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相对湿度也提高了3%左右。退耕工程区野鸡、野兔、狍子等野生动物明显增加,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开始全面显现。

另据河北省气候中心利用京津上游的张家口、承德两市23个气象站的2000-2008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2006-2008年三年平均状况,较基点2000年两市气候环境条件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沙尘天气(沙尘暴、扬沙、浮尘)、大风天气、大于35℃的高温日数均呈现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增加8.3%。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与2000年7月同期相比,2006-2008年近3年平均值卫星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增加18.3%,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几年来张家口、承德两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明显好转。[6]张家口及承德两个地区是京津重点水源涵养保护地区。经过多年的退耕及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河北省水文监测结果显示,2003年官厅水库入库泥沙量为55.64万t,比上世纪90年代的200多万t减少了3/4。[7]对此,作为官厅水库水源涵养保护区的张家口市的退耕工作功不可没。

对于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可造成土壤冲刷、养分流失,是坡耕地耕种的重要障碍因素。坡耕地的退耕可以有效的抑制水土流失,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以研究区内的保定唐县为例,自2002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1.9%,通过对大量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耕还林,使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程度逐渐减轻。据水文部门测算,唐河通天河泥沙量减少了23.5%,控制水土流失面积0.82×104hm2,特别是沿山林果带的形成,净化了空气,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县城和平原地区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①

二、存在问题分析

可以看到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推行极大的改善了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为进一步了解退耕执行情况和农民对退耕的认识,以及退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等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覆盖环京津区域4个地级市的16个贫困县,回收调查表1296份,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调查发现该政策在显现其生态有效性的同时,也反映出部分明显的不足。归纳起来有如下问题。

1、补助发放不及时,林木管护不到位

由于研究区域内的地理跨度比较大,同时这些区域大都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了种树难、养树难等问题。如张家口、承德的坝上区域就出现了退耕还林后的林木成活率低或生长滞缓的现象。这一现象虽有一定的自然原因―近年来坝上地区干旱少雨,但和当地政府监管失利,退耕农民缺乏林木管护经验以及退耕后所产生的懒惰情绪不无关系,也与部分地区退耕补助款发放不及时、标准过低有一定的关系。此外,随着近年来树苗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家的种苗费用只能保证第一次栽种时的开支,补植时的费用很难保证。

2、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堪忧,可能引发复耕

当时政策规定退耕期间每退耕一亩地补偿原粮100kg,补助50元种苗款,补助现金20元,减免定购粮和农业税,解决了农民退耕时的生计问题。尽管2007年和2012年国务院两次出台《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调整和追加了补助。但长期的依赖国家补助并非长久之计,对于农民退耕后的生计问题如何解决,农民十分担忧。调查显示,问及“如果国家停止了粮食补贴和退耕的相关补助,已退耕地是否会重新耕种”时,51%的人回答会重新耕种,38%回答不会,11%选择了尚未考虑。退耕区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财政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这就决定了多数退耕户依托非农产业增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耕地仍然是退耕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出台,退耕户复耕愿望高涨。在生计问题调查中,仅有31%的人选择“退耕后会出外打工”,58%的人选择了“继续务农耕作剩余耕地”,11%选择“不清楚”。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参与退耕的农户仍无法很快实现收入结构的转换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从农民生计角度来讲,农户复耕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退耕成果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3、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矛盾突出

国家要求退耕还林规划与实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同时要求经济林比例不能超过20%。超过比例的只补助种苗费,不补助粮食。但是,由于张家口、承德、保定退耕还林区域多为贫困山区,而生态林见效慢,经济效益低,影响农民既得收益,为保持收入增长,农民大多想种经济林,地方政府为尽快成为脱贫先进单位,也希望农民多种经济林、增加收入。于是,国家要“被子”(森林植被)、农民要“票子”的矛盾突出,[8]存在着一定的盲目发展经济林现象。问卷中“退耕后对家庭收入影响”中,8%的人选择了“显著提高”,34%的人选择了“有一定提高”,31%的人选择了“变化不大”,22%的人选择了“下降了”5%的人选择了“明显下降”。由于研究区域尤其张家口、承德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但同时又地处北京上风向和重要水源地,肩负生态涵养和京津环境安全重任,所以发展该地区生态林草的建设尤为重要,而这些地区因为贫困,农民需要增加收入,因此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矛盾较为突出。从调查情况看,退耕后后续产业发展滞后,而且国家提供的补助数额和补助时间均有限,因此地方政府应对退耕后的农民加强后续产业方面的指导,培育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使之早日摆脱贫困的面貌。

4、退耕标准需要规范

受调查区域中,土地状况较差,旱灾为主要自然灾害,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严重,土壤贫瘠,且多数缺乏灌溉条件,产量较低。恶劣的生产条件是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这部分耕地进行退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且在国家退耕补助政策下,不致使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在这些地区,补助水平往往高于种田收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退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有灌溉条件的平地、川地的退耕。仅从调查样本上来看,水浇地的比例高达18.7%。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退耕决策部门反思退耕地的划定标准和退耕规划的制定依据,将真正需要退耕的耕地退下来。[9]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环京津贫困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针对本次调查问卷中生态退耕政策在实施和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出现在政府监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运行等方面,要让退耕还林的生态成果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1、积极引入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模式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生态工程,体现的更多的是生态效益,而创造生态效益的投资成本常常难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相应的收益和回报,因此对退耕土地实施经济补偿是一种对植被生态建设赋予价格的行为,通过经济补偿实现生态效益的市场交换。但市场交换的前提是损益双方主体明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是受益主体除还林还草区域本身外,还包括国家、周边区域。环京津贫困区为改善京津两地的生态环境,承担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机会成本,因此,退耕区是生态补偿的受损方(受偿方),受益方(补偿方)除国家主体外,周边受益区域也应给予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可根据林草的恢复数量和自然环境的生态质量指标每年给予一定的货币,[10]从而摆脱补偿期限的约束。此外,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也可作为生态补偿的探索路径,通过发行环保债券和水土保持责任保险等推动生态经济补偿。

2、采用合理的补偿量化方法

补偿量化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补偿标准的合理性。目前的补偿标准实行“一刀切”。然而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应实行差别补偿,方式多样的原则,进行相对合理的量化。补偿标准量化的确定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费用分析法、支付意愿调查评估法等,针对不同的区域应选择不同的的测算方法。对于退耕还林补偿应综合考虑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土地生产率角度,土地生产率高的地区补偿应当相对高;二是从植物种类角度,生态林的补偿应当高于经济林;三是从地区角度,生长期较长的地区补偿应当相对较高。

3、探索多样化的补偿路径

补偿路径的多样化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目前退耕还林政策的推动实施主要以政府补贴为主,即“输血”型补偿,但要建立一套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仅靠“输血”型补偿是不够的,而应是“输血”补偿与“造血”扶持结合并举,使补偿更好地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造血型”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现有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改进。建立“造血型”生态补偿机制可为存在生态屏障的贫困地区提供发展机会,激活其发展潜力,从而调动其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对源头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实行经济扶持和政策优惠,调整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并以发展所得的利税返回,支持这些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11]既能实现退耕农户的生计转型,又有利于推进退耕成果的可持续性。

4、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部分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与制度,但是现有的法律和制度远不完善,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缺乏内在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例如,我国目前基本确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许可证、征收排污费、经济激励、限期治理等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关于生态保护责任与权利合理划分、生态利益损失与赔偿(补偿)等方面的有关法律和制度尚待进一步确立。[12]为此,有必要实现补偿政策法制化,建立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注释】

①据唐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工作总结.2009.5.

【参考文献】

[1]王玫,李文廷.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学刊,2008.28(6)143-146.

[2]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1.23(6)5-9.

[3]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4]张贵军,张篷涛.退耕对环京津贫困地区收入水平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9)55-59.

[5]冯长红.防沙治沙:需要我们共同面对[J].领导之友,2007(6)23-24.

[6]河北完成张承地区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估[n].中国气象报社,2009-7-20.

[7]纪念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周年地减粮增不是梦――写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之际[n].中国绿色时报,2009-10-21.

[8]杨冬生.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几个问题――在四川省林学会召开的退耕还林还草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1)1-5.

[9]丁四保.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10]王伟,吕涛.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8(3)15-17.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6

[关键词]长株潭地区;城市群建设;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Kuznets提出了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curve),说明人均收入与分配之间的关联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出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倒U型曲线被证实可用于表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如工业生产产值与劳动力之间的比重,企业发展的运行轨迹,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等。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等人,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可能对美国本土环境的影响问题,首次使用42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研究分析了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发现部分环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等)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现倒U形曲线,即初期环境质量的恶化程度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质量的恶化程序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趋缓,1993年panayotou首次将这种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KuznetsCurve,简称eKC)。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以来,学者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笔者在综合诸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长株潭城市群1990年至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物浓度中三个主要指标(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的相关数据,建立关系模型,深入分析其相互关系,并提出建议。

二、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及环境状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长株潭GDp总量达5509.04亿元,为2005年的1.74倍,前四年年均增长14.8%,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0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总量由2005年的40.6%上到至42.2%,四年上升1.6个百分点。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396.58亿元,为2005年的1.97倍,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7.1%上升到2009年的49.7%。规模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前四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0%,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23.6%上升到2009年的31.1%。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1.56亿元,占全省的40.6%,比2005年提高3.3个百分点;增长24.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快7.2个百分点;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54.8%,拉动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5个百分点。

长株潭三市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钢铁三大行业,占三市废水污染总量的73%。而长株潭三市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酸雨污染严重,属于我国重酸雨区,也是省内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7.4%、28%、27.2%。废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火电、建材、化工和有色冶炼行业,占三市废气污染物总量的88%。

三、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

依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提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因素,长株潭城市群实例选取人均GDp这个具体经济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的水平(侧面反映城市群建设水平),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总悬浮颗粒物三个具体的环境指标来反映环境质量的程度(或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

长株潭城市群实例研究采用二次多项式简化模型,其形式为:

其中Yt表示为t时刻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指标,xt表示为t时刻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水平,即人均GDp指标,β0表示常数项,β1和β2分别代表xt、x的待估参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从此模型可以得到,由于各β组合形式的不同,对应有不同的曲线,具体的区别为:当β1>0,β2

根据1990年到2010年(因部分年份数据无法确定,从中抽取6至12年数据研究20年的发展趋势)长株潭城市群人均GDp及环境污染情况具体数据,并利用上述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求解结果如下:

由三组计量模型的曲线及其趋势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的演变轨迹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倒U型发展。就总的趋势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经过了某个转折点,经济增长在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阶段。从曲线具体数据分析可知,2002年以前,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恶化呈上升驱势,这主要是由于此阶段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化发展急剧提速,社会意识主流形态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导向——以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特别是到了2002年生态环境恶化程度达到了峰值。自2002年以后,政府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自2006年以后,随着高新技术、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概念的普及,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四、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找准各市定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监管,实行环境污染问责制度。将环境生态保护作为市场运行机制中重要的一环,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政策体系。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强化政府职责,形成生态环境准入制度,极力倡导绿色导向,形成社会舆论监督氛围。

[参考文献]

[1]GRoSSmanG,KRUeGeRa.environmentalimpactsofthe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C]//Geneva:nBeR,workingpaper,no.3914,1991

[2]panaYotoUt.empiricaltestsandpolicyanalysisofenvironmentaldegradationatdifferentstagesofeconomicdevelopment[C]//Geneva:workingpaperwp238,technologyandemploymentprogramme,internationalLabouroffice,1993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7

【关键词】深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前言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也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同时,还应着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并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有效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对于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保护这三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森林绿化

森林绿化是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保障。森林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森林自身具有美化环境、蓄存水资源、抗风固沙的功效,它和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摇篮[1]。森林绿化隶属于生态林业事业,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面临的严重的河流泛滥问题,这不仅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构成严重威胁。植被破坏、乱砍滥伐是引发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进而出现水土流失。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效,它在洪灾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

(二)森林、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系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反,经济的发展还能优化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毫无节制地向生态系统索取,这不仅会破坏自然资源,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严重可能出现经济倒退[2]。

三、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与发到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生态建设水平并不高,影响因素众多,例如,国家的整体实力、生活水平等,具体因素如下:

(一)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森林面积较为理想,大约为世界水平的五分之一,但人均森林蓄积量较低,几乎名列世界末端,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生态建设不完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可知,相关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虽然实现森林绿化的面积较多,但质量几乎都不合格。例如,在森林绿化中存在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无法达到保持水土的功效。

(三)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范不完整。一直以来,人们均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进而导致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规范不完整,外加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有效、可行的奖惩与鼓励机制,这大大增加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

四、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从长远角度出发规划生态建设。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愈发关注经济效益,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现阶段,我国生态系统面临严重的破坏,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应从长远角度出发,科学规划生态建设,全面分析,循序渐进。另外,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可在现有林区内设置自然保护区,依据生态系统的实际类型合理划分、科学布局。对于国家珍贵、稀少的动植物,应加强保护。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还应有效考量[3]。

(二)加强宣传。宣传是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关键,加强宣传,不仅能增强社会各界的环境保护意识,并能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可以印发宣传手册,也可以组织观看环保视频,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明确生态环境是我们全人类唯一的,也是共同的生存环境,不可替代,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三)加大扶持力度。政府作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应加大扶持力度,并将相关投资列入财政预算的范畴,提高关注度,优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因为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经济资源是其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科学研究和防火等各种活动均需要资金支持。同时,还应全面管理在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中的投入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金,并编制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管理补偿规范,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另外,制定科学的优惠政策,有效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对于长期贡献于荒山开发的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使其切身体会到政府的重视度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四)注重管理。行政管理是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以及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应注重管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我们应制定具体、规范的管理职责,明确自身职责,实施逐步管理。在生态系统中,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部门,且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保护情况,同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构建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对于表现积极的人员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并严肃惩处表现消极或者犯错误的人员,如若违反法律,应对其实施法律制裁,借助法律处手段来规范和约束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全面落实生态系统重建工作,快速恢复生态系统。

(五)全面种植阔叶树。现阶段,人工生态林种植、砍伐以及修复过程中面临较多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应全面种植阔叶树,且完成种植工作后,禁止采伐,这是因为阔叶林不仅具有抗风固沙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蓄水功能,绿化配置较为合理,大大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进程。另外,种植阔叶树时,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并且在特定的年限后会将其划给集体。

结语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我们应为子孙后创造一个不存在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从森林绿化着手,有效开展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并妥善处理森林绿化、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

参考文献

[1]伊学清.森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9-26.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8

王果(1988—),男,汉族,河南浙川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10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摘要:水利是属于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指标,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更是关乎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现阶段问题解决的重中之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是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必要条件。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我国新农村、新风尚、新社会,将我国建设成和谐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问题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对于促进我国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依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因此,搞好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在发电、防洪、灌溉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在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利项目虽然重要,但保护我国生态坏境也是避不可免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淹没了成片的森林草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影响。生物多样性被定义为对所有生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变异的生态系统。水利建设太快的发展,使得一片片草地森林造成破坏,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研究对策,在我们想家园索取的同时要想到回报家园,否则等待我们的只有大自然家园对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报复。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于水利工程建设大多数就是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天然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断水流的水深、含沙量等的变化,进而影响河流上游及下游的水文泥沙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下游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继而生物种类减少,使得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链遭到破坏。其次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水利水电建设还对河流水质产生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一方面,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会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改善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我们应尽最大努力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中去。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绿色环保材料。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并且合理地进行生态旅游线路的规划,促进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丰富其他人们的旅游生活。所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防止和缓解了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

总结

用科学的发展来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环境的影响,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水利工程师们出师的基本前提,水利水电工程师们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9

【关键词】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提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近年来,福建省松溪县溪东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打造绿色家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各类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乡镇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模式。

1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所在

溪东乡位于福建省松溪县北部,距县城38公里。村镇沿渭田溪东岸布列,故名。1984年撤社改乡,辖8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1.33万人,聚居汉、畲、黎、侗4个民族。境域面81.7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0.35万亩,耕地1.36万亩。龙山海拔1349米,为松溪县第一高峰。毛竹4.1万亩。地下矿藏有钨、大理石、花岗岩等。产稻谷、毛竹、笋干、茶叶。乡镇企业形成以清水笋、香菇为主的食品加工和以竹、木为主的林产品加工两大产业。小学“四率”连续十二年保持部颁一类标准,被列为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乡之一,村村有医疗所,户户饮用自来水。公路通县城。有先秦时期文化遗址。

近年来,溪东乡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重乡镇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还存在不少问题。

1.1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

溪东乡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但一部分地区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1.2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垃圾三级处理模式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村庄还没有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置,尤其是垃圾填埋、焚烧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垃圾处理需求,大量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无足够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环境,导致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个别地区甚至影响到村民的饮水安全和农田质量。

1.3农村企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

溪东乡农村各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虽然近两年有所整治,但仍然有一部分企业污染较重。如多家清水笋罐头厂等。

1.4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溪东乡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而这种普通化肥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一定威胁。

综合分析溪东乡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可归结为农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企业污染三大类。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保护工作宣传不到位;环境管理重乡镇轻农村,农村环境监管体系缺位;公共投入渠道不畅,农村污染治理能力缺乏;扶持政策措施不力,农村污染治理市场化难以推进;技术处理模式不当,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低下。

2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做法

溪东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心打造绿色家园。

2.1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和环保知识手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活动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知识、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人人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2.2加大农村清洁家园治理力度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或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设施,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各村多采用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沟塘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二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乡中村、乡村结合部的区域垃圾收集转运,纳入乡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对各村推行“组保洁、村收集转运、乡处理”的乡村一体化处理模式,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逐步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存放、统一收集、统一清理、统一处置。三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调查监测与划界定标工作,设置保护区标志。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2.3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做好清洁田园工作。首先加强化肥、农药的市场管理,建立以供销系统为主渠道的农药化肥营销网络,发挥行业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其次加强对沼气、秸杆的能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太阳能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和示范项目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最后是政策扶持,全面推广秸杆还田等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二是,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地,严格执行环境评审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力推广生态化养殖木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大力推进“白色”污染治理。针对县级废旧塑料制品加工企业的再加工能力,根据乡村人口和地膜覆盖面积确定回收指标,在乡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行政村设立回收点,确定个体流动回收员,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2.4建立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生态建设,如全力推进雷厝片300亩以上的高产粮食栽培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大做强周墩村400多亩有机茶园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有识之士到溪东村马源自然村投资建立葡萄等果蔬示范基地,同时带动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新机制。

2.5强化农村生态建设监督检查

乡党委、政府及各村委依法履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环保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以创建部级生态乡、生态村为载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力量,在乡级政府设立环保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各村设立由村干部兼任的环保监督员,各农村小组设立由护林员兼任的环保信息员,逐步建立乡、村、组三级环保工作网络,完善生态环境建设防意联建共管机制,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加强监管,巩固建设成果。

3取得的成效

3.1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推进

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涵盖了农村水环境质量、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农田化肥及农药施用量、水土流失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溪东乡被评选为部级生态乡,溪源、古弄被评选为部级生态村,周墩、西洋、举上、溪东被评选为省级生态村,朱源、东源、雷畲、西边被评选为市级生态村,真正打造一个富美和谐的新溪东。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涌现了不少好的做法,如溪源村妇联发动全村家庭主妇开展“庭院整治”,同时出台相关配套鼓励政策,有效改变了村镇的环境面貌;古弄村生态创建实行年度申报制度,将创建计划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确保创建工作投入到位。此外,溪东乡党委政府出台了考核奖励办法,对创建成功的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所有这些对生态村的创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2“生态庭院”构筑初见成效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溪东乡在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以卫生改厕、沼气开发利用、庭院美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生态庭院”创建活动,强力推广“畜―沼―茶”模式,以猪、牛、羊粪作原料生沼气,沼液和沼渣作为优质肥料喷施茶树和毛竹,减少病虫害,节约农药、化肥,同时处理好畜禽养殖粪便等污染。把厕所、猪圈与沼气池连在一起,常年可产气,不仅实现院落的美化、净化、亮化,而且村民可省下一笔液化气费用,大家也极少上山砍柴火,即能节约能源又保护了生态。正如现在村民常挂嘴边的一道打油诗:“做饭不烧柴和炭,点灯不用油和电,烟熏火燎不再现,文明卫生真方便。”目前全乡先后建起了沼气池560多座,从而构筑起一条不产废料的家庭经济产业链,同时减少了对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3.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

溪东乡根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要求,高效率开展“三清一示范”工程建设,为了保护饮用水水源,共在全乡辖区内设置警示牌10个、防护网280米,进行河道淤泥清淤、清运、绿化修复长度1380米,减少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河流水质的污染,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站3座、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设施7座、厌氧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铺设暗沟及管网5517.5米,设备日处理生活污水500吨以上。目前已有5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溪东乡党委和政府还出台了鼓励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投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方案,对试点项目工程,经验收合格,财政给予30%补助,有效激发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积极性。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篇10

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0%,全市林地面积达69.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5%,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8.2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7.6%。万元GDp综合能力达1.84t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1.82t标准煤。共减少径流60%,减少水浊80%,减少大风扬沙60%。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及优于二级天数313天,二级天数达标率为85.6%。

2.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环境保护措施

2.1强化水资源保护,奠定生态建设基础

一是大力开展滦河综合治理工程。投入巨资,实施了滦河综合开发工程,形成了14km2的水面和20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这一工程使过去的风沙之源,变为了全市的“绿肺”和“天然氧吧”,城区夏季温度平均下降了2℃,空气湿度增加了20%,空气负氧离子增加了20%,地下水位恢复到了上世纪80年代水平,成了白鹭、灰鹤和白天鹅等20余种野生鸟类的栖息地,被评为部级水利风景区。二是深入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集中治理、综合防治、注重效益”的原则,深入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共投入资金7364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8.2km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55.8%,土壤侵蚀量由1998年的166.27万t减少到127.11万t。三是加强水源的保持。科学编制了《迁安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为第一、第二供水厂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了一级、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并在全市19个乡(镇)全面启动了乡(镇)水源地划分工作,同时深入开展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四是全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完成新打水源井545眼,配套620台套,安装变频器573台,铺设各型地下输水管道383万m,共解决了448个村及16所农村中小学校51.75万口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2.2保护地下水资源,支撑生态环境建设

紧紧围绕河北省、唐山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指标,建立和健全“三条红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责任和措施,深化各项目标的贯彻和落实,通过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以低耗水高产出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体系建设,以计量设施安装和污水处理回用为重点的工程与技术体系建设,以政府指导与公众参与为主的监督规范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现代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3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创新生态建设格局

着力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一是计划实施迁安市西沙河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30182.95万元。二是计划实施迁安市滦河生态防洪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21958万元,主要对滦河上下游河道进行新建堤防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完工后可以保证河道水流通畅,可使沿岸百姓生命财产及耕地得到保护。三是滦河青龙河口段迁安市防洪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750万元。

2.4完善农田生态系统,确保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