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8:33

世界文化发展篇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表明,政治思想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知,经济全球化必然波及社会、文化领域。因此,当代世界的文化发展特点必然要从全球化的视域中去探寻。

一文化发展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发展到目前,已经不单指某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变化,成为真正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来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所以对全球化的理解“可以从多种角度来理解:从经济上说,全球化意味着跨国公司、国际资本、全球贸易,即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国际化;从政治上说,则是原有的民族国家不再是自明的分析单位,跨国家、跨地区的国际组织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文化角度说,则是全球化的文化市场的形成(包括国际资本介入各民族国家内的文化市场,对其投资和制约,国内文化制作与国际性的文化消费市场的关系),消费主义的全球性蔓延。而全球化的步骤则由经济与金融界扩散到了文化界,由西方波及到东方”[1](p48)。因此,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在全球化视域下对文化价值目标的追求必然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

一方面,随着当今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当代世界文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单城性”特点,“即世界在历史上首次正在变成一个具有单一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世界。在过去,如果说有可能把社会、文化进程与实践理解为是一整套地方的、相对来说是‘独立的’现象的话,那么,全球化则使世界成为了‘单一的地方’”[2](p13)。这就是全球化给文化留下的前所未有的特点。这种文化的“单城性”特点,当然也会给文化价值目标带来相应的影响,使之自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趋同性。

另一方面,从内容上来看,当代世界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体的世界意识的强化。文化问题“都是有关我们自身普遍的和共同目的的问题,但同时也是有关深层次的个人的意义的问题。文化是普普通通的,在每个社会、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是如此。”[3](p26-27)人类通过文化构建生活的意义。因此,“当我们以此种观点去切入复杂的联结时,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全球化是如何改变了意义构成的语境的;它是怎样影响人们所有的、完全是在地方定位的生活中发展而来的共享的理解力、价值观、欲望、神话、希望与恐惧的。”[4](p27)再次,文化全球化的核心在于以它自身不可阻挡并且日益加强的力量不断消解着地方性。“全球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促进了更多的有形的流动性,但它对文化影响的关键之处在于地方性本身的转型”[5](p40)。全球化以两种向度消解着地方性。其一,对离开本人居住地的人来说,无论他走到世界的哪个地方,由于当今世界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产品和生活场景的雷同,会使他没有离家的感觉。这是因为全球化带来的商业文化在功能上建构了普遍性的“亲近感”,把出家在外的人熟悉的场景氛围从其故乡延伸到了异国他乡,以此消解了地方性。其二,对于当地居民来讲,尽管他们每天都会体验到在家的感觉,但全球化所形成的国际商业文化却会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在熟悉的家园产生一些莫名的陌生感,同时减少地方的可靠性,使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家也是变幻不定的地方了。当家变得与其他地方越来越相似的时候,他就逐渐丧失原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地方的可靠性因此而消解。

文化的全球化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上述表现,但我们不能因此断定世界文化已经出现同质化的单一形式,世界各地的文化价值目标都是一致的了。相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全球化在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同时,却以另一种力量在促进文化本土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地都有着不同文化价值目标追求,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的矛盾与统一。文化本土化在强大的全球化挑战面前之所以存在,有下面几个主要依据:

其一,尽管文化的全球化形成了国际性商业文化及产品,但这些不足以说明全球文化已经同质化。因为全球化所形成的国际商业文化尤其是文化产品只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文化的质的存在并非直接同一。如果我们硬是认为这些全球化的外在表现就是全球文化的同质化,那么“我们或许就是正在使用文化的一个相当贫瘠的概念:把文化降低到了物质商品的地步。”[6](p121)由此可知文化并非就是商品,也不只有物质文化这个层面,文化概念最本质的东西在于它构建存在的意义,“文化(至少)应当被看作是存在的意义的象征化和体验。”[7](p121)而上述商业文化及产品并没有达到使我们的生活产生意义这样的高度。因此文化的全球化并非世界文化的同质化,因而文化的本土化存在也就在自然之中。

其二,文化的全球化尽管通过密切的复杂的联结,使文化在时空的一定程度上得以压缩,但它还是没有融入本土文化之中。“要知道,商务舱的旅客所没能体验到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日常文化实践的最本质的东西,而这种最本质的东西恰恰是由地方性而非全球性来定义的,而且在具有侵略性的联结面前,它始终保持着文化的差异性。这种文化不会在五星级的国际饭店中显现出来,但它会在大街小巷、房屋、教堂、工作场所、酒吧与商店这些远离商业或是旅游中心的地方显现出来。这类‘地方性’都是相当简单的地方,人们在此过着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家’的日常环境。”[8](p10)正是这些地方性的生活的本真状态,使得其地方特色一方面不容易受到国际商业文化的直接控制,从而保留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地方特色体现了文化的产业,使本土文化得以保存。

其三,文化的全球化尽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地方性的可靠性,但它最终还是没有消解本土文化最本质的内涵。文化的本土化最本质的东西在于文化是建立在特定的地方的人们所共有的感情、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以及关于这个地方共同的历史、共同的记忆与共同的命运感等基础上,这些构成了人们的认同感、归宿感与亲近感,构成了个体存在的意义,故本土文化难以被摧毁与同化。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本土化始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一极,而且在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下,本土文化的捍卫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使文化更加凸显本土文化的特色。同时没有本土文化这种多样性文化的存在,世界文化的发展必然缺乏生机与活力。#p#分页标题#e#

二文化发展的冲突与融合

如前所述,伴随着全球化的过程,文化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对立统一特点,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过程中,必然引起文化价值目标的彼此冲突与融合。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的发展历史从来都是在相互交往中发展的,“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由隔绝走向交往,这就为文化的冲突提供了前提。”[9](p81)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一,全球化之下的文化冲突在规模上呈现出范围广、影响大与形式多的特点。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文化传播技术带来的是传统的地理空间界限的被打破和社会生活中多领域的广泛接触与交流,从而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广泛接触、碰撞与交流,使文化的冲突不再局限于局部地区或国家之间、局限于吞并或毁灭的简单方式、局限于狭窄的范围。

其二,全球化之下的文化冲突在引导上呈现出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特点。由于经济决定文化,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出于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发起的,因此全球化之下的文化冲突是与经济发展和扩展紧密联系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优势和主导地位决定其在文化冲突过程中的引导地位。“全球化实际上是多国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现象,是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扩张[10](p50)。现在看来,全球化尽管不是完全等同于西方化,但西方国家确实以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文化霸权和文化倾销,全球化文化的主导权和主动权都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

其三,全球化之下的文化冲突呈现出深层次的特点。全球化之下的文化冲突不再只体现在文化的表层,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文化冲突也逐渐超越了生活习惯、礼仪风俗等等表层现象的局限,开始深入社会生活的基层,侧重于关注不同地域文化发展中的本质差别。而文化的本质差别则体现在文化是能够为人们提供不同认同感、归宿感与价值感的意义系统,于是作为全球化下文化冲突引导者的西方发达国家企图通过文化霸权或文化帝国主义,将其自身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扩张到其他非西方国家。这表明文化冲突已经从外在形式深入到核心。同时在当今“东西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冲突”三大文化冲突中,“东西文化的冲突”成为最为关键的文化冲突,因为西方文化企图通过全球的文化冲突把其他文化同质化。同质化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最核心的东西如价值观、意识形态、认同感被其他文化取代,意味着该文化的消亡。当然文化冲突尽管有可能同化或摧毁一个文化,但文化冲突仍然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种力量。并且文化的冲突必然带来文化的融合,使各种文化互相注入新的因素,共同发展。文化融合,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来说,文化融合是指某几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广义上来说,文化融合则是指人类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全部融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下,形成统一性的世界文化新形态。”[11](p91)目前我们基本上只能从狭义的文化融合概念上来分析文化融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为文化融合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机会。

第一,全球化为文化的融合创造了广阔的平台。全球化打破原来世界的时空界限,使整个世界处于开放和不断交流中。总之,全球化使“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12](p276)。这种全球化使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成为可能。

第二,文化冲突为文化融合提供了外在的推动力量。文化冲突不失为文化之间交流和碰撞的一种重要方式。因为“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一个主体意识自觉自愿进行的主观过程。只有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冲突和相互碰撞中,文化的融合作为一个客观的过程才有可能实现”[13](p93)。所以,只有在文化冲突的过程中,各种文化才能在相互矛盾、比较中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保存自身的质,兼收并蓄,发展自身,这样,文化的融合也才能真正实现。

第三,文化与人自身的发展的自觉意识是文化融合的内在要求。人类文化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人类自身则在不断打破自然、社会、生理等的限制中追求自身的自由与发展。而文化融合正是文化和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全球化过程带来文化冲突之时,文化融合也就成为时代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这种文化融合并不是文化形式的简单相加,这种文化融合所要达到的结果,“并不是形成一种取代所有现存文化形态的全新文化形态,而是形成了一种可以包容原来若干文化形式的主要特征的东西。这种文化形态不可能完全取代原来的不同文化形态。恰恰相反,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使得文化的表现方式比以前更加丰富多样”[14](p62)。文化融合过程是一个矛盾对立,相互斗争并达到辩证统一的过程,它既推动了当今时代文化的向前发展,也形成了全球化之下世界文化发展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即文化的“中心论”与“边缘化”。

三文化发展的“中心论”与“边缘化”

全球化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在不同地域则表现为文化的“中心论”与文化的“边缘化”。文化“中心论”是指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强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强势,力图用自身文化来同化或吞并其他文化,从而形成以其自身文化为核心或主导、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地位。而这种“中心论”一直是以西方为中心,其代表有黑格尔的“西方中心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全球化之下的“中心论”则转化为西方的文化霸权,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文化霸权同化其他文化体系或者对其他文化体系起引导作用,其途径与方式主要是:

首先,凭借经济全球化框架中的经济优势实施文化霸权。西方社会率先开启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本的迅速积累,同时使经济的交往开始突破地域、国家的限制,开始走向国际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了这一过程:“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15](p276)可以说当代的全球化已远非在经济领域,它已波及到精神生产和文化领域,西方国家正是凭借其经济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意识形态,从而实现文化霸权。#p#分页标题#e#

其次,凭借文化传播媒介优势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与渗透,以达到文化霸权之目的。西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介质的更新,改变了以往文化传播的途径,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成为主要的传播介质。而西方国家则是这些技术的主导者,它们利用先进的技术使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主要是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渗透,而且这种渗透还是西方国家有目的性扩张西方文化的自觉意识。

世界文化发展篇2

关键词:世界格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在计划体制下,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缓慢,而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拉开了我国文化产业与世界的差距。本文基于世界格局,探析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希望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更需要遵循一般的市场规律。相对于经济领域改革,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还比较缓慢。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摒除文化产业发展的束缚,政府应逐步放开文化管制,实行“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政府应少办文化,少管制多引导,让文化产业接受市场的支配,以使得文化产业经受市场的考验。文化产业类似于一般产业,只有在市场的环境下充分竞争,通过优胜劣汰保证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淘汰人民群众不喜欢的,剔除经不住市场考验,让那些真正优秀的文化产业不断获取发展空间不断发展壮大,否则在强有力政府的庇护下,我们的文化产业永远都是温室里的婴儿永远地长不大。

文化产业也不同于一般产业,它既传承着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文化生活,对此既要逐步放开文化管制,又要加强引导,通过政策调整、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让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一个正常的车道上,既不能因为过多地管制限制其发展活力,也不能因为放任自流让其朝着娱乐至死的方向发展,当然也不能再次沦落成政治宣传的工具。总之,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产业的引导,又要逐步放开文化管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已经从之前的自发逐渐转向自觉,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则也逐渐转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但是其在发挥市场机制中也存在一定弊端,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将文化产业基地孵化以及集聚功能发挥,也必须要加强相应的规划以及调控引导,所以目前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研究和制定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

2.培育文化产业主体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比较落后,这与我国的文化大国、经济大国的形象不符,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在最主要的因素是我国没有一批在国际上竞争力强、发展迅速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我国应鼓励个文化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引导企业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文化产业的营销,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应为一些中小型文化企业营造一个良好发展环境,鼓励他们多元化发展,丰富文化产业的形式,建立一个“大企业提高行业标准,小企业百家争鸣”的产业主体,让小企业的发展有方向,在管理上、经营上能从大企业借鉴经验,让大企业的发展有活力,学习小企业的灵活性、高效,继而形成一个通过市场机制良性竞争、有分工、有合作的文化产业行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中在三次产业间融合发展中,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两者的融合,促进了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另外还有软件开发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旅游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融合等等,多种融合方式的发展均促进了两种产业发展。那么在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必须要和其他产业模式相结合,以能够形成和目前被动文化消费取向相符合的新的文化产业动态结构。基于媒体业为准入的核心文化产业贸易,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主导产品,文化产业的主导型产品所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也必定成为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制约性因素。

3.鼓励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当期,在世界文化产业格局中,我国地位非常尴尬,传统的文化强国、文化输出口在美、韩、日的文化产品的冲击下变的束手无力。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还较少,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绝大部分的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发展的中心是经济,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投入也不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注重文化产业的投入,不单能促进文化产业额发展,还能创造更多的文化产业,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政府应允许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政策倾斜,减低文化企业融资的难度。

此外,资本在文化产业市场的自由流通,还能加速文化产业的成熟,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一定会提高管理水平、财务透明度,这样将进一步释放企业的发展潜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文化产业的投资过热,政府应加以引导,利用市场机制调节资金的流入,注重产业的布局和结构的构建,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恶性竞争,最终形成一个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阔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4.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神话,这是传统经济模式无法涵盖和归纳的。在一片繁荣的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中,出现了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使得文化产业的形态更加的多样,是中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在信息化时代,动漫、数字出版、新媒体、文化创意、3D技术、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兴起,文化和科技进一步融合,科技的进步支撑着网络游戏、动漫、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化生产的效率、网络化传播的速度是传统文化产业无法现象。

无论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还是传播中,我们都应加强先进技术、高新技术的应用,尽快摆脱传统文化产业“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加快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全球化布局。

数字电视、数码电影以及电子出版、数字娱乐等先进文化产业群目前已经形成主流,传统文化产业在市场文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也会逐渐降低,从而提高数字化产业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各种“数字标准”市场竞争逐渐经历,谁拥有市场数字标准,谁也就有可能会拥有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件竞争已经逐渐转向更能够决定生存以及发展命运的芯片及标准之争。因此在未来竞争环境下一定要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电子商务的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小的文化科技企业的创新成功,鼓励原创保护原创,注重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借鉴,加强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形成一种有创意、创造、创新的文化产品研发氛围,创建一个由创作、生产、传播、改进等一条龙文化产业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世界文化发展篇3

关键词:绿色发展;复合系统;优化调控;兴文世界地质公园

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915-05

optimizationandadjustmentonGreenDevelopmentSysteminXingwenworldGeologicalpark

wanGXing-gui1,maJing2,SHUiwei2

(1.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andLifeScience,Sichuan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Kangding626001,Sichuan,China;

2.DepartmentofRuralRegionalDevelopment,Collegeofagronomy,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Ya’an625014,Sichuan,China)

abstract:asacompoundsystemcoexistingwiththesurroundingarea,duetonaturalandhumanfactors,Xingwenworldgeologicalparkfacesaseriousman-landconflict,whichrestrictstheregionalsocietyandeconomydevelopment.inthiscase,thecoordinationoftheconflictbetweenhumanandlandisthekeytothegreendevelopmentofXingwenworldgeologicalpark.Basedonsystemanalysisanddiagnosis,guidedbysustainableandgreendevelopmenttheoryongeologicalheritageinthegeologicalpark,andwithaviewtoachieveastable,orderlyandbalancedenvironment-society-economycompoundsystem,controllingmeansofdevelopinggreeneconomy,optimizingsocietymanagementandcoordinatingresourcesdevelopmentwith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soastorealizethegreendevelopmentofXingwenworldgeologicalparkwereproposed.

Keywords:greendevelopment;compoundsystem;optimizationandadjustment;Xingwenworldgeologicalpark

2008年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的倡议[1]。在过去的3年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倡议得到众多国家和组织的热烈响应,并提出了各自的绿色增长或转型的战略和计划等。许多发达国家意图利用此次全球多重危机中的机遇,通过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进程中促进经济转型,占领国家经济竞争力在全球的制高点和领先地位,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绿色新政和绿色经济这两个概念与中国当前环境和发展战略转型的形势具有本质上、目标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符合中国的战略方向,因此得到政府部门、学术界甚至产业界等的广泛呼应和引用[1]。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选择绿色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选择绿色发展理念是破解中国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要求[2]。2009年,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措施,明确了中国实施低碳增长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决心[3]。2010年,副主席在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亚洲会议上提出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潮流的观点。为了实现亚洲和世界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资源环境得到永续发展,亚洲各国应该统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国“十二五”规划首次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再次专篇论述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4]。在这一大背景下,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走绿色发展之路符合中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要求,是时展的必然选择。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以下简称地质公园)是一个与周边区域共生的复杂系统,包含了绿色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与外界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协调公园内外的人地关系矛盾,调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这就需要在系统分析与诊断的基础上,确立发展目标,进而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手段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进行有效调控,以实现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系统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探讨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系统调控优化对兴文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研究区域概况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园区总面积约156km2,位于北纬28°04′-28°27′,东经104°52′-105°20′,海拔高度范围为275-1795m[5]。2005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入选的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由石海洞乡、僰王山、泰安石林和凌霄山景区四大园区组成(图1),现在已经开发的有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泰安石林和凌霄山景区处于保护状态。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地球特大漏斗”、“中国最大的石海”和“中国最长的游览洞穴”等具有世界及全国性重要意义的景观。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岩溶景观发育完整,其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独具特色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的古地理沉积岩层和化石岩层景观等[6]。

2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人地关系现状

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属于地质环境生态脆弱区,综合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人地关系状况如图2所示。兴文石林山体坡度大多在60°以上,山体重力势能大,植被稀少,许多典型景观处在自然脆弱性的生态环境中,随着旅游开发、矿产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兴文石林生态脆弱性正在加剧[7]。公园内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碳酸盐岩石的溶蚀是地质环境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与人类活动的干扰加快了公园地质环境破坏的速度[8]。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区域全年和季节降水量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目前兴文县处于降水相对较丰富时期的后半程,未来几年将进入降水相对偏少的时期。降水量波动减少的趋势将会加剧该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增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影响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9]。由于兴文县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经济水平和居民文化素质滞后,地质公园景区保护和开发的依托能力偏弱,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较为粗放,近年来遭到游客人为破坏较为严重,景区已呈现旅游生态赤字状态[10]。地质公园内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多数人以传统农耕为主,林竹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和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人地矛盾突出,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3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调控的指导思想与目的

3.1调控的指导思想

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论为调控的指导思想。优良的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有利于地质公园内外系统的协调发展,反之,就会阻碍地质公园内外系统的协调发展,表现出非持续性。地质遗迹环境与生态环境是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影响和制约着地质公园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对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系统进行调控时,必须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可持续利用、绿色发展理论为调控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地质公园绿色发展建设中。

3.2调控的目的

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调控就是以地质遗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地质公园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主线,在相关政策、经济、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的综合调控下,逐步建立绿色发展系统,并协调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地质公园内外的绿色发展。其目的在于使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在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过程中达到相对稳定、有序的平衡状态,即达到: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质公园内外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旅游需求;提高地质公园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竞争力。

4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优化调控的实现途径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调控就是要实现资源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进行调控是实现兴文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要保证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杂系统的正常运转,就要努力把握好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共生协调关系,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进行有效调控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保障地质公园的绿色发展。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调控系统应包括绿色经济调控、社会调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调控(图3)。通过绿色经济调控协调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社会调控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合理开发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有效保护地质遗迹环境和乡村生态环境,打造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绿色发展。

4.1绿色经济调控

地质公园的开发面临景区内、周边乡镇社区居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表现在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环境保护与公园内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另一方面表现在地质公园外环境对地质公园整体形象的影响。因此,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系统调控需要跳出地质公园和地质公园旅游产业来思考与区域的一体化绿色发展,将地质公园发展规划与地区绿色经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形成园内外协调共生的绿色经济体系。

首先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特种养殖、名特优新水果等为主的绿色农业。其次以地质公园地质旅游为依托,带动地质公园所在区域绿色农业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如餐饮业、手工业、商业、农家乐等全面发展,促进区域产业更新,使地质公园真正成为保护地质遗迹、带动地质公园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4.2社会调控

人与地质遗迹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地质公园绿色管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地质公园绿色发展和社会调控的最终目的。地质公园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地质遗迹保护与旅游开发、地质公园内外良性互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因此,社会调控主要包括对地质公园内外社区居民、旅游者、相关行业部门的调控。

4.2.1协调好地质公园管理部门的外部关系地质公园绿色发展包括地质公园本身的发展以及地质公园地区的发展。因此,地质公园绿色发展应该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等结合起来,形成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的合力。地质公园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资源环境,需要很多相关的行业部门,如旅游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环境保护局等的协调与配合,这些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与地质公园绿色发展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如工业的发展需要发展采矿工业,必然会对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地质公园绿色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相背离的,因而需要衔接好地质公园内部区域与外部区域的发展关系,使地质公园能内外互动、相互促进发展。

4.2.2地质公园内外相关利益主体的调控地质公园绿色发展是以当地居民与游客为中心的复合体。地质公园绿色发展涉及到对相关利益主体,包括游客、地质公园内社区居民、地质公园地区居民等的调控。

1)对旅游者进行调控。游客超载会导致旅游环境系统的破坏,而游客过少又会导致绿色旅游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导致地质遗迹区域经济收入低下。一方面,在保证地质遗迹资源与其他绿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地质公园旅游目的地绿色形象的塑造与营销树立地质公园旅游形象,增强地质公园旅游竞争力,吸引游客进入,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为地质公园绿色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在每年的春节、“十一”国庆节等旅游黄金周,在一些主要景区(如小岩湾景区)将游客接待量控制在地质遗迹资源环境容量的范围以内,引导游客去僰王山、凌霄山、泰安石林园区。

2)对地质公园内社区居民进行调控。在地质公园内的社区,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的社会秩序和高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地质公园绿色发展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地质公园面临景区地质遗迹的保护、管理、建设以及旅游开发等问题,同时,也面临景区内社区居民经济的发展问题。虽然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非常重要,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与尊重当地居民文化多样性出发,也不可能完全将地质公园内的居民全部迁出,其经济的发展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依托地质遗迹环境建立绿色社区,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绿色保护意识,树立绿色旅游新形象,引导公园内居民参与管理、经营、保护地质遗迹,让居民充分参与到地质公园绿色发展建设中来,并从中受益,使整个地质公园的绿色发展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

3)对地质公园地区社区居民进行调控。地质公园地区社区居民好像与地质公园的建设没有太大的关系,事实上,地质公园地区社区居民对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质公园社区居民调控涉及到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两个方面的问题。对地质公园地区社区居民调控包括:①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社区环境,打造绿色社区。②对公众进行绿色宣传,加强对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培训,使社区居民成为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爱山养山、爱水惜水”绿色发展的积极参与者。③以地质公园绿色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林产业,依托地质公园发展乡村绿色旅游业。

4.3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调控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区域的绿色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地质遗迹资源外,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绿色发展也非常重要。水资源对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对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园区内部景区的绿色发展,还包括公园周边地区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内外两个区域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良好的地质遗迹资源环境是地质公园绿色发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质公园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是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的背景。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绿色环境包括水、大气、声、地质遗迹和社区等绿色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加强对地质公园内绿色资源、环境的有效调控,打造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形成地质公园区域水质好、空气清新、宁静、卫生的绿色社区环境和旅游环境。

4.3.1进一步加强绿色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为地质公园绿色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是对地质公园绿色发展系统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一方面,对已经开发的景区(如僰王山景区)进行深度开发,深度挖掘其旅游资源的潜力,在基础设施等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可以对地质公园规划区内处于原始保护状态的泰安石林和凌霄山景区进行适度开发;另一方面,对地质公园地区的绿色旅游资源(如绿色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打造乡村绿色农业旅游,与地质公园绿色旅游捆绑式发展,提升地质公园旅游新形象,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4.3.2多渠道加大绿色环境保护力度地质公园的开发导致更多游客的进入,再加上人们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会对地质公园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污染等。因此,应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建设节水型社会。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增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少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同时重视公园及周边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对于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参考文献:

[1]俞海.中国“十二五”绿色发展路线图[J].环境保护,2011(1):10-13.

[2]张晓强.中国绿色发展战略路径[J].政策瞭望,2010(7):49-50.

[3]夏宁,夏锋.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对在海南率先建立全国第一个环保特区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0):13-22.

[4]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十二五”规划[J].农场经济管理,2011(4):10-21.

[5]兴文县年鉴编辑委员会.兴文年鉴(2001)[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王兴贵,唐德华,崔宝禄,等.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与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9,29(1):101-104.

[7]温涛,赵小洪.兴文石林地质地貌景观的脆弱化趋势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9):142-145.

[8]任德有,叶小华,王文敬,等.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环境敏感度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09,29(1):87-90.

[9]张斌,舒成强,税伟,等.云贵高原北坡石漠化地区近50a降水波动分析——以四川省兴文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2):1156-1161.

[10]杨娟,王昌全,李冰,等.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8):249-253.

收稿日期:2011-12-13

世界文化发展篇4

论文摘要: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中国政府在保护民族音乐和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音乐文化.历经漫长的岁月而保存至今,并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成为一座传统音乐文化的宝库。历代以来.各族人民一直传承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可以说,我国音乐文化本身就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大文化集合。近代以来世事巨变,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空前严峻,连连遭受重大损失。社会政治动荡、内外战乱、强敌入侵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以及西方音乐的大量涌入,使得人们学习、接收和欣赏音乐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音乐也遇到了无数巨大的新挑战。

当前.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加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由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平等相处和交往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在发达国家,有一种以强势经济为后盾的强势文化主宰世界的趋势,使得部分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冲击,有些已经濒临。特别是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更好地展示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文化生存空间,在2001年的联合国文明对话年活动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化宣言》,宣言认为文化多样化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尤其是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处于生存困境中的文化遗产。成为时代赋予世界各国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正视当代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危机意识。实际上,我们要认识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既有同步的一面又有独立的一面.任何以牺牲文化建设来进行经济建设的做法都是万万不可取的。

在中华文化已有的各种传承方式中,努力建立一种严格意义的“原样保存”模式,不仅仅是借用今天的录音、录像、书籍记录等现代化保存手段,记录下传统的“此刻”状态,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发自内心对传统的尊重和珍惜。为当代及后代负责的态度,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尽可能地将传统原样保存和继承。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在保存自己文化遗产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任何轻言“创新”都是很危险的.只把传统看成“创新”的垫脚石.更是非常可笑的。马克思指出,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永远起着后人难以企及的不可代替的“典范作用”。

随着世界多元文化思想的不断传播,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喜讯捷传。我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蒙古长调民歌(与蒙古国共同申报)和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先后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在为中华民族有如此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人们传统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文化选择多元的冲击,部分传统音乐文化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使在风雨飘零中的传统音乐受到了历史性的挑战。我们没有理由不将这些遗产保护好、管理好、传承好。

近年.国家针对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的现象,采取了相关的保护政策。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政府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及总体目标,大大推动了对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力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有史以来,官方大规模地保护传统文化正深入发展。

此后,部分专家认为“申遗”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好手段,特别是在地方政府中也有这种想法。而一些地方政府却往往借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其结果是“政绩”有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如果仅仅通过“申遗”来保护文化遗产.将对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只通过“申遗”保护,则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申遗”是一种手段,保护文化才是最终目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多种多样.不能在“申遗”这一棵树上“吊死”。传统音乐是我们自己的精神文化,不论是否“申遗”,它都是我们世代相传、不可丢弃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自觉保护这份遗产。人们最初是自发学习和传承传统音乐的,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乐师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传承后继乏人,只要有人习之,他们便竭尽全力“传道、授业、解惑也”。政府的帮扶有利于乐社的发展,但传统音乐始终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传统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民间。我们认为,政府的积极、正确引导有利于传统音乐的健康发展。乐师不仅要推动乐社发展.而且要自觉保护祖上留下的音乐文化,积极招纳、吸引新成员加入乐社,培养新会员和知音,因为人们的需要是传统音乐真正存在的价值。

总之.处于自发状态下的传统音乐人.不但要自醒,而且要自觉保护传统文化,要有一种对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珍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子孙负责.尽可能将这份遗产“原样”传承下去。

历经岁月的洗礼而保存下来的传统音乐.虽然在当代急剧变化的浪潮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但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河北省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无论是来自外界的压力或是隐存于内部的危机,都从未令它放弃过生存的希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善于利用各种变体巧妙地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e2]河北省高碑店市虽紧邻京郊,尤其是部分大型企业人住该市后,使得其经济快速发展,但城郊的虎贲峄南乐会依然茁壮成长。另外,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民间乐社遍地开花,尤其在广州,以及广州附近的番禺、佛山、中山等地较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番禺区有大大小小的民间乐社60个”,它们依然活跃在民问社区。因此说,中国传统音乐依旧前景光明。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壮大。并非有些学者所担心的那样——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消亡。

世界文化发展篇5

关键词:生活世界;课程文化;重建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06-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强调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统一,这就是从“生活世界”的视域来重新审视课程文化,以期通过回归生活世界来重建学校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课程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生活世界是课程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课程文化的重建只有在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一、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活世界”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象哲学和生命哲学的基本范畴,它是现代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代表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生活世界观。生活世界是一个相对概念化的命题,自胡塞尔(e.Husserl)以来,许多哲学家都试图揭示“生活世界”的内涵,有“生活世界”(Lebenswlt)“日常生活世界”(alltaeglicheLebenswelt)或“周围世界”(Vmswelt)“日常共在的世界”“生活形式”(LebenForm)“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等。尽管哲学家关于“生活世界”的论述各不相同,但是都包含一个共同的理念: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到人生活的日常生活中,把人从科学理性世界中解放出来,使人回归到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

“生活世界”是哲学特别是现象学的专有术语,有其特定的内涵[1],生活世界中蕴涵着一种新的动态生成性思维方式和人本化价值观念。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来重新建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的学校课程文化,以促进学校课程文化的动态性创生化发展,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因此,从“生活世界”视域来重建学校课程文化就成为一种必然。

首先,“生活世界”视域下重建学校课程文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文化是课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课程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的文化活动不可能逃离“文化―人”这个圈子而成为世外桃源[2],而文化的价值取向又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结构功能等等。因此,课程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化过程,人在创造一个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着人本身。课程应该在兼顾文化传承功能的同时,提升课程对文化的创造功能,强调人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地位,关注每一个个体在课程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其次,“生活世界”是催生课程文化的源泉。生活世界是一切人类文化生成、发展的源泉,学校课程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过净化了的、简化了的、平衡了的生活世界中某一特定群体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是同生活世界有着必然的相关性的。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呈现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特征,是随时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又是基于一种教育资源的立场来传承、创造、培育人的特殊文化形式,它必然具有培育人的特性;课程作为一种文化,源于生活世界,同时又超越生活世界,是对生活世界中各种事物、现象认识的净化、简化和超越。

此外,课程文化与生活世界的主体都是人,都是通过人在其中的活动而生成的客观世界,都凸显出一种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和人本化的价值观念,都体现出对人作为主体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指向。因此,课程文化与生活世界是密切联系的,生活世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源泉,是课程文化得以存在的基础。

二、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内在诉求

课程文化重返生活世界,寻找在单纯的科学世界发展中失落的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主体性,确立一种全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3]。生活世界是人的世界,是人日常生活的世界,是人生存、实现人生价值、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价值、追求人之为人的“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与课程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课程文化是源于生活世界,又不同于生活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经过社会净化、简化,平衡的人类文明的精华。学校课程文化的发展同时又受生活世界中各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并直接影响课程文化的选择、生成与发展。

1.回归生活世界:一种人本化价值观念

生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生活世界所追求的根本意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涉及生活世界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生活世界是人在其中的“活的”世界,它的中心是人,是人的生存和人生价值。生活世界是非课题性、非抽象化、非理性化、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人是世界存在的主体,是这个世界得以生成、发展变化的基本因素。在生活世界中的人是“动态生成的人”[4]。人作为生成性的人,具有独特的动态发展变化性,同时又是具有历史存在性的、不断从历史发展变化中寻找人的本真意义的个体的人。因此,生活世界蕴涵着一种人本化的价值观,生活世界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以人为本的世界。

2.回归生活世界:一种动态生成性思维方式

生活世界中也蕴涵着一种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生活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世界,在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人的思想观念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在动态生成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理性世界重视事物的固有本质,把一切事物都预设为一种静态状态,由孤立自存的、自我封闭的实体构成,追求事物共性、同一性和抽象化的忽视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思维方式。而生活世界中的思维方式恰恰与之相反,把人作为主体存在,注重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生成性的发展,注重事物发展的过程,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和动态生成性,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共存的主体间不断交互作用;同时又注重个体个性差异,注重研究与人相关的具体问题的发展变化过程。

因此,生活世界的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只有人作为主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并能够从人自身或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更高层次上来解释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和人的生命、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等的问题,这样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人生活的真实的生活世界。

3.回归生活世界:一种多元、多向度的课程观

生活世界是一个多元的、多向度的世界,这就意味着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必然要向多元化、多向度的方向发展。课程文化与生活世界的主体都是人,课程文化的发展主要是“文化―人”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内容、设计、组织和评价等都是围绕生活世界展开的,并反映生活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事实。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多元的,由各种不同的文化所组成的,课程文化就必须反映生活世界的这种多样性和多元化,追求一种多向度的课程文化。

因此,要实现多元化、多向度的课程文化观,就必须关注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把生活世界中的多元、多向度的观念引入到课程文化的发展中,促进课程文化向多元化、多向度发展。

4.回归生活世界: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课程文化和生活世界的主体都是人,在生活世界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自由的,人与人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课程文化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观,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给予学生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和平等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并在活动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进行交流。基于生活世界基础上的课程文化就是要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和灌输中解脱出来,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就是要建立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在对等的主体地位中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民主和平等的学习环境,确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观。

5.回归生活世界:一种生活化的教学观

课程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就是要提倡一种生活的教学观,把学生从单纯的科学世界中解脱出来,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化的教学观是一种基于生活世界所倡导的人本化价值观念和动态生成性的思维方式,不是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和现象都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树立一种生活价值观。生活化的教学观所提倡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一种现实的生活世界,教师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二者不是对立的两级,是课堂生活中的共同体。因此,教师就必须树立一种人本化的价值观,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建构课堂生活。

三、生活世界视域下课程文化重建的基本路径

课程文化作为一种源于生活世界又高于生活世界的特殊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在性。“生活世界”视域下课程文化重建的发展路径主要是重建培育人的文化,是在传承人类文化的基础上,又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创造新的文化。因此,“生活世界”视域下课程文化重建是对现有的课程文化进行改造、重组,从而赋予课程文化新的时代意义。

1.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观

课程文化的重建,关键在于课程文化观念的更新,观念的趋向决定行为动作的趋向。课程文化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实现课程文化观念更新的必由之路。回归生活世界,寻找在单向度的课程文化世界中失落的作为个体存在的儿童的主体意识,倡导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科学理性世界的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观念。生活世界中倡导的是一种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和人本化的价值观念。课程文化的重建,旨在回归儿童自由、自主生长的精神家园,把儿童看成是“动态生成的人”,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人。课程文化的重建以及整个课程文化的发展,依赖于儿童个体的发展,儿童是课程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创造者。

2.从单向度文化转向多向度文化的课程观

长期以来,课程文化都是以单一的社会主流文化为主的,课程在随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传递社会主流文化的工具,课程文化变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物,呈现单一的、专制的特性。重建课程文化,必须改变课程专门为社会主流文化服务的、体现国家意识的局面,回归生活世界,把生活世界中的多向度的文化知识纳入课程文化的体系中,使课程文化从单向度文化转变为多向度的充满人文色彩的人性化的文化形式。回归生活世界,重建课程文化,就意味着要从生活世界的多种多样的文化中选择、组织适宜儿童发展的、具有培育人文性质的文化知识,使课程文化从单一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充分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使儿童能够从多向度的课程文化中摄取成长发展所需要的“营养”,真正体现课程文化培养人、发展人、教育人的动态生成性。

3.提倡生活化的教学观,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内在统一

课程文化要突破单纯的科学世界的束缚,从科学世界一统天下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回归生活世界,回归课程文化的本真意义和历史使命,在发挥课程文化传承知识功能的同时,也要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发展新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重建,旨在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完美整合,促进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回归生活世界,实现课程文化的重建,只有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的整合,把科学理性与人文感性世界真正结合,把真、善、美贯穿于儿童生长发展的全过程中,重视儿童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体验、感悟、理解等情感发展,重视儿童本身的主体存在,把生活化的教学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才能使课程文化真正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4.关注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强调一种形式上的回归,不是要儿童与教师从教室、课堂迁移到社会、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授课,而是提倡一种价值观念,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本化价值观念,把儿童作为主体存在的个体来看待,体现儿童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人”的自主、自由、平等。基于生活世界基础上的课程文化的重建,就是要关注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把儿童作为课程文化中的独立存在的主体,把由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主体与客体间的权威、服从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间的民主、平等的交往关系。在这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尊重儿童个体存在的独特的个性差异,把关注的焦点指向与师生主体相关的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关注儿童发展中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努力帮助儿童建构一种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生活方式,实现儿童作为主体存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民主与平等。

参考文献:

[1]魏宏聚.“生活”与“生活世界”:误解及其隐喻[J].教育科学,2011(10).

[2]于洪卿.关于课程的文化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1).

[3]靳玉乐.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4]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1).

[5]刘旭东.生活世界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

[6]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7]夏宏.生活世界:从科学批判走向社会批判[J].广东社会科学,2011(1).

[8]刘娜娜.回归生活世界的课堂文化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

[9]赵长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与前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3).

[10]王平.课程文化变迁路径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0(4).

收稿日期:2012-11-20

世界文化发展篇6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从古代遗产到现代遗产;从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这种发展还反映在全社会对遗产关注点的变化,即:从关注遗产点的时代断代到关注遗产点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从关注文化到关注文化与自然的互动;从关注物质遗产到关注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共生;从关注物质遗存到关注物质遗存与社会和人的关系;从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到关注全民参与保护、保护惠及民生的实践。这种认识上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体现出遗产保护与当地社会发展的和谐共进。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今年庆祝《公约》诞生40周年的主题为“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本地社区的作用”,凸现对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及其与社会民众的关注。

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世界遗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世界遗产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可持续发展”一词,由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威胁的发展”,体现了代际公平原则。

放眼世界,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见诸于《世界遗产公约》;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进一步明确“保护、保存自然和文化遗产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2002年在纪念《公约》30周年的《布达佩斯宣言》中提出,应“寻求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以正确处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公约》诞生35周年之际,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世界遗产战略”从“4C”(可信度/Credibility,保护/Conservation,能力建设/Capacity-buiding,宣传/Communication)上升为“5C”,增加了“社区”(community)概念,强调当地民众对世界遗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002年,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峰会上,确定“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前三大支柱是社会、环境、经济),而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物质体现和存在基础,在发展中扮演重要的精神、知识和情感层面的角色。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去年在巴黎召开的第17届大会,通过了《巴黎宣言——遗产作为发展的驱动力》,提出在发展进程中把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强调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作用。而《国际文化旅游》、《文化线路》以及《关于文化遗产地的阐释与展示》,为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指导意见。

概括起来,世界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文化、社会和经济资本,是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好文化遗产,使之永续传承,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状况

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1987年拥有第一批世界遗产,到现在共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0处,自然遗产9处,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处。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一是种类丰富,包括了《世界遗产公约》规定的所有类型。二是分布地域广,分布在平原、山区、沙漠、海岛、高原。三是时间跨度大。四是文化多元。有汉文化为主导的遗产地,还有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

中国政府始终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健全法律体系

为切实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2006年出台了《长城保护条例》,这是中国首次就单项文化遗产颁布的专项法规,为开展巨型、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工作做出有益尝试。此后,中国陆续出台了针对单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条例,如《云冈石窟保护条例》等。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国家层面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依据的法律2部,行政法规3个,部门规章1个,规范性文件7个。各地根据遗产地自身特点和保护需求“量体裁衣”定制法律规章和政府规范性文件,其中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分别达到30多个,初步构建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法规体系。

(二)完善管理机构

国家文物局于2002年成立了世界遗产处,于2011年2月在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正式加挂世界文化遗产司牌子,负责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也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日常保护、管理、监测等工作。国家、省、遗产地各级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并重视人员培养、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高遗产地的保护实力。

(三)建立监管体系

逐步制定了文化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审核管理规定》等制度,基本完善了世界遗产从申报到保护、管理、监测等的完整监管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实行遗产区和缓冲区的保护方案和建设项目审核制度,有效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本体和环境。

(四)实施保护工程

对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本体保护时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规划先行、原址保护、最小干预、不改变原状、保护遗产环境、不在原址重建等原则。

中央财政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世界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环境的安全。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高水平科研机构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科研,重点推进全面排除遗产险情的重大保护工程,指导各地实施了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历史建筑群、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地、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敦煌莫高窟壁画保护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并从中培育、发现最佳做法范例,以促进全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同时,中国政府自2006年来组织实施了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对地跨16省、市、自治区、长达2万多公里的各时代长城进行全面调查和认定。

(五)重视研究宣传

国家文物局鼓励多学科、跨领域开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综合研究,逐步建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体系。先后委托相关单位开展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修订、“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遗产地与经济社会”,“遗产地保护区划”、“遗产地与社区”、“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具有前瞻性的课题研究,为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夯实了理论基础。

世界遗产保护应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同行重视世界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尤其关注对青少年开展世界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2012年无锡论坛,精心筹划了面向广大民众的巡回图片展:“世界遗产进社区”。

(六)注重国际交流

国家文物局与相关国际组织共同主办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大会、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等,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也增进国际同行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统理念、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国际文件。近年,中国还举办了“大地与水:景观美的认知”,“世界遗产监测管理”等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研讨会,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

面对旅游发展的巨大压力,为探讨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2009年,国家文物局与有关国际组织在莫高窟主办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成果对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相关决议做出贡献。

在中外合作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和研究方面,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同行在柬埔寨吴哥窟周萨神庙、茶胶寺等实施的援助保护项目,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进展。

面临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为尖锐的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对中国世界遗产造成很大影响。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就对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古建筑群造成了很大破坏。越来越频繁的台风裹挟暴雨,对福建、广东等地的遗产本体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一些不当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历史村落的格局、环境和风貌,割裂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和谐关系。城镇化迅速吞噬城市周边的文化景观,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迫使历史城镇的街巷尺度、交通吞吐量、建筑密度及基础设施因扩容而面目全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历史村落人去屋空,历史建筑因缺乏维护而损毁。错误观念指导下的旧城改造常常造成历史街区被打造为“假古董”的仿古一条街或成为焕然一新的街区,失去其遗产价值。

世界遗产地面临着巨大的旅游压力。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审议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时,越来越关注遗产地是否就此做好了充分准备、实施了科学防范。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遗产地面临的旅游压力尤其突出。

加强保护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

除做好常规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还应进一步提高“5C”战略的实施水平,促进世界遗产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应在以下方面提升理念:

(一)基于遗产价值的保护

在合理利用世界遗产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对世界遗产价值的保护。世界遗产因其具有超越国界的重要性和价值,即“突出普遍价值”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遗产的价值是所有保护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基于价值的保护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不论是保护管理规划的制定、修改,文化遗产影响评估和预防性保护的开展,还是具体保护工程方案的编制、审核,遗产阐释和展示、环境整治方案的设计、实施等,始终注重所有决策都以价值评估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应把价值评估工作做深、做细,分清每个组成部分具体支撑了哪些遗产价值。这样才能判定哪些干预是允许的,可以干预到什么程度,而哪些干预是绝对不允许的,从而科学规划,合理分配资源,达到保护与发展共生共济的目的。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保护

可持续发展不应片面理解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应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发展宣言》(2001年)论述了遗产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的层面,也是获得更多知识、情感、道德、精神等方面满足的途径。”因此,考核遗产地管理者和地方政府的政绩时不应只看遗产地挣了多少钱,更要看遗产地对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的贡献;要看对青少年的启迪、教育作用;要看遗产地作为精神家园,满足了在社会关系和人文环境迅速变迁的现今社会中人们的怀旧情结和追求内心平和的渴望。

在可持续发展中,发展是核心,可持续是前提。在此语境中,保护与发展不是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文物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其中“合理利用”就是指保护前提下的可持续利用。众多实例证明,那些基于可持续发展实施保护管理的遗产地,特别是在制定规划时就充分倾听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将发展作为规划的一个重要专项统筹考虑,其保护状况往往是最好的,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不错的,而且还能通过合理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总之,在世界遗产保护中,我们应着眼发展,促进合理利用,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世界遗产保护事业,让遗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预防为先的保护

在庆祝《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总结成绩,同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世界遗产保护正日益复杂化、艰巨化,因此需要更加努力地寻求实践全球战略、制定可行性对策的有效途径。及早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主动的预防性保护。

“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重点开展两项工作,一是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并加强动态管理,一是建设覆盖全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前者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一份“具有可信性、代表性和平衡性的”预备名录,将中国境内具有潜在世界遗产价值的储备项目纳入国际和国家的最严格保护范畴,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对其实施预防性保护,不断完善法规、行政、专业和社会层面的综合保护。后一项工作则致力于形成国家、省和遗产地三级互联的动态信息监测和预警管理,将世界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有机结合。通过对可能影响遗产oUV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变化因素的全面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信息,迅速察觉和处置遗产面临的威胁,做到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

(四)基于惠及民生的保护

世界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好核心遗址、建筑及其周边景观,也要保护好遗产地的民众利益。我们要保护遗产地的“硬件”,更要其“灵魂”。

世界文化发展篇7

【关键词】首都;文化中心;意义;效用

一、提升未来首都城市整体能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承袭悠久文化,接轨世界城市。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世界级文化中心建立在文化的高度发展繁荣及具有强大的世界影响力基础上,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现代都市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有利于民主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对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中社会和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世界各国潮流文化在北京这个世界级文化中心交流的同时,提供给我们各国最新的文化体制改革等重要信息,这极大地促进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中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北京从各个功能定位上接轨世界城市,在建设世界级文化中心的高度上谋求发展,以更加强劲的步伐带动北京经济政治社会全方面的发展,带动各个功能定位向世界城市的标准靠拢,把北京建设成功能定位齐全的世界城市。

第二,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方式。

北京建设世界级文化中心城市应当是应对全球竞争的严峻形势的需要,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方式。当今世界的竞争已不单单是经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各国经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并且各国经济都显现出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北京的发展已经日益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全球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北京的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前景、更高的台阶。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北京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占领国际文化影响力的“制高点”,在竞争方式转变的条件下优化竞争方式,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和文化安全,推进和平外交和建立和谐世界的有效战略。建设具有世界级的文化中心,以自己的民族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以更有利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

第三,文化的崛起是国家崛起的明显标志。

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仅是富国强兵,更重要的是我国的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这样我国才能与世界各国互相信任,进而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频繁出现的“中国”,就是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扭曲,由于存在利益文化方面的分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北京建设世界级文化城市,这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繁荣发展,而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形成强大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充分利用,相互包容融合,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以北京为中心形成我国的国家核心价值体系,进而影响世界甚至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真正的实现中国的崛起。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被其他的强势文化取而代之,那么这个国家无论从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成了强国的傀儡,那么无论经济发展的再繁荣也毫无任何价值。文化是一个国家不可取代的灵魂。

二、打造首都世界级文化中心的效用

第一,丰富中华民族及世界各地的精神文化生活。

世界级文化中心的文化必须具备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基本特征。提升未来首都城市整体能级是以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基础,同时吸收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兼容民族性和世界性。几千年文明古国积淀下来的优秀的文化与符合世界价值观念的文化相互交融,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盛宴。例如,2010年,中国共有34家网络游戏企业自主研发的82款网络游戏进入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3亿美元,中国的游戏借助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形式,进入海外市场,使外国消费者更好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著名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借鉴加拿大太阳马戏团、日本宝冢歌剧团、四季剧团等的成功经验,在北京的演出获得阶段性的胜利,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拉动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世界级文化中心,对内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外是文化贸易的繁荣发展,这两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是极具创造力和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将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经济成果,从而提高产业经济的附加值,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于创意资源的激发,来带动和提升整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升级产业结构。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方式来拉长产业的生命周期,进而拉长了产业的价值链;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相关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驱动力;以独立的产业形式存在,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如动画、网络游戏、文艺演出等产业发展,在更高的层次的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正确的方式引导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提升公民素质加强社会的和谐。

文化贸易的波及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带动文化贸易中的先行行业的发展和相关行业的发展。例如,我国戏剧等活动的出口,必然会带动相关演出设备和道具设备的生产,这就是带动先行行业的发展和贸易。而这些相关设备的生产又会带动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又带动钢材、电力等产业的发展。其次,文化产品的出口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后续产业的发展。例如,我国的电影或电视广告的出口的相关产品,如国产的汽车或某些消费品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带动这些产品的出口,这是文化贸易的比较直接的效应。再次,文化贸易的进口,引进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吸收国外的先进的优秀文明成果和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为我所用,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进而以更强的影响力带动经济的发展。

第三,带动北京周边的经济的发展。

北京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以文化为动力带动北京经济的发展,这还将带动京津冀城市圈与环渤海城市圈的快速发展,这个重大意义在我们看来也是从历史经验和世界经验得来的,比如说纽约经济圈,纽约带动的经济圈占全美经济的三分之一还要强。由此可见一个城市的发展对周边城市带动作用之大,影响之深,在国内,北京在京津冀城市圈与环渤海协作区的领头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京津冀城市圈中的天津,河北的发展和北京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圈内部的产业结构等也有不同,北京建设世界级文化中心,文化发展极度繁荣,会带动周边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环渤海都市圈和京津冀城市圈的加速崛起。

第四,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世界影响力。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扩大文化交流进行文化贸易,一方面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扩大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进口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吸收优秀的部分,丰富我们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更好的影响并且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在国际文化方面的话语权,主动的参与全球竞争,这样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以文化的方式占领国际影响力的“制高点”。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以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其中越来越凸显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若没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化,那这个民族不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所以建设世界级文化中心可以在竞争方式转变的条件下优化竞争方式,以更有利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和文化安全,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世界影响力。

总之,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从中心城市的调整优化、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到产业布局、资源的节约利用,生态环境的建设等等,无不彰显着首都北京在发展世界级文化中心的全国核心效用。

参考文献:

[1]陈金松.世界金融危机的文化层面反思[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9(6):48-50.

[2]余种夫.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及面临的挑战[J].专题研究,2010(4):11-13.

[3]耿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范式创新与文化使命[J].城市问题,2011(1):38-40.

[4]连玉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0(3):12-14.

世界文化发展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平与发展现代化文明

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逐渐转化为我们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我们的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新思想。深入分析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的和谐社会,它不仅具有中国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和历史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图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一、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带给世界的新理念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产品十分丰富、社会充分发展、各方面关系都十分和谐适应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内部之间、自然、人和社会之间互相融洽、彼此协调、关系良好、有机整合、社会运行没有冲突的状态,这是有机统一、和谐互动、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中国是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的和谐,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发展大业。

协调处理好利益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这场改革就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秩序,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伟大祖国巨大的发展的成果,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和谐中国”是现阶段我们的必然选择,表明中国在现阶段要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因为我们自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人的发展,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起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互相和谐、适应和互相促进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006年6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国家主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这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的理念,而应该成为区域的发展理念。“和谐亚洲”就是为了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美好目标,尊重各国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构筑密切的伙伴关系,为实现亚洲各国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和谐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于其中,这是合乎亚洲实际的,因为亚洲各国现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实现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和谐是最佳的理念。

和谐世界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是把和谐理念扩展到世界范围,这是站在世界视角上推广这一新理念,它适应了当今世界的现实。2006年,主席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他指出: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携手合作,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以,和谐世界的特征是和平和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的世界是多样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并存在多种差异的世界,怎样来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和谐”与“中庸”、“和合”和“天人合一”等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之一,从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给了“世界启示”,和谐理念有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亚洲和世界。

二、和谐世界:中国复兴的时代条件

从中国思考世界来看,中国给了“世界启示”;从世界思考中国来看,世界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机遇”,即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有利于中国复兴的国际关系。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上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战争与冲突,但一直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和平是主旋律。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痛苦之后,更加珍惜和平环境和和平的生活,这是世界和平的群众基础。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日益向着多极化的发展,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使和平有了力量保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虽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却更加坚定了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因此,和平是时代主题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向一体化,我们不可能想象中国能在战火纷飞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自己的和谐社会。和平也有它的辩证法,当前的和平的环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又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个主题之一,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国的发展,两者面临相同的主题。同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而且更需要发展得更快、更好些。然而,世界发展面临着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贫富差别日益悬殊,贫困与饥饿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技术鸿沟进一步扩大,世界分化在扩大;贸易摩擦增多,贸易摩擦频繁不断。当前,全球化时代的贫困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那样是“丰裕中的贫困”,一些国家丰裕,另一些国家极端贫困,丰裕和贫困并存,富裕与贫穷同在,穷与富对比鲜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的共同的普遍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广大不发达国家极端贫困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不发达国家的贫穷的国际环境中也不可能长久。所以,当前世界的发展需要用一种新理念来指导,即和谐发展。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契合的,中国的主流与世界的主流“合二为一”,必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尽管世界还不安宁,局部战争曾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时表现的很突出,恐怖主义和贩毒、国际犯罪等还影响着国际社会,但是,国际形势比以前缓和得多了,那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大战”之势不存在了,取战争而代之的是国际竞争。目前,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科学与技术和民族凝集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比以前更有活力。在国际关系中,解决矛盾、冲突和摩擦等问题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是靠对话来解决,并且大量的国际组织(例如伙伴关系)为此提供平台。国际关系中虽有对立和矛盾,但共同利益却日渐增多。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理念。

中国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复兴具有世界意义,是世界复兴的一部分,是世界走向全面复兴和共同复兴的必要步骤。这与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特点具有相似的特点,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复兴对世界的共同和全面的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复兴需要和平和和谐的国际环境才行。

三、和谐:现代化的历史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股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转变。自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作的问世,人们对现代化现象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在此后,现代化的步伐被推动得进一步加快了,理论成果也大大丰富了。

现代化是什么呢?塞缪尔·亨廷顿于1976年对现代化的理解如下: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了,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1993年,a.R.德塞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合理分界点的判断,这些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通过现代化,人类将进化到一个理性阶段的新水平,使其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的和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现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尽管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同,但都有共同点。所以,笔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当代社会最先进特征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关系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民主化等等,特别是人的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现代化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目的,人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能动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是无主体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不断向更先进和更高级方向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考察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和谐是现代化到今天的必然的内容,因为早期的现代化是片面的,内容上是不全面的,形势是单一的,因而是不和谐的。现代化到现在应该是渐渐走向全面和多样,因而,和谐应是其要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现代化最初的开始,一方面,人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资本的本性使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人对人是狼”的局面,资本和人格化的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不仅使人被极端异化了,而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尖锐地对立,同时,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尖锐的,社会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对立和对抗时时发生,现代化异化成了人的对立面。然而,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社会的持续紧张是危险的。因此,现代化一路风雨走到现在,再也不应该是它最初的样子,和谐应该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历史选择了现代化,现代化选择和谐,和谐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化既是世界的又是历史的,和谐应该成为现代化发展到现在的历史特征。

四、和谐社会:人类进入自由王国入口

文明是人类的特有现象,因为有了文明,人类才告别了野蛮、无知和愚昧的状态,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开端,人类才开始用文明来书写自己的历史。考察人类的文明的历史,人类的文明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和谐文明、对抗文明、和谐文明和自由文明。人类文明的4次转型告诉我们:人类现阶段的和谐文明是人走向自由王国的人口,和谐文明是我们走向自由王国的准备,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必经的阶段。

文明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的成果的综合和总和。文明是人类自由自觉地活动的结晶,是实践的产物,因此,文明是人的主体性的实体化和对象化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它是物,也是人的本质力量。文明具有积累性,人类生生不息,一代代地创造,是后一代人在前一代人的基础上进行,文明一代代地积累文明具有扩大性。文明程度与人的自由程度是一致的,所以,文明是人的自由的尺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文明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次是原始的和谐文明,这是与人类的不发达的状态是相对应的。在人类诞生的初期,人类还没有从自然中完全脱离出来,还没有把自己与动物完全区别开来,这时,自然因素在人的活动中居优势和支配作用,人在自然界面前还无能为力,还受自然的奴役和支配,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活动还带着自然的性质而存在。人的活动显现出整体的原始性、自然性,人与客观对象浑然于自然的一体中,为了生存和面对自然,人只能相互依赖,“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

世界文化发展篇9

论文摘要:站在世界的视角上,从中国出发来思考世界,由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给世界以“世界启示”;当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国际关系的状况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和“时代机遇”。站在历史的视角上,和谐应该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同时,和谐文明也是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代形式。

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正逐渐转化为我们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我们的政策都体现了这一新思想。深入分析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的和谐社会,它不仅具有中国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和历史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以图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作进一步的挖掘。

一、和谐世界:和谐中国带给世界的新理念

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产品十分丰富、社会充分发展、各方面关系都十分和谐适应的社会,是指社会系统内部之间、自然、人和社会之间互相融洽、彼此协调、关系良好、有机整合、社会运行没有冲突的状态,这是有机统一、和谐互动、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中国是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的和谐,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发展大业。

协调处理好利益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前,我们正在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是一场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改革,这场改革就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秩序,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伟大祖国巨大的发展的成果,这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

“和谐中国”是现阶段我们的必然选择,表明中国在现阶段要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因为我们自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我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已经影响到人的发展,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起社会各方面关系的互相和谐、适应和互相促进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2006年6月17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会议上,国家主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所有亚洲国家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这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的理念,而应该成为区域的发展理念。“和谐亚洲”就是为了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的美好目标,尊重各国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构筑密切的伙伴关系,为实现亚洲各国发展繁荣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和谐作为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一个重要的主题贯穿于其中,这是合乎亚洲实际的,因为亚洲各国现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实现共同的发展的目标,和谐是最佳的理念。

和谐世界是和谐中国新理念的又一次巨大发展,是把和谐理念扩展到世界范围,这是站在世界视角上推广这一新理念,它适应了当今世界的现实。2006年,主席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他指出: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携手合作,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以,和谐世界的特征是和平和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的世界是多样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不平衡并存在多种差异的世界,怎样来促进世界的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和谐”与“中庸”、“和合”和“天人合一”等一样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之一,从和谐中国、和谐亚洲到和谐世界,中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给了“世界启示”,和谐理念有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亚洲和世界。

二、和谐世界:中国复兴的时代条件

从中国思考世界来看,中国给了“世界启示”;从世界思考中国来看,世界给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机遇”,即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有利于中国复兴的国际关系。

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世界上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战争与冲突,但一直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和平是主旋律。现在世界各国人民在经历了“二战”的痛苦之后,更加珍惜和平环境和和平的生活,这是世界和平的群众基础。随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世界日益向着多极化的发展,制约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使和平有了力量保证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局部战争、跨国犯罪等问题,虽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却更加坚定了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因此,和平是时代主题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走向一体化,我们不可能想象中国能在战火纷飞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自己的和谐社会。和平也有它的辩证法,当前的和平的环境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又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个主题之一,而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促进中国的发展,两者面临相同的主题。同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而且更需要发展得更快、更好些。然而,世界发展面临着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贫富差别日益悬殊,贫困与饥饿是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技术鸿沟进一步扩大,世界分化在扩大;贸易摩擦增多,贸易摩擦频繁不断。当前,全球化时代的贫困正如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所说那样是“丰裕中的贫困”,一些国家丰裕,另一些国家极端贫困,丰裕和贫困并存,富裕与贫穷同在,穷与富对比鲜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的共同的普遍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广大不发达国家极端贫困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不发达国家的贫穷的国际环境中也不可能长久。所以,当前世界的发展需要用一种新理念来指导,即和谐发展。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世界的发展主题是契合的,中国的主流与世界的主流“合二为一”,必然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同时,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尽管世界还不安宁,局部战争曾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时表现的很突出,恐怖主义和贩毒、国际犯罪等还影响着国际社会,但是,国际形势比以前缓和得多了,那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大战”之势不存在了,取战争而代之的是国际竞争。目前,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才、科学与技术和民族凝集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比以前更有活力。在国际关系中,解决矛盾、冲突和摩擦等问题的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更多的是靠对话来解决,并且大量的国际组织(例如伙伴关系)为此提供平台。国际关系中虽有对立和矛盾,但共同利益却日渐增多。和谐世界理念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理念。

中国是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复兴具有世界意义,是世界复兴的一部分,是世界走向全面复兴和共同复兴的必要步骤。这与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特点具有相似的特点,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复兴对世界的共同和全面的复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复兴需要和平和和谐的国际环境才行。

三、和谐:现代化的历史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股浪潮,已经席卷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转变。自从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作的问世,人们对现代化现象和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在此后,现代化的步伐被推动得进一步加快了,理论成果也大大丰富了。

现代化是什么呢?塞缪尔·亨廷顿于1976年对现代化的理解如下: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了,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1993年,a.r.德塞认为:现代化的目的在于把握、评估和量化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及其合理分界点的判断,这些巨大量变和深刻质变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通过现代化,人类将进化到一个理性阶段的新水平,使其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的和合理的基础之上。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另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指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现代世界的先进水平。尽管人们对现代化的定义不同,但都有共同点。所以,笔者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当代社会最先进特征的过程,它包含社会的各个方面。

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关系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民主化等等,特别是人的发展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现代化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目的,人是现代化实现的关键能动因素,没有人的现代化是无主体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不断向更先进和更高级方向变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考察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和谐是现代化到今天的必然的内容,因为早期的现代化是片面的,内容上是不全面的,形势是单一的,因而是不和谐的。现代化到现在应该是渐渐走向全面和多样,因而,和谐应是其要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

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现代化最初的开始,一方面,人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以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资本的本性使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人对人是狼”的局面,资本和人格化的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不仅使人被极端异化了,而且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尖锐地对立,同时,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尖锐的,社会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对立和对抗时时发生,现代化异化成了人的对立面。然而,自然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社会的持续紧张是危险的。因此,现代化一路风雨走到现在,再也不应该是它最初的样子,和谐应该是当前和今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后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历史选择了现代化,现代化选择和谐,和谐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现代化既是世界的又是历史的,和谐应该成为现代化发展到现在的历史特征。

四、和谐社会:人类进入自由王国入口

文明是人类的特有现象,因为有了文明,人类才告别了野蛮、无知和愚昧的状态,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开端,人类才开始用文明来书写自己的历史。考察人类的文明的历史,人类的文明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和谐文明、对抗文明、和谐文明和自由文明。人类文明的4次转型告诉我们:人类现阶段的和谐文明是人走向自由王国的人口,和谐文明是我们走向自由王国的准备,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必经的阶段。

文明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的成果的综合和总和。文明是人类自由自觉地活动的结晶,是实践的产物,因此,文明是人的主体性的实体化和对象化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它是物,也是人的本质力量。文明具有积累性,人类生生不息,一代代地创造,是后一代人在前一代人的基础上进行,文明一代代地积累文明具有扩大性。文明程度与人的自由程度是一致的,所以,文明是人的自由的尺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文明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次是原始的和谐文明,这是与人类的不发达的状态是相对应的。在人类诞生的初期,人类还没有从自然中完全脱离出来,还没有把自己与动物完全区别开来,这时,自然因素在人的活动中居优势和支配作用,人在自然界面前还无能为力,还受自然的奴役和支配,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活动还带着自然的性质而存在。人的活动显现出整体的原始性、自然性,人与客观对象浑然于自然的一体中,为了生存和面对自然,人只能相互依赖,“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

世界文化发展篇10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旅游开发

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许多旅游地因被冠上“世界遗产”之名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旅游者和投资客。世界遗产在旅游开发背景下面临着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在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于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修旧如旧的“保护”和超量的游客观赏,对古迹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了极大影响,以至使之成为“濒危遗产”。一种是原本不太知名的文物古迹,因被列入世界遗产而受到特别关注和保护,文物的价值得以发掘和整理,并成为地方旅游发展的品牌形象和核心景区。

我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从1987年我国首批6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0年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2项遗产申报成功,我国共有40项遗产(文化遗产2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自然遗产8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和西班牙(42项)。

随着遗产价值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学者有关世界遗产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申报的标准解读、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遗产的真实性和原真性、遗产的文化与价值等方面。尹国蔚通过计算比例和密度,分析了各大洲及全球世界遗产的分布特征,但对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2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点

2.1 从分布流域看,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留存有众多的文化遗迹,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也相对较多,从表1中可以看到,包括遗产扩展项目在内,黄河流域有18处文化遗产人选《世界遗产名录》,长江流域有10处。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遗产数量较多,这一分布特点与中华文明繁荣于中原地带、在此留下众多人文遗存有很大关系。近年来珠江流域、辽河流域的文化遗产逐渐受到重视,珠江流域有4处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辽河流域也有4处(其中3处为遗产扩展项目)入选。

2.2 从分布行政区划看,涉及省市众多,分布不平衡

从遗产分布的行政区划上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布于20个省市,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市(见表2)。随着遗产申报策略的转变,在捆绑式、联合式、扩展式申报策略的指导下,未来各省市的文化遗产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2.3 从中报时间看,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经历了三个阶段。1987年~1995年为突变型阶段,具体表现为申报没有规律性,如:1987年申报成功6项(含1项双重遗产),1990年申报成功1项(双重遗产),1994年又申报成功4项;而1988年、1989年、1991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这6年没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2002年为渐变型阶段,其间申报成功的情况是:1996年2项(含1项双重遗产)、1997年3项、1998年2项、1999年2项(含1项双重遗产)、2000年6项(2项为扩展项目)、2001年2项(1项为扩展项目),2002年1项(扩展项目)。2003年2009年为平稳型阶段,每年申报成功都不超过2项:2003年2项(扩展项目)、2004年3项(2项为扩展项目)、2005年~2010年每年有1项(见表3)。

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中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早期对遗产保护和申报的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对遗产的保护主要是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引导,在早期旅游业还没有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前,地方政府对保护遗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二是近期出现的遗产申报平稳现象,主要是受到“凯恩斯一苏州决议”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政策变化的影响,中国开始注重自然与文化的平衡发展。“凯恩斯一苏州决议”规定,每年每个国家限报2项,而且必须有1项是自然遗产,这样在申报过程中不能再片面强调某一种类型的遗产价值了。

2.4 从儒释道文化遗址数量看,以佛教遗址为最多

从儒、释、道文化遗址分布的数量看:佛教文化遗址有7处,包括的布达拉宫、四川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重庆的大足石刻、甘肃的莫高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山西的云冈石窟和五台山;儒家文化遗址有4处,包括北京的故宫和天坛、山东的孔府孔庙孔林以及河南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道家文化遗址有3处,包括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四川的青城山一都江堰、福建的武夷山。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佛教文化遗产保存较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佛教文化的普适性已得到世界认同,其独特性价值更易于得到遗产委员会专家的青睐。

2.5 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看,建筑设计、雕刻艺术等受到专家青睐

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1项的有16处、符合第Ⅱ项的有21处、符合第Ⅲ项的有24处、符合第Ⅳ项有20处、符合第V项有10处、符合第Ⅵ项有17处(见表4)。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雕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文化特色的有形载体。

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使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研究将人与环境、自然与文化之间的有机关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正从重视单一类型的遗产保护,向同时重视由文化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类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过渡。1987年以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观念上不断前进,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走出了历史文物和风景名胜的局限,从“死的”、孤立的“点”走向“活的”、综合性的、联系完整的文化景观;不再单方面地展示帝王和贵族宫殿的壮观和辉煌,而是走向更全面地反映中国文明历程中人民与土地关系的文化景观。在2000年澳大利亚凯恩斯世界遗产大会上,入选的青城山一都江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等遗产,总体上体现出了这种集合性特色。其中青城山与都江堰,同在一个区域内,都是道法自然的文化典型,具有联合申报的优势。西递、宏村是地方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体现了我国从原来注重贵族豪宅和宫殿转向注重普通民众的居住空间。

3 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要求影响着申报工作策略

《世界遗产名录》从1976年建立发展到今天,它所刻意关注的遗产目标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随着世界遗产总数的不断增加,国际社会审视遗产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了,因此要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突出的和普遍价值的项目。二是“凯恩斯一苏州决议”之后,为了使世界遗产的分布更具有平衡性,要求有20项以上遗产的4个国家少报或暂停申报,同时规定1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1个世界文化遗产。

国际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审定规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日益重视更具特质的遗产,如人类起源遗产、神秘遗产。这些遗产不能完全获知其来龙去脉,但因其具有的特殊意义,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而被列入名录之中。我国的史前岩画、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遗址、金沙遗址、广西花山崖壁画就具有这种特征。

二是联合申报项目成功的把握更大。几个国家联合申报的项目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两个国家共同申报并共享1项世界遗产在欧洲、美洲、非洲都已经出现。我国的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跨国的文化遗产可以走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的路子,目前此项申报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三是文化景观遗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遗产名录》的青睐。文化景观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它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取向,与单纯的主要以考古、建筑物、遗迹构成的文化遗产相比,文化景观遗产代表着人对所生活的世界认知的一种进步。我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众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景观。

随着国际上有关世界遗产申报和审定规则发生的变化,国内对线性文化遗产(包括遗产廊道)、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日益被强调,这三大类遗产也首次出现在国家文物局2006年12月15日公布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中。列入最新《预备名单》的35项文化遗产是从全国申报的129个项目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包括古迹类5项、遗址类8项、建筑群类14项、文化景观2项、文化线路3项、工业遗产3项。其中线性遗产有:大运河、丝绸之路中国段、坎儿井;工业遗产有: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中国古瓷窑址、古铜矿遗址;文化景观有:杭州西湖一龙井茶园、哈尼梯田等。这份预备遗产名单,既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体现了近年来国际上对于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的新认识、新拓展。

4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方向

4.1 要重视尚未申报的部分省份,体现文化权力与利益的平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遍布20个省份,但还有部分省份没有世界遗产。因此在未来的申报中,应兼顾各个省份之间文化和经济利益的平衡。对于那些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和代表性、可以填补空白的,要极力促进其按照申报政策要求,实行联合式、捆绑式申报。对于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应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在保护资金和申报名额上给予一定优惠。如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量搞工业生产,但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具有旅游吸引力,适合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4.2 强化文化认同意识,将遗产申报上升到为国家统一服务的高度

随着全球遗产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遗产是关乎民族自我认识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遗产可以作为消弭彼此纷争的切入点,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共存成为可能。文化遗产是民族认同的终极表现,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多元的文化艺术形式,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文化遗产具有整合性和认同性的价值,促使我们将文化遗产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为国家利益服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必须要重视台湾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海峡两岸在经济上强调互动发展,在文化上也应该力求互动共赢。要主动争取和推动台湾地区文化遗产的申报,增强两岸的文化互动,以文化促进和平统一。

4.3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竞争性和选择性,要宽容地对待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遗产具有竞争性、选择性,何者可认作遗产、何者不被认作遗产,甄别之中糅杂着“精英话语权”因素。在遗产的选择性与竞争性中,形成了社区性遗产、国家性遗产、世界性遗产的三级梯度,国家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区域性遗产要维持、世界性遗产要落实保障,都要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通过选择、竞争、取舍,个别遗产可以从区域性遗产中脱颖而出,经国家认可而上升为国家乃至世界性遗产。

遗产是“过去”、“历史”的一部分,但不可能容纳所有“历史”,总有相当部分的“过去”、“历史”的东西会被遗忘。自然界的遗存与人类的文化创造,都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东西我们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以后可能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因此,为了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遗产的选择性过程中,需要以相对宽容的胸怀,将更多的“历史”、“过去”的东西作为“遗产”来看待和保护。

5 结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40处遗产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对于提升遗产地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申遗热”。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在于保护遗产,进入遗产名录可以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同时也可以为文物保护提供足够的道义、物力和制度保障。然而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地方“申遗热”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利益之争,很多地区的旅游业变成优先发展的产业,遗产自然成为最优先的资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已有和正在申报的遗产的动态管理,加强监管力度,防止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遭受人为的过多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遗产的原真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勰界世界遗产大会有感[J],中国园林,2004(11):68-70

[2]吕舟,凯恩斯决定后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的新趋向[J],中华遗产,2004(1):14-15

[3]丁超,世界遗产人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231-237

[4]景峰,从亚太地区的视角看世界遗产的代表性[J],中国园林,2008(5):54-59

[5]范今朝,范文君,遗产概念的发展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遗产保护体系[J],经济地理,2008(3):503-07

[6]郭旃,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申报方法和程序[J],中国名城,2009(2):4-11

[7]宋峰,祝佳杰,李雁飞,世界遗产“完整性”原则的再思考――基于《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4个概念的辨析[J],中国园林,2009(5):14-18

[8]徐嵩龄,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之路――黄山模式评价及其更新(上)(中)(下)[J],旅游学刊,2002(6):10-18;2003(1):44-50;2003(2):52-58

[9]谢元鲁,世界遗产:公共产权的转移与约束[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3-27

[10]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16-22

[11]颜文洪,世界遗产与保护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6(3):79-81

[12]德村志成,世界遗产开发与旅游发展问题之探索――兼论中国和日本的相关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1-26

[13]王惠,以张家界世界遗产地为例看中国的“申遗热”[刀,经济地理,2008(3):508-601,

[14]张浩,张薇,构建世界遗产地和谐旅游环境的制度路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0-14

[15]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2-68

[16]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

[17]张成渝,《世界遗产公约》中两个重要概念的解析与引申――论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29-138

[18]阙维民,谢凝高,等,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五岳[J],人文地理,2009(4):26-31

[19]尹国蔚,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4):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