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授课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39

体育授课计划篇1

改革教学计划应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有法度;二是有新意。好的教学计划应将“法度”与“新意”统一起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既有所创新,又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一)明确改革方向

函授教育融合网络教育的实质就是在函授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化手段,保证面授学时不缩水,重中之重是建设和应用课程网络课件,合理确定课件学时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指标。一是体现函授教育特色,发挥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特长,有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二是将网络教育作为手段应用于函授教育的教学辅导,使函授教育的面授与网络教育辅导相结合,以弥补函授教育之短,同时坚持函授教育所要求的过程管理、考试管理和面授教学,以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适应网络教学的需要,合理确定网络课程课件学时,建设函授专业网络课程(数字资源)。

(二)适当参照规范

在函授教育方面,通过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高校函授教育方面的法规,可以参照的规范少得可怜,而且这些文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应一时之急、前后存在抵触、落伍于时展”等问题。因此,参考这些规范时必须做到“融会贯通,去芜存精”。在网络教育方面,虽然网络教育试点已进行了15年,学生规模也在稳步增长,68所试点高校的网络教育在学规模与1482所普通高校成人本专科在学规模已大致接近,但至今尚无网络教育教学计划细节规范方面的文件。

(三)合理设置课程

一是将教学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是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五大类;三是明确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专业方向主干课程;四是贯彻“立德树人”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五是掌握一种外语的基础知识,列为必修课;六是结合学校特点,设置专业学位课程,比如,专升本函授设置专业学位课程2-3门。

(四)实现整体优化

注重教学计划内部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既要保证继续教育规格要求,又要体现函授教育和网络教育办学形式的特色,实现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和整体优化。

1.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实现“完全学分制”打下基础,建立“开放式”的教学计划,为实现与中职中专、高职高专的学分互认与衔接打下基础。

2.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课程之间要考虑前后衔接及系统性。

3.适应“成人、在职、业余”的特点,课程设置上突出够用、实用的原则,网络课件讲授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在保证函授面授教学时数的条件下,应根据学生工作特点安排面授时间。面授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着重讲授大纲规定的重点和学生自学中的难点、疑点,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注重从行业主导、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角度下考虑问题,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利用企业的优质实习实训资源,探讨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岗位”、“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二、结语

体育授课计划篇2

【关键词】成人教育;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0引言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一直相对滞后,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特点,增加了成人教育管理的难度。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的各种信息量成倍增长,高校的管理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研发出专门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力求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强度,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的目的。本文结合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一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实例,分析、设计并实现一个专门针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特点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1技术分析

设计开发本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B/S(Browser/Server)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式。它一种基于internet的新型程序设计体系结构,主要由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三个层次组成。B/S结构模式无须另外安装客户端软件程序,用户采用通用web浏览器进行所有操作,具有界面统一,使用简单、易于维护、扩展性好等优点。

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有两种主流的技术开发架构或开发平台:一是微软公司的.net平台,二是SUn公司的JaVa体系架构。目前,微软.net在一些中小型应用很广泛。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中等,属于部门级管理系统,业务需求较为繁杂,易扩展、易维护是需求的重点,且开发周期短,所以微软.net方案成为我们设计开发系统时的首选技术平台。

与微软.net方案相适应,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微软的VisualStudio2005作为开发平台,使用微软的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

2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公共服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公共服务系统主要是公开对外的资源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维护、函授站管理、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等。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资源管理、选课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作业管理、学生服务。

2.1公共服务系统

主要实现通知公告、文件管理、资源下载、招生信息、查询系统和评价系统六项功能。文件管理就是各种规章制度和文件的下载。资源下载分为函授站下载、教师下载和学生下载三个端口。查询系统包括教师查询和学生查询两个端口,教师可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表和工作量的查询;学生可进行录取结果、面授安排、考试安排、考试成绩和缴费情况的查询。评价系统实现了教师对函授站点、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学生对函授站点、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的评价以及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

2.2教务管理系统

这个子系统包括系统维护、函授站管理、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九个模块。

2.2.1系统维护模块

本模块设置了权限维护,用户管理,代码管理,数据导出导入,系统操作日志,模块管理,系统备份、还原、自检,系统访问参数、信息数据管理和帮助系统共9个功能。权限维护负责设置用户权限,共设置五级用户,包括超级用户、函授站用户、一般管理员用户、教师用户和学员用户。通过用户管理实现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并将用户按照等级分别建立用户组。提供了eXCeL、woRD、DBF、文本四种格式的备份文件的导出和eXCeL、DBF两种格式文件的导入。

2.2.2函授站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包括以下6个功能:函授站总体管理,建站、撤站管理,协议管理,站点信息管理,站点评估管理和查询统计、打印。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函授站点基本信息的共同管理和个别管理。

2.2.3招生管理模块

包括函授站招生计划申报,招生计划审核,新生报名管理,新生录取管理,录取通知书管理、打印,新生审核管理,新生统计查询、打印,函授站招生奖励管理等功能。

2.2.4收费管理模块

首先继续教育学院完成收费类别、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初始设置,然后函授站进行“交费管理”:函授站可远程录入学生缴费信息,上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核,审核后不能修改。“费用退还、减免管理”:函授站根据学生要求提出退费申请,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批同意后办理。还能实现收费情况的各种查询、统计和打印:如,按教学点或学生个人查询统计;按专业查询统计;缴费和欠费明细查询统计;综合缴费情况查询统计。

2.2.5学生管理模块

包括学生注册、学籍卡生成打印、在校生管理、毕业管理、学位管理和未取得学籍学生的管理等六个功能。

“学生注册”要完成编制学号和分班的任务,并能导出DBF或eXCeL文件,完成教育部要求的新生注册备案。

“在校生管理”包括学籍异动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报到注册管理和在校生统计、查询打印。学籍异动要求函授站点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动申请,经由学籍管理员审核、批复后,视为异动完成。

“毕业管理”和“学位管理”是分别就毕业生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进行条件设置及相关内容的审查、审核以及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生成、打印、查询、统计等管理。

2.2.6教学计划管理模块

实现各专业教学计划的维护,包括专业增减、计划调整等;生成学期任务书;教学计划数据统计。

2.2.7教材管理模块

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设置”即教材目录的建设和修订;“教材库管理”即教材入库、出库的记录和库存量的统计;通过“教材征订、配送管理”生成教材订购单。以上三项功能只面向超级用户或指定管理员。面向函授站用户的功能是“教材预订计划管理”即函授站上报教材采购计划,“函授站教材管理”,“教材费管理”和“查询统计”等功能。

2.2.8师资管理模块

首先由学院或函授站完成“教师聘任管理”和“教师口令设置”;任课教师通过口令进入系统进行个人“信息维护”、“课表打印”、“上传试题”等操作;学院和函授站还可通过“教师工作量、课时费计算”和“教师统计查询”功能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教师工作量表和课时费发放表,对每个函授站、每位教师的课时费开支情况可做查询、统计并打印,还能汇总形成教师资源库,并可按照指定条件进行查询。

2.2.9教学过程管理模块

1)排课管理(弹性排课)。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因其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等因素造成它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排课方式,所以本系统不将“自动排课”功能作为重点开发。主要包括:“排课数据设定”,“人工排课”,按条件进行“课表生成打印”等功能。

2)考试管理。

“试题审核”:执行“教学计划管理”后系统自动生成了函授站需送审试卷的课程名称,试卷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成绩管理系统,进行此门课程的学生成绩登陆。

“考试安排”:根据“排课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课程考试安排,函授站输入考试时间、监考人员、考场后,可自动生成考试安排表。学院能对每个函授站、每个专业、每门课程、考试情况做查询、统计和打印。

“补考管理”:根据“成绩管理”和“排课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学生补考名单及补考安排,函授站用户只需输入考试时间和监考人员。学院能对每个函授站、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补考情况做查询、统计和打印。

“监考工作量计算”:函授站点输入监考费标准,根据考试安排,系统自动生成监考费发放表。

“监考阅卷工作量计算”:函授站点输入补考阅卷费标准、阅卷教师姓名,根据补考管理,系统可自动生成教师补考阅卷费发放表。

3)成绩管理

“成绩录入”:任课教师可以远程输入成绩,可以暂存,提交后无修改权限;能区分正考和补考;考勤成绩由学生管理人员或班主任录入,作业和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录入,系统根据事先赋予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实习成绩由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录入。

“成绩单生成”:能依据条件生成多种类型的成绩单,如学生个人成绩单、某班级某学期成绩单等。

“网上教评”:学生查询成绩前先进行教评,教评完成后方可查询成绩;

另外还有成绩统计、汇总、查询、批量输入、输出、成绩管理权限定义等功能。

4)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管理

“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函授站按照要求提交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分组名单,由学院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后系统自动反馈给函授站,同时系统可自动根据答辩分组要求将论文指导名单转换为答辩分组名单。学院可对各函授站、各层次、各专业、各位教师的论文指导及答辩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和打印。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函授站安排本站点学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和答辩分组,上报学院审核。学院审核并安排确定答辩委员会和答辩时间后反馈给函授站。

“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费管理”:函授站输入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费标准,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安排”,系统可自动生成教师毕业论文指导费及毕业论文答辩费发放表。学院可对各函授站、各专业、各位教师的论文指导及答辩费开支情况作查询、统计和打印。

“论文成绩录入”:由教学管理人员录入,允许函授站远程录入,提交后不能修改。

2.3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为今后成人教育发展预留的子系统,虽做了开发,但未实际运行。它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习过程管理,学生空间四项功能。

“教学资源管理”:负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自学指导资料的上传、替换。

“学生选课管理”:包括选课设置,学生选课指导,学生选课课表生成和系统检查管理。

“学习过程管理”: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和教学计划,允许学生点播课件,但不得下载;课件点播后始终在电脑屏幕最上层,且时间进度不得拖动;课件最后附作业下载密码,作为打开作业的密钥;学生凭作业密钥进入作业,完成作业,并提交;系统还具有对每位学生学习课件的时间记录和汇总考核功能。

“学生空间”:是给学生提供教学计划、大纲查询;已完成课程、已修学分查询;考试时间查询;准考证打印;考试成绩查询;学生评价;通知公告查询的模块。

3结语

通过调研其他高校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优缺点,结合本校的实际管理特点,设计实现了一个适于普通高校的成人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系统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既满足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需求,又为今后的功能拓展预留了空间。系统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手工、单机的工作模式,解决了学校各部门学生数据信息不统一、数据存储不科学和不安全、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参考文献】

体育授课计划篇3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面临危机暴露出法学院本科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院培养人才结构趋同,普遍档次不高在清华大学执教的香港学者何美欢认为,中国大学法学院还不能培育出大量的高端法律人才,其产品只能囤积在中下档次[3]。其所谓高端法律人才是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的国际化的法律人才。虽然她对法律高端人才定义似乎过分狭隘了一些,但其关于我国法学院本科法学教育层次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就目前国内各著名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输出人才结构来看,基本是趋同的。高端的上不去,低端的下不来。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普遍都存在高不就,低不成的尴尬局面。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各个学校课程体系安排、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基本上完全相同,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没有自己的特色,拉不开档次。

﹙二﹚法学本科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法学院本科教学任务不应是将一切现存内容传授给学生,而是装备他日后终身自学。由于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课堂学习到的知识总是做不到与时俱进,学完了一门课程,其掌握知识相对速发展经济社会而言也可能已经过时了。可目前,所有大学法学院以教授法律知识最大化作为教育目标。这表现在本科课程体系安排上,注重数量,而非注重质量。基本上国家立一个法,就开一门课,甚至一门课分拆成为多门课,学生永远有选不完的课。整个本科教学活动就是上课、考试、结业拿学分。所以,基本上未等到学生出校门,学生就把其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全部都还给学校了,而学生则养成了被动接受灌输的恶习,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学习能力,所以,在用人单位面试时,一遇到自己课堂上没有学到的,就一问三不知了。

﹙三﹚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空泛,不切实际从以下三所著名高校法学院对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目标非常空泛,不切实际。三所高校法学院都提出,要在法学本科阶段让学生打下坚实﹙或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又要使学生具备从事法律实务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实践证明,在法学院大学本科阶段,学生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这就是目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接受法学本科,而教学科研单位也不接受本科生的原因,即便是某些教学科研单位接受法学本科,也没有一个将它们放置在科研单位的。由于目标定位就偏离了社会需求,所以各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普遍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自然在课程体系规划上也闭门造车,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目标导向,我们教授给学生的东西严重背离了社会需求,脱离了实际。北京大学法学院苏力教授就指出,目前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已经很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和世俗化的社会需要;二是不适应中国农村社会的需要。“我们讲的、传授的仍然大多是书本上的知识,大多隔离了或过滤了现实中的复杂。我们对社会中的许多新问题缺少研究,尽管教授的头衔可以使我们有身分在这些问题上侃侃而谈。我们的许多法律命题仍然是无法操作的,甚至一些比较成熟的法律领域也还是比较脱离实际的,更不用说另外一些所谓法律理论学科了。上述问题在学校课程体系规划与设计上体现出来的病征就是:

1.法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安排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向。学校学科建设、教学设施、师资配备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规划与课程体系安排等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与协调,相互脱节,导致本来稀缺的教育资源大量浪费。如图书馆每年采购大量新书,但教师科研、备课、学生自学却难以找到可用的资料;有的学科师资冗余,为满足学校教学量考核,教师之间为争课上而明争暗斗;而有的课程老师奇缺,无足够师资开课;把学术上门派之争带入了课程体系安排,本应属同一门课程,分别有好几个学科重复开课,各取所需,从而导致知识和技能训练支离破碎。

2.老师开课与学生选课都具有很大随意性和盲目性。课程体系设计上不协调、不系统;就老师而言,开课随意性很大,备课具有盲目性;而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目的,选课和学习都具有很大盲目性,难以根据自己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接受到系统训练和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3.盲目追求特色而忽视了各个学校教学资源禀赋。学校培养目标定位上没有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在学校学科建设、师资配备与课程体系设计上缺乏连贯性,盲目追逐时尚。所以,法学院学生大多数呈现一个奇怪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能对“前沿的”、深奥的东西如数家珍,滔滔雄辩;另一方面对基本知识却只有单薄的、贫乏的认识[3]。

4.课程体系设计是静态的、僵化的,脱离了社会需求实际。1995年参与教育部法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规划的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感慨说,法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报告中所列举的所谓法学院应设立的核心课程就完全忘记了“农村”[5]。实际上,所有法学院法学本科现行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都是闭门造车弄出来的,而且几十年如一日,没有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二、问题的症结

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上不足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配置上“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各高校法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目标设定与规划更多的是取悦上级主管部门的评比,而非满足市场需求。如果把高校法学院输出本科毕业生看作是“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输出,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生产过程根本就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而且真正的生产者———教师在整个生产环节上也只充当一个装配工的角色。法学院招生计划与规模的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的安排、培养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师考核等都是由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但在一线生产者和市场需求方却没有参与教学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人才市场需要多少法律人才,需要什么样规格、品质的法律人才,不同需求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有什么样的偏好和特殊需求,管理部门根本就无从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而一线产品的开发者和生产者﹙教授﹚既没有参与市场调查,也不参与产品开发与设计,上什么课、怎么上,都是管理部门说了算,管理部门对教授们工作考核也是采取机械化的量化指标,如发表了多少论文,上课多少节课时,指导了多少学生等,部分学科不分专业,整个学校完全一致。生产与需求脱节是学校生产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教学规划与课程体系设计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把技能教育等同于实务技巧教育。自称对中国法学教育观察了十几年,且亲身历践投身于大陆法学教育的香港学者何美欢教授指出,中国法学教育的严重缺陷是技能培育的全方位缺席,因为教育界都将法律专业技能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律师技巧课程”、“案例课程”、诊所教育等。这实际上是混淆了技能与知识的区别、智能技能与实务技能的区别。这表现在法学院培养出来学生缺乏两种重要技能,一是只懂得背诵理论而不懂得活用理论;二是只背得法条,不懂得分析、归纳和评价法律,只会陈述法条和复述别人的观点,不懂得识别及组织不同的观点来形成新观点[5]。2.将通才教育等同于教授的法律内容最大化。高校法学院普遍将传授法律知识最大化作为目标,课程开设越来越多,教材也越来越厚,而学生自学和研读时间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老师课时考核量不断增加,而课外辅导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却缺越来越少,老师疲于应付不断增加的课程和完成不断增加的课时工作量,授课质量提高方面所下的功夫也就自然越来越少,老师完全变成作业线上的操作工,自然无暇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上的创新。3.把专才教育等同于专业知识教育。其结果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而学生能力越来越弱。这表现在学生普遍高分低能,学校出具给学生的成绩单在社会上公信力日渐下降,从而导致用人单位在招录毕业生时普遍采取成本非常昂贵的海选方式,学生求职应聘成本也不断增高,匹配成功率非常低,学校在人才市场的品牌始终无法树立起来。

﹙三﹚行政主导自上而下,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脱离社会实际和社会需求,导致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上浮华之风盛行。目前,各高校精品课程评比等都是在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下进行的,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这样评比导致了一种高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浮华之风盛行,学校资源和老师精力大量投入到各种各样评比上,而不是用在课程质量和改进上,这进一步助长了高校法学院在课程体系设计、安排与评价上严重脱离实际,背离社会需求的倾向。

三、改进的策略与措施

长期以来,高校法学院都把法学本科教育与我国法治建设崇高使命紧密联系起来,法学院要把培养“法治”“卫道士”,所以把法学本科教育目标拔得非常高。即便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面临就业困难,学生和学校总是以我国法治水平不高,用人单位还没有认识到法律专业人才重要性等来安慰自己。对于毕业学生在基层用人单位表现不尽人意,学生和学校总是以基层缺乏法律专业人才用武之地来为自己的自尊“解套”。面对目前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许多法学院都以学生不愿意到基层,或基层没有为法律专业人才提供就业环境而为自己开脱。上述这些似是而非的开脱都不能回避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如果我们输送出去的毕业生不被社会接受,法学院存在的合法性就理应受到质疑。因此,我们必须对我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设计都进行全面检讨,只有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教育才能称得上成功。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苏力指出:“中国的法学院教育也正处在一种知识转型时期,正从一种‘大词法学’转向更为实证的法学,从意识形态主导的法学转向更为技术化、社会科学化的法学。

法学院在许多部门法的教学上,无论是课程、教材、教授方法,都正处在一种新的重建阶段。现时法学院的教育,包括法学院自认为最擅长的理论教育,无论是对于在校的本科生还是对于接受培训的法官,都往往既缺乏智识的吸引力,也缺乏实践的操作性。无疑,缺乏智识吸引力也许与法官的文化知识偏低有关,但必须承认,更可能与法学知识的陈旧有关,与法学教授的知识老化和讲授方式死板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法学院传授的知识仅仅是不适应中国发达地区和工商社会的需求:应当说,我们的法学教育传授的知识同样不适应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需要。事实上,尽管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然而我却真的不知道我们目前的法学教育究竟适合哪个地方的需要。”可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法学院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我们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甚至从心理上拒绝接受这样的客观现实。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法学院的本科教育必须修正自己的目标取向,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规划法学院本科教育目标、教学规划与课程体系设置,相应法学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说:“我们还应当调整法学毕业生的标准,把培养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合格法律和司法人才作为法学教育的重点,以市场﹙包括法律实务和法律学术的市场﹚作为合格与否的标准,以能否解决中国的问题作为合格、不合格以及优劣的标准,而不是以某种抽象的概念作为标准。也许我们的法学院还应当注意吸收法律实务人才进入法学院的教学队伍。”[4]为此,在不触动现有教育体制的情况下,法学院本科教育改革应当首先转变教育理念,法学院培养人才策略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从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着手,进行改革,寻求突破,作为当前深化法学教育改革的进路,具体而言,笔者也认为,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在法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上,充分让需求者参与,或通过适当途径充分了解和反映社会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法学院招生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目标,配置教育资源,使学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能够充分与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匹配起来。在目前情况下,学校应该有专门部门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对往届毕业生去向和在单位工作表现进行跟踪反馈,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法律人才需求做出预测,并对我国现行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安排进行评估与检讨,结合本校教学资源禀赋设计本科课程体系,配备教育资源,改进与完善教学工作①。

﹙二﹚充分尊重教师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参与的权利和话语权,让教师全面参与到学校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安排与设计、教学目标制定与考核体系制定。教师参与是集体参与,而非个别参与,要通过教师全面、全程参与,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整合师资,促进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协调,使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安排系统化、集成化,在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上能够系统、循序渐进,不断深入,避免开课上的随意性和学生选课上的盲目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行教学管理体制,充分尊重老师在教学上的主体地位,让老师成为成品设计者与开发者,而不是生产线上被动接受指令简单重复执行的操作者,同时也要改变目前教学注重量,而不注重质量的考核体系,注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手段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多通过与老师互动方式掌握学习能力、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与传授。

体育授课计划篇4

abstract:taking2009graduatingclassofclinicalmedicinespecialtyinmedicalBranchasrespondents,thispapercarriedoutquestionnairesurveyfromthreemajoraspectsofprofessionalteachingprograms,curriculumsettingrequirements,teachingeffectiveness.thesurveyreflectsthecurrentstatusandbasisofvocationalclinicalmedicinespecialtyeducation,andha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forcourseconstructionofvocationalclinicalmedicinespecialty.

关键词:课程建设;调查分析;临床医学专业

Keywords:courseconstruction;investigationandanalysis;clinicalmedicinespecialty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60-02

1调查的现实意义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层次,是培养新世纪医学人才的必要条件[1]。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城镇社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从事综合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优秀高端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临床医学教育课程设置老化,普遍存在内容陈旧、实践课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忽略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造成医学生实践能力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创新性思维、欠缺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2]。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仍采以“学科范型”为主的课程模式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教学管理形式化、教学方法传统化、学习活动课堂化、教学评价试卷化,既存在医学教育的普遍问题,也存在高职教育的普遍问题。高职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并逐步深入,教职成【2011】6号文件指出突出重点,在行业指导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产业、企业、岗位及课程标准——职业标准、教学过程——生产过程、学历证书——职业证书、职业教育——终身学习等五方面对接。本课题组开展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班学生对教学计划、课程需求、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在学生眼中的含金量,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开展“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本调查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2009级毕业班164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习结束返校、毕业考试之前,以班为单位发放自设调查问卷,下发164份,收回160份,有效回收率97.56%。课题组成员对调查问卷进行认真核实、分类、归纳。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有关专业教学计划方面

3.1.1对专业教学计划的合理性评价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有5.21%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非常合理,29.17%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合理,54.17%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较为合理,11.46%的学生认为教学计划不合理;且有有45.26%的学生认为一学期开设6门以下课程较为合适,44.21%的学生认为一学期开设7~8门课程较为合适,5.26%的学生认为一学期开设9~10门课程较为合适,5.26%的学生认为一学期开设10门以上课程较为合适。可见毕业生对本专业的教学计划的认可度比较低,认为开设课程较多,负担过重;同时认为需要增加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精神病学、影像学、检验学等课程,也认为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外科学等课程需增加学时。由于学制短、课程多和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较差,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已不受学生青睐。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指出:“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医学生必须懂得医疗决定和行动的各种原则,并且能够因时、因事而宜地做出必要的反映等”。因此,教学计划必须从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学生的基础和本专业就业及所对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和重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和分配学时,重视实践环节,加强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3.1.2对各课程授课计划的合理性评价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有10.42%的学生认为授课计划非常合理,

34.38%的学生认为授课计划合理,40.63%的学生认为授课计划较为合理,14.58%的学生认为授课计划不合理。毕业班对课程授课计划的认可度比较低,说明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逻辑为载体、以应试为基础的授课计划没有唤起学生的兴趣。授课计划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是专业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必须体现课程特点和整体性、顺序性、连续性、相关性、操作性、互动性、实践性、时间性,其制定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与职业教育的任务和特色,教学目的瞄准人才培养目标,重点难点符合职业能力需求,课时分配不能平均而要突出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宜切合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职教特色,评价方式应多维多元。

3.1.3对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合理性评价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有6.25%的学生认为比例非常合理,38.54%的学生认为比例合理,33.33%的学生认为比例较为合理,

21.88%的学生认为比例不合理。毕业班认为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分配非常合理和合理的人数均未过半,“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既不能被学生赞赏,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特色和医学的学科特点。医学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院校融通、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只有在教学的各环节重视和突出实践教学,通过各阶段、各类型的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以临床基本技能为核心的临床职业能力,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3.2课程设置需求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毕业班普遍赞赏的一线课程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二线课程为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医学心理学、中医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这一结果与现有教学计划基本吻合。然而,现有的课程设置仍受“学科本位”观念的桎梏,但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主的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3]。因此,应以能力为本位来设置课程,重点培养医学生的采集病史和书写病历能力、系统规范的查体能力、运用辅助检查的能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能力、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一般急症的诊断处理能力、选择临床技术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对临床问题的查证用证能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卫生宣教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3教学效果方面

3.3.1对实践教学的收获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有30.85%的学生认为很有收获,55.32%的学生认为有一些收获,13.83%的学生认为没多少收获。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显然不高,说明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学生实践教学收获甚微的可能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单纯性验证实验过多,综合性、分析性实验偏少使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减少;二是实验设备落后、教学方法单一,使教师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学习单调乏味。积极开发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创新使用智能模拟人、大力开展动物实验和学生间互动操作、院校合作实施临床见习和实习、师生互动交流等有益探索对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3.3.2对教师授课内容的掌握程度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有11.58%的学生认为完全能掌握,62.11%的学生认为能掌握大部分,24.21%的学生认为掌握很少,2.10%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收获;学生普遍感到焦虑的课程有:

35.19%的学生对内科学感到焦虑,16.67%的学生对外科学感到焦虑,11.11%的学生对解剖学和妇产科学感到焦虑,7.41%的学生对病理学和药理学感到焦虑,5.56%的学生对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免疫学、儿科学感到焦虑。这一结果提示,教师应该随时通过多种途径如实了解教学效果并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而不能单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几张幻灯片和一张考试卷纸上谈兵。

3.3.3对课程教材的评价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有

5.26%的学生认为教材难度太大,36.84%的学生认为内容广而不精,24.34%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学习需要,5.93%的学生认为内容不新。结果显示,内容广而不精、内容不新等问题与学生基础欠佳、学制短、职业标准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课程教材的选用和编写显得至关重要。

3.3.4对教学方法的评价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只有16.67%的学生赞赏传统教学,而19.44%的学生赞赏校内实训、29.17%的学生赞赏临床见习、13.54%的学生赞赏情境教学、14.93%的学生赞赏顶岗实习,6.25%的学生赞赏网络教育。这就说明目前实践教学依然薄弱,学生呼唤与工作过程无缝对接的临床见习、校内实训、情境教学、顶岗实习,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3.3.5对教学效果决定因素的评价2009级毕业班学生中对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认识:11.66%认为是稳定的教师队伍,11.92%认为是教师的积极性,14.25%认为是学生的积极性,11.92%认为是教师的知识领域,

11.92%认为是课程的合理安排,9.33%认为是授课方式和教学艺术,14.25%认为是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互动,14.77%认为是体现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述结果显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交流、体现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和知识领域、授课方式和教学艺术等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本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授课计划、教学效果、实践教学、课程教材等方面评价不高,课程设置需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等方面调查结果对后续课程建设将产生抛砖引玉的建设性启示,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建设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应该顺应第三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探索以提高毕业生职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达建,陈龙,唐文等.关于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4:29-30

体育授课计划篇5

1.教学模式的选择

当下教育界中颇具争议的两种教学模式分别是生本教育和传统教育。生本教育的优点是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增强,缺点则是部分教师由此对课堂授课内容的设计不上心,从而影响了应有的教学效果。而传统教育的优点是教师会将授课内容完整地呈现给学生,缺点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有惰性,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会计审计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非常强,专业知识内容严谨而繁多,应该将生本教育和传统教育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如果审计课程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会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带来困难,但是一味强调传统教育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发挥作用会影响学生长久学习的质量。

以上审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针对审计课程教学内容容量大和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的现状,要提升教师责任感以保证授课质量,从而发挥生本教育的优势;同时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发挥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以便于将大量教学内容系统有序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计划的告知

高校课程安排上的特点是非连续性上课,对大学生的授课方式也异于高中生。首先是教材的使用,大学中的教材一般作为参考教材使用,经验丰富的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整个课堂内容的展开,学生仅凭教材是无法做到全面预习和全面复习的;另外,大学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呈现通常有自己的独特安排,因此与教材也不完全一致。其次大学课堂讲课的深入深度低于高中,学生如果想在本专业有所建树,大量的课后学习是不可少的,但是学生由高中的学习习惯过渡到大学的学习模式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指导。因此,审计课程教师在授课之初要对审计课程的整个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告知,与教学联系紧密的高质量的参考书目要呈现给学生,从而让学生面对大容量的审计教学课堂有充分且有效的预习和准备,进而提升学生对课堂授课内容的理解能力。

例如,对于审计流程这项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将这个流程中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具体工作的先后顺序绘制成流程图表,从图表中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与之相关的内容还涉及到风险导向涉及模式、金融风险的三级评审计划的制定与调整以及审计工作阶段性的计划。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后自主学习时,就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学习相关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的效率和相关性。

以上的审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教学计划的公开有利于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率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这需要审计课程执教教师在学生选课之前,或者开课之后,尽快把自己的教学体系清晰地告知学生以便于师生课堂的更有效交流。

3.教学内容的补充

审计课程是会计学领域中的重要课程,审计工作是对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核查的具体工作。经济体系的变化给金融领域的工作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全世界金融界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在不断探索中,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随之更新。

审计课程教师除了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将金融界审计工作的时事与学生分享,分析审计工作的现有状况,对审计工作的开展进行前瞻性的探讨。通过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工作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对学生学习联系工作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时向当前的职业环境靠拢。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补充,是对教材编撰发行流程过长影响学生学习时效性的一种弥补。

以上审计课程改革实践表明金融时事参与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益,对当下审计案例的分析对教材更新周期相对较长现象能够很好地进行补充,对学生围绕审计课程相关领域知识的扩充更加明确。

二、会计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1.明确审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为了当下审计课程的教学开展符合时代的需要和学龄学生的学习规律,必须要对审计课程执教教师进行生本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培训,组织教师进集体教学研讨,结合审计专业的特点融合生本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审计课程教学的质量。

2.教学计划明确师生共同研究和学习

对大学入学学生进行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育,明确大学自主性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重要作用,普及大学课堂授课的方法和特点。授课教师将教学计划清晰而明确地告知学生,使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自己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学计划的制定还需要审计教师将相关领域的知识联系到课程主体上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学习,克服工作惰性,迎接审计课程与战略分析、绩效分析、风险评估、欺诈识别以及持续经营评估等在内的各项拓展技能相关联的教学现实。

3.结合金融时事补充教学内容

结合当下金融时事,对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进行专业的分析和点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审计工作的职业能力要求,同时也了解最新的审计工作法律法规,进而让学生们明确审计工作者应该有的职业道德且了解违背职业道德的严重后果。教学内容的补充需要审计教师对时事热点和审计案例进行涉猎和深入剖析,将专业课程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审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等教学内容融进案例中,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从会计审计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成果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改革是审计工作服务基于现代社会金融管理趋势的需要,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符合现代会计审计领域工作的需求同时也符合当下学生的学龄性格特征。因此,会计审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活动必须要进行且要持续根据世界金融和我国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正,从而使得会计审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发挥出实效性的审计功能。该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思考是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要以敏锐的视角和快速的行动力以及科学的预见性,对审计课程的改革进行与时俱进的修改以适应学生工作与社会需要的对接。

参考文献:

[1]刘利.基于国际经验下的中国高校本科审计学教学改革探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2]刘克涛.财经类高职院校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24).

[3]姜献群.就业力视阈下高校审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05).

体育授课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达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文件精神和落实中央、省、市、县局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要求,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提高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拉近与城市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距离,特制定~学年度“农远工程”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二、工作安排

1、远教资源接收与应用

本学年远程教育资源数据ip(包括省网台)资源的接收工作按(播出)计划进行,每周一至周三接收省网台资源,周四至周五接收远教ip资源,并做好两项资源的保存、整理与工作。按时开机收视,及时浏览及处理收视信息,期中、期末定期整理和向教师提供最新资源信息(通过公示、小提示等形式),将接收的资源及时整理,充分利用ip资源以不断满足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满足师生利用网络教学的资源搜索、加工、应用等需要,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作保障。此项工作由学校农远管理员全权负责,教务人员及相关应用人员极力配合。

教师使用远教资源进行备课、上课等教学活动,原则上要及时整理和保存好资源结果,可以不定期地上传到学校校本资源库中;网管中心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教师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参照量化标准进行赋分并提交教导处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2、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

本学年多媒体教学管理工作由高长春老师负责。根据《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凡4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多媒体教学课,具体任务按课时安排工作量折算。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课的质量,要求学科教师提前一周认真进行电子备课,搜索多媒体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科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至少提前一周填写预约登记表交学校农远管理员,管理员提前一周张贴多媒体教室使用预约课表,并根据预约课表进行目标管理,授课教师下课后立即在多媒体教室填写使用记录否则不计入个人使用工作量,学期结束由学校进行统计、总结并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之一。

多媒体教室按县局有关规定每周上课课时不少于20节,课时安排计划按照教师具体的课时工作量核算(具体计划见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可以实行以下排课:

(1)由教导处牵头、各教研组单位配合,根据学校教学周课表以及各教师学期或学年度教学计划和课时进度安排,初步拟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表,学校网络管理中心据此制定《多媒体教室授课计划表》配合使用。

(2)启用临时预约课表(按原计划),授课教师在一周前或课前一天进行预约登记,如有冲突节次,授课教师要及时协商调整并在预约课表中作修改或备注。

解决冲突的原则:一是遵照预约的结果;二是临时照顾如上级领导、同行听课,各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打断预约节次或周次等;三是上级文件、通知等急用;四是缺代课、调课补充节次。

3、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工作由王友兵老师、高长春老师负责。期初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课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期末需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我校实际,信息技术课教学应遵循原则:

一是教学地点为班级、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二是循环使用的教材按年级放一套在教学楼各年级组值班室,供班级课堂教学使用;放一套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原则上一机配同年级两本书;放一套在教师办公室,供多媒体教室教学使用。

4、校园网管理工作

本学年拟建网站,启用专用服务器。保证校园局域网的畅通,数据图书馆能正常在线阅读,远教数据能保证广大师生浏览使用。

5、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学校课题研究计划,扎实做好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确保数字图书、有效教学等课题的正常开展。

6、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认真做好农远工程各种常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切实做到完善、规范、整洁、有序。

7、常规工作

学校安排专人认真做好卫星资源接收室、网络管理中心办公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安全、财产、卫生等工作,各项月报、财务、评估资料、学籍管理、文件打印复印、新闻采集上传、政务公开、会议讲座安排等。

三、重要事务安排

九月份:农远工程设备检修,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年度计划;(加固过程完工后)及时调整计算机教室、远教ip接收室,布置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安装阶梯教室桌椅、投影、音箱等设备;及时接收网络资源,确保教学使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审核和档案管理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绩效评估在线填写;“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主题教育总结;

十月份:国庆活动;农远应用评比活动;教学开放周活动;完善科学发展观网站内容;“天翼杯”艺术节展演;学籍管理;课题专项培训或学习活动;

十一月份:家长学校开课;数据图书研究课题中期评估;完善学校有效教学博客内容;

十二月份:农远绩效评估验收;教师电教作品收交;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培训;

元月份:学生电教作品培训与作品收交;期末相关工作;期末总结;

三月份:开学常规工作;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年度计划;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作品上报;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农远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四月份:组织教师参加电教学术作品评选;农远示范课评选或农远优质课展示;

体育授课计划篇7

关键词:理论力学;卓越计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51-02

理论力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各工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力学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锻炼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高等院校教学理论的转变,作为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在新的时期理论力学的教学内容、方式等也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本文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4](简称“卓越计划”)的背景,提出了对理论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卓越计划”对理论力学课程的要求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出台旨在推动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新时期“卓越计划”对理论力学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要求理论力学课程授课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卓越工程师教育侧重于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相关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内容应更加贴近工程实际,要求其理论、例题、模型等应更具有工程背景。

第二,要求理论力学课程在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卓越工程师应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因此“卓越计划”要求理论力学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学习课程后所养成的能力及去掉知识后留下的技能水平。

第三,要求理论力学课程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素质和实践能力。“卓越计划”同时要求学生不仅学习理论知识,更应提高动手能力,从而把提高工程素质落到实处。

二、“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针对“卓越计划”对课程的要求,现阶段“理论力学”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力学课程知识体系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够紧密[5]

理论力学作为工科专业的经典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体系相对成熟。一般地,理论力学的整体内容体系、理论框架不轻易发展改动。同时,教材中用于推导公式的力学模型一般为理想化、满足假定条件的,难以将这种抽象的模型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这种模型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理论力学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作为直观的判断,从而直接导致学习兴趣的缺乏。

2.与后续课程的交叉联系性不足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面的不断拓宽,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理论力学的理论部分教学学时被不断压缩。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往往仅能讲授经典的力学内容,同时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理解消化,这就导致所学知识与后续课程如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无法正确应用所学的课程知识。

3.授课方式灵活性不够

在现有的理论力学课程授课过程中,一般采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互式的讨论环境,同时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

4.课程缺乏实践环节

在传统的理论力学课程中,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像厦门理工学院的理论力学教学大纲,未设置实践学时。理论力学课程内容较抽象,直接应用性不强,缺乏实践环节的结果往往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欲望,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对理论力学课程教改的建议

面对着“卓越计划”对新时期理论力学课程提出的更高要求,针对在理论力学课程授课过程中所发现课程、老师、学生方面的各种问题,对该课程在进行课程教改时应首要考虑的因素进行思考,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教改的前提

教师教学理念将会直接影响课程授课内容、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成效。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师应先改变原有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理念,进一步将理念转变为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选择及授课方式改革上做到目标明确。

针对理论力学的课程特点,应建立老师每年定期轮换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多与外界接触,掌握最新的工程资讯,实时更新教学案例。新老师通过在企业参与生产活动、科学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在课程教学上能做到言之有物,切合生产实际。同时,高校应注重新近教师工程经历与学习经历,积极引进工程素养高、理论扎实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2.教学内容的更新是课程教改的基础

为了紧贴工程实际,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理论力学的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增加更具工程背景的内容和材料。

具体来说,在课程内容的静力学部分,由于受力分析是本课程的基础重点,应加强对受力分析内容的精讲。受力分析的实例应选取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机构和装置,如悬壁梁、起重装置等,这样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在运动学部分,如点的运动学、刚体的简单运动这部分在高中、大学物理已有所接触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自学并思考,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解决了课堂学时不够的问题。对于该部分的重点内容――点的合成运动则可以选用凸轮机构、滑块摇杆机构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的详解;对于刚体的平面运动则可选用平面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进行基点法、瞬心法的详细讲解。动力学部分内容则基本上都需要对学生进行解释,但要注重动力学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3.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程教改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阶段已无法适应“卓越计划”对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当前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因此,教学手段的改革是课程教改的关键。

当前理论力学教学模式仍是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6]由于课程内容包含大量的实验、理论模型等,仅依靠学生的想象力不足以支撑课程的现场教学。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其与板书的结合程度。例如在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定理的推导时,通常必须采用板书的讲解方法,可更严谨地对知识进行推进,同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调节进度;而在讲解机构的运动时,则应大量使用相关的动画、视频等形象的媒体,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简单直观地对知识进行传递。

此外,还可尝试改集中式教学为分布式、分段式教学。由学生自行安排课程的学习时间,充分相信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网上提交在线学习心得,由教师进行监控,并对学习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习题、实验。由教师及时对其评价并依此调整教学进度,实现真正的差异化教学和云端教学。

4.实践环节、教学竞赛的增加是课程教改的重点

基于“卓越计划”培养的需要,理论力学课程也应在传授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调整课程大纲,重点开设各种创新性、开放性实验,同时应增加带学生参观传动机构、工程约束形式等的实践环节,并进行现场教学。[7]

另外,在上届“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中,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一个培训过程中,学生反映对原有的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完全独立掌握了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以赛带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之后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及改革中,要同时重视学生参与竞赛的程度。

四、结论

第一,新时期“卓越计划”要求理论力学课程内容更贴近于工程实际,要求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过程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第二,现阶段理论力学课程体系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卓越计划”对学生培养的要求。第三,分别对理论力学教学改革中的教学观念的转变、授课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选择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并提出建议,同时提出了增加实践环节和以赛带学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康颖安,卿上乐,夏平.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1):102-104.

[2]教育网.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2010-06-01].http:///zong_he_news_465/20100624/t20100624_489087.shtml.

[3]蒋占四,王衍学,杨连发.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为例[J].高教论坛,2013,(1):73-75.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5]梁桥,陈金陵,彭利英.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应用型本科土力学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125-126.

体育授课计划篇8

[关键词]高校学分学时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客观上要求加快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强调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普通高校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第八条明确规定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教育部等教思政〔2012〕1号文(《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确保实践教学的学分就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实践教学地位的上升,实践教学的比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分、学时关系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管理人员的关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学分的认识模糊,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关系存在误解,将会对课程改革产生消极影响。

真正领会学分、学时、学习量的内涵,明确学分、学时与学习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的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一、何为学分、学时?

(一)学分及其功能

1991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学分(credit,credithour,unit),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19世纪70年代后,美国高等学校广泛实行选修制,中学的课程设置亦有很大的差别。学生间所学的课程和学习进度不一。为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审查入学、转系、转学、毕业等事项,需建立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状况并可供比较、判断的统一标准。这一标准的单位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定为“学分”,并逐渐为其他一些国家所采用(名称有的不同)。①选修课的盛行打破了以刚性统一的教学计划为核心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呼唤以弹性的教学计划为核心的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为适应这种管理制度,用学分计量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进度的计量方法应运而生。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人才规格的多样化导致了教学计划的多样性,高校的教学计划中课程体系不同,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进度各不相同,学分的出现,为教学计划的执行提供了便利。学分是学习的结果和所获得的能力的衡量尺度,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完成的学习量,学生只有修完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量,并且学习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得到了合格的评价以后才能获得学分。

学分作为测量手段或方法的职能得到进一步拓展,它为衡量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区分学生成绩的优劣、促进校内跨专业选修、加速校际之间课程共享和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学分是学生课程成绩的反映,又是毕业的门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学分的功能也在逐渐扩大,它的作用和功能已经渗透到教学过程几乎各个领域,高校在制订或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之时,均以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为切人点,合理分配不同教学层面、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学分比例。

(二)学时及其功能

学时(classhour),亦称“课时”,教学的时间计量单位,1学时指1节课的时间,在高等学校一般为50分钟。②1998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的解释为,学时(classhour,period),亦称“课时”、“教时”,教学时间单位。随年级不同,一学时可分别规定为30分钟-50分钟。每个学年内的授课时数,称学科总学时,均由学校教学计划具体规定。③

从上述两种定义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中的“学时”,即“课时”,是计算教学时间的单位,就是一堂课所占用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称一学时。

课程学时的设定,必须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结合,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机结合,并非简单的加加减减。

二、学分与学时的关系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学时是计量教师教学或授课时间的单位,教与学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那么,学分与学时之间关系如何?这需要从学分的内涵来分析。根据《教育大辞典》,讲授、讨论类课程每周授课1学时(50分钟),课外作业约需2小时者,满1学期者为1学分课程。实验、实习类课程每周上课2-3小时,满1学期者为1学分。学位论文、社会调查等,其学分数由课程开设单位参照上述办学决定,无通用计算方法。④

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中的学分、学时是相互联系并且具有换算关系的,各课程的学分,计算方法是按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应课程的授课时数,以及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和各该课程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来确定的。凡一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并需课外作业约2学时的课程定为1学分,也就是17或18授课学时(一学期按17-18周计算)为1学分,所需课外作业时数少于2学时的,学分数适当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视课在考试计划中的地位,对学分数作酌量增减。简言之,学分原则上以课程重要性和学习成本来计算的。

学分的增减必然引起学时的增减。在高校里,某一课程的学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课程体系也在不断调整,课程设置、课时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课程改革中,常用变动学分来进行课程调整,调整的基本形式是调整不同课程在规定的学分总量中的比重,并重新按新的课程结构调配资源。如,某高校将理科专业高数由12学分减少为10学分,或将12学分调整为10学分的必修课加上2学分的选修课等。某一课程学分的调整,学时亦随之发生变化,学分增加,学时必然随之增加,学分减少,学时必然随之减少。

只是,必须指出的是,学分的增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其本质是改变学生某一课程的学习量。虽然学时是教学时间的测量单位,是计量教师教学量的单位,某一课程学时的增减,直接导致该课程任课教师工作量的增减,但是学时的调整受制于学分。因此,学时的调整,亦受制于人才培养计划,受制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归根结底,学时调整的出发点是对学生某一课程的学习量的调整,而非是对教师工作量的调整。

学分与学时的调整能够合理分配不同教学层面、不同类型课程间的学分比例,如合理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科学分配各类课程的比重,调整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的学时比例,将教学内容按培养要求搭建若干模块和层面。学分与学时在高校构建多模块、多层次、多形式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对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正确理解学时调整的出发点和意义,有助于高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制定教学计划,避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规范学校教学行为,统筹做好教学组织工作。

三、影响学分与学时换算的因素分析

有人可能就会问,既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被提到了同等地位,那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比例能不能相等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学分是学生学习量的测量单位,学生的学习量根据中等水平学生掌握相应学习内容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学习量不是指单纯的上课时间,预习、自习、考查、考试、课后作业如论文等,都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均应算作学生的学习量。对不同的课程类型而言,学生的学习量的构成是不同的。比如,理论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量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部分,还包括课前预习与课外作业包括练习题与小论文等,因此,高校对理论教学的考核,不仅仅依据学生的卷面成绩,还包括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在计算该课程的考试分数时,将学生的平时作业等也纳入学生分数计算,如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作业或练习等占40%。相比较而言,实践教学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没有课外作业等,学生学习量的计算主要是在于教师教学的时间,对实践教学的考察也不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

因此,学分的内涵中,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学分/学时换算规定。比如,根据前面学分的定义,同样是1学分,讲授、讨论类课程每周授课1学时即可,而实验、实习类课程却每周上课2-3小时;讲授、讨论类课程每周课外作业约需2小时者,而对实验、实习类课程并无此规定。换句话说,同样是1学分,不同类型的课程,其学时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学分是计量学时学习量的单位,虽然讲授、讨论类课程(即理论教学)每周授课1学时,但加上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学生每周的学习量至少为3学时,不低于实验、实习类课程(即实践教学)。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习量是影响学分、学时换算关系的核心因素,学生的学习量除了教师授课时间之外,还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时间,而后者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的不同之处。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关系不会相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即使课时数相同,其学分也不可能相等。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比例始终是高于实践教学,但是,这并不代表理论课程的地位低于实践课程,而是学分的本质使然,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地位无关。明确这一点,对于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的实践

至于理论教学学分、学时换算,虽然没有全国统一规定,但是一般为1学分/16-18学时。比如,根据常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8级培养方案,理论教学总学时为2472,总学分为156.5,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平均一个学分代表16学时;根据三江学院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平均一个学分代表16学时;根据南通大学2011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学分、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总学时为3079,总学分为169,平均一个学分代表18学时。高校对理论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比例较为一致。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学时、学时换算没有一定的标准,学时、学分换算比例也大不相同。如,根据南通大学2011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学分、学时分配表,实践教学总学时为875,学分为35,平均一个学分代表25学时。淮海工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规定,实验教学如大学物理实验(一)、大学物理实验(二)等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例为1学分/28学时,体育a(一)为1学分/28学时,体育a(二)、体育a(三)、体育a(四)均为1学分/32学时。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对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及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所应具有特征提出的新要求。开展实践性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努力的方向。能否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良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指导思想、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是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鉴于此,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精简教学内容,缩减课内必修课总学时,增加实践环节,精心设计知识与技能结构的经验,使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一步符合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的要求,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仍然是众多高校强调的重要内容,成为高校课程体系调整的任务之一。

这不仅涉及知识总量和教学总时数的问题,还涉及课内和课外时间的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的分配等问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的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教学环节,因此,不应该也不能够存在主次之分。然而,如果认为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就是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比例,使其与理论教学学分、学时换算比例持平,借此来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确保实践教学的学分,是不科学的。高校对毕业学分总数皆有规定,如若简单地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换算比例,如将1学分/24学时提高至1学分/16学时,此举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总学分,表面看起来似乎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但实践教学学分的“虚假”膨胀,直接导致学生接受实践教学的学时反而会减少。如此一来,实践教学非但没有得到加强,反倒是削弱了,这与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实践教学地位的初衷相悖。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实践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必须亲自动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才能完成基本教学要求。明确实践教学的特点,掌握学分、学时的内涵及内在联系,合理确定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值,探索更加合理的计分方法,有助于高校建立先进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第3卷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0.

②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m)(第3卷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20.

③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10.

体育授课计划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授治学内涵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公办高等院校的领导机制,同时在第四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对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主体进行了规定,这也就是我们现在高度认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2000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按学院、学科组成教授委员会,开始试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1]以来,全国许多知名高校进行了大学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改革,“教授治学”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被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积极致力于“教授治学”建设的主要是本科大学和研究性大学——至少舆论关注的热点是这些学校,对于高职院校实施这种制度则关注不多。是不是高职院校因为其层次和类型的关系,“教授治学”的地位没有如此重要呢?我以为并不是如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末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并为中国大学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以规范性为核心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结束后,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建设的新阶段。我以为,在新的一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对高职院校提升内涵,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当前由于高职院校在“教授治学”方面的关注和建设力度不够,已出现了不少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委员会和相关类似的学术组织行政色彩浓厚,使“教授治学”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高职院校基本都设立了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在形式上确立了学术的相对独立地位。不过,我们仔细考察其成员背景,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很多学校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甚至学报编委会的成员主要由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使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重叠,在中国这样一个官本位传统历史悠久的文化氛围中,这样的一种学术机构,很容易使为数不多的几个纯学术成员成为点缀,其结果就是行政力量压倒性地影响了学术权力,使学术权威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教授治学”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教授委员会的机构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研究性大学和本科大学,在院系二级单位,设立教授委员会,已比较普遍,但在高职院校,则十分少见,这就使得“教授治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操作平台。因为高职院校通常有二十几个专业,而学校层面的教授委员会人数有限,除了在审议学校层面的重大决策外,很少能参与专业建设层面的问题。即使在一些建立了院系二级教授委员会的高职院校,其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原因在于相应的机制还不完善,院系二级教授委员会,甚至学校层面的教授委员会也是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故此,通过制度来保证教授委员会成为真正的学术权威,主导学术性工作,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三)教授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估、职称评审等学术性活动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审议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计划,进行专业建设是“教授治学”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当前高职院校一般只设有学校层面的学术委员会,而没有设立院系层面的教授会,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实施“教授治学”方面大打折扣。正如有的论者指出的:“学院是学术人员最为集中、学术活动最为频繁的基层学术组织,因而是教授行使学术权力最适宜的场所。”[2]院系是高职院校实施“教授治学”的关键环节,而院系层面教授会的缺席,自然使“教授治学”失去了重要基础。学校层面的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专业设置、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由于其人员有限,很难胜任具体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职称评审等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设立院系层面的教授会或者虽设立而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就会使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建设的学术监督出现真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么由行政领导主导,要么流于形式的民主而失去其真义。实际上,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主要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然后报院系和学校教务处审定,专业教研室的其他教授在此方面的影响是很有限的。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人才较为缺乏,一些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是由研究生毕业不久的教师担任,对专业的整体情况并不是十分熟悉,因而使得专业教学计划出现某些偏颇,这种偏颇,在缺少院系层面的教授会的支持和监督下,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更正,从而造成专业教学计划的不严肃性和随意性。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一般从几个维度进行:学生、同行(即同系教师)、学校督导部门、系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但形式的公正性并不一定代表着实质的公正性。在当前不少高职院校中,这样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要表现为同行评价的随意性。实际上由于一些教师并没有听或较少听被评价教师的课程,或由于经验不足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被评价教师的课,而出现以人情作为评价标准的现象。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以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突出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

(一)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专业优势,科学设置专业,制订、落实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一般说来,专业建设包括专业的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等重要问题。专业设置是二级单位的重要职责,它应在学院的总体布局下,基本由院系二级单位完成。根据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的设置最重要的依据。在当前情况下,获得市场需求的数据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实施的市场人才需求调查,通过这一调查获取院校所在地区和服务辐射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应的职业现状,以及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情况。从理论上说这为高职院校合理、科学设置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现实往往不一定按理论设想进行,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市场调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说由学校实行的人才需求调查的技术问题和数据可靠程度问题,就调查的态度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高职院校主要是由省级和地市级政府部门举办,为实现高职院校自主办学,主管部门给予了高职院校较大的自,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学校自主完成的,而学校则把人才需求市场调查这一任务交给教学单位自己完成。这样问题也就出现了,一些教学单位甚至学校为了追求招生数量,往往根据主观意愿来确定招生计划,先确定新增专业、招生人数,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杜撰相关数据。本来新增专业和专业的招生人数不仅要依据市场人才需求,而且要参照自身的办学力量和办学特色,由于短期功利目的的影响,这两个重要参照都可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盲目跟风办热点专业而没有考虑到师资实际情况,或为追求数量效益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院系二级教学单位的教授会的缺位,导致了理性监督的缺失。

摘要:“教授治学”对当前高职院校的新一轮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发挥教授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估、职称评定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授治学内涵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公办高等院校的领导机制,同时在第四十二条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对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主体进行了规定,这也就是我们现在高度认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法律依据。2000年5月,东北师范大学按学院、学科组成教授委员会,开始试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1]以来,全国许多知名高校进行了大学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改革,“教授治学”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被接受,但值得注意的是,积极致力于“教授治学”建设的主要是本科大学和研究性大学——至少舆论关注的热点是这些学校,对于高职院校实施这种制度则关注不多。是不是高职院校因为其层次和类型的关系,“教授治学”的地位没有如此重要呢?我以为并不是如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末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有了历史性的飞跃,并为中国大学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以规范性为核心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结束后,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建设的新阶段。我以为,在新的一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对高职院校提升内涵,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当前由于高职院校在“教授治学”方面的关注和建设力度不够,已出现了不少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委员会和相关类似的学术组织行政色彩浓厚,使“教授治学”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高职院校基本都设立了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在形式上确立了学术的相对独立地位。不过,我们仔细考察其成员背景,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很多学校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甚至学报编委会的成员主要由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使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重叠,在中国这样一个官本位传统历史悠久的文化氛围中,这样的一种学术机构,很容易使为数不多的几个纯学术成员成为点缀,其结果就是行政力量压倒性地影响了学术权力,使学术权威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教授治学”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教授委员会的机构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在研究性大学和本科大学,在院系二级单位,设立教授委员会,已比较普遍,但在高职院校,则十分少见,这就使得“教授治学”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操作平台。因为高职院校通常有二十几个专业,而学校层面的教授委员会人数有限,除了在审议学校层面的重大决策外,很少能参与专业建设层面的问题。即使在一些建立了院系二级教授委员会的高职院校,其作用也是很有限的,原因在于相应的机制还不完善,院系二级教授委员会,甚至学校层面的教授委员会也是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故此,通过制度来保证教授委员会成为真正的学术权威,主导学术性工作,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

(三)教授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评估、职称评审等学术性活动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审议专业设置、教学、科研计划,进行专业建设是“教授治学”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当前高职院校一般只设有学校层面的学术委员会,而没有设立院系层面的教授会,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实施“教授治学”方面大打折扣。正如有的论者指出的:“学院是学术人员最为集中、学术活动最为频繁的基层学术组织,因而是教授行使学术权力最适宜的场所。”[2]院系是高职院校实施“教授治学”的关键环节,而院系层面教授会的缺席,自然使“教授治学”失去了重要基础。学校层面的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专业设置、学校重大决策的审议,由于其人员有限,很难胜任具体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职称评审等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设立院系层面的教授会或者虽设立而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就会使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建设的学术监督出现真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么由行政领导主导,要么流于形式的民主而失去其真义。实际上,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主要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然后报院系和学校教务处审定,专业教研室的其他教授在此方面的影响是很有限的。由于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人才较为缺乏,一些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是由研究生毕业不久的教师担任,对专业的整体情况并不是十分熟悉,因而使得专业教学计划出现某些偏颇,这种偏颇,在缺少院系层面的教授会的支持和监督下,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更正,从而造成专业教学计划的不严肃性和随意性。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一般从几个维度进行:学生、同行(即同系教师)、学校督导部门、系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但形式的公正性并不一定代表着实质的公正性。在当前不少高职院校中,这样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要表现为同行评价的随意性。实际上由于一些教师并没有听或较少听被评价教师的课程,或由于经验不足而不能很好地把握被评价教师的课,而出现以人情作为评价标准的现象。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以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突出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

(一)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专业优势,科学设置专业,制订、落实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一般说来,专业建设包括专业的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等重要问题。专业设置是二级单位的重要职责,它应在学院的总体布局下,基本由院系二级单位完成。根据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的设置最重要的依据。在当前情况下,获得市场需求的数据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实施的市场人才需求调查,通过这一调查获取院校所在地区和服务辐射区域的产业结构、相应的职业现状,以及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情况。从理论上说这为高职院校合理、科学设置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现实往往不一定按理论设想进行,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需求市场调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说由学校实行的人才需求调查的技术问题和数据可靠程度问题,就调查的态度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高职院校主要是由省级和地市级政府部门举办,为实现高职院校自主办学,主管部门给予了高职院校较大的自,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学校自主完成的,而学校则把人才需求市场调查这一任务交给教学单位自己完成。这样问题也就出现了,一些教学单位甚至学校为了追求招生数量,往往根据主观意愿来确定招生计划,先确定新增专业、招生人数,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杜撰相关数据。本来新增专业和专业的招生人数不仅要依据市场人才需求,而且要参照自身的办学力量和办学特色,由于短期功利目的的影响,这两个重要参照都可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盲目跟风办热点专业而没有考虑到师资实际情况,或为追求数量效益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院系二级教学单位的教授会的缺位,导致了理性监督的缺失。

存入我的阅览室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相应的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是专业建设的中心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专业委员会中有一定比例的企业一线人员,他们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对于准确把握技能标准提供了保障。但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以现在的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还有参照产业和职业的发展,另外,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也是不可不考虑的,这些都要求专业委员会中学校方面的成员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大家庭中的许多成员办高校的历史并不长,一些专业,特别是新办专业,资深成员并不多,独立完成专业计划的制定存在一定的困难。院系二级单位的教授会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集院系的智力资源来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

(二)发挥教授委员会的骨干带头作用,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是专业的支柱,专业教学计划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课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教学来落实,因此,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一线教师。规范课程建设的主要教学文件是课程教学大纲,故此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基本上是由任课老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经教研室主任审阅后实施的。实际上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十数门课程,仅由教研室一个人来审定是困难的,这不仅仅因为一些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是由研究生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担任,即使是学历较高的资深教师,面临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也不一定样样精通,所以,发挥院系二级单位教师会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为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精神,各高职院校都在围绕工学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改革,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6+2”课程评价原则[3],这无疑是令人鼓舞和值得肯定的行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是教学的重要支撑,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关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也必须非常慎重地对待。当前,以学科内在逻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质疑,以过程导向、工作导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度关注,确实,这一认识的转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课程改革是系统性的工作,课程结构的改变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将工作过程搬进课堂就完成了任务,更不是知识零碎的短期培训所能比拟的。这一点,在一些高等职业院校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我以为,为增强课程的严肃性,将灵活性、开放性与规范性、系统性较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发挥院系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教授委员会集中了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的精英,他们对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及其发展有着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于课程的转换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避免改革中的某些偏颇。

(三)发挥教授表率作用,培养崇德敬业、尚能求精的良好校风。

19世纪中叶的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4]。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特别强调大学的独立于自由,为此,他确立了现代大学的三个原则——独立、自由、合作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统一”[5]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就在于它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生产地,而且是人类价值、精神的生产地,虽然现在的大学早已从精英教育的圈子里走出来,但精神生产、文化传承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是其基本属性,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三者之中。高等性主要针对于专业知识,即较为系统地掌握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但也包括在人文知识方面,基本达到大学层次的要求;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主要是指职业技能,但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最终决定因素,而职业素养是一个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复杂系统,它同样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操守密切相关;教育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建立于教育者主观意愿相吻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这是它与一般的职业培训最大的不同。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职业教育十分成功的德国,就十分重视其在职业能力中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界将职业能力按性质不同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地位不同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并十分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获得为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限制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6],在德国,由于采用“双元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由企业和学校负责,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不应担心因技能本位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情况。在我国无论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的都由学校主导,似乎也不会出现偏颇,实践上由于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毕竟不像职业技能训练那样立竿见影,甚至有大而无当的嫌疑,在一些高职院校被严重忽视。要改变这一状况,措施固然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重视院系二级教学单位教授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二级单位的教授委员会要结合院系各专业的特点,制订既有专业特性、又有大学教育共性的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确保其地位。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厉宁认为“教授治学”的内容包括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治教风[7],这表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方面也是“教授治学”的重要内容,当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本科大学具有不同的特色。固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各具特色,但职业性是其共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应以职业性为内核,崇德、尚能是其基本要求,教授委员会作为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和马首,也应该发挥作用——不仅要做出表率,而且要监督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使学校的灵魂能够贯穿各个方面,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王菊,厉以贤.国内高校“教授治学”制度设计述评(2000-2008)[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45,4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75.

[4][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2.

[5]参阅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6.

[7]史厉宁.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凸显“教授治学”.中国高等教育[J],2005,3:28.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相应的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是专业建设的中心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专业委员会中有一定比例的企业一线人员,他们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对于准确把握技能标准提供了保障。但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以现在的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还有参照产业和职业的发展,另外,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也是不可不考虑的,这些都要求专业委员会中学校方面的成员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大家庭中的许多成员办高校的历史并不长,一些专业,特别是新办专业,资深成员并不多,独立完成专业计划的制定存在一定的困难。院系二级单位的教授会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集院系的智力资源来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

(二)发挥教授委员会的骨干带头作用,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是专业的支柱,专业教学计划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课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教学来落实,因此,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一线教师。规范课程建设的主要教学文件是课程教学大纲,故此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基本上是由任课老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经教研室主任审阅后实施的。实际上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十数门课程,仅由教研室一个人来审定是困难的,这不仅仅因为一些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是由研究生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担任,即使是学历较高的资深教师,面临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也不一定样样精通,所以,发挥院系二级单位教师会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为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精神,各高职院校都在围绕工学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改革,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6+2”课程评价原则[3],这无疑是令人鼓舞和值得肯定的行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是教学的重要支撑,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关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也必须非常慎重地对待。当前,以学科内在逻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质疑,以过程导向、工作导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度关注,确实,这一认识的转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课程改革是系统性的工作,课程结构的改变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将工作过程搬进课堂就完成了任务,更不是知识零碎的短期培训所能比拟的。这一点,在一些高等职业院校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我以为,为增强课程的严肃性,将灵活性、开放性与规范性、系统性较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发挥院系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教授委员会集中了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的精英,他们对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及其发展有着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于课程的转换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避免改革中的某些偏颇。

(三)发挥教授表率作用,培养崇德敬业、尚能求精的良好校风。

19世纪中叶的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4]。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特别强调大学的独立于自由,为此,他确立了现代大学的三个原则——独立、自由、合作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统一”[5]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就在于它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生产地,而且是人类价值、精神的生产地,虽然现在的大学早已从精英教育的圈子里走出来,但精神生产、文化传承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是其基本属性,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三者之中。高等性主要针对于专业知识,即较为系统地掌握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但也包括在人文知识方面,基本达到大学层次的要求;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主要是指职业技能,但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最终决定因素,而职业素养是一个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复杂系统,它同样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操守密切相关;教育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建立于教育者主观意愿相吻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这是它与一般的职业培训最大的不同。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职业教育十分成功的德国,就十分重视其在职业能力中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界将职业能力按性质不同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地位不同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并十分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获得为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限制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6],在德国,由于采用“双元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由企业和学校负责,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不应担心因技能本位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情况。在我国无论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的都由学校主导,似乎也不会出现偏颇,实践上由于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毕竟不像职业技能训练那样立竿见影,甚至有大而无当的嫌疑,在一些高职院校被严重忽视。要改变这一状况,措施固然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重视院系二级教学单位教授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二级单位的教授委员会要结合院系各专业的特点,制订既有专业特性、又有大学教育共性的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确保其地位。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厉宁认为“教授治学”的内容包括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治教风[7],这表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方面也是“教授治学”的重要内容,当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本科大学具有不同的特色。固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各具特色,但职业性是其共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应以职业性为内核,崇德、尚能是其基本要求,教授委员会作为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和马首,也应该发挥作用——不仅要做出表率,而且要监督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使学校的灵魂能够贯穿各个方面,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王菊,厉以贤.国内高校“教授治学”制度设计述评(2000-2008)[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45,4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75.

[4][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2.

[5]参阅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6.

[7]史厉宁.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凸显“教授治学”.中国高等教育[J],2005,3:28.

存入我的阅览室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相应的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是专业建设的中心问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专业委员会中有一定比例的企业一线人员,他们熟悉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对于准确把握技能标准提供了保障。但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以现在的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还有参照产业和职业的发展,另外,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也是不可不考虑的,这些都要求专业委员会中学校方面的成员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大家庭中的许多成员办高校的历史并不长,一些专业,特别是新办专业,资深成员并不多,独立完成专业计划的制定存在一定的困难。院系二级单位的教授会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集院系的智力资源来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

(二)发挥教授委员会的骨干带头作用,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是专业的支柱,专业教学计划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课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教学来落实,因此,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一线教师。规范课程建设的主要教学文件是课程教学大纲,故此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基本上是由任课老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经教研室主任审阅后实施的。实际上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十数门课程,仅由教研室一个人来审定是困难的,这不仅仅因为一些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是由研究生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担任,即使是学历较高的资深教师,面临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也不一定样样精通,所以,发挥院系二级单位教师会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为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精神,各高职院校都在围绕工学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改革,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6+2”课程评价原则[3],这无疑是令人鼓舞和值得肯定的行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是教学的重要支撑,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关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也必须非常慎重地对待。当前,以学科内在逻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质疑,以过程导向、工作导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度关注,确实,这一认识的转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课程改革是系统性的工作,课程结构的改变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将工作过程搬进课堂就完成了任务,更不是知识零碎的短期培训所能比拟的。这一点,在一些高等职业院校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我以为,为增强课程的严肃性,将灵活性、开放性与规范性、系统性较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发挥院系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教授委员会集中了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的精英,他们对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及其发展有着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于课程的转换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避免改革中的某些偏颇。

(三)发挥教授表率作用,培养崇德敬业、尚能求精的良好校风。

19世纪中叶的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4]。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特别强调大学的独立于自由,为此,他确立了现代大学的三个原则——独立、自由、合作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统一”[5]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就在于它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生产地,而且是人类价值、精神的生产地,虽然现在的大学早已从精英教育的圈子里走出来,但精神生产、文化传承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是其基本属性,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三者之中。高等性主要针对于专业知识,即较为系统地掌握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但也包括在人文知识方面,基本达到大学层次的要求;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主要是指职业技能,但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最终决定因素,而职业素养是一个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复杂系统,它同样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操守密切相关;教育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建立于教育者主观意愿相吻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这是它与一般的职业培训最大的不同。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职业教育十分成功的德国,就十分重视其在职业能力中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界将职业能力按性质不同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地位不同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并十分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获得为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限制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6],在德国,由于采用“双元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由企业和学校负责,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不应担心因技能本位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情况。在我国无论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的都由学校主导,似乎也不会出现偏颇,实践上由于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毕竟不像职业技能训练那样立竿见影,甚至有大而无当的嫌疑,在一些高职院校被严重忽视。要改变这一状况,措施固然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重视院系二级教学单位教授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二级单位的教授委员会要结合院系各专业的特点,制订既有专业特性、又有大学教育共性的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确保其地位。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厉宁认为“教授治学”的内容包括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治教风[7],这表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方面也是“教授治学”的重要内容,当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本科大学具有不同的特色。固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各具特色,但职业性是其共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应以职业性为内核,崇德、尚能是其基本要求,教授委员会作为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和马首,也应该发挥作用——不仅要做出表率,而且要监督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使学校的灵魂能够贯穿各个方面,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王菊,厉以贤.国内高校“教授治学”制度设计述评(2000-2008)[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45,4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75.

[4][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2.

[5]参阅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6.

[7]史厉宁.实行教授委员会制,凸显“教授治学”.中国高等教育[J],2005,3:28.⒒咏淌谖被岬墓歉纱纷饔茫钊肟纬探ㄉ栌敫母铩br>

课程是专业的支柱,专业教学计划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课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教学来落实,因此,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一线教师。规范课程建设的主要教学文件是课程教学大纲,故此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基本上是由任课老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经教研室主任审阅后实施的。实际上由于每个专业都有十数门课程,仅由教研室一个人来审定是困难的,这不仅仅因为一些高职院校的教研室主任是由研究生毕业没多久的年轻教师担任,即使是学历较高的资深教师,面临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也不一定样样精通,所以,发挥院系二级单位教师会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为贯彻教育部16号文件“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精神,各高职院校都在围绕工学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改革,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6+2”课程评价原则[3],这无疑是令人鼓舞和值得肯定的行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是教学的重要支撑,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事关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也必须非常慎重地对待。当前,以学科内在逻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质疑,以过程导向、工作导向为课程结构的组织方式受到高度关注,确实,这一认识的转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课程改革是系统性的工作,课程结构的改变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将工作过程搬进课堂就完成了任务,更不是知识零碎的短期培训所能比拟的。这一点,在一些高等职业院校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我以为,为增强课程的严肃性,将灵活性、开放性与规范性、系统性较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发挥院系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教授委员会集中了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的精英,他们对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及其发展有着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对于课程的转换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以更好地避免改革中的某些偏颇。

(三)发挥教授表率作用,培养崇德敬业、尚能求精的良好校风。

19世纪中叶的牛津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4]。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特别强调大学的独立于自由,为此,他确立了现代大学的三个原则——独立、自由、合作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统一”[5]的原则、科学统一的原则。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就在于它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生产地,而且是人类价值、精神的生产地,虽然现在的大学早已从精英教育的圈子里走出来,但精神生产、文化传承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是其基本属性,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三者之中。高等性主要针对于专业知识,即较为系统地掌握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的理论知识,但也包括在人文知识方面,基本达到大学层次的要求;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主要是指职业技能,但职业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最终决定因素,而职业素养是一个包括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复杂系统,它同样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精神操守密切相关;教育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建立于教育者主观意愿相吻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这是它与一般的职业培训最大的不同。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职业教育十分成功的德国,就十分重视其在职业能力中的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界将职业能力按性质不同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按地位不同分为职业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并十分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获得为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限制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6],在德国,由于采用“双元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别由企业和学校负责,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不应担心因技能本位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情况。在我国无论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的都由学校主导,似乎也不会出现偏颇,实践上由于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毕竟不像职业技能训练那样立竿见影,甚至有大而无当的嫌疑,在一些高职院校被严重忽视。要改变这一状况,措施固然是多方面的,我以为,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重视院系二级教学单位教授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作用。二级单位的教授委员会要结合院系各专业的特点,制订既有专业特性、又有大学教育共性的人文素养教育实施方案,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确保其地位。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厉宁认为“教授治学”的内容包括治学科、治学术、治学风、治教风[7],这表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方面也是“教授治学”的重要内容,当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本科大学具有不同的特色。固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各具特色,但职业性是其共性,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应以职业性为内核,崇德、尚能是其基本要求,教授委员会作为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和马首,也应该发挥作用——不仅要做出表率,而且要监督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使学校的灵魂能够贯穿各个方面,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王菊,厉以贤.国内高校“教授治学”制度设计述评(2000-2008)[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45,4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75.

[4][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2.

[5]参阅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6.

体育授课计划篇10

关键词:体育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28―03

1 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沿革

北京体育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始于1980年为研究生设置的《计算机语言》课程,发展到今天已为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开设了13类课程,先后四次调整计算机教学计划。

1988年国家教委进行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1989年学校第一次对教学计划作了修订,将《计算机语言》列为全校本科生公共必修课,54学时;1993年学校第二次修订教学计划,将课程名称变更为《计算机i》和《计算机Ⅱ》,各72学时,《计算机i》为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开设,讲授内容同1989年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所学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设有后续课程《计算机Ⅱ》和《数据库》;1995年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计划,计算机课程更名为《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的学生,开设108学时,对计算机教学的要求,要高于学校其它专业。1998年国家再次调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学校第三次修订了教学计划,在此次教学计划中规定所有专业,统一开设为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96学时,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的讲授上可有所调整。2003年,在99教学计划经过一轮的运行后,根据市场的变化,学校的扩招,部分专业学生来源发生变化等情况,学校第四次调整了教学计划,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数达96学时以上,讲授的内容根据各专业的情况制定,时至今日。

2 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学校的扩招,这几年,学生的来源发生了变化,开设的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入学条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全校设有10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属于文科专业,1个属于理科专业。英语、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运动人体科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招收的是各省市重点分数线以上的学生;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招收的是各省市体育、文化双高分的学生;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单独考试提前招生的学生,表演专业招收的学生需要达到各省市艺术类文化线。

3以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为参考依据,对不同专业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3.1学生来源不同。文化基础有差异。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1)对来自各专业代表队、运动队和体校的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对通过统招来的各省市体育、文化双高分的教育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另外,要学习至少一门可视化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课程,具备有初步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

3)对通过统招来的各省市重点分数线以上的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对计算机的一般操作,具有能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专业设定,要学习至少一门可视化程序设计或数据库系统课程,具备有开发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3.2各专业需求差异明显。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有所体现

学校的本科课程设置大致分四类: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全校任意选修课以及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课程等,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的有关计算机课程。按照教育部“基本要求”和本科生4年的总课时所限,各院系根据本院系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讨论,最后确定北京体育大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表中右侧是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自左向右“讲课+上机”的总课时依次是96、64和32课时。

在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中,公共基础课有四种组合方式。北京体育大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各学院的公共基础课分为四种组合方式。

3.2.1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3所示。

其中: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学生计算机课时总数为96。两学院学生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2教育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4所示。

其中:教育学院的学生计算机课程总学时数为96,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达到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3管理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5所示。

其中:管理学院在后续课程中增加了“网页设计”课24学时。学生计算机课程总学时数为128。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2.4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计算机课程组合方式如表6所示。

其中: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在后续课程中增加了“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课32学时,总学时数为96,学生可选修计算机全校任选课。

3.3文化基础的差异需要因势利导采用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

3.3.1必修课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之间文化基础差异明显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以“教师精讲,学生上机操作,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的活动形式进行,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教师引导式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内容“掰开了、揉碎了”地讲和反复上机操作演示,具体采用3步走的策略。即:

先将每一小单元的重点、难点列出,要求学生记笔记。

在授课时,让学生专心观看教师授课内容(操作步骤)。

每讲完一单元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讲授内容,对照课堂笔记重复教师所进行的操作,即实践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解答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当堂对讲授内容进行消化。

最后针对此单元内容,让学生做上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所学知识经过课堂讲授,课堂重复练习,综合运用3次重复,就可以掌握。

第二种方式:循序渐进式

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也较差,但思想比较活跃,掌握新知识、新内容理解得快、可忘的也快,采用循序渐进、反复讲、反复地上机练习的方式。先讲解一部分内容上机

练习,然后再讲解新的内容再上机的方法,学生必须多次自己动手了解操作方法,最后以一个完整的练习作为掌握所学的内容终结。

第三种方式: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

教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新闻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主动性好,则以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要方式。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每次上课,教师一般用1/3到1/2的时间,讲授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学习内容和要求,并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剩余时间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若干上机操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课堂所讲授内容,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对于必修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考核:

平时学生的学习、上机操作能力测验3~4次,占总成绩的50%

平时的作业检查(每位学生平均检查4~5次)检查及考勤占总成绩的10%

学期末课程的期终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3.3.2选修课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方式选修课目前开设的主要有“可视化程序设计”和“数据库”两门课,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精讲,学生上机操作,教师辅导”的活动方式进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有a、B两种不同的要求和操作形式。

a.教师命题、开卷或闭卷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及程序的调试,得出最后结果,教师现场和做题学生面对面地评判出学生完成考核题目的成绩。

B.教师提出参考命题,学生也可以自主命题(须经过教师同意)、自己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过程、调试出程序,得到最后结果,评判成绩的形式同a.。

对于选课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考核:

平时成绩(主要由作业、上机操作题及课堂考勤)40%

课程结束(开卷或闭卷)考试60%

3.4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使用

3.4.1主流课程(必修课)的教材,包括习题和上机实习操作等,都是根据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由教研室自己编写、出版。本科学生先后使用的教材有:

程序设计语言BaSiC1993年出版胶印本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DoS版)1997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windows版)2000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修订版)2002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二次修订版)2004年出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上机实验与习题2004年出版

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上机实验与习题》均为校级精品教材。

3.4.2选修课教材一般选国内大文科类院校使用的教材,主要着眼于当前应用软件的流行版本的最新内容,要及时地注入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所以计算机教材的内容不得不做频繁的修订和更新换代式的编写工作。计算机教材基本上是平均两年进行一次大的教材修订工作的。

4 结论与建议

1)2005年3月1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派员调研和检查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情况,对于上述计算机课程分专业教学活动方式,检查组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北京体育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活动规范、很有特色。

2)分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把计算机知识和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的自信心。

3)建议通过有关权威部门就分专业教学活动给出更规范的考试(核)标准,为体育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