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1:50

城市文化艺术篇1

 

一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

   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从狭义的角度界定,另一类则从更加广义的角度加以阐释。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如:公共绿地、广场、建筑以及城市道路)的雕塑、壁画、装饰、园艺、标识、广告、地景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包含内容更为丰富,不仅包含前面提到的诸多艺术形式,还包括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公开的艺术活动。

   公共艺术涉及范围广泛,从形式上说,它有雕塑、摄影、广告影像、壁画、表演、音乐、园艺、装饰等多种表现;从功能上说,它可以分为纪念性的公共艺术、装饰型的公共艺术、休闲型的公共艺术、实用型的公共艺术、游戏型的公共艺术以及庆典型的公共艺术;从空间布局上看,它可以有立体和平面之分、室内和室外之别以及地景和空间相对。从载体上说,它可以是硬性的,如雕塑、陶器、围栏,也可以是软性的,如编制物、灯光、挂饰,还可以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的,如照片、音乐、影像等存在形态。

   公共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公共性的涵义有两个层面,一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公共艺术与私人艺术和架上艺术有很大差别,这表现在,一方面,它进入的是更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性必须要面对公众,公众可以主动选择美术馆、音乐厅中的艺术,但必须要面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二是从内涵上讲,公共艺术已进入到广泛的社会交流中,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精神,它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就不能是随意与私人的。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装饰和简单介入,而是以美学、文化、艺术观点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公众的生活方式,以不断引导和满足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需要。

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从发生学上讲,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高潮。

   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相对于人类的其他创造成果,城市的发展因为人们不断改变的需求而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没有最终的完成体。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正如查尔斯•摩尔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疑问正说明了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

   城市的片面发展必然引发对文化的诉求,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城市文化艺术篇2

城市公共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移情使受众群体产生亲社会行为,这既是公共艺术范畴的事也是文化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的内容。

公共艺术是近年来崛起的新的艺术形式,其概念学术界虽无权威的定义,但都认同公共艺术是以大尺度的、户外的、互动的形式为主的艺术。公共艺术的形式多样,可以是雕塑、可以是壁画、版画也可以是灯光艺术、纤维艺术、装饰艺术甚至行为艺术。它的核心在于: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作为民主语汇它传达的是公共意志和公共精神,不是某个权利阶级的愚民工具。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和参与性,要求将艺术的话语权下放到社会公众手里,艺术家是公共艺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宰者,社会公众对于艺术的态度不是远远瞻望而是平等对话。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宰性理论视角是社会建构论,并在本世界迈向文化动态建构论。文化动态建构论关涉每个个体的文化命运,如文化认知和知识激活、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等重大主题。1我们每个个体宿命地生活在某种在地文化脉络而不是某种文化实体中,假借地方性的文化资源,我们成长为有地域烙印的人,依靠不断修补和提升的认知力,人逐渐穿越地方性的文化场景,加工异文化的体系,建构生动而动态的“多元文化的心智”(multiculturalmind)。

江汉路是指汉口江滩上,南起沿江大道,北至解放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全长1600米,宽度为10至25米,是武汉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汉口江汉路是武汉城市的文化缩影,对于老江汉路的记忆,《汉口竹枝词·歆生路》有记载“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歆生路即现在的江汉路,由此可见,江汉路作为商业街由来已久,现在的江汉路更是时尚的聚集地。这里是老汉口文化与现代时尚碰撞的地点,在这个特殊的地区,公共艺术穿越时空将两个时间段的文化,连接柔和在一起,组成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和谐景象。对江汉路文化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对于创造更贴合武汉市民的故乡情节,又能对出来武汉的人讲述汉口昨天和今天故事的公共艺术意义深远。

二、公共艺术建立的江汉路市民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觉

1.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

所谓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属于哪个群体、那个社会位置、哪种文化的过程。勒温(Lewin,1948)曾提出:为了保持一种健康感,人需要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意识,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可以给个体带来一种有助于促成正面自我概念的归属感。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重要内容,它将个体所属的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艺术认同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内容。在江汉路设置公共艺术作品的初衷亦是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通过公共艺术提升归属感。2公共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参与性,这种互动的特性正好暗合了认同的来源,即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以及文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三个重要因素:鲜明的地域性、构思的独特性、艺术的惟一性。鲜明的地域性是指作品具有的丰厚文化内涵与底蕴,深刻地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作品成为该地域一种精神的力量象征与展示。

由于在历史上曾经是租界,江汉路的老建筑多为近代租界建筑,在当代统称为“海派建筑”,江汉路上的“旋宫饭店”、“花旗银行”等建筑就是此类风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沦为租界,江汉路作为汉口最繁华的区域之一,集结了璇宫饭店,孙中山亲笔所书“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镜店,为抵制日货而开的国货百货大楼等老字号。在2000年2月开始动工,改建步行街至今,江汉路就在项金国等公共艺术家的努力之下,进行的不只是俞孔坚讲的那种城市化妆运动。营造属于汉口人的公共空间,就不能是“领导说了算,专家靠边站,老百姓门外看”的态度。

2.汉口的老市民生活片段与公共艺术产生的文化自觉

江汉路步行街上众所周知的公共艺术《热干面》、《挑水》、《验光》、《纳凉》由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项金国教授设计,每个都以真人大小铸造,取材于老汉口的普通人。摆放在蔡林记附近即现在佳丽广场旁的,透着浓浓武汉味的《热干面》(图1)是老少皆宜的早点,是武汉独一无二的生活,与每个武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挑水》(图2)则再现了武汉缺水时期,家家户户需有“水牌”才能担水回家洗衣做饭的历史。《纳凉》则是30年前至今武汉在炎热的夏日,特有的“竹床阵”的景象,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武汉家家户户都将竹床搬到马路上,竹床的长龙就是“竹床阵”,特有的纳凉方式从地域的生活方式,渐渐变成市民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取材,才是能体现公众本地情节的取材。这组公共艺术中那些具有历史感的、为人熟悉的因素,会给行走在步行街上的人们带来平衡感和归宿感。

武汉人对自我城市的认知,往往来源于对城市表象的摄取,同自我的主观意识,文化习俗等相结合得到的总体认知。这种认知与地脉文化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正是飘香的热干面、长龙竹床阵,让武汉人有家的感觉。虽然人的认知因个性心理特征有所差异,但是同为武汉人,相同的生活经历,让我们透过热干面有了对武汉这个城市准确的认识。正是江汉路上的这些公共艺术作品,让人们对于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有了更直观的认同。同时,江汉路也通过这些公共艺术结合街道两旁的古典建筑、江滩及武汉特有的凤鸟纹等楚文化特有的元素符号一同体现武汉无与伦比的魅力。并通过公共艺术在提升江汉路的美誉度的同时,让在江汉路上漫步的市民获得地域文化认同感,并经由认同产生的归属感得到个体幸福的。

三、江汉路公共艺术的社会情绪与情感分析

当下步行街上公共艺术的设置,不仅仅是商业驱动的风生潮起,更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市民的社会情绪情感的表达。公众在江汉路的公共空间中与“热干面”、“挑水”对普通武汉人的生活的歌颂、树立在街头的武汉的最有特色的动物“白鳍豚”雕塑,是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态的呼唤。这些公共艺术与市民的自身的文化认同,个性心理以及社会认知相互作用或彼此相互作用产生了某种正面的体验,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初衷之一。

城市文化艺术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公共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公共性的涵义有两个层面,一是从形式的角度看,公共艺术与私人艺术和架上艺术有很大差别,这表现在,一方面,它进入的是更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性必须要面对公众,公众可以主动选择美术馆、音乐厅中的艺术,但必须要面对城市中的公共艺术。二是从内涵上讲,公共艺术已进入到广泛的社会交流中,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精神,它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就不能是随意与私人的。它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装饰和简单介入,而是以美学、文化、艺术观点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公众的生活方式,以不断引导和满足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需要。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

从发生学上讲,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共艺术的最早发端应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城所出现的阳光广场,那时,大型广场和公共建筑的出现就使得艺术有了开放性、民主性和参与性的特征。现代意义的公共艺术诞生在二战之后,伴随着美国对城市的重新规划与治理,一些艺术家开始把艺术创作的场地从美术馆挪到了城市的公共空间中,以雕塑为主要代表的室外艺术大量出现,公共艺术一词也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倡议、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实行的“公共艺术计划”直接赞助公共艺术则把这种艺术活动推向高潮。

从发展的角度讲,城市是变化的,公众对城市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相对于人类的其他创造成果,城市的发展因为人们不断改变的需求而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没有最终的完成体。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历程上,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主义世界观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他们曾经拥有的人文精神资源,而新兴的城市由于缺少文化的积淀,也逐渐沦为环境和精神的沙漠,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对环境的无情破坏,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无情与冷漠。正如查尔斯?摩尔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不可居住。此时,我们的建筑却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疑问正说明了城市的扩展已越来越远离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越来越远离令人愉悦的美感,越来越远离它建设的初衷。

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必定引起了文化的统一发展,唤醒人们对艺术化生存的回归。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对生活的唯一追求,更多的是倾向于对于精神的一种追求,因为城市的文化也慢慢的融入普通百姓的中间。也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价值观。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走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而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

从功能的角度讲,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相对于纯艺术和架上艺术,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特质必然使得公共艺术的文化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还城市以美感,让人体会生活于其间的真正乐趣,让城市成为人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

从文化本身来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城市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本身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成果。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面貌、经济状况、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所有文化问题,城市也成为当代人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一座城市中有没有富有创意与代表性的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的相对宽松的艺术氛围的存在,有没有适当比例的充盈着艺术气息的文化交流与审美及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它们的多寡和繁荣与否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居民的生存样态、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文化精神。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它们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因素分析

在我国,造成城市公共艺术状况良莠不齐的原因和影响公共艺术发展的因素很多,传统与现代艺术观的冲突与融合、艺术的独特个性与公共精神的差异与互补、艺术家的主体性与公众参与性的价值冲突、城市建设与艺术环境的问题、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即时性与延时性考虑,政府的职能与公共艺术规划的制定等问题都影响公共艺术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艺术家与公众。

近现代艺术,是由艺术家来决定艺术的,这种观念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在个人主义、精英主义的世界里,艺术是晦涩的,它们常常是个人内心生活的传记,或者无意识的显露,艺术具有不可通约、无法有效传达的特性,艺术与公众之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艺术家无端对自己的拔高,使公众处于一种艺术强权之下,如果不接受这种艺术的强权,公众就会被告知为没有文化。传统艺术理论中,艺术高于生活,以及典型化、理想化的思想,构成艺术脱离生活的理由;在神圣的名义下,艺术与公众的生活和体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可谓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似乎逃离现实的牢笼才能体现艺术的价值。

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是公众知识分子,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应是生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公共艺术的特殊性更要求艺术家不应游离在生活之外与公众故意拉开距离,他们要与公众共同交流和沟通关于社会生活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感受。他们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一起给城市生活以色彩和生机。他们的艺术要融入生活之中,融入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成为城市生活、历史与文化的组合,要用特有的符号传达对城市生活的情感。

城市文化艺术篇4

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的现状

辽宁省公共艺术依据文化与地域表现为工业类改造和再生型、历史文脉型、民俗生活型(衣食住行)、重大事件纪念型、地区特色风景型。公共艺术作品也不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和公众一起融入了城市文化之中,成为了广大群众情感记忆和价值所向的精神标识,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

1.工业类改造和再生型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辽宁省因此兴起了一些工业特征明显的工业城市,城市用独特的方式记载了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今,在新时代的工业城市环境之下,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改造,注重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公共艺术建设。其中沈阳市的工业主题公园体现了铁西区工业发展历史,鞍山市的胜利广场通过四个雕塑:钢铁脊梁、绿色鞍山、拥抱未来、千山神秀,表现了钢铁工业文化。盘锦市的钻井公园、文化公园、辽河石油公园、兴隆台采油厂文化公园都是体现石油工业文化。

2.历史文脉型

公共艺术承担着城市形象大使的重要角色,肩负着历史责任,平衡着人文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应在时代的进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传承城市文脉。辽宁省的历史悠久,各地文化丰富,在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注重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与现在融合,注重保护地域文化街区,挖掘地域文化,塑造城市文脉。

3.民俗生活型

我国民间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辽宁省的民俗生活多姿多彩,表现在公共艺术创作上也是异彩纷呈,将地方民俗文化与现代观念相结合,研究当代设计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从而达到公共艺术建设的预期理想效果。民俗生活型主要在铁岭市的文化公园中体现其中简单的二人转道具雕塑,增添了地域戏曲文化气氛。

4.地区特色风景型

近年来全国掀起旅游之风,辽宁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地域风景秀丽,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风景,运用其中的元素塑造属于本区域的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很好的宣传本地的旅游文化,增强城市的文化韵味。其中本溪市的枫叶广场,大连市的星海广场,海之韵公园都体现了本地的特色旅游风景元素。

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的问题

1.现实情况方面由于辽宁省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导致城市的文化公共艺术产生快餐式的需求,因此部分设计师开始对国内外的公共艺术的参照,使其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不太协调,因此失去了城市本身的文化精神。设计师对于外界好的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学习和借鉴,以至于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扩大公共艺术的广度和宽度。2.地域文化方面文化公共艺术与其所在的地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好的文化公共艺术必须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宣传作用,所以公共艺术设计具其特定的文化性。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或地区过去的辉煌,现在的魅力,将来的美好,代表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精神和灵魂。

3.艺术品位方面

辽宁省城市的现代化快速发展,居住区,商业区激增,导致设计师对文化公共艺术设计忽视了质量的保证。另外,公共艺术建设参与设计人员的非专业性,也是文化公共艺术建设缺乏艺术品位的又一重要因素。

4.建设期间公众监督与维护方面

中国文化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公众对于文化公共艺术建设往往处于不太关注的状态,缺少对公共艺术建设的监督和维护的责任意识,这将导致公共艺术建设达不到理想状态。公共艺术是为大众服务,建设开始到最后维护必须要有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5.整体公共艺术发展方面

城市文化艺术篇5

文化元素;城市文化;赣州

[中图分类号]a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39-01

公共艺术是处于公共环境中,与该环境相协调的,以人为本的,并为公众所认可的,相对长久存在的造型艺术。是属于城市的,从世界范围来看,自古至今,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注重城市面貌和地域文化的建设,每当进入一个城市,特别是古城、名城,都会被她充满传统文脉和特色建筑的市容所打动,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景点或构筑物已成了这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们是城市递交给观者的一张名片,而这种文化视觉构物随着时光的推移,便积淀成为“城市的年轮”。

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理想的一种体现。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如果说建筑是城市里的“面”,道路是城市里的“线”的话,那么公共艺术就是城市中的“点”,它们凝聚着其特有的灵性,展示着其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城市的每一个观念,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特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

赣州是江西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江西第二大城市,常称为赣南地区,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所以本文以赣州为例,探讨在公共艺术中如何巧妙借鉴城市文化元素如城市建筑、城市色彩等。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城市建筑也反映了城市性格。赣州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代表客家的建筑就是围屋。围屋是赣南客家名居的一个典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体现在现代建筑里的,有赣州城区的黄金广场,它的主题建筑就是以怀抱式为主,这与围屋的造型有类似之处。再如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建筑,中间以庭院、天井的形式,教学楼和办公楼则围绕方形的庭院而建,虽然不像赣南传统的围屋是圆形怀绕,但结合现代建筑的特点,此建筑就有参考围屋的建筑形式而建。当然,还有其他的建筑,如在某些小区里门庭的建筑、一些公共场所里大门的建筑,可以说是无所不在,到处都有围屋的影子。

城市色彩是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美国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这样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宋城赣州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城市格局、道路、建筑等方面都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具有典型的山水城市风韵。考虑到赣州市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山水城市,且历史悠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专家认为,赣州市的城市底色基调应该是天然绿色。这在建筑群里、人们在穿着上、公交站牌上等都有体现,加上赣州一年四季树木常青,天然绿色正能很好的体现这个城市,体现城市的人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蒸蒸向上的特点。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成员赖以区别于另外一个群体成员的“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共同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成员的行为。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形成忽然发展过程中,居民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市民们长期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主人在点点滴滴中累积而成的,经过城市历史的沉淀,这些点滴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元素,表征了一个城市的性

格气质,又反过来影响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1]曾桂生著.公共艺术[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

[3]凌继尧,徐恒醇著.设计艺术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张斌著.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大学出版社.

[5]中川作一著.视觉设计与社会心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城市文化艺术篇6

【关键词】城市雕塑;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城市雕塑主要是指建造在城市中的室外雕塑。但是它也包括设立在城市外的纪念广场、游览区、桥梁、以及陈列于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室内雕塑。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点睛之笔,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一部分,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相对永久性的艺术。因此,好的城市雕塑,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成为城市的标志,历史的见证,不断地、默默地闪烁着历史的光辉。

城雕规划要看城雕是否能与周边环境融合、能否体现城市文化特点和地域特色。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关注到城市雕塑规划的重要性。因此,高水平的城市雕塑应具备以下特征:历史性与文化性,传承发扬。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雕塑创作的重要依托,是城市雕塑取材的主要参照。公共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其对历史文化以及思想内涵的阐释是不可分割的,应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其历史人文特色,尤其注重传播当地特有文化习俗,挖掘历史内涵,使其具有地域独创性。雕塑作品应具备功能向导性,引导公众乐于进入作品与雕塑互动,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公共雕塑的德育功能最大化发掘,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思想,最终达到休闲、审美以及教育作用。城市雕塑服务于景观大环境,而人流与公众心理以及场所效应是相关联的,所以,城市雕塑要体现依附性与协调性,多样性与时代性,实现和谐统一。现代公共雕塑由于其创作思想与手法的关系,新的生态化的环境创作理念运用层出不穷,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思考点和切入点,强调材料的本原性与生态性。杜绝盲目跟风热以及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相互交融。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延,要充分地融入周围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反映特有的城市地理环境与城市文化环境。所以说,城市雕塑与环境的营造,既关系到人们对美的传达和追求,又关系到人文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城市雕塑可以妆点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公众影响力。城市雕塑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凝聚人们的情感。在压力重重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变得异常的烦躁和不安,而优美的城市雕塑可以安抚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的压力,使人们更具有爱心和公德心,使城市更具有亲和力。在特定环境下,城市雕塑还可以表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成功的、具有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在让人们受到美的启发的同时,还可以领悟到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进步。

由于生成背景及各自发展的历程不同,每座城市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和性格,所呈现出的文化特色也各不相同。中国幅原辽阔,创作生态雕塑时,城市文化的准确表达必须纳入雕塑家的设计范畴。城市雕塑作品在体现雕塑美学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与该城市普通大众的审美习惯、文化信仰、民俗风情等因素相吻合。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城市之间由于相互克隆,一味模仿而失去了独有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城市雕塑是综合了城市环境、历史传说、文化特色、周边空间等各种因素而设计出的具有生长性特征的雕塑,它应该体现出城市文化与雕塑紧密结合,雕塑与周围环境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应该让大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特定城市的文化气息。

城市雕塑记载了人类的文明史,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沉淀到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之中,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城市雕塑是一种识别体系,它是历史文脉和文化信息的传达者。美国的《自由女神》雕塑就成为了美国梦的象征。民众对好的城市雕塑普遍地欢迎和爱护。

强调城市雕塑的质量,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如何看待城市雕塑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仍然有不同的侧重点。一些专家在强调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城市雕塑普惠和普及,他们认为城市雕塑行业的发展,应该有量的保障,并提出了城市雕塑人均占有率的概念。近年来许多专家一直在呼吁城市雕塑应控制数量,强调少而精和宁缺勿滥,城市雕塑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质量。因此,我们对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现有城市空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城市雕塑是百年大计,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和建设的空间。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名片,它代言城市文明,展现城市精神,凸现城市风貌。因此,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不光给人们以美感,还能传达内在的思想风韵,具有最核心和最真的人文精神。我们必须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使得雕塑与城市成为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如果我们把城市环境艺术看成是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那么我们每个人和艺术工作者都应该在自己的音域内,充分表达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出一曲具有感染力、和谐完美的公共环境的交响乐章。

参考文献:

[1]马时雍.杭州的城市雕塑[m].杭州出版社,2008-10.

城市文化艺术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本土文化;艺术;传统文化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但软实力相对落后。随着中国城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外来文化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建设,原有的中华文明古国城市建设变得更加“现代化”,但随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一些城市为了体现“现代化”,毁坏了古迹原有的自然文化风貌,使得城市形象逐渐失去了特色,愈加趋同化。如何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使城市具有独有的品格与魅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1城市公共艺术应挖掘本土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完美融合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元素的载体,它具有美学及象征意义,它以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来表现与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题材、表现形式等都体现着该城市的文化内涵。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完美融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是公共艺术总的发展趋势。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完美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展现文化地域特色,每处公共艺术都仿佛留存着文化的痕迹,成为艺术生命的载体,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超越本身之外的文化艺术内涵,将本土文化元素结合得恰到好处,这就是文化立体多义的魅力所在,以形象彰显文化,以实体再现历史。留存的实体成了人们洞悉历史的窗口,也成为城市文化自信的缩影,见证并述诉说着城市兼收并蓄的开放姿态、百花齐放的繁荣气象。

1.1本土文化元素介入城市雕塑设计中的应用。本土文化元素介入城市公共艺术不乏优秀的案例。例如,陕西戏曲大观园位于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东侧的休闲区,是一座展示陕西地方戏曲文化的主题公园。通过提线木偶雕塑、皮影戏雕塑等景观小品,将戏曲艺术与当代设计艺术完美融合,展现陕西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如著名的《弦板腔皮影戏》雕塑。此雕塑是戏曲大观园中的彩绘雕塑,是陕西地方戏曲重要的剧种——弦板腔皮影戏。皮影艺人与纱幕的当代设计手法与传统皮影的完美融合,既展现了西安皮影文化,又能够触动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使游客流连忘返。

1.2本土文化元素介入城市井盖设计中的应用。井盖视觉设计在世界各国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在日本,井盖设计得到了广泛而独特的发展,各个城市、乡镇、农村自行设计具有本地特色的井盖,而且大多数图案都不重复,五颜六色的井盖极富设计感。比如日本函馆市的井盖,颜色对比极其强烈,为城市增色不少,同时井盖上的名胜古迹还会告诉你这个城市什么最著名,什么最好玩,有的井盖还具有导视功能,方便外地人游览观光;日本动漫侦探柯南形象的井盖,其漫画作者出生在大荣町,井盖上的漫画柯南形象成为该城市的代言人;北海道函馆市盛产墨鱼,井盖上印有三只跳舞的墨鱼娃娃,其造型会告诉你当地的盛产。井盖俨然成为日本的城市名片,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一种特殊文化。这种以本土文化元素与当代设计的完美融合设计的井盖,增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对城市的宣传大有裨益。从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城市公共艺术尽管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表达是多元的,但总体上是公共艺术的地域性与当代性的完美融合。这种当代性是在地域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当代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审美观念的多元发展的新变革,更加关注创新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只注重地域性,展现地域文化特征而忽视当代性的开放、创新、进步,这样的公共艺术是保守的,对公众而言是乏味的。或只注重当代性而忽略地域性,这样的公共艺术是徒具其表,缺乏可持续发展、缺乏人情味的,犹如无根的花朵迟早生命枯竭,对公众而言是缺少文化之根的。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公共艺术由单纯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逐渐转向城市文化的建构与展现,并具有当代性,这样的公共艺术承载着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记,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使市民有归属感与自豪感,对提升城市鲜明而独有的城市形象、提升经济与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具有重要意义。

2本土文化元素介入城市公共艺术应具有开放性、民主性、区域性、整体性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包容性,这样的城市才更具吸引力,芝加哥著名的千禧公园不同项目是由来自全球的艺术家设计完成的,这种国际视野使其获得了诸多奖项。在目前“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时代,城市公共艺术一定要具有国际视野,并且能够跟上并引领时代潮流。有吸引力的城市不一定是大城市,却一定是具有多样性、包容性与开放性等现代都市风格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征集更应具有这种开阔的视野,在此征集中更是对城市进行了广泛而大力的宣传。公共艺术作品应在公众、艺术家、政府部门在相互交流下建立了良好的政治氛围下完成,它是检验公共艺术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共艺术所服务的对象是公众,而非艺术家自身对公共艺术的艺术表达,不必太过考虑公众的喜好,所以公众应具有使用公共艺术作品的决定权,政府部门担任公共艺术作品实现的组织者,协调各方顺利进行,满足公众的愿望以体现民主性,这样的公众艺术作品才是公众所喜闻乐见的。城市公共艺术因其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所以受到其存在的城市空间环境的制约,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有商业区、生活区、休闲区等,商业区也分为综合性商业区和专业性商业区,不同类型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功能的街区、巷道使用的元素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除了符合地理环境外,还要与人文环境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民群众需求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升级,从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逐渐演变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标准发生很大的改变。城市公共还应具有其城市区域的文化内涵与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以满足公众的心理需求,彰显着该城市区域的文化特色。

公共艺术的实施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和制约,如美国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主要是指政府用立法的形式,从工程建设投资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建设当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部分发达国家普遍认同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它对塑造城市环境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整体改善人文特色与城市人居环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市公共艺术要长期健康发展,应做好整体规划工作,这样才能使城市公共艺术快速发展。

城市文化艺术篇8

艺术节作为城市的集中性公关事件,将艺术观光、艺术展览、艺术交流、艺术品交易等活动综合于一段时期密集举行,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营销方式。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等都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对塑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和整合城市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展示城市魅力,强化地方意识、提升地方声誉的文化影响。

2.举办艺术节是文化旅游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节对发展文化旅游,提高城市魅力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延长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增加消费模式的多元化的经济影响。厦门是我国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这种影响显得更为重要。

3.艺术节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对于城市艺术空间的认知。艺术节事的举办和开展涉及城市空间的各项场馆设施特别是艺术场馆,这些设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通过不同的时空组合呈现出自身的完整形态,大众在参与艺术节的同时,获得城市意象的艺术空间感知。

XX年厦门提出了建设“艺术之城”的目标。厦门文化艺术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壮大,投资建设国内一流的如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公共设施和场馆。与此同时,厦门也举办了多项艺术节事,如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世界合唱比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文体赛事,提高了市民人文素养,展示厦门城市魅力。但是,很可惜的是视觉艺术的大型艺术节在厦门是缺席的,这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

我个人觉得厦门举办视觉艺术的艺术节事应该:

一是突出差异性,主题鲜明,定位明确,形象清晰。

城市文化艺术篇9

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无深度、平面化,解构了传统艺术所标榜的精英主义、宏大叙事、绝对理论等内容,后现代文化旨在消除界限、去除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艺术作品和公众之间的交流,使人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通过自身表达想法。后现代美学特征渗入到公共艺术领域,使得公共艺术作品呈现出后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契合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大众文化作用下公共艺术的平民化倾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用于公共艺术,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成为生活艺术化最直接的媒介和形式。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与人文观念的体现,是作为生活的需要而不仅仅作为纪念的需要而出现的。公共艺术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理念:艺术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它已经走出了博物馆、美术馆,重新走近了大众。艺术从高贵的殿堂来到了城市的街头,由供人景仰与对人说教变成了民众可以参与的一种生活的娱乐。[1]由此,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公共艺术的概念早已众说纷纭,90年代以后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美术百科大辞典》对公共艺术的定义也将之等同于环境艺术、景观艺术,认为它是“一门以环境的艺术为要旨,由雕塑、建筑、城市规划以及行为科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兴艺术学科”。[2]广义上的公共艺术泛指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的造型艺术,只要在时间和空间中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联系的造型艺术样式,都可称为公共艺术。[3]笔者认为,公共艺术首先是视觉空间的造型艺术,且应被界定在“公共环境”之中,其“公共性”也决定了其与公众的关系,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另外,城市公共艺术一定是与周围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艺术作品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加之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互动性、艺术作品的传播空间大大增加,现代的城市公共艺术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1多元互动:艺术走进大众

大众文化时代,观众要了解艺术作品,就需要与艺术作品有交流和互动,艺术作品与大众的互动,即艺术信息传达和观众接受的过程。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出造型各异、极具视觉吸引力的特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改变了传统的单向、静态的展示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形式面对大众,更加注重与大众的交流和互动,使公共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空间。因此,“互动”成为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在向大众传递艺术信息的同时,将大众带入互动交流的状态,引发观众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并接收到大众的信息反馈。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良性互动的交流给大众的日常生活添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的艺术审美鉴赏力。

“我不想洗碗”互动公共艺术展是由市民和网友创作的2000只图案各异、写有“我不想洗碗”字样的盘子铺满草地,活动旨在倡导全民绘画艺术,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这样由大众参与的艺术作品构成了一副壮观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整个艺术展示作品,由观众创作参与,开放自由地展示形式,也使观众自发成为传播媒介,互动性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十几名学生用塑料水果筐建造的“巴比伦塔”。整个设计使用了1400个黑色水果筐和30个白色水果筐,用尼龙束带绑扎做成柔性节点。“巴比伦塔”本质并不是形式上的塔,而是一个人们交流的地方,一个可以诱发活动的地方,这个设计也是由此为出发点发展出来的,其形式来源于水果筐的特性。水果筐适合受压,不适合受拉。拱的形态非常符合这种特性。然后以拱为基本单元,发展出一套能够随基地、地形不同而随意变化的形态。展示的空间选在人流众多的校园草坪,事件发生的概率高,最终的形态也引导了人流并刺激事件的发生。“巴比伦塔”的设计形式直接诱发观众的行为,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完整呈现,大众在互动中完成艺术作品,这也实现了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和诉求。

2视觉消费:造型艺术的视觉性呈现

在大众文化时代,“视觉消费”成为一种常态。随着当代社会和文化越来越倾向于视觉化,也就形成了所谓“以形象为基础的现实”。在视觉化的今天,城市公共艺术以公共空间为依托,更需以极具视觉化的造型和形象走进大众的眼睛,并引起大众艺术思想的共鸣。城市公共艺术在实践“视觉消费”的同时,完成了公共艺术要将艺术思想传达给公众的诉求。在“视觉消费”时代,看本身就构成了消费。因此,在偌大的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呈现要极具视觉化的特性。另外,视觉消费不仅是视觉关注,还生出意义和欲望,公众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能够与艺术作品产生某种或情感或行为上的交流,艺术作品将艺术思想传递出去,并能收到公众的信息反馈,“视觉消费”的意义便生成了。

地铁站每天人流川息,而且大部分城市的地铁站模式化严重,毫无艺术气息。因此,地铁站成为艺术家创作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场所,被誉为“上海最美地铁站”的同济大学站,将国画和光影融合得恰到好处。巧妙的天窗将自然光线直接引入地下站厅,画作以散点透视法构图,通过“春――丞相故里桃花坝,夏――三江口放筏,秋――金秋庆丰年,冬――深渡瑞雪”一年四季的沿江四处有代表性村镇的刻画,将场景故事由此统一在画卷中,描绘了由清朝至新中国成立那段徽州繁华时期的风俗文化。远观与光影相融,近赏则有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极具视觉化,或大气磅礴,或色彩绚丽,或造型独特,如此才能吸引行色匆匆的人们驻足观赏,将艺术搬进地铁站,能让每天无暇忙碌的人们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为枯燥的生活增添色彩。

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展“奔牛上海”在上海的十大地标城市空间展出多头雕塑牛,由艺术家亲自给牛身绘图,颇具风格和特色的牛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出现,极为引人注目,每头牛的造型和图案都不一样,它们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案和色彩吸引大众,牛身造型的设计也别具风格,或惬意趴卧状,或牛气奔走状,或直挺驻足状……极具风格化的奔牛造型和图案在“视觉消费”的今天也成功传递出奔牛所承载的上海城市文化精神。

3公共传播:自由的媒体空间

媒体越来越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参照。媒体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价值有效等特质也成为公共艺术作品青睐的重要载体。当下媒体空间越来越自由,尤其是新媒体和多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见想法发到媒体上,新媒体迅速的传播速度和大幅度的传播范围使得人们发表的内容不断扩展。因此,媒体的特质能使公共艺术得到更大程度的曝光。另外,媒体在公共艺术创作中能够引导公众参与、公众自发分享、扩大公众话语权,如此一来,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加密切,公众也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自身对艺术作品的解读,艺术作品的意义空间也随之扩大。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展“奔牛上海”户外展出的多头奔牛雕塑引发人们竞相拍照、分享,网络媒体、电视媒体、报纸媒体也竞相报道,传播面迅速扩大,新媒体趁势鼓励人们拍照合影分享到媒体上,并选出幸运的观众给予奖励,部分观众在获得“奔牛”模型后可自行绘制创作“奔牛”作品,并通过一定的平台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看到由普通大众所创造的作品,这大大促进了公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和交流,公众在参与创作、参与分享的互动过程中,便能从中了解到“奔牛”所体现的上海城市精神风貌。

城市文化艺术篇10

烟台的古近代文明为烟台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文化工作不断进步,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现在全市基本上形成了机构健全、队伍整齐、门类齐全、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全市现有文化事业单位87个,其中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2个,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艺术馆、文化馆15个,博物馆、文管所、纪念馆16个,艺术学校1个,文化市场稽查队13个。全市现有各类电影院、影剧院、剧场108处,电影放映单位1180个;所有的乡镇都建立了文化站。全市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员3040人,在这支队伍中,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960人。市直文化单位18个,干部职工792余人,有中级以上职称的364人,其中副高126人,正高22人。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局机关这次机构改革原新闻出版局并入文化局,文化局对外同时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的牌子,统管全市的文化、文物、新闻出版事业。机关内设8个科室,编制30人,目前改革工作已经结束。

自1992年以来,我市的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上级的重视、支持下,在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1993年5月全国创建文化先进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山东召开,来烟台参观闭幕,影响很大;1994年文化局机关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直“十佳部门”;1995年4月我市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共有7个,山东2个),文化工作跨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

下面就如何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优化开放城市环境的问题,联系我市近几年文化工作的实践,介绍一下有关方面的情况。

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以来,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这应该说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和体现。城市建设的新定位,对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和任务前,作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必须做重大调整。一般意义讲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能有以下内容:全面执行党的有关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综合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综合管理社会文化事业,综合管理图书事业,综合管理文博事业,综合管理电影事业,归口管理文化市场,综合管理文化交流、文化科技、文化活动、艺术教育,这次改革又增加了综合管理新闻出版事业的职能,

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城市建设的新定位,文化如何发挥文化优势,繁荣文化事业,优化开放环境,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这是开放城市文化主管部门的一个重要的职能,也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项主要的任务。下面重点围绕这个问题谈谈做法、体会和认识。从我市文化工作的实践看,要履行好这一职能。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抓创建上水平,提高开放城市的档次。

这里所说的抓创建,是抓社会文化的创建工作。社会文化(也称群众文化)这是文化事业的大头,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重在建设、重在繁荣的方针。开放城市是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窗口。一个城市的档次高低、标志着其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程度。而现代经济的发展本身需要“文化力”的配合,文经结合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是“文化力”的有效表现形式。所以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了,文化必须同步,这样才能提高开放城市的档次,增强开放城市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作为文化主管部门,从宏观上抓好开放城市的社会文化创建工作,不断地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这是提高开放城市档次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坚持抓创建上水平要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要围绕社会文化“三大工程”全面制定创建计划,开展创建活动。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建设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创建蒲公英儿童文化园,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部提出的社会文化“三大工程”。三大文化工程是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尤其是农村文化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开展十年来在全国影响很大、作用力很大。按照这一工程的基本精神,我市经过近八年的实践和努力,从烟台实际出发,将三大工程细化为“321”工程,即“三创”、“二模”、“一园”工程。“三创”即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创建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创建文化模范村;“二模”即评选模范乡镇文化中心、评选模范文化广场;“一园”即创建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这一举措,将三大工程具体化、系统化。这一系统工程从1992年逐年实施以来,市、县、乡党委、政府很重视,都成立了领导组织,制定了创建计划,组织实施狠抓落实,使城乡文化创建系列化、一体化、网络化,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7个县市区(莱州、长岛、龙口、牟平、蓬莱、招远、海阳)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其中莱州、长岛、龙口、牟平、蓬莱、招远6个县市区先后被评为部级文化先进县(今年福山区、芝罘区准备申报省级先进县区),有135个乡镇被评为市级社会文化乡镇,有97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文化模范村,有2个广场被评为省级模范文化广场,11个城镇文化广场被评为市级模范文化广场,有40个乡镇文化中心被评为模范乡镇文化中心,有2个农村儿童文化园(即龙口前宋家村和遇家儿童文化园)被评为部级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创建工作的全面推开使开放城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二是要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设施是文化创建工作的基础,是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开放城市人民群众、海内外客人活动的重要阵地。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在文化设施方面的象征,应有六大件:艺术文物博物馆、综合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音乐厅、文化广场。这些象征性的文化设施,可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使人们进入该城市就被一种文化氛围所征服,处处感受到充满着现代化蓬勃向上的文化气息,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个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教养的程度,想到这个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所以说,抓创建工作要十分重视抓城市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文化硬件环境,树立城市的形象。从我市看,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九五”期间,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基本建成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简称“三馆一院一场”)。全市有3500个村庄建成文化大院,

3168个乡镇和行政村建成了图书馆(室)。从市区看“九五”头一年,政府投资8000万元,建成16000平米的现代化图书馆,成为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从各县市区看,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更大。招远市政府投资3200万元兴建了集文、博、图、演、展览于一体的14200平米的文化博览中心。莱州市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集娱乐、文化、科技、庆典、会展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园林科技文化广场。龙口市投资4000万元正在建设高档次的文化科技中心。蓬莱市、开发区也都投资建了大型的文化广场。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全市文化设施已投入6亿多元,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公益性、经营性文化设施有了很大发展,为“十五”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三是要注重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开放城市的文化创建工作最终要落脚于运用各种方式和阵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以提高全市人民的文化素质,树立良好的开放城市形象。这是提高城市档次的本质所在,也是开展创建活动的目的所在。文化活动具有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文化活动具有宣传教育的功能,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认识之中,使广大群众在一种健康向上充满乐趣的氛围中陶冶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情操,自觉地抵制愚昧迷信和资本主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在抓好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必须着力抓好文化建设,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从而进一步达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理顺情绪、调整心态、稳定社会、鼓舞士气的作用。从我市看,近几年,在城乡广泛地开展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海岛文化、军营文化及各种节日文化活动,都产生了良好的作用。象芝罘区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在全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牟平区开展的家庭文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重视并加以推广。尤其是以市区文化广场为主阵地的广场文化活动,办出了声势,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效益,影响很大。同时,我市还大力开展了包括戏剧、电影、图书、书画等内容在内的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活动,全市剧团下乡每年演出2400场,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平衡发展。上述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了城乡人民的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开放城市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总之,创建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已成为我市文化建设的龙头和总抓手。它的深入开展,全面推动了我市城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开放城市营造了一个安定、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成为开放城市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标志,提高了开放城市的档次。

二、坚持抓精品促交流,提高开放城市的知名度。

市场经济要求开放城市不断地扩大对外影响和知名度。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出名牌产品,更要在文化领域出文化精品;不但要经常开展经贸活动,同时也要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加经贸活动的文化含量,通过经贸搭台文化唱戏进一步提高开放城市的知名度。作为文化主管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开放城市的知名度,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精品,一手抓文化交流;靠文化名牌拉动,靠文化交流推动,使开放城市的文化不断繁荣,进而促进经贸活动的深入开展。抓精品促繁荣,抓交流促发展要着力抓住三个环节:

一是要强化精品意识。所谓精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一个工厂没有新产品,没有拳头产品就没有活力。一个开放城市没有系列名牌产品,就缺乏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样一个开放的城市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不出优秀作品,不搞文化交流,这个开放城市不但文化缺乏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直接影响开放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影响经贸活动的开展。所以,对精品生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通过精品生产可以发挥导向作用、示范作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带动和促进各项事业上档次、上水平。我们烟台是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要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既要靠优惠政策吸引,更要靠名牌产品拉动,也要靠文化精品来宣传。从我市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的文化精品意识不断增强。遵照江泽民总书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指示精神,“八五”期间我市就成立了文艺创作评委会,每两年对全市的文艺作品进行评选,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1995年根据“五个一工程”和山东省“七个一工程”的要求,市里又设立了“七个一”精品工程奖。1995年我市还建立了宣传文化调控资金,每年市财政从文化上交税费中返还90多万元用于宣传教育和精品生产。去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又十分重视专业剧团的建设,为剧团找靠山实行文企联谊,为创作优秀剧目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市直看,市京剧院与东方电子集团联谊成立了东方京剧院,市吕剧院与张裕集团公司联谊成立了张裕艺术团,市歌舞剧院与烟台开发区联谊成立了开发区艺术团,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

二是要集中力量抓精品。文化也是产业,有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品工程建设,必须舍得投入。我市几年来抓精品建设的经验表明,要抓精品,就要选准重点剧目,集中领导、集中人才、集中资金一举突破。文化部门抓精品,主要是戏剧,1994年,为了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和梅兰芳、周信芳两位京剧艺术大师诞辰10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市京剧团改编、排演了近代史京剧《甲午恨》,当年年底晋京参加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首都演出了3场。各级领导、专家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这次活动的唯一的一个地市级剧团参演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单位进行了宣传报道,扩大了烟台开放城市的知名度。这台戏被列为1995年度“五个一工程”的提名剧目,被文化部列为全国重点剧目:参加省第五届艺术节全面获奖,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级精品工程特别奖。这台戏先后投入几十万元,所以搞精品不舍得投入是不行的。为了争创第十六届、第十八届戏曲演员“梅花奖”,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在人、财、物上给予了极大的投入,组织力量全力以赴,演员和剧目的包装、推介、编创都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精益求精,获得了成功,赢得了声誉,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宣传烟台极好的广告。“九五”以来,我市在中央、省获奖的戏剧和舞蹈、小品除京剧《甲午恨》之外,象吕剧《难当的女人》、《大桥的故事》获省级精品奖,吕剧《荣辱悲歌》获省调演一等奖,代表山东省首次晋京汇报演出,被评为1997年省精品奖。还有“海阳大秧歌”获国际金玫瑰奖,“群星奖”银奖,舞蹈《细雨情丝》、《耕海》分别获“群星奖”金奖。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县级剧团莱州市吕剧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集中力量创作排演了吕剧《小岛风情》一举夺得全国人口文化大奖的第一名,两次晋京汇报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据统计,“八五”以来每年全市文化系统在省以上参演、参展的作品获奖都在70多项以上。这些优秀作品的出现,不但反映了开放城市的文化艺术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品的生产、演出、参赛、获奖,宣传了烟台,扩大开放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也适应了广

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是全方位抓好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同样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是一种“软”的资源,这种资源只有经过流通才有活力。好的文化艺术精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更要通过交流,扩大影响,产生二个效益。文化交流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丰富沿海开放城市的文化生活,为城市文化生活注入新鲜的营养,而且更有利于通过这些文化交流向国内外扩大城市的影响。可以说,文化交流是开放城市对外交往扩大影响、加强联谊的十分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交流既是沿海开放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所在,又是沿海开放城市的重要的文化使命。走出去、请进来,相互的文化交流不但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建立友谊,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促进双边经贸活动的开展,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从我市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剧团、职业书画家艺术学校先后多次组团,访问东南亚、拉美、东西欧、港澳台的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对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象我市近几年同日本的别府市、韩国的群山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这中间文化交流搭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连续多年文化互访不断。市京剧院、市歌舞剧院、吕剧院、艺校、画院、美术博物馆先后多次到日本别府市、韩团群山市演出、组展,增加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合作,扩大了影响,促进了经贸文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让世界了解烟台,让烟台走向世界,市里先后举办了烟台首届艺术节、烟台京剧艺术节、烟台葡萄酒节、烟台中韩经贸洽谈会、烟台东亚城市经贸洽谈会、第二届apec亚太经合组织博览会、apec果蔬交展会,在这些集大型文化与经贸于一体的活动中,文化既搭台又唱戏,既树立了文化自身的形象,找到了文化的位置,又为经贸活动搭桥引线当红娘,使经贸活动有声有色,效益突出,影响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每年都接待国内国外艺术团组40多个,组台演出和组展近千场。丰富多彩连续不断的文化交流,象水中击石使开放城市连续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商贸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丰富的精神产品和多样的文化交流,提高了开放城市的品位,增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的声誉。

三、坚持抓管理促繁荣,增强开放城市的吸引力。

文化市场是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活动以商品的形式在流通领域中进行交换的场所。从这处意义上讲,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文化市场就迅速地发展和膨胀。从我市情况看,从87年市区第一家营业性歌舞厅的兴办到现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全市文化市场已发展到包括娱乐、音像、书刊、电影、美术、印刷等20多个门类和4000个经营点,从业人员数万名。从文化消费的门类和管理范围看,有文化娱乐市场、音像市场、美术市场、文物市场、书刊市场、电影市场、演出市场、业余艺术培训市场、文化旅游市场等九大门类。从经营体制上看,已不再是单一的国办文化,而是国家、集体、个体、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一齐上。文化市场的兴起,对调动全社会办文化,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越发展,文化市场就越活跃,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发达市场经济而无发育的文化市场的城市不可能是一个繁荣文明向上的城,其发达的市场经济也不会持久。反过来,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就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是目前社会的热点,管好文化市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抓管理与促繁荣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了文化市场的多样化。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提高了,人们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富裕起来的人们把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第一需要,这是文化市场繁荣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文化市场的繁荣,这一点作为开放城市尤为突出,所以繁荣是目的。而管理是手段是保证,要通过加强管理保证文化市场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不断繁荣,应当这样来看二者之间辩证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市场必然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个前题下力求搞得更丰富多彩,更活跃繁荣,更健康文明,更富有吸引力。只有这样的文化市场,才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否则为了迎合某种包括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为了单纯追求市场价值而放弃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一味追求文化市场的新、奇、怪,让不健康的甚至是黄色的精神产品充斥文化市场,这样的文化市场发育是不正常的,其生命力和吸引力也是短暂的。所以对文化市场的认识,讲繁荣时不能忽视了管理,讲管理的时候不能忘记繁荣,只有理直气壮促繁荣,大刀阔斧抓管理,坚持两手抓,文化市场才能沿着繁荣、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强化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强化文化行政部门对市场的管理,坚持用舆论手段引导,用法律手段规范,用经济手段约束,用行政手段干预,提倡有益的,允许无害的,限制庸俗的,取缔反动淫秽的,以保证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

二是要处理好主管部门与综合部门的关系。这次机构改革,市新闻出版局的职能并入市文化局,原来由出版局管理的书刊、音像等出版物市场,现在由市文化局管理,至此,市级文化部门实现了对全市文化市场的统一归口管理。在文化市场经营和管理方面,文化局是主管部门,公安、工商等是综合管理部门。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离不开主管部门和综合部门的互相支持和密切全作。开放城市文化市场十分活跃,这既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是招商引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但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有损开放城市的形象。所以不断地净化文化市场是主管部门的重大责任。而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有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持。从我市看,自文化市场纳入政府管理以来,文化就主动地同公安、工商、外贸、物价、海关、新闻媒介等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使文化市场的经营从办证、开业到日常经营纳入一条龙、系列化的的管理轨道。在涉及到文化市场案件的处理上,各部门分兵把口、相互协调,从而保证了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尤其是象电子游戏厅的专项整治,音像市场集中治理行动和“扫黄打非”集中行动,这些大规模的管理整治活动,文化部门都采取了主动出击、联合作战的方式。为了保证这一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我们建立了联合办公、联合把关、联合抽查的三联制度,从而使文化市场置于多部门的联合监督之下,保证了文化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避免了失控无序和大起大落。这样做使开放城市既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保证了文化市场的持续繁荣和井然有序,从而增强了开放城市的吸引力,保证了文化市场所特有的那种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色。

三是要处理好队伍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建设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稽查队伍是实施文化市场管理的前提和保证。文化市场稽查队伍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主体。1991年出台的《山东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规定,文化市场实行稽查员制度,这一规定把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的建设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行政执法水平、实际工作能力的清正廉洁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已成为开放城市文化市场管理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文化市场法制建设也相应地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

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市场必然要求依法引导、依法培育、依法管理。所以,加快文化立法,完善文化市场的管理法规,是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保证。对文化市场实施规范管理,首先要有法可依,同时还要有坚强的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实践证明,有了法规没有执法的机构和队伍不行,有了机构队伍没有健全的法规、制度也不行。从我市情况看,处理好队伍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机构与队伍建设,一手抓法规的宣传和实施细则的制定、完善和落实。几年来,我市一直注重自上而下推进文管机构与稽查队伍的建立和完善。1991年3月根据文化市场发展需要,经有关部门同意在市文化局内设置了文化市场管理科;1993年3月又成立了市文化市场稽查队,这在全省是成立最早的一支稽查队伍。到目前为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13个县市区都建立了文管机构和文化市场稽查队,上岗人员达到81名,除个别市外大多数县市区的文化市场管理实现了统一归口管理。1994年以来我市又加强了乡镇一级文化市场的管理,全市现有130多个乡镇聘用了142名兼职稽查员。现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市、县(市、区)、乡镇为一体的三级文化市场管理网络。为了提高队伍的素质,全市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坚持从理论上提高,从思想上教育,从行为上规范,先后制定了《廉政建设八条守则》、《稽查人员工作条例》、《稽查队工作规范》等有关制度,并先后多次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守法意识和执法水平。根据市委的部署,自1996年6月份开始实行文化市场管理承诺和效率监督卡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健全了管理制度,发挥了群众监督作用,加强了文化执法部门的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