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5:45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1

关键词:普惠金融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思考

农村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的普及率一直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在当前普惠金融政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朝着普惠的方向,有效落实好各项便民、富民措施,以金融发展来提高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动比率、降低农村群众获得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成本,真正为“三农”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金融支持。

广东省作为国家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实现建设金融强省、赶超长三角金融发展步伐,制定了《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以梅州市为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实现金融普惠是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

实际上,目前对普惠金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较为被广泛认同的说法是:以合理的价格为有真实金融需求的人提供平等、方便、全面、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着重解决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服务确实问题,众所周知,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于是普惠金融也就更多地与增加发展迟滞地区信贷投入和网点建设联系起来。实际上,农村群众不仅有发展生产的贷款资金需求,也需要涉及存取款、汇兑、缴费、保险、养老、获得财政补贴等多个维度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只有满足了他们的这些基本的需求,才能够算得上是达到了普惠的要求。

二、梅州金融改革的实践

根据普惠金融目标和农村金融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市金融工作局、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局,以及梅州市各银行机构、保险机构联合推进金融改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梅州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使支付结算更加便利,使获取贷款更加容易,使金融体系更加稳健,走出了梅州路子,创造了梅州经验。

总的说来,梅州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助农取款点和金融服务站建设

由于梅州是一个“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农村地区居民分散,道路不便,而金融网点主要是镇上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所,往来取个钱都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如果想要贷款的话,就要来来回回地跑,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非常大。为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由农信社、邮储牵头,农业银行、客家村镇银行配合,推进助农取款点和金融服务站建设。具体做法是,在全市范围内,每一个行政村均设立助农取款点,以银联poS机、转账电话为载体,为农户提供小额取现、查询、转账、汇款和缴交电话费、电费、领取低保和财政补贴等服务,使农民在村里就能够获取基本的支付结算服务。同时,还在各村办公场所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为各家银行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各家银行则负责到各挂点村进行征信、反洗钱、发假货币和其他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对金融经济的认知程度,同时,服务站还可以接受农民的信贷业务咨询,经咨询登记后,相应的银行机构会派信贷人员到村里进行调查、评估,直至最终签约放款才需要农户到银行网点办理,大大提高了农户获取贷款的便利性。

(二)推进农户信用体系建设

由市人民银行牵头设立农户诚信信息服务系统,由各级政府落实各村委会负责分阶段采集村内每一户农户的信用信息,包括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状况、不良嗜好、违法违规记录等,并对农户信用进行评级,各银行机构可以按照评级结果给予农户10万元以下的无抵押信用贷款。这一系统是为农户服务的征信系统,覆盖了市内全部农户,各银行机构可以随时查询任意农户的信用信息和信用评级,大大节省银行机构信贷调查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户由于无抵押而难于获得贷款支持的难题。

(三)推进贷款专营中心建设

为向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贷款产品,也为进一步支持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农村金融改革工作,梅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设立了“三农”贷款中心和小微企业贷款中心,推出了多个系列40多个品种的信贷产品,涉及林权抵押、青年创业、农村妇女创业、种植养殖和设备抵押、担保融资、信用贷款、银团贷款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客户设定不同的贷款条件,提供不同的信贷服务,使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客户能够更加便利地获得信贷支持。

(四)设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和信贷奖励机制

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农户的有效抵押物少、生产经营受外界影响大,所以信贷资金存在较大的风险,同时,农村信贷多为小额信贷,银行机构的贷款收益低而信贷成本高,故而设立相应的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十分必要。梅州市政府发文要求由各县财政资金设立不低于500万元的小额信贷专项补偿金,负责补偿银行机构因不良小额信贷而产生的本息损失,并对小额贷款、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大的银行机构进行现金奖励和税收返还。同时,梅州还设立了专业农业贷款保险基金,为自然灾害造成的房屋、农产、牲畜、人身等提供保险,提高农户和银行机构抗风险能力。

三、结束语

农村金融改革涉及财税、金融和地区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是金融改革领域一贯的重点和难点,在普惠金融背景下,梅州农村金融改革实践有了许多创新之处,其模式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但各项改革措施尚处于启动阶段,还需要市场、社会等多个层面的考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之路依旧人则道远。

参考文献:

[1]董平.普惠金融创新与农村反贫困[J].21世纪经济报道,2012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2

    纵观我国千年历史,一旦发生土地问题,尤其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越演越烈,必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王朝更替,继而重新对土地资源进行分配,获得和平与安定。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十分重视解决土地问题,“打土豪、分田地”的愿景,使千千万万的农民成为革命者。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次土改达成了“耕者有其田”,赢得广大民众对新政权的支持与拥护。改革开放之初,第二次土改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稳定了农村。进入新世纪,被媒体称为“第三次土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更是适应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土地问题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密切相关,尤其是对我国而言,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及变化都离不开土地,土地制度的改革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2004年至2011年,中共中央更是连续了关于“三农”问题的八个“一号文件”,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同时,各地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打破体制壁垒,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道路,加速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以解决我国农村“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显然,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土地密切相关。土地是城乡建设的最基本资源和最大平台。一方面,土地为城市大规模扩张提供载体;另一方面,土地的用途决定生产方式和投入产出效率。正是由于土地要素的重要性,农村土地制度也就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土地制度改革成为统筹城乡的突破口,土地制度改革过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应该看到,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形成的分散的农户、小块土地与高度市场化之间的确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农地的资本属性更是由于制度的限制难以发挥,农民从土地上得到的还仅仅是微薄的农业收益等,并且,这些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更为凸显。

    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官方都对土地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各种文献汗牛充栋,各项制度改革适时出台。如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2007年成立以来,不断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成就有目共睹。从2008年年底起,江苏省开始试点推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探索研究集聚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然而,改革带来的问题总是要超过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各地的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与争议。探索之路注定是坎坷的,争议也是难免的。当然,社会上和理论界的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见解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农地制度的改革之路更符合现实要求,更加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鉴于此,本文将系统总结理论界有关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地制度改革的观点,供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参考。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问题评述

    (一)农村土地流转

    1.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被誉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亮点。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府指导下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已经出现。经过多年的实践,其基本的三大原则“流转农用”、“流转有偿”、“流转自愿”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对此的争议并不多。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农地流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流转的因素和创新流转方式两大方面。显然,影响流转的因素包括产权结构、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的收入结构、流转的价格、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数学者是通过实证分析来确定影响因素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建立稳定的流转市场、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立科学合理的农地经营权价格评价体系、建立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等政策建议。温铁军在其著作《“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总结与归纳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农地流转的创新模式,包括山东省平度市的“两田制”、安徽省阜阳市的“反租倒包”、河北省临漳县的“承租反包”等[1]。可以说,这些流转模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激励了各地对农地流转形式的探索。之后无论是农民土地合作社,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地信托流转等,从本质上看,都没有脱离之前的范畴。2007年7月1日,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工商发[2007]17号)。在这份文件中,提出“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的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此项被形容为“将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土地革命”的新政策,甫一出台就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众说纷纭[2]。这项被称为“股田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土地改革,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后,于2008年被叫停。但是,还是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如莫于川认为,对于此项革新举措,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之,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之,给予地方政府特别是重庆这样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必要空间。蒲勇健(2008)也表示他曾经热切关注过“股田制公司”的情况,觉得其并非一无是处。“股田制”有它的优点,应该可以和农业合作社并存,目前法律上有障碍,为什么不可以考虑修改《公司法》等法律内容呢?

    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依照法律程序申请、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的、使用集体所有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民住宅用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乡镇或村级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用地。1999年,现行《土地管理法》实施当年,国土资源部将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全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试点。2002年,江苏省政府批准昆山和海门为全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单位。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一次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进行了界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可以依法流转。2005年,广东省出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从2005年10月1日起,广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上市流转。辽宁、上海等地也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小产权房”。虽然,各地试行之初都明确规定,通过出让、转让和出租方式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商品房地产开发建设和住宅建设,但是,非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小产权房建设面积达60多亿平方米,相当于我国房地产业近十年来的开发总量。小产权房数量很大,已成事实[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追逐利益回报高的房地产开发。从国家现今的政策走向来看,小产权房转正无望。但是,现存的小产权房究竟该如何解决,至今也没有定论。对于这一数目庞大、牵涉人很多的小产权房,一味叫停,不寻求解决之道,显然并非长远之计。

    (二)“双置换”土地制度

    所谓“双置换”,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用承包地换城镇社保、宅基地+农村住房置换小区安居房的实施政策,并且置换后的土地不改变其性质和用途,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中,这种农村土地利用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城镇化、工业化用地需求与供给之间日益紧张的形势,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农民尤其是非农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对城市户籍利益的诉求。因此,这项政策尤其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2006年,成都市温江区推出“双放弃、三保障”;2010年,广东省出台“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办法中的“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户籍”;2010年,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中也提出“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但后来又调整完善为“保留旧衣服,增加新衣服”;2010年,江苏无锡出台《关于组织实施农村住宅置换安置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这些地区都表现出对“双置换”政策的极大兴趣。

    但是“双置换”的制度尝试尤其“土地换社保”的实践探索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争议的焦点也集中在“是否应该”实行这一制度。

    的确,通过土地双置换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整理,耕地和建设用地都有量的增加,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利用,同时也可缓解城市土地的需求压力,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保障全覆盖[4]。同时,在国家耕地保护政策非常严格的环境下,实施“以土地换社保、以宅基地换住房”的思路不仅解决了农民变市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妥善解决了小城镇建设的用地问题[5]。

    但是,总体看来,理论界的反对声音远高过赞同声音。赞同土地换社保的王东京(2009)也对这项改革提出质疑,认为从理论上看,社保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社保都是政府统筹与个人缴费相结合,而且大头皆由政府出。若让农民用土地换社保,这明显与社保的公共服务性质相抵触。刘守英(2011)认为“土地换社保”否定了农地承包权的财产功能。现行法律早已明确,承包地是农民的一种财产权利,而社保则是就业者的基本权利,根本不存在互换问题。温铁军(2008)认为土地换社保操作不好,很有可能变成另一种以城市化命名、对农民进行进一步剥夺的方式;同时社保以土地为条件,本身就是对农民的另一种差别待遇。有报道认为地方政府正以罕见的热情拥抱“拆村并居”行动,其目标很明确,让农民上楼,把腾出的农民宅基地等土地复垦后换取同等面积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既可以获得城乡土地之间的级差收益,又可以突破宏观调控下紧缩“地根”的限制,完成各地GDp的发展目标。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对这一现象忧心忡忡。

    2008年,重庆市九龙坡在西部地区率先进行“双置换”试点,高田坎、高峰寺等村的200多户村民通过这项试点转为“新市民”。虽然实施了优惠政策,但很多农民仍然觉得用“土地换城市户口”并不划算。这项试点工作推行一年多后,终因对农民吸引力不足而不了了之。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重庆市开县。2010年,《半月谈》第24期刊登专题报道《“农转非”光环不再,城镇化如何前行》,该报道披露的调查数据显示,32%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农转非”,“不会放弃农业户口和土地”,这一比例高于愿意“农转非”的比例(19%)。该报道指出,当地方政府开始全力推进城镇化时,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小了[6]。

    (三)“增减挂钩”政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核心是将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以此达到总量平衡。这一政策最早始于2004年。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该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2005年,国土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并批复了在天津等5省市展开第一批试点工作。随后,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制定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到2009年,国土资源部共批复了24个试点省份。

    2008年,重庆市成立全国唯一一家开展地票交易的土地交易所,其本质就是实施“增减挂钩”政策,地票交易特指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规定程序批准复垦为耕地,严格验收后,作为建设用地置换指标,以土地交易所为平台进行置换买卖。截至2010年4月30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举行了11场地票拍卖会,共交易了地票85宗,总计1.8万亩,成交金额18.65亿元,成交单价最高达到14.40万元/亩,成交均价为10.36万元/亩。

    胡存智(2010)认为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土地的整治只会增加农村的耕地,保护耕地,因为它能够使农田得到集中连片的整治,使耕地的质量得到提高。土地增减挂钩很可能还会产生一些新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更好地致富。李昌平(2011)认为增减挂钩政策,是激活农村巨大内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大手笔,是有史以来促进农村发展的最好政策,为偏远农村提供了发展机会。2008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带领他的课题组,对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肯定了成都增减挂钩的实施工作,对成都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

    诚然,地方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有些地方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演绎成了拆村运动,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其有关问题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高度重视。增减挂钩在实践中暴露四大问题:一是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二是追求土地财政,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三是热衷于整治区位条件好的村庄,四是建设安置高楼,很少考虑生产便民、生活利民因素[7]。在陈锡文(2010)看来,眼下的这场拆农民房的运动实际上是对“增减挂钩”这一政策的曲解。“增减挂钩指标置换”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而这些原则从陈锡文接触到的很多省一级干部到县乡级干部,“都不太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些原则包括:新置换的建设用地指标必须纳入年度计划;通过增减挂钩指标置换获得的土地收益必须全额返还当地人,不许截留;置换只能在县域范围之内进行,不能往中心城市发展。

    鉴于地方政府曲解“增减挂钩”政策带来的诸多问题,2010年12月27日,国务院出台标题为《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这份旨在规范增减挂钩,防止农民“被上楼”的文件,提出要“严格规范”,并“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同一时期,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的地票交易被叫停。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理解增减挂钩政策?如何规范、完善、细化该项政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周其仁(2011)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国土资源部的一个制度设计,经过多年来的实验和探索,效果明显,应充分肯定。同时,增减挂钩所涉及的村庄撤并和农民集中居住,不能由政府主导。今后,应尊重农民的意愿,利用市场集中形成挂钩指标的价格,为土地制度改革提供试错的机会。党国英(2010)认为,增减挂钩中的拆村并居总体看来利大于弊,要针对副作用加以防范。如尊重农民意愿,加大农民补贴力度,新建小区各种设施要完备等。郝晋珉(2010)认为,没必要用“增减挂钩”一词来表示这个活动,这种提法实质上没有将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应该得到哪些益处表述出来,把它看做一种土地利用空间综合调整更恰当。

    三、总结与启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曾谈到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存在三大误区。误区之一:片面强调土地规模经营。误区之二:以土地换保障。误区之三:城建地增加同农建地减少挂钩。这三大误区均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农地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显然这不是巧合,土地制度事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大局,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同时,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到整个统筹城乡发展大局。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加深研究,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争取使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积极的进展。

    1.尊重各地对土地制度的创新,增强改革的实质性和突破性。诚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但是,在制度创新中我们使用“试验”方法就得不断“试错”,我们也必须为各地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试错的机会,只有经过证伪和调整,才能接近客观真理,建立更为完善的农村土地制度。但是,尊重并不意味着可以任由各地为所欲为,随意突破法律法规,而须坚持一定的原则,渐进渐行。试验必须是可以控制的,有一定的区间。

    此外,各家的观点与争论也成为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理越辩越明,只有经过讨论,改革的措施才能不断完善,才能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真正解决问题。在新一轮改革中,重庆和成都规定农民进城不以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等原有利益为代价,农民的各项权益不因居住地、职业的改变而受到侵害。显然,这项规定是对“双置换”政策的改进,它顺应时代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消除了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城乡公共服务和福利的差别,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身份,为保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加速了社会公平化的进程。

    2.加强土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农地制度的改革不是一个单一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其他制度与其配套。例如,成都的农地制度改革并非单独推进,而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基层治理机制等各项制度和机制变革全面展开,各个环节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目的明确,从而共同谱写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篇章。因此,当前农地制度的改革设计必须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考虑到不同制度间的相互影响,全面推进改革。显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通盘考虑,才能真正实现农地制度改革的目标。

    同时,上文所述几项土地制度改革措施之间也存在内在联系,关联度较高,一般均是同时采用。因此,在设计中,土地制度本身的改革也必须整体推进,通盘考虑。譬如,江苏部分地区在实施“万顷良田”工程过程中,通过农地流转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通过实施“双置换”政策,将农民从农村转移出去,通过实施“增减挂钩”政策,获得土地级差收益,从而达到积聚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从实践来看,这些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理论研究,增强改革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对于土地制度改革理论,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已进行了一些探索,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作用。但是改革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比如,土地制度改革带来诸如农民“被上楼”、农民分享收益较少、农地被非法侵占等问题。部分改革地区和学者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努力寻求解决之道。大家提出,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建立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农民自主决定制度变革的推进,政府权力应逐渐退出来,合理分配挂钩收益等。目标虽已提出,达到目标的路径却少有人设计。如“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回农村”,但如何建立分配机制确保农民的收益呢?“农民自愿上楼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某户农民不愿意,影响整个规划部署怎么办,“增减挂钩应让农民通过市场自主决定”,怎样让农民自主,成立什么机构,如何确保农民的决策能力呢?这些问题都缺乏具体的研究,也少有实践。此外,成都改良的双置换办法,虽然确保了农民的收益,但是与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并不相符。按照法律规定,土地权利因身份获得,身份取消,权利也应该取消。既然有的家庭已经成为非农户,就应该收回承包地和宅基地。但是,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意味着政府必须提供同样的“社保”、“医保”等公共服务,而不应该将公共产品作为交换产品。这些矛盾到底该如何解决,尚无定论。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必将使我们的改革之路走得更为稳妥和顺利。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3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能力;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王维鹏,任教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中学;张玲丽,任教于甘肃省泾川县党原乡合道中学。

阅读理解一直是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新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它是指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通过阅读过程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中学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应主要从学生对读物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上去判断。

一、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仍以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为主,学生缺乏阅读实践。主要表现在:

1.教学观念封闭、落后。一些教师“十年如一日”地沿用旧教案,采取旧教法,在阅读课上采取逐字逐句翻译,忽视了语篇整体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犯了逐字逐句理解短文的错误习惯,导致阅读速度减慢或碰到新单词就没法往下阅读或无法理解整体语篇,使学生厌倦英语阅读,最终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2.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个别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点和语法传授,忽视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材料上,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越来越差。

3.忽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景教学。学生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课文,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这导致理解率偏低。学生没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决定了他们不能运用已学知识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最终导致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水平低。

4.学生依赖母语现象比较严重

一般来说,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并且对英文各种基本的结构也有所掌握。但是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并不懂得如何正确进行阅读理解。通常情况下,他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都是逐词逐句地去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将文章先翻译成自己的母语,再用中文理解文章大意。成绩好的学生会有选择地查所读文中的生词,而成绩差者往往遇到生词就查。阅读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将文章作为一个整体理解并且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而不是仅仅去学一两个陌生的单词、掌握一两个复杂的句式那么简单。

二、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起着主导作用。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推动和促进英语分析能力以及推理判断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首先,大量的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环境。中国的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缺少语言教学实际的环境。而阅读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它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恰当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外语学习者的听说能力是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阅读入手是学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途径。

其次,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可以帮助学生在语境中了解词义,掌握其正确用法;同时,阅读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降低遗忘率,巩固和发展所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再次,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结构和不同写作技巧的了解,学生可以获得句感、段落感及篇章感,增强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阅读,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语言知识、增强语感,而且可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交际能力。

三、有效提高农村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1.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外语教师需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满足新课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之间要大力提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教学法的书刊,以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以便了解英语教学的新动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开阔自己的思路;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经验,争取有所创新。积极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做习题”的学习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教材的课文题材广泛,内容教育性强,配套资料丰富。这些都为新教材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不应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根据大纲的要求,通过教学改革来发挥教材的效力。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4

【关键词】分层教学语文课堂农村新课程改革七年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16-02

农村中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和进度,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在传统教学观念和缺乏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农村中学教育依然存在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负担过重和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而无所适从,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充分认识目前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分层教学模式,以动态性、限时性和模糊性为分层原则,通过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和分层测试等,以教学手法的改进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现。

一目前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基础参差不齐

尽管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村人口数量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语文教学质量将大大影响着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高低。目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现状并不理想,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差且参差不齐。尤其是刚刚升上中学的七年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小学,生活接触面和小学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并不相同,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所差异,使得处于劣势的学生在新的班集体中面临更大的压力。

2.学习负担过重

目前,很多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仍然遵循应试要求来制订教学任务和课程内容,忽视素质教学的推行。中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记忆大量的语文知识,而且要完成高强度的课外作业,学习负担过于沉重。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部分学生在放学后需要干农活,休息时间少,并在家人过高的期望下有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中学生无暇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知识面变得更狭窄,学习积极性下降,难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文化素质,给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3.课堂教学手法落后

农村中学有不少语文教师教学观念仍然较为传统,仍坚持“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观点,缺乏对“分层教学”“合作学习”和“以学定教”等先进教学理念的了解和实践应用,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应试教学模式中,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学生对语文学习普遍缺乏兴趣和激情;加之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较低,教学设备难以及时更新和补充,使得农村中学生不能够接受和城市学生一样的教育,农村语文教学和城市语文教学质量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二分层教学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的实践应用建议

鉴于上述教学问题,笔者认为农村中学应尽快引进和应用新的教学理论,推进农村中学的新课程改革。其中,分层教学是近年来被大力推行的教学理念,尤其适合农村中学学生语文基础差异大的情况。分层教学,就是以班级大课堂为基层,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知识基层和学习理解能力差异,划分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和辅导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实施分层教学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实行分层的课堂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应在课前充分了解教学大纲的指令性目标和指导性目标,并积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使课堂教学能够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实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例如,教师在评讲七年级课文《论语十则》时所进行的课堂提问应根据问题的难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在讲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差等生提出“哪些是重点字词”“‘愠’一字如何翻译”等问题;向中等生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如何翻译”等;而对于优等生,则可以提难度较大、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如“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句话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和品德”通过分层提问,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2.实行分层的课外辅导

以《童趣》的课外辅导为例,由于差等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缺乏解答难题的能力和信心,思想负担较重,教师们在辅导时应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避免不耐烦等消极情绪,真诚地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差的原因,并重点辅导《童趣》的基础知识,如弄清重点字词解释、读音,明白“之”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等。对于中等生,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并加强学习方法、思考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让他们找准学习方向,加快提升能力水平。而对于优等生,教师在课外辅导时应注意并发扬其优点和特长,培养创新思维,如让他们想象和描述类似《童趣》的经历,尝试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达等。通过分层的课外指导,让学生能找准自己的学习方向,更有针对性地改正语文学习上的缺点,提高学习能力。

3.实行分层的测试和评价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在统一试题的要求下实行a、B、C卷制。其中,a卷有90%是基础题,10%是应用题;B卷有70%是基础题,30%是稍有难度的题目;C卷有60%的基础题,30%是稍有难度的题目,其余10%是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较强的题目。同时,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试卷进行有区别的分值比例和评价方式,改变过去用“一张试卷、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情况,避免差等生受低分打击而失去学习自信心、中等生停留在一般水平停滞不前和优等生因高分成绩而骄傲自满的现象,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考试中获取学习的动力和进步体验。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帮助农村中学生克服语文学习障碍,避免“优等生自满、中等生被动、差等生不动”这一局面的良好方法。通过实行分层的课堂教学、辅导和测试考评,不同层次的中学生都能找准自己的优势、劣势,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应遵循动态性、限时性和模糊性的分层原则,及时、灵活地控制分层的标准,改变学生的优、中、差三个等次,避免学生形成固执心理而局限于某一层次,并合理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克服相对落后的学习环境所给他们带来的阻碍,实现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丽珍.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策略[J].成功,2012(1)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5

关键词: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对策

1.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基本概况

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是指在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对工业和农业、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统筹建筑,使城乡协调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明确提出了对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不仅在经济上确保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在政治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纷纷致力于农村经济建设和改革,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还有将近一亿的贫穷和半贫穷人口,并且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很大比例。农村人口多,土地少,农业结构的调整周期长,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外出打工的现象尤为明显,这些因素大大阻碍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城乡差距十分悬殊,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为此,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义务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税收城乡一体化。积极建设统一良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建立新型行政管理制度,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成为时展的必经趋势[1]。

2.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单一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善,城乡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差距悬殊。国家对于三农投入不足,农村的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文化等等远远低于城市水平。

2.2政府投入和支持的力度不够以前,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时,总是将农村内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首位,这种方式分离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联系,将三农问题进行孤立的进行研究和解决,结果导致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不能实现良好转换,从而给三农问题加深了难度与困难。此外,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比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统筹解决。通过一定的投入,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2]。

2.3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进程滞后现阶段,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农村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努力向城市化靠弄。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受到诸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缓慢。

3.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3.1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在城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建设之间的产业发展是有很大联系的,产业发展的依存度高,其经济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活力。在调整产业机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乡经济建设要做好合理分工,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城市要加大产业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通过设备转移、兼并联合、建立子公司和加工厂等等方式,将城市化元素逐步转移到农村。另外,农村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经济潜力,例如建设农家乐旅游区、试验田等等,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促进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3.2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很大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需要将资金投放倾向农村的经济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化教育等范围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深化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对于农村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政府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建设各方面的投入均要纳入财政支出的范围,加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3]。

3.3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城乡制度环境一方面,统筹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种人口管理的制度,它承载着许多社会功能。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不同定位,体现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不同,也是对人们经济和社会身份的区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不是简单放宽对农民进城的数量限制,需要改革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完善城乡之间的就业制度和保障制度。另一方面,统筹农业保险制度。最大限度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不断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4.结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流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环。针对现阶段城乡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快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进程。相信通过调整城乡结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加快城乡制度建设,城乡经济建设将会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6

关键词土地制度经济发展必要性方向推动作用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土地制度中,相关问题的存在,使得失地农民不断地增加,大量农用土地流失,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不断地重视农村土地改革。在时展的背景下,对于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深入地思考,广泛地探究,提出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全面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十分关键。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点问题,土地政策由最初的国有制变成农有农用,土地制度随着社会的变迁经历了多次的调整,法律应保证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不改变、耕地的数量不减少、农民的利益得以维护。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发展理念层面的要求

理念体现了我们对于发展的认识,新发展理念下,我们意识到了不断地通过制度的改革,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经济模式的发展,调动生产积极性提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首先,基于新时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施,基于新发展理念下,不断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尤为关键,是发展理念层面的要求。其次,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发现农村发展中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因此将土地制度改革作为主要的工具,有效地引导农村发展,意义是关键。总的来说,发展理念的层面,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农村土地制度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因此积极结合实践,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意义深远。

(二)开放经济环境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首先,从新中国建立时期进行分析,农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诸多变化,先后实施了计划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了,出现了相应的问题,例如,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不考虑农民的生产能力,土地的利用率下降。其次,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地深化改革,但是农村的土地制度相对还是较为保守,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可见积极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开放地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地在农村生产实践中引入,利用技术层面的先进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关键,不断地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了当前发展的趋势。首先,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下,平均分配导致土地过于分散,这就使得土地难以进行有效地整合,无法形成相应的规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次,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下,对于土地的流转形式规定不去明确,使得土地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尤其是限制了技术性成果在农村生产中的引入。总的来说,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积极进行农业土地制度改革,是现代农业发展层面的要求。

二、土地制度改革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上文中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不论是从理念的层面探究,还是从市场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积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有着十分显著的必要性体现。结合实践,主要从以下层面探究土地制度改革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当结合当前农村发展实际,进行适应性地改革,最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首先,当前农村农业生产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基于农用土地发展起来了众多的产业,因此农业生产急需规模化的发展,规模化的发展才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优势,才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引入技术性成果,促进农业产业层面的发展。其次,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能够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情况进行特殊化地制度改革,全方位地村农业生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下,土地过分地分散,使得农村区域性的产业难以有效开展,因此积极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尤为关键。

(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积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首先,城乡发展失衡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尤其是当前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够适应经济形势,使得农村群众能够在土地上大做文章,能够有效地进行产业发展,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层面上,促进城乡差距减小。其次,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地进行改革,使得农村土地能够有效灵活地进行应用,农村将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增加融资渠道,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样深远。

(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形式

在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之下,农村大量的农用土地流转都是不合规定的,不合规范地土地流转形式,难以受到法律层面的保护,这对于农村的发展十分不利。首先,由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是不规范的,这就限制了许多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村土地在不规范的土地流转形式下,十分容易发生纠纷,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积极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使得农村土地在合理合法的背景下开展,长远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土地制度的改革,能够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使得基于农村土地开展与发展的产业规范化,深层面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有利于社会公平

从我国农村发展实际进行分析,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因此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十分关键。首先,近年来,虽然近年来国家颁布了许多的惠农政策,但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落后是不可行的,消除城乡差距是达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促进社会公平,就是应当积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使得农村土地制度不断地适应城市经济发展,不断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正如上文所提及的一样,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地发展,城市土地制度以及流转形式已经较为成熟,反观农村土地制度长期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因此从社会公平发展的角度分析,积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十分必要。总的来说,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社会公平发展,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五)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农村土地制度进行相应地改革,能够促进资源进行合理分析,资源合理分配模式下,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样是关键的。首先,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促进人力和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使得农村经济更好地进行协调发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减少,不利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农村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经营市场化可以留住一部分农民发挥其在农业上的本领,减少农民工在季节上的城市和家乡中往返,提高季节性的人力资源利用率。总的来说,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得资源不断地进行合理分贝,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探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

上文中对于农村土地改革对于农村积极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总的来说,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改革意义深远。结合当前农村发展实践,主要在以下层面探究农村土地改革方向:

(一)将土地承包权交给农民

在当前农村生产的背景下,将土地的承包交由农民是土地改革的重要方向。首先,将土地承包权交由农民,一个较大的前提及时,土地的所有权始终归国家所有,或者归集体所有。将土地承包权交给农民这种体系非常有利于土地的统一管理,并且能够减少当前的土地管理成本。其次,我国当前土地承包权的界定不是十分明确,因此要明确地进行规定,使得土地流转合理合法,要有据可依。总的来说,将土地的承包权交由农民,能够保证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使得实地农民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土地承包,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

(二)完成农村土地市场的运营机制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中,农村土地市场的运营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对于运营机制进行完善,是农村土地制度重要的改革方向。首先,对于农村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要明确土地流转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土地得到合理有效地应用。其次,还应当规范农村土地的定价机制,对于土地价格进行合理的评估,这对于土地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此外,还应当建立土地运营的中介机构,保证土地市场合理发展,让农村土地进行公平公开的竞价交易。总的来说,在今后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让制度走在实践的层面,才能够充分发挥制度的优势。

(三)健全农村的社保体系

我国的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村群众认为土地就是自己的家基本保障,这就不利于土地的流转,不利于土地市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土地制度的改革发展,因此健全农村的社保体系,才能够促进土地制度的发展。首先,应当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保体系,促进不具有生产能力的群众,将土地进行出让,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也实现了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还应当弱化土地作为保障制度的作用,不断地促进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运作,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总的来说,健全农村的社保体系,不仅仅能够有效保障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用,还能够促进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7

【关键词】土地确权;流转;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农村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量青壮年离开乡土,走进城镇,农村劳动力的匮乏,导致土地大量荒废,加快土地确权,保证土地的顺畅的流转,是现阶段农村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多种客观原因和主管原因的存在,特别是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思想的束缚,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土地确权前,主观意识的影响,对政策的片面化认识,理解不透彻、不全面。土地确权过程中,利己主义的盛行,导致邻里之间矛盾冲突,农村不和谐因素增多。土地确权后,小农思想没有解放,对土地确权后的流转、承包存在排斥情绪。

一、合阳县土地确权工作的背景

合阳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黄河中游西侧,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辖12镇353个村民委员会,耕地面积93.2万亩,人均耕地2亩左右,随着当地社会的急剧转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中心向城市集中,农村在经济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大量农民从农村走出来,脱离农业,进入城市的二,三产业当中,留在农村的是老、弱、病、残的无劳动力人群,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当地群众依靠外出打工的收入,远大于农业的产值,同时农民从土地解脱中获得收益。然而,土地的荒废,并不是农村、农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农村存在和农民发展的前提,因此,对于农村土地的荒废,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实施,也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乡村面貌和农民对土地的认识。土地确权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国家为了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有序化的稳定发展,为了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为了增加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决定在农村实施土地确权。

二、土地确权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确权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对政策理解不透彻、不全面

在合阳,土地确权前,部分群众对土地承包年份划分存在争议。这次确权是从1998年土地承包权重新调整后开始确立,然而部分地方从1998年后,土地承包权更改过几次,土地以集体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过重新划分,导致部分农民对这次确权年份划分不认可;当地百姓对土地“三权”认识不清,影响工作的开展,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理解不透彻,通过走访调查,部分农民认为经过这次确权,土地就是自己个人所有,个人可以自由卖。确权前土地人口数量存在争议,农民户口外迁,加之长期脱离本集体,但土地仍在,还有如女儿外嫁,是否把土地确权定在本集体中,怎么确权,这些细小方面的政策在土地确权中仍有一些人从自身利益考虑出发,造成对政策理解片面,给确权带来了阻力。

2、土地确权过程中,个人主义的盛行

导致邻里之间矛盾冲突,农村不和谐因素增多。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集体之间在确权过程中矛盾重叠出现,过去被大家荒废的土地,重新被大家重视起来,要求划分土地,土地减少者希望多要些土地,新增人员也想要重新确权土地,外迁户口者反对重新划分土地,担心失去所得土地,站在自身利益方面考虑确权土地,同时农耕地被村集体修路、建厂房所占,现在又成为群众争议的焦点,一系列矛盾在农村重新凸显。确权过程中,这些矛盾的出现,给确权工作的推进带俩了难度。

3、土地确权后,小农思想没有解放

对土地确权后的流转、承包存在排斥情绪。土地确权后,面对农村土地经营重组,群众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农民选择是外出打工,流转土地让他人耕种,还是选择留在家里承包土地,重购农机,发展规模农业,同时一些企业打算把资本投到农村土地,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农村购置手中土地,变成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面对重重利益格局纷争,土地确权后怎样经营,在合阳地区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共同认识,农民面对土地当做资本流入市场,思想上没有解放,不能接受,限制土地的市场化,规定在农耕地只发展农业,禁止外资的流入,也不利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针对在土地确权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外在的客观原因,更有农民自身的问题,土地确权政策是正确的,是一项符合农村土地经营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应坚持改革,扎实推进,面对存在问题,做好内因教育与外因扶持,多策并举,注重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上疏通,在认识提高,在教育上强调集体主义,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实。

1、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指导,提高群众认识的全面性

农民在确权整个过程中出现的认识不清,理解不全面等问题,面对问题,从土地确权政策、理论上找问题解决的依据,同时在宣传过程中,注重理论宣传生活化、通俗化、工作人员态度端正化。面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讲解多次,也许还是不能理解,部分群众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考虑全局,对于这种情况,既要有耐心,讲究工作策略,更要注重集体主义的宣传,在形式上丰富多样,请专家讲解分析政策,利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解析,利用好宣传栏等,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帮助农民理解透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农民在政策中的角色,收益等内容。

2、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重塑农村传统乡情文化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农村与城市的互动,多种价值观在农村汇集,特别是金钱价值观、物质崇拜观从城市走进农村,面对利益,部分农民丧失了朴素的礼贤谦让的农村传统文化,新的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还没形成,面对这种情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国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把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思想与农村传统文化,如邻里和睦、互谦礼让,远亲不如近邻等相结合,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针对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的邻里纷争,可起到调节缓和农村乡亲文化的重建。

3、以土地流转为载体,解放农民思想,促进改革意识在农村的深化

面对土地确权政策的落实,加大农民的思想解放,鼓励农民对闲置土地进行重组,深化农村现行经营模式的改革,政策扶持土地承包权市场化经营,同时农业不同于其它产业,他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政策实施的谨慎性,但同时又要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力,必须适当的引入市场资本,解放群众思想,进行农村深化改革,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释放土地的活力。

农村土地确权是农村又一次深刻的土地变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各种问题,多种矛盾。改革实践,思想先行,面对问题,首先要理清思路,直面问题,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改革,面对这场改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对百姓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上的灌输和疏通,凝聚人心,共同协助,助推改革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宇.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培养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2014(5).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8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管理;措施

从理论上来说,林权是指森林、林木以及林地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统称。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所属对象的不同,我国现阶段的林权可以划分为国家所有林权、集体所有林权以及个人所有林权这三大类。林权管理就是指依法对国家、集体以及个人林权所有问题进行管理的工作统称。随着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林权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如何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应当采取各种积极的林权管理工作方式进一步巩固并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优化整合我国广大的农村集体林地资源,已成为当前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林农合理流转集体林权的构建方式分析

受信息获取方式有限性的制约,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农民群众对于自有山林现存价值有着比较明显的低估问题。这种问题直接导致了各种林地贱卖现象的发生,这无疑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作为基层林业工作者的我们需要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前提,做好林业资源交易管理服务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宣传工作,让农民意识到依靠林业资源交易管理服务部门进行市场化、公开化的林权竞拍才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径。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森林资源的流转状况显得尤为关键――低速或静止流转会使得森林资源无法有效盘活,而高速的流转同时也会使得广大林农失去林木林地使用权。就现阶段林权发展状态来看,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地区森林资源的实际所有状况以及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森林资源的流转速度进行差异性衡量。一般来说,轮伐区应采用限期流转的方式,部分林权所有者所有林权应当采用限量流转的方式,近成熟林则应当采用限货流转的方式对其加以控制。

与此同时,相关林业部门需要积极引导广大林农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集体经营与管理活动。不仅如此,林业部门还应当鼓励广大林农与林木资源经营企业进行造林合作,并以多种方式鼓励森林资源的各种流转行为。对于那部分不适宜采取家庭承包经营形式的林农来说,林业部门可以将所属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参股的方式转移给整个合作社的参与成员,进而有序开展承包或股份形式的林业资源经营管理工作。

二、农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流转行为的规范化分析

笔者认为,山林流转行为的制定与实施需要以广大林农的合法利益兼顾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总之,农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的流转行为需要建立在公平、公正、自愿、合法的基础之上,流转行为的参与各方需要在政府相关机构部门的监督之下进行透明化的流转作业。与此同时,农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的流转行为要想规范有序,还需要相关林业机构出台相应的流转行为管理工作,以现有农村基本经营管理制度为前提,以统筹兼顾为中心思想,以林农林地林木承包经营权的维护为载体,做到整个农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的妥善管理与安置。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处于初级起步阶段,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也就意味着,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相关林业工作者需要将农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流转行为的规范化处理作为重点工作,在森林资源有效盘活的同时进一步确保林农切身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

三、林权管理力度完善措施分析

人本性对于利益的追求会使得一部分人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走上歧路,滋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从森林资源的保护角度来说,一些投机取巧之人难免会借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风炒卖或倒卖各种森林资源,在损害广大林农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森林资源带来的严重的危害。笔者认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之下,林权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大对各种涉及到林权问题的违法交易行为的打击与惩处力度。基层林业部门执法人员需要以林木资源的产权归属为依据,依法切实保护相关林权所有人与承包人的合法权利与义务。在此基础之上加大对各种不合法森林资源流转行为活动的打击力度,从没收非法所得与刑事处罚两个方面为林权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强化林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践行力度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能够为经济社会中各项行为活动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与保障。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之下,林业流转行为同样需要依靠法律法规的完善与践行来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公众参与背景下的投资性造林项目工程作为当前经济形势下整个林业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最有效方式,需要在其践行过程中以强而有力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必要的监督与管理。林权相关法规对于合法的林业投资主体需要依法保障及经营管理权利,对不合法的林业参与者需要依法严查狠处。并在林权法规中将各种森林资源的保护性措施落实到位,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稳发展。

五、结束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社会基本经营管理制度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与发展方向,能够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同时兼顾生态文明的构建,进而推动现代林业产业不断壮大与完善。本文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林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华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

[2]刘国顺.王彬.段绍光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经营林地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9.(01).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9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宅基地管理;研究综述

农村宅基地问题是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优化,直接关系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本文试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以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背景

(一)农村宅基地的使用现状

人多地少、高度紧张的人地矛盾是制约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矛盾之一。党中央、国务院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还面临人均耕地和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而同时,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现象却较为突出,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26.67万公顷。1997~2005年,乡村人口减少9633万人,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近11.75万公顷,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低。乡村人口的减少加剧了农村宅基地的低效率利用,进一步导致人地矛盾,所以探讨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问题,将对解决这一矛盾有重要意义。

(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在1950年《法》、1981年《关于制止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1982年《关于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的通知》、2004年《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中多次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和审批制度。法规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农民,各户拥有长期使用权,并受法律保护。宅基地一律不准出租、买卖、抵押或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使必须严格遵守边界要求,不得随便扩大墙院、宅基地来侵占集体耕地。农村宅基地由村集体依法设立,由农民提出申请,经村集体讨论决定、乡镇审核与县市审批。必须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充分利用山坡、荒地和闲置宅基地,尽量不占用耕地”;“村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要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废弃地。凡村内有空闲地、老宅基地未利用的,不得批准占用耕地”实施“一户一宅”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国家有权依法收回空闲宅基地,“社员迁居并拆除房屋后腾出的宅基地,由生产队收回,统一安排使用”,“空闲或房屋坍塌、拆除两年以上未恢复使用的宅基地,不确定土地使用权。”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则再次强调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并重申了一户一宅制度。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政策”的要求。从各项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视。

二、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观点概述

国内对农村宅基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而对该问题的大讨论则始于2007年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并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达7项,即王崇敏《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的现代化构建――基于全国农村宅基地现状调查的研究》,高平《统筹城乡背景下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研究》,吴远《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宋旭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研究》和《基于多主体利益均衡的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研究》,杜伟《农村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研究》,喻文莉《农村宅基地置换的法律问题研究》。统计发现学者们主要围绕农村宅基地使用和管理现状、原因、影响因子、对策等问题展开研究。

(一)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现状

宋伟等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的总量、户均宅基地面积和宅基地容积率的定量分析提出我国户均宅基地面积普遍存在大幅超标现象。侯清香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产权特征不完整,宅基地获得、使用、退出不合理,内部监管缺失等问题”。何清和调查发现农村普遍存在旧房闲置、多处占地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杨立宾认为宅基地审批中存在“程序不规范、使用权流转秩序混乱”。陈士银等从利用管理的角度提出土地的利用“缺乏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宅基地流转制度缺失,集体土地资产流失严重”。郭冠男认为“农村宅基地制度所有权主体虚位、用益物权权能不完整、宅基地规划和配置制度不合理等严重不足”等问题。

(二)关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原因

学者们分别从制度、监管和实践角度,对新型城镇化中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宋伟等认为户均农村宅基地普遍且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宅基地的闲置、一户多宅和户宅基地实际使用面积过大。钟在明提出“宅基地管理落后、制度缺失严重”是形成宅基地浪费的根源。李勇认为由于“农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宅基地布局散乱,加上制度的缺失,闲置宅基地回收渠道和使用权流转不畅、缺乏有效监督等共同导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矛盾日益突出”。胡昊认为导致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因素既有不同时期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冲突,也有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的疏忽,更有使用者的法律意识薄弱等多方面因素。王登正认为监管乏力、使用权人法律观念淡薄以及宅基地无偿使用是导致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繁多的主要原因。颜志龙则认为导致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依法用地的概念。

(三)关于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的因素

宋伟等通过典型调查认为两栖占地、低占用耕地建房成本是村庄宅基地使用效率低下乃至空心化的内在机理。杨亚楠等通过对河南和甘肃省的实证调研发现村庄与城市的距离、人均耕地面积、农民的主观认识和风俗习惯一定程度地影响宅基地的利用效率。王介勇等基于对山东省村庄抽样调查结果的回归分析发现,户均宅基地宗数、人均耕地与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李睿璞,卢新海采用计量分析研究提出影响农村宅基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子有第一产业产值、城市化水平以及城市商品房价格。李学彩通过统计分析认为人口流动因素、政府及集体财政因素、社会保障因素、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区位因素是影响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四)关于优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对策

1.制度角度

宋伟等认为应该“加强执行一户一宅政策、严格审批和流转,实行宅基地的有偿使用政策”等以优化对宅基地的管理。李敏飞认为“进行宅基地产权制度创新,推行宅基地入市,加强流转”是实现农村宅基地资源配置的根本途径。刁其怀提出“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加强宅基地用途管制、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等制度改革方向和措施。张侃提出“建立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农村宅基地市场、科学合理的进行宅基地建设规划”的制度改革建议。王崇敏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制度进行了现代化构建,提出通过“合理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实质条件、权利的内容和权利权限,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程序条件”等制度措施,同时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宅基地使用权保障与救济制度进行改革,以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汤汉林建议通过“宅基地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农民房屋财产化,使用权的强制登记制度”等进行改革。

2.实践角度

张若翔提出宅基地换房形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设想。刘锐对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宅基地使用和出让制度、健全农村宅基地“置换+整理+复垦”机制,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途径实现宅基地的退出。金晓月认为应该“优化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建立宅基地一级市场和收购储备制度、适度放开宅基地二级市场,规范宅基地隐形流转”。贾丽、闫小培认为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宅基地及房屋市场,集体垄断宅基地一级市场,建立宅基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和使用权登记制度”。杨蕾基于案例和规范分析法的角度,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的类型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可以采用公益性收回、处罚性收回、身份性收回等三种类型收回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收回制度。

三、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深化了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和管理现状、原因、影响因素及对策的认知,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肯定国内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其仍存在不足。首先,新型城镇化中农村宅基地优化管理的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在研究视野上,缺乏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结合,目前侧重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学术成果仅有约42篇(截止2014年9月25日)。其次,研究成果在层次性和系统性上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多侧重宏观理论阐述和中观政策的独立分析,缺乏宏观理论和对策的科学结合,微观案例研究重视不足,研究角度缺乏针对性,对策建议缺乏实践性。再次,研究方法单一,绝大多数是定性分析,缺乏系统、准确的数据支撑,更在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上极为缺乏;同时在共识性和历史性研究上,既缺乏将成功经验与失败案例的深度、广泛横向比对,又缺乏历史比对。最后,国内该领域的科研力量布局相对分散,尚未形成学术梯队和专职科研中心,科研力量整合不足。

基于以上不足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该重视以下方面:第一,研究视角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深度有机结合。第二,提升研究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不仅要有宏观理论和中观政策研究,更要注重不同地区宅基地管理的微观分析。第三,研究方法要多样化。既要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又要注重各个地区实践经验的横向借鉴。第四,努力打造以科研人员为主体、涵盖多领域从业者的学术研究力量,重视学术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形成团队合力,构建研究该问题的前沿阵地。此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与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都具有广泛交叉,跨学科研究可以实现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等土地管理的问题必将进一步成为国家要重点关注和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所以该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宋伟,陈百明,杨红,等.我国农村宅基地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03).

[2]侯清香.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问题之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3).

[3]何清和.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02).

[4]杨立宾.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7).

[5]陈士银,周飞,吴明发.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宅基地合理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4).

[6]郭冠男.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及其权益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3(11).

[7]钟在明.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与治理探析[J].农业经济,2008(06).

[8]李勇.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与对策[J].攀登,2011(06).

[9]胡昊.新形势下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研究[C].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10]王登正.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土地,1997(12).

[11]颜志龙.统一规划农宅用地[J].中国土地,1996(04).

[12]宋伟,陈百明,张英.中国村庄宅基地空心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3(01).

[13]杨亚楠,陈利根,龙开胜.中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甘肃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4(02).

[14]王介勇,刘彦随,陈秧分.农村空心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村庄调查数据[J].自然资源学报,2013(01).

[15]李睿璞,卢新海.农村宅基地扩张与驱动机制研究[C].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16]李学彩.对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J].全国商情,2012(13).

[17]宋伟,张凤荣,陈百明.中国农村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现状分析[C].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18]李敏飞.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宅基地资源配置研究[J].福建论坛,2013(01).

[19]刁其怀.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J].中国房地产,2013(15).

[20]张侃.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物价,2013(09).

[21]王崇敏.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制度的现代化构建[J].当代法学,2012(05).

[22]王崇敏.论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代化构造[J].法商研究,2014(02).

[23]汤汉林.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09).

[24]张若翔.浅析“农村宅基地换房”促进小城镇建设[J].现代商业,2007(17).

[25]刘锐.农村宅基地退出问题再探讨[J].中州学刊,2013(07).

[26]金晓月.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构建探析[J].农村经济,2006(07).

[27]贾丽,闫小培.从城乡统筹的视角看农村宅基地的流转[J].调研世界,2008(08).

[28]杨蕾.城镇化视阈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收回之类型化研究――基于案例和规范的分析[J].法学论坛,2014(02).

农村改革的背景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制度系统演化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2)01-0117-03

Studyonthe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ofRuralmarket

intheBackgroundofRuralFinancialSystemReform

JiaoShao-fei

(thepeople’sBankofChina,Xi’anBranch,Xi’an710075,China)

abstract:Ruralmarketorientedinterestratereformisthereformoftheruralfinancialsystempart.Basedonthetheoryofinstitutionalsystemevolution,thispaperinvestigatestheprocessof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ofruralmarket(iRLRm)inthebackgroundofruralfinancialsystemreform.DividingtheprocessofiRLRmintothreestages,thispapersummarizesreformcontentsofeverystageanditsfeatures.itfindsthatthe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adaptabilitytoiRLRmispoor,anditneedsmoreeffortstocreateconditionstodeepenthereform.

Keywords:ruralfinancialsystemreform;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institutionalsystemevolution

一、引言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迈出实质性步伐至今已走过了15年历程,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目标。在此过程中,我国实行了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模式,农村利率市场化步伐一度走在前列。现有文献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农村利率市场化问题。一是基于金融抑制理论(mS模型)和金融约束理论(HmS模型)之间的争论,研究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储蓄、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吕士伟,2003;张孝岩和梁琪,2010),由于分析方法、模型设定等方面的不同,研究结论有一定分歧。二是分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以及可行的定价方法(泓博,2008,徐爱华,2006),此类研究主要侧重微观层面的银行经营和管理。三是探讨进一步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的可行性及其对相关主体经济福利的影响(课题组,2008;易小兰、钟甫宁,2011)。

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我们不仅需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农村利率市场化,更需要将农村利率市场化放在整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从制度系统演化的角度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笔者以制度系统渐进变迁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史的方法考察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农村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其基本特征,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障碍,探讨了进一步改革的路径。

二、制度系统演化视角下的农村利率市场化

(一)制度系统的渐进变迁

转型国家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着的制度系统,不同层次和地位的单项制度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根据制度系统的演化理论,制度系统的渐进变迁包含两种并存的状态:一是单项制度的渐进变迁,即通常意义上的“先试点,后推广”,各单项制度的变革从边际上持续推进;二是制度系统的渐进变迁,从静态看,制度系统是一系列正处于变迁中的单项制度的组合;从动态看,各单项制度以不同的速度变迁,并且存在先后次序之分,改革的次序甚至比改革的速度更重要(青木昌彦,1996)。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农村利率市场化、农信社改革、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金融产品、发展农业保险和规范民间借贷等诸多内容。从制度系统渐进变迁的角度讲,利率市场化应该被解读为逐步创造放开利率管制条件的过程,而非简单地放开利率。从改革的方式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改革的路径,一方面无论是农信社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还是农村利率市场化都呈现出单项制度“先试点、后推广”的特征;另一方面从各项改革措施推出的时点看,体现出制度系统变迁的时序性特征,即单项制度的改革存在先后之分。从改革的内容看,农村利率市场化需要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基础,而农村金融机构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也是判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

(二)对制度系统渐进变迁的现实考察

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路径,结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笔者将农村利率市场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至2003年,这一阶段农信社逐步形成了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贷款定价自不断扩大。1996年,国有银行开始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同年,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拉开序幕。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恢复合作性质,并在有条件的地区组建农合行。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区别各类情况进行组建股份制银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等试点工作。同时,省级人民政府开始履行信用社的管理职责,成立省级联社,承担对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人民银行也通过专项票据、专项再贷款等形式给予资金支持。

农信社改革使其产权关系逐渐明晰,约束机制得到强化,为农信社的贷款定价自奠定了产权基础。农信社存贷款利率区间不断扩大,并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利率浮动幅度。1998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农信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调整至50%。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选择吉林省通榆县等八个县(市)开展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存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个别地区可达50%;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为70%,个别地区可达100%;2002年12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在2003年农信社改革试点过程中,试点地区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可达100%。

第二阶段:2004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断多元化,农信社贷款定价实现上限管理。2004年,农信社改革试点地区扩大至29个省(市、区),农信社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在农信社自身改革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在陕西等五个省份试点,成为解决微小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的重要渠道,其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上限可达基准利率的4倍。2006年6月,邮储银行获批筹建,改变了“只存不贷”的局面,其农村资金“抽水机”的角色得以改观。2006年底,农村金融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6个试点省区开业,进一步激发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活力。

这一阶段,农信社贷款定价自进一步扩大,并最终实现了上限管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04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达到2倍。同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从2004年10月29日起,基本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考虑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城乡信用社实行基准利率2.3倍上限管理。与此同时,为提高农信社贷款定价的科学性,人民银行在2006年下发了农信社贷款定价模板,提出了以成本、费用、税负和目标利润确定最优惠贷款利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贷款风险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定价方法。农信社自身也在不断加强贷款定价机制设计和制度建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2005年陕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在尊重法人金融机构经营自主性,体现利率管理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定贷款利率加点浮动法、成本加成浮动法两种定价方法。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多领域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停顿。在前期利率改革过程中,农村利率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滞后于利率管制的放松,很多农信社并未有效利用利率改革空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而是简单地“一浮到顶”,将利率改革看作获取垄断利润的手段,致使农村利率改革效果出现一定偏差(冯邦彦、陈彬瑞,2003)。因此,在这一阶段除2008年经批准吸收存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实行贷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外,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身基本停顿,更多的是在为进一步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多个领域推进。

一是农信社改革不断深化。在前期以县为单位组建统一法人社的基础上,农信社产权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即加快银行类机构的组建,具备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条件的直接改制;其他机构则通过改善财务指标等措施首先实现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到2010年末,全国农商行和农合行的机构数量是2007年末的2.37倍。

二是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得到完善。2007年以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蓬勃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509家,小额贷款公司245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形成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创造了农村金融运行的新模式。邮储银行支农力度也日益增强,截至2011年6月末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1500多亿元小额贷款,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在2008年启动,作为事业部的基本经营单元,县域支行服务“三农”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三是农村地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逐步形成。涉农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末,合计发行1000多亿元;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覆盖粮棉油糖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继2008年试点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在小额信贷、信贷担保、抵押贷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从我国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看,2005年以前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走的主要是一条政府推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自2004年10月的一轮利率改革后,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放缓,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培育市场主体和金融市场以及深化农信社改革上,农村利率市场化实质上走上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道路。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径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行的路径是延续渐进改革的方式,选择具有财务硬约束的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定价自,而进一步的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面临诸多限制。

(一)农村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1.利率风险意识薄弱,管理动力不足。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较多地运用缺口分析、久期分析等手段对利率风险进行识别,并通过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等措施对利率风险进行必要的控制。但由于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等因素,农村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差。在主要风险类型中,农村金融机构最关注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而对市场风险则关注不够,同时许多农村金融机构没有采用现代市场风险分析工具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

2.贷款定价能力较低。尽管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加强贷款定价机制设计和制度建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定价机制建设仍较为滞后,缺乏能够量化成本和收益并根据贷款对象进行调整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同时,定价方法仍相对简单,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现象较为严重。

3.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农信社改革以来,农信社在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一些地区资本充足水平较低,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很可能面临利差缩小、利率波动幅度加大等复杂的市场局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适应能力令人担忧。

(二)进一步改革的路径

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性条件,包括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收益率曲线、发展利率衍生品等。但就农村利率市场化本身而言,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创造内外部条件:一是进一步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主体,打破农信社的垄断地位,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二是加快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创新农村土地抵押权制度,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健全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加快培育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管控能力,切实提高定价能力;四是逐步实现业务结构转型,改变严重依赖利差收入的局面,减少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差缩小给机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上述改革基础上,可以延续渐进改革的思路,进行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试点,不断提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

(注:本文仅限于学术讨论,不代表作者供职单位观点。)

参考文献:

[1]吕士伟.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行性个案研究:兼对HmS模型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3,(1):104-108.

[2]张孝岩,梁琪.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农村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35-46.

[3]钟伟,沈闻一.银行业净利差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9):26-32.

[4]泓博.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18-21.

[5]徐爱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9):26-30.

[6]课题组.农信社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实证研究[J].金融参考,2008,(9):64-68.

[7]易小兰,钟甫宁.农户贷款利率改革的福利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4):42-48.

[8]常云昆,王守坤.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和谐[J].人文杂志,2006,(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