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2:53

生态文明原则篇1

[关键词]公务回避原则;公务回避制度;公务回避的生态价值;公务回避生态化

自2011年12月12日《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出台以来,在理论界掀起了对公务员回避原则及制度的探讨热潮。各学者主要集中于对我国现行公务员回避制度弊端的探讨,有结合国外优秀之制度经验的,如韩锐、李景平所撰写的《国外公务员回避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也有结合我国古代以来官员回避惯例的,如李洋、赵勇的《视角下任职回避制度探析》;还有将新出台的《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与之前对比,分析我国公务回避制度之发展进步的,如张宝义撰写的《对公务员回避制度发展的回顾与评价》。有关公务回避原则的文章,最终都落脚于为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完善出谋划策。而学术界以生态文明视角研究行政法问题的文章相对比较少,李所写的《生态文明视域下行政法的价值取向探究》一文,从生态文明价值角度出发,论述了行政法的价值取向问题,但没有针对行政法具体内容进行系统论述。因此,从生态文明相关理论角度探讨公务回避原则可以为其发展完善提供更为创新的视角及理论支撑。

一、公务回避原则的生态价值

探究公务回避原则的生态价值实际上是在理清公务回避原则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与公务回避原则基本精神相符合;而公务回避原则只有与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相符合才能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逐步完善,真正体现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根本要义。

(一)“以人为本”是公务回避原则生态价值的核心观念

生态文明观认为,“以人为本”是“从更根本、更长远的方面体现人文关怀,是对全人类的关怀,从而也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建立在可靠良好的基础上”。[1]公务回避原则就是为了保证行政过程的公正公平才得以确立的原则,而公正公平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使每位公民都享受到一样的权力,得到同等的待遇,正是使人在可靠良好的基础上发展的体现,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健全完善的系统格局是公务回避原则生态价值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哲学观即为生态整体主义,“人、社会必须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才能有共同美好的未来,人类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科学、公平的社会机制和运行方式,遵循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推动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2]公务回避原则也依靠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公务回避制度体系去实现。

(三)社会和谐是公务回避原则生态价值的最高理想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和谐,而社会和谐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和谐,即社会层面的各种关系的和谐。从社会关系的层面来看,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利益问题。”[3]而公务回避原则正是为了调节社会利益问题而提出的规定,最终目的则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公务回避原则的理由无论表述为“个人偏见”,还是“利害关系”,亦或是“招致不公正事由”,“有妨碍程序公正嫌疑”等,都是体现社会和谐的目的。[4]

二、公务回避制度的突出问题

根据公务回避原则的生态价值要义,反观我国现阶段公务回避制度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公务回避制度还没能达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核心观念还没有形成

虽然《公务员回避规定(试行)》已于2011年底出台,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因亲情关系、裙带关系引发的、假公济私等腐败现象仍层出不穷。根据2010年底的统计,“我国共有地级行政区划单位33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6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40906个。如果每个单位按七位正职干部回避计算,那么全国需要空降的干部应有30.8万人。”[5]这样的现状很可能导致平等升迁机会得不到有效保障,“以人为本”的观念流于空谈。

(二)健全完善的系统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建设

公务回避制度从立法到实施再到监督,应该具备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系统,但是我国实际的公务回避制度还存在许多的漏洞。《公务回避规则(试行)》指出:“公务员必须服从回避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的应当予以免职;公务员应当主动报告应回避的情形,有需要回避的情形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给予相应处分。”[6]《规定》虽然根据不同情况设定了不同的处罚,但是公务人员由谁监督、如何监督,违纪人员由谁处罚、具体处罚量额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给部分公职人员违法牟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实现社会和谐的最高理想仍任重道远

社会和谐与公务回避制度的“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树立,以及其健全完善的系统格局的建设是分不开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健全完善的公务回避制度体系还没有建成,就无法做到社会的和谐共生,因此,公务回避原则实现社会和谐的最高理想仍任重而道远。

三、公务回避原则的生态化

只有突破现阶段公务回避制度的发展瓶颈,行政法公务回避基本原则的精神价值才能真正地得以体现。应该着重针对公务回避制度的三方面突出问题,对症下药,加快公务回避制度的完善进程,尽快实现公务回避原则的核心价值。

(一)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

观念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使用完善的法律作为强力保障之外,宣传教育是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不仅要对在职公务人员进行教育,更应该从儿童和青年抓起,在学校教育中时刻渗透“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步提高新一代国家公职人员的素质,最终形成“以人为本”的公务回避原则核心价值观。

(二)建设健全完整的系统格局

健全完善公务回避制度体系应从立法、程序、监督这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出台一系列公务回避制度专门法规规章,明确权责、公务回避的执行程序及监督体系。而公务回避制度的程序应注重效率,因此,必须保证程序的明确简易。监督体系应大力发挥民众的力量,将行政公开与公务回避相辅相成,大力依托网络的强大监督力量,最终逐步完善我国的公务回避制度完整体系。[7]

(三)实现社会和谐的最高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是公务回避原则生态价值的最高理想,因此只有将具体实践层面的内容充实完善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实现社会和谐可以说是公务回避原则生态价值贯穿于公务回避制度实践中的过程,也是公务回避原则生态化的过程。公务回避原则生态化实际上就是实现社会和谐最高理想的奋斗过程和最终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化发展,实现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务回避原则作为保证实现国家民主、富强的法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势必要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加快凝练公务回避原则的生态价值,才能加快公务回避制度发展完善的进程,才能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廖福霖.生态文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44.

[2]廖福霖.生态文明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45.

[3]刘湘溶.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5.

[4]韩锐,李景平.国外公务员回避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行政管理改革,2012,(7):64-69.

[5]张宝义.对公务员回避制度发展的回顾与评价[J].人民论坛,2012,(11):8-10.

生态文明原则篇2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有局部和全局共享、发达和后发共享、代内与代际共享、国内与国际共享模式。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生态文明不能囿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然性论证,而是多种伦理关系与价值要素的统合。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一、发展伦理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二、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提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生态文明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性生态文明共享与实现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统合的综合体系。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是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不断变换交流的过程,不可能囿于小地方的封闭环境中。假定某地方经济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系统,缺乏域际交流,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是自然资本的减少,最后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空间和功能的衰退,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因此,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强调域际之间共建、共生、共享、共赢,形成合理良性的物质变换循环系统。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目的是控制区域社会经济扩张趋于合理化,其实质是区域内外伦理关系的调节。

具体而言,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模式:一是局部和全局共享。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同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共同构成了全局大系统,而区域与全局之间总是存在利益的交织。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作出正确取舍,树立“大河无水小河干”的伦理价值理念,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发展伦理要求。二是发达和后发共享。发达与后发共享实质上就是利益的均衡,反映的是伦理正义的问题。在不同区域或者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由于资源储备、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效率等不同,区域生态文明的效益常常会发生分化。因此,一方面,发达地区对后发地区应该承担生态、产业、技术等方面对后发地区的扶助责任;另一方面,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大力激发生态资源活力,引进高级资源要素与本地优势要素结合,高起点布局产业,更好地把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三是代内和代际共享。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代内共享,既不能损害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又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还必须考虑代际共享,形成良性的发展伦理关系。因此,我们既要关注“横截面”的人际关系即代内伦理关系,又不能忽略“历时性”的人际关系即代际伦理关系,即既要关注代内平等,更要关注代际公平。四是国内和国际共享。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生态文明显然已经突破某一地区或某一国的地理空间,而成为共同的责任与事业。因此,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伦理,在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互动中达成价值共契,是实现生态资源配置和文明成果共享的“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叠加的基本保证。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不仅是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后发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难困境的关键;还是建立绿色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多元化的生态经济模式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和升级的重要保障。#p#分页标题#e#

三、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

发展伦理以实现人类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责任共担、风险共存、成果共享的过程,也是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一是人本原则。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增进人之幸福、满足人之需要为“本”。人本原则强调要以人的发展统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人的发展置于价值的优先性地位———那种只顾整体经济效益而忽略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经济政策注定没有前途;人本原则要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人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优化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人本原则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所有人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包容性原则。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包容性原则强调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是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改善协调同步,并且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在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包容性增长”,并认为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为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指示了发展路向。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新时期,注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包容性,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倡导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最重要的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整合,即“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将原本相对零散的区域经济系统,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相互配合协调,有机耦合成系统整体”[3],协调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三是公平合理原则。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与合理有度,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发展伦理要求。所谓公平正义,一方面要关注代内平等,共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优化的“共时性”发展及其成果。另一方面,要关注代际公平,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机会,在“历时性”发展中实现生态文明的承上启下。所谓合理之“理”即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使生态资源使用和开发合理有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公平合理,必须放弃传统的GDp情结,实现科学发展;政府应该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反对消费主义,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被过度使用和浪费;要倡导资源节约,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与补偿机制。

四是适度原则。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在生态文明共享实践中坚持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范围内,既要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一方面,在“共享”之下要防止因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而对区域生态资源大肆使用、过度开发,酿成“公共地悲剧”;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多个权利主体的存在,使得生态资源开发和保护得不到充分实现,造成生态资源的使用不足、开发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酿成“反公共地悲剧”①。五是互利共生原则。互利共生就是要确保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社区、居民、企业等获得相关利益。区域作为一个空间系统,其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是实现区域内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变换的共生变量。显然,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区域之间的要素不断实现流动,某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常常扩大到别的区域,因此不同区域系统的合理性构建了全局大系统的有机和谐。在不合理的增长模式下,某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本就会转嫁到其他区域,造成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成本大于收益(典型的就是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经济增长)的风险总是经常出现,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承担、化解风险,控制区域经济于适度规模之内,使区域经济成本与区域生态效益在最佳点上实现结合。当前,缩小域际差距,构建连续、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轴带,促进区域互联、合作、共赢,发挥资源秉赋优势,克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域际分工效益,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内容。概而言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局部和全局、发达和后发,以及区域和区域之间应该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并确保核心利益层相关者、紧密层利益相关者、松散层利益相关者的差距缩小,才能真正做到共建、共用、共赢。六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必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旨归。Brundtland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经济效益的暂时性带来污染治理的长期性”的现象并不少见。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掠夺自然、透支生态就必然会带来恶果。恩格斯曾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马克思也曾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

生态文明原则篇3

(一)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目标

朱士光学者认为,生态环境是由人或人类社会及其周围之自然环境要素及人文环境要素组成的互动性复合型环境。即自人类社会产生以后,这种新型的环境才广泛出现在地球上,在这种环境下,人、以及人类社会其他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是相对应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环境文明的基本准则,生态环境文明旨在使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从根本上树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文明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文明象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强调尽可能的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与危害,人类任何社会生产活动必须从保护环境出发。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厂大规模聚集,资源约束逐渐趋紧、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愈发严重,人类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日益退化的生态环境使人类清楚地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对水资源、土壤、大气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谋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实现生态环境文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

(二)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生态经济是指以生态学的有关理论指导构建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解决由于工厂大规模聚集所带来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应按照生态发展规律积极构建生态经济发展体系,大力倡导发展绿色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经济是指将现有的以市场力量为导向的经济转变成以生态法则为导向的经济。生态经济提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经济观的指导下,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经济模式。生态经济强调不仅要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更要注意提高生态质量,谋求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人类要同时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在规划经济发展时,要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考虑在内,根据区域生态功能进行产业布局,将“限制开发”、“禁止开发”、“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等明确区分开来,做到科学划分。生态经济克服了传统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和根本缺陷,是一种在良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轨道上发展现代经济的崭新的经济体制。生态经济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旨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探索生态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其实也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过程,只有实现了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才能实现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化和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建起来的一种文化创新体系,坚持实现人、社会、自然相互之间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标志着人类价值观由“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主义”的划时代转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化和社会要求向人民大众普及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道德意识,从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过度享受的消费方式转变成一种适度、绿色的消费观念,这样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生态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人类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通过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及其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和理性批判,生态文化和社会有助于构建一个绿色发展、社会文明公正、生态和谐的未来发展局面。建设生态文明除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还应使全民形成与保护生态环境适应的价值观、消费观、生活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生态文化和社会文明指引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指导人类进行社会生产活动,感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责任所在,而应是大家广泛所关注的一项事业。生态文化和社会文明是人类朝着生态文明健康、有序发展的力量源泉。

(四)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生态制度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围绕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安排。生态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帮助人类解决由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减少、物种毁灭、水土流失等带来的生态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最基本的是要依靠完善的生态制度,即通过生态制度协调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制度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精髓为基本准则,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纳入整体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此外,制度的文明程度还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整体精神文明水平,社会治安的恶化、由信仰和诚信缺失导致人类行为的无序化等,都亟待严谨有效的生态制度。因此,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制度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二、有机农业的原则与基本要求

自然资源的耗竭、生态环境的恶化诱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有机农业的出现为全球农业的改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动力在初期主要来自出口贸易和市场需求,随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等我国现代农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推动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一)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为健康、生态、公平和关爱,在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遵循这四个基本原则。这四个原则即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

1.健康原则将生态系统连接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健康是体现了生命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不仅指人类的健康,也包含地球上其它生物的健康,例如: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机农业能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富营养的产品,以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和动物的保护福利。首先,有机农业需要健康的生产和加工环境,健康的生产地土壤、水、空气状况才有可能生产出健康的作物,而健康的作物才有可能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在有机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过程中,避免或严禁使用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等。还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健康并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免疫能力、适应性、可再生性也是健康原则的关键特征。健康原则有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

2.生态原则有利于循环可持续发展。生态原则说明有机农业的根基为有生命的生态系统,它强调有机农业的生产应以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有机农场应基于健康的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系统,确保在所有的阶段都能与自然和谐共处。此外,有机农业采取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社会文化和规模的生产方式,通过回收和循环利用使资源和能源都能得到管理,较少使用外部投入品,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自然资源。生态原则体现了有机农业的和谐、循环、低碳的理念,通过促进资源、能源、环境的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来实现生态平衡。

3.公平原则强调发展的互利共赢。有机农业倡导建立开放、机会均等的生产、流通和贸易体系,以公正、公平的方式管理自然环境、利用生态资源。这一原则强调,应以维护所有相关方的公平权利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相关方包括参与到有机农业中的所有农民、工人、加工者、分销者、管理者、认证人员、贸易者和消费者等。公平要求生产、分配和交易的系统都是平等、公开透明的,而且需要考虑到真正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公平,使相关方共同达到互利共赢的发展状态。

4.关爱原则有利于保障健康与福利。关爱原则包含关爱自然环境、关注动物福利、关爱人类,关爱社会等。进行有机农业生产,首先就要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唤醒人们对这些生物的关爱,顺应自然,使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食品添加剂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与保护,也减少了有机生产者与化肥、农药等的接触,关爱有机生产者的身体健康。有机农业也重视在生产过程中的动物福利,善待动物,不仅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同样也保证了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安全。此外,有机农业通过向人们提供健康、优质的食物,弘扬传统文化和平等、友善的相处方式,传播正面能量,以改变当前浮躁、压力过大等社会不良风气,通过推行有机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帮助人们逐步树立乐观向上、富有责任、相互关爱的精神社会风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稳定发展。

(二)有机农业的基本要求

1.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有机农业充分发挥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自然调节能力。有机农业采取的生产措施均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系统内物质为目的,包括:利用系统内有机废弃物;合理耕作、轮作、间作、套种;采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草害等。有机农业通过建立合理的作物布局,满足作物生长条件、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我调控能力。长期采用有机农业耕种方法,土壤中生命体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显著增加,如蚯蚓、有益节肢动物、共生生物和细菌等,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土壤物种。此外,研究表明,土壤能储存大量的有机碳,有机农场的土壤碳水平比非有机农场高,有机农业进行土壤固碳可以抵消掉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

2.有机农业主要依靠人力。人工劳动主要集中在田间管理上。由于有机农业在成长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工合成的养料,只遵循自然的成长方式,因此,大半部分的田间管理劳动都必须依靠人力来完成,包括除草、浇水、间苗等工作。有机农业有利于农田杂草生长,有机农田的杂草种类及数量与常规农田相比等都相对较高,处理杂草就成了田间管理一个最大的问题。由于不能使用除草剂,只能利用传统工具,如锄头、镰刀等进行除草,因此,就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的投入。

3.有机农业需要全新的技术体系。有机农业在生产、加工、储藏等环节都存在诸多方面的技术需求,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技术体系。有机种子培育及处理技术,有机生产土壤培肥与养分管理技术等,特别是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技术,包括利用温室揭露点控制蔬菜病虫害的环境调控技术;以轮作和间作为核心的病虫害控制技术、以营养调控为核心的病虫害营养控制技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会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三、生态文明与有机农业的耦合机制

(一)有机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基于生态、健康、公平、关爱四个原则,有机农业符合生态经济规律,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本质,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优化与统一,体现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是呼应生态文明这一重要战略目标的具体实践形态。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其特定的理念内涵和生产方式,支撑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机农业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机农业符合生态原理和自然规律,其目的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可以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采用一系列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通过物理、生物的作用实现肥料的循环利用,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确保生物的健康和多样性,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有机产品从生产至销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均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关爱人类健康的理念,这符合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特征,促进改善了生态环境。农药、化肥使用的减少,增加了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以及土壤中的有机质;通过固碳减排,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和固碳减排相类似,减少氮素淋失,可降低对地下水的污染;增加生物多样性,使土地具有更高的生产力。

2.有机农业促进了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旨在建立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经济模式。宏观经济方面,很多地方政府将有机农业作为发挥区域环境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农业经济的重要举措,编制了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鼓励政策,在取得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设置了各种绿色壁垒,我国农产品经常会因质量问题遇到贸易障碍,被要求退货或索赔,这些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按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有机产品却不存在任何的贸易障碍。此外,有机农业会促进其它产业的发展。有机认证的生态农场,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地理环境,将有机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消费模式,使消费者真正走进田园,走进大自然,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这也有效促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微观经济方面,有机农业因不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等投入物质,减少了一定的生产、加工成本;有机产品有助于企业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竞争力;有机产品深受消费者亲睐,较高的市场价格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有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精耕细作,并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与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在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施行有机生产,防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由此可见,有机农业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国农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更有利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3.有机农业促进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和社会氛围。有机产品与常规农产品在外观上并无明显区别,其区别在于内在品质和意义。就消费而言,有机产品似乎已经成为优质、安全、绿色食品的代名词,有机产品在消费市场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占有率也越来越高。有机产品有助于消费者形成健康、节约、环保的良好习惯、养成适度的生态消费方式。有机农业健康、生态、公平、关爱的原则也适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形成人与人相互关爱、相互信任、友善互助的社会氛围。

4.有机农业有助于生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机农业从生产、加工、认证管理、销售等都有一系列明确的制度规定,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也需要一定的生态制度作为保障,有机农业的制度体系对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有机认证的本质是信任担保,作为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重要一环,其本质属性决定了促进建立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在动力。认证服务的信任担保属性,要求认证行业的发展必然以诚信为基础,推动生产企业、经营单位、认证机构、检测机构、从业人员、生产者提高诚信意识,建立相关诚信档案,共同促进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此外,有机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循环经济制度的建立,有机认证生产、加工、认证过程中的监管也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监管制度的建立。

(二)生态文明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

1.生态文明为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的生产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要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进行生产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种草种树”、“末端治理”,而是要从源头治理。生态文明提倡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加快建设生态农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基础。

2.生态文明为有机认证提供了健全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建立并逐步完整的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完整的制度要求。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质量环境等方面的标准,使有机生产的优势得以凸显出来。健全的价格、财税、鼓励等激励性政策充分调动了大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决心,加快推行有机产品认证等机制。严格的绩效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及有机产品的可追溯性又为有机产品的认证提供了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3.生态文明为有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无论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通过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来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而引导全民在生产、生活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培养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消费观。这一切,都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结论

生态文明原则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

一、引言

生态文明理念源远流长,《管子》中追求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建设准则,古代原始部落存在的生态文明实践,都表明了古人对理想生存环境的追求与城市建设中朴素的自然观。

近代的工业革命创造前所未有财富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种种弊病,为解决这些危机,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到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开端、现代生态城市思想源泉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从保护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界的思想共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1]。每一种理论的提出,既是人类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更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因此,探索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生态文明城市的定义及内涵

2.1生态文明城市定义

要构建生态文明城市,首先要对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进行界定,生态文明城市是在对城市复合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理论应用到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

2.2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

根据对生态文明城市的界定,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见图1),包括以下方面:

一、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哲学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强调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并将文化渗透到各个层面。

二、生态经济:城市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一方面,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定位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强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强调经济的多样化和发展特色化[4]。其中,循环经济成为现代生态经济主要内容,3R行动,通过构建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三、生态社会:以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强调社会组织效能的有效运作;体现社会的公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与社会贫富差距是最主要的目标。

四、生态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的和谐。

五、生态人居: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规划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雅典》提出将居住作为城市的首要功能。建设居住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安全便捷的居住空间。

三、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的技术方法及程序

3.1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的技术方法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对象。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采用相对统一和规范的定量化的科学指标分值来表示目标条件的优劣,并在考虑目标重要程度的前提下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总分值,按总分值的高低评定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

3.2评价程序

四、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4.1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现阶段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大多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03年制定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建设部2005年颁布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等来构建。这些指标体系较少涉及生态文化层面,不足以全面衡量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城市的人文精神。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出台的相关标准、城市发展的现状[5,6]以及在“十二五”纲要出台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挖掘生态文明城市内涵,从文化、社会、经济、环境、人居五个层面来统筹考虑,构建了以城市生态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先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为目标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估指标体系。

4.2指标体系的结构

生态文明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四层:总目标层,即城市生态文明度;目标层,即构建生态文明城市要达成的系统目标;路径层,达到这些目标的路径选择;最后是具体的衡量指标层。

4.3指标选择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能因为城市现阶段某些目标很难达到就直接规避。

二、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生态文化建设为核心,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等方面。

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的指标,既要有科学性,也要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体现在指标的量化与评价结果量化两个方面。

4.4指标的等级划分

按照目标管理原则,将指标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差,一般,合格,优良;指标的分级标准因各指标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4.5指标体系

五、生态文明城市的评价

5.1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由指标体系可知,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最终是42个指标的函数,由于各指标数据,其类型和来源都不尽相同,无可比性。因此,需要使得原始数据都标准化为(0,1)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5.2指标权重的确定

可采用特尔斐测定法(Delphi方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方法)等方法给各目标及指标赋予权重,

得到wi――第i目标的权重值;wij――i目标中第j指标的权重。其中∑wi=1;∑wij=1。

5.3总分值的计算

计算公式:

(1)pi=∑Fijwij

pi――i目标的评分值(评价值)

Fij――标准化处理后的i目标中第j指标的分值

wij――i目标中第j指标的权重

(2)p=∑piwi

p――总评分值

wi――第i目标的权重值

pi――评分值

5.4城市生态文明度的等级划分

根据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阶段性,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各种综合指数的分组方法,建立城市生态文明度分级标准(表2)。根据总分值所属区间,划定城市生态文明的等级。

六、结语

目前,国内生态文明城市理论探索与实践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对其认知的逐步深入,结合城市发展的趋势,将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使其最终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城市生态文明的程度,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1-23.

[2]朱坦,汲奕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环境影响评价[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2―65.

[3]陈寿朋.略论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08一01一08(7).

[4]创立一个中国式的生态发展模式:安吉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87.

[5]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国已进入“半城市化时期”[eB/oL]..

生态文明原则篇5

一、正义前提与合理性限制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从正义前提的设计开始的。在罗尔斯看来,没有合理性的正义前提,就产生不出合理性的正义原则;同样,在政治现实中,没有合理性的条件限制,也就不能产生合理性的法规制度,以指导人们的行为。

1.原初状态;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前提预设

罗尔斯说:“原初状态(originalposition)是恰当的最初状态(initialsituation),这种状态保证在其中达到的基本契约是公平的。这个事实引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这一名称。”此处蕴涵了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为了颠覆占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罗尔斯试图构建一种公平的政治哲学,公平的自由、公平的机会和公平的分配是该理论的三个基本维度,公平因而成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灵魂。第二,公平的理念以原则为依据,该原则是在虚拟契约状态中产生的,从此意义上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又叫抽象契约论。第三,达成原则的背景或前提必须合理,这样,当事人签订的契约或达成的原则才能合理,该前提就是原初状态。罗尔斯的基本逻辑是:原初状态中当事人以契约的形式达成正义原则,然后由该原则公平合理地指导所有个体的行为包括政治行为。当然,原初状态的可取之处更在于其核心要素“无知之幕”之中。

2.无知之幕:原初状态的核心要素

在原初状态的十二个要素中,无知之幕属于知识与信仰的要素。该要素保证了原初状态的当事人签订的契约或原则是绝对公平合理的。无知之幕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的普遍性即公平性,在于当事人不知道特殊性的个人利益,而仅知道普遍性的人类利益。一个人在想象中进入原初状态,目的是签署约束个人、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原则、行为规范。要保证原则规范的公平,当事人必须舍弃自己的特殊利益;否则,在个人特殊利益的驱使下制定原则,也就是在知道各自特殊善观念的情况下制定原则,当事人很可能将个人利益当作普遍利益,将原则剪裁得仅适合自己,仅有利于自己,这对其他人是严重不公平的。这样的原则也没有普遍的合理性,因而也就难以为他人所遵循。

3.合理性限制:罗尔斯正义前提的当代启示

同志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如何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前进性过程。政治文明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政策、法规制定得要合理,然后,所有人毫无例外地按照政策、法规行动。要达到这一点,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当事人的无知之幕的条件约束,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政策、法规,制定者必须忘掉个人私利,舍弃个人亲情好恶,把目光心思集中于所有人,这时的政策法规才能是公正合理的。目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政策、规定制定时,机制不健全,大量地表现在与政策、法规有紧密利益关切的人,参与了政策、法规的制定,即都在充分的“有知之幕”下制定原则,很难保证原则的公平和公正。为此,制定政策的当事人要避嫌,与该政策、法规有利益亲情关切的当事人不能参与它们的制定,当事人必须接受“无知之幕”的限制。

二、正义原则与民主平等

合理性的前提产生合理性的结果,两个正义原则正是这样的结果,人与人的平等、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最不利者的利益等等,是该原则的基本精神。

1.差别原则:两个正义原则的创新

罗尔斯认为,一个政策、法规的价值合理性即道德性,在于它对社会有利者和不利者选择的倾向性,同等情况下帮助不利者比帮助有利者更能显示一个制度的伦理性。按照罗尔斯的说法:“社会结构并不确立和保障那些状况较好的人的较好前景,除非这样做适合于那些较不幸运的人的利益。”“状况较好的人”即为社会最有利者,“较不幸运的人”即为社会最不利者,道德的社会首先应选择那些最不利者,这是每一个人的直觉皆能体验到的。于是,社会最不利者的利益成为其他阶层利益合理性的依据,也是判断规范价值合理性的标准。差别原则尤其反映在罗尔斯的两大优先原则中。两大优先原则是两个正义原则的推论,在第一优先原则中,罗尔斯强调:“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必须可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在第二优先原则中,罗尔斯强调:“一种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展那些机会较少者的机会。”这里,“较少自由的公民”、“机会较少者”均是差别原则中“最少受惠者”、最不利者的反映。在平等自由原则中,最少受惠者是最少自由的公民;在机会平等原则中,最少受惠者是社会机会最少者。在罗尔斯看来,在一个社会体系内,每个人都享有该社会体系规定的所有自由,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竞争。一个社会可能达不到这一点,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平等,但是,不平等必须以社会最不利者为伦理实体,若不平等有利于最不利者,最不利者也认同这种不平等,这些不平等的自由、不平等的机会才具有合理性,否则,就是不正义的。

2.民主平等: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当代启示

两个正义原则强调民主平等、以人为本,差别原则尤其关注最不利者与最有利者的共同发展,这些观点对当代政治文明建设均有积极启示。改革开放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让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成就,但是,一些问题成为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障碍。例如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现,20%的富人占有了中国大部分财富,80%的其他人仅占有少部分社会资源,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另外,城乡公民同命不同价,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尤其医疗、养老保险等等,这些都是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所反对的,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不能容忍的。在罗尔斯看来,有利者的能力、天赋属于社会,不属于他自己,天赋能力的合理性在于它可抵消社会的训练费用,从而有较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最不利者的教育训练上,提高最不利者的能力。如果不能这样,必然造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局面,从而丧失了人类的价值与尊严,人类又回归了动物界。当然,差别原则在人与人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富者与穷者之间强调平等,但不是平均主义,否则,社会没有竞争,缺乏活力,经济很难发展,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都不会好过,计划体制的教训不可忽视。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能过大。既然个人的天赋能力是社会的,那么,就应该为社会谋福利,当然,也同时在为自己谋福利。

三、正义实践与民族特色

前提预设与原则内容说明了正义的理论合理性,理论制度化则说明了正义的实践合理性。

1.理论制度化: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可行性论证

在罗尔斯看来,规范的前提无论如何完善,正义的原则无论如何合理,但是如果没有现实可行性,也就是说,正义原则如果不能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不能融合到现实制度生活中去,那么,它仍然是束之高阁的理论,仍然是纸上谈兵。关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现实制度化,日本哲学家川本隆史说:“正义理论被确定下来之后,就开始研究如何应用于制度……仿照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着手说明己被采用的正义的两个原理如何应用于社会制度的程序(1.原初状态、2.宪法制定集会、3.立法阶段、4.规则的应用和遵守阶段)。”在川本隆史看来,罗尔斯的正义理论通过四个步骤与现实政治接轨或融入现实生活的。第一阶段是召开立宪会议,确立立宪程序,按照罗尔斯的说法:“我设想一旦各方在原初状态中采用正义原则之后,他们就倾向于召开一个立宪会议。”罗尔斯强调,立宪的程序必须体现纯粹的程序正义,即必须是绝对的公平合理,这就要求参与立宪会议的人必须接受“无知之幕”的约束;具备该条件之后,才可进入第二阶段即选择宪法内容阶段,宪法内容是两个正义原则,或者说,宪法条文必然是两个正义原则的反映;一旦宪法确定,就会到达第三个阶段即立法阶段,这时,人们就减弱了无知之幕的限制,人们根据宪法即两个正义原则来安排法规;第四阶段是实施阶段,即“法官和行政官员把制定的规范运用于具体案例,而公民们则普遍地遵循这些规范。”这时的无知之幕完全被排除,正义原则被完全制度化、现实化,以现实法规的形式调节法官、行政官员和普遍公民的行为。这样,正义理论一步一步与美国的社会制度融合,理论变成了现实。四个阶段理论也就是罗尔斯正义观的实践理论、可行性理论。

2.政治文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罗尔斯正义实践的当代启示

生态文明原则篇6

关键词:照明;生态园林;设计;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生态园林设计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生态园林设计的工程方面,一定要进行科学细腻的考虑,尤其是在园林的生态性,和艺术性方面。生态园林在观赏艺术和生态节能方面的可行性大致是由照明直接决定的,本文主要探讨怎样做到照明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合理应用。态园林主要是要考虑到生态美、科学美、和文化美等各个方面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提高生态园林的整体设计素养,对于照明的各方面的细致入微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生态园林的参观者,而且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美化园林。

1生态园林设计原则

1.1艺术性原则

我们在进行生态园林在照明方面设计时,要使得照明与整个园林的规划保持一致,用自然美学的方法研究照明与生态园林的有机结合,合理的协调人与园林,社会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我们所要求的艺术性原则。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现代照明技术为大众提供一种不同于白天的景色的生态园林的夜晚景观。使得参观者在白天和晚上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美化园林的自然景观。当然,这种艺术原则的体现要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同时还有当地的人文特色,地域特色等都可以运用到的照明在园林设计中的设计方向。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文化,不同地区,不同的人类群体之间有不同的喜好,所以他们对光照的色彩,和光照的强度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照明在生态园林中进行设计时,可以与当地的人文地理,风俗文化等方面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生态园林的艺术性。

1.2安全化原则

生态园林的照明系统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安全化原则。安全是人们时刻关注的问题,许多灯具在设置时距离地面不高,在人们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在这时我们就必须考虑到所用的灯具的安全性能,以及人为破坏。在水景方面,灯具用电的安全更是要着重考虑,要采用安全电压,要求灯具,电缆等都要采用绝缘性的材料,随着我国科技的提高,绝缘性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十分的普遍。适用于水景材料的采用是对我们所采用的灯具的一个极大的考完,安全性原则主要就是通过这方面来体验。照明安全性的提高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在这一领域技术的提高与不断完善。

1.3环保性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在满足社会功能,符合经济条件的情况下,更要符合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原则,要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态园林的设计也是为生物多样性而设计。所以在进行照明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照明是否对园林中的动植物产生了恶劣影响。同时还要考虑照明对园林中的空气,水源等是否产生了不良影响。环保性的设计原则是我们进行生态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环保,绿色是生态园林的核心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做到低碳化,减少光的污染。这一环保性原则符合我国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是我们园林设计工作今后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艺术性、安全化,环保性等原则作为照明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的注意点,对我们今后的园林设计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是理论探讨的一个重中之重,是指导园林建设实践的正确理论,在不同的地方,对照明有不同的要求,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

2照明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1照明在广场的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照明可以作为广场生态园林设计的重点和亮点,在进行广场的生态园林设计中我们可以将其充分突出。广场在夜晚一般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因此,一个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充分吸引参观者的目光,对于灯具的设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高度进行设计,并且也可以在光色方面下功夫。通过这些设计来体现生态园林中景物的艺术性与环保性。广场属于地界比较宽广的地带,因此,对照明亮度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在广场照明设计的应用中我们还可以将照明与音乐喷泉,大型雕塑等结合起来,或者与广场上其他的建筑物有机结合,让我们的照明设计对整个广场的神态园林的设计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2照明在植物资源的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照明在植物资源的生态园林设计中时,我们可以从园林中最主要的两个种植物进行考虑。首先第一个就是树木,在对树木进行照明时,我们可以加大对偏绿光色的运用,可以增加树木的翠绿度,使其更加鲜艳。并且也可以以树冠作为照明对象通过向上斜射使得树叶有充分的照度。在树木的树枝,树干树冠,树叶方面,都可以采用合理的照明设计。其次,就是照明在草坪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大片的草坪,我们可以在草坪中设置一系列的草坪灯,通过由中心向四周照射,来吸引参观者的目光,提高草坪的可观赏性。对于相对来说较小的草坪,我们可以将照明设计的零散化,可以让照明灯具随机设置,也可以个别点缀,如此设计会使草坪别有风味,使人感觉到别有情趣。

2.3照明在道路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道路的照明的设计中,我们通常所采用的是感杆灯和庭院灯,通俗来讲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路灯的设置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照明灯具的安装高度,以及布置形式。我们实地考察道路的情况以及所需的照明度,从而选择合理有效的灯具。道路的照明设计中,灯具的高度应该与灯具之间的距离相协调。高杆灯杆与杆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5~35m之间,安装高度不能少于4.5m。庭院灯之间的距离在15~25m之间,在弯道处,灯杆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的缩小。同时,在灯具的形状的选择方面也应该与生态园林的设计保持一致。

2.4照明在水景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进行水景的照明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对瀑布、叠水、喷泉、池沼、河流、湖泊等水面从光、声、电等方面进行灯光照射。进而形成夜间的水景效果,同时也要进行水深的测量,尽量避免出现炫光,水中的配电,应该采用漏电报护装置和安全电压,可以采用LeD灯、高压汞灯、白炽灯、金属卤化物。另外,在进行喷泉照明设计时,要与喷泉本身的特色相结合,给参观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使得我们园林景观更加独具魅力。

2.5照明在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照明在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到防尘、防腐、防水、防电击等方面的因素,应该保障设备安装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群众容易接触到的地方,一方面要采取安全电压并做好防护措施,另一方面要提高其防护等级,特别是对节能方面的考虑,尽量做到生态、环保、节能。要采取节能的照明产品,同时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方式,通过人工智能化,对生态园林的灯光的色彩变化做出合理的处理,可以单独变色,也可以同步变色。通过色彩的变化和灯光的跳动,增强园林的活泼性,提升园林的参观度,吸引参观者的眼球。成为不仅安全且美观的园林景观。照明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出生态环保节能的原则,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良好的生态园林的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总之,我们今后还要多在生态、节能环保方面进行研究以为生态园林提供更好的照明。

2.6照明在居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居民的居住区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极高,因此在照明方面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例如,居民区的光照是否柔和的是否安全,或者对居民的休息是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等这些方面都是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居住区的照明与居民能否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方面也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同时,我们也要做到绿色,节能,生态,环保。所以,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我们力致要全面进行科学的思考,由此可以对生态园林的设计产生良好的影响,达到我们设计的目的。照明设计首先就是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设计过程中运用有效的资源,对可再生资源合理运用,可以带来较好的效益,因此我们就需要转变设计理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在广场、水景、道路等与我们的生活关联较大的地方进行合理的光照设置。

3结束语

照明在生态园林中的设计中应用的时候,要做到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的消耗。在照明中对光色和光照强度进行优化配置,降低光污染。按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昆虫,以及参观的人群等进行合理的设置尽量避免其导致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永亮.浅析适宜性分析方法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153~154.

生态文明原则篇7

一、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

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21世纪的近中期发展战略。近期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20年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中期发展战略是:到 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这 一近中期发展战略,还必须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即不仅要看到经济的增长, 而且要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发展内容尤其是新旧支撑科技、新旧主导产业的演变与更 替。

此外,还有更深刻的背景要求我们必须对21世纪的整个百年发展战略(相对而言即长期 发展战略)有一个完整的设想与把握。简单地讲,这就是正在兴起的世界范围的新工业 革命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文明的演进与新工业革命》、《论新工业革命》、《关于 新工业革命的对话》(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11日、5月11日、8月6日)等文章中,我 已就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与历程、工业文明的危机与新工业文明的兴起做了较详细的论 述。大量事实表明,工业生产方式已陷于严重危机之中,新工业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特 别是新工业文明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将在21世纪实 现向新工业文明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新工业革命兴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 的,决不可忽视新工业革命的时代大潮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以,从新工业革命 的视野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二)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确立原则

第一,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大自然 的进化在本质上是物质形态的进化,物质形态的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场、基 本粒子及其群体形式弥漫物质的物理物质;二是原子、分子及其群体形式恒星、行星的 化学物质;三是细胞、机体及其群体形式生物圈的生命物质;四是人及其群体形式社会 的人类。物理物质、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和人类,形成了物质世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 高的四个物质层次。人类直接诞生在生物层面,并直接依赖于生物层面而生存和发展。 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不同文 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按照唯物史观来思考人类文明 的演进历程,人类大体要经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 段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对物理物质的认识与改造阶段,即生物文明阶段、 化学文明阶段和物理文明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小阶段:在初级阶段 ,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天然存在的某类物质形态(层次)的采集和利用;而在高级阶段,人 类则能够生产该类物质形态,这时人类活动主要是人工生产和利用该类物质形态。这样 一来,三个大阶段又可分为六个小阶段或小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 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我们把这六 个时代的文明演进线索与通常讲的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对照时就可发现: 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 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文明则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 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理所当然的就是“人工化学时代”即 “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由于从大时代的划分看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 学文明”,因此,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又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或“新工业时代”( 表1)。事实表明,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历史观,才能正确地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轨 迹,才能深入地认识当代工业文明的危机及其内在演变趋势,也才能合理地揭示人类新 文明形态的本质和进一步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附图

附图

第二,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从新工业革命的视角把握中国21 世纪发展的大方向。目前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往往只看到工业化而看不到新工业化 ,只看到工业文明的量变而看不到工业文明的质变,意识不到新的文明革命正在到来, 因而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囿于工业化之中。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发展战略的正确 抉择。

第三,确立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相统一的战略抉 择方针。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不能忽略实现工业化的艰难任务。但是,我们也决不能 因为实现工业化的重任尚未完成而忽略新工业革命的世纪大方向,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 。探索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有机统一,能动地处理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关系,乃是正确 制定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

(三)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相统一的复合型分阶段总体发展战略

制约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二个 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中国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简单地讲就是:未完成的工业 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中国21世纪的目标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既必须完成工 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从“未完成的工业化与正在兴起的新工业化”的21世纪之初的 现状出发,走向“既必须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新工业化”的21世纪的目标,这就基本决 定了中国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的构架。这个总体发展战略构架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两 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两个层次”,指的是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包括初级与高级两套战 略,初级战略是实现工业化的战略,高级战略是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在这里需要指出 的是,由于工业文明开始出现危机,又由于新工业文明已在兴起,我们工业化战略需要 适应形势加以调整,因而本文提出了“适度工业化战略”以代替传统工业化战略。“三 个阶段”,指的是工业化的初级战略与新工业化的高级战略在统一实施中要分三个阶段 进行,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详见第四节)。

二、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适度工业化战略

在21世纪,中国的发展首先要完成工业化,其次还要实现新工业化。相比较而言,工 业化发展战略就是中国21世纪的初级发展战略。

(一)中国不可能也不需要建设最发达(即过度)的工业化

首先,必须明白:中国不可能建设最发达亦即过度的工业化。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化 事实上是过度发展的工业化,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中国是一 个后发展人口大国,它的工业化遇到了两重困难:一是发达起来的工业强国已经大比例 地占用着世界上有限的资源,二是中国人口总量太大(等于10个日本或6个美国),满足 中国高度工业化而需要的资源也是巨大的。工业化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像 我们这样的后发展人口大国是不可能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 持久。

其次,必须明白: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实际上也不再需要建设最发达的工业化。由于 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这为中国的腾飞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21世纪的社会现代化,其 主流不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新工业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已不能只追求工业化而必 须追求新工业化。

但是,中国至今还未实现工业化,仍需要继续推进工业化。然而,这时的工业化由于 自身已逐渐陷于危机之中并且新工业化已在兴起,因而工业化进程应该是发生调整、改 革了工业化,是一种“适度工业化”。只有走适度工业化道路,中国才不至于陷于过度 工业化所形成的危机与困境之中,才能顺利地向新工业化转移、开拓和发展。

(二)“适度工业化”的原则

1、抑制化原则。抑制化原则是建设“适度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没有抑制化原则就不 会有“适度工业化”。抑制化原则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人口、生产、消 费等各方面各环节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速率,也就是人口规模要适度,生产规模要适度, 消费规模要适度,经济增长要适度,对资源的消耗要适度,等等。

2、生态化原则。工业化发展已成为大自然进化的最大破坏力量,如不及早控制工业化 进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成果将会毁于工业化进程之中。中国的工 业化必须吸取西方传统工业化的教训,坚决纠正生态恶化的态势,把生态化原则贯彻到 工业化进程之中,使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相协调。这就是生态化原则所要求的“适度工 业化”,即生态文明的工业化。

3、信息化原则。信息化并不是比工业化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而是工业文明发展的高级 阶段。信息化是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信息化,中国的工业化才能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信息化了的工业固然提高了工业生产率因而也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 ,但同时信息化也能提高贯彻抑制化原则与生态化原则的能力,能够更好地避免过度工 业化带来的各种弊端。

4、对接化原则。工业化已不再是最高目标,而只是一个初级目标。工业化的初级目标 也不应独立于新工业化,而需要与新工业化相适应、相连接,这就是工业化建设中的对 接化原则。首先,对接化原则要求必须从新工业化的更长远目标适度地变革工业化,使 之向新工业化要求趋近,这就使工业化“适度”地变成了新型工业化。其次,对接化原 则要求工业化发展要为新工业化的拓展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奠定必要的基础。

生态文明原则篇8

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样态,是生态道德原则与规范在个人身上的凝结和内化,是人的生态道德智慧、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行为等的综合体现,是生态文明时代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用美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的话来说,生态人格是“一种自在的善,是自然在向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所结出的一个重要的果实……是地球生态系统顶端的一个实验中心,一种高级的进化成就”[1]458。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人格,既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生态人格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对所有生命形态乃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哲学认识与价值评判。具体说来,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和诗意的生态审美情怀。

1.培育大学生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是大学生对大自然或生态系统产生道德关怀和审美情怀的前提和基础。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必须以正确的生态整体观念为精神上的支撑,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整体观念,这是当前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当务之急。生态整体观念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是一”的思想、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和“民胞物与”的思想,都是人类文明史上强调生态整体性的重要观念。它们都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20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更是出现了一个以利奥波德、奈斯和罗尔斯顿等为代表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流派。这一流派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强调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实在性和之于个体价值的优先性,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美丽和持续存在视为最高的善,视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和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这些思想观念对于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缓解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使大学生充分领会和发扬古今中外丰富而珍贵的生态整体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格,形成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

2.培育大学生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大学生光有正确的生态整体观念和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还不够,还需有一种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因为,在理性上认同和接受生态整体观念是一回事,而在道德上去关爱自然和生命是另一回事,后者当属于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还需在正确的生态整体观念的引导下,培育大学生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使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时代道德的栖居者。其实,生态整体观念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理性,也是一种实践理性。它内在地包含了“仁爱万物”“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以实践为特质的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正如利奥波德所说:“不能想象,在没有对土地的热爱、尊敬和赞美以及高度认识它的价值的情况下,能有一种对土地的道德关系。”[2]美国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温茨也说:“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而作出转变的意志中一个必要的部分就是对自然本身的爱与尊重。”[3]449他还说:“尊重自然就增进了对人类的尊重,因而服务于作为群体的人类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关心自然本身。”[3]262因此,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关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生态人格。

3.培育大学生诗意的生态审美情怀。审美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是人的生命活动向精神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人类必要的、崇高的精神需求。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社会的精英,他们不仅要有容纳自然生态系统的博大的胸怀和仁爱万物、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强烈的道德关怀,还应该具有“乐山乐水”的诗意的生态审美情怀。生态审美情怀作为生态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理想的人格化状态,是生态人格教育的最高价值实现。“所谓生态审美,是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既是对审美现象和规律的再认识,又是以人的生态和生态系统为对象的美学观照。它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点,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为轴线而展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4]生态审美是作为人生的一种境界而存在的。它以系统化、整体化的思维品质,以艺术审美体验的生命情怀,感悟与深层次地体味人的生存魅力,诗意化地演绎人类生态性生命存在的韵律,使人在展现自己的本质的客观活动中超越功利主义的局限,并对自然生态系统这一生命共栖地产生美的体验,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应突破传统道德教育的范式,培育大学生诗意的生态审美情怀,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使大学生由传统社会的“经济人”转化为追求“诗意栖居”的“生态人”。

二、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根本目标

上世纪末,思想家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在谈到教育的目的时曾经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课题是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当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5]这意味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找到正确合理的存在方式。因此,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培育大学生博大的生态整体胸怀、强烈的生态道德关怀和诗意的生态审美情怀,使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时代“诗意栖居”的“生态人”,即“诗意的栖居者”。这无疑是生态文明时代每一个大学生,乃至每一个人的最合理、最崇高的存在方式。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最早提出了“人诗意地栖居”这一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重要命题。在海德格尔看来,所谓“诗意地栖居”是针对工业文明时代工具理性过分发展之“技术地栖居”而言的。其意在人类通过“天地神人四方游戏”,建造自己美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从而获得审美的生存。海德格尔认为,“人诗意地栖居”有两重含义:一是栖息,二是筑造。栖息意味着人和一切生命一样自然地生存在地球家园中,接受天空、大地和季节的馈赠,尽量让人类个体的生命节奏与自然的生命节奏协调一致。罗尔斯顿也认为,人应把自然当作栖息地来看待,并以满意和感激的心情栖息于大自然中,而不是把自然仅仅当作资源来使用。他明确指出:“成为一个‘栖息者’所要求于人的,要远远多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尽管它也要求人们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人需要成为‘栖息者’,这包含的内容要多于成为‘公民’。”[1]462作为栖息者,“我们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物的管理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问题”[1]462。筑造意味着培育和保护,意味着价值创造。在海德格尔看来,筑造的本质在于对生命的爱护和保养,在于对生命家园的修葺与维护,在于对栖息的守护与积极筹划。他指出:“人不仅培养自发地展开和生长的事物,而且也在建造意义上进行筑造,因为他建立那种不能通过生长而形成和持存的东西。这种意义上的筑造之物不仅是建筑物,而且也包括手工的和由人的劳作而得的一切作品。”[6]

栖息是筑造的目的与前提,筑造是栖息得以展开的方式。人作为“栖息者”,意味着人不可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作为“筑造者”,意味着人不应当停留在单纯栖息的层面上,而应当“超越其他存在物,实现一种与其环境和谐相处、且对其环境有益的有价值的层创进化”[1]461。一个具有栖居意识的人必然会以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必然拥有对生命的平和之心,并让自身和一切自然生命都处于自由自在的本然状态中;他会理解和尊重作为生命源泉的大自然,并作为大自然的完美的监督者和守护者而存在;他也会敬畏和热爱所有的生命,并通过劳作理解一切非人类的存在与人类的关联,尊重它们独立的生命价值;他会满怀诗意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并产生神圣而崇高的审美体验。总之,“诗意地栖居”是人这个智慧物种所独有的,它是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终极的、理想的、完美的存在方式。“诗意地栖居”应当是也必然是生态文明时代每一个大学生乃至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

三、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原则应当是能够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特点,并且能够指导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顺利进展的准则。我们认为,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有人本原则、体验原则和自律原则。

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指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存在、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必然也是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以人为本”是从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又将人的生存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纳入其中;它主张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利用和开发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是一种合理的生存活动;但是,它要求人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的过程中,不能超出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不能造成对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而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出发,去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共荣。在大学生生态人格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大学生的自觉性;以人为本,关心人,关心人的利益,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

体验原则,又称生态体验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都作为“体验者”,共同去亲近、欣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共同去学会感激、敬畏与尊重自然与生命,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善待自然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准则。生态体验原则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性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既注重做人的基础品格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又注意德育先进理念的引领,主张以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和谐存在与互动体验为进路,凸显教育的实践性、享用性和反思性表达,使作为“体验者”的师生双方在探究和自主感悟过程中,不断培育和创生健康的人格,最终达到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自律原则,在此又称生态道德自律原则,是指在教育和日常生活过程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要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与美丽。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仅仅依靠外在的法律制度或道德原则和规范等他律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人们的道德自律。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7]这说明,人类的自律意识对道德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培养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都不会内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塑造出人们的道德人格,也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升华。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关键是要遵循生态道德自律原则,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自律意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64.

[3]温茨.现代环境伦理[m].宋玉波,朱丹琼,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7.

[5]池田大作,汤因比.眺望人类新纪元――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谈录[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71.

[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2.

生态文明原则篇9

一、在文化内涵中认识“生态文明”的文化性

所谓生态文明,从狭义上理解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掠夺式使用资源能源,要求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经济层面上,生态文明要求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要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来说,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低碳生产、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政治层面,生态文明要求党和政府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执政,积极与各国政府开展国际合作。

因此,生态文明在《经济生活》中侧重于从经济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如理性消费、绿色生产、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生态文明与《政治生活》的整合则侧重于从政治层面理解生态文明,关注制度建设、政府作为、政绩评价、国际合作等政府作为。

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深刻反思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再次系统建构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特别强调和关注人类的自觉与自律,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大进步和发展。具体来说,在文化价值上,要树立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生活方式上,以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利益为目标,践行可持续消费观;在社会结构上,生态化渗入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追求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为生态文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由于各国人民均面临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无论是“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于“把自然仅仅看作是人类活动的功利性对象”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因此,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生态文明作为主流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文化性体现在其相对独立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亦步亦趋,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生态文明是在与经济、政治、社会的互动中,在多方面相互交融,并对经济社会其他要素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深刻的作用。

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性,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以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和认识生态文明,从文化价值、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视角认识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文化多样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民族性

《文化生活》第三课指出,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多样性基于不同民族、国家社会实践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好、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坚持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加强沟通,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具有文化价值。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的差异,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和生态文明的外在表现必然存在差异。

例如,西方的生态文明主要通过生态运动得以呈现。自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的思考超出了自然环境领域,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主张用生态理性代替经济理性,力图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而我国的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通过肯定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和他人;道家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将法道自然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佛家则通过众生皆平等、万物皆有灵表现出慈悲的生态伦理思想。

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理解、践行、落实生态文明时,由于国家利益、民族心理、历史文化的差异,往往表现出理念、思维和行为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和冲突。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对待自然上既要获取又要节制,既要利用又要保护,共同维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而这正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凝聚的世界性的精神内核,它超越了具体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是不同国家、民族能够在生态问题上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逻辑前提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文化的交流中理解和认同“生态文明”中的共通性部分,另一方面又要对差异予以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由于发达国家200年的工业化过程给现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国际合作中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三、在文化传承中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总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因此,我们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文化创新。

在历史的长河中理解生态文明的文化内涵,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生态文明并不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全盘否定,也不是简单的回归原始文明;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原始文明中人被自然奴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的征服这两种关系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将人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共存。

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需要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呈现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等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国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关系民主化,表现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尊重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国相互合作、沟通发展等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

因此,我们要从全球化浪潮中把握生态文明。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强化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创立国际生态建设共同准则,积极推动国际生态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要求我们坚持国家平等原则,充分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处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平等互利、真诚合作、责权对等基础开展国际生态合作。

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性,还要正确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坚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应该“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具有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缅怀先人等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可以将生态文明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通过生态行为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文化内涵,凸显生态行为的传承力和影响力。

四、在文化强国中领会“生态文明”的价值性

《文化生活》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党的十报告,教材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作出了较大篇幅的调整,指出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提出了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明确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生态意识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八荣八耻”明确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每一个人的理念践行。生态文明可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躬行勤俭节约,提升道德素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美丽中国追求生产方式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社会人际空间和谐友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人更美。美丽中国的基本要素包括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从文化的视角来说,其美学内涵即为生态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共同价值,方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生态文明原则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环境德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24-141-03

1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工业文明时期,受科技理性以及工具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社会本位论”的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形成,以此带来的变化是教育越来越成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等功利需要和成为学生谋求生存的工具,教育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日益显现。教育作为人类一项高度自觉的培养人的价值创生活动,面对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应努力克服工业文明教育的价值危机,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

区别于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教育价值观应包含生态价值的内容,即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对科技理性主导下工业文明时期价值观的转变与超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它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教育价值观转变的诉求,强调通过教育满足人、自然、社会的生态平等,和谐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个体价值、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三重价值向度的辩证统一性建构[1],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反思和超越工具主义及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产物。

高校是青年成长的摇篮,也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孵化地与传播器。曾说过,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在青年成长与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尤其在青年人的价值观引导及确立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这是生态危机背景下高校教育价值观转变的必然要求。

2基于环境德性伦理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观构成

生态文明教育涉及人如何认识自然、看待自然的问题,属于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人类对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如今,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环境德性伦理的兴起。环境德性伦理以德性论作为不同于规则主义的理论视角,从关注自然的内在价值转向人类幸福和持续繁荣问题,从道德规则转向人在现实境遇中的德性品质和行为习惯,重塑了人对待自然的品格建构。如果环境德性伦理学意味着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种转向或突破,那么这也意味着它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向度,也为我们研究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启示。

2.1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传播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及环保意识,改变工业文明社会不合理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树立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树立生态价值观、传播生态价值观。生态系统构成的基本维度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个体生态,所以相对应地,生态价值观包含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生态价值观是这三重价值向度的辨证性统一构成,个体、自然与社会在实现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有其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尊重多样性、追求公平公正、实现永续发展。因此,生态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要寻求如何处理好、协调好个体、自然与社会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从生态价值观的角度出发,需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2.1.1尊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使生命在地球这个行星上的生存变得可能。人类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人类要生存及发展下去,必须遵从自然的生存规律――尊重多样性。对人类而言,文明的诞生、文化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最大影响因子。因此对人类而言,尊重多样性,不仅要尊重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也要尊重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各民族、各种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1.2公平、公正原则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是多样化的,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确保每个公民公平享有生态权益。环境不公、社会不公会造成自然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影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公正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平等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准则,这也是生态价值观所遵循的原则。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要运用舆论、宣传、法律及制度等多种方式保护自然的权益不受侵犯,追求环境正义;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要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借助经济、政治、军事等手段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社会环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要做到既保证当代人之间的环境公正,也要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公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共建平等、博爱的和谐气氛。

2.1.3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自环境问题出现之后人类探讨未来生存状况及发展方向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论、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最早提出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目前这种发展理论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及生活领域。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双重价值导向的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使用与占有并非当代人的特权,而是人类物种的时代权利,人类的生产活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造成危害,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最核心的内容,可持续性强调代际平衡与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一定要加强人类代际伦理意识的培养及教育,尤其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当代青年人树立关爱未来的代际意识,做新时期文明的传承者、传播者。

2.2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是呼唤人类“德性”的回归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在于向受教育者提供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信念及锤炼生态道德意志。这一切关注于人类的道德良知,呼唤人类“德性”在面对自然问题上的回归。菲利普・卡法罗指出:“作为消费者和公民,我们通常有真正的选择,但我们经常作出对环境有害的选择。没有人逼迫我们购买大型越野车和建造能放三辆轿车的车库,也没有人逼迫我们让自行车落满尘埃。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成为应当所是的人。我们的不良环境行为部分源于特定品格缺陷或恶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贪馋、傲慢、贪婪与冷漠。”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根源在于我们抛弃或者疏忽了某些美德,尤其是人与自然交往中的那些与环境相关的品性。生态文明不仅应重视生态的真,更融合了人类对善的追求。

2.3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态人”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伯里称:人类的未来社会应当是一个追求生态文明的“生态时代”,这个时代不仅要求重新建构外部自然生态平衡,而且要重新建构内部自然生态即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的平衡,实现对人的重新塑造,以形成区别于以往时代的人的特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生态人就是人的存在的新形式。”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能保持良好生命状态,具备良好的生态品格、生态意志及生态智慧的人,他们具备生态思想观念、生态法治意识、生态行为意识和生态道德境界。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力量。生态文明时代教育所培养的生态人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更是生态文化及生态价值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生态人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工具人”、“经济人”、“理性人”的超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人类向未来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路径

3.1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将生态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高校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教育;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制教育;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动态教育;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育。其次,进行生态美育建设。生态美育是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实践,它以研究“生态美”为中心,以生态原则为基础,并将生态原则提升为审美原则,通过生态审美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感,提高生态审美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教育[2]。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有所区别,核心在于生态审美观的建造,主旨在于唤回审美主体对于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加强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之形成正确的生态审美观,懂得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和乐趣,并引导他们在珍惜、爱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美的不尽追求和创造[3]。此外,人文科学素质选修课也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及教学优势,开设不同的选修课进行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及生态人文观培养。

3.2实践教学中增强环境体验,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道德情感是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使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信念的催化剂[4]。道德情感是人类在感知、理解和评价客观事物时的一种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会影响个人对事物的判断及认知,从而也会影响教育效果的显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课堂上不能只关注于环境知识讲解和情景讨论,可以适当开设一些环境体验课程,以此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提升教育效果。其次,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境活动,在实践中强化环境伦理意识,培养环境伦理责任感。通过培育生态社团、开展生态实践、打造生态网络等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发挥其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

3.3生活实践中注重生态素养的养成,提升生态自觉“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同样,德性的养成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性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素养,必须要落实到日常的生活行为中。首先,学校可以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绿色校园建设活动中,让学生在植树造林,清洁扫除,在环境美化中陶冶情感,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其次,定期开展相关的资源节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遵循适度消费的原则。再次,开展绿色阅读。绿色阅读包括传统的有形阅读,即对生态文学、生态艺术等有形文本的观赏,也包括对自然生态文本的艺术化欣赏与审美化观照[3],通过绿色阅读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感,提高生态审美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从柱,刘惊铎.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价值观变革[J].教育理论研究,2009(01):22.

[2]丁永祥.生态审美与生态美育的任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

[3]龚丽娟.从生态教育到生态美育生态审美者的培养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1:132-133.

[4]陈俊.评“美德即知识”兼论其对道德建设的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98-100.

[5]王艳.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