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3:05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民涌进城市打工,农民工满足了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被彻底打破,再加上二元制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入地不能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农民工被迫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生活、读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上辈亲人,甚至父母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新世纪初,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农村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就有了进入城市的农民工,那个时期进城的农民工大都是未结婚的年轻人,几年后他们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但那时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不大。新世纪以来,向经济发达省份输出劳务已成为经济不发达省份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此时,很多已婚或有孩子的农民也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外出打工,他们的子女再加上前几代打工者的子女,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重大问题,具有涉及人数多、影响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特点,已经严重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广大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能够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城乡协调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需要城市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吸收农村劳动力。十报告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彻底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必然需要政府、学校与家庭的联动,特别需要政府发挥强大的协调作用。

1促进农业人口的非农化

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尚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在西部12省区中,甘肃的城镇化水平排在第9位,城镇化的任务比较艰巨。随着兰州新区、关天经济区的立项与建设,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经济区等国家经济区的立项与建设,为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甘肃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足以承担国家产业集群的建设任务,甘肃省已经具备了快速城镇化的条件。从内部看,甘肃的工业化、城镇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兰州、白银、庆阳、酒泉、金昌等工业城市。甘肃省城镇化的关键是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增强城市吸纳转化农业人口的能力,推动农业人口的非农转化。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首先,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城市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吸引转化更多的农村人口,进而推动城市产业的升级转化。只有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实现快速持续的发展,才能推动农村人口的快速转化。笔者在庆阳市做过调查,在庆阳市石油化工产业的带动下,庆阳市吸引了大批农民劳动力就业,庆阳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目前,我省农民大都奔赴东部沿海省市务工,甘肃城市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吸引我省人口回流到兰州、白银、庆阳、天水、酒泉等城市,这既能推动我省城市的发展,也能促进我省农村人口的非农转化。其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村人口的就地转化。相比其它省市,甘肃省的县域经济比较薄弱,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比较薄弱。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经济,吸收转化当地的农业劳动力。最后,流入地政府部门健全人口落户制度,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社会参保年限为条件,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根据国家政策及甘肃省实际,甘肃省应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

2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

截止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27%,中国城市人口约为6.9亿,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9亿。然而,中国城市化水平虽然进程较快,由于农村人口的基数太大,仍然有3亿多的农村人口,城市农民工仍然存在。因而,未来十几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还将存在,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甘肃省农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村适龄儿童的数量也急剧减少。笔者在镇原县一个农村小学看到,这个小学的一个班只有十几个人,而全校不过一百二十人,这必然导致资源的空置和浪费。并且,甘肃省农村人口居住特别分散,一个村的人家最远的相距2~3公里,上学非常不方便。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撤并学校、优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以一个或几个乡镇为学区,每个学区建一所寄宿制学校。各级政府可以出资创建寄宿制学校,也可以吸引社会资金创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非常适应甘肃省农村孩子求学的实际情况,满足孩子对教育的需求。当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家庭这一监管教育孩子的功能弱化,这自然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实施这种功能。寄宿制学校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完整的成长环境,寄宿制学校在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健康、安全、住宿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这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加学习信心,学习成绩提高了,他们用在其它方面的心思就少了,他们的其它问题就很容易克服。寄宿制学校可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无缝化监护和管理,无论是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都存在监护真空现象,而寄宿制学校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约束和规范,可以促进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是,寄宿制学校可以营造家庭生活环境,使留守儿童过上另一种家庭式的生活。“同时,寄宿的团体生活可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从父母那里缺失的亲情,学校管理和教师指导也能及时到位,从而保障他们的身心安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可以培养留守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笔者在庆阳市某寄宿制学校调研时,发现该寄宿制学校管理科学、制度严密,学校的安全、生活、卫生、学习、饮食、交通、品德等方面都有专门的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学校不但重视学生的学习,而且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每到周六周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如转转超市、观看电影、举办球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集体生活的温暖;还设计了多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宣泄自己的情绪。“游戏中,当儿童运用规则来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时,儿童的自我意识就逐步向社会性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其社会性不断趋向成熟”。笔者发现,这个学校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和其他儿童相比,没有差别,他们的个性同样健全,一样天真、活泼、大方。这种温暖的集体生活,十分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延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链

初中毕业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都出去打工,又走上了父辈的道路。由于他们年龄小,还不到十八岁,又没有成熟的技术,因而只能干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这种工作工资低、待遇差,劳动强度大,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根本适应不了劳动强度如此大的工种,他们不得不再次回到农村,处于失学、失业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为了改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链条过短的情况,一方面,有条件的地方比如庆阳市、酒泉市可以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目前,职业教育在三大教育板块中最为薄弱,职业教育发展应从多个方面着手,一要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很多人认为干活不用培训,自己的孩子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二是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投入,要在资金和政策上公平对待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从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转变。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延缓就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全社会对人才的定位正在发生变化,由注重文凭向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转变,文凭高,但缺乏操作能力的人,并不受人才市场欢迎;那些学历不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技术水平高的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农村留守儿童有的学习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强,在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在职业学校他们能找到自信与自尊。这不但提高他们的技术,而且提高他们的自信,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庆阳理工中专是庆阳市的一所职业学校,这个学校由市政府提供学费,凡是初中毕业后来这个学校的学生还享受生活补助。笔者调研时发现,这个学校的一大部分学生为1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孩子,他们在这里学习实用技术,在这里发现了自身价值,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很愉快,毕业后按照订单他们也能找到工作。可以说,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模式,这个学校把知识与技能、教育与就业实现了无缝对接,受到了学生与企业的欢迎。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学校也可以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农民工之所以不能在城市落户,部分原因是自己干的工种技术含量低,工资低,负担不起城市生活费用,经过培训后,他们也能干一些技术含量高、待遇优厚的工作,具备了在城市落户的经济条件与技术条件,可以推动农民工的非农转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促进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问题提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年龄在6-16岁之间的儿童。是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大量流动与迁移以及我国农村户籍二元制度限制所形成的现象。我国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十分关注的对象。

留守儿童现象古往今来并非中国独有,但是当前的中国留守儿童问题却变得空前重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耍ㄒ韵录虺啤傲普”)数据估算,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40%,占全国儿童22%。

二、留守儿童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破坏,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1]各方面的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范先佐在湖北等中部四省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安全、行为、学习和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危及这些孩子的成长;[2]段成荣和杨舸等人在江西省修水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艘卜⑾郑农村留守儿童家务劳动时间较长,由于缺少关爱和辅导,学业和个性发展受到影响。[3]一些极端的农村留守儿童案例更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化”的认识。“农村留守儿童”最初进人人们视野时,在许多人眼中等同于“问题儿童”。因此,发现问题及成因,为现在及将来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具体到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学界最初也是将其直接与“问题”挂钩。比如,已有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论证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为“问题”的原因:(1)需要承担更多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2)祖辈监护人教育程度低,很难提供实质性的学习辅导;(3)亲子分离导致的心理、行为、性格上的不良表现传递到学业表现;(4)在“读书无用论”和农村青少年的辍影响下学习动力不足;(5)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约束。[4][5]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普遍带有“问题视角”。例如,麦肯切尔(Davidmckenzie)和哈森(GH.Hanson)等人对墨西哥留守儿童的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率和学习成绩都有负面的影响。[6][7]来自国际方面的经验让许多中国学者更加相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处于明显弱势的地位。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1.农村留守儿童能较好完成基础教育

然而,更多的地方和全国性的调查结果与最初的设想相反,调查反映出来的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不如以往学者描述的那样差,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有保障。朱科蓉等人2002年对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600多名留守儿童的访谈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因他们的父母是否出去打工和打工时间长短而有差异。[8]段成荣、杨舸和吕利丹等根据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相比不仅没有明显的劣势,甚至稍好一些。[9][10]杨菊华和段成荣的研究表明,在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也明显比其他农村儿童更好。[11]联合国儿基会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略好于全部农村儿童、流动儿童落后于城镇儿童但好于农村儿童。[12]中国的情况与国际上类似,与在迁移与发展关系上持新劳动经济学派理论观点的学者所预料的一样外出务工父母的汇款能为留守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13]

一批经验研究结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表现持更为积极的看法,这与早期比较流行的“问题视角”相矛盾,研究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江立华和符平认为,从“留守儿童现象”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留守儿童问题”,经历了一个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的双重路径演化。[14]

2.高中教育机会明显较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小学和初中阶段对高中及以上的教育阶段关注得不多。但这并不表示农村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没有问题;相反,通过对为数不多的文献进行比较,笔者发现,高中教育才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灾区”,值得重点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在初中阶段巳经初见端倪,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则急转直下。陆瑶(YaoLu)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尤其是初中及以上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并没有从父母外出中获益;[15]杨菊华的实证研究表明,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高中教育机会最高,而与父亲一起留守的高中教育机会最低。[16]

四、文献总结

已有文献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做了良好铺垫,为笔者提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现实背景。然而,由于研究者的背景不同、研究地区不同、切人角度不同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还存在比较大的争论,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仍然缺乏有力的文献支持。

第一,大部分文献关注的是留守和的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关注较少。

第二,已有文献比较集中地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但是就教育概念而言,义务教育仅仅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与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的还有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另外,已有文献大多数关注教育机会,与教育机会对应的还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因此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研究的内容上,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第三,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表现,大部分文献就留守儿童论留守儿童,缺乏比较视角,或者仅仅和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在数据和资料充分的情况下,扩大比较范围,与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的比较也十分必要。

鉴于以上研究局限,今后的研究应多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现象到原因、从教育机会到教育质量、从单边比较到多管齐下,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和对策等展开综合论述。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进行大样本下的中国农村的实际调研,用一手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科学的结论。

另外,伴随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流动儿童也是存在的巨大问题。我国的流动人口从2000年突破亿人以后,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持续增长,2013年底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5亿。城镇流动儿童则从2000年的5%上升至2010年的10%。可以预料,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所占份额还将继续上升。[17]我国的儿童群体也在发生分化:在农村地区,根据父母的流动状况,可以将儿童区分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两大主要群体;在城镇地区,根据儿童的流动状态和户口性质可以将儿童分为流动儿童和城镇户籍儿童两大主要群体。

因此,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同样重要,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流动儿童问题与当前的人口流动、城市化等问题相互交织和影响,要帮助留守儿童应对挑战首先需要从复杂的社会问题中抽丝剥茧,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角度入手认清问题的本质,探寻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1(6):90-99.

[2]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3]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6):25-29.

[4]张显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学习成绩的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9(6):60-64.

[5]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3):102-105.

[6]mcKenzie,D,&Rapoport,H.(2006).Canmigrationreduceeducationalattainment?evidencefrommexico.Journalofpopulationeconomics,4,1331-1358x.

[7]Hanson,G.H.,&woodruff,C.(2003).emigrationandeducationalattainmentinmexico.Unpublishedpaper,UniversityofCaliforniaatSanDiego.http://irps.ucsd.edu/assets/022/8772.pdf.

[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4):21-24.

[9]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10]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37-49.

[11]杨菊华,段成荣.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8(1):11-21.

[12]合国儿基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R].2013.

[13]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9(2):67-74.

[14]江立华,符平.转型期留守儿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4.

[15]YaoLu.(2012).educationofchildrenleftbehindinruralChina.JournalofmarriageandFamily,Vol.2,328-341.

[16]杨菊华.父母流动、家庭资源与高中教育机会[J].学海,2011(2):19-33.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3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思考于都被列为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等传媒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构建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成效显著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优化如何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关注留守老人精神需求健全纳税服务体系研究以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为基础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创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健全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分析如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民政部:将完善落实救助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人民网.一养老院三位老人被切除,行凶者已被控制[eB/oL].(2014-07-24)[2014-09-25]..

收稿日期:2014-11-27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4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并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

(一)学校及教师的不重视

从实践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

首先,我国当前的教育仍旧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音乐教育的地位仍旧远远不及文化类学科的地位。这一点在城镇学校中也普遍存在,而农村留守儿童聚集的地区大部分是较为偏远和落后的地区,其教育力量与城镇地区相比差距骄傲的,这一点的得到进一步突出。因此,大部分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和限制,从主观上不重视音乐教育。具体地说,大部分农村学校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还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在音乐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聚集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导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并不强。这就导致这些地区的学校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师资力量进行音乐教育建设。换言之,这些学校无力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即使部分学校有心搞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却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将计划搁置,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成效。

(二)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不重视

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对音乐教育也不够重视。在这些地区中,家长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其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虽然部分家长已经在外出务工时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只是单纯的认为读好书、考上号大学生才是孩子的出路,却根本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更进一步说,对于大部分农村家长而言,音乐教师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成绩,无法对孩子的高考提供助力。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不但要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还需要给孩子准备音乐器材,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因此,农村家长对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通常是持有不支持的态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难以开展。

此外,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其对于音乐教育的兴趣不够浓厚,甚至部分留守儿童认为音乐教育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一方面,音乐教育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让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不愿意也不敢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音乐学习。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通常需要承担家中的农活和家务活。这就表示农村留守儿童不但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更要在课后完成繁重的农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音乐训练,使其将音乐教育当作生活中的一种负担。

(三)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欠缺

另一方面,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还面对着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欠缺的现状。音乐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同时需要专业化的音乐教师进行授课。但是,在农村偏远的地区,学校根本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音乐课程建设,甚至一些学校连一好的钢琴都没有。这就导致学校无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完善的音乐学习设备。

此外,农村偏远地区也难以招收到高专业能力、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前来执教。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只能选择在职教师客串音乐教师的角色,只能开展简单的歌唱教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并不科学与系统。

二、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问题

(一)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要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通过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与贯彻,农村学校才能正确认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转变学校以及教师的观念和意识,促使其加强音乐课程的建设,切实提高农村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因此,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随着管理者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农村学校才能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加强音乐教育。

在此基础上,农村学校的发展与建设需要政府做好主导工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推动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素质教育理念能够在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得到进一步落实与贯彻,改变农村学校落后的教育理念,使其更加重视音乐教育,并愿意为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方针,吸引优秀的音乐教师加入农村学校任教,从师资队伍方面推动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为部分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筹集资金,通过爱心捐赠等方式解决农村学校资金运转困难的难题,使其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二)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家长及学生的观念

与此同时,只有逐步改变农村家长及留守儿童的观念和意识,才能引导留守儿童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音乐学习,提高其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因此,当地政府以及学校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要改变农村家长以及留守儿童的观念和意识。

首先,针对于农村家长而言,当地政府应该联合当地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要让农村家长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使其正确认识音乐教育对孩子心灵、性格等多方面的正面影响。这就能够改变农村家长的认识,使其支撑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愿意为音乐教育进行一定的付出。其次,农村学校应该逐步减少学生的负担,要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享受音乐、学习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的投入到音乐教育过程中。

基于此,农村家长才会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进行大力支撑,而得到家长支持和理解的农村留守儿童才会更主动积极的参与音乐教育中,使其愿意主动的配合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质量,当地学校就必须要加强音乐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音乐教育。

首先,农村学校应该努力培养在职的音乐教师,培养其师德和师风,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主动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利用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农村学校应该尽力对在职音乐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使其能够胜任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工作。最后,政府应该从政策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音乐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学校的音乐师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从内部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农村音乐师资队伍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能够利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教学。随着农村学校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提升。基于此,农村家长才能感受到留守儿童在心灵、性格等多方面的共同提升,才能够进一步得到农村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种反映与折射,显示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因此,相关人士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的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见解的策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42-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这种方式向二三产业转移,且大多仅能从事一些低层次体力型职业,为不完全转移,仅有很小一部分有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一起生活,更多的人则是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上一辈或其他亲戚照顾,使得劳务输出地区人口结构畸形,产生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全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他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老家农村,被称为“留守儿童”。

成都市既是西部特大中心城市,一方面其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城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和成华区,包括高新区),二三产业发达,拥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具有较强的人口集聚能力;另一方面,其又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区域,所辖19个区(市)县经济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远郊区,如金堂、邛崃、大邑、浦江等都是典型的农业区域,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转移困难。特别是金堂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7万余人,属于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很大一部分选择到离成都市几千公里远的“珠三角”等地打工,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2006年全年,成都市外出务工人员达107.91万人,其中约30万人在四川省外打工,其余大部分在成都市内打工。成都市约10.3万孩子脱离父母亲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约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的15.8%。

以成都市为代表的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大都市,其如何解决其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远郊区劳动力跨区域的不完全转移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是其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概念界定及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指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流动到非户籍所在地打工,本人在户籍所在地生活、接受教育,每年有6个月以上的时间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儿童。

为深入详细地了解中心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地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以针对性地解决中心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模式。我们于2007年9月在成都市十个区(市)县进行了座谈和实地访谈,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发放调查问卷500份,由调查员简单培训被抽中学校被抽中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然后,按照事先的抽样数目,由调查员配合班主任老师指导其班级内“留守儿童”填答问卷;同时发放了针对“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调查问卷200份,采取调查员现场问答的方式填写问卷。于2007年9月27日分别收回“留守儿童”问卷496份,回收率为99.2%,临时监护人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本论文研究分析即基于此次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

三、“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大多一般,且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稳定,70.6%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且和父母在自己身边时相比,38.5%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变差了;一半以上“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1.8%的“留守儿童”课后不复习功课;我们在实地调查中还了解到,“留守儿童”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丧失学习兴趣;而周围亲人打工的示范效应,使得“留守儿童”大多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就不想再继续接受教育。

其原因在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对其学习的监督和指导,而临时监护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到88.8%),针对儿童的教育问题和他们进行高频率的沟通存在较大的困难,无法替代儿童父母行使指导和监督学习的功能,67.5%的“留守儿童”希望学习上得到更多的指点和辅导,而仅有8.7%的“留守儿童”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会向临时监护人求助;另一方面大部分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比较放任,而义务教育阶段年龄的“留守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问题。

2.“留守儿童”生活中父母监管缺位,安全问题突出。

由于“留守儿童”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随时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关心,虽然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留守儿童”的父母和其子女至少一周联系一次,半年回家一次,但这样的沟通频率仍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对父母关爱的渴望;且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太小,防护能力较弱,生活区域缺乏安全的业余活动场所,在缺乏约束和管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担心除学习(53.9%)外,主要就是假期安全(27.7%)。部分乡镇反映学校放假期间,每年都有“留守儿童”的溺水、触电等事故发生。

3.多数“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基本健康,但易缺乏安全感和产生自卑、自闭心理。

“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儿童”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调查问卷显示,有10.3%的“留守儿童”选择“喜欢呆在角落里,害怕和陌生人说话”,且有27.4%的“留守儿童”朋友不是很多,10.4%的“留守儿童”朋友很少,另有0.8%的“留守儿童”没有朋友;“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爱护,导致“留守儿童”性情孤僻,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于临时监护人多为(外)祖父母,在管理孩子中都会出现更多的放纵溺爱,无形中助长了孩子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67.2%的临时监护人认为照顾孩子最大的困难是“孩子不好管”。

四、“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模式

(一)根本解决模式

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也是大势所趋,而“留守儿童”的产生,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因为其父母不愿意或没有机会向本地的二三产业转移就业,而不得不背井离乡、抛家弃子外出打工。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其根本还在于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让“留守儿童”和其父母一起生活,恢复其完整的家庭功能。具体途径主要有:

一是鼓励父母将子女带到身边,在打工或定居的城市生活、学习。对于输入地来说,其应该整合教育资源,放开一些政策限制,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实现跟随父母在异地读书。

根据我们调查发现,成都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经济发展中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属于其行政区域的远郊区劳动力外出打工地点相当比重是选择在成都市五城区内,因而成都市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主要输入地区之一。虽然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已陆续出台了解决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在打工地点读书的问题,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大多“留守儿童”随父母生活的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打破城乡户籍制度的约束,对农民工实行属地化管理;使廉租房制度覆盖到包括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中低收入者;在解决其居住问题的同时,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解决其子女在居住地附近就学的问题。

二是发展当地二三产业,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从而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使其子女拥有完整的家庭。

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一方面引导有条件、有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从而带动当地居民就近就业,“离土不离乡”,既解决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老人生活照顾问题,又增加了家庭收入;另一方面,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劳动者就业意愿,发展现代农业和积极招商引资,减少跨地域远距离劳务输出,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

(二)有效解决模式

上述根本措施虽对于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积极作用,但面对着大多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在打工城市仅能从事低层次体力劳动,工资收入偏低,流动性强的现状,其在打工城市的定居能力较弱,将子女带在身边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不高(大约仅有5%的外出务工人员有能力举家迁移至城市定居)。此外,劳务输出地大多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外来人员回乡创业,需要各项政策配套,也并非短时期能解决的。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二三产业辐射功能,采取相关政策引导远郊区农村地区女性劳动者实现居家灵活就业,鼓励母亲承担照顾“留守儿童”的主要责任,部分恢复家庭关爱教育功能模式。

农村社会分工中,女性在更大程度上承担着照顾家庭的功能,且农村女性劳动者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人力资本积累较低,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而居家灵活就业不仅可以适应农村妇女的生产生活习惯,且能较好解决其在照顾家庭和增加收入方面的冲突,使母亲留在家里,承担起其监护子女的责任,一定程度上恢复家庭对子女的指导和教育功能。《成都市农村妇女就业意愿对策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就近就业是妇女最期望的就业方式,48.2%的被调查者在就业方式上选择灵活就业。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建议与对策

自从“留守儿童”这个名词在我不经意间看到,我便不断的留意相关报道。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提倡和谐社会、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很多媒体包括报纸、电视都对农村的留守儿童有所关注。据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么样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这样一位农村教师正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背景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进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其结果必然出现人口流动。“农民工”在“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时候,绝大部分仍然把其子女留在自己的出生地,让他们继续在当地农村学校上学,从而在教育学领域出现一个新兴的名词―――“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故又称之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留守儿”、“留守学生”等等。

2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2.1留守儿童存在的情绪问题。出于受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所迫,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艰难。一方面,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们在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固执、孤僻、为人处事不合群、多疑敏感,以致同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仇视一切。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的开始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承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如“我们为什么那么穷?怎么才能挣到许多钱?”在经历由生活的贫困到父母的离别到生活的改观的一系列过程后,孩子的心理变的比同龄人敏感、早熟。因此经常产生消极情绪。

2.2留守儿童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孩子在父母双方外出后,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既使隔代监护或监护,这些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的心事无处说,只能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的问题,这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惭形秽,怕别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的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别人遗忘的角落里。这样交往问题就导致其他心理问题,内向一些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

2.3留守儿童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比较起来,没有父母的贴身呵护,形单影只。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父母才离家外出,所以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这样也导致极度自卑。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没有求助的对象,不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有父母的指导,而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出现错误和问题后,他们会后悔不已,缺少自信心。

2.4留守儿童存在的逆反心理问题。有些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缺乏自身安全感,对周围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了不信任感,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凡事喜欢背道而驰。

3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就我这就年对留守儿童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1.1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人,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3.1.2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在所有教师中普及心理知识,以增加他们的倾诉途径,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3.2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正如前面的原因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虽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3.2.1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如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卡,以制度形式保障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经常性的联系。

3.2.2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留守孩子。学校可以把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组织起来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力量,启动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开设关注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热线等,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合力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GuyR.Lefrancois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苏燕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J].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关于新洲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eB/oL].

[5]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eB/oL].

[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谢高桥.社会学[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

[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200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7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归因;对策

作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政府及社会各界乃至教育界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客观归因并进行对策分析,就成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关键一环。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的城市化进程,20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并贡献了令世人瞩目的GDp增长和城市化率,而那些被迫与父母天各一方的孩子们,却成了这一宏伟进程的衍生品而被忽视。(一)家庭方面完整、稳定的家庭结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往往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进程打工而出现裂痕,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发生转变,出现了当前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隔代监护型”现象和“单亲监护型”,“隔代监护型”即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子女由祖辈进行抚养的形式;“单亲监护型”是指父亲或者母亲外出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这两种教育模式虽然有所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来说往往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例如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出现障碍、亲子关系淡化、儿童学习意识不足、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消极,不善交际等等,由于在人格发展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完整的父爱母爱,多半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不等的身心建设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对其进行教育的难度。(二)学校方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和学校教育也有着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留守儿童就读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是常有的,尤其在师资配备上,当前农村教育场域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知识结构严重失衡的现象,例如语数外教师充足而其他学科教师比较匮乏,这使得农村学校很难有针对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身心建设教育和引导,只能简单地进行一些大众化的教育,难以实现有效教育的目的。(三)社会方面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方面的重要意义是无法取代的。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环境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尤其是思想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社会方面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支持还远远不够,留守儿童生长的社会环境也比较复杂,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极为不利;与此同时,长期存在的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将户籍与教育进行挂钩,也限制了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尽管有的地方已经开始逐步接收一定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但由于资源配备、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对策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其现存问题及原因上入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政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支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各地政府的有效帮扶和政策支持责无旁贷,各地政府应建立当地农村留守儿童专项经费和保障机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对农村学校尤其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学校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切实履行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职责。(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当前有效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政府及学校自身应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指导家长关心子女,同时在学校中开始相关课程,例如有关心理辅导的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起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或父母定期联系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三)引导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应增强家庭教育的意识,夫妻双方应尽力避免同时外出打工,有条件的父母应尽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如果被迫将子女留在家里,也应多和子女进行联系、沟通,随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问题,及时和子女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也应大力地方经济,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带动农民工就业。让更多的背井离乡的留守儿童父母都能就近务工或者返乡创业,从根源上大幅降低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这是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治本之策”。

三、总结

总之,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各界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好这一义务教育中的现实性顽疾,需要指出的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各方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基础实践,早日解决好这一现实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3:13-29+188-189.

[2]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8

关键词:隔代家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隔代家庭是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富余时,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农村的家庭结构出现较大变化。隔代家庭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生产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一、隔代家庭的概念和背景

(1)隔代家庭概念:由三代以上人组成,中间有断代的家庭,如有祖孙组成的家庭。中国的隔代家庭有着其特殊性、时代性,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祖孙二代共同生活的家庭。

(2)中国隔代家庭产生的背景

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这过程中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而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的单独迁移,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农村独自生活。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就组成了现中国农村主要的家庭结构――隔代家庭。

本文将分别对隔代家庭中的老人健康和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以分析,认为隔代家庭并不是未来农村家庭结构的主要趋势,而应该有效地解决其存在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是父母将其单独留在农村老家,跟家里的留守成员共同生活。农民进城务工都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他们没有额外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小孩,因此把小孩留在农村是众多农民工唯一选择。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和社会都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家长的监管不力,对教育持放任态度,溺爱多过于教育。父母外出务工产生了对孩子的愧疚,期望通过物质来弥补,结果让孩子变得娇蛮纵横,让留守家长管理起来更不得力;留守家长也不断通过物质来满足孩子;这样的恶性循环让孩子从小就放纵在管教之外。并且大部分留守儿童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农村的祖父母大都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是文盲,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都没能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持已足够的重视。

⑵学校管理滞后与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者应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留守儿童所处的阶段是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差的时候;而学校留守儿童较多、教师有限,也不能及时关心和帮助他们;导致很多儿童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课光顾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健全人格发展和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⑶忽略孩子的心理发展。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对于心理和身体成长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家庭成员间缺少交流,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心理成长和学业状况知之甚少。并且文化水平不高、身体精力条件不大好的祖辈,更无力顾及孙辈的心理成长。这种情况下孩子个性常常固执和孤僻,缺少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等意识。

三、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

由于经济压力和传统生活观念,大多数的老人只能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子女不在身边,还得照顾孙子的起居生活,因此对留守老人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生存状态都将产生明显影响。

⑴留守老人的生理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人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大多数农村老人的生活都是通过子女供给,虽然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日益高涨的生活成本仍增大了老人生活压力。这样老人不仅要干农活,还得照顾孩子因此无暇顾及自己身体;老人的年龄在逐年增大,子女的外出挣钱的同时也增大了老人的身体负担。

⑵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子女间交流甚少,让大部分老人都倍感孤寂,也缺乏家庭的温暖。每天繁忙的生活,还得操心孙子,虽然孙子的陪伴让老人心理有了慰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让他们既干农活又照顾孙子,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少了子女的关心和再次经历抚养的过程,加重了老人心理负担。

四、意见建议

虽然隔代家庭存在各种弊端,但在目前仍是无奈的选择。因此如何让隔代家庭中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怎样让老人和孩子和谐的生活,笔者建议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

⑴家庭方面。子女虽然外出务工,但依然要扮好家庭的重要支柱,做好老人和孩子之间的桥梁作用,协调好老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子女要随时关心父母的健康,对孩子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自己的教育之责。加强沟通,熟悉孩子的成长变化,随时掌握家庭的生活状况。

⑵学校方面。一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注入更多的关爱。对于其出现的不良倾向和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说服教育。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在校园里倡导孝敬长辈、尊师爱幼。三是,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沟通,及时汇报子女表现。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减少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⑶社会方面。社会各界应给予隔代家庭足够的重视。在家庭教育和关爱缺位的情况下,基层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和老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生活环境。留守老人与儿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影响和关联。社会各界在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注的同时,也应把关爱给予农村留守老人。解决好了留守老人的问题,留守儿童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文献良、文峰,《人口社会学概论》,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2]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第28卷第6期2004年11月,p44-52

[3]刘瑞芳、钟瑶,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及适应策略――一种生态学的视角,沧桑,2008(5),p124-137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9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概念;正能量

新时期,在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下,农村众多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2004以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但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得到系统研究比较晚,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是因为概念界定、取样等。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父母不在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亲戚一起生活,这与一般性儿童相比较,个体成长的自我概念在共性基础上,有其独特的方面。另外,由于当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主要是一些负面方面的报道,其实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也有众多正向的方面,表现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能量。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应该以自我概念为理论指导,以留守儿童正能量为引导,学习他们在不同环境下,依然保持一种高的心理弹性,表现出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人格特点。

一、自我概念与正能量

(一)自我概念的结构

James最早将自我概念(self-concept)分为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并将其细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四个成分。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一般认为在社会环境背景下,角色身份变化速度加快,个体的自我概念也处于调整中,不是保持恒定不变,所以处于解构与重建自我的过程,表现出新的、动态与发展的自我概念模型。

(二)儿童自我概念发展

研究表明,在年龄特征方面,儿童进入小学后,自我评价越来越趋向于客观,入学初期(1-3,4年级),自我概念水平不高,自我评价明显下降,但到了小学中期(3,4-6年级),自我概念相对客观,表现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儿童在青春期,自我概念波动较大,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在自我概念的社会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评价较高。

二、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概述

2004年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普查抽样估算,年龄在17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61万人,而这个数量在我国现今社会环境下,数量继续“壮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区域,调查显示主要分布于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省。四川省最多,规模达792.60万,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13.52%。

(二)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反思

任运昌认为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也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不能将留守儿童以问题儿童来看待,要反思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要从“减法”转向“加法”。

三、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转向

基于以上不足,研究者们提出了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概念入手,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正能量,向公众展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方面,让众多同龄人和其他人群受到启发,学习他们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弹性,同时获得一种新的成长,与同龄人相比,有不同的自我概念构建。

参考文献

[1]ColeDa,maxwellSe,martinJm,etal..thedevelopmentofmultipledomainsofchildandadolescentself-concept:acohortsequentiallongitudinaldesign.ChildDevelopment,2001,72.

[2]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2(3).

[3]Gergenk.technologyandtheself:Fromtheessentialtothesublime.inGrodinandlindlof(eds)Constructingtheselfinameridtedword.Sage,1996,8.

[4]李旭.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J].农村经济,2011,3.

[5]marshHw,BarnesJ,CairnsL,etal.the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SDQ):ageeffectsinthestructureandlevelofself-conceptforpreadolescentchildren.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4,76.

[6]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7]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

[8]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2011,8.

[9]许海文.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

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篇10

“留守儿童”是当代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留守儿童”背景的大学生则是当代高校学生工作当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校许多学生问题的发源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留守儿童”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进行梳理,再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历,初步探讨“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留守儿童;背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背景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在8年的辅导员工作生涯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状况频出,处理起来有难度的通常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则跟着父母其中一人或者亲戚朋友生活的学生,他们除了是大学生以外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它地区,而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并因此不能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血缘亲戚,甚至是父母的朋友生活在一起。究其产生的原因,则是源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迅猛推动下,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现状外出务工,而这些离家外出务工人员迫于生活,很多人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由他人照顾,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快速增长,至新世纪初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突出问题的群体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02年4月9日《光明日报》在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的报道中指出;“据有关资料显示,安徽、河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大约在400万人左右。按照保守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孩子的伪‘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孩子的伪‘孤儿’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2004年5月31日,我国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标志着“留守儿童”作为我国一种突出的社会问题,受到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至2014年,我国有“留守儿童”约6102万,比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加约2.8倍,再对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每5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是全社会的问题。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集体服用农药自杀死亡的事件更是叩问笔者的心灵,笔者结合自身的专职辅导员工作经历想到,当“留守儿童”成长为大学生后,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如何针对这部分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名当代高校辅导员必须认真严肃思考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

“留守儿童”因其出生背景、特有的生活经历,在心理上、思想上与“非留守儿童”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其成长的核心特点是父母不再身边,大多数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少数孩子由父母的其它血缘亲戚或者朋友抚养,极少数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更详细的我国“留守儿童”家庭结构见下表:从上表可看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母的陪伴,所以造成“留守儿童”各种心理和思想问题的关键在于父爱母爱的缺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因缺乏父母关爱,情感上的被忽视异常明显,隔代教育替代不了父母的爱,长期处于此种环境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大学生,必然会出现各种心理和思想问题。因笔者非心理学专业背景,在此引用房海鹏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同自己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一)与人相处的困扰,对待人际关系和周围事物敏感性强,喜欢新鲜事物

由于“留守儿童”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上缺乏正面的引导,加上隔代教育的弊端,使得他们在性格上大都沉默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沟通,语言表达也有所欠缺,容易对人、事产生误解,虽然对新鲜事物表现出兴趣,但是较少能积极主动的去争取。

(二)不善于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尊心更容易受挫

“留守儿童”大学生因其几乎都为农民工子女,多数家庭经济情况不佳,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功利化——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留守儿童”进入大学后,面对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差距,他们常常为自身感到沮丧,以致自尊心更容易受挫。

(三)易怒、易躁、易冲动

“留守儿童”大学生因其童年时期父母呵护角色的缺失,当自己情绪需要宣泄时,没有人教给他们合理的方法以及提供稳定的宣泄渠道,导致了他们情绪不稳定时不能及时的找到合适的方法排解舒缓,造成了易怒、易躁、易冲动的性格特点。

(四)情感生活的困扰,以自我为中心

“留守儿童”大学生其家庭体验与一般同龄人不同。他们对于家庭完整的幸福感体验较少,情感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因此一旦进入恋爱,会觉得犹如久旱逢甘露一般滋润。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分离焦虑严重,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强,对恋爱关系的正常起伏与波动十分在意,他们在面对恋爱关系中各种心理冲击时,会显得难以应对。

三、如何针对“留守儿童”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

“留守儿童”是当代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留守儿童”大学生更是当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大学生在心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回顾自己8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在此提出以下几个方法,仅供讨论: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大学生心理档案

根据刘丽,潘倩、王旗的研究,“留守儿童”大学生多发心理疾病的几率远远大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因此,在新生进校之初,就应当开展摸排工作,筛选出“留守儿童”大学生,为其单独建立心理档案跟踪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健康隐患,并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二)用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随时掌握“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当代高校辅导员要想做好学生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用好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以笔者现在所带年级为例,全年级602人,12个班,有“留守儿童”背景的学生81人,专职辅导员2人。试想如果不用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如何对600多学生进行管理,更别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了。在这里特别要提出学生干部中的寝室长是辅导员的眼睛和耳朵,在寝室长的选择上一定要下足功夫,挑选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为人处事相对圆滑的同学担任,只有这样,寝室长才能给辅导员提供第一手的学生生活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树立“逆转困境”的典型开展励志教育

虽然“留守儿童”大学生在心理、思想上出问题的几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但是也要看到,有少数的“留守儿童”大学生反而因困境激发出自己自立、自强、自尊、更能吃苦、更能奋斗的良好品质。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挖掘树立这种典型对象,通过精心的策划,用好典型对象开展励志教育,要避免说教试的教育方式,真正用心去感染“留守儿童”大学生。

(四)重视亲情补偿教育

辅导员必须深刻认识到造成“留守儿童”大学生心理和思想问题的核心原因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爱”的缺失,因此在针对“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一定要重视亲情补偿教育,即辅导员投入自身的情感对“留守儿童”大学生进行亲情关爱,让“留守儿童”大学生能够认可辅导员,将辅导员当成亲人朋友。

(五)积极的对“留守儿童”大学生争取经济上的帮助

“留守儿童”大学生因其几乎都为农民工子女,多数家庭经济情况不佳,作为辅导员,必须要掌握清楚他们在校的生活情况,对于经济困难的同学,要及时为他们争取经济上的帮助。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要特事特办,以笔者所带学生为例,2年间不间断帮助一名身患“尿毒症”的学生争取各类补助,开展筹款等,这名学生在今年顺利完成了肾脏移植手术。

(六)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留守儿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没有比现实的事例更能打动人。笔者通过回顾、筛选自己出自己所带毕业的“留守儿童”大学生,请他们回来担任新生的兼职班主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新生中的“留守儿童”大学生积极向上,更好的融入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促使他们以乐观、开放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而其中“留守儿童”大学生则是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作为专职辅导员必须通过思考拿出行动,为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光明日报.2002-04-09.

[2]毕节留守儿童死亡——6102万留守儿童生存报告.新京报.2015-06-13.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29(1).

[4]房海鹏.馈论视野下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初探.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10).

[5]刘丽.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