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15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1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

(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2

关键词: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拓展到民族国家之外,经济活动的主体从个人发展到民族国家与跨国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政治与经济互动关系已经不再是民族国家之内的问题,而是一种国际的政治经济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构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

传统意义的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从一般的政治经济学中发展而来,都是力求探讨社会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并吸纳一般政治经济学的众多理论与研究方法。但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关注范围更大,“尽管不是完全地,(但)主要是集中于国际行为体(国家、全球公司、国际组织、社会运动等等)间的活动”①。国际政治经济学又不完全拘泥于国际与国内的界限,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经济活动也可能影响到国际间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也对国家内部的政治与经济产生作用。但国际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民族国家体系内的国家等国际行为体而不是个人,因此,国际政治经济学有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

国际政治经济学融合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众多内容,但它不是两者的简单结合,而是在两者基础上的新综合。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国际经济学与国际政治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是研究国际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但其中的政治、经济因素不同于国际政治或经济中的纯国际政治或经济因素,还包括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甚至是文化的因素。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自60年代末出现后,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这一学科的交叉性,它的理论来源的多样化,研究的角度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最新的发展还包括文化因素)相混合,其理论分类较为多样。但目前最为人们广泛引用的是吉尔平的分类,即:民族主义(也称重商主义、现实主义或国家主义)、自由主义(也称全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①。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一部分,吉尔平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分类应该说是以国际关系理论分类为基础的,与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分类相一致②,具有相对的包容性。但其自身由于研究内容不完全等同于以政治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关系理论,因而这一分类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一、民族主义理论传统及其当代代表

1理论渊源。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主义理论是诸流派中最具历史传统的理论。从政治经济学上,它可以追朔到16世纪以来的重商主义思想,在政治思想上,它源于修昔底斯、马基雅维里等人确立的政治现实主义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和已有很好文章论及③,这里不再赘述)。另外,韦伯的国家社会学中的许多思想也是民族主义理论重要来源之一。重商主义传统 古典重商主义是最早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进行研究的思潮和向当权者提供的政策建议。古典重商主义者如博丹、柯尔培、托马斯·孟等人的思想本质正如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所归纳的那样,是使所有经济活动服从于当权者的国家利益④。古典重商主义者吸收了如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等人的思想,认为正式的权威如果不能节制自我利益的追求,其结果将是残酷的“天然状态”。因此,必须用公共权威来使个人利益转化为普遍利益⑤。古典重商主义是顺应建立现代世俗国家要求的。因而在欧洲新型民族国家初创的一百年间它得到了普遍采纳。但由于它对财富认识上的缺限和在实践中的矛盾性。到了18世纪,受亚当·斯密等人严厉批判;加之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霸主,一时重商主义似乎失去了昔日的光采。

19世纪初前后,重商主义思想又以一种经过改造的面貌出现。汉密尔顿和李斯特是代表。两人都主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论述贸易保护主义的必要性的。汉密尔顿把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年轻美利坚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经济活动的布局与国家的生存息息相关。为此国家必须要“拥有一切必需的供应品”①。这种“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思想的雏形不久又影响了李斯特。李斯特不仅从政治还从经济上较科学地阐述了其重商主义思想。首先他认为自由主义论点是一种静态和短视的学说,忽视了长期的和动态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利益。其次,李斯特认为自由主义者漠视了国家具有不同于个人这样的经济主体的利益特殊性,国家所处的现实环境和它的历史发展程度决定了国家间的对外经济政策也不可能也不应该一致②。汉密尔顿和李斯特及其以后重商主义思想在西方学术界(主要是经济学)并不占主导地位,但在国家的决策者中却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后起的工业国。

经济学家维纳对重商主义这种带有强烈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理论总结如下:财富对国家来说是实力的基础,不论为了防卫还是为了侵略;实力是国家获取财富并使之成为必要和有价值的手段;财富和实力是国家的两个根本目标,从长远看两者是统一的,但在某些时机为了长远的经济繁荣,国家有必要作出某种经济牺牲③。韦伯的国家社会学对国际政治经济民族主义理论的影响 韦伯的国家社会学中也体现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尽管韦伯不否认市场的效能和社会阶级的力量,但国家在韦伯思考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他认为政治与经济存在着互动关系,在领土范围内合法强制手段的垄断使那些当权者具有对敌对社会力量的明显优势;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既能支配市场又能控制社会阶级,而现代国家的发展依赖于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国家产生于市场,经济过程又不能远离社会与政治的过程,而是两者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两者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的具体结合④。韦伯的政治经济思想与以往的重商主义在两个方面是相似的,第一,认为民族主义是经济活动的推动力量,经济国际化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强化与外化;第二,把经济活动放入到一个社会和政治是某种限制性或决定性因素和环境中来分析的。另外,韦伯的“理性”现代官僚的概念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决定对后来的民族主义理论微观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学民族主义理论的特点和代表。

特点 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主义理论虽继承了16世纪以来的重商主义传统和政治现实主义传统。但当今民族主义理论的根基是已经演进的并更加系统化的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他们认为国家对权力与财富的执着追求来源于人的政治动物本性(这一观点最早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中把它作为国际权力斗争的最终决定因素)或者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哈斯是较早论证了这一点的,后来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将此作为国际政治结构理论基础)。因此,民族主义论者强调国际关系的动力来自于这种国家的政治动物本能或国际政治的独特结构,这也自然地反映到国家经济关系之中。所以,他们认为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政治环境和政治结构决定经济关系,或更简单地说是政治决定经济。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民族主义论者是从以下三个假设来思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第一,民族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主要行为者和分析对象。国家是其行为的最高判断权威;其他行为者服从于国家,它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基础受制于国家权威。同样,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也服从这一法则。第二,民族国家是权力最大化的追求者。权力对国家来说既是目的又是实现其他目的手段。这是国家的政治动物本性或国际政治结构的自决定的。第三,民族国家是理性。以成本收益法则行事,但这种收益不是绝对收益而是相对收益。因此,由于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家之间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不是平行的和相等的,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是一种互为消长的“零和游戏”,具有相互冲突性①。此外,民族主义论者还认为国际权力分配格局是决定国际经济关系形式和状态的因素。由于民族主义论者以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基础来思考国际经济,他们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前途大多是持悲观态度的,强调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现状维护和管理。

在民族主义理论中有两种研究角度。一种强调国际关系权力分配格局或国际政治结构是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它与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理论的联系较为密切,是一种宏观的研究;其理论核心是所谓的“霸权稳定论”②。这种研究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和历史循环论的特点。另一种重视国内的官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特征和利益分配关系对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作用,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受一般政治学和行政学中的理论影响,如被称为“官僚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受到两方面理论的影响,一是韦伯的“理性”现代官僚概念,二是美国组织理论中“非理性”官僚概念③。后一种研究可称为微观研究。这两种研究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只是各有侧重,宏观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国内政治因素作用,微观研究中也是以国际政治结构为前提的。宏观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吉尔平、克拉斯纳等,微观理论的代表有克岑斯坦、艾文斯等。由于微观理论多从国内政治特点来分析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往往带有比较政治经济学成分。

代表作品 在宏观理论中,吉尔平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国际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堪称宏观国际政治经济学民族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此书中,吉尔平从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则出发,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循环过程,国际权力政治的现实决定了国家间在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总是追求“相对领先”,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经济强国必然要利用发展起来的经济力量要求获得政治上相应的权力,而衰微的强国必然利用旧的制度权力竭力阻止新兴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上的崛起,维持其原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这种新旧势力的较量最终可能是战争,结果是建立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和新国际经济体制,这种现象周而复始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④。

在微观理论中,克岑斯坦的《权力与充裕之间》是较有影响的一本书。书中通过对6个工业化国家国内结构的解释来试图弥补宏观理论过多注重国际和跨国因素而较少触及国内因素的缺限。克岑斯坦认为在面对世界经济的共同挑战中,民族国家的内部结构是产生不同反映的主要原因,离开这一因素,就不能理解国际相互依存与政治战略的关系,国际环境和国内结构共同作用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对外政策,但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如霸权衰落时,国内的政治结构在决定国家的对外经济战略上显得尤为突出①。

二、自由主义理论渊源与当代代表

1理论渊源。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国际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经济解释。它是从经济的角度解释国家间合作可能性和必要性。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凯恩斯的政治经济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 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鼻祖当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理性出发,认为以绝对成本差异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在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扰下将最终导致个人和社会效率的提高、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增进国家的实力和国家间的和平。因此,自由贸易是人类理性的最佳选择,经济不应该受政治机器的干预②。在亚当·斯密之后,李嘉图、穆勒等人发展并改进了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李嘉图以相对成本法则来代替绝对成本法则,这使自由贸易理论更适用于一般的条件,更具普遍性。其次,亚当·斯密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哲学的和整体性的,把政治经济学放在一个道义的和历史的背景下,而李嘉图把理论注意力缩小,但使理论更具说服力,把经济问题和政治与社会问题更明显地分开并提出更为精炼的解释;虽然亚当·斯密的研究主体是个体,但李嘉图比亚当·斯密更明确地为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建立了方法论个体主义(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的基础,使之可以应用于各种条件下的个体,如国内经济中个人、集团和国际经济中的民族国家经济,并为后来的经济学一直所沿用。

尽管古典政治经济学没有在其理论中用其自由经济理论来详细阐述国际政治经济的关系,但从其理论的内在涵义中可以看出其国际政治经济观:经济自由主义相信贸易与经济合作是和平的源泉,因为分工贸易下的国家间经济关系是一种“双赢”的游戏,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国家间相互依存的互惠权利,有助于巩固国家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对国际间的政治和平与稳定起促进作用③。凯恩斯经济思想的影响 凯恩斯与马克思一样,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与消费存在着失衡,并且这种失衡是市场力量所不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政治力量。这不仅在国内政治经济中有着重要意义,对国际政治经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凯恩斯又一次把“纯经济学”带回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凯恩斯认为,优先考虑充分就业在一个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既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又影响国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方法之一是扩大出口,但各国都以扩大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就又回到了重商主义的道路。如何解决竞争与国际和平这一矛盾,凯恩斯在反思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各国在贸易上采取“以邻为壑”政策所造成的政治经济恶果后,提出了以国际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凯恩斯在国际经济领域中从某种意义上引入了经济宏观管理和协调的思想,他认为在无政府的国际结构下,建立类似政府在国内经济中所起作用的国际制度是在竞争中促进合作有效途径。这一思想对70年代以来的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特别是相互依存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

2当代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特点及其代表。

特点 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思维上与国际关系中的理性主义思想是一致的。一般都承认国际无政府状态,但他们更重视与这一状态并存的还有有序的国际交往;强调国际关系中各国的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和共同规范对国际社会存在所具有的聚合作用和由此带来的和谐性。因为这是人的内在的理性本质使然,人的这种内在理性本质使人能按照自然的法则,在合理保存和造福自我的同时发挥其固有的群体秉性①。自由主义理论正是从经济上阐述这一思想的,其核心是比较优势法则。自由主义理论按照这一法则,认为国家间的经济交往的加深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总体上对民族国家的“自治”有着一定的削弱作用;并且国家间经济相互交往的加深在利益上造成的“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状态可以促使各国在经济竞争中寻求政策的协调,良化竞争,而不是回到重商主义的“以邻为壑”的相互残杀之中。这种协调可以用一定的制度加以保证和促进,如当今世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等。因此,自由主义者在国家与市场的矛盾关系问题上,更多地倾向于市场的力量,认为国际经济交往与相互依存关系的存在可以改造传统的权力政治特性或消融国际政治的冲突性,发展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是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的重要途径。这种经济决定政治或改造政治的观点是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本质。

自由主义理论也是从三个基本假设出发的。第一,个人是政治经济学分析的主要出发点和行为角色,尽管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占重要地位,但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最终要归结到个人。第二,个人是理性的和功利(而不是权力)最大化的追求者。因为个人这种功利是主观自我满足的最高价值水平,是“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的选择的绝对利益的增加,而不是民族主义者的相对利益的领先。第三,个体间的这种利益机会成本间的选择是促进彼此间合作的重要手段,因为这种条件下的经济交往不再是一种“你得我失”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双赢”的互利。另外,自由主义论者尽管认为国家力量在经济生活中应越少越好,否则会干扰市场的作用和回报,但也主张国家提供某些“公共商品”来为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或阻止市场失败②。因此,自由主义论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展是持乐观态度。因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家的利益认定不是现实主义者的权力增加,经济交往的结果是彼此经济和福利的增进,进而对国际关系的和谐有积极的作用。

自由主义理论内部在具体的研究上也有一些特点。一种是宏观的自由主义观点,强调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国际政治的改造作用。在宏观理论中有极端主义的观点,认为民族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过程中已经让位于市场,国家受到了一些巨治结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正在逐步过时,并将其权力转让给更能适应新的国际环境的跨国组织,声称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使经济消融政治已不可避免①。但更占主流的是吸收国际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的相互依存理论。另一种是微观理论,它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国际经济关系对国内政治的改造上,注重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对国家内部政治关系的作用上。这种研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比较政治经济研究的色彩。但与宏观理论(应该说宏观理论中也有对国内政治的分析,但研究的重点是国际政治特征)相比,影响力较小。

自由主义理论与其他两个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不同的是,它更多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象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以历史—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

主要代表著作 自由主义理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相互依存理论。这一领域进行最早研究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他于60年代末所写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学:大西洋共同体的经济政策》是依存理论最早作品,并使相互依存这一概念普及化。库珀在此书中认为技术进步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比较成本的差异似乎正在消失,贸易利益明显地来自竞争优势;而且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阻止了世界市场的均衡,在常规的周期内,未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较之以往可能更加频繁,而且规模更大,鉴于此,库珀采纳了凯恩斯的经济合作思想,提出国际政策协调是在依存世界中唯一能实现各国经济目标的途径,重商主义既会引发失败的竞争又为目前的国际制度所限制②。但他和凯恩斯一样,较少考量国际政治条件是否能促进还是阻碍国际协调,只是假设各国领导应从功利“理性”出发摒弃自私政策,进行政策的协调。

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在70年代中期推出的《权力与相互依存》是相互依存理论中最具影响作品之一。他们认为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现实已经使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解释部分失效,应该用一种新的、更全面的理论来补充或替代现实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他们称之为“复杂相互依存理论”的理论。这是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自由主义理论,但却深入地分析了相互依存的现实对国际权力政治的改造。在书中,奈和基欧汉认为现实主义理论的三大假设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已经不再绝对化了。因此,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传统的一元化领导不可能有效,需要国家间多层次政策协调,使各国特别是弱国都认同国际制度的合法性③。奈与基欧汉此书可以说是自由主义理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对后来的相互依存理论研究起了极大的影响。但它也存在这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南北关系中的合作基本涉及很少;第二,国际制度的建立和维护论述不够充分。80年代中期由基欧汉所写的《霸权之后》,就是对国际制度的建立和维护进行进一步深入论证的专著。此书是较典型地采用科学研究方法,用博奕理论论证了自私者之间从理性出发也可以在竞争中的进行合作,并认为合作的程度取决于制度的功能①。同样这一著作对南北关系也关注很少。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及其当代的研究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观。

以政治经济学对国际关系进行研究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一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尽管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些观点上有所不同,但唯物史观作为这一流派研究的理论指南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而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分析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如剩余价值理论也一直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研究中重要基础。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 尽管马克思没有对国际层面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进行过系统的表述,但他的思想中也具有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成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制追求,其造成的社会政治结果是:社会再生产的不断破坏和贫困人口的加剧。另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是外向扩展性的,随着商品和资本的输出,资本主义在改造世界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不对称的依赖关系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统治,并且促进了世界性的阶级联系和发展了世界性阶级对抗的政治结构,这种阶级结构关系使马克思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资本主义,而且这种革命的物质条件也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准备好了。

列宁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列宁的政治经济学观应该是一种真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它是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并结合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现状建立起来的,其中吸收了罗莎·卢森堡、希法亭和布哈林等人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观。列宁的理论集中地体现在《帝国主义论》这部著作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列宁从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五大政治经济特征出发论证了其对外政治经济扩张的必然性,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在国际上或暂时进行妥协或进行争夺经济资源的战争;无产阶级可以在战争中从最薄弱的资本主义环节夺权,进而实现世界性革命的成功。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这时不论从政治上、经济上还是社会生活中已经腐朽和没落。列宁的理论在很长时期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研究的主导理论。

2战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②。

特点 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尽管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见解,但在一些最基本的观点上仍然与经典作家保持着一致。如:认为资本主义创造了财富的两极分化,并且否认个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必然的导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样自由主义的观点,相信资本主义体系作为一个具有内在冲突的体系应该也必然地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因此,尽管在革命的道路和方式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否定旧制度或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合理性,要改造这一体系,建立新体系的革命性没有变化。从具体上讲,战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以下几点体现自己的特色:

第一,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仍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占主导地位仍是经济决定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上,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决定了资本的扩张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格局,这种经济格局又决定着世界的政治面貌。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和分析单位是阶级,或者资本和劳动。中心与的世界经济结构划分就表现了国际阶级划分色彩。第三,他们认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阶级的行为是为了本阶级物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第四,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决定了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不可能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且在经济成果上必然“你得我失”,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是“零和”的①。

战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集中反映在三个领域:一是对第三世界的贫困和持续不发达的研究;二是对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研究;三是对不断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工人运动命运的研究②。第一方面是以“依附理论”为主要特征,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既有第三世界的一些学者,也有一些西方的持马克思主义观政治经济学学者;第二方面是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葛兰西学派”为代表。第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工人的权利和对资本流动的反应与斗争策略的研究。最后这一内容的研究不如前二个方面研究有世界范围的影响(所以下面不做介绍)。战后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上是以宏观为主,除“依附理论”和西方工人运动研究中有些对具体国家和地区的个案研究外,绝大多数都是侧重整体研究。

代表性观点 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输出并没有导致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的加快,是“依附理论”研究的起点。1957年保罗·巴兰在其《增长政治经济学》中首先提出这一问题,并认为:资本从亚非拉地区榨取剩余价值后,并没有把剩余价值用于开发第三世界,而是返回到发达国家,从而造成这些地区的发展停滞③。在这位“依附论之父”的观点基础上,其他学者后来进一步提出各种“依附理论”④。其中现在较有影响是卡多佐的理论。70年代起,随着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卡多佐认为: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所谓的“历史结构”条件时,即外来资本、本国资本和本国的政治统治处于一种相互有利的关系状态下,外来资本引入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同于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而是一种联系性的依附发展(associateddependentdevelopment)①。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教研相长

由于我国正处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所以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重要性已经超过政治经济学,更有甚者直接称西方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不断被弱化,西方经济学地位得到很大提升,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许多高校在经济学教学的课程分配上过度偏重西方经济学。学生在学习经济学时,发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内容、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很大的冲突。大部分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更具实用性,政治经济学理论比较抽象、空洞。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时,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

事实上,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政治经济学受到了来自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严重挑战,如何创新地讲授该门课程以应对这一困境是目前该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讲好导论是教学成功的起点

导论部分是学生接触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开始。学生在高中阶段虽已了解到一些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他们的许多认识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此,纠正他们对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认识,厘清政治经济学的准确内涵,就成为导论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经济学还没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因此,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经济学专业的作用等也应成为导论部分必须讲解的内容。我们的教学经验是,导论部分的讲授一般要花费4-6个学时,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除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的疑惑,纠正其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各种误解,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兴趣。最后,介绍一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动态,以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

导论部分讲授的内容一般包括:1、通过提问和讨论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动因,以及他们是如何认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2、从经济学发展史出发,介绍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3、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厘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政治理论课、邓小平理论课等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4、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色和最新动态;5、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6、讲授经济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实践经验来看,导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导论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大增,这便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例教学法,即运用案例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向学生提供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见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早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类、法学类及其他许多应用学科的教学中,并且收效明显。

政治经济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抽象的理论推导,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过精心准备,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具体生动的事例即案例交给学生,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由于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对青年学生有特殊的吸引力,可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讨。

引入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这不仅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为政治经济学课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结合点,使学生学会自觉的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从而增强了深入理解和接触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自觉性,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公认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方法。由于这种教学法是通过一个真实的或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之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认知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理论,以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去优选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即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老师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没有了任何依靠,只能靠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可见案例分析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揭示了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后来列宁提出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过去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只能机械的记公式、背概念,根本不理解其内在的必然性。我们将前苏联和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制定并执行了几十年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以及执行这一方针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加工整理成一个教学案例。把大量有关我国和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分析和判断。通过充分的讨论,可以看出,学生不仅掌握了什么是“按比例发展”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存在的必然性,而且认识到了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还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利弊,指出应该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合力来实现这些规律的要求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这种教学效果,是采用传统教学法很难达到的。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引进政治经济学课教学不仅是必要、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认为,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坚持教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在历史上,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为其研究内容中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分分合合,经济学的名称曾经是政治经济学,近十余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又兴起了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潮。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再到现代经济学中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实际上是人们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入的体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价值不容置疑。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其学术水平,而且可以增强其政治经济学素养。而教师要想教好政治经济学,必须拥有良好的政治经济学素养。故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是教学成功的法宝。

我们知道,《资本论》所阐述的共产社会是对未来的预期,需要高度的抽象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大量的实例进行分析,所阐述的是事物的本质。教师是《资本论》教学实践的主体,能否教好《资本论》,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资本论》是宏观且抽象的,缺乏直观性。试想,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资本论》的历史、背景,没有深刻领会《资本论》的思想,如何能教好学生?所以,教师在讲授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度与准确性。即,教师在想尽千万百计改进执教方法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之路上长盛不衰。

简言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要以一定的理论研究做积淀。同时每位教师更要深刻地认识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愈来愈难,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使学生对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感兴趣,我们的教学人员既要深入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又要深入研究实践中发生的新变化,(下转封三)(上接第292页)发现的新问题;既要有一流的理论水平,又要对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实践十分熟悉。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政治经济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给政治经济学教师更多的学习时间与考察时间,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考察学习,使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宽阔的专业知识,又对实际情况比较熟悉。

其次,政治经济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清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分析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原意,给学生们一个清晰的马克思的思想观点;二是讲清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特别是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产生差距的原因;三是讲清楚在实践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问题,给政治经济学更强的生命力。

最后,政治经济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一方面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性,具体要讲好三个理论: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资本主义经济实践发展对政治经济学的新贡献,即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理论;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动态。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实践。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既要用一定的篇幅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与热点问题,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方向性的对策建议,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又要用一定篇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做出符合实际的合理解释,并预期它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阵军.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6(1).

[2]杨敏,谢元态.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学生感受差异性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

[3]杨文进.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六大区别[J].学术月刊,2007(12).

作者简介: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4

在我国的普通高校中,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课程。无论在各个专业,包括工科专业和社会科学专业,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和必修课。在对这门课的教学中,除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外,还存在着一些误差,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特别是在工科院校,由于其学习的经济类课程比较少,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于其工科背景,容易造成一些认识上的误解,从而影响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从教学实践中,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认为在教学中除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把握好下面一些基本原则,并注意贯穿这些基本原则,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的要求,使学生真正能够从理论上得以提高。

一、坚持理论的方向性

高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进而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教学目的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门课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成长,对世界观的形成,对以后的工作实践,正确认识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讲好《政治经济学》就必须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教师要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他们的思想特点,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和研究。但是,存在一些现象,有一些学生,甚至包括一些老师,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的理论意义,没有很好的坚持理论方向性。有的还提出来和西方经济理论,一起穿插讲授,且不谈此建议逻辑上的对立,将两种不同的分析经济现象的和经济规律的方法,怎么可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可见是极端错误的。

有的在教学中,虽然没有上述那么明显,但往往忘记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也失去了方向性。因此,我们要坚持理论的方向性,通过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当然,我们坚持理论的方向性,并不是进行呆板说教,要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政治经济学》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教师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圆满的达到教学要求。

二、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

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坚持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的。因为在实际教学中也往往存在这种现象,表现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性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在教材编撰、理论研究中都有所表现,对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理清有关的认识和范畴。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性的认识上,这种倾向表现为:政治经济学往往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既讲政治又讲经济的学科,或者是完全政治性的学科,因而政治经济学书籍常常被作为时事教材宣传材料或思想教育读本,忘记了它的理论性。

事实上,政治经济学并不是既讲政治又讲经济;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在理论经济学层次上,并不存在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严格分野。从学科的历史发展上看,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具有相同的内涵,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存在差别的是,不同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体系在理论框架、理论观点上有差异性,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差别等。有这些错误观点的人,本身其经济理论水平就有待于提高,对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课程的理论性、科学性,要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时事报告等是现在有关的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而理论是没有改变或很少改变的,具有很严密的科学体系。如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经济就一定存在,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充分认识到这点,才能让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才能通过学习理论来指导他们更好的工作。

三、处理好政治经济系与应用经济学科的关系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创新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07)01―0005―06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创新

在开始论证这一命题的时候,为了对命题理解的统一,首先有必要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从其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而从其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由此,马克思主义可以从狭义上和广义上理解。从狭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邓小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明确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可以得出逻辑的结论。从马克思最初赋予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从广义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和由后人发展了的政治经济学,自然也包括由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创新时,更多的是指从狭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政治经济学。

之所以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创新,是因为:

第一,时代不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蒸汽机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资本主义制度处于上升时期,并趋于成熟;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罢工、武装起义、暴力冲突,成为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阶级的一些重要形式。在这样的时代,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危机的发生、工人运动的发展,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在创造高度发达生产力的同时,也开始并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并已经造就出推动其走向反面的生产力条件和阶级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及其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到必然性,为工人阶级提供反对资本家阶级的思想武器,就成为政治经济学庄严的使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其他组成部分一起,就是适应这样的时代需要产生的。所以,从一开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具有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时间过了150多年,时展了。当今时代,人类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遇到过挫折,资本主义在经历反复严重危机后有所调整,有了一些新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竞争、合作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发展,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要潮流,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局部地区的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并不太平。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完全固守原有的理论显然就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实现理论创新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第二,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时代的发展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其本质而言,实践是理论产生的本源,是推动理论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之后,实践有了革命性的发展,概括起来,突出地表现为三个根本的方面:第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第二,资本主义经过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有了一些新变化;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变成现实,由一国到多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显示出在许多方面尚不成熟。在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曾经发生过许多曲折,甚至是严重失误和挫折,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都是实践提出的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必须发展和创新。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否创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亟须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在生动活泼的实践和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否创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所以无论是从实践和时展的要求,还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身建设的迫切性认识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必须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创新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创新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而且是更重要的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能够创新,回答是肯定的,因为:

1.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仅要求政治经济学创新,而且为此奠定了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之丰富多彩,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认识世界提供了手段。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人类认识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提供了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变化,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更加充分地展开,使人们深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成为可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可供总结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开始受到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有了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就有了肥沃的土壤。

2.理论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科学的发展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就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发展起来的。正像列宁所说:“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284―28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之后,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理论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成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宝贵源泉。此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理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国家的经济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的进展等,都可以成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借鉴。所有这些,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3.中国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积累了一定经验。新中国建立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的飞跃,国民经济较长时期内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的曲折探索和改革,有序地实现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初步建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转变,在国际经济复杂动荡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基本保持着协调健康发展;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迅猛增长,一个曾经封闭、半封闭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作为20世纪一个重要标志的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上述的成就对世界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相匹配,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有了长足的前进,提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的理论;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的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等等。但是,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相比较,经济学理论的滞后和落后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给予已经发展的丰富实践以更加科学的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学理论也应该走向世界,象经济发展的实绩一样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

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理论的创新也不应该停止在一个水平上。毋庸讳言的是,在我国前进的道路上,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的和一些新生的矛盾纠缠在一起,也开始凸现出来,我们仍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如何从体制上、机制上保证国有经济发挥足够的作用和活力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农民失去土地引起的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将是较长时期困扰我国的突出问题;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影响着人们对改革和社会的态度和信心;消除贫困、扩大就业将是长期的重任;资源、能源、环境的严重制约,将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长期的威胁;金融安全问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问题、对外开放中的贸易摩擦问题等等也将长期构成对我国经济的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如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妥善解决,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造成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呼唤着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既适合于中国国情,又能反映经济学最新发展的理论是摆在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248-249。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68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从来到世上,就具有开放、发展的特征,在今天,有了丰富的实践,有了人类社会创造的许多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一定能够实现。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基本方向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一是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三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也是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因为,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必须是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够引领实践健康发展的理论,而这样的理论只能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并在实践中受到检验和发展。书本的知识,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成果是重要的,没有这些知识和理论,一切从头开始,也很难实现进一步创新,但这些知识和理论只是已有的理论,它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创新经济学理论提供基础和借鉴,但却代替不了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所以归根结底,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只能源于实践并随实践的发展而深化。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特殊的文化、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经济制度,只有对这些“特殊”吃准吃透,才可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和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只有投身这样的实践并善于从这样的伟大实践中吸取营养,才可能总结出伟大的理论,实现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而这一点,几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所不可比拟的。中国的经济学工作者,处于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国家,得天独厚,应该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做出世界性的贡献。基于此,我们应该多一些自信和自豪,而完全不必凡事跟在别人后头跑,甚至妄自菲薄。当然,强调首先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并不排斥从世界的实际出发。我们处于一个开放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时代,不了解世界,也就不能很好地研究中国,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要从世界的实际出发。

在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同时,之所以还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因为这是已为实践证明非走不可的必经之路,舍此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生命力和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和经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否则马克思主义不能发展,中国的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理所在。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的思想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教条主义是本本主义,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和字句,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这只能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实用主义则是容易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往往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一些不正确的东西,从而肢解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同时,之所以还必须充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善于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成果,具有开放性。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吸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今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合作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善于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西方经济学的文明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当前,一个客观事实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比我们高,综合国力比我们强。西方经济学作为对这种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理论概括,包含了一些科学的对我们有用的成分,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有分析地借鉴这些科学的成分,为我所用,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益的。当然,必须明确,西方经济学有其非科学性,主要是:将资本主义作为永恒的、美好的制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将市场看作是万能的已为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排斥和否定对经济的干预也是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正因为西方经济学有这些非科学性甚至是根本性的缺陷,所以它不可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时候,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取有舍,有用有弃,而决不可照抄照搬。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6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个人决策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布坎南、塔洛克等学者发展起一门政治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开始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以及政治过程,并强调政治和经济的内在关联性,从而导致了新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传统政治学的各个方面,其中公共选择理论是新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理论思潮。[1]以布坎南和塔洛克为领袖人物的公共选择理论成为“政治的经济学”理论,“关键的因素是方法论的移植和创新”,[2]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3]因此,作者认为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或者说创新价值在于方法论的创新,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公告所称:“布坎南的贡献在于他将人们从相互交换中各自获益的概念应用于政治决策领域。”不仅如此,我们从丹尼斯·缪勒对公共选择的解释中也可以看出其方法论的重要性。[4]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的方法论主要有三个:(一)经济学的交换模式。布坎南把经济学的交换模式看作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一方法论因素。他认为经济学是“交换的科学”,公共选择学者将这种观点用于对政治过程的观察,将政治学也看作是一门交换的科学。公共选择理论与交换范式共同塑造政治过程,将政治制度视为政治市场,将过程视为交换过程。按照这种个体主义的政治观,在政治领域中,重要的命题并不是国家、团体和党派,而是这些团体之间与组成这些团体的个体之间,出于自利的动机曾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有效率的政策结果并不产生于某个政治领袖或神秘人物的头脑,而是产生于团体之间或组成团体的个体之间的相互讨价还价、妥协与调整的政治过程。(二)“经济人”假设。即理性人假设,“经济人”的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的伟大贡献,而公共选择理论者将这以假设应用于政治领域过程的分析:个人在政治活动或集体选择过程中,同样追求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这种效用可以是地位、权力、荣誉等。(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人类的行为包括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都应从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公共选择理论将这种方法用于分析政治领域及政治过程,将个人看作是评价、选择和行动的最基本的单位,把社会存在看作是各种个人而非团体或阶级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张用个人的动机和目的来解释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现象。它要探讨个人的偏好、决策、选择与行动在一个特定的组织或制度的结构中是如何产生某种复杂的总体后果,即探讨个人选择如何加总为集体的选择而产生某种总体后果,这一过程在私人活动中表现为市场过程,而在集体活动中表现为政治过程。因此,依据公共选择的这一方法论,集体行为被看成是个人在选择通过集体而不是经由个人来实现目的时的个人活动,而政府被视为是一系列过程或一种允许上述活动所产生的机构。

二、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与启示

(一)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范畴的“经济人”假设移植到政治领域的研究之中,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创新。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在人的行为动机上的假设是对立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利己主义基础上,而西方的政治学则是假定个人是追求公共利益和利他主义的。这是公共选择学者对于这种传统政治学假定的否定是一种创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作为人,其行为特征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论你是普通的人还是政治家。因此,“经济人”可以用于分析政治主体的行为。方福前教授在《“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一文中指出:用“经济人”范式来统一分析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的个人行为有助于构建逻辑一贯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有助于理解政治家和官员的行为以及政策。但是,现实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人是五颜六色的人,用一个不变的动机来概括一切人的行为动机未免会以偏概全。……事实上,支配个人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动机都是多元的。在用“经济人”范式来分析个人从事政治活动的动机时,我们需要补充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关于个人的行为动机分析。[5]

(二)公共选择理论采用了演绎方法和数学模型推理方法,从而使研究结论具有了数理基础和依据,这样数理推导的政治理论更能够更让人信服。公共选择理论中寻租理论、官僚体制理论、利益集团理论、投票规则分析等理论都使用了大量的定量数学模型来推导结论,如:奥尔森在研究集团大小与集团中的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他采用了定量的数理推导,得出了结论:“如果在购买集体物品的任一水平上,集团收益超过总成本的量要大于它超过任一个体收益的量,那么就可以假设会提供集体物品,因为个体的收益超过了为集团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6]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之一正是它指出了任何政治决策的制定都应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有成本和收益,一项好的政策至少是收益大于成本的政策。布坎南和塔洛克在《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就对投票规则和选择规则特别是全体一致的规则作了成本和收益的分析。

(三)公共选择理论将政府决策或公共决策的分析建立在个人决策的基础上。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体现在它们对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看法以及对政府和政治的见解上。在公共选择理论家看来,个人只是社会秩序的基本组成单位,而政府只是个人相互作用的制度复合体,个人通过制度复合体做出集体决策,来实现他们相互期望的集体目标,同时也通过制度复合体开展与私人活动相对立的集体活动。公共选择理论把个人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把社会存在看作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应当根据个人来解释社会和政治,而不是根据社会来解释个人。布坎南曾经把他的公共选择理论看作是“政治过程的个人主义理论”。不少学者也支持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卢瑟福认为只有个体才有目的和权益,社会制度及其变迁只是个人行动的结果。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也遭到了很多批评,批评者认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片面强调个体的作用,将集体看作是一个个体的累加,试图从个体行为推导出集体行为,这实际是一种机械论。

参考文献

[1]除了公共选择理论之外,新政治经济学还包括:集体行动理论,寻租理论,官僚理论和acemoglu的政治科斯定理等。

[2]参见陈振明:《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及其启示》,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2月,30页

[3]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第18页。

[4]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政治经济学;教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作为经济分析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校的思政、经济学专业作为主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设,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亟待改革。笔者针对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教学方法。

一、政治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经济学科,在我国保持其主流经济学地位,其学科特点主要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1.理论性

《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中阐述市场经济理论的,其中的许多在抽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规定性后,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明显的理论指导作用。如:商品货币理论、竞争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环和周转理论、社会总产品实现条件理论、流通费用理论、信用经济理论、地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

2.实践性

处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前提下,不断研究新的实践问题,丰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实践,也包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实践的新的理论概括。

3.应用性

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经济学科。这就使政治经济学具有应用性特点。政治经济学以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为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选择不能体现其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特点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政治经济学使用的教材与全国其他高等院校趋同,其民族地方特征未能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知识准备相对欠缺,一些涉及政治经济学相关方法,如:数学分析法、模型分析方法等未能学习和掌握,学生学习到政治经济学中相关知识时,只能是一知半解,教师难以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高校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一般都选择全国统编教材,目前使用的是由逄锦聚等主编的面向21世纪政治经济学教材(第四版),内容庞杂,采用的数据陈旧,理论内在逻辑关系不紧密,涉及地方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和具体问题的内容案例很少。

2.政治经济学教学师资薄弱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教授政治经济学的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青年教师比例少,教学能力不高,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师资培训的经费欠缺,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不能满足培养人才的需求。

3.政治经济学传统的教法与测试方法亟待改革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教授政治经济学的大多数老师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上大课,老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听,“满堂灌”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大多数学校已建有多媒体教室,但其设备现代化程度不高,同时由于教师年龄偏大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收集材料、ppt制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熟练、收集材料困难、ppt制作难度大、备课量大等因素,致使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抽象的理论、数据分析、模型等,需要用课件影像资料来形象深动地阐明,而得不到运用,使其问题更加复杂化和抽象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既单一,教学效果又不佳。

政治经济学很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由于受传统考试方法的影响,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基本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既简单又单一,造成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脱离实际,很难体现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4.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环节缺失

政治经济学既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应用性很强,但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实践,加之高校扩招,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到基层、企业、经济开发区等去调研,一些涉及本民族地区的重大经济现象、重大经济问题、热点、焦点、民生的问题,无法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找到答案,从而削弱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价值,削弱了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功能,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

1.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着力充实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政治经济学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同时,应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大纲和补充教材编写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为指导,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成熟的案例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2.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而又稳定的师资队伍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大多数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还比较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达不到要求,而且教师队伍不稳定,为此应集中力量重点解决教学骨干教师的问题,一是要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搭建科研平台,创建能引得进、留得住、出成果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人才的引进,优化师资结构;二是要通过“西部计划”、“教授工程”等措施将优秀教师送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培养改善师资结构;三是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与合作,要求教师深砧教材,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发现学科新问题,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从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确保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3.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政治经济学理论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从基本概念范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在黑板上一步步演绎出一般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原理引用一些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教师把备课、教学精力用在了概念范畴的界定和逻辑推理上,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因受课堂时间的制约而理论联系实际显得有些欠缺,学生学习时感觉抽象难理解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将政治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其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熟练和掌握多媒体的运用,要求教师要制作自己的课件,通过课前大量的准备、课件的制作,在课堂教学时节省传统板书时间,传授大量信息,既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法更具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要克服办学经费困难的矛盾,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硬件设施,为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前提基础。

改革传统考核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程度的检测,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考核可采取口试、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笔试等形式,考试和口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问题分析的能力;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4.重视实践教学,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人才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民族地区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要安排实践教学课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习基地,要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如脱贫、环境保护、后发赶超、同步实现小康等,适时更新教学实践的内容,要求学生参与调研、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更要重视毕业生的实习,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要尽力组织毕业生到相对应的单位去实习,要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习工作,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逄锦聚,等.政治经济学(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程恩富,徐惠平.政治经济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维澄,李连仲,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8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性服务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3.强化理论知识教育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要求经济理论既来源于经济实践,又能够回到经济实践。这要求主讲教师:一方面把握历史资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认识经济理论,并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历史事件。另一方面紧跟经济时事,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并在经济发展中推进理论创新。再一方面注意经济思想的解读,基于理论又不局限于理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思想,从而实现理论知识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综上几个方面,意识形态、方法论于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法不仅对现有的教材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对主讲教师提出新的任务。具体来说,一是主讲教师需要具有更高的理论素养和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二是教材内容在理论逻辑上要更加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规范,但在内容体系上要更加能够体现时代需要。三是统一规范各类高校和专业的课时安排。四是凸显政治经济学作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氛围。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9

关键词:理性人;经纪人;西方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

其实当今我国所强调的理论创新,归根结底是哲学创新,而哲学创新首先就在于对所有的哲学观尤其是我们的哲学观进行反思。在经济学界,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尤其是科学哲学。经验主义哲学最早的表现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19世纪中叶以后往往表现为科学哲学,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把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假设

“理性人”和“资源稀缺”是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两个假设,其中“理性人”这项假设始终贯穿于整个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这项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此以后的诸多的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这项假设之上的。所谓的“理性人”所指的理性主要指的是利于自己的动机,期望能够通过小的代价去换取高额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家们眼中,对理性人的假设就成为了“最大化原则的前提”。这是在“经济人”假设和“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一代代经济学家逐步搭建起了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公理化的经济学体系,从而让经济学理论成为了一门严密的分析科学,能够在这门科学中进行总结和归纳。从经济学发展到新的古典经济学派,过程中建立起了其结构上的接近“完美”的经济模型,进而逐渐成为主流方法论,毫无疑问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也就自然成为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借鉴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发展中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但吸收了其他相似学科甚至还吸收了许多对立学科的有益的部分,从而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是长期以来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人类学术的重要成果,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一道构成了世界经济学的重要流派,是在人类长期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发展起来的理论结晶。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历史联系与相关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产生背景和研究对象上与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是建立在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以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比利时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的经济发展现象为现实依据,探索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则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和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稀缺资源配置为中心研究对象,主要对“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等问题就行研究。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以西方国家在现代资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各种现象为主要依据,吸收了其它各种经济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优秀成果,具有较为繁多和复杂的发展背景和丰富的研究内容。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相互借鉴的演化趋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不断吸收其它经济学理论的新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结构和体系的完善,同时也为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经济现象做出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解释。西方经济学更多的把关注焦点放在了全球经济发展、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现象上,并不断对其经济体系和理论视野进行扩大,吸取更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完善和丰富自身结构,使其能够对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各种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借鉴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各项优秀成果,不断完善自身结构的科学性。

三、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新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形态,是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政治经济学的演进既有理论创新上的建树,也有学科建设上的成就。这里的“学科”指的是由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学科建设”的内涵,就在于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完整把握和科学运用,体现于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演进;“理论创新”的意蕴,则在于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支撑,密切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关系发展的实际,提升理论的新视界、丰富理论的新内容、提出理论的新概括、实现理论的新突破,进而为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境界。新政治经济学之“新”,最显著的就在于理论创新中国话语的形成及其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从中国话语的视角,科学把握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理解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方面。

(一)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和新政治经济学发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当代诠释,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形成的起点,也是新政治经济学的新标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的基础。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终所要完成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要的实现需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上面。”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回望时,邓小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规定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也提出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是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接续,拓展了新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构成新政治经济学发凡的这些基本理论,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中国话语为理论基础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国话语,也是新的政治经济学科建设的新起点,也是新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

(二)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对新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拓展

党的十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新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支撑,从多方面拓展了21世纪中国新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新境域。就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对新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拓展而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上,提出了“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关系的中国话语;二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的中国话语。(作者单位: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熏华:《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哲学》[J],《东南学术》,1998年第6期

[2]韩庆祥:《经济学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经济学―追寻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哲学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7期

[3]王海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重估《资本论》的价值》[J],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4]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顾海良:《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话语的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6]《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

政治和经济基本理论篇10

山东省自学考试07年4月考试专业科目表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7年4月份考试专业科目一览表

报名时间:2006年12月18-24日 代码

专业名称

类别

时间

主考院校

4月21日

4月22日

8:30-11:00 14:00-16:30 8:30-11:00 14:00-16:30

020103 财税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41基础会计学 0020高等数学(一) 山东经济学院

0999政府预算管理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62税收管理 0060财政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61国家税收

020105 金融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41基础会计学 0020高等数学(一) 山东经济学院

0073银行信贷管理学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74中央银行概论 0060财政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20109 国际贸易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41基础会计学 0020高等数学(一) 烟台大学

0058市场营销学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94外贸函电 0093国际技术贸易

0091国际商法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89国际贸易

020118 餐饮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177消费心理学 0980烹饪原料学(二)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0984酒水知识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限济南、青岛、东营、威海

0054管理学原理

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41基础会计学 0020高等数学(一)

0058市场营销学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 0144企业管理概论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国海洋大学

0146中国税制

020203 会计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41基础会计学 0020高等数学(一) 山东经济学院

0157管理会计(一)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155中级财务会计 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46中国税制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171房地产投资分析 0020高等数学(一) 聊城大学

0168房地产经济学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174建筑工程概论 0175房地产开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76物业管理

020207 市场营销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41基础会计学 0020高等数学(一) 山东大学

0058市场营销学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177消费心理学 0144企业管理概论

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

020211 饭店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15英语(二) 0193饭店管理概论 山东大学

0058市场营销学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187旅游经济学 0194旅游法规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20228 物流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5364物流企业会计

青岛大学

5361物流数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20231 劳动和社会保障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3313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山东轻工业学院 020258 企业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20高等数学(一) 山东经济学院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山东轻工业学院 030202 社会工作与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34社会学概论 聊城大学

0272社会工作概论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277行政管理学 0276人类成长与环境

030301 行政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277行政管理学 0040法学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0292市政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107现代管理学

040101 学前教育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383学前教育学 山东师范大学

0384学前心理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392学前儿童体育

0394幼儿园课程 0385学前卫生学 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040103 小学教育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0416汉语基础 山东师范大学

0405教育原理 040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0417高等数学基础 0418数论初步

0413现代教育技术

040106 教育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447教育行政学 044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 山东教育学院

9027中国教育史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2111教育心理学

0107现代管理学

050102 秘书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510秘书实务 0034社会学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0535现代汉语 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40法学概论 曲阜师范大学 050214 外贸英语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94外贸函电 0795综合英语(二) 聊城大学

0091国际商法 0089国际贸易 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595英语阅读(一)

0522英语国家概况

050303 公共关系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645公共关系策划

鲁东大学

0058市场营销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642传播学概论 0107现代管理学

050402 服装艺术设计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677服装材料 0683服装市场与营销 山东轻工业学院 050405 室内设计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688设计概论

山东轻工业学院 050406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688设计概论 0716印刷工艺 山东轻工业学院 050407 音乐教育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504艺术概论 0727民族民间音乐 山东师范大学

0728中学音乐教学法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185机械设计基础 0022高等数学(工专) 山东大学

2183机械制图(一) 2234电子技术基础(一)

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022高等数学(工专) 山东大学

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4730电子技术基础(三)

2323操作系统概论

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

080704 电子技术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022高等数学(工专) 曲阜师范大学

2340线性电子电路 2344数字电路 2353办公自动化设备 2361通信技术基础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386土木工程制图 0022高等数学(工专) 山东建筑大学

2391工程力学(二)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2394房屋建筑学 2389建筑材料

2393工程力学(一)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041基础会计学 0020高等数学(一) 山东大学

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2384计算机原理

2382管理信息系统

2650组织与管理概论

100701 护理学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899生理学 山东大学潍坊医学院

0488健康教育学 3000营养学

3003儿科护理学(一) 限卫生系统在职人员

2997护理学基础 3179生物化学(三)

100703 中医护理学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899生理学 山东大学

2997护理学基础 2931中药学(二) 3012中医基础理论(二) 3013中医诊断学(二) 限卫生系统在职人员

3021医院护理管理学

100801 药学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175分析化学(一) 3027植物化学 山东大学潍坊医学院

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2911无机化学(三) 3034药事管理学 3029药剂学 限医药系统在职人员 100901 卫生事业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3056卫生经济学 0152组织行为学 山东大学潍坊医学院

3057社会医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3058卫生法规

限从事卫生管理在职人员

0107现代管理学

030111 律师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920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烟台大学

5679宪法学 0919刑法原理与实务(一)

5677法理学

030112 法律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260刑事诉讼法学 5677法理学 山东大学

0247国际法 0245刑法学

5679宪法学

030403 公安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260刑事诉讼法学 0360预审学 山东警察学院

5679宪法学 0245刑法学 0357治安管理学

限公安、武警在职人员

0355公安秘书学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506写作(一) 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山东师范大学

0024普通逻辑 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535现代汉语

050207 英语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522英语国家概况 0795综合英语(二) 山东大学

0595英语阅读(一)

中国海洋大学 050208 日语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843日语阅读(一) 6043商务日语 山东师范大学

0605基础日语(一) 0607日语语法

鲁东大学 050211 朝鲜语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628朝鲜语基础(二) 9058经贸韩语 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

0632朝鲜语国家概况 9059韩文写作基础

限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报考 050308 新闻学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0653中国新闻事业史 0034社会学概论 山东大学

0024普通逻辑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40法学概论

0633新闻学概论 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00803 中药学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976医古文(一) 2930中医学基础(一)(含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3042中药炮制学 2974中药学(一)

3040中药鉴定学 限医药系统在职人员 020116 金融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9政治经济学(财)

山东经济学院中英合作专业

限济南报考 020214 商务管理 专科 0002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9政治经济学(财)

山东大学中英合作专业

限济南报考 020104 财税 本科 0058市场营销学 0054管理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山东经济学院

0069国际税收

山东财政学院 020106 金融 本科 0058市场营销学 0054管理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山东经济学院

0079保险学原理

0078银行会计学

山东大学 020110 国际贸易 本科 0097外贸英语写作 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099涉外经济法 山东经济学院

5844国际商务英语

青岛大学 020119 餐饮管理 本科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985餐饮经济学导论 烟台大学

0988食品营养学 0990宴会设计

限济南、青岛、东营、威海报考 020121 调查与分析 本科 0058市场营销学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15英语(二) 0140国际经济学 山东经济学院

0139西方经济学

2628管理经济学

020155 文化产业 本科 0642传播学概论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4133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 山东师范大学

4138旅游文化 4129人类文明史 4135会展产业概论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本科 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54管理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152组织行为学 山东大学

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153质量管理(一)

中国海洋大学 020204 会计 本科 0058市场营销学 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英语(二) 0158资产评估 山东经济学院

0160审计学

烟台大学 020208 市场营销 本科 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184市场营销策划 0183消费经济学 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

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20210 旅游管理 本科 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196专业英语 5034旅游地理学 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山东师范大学

0152组织行为学 青岛大学 020216 电子商务 本科 0058市场营销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893市场信息学 青岛大学

0800经济学 3137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9081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 9084电子商务实践 山东理工大学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0800经济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034社会学概论 青岛大学

6092工作分析 0054管理学原理 0041基础会计学

山东轻工学院

0277行政管理学

020222 物业管理 本科 0292市政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176物业管理 山东经济学院

0054管理学原理 6570房地产营销学 9078物业公共关系 青岛大学 020229 物流管理 本科 5381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0009政治经济学(财) 0015英语(二)

青岛大学 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 本科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034社会学概论 山东轻工业学院

3327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 3328公共管理

020259 企业管理 本科 0091国际商法 0054管理学原理 0015英语(二) 2628管理经济学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

5125经济活动分析

0153质量管理(一)

030107 经济法学 本科 0231市场竞争法概论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258保险法 0226知识产权法 青岛大学

0232国际投资法

山东经济学院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科 0280西方社会学理论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284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山东师范大学

0283社会行政 0282个案社会工作 0302人口社会学 9107老年社会工作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科 0024普通逻辑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034社会学概论 山东大学

0318公共政策 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317国家公务员制度 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山东师范学院 040102 学前教育 本科 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402中外学前教育史 山东师范大学

9002儿童社会性发展 9022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临沂师范学院 040107 教育管理 本科 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450教育评估和督导 山东教育学院

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453教育法学 鲁东大学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科 6060个性心理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284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山东师范大学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471认知心理 6059心理研究方法 聊城大学 050104 秘书学 本科 0523中国秘书史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511档案管理学 山东师范大学

0528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0524文书学 0527中外秘书比较 0525公文选读 曲阜师范大学 050218 商务英语 本科 0087英语翻译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832英语词汇学 0840日语 山东财政学院

0937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050302 广告学 本科 0037美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034社会学概论 山东轻工业学院

0642传播学概论 0107现代管理学

0040法学概论 山东理工大学

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50408 音乐教育 本科 0730中外音乐史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735音乐教育学 山东师范大学

0732简明配器法

限济南考生报考 050432 室内设计 本科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山东轻工业学院 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山东轻工业学院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科 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山东大学

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山东科技大学

2200现代设计方法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本科 2324离散数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2339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山东大学

2326操作系统 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山东理工大学

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80705 电子工程 本科 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9033电子线路CaD 曲阜师范大学

2365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鲁东大学

2354信号与系统

080708 计算机通信工程 本科 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2364数据通信原理 山东师范大学

2372程控交换与宽带交换 2326操作系统 2197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二) 2368通信英语 北京邮电大学 080709 计算机网络 本科 2335网络操作系统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2364数据通信原理 山东大学

3139数据库技术 3137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2354信号与系统

山东财政学院 080806 建筑工程 本科 2439结构力学(二)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2442钢结构 青岛理工大学

9035工程监理 2446建筑设备 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6939建筑法规 山东科技大学 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科 2375运筹学基础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2628管理经济学 山东大学

2378信息资源管理 2326操作系统 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山东经济学院 100702 护理学 本科 3202内科护理学(二)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201护理学导论 3004社区护理学(一) 潍坊医学院青岛大学

3200预防医学(二)(含流行病学)

3007急救护理学 限卫生系统在职人员 020226 商务管理 本科

0015英语(二)

青岛大学限济南、青岛报考 030106 法律 本科 0249国际私法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226知识产权法 山东大学

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167劳动法 0233税法 青岛大学

0259公证与律师制度 0258保险法

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0108 律师 本科 0247国际法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226知识产权法 山东师范大学

0249国际私法 0224律师执业概论 0167劳动法 0233税法 山东财政学院

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926司法鉴定概论

030401 公安管理 本科 0369警察伦理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371公安决策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0370刑事证据学 0861刑事侦查情报学 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限公安系统在职人员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科 0037美学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山东师范大学

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济南大学 050201 英语 本科 0087英语翻译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832英语词汇学 0604英美文学选读 山东大学烟台大学

0831英语语法

0840日语

9057韩语

050202 日语 本科 0535现代汉语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612日本文学选读 青岛大学

0609高级日语(一) 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鲁东大学

6042日语写作

050305 新闻学 本科 0642传播学概论 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0015英语(二) 0658新闻评论写作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