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文化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30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1

关键词:年画;历史发展;文化价值

年画在我国源远流长,因其含有丰富的地域风格、深厚的人文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而著名。作为我国的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年画的载体及艺术形式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以原生态的形式承载中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递着经验和智慧。然而在近百年来,传统年画有很大的衰败,甚至到了濒危境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要加大对年画的保护和传承,将年画元素与当代艺术相结合,与时俱进,重新焕发出光彩。

一、中国年画的历史发展

年画是我国古代为了庆祝过年张贴的画,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年画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现状,并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同时也体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印刷历史的更迭,我国的年画主要有手工彩绘、木版年画、印版着彩年画、石刻印刷、胶板印刷等。

(一)中国年画的启蒙阶段

年画起源于原始宗教,与节日、民俗等密切相关。原始宗教中重要的祭祀仪式固定时间后形成岁时节日,如春节的出现,贴门神是为了驱鬼、驱兽,后来逐渐衍生成为装饰艺术。目前有记载的即秦汉时期的门神,也叫桃符,即年画的雏形在《荆楚岁时记》中“正月一日,绘二神贴于门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自造纸术发明后,年画逐渐成为纸制年画,生产制作更灵活和普及,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

(二)中国年画的成熟时期

自唐宋以来,年画进入了成熟期,门神中神荼、郁垒被秦琼、尉迟恭、钟馗等替代,甚至至今都在沿用。随着年画的发展,年画的主题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如祝福、祝喜等,表达了大众的美好愿望。唐宋的繁华景象加大了年画的影响力,年画已经成为当下风俗中的代表,木版年画也已诞生,最早的当属南宋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元明清时期,年画进入盛行期。一方面,戏曲、小说插图的出现间接地加快了年画的发展;另一方面,雕版印刷术的加入出现了彩色年画,使年画更加绚丽多彩。尤其是清朝,年画的主要对象集中于历史故事、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而且受西方绘画的影响,生殖出现了明暗透视等表现技巧[1]。

(三)中国年画的衰退时期

清朝末期开始,我国战乱频繁,社会状态急剧变革,年画逐渐显现出衰退。晚清到民国时期,年画基本集中于三条主线:一条是以新事物、新风景为主要内容,如《新出夷场十景》等;第二条则以学习新文化、办新式学堂、提高女权等为主体;第三条主要描写战争,提倡爱国人士的觉醒。但是年画整体上进入了式微状态。尤其到了21世纪,传统年画受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冲击,几乎濒临灭绝的危险,不仅产地稀缺,而且后继无人,杨柳青年画、朱仙镇年画、绵竹年画、杨家埠年画等都空闻旧时盛名,而不复繁华状态。现在传统年画基本成为收藏品和展品,主要为历史文化、民众的审美等提供研究依据[2]。

二、中国年画的文化价值探析

(一)中国年画的民俗文化价值

我国的年画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点,描述了大众平凡朴实的生活,抒发其感触和愿望。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1)节日庆典,如祭祀祖宗、祈祷丰收等,出现了画鸡于户、画虎于门的习俗,庆祝春节的年画有乡舞新春等。(2)生产贸易,如养蚕绩麻、春种秋收等,《二十四节农事忙图》把劳作场景与节令有效结合,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3)礼仪习俗,如武强年画《耄耋富贵》,有祥云丽日、蝙蝠、鹿、寿星,象征福禄寿,忘忧草和牡丹代表忘忧长寿,万年青和鸡冠花则代表了万年长青和吉祥如意。(4)时代风尚,通过房屋样式、交通工具、家具摆设、服饰等表现出来,极具时代特点。

(二)中国年画的地域文化价值

受交通不便和小农经济的闭塞性影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年画产地,充分表现出各地的地域文化价值。在《中国木版年画的地域特色及其文化比较》中有比较详尽的描述。如_封的朱仙镇年画,从北宋流传至今,有浓郁的官家精致风格和市井艺术风格;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则受清朝初期多元文化的交融才繁荣发展起来;而山西的临汾年画偏重于造型格调和题材,是典型的黄河文化的代表;陕西的凤翔年画则色彩大胆鲜明,代表着北方的乡土气息;高密年画及潍坊杨家埠年画则在杨柳青年画和朱仙镇年画的基础上结合了当地文化,在黄河下游一带盛行,高密年画还有产生了一种特殊年画:“半印半画”的表现形式,即扑灰年画[3]。

(三)中国年画的时代文化价值

年画不仅是历史的记载,同时也受政治、文化、经济等多种元素的影响,虽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容乐观,但是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1)结合艺术市场出现了年画衍生品,如将年画与刺绣、缂丝等结合,从而出现了年画服饰、年画饰品等,从而与当代消费有机结合起来;(2)与艺术材料相结合,将年画的载体从纸张扩展到高科技材料,如金属、玻璃等,不仅能丰富年画的展现风格,还给年画的传承提供了便利。通过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促进年画与时俱进[4]。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年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年画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我们更要注重年画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年画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及宗教价值,更要延续其教化功能,并将传统年画和当代艺术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年画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向云驹.年画:作为一种视觉包围的层次与感性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7(01):79-83.

[2]高雨辰,张礼敏.传统年画价值缺失与当代年画活态保护的反思[J].兰台世界,2015(01):130-131.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2

【关键词】拍胸舞起源文化价值

课题号: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2013JK0524);咸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2XSYK082);咸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0XSYK328)。

拍胸舞是闽南地区广泛流行的、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舞蹈,它不仅吸取了闽越舞蹈文化中的丰富养分,而且融合了华夏中原舞蹈的精华元素,在福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独特舞蹈形态。

拍胸舞历史起源的多种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闽南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4°到26°之间,在纬度、地形以及季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冬短夏长、雨水充沛的气候特点。当地人无论是在日常的穿着打扮上还是在各种娱乐项目的服饰风格上,都受到了这种气候的影响。闽南“拍胸舞”表演者大多赤足,上身、下着短裤,这样的装扮与当地炎热天气有直接的关系。生物群落的分布同样也影响到了拍胸舞,闽南地区温暖、潮湿的气候为蛇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成就了古代闽越先人对蛇的图腾崇拜。闽南“拍胸舞”表演者头戴蛇形草圈,腰肢扭动,亦如蛇形。

闽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拍胸舞的一个影响因素。闽南属于沿海地区,渔业和农业并存,水稻是这里的主要种植作物。“田间拍胸”舞作为一种带有农耕文化色彩的艺术表演形式,就是在田间劳作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者的动作姿势颇似插秧、收谷,头上捆扎的稻草更直接说明了田间劳动对拍胸舞的影响[1]205。

2.中原文化迁徙和古粤遗风的融合

中国历史上中原民族南迁的脚步从未停止,与人口迁徙相伴随的文化大迁徙以及海上交通的日益发达,促使闽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使得古老的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闽南文化鲜明的地域色彩对“拍胸舞”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2]24。晋代以后中原人口大量涌入,使原本聚居于当地的闽越族群逐渐消失,但其风俗习惯则保留了下来。据此来看,学者们对拍胸舞的形成因素可以有如下说法:这种舞蹈由古代闽越族祭祀舞蹈演变而来的,其表演形式以及内在动律,都存有闽越遗风。中州移民将拍胸舞传入了福州,其形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代中原踏歌的影响。拍胸舞是在古代闽南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闽南人民喜欢赤脚干农活,击掌拍胸是他们休息期间的一种自娱活动。闽南民间戏曲与拍胸舞表演形式相结合,宋元时期的南戏《郑元和与李亚仙》中就出现了边唱边拍胸而舞的场景。

3.海洋文化、图腾崇拜和数字崇拜

蛇图腾崇拜是闽南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俗信仰。闽南人长期生活于山海相连、杂草丛生、炎热潮湿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蛇是他们最为常见、最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长期居住在多蛇的环境中,人们把对蛇的恐惧感上升为一种信仰与崇拜。同时,闽南人祖先大多过着靠海吃海的日子,对海洋的依赖感非常强烈。海洋文化不仅诱发了对蛇的图腾崇拜,也形成了对数字七的崇拜,反映了闽南群体定势民俗心理。拍胸舞,即“打七响”,就是闽南人崇拜数字七的典型表现。《汉书・律历志上》中将“七”解释为:“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其中“七”指的是:天、地、人、四时。以日、月、五星为代表的宇宙时空与存在于人生活空间中的数字“七”,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并且逐渐融入到各种神话传说、、生活风俗中,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闽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与“七”字之间的联系都非常紧密,对闽南人而言,“七”是个非常值得崇拜的数字,是能够在各种祭式礼仪与诸神相通的数字;是一种神秘符号,带有象征性意义。

拍胸舞的文化价值分析

1.文化传承价值

承传性是文化的一个基础性特征,“拍胸舞”是富有民间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与空间的拓展上是拍胸舞的承传功能的重要表现。拍胸舞者头上的蛇形草箍虽然外形简单,但是它却将闽越族原住民对蛇的崇拜鲜明地保存了下来,给拍胸舞增添了一抹浓重的闽越古老的宗教色彩。同时,在黎族、高山族、土家的舞蹈中都能找到与拍胸舞中相类似的拍胸动作,在宋代马远的《踏歌图》中也能看到与拍胸舞表演相类似的舞蹈场景。宋元时期的泉州地方戏种“七子班”中的著名曲目《郑元和》中就有“莲花路”叫化子“拍胸”一出戏,在现在拍胸舞表演中,大多配有被誉为“东方音乐活化石”南音的《三千两金》的音乐。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拍胸舞是闽南地区的群体特征、特质文化、风俗习惯的凝结,与南方各民族的舞蹈、传统戏剧颇有渊源,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上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2.娱乐健身价值

最初的民间拍胸舞蹈形式非常简单,用于祭祀的表演只有1-2人,也能够随处随意即刻舞动。跳舞者头戴草,裸胸赤足,以单一节奏的跺、夹、拍、击动作为主,着力于掌、腿、肘、胸部位,其身体形态呈挺胸拔腰之势,整个身体跳起,且以欢愉的颤头和刚劲有力的蹲步为辅动作,形成热烈、风趣、朴实、豪放之风格。后来,拍胸舞从祭祀转入到了田间地头劳动之余的娱乐活动和节日的集会中的节庆表演上。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民间拍胸舞的基础动作演变成打7响,在胸部之前两手先合击双掌,然后两手顺次在左右胸部处进行打拍,两臂顺次对左右肋部处进行拍打,最后是两手顺次对左右腿部进行拍打,总计为7响,音值合7拍。拍打的同时,两脚以骑马步配合,跳跃起来富有节奏感,肢体随着作左右方向的摇晃,且以欢愉的颤头相配合,就这样,周而复始。“打七响”突出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经过现代舞蹈工作者加工和改进,吸收了现代舞蹈的一些动作,变成了打八响,配上符合拍胸舞表演风格的音乐。学习和参与拍胸舞表演能够强健体魄,陶冶身心,净化社会风气。从运动心理学的视角而言,拍胸舞是一种宗教舞蹈,也是一种体育游戏。这种舞蹈既能娱人也能够娱神,从根本上说,娱神也是为了娱人,因此,拍胸舞的游戏性元素不断增加[4]163。

3.旅游资源价值

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当地民族族群文化的生命密码,彰显出一个地方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为当地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对外具有了巨大的吸引力[3]745。非物质文化虽然不像文物、遗址、古建筑等具有具体固定的形态,但它在教育、经济、旅游等方面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闽南地区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遗产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域,拍胸舞不仅仅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也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它具有多参与性、高品位的特点,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与独特魅力深植于闽南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这种舞蹈能够以充满魅力的、生动的舞蹈形象给外来游客带来不同的精神体验,从而为闽南旅游业发挥独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方宝璋:《闽台民间习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10期。

[3]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3

关键词:历史性不动产评估国际评估准则方法与选择

一、问题提出

历史性不动产评估是不动产评估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梳理文献发现,国内的研究文献相当有限,且多数是非评估界学者从文物价值评估及保护的视角研究的,通常是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李秀清、李宏松,1998;张湃,2010;刘洪丽,2011),以及“申遗”视角下国内历史城镇的价值评估(孟超、张靖华,2008),并构建了文物价值(历史、艺术、科学)、存在状况价值(原真性、完整性、可观性)、社会文化价值(社会、文化、经济)、濒危性(发展、环境、自然灾害、旅游)等多级大遗址价值评估体系框架(戴俭,2012)。非文物性古建筑的难点在于建筑又非建筑、文物又非文物的双重特殊性,其价值的影响因素包括普通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和文物价值的影响因素两大类(吴守志、金建清,2005)。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的《iVS230――不动产权》以附件形式对评估历史性不动产权益需要考虑的事项给出了指导意见,以规范和指导评估师在不动产评估执业中科学、充分地考量历史性不动产评估问题。限于资产评估的发展时间较短等原因,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并没有针对历史性不动产的具体条款。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性不动产众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及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如何借鉴国际评估准则及英美评估准则,制定或完善我国历史性不动产评估的相关准则,对评估历史性不动产价值并科学地加以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性不动产的含义、范围及评估的影响因素

(一)历史性财产与历史性不动产

历史性不动产属于历史性财产的一种类型。一般而言,历史性不动产是指公众认可或者政府组织官方认可的与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时期有关、具有国家传统的建筑风格以及拥有文化或历史重要性的不动产。历史性财产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术语,它包含很多的财产类型。一些历史性财产被恢复成它的原始状态,一些进行了部分的恢复,有的则完全没有恢复,如建筑物的外观等。历史性财产也包含部分适用于现代标准的财产,如内部空间以及性能已经非常现代化的资产。

(二)历史性不动产的范围

由于历史性财产在文化和经济上的重要性,不同国家政府相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关措施来保护特殊的历史性财产或包含特殊建筑物或历史效益在内的整个区域。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词汇组织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财产定义为:“文化遗产,三类资产能够被认可:(1)纪念物。建筑学作品、不朽的雕塑和绘画作品、考古性质、碑文、窑洞的元素或结构以及这些特性的结合,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说,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价值。(2)建筑群。独立的或连接在一起的建筑群,由于其建筑风格、唯一性或历史地位,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说,都具有显著的价值。(3)遗迹。人类的作品或人类和自然共同的作品,包含考古遗迹等,从历史、美学或民族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都具有显著的价值。“文化财产是指著录在世界遗产名录、符合至少一种文化遗产标准且经过了真实性检验的财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性财产都需要官方指定文化财产的认可记录,很多具有文化和历史重要性的财产通常也被认可为文化财产。

《iVS230――不动产权》附件历史性不动产权益评估所指的历史性不动产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及文化;(2)法定的或者受到法律所保护的;(3)使用、修改或处理时受到限制与禁止;(4)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有义务允许公众频繁的进入。

(三)历史性不动产特性对评估的影响

与一般不动产评估不同,历史性不动产的评估需要考虑很多与其重要性、知名度、典型性等相关的因素,一般包括:

1.法律及法令保护。历史性不动产往往拥有历史、文化或者环境意义,许多历史性不动产是掌握在公共部门的手中,诸如历史建筑物、纪念碑、考古遗址、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艺术品等,其价值兼有普通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和文物价值的影响因素,后者一般包括历史因素、人文因素、科学因素、艺术因素、纪念因素、教育因素等。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会对此类不动产的使用、处置等制定严格的规定,以保护历史性不动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可持续性。

2.使用、修改和处理上的各种限制。历史资产是无法替代的,尽管他们的物理状态恶化,他们的经济效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评估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有效使用年限,在一些状态下,可能会是几百年。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17指出,一些历史资产除了历史价值还有服务潜在,比如说历史建筑作为办公用楼。对于其他历史资产,其服务潜在是受其资产特征限制的,比如说纪念碑和遗址。

3.财政补贴、税率或免税。在一些司法管辖区内,资产所有者可能获得的财政补贴、税率或免税情形,这也是评估师应当考量的因素之一。

4.历史性不动产特性和评估目的。对历史性不动产进行评估时,需要对其特性和评估目的的下列事项进行考虑:(1)修复和维护成本。可能需要考虑历史性不动产修复和维护成本,这些费用会影响资产的价值。(2)历史性不动产的使用。对历史性不动产的法律保护措施可能限制其使用、使用程度以及改造或改变用途,如土地用途的限制条款、自然景观或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等。(3)一些特殊的考虑,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原或维修历史性不动产应当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材料来修理、修复、磨光或复原,以保持历史性不动产的原貌。同时,也应当按照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等价不动产当前的效率和性能,考量影响其价值的法律和法令保护特点和程度等问题。(4)历史性不动产所处的土地或地址都将限制其使用。反过来,任何限制也都将影响历史性不动产的整体价值。

三、历史性不动产评估方法及其选择

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基本的评估方法都适用于历史性资产的评估。

(一)市场法

鉴于历史性不动产的历史性、独特性和科学文化内涵千差万别,市场上的可比案例有限甚至为零。市场法适用于能够找到与目标历史性资产的历史特性相似的可比较资产,但资产的历史特性可能改变通常已经给出的可比较资产的属性的优先级顺序,找到与目标历史性资产的历史特性相似的可比较资产特别重要。选择可比较资产的标准包含建筑风格、资产规模、与目标资产相关联的特殊文化或历史、考虑了历史性资产的分区、许可使用、法律保护和集中程度的所处位置的相似性。可比较的资产需进行很多调整,诸如地理位置的不同、修复或复原的花费或特殊的产权负担(如限制性条款等)等。调整通常在下列情况下进行:(1)对目标资产进行修复或复原需要花费,但可比较资产不需要。(2)目标资产存在特殊的产权负担,如限制性条款或保留地役权,与可比较资产有差异。随着我国非文物古建筑市场的放开和相应法规政策的出台,历史性不动产的市场交易实例已渐次增多。

(二)收益法

当历史性财产完全用于商业目的时,可以使用收益法来进行评估。在此方法下,历史财产不同的物理特性有助于使其适用于收益法的使用条件,此时恰当地反映所有修复、适应或维持资产特殊性质产生的必要的成本就变得尤其重要。在工作需要时,必须考虑获得必要的法定许可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

1.文化、环境、教育和历史价值等预期收益的考量。一般而言,由于历史性不动产具有特有乃至唯一的人文历史、科学艺术或纪念教育价值,潜在收益可能高于一般性不动产,历史愈悠久其超额附加值愈高。换句话说,评估师评估的应当是历史性不动产的整体价值,评估师应采用恰当的方法,将历史性财产的文化、环境、教育和历史价值适当地反映在评估值之中,而不是评估历史性不动产单纯房地产的价值。

2.收益期限永续化。与普通不动产的经济寿命不同,基于法律保护、维护等因素,历史性不动产的收益年限不宜考虑有限期,而应取作无限期。

3.资本化率。历史性不动产的投资风险和收益与普通不动产不同,其资本化率一般应当低于普通不动产。

(三)成本法

鉴于成本法的本质是以房地产的重新开发建设成本为导向求取估价对象的价值,即求取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重新购建合理价格与贬值的差额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它无法估算历史性不动产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附加值。因此,使用成本法来对历史性财产进行评估时,必须考虑一项建筑资产的历史特征是否具有其市场的内在价值。一些历史性建筑具有价值仅仅是因为它们具有象征性的地位,如将一个历史性建筑用来作为著名的艺术馆,其历史性可能和它本身的功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乃至比它本身的功能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该建筑的服务潜能与它的历史性特征不可分割。具体而言,成本法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如下:

1.重置成本。历史性不动产的重置成本是其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等价物,或者如果最初的材料不存在或原来的技术不可用,使重置变得不可能时,就必须反映一个与目标资产特色和规格高度相近的新建筑的价格,即重建成本。同时,历史性不动产的建筑风格、施工方法、成本项目和取值标准,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保护的优惠政策(如土地转让、建设规费、税费、贴息贷款、奖励)等会对其重建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历史特征要么没有增加价值,要么被买主视为累赘,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等价物要反映建造具有常规特征的现代新建筑的成本。

2.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在所有情况下,实体性贬值与功能性贬值是成本法必须考虑的因素,如维护历史性资产的高花费和为适应所有者需求的改变而导致的建筑物灵活性的丧失等。同时,受法规对历史性不动产限制使用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性贬值也是成本法需要考虑的因素。

综上所述,历史性不动产评估是不动产评估领域的一种特殊类型,受国家或地方法规以及历史性不动产所蕴含的文化、环境、科学、教育和历史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其评估方法和评估值有别于普通不动产的价值评估。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性不动产数量众多,但我国不动产评估准则中并未规范其评估的方法和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性不动产的保护与市场交易。对此,我国应借鉴国际评估准则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历史性不动产的做法或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不动产评估准则,推动我国历史性不动产评估、保护和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X

参考文献:

1.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国际评估准则2012[DB/oL].http://.

2.郭化林.中外资产评估准则比较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3.吴守志,金建清.非文物古建筑价值评估初探[C].国际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4.戴俭,侯晓明,冯晓芳.大遗址价值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3).

作者简介: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4

关键词:历史;历史价值;历史评价;历史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价值论探讨的是历史客体对于历史主体的意义何在,即历史有无目的、有无进步,历史对人有什么意义以及如何认识历史意义的问题。历史价值论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至今尚未见一本有关历史价值论研究的专著问世。这些年来国内对历史哲学、价值哲学的研究,均有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对二者交叉形成的“历史价值论”研究则相对薄弱。原因当然是十分复杂的。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专门论述,甚至从未使用过这一提法,他们的有关思想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之中,有待于我们今天去挖掘、提炼和系统化。国内改革开放之前,“历史价值论”这一概念无人提及,更谈不上深入系统研究。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唯物史观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对历史过程的纯客观解释,并由此出发,把人类历史仅仅视作必然性的展开过程,从而抹煞了人类史不同于自然史的特质。其后果是,从理论上看,我们在历史哲学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某种见物不见人、忽视甚至撇开历史及人的价值层面的倾向,从而偏离了马克思历史观的真谛。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的历史也一再表明,那种缺乏价值尺度范导的对历史必然性的信念是非常有害的,它使得历史疏远了人。改革开放初期,国内一大批有识学者,如刘奔、李连科、李德顺、王玉梁、袁贵仁、赖金良等人,开始从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的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新的诠释。

1978年以后,国内学界开始关注历史价值论的研究,发表了一些论文。如,李德顺、龙斌的《社会历史与人的价值活动》一文指出,价值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一方面要使价值论研究向历史观高度提升,即要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使历史观的研究向价值观的高度提升,也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背景的历史观。通过这种双向建构、更新与融合,才能奠定价值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广泛基础。此后,崔绪治、王晓升《马克思的历史真理论与历史价值论》,周海春《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陈新夏《唯物史观价值维度的当代建构》和《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以及笔者多篇论文中,都探讨了在唯物史观视野下如何确立历史与人的发展的价值维度的问题。笔者欣喜发现,在近年来出版的韩震、孟鸣岐的《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2002年)和黄凯锋的《价值论及其部类研究》(2005年)两书中,首次出现了专门论述“历史价值论”的章节。这说明“历史价值论”研究已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这恐怕还只是一个良好开端,有待于共同努力去开垦这块理论宝藏之地。

历史价值论的研究意义在于:第一,在当代凸显历史价值论研究,有助于确立唯物史观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深化对唯物史观本质及其当代性的理解。唯物史观的内容理应包含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历史方法论等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史。而要探究人的活动,就自然不仅应反映人及其活动的机制和规律(主要由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来完成),也应确定人及其活动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主要由历史价值论来完成),还应直观和领悟人及其活动中的美的感受和自由超越性(主要由历史审美论来完成)。三者对待“历史”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分别是认识的方式、价值的方式和审美的方式。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唯物史观时,往往主要强调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而淡化甚至忽视历史价值论的研究。殊不知,唯物史观在探究历史本体及其认识时,处处贯穿和渗透着历史价值论维度和思想。第二,回应西方学者对唯物史观的种种非难和批评的需要。我们只有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尤其是加强历史价值论的深入研究,搞清讨论问题的实质,才有资格和能力有理有据地对辩难做出科学回答,从而维护唯物史观的权威地位。第三,历史价值论研究在实践上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历史价值选择,以便寻求超越“西化”的现代化模式而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有助于在实践中确立和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何谓历史?何谓历史价值?

从历史价值论角度审视,历史具有以下三个基本规定:(1)历史是人类价值活动的产物或结果,表现为已逝去的、受规律支配的客观存在。这是历史概念内涵中的客体性因素的集中体现。历史作为历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创造物,构成现时代人必须面对和不可超越的严峻事实。当我们把历史的客观存在只是作为外在认识对象的时候,历史是作为客观的无机的东西,表示时间意义上“过去”业已完成的事实。于是,历史作为客观存在,与我们发生观念的认知关系。历史作为我们认识的客观对象,不仅每一时代由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的总量是可以精确无误地加以统计衡定的,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所产生的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是能够加以精确计量的,而且社会历史发展的长远的、整体的趋势也必然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物质生活决定人们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规律性所支配和制约。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自然历史过程”。(2)历史是人类价值活动目的及其实现的展开,表现为人类自觉的价值创造过程。这是历史概念内涵中的主体性因素的集中体现。历史只是具有一定情感意志、思想动机,进行有目的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及其人的活动。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包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我们是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我们的活动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或相统一的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历史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和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王朝的兴衰、民族的存亡,只有通过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和行动抉择才能获得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说明,历史只是无数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总和,是人们行动动机和意志的“总的合力”。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个人本质力量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自觉的价值创造过程。(3)历史是人类价值活动之文明成果的积聚和延续,表现为动态的、纵向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改善和进步的足迹。这是历史概念内涵中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或统一的因素的集中体现。在人类价值活动中,由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使得人类获得大量的社会文明成果。虽然,历史上任何具体的事实、人物、存在、现象和过程,都会由于其存在的合理性的消失而成为过去,但其中内蕴的人类价值创造却必然地化人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历史进步整体链条中的环节,成为以后价值活动的原因、前提和基础。这样,历史便不是一种断裂式的散乱物,而是以不断积淀起来的人类价值活动所创造的人类文明为纽带,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改善和增进,呈现为历史全面进步的过程。

对历史价值之本质的探讨是各种历史价值论的基础性的共同课题。不同历史价值论之间的区别和冲突,突出表现在对历史价值本质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上。马克思主义首先从发生学的角度,把历史价值问题与人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联结起来,从历史价值的生成根源上揭示了历史价值的本质;其次,又从辩证法的角度,把历史价值问题与人的现实存在方式联结起来,从历史价值的功能特性上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价值的本质。(1)从生成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历史主客体在对象化活动中的相互作用生成了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是历史主体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对历史主体对象化活动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历史主体的需要对主体对象化活动的依赖性;第二,历史主体的需要的指向性,即满足需要的外界物对主体对象化活动的依赖性;第三,历史价值的生成对主体对象化活动的依赖性。(2)从功能论角度来看,历史价值是历史客体对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历史价值表征的是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之间的一种作用关系或意义关系。历史客体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和提高人的主体力量,使人更好地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进一步确立和扩大人的自由。第一,历史的意义在于它对于人类现实存在的肯定,为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服务;第二,历史的意义还在于它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条件,为不断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和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根据历史价值的本质,我们以历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即历史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为尺度,来划分历史价值的存在形态。在社会历史中,主体的对象化活动的基本领域是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因而历史价值作为这三个基本活动领域中的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而言,表现为历史主体对象化活动所追求和创造的自然物质价值、社会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三种历史价值的存在形态。

三、历史价值活动及其规律

历史价值活动是指具有历史性存在和价值性存在的历史主体作用于历史客体的双向运动的对象化过程及其结果。历史价值活动包括历史价值认识活动、历史价值创造活动和历史价值实现活动三种类型。(1)历史价值认识活动是历史价值认识主体通过自身能动的选择和建构客观地反映历史价值事实的过程。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构成了历史价值认识活动的真实内容。历史价值认识活动以历史价值事实为活动对象,本质上是对历史价值事实的反映,它包含着价值认识主体的认知、选择、重塑与建构过程。从价值认识主体的本身状态及其与价值认识客体的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在思维中将历史价值认识活动区分为历史价值认知和历史价值评价两种形式,(2)历史价值创造活动是历史主体运用一定中介作用于历史客体,以改变客体的形态,使历史客体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过程。历史价值创造活动从本质规定来看,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主体赋予客体以新的形式;客体属性主体化,客体促进主体自由全面发展。历史价值创造活动总是以一定的尺度来进行的。这些尺度可以区分为外在尺度、内在尺度、美的尺度三种。历史价值的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历史价值创造活动的多样化。(3)历史价值实现活动,既是一个历史主体自我服务的过程,又是一个历史价值的开发、利用的过程,历史价值实现就是历史客体作用于历史主体并对历史主体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历史价值实现活动,其实质上是使历史客体由“潜价值”到“价值”的转变过程,也是历史主体在活动中不断地消费历史价值客体,使历史主体得到满足、丰富和提高。历史价值实现活动可划分为三种不同形式:自然物质价值的实现、社会政治价值的实现、精神文化价值的实现。 

历史价值活动都是遵循一定规律来进行的。这些规律到底有哪些?它们起作用的形式和途径又是如何?我们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笔者试从唯物史观视角来探讨其中几条规律。(1)人们的价值生活决定人们的价值意识。所谓价值生活,是指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有关价值、价值关系和价值活动的内容,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主体的大脑中来,形成价值意识。所谓价值意识是指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心理、认识、意识和意识形态中的有关价值、价值关系和价值活动的内容成分的总称。从价值生活与价值意识的关系看,有许多内容是在历史认识的范围内所容纳不了的,只有在历史价值论的视野内才能给予全面的诠释。在二者之间多层面的关系中,既体现出人的价值生活对人的价值意识进而对于历史的决定作用,也表明价值意识参与价值生活因而具有对于完整的历史运行所起的作用。价值意识的特殊客观基础,是人们的客观的现实的价值生活(包括价值、价值关系和价值活动等等)。人们的价值生活作为人们的一种社会存在,决定着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价值意识。当然,人们的价值意识也对人们的价值生活具有反作用。价值意识不仅从精神上表现和反映价值生活,而且反作用于价值生活。价值意识对价值生活具有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动力功能、定向功能、权衡功能与调节功能。(2)人们的价值活动构成历史运动的合力。历史就是人的现实活动的展开,是人类总体实践的现实的运动,因而,历史发展的动力只能来自于人自身,它既不是某种超人的天意,也不是人之外的自然,它的核心只能是人们的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产生的人的活动,即创造价值、认识价值、实现价值的活动。正是人们的价值活动构成了历史运动的内在动力机制。然而,人们的价值活动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无论从历史主体角度还是历史客体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历史“合力”。历史合力论思想既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性与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辩证统一的过程,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3)历史价值活动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其根源在于人自身存在的二重性,即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或者说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历史价值活动过程中,合规律性是合目的性的基础和前提,合目的性使合规律性得到能动的自觉的实现。人们是从需要出发进行历史价值活动的,需要是支配历史价值活动最直接的动力。历史价值活动过程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既是一种理想的应然的状态,又是现实的、实然的存在。在人的历史价值活动过程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终极实现”和“逐步实现”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4)历史价值活动过程是发展与代价的统一。由于历史发展是通过人的价值活动实现的,因而对发展与代价的关系的考察,也必须放到历史价值活动过程中来进行。从历史价值论的视野来看,所谓“代价”其实质是历史主体为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目标而对诸多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选择的结果。人们的历史价值活动根据活动领域(对象)可以分成物质价值活动、社会政治价值活动、精神价值活动,因而据此我们也可将代价分成改造自然的代价、改造社会的代价和重塑精神的代价等三种类型。

四、历史评价的过程、尺度及合理性

历史评价是主体根据人的需要对历史客体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做出价值判断,即主体关于历史客体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所做的判断。历史评价关注的对象是历史价值,它是属于对历史价值进行反思、评判的一种特殊的观念活动,因此历史评价最直接的对象并不是一般的历史,而是历史价值。从历史评价活动的横向结构来看,主要包含有历史评价主体、历史评价客体、历史评价中介系统三个要素。历史评价更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评价过程往往要经过明确评价目的、获取评价信息、确定评价尺度、形成评价判断、检验评价结果五个阶段和环节。实际生活中历史评价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不一定都能被我们明显地意识到,因而这种理论考察和抽象分析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理想化的模型。

历史评价尺度是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存在,构成一个评价尺度体系。之所以需要一个系统结构来整合,其原因有三:一是由历史价值主体自身需要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历史评价主体据以进行评价的尺度归根到底是与人的需要紧密相关的,并且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为人的需要所左右。而人的需要具有复杂的结构,还有高低不等的层次,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二是由历史评价对象本身的复杂系统结构决定的。历史评价对象的多义性、多面性,客观地要求制定一个多样性统一的评价尺度体系。三是由单一历史评价尺度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只有各种历史评价尺度整合成一定的体系或系统,才能相互补充,克服其单一性的局限。(1)生产力尺度是历史评价的根本尺度。它具有客体尺度和主体价值尺度的双重功能和意义。从客体尺度看,它是历史发展合规律性的体现,即反映了人类历史主体改造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的外部世界的规律性。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演变,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主体价值尺度看,生产力也是历史发展合目的性的体现,即反映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意义。生产力是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本质和个性的生成。(2)制度文明尺度是历史评价的关键尺度。制度文明尺度同生产力尺度一样,也不是单纯的外在的客观尺度,而是包含着内在的主体价值尺度,具有真理性评判和价值性评判的双重意义和功能,是历史发展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具体标志,因为制度文明既是规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又是服务于人的,是完善人的本质和促进入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制度文明尺度,一方面具体体现了人类历史主体改造人与社会及其关系必须遵循的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历史主体改造人与社会及其关系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意义。(3)精神文明尺度是历史评价的重要尺度。精神文明尺度虽然是侧重于主体价值或内在精神角度来把握的尺度,但决不是单纯的内在的主体价值尺度,而是包含着客观的历史尺度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一旦离开了物质这一基础,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精神文明尺度离开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就会成为什么也解释不了的空中楼阁。(4)入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评价的终极尺度。它侧重于从主体价值角度来把握尺度,但也不是单纯的主体内在价值尺度,而是包含着客观的历史尺度的。马克思阐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尺度,总是内蕴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是人类历史主体的生存发展具体状态,即人类的发展和自由程度以及主体性的进化与发挥程度;二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条件的合主体性变化,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历史客体系统的构成的合主体性的变化。这一点,在马克思的著名的人类历史发展三大形态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说明。

以历史评价尺度为轴心,我们可以从规范性的意义上构筑一个历史评价合理性的理想模型。至少要能够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历史评价合理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2)历史评价合理性是合乎人情与合乎理性的统一;(3)历史评价合理性是合价值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历史评价合理性是一种实践合理性,即必须立足于实践、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所谓实践合理性,指的是对“实践”活动的性质、特征、过程、结果、价值、意义等“是怎样”和“应如何”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价。实践合理性是建立在科学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统一,或者说工具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统一的基础之上而提出来的一种互为合理的合理性构想,那就是基于社会的人及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合理性。历史评价合理性既然其实质是一种实践合理性,而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结构、过程及其结果具有相对性,决定着实践合理性是一个相对性评价概念,那么,历史评价合理性只能是一种相对合理性。所谓“相对合理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具体性,指不同的历史评价主体对历史客体评价的具体尺度或原则是有差别的,因而是相对的;二是历史性,指历史评价合理性尺度或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进行修正、充实、完善的,因而是相对的。

五、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历史进步作为社会前进发展趋势的总概括,表征着社会历史的前进、上升运动和从旧向新、从简单向复杂的运动。历史进步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包括社会生产力的扩展、社会制度的创新、精神文明的革新、社会形态的更替与人自身的发展等。历史进步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为:历史进步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事实与价值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相对与绝对的统一。历史进步的基本形式,只有对抗和非对抗两种。它们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来理解历史进步,采用了把承认人的实践活动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承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两者统一起来的方法,为反驳各种形式的历史循环观、历史倒退观、神学历史进步观、理性主义进步观等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了历史进步的本质:(1)历史进步遵循着生产力发展的铁律,受人类需要、利益的驱使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支配;(2)历史进步既不取决于单纯的人的理性能力和力量,也不取决于单纯的人的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无论人的理性还是非理性因素都将随着人的实践过程的展开而得到体现、完善和发展;(3)历史进步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历史进步的曲折性不仅表现在社会发展速度的时快时慢,而且表现为总的进步过程与局部的、侧面的、暂时的退步过程是辩证统一的;(4)历史进步的衡量尺度,主要是生产力水平和人的解放程度。历史进步作为对社会前进发展趋势的总概括,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客观标志是人类文明的增进与发展,具体体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价值观教育;初中教学初中历史的价值观,是在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上对于自身价值的培养以及对情感态度价值等的挖掘,是学生接触历史,明白历史是非观,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有效地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培养良好道德和社会情操的关键。

一、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学课程的灵魂

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初中历史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的灵魂所在。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远古时期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发现,尧舜禹时代的氏族社会文化以及众多的发明,各个朝代的繁荣与文化发展等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近现代史的屈辱历史又在鞭笞着当代初中生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价值观,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他们能够在价值观中权衡得失,培养自身的危机意识,同时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二、价值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历史教育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是历史教育教学的特点之一,价值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将价值教育的目标放长远,例如,在近现代史中关于中国制度的问题,就是在漫长的历史探索中逐渐认识并寻求,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潜移默化的历史教育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民主和法制,这种价值教育并非单独在课堂中提出,而是将其融入课堂当中,在许多课时中潜移默化地渗透。

三、价值教育需要历史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行沟通

初中历史课的价值教育,是初中历史教师不断进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在不断沟通和反馈过程中得到教师的纠正,尤其是在历史观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学生的自我鉴别能力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教师的价值教育以及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和情感态度相结合的特殊教育形式,但对于历史教学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意识;价值引领

审美意识是审美价值观念的表现形态,在审美活动中,它主要发挥着意义规范和价值评判的重要功能。审美意识的培育是对历史学习者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培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人生进行价值的引领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历史学科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正是历史教育对人的价值引领过程。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培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审美价值功能。

一、历史研究中的审美意识存在

审美意识主要是指在审美活动中涉及到的审美选择、判断、评价的观念意识。个体的审美意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其人生志趣与社会理想在审美方面的体现。[1]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既有历史学科的能力素养,又包含历史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历史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审美意识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代以来,古典教育关注人自身完善的人文性传统被逐渐淡化,历史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形成,使历史教育背离了其原初的本质,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价值性的发展方向被遮蔽。当代学生出现的人文素质偏低,艺术素养不高,重理轻文,高分低能等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正如席勒所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2]人类所面临的价值和信仰危机需要历史教育予以弥合、规引,进而引领人走向充满意义与价值的自我完善之途。价值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资源,应发挥历史的鉴戒功能,挖掘人类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性之美,以警示人不断加强人自身的完善和建设,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精神的培育,这是历史教育的使命。历史学科能力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还包括批判、反思、建构等综合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历史的时空观,掌握“论从史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历史”等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基本的历史认识评价视角是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素养总是和人的主体观念分不开,受人的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审美意识自觉不自觉地会参与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过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三中专门安排了科技文化的专题板块供学生学习,但老师们对科技发展所蕴含的价值挖掘得不够,不能从审美的视角去认识科技文明,科技历史的学习变成了科技历史知识的记忆。科技的成果是人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寄托着人类理想,科学家是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造福人类生活的理想去思考和发现的,科学家本身就是在审美意识的驱使下去认识自然的。因此,要理解科技史的真正价值离不开审美意识的参与,赋予科技以人文的理解视角,在“科技是人的需要满足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思想高度下理解科技文明的历史。再如,对工业革命历史的认识,同样离不开审美意识。席勒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美与非美的悖论。所谓“美”,即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生活的方便,舒适,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物质文明成果;而“非美”则是指在人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贫乏,陷入低俗、焦虑和不安之中。吉登斯深刻地认识到了工业主义的危机。用他的话说:“工业主义魔术般地变出了燃煤与蒸汽动力,伴之以巨大而沉重的机器在污秽不堪的作坊和工厂里叮当作响的景象”。[3]工业革命在这样一个维度上失去了其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中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显然,我们不能怀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承认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历史的认识往往需要跳出主客体思维的视角,去寻求人与世界的融合,即中国古典哲学所谓的“天人合一”。我们越来越需要以审美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是否有比较健全的审美意识决定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美”与“非美”是对工业革命的辩证认识,体现了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的统一性。

(二)审美意识作用于历史认识的全过程

历史认识的本质是历史研究者与过去的历史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进行深刻的对话,通过尽可能丰富地占有史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甄别、分析、批判、理解,更真切地了解客观的过去,带着研究者的价值追求将过去与今天进行深层次的意义建构,获得我们对于当下与未来的启示。人认识历史的过程体现出人总是与过去之我和未来之我进行永无休止的纠缠,以未完成的状态投身到教育生活中。历史为人类提供一个宏大的叙事舞台,人所有的实践活动,总是根据人类对世界已有价值的认识,在“此在的世界”中规划着自己的可能性,在“身在何处”的思悟中规划着“走向何方”。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总是带着一定的主观判断去认识历史,这种认识过程反过来又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新的影响。一方面在整个历史认识的过程中,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历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都在发挥作用。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客观性,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历史研究者总是带着主观的目的、情感和态度去认识历史。这种主观特征既有明显的主观意愿,又有潜意识的主观准备。如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得失为今天的国家治理服务,这就是主观上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研究历史。而更多的时候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是潜在的历史意识发挥作用,人对价值的评价、对真善美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审美意识在发挥作用。如对“苏格拉底之死”所展现的精神之美、对殖民侵略的野蛮与罪恶都需要我们上升到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审美高度去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获得深刻的启示。可见,审美意识在历史认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历史认识的深刻程度和价值方向,将历史认识引向审美境界,从而赋予历史研究更丰富的解释视角和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审美意识引领着历史认识的价值方向

对价值的认识和引领是历史教学目标的核心和根本。被誉为价值哲学之父的洛采曾提出,世界分为事实、价值和普遍规律三个领域,只有价值是目的,其他皆为手段。历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究历史事实,获得价值引领,探究历史规律的过程,获得价值的启示是历史研究最终目标。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的审美意识表现为审美趣味的高低、认识历史的立场是否正确、个人的道德理想是否崇高等等,这些审美意识倾向决定了学生在历史认识中的发展方向。审美意识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人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审美判断和评价上的体现。[1]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及其概念的学习,把对知识与概念的识记和历史学科应试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方法上偏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历史学科的审美价值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对事实和规律层面的内容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对历史教学价值层面的功能重视远远不够,这是审美意识缺失的结果。历史教育的价值功能非常丰富,历史教育本真的价值是从历史教育中获得对文化和文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精神的丰富。历史教育的求真价值和向善价值是教育内在的价值追求,它追求的是外在的事物对于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导向意义。无论是历史智慧的总结还是生命意义的追问,亦或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本体思考,都会对今天我们如何生活产生影响。一些学生对美国9•11事件“大声叫好”,从根本上是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的问题,是人性的善恶美丑评价问题,需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行分析判断,认识到恐怖主义的罪恶和人类的休戚与共。布洛赫层说过,“从本质上看历史学的对象是人,还是让我们把它称为人类吧,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类的踪迹,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4]布洛赫的观点直言历史的终极价值在于人自身,这就为审美意识提供了历史认识的伦理基础,即人是审美的,追求美的,按照美的方向发展是人前进的正确方向,也是历史教育应该引领的方向。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

(一)挖掘历史学科内容的审美价值内涵,让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获得历史美感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人以自己的存在去理解世界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人认识历史、理解过去的存在,总是带着某种意义自觉,赋予历史认识活动以憧憬和希冀。如果承认人对历史的认识活动,包括以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历史,寄托着此在的人对未来的假设,那这种假设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存在,一种无限美好愿景的存在。正是美好的存在或者愿景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在主体的觉悟和省察中与历史进行交往和对话,历史认识者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唤醒主体自身的意义自觉与价值追求,使人更接近美善的境界,不断超越过去。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是通过建构一个情感的审美王国使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中介。[5]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古今中外一切人类的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善恶美丑都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丰富的历史气象蕴含着丰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以美的眼光去对待历史事实,发现历史中所蕴含的美,引领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之美。人类因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断走向自身的完美,正是由于人对完美的渴望,赋予人涌动的精神力量。历史研究不是仅仅局限于描述某些客观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事实”本身,通过人类自身基于“此在和过往”交流、对话,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思想和精神领域的对抗,使人获得朝向有意义、令人向往的目标行动的热情和动力。这种热情和动力本身就是一种美,它在历史万千气象中孕育,在人类的理性和精神的世界中得以萌生,在指引人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获得意义。一方面历史是一个大舞台,人性美丑都在这个舞台上暴露无疑,孙中山、、邓小平这样的历史伟人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伟大人物的精神之美和人格之美;另一方面,历史也无情地以美的标准去审丑,军国主义的灭绝人性,汉奸卖国的,日本至今不肯彻底承认战争罪行的虚妄与野蛮等等丑恶让人们认清其本质,更加珍惜美的价值,增加对美的认同。在历史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审美或审丑价值,就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美感,让学生在历史的体悟中增加对美的认同和渴求。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美育教育的思想源泉。历史教学中应立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因素,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这一专题内容的学习,如果上升到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格审美境界去学习,学生的历史学习就不会停留在对先秦思想家具体主张的记忆上了,而是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对话,理解其精髓,感受其价值,进而愉悦身心,提升人生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的历史事迹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格美的最好注脚。历史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智慧之美、思辨之美和内敛之美。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通过三省之间的制约关系最后加强皇权的制度设计,展现的是平衡和谐之美,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以审美的视角去认识“三省六部制度”,超越了阶级评价的传统历史认识思维,“制约与平衡”从智慧和文明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近乎完美的展现。

(二)开发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增强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在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的主观的心理感受能力,是一种欣赏力和理解力,表现出个性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培养审美意识的关键。审美能力是在审美对象进入审美视野后所表现出来的对象化的体验和创造,审美意识是以审美能力为基础的。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以课程为载体,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审美体验。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历史学科内容为基础,对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加强学科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课程环境下学会欣赏、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学会生活。历史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校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课程资源,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建立若干个体现审美素养要求的课程模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133年历史的江南名校,其前身是由左宗棠奠基、晚清宿儒江苏学政黄体芳于1882年创建的南菁书院。学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沈鹏、顾明远、邢秀华等著名校友捐赠设立的三座艺术馆,馆藏十分丰富,历代名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珍贵文物、手工艺精品上千件,为历史学科美育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依托校本资源和与历史学科内容的整合,学校开发出了考古、文物鉴赏、陶瓷艺术与文化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实践中增长认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案例:南菁高中《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课程方案(片段)课程内容:(1)瓷器的制作与鉴定(与化学组合作开发);(2)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研究。瓷器的美学特征与美学思想;中国陶瓷纹样及审美意识;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解读;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3)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生对中国陶瓷工艺与鉴定的知识有初步掌握,对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及美学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师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课程设计:依托沈鹏艺术馆等独特的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师生合作开发,分专题分层次研究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美学价值。分专题:将该课程分解为以朝代为单位的课程,如夏商周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取向研究、隋唐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研究、明清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系列课程内容,学生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选择。分层次:根据学生兴趣和鉴赏研究的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创造条件,为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提供指导,鼓励部分学生形成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典型的以鉴赏为主的历史学科的综合美育课程,课程开发中既体现了特定领域(陶瓷)审美鉴赏的要求,又融合了历史学科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广博与精美。事实上,历史学科具有着非常丰富的美育资源,只有通过课程的整合与凝练,将文本的课程变成意义的课程,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三)深度变革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在主体探究中丰富审美体验

马克思认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依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而人的审美体验又是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深度推进历史课堂生态变革,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加历史学习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丰富的主体体验中完善自我,提高审美意识。历史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要引导、启发学生去思索人生与人类社会的历史问题,敬畏历史,以历史的视野认识现实的社会生活,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智慧。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相遇和融合。教育者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作为一个未成熟的正在发展的主体以使所创设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所运用的教育形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理解,并逐渐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随着理解视野的扩大,本身的可能性不断扩大,自身的可能性不断实现,从而生成和发展出一个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的绚丽多彩的人的世界。历史的审美和审美的历史赋予了历史教学更高的要求,在艺术性与科学性兼具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树立大历史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审美规律特点,创造自由的氛围。“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人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应获得充分的自由与自决……这些结论或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他们都是研究者智慧的结晶和本性的自然流露,凝聚着研究者的心血”[6]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是外部强加的,是其在知识基础、情感水平、人格倾向、理想信念的综合作用下内化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必须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无限广阔的历史时空中遨游,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自由是神圣而迷人的,它不单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灵魂,更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类的一切积极的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而向自由的境界迈进。在这个历史行程中,却充满了重重障碍。”[7]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未必一帆风顺,有时需要长期的体验和培养,其审美境界和知识视野、道德信仰密不可分,只有在生活的世界中不断淘洗和凝练,人才能不断走向理性和审美的王国。历史教学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发展,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历史学习“唯有当主观价值之善同客观事实之真达成历史统一,既合于主观需要又合于客观史实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善,才会创造出生命美学和生活艺术意义上的完整的人生体验和美善世界。”[8]历史教育的功能不仅包括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也包含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剧创作、参观历史纪念馆、主办历史纪念日主题活动等来增加学生的主体体验,将历史意识、历史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追求。2014年12月的“南京公祭”之所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样的活动将历史与现实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升华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道德信仰,热爱国家、渴望和平、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取向。历史教育在这样的时空场域中增加了庄严感和崇高感,召唤着每一个中国人响应时代需要,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审美理想。

(四)重视历史教学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提升审美追求

马克思对历史价值有过这样的概括:“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9]马丁•路德曾说过,“国家的前途不仅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全民的文明素养”。人创造历史,历史因人而存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最终应体现在对人生的价值引领上。如果说历史的工具性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那么历史的人文性则回答人类存在的价值理由和可能。历史教育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知识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历史教育只有给现代人提供全面的生命关怀,更多地关心现代人的心灵需求,才能更好地获得大众的精神共鸣。历史学习不是记住现成的结论,而是运用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历史学科是以过去发生的事情为研究对象,特别需要严谨的历史研究态度,充分掌握历史史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历史教育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10]。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主要目标,处处渗透着生命审美追求。历史是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重大历史事件总是体现着人的价值和追求。史书和史料是没有精神和思想的,必须经过人们的思考和判断,赋予其新的生命,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灵和生活。历史研究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运用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又进行富有意义的价值引领。历史以有限的存在呈现,但又展现出其无限的意蕴,人在与历史的融合中获得自身的意义,也成就了审美的人生。“面对这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有限的个人总是从自己现有的地位出发,向着有限性以外张望,不断地超越自身,向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而献身,这中间包含着人对人的责任感。超越自身,舍弃自身,为他人尽责,实际上也就是使有限的自我融合于无限的整体中,参与到无限的整体中,以实现自我。”[11]这里的“出发”“张望”“融合”正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求,是自觉的责任担当,人因“张望”而获得无限可能,因“融合”而获得无限,成就了人生的完满。这就是生命美学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是人生至高的美善境界。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可歌可泣的成长经历,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共同奋斗的精神记忆。“学生学习历史,不同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侧重个体角度)和公民教育(侧重社会角度)。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最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12]作为现代公民的最突出特质就是社会责任感,如果教育不能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让人成为精神高尚和富有责任感的人,那么教育仍然只能停留在技术和认知层面,背离了它的本质。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命运攸关的全球化时代,个人社会责任的归属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历史教育必须倡导包容、和平、合作的理念,让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关心人类未来的胸怀。历史教学的审美意识培育应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进行具有全球意识和以共同价值为内容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61.

[3]安冬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0.

[4]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3.

[5]曽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6]刘亚敏.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J].教育研究,2014,(2).

[7]李欣人.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J].南开学报,2001,(4).

[8]凃艳国.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2012,(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1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4.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7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历史文化名城;GiS;保护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正日益侵蚀着历史文化名城赖以生存的环境,使许多保护较好的名城遭受到冲击,甚至面临着遭受破坏的危险。因此,急需提高对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和管理工作的认识,并抓紧实施。目前,历史文化名城及风貌保护规划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方法和手段,主要从感性的角度来分析收集现状基础数据,缺乏对现状基础数据的快速准确分析,使得名城及风貌保护规划无法在综合考虑相关数据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因此,传统方法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探索用新技术、新手段来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及风貌保护规划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而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契机。

以下笔者试图以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基本观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基础,总结了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从而梳理了GiS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应运,并通过几个实例,说明经由GiS的数据处理技术建立起来的历史文化名城及风貌保护规划空间地理数据,为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提供准确、动态的规划成果信息平台。

1基于文化地理学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思考

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鲜明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体环境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和文化载体是某一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科学、教育等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堪称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在当今城市国际化、信息化和飞速发展的激流中,唯有传统文化才能显示出城市的特色、身份和归宿。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普遍存在,在我国社会整体文化素质还不高,面临全球化竞争又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的特殊历史阶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从实践看,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重局部,轻整体,重近期,轻长远,重物质环境,轻文化内涵,重技术手段,轻人文精神,重空间关系,轻社会网络,重经济利益,轻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许多名城“建设性破坏”和“城市灵魂的失落”。这一方面反映了新时期城市建设面临问题和矛盾的错综复杂,另一方面则凸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沦与方法研究的薄弱。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着重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异、地域组合及文化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文化地理学强调从地域的观点探索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揭示文化现象的特性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早在19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就提出,应把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讨由原始的自然景观变成文化景观的过程。因此,文化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可以作为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

2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中两个关系密切的分支学科。人文现象是历史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化地理学研究也离不开其历史属性,两者相互交叉形成了诸如历史文化地理或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正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空间和时间分析方法凸显其欠缺,这对学科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精确性,以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显得十分重要。由于GiS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可将卫星图片、地图、文献资料、遗产及文化景观等按一定的格式化要求予以融合,建立历史文化地理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多元综合分析和应用,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成为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其中,GiS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历史地图资料的数字化;(2)空间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3)基于空间分析方法探知历史过程。GiS在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1)GiS应用于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2)GiS应用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研究;另外,文化资源的管理也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物资源的管理、文化遗址的评价以及数字博物馆建设等方面。采用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可增强系统对空间数据的处理与操作能力,系统功能更为完善,实用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文化遗址景观的脆弱性关系到遗址保护与持续利用,采用GiS技术,可对文化遗址景观敏感度进行综合评价。

3典型事例分析

下面以青岛和南京为例,介绍基于GiS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城及风貌保护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功能等。

3.1GiS在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及风貌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3.1.1概述:

青岛是国务院批准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近代欧亚文化的交汇区,青岛具有独特的历史内涵,对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和作用。这是我们亟需保护和发扬光大的文化珍宝,正是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特点,使青岛城市发展历史长河中既有明晰的文化主脉,又有中外多国不同文化交汇而呈现出的多彩文化,构成了城市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总体风貌特色。规划将滨海旅游区以及展示本区域历史文化的各类建、构筑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网络体系使人们便于感知和理解保护区历史文化渊源,给老城区增添活力。

为了很好地组织和管理这些信息,使之作为科学的分析和决策依据我们建立的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及风貌保护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库,为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成果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提高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1.2数据转换:

衡量一种CaD数据到GiS空间数据库转换方法的性能,首先应考虑数据转换前后的一致性,比如在保护建筑物在GiS空间数据库中是以“面”的形式存储的数据,在转换前,主要对CaD图形文件做的处理工作为:

(1)对于CaD图形分层不标准的图形文件,要先进行图层分类标准化,按照点、线、面及不同的属性和用途进行分类,从而达到显示和分析的目的。然后按照不同图层分别进行转换。

(2)对CaD未封闭成面的保护建筑物,通过aRCataLoG的拓扑校验来查找未满足要求的图形,通过人工干预校正图形,最终实现数据转换。

(3)数据的组织:

由CaD转换的GiS数据并不能实现用户对数据的真正需求,其只是实现了数据的显示目的,转换后的这些资料和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为空间信息,其拥有图形数据。

数据的完整性不仅包括图形数据,还包括与其相关联的属性数据,从而实现图形属性一体化,按照不同图形的地物要素,制定不同的属性数据。以”保护建筑物”面层为例,其属性表如表1所示。

属性字段是进行统计和分析等操作的必要条件。属性字段还可以连接如照片和法定保护图则等多煤体数据,照片可以是一张也可是多张,为保证图则数据的相对安全性,采用DwF格式。

3.1.4功能实现

GiS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和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的相互关系,通过多图层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迅速地获取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并以图形等数据形式表示出来。

对查询结果的空间数据的属性进行多方位连接,在这些数据中,包含各种形式的数据,多种文件格式,多个数据来源,把这些数据有效地组织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显示保护建筑的相关数据,比如说:现状照片、法定图则、文字说明等。

根据查询结果计算出保护建筑物、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的面积。此系统的查询模块包括:供圈选查询、组合查询、定位查询的方式。

3.2基于GiS技术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划定历史街区的应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并不是要保护城市的全部,而是保护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格局和历史风貌等,其中,历史街区是城市传统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划定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等历史保护区的保护界限,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以南京为例,在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划定历史街区保护界限的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使评价体系做到对历史资源的合理分类、科学分级,并使之通过分类标准所确定的保护对象体系能够与保护规划相衔接。

3.2.1评价原理及方法

评价原理及方法包括:(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选择具体的评价指标因子时,应遵守指标因子的客观性、可测性、可比性、简明性和灵敏度等基本原则。同时建立面状资源评价体系,在南京老城的所有地块中寻找风貌最好,价值最高的单元作为历史街区的候选对象。因此,面状资源评价体系是以确定保护价值为目标层的单目标评价体系,选择资源自身价值、完整性价值作为面状历史资源的评价准则如表2所示。(2)评价指标因子分级和权重值的确定。

3.2.2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在南京老城划定历史街区中的应用

(1)指标因子的评价与分析:包括历史价值计算,如先计算出城市空间沉淀深厚度分布图,再计算出权力空间沉淀深厚程度,最后将得到的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进行累加得到每个评价单元历史价值综合评价的总分。格局价值计算、历史资源点富集度、形态完整性。

(2)南京老城历史街区划定的多因子综合评价

例如将每个评价单元的历史价值综合评价值、格局价值、和景观价值等级指数的得分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表1),将这三个指标因子所得值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的自身价值综合评价得分;将每个评价单元的历史资源点富集度综合评价值和形态完整性等级指数的得分值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将这两个指标因子所得值累加得到每个单元的完整性价值综合评价得分;再根据两个准则层的数据计算结果,按层次分析法算得的权重,计算出老城内地块单元保护重要性。需严格保护的地块单元主要集中在民国公馆集中的颐和路、明故宫周边、总统府周边、老城南及秦淮河畔。在对老城内面状空间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可将综合价值高的空间单元划定为历史街区。

4结论

在专业设计人员和GiS专业人员的配合协作下,GiS空间数据应用于规划设计将存在着具大的应用空间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实现了空间信息的分析、统计、管理、制图和可视化表示,为政府的管理和决策及专业人员的设计提供支持,促使规划设计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同时也将平面设计引向三维空间设计,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库的日益完善,对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阮仪三,蔡晓峰,杨华文.修复机理重塑风貌-南浔镇东大街“传统商业街区”风貌整治探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5(04):53-55.w

[2]刘涛,崔春龙.论古城的更新与保护[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3(04)

[3]胡明星,董卫.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63-65.

[4]张剑涛.城市形态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2004(06):58-65.

[5]赵勇,张捷,卢松,刘泽华.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建筑学报,2008(3).64-69.

[6]郑炜.西安明城区城市肌理初探[D]:[硕士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阮仪三.旧城新录.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9]苏勤,林炳耀.基于文化地理学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3(04):38-94.

[10]杨驰.GiS空间分析建模构想[J].测绘通报,2006(11).

[11]韩笋生,彭震.GiS在国外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国外城市规划,2001(01).

[12]胡明星,董卫.基于GiS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2003,36(3):53-56.

[13]史慧珍,邓奕,韩昊英.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北京旧城文物场所性量化分析初探.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2003.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8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之际,河南迎来经济发展新机遇,应着重打造“诚信河南、诚信豫商”的形象,通过豫商文化论坛等形式,在有关政府部门和商会的主导下,使豫商历史文化形成品牌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价值的挖掘。

关键词:豫商历史文化;价值;中原经济区前言

河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孕育了古老的商业文化。作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豫商历史文化品牌的形成是推动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豫商历史文化品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豫商人形成的勤劳朴实,艰苦努力,敢于创新,诚信友善,永不言败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豫商文化

一、豫商历史文化的发展

1.豫商

豫商指现代意义上的河南籍企业家。灿烂的商业文明为豫商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上贡献卓著。

2.豫商历史文化传统

豫商历史文化的形成是中原文化和河南经济发展的体现,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从古代河南就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中原孕育了古代的商业文明,豫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成就了今天的豫商文化体系,为河南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豫商精神以及豫商历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以及价值体现不仅是观念上的传统文化,现如今,在新世纪已经得到优化升级,将其转化为一种产业资源,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豫商的精神和诚信的理念以及勇于改革创新和借鉴新技术的信心,已经演化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从中原第一位商人—王亥的诞生到今天新河南商会的成立,豫商的经营理念,诚信理念得以升华,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豫商文化品牌体系的形成,它代表了河南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原文化发展的继承和发扬,在豫商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中,无论古都洛阳还是汴京开封都体现了当时豫商文化发展的灿烂文明,巩义的“康百万”更是把豫商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一些历史画卷里面也有体现古代豫商文化的繁荣景象,例如: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繁华汴京的真实写照。古代豫商数千年来所孕育的“兼容并蓄、勤俭内敛、重德尚义、商道济世”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商业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

二、新时期豫商历史文化品牌的价值优势

1.新时期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特点

(1)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在于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不但在于文化的传承,更在于发展的升级,豫商历史文化的意义不仅是表面上的传统文化符号,而应该将其转化为产业资源,形成一种品牌文化,在新时期富于新的价值体现,而不应该当作一种所谓的“保护动物”附以标签化,豫商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在于其价值的优化,从而服务于河南经济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助推力。

(2)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在于搭建平台共谋发展

豫商历史文化是河南商业文化形成的象征,现如今,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中原商业文明的代表符号,在新时期它的价值得以延续和升级,河南商会的成立,是豫商历史文化的升华和对新时期中原商业文明更好的诠释,从河南十一五到十二五规划期间,河南省人民政府利用豫商搭建平台,以商会为媒介,宣传河南,近年来,在豫商牵线搭桥下,通过各种形式召开的恰谈会,如:拜祖大典、恳亲大会、会等,使河南成功的引进了大型企业来豫投资近千家,为河南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也是这两年河南经济飞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3]

(3)继承和发扬豫商历史文化

豫商历史文化作为商业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原商业文明开启的象征,它不仅代表着商业文化的文明状态,也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和晋商等其他形式一样,属于中国商业文化的符号,是我们宝贵的商业文化遗产,也是我们更好的了解和研究古代不同区域的经济状态的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依据和参考,那么我们不但加以保护和继承,更应该让其价值得到升华,让传统资源转化为一种正能量,既能更好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从而为现代社会所服务,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服务。

(4)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在于优化产业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很多人提起“少林文化”,河南人无不为其自豪,作为河南形象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有文化到产业的升级,据不完全统计,仅少林文化的旅游产业,就为河南经济带来可观的数据,还不包括其它的消费文化品牌的相关附带品,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少林文化价值的成功挖掘以及升级,证明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更说明了,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符号标签保护起来,而是在不同时期得到升华,让其价值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发挥其最大化,那么同样作为中原传统商业文明的一部分—豫商历史文化,我们也应该优化其资源,让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转化为产业资源得以升级,挖掘其最大价值,更好的服务于河南经济,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挥作用。[2]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9

关键词:教育原点;历史课堂;人文价值

从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都将改革的关注点放在课堂之上,这一共识的形成进一步说明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回归教育原点,也需要从历史课堂入手,着眼于打造适合学生需求并切合“人文价值”的历史课堂。笔者结合多年教育经验,从目前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构建有价值课堂的策略等方面入手,形成“以生为本”观念,优化师生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全面的学科素养。

一、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过于重视单纯历史知识的灌输,难以有效探究拓展

构建“人文价值”课堂的底线是学生掌握真实与客观的历史知识。笔者认为,多年的历史课堂改革一直难以走出困境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历史学科的差异性。当然,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相通之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于历史学科而言,故事性和趣味性是保证我们历史教学赢得学生的基础。

2.不注重学生个人反思,人文关怀难以落到实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历史课堂要多听听学生的价值诉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历史的思想价值。在分析问题时要讲究全面辩证的理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借鉴反省意识,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大价值追求。

3.教师过多关注功利教育,轻视学科教育价值

目前,教育显得较为功利,导致教师不能全面揭示出历史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作为“教育”的灵魂性的价值。个别教师在课堂中单纯引导学生强化答题技巧,得到考试高分,而没有发挥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陶冶功能,失去了对人本身的关怀。

4.不能准确把握教育层次,难以适应时代需要

明确不同的层次要求,指导教师找到教学的方向。不能一味“逼迫”学生为了成绩而“死记硬背”,教师要打通学生理解渠道,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评价环节,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应该看到学生精神与灵魂的教育,关注他们生命的成长。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价值的追寻

对课堂教学人文价值的追寻,就必须回到教育的本质、教育最初的位置来探讨。这个最初的位置就是教育的“原点”,就是“人”,就是我们课堂中的学生。从教育的本质而言,“教育就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学生和促进学生成长的事业”。一堂有价值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符合教育的本质和契合教育的原点。

1.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超越自我的前提,因为好奇,学生会积极构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在不断探究中寻求最接近真相的历史解释,从而引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在课堂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打压学生。为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的实际所能够达到相应的能力层次来引导,形成课堂的良性运行。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不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学习的心得

在历史课上,当学生看到南京大屠杀惨状,当学生读到《南京条约》的屈辱条款,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历史教学评价不能仅仅用一个固定的标准,用一把有刻度的尺子来衡量学生的思考价值。作为有人情味的课堂,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在思考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观点碰撞中找寻真正的历史价值,感悟历史的真谛。

3.鼓励教师采取民主教学

历史就是关于人的过去的学科,它本身就是研究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更是历史教育工作者需要注重的。在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和互相赏识是赢得良好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他们都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重学会倾听,对学生做到无痕评价,多一份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鼓励教师采取民主课堂,让每一个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权利。

当前,乘着国家不断深化改革的东风,中国教育改革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回到教育最初的位置,回到教育应该在的原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历史走进学生心中。

历史和文化价值篇10

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论文摘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我国主要有辛亥革命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两大类,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需要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一、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和当代政治学的意义上来看,革命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则是人类改造社会的革命。这里的“革命”主要指社会革命中的政治革命,它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与质的飞跃;是指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社会制度的过程。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包括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只能是一场“汤武革命”之类的农民战争[f}l,不是与近代民权政治相关的政治革命,不改变社会性质,不属于革命的范畴。因此,革命历史主要包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中国革命历史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指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密切相关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它们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它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遗产,它们是一种文化资源[}z)。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资源主要包括革命者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居、墓地、陵园、生活活动遗址遗迹和曾使用过的物品),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活动旧址及其革命历史文物),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物(如纪念馆和其他标志性建筑物),革命历史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如革命故事、革命传说)等四大类。

    在我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主要有辛亥革命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两大类。目前,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主要有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等几种方法。而普遍采用的旅游资源评价系统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中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但这种分类评价方法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不十分适合。因此,我们拟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构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来分解复杂的问题,然后通过两两比较,用相对标度将人的判断指标量化,逐层建立判断矩阵,再求解矩阵权重,然后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并排序[[3),最后得出评价对象相对

价值的方法。

    (一)评价指标的甄选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1.定量指标的选择。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等级和序位,要以资源知名度和魅力度为标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魅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物)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基于吸引力反映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人上,因而要选取近几年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人的累计总量作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评价的定量指标。

    2.定性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关于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指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大层次体系。评价项目分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根据资源特性,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性评价项目设置为五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美学价值,即艺术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依托的自然环境及相关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条件;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丰富性;社会环境、交通、治安等社会因素。根据选取的定量、定性两类指标,得出如图1所示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二级评价体系。

(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模糊评价模式

根据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指标,构建评价因素集合u=(u。,),其中u。=(u…u。,u。,),=(。,,,,),式中指标参见图1。

1.确定评语等级集合:v=(,,),式中:表示“一般”,表示“较好”,表示“好”。说明:对于定量指标,其评语根据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的横向比进行综合考察,得出“一般”、“较好”、“好”。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越大,说明景区越不成熟,开发空间越大;反之,增长率越小,说明景区越成熟和稳定,管理越规范,景区价值越高。因此,定量指标的评语等级与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成反比。

2.构建判断矩阵。对第二级指标集作综合评价,找出第二指标集、中的各指标在评语集中各等级上的隶属关系,构建判断矩阵: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一)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一般说来,确定评判指标权重有两种方法:第一,专家评估确定法,该方法是指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相关部门通过共同分析,人为确定评判因素集合中的每一个评判指标对被评判事物的影响度。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主观判断可能偏离客观实际(s}。第二,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  l.  bat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本文重点推介的方法。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在建立好层次结构模型后,构造出各层次中所有判断矩阵;再比较各个因子x二x} }......                                                                                             x

并对某因素z的影响大小,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对比较矩阵。au=子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a = (d:;)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x}一-.---一”‘’一‘’“一”一、一,’一示(l .j二1,2,}}},n)。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a应具有如下特性:qy=,} }h=1 /aji , aij=老。若判断矩阵满足上述三个特性,则它具有完全一致性,所得结果完全合理。在比较大时几乎无法办到,其中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为了使所得的分析结果合理化,需要对构造的判断矩阵作一致性检验,以确保不发生太大的偏差。为了检验判.~__._二_,_.___二_、._.__、_二‘…_.___a__,一n_二__二_…_.___.___._.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引人以下概念。(‘)一致性指标:ci二二m端气}m二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随机一致性比率:cr=票,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r~’‘-一ri’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声叨峰”~”尸、’j’r..‘~“硕~’一。曰/”.j,“””~,,~/动-,.‑._阵,直至cr<0. 10,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采用方根法、和积法、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人~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出各评判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指标权重分配。本文采用和积法计算,其步骤如下:

(1)将判断矩阵a的每列标准化,即令凡

(2)将a中元素按行相加得到向量w;=

(3)将w标准化,得到w,即w;=俄;a,},i,3二1,…,n,令a=( dij );·艺祠  产.4’.’    aa  :艺间

(4)求最大特征根近似值=砉;

(5)得出全部指标的权重。

(三)指标权重的计算

本文以定性指标集中各指标权重的计算为例,构建判断矩阵,而各种指标的赋值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结合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的特殊性,征询了湖南省几所高校(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专业人士及相关专家和教授的意见,给予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值。根据获得的各指标定值,构造判断矩阵。c。:革命者和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c::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c,:依托的自然环境及相关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条件;c4: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资源的丰富性;c5:社会环境、社会治安因素。通过l一气matlab5.5软件计算可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a…=5.054,ci==0.013,查表得r,=1.12,则ci=d i=0.012<0.1,通过一致性检验,采用和积法计算各定性指标的权重,求得的权重有效,由此得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四、实证研究评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