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6:12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1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称其为教育。”教书只是过程,育人才是最终目的和结果。所以,笔者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是充满高尚人性追求和丰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理想,努力追求有`魂的教育,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政治信仰、责任担当和有道德品质的现代人。

作为教育人,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教育的使命,弄明白“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今天如何做教育”这三个重大命题,应努力在自己的办学实践中坚守教育的本真,力求避免短视行为、避免功利行为。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教育,怎么做教育?《大学》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张载把读书人的使命用四句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育就是让人变善,即丰富精神、改变气质、提升人格、完善道德、发展能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教育最本质的追求。反之,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强的利益追求,只停留在知识技能层面等行为,则是伪教育。理想教育的核心是做有灵魂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体现在: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智慧对智慧的点燃,文化对文化的润泽。现代教育除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必须还有道德的升华、爱国主义、责任担当和政治信仰教育。

教育是关乎未来的事业。教育至少要围绕四个目的:教育要为个人的终生幸福奠基;教育要为家庭的和谐提供素养,教育要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助力;教育要为民族的未来担当。这才是教育最基本的责任和教育最本真、最朴素的追求。教育如果有了灵魂,不只是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成功”,而且关注走上社会后的发展;不只是关注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堆叠的高度,而且关注他们潜藏于灵魂深处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的厚度。

那么,如何去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呢?

首先,办有灵魂的学校,需要有思想、有道德、有灵魂的校长。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有思想、有灵魂的校长,就是对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大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的校长,就是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而孜孜追求的校长。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成为“一班人”的思想,成为全体教师的思想。只有如此,形成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有灵魂的学校,就是具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的学校,就是有文化的学校。学校有灵魂,以先进的价值取向、适宜的教育环境、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校长,办有灵魂的学校,是校长的办学之道,更是校长的办学之德!

其次、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灵魂的教师。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必须有一支有职业道德、有激情、有责任、有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有灵魂的教师,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就是有道德并能够坚守教育的道德底线的教师,就是能够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的教师,就是能给学生以“价值生命”的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必须有高尚的灵魂。

第三,每一位教师都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有灵魂的教育活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必须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有灵魂的教学应该是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教学,应该是尊重学生差异、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学有所获的多彩教学。社会生活的多彩,人才需求的多元,个人材质的多形,客观上都需要教育的多姿多彩。因而,我们必须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让受教育者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科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是能让学生的灵魂得到无限舒展和陶冶的教学。

第四,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灵魂的学生。有灵魂的学生,就是有思想、有信仰、有追求的学生,就是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生,就是有爱心、有善心、有责任心的学生,就是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生,就是能够担当大任的学生。做有灵魂的教育,最终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灵魂的学生,就是要给孩子指明生命发展的方向,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意义,引领生命的成长,探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2

    [论文摘要]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真理感和责任感,以达到超越情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华德福教育的特殊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一面。

    一、什么是华德福教育

    华德福教育也叫鲁道夫·史代纳教育,是由出生于奥地利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理论观点创建的。它主张要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与宇宙世界的关系,以人为本,以爱为本,顺应人的生理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引导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培养人对生活和自我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给予自己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寻找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

    1919年,德国的一家香烟厂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理论为工厂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命名为自由华德福学校。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论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

    华德福教育已在欧美发展了八十多年,它已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独立教育体系。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能证明华德福教育在总体上比其他的独立教育体系或公共教育好。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明显地体现出它的优长。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受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华德福教育体系的信赖,相信人智学对人的理解。这些父母看到了孩子接受华德福教育后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表现出健康和快乐,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向上,社交和生活能力较强,具有创造力和艺术才能,因此,更加相信这一教育的正确性。华德福教育起源于德国,德国教育厅统计发现。在全国性abitur考试中,华德福学校的学生考取率是公立学校的三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社会许多校园被色情、暴力、吸毒等问题困扰的今天,华德福校园里却是一片净土。

    二、华德福教育理念

    (一)配合人的整体发展进行“全人”的教育。全人的整体包括身、心、脑和灵性。人以七年为一个阶段进行整体发展。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七岁换牙之前;第二个阶段是七岁到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到二十一岁。这三个阶段正是教育的重要时期。

    在第一个阶段里,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主要用于建设健全和平衡的身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们的生命组织构成力。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美好的,通过模仿来学习、成长。所以,华德福教育强调,此时必须给儿童一个温暖和谐而有节奏的生活环境,让儿童充分地融人大自然。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尽最大的可能协调儿童身、心和灵性和谐发展,老师身教重于言传,同时寓教于童话、故事、儿歌、绘画、游戏、劳动之中,不主张过早的教授写字算数。认为过早的理性教育会削弱他们有限的生命构成力而影响整体的平衡发展。

    在第二个阶段里,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主要活跃在感觉的发展。儿童的意识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心体会这个世界。艺术是感觉最好的教育者,艺术不但和感觉联结在一起,它需要技巧、造型和风格,借此来培养人的真正感觉,判断和审美能力。儿童同时更需要楷模和权威的引导,老师常常是儿童的榜样,这项工作由主课老师来完。在华德福学校的低年级里,从一年级到八年级都由同一位老师在每天早上两个半小时里上主课。这些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其他课由专门课任老师上,如外语、音乐、美术、手工、韵律舞和园艺等。童话故事和历史中的英雄伟人是儿童崇敬的对象,此时应注重传统民族文化教育,让儿童融合在自己的民族魂里,学习道德和崇敬之心。知识的教育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例如,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动手修建房子来学习写计划、设主、测量和计算。

    在第三个阶段里,人的生命组织构成在思想意识中发展,孩子的心智走向成熟,同时形成个人的判断力和独立的思想。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这个世界已不再如他们想象和艺术塑造的那样完美了,而是真实的。他们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这是寻求自身价值的过程。此时,学校增加科学、宗教和哲学的教育,尊重他们的存在和价值,给他们充分表达其观点和内心世界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鼓励他们参与学校事务,并施行民主和自治。

    华德福教育把上述三个阶段归纳为:在出生的头七年里,孩子寻找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是通过模仿学习,主要是身教。第二个七年阶段,则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美感学习,寻找世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主要是心的教育。在第三个七年阶段,他们在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在寻找真理(人生价值),通过思考学习,是头的教育。

    (二)教育以培养想象力为核心。史代纳认为,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真理感和责任感,以达到培养具有超越情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把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华德福教育在幼儿阶段是以培养想象力为核心,以引导意志的发展。史代纳认为,理性化教育是让孩子对事物概念化,过早地形成固定的概念,影响想象力的发展,从而压制了创造力。过早地发展理性教育会使孩子的生命力集中于大脑发展,造成身、心、灵的整体发展失去平衡,而影响将来的整体健康,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所以,华德福教育在儿童七岁之前,不主张展开识字和算术的训练,教学活动主要以讲故事、朗诵儿歌童谣、唱歌、满奏乐器、韵律舞、绘画、游戏、手工、园艺、家务劳动等形式进行,给予儿童一个真正快乐而纯真的童年。

    (三)注重艺术的教育和教育的艺术性手段。艺术是华德福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师把教育当作一种艺术创造,学生通过艺术自由地表现他们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创造力,对真、善、美的执着与追求。从学校的环境,教室布置,到学生制做的教科书和艺术作品无不突出美的意识。音乐、美术、造型、朗诵和戏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艺术和手工不是一般的辅助科,而是都被当做主科来修,因为这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教育和教育的艺术性手段是华德福教育的核心内容。华德福学校的八年级以下,以美为主题,让儿童充分感受世界的美,用来滋养他们的灵慧,并唤起儿童对人、社会和自然世界的热爱,为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提供成熟的感性基础。

   (四)极力融科学、艺术和信仰为一体。史代纳认为,现代物质科学是化整为零的科学,把物质划分到分子和原子,人类科学把人划分到类、属、种去研究,这都是从总体中取出一部分,只能给予人们局部的真理。人的灵魂深处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用物质科学中逻辑的概念来解析人,只能通过艺术性的方法来领悟,从精神科学中去探索。史代纳认为,精神科学应该是寻求知识、艺术创造和信仰奉献与内心的和谐。于是,他建立了融合科学、艺术和信仰为一体的华德福教育,帮助人类在这种和谐中全面平衡地发展。史代纳认为智力的开发并非多多益善,就如开发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环境那样,通过美术教育平衡地发展人的潜能和心智,达到身、心、灵的整体健康,并来加强学生对人与事物的感受和价值,把学到的知识深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华德福教育的理念认为,学生不仅仅要追求合理的和科学的真理,更要追求符合人性的和永恒的真理,因为人不但要追求理想和真理,更要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和人群的关系。

    (五)教育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论上,而应建立在现实生活上。因为人是有灵魂和灵性的,人有物质躯体的本质、灵魂的本质和灵性的本质。现实就是这些本质要进人现实生活之中,只有灵性才能支持未来的教育艺术。教育不能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而进人了学术的或神秘的理论里打转,需让孩子的灵魂和灵性进人他的物质世界亲身体验现实生活。现代人以物质生活为重,忽视灵魂的生活,视灵性为虚无,教育只是以物质为对象,片面地追求理性化与科学化,人们实际上被这种理性的学术所禁锢。华德福教育有机地结合躯体、灵魂和灵性整体,针对人的四维体即躯体、生命体、星芒体和自我意识,针对灵魂的三维生活(即思考、感觉和意志)进行教育,使得灵魂生活变得实实在在。

    三、华德福教育利与弊

    近年,教育改革遍及全球,我国大陆的素质教育,我国台湾、香港的学制改革、英国的德育改革、美国的家庭教育运动等等,改革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那么,华德福教育理念对我国的素质教育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呢?作者不敢妄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接受华德福教育的人在学校的成绩不一定好,但走出学校后,无论他身在何处,都能适应环境,生存能力强,奉献精神佳。华德福教育所侧重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实践者—德国人卢安克认为:德国的钱花在多数问题少年身上,中国的钱花在培养少数精英身上;中国教育是培养人才,华德福教育是培养人。这是两国教育的根本区别。他对中国流行的“成功人士”一词持异议,成功人士的标准是什么、未达标的人就是失败人士吗?人才、非人才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呢?而接受华德福教育的人无论做政府官员还是清洁工、服务生,在各自岗位上都心安理得。这与我们所提倡的“提高全民素质”是否共通呢?

    我认为,华德福教育理念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批判地吸收与借鉴。

    其一,极力避免考试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华德福教育主张在八年级以下,不以考试、比赛和排名次等方法来衡量学生,而以展示学生自己做的教科书、绘画、手工等作品,和公开表演话剧、朗诵和演奏等活动,来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深层意识。我们认为,适当的考试、测验、排名资助是必要的,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

    其二,主张培养合作意识重于竞争意识。华德福教育强调一个人在发展独立的自我的同时必须和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保持和谐。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目前中国在加人wto的情况下,加强团队精神,加强合作意识,成为我们融人国际经济社会所必须的素质。

    其三,把人的灵魂、灵性强调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具有灵性,引导学生相信有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的存在,努力去寻找自己所相信的,并能支持和引导他们的“神”,在烦恼痛苦时会向自己的“神”倾诉,祈求平安和启发。对他所提出的有关人智学观点,我们应持慎重态度,不应采取“拿来主义”,全盘套用。对其所主张的灵魂、灵性、“神”之类的东西,我们更应德亮眼睛,辨明真伪。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3

关键词:舞蹈艺术;身心协调

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期,舞蹈是人类相互沟通、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不断演变成为今天的形式,即:以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进而激发欣赏者心灵的共鸣,属于情感领域的深层韵味。而在舞蹈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是表演者身心的协调。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谈一下舞蹈艺术中身心协调的相关事宜。

一、身体与心灵造就舞蹈艺术

舞蹈不同于音乐艺术,他属于是身体艺术。舞蹈最初源于人们以身体的动作来产生一种美感,进而来表达某种信息,或者心情。由此可见,动作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内容。舞蹈的产生就意味着人的身体要随着动作而运动,可以说人身体动作是舞蹈传达着的主要途径,有着“媒介”的作用,在舞蹈艺术中承担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一种情感,舞蹈者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激发人们的情感,其原因在于,每个舞姿、动作、造型都是依附于心灵,可以说舞蹈动作是对情感的一种外化。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设舞蹈缺乏感情,只是几个或者一连串的动作,如何激发欣赏者的共鸣呢?舞蹈是对人内心的情感的一种表达,其心灵促使着身体的动作,推动舞蹈的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舞蹈同样是心灵的艺术。而身体是舞蹈的物质载体,而心灵是舞蹈的灵魂。由此得出:舞蹈艺术中,身体是技能问题,而心灵是舞蹈的艺术问题。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心理原意既不是人脑,也不是自我,更不是中文的心,或我们用以和物质相对的精神或意识.而是指人的灵魂,故心理学乃是灵魂的逻辑学或灵魂之学。”舞蹈是人类心灵与身体相结合的人体文化,是最接近心理学的一门艺术,因此,舞蹈艺术中身体与心灵是不可分割独立存在的,心灵需要借助身体舞动,而身体需要依附心灵充分展示自我的情感,从而达到艺术的顶端,形成舞蹈艺术。

二、身心协调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内容

北京舞蹈学院的吕艺生教授针对舞蹈提出了一个概念和范畴,即:舞蹈本体论。对舞蹈本身的特征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吕教授所提出的舞蹈本体论主要是研究舞蹈的本原、本性、本质、本身的特殊规律以及自律的方法与理论等。而舞蹈本体论的内涵设计的恰恰是舞蹈学的研究对象:身、新关系以及其动作表现。因此,结合吕教授本体论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舞蹈的本体主要包括人的身心以及身心协调问题。要知道身体是舞蹈的工具,身体与心灵的关系又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舞蹈也是运用身体、心灵来展示人的心理现象。正如胡尔岩所说“舞蹈是身体的艺术:舞蹈是心灵的艺术;舞蹈是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的艺术:确切地说,舞蹈是心灵驾驭身体、身体表现心灵的艺术。”由此看来,舞蹈是用身心关系来表现人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形式,身体只是舞蹈的物质载体和技术问题、而心理才是舞蹈有意味的形式和艺术问题。因此,身心关系是舞蹈本体乃至整个舞蹈艺术的核心内容,是舞蹈本体论和舞蹈心理学共同的研究对象。

三、身心关系的协调、平衡发展是舞蹈教育呼吁、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西方古希腊人首先提出“和谐发展的人”的观点。他们用“Calocagafia”这个复杂的概念来表示教育理想。其含义就是人的健美的体格和高尚的道德相结合。我们都知道,现如今的社会注重的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培养生命和谐、全面发展的新人类。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同样需要追求和谐、协调、平衡等。舞蹈者也只有追求身体的和谐生命,具有自由、强健的身体,才能孕育出最高尚、最优美的灵魂和智慧。舞蹈教育作为最直接的的审美形式,其身心协调问题不单单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其平衡发展更是舞蹈教育领域随呼吁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影响舞蹈者身心协调、平衡发展的三个基本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生物因素。这里的生物因素指的是遗传因素,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舞蹈者依靠这个遗传因素来实现、创造舞蹈艺术。

2.环境因素。对于舞蹈者来说,环境因素是尤为重要的。属于舞蹈者内心的某种状态,如:自发的、无组织的、盲目的状态等等。

3.教育因素。教育因素是社会人们所关注的。可以说教育因素是影响舞蹈者身心发展的关键。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倡学生处于教育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者、合作者。可以说没有教育者,那么学生学习将处于无目的、无组织、无计划的盲目学习过程中,而在赋有舞蹈天才的个体也很难实现舞蹈梦想。可以说学生的一切都源于教育,同样舞蹈的身心发展也源于教育。而作为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加强关注学习者的心理,首先做一个心理学者,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构建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内容,以启发、诱导、民主的形式使学生身心和谐、自由、发展,进而引导学生以自由、健康的心态去创造、表现,为舞蹈艺术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丰富舞蹈的生命色彩。

四、结语

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今天,我国舞蹈艺术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尤其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纷纷办起了舞蹈班,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开始兴起了群众自发的现代舞。可以说舞蹈教育在社会各个地方已经得到了发展和普及,秉承着“以律动性的形态锻炼身体,增强人的体能;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开掘人的创造潜能;以身心一体化的身体训练,塑造完美的人格”的舞蹈理念,尽情的抒发、表达自我的情感。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身心关系并掌握一定的身心发展规律,用艺术性的教育诱发我国更多舞蹈人才的产生,最大限度的凸现舞蹈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4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教育阶段论;公民;廉洁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3―0064―0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教育家,他以“吾爱吾师,但吾尤爱真理”的信念,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观点。本文通过对其教育阶段论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探讨,分析其理论意蕴,以期对现阶段我国公民廉洁教育的开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教育阶段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背景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天性且有序发展,这一思想的形成并非产生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是希腊城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期,当时的雅典战乱频发,局势动荡不安。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危机,亚里士多德深感调和矛盾与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对奴隶制政体的比较研究,他指出只有建立介于贫富之间的以中产者为主的共和政体,才是最理想的政体。因为中产者既不像富人那样专横跋扈,也不像穷人那样贪得无厌,只有他们才会兼顾富人和穷人维护整个公民集体的利益,最终才能维护城邦的秩序稳定。而理想政体实现的关键是要由有一群能依平等原则与相同身份共同参与城邦政治事务的公民。对于如何成为公民身份的识别,他主张“一个城邦中的公民须有健康的身体,适当的财富以及从事公共生活的善的美德”。针对善德的培养,他继续论证,“大凡成德达善之途无非三径:禀赋、习惯和理性”。即人们在一定的禀赋基础上,可以通过习惯的训练与理性的启导来形成善德。至于训练习惯和教导理性的孰先孰后,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根据生物的创生程序,分阶段实施教育。

(二)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阶段论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基础之上。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灵魂的研究,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灵魂就是生命的本原,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他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1)植物灵魂,具有营养、发育和生长的功能,这是灵魂的低级部分;(2)动物灵魂,具有感情、欲望和位置移动的功能,这是灵魂的中级部分;(3)理性灵魂,具有思维、理解和判断的功能,这是灵魂的高级部分。在他看来,人的发展就是灵魂从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相应于以上的发展顺序,教育过程也应该按着这样的先后次序进行。

据此,通过对人的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士多德把人从出生到21岁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初生到7岁为婴孩期和儿童期,是幼儿教育阶段;7岁到14岁为少年期,是初级教育阶段;14岁到21岁是青年期,为成人教育阶段。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有固定的任务。第一阶段的教育是顺应自然,以儿童的生长发育为主,包括游戏、身体活动和合适的故事。第二阶段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净化学生的非理性灵魂,同时还要掌握读写算的实用知识与技能,并进行体操训练和音乐教育。第三阶段以智力教育为主,发展学生的理性灵魂。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最高追求。“我们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我们应该先教育儿童的习惯,然后再及于理性方面”。这一阶段的学习科目主要有数学、文法、修辞、伦理学和政治学等。

二、教育阶段论思想的理论意蕴

首先,亚里士多德论证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与柏拉图一样,教育成为亚里士多德建立理想城邦和理想社会的必要手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理性的、追求至善的、能够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合格公民。他说,“在我们所曾讲到的保全政体诸方法中,最重大的一端还是按照政体的精神实施公民教育”。教育是导向理想城邦的根本途径,“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体必将毁损”。

其次,亚里士多德论证了教育与人的天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虽然强调教育能为城邦政治服务,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忽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通过对人的生长、发展、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广泛研究和深入考察,他开创性地探讨了教育的年龄分期问题,主张合理的教育就是要遵循人发展的自然进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受教者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安排和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方式,最终促使受教育者体、德、智得到全面发展,实现受教育者智慧和德性的形成。这样,城邦的目的和个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某种一致。应该讲,亚里士多德从理论上协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和为个人服务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论证了如何在实现人的政治本性上体现出教育的个人主义倾向,即通过教育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

三、教育阶段论思想对当前我国公民廉洁教育的启示

(一)廉洁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

在教育阶段论思想提出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对公民美德的看重、视美德为优良政体的基础,希望通过教育训练而形成人们的公民素养成为结束邦国混乱,腐化变质的利器。这些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的蔓延,中国传统哲学与伦理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公民主体意识教育,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源生动力。廉洁教育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不是简单地告诉人们不贪污、不受贿,而是以诚信、守法、节俭、奉公和责任等内容来开展基本道德、理想信念、传统美德和法制教育,其所倡导的为民为公理念,有责任心的自律品质,民主、公正的法制观念以及对社会廉政、和谐发展的公民意识,正是当代民主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素养。

(二)廉洁教育的关键是公民理性精神的培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灵魂独具的推理和思维功能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教化“就是帮助灵魂不断上升的过程,不断引出他的理性的过程,不断使理性与善的世界交往的过程”。这里所指的理性是人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思辨活动,不断探索真理、分辨善恶的深层次体悟和觉醒。“理性是实现公共生活的正当秩序的必要条件,是治理社会生活使其走向更好的基础”。所以说理性教化是亚里士多德教育阶段理论的核心内容,失去理性,教育便失去了维持和发展的根基。

反观现阶段我国公民廉洁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究其深层原因,理性教化的缺失正是现时教育困局中最大的问题,人们乐于追求能给自己带来实利的知识,教育的功利化、技术化和证书化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加强对公民理性精神的培育是我国公民廉洁教育成败的关键,教育过程中要高度尊重公民的自主独立意识,引导人们通过独立思考和辨证批判对科学世界观进行探索,形成对社会现象比较全面准确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物质利益观,从而激发其内心敬廉崇洁的自主认同感,才能形成稳定独立的道德人格、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品质。

(三)构建我国公民渐进式廉洁教育体系

廉洁教育作为我国公民素养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教育取得成效,就必须根据亚氏教育阶段论的观点,从人生起步阶段就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公共利益、公共资源、公共关系,标本兼治,以我国现有的小中大教育体系为依托,在其教育的深度、广度等方面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确立渐进式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逐步展开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个阶段相适应的廉洁教育活动。

在渐进式目标和内容体系确立上,小学定位于知晓、启蒙。小学阶段处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可以通过适当的游戏、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在班级、学校等公共生活中守法、诚信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使其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的基本行为。中学定位于辨析、养成。中学阶段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迈进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初步形成。应让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廉洁文化、廉洁思想以及廉洁榜样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廉洁行为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公共生活准则,识别腐败现象,并能分析一些腐败现象的本质及危害性,引导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关注公共事务,维护公共权利,促进其自觉自律和廉崇洁道德情感的形成。大学定位于明理、修身。大学生已基本属于成人阶段,进入较为独立自主的青年期,在学习、工作和公共媒介等公众利益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培育和锻炼民主、廉洁意识,倡导做一个诚信、正直、守法、有责任心的现代公民是这一阶段教育的目标。因此,高度尊重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重点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反腐倡廉的治国方略、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引导大学生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的根源、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理性认识社会发展与反腐倡廉的意义,强化其内心民主、公正意识,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渐进式方法体系构建上,要着力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体合力。一是以内容丰富的课堂教育为渠道,把廉洁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灌输教育,又注重自我教育,保证教育的系统性和时效性。二是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主题实践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完善法制建设营造敬廉崇洁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增进民众幸福与国家福祉。

四、结语

党的十再次吹响了反腐倡廉的号角,但要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切实加强我国公民廉洁意识教育是王道。作为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唯有以亚氏教育阶段论观点为指导,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及方式采用上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确保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袁俊锋,郭俊梅.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浅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04).

〔3〕宋慧娟.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J〕.长春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1).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5

【关键词】教师作用探索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如何使职教教师成为职教名师。关键要素之一是成为既懂教育教学又懂职业实践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双师型”职教教师,是职教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的一个因素。要想使职教教师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高的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由于职业教育有着面向“就业导向和服务宗旨”的职业特征,在师资培养上就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只有理论与实践的多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具有职业教育特征,能够胜任职业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使他们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以下是如何培养职业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灵魂”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一、“双师型”指教教师的培养

要想使职教教师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首先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教学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基本土壤,把教师放在课堂中来培养,在实际的授课中使教师得到经验积累、体会教学过程加以反思,是职教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特别是要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自觉地关注自己的教学闪光点,并撰写教学经验和体会,加强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成长和成熟。

要想使职教教师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其次要在企业实践中培养教师,职业教育有面向企业和服务的特殊性,要实现和企业的“零接轨”,教师必须对企业有所了解,教师必须深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了解企业生产中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为了培养职业院校所需的“双师型”教师,就要经过理论教学经验来历练专业教师,再把他们送到相关专业的企业中去锻炼一段时间,“双师型”也好,“一体化”也罢,都需要经过企业生产实践的洗礼,这样才能使职业学院教师得以真正的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二、“综合型”指教教师的培养

要想使职教教师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在“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还要在科研应用中培养职教教师。职教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主要涉及教师对于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的掌握。职业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相关度比较高,特别是技术应用层面。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应用是培养职教教师很好的渠道,教师在所教专业技术的应用上有所研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可以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要想使职教教师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还要在学生管理中培养教师。“亲其师,乐其道,信其教”,因职教教师要与所教学生在技术操作等方面在一起打交道时间较长,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就谈不上能够很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所以职教教师必须在学生管理中有所建树,有很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要想使职教教师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还要在大赛指导中培养职教教师。职业教育的教育考核评价定量指标较少,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坐标参考系。鼓励职教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指导学生或者是亲自参加大赛中锻炼和提高自己职教水平。

要想使职教教师在职业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还要在课程改革中培养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且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现状也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再认知,这些可以转化为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动因。同时,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可以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转换为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实施者,促使教师理性思考课程,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教育理论,成为研究型的职业学校教师。

总之,强化职教教师的综合教学实践能力,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在熟练掌握职教工作任务和职教工作过程的基础上,运用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的理论,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案,成为驾驭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才能在职教教学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习《规划纲要》,创新模式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

[2]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肖汉,张元.美国高校生涯指导教师专业及其启示[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3)

[4]王小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精品文选2008-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6

一、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一切工作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重点是育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应如何定位、如何发挥育人的效应,这是一个值得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因而,在德育工作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之魂,让学生懂得爱国是做人的基本理念,而爱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维护国家的、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安全,对民族、对祖国的高度负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做人应该讲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以充分体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本质属性。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做人的根本、素质教育的灵魂,构成我们时代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感召力是实实在在的,它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注入新的核心内容,能为广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成为学生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就是要在德育工作中广泛而深入持久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即抓住素质教育的灵魂,发挥德育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德育的核心就是灵魂,它必然成为衡量学校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

二、把德、智、体、美等诸育融于一体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深刻内涵,同时,素质教育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正常发挥,使学生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正常发展。素质教育要注重融会贯通,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融化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是紧密联系的,要渗透在诸育的各科教学之中,体现德育与诸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德育的渗透要有针对性,从各门学科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德育内容和要求自然和谐地融于学科的教学之中,而不是脱离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另搞一套。具体而言,德育主渠道的“两课”要不同于专业课的德育渗透,而专业课的德育渗透又不同于音、美、体等各门学科的渗透。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结合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因为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尽管在传授理论知识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性教育,在渗透中体现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然而,这种德性教育仍然不是全面、系统的,渗透也会因教师素质高低时有时无。而德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能力,还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因此德育工作不但要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行之以恒,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升华为优良的思想品德。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性。实践是德育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和唯一评价标准。学校德育的改革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在知行统一中考核评价学生的德行,评定德育学分,任何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考核都不是完整的德育评价。

三、培养学生参与德育的主体精神

德育主体精神是指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德育过程所发挥的主观能动精神。他们在德育工作者的指导下接受德性教育,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而其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则是通过社会思想政治道德个体化实现的。因此,德育过程本质上是德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学生个体思想政治品德主观选择与直接体验的过程。在这里,德育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固然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但德育价值的实现完全取决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主体参与德育过程的行为选择。

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就要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行为。德育工作只有全方位全过程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育人水平,增强实效性,完整地实现德育的价值。

四、加快德育工作者角色的转换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德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德育工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力量,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7

关键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项使命的完成情况,师德是高校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决定着国家百年盛衰,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建设,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而道”。党的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要以这八个字为价值准则,形成与高校教师职业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以“爱国”为核心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素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直接关系者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青年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影响的倾向,存在着遵从西方话语体系、宣扬西方价值观、推崇西方文明成果等现象,所以高校要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为核心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

1.1高校要激励教师在工作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高校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激励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体现爱国主义精神,高校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体现爱国主义;高校教师积极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形成科学研究成果,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社会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高校教师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讲授现代文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这也是体现爱国主义。这些行为都应该的得到肯定和支持,促使教师自觉把爱国主义精神落到实处。

1.2高校要推动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高校要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以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高度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基本的国情到国际的热点、从专业发展的历史到专业发展的前沿、从基本理论的阐述到具体实践的应用,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明,等等,教师在教学和交流中如果能时时体现着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取得诸多成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可以使学生树立忧患意识,以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以“敬业”为重点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

“敬业”是要求广大教师要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和坚定职业信念,教师的职业是培养人的灵魂,需要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有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职业理想淡漠、爱岗敬业精神弱化等问题,所以高校要使教师有敬畏之心和进取之行,以“敬业”为重点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是大学教育的基石,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高校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存有敬畏之心,怀有对高等教育工作强烈的职业光荣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从思想品德、学识才能、生活方式、言谈举止等多方面成为学生乃至全社会的表率。

三、以“诚信”为基础夯实高校教师的职业基石

“诚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缺失现象十分严重,高校教师在多重的利益驱使下,诚信缺失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在学术研究中存在着数据失真、论文抄袭、收受钱物等情况,在教学中存在人情分、金钱分的现象,所以高校加强教师个人的诚信修养教育的同时,把自律与他律的结合,发挥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的作用,以“诚信”为基础来夯实高校教师的职业基石。

3.1高校用制度建设构筑诚信防火墙。制度建设是诚信建设的保障,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应积极进行制度建设,高校有国家层面的《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法律和文件作为制度建设基础,还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师德建设制度,完善制度规范,针对学术造假、金钱分等诚信缺失的教师应严格处理,使教师的失信成本可以威慑到教师的言行,避免教师无视失信成本,不仅破环教育环境而且对教育对象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3.2高校用有效监督构建诚信约束网。高校的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使高校教师自身的道德约束力与外部压力有机结合,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诚信约束网,监督高校教师的师德表现。如,在高校教师招生、发展党员、评奖评优、保送研究生等具体工作中,学校牵头组成学生、家长、学校教育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等立体监督网络,进行监督,并且使师德监督结果公开化,与教师的物质利益、名誉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惩戒各种诚信缺失行为,进而杜绝这类行为。

四、以“友善”为条件构建高校教师的和谐环境

“友善”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价值标准,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态度。高校教师在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人际关系中应以“友善”态度去处理,防止人情冷漠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大学里和谐的人文环境。目前,在高校中存在着教师为维护和实现个人利益而诋毁他人、损害他人利益的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的和谐,所以高校要培养教师的仁爱之心和建设友善校园氛围,以“友善”为条件构建高校的和谐环境。

孔子曰:仁者,爱人也。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是人类社会灵魂的工程师,充满爱的教育才能触动灵魂,教师只有真心诚意地去爱每一名学生,才能出动学生的灵魂,才能有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只有把对学生的爱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才能发挥一名教育者的教育作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心地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使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师德建设则是永恒的课题,要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就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师德建设,真正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使高校教师不仅一名合格的公民,更是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其言行符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J].求是,2004,(17).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Z].教师[2005]1号.

[3]何齐宗,沈辉香.论人文关怀与教师的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06):49.

[4]冯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08,(7).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8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高校扩张和扩招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存在着种种危机。高校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视素质教育,从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校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应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方面,构建高校素质教育体系。

1.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

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培养、提高民族或学生素质的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技素质)的教育[1]。它是一种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强调人的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它是一个伴随着学生成长而持续进行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不断积累、提升的过程。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方面所构成,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作为中心,它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的灵魂。横向上看,大学生身心素质和文化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及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化;纵向上看,大学生业务素质教育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为他们从事创新或创业奠定专业基础。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融合,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人才。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成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灵魂。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信念和政治方向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等;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它主要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道德境界的高低,体现为对人民、国家、集体能否献身的精神等。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中心。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依托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但灵魂也必须有所依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素质教育[2]。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只有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才能获得时间、空间上的极大拓展,才能真正贯穿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部领域和全部过程。

2.2身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载体

素质教育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发挥其作用。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个性素质教育,必须根据载体身体和心理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抽象的素质依附到载体上,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对其它素质的深化有着明显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化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必要主观条件,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及活动的规律,品德教育才会有所支配,这种支配对他们接受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必须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

2.3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他可以为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教育包含着广泛的知识内容,其主要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等。文化素质与其他素质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为大学生的其它素质提高奠定文化基础,其它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积极性[3]。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创新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深入钻研,也得益于深厚和宽广的知识面。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面对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加以解决。因此,广博的文化知识能为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2.4业务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

大学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核,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构建适应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专业特色等特征。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业务素质的主体,通过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专业创新奠定基础。业务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当学生把知识、能力和特色有机的统一,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之后,将成为专业创新的巨大动力。

2.5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之本

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之后,并不代表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因为,创新和创业需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技法的使用。创新素质教育为学生各种内化的素质向创新素质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多种素质相融合,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培养创新素质的人才,必须进行创新和创业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根据创新和创业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全力以赴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成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栋梁之才。因此,缺乏创新和创业的素质教育,就构不成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3.大学生素质教育对教师的需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做人与成才为根本目的,按照素质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深入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如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创设有效的教育模式、策略等,其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对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9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院校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科技文化知识和较高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做人为师的风范。第一,加强师德建设是创办一流大学的需要。随着本科合格评估圆满完成,教师更是成为学院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大学目标的完成,这就需要具备高尚师德和优良师风的教师。第二,加强师德建设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名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必将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影响。第三,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师的良好师德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倘若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就无法完成国家交付给的教书育人的使命,以身正人也无从谈起。

二、探索高校师德建设实现途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引领师德建设新发展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推进高校师德建设的过程中,要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作为师德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有利于树立和坚定广大教师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信念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性和包容性,把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的利益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创造和实现集体和个体利益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源泉。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满怀爱国之情和强烈民族自豪感的人民教师,才能本着一颗责任心和事业心,献身教育事业,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培养优秀合格的建设者。当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面向新时期的高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成为一位创新理念的传播者、一位创新潜能的开发者,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位创新精神的实践者,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的前提下,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培育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道德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来源于客观存在,形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烙着鲜明的时代记忆,代表着新时期社会对公民的道德诉求。教师师德的基础,是公民基本道德规。教师首先是一个公民,应当具有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水准和人格素质。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教师准入制度是对高校教师入职“门槛”的基本规定,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校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制度本身的制定和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还缺乏可操作性。

2.建立高校师德培训培养机制。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必须得通过教学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的同时有效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教师工作的现实情境才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最佳场所。教师要在师德培训实境中要有针对性的对职业道德、道德品质、职业精神、思想理念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检验,进一步完善自我。

(三)以教师为本,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首先在于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立场。其次在于加深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广大教育者的精神之“钙”,教师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教育建设事业理想中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关键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篇10

文化,本质上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以“人”化物。因为文化,人才从动物人变成为社会人,从野蛮人进步为文明人,从低级文明人提升为高级文明人。因为文化,人类才有人类社会;因为科学文化,人类社会才有物质文明,才不至于失去文明的源头:因为人文文化,人类社会才有精神文明,才不至于导致文明的崩溃。以“文”化人,特别是以人文文化来化、来开发、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大写的自觉自尊的人;以“人”化物,特别是以科学文化来化、来开发、来改造人所处的世界,使之适合人的合理需要。所以,同志2006年11月10日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深刻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存在,靠文化创新而发展。一切创新都始于文化的创新,始于作为文化载体的知识的创新。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我们所说的,教育就是文化教育,是指教育的形式与手段是以“文”化人;我们所说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是指教育的宗旨与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国须强文化,强国须强教育。而高等教育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而强国、强教育须强高等教育。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情况就越如此。同志在交通大学百年校庆时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教育战线上的龙头。”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辟指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还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高等学校就是高级文化及其发展能力的凝聚。

应特别指出,同志代表党中央第一次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四大功能之一,这在我国教育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伟大作用。在高等学校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都是同文化传承创新分不开的,而且在本质上,就是高级文化传承创新的体现。之所以将“文化传承创新”单独地提出,既有着丰富的现实涵义,又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这不仅因为前三大功能不能全部包含“文化传承创新”,而且在今天,社会越进步,政治越文明,经济越发展,科技越发达,文化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凸显。人,永远是具有根本作用的因素。在2009年全国高等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直接负责这一工作的同志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紧密联系本校实际,明确发展思想,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办教育的问题,这是育人问题,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是办学校的问题,这是涉及为什么要办高等学校的问题。学校不等于教育,高等学校不等于高等教育;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机构,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以“文”化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也是“育人”,以“高级文化”培养高级人才。高等学校之所以称为“高等”,则因为其固有特征是学术,是治学,是做大学问,是建设学科,是研究与发展高级文化。不以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人才作为首要功能,就不是学校;不将学术、治学、做大学问、建设学科等高级文化活动作为存在基础、固有特征,就不是高等学校。正因为如此,衡量一所高等学校的水平,最基本的有两条:一是育人的质量,即毕业生的质量:二是教师的水平,即师资的治学水平。显然,育人必须立足于治学,治学首先服务于育人,育人与治学又必须服务于社会,而且在服务中深化育人与治学。贯穿这一切的就是文化、高级文化。学术、大学问,就是高级的文化、深刻的人文、高尚的艺术、犀利的哲学、基础的理论、现代的科学、先进的技术、前沿的知识。

在以现代的科学、先进的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文化(工具理性)高度发达、急速发展的今天,人文文化(价值理性)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科技是双刃剑,起什么样的作用,关键是什么人去用,怎样去用。什么人去用,怎样去用,这与人的人文素质有重大关系。我赞成《科学时报》(现《中国科学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在2010年6月17日《野蛮与文明》这篇评论中的忧虑:“今天危及人类持续生存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工具理性(科学)不够发达造成的,相反,追根溯源,它们的根源都是价值理性问题。”“而今价值理性的贫乏已经威胁到人类的整体生存。继续回避价值理性问题,指望靠工具理性就能将我们引出困境。其结果必然是‘文明史’将以‘无明’而告终。”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的野依良治2007年3月在北京一次有关科学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也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价值观不改变,我们将面临灾难。”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涉及的是要什么样的科学文化与要什么样的人文文化的问题,涉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实质上就是要坚持“两手抓”,要抓精神文明建设,“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前,精神文明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失。

应提出的是,在人文文化(价值理性)的贫乏中,民族文化的贫乏尤其值得注意。所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一个民族丧失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实质上就不复存在,只是一个种族而已。同志2006年4月21日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深刻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2003年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同志讲道:“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科技越发达,物质文明越昌盛,精神文明、民族文化就越重要。正因为文化、民族文化在今天如此重要,同志在清华大学上的重要讲话中告诫我们,“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当时国家教委直接主持下,1995年开始在试点院校展开,1998年在面上铺开,组成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先后建立了93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一直努力建立文化素质教育体系、课程及课程体系。周远清同志当时代表教育部指出:这是顺乎潮流,针砭时弊,涉及根本,涉及“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办学、办教育的根本。当时明确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分为四个层面: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灵魂,是方向;业务素质(教育)是主干;身心素质(教育)是保证;而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并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切入点。文化素质既是素质的基础。又是基础的素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新人中,其中一条就是有文化。人的层次越高,文化素质相应也要越高。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开展,其最重要的成果是深刻地影响了并改变着高等学校办学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及作为其基础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我国的体现。

我赞同这一论点:文明的核心是人生价值的取向。文化既是文明的表现形式,又是文明的精髓所在。因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生价值的导向,是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0期刊登了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同志一文,标题是《社会责任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核心素质》,我完全赞同她的论点。我一贯认为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是育人、办学关键所在。在读了同志2007年5月14日的讲话后,我与余东升同志在《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上,以《大学的生命:日新之德》为题,再一次强调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认为“责任感是现代大学生命动力之所在”:并再一次认为,精神世界的追求就体现为或转化为责任感,而责任感又体现为或转化为行为准则。所以,责任感是十分关键的。《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在素质教育中,要着力提升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缺乏社会责任感,还谈什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素质教育中战略主题的关键所在。同志讲的大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与大学要有与国家、与民族同舟共济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后不久,我们就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人生价值的取向问题,其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解决好做人的问题,其重点是针对忽视民族文化教育;加强民族文化教育,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其核心问题针对割裂文理、严重偏科;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以求适应时代潮流,解决好做现代中国人的问题。这就表明,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人才培养,顺乎潮流,针砭时弊,涉及根本。文化素质教育经历了从“三注”(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到“三提高”(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到“三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去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重庆举行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周远清同志提出。高等教育要有两个自觉:一是“文化自觉”,一是“素质教育自觉”,这讲得十分深刻。按照逻辑推理,我想还应该有个“文化素质教育自觉”。或者说,这个“自觉”应蕴含在前两个“自觉”之中。没有“自觉”,就没有“自信”,就没有“自尊”,就没有“自强”,就没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中,无论是在一大批高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中。还是在一些学校开展的其他称呼的教育中,都不能不承认高等教育中文化的重要、素质教育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