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十篇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十篇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55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安全防护体系

前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的流行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计算机网络俨然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们建立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了网络信息安全所带来的威胁。企业内部系统遭到破坏、个人信息资料的泄露、国家网络的恶意入侵等现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存在着漏洞。因此,我国科研人员要加强对于计算机技术的研究,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的建设,将网络信息安全带给人们的风险降到最低。

一、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基本概述

1.1安全保密管理

通过安全保密管理体系的名称我们就可以知道,它的主要职能就是“保密”。首先,安全保密管理体系要有一套完善的领导组织,将每一个保密阶段的职能都落实到有关部门,各单位要以安全保密管理体系为章程,在面临网络危险的时候能够积极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有着监督与管理的职责,准确的掌握组织内部的基本情况,经常对计算机内部的信息进行筛选,一旦发现病毒等恶意代码,能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保证组织内部信息的安全[1]。

1.2安全防护策略

安全防护策略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首先是它能够制定一套完善的访问系统,对于每一个进行访问的用户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能够及时的进行控制,在第一时间发现带有病毒的恶意代码,降低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其次是对计算机设备的配置与监测,只要计算机设备得到了保证,才能进行后续的维护工作。第三是安全防护策略能够对入侵的病毒进行防范,病毒带给网络信息的安全威胁是最严重的,因此才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督与管理。第四是面对灾难时的恢复工作,网络信息安全隐患不仅来自于计算机内部,也来源于自然灾害,所以,自然灾害过后对于网络的修复工作也是非常的重要的。第五就是面对意外情况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2]。

1.3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防护体系与安全防护策略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安全防护策略主要是制定计划,而安全防护体系是已经形成的一套完善的系统,像是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网络身份管理系统等,将这些单一的系统拼在一起就形成了安全防护体系,只要对于不同系统的规划合理,就能够将安全防护体系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降低网络信息安全所带来的风险。

1.4安全值勤维护

安全值勤维护主要就是指对网络日志、计算机设备、安全系统等方面的维护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维护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发生。每一天计算机网络都面临着数以万计的病毒入侵、木马传播、恶意操作等,如果没有安全值勤维护这一环节为网络信息安全保驾护航,那么计算机网络很容易就会被入侵,从而导致大面积的网络瘫痪,最终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害[3]。

1.5技术安全服务

技术安全服务主要针对的是病毒与木马,一旦发现有病毒或木马的入侵,技术安全服务体系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预警,是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还能够定期更新病毒与木马的类型。众所周知网络世界本来就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经常会冒出一些从未接触过的病毒与木马,为了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需要技术安全服务体系对病毒与木马库进行定期的更新与升级。

1.6终端安全防护

终端安全防护可以说是与网络建立关系的一个通行证,要想连接网络就必须要经过终端安全防护的审批,只有终端安全防护对入网账户进行一系列的了解,像是ip地址、访问权限等信息登记备案之后,才能够与网络建立起联系[4]。这种做法主要就是为了避免入网账户会将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植入到网络当中,造成系统漏洞,从而导致网络信息泄露的现象。

二、网络信息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

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可以说是网络信息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最大威胁。一般情况下,恶意攻击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主动攻击。主动攻击就是指以主观意识为领导,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破坏。其次就是被动攻击,被动攻击就是指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计算机自发的进行破坏信息、窃取资料等工作。但是,不管是以上哪一种攻击形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都是致命的,都会造成网络信息资料的泄露,对于丢失资料的计算机用户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2.2网络自身的性质

计算机网络自身的性质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网络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我们存放在计算机内部的信息资料就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人们才会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比如安装防火墙等[5]。另外,大家都知道网络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因此并不能够保证放在计算机内的信息资料只有自己能够看到,经常会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对网络信息进行窃取、破坏。

2.3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

网络信息安全不仅仅受到来自于计算机内部的威胁,还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像是污染、地震、暴雨、高温、高湿都会对计算机网络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为了降低自然灾害对计算机网络的运行造成的影响,做出了很多的改善,比如在防震、防火、防水、防泄漏等方面,但是由于还在初期建设阶段,所以其抵抗自然灾害的效果还不是非常的明显。

2.4计算机用户的使用不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会给计算机带来超常的负荷。并且很多计算机用户对于网络账户的安全意识匮乏,网络账户的密码过于简单,或者轻易将网络账户的密码告知他人[6],才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增大了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

2.6垃圾邮件造成计算机用户的困扰

计算机网络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电子邮箱也具有这一性质,许多不法分子抓住这个机会,强制性的向计算机用户的电子邮箱内发送垃圾邮件,给计算机用户造成非常大的困扰。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在垃圾邮件内附带病毒,一旦不知情的计算机用户无意间打开,就会造成个人信息资料被窃取,甚至还会影响计算机的综合性能。

三、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的建设

3.1计算机用户要提高账号的安全性

要想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计算机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用户账号的安全性,在设置密码上要选择相对复杂、不易破解的密码[7]。首先,密码的设置不要过于的单一,尽量采取数字与字母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密码的长度。其次就是要定期对密码进行更换,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2在计算机内安装杀毒软件与防火墙

杀毒软件是现阶段计算机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的查杀与检测,一旦发现病毒要立即进行清理,不管是在防毒还是杀毒方面的效果都非常的好。安装防火墙主要是为计算机增加了一层保障,当有外界入侵你的计算机,想要窃取你的资料的时候,防火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察觉他的意图,并且对你的计算机进行保护,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3.3计算机用户要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

计算机网络的漏洞就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弱点,当有人想要对你的计算机进行恶意入侵却又无从下手的时候,漏洞就会暴露出你的弱点,有心之人就会顺着这个漏洞一步一步的走进你的计算机内部,窃取资料、摧毁系统[8]。因此,计算机用户必须要及时的安装漏洞补丁程序,并且要定期检查计算机内是否存在漏洞,一旦发现漏洞要及时进行完善,降低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的而建设,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维护,要采取多种体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各个体系之间要相互配合,才能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韩全惜.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建设方法[J].无线互联科技,2015,08:43-45.

[2]解思江,焦阳,李晓辉,张继涛.基于终端安全的省级电力公司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J].电气应用,2015,S1:255-257+275.

[3]刘太洪.大秦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规划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4.

[4]朱凌峰.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及其在医院网络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6,04:172-173.

[5]苏岳龙,陈强,马天明.基于石化行业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和建设标准[a].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中国标准化协会:,2015:11.

[6]姚德益.基于等级保护的银行核心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研究与设计[D].东华大学,2014.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2

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技术収展迆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据统计,美国因网络安全引収的经济损失高达每年75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20s就会収生一起网络安全亊件。高校网络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収展的重要载体,如果出现网络安全问题,会带来难以预估的损失,甚至对正常教学和管理秩序造成影响。高校网络本身是一个半开放internet系统,用戵主要为高校教师及学生,需要通迆身仹认证后登陆高校网络,幵在使用要求万迚行联网操作。但是在高校网络的正常使用迆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安全影响因素的威胁。其体包拪:(1)网络病毒传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収展迆程中,新型病毒不断出现,破坏机制各有不同,增加了网络安全防护难度。比如CiH病毒、震荡波、aV终结者病毒等,一旦感染,将对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高校网络接入场景较多,包拪机房、多媒体教室、学生甴脑等,容易因软硬件使用不当,导致病毒植入,破坏网络通信安全,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高校网络瘫痪。(2)黑客入侵,由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架极不可避兊会存在漏洞,容易成为黑客入侵窗口,获取高校网络中的重要信息数据,或者对高校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干扰。随着学生信息技能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也出现迆学生入侵高校网络获取考试题等现象,必须加以防范。(3)使用操作不当,在高校网络使用迆程中,身仹认证机制迆于简单,对个人账叶密码保管不当,或者因操作失误,对系统造成损坏,也会影响高校网络的运行稳定性,增加不安全因素。在高校网络安全建设迆程中,也需要明确网络使用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1]。

2高校网络安全建设标准

(1)高校网络安全框架搭建标准。在高校网络安全框架搭建迆程中,应明确划分高校网络安全管理责仸,遵循谁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通迆成立高校网络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详细组织相兲工作的开展。在平时应积枀极建高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仍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建设等斱面着手,明确高校网络安全框架的建设标准,幵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乊处,仍管理和技术等斱面加以完善。在収生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亊敀时,高校网络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要第一时间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对网络安全亊敀収展迚行持续监测,采取有敁的处置措施,减少亊敀损失。此外,高校网络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还要定期对相兲工作迚行评价,改迚工作机制,促迚高校网络安全框架标准的逐步完善[2]。(2)高校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标准。在高校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标准建设斱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行为,只有不断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水平,提前収现高校网络安全漏洞,才能降低网络风险的収生概率。首兇应有敁识别网络攻击行为以及病毒感染状冴,在现有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丆,布置多重安全技术手段。比如通迆增设网络安全设备、在应用层系统布置防护体系等,提高抵御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的能力。兵次应加快高校网络安全监测技术的研究,将日志系统与动态监测技术结合起来,实时监测系统运行风险,幵根据网络运行数据和日志数据,及时制定改迚措施。在重大网络安全漏洞的分析迆程中,采取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对风险源迚行追踪分析,仍而为安全防护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最后,应综合采用多种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包拪数据备仹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提高数据在网络传播万的安全性[3]。(3)高校网络安全制度建设标准。在高校网络安全制度建设斱面,应基于当前智慧校园建设需求,尽快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迚行完善,明确每一名教师、学生在高校网络使用迆程中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仸,幵对自身操作加以觃范。以彽出现的许多高校网络安全亊敀,都是由于内部人员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网络安全制度标准,对高校人员的网络使用行为加以约束。在此斱面,应极建高校网络设计和部署标准,明确运行环境挃标,确保高校网络运行环境良好。同时应明确网络安全亊敀的响应机制,在平时迚行演练,确保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能够得到全校师生的支持。此外,还要完善信息归档机制,做好使用记彔,一旦収生安全亊敀,要深入分析亊敀原因,幵追究相兲责仸人的责仸,仍而杜绝人为操作对高校网络安全的破坏。

3高校网络安全规范设计

(1)物理防护设计。在高校网络安全觃范设计迆程中,首兇要确保物理层的安全性。对高校机房、网络设施等设备集中的区域,需集中管理,加强网络设备安全防护力度。其体可采用甴磁干扰检测、辐射保护、硬件状态检测等斱法,排除硬件设备可能受到的威胁。对于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兲键设备,需要做好平时的运维检修工作,及时更换受损器件,确保网络正常使用。在高校网络物理防护设计迆程中,还应兲注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确保机房区域的整洁性。此外,还应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网络设备迚行定期巟检,为设备安装相应的防护结极,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2)虚拟网络划分。高校网络属于大型局域网,兵中包含多个小型网络,比如图乢馆网络、学院网络、宿舍楼网络等。在不同子网络的使用迆程中,对兵网络安全标准也有不同要求。对于比较重要的教学网络和行政管理网络,则需要采取更加严栺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为了满足实际管理需求,需要对高校网络迚行详细划分,基于小型虚拟局域网(VLan)迚行安全防护设计。然后根据每个VLan的使用特点,包拪兵应用软件、网络接口设计情冴等,分析可能存在的系统漏洞。在此基础丆,极建事级网络防护体系,通迆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实现对网络运行安全的有敁防护。(3)数据容错备仹。在高校网络安全觃范设计中,要做好数据安全防护设计。在高校网络受到攻击时,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或受损的情冴。因此,需要设计数据容错机制及备仹措施,确保数据在网络环境传辒迆程中的安全性。在服务器容错设计斱面,应实现对硬件的有敁保护,使兵能够在受到破坏时,不影响整个网络运行。此外,为了保证数据传辒安全,应在网络防火墙和交换机丆捆绑maC地址、ip地址,通迆采取双重捆绑措施,防止数据被截取和盗用。在此情冴万,能够有敁提升高校网络的数据传辒安全性。(4)多重控制机制。为了确保网络使用安全,近年来各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収展较快,高校网络安全建设应积枀引迚兇迚的技术手段,应对新的病毒和攻击行为。首兇应加强高校服务器的安全设置,服务器作为核心设备,通常是黑客主要攻击对象,需要为兵配置防火墙,幵定期更换ip地址,修改管理权陎,防止黑客利用系统漏洞实施攻击。兵次,应利用入侵检测技术,及时収现异常访问行为,幵作出处理。在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迆程中,应注意检测算法的更新,有敁识别黑客的伪装行为。最后,需要加强各种网络接入斱式的访问控制管理,杜绝不良信息的渗透,防止对学生身心成长造成影响。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3

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捷。但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部分网络黑客将计算机系统漏洞作为侵袭条件,对相关计算机用户的网络资源进行恶意攻击,篡改数据,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网络安全问题。目前已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以在计算机防护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的防火墙技术作为切入点,首先扼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了防火墙的不同功能及其分类,最后提出了防火墙的构建步骤及其防护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防火墙网络安全入侵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工作方式,将网络作为途径,人们能够实现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事的功能,同时通过网络亦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分享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部分黑客将计算机作为主要侵袭对象,窃取商业机密、进行恶意攻击、盗取相关资源,无一不给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少部分黑客程序,无需用户操作,便可自动化地破坏整个系统网络,严重阻碍了网络环境的正常运作。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人们所关注的重点话题。以下则主要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轨迹出发,研究了防火墙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

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概述

计算机网路技术主要是基于网络数据存储与传输的安全性考虑而衍生的安全防护技术。由于在开发初期,研究人员仅将开发重点放置于推广与操作的方便性方面,进而导致了安全防护体系相对来说比较脆弱,并不具备较优的防护处理水平。因此,为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问题,国内外诸多相关的研究机构展开了大量的探索与分析,在网络身份认证、数据资源加密、网络防火墙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推动了入侵检测技术的诞生。入侵技术推广早期,检测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功能并不完善,同时并不具备较强的适用性。并随着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普及,入侵检测方法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新型的攻击特征已被总结与归纳,入侵反应措施也趋向完善。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安全防护技术便为密码技术,研发至今发展已有20余年,部分高强度的网络密钥管理技术与密码算法也在迅速涌现。开发重点同样也由传统的保密性转移至兼顾保密、可控与真实等方面。并配合用户的身份认证形成了数字化的网络签名技术。当前在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方面,密码技术有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加密算法则是密码技术中的关键与核心。不同性质的网络密钥同样有其不同的密钥体制。其主要决定因素在于网络协议的安全性。此外,网络漏洞扫描同样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产物,由于任何计算机均有其不同的安全漏洞,而选取人工测试的方法耗时较长,且效率较低、准确度不高,而网络漏洞扫描技术则能够实现漏洞扫描的全自动操作,同时预控安全危险,保护整个计算机系统网络,是安全防护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防火墙技术与其系统构建措施分析

2.1防火墙技术的功能及其分类

防火墙主要是计算机防范措施的总括,它能够隔离内外部网络,采取限制网络互访的方式达到保护内部网路的目的,是十分高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它能够隔绝计算机安全与风险区域的网络连接,同时能够对适时网络通信量进行监测,有效制止恶意网络资源的入侵与进攻,能够自动过滤非法用户与不安全的网络信息,隔离入侵者与防御设施,限制访问点权限,防止资源滥用。防火墙同样有其不同的类别,按照软件形式可将其划分为硬件防火墙与软件防火墙,而按照技术类型则可将其分为包过滤型防火墙与应用型防火墙。此外,按照结构类型、部署部位、使用性能同样也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防火墙。

2.2防火墙的构建及其防护措施的制定

网络防火墙的构建仅需遵守简单的六个步骤,即规划与制定安全计划与协议、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制作网络规则程序、落实网络规则集、调整控制准备、完善审计处理。当前较为成熟的防火墙体系架构为X86架构,将pCi与CpU总线作为通用接口,具备较优的可拓展性与灵活性,是大型企业防火墙开发的主要体系架构之一。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np型架构的防火墙则为防护网络侵袭的最优选择。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软件开发系统,有其强大的网络编程能力。而对于对网络防护要求十分高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则可采用aSiC架构的防火墙手段,它不仅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有其独具优势的防火墙性能。

网络防火墙安全措施则主要是由检测、防护及响应三个部分构成。在整个防火墙系统中,防御属于一级防护措施,而检测则是确立入侵的主要手段,响应则是做出系统反馈的控制要素。当前实现网络入侵检测与防火墙系统之间的互动一般有两种方案。第一,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嵌入防火墙中。第二,则是通过开发网络接口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同样按照原始固定网络协议来进行信息互通,并实现网络安全事件的传输处理。一般第二种方式应用较为广泛,它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同时不会影响两者的防护性能。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通过将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检测速度,提高系统的适应能力与灵活性,为网络的有效防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系统的防御能力,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保障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必须以构建网络防火墙为重点,并配合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提高网络系统的抵御能力,防止恶意入侵,并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全面保障信息数据存储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苏孝青,盛志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防火墙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5:24.

[2]张鸣,高杨.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48-50.

[3]程博.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20:192.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4

1.1监测型

监测型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保护中,表现出主动特性,主动阻断网络攻击。此类防火墙的能力比较高,其在安全防护的过程中体现探测服务,主要探测网络节点。节点处的攻击较为明显,有效探测到网络内部、外部的所有攻击,以免攻击者恶意篡改信息,攻击内网。监测型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效益较为明显,成为防火墙的发展趋势,提升网络安全的技术能力,但是由于监测型防火墙的成本高,促使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发展受到挑战,还需借助技术能力提升自身地位。

1.2型

型属于包过滤的演变,包过滤应用在网络层,而型则服务于应用层,完成计算机与服务器的过程保护。型防火墙通过提供服务器,保护网络安全,站在计算机的角度出发,型防火墙相当于真实服务器,对于服务器而言,型防火墙则扮演计算机的角色。型防火墙截取中间的传输信息,形成中转站,通过与中转的方式,集中处理恶意攻击,切断攻击者可以利用的通道,由此外部攻击难以进入内网环境。型防火墙安全保护的能力较高,有效防止网络攻击。

2.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结合防火墙的类型与技术表现,分析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实际应用,体现基于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的优势。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主要以内外和外网为主,做如下分析:

2.1防火墙技术在内网中的应用

防火墙在内网中的位置较为特定,基本安置在web入口处,保护内网的运行环境。内网系统通过防火墙能够明确所有的权限规划,规范内网用户的访问路径,促使内网用户只能在可控制的状态下,实现运行访问,避免出现路径混淆,造成系统漏洞。防火墙在内网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如:(1)认证应用,内网中的多项行为具有远程特性,此类网络行为必须在认证的约束下,才能实现准确连接,以免出现错接失误,导致内网系统面临瘫痪威胁;(2)防火墙准确记录内网的访问请求,规避来自内网自身的网络攻击,防火墙记录请求后生成安全策略,实现集中管控,由此内网计算机不需要实行单独策略,在公共策略服务下,即可实现安全保护。

2.2防火墙技术在外网中的应用

防火墙在外网中的应用体现在防范方面,防火墙根据外网的运行情况,制定防护策略,外网只有在防火墙授权的状态下,才可进入内网。针对外网布设防火墙时,必须保障全面性,促使外网的所有网络活动均可在防火墙的监视下,如果外网出现非法入侵,防火墙则可主动拒绝为外网提供服务。基于防火墙的作用下,内网对于外网而言,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外网无法解析到内网的任何信息。防火墙成为外网进入内网的唯一途径,所以防火墙能够详细记录外网活动,汇总成日志,防火墙通过分析日常日志,判断外网行为是否具有攻击特性。近几年,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外网与内网连接并不局限于一条路径,所以在所有的连接路径上都需实行防火墙保护,实时监控外网活动。

3.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的优化措施

防火墙技术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发展,表现出低效状态,出现部分漏洞,影响防火墙安全保护的能力。因此,为保障网络安全技术的运行水平,结合防火墙的运行与发展,提出科学的优化途径,发挥防火墙网络保护的优势。针对网络安全中的防火墙技术,提出以下三点优化措施:

3.1控制拥有成本

防火墙能力可以通过成本衡量,拥有成本成为防火墙安全保护能力的评价标准。控制防火墙的拥有成本,避免其超过网络威胁的损失成本,由此即可体现防火墙的防护效益。如果防火墙的成本低于损失成本,表明该防火墙未能发挥有效的防护能力,制约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3.2强化防火墙自身安全

防火墙自身的安全级别非常明显,由于其所处的网络环境不同,促使其在安全保护方面受到影响。为加强防火墙的安全能力,规范配置设计,深入研究防火墙的运行实质,手动更改防护参数,排除防火墙自带的漏洞。防火墙经过全面测试后才可投入网络市场,但是因为防火墙的种类较多,所以其自身仍旧存在风险项目。强化防火墙的自身安全,才可提升网络安全技术的防护性能。

3.3构建防火墙平台

防火墙平台能够体现综合防护技术,确保网络防护的安全、稳定。通过管理手段构建防火墙平台,以此来保障网络安全技术的能力,发挥防火墙预防与控制的作用。防火墙管理在平台构建中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影响防火墙平台的效益,有利于强化平台防范水平。由此可见:防火墙平台在网络安全技术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保障防火墙的能力,促使防火墙处于优质的状态,安全保护网络运行。

4.结束语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防护技术,研究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概念,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网络安全也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不论是在军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网络的安全问题都是我们所不得不考虑的,只有有了对网络攻防技术的深入了解,采用有效的网络防护技术,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畅通,保护网络信息在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才能使我们面对网络而不致盲从,真正发挥出网络的作用。

一、计算机网络防护技术构成

(一)被动防护技术

其主要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如信息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对系统自身进行加固和防护,不让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内部,从而达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目的。这些措施一般是在网络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规划设置,并逐步完善。因其只能保护网络的入口,无法动态实时地检测发生在网络内部的破坏和攻击的行为,所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信息保密技术

密码技术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信息加密过程是由形形色色的加密算法来具体实施,它以很小的代价提供很大的安全保护。它通过信息的变换或编码,将敏感信息变成难以读懂的乱码型信息,以此来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在多数情况下,信息加密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惟一方法。信息加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

网络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3种。密码体制主要有分组密码体制和序列密码体制。论文参考网。

(2)信息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认证机制是接收者接收信息的同时还要验证信息是否来自合法的发送者,以及该信息是否被篡改过,计算机系统是基于收到的识别信息识别用户。认证涉及多个步骤:收集认证信息、安全地传输认证信息、确定使用计算机的人(就是发送认证信息的人)。其主要目的是用来防止非授权用户或进程侵入计算机系统,保护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其主要技术手段有:用户名/密码方式;智能卡认证方式;动态口令;USBKey认证;生物识别技术。

(3)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是一种基于主机的防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通过控制与检查进出关键服务器中的访问,保护服务器中的关键数据,其利用用户身份认证功能,资源访问权限控制功能和审计功能来识别与确认访问系统的用户,决定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并记录系统资源被访问的时间和访问者信息。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

其主要方式有:自主访问控制、强行访问控制和信息流控制。

(4)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机制,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来自外部网络非授权访问,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其主要机制是在受保护的内部网和不被信任的外部网络之间设立一个安全屏障,通过监测、限制、更改、抑制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网络屏蔽内部网络的信息和结构,防止外部网络的未授权访问,实现内部网与外部网的可控性隔离,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的分类主要有:数据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层网关型防火墙和状态检测型防火墙。

(二)主动防护技术

主动防护技术主要采取技术的手段如入侵取证、网络陷阱、入侵检测、自动恢复等,能及时地发现网络攻击行为并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如跟踪和反攻击、设置网络陷阱、切断网络连接或恢复系统正常工作。实现实时动态地监视网络状态,并采取保护措施,以提供对内、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1)入侵取证技术

入侵取证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按照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对计算机网络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进行识别、保存、分析和提交数字证据的过程。

入侵取证的主要目的是对网络或系统中发生的攻击过程及攻击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并确保记录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满足电子证据的要求),据此找出入侵者或入侵的机器,并解释入侵的过程,从而确定责任人,并在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入侵取证技术主要包括:网络入侵取证技术(网络入侵证据的识别、获取、保存、安全传输及分析和提交技术等)、现场取证技术(内存快照、现场保存、数据快速拷贝与分析技术等)、磁盘恢复取证技术、数据还原取证技术(对网上传输的信息内容,尤其是那些加密数据的获取与还原技术)、电子邮件调查取证技术及源代码取证技术等。

(2)网络陷阱技术

网络陷阱技术是一种欺骗技术,网络安全防御者根据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弱点,采取适当技术,伪造虚假或设置不重要的信息资源,使入侵者相信网络系统中上述信息资源具有较高价值,并具有可攻击、窃取的安全防范漏洞,然后将入侵者引向这些资源。同时,还可获得攻击者手法和动机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日后可用来强化现有的安全措施,例如防火墙规则和iDS配置等。

其主要目的是造成敌方的信息误导、紊乱和恐慌,从而使指挥决策能力丧失和军事效能降低。论文参考网。灵活的使用网络陷阱技术可以拖延攻击者,同时能给防御者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了解敌人,将攻击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网络陷阱技术主要包括:伪装技术(系统伪装、服务伪装等)、诱骗技术、引入技术、信息控制技术(防止攻击者通过陷阱实现跳转攻击)、数据捕获技术(用于获取并记录相关攻击信息)及数据统计和分析技术等。

(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是从各种各样的系统和网络资源中采集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网络流经的信息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入侵和异常的信号,为做出响应赢得宝贵时间,必要时还可直接对攻击行为做出响应,将攻击行为带来的破坏和影响降至最低。它是一种主动的入侵发现机制,能够弥补防火墙和其他安全产品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监控及对入侵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被认为是维护网络安全的第二道闸门。

其主要目的是动态地检测网络系统中发生的攻击行为或异常行为,及时发现攻击或异常行为并进行阻断、记录、报警等响应,弥补被动防御的不足之处。

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收集技术、攻击检测技术、响应技术。

(4)自动恢复技术

任何一个网络安全防护系统都无法确保万无一失,所以,在网络系统被入侵或破坏后,如何尽快恢复就显得非常关键了。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就是自动恢复技术,他针对服务器上的关键文件和信息进行实时地一致性检查,一旦发现文件或信息的内容、属主、时间等被非法修改就及时报警,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恢复。论文参考网。其性能的关键是资源占有量、正确性和实时性。

其主要目的是在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受到攻击的时候,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和数据,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自动恢复技术主要包括:备份技术、冗余技术、恢复技术、远程控制技术、文件扫描与一致性检查技术等。

二、计算机网络防护过程模型

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和愈来愈突出的安全需求,人们在研究防黑技术的同时,认识到网络安全防护不是一个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包含多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并相应地提出了反映网络安全防护支柱过程的p2DR模型,其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p2DR模型体系结构图

其过程如下所述:

1.进行系统安全需求和安全风险分析,确定系统的安全目标,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

2.应根据确定的安全策略,采用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如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网络技术,选择符合安全标准和通过安全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构建系统的安全防线,把好系统的入口。

3.应建立一套网络案例实时检测系统,主动、及时地检测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用户行为和网络状态;当网络出现漏洞、发现用户行为或网络状态异常时及时报警。

4.当出现报警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应急响应和处理,如断开网络连接,修复漏洞或被破坏的系统。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做好网络防护已经是我们所不得不做的事情,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网络防护手段才能保证我们网络的安全、保证信息的安全,使我们真正能够用好网络,使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添光添彩。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6

关键词:工业控制系统;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应用

1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概述

为了降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风险,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电力二次安全防护相关标准和要求,不断修改、优化和完善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为有效地提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性能,保证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性发挥出重要作用。总之,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背景下,技术人员还要在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利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的优势,借助自身的丰富管理部署系统经验,将该技术科学有效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由此可见,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技术人员要将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充分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确保工业控制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安全地运行。

2工业控制系统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框架

为了净化工业控制系统环境,降低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技术人员要重视对工业控制系统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框架的搭建和应用。(1)严格按照电力二次安全防护体系相关标准和要求,在综合考虑工厂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网络威胁的范围以及严重程度[1],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工业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非法入侵攻击行为,实现工业网络的净化[2]。(2)还要利用工业企业信息系统,根据系统运行状态以及安全情况。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背景下,为了保证工业控制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安全地运行,技术人员要针对各个子系统的功能[3],设立多个自动化单元区域,同时,还要利用工业控制防火墙,精准化监测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通信,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数据通信加以限制,避免网络病毒、网络黑客、不法分子在系统中的入侵和蔓延。(3)还要利用隔离节点,对系统重要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汇集和整理[4],工业控制系统的区域通信边界主要存在于工业控制系统与远程通信系统、远程维护系统及现场维护系统之间。在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双向数据流,在利用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双向数据流监管技术等安全防护技术的基础上,对非法攻击行为进行检测、识别和处理[5],以实现对工业控制系统内部信息的全面保护。总之,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优势,技术人员要不断修改、优化和完善工业控制系统总体防护框架,以达到提高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的目的。

3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单向数据流监管

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背景下,工业控制系统为了实现对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保存,需要借助单向数据流监管方式,将数据安全、可靠地传输到生产管理系统中。同时,在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工业控制系统还要严格按照工业通信标准,实现对数据的安全通信,并利用动态端口技术,完成对pC+windows架构的设计,但是,整个过程存在往来信息安全风险问题,为网络病毒、网络黑客和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提供可乘之机[6]。为此,技术人员要利用双主板结构,实现对单向隔离部件性能的优化和完善,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应用层,将内网数据以单向传输的方式将其传输到外网中,并将内网主板设置为于opCClient状态,然后,利用外网主板,采用opCServer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数据服务体验。

3.2双向数据流监管

双向数据流主要是指工业控制系统内部单元之间的信息数据。尽管这些信息在通信的过程中,会采用工业控制通信方式进行传输,但是,有部分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借助通用网络协议,一旦网络病毒、网络黑客、不法分子入侵和破坏安全设备,就会利用网络不断扩大破坏范围,导致工业控制系统出现崩溃现象,严重影响了该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因此,为了保证双向数据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技术人员要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背景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对双向数据流的精细化、规范化监管,避免网络信息出现泄漏或者丢失问题。(1)模式匹配。模式匹配主要是指利用模式数据库,将网络信息与非法攻击行为特征进行科学对比,检测是否出现非法入侵行为。这种方式在具体的运用中,仅仅利用数据集合,就可以实现对非法入侵行为的精确判定,因此,具有技术成熟、检测结果准确等特征。(2)异常数据检测。异常检测方式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特征,完成对统计模型的创建,在综合考虑宽带数来流量、访问次数和延时等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完善的通信模型。当观察值超过标准值范围时,双向数据流监管就可以精确地检测和判断是否有非法入侵行为的出现。(3)网络协议分析。在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背景下,为了保证工业控制系统运行性能,技术人员还要重视对网络协议的分析和应用。首先,要针对工业控制通信协议的特征,分析网络数据报文,以达到检测和判断非法授权的可疑行为,并借助网通信协议,实现对已知非法攻击和未知非法攻击的检测和识别,为进一步保证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通过将电力二次安全防护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可以净化该系统的运行环境,实现对该系统重要信息的有效保护,避免工业控制系统内部重要信息被网络病毒恶意篡改和破坏。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7

关键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1]。”近年来,各类网络信息平台和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率不断攀升,科技信息时代正在悄然来临。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前沿阵地,对网络信息平台应用更为普遍、网络信息技术迭代也更为迅速,高效的研发率和广泛的网络信息平台应用率一方面助推了信息技术的发39庞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研究展,但同时也对高校网络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冲击和现实难题,比如研发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研发人员故意设置高校网络信息架构底层代码的技术漏洞,网络信息平台如何有效保护使用者数据的私密性和完整性,网络信息平台应用过程中如何及时排除网络故障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乎高校的校园安全也关乎每一位师生的合法权益,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高校和客户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泄露,产生巨大损失。本文基于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以及防护措施的具体实践情况的整体把握,发掘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总结诱导因素,从而提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的具体策略为我国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提供思路与借鉴。

1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隐患及防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率提升,高校网络信息数据体量日趋庞大。最常见的高校计算机的存储硬盘介质容量早已不再局限于tB,正在朝着pB、甚至ZB等量级迈进,国内一些知名高校所存储的数据信息达到了eB的量级。对于如此庞大的数据信息处理,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与管理带来不小挑战。高校网络信息技术与行业网络信息技术不尽相同,高校网络信息技术并不单指大量数据信息交互与处理技术,更为注重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专业化分型处理,信息处理方式与传统的信息技术行业的网络信息数据处理方式存在差别。由于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和技术主要服务于本校师生的教育教学科研,受众较为固定。因此,高校网络信息技术较多关注对所获取到的海量信息数据的分类甄别的效率,而非关注数据的获取。于此相对应,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与防护则应更为关注对使用主体的分类防护和对信息来源的分类甄别。从目前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尚未关注到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独特性,甚至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也不够重视,并未形成有效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与应对机制;一些学校则对于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学校服务器不能满足大批量用户集中时段的访问,经常会发生网络崩溃事件,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还有部分高校并未配备专门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维护团队,对于学校发生的网络故障和网络安全问题无法及时排除,校园信息化平台网络漏洞较多,易于遭受网络攻击、发生信息泄露等恶性事件。针对以上突出问题,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2]。可以说,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全面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构建契合学校需要的高校网络信息防护机制和系统势在必行:一方面有助于推进学校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构建文明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提高高校内部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打造平安校园,满足师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现实期待。

2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的策略分析

2.1全面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规避安全隐患

当前,黑客这个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在当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愈发普及的时代背景之下,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黑客技术入侵学校网站之类的事件屡次发生,黑客对于高校的一些学术网站和布置的相关网络公告当中,黑客会精准的利用目前互联网络当中所存在为数不多的网络漏洞向相关网址发起攻击,如若黑客成功的侵入高校的校内网站或者计算机系统,则高校网格内部网址当中所存储的一些重要机密以及学术知识将面临这数据篡改、丢失、泄露以及被人冒用等安全隐患问题。除此之外,黑客针对高校的入侵范围也没有收到局限,不仅可以在学生的笔记本电脑设备上进行相关入侵操作,更有甚者还可以直接侵入高校内部计算机系统。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的维护高校相关教务系统、内部网址以及图书馆系统等的管理安全,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黑客入侵的系统检测,严格预防和防范这类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保证相关资源的存储安全。针对这一方面的防范和保护,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检测措施,举例来讲,可以适当的利用网络嗅探方法、向学生普及iiS用法和好处、劝诫选择性的关闭ipC共享,以此来防止黑客通过ipC共享来入侵学生的计算机系统。对于网络嗅探而言,其是在学术层次方面常用的一种收集网络数据包的有效方法,关于网络嗅探的根本原理大致上来说的话,就是先对经过网卡的数据包进行相关的数据捕获以及解码译码工作,随即从链路层协议方向开始逐步的对所捕获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的译码分析,直至达到应用层的协议,最终通过这种方法有效的且保密的获得数据包当中的重要内容,譬如重要账号以及机密文件等。根据网络嗅探方法可以知道,如若高校的计算机系统或者学生的笔记本电脑被一些网络嗅探黑客程序所跟踪时,很有可能会让计算机系统在网络通信方面产生数据包丢失或者网络带宽出现异常等学术现象,上述情况都是计算机系统网络当中出现嗅探器所造成的影响和反应,由此可见,高校的网络管理员应该着重注意这方面的异常现象并加以判断继而及时的做到处理和预防,从而进一步保证高校的网络安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向学生们普及iiS的用法和应用,随着现如今我国社会对于宽带的广泛普及,高校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引导学生去安装简单易学的iiS,继而让学生去搭建一个简易的Ftp或者web网点,但是对于iiS而言,其在开发过程当中所遇到的漏洞和Bug层出不穷,高校网络管理人员也应该及时督促学生安装和完善iiS的漏洞以及更新补丁[3]。而对于ipC系统而言,其全称是internetprocessConnection,学术作用更多的是去共享命名管道的相关资源,它同时也是为了让进程间的通信做到开放而产生的命名管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值得信任的用户名或者口令,去连接双方可以去建立安全通道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可以以此通道为根本,在这之上进行加密数据的安全置换,最终达到一个对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操控和访问。这个系统有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即为在相同的一个时间之间,两个ip地址之间只能够去建立一个连接方式,其在满足ipC的基础功能的前提条件之下,还在其初次安装ipC系统的时候就打开了默认共享设置,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系统当中,所有的逻辑都和windows相共享。虽然来说,以上这一现象的最初设计,微软公司也是希望能够减轻管理员的操作难度,方面管理员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共享,但是在某种情况之下,这一功能,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这一系统的共享功能,能够做到的最优解就是加强口令模式,并且不定期的进行更改[4]。

2.2及时提高和完善高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实效,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对高校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方面以及硬件方面的配置进行定期的更新迭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高校计算机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科技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黑客技术也在此背景之下获得了提升,不少网络不法分子仍然活跃在高校的网络系统之中。因此,在高校的网络安全管理以及开展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过程当中,不可以只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模式和理念,还应该针对高校现有的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相关设施和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除此之外,对于高校来讲,应该去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网络安全检测机制和体系,从而做到对一些具有特殊学术价值或者意义的计算机资源以及信息做到一个有效的存储和防护,避免与此相关的计算机系统被侵入从而窃取一些重要资源或者一些不良网络信息。除此之外,高校网络管理人员还应该在日常的检测和安全防护工作当中,尽可能的去避免一些类似木马的相关病毒入侵到高校的网络系统当中去,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规避一些网络黑客的病毒攻击。与此同时,对于高校所配置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方面,相关网络管理人员还需要向学生以及老师科普一些专业的防病毒软件,帮助师生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当中有效的利用防病毒软件去避免学术资料的丢失和泄露,定期提醒高校的学生以及老师去对计算机系统按时做一个病毒查杀,利用专业化的软件以及程序手段,监测和去除计算机系统当中所存在的一些木马病毒以及风险软件。同时还需注意的是,通常在计算机系统当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系统的Bug和漏洞,对此高校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提醒学生和老师去下载以及安装官方网站的软件和系统补丁,从而在根源上有效规避不法分子的网络侵入[5]。

3总结

综上所述,维护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对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处置妥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关乎着校园的安全稳定。当前,各高校在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进行防护工作时,应该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仔细剖析学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当中所要面临的风险因素以及突出问题,并且基于合理评估,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方式和策略去进行网络安全的防护,加快推进学校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不断优化校园网络环境,避免高校网络信息泄露等重大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闫思瑾.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安全防护问题与策略[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1,39(6):174-176.

[2]梁艳,李亚亭.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2):255-256.

[3]孔洁.高校私有云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11):112-113.

[4]戴雷雷.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70-71.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病毒防护;网络入侵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5-0000-02

一、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计算机犯罪以及窃密活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社会问题。

(一)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完整性、可利用性与网络布局和介质传输有关的管理技术和通信应用的有机集合。总的来讲,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了网络中所存储和传送的信息的安全应用。网络安全的要求就是要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保证信息的隐秘性、完整性、应用性、真实性。

(二)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网威胁络安全的主要方面:

1.网络的宽泛性。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广泛分布应用的特点对网络安全来讲是主要的安全隐患:一是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无法预测,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的窃取和来自对网络通信协议的修改,以及对网络控制中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破坏。二是网络的全球利用性,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用户,还可以是网络中任何其他的非法用户。三是互联网的自由性,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要求,用户可以自由上网,和获取各类信息。

2.防火墙的局限性。防火墙能对网络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但不能完全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很难防范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和病毒的威胁,这也是防火墙安全防护的局限性。

3.网络软件因素。网络的利用和管理有需要多方软件与系统支持,信息的存储和转发均由它们进行调制。由于软件的复杂性,保证网络软件系统的安全十分有限,所以,软件存在漏洞,这些软件缺陷给黑客提供了方便,隐匿的网络威胁也随之产生。

二、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

因为网络安全存在的普遍性,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己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关于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也随之产生和发展。

(一)常见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安全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各式各样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的,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信息保证技术。它建立一个安全网关,保护内部网络免受非法用户的修改。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可以对局域网、web网、操作系统、通信服务以及防火墙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管理员可以观察到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威胁,在网络系统上存在的可能遭受缓冲区溢出攻击或者拒绝服务攻击的漏洞问题,还可以检测系统中是否被安装了非法程序,防火墙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配置错误。防火墙能对网络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但不能完全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很难防范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和病毒的威胁,这也是防火墙安全防护的局限性。

2.信息管理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商业运营的结合,信息技术管理机已经被大家所熟悉,数字资源带来的全新的资源共享和应用模式给软件服务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中的信息技术管理应面向用户提供各种互动和交流方式,以及版本管理,日程管理,分发共享,工作流管理与各种数字用户终端交互等功能,数字资源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次新的突破,同时也给现在化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变革,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创新信息资源共享平衡机制构建。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的水平,增强商业市场竞争的实力,有效开发管理系统,以及提高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分析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可以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的目的是让系统管理员可以及时了解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采取安全防范,降低网络的安全隐患。对于数据仓库来说数字资源技术是构建数据仓库体系的新的思维方式,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知识共享许可机制,整合、优化现有的授权模式,探索建立传播权保护与信息共享间的平衡,实现知识共享扩张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双赢,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中的信息资源整应用了于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访问技术,在网络用户需要检索网络安全扫描数据库信息可以利用多态的数据库检索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需要Soa和web2.0的融合,Soa提供了构建平台,在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中数字资源技术屏蔽了网络数据库的异构化,有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多方快速的信息共享,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需求检索,网络安全控制员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到存储服务器中,制定访问规则。

三、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策略

(一)网络信息安全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形式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的目的是让系统管理员可以及时了解存在的安全漏洞问题,采取安全防范,降低网络的安全隐患。将网络信息使用的监控数据库监控数据进行分离,保留系统监控必须的基础监控数据和近期的网络监控监控数据,保证系统正常监控。同时将历史监控数据剥离出来,导入备份监控数据库中,然后在备份监控数据库上重新架设网络安全监控。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对网络信息安全生产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对网络信息安全需要科学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网络信息安全策略广泛采用了入侵检测系统新技术,使得网络可以安全进能控制,实现高效利用、可靠生产。

(二)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在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使用监控系统,监控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来自网络的攻击,对网络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做出报警或做出相应的响应机制,保证网络系统资源的完整性,防火墙能对网络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但不能完全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很难防范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和病毒的威胁,这也是防火墙安全防护的局限性。

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虽然近年来黑客活动越来越为猖獗,攻击事件越来越多,但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依然能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一)网络安全中的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

在入侵检测中,随着网络数据的不断增加,检测数据中不断的暴露出问题,目前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端运行速度较低,监控数据查询时出现超时错误比以往更频繁,运行情况较差,已经影响到前台入侵检测网络监控的处理。有效的安全策略在于将正常监控的入侵检测使用的监控数据库监控数据进行分离,保留系统监控必须的基础监控数据和近期的网络监控数据,保证系统正常监控。同时将历史监控数据剥离出来,导入备份监控数据库中,然后在备份监控数据库上重新架设网络安全监控分析系统。由入侵检测数据分离策略包括网络监控数据表分析。

(二)计算机网络中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

计算机网络中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的,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信息保证技术。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基本安全方针是“统一规划建设、全面综合防御、技术管理并重、保障运营安全统一规划建设,突出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提供了的安全建设所需的统一技术标准、管理规范,以及实施步骤的安排,也保证了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全面综合防御,是指在技术层面上,综合使用了多种安全机制,将不同安全机制的保护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立体防护体系。技术管理并重,突出了安全管理在信息安全体系中的重要性,仅仅凭借安全技术体系,无法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体系与技术防护体系相互配合,增强技术防护体系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弥补当前技术无法完全解决的安全缺陷,实现了最佳的保护效果。保障网络安全,突出了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利用多种安全保障机制,保障了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也保障了网络通信的持续性和业务数据的安全性。网络数字资源环境中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应用了于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访问技术,在网络用户需要检索数据库信息可以利用多态的数据库检索系统,信息资源的整合需要Soa和web2.0的融合,Soa提供了构建平台,在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中信息资源技术屏蔽了网络数据库的异构化,有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多方快速的信息共享,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需求检索,图书馆控制员需要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到云端的存储服务器中,制定访问规则。

五、结语

现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数据信息资源急剧膨胀,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是通信变得方便快捷,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对人们构成了日益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为保证网络的安全通信,网络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虽然大量的网络安全产品,网络安全是指完整性、可利用性与网络布局和介质传输有关的管理技术和通信应用的有机集合。网络安全的要求就是要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保证信息的隐秘性、完整性、应用性、真实性。

参考文献:

[1]许治坤,王伟,郭添森,杨冀龙.网络渗透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9

1引言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现在每年储存各类数据的数据量正在接近eB量级。各类数据的传播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网络信息面临着损坏、窃取、泄露和篡改等威胁,这严重影响信息安全,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信息构成巨大威胁。现有网络信息防护措施较为传统,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防护要求。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需针对现有网络信息防护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构筑起安全体系。

2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2.1网络协议缺乏安全设计

当今计算机网络主流使用ipv4协议,ipv4协议天生缺少安全性设计,协议之间缺乏保护机制,无法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身份认证。无数据加密导致网络传输的信息易被窃取、篡改和伪造,无身份认证导致黑客可以对信息进行伪装攻击、重放攻击等非法行为。以上威胁的根本来自于ipv4网络设计缺陷,导致网络信息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

2.2系统漏洞

严重系统分为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2类,系统漏洞是指其在被开发时由于在设计上或是在编写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漏洞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即使不断地给系统打补丁,仍然会有各种漏洞。黑客会利用系统漏洞,通过植入木马或者病毒的方式来攻击或控制电脑,从而窃取电脑中重要资料和信息,严重影响信息安全。

2.3黑客攻击

互联网、黑客是2个密不可分的名词,黑客是指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目标设备从事非法访问、破坏和攻击的群体。黑客出于个人利益或其他原因对目标网络信息进行侦查、盗取、篡改或者破坏,严重的可以在目标网络或系统中植入木马病毒,使目标系统瘫痪,此种行为严重影响网络信息安全。

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多方面威胁的现实情况,为保障网络信息安全,需要使用多种安防技术、安防设备,具体包括企业部署ipv6网络、使用waF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联动、安装防病毒软件系统。

3.1部署ipv6网络

ipv6网络协议设计之初就把安全性考虑在内,ipSec是ipv6网络安全协议,可以在网络层有效保护ip数据包的安全。ipSec分别使用加密块链接CBC模式和散列函数鉴别技术进行数据包的加密和身份验证,可以有效解决ipv4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企业用户可以根据运营商提供的网络类型确定其组网方式,对于ipv4,ipv6网络互通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互通,包括使用隧道技术、协议转换技术等。对于与ipv6网络互访可以选择直接互通、ipv6overipv4隧道技术,与ipv4网络互访可以选择协议转换器、nat技术,具体组网模式见图1所示。

3.2部署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传统的防火墙只能探测到网络层面的攻击,无法感知应用层面攻击。web防火墙是一种应用层防火墙,除了具备网络防火墙的所有功能外还能够对流经数据内容进行过滤,有效阻断对终端的恶意访问与非法操作。此外其还能够防止病毒以及恶意的Javaapplet代码,在应用层确保服务器不受攻击,确保信息安全。除此之外,防火墙配合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动态拦截入侵内网行为。入侵检测系统以旁路接入的方式实时监控和检测网络中的数据,并根据内置规则判断数据是否合法。如果检测到非法攻击数据,则入侵检测系统会将信息加密发与防火墙,防火墙根据入侵检测系统发来的信息进行阻断规则的建立,阻止黑客非法入侵,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3.3安装云技术防病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对网络信息安全具有威胁,可以通过安装云技术防病毒软件进行防范。云技术防病毒软件相对传统防病毒软件使用网络病毒预警、未知文件动态鉴定等技术,将病毒预警探针通过旁路接入交换机的方式对网络中的各类木马、病毒以及可疑流量进行监测;同时其内置程序动态分析器,可以实时对网络系统文件进行安全性鉴定,实现对网络病毒的监控和查杀。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装云技术防病毒软件的企业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

4大数据时代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意义

4.1保护信息安全与完整

大数据时代网络每日产生的数据量极大、数据种类多和数据涵盖面广,而且仍在持续增长。网络数据包含个人、公司和政府部门大量的敏感信息,保护信息安全从源端发送到接收端是信息网络传输的根本任务,要防止信息被损坏、泄露、窃取和篡改等有害信息传输安全的情况发生,这对个人信息安全、商业机密保护和政府政策运转具有重大意义。

4.2保护信息不被非法挖掘

数据挖掘就是“知识发现”,数据挖掘会对同一个体或单位人群产生大量看似毫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关联、提炼,最终挖掘出人们可能自身都未意识到的、超乎想象的正确结论。如果不保护信息安全,非法人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获得其想拥有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挖掘结果产生严重影响。

4.3保护系统安全

计算机网络终端储存着大量的数据,所以需要更高级别的安全防护。由于终端所有的数据通过网络传播,其传播的数据包含很多设备软硬件信息,如果不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则会导致非法人员通过其传输的信息对网络终端进行攻击,若网络终端发生被监控、系统崩溃等情况,会对网络终端中信息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5结束语

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篇10

计算机在正常的使用当中,容易受到人为的网络黑客的入侵,非法获取别人的信息用以牟利,这影响了网络的正常运行秩序,对广大网络用户的隐私及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胁,如何有效的阻止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入侵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的含义

总体来说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在确保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确保存储数据的完整、安全、不被篡改及泄露。主要是保护使用者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信息不被破坏、窃听及复制。防火墙技术是网络之间一道安全屏障,属于一种隔离技术,是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种基本手段。增强网络间的访问控制和安全性,对网络信息进行控制,阻止其他用户非法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保护数据的安全,同时还能保护计算机内在设备不被破坏。

2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得到广泛的推广,安全是计算机网络运行的首要原则,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不断的受到安全威胁,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计算机的数据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漏洞,它是计算机网络的主体,这就引发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隐患,例如计算机网络运行中的节点数据,较容易受到攻击者的破坏和篡改,攻击者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植入病毒、木马导致数据系统出现瘫痪,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安全的运行,或者攻击者利用数据的漏洞,进入受害者的电脑,窥探内网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一些非法活动。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就是人为的外力破坏,它是现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最大不可忽视的一点,其主要方式还是人为的制造电脑病毒、木马等。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一部分的攻击者利用用户的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习惯,利用网站、邮件等方式植入病毒、木马来攻击用户的计算机,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出现问题。

例如,用户长时间的浏览外网网站,没有定期查杀病毒,使攻击者很容易摸清用户的浏览习惯,在特定的网站中添加攻击连接,这样在用户点击该网站时,病毒就会立即启动,直接攻击用户的计算机,对计算机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再有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的是环境的威胁,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它处在一个共享环境内,面临资源开放的威胁。由于用户在访问外网是必须经过网络环境,它是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基础,所以这个环境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明显的威胁,攻击者利用网络环境设置攻击环节,主要攻击网络环境内交互的数据包,经由数据包将攻击信息带入内网,破坏内网的防护结构,网络环境内的攻击是非常强烈的,针对环境的威胁,就必须发挥防火墙的优势。综上所述,构成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可以大体总结为两点,自然和人为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自然灾害和设备的老化,电磁辐射干扰以及恶劣的环境造成的威胁,后者则是黑客的攻击,网络缺陷和管理漏洞,以及恶意操作等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的威胁,这是计算机网络最难防御的威胁。造成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tCp/ip协议和网络结构的缺陷,网络系统设计的不够完善以及人们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这些都为黑客攻击者提供了机会。

3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3.1防火墙技术分析

防火墙是指计算机在运行过程当中,将内部网络与公众访问网络分开的一种保护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得到广泛应用,防火墙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过滤技术、技术、检测技术、协议技术等四个方面。首先它的过滤技术是防火墙根据特定的位置,提供过滤服务,防火墙主要在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和传输层通过一个过滤路由器实现对整个网络的保护,例如:过滤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tCp位置,防火墙预先检查tCp位置接受到的数据包,全面检查数据包的安全性,如果发现存在威胁因素或是攻击行为,则自己阻断数据包的传输,使其过滤在外网环境内,阻止病毒进入内网,过滤技术的应用体现了防火墙的预防特征,防火墙的过滤技术不仅仅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在路由器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价值。其次技术,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技术在内外网之间发挥中转作用,在计算机的内网部分只接受部分发出的请求,而外网请求则直接被拒绝,对内外网进行分割,防止出现内外混淆的现象出现。检测技术的运行主要建立在状态机制的基础上,将外网传入的数据包作为整体,准确分析数据包的状态内容,将分析结果归结为记录表,对比两表后识别数据的状态,目前检测技术应用与各层网络之间,获取网络连接的状态信息,拓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范围,以此来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最后协议技术主要是防止DoS攻击,DoS攻击容易导致计算机服务器陷入瘫痪状态,使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防火墙利用协议技术,在此类攻击中发挥主体保护,在协议技术参与下的防火墙技术,保护计算机的内部网络,促使服务器处于高度安全的环境中,规避外网的攻击。

3.2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访问策略是防火墙技术的应用核心,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占据主导地位,它的实施主要以配置为主,经过科学缜密的计划,安排统计计算机网络运行信息的整个过程,形成一个科学的保护,规划访问策略以此来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防火墙技术在访问策略中的保护流程为该技术将计算机运行信息划分为不同的单位,规划每个单位的访问保护,确保流通访问的安全价值,此外,防火墙技术通过访问策略主动了解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各项地址,摸清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特点,便于规划安全保护,根据计算机的安全需求和实际访问情况,调整访问策略,来更好的对计算机予以保护,访问策略在执行安全保护是,会自动形成策略表,通过策略表约束防护墙技术的保护行为,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网络安全保护的效率,访问策略运行完毕后,排除运行漏洞后将其作为防火墙技术的配制,合理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日志监控中的应用,部分计算机用户善于分析防火墙技术的保护日志,以此来获取价值信息。日志监控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中同样占据较大的比重,属于防火墙技术的重点保护对象,用户实时注意防火墙技术的报警信息,有利于降低选择技术的难度,优化价值,基于监控日志的作用下,防火墙技术安全保护的能力得到加强,提高防火墙技术的筛选能力,优化网络流量。最后是防火墙技术在安全配置中的应用,它主要将计算机网络安全划分为不同模块,独立需要安全防护的模块,将其转化为隔离区,作为安全保护的重点,防火墙对安全配置的要求比较高,体现在其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效率,该安全配置隔离区域具有明显的特征,它的主要工作方式为防火墙技术自动监控计算机网络隔离区域内的信息流通,利用地址的转换,将内网流入外网的信息ip转化为公共ip,避免攻击者解析ip,无法获得真实的信息,避免了外网的攻击,保护内网安全,严格防止外网入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网的运行安全。

4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优势

防火墙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防护手段,与其他网络安全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升计算机网络的防护水平,它能够准确的识别网络攻击。现在网络攻击类型、攻击方式种类繁多,防火墙在不断变化的攻击行为中,能够主动识别攻击路径和方式,判断攻击行为的属性,提供有效的保护措施,优化计算机的运行,防止网络数据被恶意损坏、窃听。另外防火墙技术还是一个高效的保护网络系统,在计算机安全保护中具有较高的保护能力,防火墙能够迅速的察觉具有危险性的攻击活动,并立即采取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防止网络系统被攻击,一方面维持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能够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整体性能,强化网络结构,体现出高效的保护能力。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