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9:4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1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数据库

1“数字城市”地理框架建设概述

“数字城市”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测绘技术、管理科学,将物质城市和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重建,是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数字城市”是以信息(特别是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以共享为目标而建立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据此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城市管理和经济建设的综合能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利用高新技术手段,采集、整合、挖掘和规范管理城市各种信息资源(80%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不断汇集各种信息为社会提供服务,从而产生强大的信息聚集和服务效应,建立起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共建共享平台、信息应用系统。

信息是“数字城市”的核心和基础,而地理空间框架既是城市真实空间位置的信息,又是其它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信息标识与定位的载体。因此,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立足点,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

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通用性最强,共享需求最大,几乎为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采用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构成,另外,还有用于地理信息定位的地理坐标系格网,并且其具体内容也同所采用的地图比例尺有关,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基础地理信息的覆盖面应更加广泛。

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版本不同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其中面向非网的政务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是在面向网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上,经过数据提取,不同等级解密等处理后得到的,三者在数据库结构和组成方面是一致的。

按照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内容,公共平台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行业专题信息数据库、元数据库、地图瓦片数据库四部分组成。地图瓦片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符号化配置,再分级切片而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行业专题信息数据库、元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库主要采用oracle或其它大型数据库存储,地图瓦片数据库采用文件方式存储,也可以采用数据库存储。

数据服务、空间信息、基础地理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下:

图1数据库、系统、服务关系图

数据以服务的方式对外,在对外提供服务时,需要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经过许可等设置,确定可对外的数据,只有设置为可的数据,才可以对外。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Dem,Dom等数据采用静态地图切片的方式通过oGCwmS服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DLG等数据通过动态地图切片的方式进行地图服务。此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也提供oGCwFS服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地名地址库提供地址匹配服务、地理编码服务。

4空间参考系

根据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和地理实体数据规范的要求,玉林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和专题信息数据库的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以度为单位。

4.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信息,它以元数据、影像快视图、结合表、地名数据、境界数据为索引,提供地市级地理信息框架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不同类别的若干数据集(或子库)组成,包括大地基准数据集、地名地址数据集,各种分布辨的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集、不同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DLG)数据集等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分层、分类、编码和属性结构等遵循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相关规范,包括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地理实体数据规范,电子地图数据规范等。

4.2元数据库

数据库级元数据。数据库级元数据是对空间数据库内容的总体描述,是用于标识和查询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的唯一信息,属于目录信息,通过它可以概括性地查询数据库,使用户对数据库有一个基本了解。

要素集级元数据。要素集级元数据是对要素类信息的总体描述,用于详细描述要素类的情况,使用户能够了解该要素的状态是否满足其使用要求。

要素级元数据。要素级元数据是对数据库中框架要素地理对象内容的描述,用于详细记录和查询要素的具体情况,使用户能够了解该要素是否满足其使用要求,要素级元数据仅仅是对框架要素而言。

4、3地图切片数据库

面向公众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遥感影像、Dem晕渲图、DRG等数据的库都以地图切片数据库的方式存储,供地图图片服务调用。

5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是指在前期技术设计的指导下,在完成计划数据的生产(或更新)工作的基础上,对收集及生产得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各坐标系统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然后以多数源、多尺度、多格式、多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进行数据的对象化、网格化、信息化加工处理,形成完整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遵循国家相关保密规定,进行数据抽取、脱密处理后,形成能在非网上运行的政务版及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主要内容如下:

数字线划图(DLG)数据

主要包括境界、交通、水系、居民地、地貌、控制点、工矿建筑物、独立地物、管线和垣栅、植被、注记等要素。主要数据分类说明如下:

境界数据是对城市各级政府所辖地域范围的空间描述,在城市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城市人口、各种经济统计指标等都与境界对应,因此,要对该类信息充分重视,为社会各界和各行业、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空间位置与属性信息,方便其管理与使用。城市基本境界数据应包括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村)等区域范围。

交通要素是城市的骨架,交通数据应包括铁路、各等级公路、轨道交通、快速路、城市主次要街道、巷道等主要内容。交通道路处理应建立道路网络系统。道路属性信息应包括道路的名称、道路编号、道路管理等级等内容,所使用的各类编码应以现行国家标准为准。

水系要素是城市地形的骨架,反映城市水体分布。该部分数据应包括江、河、湖等自然水系要素和池塘、渠道、水库等人工水系要素。全部水系要素均应表达,其属性信息应该包括水系名称、代码等信息,各类代码应以现行国家标准为准,不足部分可遵照扩充规则进行扩充。

居民地要素表达了城市的重要人文信息,在大比例尺数据中可详细表达至城市中的建(构)筑物,在该类要素要以原地形图数据为基础,分比例尺进行处理,提取居民地要素的主体信息,作为城市地理空间通用基础地理信息。在居民地要素的处理中,要注意处理好和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关系,既不要存储大量冗余信息,又要信息内容完整全面,满足实际使用需要,同时要注意与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关联方法的设计。

地貌要素反映了地表起伏的形态和地表覆盖的自然状态,如陆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森林等等,在地理数据中主要表达为植被、等高线、高程注记点、陡坎斜坡等信息。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主要的地貌要素均应表达,各类代码应以现行国家标准为准,不足部分可遵照扩充规则进行扩充。

影像(Dom)数据。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影像数据的产品模式和服务方式,也可与DLG或Dem数据结合,制作用户使用方便的公共服务数据产品。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产品设计,配合不同比例尺的DLG数据和不同分辨率的Dom数据使用。

地名地址数据。地名数据包括行政区域名称、居民地名称、企事业单位名称及其他文化娱乐实体名称,还包括水系、山脉等自然地物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名称等。地址数据是对城市中各类单位、机构的地址信息描述,与地名数据一同实现目标实体的空间定位,地址数据的建立可有效地实现各类城市管理信息与空间信息的关联,地址数据可包括门牌地址信息和邮政地址信息。

有公用价值的专题数据。随着项目的发展和数据的积累,数据库可逐步增加人口、地籍、矿产、土地资源、规划等具有公用意义的专题数据,提供给各行业与部门、公众使用。

元数据整合与生产。元数据在数字玉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元数据设计要考虑元数据与相应数据体的双向关联,便于双向互查。本项目建设中,对现有各类数据均应进行元数据的整理,对已有数据的元数据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以便于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分发服务与管理;对新采集数据的元数据与数据体同步生产,生产过程中可开发统一的元数据采集工具软件,对其中可自动生产的数据项自动生成,提高工作效率。

7数据建库

数据库建库的主要任务,是将本项目数据生产与整合加工获取的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数据成果,按照数据库设计要求整理建库,形成标准统一、内容完整、格式一致的最终数据库成果,影像数据建库还将包括索引数据生成等工作。数据库建库主要包括数据汇交、入库检查与修改、数据整理入库等技术环节;数据建库阶段还将建立不同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矢量数据)符号库,为入库数据的符号化与地图切片显示做准备。

7.1数据入库流程

数据入库的总体流程如图所示,首先对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包括图形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精度和完整性检查,检查合格的数据方可入库;其次是各种数据的入库,包括矢量数据、统计型数据、正射影像数据、元数据等;再次是数据组织与测试。

图2数据库入库流程图

7.2数据库参数设置

根据不同层次的数据库需求,对数据库参数进行配置,包括数据结构组织、坐标系、投影带、计量单位、符号等方面的参数进行配置。

7.3数据质量检查

数据入库前,建库人员应依据各级数据库的《产品标准及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以及《信息库质量评价》制定质量检查细则,对数据质量要求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数据应予以返工,质量检查合格的数据方可入库。

7.4数据入库

数据库建库参数输入。根据数据库的情况,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输入各种建库参数,开设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空间。

数据入库。矢量数据按单要素类入库,或一次选择多个要素类入库。

数据组织。将不同层的数据进行组织、建立索引等。

7.5地图切片库生成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专题数据库完成数据入库后,需要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符号化、Dem晕渲以及显示比例的配置,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地图切片功能生成地图切片库,便于数据的与快速浏览。

8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进行探讨,为今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基础,但是仍然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为了丰富数据库的建设,今后将在成果数据的检查、海量数据的入库管理、各种比例尺数据的管理、数据的更新、数据库的移植上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根洪.关于城市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问题.《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9月.

[2]CH/t9005-2009,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S].

[3]向峰,王琰.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研究[J].硅谷.2011,(06).

[4]刘娟,郭志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的现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05).

[5]曹建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02).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2

关键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化;整合处理

前言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动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来,我国已实现了全国1:50000“一张图”的全面覆盖,超过150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大部分省建成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然而当前,1:10000、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库标准纵向不一致,各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库横向也不一致,难以形成规模化应用的局面,因此打破数据库标准不统一,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和互联互通,形成国家、省、市多级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快速联动更新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从浙江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处理生产业务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了整合处理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提高整合处理效率的方法和技术流程,为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1:10000、1:5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库之间的差异

浙江省原有基础测绘相关技术规程与《全国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省级总体方案》、《1:10000(1:5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试行稿)》(以下统称“国家数据规范”)相比,1:10000基础空间要素数据库(以下简称“基础库”)在数学基础、数据现势性、元数据等方面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主要在要素分类代码、要素及属性内容、要素采集指标与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1、要素分类代码差异

基础库目前执行的是浙江省地方标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该标准与国标GB/t13923-2006一脉相承,是在国标要素分类代码的大类、中类上作了继承,小类上作了进一步的扩充。对此,整合处理时充分利用这种潜在的联系,建立省标要素分类代码与国标要素分类代码的映射关系,总体上来说主要包含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关系。当然个别要素也存在一对多的关系,对此需列入重点整合处理的对象。

2、要素及属性内容差异

通过与国家数据规范中的要素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现有基础库数据在要素及属性内容上主要存在缺失要素、缺失属性项、多出要素以及多出属性项四方面的差异。对于多出要素以及多出的属性项,将予以保留不做处理。而缺失要素和缺失属性项这两方面则是整合处理的重点。缺失的要素可通过内业处理而成,缺失的属性项也可参考各种专业资料获取。如不能通过这些方式得到补充的缺失要素、缺失属性项,则留待今后的数据更新中获取。

3、要素采集指标与表达方式差异

参照国家数据规范,现有基础库数据在要素采集指标定义上以及要素表达方式上也存有差异,有指标范围不一致的;有已有数据不采集而规范要求采集,有已有数据已采集而规范上未明确规定的,也有已有数据表示为有向点,而规范中则为定位点的,有已有数据用中心线加边线表示,而规范中则按条件构面表示等多种情况。对于这些差异,主要通过图形转换、建立拓扑关系以及内业判别等手段进行整合处理,对于因采集标准不一致而未采集,且无法通过整合处理的要素则留待今后的数据更新中,经过外业采集获取

二、数据整合处理方法

省库的整合处理以内业处理为主,并先后分为新省标DLG数据库整合和国标DLG数据库成果转换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利用自主研发的数据整合处理辅助程序进行半自动化处理,得到既满足我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图库一体化的需求,又能够通过简单的转换得到满足国家数据规范要求的DLG数据库成果;后一阶段

主要是基于规则的自动化处理,以“一键转换”方式形成满足国家数据规范要求的DLG数据库成果。

1、半自动化数据整合处理

半自动化数据整合处理以测区为单位、直接对FileGeodatabase数据格式的现势库库体数据进行分块生产,采用省标分类代码,在已有省库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辅助程序对指定的数据整合内容逐项进行半自动化处理,完成要素表达方式上的改造、要素增补以及属性增补等工作,主要包括图面处理、内业判断和参考专业资料等几个方面:

(1)图面处理。对于要素内容、属性内容均完整,只是表达形式一致的数据可以利用arcgis软件自带程序可以完成不同表达方式(点、线、面)间的相互转换,比如根据线要素直接在指定位置转换成点要素,比如利用构面工具按要素范围线生成要素范围面等;可以利用要素间的拓扑关系快速选取、编辑符合条件的要素,比如利用是否与铁路要素直接相连来区分桥、隧道等交通附属设施的类型。再可以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并借助其他相关要素的辅助,补充中心线、配置线、辅助线要素。

(2)内业判断。对于要素内容不完整的、属性内容缺失的数据,一般可以先借助已有相关数据关系、属性内容等信息进行内业判别,再进行分类,归并等处理,最终与国家标准达成一致。比如高于地面的干渠和支渠可以根据周边地貌特征判断沟底是否高于地面,进而从现有沟渠中区分出来,其结构线和面用相应的分类代码表示。比如依比例尺和不依比例尺的田坎、路堑、沟堑、路堤,可以参考影像以及相关道路要素由内业进行区分,田坎、沟堑的相关要素应存放于teR_moD_Ln层,路堑、路堤的相关要素应存放于tRa_RoD_Ln层。

(3)参考专业资料使用。对于某些要素属性内容不完整或者缺失的数据,我们可以查询相关专业数据,如《全国河流名称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线路名称代码》(GB/t25344-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等资料中的信息进行补充。

2、自动化数据入库处理

完成数据整合阶段的作业后,基于数据迁移及转换规则,利用基于规则的自动转换技术方法以“一键转换”方式完成数据提取和迁移、地名要素获取,完成要素分类代码转换、属性结构以及数据分层等处理工作,最终重组形成符合国家数据规范要求的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成果。

(1)要素分类转换。省标下要素分类代码与国家数据规范中要素分类代码之间应建立转换关系,转换关系应为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关系,出现一对多时应相应扩展要素的省标分类代码,扩展原则遵循分类代码省标。同时,对以下要素及其国标分类代码进行扩展。

(2)数据层迁移。对于国家数据规范要求的数据分层不做扩展,但为能与国家数据规范要求中的居民地地名层(aGnp)和自然地名层(aGnp)更方便的转换对应,在原有基础库数据分层的基础上,相应分别增加居民地地名要素层(pLn_ReS_pt)和自然地名要素层(pLn_nat_pt),分别用于存放居民地地名要素和自然地名要素。

(3)属性转换与迁移。根据国家数据规范中对数据属性结构的要求,对现有基础库属性结构进行调整,在基础库中融入国家数据规范的属性结构要求:国家数据规范中要求有的、基础库中没有的,应在基础库属性结构中进行补充;国家数据规范中要求有的、基础库中已存在的,应按照国家数据规范要求进行统一;基础库中有的、国家数据规范中没有要求的,则在基础库中继续保留。

小结:

在进行整合处理时,应充分明确整合处理要求,结合数据特点、基础地理空间要素逻辑关系等方面,最大化地实现自动化判断和处理,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因此在质量检查方面,也应针对自动化规则,制定多方面的检查方法、重点检查并筛查特殊情况。与此同时也要逐步将国家规范中对于要素表达的要求真正地融入省基础测绘的技术规程中,以满足省库数据不断更新的过程中能快速、自动的转换成国家标准产品

参考文献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3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师角色;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07-04

newpositioningofRoleofteachersandLiteracyinprocessofelementaryeducationinformatization//LiJianpeng

abstracttheeducationinformationisnecessarytoachievethemodernizationofeducation.promotetheprocessofprimaryandsecondaryeducationinformation,theestablishmentofahigh-quality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teachersisthebasisandpremise.inthispaper,theconceptofelementaryeducationinformatizationandtheircharacteristicsastheentrypointtoexplorethenewpositioningofthe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teachers’rolesandliteracy.

Keywordselementaryeducationinformatization;roleofteachers;teachersinliteracy

author’saddressmoderneducationtechnologyCenterofBaoji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Baoji,Shaanxi,China721016

1引言

人类社会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入21世纪,同时也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化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范畴,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信息化的巨大冲击,而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对其旧有角色和素养的挑战,基础教育信息化呼唤中小学教师角色和素养的新定位。

2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一般把信息技术称为是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因此,对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

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即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前一层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的信息化分析,就不可能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1]。那么,基础教育信息化有什么特点呢?虽然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在只是初露端倪,但已经可以看到在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与传统的基础教育相比,有其明显特征。

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着信息化基础教育,技术层面的特征可概括为4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信息存储简易、信息传输可靠、信息处理技术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共享,使人们的信息活动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化[2]。而教育层面的特点可概括为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看做一个追求信息化基础教育的过程。

3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及角色转

变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地运用于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中小学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3.1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4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4-0100-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专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70年代中后期电子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广泛运用,在我国建立了该专业。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修订稿)》[1]中,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林业信息管理专业、科技信息专业、信息学专业、管理信息系统5个分别来自工学、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学科进行资源整合,组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归入管理科学类下。现在开办信管专业的高校已经有600多所,有的偏重于计算机,有的偏重信息情报,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所开设的课程也多种多样。那么,信息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本文尝试以衡水学院经管系中的信管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素质定位、服务方向定位3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1人才培养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经济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相交叉的专业,其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符合社会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需求,是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很好地运用于经济管理中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经管类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分析、决策支持的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全面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通过借鉴文献[2]~[6],并结合衡水学院实际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1建立阶段式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分为基础知识培养和专业知识培养两个阶段。在低年级阶段,应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同时还应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运筹学、统计学等。在高年级阶段,应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课程,如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资源规划、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同时,一些丰富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课程也在这一阶段开设,如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等。

1.2建立实践课程体系

以上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成为一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基础,而真正能够合理利用所学知识指导于实践才是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以上课程中的大部分课程,都在同时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程,如C语言实验、会计学原理实验、企业资源规划实验、数据结构实验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统计学实验、运筹学实验、信息检索实验等。

1.3建立校企联合的实践平台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建立实践基地,形成长久的实习和就业合作的关系。一方面通过邀请企业中学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做讲座;另一方面让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试岗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具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素质定位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它由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基本要素构成。结合社会需求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按照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构建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2-5]

2.1知识

由文化基础知识、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等构成。

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艺术以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平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是从事信息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该专业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2能力

由适应社会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再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构成。

其中,专业技术能力是指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规范,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从职业目标定位的角度,要求学生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在具备信息管理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职业从业能力。

2.3素质

由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法律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构成。

其中,专业素质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为了使该专业的人才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在了解本专业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养成科学的专业的敏感性;将个人的专业兴趣与职业规划(目标)相协调,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效益和持久,并能有效快速的实现就业目标;保持对社会的爱心与责任心,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开朗积极的心理。

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紧密相联,其中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关键,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锻炼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对应用型人才来说,加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素质是核心,是将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养成个体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促进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素质养成,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服务方向定位

各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特点不尽相同。根据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兄弟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相近专业的优势和师资优势,在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设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选修模块课程方向。

3.1企业信息管理

企业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加工、传播、存贮和利用,对企业的信息活动过程进行战略规划,对信息活动中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力求资源有效配置、共享管理、协调运作,以最少的消耗创造最大的效益。企业信息管理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信息开放与保护、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企业信息管理涵盖大多数行业,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3.2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基础平台,利用电子工具实现的在线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活动的全过程。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服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方向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既懂经济与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可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适应面宽广。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及eRp项目的应用、实施等。

4结语

在信管专业人才定位方面,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结合衡水学院信管专业建设现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探讨。同时我们将以衡水学院“进步教育”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该专业定位,制订师资队伍培养培训计划、加强教学条件与利用、加快教学建设与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逐步凝练专业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蒋玲,杨溢,刁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探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4):41-43.

[3]卢冰原,黄传锋.面向就业需求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3):84-87.

[4]叶南平.南通大学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1):74-7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可持续发展;培养途径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积累、开拓、进取,将知识、经验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并能够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的潜在发展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学科相互渗透,新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职业内涵和工作技术也在不停地变化,学生自身要主动适应社会,并能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

一、信息素养是实现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信息素养是形成个人综合素养的基础。信息素养是指人们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是人类跨入信息社会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并优化出来的一种新品质,是信息时代形成个人综合素养的基础。

2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我们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才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才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我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永远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时时关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有关的最新科学知识、最先进的技术,才能随时随地按照社会需求和自己的意愿自觉主动地学习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改善、调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各方面能力永远不落伍。

3 信息素养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大,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各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要适应未来社会的急剧变化,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核心能力。

二、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1 信息知识比较缺乏。据对部分高职学生的信息教育问卷调查表明:不少学生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工具,缺乏必要的网络基本知识,比如:在获取信息上还不能主动、有效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收集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不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讨论、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信息获取的效率不高,对信息进行归纳、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和内化的能力不强。

2 加工和创造性使用信息的技能不强。信息加工和创造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许多高职学生在获取信息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欲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能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概述、综合、改造,把信息从了解变成理解;不能在信息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所学,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不能根据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对其进行创造,产生新信息;不能在信息使用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遵守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的意识不强。一些学生利用网络的动机不纯正。更有甚者,信息道德意识淡漠,上网就是希望能访问一些不健康网站,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这些状况表明,高职学生信息道德水平还处在一个不高的层次,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信息道德素养培育。

三、培养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1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在信息时代,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分析、评价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追踪本学科发展新趋势的能力,并将这些纳入到大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当中。

2 开设文献检索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必须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构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这对培养和提高高职生的信息素质意义重大。开设“文献检索课”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几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方法,而是让学生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社会作用,以及信息的获取、检索、分析、处理、整合、组织、开发、利用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基本技能,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 改革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不能只停留在传授计算机知识及应用上,还要加强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建议这门课改名为信息技术课或信息素养课,在传授计算机知识及应用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在接受学科教育的同时提高读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反思以前的学习经验与习惯,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4 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教材和课堂教学之中,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信息意识培养,重视信息道德的教育。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合理利用信息资源,遵守信息传播使用的法律和规定,遵守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主动抵制信息违法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并将《著作权法》、《专利法》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的主要精神作为重点内容予以介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信息化人才。

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高等职业教育在牢固树立职业本位思想和按岗位标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应把能力、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高职院校应把信息素养课程融入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中。

5 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挥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职能。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源中心,在对高职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环境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使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切实起到主力军作用。

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应做到:加大投入,加强藏书建设,广泛采购适合高职学生需要的各类图书、期刊和电子出版物,增强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建立文献检索室,满足师生的检索需要,同时满足信息检索课程的实践教学所需;加强信息化建设,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中心;引进高素质的图情专业与信息技术人员,满足信息素养教育所需。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6

论文关键词:GiS专业,信息技术,信息类课程,课程设置

 

1.信息技术对GiS专业人员的重要性

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快速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GiS界也不例外,从最早的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到今天的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在融人信息技术以后,已由古老的地图,沙盘时代跨人到了今天的电子GiS时代。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交叉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学科基础;从技术层面看,本质上说信息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信息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从理论支持来看,空间信息表达、3S集成技术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相应在教学层面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必然要对信息类课程提出较高的要求[1]。

2.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

信息类课程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一些专业中信息类课程仅是一种技术性、辅助性课程,信息类课程本身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产生、发展与教育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其体系结构与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水平与学生培养质量[2]。

2.信息类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前沿问题如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多维动态地理信息系统等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和开发型地理信息系统人才方面,信息能力与应用水平同样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面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前沿的人才,信息技术教育将是关键之一[3]。

如今,计算机图形字,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渗透到地理信息系统,3S集成,测绘技术的各个方面免费论文。而目前GiS专业信息类课程教学却与GiS新技术的发展显得极不适应。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素质。

信息技术在GiS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然而我国GiS教育界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重视。国内各GiS院校GiS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有《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基础课,其它课程均为选修课或考查课(非主要课程),教材内容也落后于现状的需要,如选用的教材内容肤浅、陈旧、课时少。有些专业课程,比如《空间数据库技术》及《GpS原理》都要求有信息类课程的基础,但课本里只是泛泛带过,学生并没有信息前导类课程的学习[4]。

3.GiS专业学生信息类课程的特点

针对GiS技术类专业对信息类课程的需求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摘要涵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以及电子的定位导航等课程在内的一个广泛的信息课程体系。

1)GiS专业学生通常与诸如信号,图像,方程,表格等实体打交道比较多。为了能够对GiS类的学生有所帮助,信息基础课程须教会他们如何表示这些工作中会用到的数据,以及如何操作这些数据,对学生不太会感兴趣的诸如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用例。

2)GiS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能够熟练运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信息化工具,而非自身的兴趣所在,更非其职业追求的目标。他们通常对信息技术已有所接触,能够在家里轻松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一些图像编辑,多媒体合成等简单操作。在课堂上学的枯燥的原理和繁琐编程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错觉。

3)课程中引用的例子应尽量与专业相关,使学生都可直觉接受的。特别是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例子信息技术,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4)GiS专业学生在信息类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他们不太可能系统地学习这些课程。由于GiS的相对复杂性。GiS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有关信息类知识外,他们对其他有关GiS的专业知识,GiS相关的体系的知识也要有相应的掌握和理解。

5)用于GiS科学的软件包很多,要选择一些对其未来工作中接触机率大的。目前GiS商用工具软件有数十种之多,其应用和功能各有侧重,如果让学生完全掌握如此多种的软件实属困难。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采用一些主流的应用软件进行教授。

4.信息类课程的设置方案高校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21世纪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通识素养和能力与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通识素养和能力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例如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信息表述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等。应用创新素养和能力是指学生能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发能力,能灵活自如地把信息技术用于专业研究领域。实践证明,许多在信息技术领域有成就的人是非信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跨学科的人才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精神。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和培养。

国内外很多高校为GiS专业开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类课程,大体上可分为三种:1导论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系统基础)。2原理课程(电子技术、导航原理、数据库原理)免费论文。3应用课程(GiS软件应用、GiS软件应用)。在研究GiS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时应当充分围绕这两个层次素质与能力。为此提出“1+3+X”(1门基础课+3门限选课+X门任选课)的分层课程设置方案。 其中,1门基础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通识课,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适用性的概念、技术和应用,它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课程有一个概述上的了解和认识。在1门基础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导航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通信原理”中选择三门作为专业限选课。这些课程在已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是对一些GiS高年级课程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有关GiS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将各种技术、方法更好的应用和融合。

为了达到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学校可以在学分制下采用的是多模块、多层次的进阶式教育模式。由于学生的基础各异,学校还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和实际应用需要选修实用技能课程。为此,我们可还设置了一系列信息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结合GiS专业的实际的情况,适当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导航软件应用”、“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GiS模拟软件应用”、“数学建模软件”、“GiS计算软件应用”中选择X门作为专业任选课。这些选修课可以在学生已经有的限选课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更好、更有效率的学习GiS专业知识,把握有关技巧,所有知识融会贯通,有得于提高学习效率,加快知识层次的升华。

5.结束语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师资结构等。我们对课程设置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同时我们要充分试识到GiS在引入信息技术后所呈现出新的特点,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以适成GiS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巧云,陈伟清.高工专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J].地矿测绘2000,(1):47248.

[2]盛业华,郭达志,杜培军,等.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测绘通报,2000,(6):40242.

[3]盛业华,杜培军.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2,(2).

[4]郑贵洲,吴信才.对面向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思考[a].教育部21世纪高校Gi发展战略研会论文集[C].武汉:[s.n.],2001.3602363.

[5]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6]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7]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C],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7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测绘技术;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国土疆域面积、地理区域划分、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生产力空间布局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体现。监测地理国情就是要对地理方面的国情进行动态地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并及时地理国情监测报告。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国情复杂,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表变化频繁。充分利用测绘先进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提供真实可靠和准确权威的地理国情信息,是测绘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面向未来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

二、地理国情是重要和基本的国情

1、科学认识地理国情的丰富内涵

地理国情涵盖了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具有宏观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地理信息。地理国情信息可以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和地理演化信息。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在地图、遥感影像等载体上的地理要素分布信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等地理要素的分布信息,属于能够直接观测的对象型信息,也是基础测绘最主要的表述内容;地理统计信息是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如国土面积、流域大小、道路长度以及各种地理实体的统计数据或数量信息;地理演化信息是在动态测绘基础上,获取时间序列的地理信息,通过统计和对比分析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并对监测对象未来的发展演化方向进行分析预测所形成的趋势信息。

2、地理国情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

地理国情信息全面反映国家自然资源及其消费主体的空间关系,是科学规划自然资源消费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持。地理国情信息可以将重要水体、森林及污染情况等自然环境要素信息集成整合,综合反映国家生态和环境发展现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以地理国情数据为基础,实现各类经济社会信息与地理信息的融合处理,深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演变和内在关系,准确判断发展趋势,是开展国民经济统计、城乡规划、重大战略和重要工程实施、工农业生产布局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重要基础依据,对于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须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基础和前提。

三、监测地理国情是提升测绘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已经基本实现了对陆地国土的初步覆盖,未来测绘工作的主要任务将是监测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情况,提供地理国情信息服务。因此,监测地理国情是测绘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提高测绘工作地位的重大举措和提升测绘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1、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基础测绘业务的重要拓展

测绘是获取、处理和提供地理信息的活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基础测绘的重要内容,是站在国家大局和宏观战略的高度,对基础测绘业务的重要拓展。测绘部门作为基础测绘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既是职责所在,也有独特的专业化优势。一是测绘部门本身就是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和服务提供者,可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严格遵守测绘标准规范,对位置精度和属性准确性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从而可以保证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测绘部门已经建成覆盖全部陆地国土的部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部分省份建成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持;三是测绘部门拥有技术精、装备较好的测绘队伍,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了人才保障。

2、加强地理国情监测,为管理决策科学化提供持续支持

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地表形态的变化,管理决策需更全面和及时地掌握地理国情变化信息。仅仅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静态数据,已不能满足管理决策的实际需求,必须加强地理国情监测,获取地表变化数据,加强信息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详实、权威的地理国情数据支持,促进管理决策的空间化和科学化。一是要在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基础上,实施地理国情信息的全国性普查,加快构建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二是充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全面获取地形地貌变化、交通路网发展、地表覆盖演变(如耕地、林地等变化)、城市扩张、水系变迁、环境污染、海岸进退以及生产力空间布局、生物多样性、自然灾害影响等地理要素变化信息;三是加强地理国情信息的集成整合与统计分析,充分揭示地理国情信息的分布特征、内在联系及发展演化规律,揭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在地理空间上的变化和演进。

四、夯实基础,强化支撑,加快推进地理国情监测

1、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机制,强化测绘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地理国情监测既是测绘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持续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升地理国情信息服务水平,必须建立顺畅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明确地理国情数据是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并通过修改《测绘法》调整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审核制度,强化测绘部门相关职能,由测绘部门适时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加快调整基础测绘工作内容,把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基础测绘的重点任务,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与此同时,将地理国情信息直接作为基础测绘成果由测绘部门适时;三是按照不同周期,不同尺度以及不同范围,建立健全各级测绘部门既分工明确、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四是要建立地理国情监测标准体系,科学制定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编码、监测工艺和技术规程、产品体系与产品模式等标准规范;五是要培养一批覆盖全国、布局合理、满足地理国情监测要求的专业化人才,确保地理国情监测的顺利实施。

2、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强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手段支撑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表实施持续的动态测绘,对测绘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我国自主的测绘卫星和先进航空遥感平台,建设地面快速测量系统,着力构建以先进测绘技术和现代化装备设施为核心的信息化测绘体系。要根据地表变化的区域特点和地理国情监测要求,进一步优化测绘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的功能分布和区域布局,不断增强地理国情监测的支撑手段。

3、完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强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支撑

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的新要求,加快完善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拓展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丰富信息内容。加快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机制,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要统筹协调全国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快推进涵盖主要地理国情要素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完善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夯实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支持。

结束语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形势下测绘基础保障作用的提升和拓展,是测绘行为、测绘成果提升作用和地位的必由之路。监测地理国情将成为现代测绘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拓宽测绘服务领域,提升测绘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基础测绘工作快速发展,理顺和强化各级测绘管理机制和职能,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努力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德明.监测地理国情服务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节选)2011-03-2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8

关键词:信息素质;计算机教学;分层次;多阶段;基于信息系统

引言

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是指一切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通过信息技术倍增了作战效能的作战样式。[1]军校作为培养部队指挥员的摇篮,是军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深化基于信息系统的院校教学训练改革,特别是计算机教学改革,有助于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军校学员信息化素质提升,是着眼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施,是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各项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内涵特征

信息素养作为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因素,在信息化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人是战斗力第一要素,以信息化为核心和本质的新军事革命对军人也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军事知识技术,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从而在及时分析、提炼和处理海量信息、迅速作出判断和反应等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

1.信息素质一般内涵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次使用是在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向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提案中。[3]

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素质概念传人我国以来,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介绍和研究。其中王吉庆教授结合我国教育国情,提出信息素质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利用、开发信息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社会共同的评价。[4]

信息素质具有层次分明,强调普及,注重操作和发展性的特点。信息素质可以分为公民信息素养、应用信息素养、开发设计信息素养三个层次。强调普及即普遍存在,无绝对权威。注重操作即信息素养集中表现在操作能力上,具体落实在使用与操作上。信息素质的四个培养途径是: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和社会家庭中的信息教育。

2.军校学员信息素质特征

未来战争中,信息对抗贯穿战争全过程。军校学员作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指挥官,提高和加强他们的信息素质,也是军校教育最基本的需要。在军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员较强的信息能力。一是信息系统使用能力。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力范围广泛,包括正确操作信息系统的能力、根据需要选择软件并熟练使用的能力。二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以各种形式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5]

军校学员作为承担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军事作战人才,其信息素质内涵具有其独特性,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五个方面。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心理是保障,信息道德是准则。[6]

信息意识是指学员对信息的敏锐感受性和持久注意力,决定了学员在捕捉、判断、利用信息中的自觉性。信息知识是信息资源开发中积累的认识和经验总和,是一切同信息有关的理论、认识和方法。军校学员需要掌握的信息知识包括信息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战知识。信息能力是指学员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信息心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所带信息的主观反应,军校学员信息心理主要包括信息心理攻击和信息心理防护两个方面。

军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为宗旨的一系列教育。[7]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当今社会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针对基于信息系统的未来战争需求,对未来指战员的军校学员信息素质的高要求,当前军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现状仍有许多不适应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算机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状况,不适应学员信息掌握现状。当前军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明显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对于云计算等最新技术涉及较少。

二是计算机教学形式单一,不适应多样化信息化教学和信息传媒发展。当前军校计算机教学仍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教学和上机实验方法上,相对单一的计算机教学形式明显不适应。

三是计算机教学进展不适应学员信息应用能力要求。当前计算机教学进展特别是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等方面的教学不够,不能较好适应学员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作战和应用能力要求。

分层多阶计算机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提升学生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应用,从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应不断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行分层次多阶段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军校学员信息素质。

1.分层次计算机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与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旨在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即通过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8]可针对学员类型、信息基础和专业特点三个方面对学员信息素质培养进行分层次的计算机教学。

一是按照学员的合训和非合训培养类型制定学员信息素质培养计算机教学计划。我军在部分院校实行了对部分本科层次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9]合训与非合训的学员培养类型的信息素质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当制定不同的计算机教学计划和内容。合训学员作为未来初级指挥军官侧重于信息能力的综合应用,非合训学员作为技术军官更侧重于信息技术提升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针对合训学员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加强信息知识、意识和道德的基础上,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心理的培养,主要包括军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战争武器应用操作等实用型技术;针对非合训学员应当提高信息化应用综合素质,主要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多种编程语言应用,数据库、网络等综合信息技术应用。

二是根据学员入学时的信息基础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在军校学员入学初期进行全面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新学员的信息基础分为a、B、C三类。按照信息基础分类制定不同的计算机教学计划,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选修课程适时调整计算机教学计划,实现全体学员信息素质稳步同步提升。

三是依照学员所学习专业与计算机相关的紧密程度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根据学员所学专业同计算机相关紧密程度分为计算机紧密专业、相关专业和一般关联专业。计算机紧密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工程等与计算机专业非常紧密的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包括电子专业、通信专业等运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较多的专业,计算机关联度一般专业主要包括非理工科专业等其他专业。其中,计算机紧密专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体的课程教育体系,计算机相关专业主要以计算机编程,网络技术为主体的计算机及信息应用技术信息应用能力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计算机关联度一般专业主要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关信息理论知识为主的信息意识培养计算机教学体系。

2.多阶段计算机教学

多阶指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初阶、中阶、高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10]按照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培养要求,结合军校计算机教学实际,制定多阶段逐步晋级的计算机教学计划,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为主设计信息基础应用阶段,信息综合应用阶段和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能力阶段由浅入深的三个信息应用能力阶段。

信息基础应用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和相关实验实践活动为核心的信息知识和意识培养,结合计算机一级考核,加强信息意识选修课程要求,从而实现信息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信息意识养成。

信息综合应用阶段主要是以计算机编程语言学习与实验,数据库、网络、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主的信息知识学习和信息能力培养,结合计算机二级、三级考核,加强信息意识和能力选修课程要求,着重关注信息技术等学科竞赛,从而实现信息知识掌握和信息意识养成。

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应用能力阶段主要是结合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熟练掌握信息化武器的操作,通过任职课程和选修课程强化信息心理、道德和意识,特别是加强信息战中网络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心理战的信息心理防护意识。

为了提高学员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心理的塑造和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建设氛围,通过举办计算机文化节,创建信息创新中心,设立信息安全中心,计算机兴趣小组等活动和组织实现全体学员信息素质培养,同时在合训分流教育、任职教育和轮培训等职业教育中引入专门信息教育教学活动,着重培养立足于任职需求的基于信息系统的未来信息作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试点教学实践

通过在某学院15个专业从2010年推行分层多阶计算机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提高近5%,同期课程考试成绩平均分提高了4分,同期大学及以上级别学科竞赛活动获奖项目等级明显提升。通过在任职培训引入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课程,学员反应映普遍良好,特别是以计算机文化节为主的校园信息文化氛围培育活动对学员信息素质培养提升效果明显。后一阶段,将结合学员学分制深入改革契机,将制定信息素质培养评价体系,推动信息素质培养活动和成绩纳入人才培养学分体系中,从体制上确保信息素质培养长效深入贯彻落实。

结论

新时期新阶段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深入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能力需要迫切加强,改革改进军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作为未来信息战争指挥员的军校学员信息素质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清民.信息作战概论[m].北京:出版社,1999.

[2]吴宏,殷银芳.关于军校学员的信息素质教育[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4):116-117.

[3]Behrens,S.J.aconceptualanalysisandhistoricaloverviewofinformationliteracy[J].College&ResearchLibraries,1994,55(4):309-322.

[4]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王猛,李一娈.关于军校学员信息素质教育的探析[J].科教文汇,2009(9):96.

[6]宋明武,杨世松.信息素质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5):63-73.

[7]邓晓军,李长云,彭国新,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信息素养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9):56-59.

[8]郑春瑛.分层教学在高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65-6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9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信息思想;信息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对社会和教育的作用与日俱增,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要素,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才有可能将学习延伸到正规的课堂教学环境之外,才能在离开学校之后,在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进行独立的研究,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1]。而信息素养在国内是出现不久的新概念,因此,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目前许多高校根据教育部精神,为提高本专科新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主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和运用能力,即可以通过该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文化底蕴。

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在国内才出现几年的时间,而且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概念,在国外,较早出现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的年终报告中提出的“信息素养人”:必须具有能够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人”即通常所说的具有信息能力的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就是要将绝大多数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信息素养能力的信息素养人。

信息素养是指具有信息能力的人所必须具有的信息素质、涵养和行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是能够遵循信息处理规律,而不违背信息规律,能在法律和道德的范畴内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服务自身和社会的人。反之,产生和传播信息垃圾及有害信息、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信息安全、非法破坏和窃取他人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犯罪活动的信息行为都是应该进行坚决抵制的,这些行为是一具有高信息素养人需要排除的。高校学生在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规范的、高品位的信息素养,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抵制不良信息行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思想和信息行为三个方面,下面进行概要说明。

所谓信息能力一般包括对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表达能力,同时也包括掌握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能力[2]。它是高校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通过对windows系统和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操作能力和信息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它能很好地提高企业员工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基于weB结构的设计方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解决了企业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3]。政府部门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网络办公系统和网络会议等信息系统。教育机构有许多应用于教学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在铁路、航天、石化、医疗、采矿等各领域无不需要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信息获取能力包括利用设备、计算机软件、及人工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信息素养人能掌握信息的规律,利用适当的工具来接收信息,例如应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信息获取设备和传感设备是很重要的,它具有很好的及时性、准确性,海量数据一般要通过设备进行获取。例如,交通控制系统中速度感器来获取路面车辆的速度参数,远程医疗遥感设备来获取病人身体参数并进行远程操作控制。高校学生要通过学习文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高级程序设计软件、CaSe工具等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例如,利用oFFiCe、wpS系列软件来处理文字和数据,利用CooLDRaw来绘制图像,利用aUtHoRwaRe来制作幻灯片,利用aSp、pHp、JSp技术来开发网站等。

信息表示能力研究如何将信息表示为人和设备能快速识别和处理的媒体形式。目前,多媒体技术是主要的信息表示技术,它将信息表示为人和机器方便处理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信息。利用适当的信息表示方法可以使用信息处理员更清楚和容易地掌握信息,高校学生应加强在具体事例中运用准确信息来表示信息的能力,学会针对不同事物使用不同信息表示的能力。信息表示的途径也受到人的身体和心理局限和影响,如触觉和嗅觉等信息表示问题因为研究的不足而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虚拟现实技术所依赖的信息表现形式需要医学和制造业的突破性发展,若能利用这些亚信息形式则电子商务、虚拟游戏、远程医疗等技术将有很好的发展和利用。

信息思想是具有信息能力的人对信息在心理、意识、思维上产生的一种信息观,是思想意识形态对信息的一种客观或主观的反映,信息思想也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遵循信息发展的规律,做到人与信息的和谐。信息行为是在信息思想的指导下从事信息学习、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多种信息活动,是具有信息能力的人在信息中的一种能动反映,有改造和发展信息的良好行为,也有违背信息规律的不良行为。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为学生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信息思想,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服务自身和社会的良好意识,规范化他们的信息行为,做到不滥用信息、不有害信息、不利用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高校学生进行信息处理时应普遍遵循一些道德和行为规范。

3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素养培养的目的是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在其专业领域有合格信息能力的、信息思想健康的、信息行为规范合法的专门和综合信息化人才。首先,培养的信息人才是服务信息化社会的、有利于信息和社会发展的而不是具有危害性的,其次,具有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其本专业应用领域的能力,特别促进广大非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例如机械制造信息化、交通控制信息化、贸易管理在线化等。

信息素养培养的指标主要根据高校信息基础设施指标(网络、多媒体教室等)、信息资源指标(电子图书、教学软件等)、教师信息素养指标、学生信息素养指标等综合因素来考虑。下面主要论述信息素养本身指标的构成和评价的标准,按照上述信息素养的定义并参考其他文献列举一些主要的指标[5]。

信息素养指标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标、信息思想指标、信息行为指标在内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具体情况如下表1。按照实际情况给每个指标设置一个合适的权值(一般是模糊值),结合实际指标掌握的量或比例,可以得到信息素养的加权平均值等参数。不妨设有n个指标,其权值向量为w={w1,w2,…,wn},指标量为L={l1,l2,…,ln},则D=w×L为加权和,D/n为加权平均值,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参数来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4“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特征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近几年来开设的主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各类教材和实验资料已比较完整,配合有计算机一级和二级考试,教师和学生在此投入的时间比较多。随着无纸化考试的开展,考试系统、试题库、评分系统的开发,逐步利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了传统人工教学的方法,也走在了各学科教学的前列。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课程教学的发展中也必然要经历课程教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即人工教学、文件管理式教学和信息化系统教学。第一种即传统教学,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本无信息化概念;第二种利用计算机进行文档管理,处理字符、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能教育学生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种信息化系统教学中,师生利用教学信息系统进行交流和教学,例如网络多媒体系统、课程视频点播系统等。

从上述三个阶段来看,反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目的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处理、分析、操作、表示信息,而最高的程度就是对信息系统的处理和掌握。学生在课程教育中提高了信息能力,也就为今后开展各类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基础。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教学停留在第二阶段,因资金、网络建设、人才储备问题而未能达到第三阶段,但经济发达和教育程度高的地区已初步进入第三阶段,向发达国家靠拢。

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是提高高校学生适应其在今后工作中面对信息时所需要掌握的基本信息能力和具备的信息素养,是目前我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数据库、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通过省级和部级的一、二级考试资格认证,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我院通过率均保持在85%以上,优秀通过率在30%左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院内的精品课程,课程试验报告和书面作业均利用网络多媒体系统来代替,实现了学习和考试的全电子化过程。

5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5.1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时代领先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要与计算机最新发展和应用同步,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首先就要在教材上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其他理论基础课程不同的是,计算机技术在1-2年的时间就有阶段性发展,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及操作系统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和版本更新,如果学生使用的课程教材不能及时的更新,学生将很难适应实际操作环境,更谈不上掌握最新知识点。因此,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同步,要不断地修改教材,编写最新的版本来满足现代社会要求。一般来说,1-2年左右要更新教材,要及时对教师进行信息能力提高性培训,及时更新好的优秀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剔除过时的知识点、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将前沿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授给学生。现在各种版本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材很多,有通用的,也有学校自编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独立教学内容是最好的选择。我国各地区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程度不一样,教学内容的量和难易程度要控制好,但均要体现更好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知识和软件知识,体现计算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硬件设备知识包括讲解各类设备的类型、原理、参数等,学生掌握简单的计算机集成技术,利用这些信息能识别、采购、组装计算机设备。软件系统包括主流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应用软件等,学生能学习到先进的最新版的winDowSViSta系统和UniXV系统,理解计算机应用平台的概念和操作。学习如何处理信息、输入信息、操作信息的能力,利用woRD、eXCeL处理文档和表格,学习利用ViSio等绘图工具、FLaSH动画制作软件处理其他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技术是课程内容的另一知识点,它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通道。传授的知识点包括:Http服务、emaiL服务、Ftp服务、BBS、teLnet等方面网络主流技术。Http服务要求学生掌握常规的网页处理技术,学生将提高自身浏览信息、检索和筛选信息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利用搜身引擎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查找到需要的信息。emaiL服务提高学生进行现代信息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习使用邮件服务器,oUtLooK等邮件软件,并快速地利用邮件进行交流。Ftp服务是网络的文件服务功能。学生掌握Ftp工具的使用,并通过网络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操作,获取需要的信息或信息,通过网络也可以进行其他的信息交流和操作,例如BBS交流、网络视频、网络考试等。

5.2教学实践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教学是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阶段,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进行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任务等成为能否快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教学环境是否适合学习的要求,一定要观测教学过程和内容是否满足教学计划和目的的需求。

5.2.1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周历、实验计划和教学目标是开展良好教学的第一步,对其进行文档化管理,在校园网上,让学生能通过校园网查阅、学习。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来制订,结合原来教学实践中和教学实践后结果情况来修改,与这两个环节构成一个三个阶段的循环教学活动。教学计划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和深化,是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规划,也增加对学生的透明度,让学生能有计划地开展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验课等形式,同一课程的不同章节也要进行重点、难点、熟练、了解等不同层次的划分,按照总课时和对应的权值分配学时。根据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对应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环节分配的时间应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我院的目标是培养适用立足本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综合能力人才,则在应用实践环节花费更多的时间。教学计划要明确每门信息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信息待测评的指标,根据这些确定教学学时及对应的教学内容与规划,提供配套的实验报告内容和理论思考试题,师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同步和灵活的教学活动。

5.2.2开展任务式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可在教学中传授更多的知识点,提供更多更广的信息量,实践操作也可进行更直观的展示。在教学中将知识分为不同阶段性任务,让学生在教学中和实验中来完成这些任务,也可在课后利用网络作业系统来提交这些任务。任务式教学作为开放式教学的一种形式,比传统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它以实例为引导,通过下达的任务来涵盖所学的知识点,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即可以掌握这些知识点,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本科为56个学时,配备12个实验任务,基本上每一大章至少有一个实例实验,重要的章有多个,任务中有任务的目的、任务内容、实验过程、实验总结。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后,填写实验报告书,说明其任务实现过程和遇到的困难等情况,并作出总结,通过这些既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和操作能力,又要提高其归纳总结的文档编写能力。

任务式教学不同于题海式机械教学,也不同与填鸭式强迫教学,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不进行重复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行完成,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导向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有充分的主动思考和实践参与性,并能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完善其任务学习的效率。

5.2.3教学实践的具体环节

在任务式教学后,如何具体有效地组织教学和实践成为师生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议题。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课程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在任务式学习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从大环境说明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对人才的迫切性,使他们明白是为自身的发展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在学习过程中配合教学工作,任务式教学也就能顺利开展。

从基本的信息素养入手,通过汉字输入、文档编写,写课程学习的体会等方法来提高信息的输入能力,通过Ftp、电子邮件、课程网络作业系统来提交任务,又使他们掌握信息的交流和接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多一些交流和操作的时间,分配任务给学生让他们现场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实践课程应紧紧围绕社会工作中的问题来开展,消化课程理论为目的,下达实践任务,安排学生当场完成或一定时间内完成,对实践结果进行归纳和分析,适当进行教学方法和结构的调整。例如让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并制作表格及格式化,让学生认识到日常工作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信息操作和处理的。通过若干任务在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信息指标体系的各个分项指标制定适当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活动提供对应的信息指标。教学实践环节是否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和内容科学的进行,是关系到学生信息素养对应指标能否达标的重要环节,也是需要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和监控的重要环节。

6结束语

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信息素养是高校师生所要关心的重要课题,能否按照信息素养培养指标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也是高校面临的难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新生人学后的重要信息新类培养课程,对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处理和操作能力、形成健康的信息心理、并产生良态的信息行为时有重要的作用。信息课程只有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才能贯彻任务式教学的精髓,实现信息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祝庚,肖捷,萧倩娴.谈“计算机文化基础”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3):92-95.

[2]祝庚,肖捷,钟嘉鸣.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13(1):97-101.

[3]赵全超,赵国杰,王举颖.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04,23(6):101-102.

[4]张轶炳.利用Cai课件开发培养师范生教育信息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9-22.

[5]朱美英,牟冬梅.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J].情报科学,2000,18(11):995-996.

[6]熊玉珍.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3,(1):55-5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篇10

关键词:公开版地图快速编制

中图分类号:p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34-02

在测绘工作面临由数字化向信息化过渡的今天,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对地理信息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社会服务的主要产品形式,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20世纪90年代地图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很大变革,印前桌面出版系统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制图,实现了由手工制图到机助制图的转变。随着近年来制图技术与GiS技术的发展,单纯的依靠印前桌面出版系统制图的方式已经落后,而将印前桌面出版系统与GiS技术结合已是公开版地图出版的大方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图形化应用已经成为加强测绘公共服务、提高测绘保障能力的必要工作。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公开版地图数据的比较

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编制公开版地图,其工作实质就是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立可输出发排的公开版地图数据(一般是pdf格式)。

1.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即空间型的GiS数据库,它是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类要素,包括水系、境界、交通、居民地、地形、植被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层,按照标准分类编码,对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属性信息及相互空间关系等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处理建成的数据库。根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部级地理数据库的比例尺分为1∶100万、1∶25万和1∶5万三级;省级地理数据库的比例尺分为1∶25万、1∶5万和1∶1万三级。

1.2公开版地图数据

公开版地图数据是通过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图形化的数字图形来建立地理底图,依托丰富的地图语言的表达,着重表示一种或数种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现象并能够公开出版发行的地图数据。公开版地图比例尺一般依据实际需要或者介质尺寸而定。

1.3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制公开版地图的核心任务

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到制图图形数据就是从面向对象的数据到面向图形数据的转换,要素的符号化及设计、制图综合、要素关系的协调处理以及脱密处理是编制公开版地图的核心工作。

2关键技术

2.1地图数据库的建立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从地图制图开始的,因而GiS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应用于地图制图,建立地图数据库。与传统的周期长、更新慢的手工制图方式相比,利用GiS建立起地图数据库,可以达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目的。

(1)数学基础。

一般采用等角圆锥投影,以米或毫米为单位;要求数据视觉无缝;保证要素相对位置基本准确;属性能满足图形化输出要求;要求数据现势性强。

(2)工艺流程。

选取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aRCGiS作为制图编辑和地图库管理软件,做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到地图符号化、属性编辑、数据更新、专题选取、分幅裁切、编辑的一体化。工艺流程见图1。

2.2符号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公开版地图要满足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就必须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的统一,而地图符号则是用以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标记,是地图编辑设计的重要环节。

(1)设计原则。

地图符号由形状、尺寸、色彩、定位点、文字等因素构成,用以表达各种地物及现象的空间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符号的设计与地图的用途、内容、比例尺、区域资料特征、视觉要求、使用要求、生产与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符号的设计中按照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和注记四种类型来设计基本符号,力求做到形象、简洁、主次分明、逻辑性强。

①专题地图部分,尽可能采用国家及部门标准,有利于标准化、规范化。②新设计符号应遵循图案化、简明化一般原则。整个符号系统应具有逻辑性、统一性、准确性、对比性,色彩设计应具有象征性,制图和印刷可能实现性等普遍原则。

(2)制作矢量符号库。

地图符号的制作是数字制图的基础,在制图软件中建立地图的点、线、面符号库,将相应的点、线、面符号信息块加入到符号库中,制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符号生成的定位点应与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的规定一致。②地图上各类线状符号往往是由沿线状要素中轴线延伸重复串接的符号单元而成,符号生成是以线状要素的中心线为中心加宽和渐变。③线状符号制作中要注意符号生成的方向,如堤坝等,一般是沿线状要素前进的右方向生成。④面状符号是由填充符号在面域内按一定方式配置组合而成,在制作中应再加入三种信息:行距、行向倾角、排列方式。行向倾角指晕线方向与X轴夹角,排列方式一般有“井”字填充、“品”字填充和散列填充等,在不规则填充中应对符号的大小、旋转角度和填充间距做随机的调整。⑤符号规格的设定应有延续性,通过参数变化可适用于不同比例尺的成图要求。

2.3数据的脱密处理

地图与否涉及国家安全,而这一问题可否解决,关系到本文讨论的核心任务能否完成,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必须对地图内容进行脱密处理。地图与否涉及到空间与属性两方面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主要对的属性数据直接删除不表示,要素的空间位置采用适当位移,方法是对要素的精度进行自动干扰,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精度处理。

2.3.1数学控制法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一般联合使用以下三种方法干扰地图精度。

(1)投影变换法。

一般在处理数据时,对数据进行投影,而成图的投影方式一般不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或wGS84坐标系统,其投影参数不表示在地图上,试验证明,在不提供投影参数及经纬网的情况下,要将地图扫描纠正到指定坐标上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曾采用50个点纠正无投影参数及经纬网的1∶25万地图,结果其精度大于1∶50万地图的精度要求(100m)。

(2)图幅变换法。

利用数学控制网法处理的目的是增大地图的误差,使其误差大于国家对公开版地图规定的1∶50万精度(100m),选用先进行仿射变换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在脱密过程中,处理方法是首先拼接地图,在拼接成一个完整地图后生成tiC点,然后进行tiC点线形变化,变化的方向是随机的。

tiC点变换方法的优点是改变了地图的绝对坐标,缺点是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可以通过线形变换的方式反向纠正,因此,为避免出现系统误差,仍然要使用误差随机干扰法进行处理。

(3)误差随机干扰法。

tiC点变换完成后,再利用一定的模式,对图内均匀选择的100个以上点进行随机的误差干扰,干扰的方向是随机的,干扰的距离大于0.3mm,干扰的目的是在图幅内形成随机误差,在保持要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改变要素之间的相对关系,避免tiC点变化控制点太少的缺点。为保密起见,这里不介绍干扰误差的算法。

(4)精度分析。

以《泉州休闲农业交通图》(1∶32万)为例,我们在进行了投影变换、tiC变换后,又进行了误差随机干扰,在图内选择了133个点增加了干扰,干扰值在200~500m之间,干扰方向是随机的。

为验证经过以上3次变换的地图精度,对地图重新进行了误差评估,方法是随机选取图上要素特征点,与原图进行误差比较,计算每个点的误差。误差的分布情况是最小误差77m,最大误差599m,平均中误差312m,误差大于100m的点占94%,而且误差在各个方向上呈平均分布。误差远远大于公开出版地图所要求的1∶50万比例尺精度(100m),甚至大于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所要求的200m。

2.3.2要素综合位移法

虽然利用数学的方法对数据精度进行了干扰,但是为避免要素的泄密,符合《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有选择地使用了数据,对不能公开表示的要素进行了删减、综合、位移处理,主要注意以下要素的处理:编制完成的图不提供投影方式与投影参数,不表示控制网;要删除测量控制点;要删除各项经济建设的数据;要删除保密道路、未公开的机场;要删除管线要素;如果要表示地貌,要对等高线进行适当的综合,等高距要合适,图面上不表示高程点,要符合国家《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的要求。敏感要素(例如水库的大坝、重要的桥梁)要进行适当位移。

2.4制图综合

制图综合就是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景观条件等,用科学的概括与选取手段,在地图上准确地反映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抽象出其基本规律的过程。由于专题地图依赖介质尺寸,一般以行政区为单位编制,造成地图综合取舍尺度的不同,所以在编制过程中必须依照行政区的范围确定取舍尺度,而不设立统一的比例尺,以16K全国地图集为例:上海的比例尺1∶35万,而新疆的比例尺1∶510万。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抽象的制图综合操作程序化,并把制图综合任务转化为计算机环境下自动执行与优化的可执行操作链,从而达到提高制图综合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目的。

3结语

运用以上方法我社已经快速编制出版了《厦门户外休闲旅游详图》、《泉州市地图册》等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高新技术飞快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扩大和提升测绘信息综合服务的功能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而公开版地图是地理信息社会化服务最主要的形式。利用基础地理数据编制公开版地图,可以改变传统地图集以页面为基础的线性为主的数据处理方式,使地图出版做到所有图种地理底图数据来源相同,更新一致,提取灵活,编辑检查成果得到沉淀,提高地图编制能力,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参考文献

[1]王敬恩,康义凯.小比例尺地图编制的GiS设计[J].测绘标准化,2008(4).

[2]地图编制与应用[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994(4).

[3]田洪军,梁彦庆,黄志英,等.基于GiS的农用地等别图制图综合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4).

[4]武利.mCai地图编制课件的应用探讨[J].现代测绘,1998(4).

[5]梁建国,徐占华,颜宇.CorelDrawVBa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9(S2).

[6]徐占华,梁建国,向泽君.重庆市公开版地图数据库设计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