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十篇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十篇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8:04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改革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出于提高人才素质,增强本国与地区竞争力的目的,世界教育发达国家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都研制出了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当前各国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本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中,以此来指导教育实践,这逐步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关于“核心素养”的定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变革,人所应该具备的关键素养。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即“21世纪关键素养”[1]。也有学者认为,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为了适应当前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适应未来不可预测的情形以及解决复杂的难题的能力和素养。在构成方面,它主要是由跨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组成[2]。综上所述,我们将“核心素养”定义为: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社会变革的发展,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关键素养。

关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概念,有众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界定。参照杨向东教授的观点,笔者认为学业质量标准是中小学学生在完成各学段的学习以后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以及对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具体规定和描述[3]。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学业质量标准属于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区别于内容标准的表现标准[4]。

以往,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当前这一重心转变成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在这一重心发生改变以后,之前基础教育注重学科和课程的完备性和独立性的观点也随之改变,转向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5]。

核心素养的思想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具体阐明了学生在经过教育后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能力和关键素养,这一思想基础正是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题中之义。所以,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就是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对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来说,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的出现和运用让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重点更加突出、焦点更加集中,有利于改变以往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由于方向不明确造成的教学内容过偏、过难,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核心素养明确了教育目标,使各国在教育改革中能够按照本国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政策来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国外经验

英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是连续性尺度模式的代表,该国学业质量标准融入在《国家课程》中。《国家课程》的总目标中对学生发展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和能力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跨学科领域的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学生的道德、精神、文化和社会性等方面,还将与学科领域结合的关键能力纳入其中[6]。而从英国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2014年版)来看,这一版本的学业质量标准对核心素养的描述较以往的版本更为清晰和全面,该标准对学生今后适应工作需求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跨学科以及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能力都作出了详细而全面的描述,主要内容有关键概念、关键过程、内容范围和课程机会四个方面。

在基于核心素养研制的英国学业质量标准中(2008年版),每个学科的成就目标是按照核心素养和内容领域来确定的。每个成就目标将5~16岁(小学1年级到11年级)的学生的学业表现水平划分为逐步递增的9个层次(水平1~8和优秀水平),而这九个水平贯穿于学生的四个关键阶段。为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英国在四个关键阶段要结束之前进行国家课程考试。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澳大利亚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指出,该国学生所需的核心素养指标主要有数学概念与技巧的运用能力;科技的运用能力;信息的获取及沟通能力;对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在团体中工作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对活动的计划和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7]。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澳大利亚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为七个方面,分别是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信息与通讯技术、道德行为、跨文化理解、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此外,该国还编排三大跨学科主题,分别是原住民的历史与文化、澳大利亚与亚洲间的啮合、可持续性发展。学业质量标准的内容就来自于各学科与上述核心能力与素养的要求以及与跨学科主题的结合。

澳大利亚学业质量标准属于典型的案例例证模式,标准在构成方面主要有概述和文本两大部分内容。在概述方面,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学科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说明,此外还阐述了与跨学科主题和其他学科有关的核心素养[6];在标准的文本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内容描述、成就标准和样例三部分。在编排上是按照年级来对各学科学生应达到的水平进行规定和说明。此外,还提供了满意、满意度以上、满意度以下的样例,这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芬兰规定学生所应具备的素养主要有七个方面,分别是成长为人;技术与个人;对未来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有责任感;参与行使公民与企业家的权力;信息素养与交往;国际化与文化认可;安全与交通[6]。在芬m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中,这些目标和内容按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学科的不同来进一步划分,提出更加具体和细致的目标和要求。

芬兰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从教育目标到学生核心素养再到各学科的目标,由高到低三个层面的衔接恰到好处。这种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一体化设计优势也十分明显,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和过程进行把握。

此外,其他诸如美国、加拿大等教育强国,也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将核心素养体系融入在本国的学业质量标准之中。加拿大安大略省学业质量标准采用的是分年级的成就图模式,该省指出核心素养有六种:交际交往能力;个性、互动、信息管理能力;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系统运用能力[8]。

从以上几国的经验来看,当前各国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于核心素养来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思路是一致的。大致上都是确定了学生核心素养以后,在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将核心素养进一步细化和分解,进而在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中加以体现。

有学者指出,本轮新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课程修订的两个突出特色是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有机地融入新的课程标准之中,而且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的[9]。所以说,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三、对我国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的启示

1.尽快开展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从2015年开始着手构建我国新的课程体系,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注重解决我国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最终确定的课程改革方向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2]。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是按学科来编排,从本质上来看属于内容标准。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未构建和颁布统一的学业质量标准。从我国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着学生评价缺乏统一、具体、可操作的能力表现标准;过于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与要点的学习,而对跨学科或者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没有加以重视等问题和不足[10]。这意味我国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的工作迫在眉睫。在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过程中,要注意切实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当中,建立起现代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标准中,必须要包含有按照核心素养要求建立起的学业质量标准,还应注意学业质量标准要与内容标准相统一。

2.慎重地选择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关键,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发展性、时代性、一贯性。我们要明确的是核心素养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某一阶段的教育而设计,而应贯通于幼儿到成人的所有教育阶段,这有利于国民核心素养的养成。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整体性等特性,且基础教育阶段的时间跨度较长,所以在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过程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发展性和一贯性。我国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工作要点中都提出要研制核心素养,其实质就在于进一步将我国教育方针具体化。2016年9月,我国正式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文件中遴选出的学生素养有六大方面,分别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此外还将这六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11]。核心素养的选择和明确,将我国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的评价与管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3.注重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在某一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如何做到将核心素养转化成为学科核心素养,并与学业质量标准相融合,以避免出现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等级标准是“两张皮”的情况,是我们研制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工作的重点。有学者指出,学科核心素养等级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如果同时并行,就会给未来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震荡[9]。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英国的发展经验,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素质发展提出不同的阶段性要求。这样,在每个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体现出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标准的有机结合,以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4.注意参与者的广泛性

以往参与研制和修订教育标准的人员,大多是教育领域的专家。而从当前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标准的研制涉及到教育学、教育评价学、教育测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和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研制标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而是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从而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在研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参与其中,而且需要处于教育一线的教师也加入进来。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更加知晓标准在推行过程中会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此外,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利和切身利益,所以家长和学生也应参与其中。而全国各地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因此学校也应该成为参与的主体之一。标准研制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标准推行的阻力,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认可度。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2]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3]杨向东.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J].全球教育展望,2012(5).

[4]乐毅.试论制定国家学业质量标准的若干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4(8).

[5]姜宇,辛涛.以核心素养模型推进课程全面深化改革[J].中国德育,2016(1).

[6]王烨晖,辛涛.国际学生核心素养构建模式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15(9).

[7]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8]刘晶晶.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国家学业质量标准述评[J].教育科学,2014(6).

[9]辛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10]邵朝友,周文叶,崔永t.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这一论断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基调。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学改革中,传统的教学以“双基”为中心,进一步转换成“三基”,到如今的学生核心素养,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进程和需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颁布,明确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1],进一步为我国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该怎么样去培养,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应该将其明确到体育学科各个学段中去培养。高中阶段是普通教育中高层次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路径研究,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1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概念

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应该具体在哪些方面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姜勇等学者(2016)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应该包含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3个维度和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育创新、健康体能、心理健康、体育意识、社会适应、迁移能力、体育道德等9个要素的框架[2]。尚力沛等学者(2017)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每个不同阶段学习,形成的学生特有的素质能力,是其在社会中更好生存发展的品质与能力[3]。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要素构成[4],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而获得的,具有学科特性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综上所述,本文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由三个要素来支撑。这些要素则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来实现。如图1所示。

2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全能素质的体现,不仅仅只看重知识、技能的学习,也要求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人[6]。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1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体育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的技能、知识和情感都要通过这个为核心去进行,这是体育与健康学科中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目前高中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掌握并具备2-3项运动技能,但是却存在进入大学后,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发现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例如篮球的三步上篮,这是在高中体育课上大多数学校会选择上的课程,但是在大学辅修课上来看,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并不会。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在学校,而是能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能或运动能力,才可以长期坚持去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2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知识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否做出良好健康行为的前提[7],高中期间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手机游戏、网络视频等方法来释放自己的压力,而不是利用空余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2020年全球的原因,因全球爆发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我国居民不得不居家隔离。隔离在家对健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体育学习并打卡,教师通过学生上传的视频对学生进行点评,有教师会反映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穿着牛仔裤、拖鞋等等,并且很多学生都是敷衍的应付,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在上课时对学生强调关于体育的健康知识,让学生明白不能一味的因隔离而一动不动,要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例如居家隔离运动时要穿舒适的运动服,利用有限的场地做较小幅度的运动,同时须充分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锻炼,运动途中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等等。学生对健康知识了解的越多,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就可以避免很多误区。

2.3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简单表达就等同于体育精神也表现为体育道德。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一直是体育课程标准中被强调的重点,体育最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在高中体育中也包含了竞技体育的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更高、更快、更强等体育精神,在学生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心理观念的形成上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中,学校组织的校园会中有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例如接力跑,这就是一个团体的项目,他考验着团队的协作能力,要让学生明白不能当只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让团队获胜。同时各个项目都有其相应的规则,例如篮球的规则,球员是否带球走,羽毛球在发球时球员发球是否过腰,田径比赛中径赛中的起跑是否抢跑等等,教师要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遵守规则,在规则中约束自己,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表扬学生的动作做的很不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积极的进取心。

3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面临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健身育人,体育课程是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高中体育课程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也不喜欢运动[5]。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生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会偏爱玩手机、打游戏,并不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其次,面对需要考大学的压力很多老师都喜欢挪用体育课,改为其他文化课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一个星期可能上不了一节体育课,这样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就会偏低,身体素质也得不到保证。

4新时代培养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意义

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普通教育中,属于中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主要是高中时期的教育,现阶段在高中时期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学校的升学率加上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都非常不愿意进行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课就是浪费时间,更愿意将体育课改为自习或者其他的专业课,这就导致了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学校除了课间操和校运会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活动时间,这违背了我们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教育宗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健康的体魄、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相互之间有交往有合作,又存在竞争的关系,有成功也有失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到的,可以迁移到平时或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5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5.1优化教学设计、改进体育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和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就是体育教学的优化。现阶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安排不合理、不清楚、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等等,这些问题不利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去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以高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内容纲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构建层级育人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根据育人目标,以开展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等为原则,结合学生以前累积的经验,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去制定符合高中生的教学内容,包括不同类别、单个项目、团体项目等等,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运动能力、体育素养等,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目前高中体育课存在“放养式”教学,上课、集合、自由活动、下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要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比赛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一些团体的活动、比赛,既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教师还可以跟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

5.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专业素养。首先,教师应该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勇于尝试,并且能够将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与教学相融合。同时,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的资源,去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学生厌倦了慢跑这样的热身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运用音乐去带动学生做准备活动。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反思自己在教学方面的问题,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改进。高中体育教育是对学生各项素质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良好的体魄是开展任何工作的前提[8]。体育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结合现有的研究,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教师不仅仅只进行课堂的教学,还可以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结合上课所教学的内容,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活动方法,让学生去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5.3注重体育健康知识教育

目前很多高中生对与体育健康知识还是不够了解,教师可以利用体育实践课、或者理论课的形式,通过特定的教学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知识,例如一些基本的比赛规则、运动该注意的事项、了解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和保护措施等等。

5.4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共同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要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那么就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参与,让学生积极锻炼。家长可以主动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去观看一些重大的比赛等等,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家长对体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体育态度,目前体育在高中升学是一门必考项目,但是还是得不到很大的重视,我们可以适当加大体育的分值,让家长、学生更为重视。其次社区可以进行体育宣传,定时开展一些社区体育活动,带动一起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5.5利用互联网,构建学习平台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人们的生活都被它给改变,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有很多的优点,例如互动性、信息共享性等等。高中生要应该要具有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建立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可以在上课前一天在网上公布上课的内容,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在网上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方便老师上课讲解。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学校都采取了上网课的形式,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在平台上通过视频上传进行打卡锻炼,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定时一些体育比赛的视频或者信息,以及一些体育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等,让学生进行学习和观看。

6结语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中国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支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4]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总第366期.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教学改革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及重要性

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哪些因素决定并影响他们的成长?2012年党的十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内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根本价值,开始从国家的层面深度的思考“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又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贯彻十精神,教育部启动了“立德树人”工程,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的依据,用于统领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同时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一词,体现了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意味着党和国家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教育部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制定了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据此对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修改。专家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内容结构上,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注重系统性,各具特色”“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3]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制定,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建立健全的社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和指标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015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光明日报》组织了一场以“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为主题的教育研讨,参会的教育专家指出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教育部也在依据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学校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和考试”[4]教育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

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选择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相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钟启泉在《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中》论述了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课堂转型要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5]而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x择,利用设计好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问题指的是能激发和推进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现行教材中应该学习的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水平密切相关联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6]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我们在处理核心问题时必须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核心问题之中,将知识点的传授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基于核心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及其及其解决为主线的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建构新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通过课堂教学,达成各学科的课程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的课堂,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问题的求解者,也是解答者,从求解者到解答者的转换,需要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的独立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的讨论交流活动,还需要师生间的言语对话和情感交流,需要教师发挥支持和协同学习作用。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问题的情景设计,激励、支持、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教师有责任、有主张、有行为、有担当。教师可以在知道学生选择应用解决问题策略、调控合作学习活动、指导问题解决成果的总结和展示等方面发挥协同学习作用。由此可见,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学习的共同体

2.重视课堂的设计与组织。

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三个方面: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并开展探讨学习或问题分析、探讨活动,整理展示学习成果。创设问题情景是基于问题教学的前提,问题的设置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设问和提问,更加侧重于启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知识。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要适中,如果问题的设计着眼点过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也会让一部分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没有思路;问题的着眼点如果过小,学生思考的余地狭窄,会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于课本上明确的书写的答案,不用学生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解决也仅仅是个形式。问题的起点要高,落点要低,既能为学生提供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难以解决,需要进一步学习、思考的学习需求,又能让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整个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注意聆听学生的发言,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的作出反馈和引导。

3.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理论教育。

学科教学要依据立德树人的方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培养要求,集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核心素养体系中的9大素养就包括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素养,这些素养的基本要点和关键表现涵盖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的要求。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之一,学科教学要教育学生自觉地集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的培养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科学伦理是科学技术研究与研究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於行为准则。这些思想於行为准则规定了科技工作者以及共同体应该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任何人在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都要受到其所拥有的理论、信念的影响。科技工作者接受了科技伦理,就会自觉地把科技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置于伦理的规训范围内,不损害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热荨?蒲Ь神包括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精神,有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志向,有事不避难、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有严谨的求知态度,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具有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品格,具有实证意识,用于弘扬理性,能运用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孙明霞.课堂与核心素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年第7期。

[4]中国教育学会,光明日报教育部.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生素质.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15版。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5

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解开展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核心素养”)成为这两年来新闻媒体和教育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不管对“核心素养”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来“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核心素养”是什么;二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怎么样;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正式推开之前,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评价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并探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本文的“核心素养”涉及两个概念,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总目标有赖于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子目标的落实。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历时3年完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所有学生为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必须拥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民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细化为文化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六大素养又可以用18个基本要点加以分解。高中化学学科教育教学所形成的体现化学学科特质的素养就称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组织专家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研制,专家们提出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来概括和表述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1]简单来说,“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回答的是一个公民有没有学过化学对于他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区别,化学学科具有什么样的学科特质和学科价值的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为了促进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采用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和实践并取得较好成效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2][3],并对这种模式在该培训项目中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出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以“文献阅读”作为培训环节的起点,并围绕“文献阅读”延伸出“反思教学”“整理、汇编文献”“当堂讨论,专家引领”“在岗实践”,而“当堂讨论,专家引领”“整理、汇编文献”的结果也进一步引领参训教师“反思教学”。围绕“文献阅读”对“核心素养”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参训教师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开展“在岗实践”,在“在岗实践”中把集中培训期间所学习、认识和理解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实践,并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经过若干个月的在岗实践和研究,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并组织参训教师进行集中汇报,主要采取“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参训教师将自己之前所学的“核心素养”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研究,展示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专家进行点评、纠偏。在此基础上,参训教师把前期文献阅读、班级研讨、教学反思、在岗实践、学员展示等环节形成的认识和思考撰写成论文,并向期刊投稿发表,把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其他同行分享,并将形成的成果进一步应用于自己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实践案例剖析

下面以我们承办的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国培计划(2016)”跨年度递进式培训项目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端研修班为例,探讨在该项目中如何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该培训项目采取跨年度、分阶段、混合式的形式开展,在第一年的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中,本项目的定位在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并形成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发表,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一)文献阅读→反思教学

在本项目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训前,项目团队在QQ群共享文件中提供了一系列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已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相关的宣传报道文章。要求每一位参训教师都要在培训前认真阅读项目团队所提供的文献。通过在班级QQ群里与参训教师进行交流,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不熟悉,对此有系列学习和深入认识及理解的教师屈指可数。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就可以开始反思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基于“三维目标”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与联系。很多参训教师在阅读文献以后,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陌生、困惑甚至抵触转变为初步认识和逐渐接受。他们认识到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并不是完全的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二)文献阅读→整理、汇编文献→反思教学

培训班开班以后,为了帮助参训教师更为自主地收集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新文献进行阅读和学习,项目团队安排专家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应用》相关课程,帮助参训教师掌握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和文献阅读、分析的一般思路。为了促进参训教师形成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项目团队还邀请中国知网讲师为参训教师介绍中国知网“大成编客”平台的使用方法。项目团队要求每一位参训教师要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整理、汇编一本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集。让参训教师利用“大成编客”整理、汇编文献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参训教师应用所学文献检索的技术,阅读、下载相关的文献,并在阅读、梳理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归纳、分类。比如: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国内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还有参训教师将文献分为核心素养的概念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等等。在整理、汇编文献的基础上,参训教师自然而然地会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是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自己在未来的教学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文献阅读→当堂讨论,专家引领→反思教学

培训前的文献阅读材料主要由项目团队提供,培训开始后的文献整理、汇编文献阅读材料主要由参训教师利用中文数据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下载。这个环节中的文献阅读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精读和文献共读的方式。项目团队对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做了一个创新。通过与授课专家进行商量,改变过去专家“传经送道”式的专题讲座形式,采用文献阅读、当堂讨论、专家引领的方式进行。在该课程开始前两天,印发了三篇最新发表的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给全体的参训教师。这三篇论文分别是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撰写的《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4],原国家督学、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撰写的《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5],以及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王云生老师撰写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育的灵魂》[6]。要求全体参训教师认真研读这三篇论文,并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标注、写体会,在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做标注、提出自己的困惑。班级研讨由教育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特级教师王云生老师主持。主持专家围绕三篇论文提出了以下问题作为参训教师当堂讨论的方向:“21世纪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理解‘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有能力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做贡献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必需的素养?我国的基础教育要为我国未来的公民奠定怎样的基础?怎样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个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什么关系?怎样理解和评价我国提出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什么说,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课堂转型?化学学科的课堂转型,要转变什么,该怎样转变?”为了使整个班级研讨氛围更加热烈,项目团队在研讨开始就将班级按照“世界咖啡”的形式,将桌椅按10个人一圆桌的形式进行了重新布置,全班共分为5个小组。得益于组织形式的改变以及参训教师大多课前就认真反复地阅读和学习了三篇论文,加上主持专家列出了相当明确的研讨问题,整个班级研讨相当热烈,参训教师们围绕提出的问题,参考三篇论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畅所欲言,既谈看法、观点,也谈自己的困惑以及对未来教学的思考。针对参训教师的发言,主持专家做了深入的点评,针对参训教师的困惑和提问,主持专家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四)文献阅读→在岗实践→学员展示,专家点评

在多种形式深入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在第一次集中培训结束后,进入了第一年度第一次集中培训和第二次集中培训间的在岗实践研修期,该阶段有若干个月的时间。在岗实践研修期间,项目团队要求参训教师要积极地将第一次集中培训期间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反思。在岗研修期间,参训教师可以进一步完成“大成编客”的文献整理、汇编任务。也可以通过项目团队建立的“国培计划”专题网络研修平台有关“核心素养”的在岗研修心得体会,其他参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平台对心得体会进行回复和点评,项目团队聘请的专家也可以对心得体会进行点评、纠偏。在第二次集中培训期间,项目团队将以“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的形式为主开展总结提升活动,收集汇编参训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研修成果,并印发给全体参训教师。安排时间让参训教师互相交流研讨在岗研修成果,同时遴选出若干参训教师作为代表,请他们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并请专家对参训教师的研修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既肯定参训教师认识和理解到位的地方,也指出参训教师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起到固化成果和认识纠偏的作用。

(五)文献阅读、班级研讨、反思教学、在岗实践→成果发表,总结提升

在文献阅读、班级研讨、反思教学、在岗实践、学员展示、专家点评等的基础上,参训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应该有了一个“多维立体”的认识和理解。这说明,参训教师关于“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个时候,相当关键的是要及时地督促参训教师将自己的阅读、反思、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撰写成论文,并指导参训教师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在此基础上向国内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并争取发表。论文的发表本身并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而是为了及时总结提升研究的成果,为了使思考和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以后,可以通过班级QQ群和网络研修平台论文成果,让其他参训教师也可以共享研究的成果,增进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同时,要将研究成果进一步应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

三、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反思

我们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就此进行了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取得较好的成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献阅读在“核心素养”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阅读对于课题研究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文献阅读是课题研究的起点,也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中,文献阅读是整个培训模式的起点,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引发参训教师反思教学;可以布置整理、汇编文献集的任务供参训教师检索、下载、阅读、梳理、分类、归纳文献;也可以对指定的文献进行精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还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在岗实践。当然,在岗实践研修过程中,遇到相关疑难问题也可以进一步查阅文献,解决疑难问题。因此,文献阅读在“核心素养”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参训教师在“核心素养”理解中要发挥主动性

在整个教师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是培训的主体,作为主体,要激活自身参与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来,通过文献阅读、反思教学、整理和汇编文献、班级研讨、学员展示、专家引领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自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同时,作为培训主体,不能对“核心素养”的学习持排斥的态度,而要积极主动地接纳“核心素养”;并积极地反思“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主动地在实践中探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当然,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对照“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通过自学、培训、实践、反思等方式查缺补漏,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水平。

(三)参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是动态发展的

在阅读国内教育专家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时候,很多参训教师都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专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理解和阐述在发生着变化。这其实也很正常,“核心素养”对于国内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来说,都是新生事物。不管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都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参训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直在动态发展着。很多参训教师由原来对“核心素养”的陌生、困惑甚至排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他们开始转变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核心素养”确实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从教书走向育人指明了践行的方向,他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地、自觉地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作者: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汪阿恋单位: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7-9.

[2]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发展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13-16.

[3]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模式的化学教师培训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0):15-18.

[4]杨向东.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人民教育,2016(19):19-22.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04-02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该框架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突破口,是我国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后的着力点。对学校而言,课程管理、设计、实施以及评价要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用核心素养来引领学校课程改革。

一、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课程管理的聚合点

课程管理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学校强化课程管理,就是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是其具体抓手。所以学校课程管理聚合点必须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当前,学校对课程的管理是通过教育教学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执行。如国家课程由教务处管理,校本课程由教科处管理,一些活动型课程由学生处管理等,各校的课程管理可能有些差异,但大同小异。这样的课程管理模式,表面上看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对教育教学的有序组织也是有益的,但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比如,教务部门对于国家课程管理,目标直接指向高考,以应试为唯一旨归。而教科等其他部门管理的校本课程与活动型课程如学生社团活动等,目标主要指向是拓展学生知识,培育学生能力,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往往成了摆设。如果学校整体课程管理目标分散。无法共同指向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那么,这样的课程管理无疑是不成功的,也远离了课程改革目标,甚至有悖教育本质。因此,学校整体课程管理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得学校全部课程瞄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管理的聚合点。

笔者所在的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建校刚满三年的新校。学校建校伊始,针对当前课程管理机制的弊端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具体举措就是逐步淡化许多学校共同实行的课程管理模块分割机制,仿照大学学院管理模式,在全校建立了“人文与社会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等五大学院。依托学院打造课程基地,把五大学院建设成五大课程基地,让五大课程基地变成学生课程超市,在课程超市中,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兴趣挖掘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现自主性发展。

管理机制的这一创新。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主体归属五大学院。五大学院可以对自己所属的课程进行整体管理与设计。比如语文课程属于人文与社会学院,学院就可以将其进行从国家层面的语文课程、语文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与语文相关的校本课程以及与语文相关的社团与实践活动等进行整体管理,并尽可能厘清其间的关系,目标指向就是培养学生与语文课程关联的能力素养。如此,学校的具体学科教学就可以由原来的小学科拓展为大课程,由原来的只是关照应试的小教学变成关注学生素养提升的大教育。实施三年来,这种课程管理模式,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的高考也取得了丰收,2016年高考的本科录取率比同类生源学校高出20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高考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新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是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时间进一步观察,不少地方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就课程整体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革新。尤其是当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已定,学校只要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把核心素养真正作为课程管理的聚合点,这样的课程管理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二、以核心素养为纲科学谋划学校多层次的课程设置

宏观层面的课程管理改革只是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而要通过课程实施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必须以核心素养为纲科学谋划学校课程体系,拿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具有学校特色、融入学校文化元素的课程图谱。这个图谱有国家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多个不同层级。图谱从纵向看以国家的某一课程为出发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向下进行系列设置:从横向看就是一个个围绕某一课程的系列课程的并列。无论是纵向与横向,都必须是有一个内在的统一的指向,纵向方面指向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加起来十八个基本要点:横向方面指向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整个图谱指向就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国家层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确定后,接着就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新教材编写。基于核心素养制定的学科新课标就是该课程所有纵向课程系列的总蓝图。比如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内容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那么作为这一课程校本化拓展的课程以及活动课程,都必须围绕这一内容而具体展开,也就是说,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纵向系列中,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他课程也是如此。

在本校依托五大学院所建的系列课程中,尽管已经由各个学院纵向建立了许多不同层级的课程体系,但之前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尚未正式公布,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还没有确定,所以在不少课程中对学生素养达成的要求没能明确,课程间的总体目标要求也不一致。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国家公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再在实践中调整,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图谱,以此作为学校具体课程实施的规范与依据。

谈及学校特色。笔者的理解,一是各校要针对不同生源层次的学生以及学校教师的具体专业背景特别是其个人专L,设置符合学校实际师生状况的课程体系;二是各校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学校自身文化特质,如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校训、所在区域文化特征等等。比如,本校校训是“博雅、勇毅”,因此那些依托学院的校本课程开设与社团活动的项目设置,就有不少是围绕“博雅、勇毅”而展开的,这样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有机融入了本校特有元素。如:围绕“博雅”主题,人文学院开设模拟联合国、经典阅读课程:数理学院的生活中的物理、技术学院的创客空间、机器人社团等。围绕“勇毅”主题,体育学院开设了篮球、击剑、攀岩等运动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

三、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检验学校课程实施效度

学校在优化课程管理、科学谋划学校课程图谱后,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如果学校的课程图谱仅仅画在图纸上,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那就没有丝毫意义,甚至是对学生犯罪;如果未能真正实行到位,效果甚微,那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没有真正实现。因此,在学校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与否来检验课程实施效度。

为此,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要有核心素养达成的分级目标,对目标的达成都要有量化评估,在对分级目标进行量化评估后。最后评判出该课程实施后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达成度,并以此作为该课程学生学习的评价等级,还可以用此指标作为对教师教授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评判。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道路自信”为例,具体可以大致设计为三级水平:水平1:能够列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水平2:能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证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水平3:能够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样的设计可以作为测量学生素养水平的阶梯指标。还可以在对这些目标的达成度进行量化打分后作为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评价依据,这也就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测量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7

1数学核心素养理论概述

1.1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在改革开放之前关于“素质教育”的理念并未出现,最早的可能是邓小平在全国教育会议提出的这样一段讲话:要想提高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国力,就必须将劳动者以及知识分子的素质重视。之后20世纪的80年代便掀起教育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改革热潮,并在1986年随即地颁布《义务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理念提出清晰明确的要求,指出素质教育应该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让学生不仅学到专业学科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的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全面素养能力。随着核心素养在现代教育的深入推广,核心素养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变得丰富而多元化。总结而言,现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抽象化的概念,将其与具象实际化的数学学科相结合是具有一定的挑战难度。数学学科所具备的学习能力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点与技能的掌握,还应该强调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精神状态,也就是说数学教学是多维度的教学形式,数学解题的过程中的方法、情感态度以及情境整合的互动是数学高阶必备素养共性。

1.2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条件,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核心素养作为重要指导方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实践手段,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法,掌握用数学工具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第二,核心素养数学体课程的最终目标,通过面向全体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思考过程和体验,从而实现数学方面的个体发展。总体来说,数学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方法。通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衡量,来评估数学课程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反映数学的核心价值。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越高,则证明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的质量越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和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2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教学理念发生巨大的改变,推出的各项优先教育发展的策略、方针,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体制,将教学重点逐渐放在对教育功能具有强化作用的素质教育主流观念上,以寻求提高我国教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有效方法,稳固教学制度形态。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观逐渐成熟,所以对这个时期的学生实行数学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初中数学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应试教育服务,所以基于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的试行,出现了课堂实践中教学目标、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1教学目标

有关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根据调查显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师对学科的概念定义表述不清楚,认为教学就是教会学生知识这一唯一的目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流程的制定也应该围绕知识技能为核心主题,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与思考。这部分教师普遍忽视了数学教学中深层次能力的培养与挖掘,仅仅将如何使得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运用能力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中的方式作为日常教学中灌输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仅仅在花费时间最多的数学题成绩有所提升,但学生的真正数学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自我表现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时间精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教师忽视对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认知,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目标不清晰,缺乏深入教学的问题。

2.2教学方法

目前,由于教师行业未能够进行完全的变革和更新,教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素养水平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导致部分教师不易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而在课程教学中选择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作为主要手段,对新颖的新课改教学模式也只是流于表面。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常常会感觉到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学习方式无法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明确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混沌疑惑的状态。因此,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忽视对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导致知识和技以强制性灌输的教学为主,不符合新时期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无法主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利用。

2.3教学内容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应以投入最少的教学产出最多的教学成果为最优教育状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介用于数学教学当中,使得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大部分教师也逐步将教学方式转移到运用新技术当中,将知识点设置在幻灯片中,将枯燥的知识点加以整合或者修饰,配合图片或者音乐等内容的设计,再加以动态形式,使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富于美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当然,对于新媒体的应用,有的教师可能会将关注点放在幻灯片的设计上,为了追求多媒体,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导致教学重点的偏移,忽视了对师生互动、学情把握、层次化教学等教学核心要素的实施。

2.4教学评价

虽然目前有针对教学成果、教学效率以及教学反映等方面的评估机制,但是评价的标准相对来说比较低,也没有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在教学评价指标上,只有分数这一单一形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取得进展等方面的评价较少。除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评价结果应用等,也几乎没有开展。在这一请工况下,教学评价与教学目的并不相符,没有起到真正的教学监督、纠察作用。这些评价往往脱离教学目标,没有将学生为主要思考对象,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成分,没有实现数学学科素养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要求。

3数学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3.1贯彻落实“知识、能力与情感”的课堂教学目标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素养水平处于半成熟程度,所以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素养观念并没有完全成型,还可以加以学科干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素养能力。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知识点是基础教育内容,数学综合能力是知识渗透并转换为自我利用的深层次学习内容,情感审美培养是个人个性、品质升华的体现。在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应该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素质教学的目标。在数学课堂上,做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关注,在知识点为基础的前提下,关注数学的文化魅力和显示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在具体的素质教学时,应该将这三者视为一个整体纳入学科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数学题目的解决,更应该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形象化,实际易于理解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整合得更有逻辑科学性,再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2围绕自主学习和学习过程来创新设计教学方法

调查发现,面对低效或者无效的教学成果,教师普遍都希望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能够改变现状,他们希望在时间和精力都一样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更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更强烈。但是,部分教师针对教学的现存问题,不能够很好的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起到积极的效用,所以不能够很好的在具体的教学策略改进过程中付之以行动,施加有成效的改进,改变当前教学工作滞泄的现状。所以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在进行素养教学方法创新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考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学生对于所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素材主题选择是否能够接受,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实行。如教师在创设教学知识点情景时,可能会将侧重点偏向于情境的组织设计上,而忽略了知识点结构的完整,从而不能将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迁移,这就是对知识点素养忽视导致的结果。教师要创新设计教学方法,比如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基础层次,划分为不同小组,通过不同的任务分配,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来学习。这样,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和成员一起充分的讨论数学问题,从而在问题分析中集思广益,自由的主动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3.3以核心知识的体验和挖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事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来看,始终是将知识教学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部分。数学核心知识强调的是以知识教育价值为核心,围绕知识点建设核心素养育人知识结构。比如在初中数学中涉及较多的实践应用题就是几何图形的计算,相较于普通的逻辑思维题型,这种题目结合图像,通过手动作图才能够获得有效的解题思路,融合了二维空间的空间想象和知识点逻辑思维,锻炼了离开生活实际理解题的类比,转换为物象的具体化的数学形式。所以从中可以看出,想要解决难度更高的数学题目,就需要具备更深层次的多元知识联系的数学内核思想。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承载地科学实施教育思维和核心素养越多的,就越是核心知识的典型代表。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深层次知识点的挖掘与深入融合教学内容中。

3.4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改进依据

目前的教学评价可能脱离教学目标,没有将学生为主要思考对象,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成分,从而未能有效实现数学学科素养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为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改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听课记录报告,有针对性地过程性评价,进行课堂教学情况的总结,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及时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方案中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改善教学效率。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效率。因此,相关教学评估需要考虑教学有效性,将教师的自我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成果等内容作为要素,将学生对课堂的意见反馈以及沟通指导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组合成多元评价体系。其中,学生可以对教学中感兴趣部分、教学态度、教学情绪等方面展开。

4结语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师范生英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42-03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有关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它借鉴了欧美日韩等国较为成熟的经验,以中国教育文化为背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最终确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要点,如图1所示。

之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各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因此,许多研究者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都集中于中小学阶段,左璜(2016)以核心素养为本探索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窦桂梅、胡兰(2015)构建了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使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辛涛、姜宇、刘霞(2013)构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通过学科教育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也主要集中于中小学学科,其中程晓堂、赵思琪(2016)研究了中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但其他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中学地理学科、中小学语文学科、中小学数学学科。此外,对核心素养的本位研究、课程与核心素养的研究也较多。褚宏启、张华、崔允t等对核心素养的概念、本质、内涵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钟启泉、石鸥、张铭凯、靳玉乐对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然而,英语作为世界性通用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其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中都占据重要的位置。作为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的工具,英语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构建了相互理解的平台。它本身就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国际理解能力”。作为即将走上讲台的英语师范生,是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基础教育的引领者,是人类将来灵魂的工程师,把核心素养融入他们的培育中不但贯彻落实了立德树人,而且对下一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

课程是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近几年,核心素养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并不意味着大学课程可以置身事外,它们有责任共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因此为中小学输入合格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也把核心素养提到英语师范生的培育中,对英语师范生的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

然而,课程改革,不仅要改革较为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应涉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这也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最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有人说“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Dna”。

英语教学法是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系对英语师范生进行职前培养的主要科目,是培养英语师范生课程的重要组成之一。将核心素养融入该科目教学,是由理念到实际、抽象到具体的实施。在推进英语师范生课程改革同时培养英语师范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种能力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最终会推进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融入英语教学法科目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教学法是一门集理论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科目。理论部分的内容是有关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点、交际教学原则与任务型语言教学、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教案设计与外语课堂管理、语言要素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语言技能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言教学中的德育、教学评价、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培养、英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评价与使用等有关内容。技能训练部分包括学生观看中小学英语教学视频、模拟讲课和说课;教师和学生对模拟上课学生的点评及模拟上课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训练朗读、粉笔字、简笔画等基本技能。笔者尝试从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阐述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英语教学法科目,从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宏观维度

1.文化基础与英语教学法。文化基础方面包括两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这要求英语师范生在掌握理解教学法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知识之后还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研究。一方面,要有谦虚的态度尊重教师及前人留下的宝贵知识财富,怀着感恩的心进行欣赏和评价;另一方面,要勇于探索和创新,通过反思、讨论、探究、实践进行理性思维和提出批判质疑。只有这样,英语师范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批判性思维也得到发展,这才是他们终生受益的财富。

2.自主发展与英语教学法。自主发展方面包括两大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英语教学法是一门集传统与现代的科目。传统的朗读、粉笔字、简笔画等基础技能需要师范生课后自主学习和练习。拥有乐学善学的态度,不管是在课堂还是课后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英语教学法又是一门现代的课程,ppt制作、多媒体运用、微格教学的录播,对微课、翻转课堂、慕课、SpoC翻转课堂的掌握,这一切都与现代信息化相联系,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在英语教学法科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不仅要懂得教书,而且要懂得育人”,虽然英语教学法科目主要培养师范生英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技能知识,但是怎么样成为一名好教师,也是科目培养目标之一。因此,作为未来教师,知识上能做到“授业、解惑”,人生上也能向学生“传道”。而要“传道”首先自己要有这些“道”,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是每一位未来教师都应该学习的个人品格,有了这些品格,才能培养学生阳光向上的品质。

3.社会参与与英语教学法。社会参与方面包括两大核心素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对于即将走上基础教育讲台的英语师范生,英语教学法的第一堂课就提出怎么样成为一位好的语言教师,其中道德素质、专业技能、个人修养是重要的三个素质。其中道德素质和核心素养责任担当的社会责任相辅相成:文明礼貌、助人槔帧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作为一名英语师范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同时,要了解本国的文化,要明白作为语言教师用语言的渠道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才是其责任所在。英语教学法科目技能训练部分包括师范生观看中小学英语教学视频、模拟讲课和说课;教师和学生对模拟上课学生的点评及模拟上课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积极实践才能掌握教学技能,这种实践包括到中小学见习及课后不断自我反复的操作。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观摩见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知识才能得到升华及创新。

(二)微观维度

下面以王蔷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教程》第八单元词汇教学为例,从微观维度上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第八单元词汇教学这一章节学生共要掌握十个要点:(1)词汇的不确定性因素;(2)学习词汇应该包含的内容;(3)理解其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4)理解词汇间的语义关系;(5)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6)讲授词汇的方法;(7)教师讲完词汇后应该做什么;(8)何时学习词汇更有趣,更有效;(9)巩固词汇的方法;(10)发展词汇学习策略。

首先,教师和班级为英语教学法科目建立一个微信群或QQ群。在上词汇教学这一章节前一个星期教师把词汇教学要掌握的十个要点公布在微信群或QQ群,然后要求学生4人一组阅读词汇教学章节的内容,对公布出来的要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不明白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或在微信群或QQ群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这看似简单的做法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学会学习、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信息意识、社会责任等素养。对词汇教学知识点的感性认知就是尊重、欣赏、领会前人知识和成果的积累的一种表现;教师没有直接在课堂讲解词汇教学的知识点,而是通过课前小组合作预习形式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精神;通过建立微信群或QQ群学习讨论一门科目,对于不懂的知识鼓励通过网络查阅,都是有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对不懂的知识查阅及提出讨论,是对科学精神的肯定。

其次,课中学生4人为一小组,一位学生负责1到5要点的讲解,一位学生负责6到10要点的讲解。一位学生负责选取初中词汇内容进行20分钟的模拟上课,最后一位学生负责选取高中词汇内容进行20分钟的模拟上课。但是,这4位学生是一个团体,虽然每个人的分工不同,但是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全部的分工,包括网上查找资料和ppt的制作。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会要求他们查阅关于词汇教学最近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调查了解附近中小学词汇教学的状况、方法,让他们采访和虚心请教中小学英语教师,并用手机录成短片在讲解时播放出来。这一阶段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走出学校,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自己劳动制作出的ppt、短片都培养了学生技术运用的素养。

最后,教师会根据学生讲解的要点进行补充,对模拟上课提出看法和建议。其他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教师一起讨论。如果还有问题,课后学生会通过微信群或者QQ群向这组学生进行咨询,这组学生收集这些问题之后,通过和教师讨论或者网上查阅等方式,在下一次课上回答这些问题。这个阶段再次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的自主学习和科学精神的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言之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品格和能力。笔者在实践中融入核心素养对师范生进行培养,希望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这种品格和能力,走上讲台的时候把这种品格和能力传承下去。但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科目,通过它们具体实践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并非易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有所侧重,因此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有待探索。

(下转第164页)

(上接第143页)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左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走向核心素养为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6(2)

[3]窦桂梅,胡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1+X课程”建构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5(1)

[4]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李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6(5)

[6]汤国荣.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课程・教材・教法,2015(11)

[7]李广,程丽丽,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以吉林省C市五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8]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9]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10]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11]蔡清田.大学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角色与功能[J].大学(研究版),2015(12)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9

关联:建设与核心素养实质关联的校本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当前学校课程建设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每一类课程内在关联性及与办学理念之间的逻辑性值得进一步推敲。课程英文为course,有“道路”之意,也就是说课程从字面上可理解为为培养人设定的成长路径。如果学校设定的每一类课程是一条成长路径,最终所有课程设定的路径都殊途同归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那么,这些路径之间应当有什么关系?是平行,还是交叉?每条路径覆盖的核心素养分别是哪些?哪些是独有的,哪些是共享的?

借核心素养出台的契机,学校可以对已有的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修正和调整。首先,挖掘校本课程中每一类课程隐藏的最突出的核心素养。然后,评估已开设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维度进行调查。最后,综合考虑各方情况后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修正。一种情况是实施得较好的校本课程中所包含的核心素养既与学校办学理念密切相关,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维度,这类课程建设需进一步强化。另一种情况是课程实施得不好,核心素养提炼得不充分,虽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关,也应当合并或删除。

这里介绍上海市教科院主持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案例。[1]

这所小学有着百年历史,办学之初就确立了“学会一技一艺,能够自立于社会”的办学目标。因循这一目标,学校到2010年已经开出了50多门课程,还有科技节、美术节、音乐节、体育节、品社节、安全节、“男孩节”和“女孩节”等一系列校庆节日,还有雏鹰小队、公民活动等一系列德育课程。该小学课程数量多,但有些课程有重复交叉,有些课程则没有关联,呈点状分布,]有形成课程序列。为此,上海市教科院基于学校历史进行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规划与设计。

首先,筛选出学校有发展潜力又有一定基础的课程。具体做法是,列出3年内校内外所有显性、隐性课程清单,请每位执教过这些课程的教师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1)我所开设的主题及培养目标;(2)我是如何选择课程内容的;(3)我是如何实施这一门课程的,我所选用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组织方式有什么优点和问题;(4)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及反思到的不足。

其次,选择各国课程标准中复现频率较高且符合我国教育政策的核心素养研制了《学生核心素养问卷》,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核心素养的需求。

最后,确立学校核心素养聚焦团队合作、创意思维、自我管理、全球意识四项。构建了“儿童世界探索系列课程”五大课程群,包括“用知识”领域课程、文化领域课程、科学领域课程、艺术领域课程、健康领域课程。(1)“用知识”领域课程是在学校以往的菜单作业基础上开发的,贯穿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综合性活动体验课程;(2)艺术和健康领域课程是学校传统的优势课程领域;(3)艺术、科学、健康领域课程在学生调查中深受欢迎;(4)每一领域课程既指向办学目标,又较好地凸显了学校确立的某几项核心素养。

聚焦:寻找学科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必须坚守学科课程这一主阵地。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寻找每一门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侧重点和着力点。目前国家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标准的研制是以学科为对象,其中核心素养的线索并不清楚,但每一门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事实却不容质疑。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主编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专列一章“从现行课程标准中反思核心素养”,分析了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两阶段35门现行课标,提取每一门课程中涉及的各项核心素养,以及这些核心素养的分布与结构。根据这些核心素养在课标中的提及频率及分布比重,来考察现行课标和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课程目标的设置提供参考和依据。[2]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质量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是对能力、情感、态度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具有水平化划分的特征。目前,正在修订中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经提炼出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专家讨论稿),例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英语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

虽然目前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在研制中,但即使出台也是面对全国的一个相对笼统的标准,仍然需要各校因地制宜地进行再度具体化。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厘清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构成及分布,并根据本校师资情况编制出校本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手册。如果说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已为大家所接受且实施,那么国家课程中学科素养的校本化实施也必然会走上这条道路。这其中学科带头人或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应当率先动起来。

上海一个化学名师基地的主持人陈永平分享了他的经验。[3]他谈到,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否能落实、落细、落小,真正取决于一线学科教师的领悟与理解、实施与操作,还有课堂上学生真正的经历与体验。这就需要学科教师对学科课程进行再开发,在内容的组织、资源的投入、经历的设计、评价的落实中融入学科素养的要求。他组织学员对“化学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化学学科拓展课程、化学探究性课程”等进行基于学科素养的再开发、再设计,提出中学生完整化学课程经历的设计方案,并要求学员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高度重视跨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

融合:基于核心素养推动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类课程建设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关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众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但都认同其具有的基础性、综合性和持续性,是着眼于一个完整的人而提出的。这其实也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对于现在的以分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结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强跨学科学习的设计,加大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建设。

跨学科学习设计可以采用基于问题或者基于项目的学习。它们可以有机地与现有课程结构整合。关键在于基于真实生活情境选取跨学科主题,并与学科课程内容融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通过开展研究,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解决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曹文认为,学校可以通过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让孩子的核心素养通过经历一个项目的过程得到有效的训练。她介绍了一个基于项目的w习设计――“少年研究员培养计划”,这种课程设计的六个理念是: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做指导;第二,要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和问题;第三,持续时间比较长;第四,跨学科,涉及方方面面,包括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excel、ppt这种软件工具的使用;第五,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包括远程的交流;第六,结果以作品或表演的形式公布于众。[4]这些可以作为学校开设项目学习的基本原则。

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程建设还需要突出综合实践类课程。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真实世界,将极大地发展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的感知、实践与创新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综合实践活动一直都是难点。2016年重庆市教委印发了《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课程建设指南》。文件提供了《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项目设置参考》,明确提出开展“生存体能、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四个方面的课程,对每项课程的目标,包括活动项目进行了详细解读。这就为学校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可以预见,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充分争取并享有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更迫切地需要自下而上的落实与创新。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唯有成为勇立潮头的创新者,笃学慎思的实践者,方能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办出特色,树立品牌,赢得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7):11-16.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85.

学前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篇10

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探讨,始自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后转至历史核心素养,讨论主题虽各有偏重,但都与历史核心素养密切相关。

从历史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素养界定为“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①从简单的掌握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主,到从学科出发强调学科能力,再到将学科和素养结合起来,历史素养折射了历史教育的上述认识历程。论者借用了语文素养、地理素养的界定方法,将历史素养看成是“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此观点为当前历史教学界引用最多。

从历史学科素养与史学的关系,有论者通过解读史学研究过程,归纳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从研究动机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具有现实性。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意识或现实意识。从研究抓手的视角看,史料是整个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操作对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具有浓厚的证据意识。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看,学术的历史学,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学术的历史学,还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具有融合意识。史著等历史研究成果,可分为客观史实、历史叙事、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等四个层次,这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素养具有分层意识。”②

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科素养的界定,有论者比较了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将历史学科素养划分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对历史学科方法的反思、历史元认知的发展”等维度。③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关系,有论者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为“中学生为适应现在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尊重和融入历史的态度”。①其中,核心历史知识包括时间知识、空间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核心态度包括对自身的态度、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态度、对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态度。

从历史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的关系,有论者论述了历史学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性局限,论证了历史思维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并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大功能在于认识自我。②

此外,还有针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所做的教学策略研究,此类研究数量大,且绝大部分为一线历史教师的经验总结,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雷同情况较多。

综括看来,从历史素养、史学素养、学科素养到历史核心素养,不同视角得出的界定各不相同。这里面既有语境、视角差异,又有关注主题的不同偏重。有论者认为“对探讨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冠名‘中学历史学科素养’,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归纳“沪版课标”“港版课标”“台版课标”等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构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③还有论者将“基于中学历史教育而形成的核心素养称为史学素养”。④这些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历史核心素养”等概念有一定内在关联,但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上述概念的内涵界定不清,很大程度上,历史教学界只是照搬教育界的提法,对不同时期“素养”“学科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缺乏学科内在的合理性学理分析,尤其是,历史核心素养是于什么语境下提出来的?它的内在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它究竟应包含哪些构建要素与层次?有什么样的价值诉求?这些都需要作具体辨析与回应。

核心素养的阐释可以有多种角度,但应该承认,核心素养首先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在讨论一个政策概念时,充分考虑概念的政策指向应是首要的角度。”⑤核心素养是针对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足、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提出的,其政策主旨仍在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目前国家层面仍在讨论、修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高中课标修改过程中各学科都在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素养的构建至少需要依托以下支撑点:

其一,历史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究竟能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顶层设计”,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大致确定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历史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其与“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间是局部与全局、特性与共性、具象与抽象的关系。换言之,“学校课程的学科之间拥有共性、个性与多样性的特征”,⑥历史课程要发挥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并尽量协调与其他学科间的共性,聚焦自身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作用。

其二,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思维特质。

“立德树人”本质上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和课程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⑦这里的“思想”并非简单指思想品德之思想,更指特定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科核心思想或思维方法。“任何学科的构成总是包含了知识、方法、价值这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一,构成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体系;其二,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背后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该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科思维凝聚了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其背后真善美之类的价值与态度。历史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学科思维更兼具人类的心智记忆、人性反省与对话。“精神及心智力量照亮的是它所处的现实处境;它所借助的是那些除了能在人的精神中存在以外别无所寄的过去;借助它而照亮现实。而只有记忆才使人们的精神心智能建立自己意识的形式及内容。”②依托历史学科思维,并在思维层面聚焦、提炼其培育学生内在品质的学科素养,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其三,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性成果。

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看,构建历史核心素养并非纯粹的理论推演,而要有现实的成果积淀。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划分,与历史核心素养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这意味着,借鉴现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包括中国大陆、港台以及西方美英等国家的成果,也是构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着力点。

依据上述构建依据,笔者以为,历史核心素养至少可遴选以下基本要素:

其一,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历史性植根在时间性中。”④“历史”的本质是“变迁”与发展,为了确切地显示人和物所发生的变迁,必须将这种变迁置于一种时间框架中,时间观念是感知、理解历史的首要认知性前提。但同时,时间观念又依附于空间观念,人类需要借助空间给时间定位,“时间和空间,不管它是存在,还是只是人的思考中错觉的范畴,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⑤时空观念既是学生认识过去、感知特定历史人物、事件的必要前提,又是理解历史变迁、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框架性认知依托。

其二,证据意识。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更是学生感受、确证历史的证据来源。在历史本体意义上,“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做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⑥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史料恰恰充当着学生重构历史的证据。证据意识既要求学生要能辨析史料真伪,能从不同类型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辨清、理解史料作者意图,重构历史与现实相关问题的有效证据。证据意识不仅包含了必要的逻辑推理、分析与比较等能力,还蕴含着更深层的求真、科学精神与态度。

其三,历史理解。历史研究离不开人,这就涉及人的思想与心灵。“历史的知识是关于心灵在过去曾经做过什么事的知识,同时它也是在重做这件事,过去的永存性就活动在现在之中。”⑦认识历史不仅要考证史料,辨别其真伪,更要赋予其意义与价值,由此需要历史理解。历史理解主要指向历史认识的内在心理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人物、事件要有“同情的理解”,能够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能够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

其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与历史理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历史解释涵盖且超出历史理解。基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更偏重指向历史意义的外在表达过程。参照卡西尔(ernstCassirer)区分自然与人文现象为信号(signs)系统与符号(symbols)存在有关思想,“历史意义在此不等于文字意义,而是要在历史的上下文中读解的实践、文化意义”。①历史解释要求学生既能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做出分析,更能结合实践,赋予历史问题以现实意义。

其五,历史评判。历史评判在其直接性上是对被评判的历史对象施加价值判断,即对某一历史时代、事件、人物的评价是以特定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为依据的。历史评判涉及事实与价值,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历史评判更直接地映射了历史思维,“历史思维包括历史意识,这需要及时的反复思考。它包含时间和变革的理性思维,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的依赖性和独特性的识别”。②某种程度上,历史评判也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指向未来的思维。历史评判要求学生能依据一定价值观对史实做出判断,能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等,并能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至对自身成长与社会现实的认识上,形成积极进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以上所遴选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对应并契合着其构建依据: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外在地规约着探究历史的条件与方法,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却内在地洞见着理解历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两者统合于历史学既具实证又兼诠释的人文学科特质。更进一步地,时空观念、证据意识所蕴含的求真态度与科学精神,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所生发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可具体细化为人生态度、民族情感、国家认同、世界意识等),都在不同层面具体地回应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宗旨。从实践上看,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评判等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美、英等国的历史学科思维所界定的内涵要素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与现行历史课程目标的某些成分相近,有可借鉴的、可行的现实操作空间。

历史核心素养的累积是长期的、层级递进的,其层次细化需要参照:1.教育目标分类。安德森(L.w.anderson)修订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维度划分为“a.记忆、b.理解、c.应用、d.分析、e.评价、f.创造”六个层次,尤其是将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合起来。霍恩斯坦(a.Dean.Hauenstein)将认知领域划分为“a.概念化、b.理解、c.应用、d.评价、e.综合”五个层次,将情感领域划分为“a.接受、b.反应、c.价值评价、d.信奉、e.举止”五个类别。③2.学习过程分类,这里可聚焦为学科框架中的学习。可分为:a.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包括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记忆与再现、机械训练与熟练)的掌握,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B.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包括概念性知识与方略、认知性技能(解释、关联、结构化、比较与分类、归纳性与演绎性推理)的掌握与社会性技能(协同学习与知识的合作建构)的形成,以及基于内在价值的内发性动机、对学科的兴趣与爱好。C.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包括原理性与方法论知识的掌握,问题解决、决策、假设性推理、审美表现,和基于项目的对话(沟通)与协作的形成、基于活动的社会性关联的内发动机、能倾、态度与思考习惯的形成。①3.教育内容分类,这里可聚焦为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层。从人文学科性质看,人文世界的认知可分为“文本”“语境”“意识”“物自体”等若干层面(见表1),这是西方由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到“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论的共同语意语境架构。②

借鉴上述教育分类理论,可综合“教育目标分类”与“学习过程分类”,并结合“教育内容分类”,再具体地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每个要素予以细化。以“时空观念”为例,可细化如下(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目标层次”“内容层次”两者之间的细目选项并非一一线性对应,其内在的层次关联应是相互依托、相互归属。它们之间的课程意义更应诠释为多元性关联、丰富性包容、复杂性回归。举例来说,“文字记述”层面涉及时空观念的理解与运用,可能与“历史语境”“历史意识”甚或最根本层面的“历史本体”,都生发着强弱不一的关联与导引,某一层面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解,亦可能蕴含着跳跃式的生成潜能。即使“文字记述”层面所构建的时空观念,也可能隐含着指向历史本体的历史感悟,抑或成为具备自觉时空意识的洞察与“踏板”。

同样,历史核心素养的诸要素之间,也是复杂而多元的。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判等,它们既可各自作层次细化,彼此间亦呈现包容、映射、回归、多元等复杂性关联。比如,“时空观念”与“历史理解”,两者都内含着对特定历史时空的条件放置或场域体验,“文字记述”层面的时空观念,可作为努力理解特定历史事件、人物的条件前提;反过来看,对特定历史事件、人物作设身处地式历史理解,又是孕育自觉时空意识的过程展开,两者相互包容,共置共生。

当然,对历史核心素养作要素遴选、层次细化,反映了学科课程逻辑、分析的思想方式,是学科课程理性、务实的实践需求,不过,对其内在要素的划分、分层的设置,却又不能作简单地线性理解,这恰恰反映了核心素养持续、开放、包容的综合性品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