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0:06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1

关键词:食品体系;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

中图分类号:f7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46-0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耕地不断减少、城镇居民愈来愈多;食品废弃物到处可见、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提倡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食品,提倡区域生产流通,使食品健康、便宜、便利;保持生态健康,实现生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1]由此可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研究主要针对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食品供应链某个环节,而针对完整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食品消费理念的可持续性、食品体系各环节的利益合理分配问题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完整食品体系的视角,对构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区域食品体系建设的构建策略,探讨建立持续性食品消费的措施,以期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有所借鉴。

一、区域食品体系构建

要构建什么样的食品体系?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高效运转?如何促进高质量食品生产?如何确保农民和食品体系相关企业的利益?如何使食品易得、普通消费者买得起?这些都是构建可持续的区域食品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案例分析

2011年我国农产品产区滞销、城市价格高涨现象严重,农产品消费市场一边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一边是直销产区滞销频频求助。从新疆阿克苏大枣、甘肃和内蒙土豆、西峡柿子、南阳寿桃,到安徽怀远县石榴、海南香蕉、浙江温岭白菜滞销等。主要原因是:(1)农产品种植存在盲目性,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够,缺乏销售渠道。(2)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流通链长、物流成本高。我国目前生鲜产品的流通费用占总成本的70%,比国际上高出20%以上。[2]如运输成本使一杯橘子汁的成本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两杯原油的价格。[3](3)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合理。城乡价格背离的根源是“流通暴利”,流通销售环节的利润比生产环节高2~3倍。(4)产业链短、没有深加工,缺乏市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5)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服务不够到位,互联网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

(二)可持续性区域食品体系构建策略

考虑到我国农业现状和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发展区域食品体系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构建可采取下列措施(见图1):食品购买本地化,企业生产原材料本地化,提高本地食品行业利润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建立区域食品供应链,促进本土化食品生产、加工和营销企业及合作社团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合作,提高凝聚力;减少水、包装材料、能源损耗,降低食品生产和流通成本,减少消费者食品购买费用,节省家庭开支;减少废弃物产生和co2排放量,保护本地资源和环境,促进生态健康;增加供应链的多样性,提供更多消费者接触了解各种本地食品的机会,使消费者可以吃到更新鲜、价格更低廉的当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品获得机会的不平等。

食品体系利润的合理分配

食品从生产地区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一条长而复杂的产业链。食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购买、消费、废弃物管理等相关的活动,每个环节都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合理利润,必然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健康循环。目前在整个食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利益分配不够合理,农民种养殖是产业链上最弱势的环节,投入最多、市场风险最大、利润却最小。如近年,黑龙江省五常市绿色有机水稻享誉全国,中等包装的大米四五十元一斤,精包装大都超过百元。但稻农的有机水稻收购价格并不高,2010年上市的有机水稻每斤仅1.90元左右,稻农与流通经营企业获利相差悬殊。[4]如何合理确定食品体系各经济利益主体的利润分配比例,合理调节食品体系各方利益关系,增

农民的收入水平呢?发达国家增加农民收入有两个途径:政府补贴和提高食品供应链上生产环节的利润份额[5]。如全球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恒天然集团,是新西兰1万多个奶牛养殖场主共同拥有的股份合作制乳品加工企业。因为拥有加工企业的所有权,牧场主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收益有了保障。同时,多年来新西兰政府通过政策指导,提供信息和服务,形成了比较有效的管理运作机制。[6]新西兰奶农和乳品企业间密切的利益链、合理的产业链结构及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为新西兰的奶业健康、品牌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建立有牧场主、草地所有者、乳制品加工商、营销组织等共同参加的经营、管理和分配的合作体系,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合理利润分配。

我国政府的农业补贴相对来说非常有限,近年有所增加,但仍微不足道。农民由于组织程度低、缺乏谈判技能和策略,在主张自己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保障应得利益。因此,通过农业合作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生产利润是可行的方法,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纵向联合,各自获得产业的应得利润,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可持续性食品消费体系构建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和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膳食健康、环境友好、地方食品、农产品团购越来越有兴趣,购买健康食品如有机食品、天然食品、地方食品、动物环境友好食品的人逐渐增多。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重要共识的今天,如何实现食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食品供应链的相关者、媒体应通力合作,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领绿色消费行为,使消费者关心自身营养健康和生态环境,实现绿色消费,达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一)食品消费问卷调查

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问卷调查显示,与普通食品相比,大部分消费者愿意尝试绿色食品、本地食品,但常常受价格、便利程度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一般认为有机食品质量安全性更高、对健康和环境更好,但购买时普遍看重的是价格、外观、便利程度;大部分消费者更易接受地方食品,因为本地食品新鲜、易得、价格便宜。

(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将购买意愿变为实际购买行动?消费者的态度、感知能力、社会规范等决定消费者的行为意向,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和自信度也影响其行为意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还有:品牌知名度、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生活方式、个性、习惯、民族风情、产品相关信息等。

1.消费者自身。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经济实力、个人嗜好、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调研发现环保态度与可持续食品购买频率有一定关系,对环境越关心其愈易选择有机食品。但态度和购买行为之间存在差距,调研显示42%的消费者对购买环境友好的绿色食品感兴趣,由于价格、习惯、可信度、实用性差、不方便等表面障碍而没有购买。

2.食品本身。产品品牌和企业信誉、营养和感官质量、产品信息(标签和广告)、价格、易得程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由于产品信息和广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食品生产企业和零售商通过广告、标签(有机食品、本地食品)、价格、方便易得等措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促进本地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购买,减少预制(现成)食品、包装食品、环境高影响食品的购买。

策规范。社会规范、本地文化、民族风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社会规范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就像饮酒、抽烟一样。一般社会规范的改变可以由政府引导,通过企业和民间团体促进。要取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改变社会规范,促进食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制定国家及地方标准、可持续社会规范、价格政策信息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的改变很具挑战性,食品消费这种感性问题与文化和个人对正常膳食的理解联系交织在一起,改变食品消费习惯更难。可持续性消费基于做出决定的过程,除了考虑个人需要如嗜好、风味、价格、方便程度和营养外还应考虑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在现有经济实力下,多于90%的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没有把社会责任放在最首要位置。政府可通过宣传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消费者可承受的价格、提高品种易得程度,促进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

(三)可持续食品消费体系构建

可持

续消费对现有消费观念、习惯、结构、方式提出新要求,既反对过分节俭而忽略消费的发展性,又反对奢侈浪费而忽略消费的可持续性。

1.可持续消费理念培养。倡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健康、营养、时尚,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培养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在购买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垃圾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2.绿色购买渠道构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应提倡本地食品就地销售,地方政府和食品相关部门应创造各种机会使消费者接触到本地食品,促进购买本地农产品(水果、蔬菜及肉类食品)。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新型关系,构建绿色购买渠道,增加区域食品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机会,拉近农民与消费者的距离;减少流通环节、缩短食品流通距离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降低食品生产者的销售成本和消费者的购买价格。

措施包括:第一,市区设农贸市场,近郊设集旅游观光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销售中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体现多元文化、价格合理的健康食品。第二,成立消费者合作团体,组织团购,提高低收入人群获得健康食品的机会。第三,当地生产者和消费者(包括机关团体、学校食堂、餐厅)直接见面,签订合同,施行配送制,真正实现供需协同,按单生产(采摘),确保每种水果蔬菜和农产品都是最佳食用期,解决菜农卖菜难问题。在欧洲,食品销售多采用短链供应,即从农场直接配送到家庭,以确保食品新鲜安全、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确定性。第四,通过大型连锁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方便消费者购买。据统计,发达国家7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连锁超市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足30%。

3.健康消费模式构建。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节奏加快,食品消费方式也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居民对肉类食品、快餐食品消费量迅速增多,以便增加营养、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虽然大大提升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不同膳食类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肉的生产对环境造成巨大不利影响,浪费大量能源和水源。仅动物生产阶段,生产1卡路里的肉类食品能量需要消耗5卡路里的矿物能源;fao估计约18%的温室气体来源于家畜生产。虽然植物性膳食比动物性膳食利于环保,对环境的压力小,但长期形成的膳食习惯很难改变。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促使消费者改变发展观、资源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既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需求,又实现消费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倡导适度消费理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选择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食品。第二,提倡增加植物性膳食、少加工多天然,减少动物性膳食、减少加工食品消费。第三,在学校相关课程添加提高食品文化和技能的内容,开展健康消费讲座,培养绿色消费理念;举办普通消费者可参与的关于农业和食品问题的论坛。

三、结论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是促进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它不仅可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和自然资源保持,而且可缩短食品流通距离、降低流通成本,同时它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关键在于持续生产模式和健康消费模式的构建,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和绿色销售渠道构建也是必不可少。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消费者自身消费观、经济条件、嗜好的影响,也受食品的营养、感官性能、易得程度和价格的影响,还受社会规范、民族风情、政府立法和国家价格政策等的影响。通过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的培养,促使消费者改变发展观、资源观、价值观和消费观;通过构建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食品购买渠道如农贸市场、观光购物中心,拉近农民与消费者的距离,缩短食品流通环节;倡导适度消费,提倡增加植物性膳食,减少动物性膳食和加工食品消费,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使食品体系既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需求,又实现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americanpublichealthassociation.americanpublichealthassociationpolicystatement[m].washin

ngton,dc:apha,2007.

[2]郑风田.城乡菜价背离的根源是流通暴利[n].新闻晨报,2011-04-27.

[3]彼得·圣吉,布莱恩·史密斯.必要的革命: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创建与实践[m].李晨晔,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佚名.产业链“失衡”谁夺走了高价大米的高额利润?[eb/ol].http://www.tech-food.com,2012-01-03.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2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观念现实途径

一、“可持续消费”的定义和内涵

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并指出可持续消费不是由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由富裕导致的过度消费之间的一种折衷,而是一种新的能够普遍适用的消费方式。这一定义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和接受。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适用于任何收入水平的社会群体,更为重要的是,可持续消费强调代内和代际间的公正,其最终指向的不仅仅是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使人类可以一代一代地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可持续消费以5R为基本内涵:节约能源(Reduce)、环保选购(Revaluate)、产品重复使用(Reuse)、垃圾分类和回收再用(Recycle)、救助物种(Rescue)。它是一种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二、可持续消费何以必要

消费是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一完整的过程中,消费由生产决定,同时它也影响和引导着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模式对生产方式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产品只有进入消费环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消费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要,对生产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成为促进生产的内在动力。

对于构建可持续消费的必要性,我们也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人类整体的消费理念、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应以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适度、合理的消耗自然资源,尽量少的排放废弃物,不影响后代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从中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一个社会的消费应与其整体发展水平协调一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消费理念消费规模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应与该国的国情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切不可盲目地模仿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因为与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高消费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从微观层面来看,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个人的消费水平要与其自身的消费能力相协调,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正常生活需要和消费能力进行消费,过度的、出于虚荣或攀比的消费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阻碍个人的发展。消费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人的生存和发展又是消费的目的,只有适度理性的消费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三、可持续消费观的“三维视角”

可持续消费观是从人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关系中寻求人类的发展之路。为了人类自身的需要,必须给消费环境以合理保护;为了长远的消费利益,必须对目前的消费进行适度节制。这体现了人类理智的进步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恩格斯曾经指出,当人类还在被自然盲目性和社会盲目性支配时,真正的人类历史就不会开始。可持续消费观从人类长期的整体消费利益出发,强调对资源有节制的开发,对环境的合理保护,体现了人类自觉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可持续消费观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正确划定了人类消费的合理边界,体现了人类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

公平的消费观就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任何人自身的消费既不能危害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能力为代价。这既体现了同代人之间的和谐,也体现了上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和谐。可持续消费观把消费合理化的价值主体从单纯的个体扩展为人类主体,通过协调个体与整体的消费利益,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消费利益,求得人类整体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公平问题获得了更加宽泛的外延和更加深刻的内涵。

可持续消费以人作为最终目的,指的就是在消费结构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特别是在消费结构中,要不断提高精神消费的比重,防止由于追求享乐与而把人物化。实现可持续消费,就必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为出发点,以不断推进消费升级,提高消费质量为支撑点,以先进文化的引导为升华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

四、可持续消费的现实途径

加强可持续消费的教育和宣传,正确引导消费。首先要注重青年消费的道德教育。其次,要更加强调消费者个人在环境中的社会责任,坚持消费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协调与统一。以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消费观为依据,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和社会干预、舆论宣传等方式,加强对人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的消费观念、消费需要的引导,加强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费的引导。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形成外在强制,维护可持续消费行为。法律法规既要约束生产行为,也要约束消费行为,以强制性手段规范企业和消费者行为。要加强对消费品市场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

3、激励技术创新,鼓励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可持续消费。通过产业政策,增加对有利于可持续消费的产业如绿色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能力,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产品的开发,同时使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加速折旧等优惠待遇。

4、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必须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可持续消费的主体是人,只有具有高度文化的人,才能更好地利用消费资料,进行文明消费、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成为“一种生产力的发展”。而塑造用先进文化武装的、现代化的“文化人”,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工程,也必将会使其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邓志伟,成海英.论节俭的消费伦理观[J].消费经济,2002,(3).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3

关键词:可持续农产品;消费意愿;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D71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08606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社会越来越需求发展更环保的可持续经济[1]。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农业领域的重要目标[2],也是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农业的战略选择。农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可持续农产品是农业可持续的核心内容,而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则对农户采用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可持续农产品具有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看重产品的生产对环境的保护责任[3],表现在对环境友好农产品的溢价购买上[2,4-6]。

一、可持续农产品与生态标签

可持续农产品是农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的环境友好型农产品。生态标签是产品经过认证后而加贴在产品上的以证明该产品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式生产、加工、消费和处置的产品。在产品上加贴生态标签的作用是向消费者提品的环保信息,帮助关心环境的消费者作出购买选择,以解决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达到通过消费引导和激励生产者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

从目前国际上看,各国在各个生产领域包括农业领域都在推行与生态有关的标签制度,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就农业领域来说,各国推行的与生态有关的标签及认证标准也各不相同。各国与生态有关的标签农产品在推动本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中国目前与生态有关的农产品标签认证主要有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产品标签认证并不有利于实现中国广大农户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的广泛采纳。原因表现在:(1)中国有机农产品的认证采用国际标准,强调环境保护和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其标准过于严苛,商家在进行促销宣传和消费者进行购买时往往重视其食品安全属性,而忽略其环保属性;(2)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主要是针对食品领域,重点强调其食品安全属性;(3)这些产品的认证标准,虽然都规定了具体的生产做法,且这些做法对生态环境有益,但并不能保证这些做法会改善生态环境;(4)可持续农业包括一系列的生产措施和方法,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差异,所适应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措施和方法也会不同。显然,没有因地区生态差异而变化标准的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签认证不适合作为证明农产品可持续的生态标签认证,即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标准应该比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标准更加灵活。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在农业领域缺少一种针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和体系,从而缺少一个针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市场。这显然不利于消费者对农业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和对消费者生态消费行为的培养和提升。对农户来说,由于缺失一个消费市场导向,农户也会缺失采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可持续农产品的动力。

二、文献回顾

由于国际上关于生态的认证标签种类众多,因此,国内外学者们针对这些标签认证的农产品的消费研究也较多[2,7-9]。国内学者主要针对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0-13]。确切地说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的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属性的消费行为,而非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环保属性的消费行为。国内学者就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环保属性的消费行为的研究鲜见于文献。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调研,利用假设市场评价方法,调研消费者对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生产的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即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环保属性的消费意愿,并利用调研数据建立Logit模型,进而分析影响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消费意愿的因素,以分析中国建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体系以及消费市场的潜在可行性,并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引导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从而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户采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为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分析依据。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笔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计划行为理论由ajzen[14-15]在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市场营销学中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态度(attitude);消费者的主观规范(Subjectivenorm),即消费者在采取消费行为时对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的认知;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l),即消费者所感受到的对自己消费行为的可以控制的程度。笔者主要研究的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消费者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纳入模型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的个体特征

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年龄、性别、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信念,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态度、主管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从而最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行为。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的消费研究均把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纳入模型进行分析[16-18]。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愿意购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原因是,消费者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环境问题和农业可持续信息的搜集能力和认知理解能力越强,同时,较高的收入,使得消费者的环保消费行为不会受到财力的制约;年龄越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越愿意购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性别对消费者购买可持续农产品的意愿的影响方向则未知。

(二)对环境的关注程度

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影响消费者的行为态度,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GrunertandJuhl[19]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环境越关注,越愿意购买可持续农产品。本文假设消费者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越高,越愿意购买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农产品。

(三)对产品自身的评价

由于当前中国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体系还不完善,消费者常对加贴在农产品上的各种标签认证持怀疑态度。因此,国内学者对于标签认证食品的消费者消费意愿的研究,常把消费者对标签认证的信任程度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引入模型[13,20-21]。由于中国目前尚未有针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在此,我们假设消费者对于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是信任的,而不把该因素引入模型进行分析。

(四)产品外部线索

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产品外部线索指与产品自身属性无关的外部因素,如价格等[22]。在中国消费者收入还不高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对产品的价格比较敏感。我们假设价格越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便降低。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3月对日照市150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调查选取日照市两家最大的超市――银座和新玛特,采用了随机访谈的调查方式。研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假设市场评价法(ContingentValuingmethod,CVm),即对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某种产品,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描述该产品的具体情况,形成一种假设的市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消费者在假设市场里的消费行为。(二)模型设计

以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愿意购买和不愿意购买)作为因变量(y),将消费者愿意购买取值为1(y=1),将消费者不愿意购买取值为0(y=0)。因此处因变量为二分离散选择变量,故采用Logit模型进行分析。

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对消费者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的影响是显著且正向的。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者更容易获取关于环境问题和农业可持续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并对其给于较高的认知和理解,更愿意通过购买可持续农产品以促进农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方式,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由此也证明了,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影响并改变其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使其向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显著且正向影响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认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可持续农产品。

价格对消费者购买可持续农产品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方向为负。说明可持续农产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

五、结论

可持续农产品富有需求价格弹性,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可持续农产品比常规农产品溢价0%~5%时,有81%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可持续农产品,而在溢价10%~30%时,有60%以上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可持续农产品,当溢价达到50%以上时,则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大幅度减少。

除了价格因素外,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也显著且正向影响着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购买意愿。

我们认为,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中国建立起采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生产的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和体系以及消费市场是可行的。要建立起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制度,首先需要尽快建立起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给于认证,加贴生态标签。由于各地的生态特点不同,决定着可持续农业生产的标准建设应有地区差异。另外,中国目前分散的小农户农业生产方式,极不利于可持续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行、认证和监管,这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业组织化生产,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农户”、“农业企业+农户”或“村委会+农户”等生产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认证。

为提升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并做好可持续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消费者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引导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并逐渐形成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消费的义务观。(2)创新技术,降低可持续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格,提升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消费意愿。(3)本文的假设前提是,在假设的可持续农产品市场里,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的生态标签认证是信任的。但从目前国内众多学者的调查研究看,消费者对产品认证的信任程度并不高[23-24]。因此,政府在建立起可持续农产品的认证制度和消费市场后,应规范可持续农产品的认证体系并加强监督和监管,提升消费者对可持续农产品生态标签认证的信任程度。

参考文献:

[1]LoUReiRomL,mcCLUSKeYJJ,mitteLHammeRRC.assessingconsumerpreferencesfororganic,eco-labeled,andregularapples[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2001,26(2):404-416.

[2]Fao.worldagriculture:towards2015/2030[m].London:earthscan,2002:1-2.

[3]FiSCHeRC,aGUiLaRFXp,JawaHaR,etal.Forestcertification:towardcommonstandards.discussionpaper[m].ResourcesfortheFuture,washingtonD.C.,2005:28.

[4]tHompSoGD,KiDweLLJ.explainingthechoiceoforganicproduce:cosmeticdefects,prices,andconsumerpreferences[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1998,80(2):277-287.

[5]Battemt,HooKeRH,HaaBtC,etal.puttingtheirmoneywheretheirmouthsare:Consumerwillingnesstopayformulti-ingredient,processedorganicfoodproducts[J].Foodpolicy,2007,32(2):145-159.

[6]tRanteRRt,BennettaRm,CoStaBL,etal.Consumers’willingness-to-payfororganicconversion-gradefood:evidencefromfiveeUcountries[J].Foodpolicy,2009,34(3):287-294.

[7]BLenDJR,vanRaVenSwaaYeo.Consumerdemandforeco-labeledapples:resultsfromeconometricestimation[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imics,1999,81:1072-77.

[8]VeRmeiRiRiS,wimVeRBeKe.SustainablefoodconsumptionamongyoungadultsinBelgium:theoryofplannedbehaviourandtheroleofconfidenceandvalues[J].ecologicaleconomics,2008(64):542-543.

[9]aRYaLKp,CHaUDHaRYp,panDitS,etal.Consumers’willingnesstopayfororganicproducts:acasefromkathmanduvalley[J].theJournalofagricultureandenvironment,2009(10):12-22.

[10]靳明,赵昶.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44-55.

[11]曾寅初,夏薇,黄波.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购买与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消费者调查的分析[J].消费经济,2007(2):38-42.

[12]周洁红.消费者对蔬菜安全的态度、认知和购买行为分析―基于浙江省城市和城镇消费者的调查统计[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44-52.

[13]周应恒,霍丽胡,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53-60.

[14]aJZeni.attitudes,personality,andbehavior.milton-Keynes[m].england:openUniversitypress&Chicago,iL:Dorseypress,1988.

[15]aJZeni.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1991,50:179-211.

[16]GHoRBanim,HamRaZS.asurveyonfactorsaffectingonconsumer’spotentialwillingnesstopayfororganicproductsiniran(aCaseStudy)[J].trendsinagriculturaleconomics,2009,2(1):10-16.

[17]miCHaUDC,LLeRenaD,JoLYi.willingnesstopayforenvironmentalattributesofnon-foodproducts:arealchoiceexperiment[J].workingpapers,GrenobleappliedeconomicsLaboratory(GaeL),2012(1).

[18]尹世久,吴林海,陈默.基于支付意愿的有机食品需求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5):81-88.

[19]GRUneRtSC,JUHLHJ.Values,environmentalattitudes,andbuyingoforganicfoods[J].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1995,16(1):3962.

[20]陈志颖.无公害农产品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1):68-75.

[21]陈雨生.消费者对认证食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1(3):121-128.

[22]冯建英,穆维松,傅泽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6,(11):7-9.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4

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就是资源及环境资本被消耗掉的过程。人类的生产与消费对自然界的干预强度如果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更新能力,结果就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使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因此,通过可持续生产,变现有的产生污染的生产方式为清洁生产方式,将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从根本上得以缓和;通过可持续消费,克服盲目的过度消费和各种愚昧消费,可以减少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减轻对生产规模盲目扩大的“引力”。

可持续生产、可持续消费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但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可持续消费比可持续生产更重要。例如,如果没有一次性物品的消费,就绝不会有一次性物品的生产。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自觉地抵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那么任何一家企业就绝不会再继续生产一次性物品,整个社会就会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另据研究,虽然动植物生息地的破坏是全世界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但生物学家认为濒危物种名单上超过1/3的脊椎动物主要是由于贸易而被捕杀。正是富裕消费者的需要刺激了这种猎杀,从全球变暖到物种灭绝,消费应当对于地球遭受的不幸承担巨大的责任。

由此可见,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此种生产与消费模式,是造成全球环境持续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可持续消费是构建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可持续消费?所谓可持续消费,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传统经济学源于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这种方式引起了由于生产者的促销行为而产生“欲望”的有害消费。因此,有必要用改进的模式来发展生态经济学,用需求而不是欲望来引导,把环境影响纳入经济分析的主流。

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这正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当代人满足消费发展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消费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它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小污染。毫无疑问,生态环境承载力一旦被突破,消费当然就没有“可持续性”。由于各种高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都毫无意义地增加了资源消耗、加剧了环境破坏的程度,所以都不是可持续消费。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说,消费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公平和公正消费。可持续消费不是介于因贫困引起的消费不足和因富裕引起的消费过度之间的一种折中调和,而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体现了公平与公正原则,即追求生活质量的权利对于当代全球的每一个人,对于当代与后代的每一个人应该同等地享有。任何人都不应由于自身的消费而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消费(即代内公平),当代人不应该由于本代人的消费而危及后代人的生存与消费(即代际公平)。否则,没有相对公平、相对公正消费的社会犹如一艘航行中倾斜的轮船,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可持续消费必须是发展的,因此,消费停滞不是可持续消费,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零增长”理论虽然看到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可能带来的危害,但人类的出路不是“零增长”,而是可持续发展。同样,现有消费模式任其发展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重大危害,但“零增长”绝不是可持续消费的本意,更不用说消费倒退了。

因此,可持续消费对我们现有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反对过分节俭,只满足温饱而忽视消费的“发展性”;又要反对奢侈消费,特别是反对不加节制地只注重物质享受,忽视生态环境制约,忽视社会公正制约,即忽视消费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消费模式应遵循和体现以下三方面原则———

(一)适度消费原则

人与自然的矛盾一直存在,只是到了近代工业化以后,这一矛盾日趋复杂和尖锐,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适度消费原则要求人类把消费需求的水平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无论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适度消费既要反对过度消费,也要反对过分节约。过分节约的低消费虽然减少了消费中的物质消耗,但降低了生活水平,抑制了生活情趣,不利于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

适度消费原则要求坚持以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作为目标,逐步减少无意义消费和对人类健康无益甚至有害的愚昧消费等。

过度消费是超出了人自身正当需要的消费,实际上也并没有提高消费水平或增进消费效果,但却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它本质上只是满足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与心理需求。过度的多余消费可以为企业带来滚滚利润,但相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二)公平消费原则

公平消费应该体现在提倡面向全体公民的消费模式,不鼓励或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

(三)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

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指的是消费结构上要形成合理的比例,实现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这里特别要注意在消费结构中不断提高精神消费比重。

消费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享受型、攀比型、形式化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过大。例如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过分追求时尚、频繁更换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发展中国家过分的人情消费、各种迷信等愚昧消费。在总体消费中,增大精神文化消费比重;在物质消费中,增大绿色产品的消费比例,把对环境有害的各种消费控制在最低限度;生存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要求,是建立未来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包括: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精神消费主要通过教育类、知识类、文化类、科技类的消费,加强对社会发展的道德关怀和人文思考,确立和维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真切地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价值性,使人类个体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5

[关键词]居民消费模式;演进过程;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F713.55[文献标识码]B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中提出了“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的要求,而其中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举足轻重。居民消费是居民为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而购买和使用各种商品与服务的行为活动。居民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带来巨大的影响,不当和过度的居民消费会引发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和发展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受到了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可持续消费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深入研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居民消费随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快速增长,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增长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因此,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作为消费者的中国广大居民群体,都应该对可持续消费问题进行认真而深入的思考,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的有效模式。

一、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演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确立市场经济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居民消费模式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低水平消费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面临的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居民消费重点在简单的吃和穿等最基本的方面,居民消费在维持生存的较低水平上徘徊。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居民消费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消费主要集中于吃穿用方面,仍然维持低水平消费模式。在随后的十年浩劫时期,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居民消费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

在低水平消费模式下,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造成可供消费的商品供给匮乏。不仅商品总量供给不足,而且由于消费品种类稀少,消费选择受到了局限,致使消费结构十分不合理。另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实施致使整体消费依靠计划进行调节,催生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票证制度,居民日常消费需要凭借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煤票等五花八门的票证,票证与商品对号入座,所需商品必须用对应的票证购买。低水平消费模式的居民消费受制于低水平的生产力和居民收入,消费总量整体不足,居民消费实行计划调节,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很低,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高增长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后,工农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商品供给不断丰富,居民收入跃上新水平,居民消费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全面提升,中国居民消费进入高速增长模式。

在这一时期,居民消费的总量经历了快速增长的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6亿元,到1998年达到了33378.1亿元,20年间增加了21.4倍。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于粮食、蔬菜等消费比重开始下降,而对于肉、蛋、奶、鲜瓜果等副食品消费比重逐渐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显示,198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粮食数量为145.4千克,到1999年减少到84.9千克,下降了41.6%;198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鲜蛋数量为5.2千克,到1999年增加到10.9千克,增长了109.6%;198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鲜瓜果数量为21.2千克,到1999年增加到54.2千克,增长了155.7%。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品的种类日益丰富,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改变了过去颜色和款式单一着装模式,西装、连衣裙、牛仔服等成为流行服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普及,电脑、手机等成为消费新趋势。

这一时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居民消费从票证制度进入真正的消费时代。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票证制度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供给匮乏而形成的,在满足居民基本消费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票证制度的终结是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的一项重要标志,同时对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20世纪末至现在的高水平消费模式

20世纪末,中国经济提前实现了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加入wto后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虽然自2012年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维持较高增速,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经济发展逐步进入可持续的新常态。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居民消费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保持旺盛态势,并呈现出高水平消费的新特征。

这一时期居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消费品的数量、种类和档次普遍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数据,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7.12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已达14491.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39105.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71896.1亿元,增长了近7倍。同时,居民消费品的种类和内容更加丰富,传统家用电器更加智能化,DV、数码相机、液晶电视、触屏手机和智能手机等新的消费品不断涌现,电子产品消费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商品房、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成为居民消费的重点,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和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消费热度不断上升。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崛起,网络消费构成了居民消费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开始注重商品品牌,品牌消费受到一部分消费者的追捧。

在高水平消费模式下,居民消费的过度化、不可持续性及其负面效应也愈加显现。一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受经济全球化下西方发达国家高消费生活方式的影响,居民消费出现了追求高消费的倾向,消费倾向于便利、美观、高档,使得高消费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越发对立。二是部分高收入阶层动辄百万、千万的高档豪宅、豪车,以及各种奢侈品的消费,使得炫富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之风在居民消费中弥漫,居民消费的节俭传统和理性消费观念受到了挑战。三是居民生活与社会生产的过度化消费的叠加效应造成了江河污染、空气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过度消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尖锐化。

二、中国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方面,从中国居民消费模式的演进趋势来看,消费模式在经历了低水平消费模式、高增长消费模式和高水平消费模式等不同的阶段之后,面对中国资源有限、人口众多的现实,中国居民消费需要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等消费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雏形开始显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应明确政府、居民消费者等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因势利导地推进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进程。

(一)确立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除增长速度由高速变为中高速、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质量效率型外,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实现途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在中国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的情况下,一方面居民消费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保证居民消费自身的可持续性,逐步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从这一点来看,在经济政策上,可以在提高居民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同时,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无疑是一种非常正确的政策选择。

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首先需要制订和实施居民可持续消费战略规划,明确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总体目标,即在完善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调节收入分配,使广大居民有能力和敢于消费,并倡导建立积极健康、绿色环保的常态化可持续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并不是抑制居民消费,而是通过制订和完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体系,鼓励居民积极消费和适度超前消费,提倡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明确反对和遏制奢侈消费、污染消费和炫耀消费等不可持续消费方式。

推动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和政策,支持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不断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可持续消费有赖于可持续生产,并以可持续生产为前提,因而必须将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生产与消费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和落实公平消费的原则应是推动可持续消费的重要内容,包括代际内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消费。公平消费原则要求改变低收入群体消费不足的状况,抑制高收入群体过度消费的泛滥,涉及扶贫减贫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等。

(二)健全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法律法规

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法律保障,建立和完善可持续消费的相关法律体系是可持续消费模式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健全构建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法律法规应坚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要以不断满足居民合理需求为价值导向,同步推进经济发展、消费改善和环境保护。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颁布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保护环境的法律,同时还颁布实施了涵盖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环境噪声污染等防治以及防风固沙和海洋环境保护等专门的环境保护法律。虽然在这些法律中涉及了一些可持续消费的法律条款,但只是从生产消费的侧面有所提及,难以对可持续消费尤其是居民可持续消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因此,中国有必要对可持续消费单独立法,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有针对性和强制性的法律支持。

中国可持续消费单独立法,其内容应主要涵盖生产消费的可持续、政府消费的可持续及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对于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应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相呼应,在明确提出可持续消费的概念及其相关消费理念的同时,设立和增加鼓励可持续消费和约束不可持续消费的条款。对于居民消费的法律规范,在可持续消费单独立法中应重点体现居民在可持续消费方面享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和承担责任上,在明确规定居民享有可持续消费权利的同时,具体规定居民在消费中必须履行的可持续消费的义务,承担的可持续消费的责任,对不可持续消费行为进行惩罚的具体措施等。

(三)推动居民可持续消费文化建设

可持续消费文化是指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可持续消费的消费意识、消费心理、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文化观念的总和。可持续消费文化要求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消费意识,拥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消费心理,体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从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与环境平衡的文化观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当中国尚未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时,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费文化已经开始泛滥。推动中国居民可持续消费文化建设就是要构建符合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环境污染严重现实的消费文化,为居民消费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为子孙后代的发展提供物质和文化基础。

崇尚节俭是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左传》中就提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将节俭归于善,将奢侈归于恶,形成了崇尚节俭、鄙弃奢靡的消费观。这种崇俭黜奢消费理念不仅指在贫穷时的精打细算,而且指在小康乃至比较富裕时的思想境界。在当今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和正在迈向全面小康之际,更应该向古人学习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念,并将之传承和落实到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实际行动之中。与此同时,中国应该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消费文化,摒弃其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糟粕,吸收环保主义、循环消费的精华,构建中国本土化消费文化。鉴于中国资源有限、人口众多和人均资源水平较低的现实,借鉴日本消费文化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日本本国资源匮乏,消费文化中历来强调资源危机意识,促使人们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形成了相对节俭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中国同样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压力,所以应该将日本的消费文化作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

在推动居民可持续消费文化建设中,新媒体的作用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通讯终端在中国的快速普及,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形态迅速兴起和发展。新媒体影响甚至改造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政府应高度重视对新媒体的引导和监管,新媒体经营者也应自律,多传递社会正能量,淡化豪宅、豪车、豪华婚礼等过度消费讯息的传播,为构建中国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正面的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强,相雅芳.我国可持续消费文化的现实困境及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5(1)

[2]李颖.最终消费率及结构变化的中外比较和启示[J].山东经济,2011(9)

[3]吴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动态[J].统计与决策,2011(11)

[4]王小蕾.对西方社会超前消费模式的伦理评析[J].探索与争鸣,2012(1)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6

[关键词]创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因子的关系分析

1.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民间经济的有效的投资更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民营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创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又有着天然的联系,创业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产生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的队伍,民营经济也就不断壮大。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投资,从而就有了大量的有效投资持续地投入市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直接推动力量——持续有效的投入,就得到保证。因此,创业与持续有效的投入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因子的关系是:创业为持续有效的投入提供重要来源。

2.创业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创业从创业者最原始的动机分析应该就是为了要致富,想让自己就业。创业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就可以吸纳更多的人到企业,这就解决了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以及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对值增加了。随着收入绝对值的增加,收入差距就会相对缩小,收入分配也会逐渐趋于公平。这样就可以从收入和消费倾向两方面来促进消费需求。因此,创业与消费的关系是:创业通过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消费需求,从而保证了持续有效的消费。

3.创业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就某一区域而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持续或跳跃式发展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一个区域内,产业集群产生的前提是大量企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企业不断创业成长和众多创业者群体的加入并在市场竞争的遴选下产生和发展。创业与产业集群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三个层面四次转化”,原始创业者逐渐形成低成本创业集群;雏形企业发展为产业集群;企业家原形成长为优秀企业家群,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三个层面”的形成过程,三个层面之间必须经历市场的遴选才能得以实现。而“四次递进”与“三个层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递进的互动关系。在第一次递进中,原始创业者演化成真正意义上的“内生”创业者——当地资本与创业、“外生”创业者——外来资本参与的创业者;原始创业者形成的雏形企业经过市场的遴选进一步向企业过渡。第二次递进中,产业、产业链的形成能够创造出许多创业空间,极大地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也激发了企业家再次创业成长为优秀企业家和形成企业家群体。第三次递进中,“三个层面”经过市场的不断遴选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集群、低成本创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第四次递进是低成本创业集群、产业集群和优秀企业家群体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创业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1.构建创业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四个关键因子:创业、产业集群、投资,消费。它们即构成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四个子系统。在“四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引入与各系统有关的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世界模型Ⅱ建立河南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系统反馈动力模型。

2.利用模型分析创业与江西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主要反馈回路由以上四个系统之间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决定。主要反馈回路如下:

(1)反馈环Ⅰ。创业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资过热区域经济良好的经济预期民间投资投资效率投融资市场活跃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投资两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等形式的民营经济诞生,这样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这些资本与国有资本相比投资效率更高,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这就保证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持续有效的投入。

(2)反馈环Ⅱ。创业就业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消费投资过热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预期创业该反馈环的极性为正,它刻画了创业、消费、投资三个子系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河南省全民创业,就会有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的产生可以为更多的失业人员提供岗位。就业者有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可以直接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实际的消费行为。而收入水平的整体提高则有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这对增加消费需求具有长期的影响。同时,就业人员收入的不断增加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有一定的作用,从而提高消费倾向。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7

世界上许多最强有力的品牌一心渴望与社会和环境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可企业领导者和市场营销者面对新的挑战: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凸显差异化?如何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可持续发展意识日益增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在的市场,与往常任何时候相比,可持续性要求在品牌建设艺术上进行再创造―正如品牌建设需要融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再创造。以往的品牌建设就是为产品打造烙印:商标和口号。但是我们作为品牌建设新典范的拥护者,应传递具有实用性、社会性和部落性的价值,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真实可信而又有意义的能让人们共同学习成长的体验。

那么,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牌是怎样一种面目?以下是五个关键原则,意在表明为何可持续性价值驱动性的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性项目,为企业创造机会和实现“三倍数价值”。

整合:品牌承诺与兑现

正如技术的发展将透明性拉上了一个新层次,消费者现在变得愈发富有智慧性,他们瞄准的除了企业的广告宣传外还有别的东西,他们会有意识地主动寻找企业的信息进行共享。随着日益增强的期望性和视觉性意识,人们更关注的不是“你说了些什么”而是“你做了些什么”。

对于我们而言,品牌就像是一个人,展示了可持续性与品牌建设的全方位战略性整合。产品或者服务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决策―从设计到发展到执行―现在都是关于品牌建设的决策。

一个成功的品牌建设意味着持续性战略和品牌战略是串联在一起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外部的消费者承诺要和内部的企业操作执行相匹配。而且,可持续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用于运营上的改进、产品部门的创新,以及对每一块市场销售银元的增加都有很大的影响。

共同拥有品牌:

通过项目干系人创造价值

企业不再是其品牌的单独拥有者。企业的品牌是和一批项目干系人共同拥有的,这些项目干系人测试、挑战和鉴别品牌所做的承诺。事实上,根据美国消费者生产内容研究公司nielsenBuzzmetrics的数据,消费者在谷歌上搜索次数最多的二十大世界品牌,其中25%的搜索内容显示品牌的强大与它们带给消费者的满意度相关。

从消费者到雇员,从供应商到非政府组织,从投资者到政府机构,可持续性的品牌离不开各种项目干系人,他们不是作为企业决策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作为主动的合作伙伴、建议者和咨询者。在新的品牌建设中,各种项目干系人不是改善局势的威胁,而是作为一种有用的资源,可以利用其观点、见识以产生点对点的影响。

成功的可持续品牌建设意味着为各种项目干系人创造机会,让他们帮助企业体现、实现并共享产品和服务的利益,而这正是基于一种无间隙地整合商业和可持续性战略的结果。

“三倍数价值主张”:

实现实用性、社会性和部落性价值

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消费者更多地将购买行为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BBmG意识消费者报告》(BBmGConsciousConsumerReport)指出,提及“有意识消费者”一词,有多于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评价说“形容得很好”,而近十分之九的人评价“形容得好”。

消费者对那些为人类和地球作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了回报,比如,企业制造绿色环保的产品,宣传消费者健康和安全利益,传递平等的劳力观,开展贸易实践为区域性商业机构和供应商提供支持。

市场调查数据表明,35%的消费者会因为企业在上一年的操作不当而不再购买企业的产品―而在一些最为开明的消费者中,这一数字上升至62%。简而言之,消费者渴望得到更多具有整体性考虑意识的品牌价值,他们正在惩罚那些无视消费者价值的企业。

可持续性的品牌能实现一种我们称之为“三倍数价值主张”(tm),无间隙地整合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利益(价格、执行、便利)、社会利益(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和部落性利益(属于一个大范围的共享相同理念的团体组织),将三者整合成一种具有一致性的品牌信息、企业形象和顾客体验。

成功的可持续品牌建设意味着产品展示、社会承诺和个人利益的结合。利用“三倍数价值主张”,意味着消费者不再需要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寻找企业的可持续性表现。可持续性会展现在企业的每一款产品、每一种服务里,以及企业的行动和宏观意义的互动上。

由内向外(inside-out):

共享真实可信的品牌故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成熟的市场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实践操作的成功和规模性发展的一个最大威胁。普遍存在的(而且通常是不具可持续性的)不成熟主张已经造成了一个玷污绿色环境的混乱市场环境。

为企业打信任分和提供各种证明文件,原本是为了指导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消费决策的信息。而现在这些信息却带来了真伪难辨的混乱局面,引发了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者试图识别企业、行业协会、非盈利性机构和舆论监督机构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事实上,调查研究表明,在许多重要证明文件中,存在着一个高熟悉度和低喜好度的巨大差距。

这种现实意味着企业的品牌建设必须与可持续战略相整合,以一种能将面向消费者的品牌故事与真实可信的企业背景联结起来的方式交流。这意味着一种可持续性价值和实践操作在企业中的复苏,而且各种项目干系人提供了品牌承诺背后的企业经历、专家意见以及证据确凿的信息。

简而言之,这不仅仅是如何传播合适的营销信息,而是要阐明具有可信度、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企业事实;是建立一种诚实透明的关系,让品牌形象化以及延伸品牌的影响力。

共同成长:将完整的自我投入到市场中

传统的品牌建设已经致力于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突围。传统的品牌建设者阐明了企业最新潮和最强大的一面,依靠投放广告吸引消费者,进而捕获他们。这种做法暴露了企业的不足之处―寄希望于传播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像变戏法一样,为消费者所接受。

事实上,人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相对于传统品牌所能给予的东西,人们有着更深层次的愿望、非同寻常的需求以及更高的追求。

可持续性品牌培育,能赋予人们能量,挖掘人的无限潜力。可持续性品牌传递了想法,带来了体验,以及创造机会去表现那些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人个体旅程和集体旅程之间的细微差别;理解人们,将完整的自我投入到市场中。

简言之,可持续性品牌并不是以其自身追求作为终点,而是创建一个平台,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让身边的一切发生变化,实现最真实的自我和最美好的社会。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8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到要建设“生态文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消费大国,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必须将生态消费伦理体系的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付诸实施。

一、生态文明的定位

目前我国学界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十七大政治报告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为文明建设的四大形式。这里的生态文明仅指人类社会文明中的某一方面,主要是指人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能够妥善处理和恰当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生态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而言,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又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之定位,实际上是对生态文明的“狭义”定位。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敬畏有加,对自然力只能是发现和无条件的盲从;在农耕文明阶段,人类加强了对自然力的认识,基本上是顺应自然并适当加以利用;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借助强大的科技力量开始了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驾驭,但同时滋生并膨胀了占有并主宰自然的欲望,开启了对自然的征服与掠夺,从而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疯狂。直到20世纪下半叶,作为整体的人类文明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人类开始意识到必须从掠夺型、污染型和控制征服型的工业文明走向恢复型、和谐型和协调建设型的生态文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即第四阶段。可见,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从更宽泛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人与自然历史发展过程的。笔者认为,就目前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而言,从更广义的角度来对生态文进行定位,对人类而言更有意义和价值。

二、生态消费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生态消费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需要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与之相适应。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消费是指消费方式和内容符合生态系统运行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助于消费者健康的一种自觉调控、规模适度的消费模,它要求人们不能过度依赖现有生态资源,而要尽量减少使用涉及生态资源的产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调整传统的消费结构,科学、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生态资源。

(二)生态消费中的消费公正消费公正即从公正观角度,对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消费行为所进行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的理性审视和道德正当性评价,并对人们的消费动机、消费方式、消费对象、消费后果等所进行的理性追问和价值评判,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消费行为进行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哲学拷问,引导人们建立合乎人性的消费价值理念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的消费尺度与自然生态的价值尺度、消费尺度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消费公正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公平消费原则。代内公平消费指虽然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和消费的自由,但其发展与消费不能损害别的国家和地区利益;代际公平消费是针对不可再生资源而言的,是指本代人在利用、消费资源的时候,不能剥夺和影响后代人消费资源和生存的权利。第二,适度消费原则。合理限度内的消费欲望的满足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原动力,但人的欲望不可放纵,亦不可消极压抑。节制欲望并非消灭人的欲望,而是强调人在消费时应考虑自己的真实需要,具有高尚的目标。适度消费原则既要求人类把消费水平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又要坚持以人的健康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为目标,逐步减少无意义消费和有害消费。第三,可持续性原则。自然界资源是有限的,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具有了无限性,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必须重新考虑自己在地球中的地位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可持续的消费观要求人的消费必须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各方的协调发展。

三、当代中国需构建生态消费伦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

(一)当代中国消费与生态相悖的现状压力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交往、对自然进行改造、利用的历史,而人类对进入工业社会,随着后工业社会消费主义的加入,使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迅速突破地球所能承受的极限,这集中表现为资源枯竭、物种枯竭、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从全球变暖到物种灭绝,我们消费者应对于地球的不幸承担巨大的责任。然而我们的消费却很少受到那些关心地球命运的人们的注意,这些人注意的是环境恶化的其他因素。消费是在全球环境平衡中被忽略的一个量度。在高消费、提前消费等观念的驱使下,人类对各种资源的掠夺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疯狂和贪婪。不但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如矿物、石油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掠夺,同时因为掠夺、破坏的速度、程度远远超出其自我调节的限度,各种可再生资源。所以,消费问题是生态危机问题的核心。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9

【关键词】设计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原则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中国的包装深入地介入全球化浪潮竞争格局中,为了彰显品牌营销推广,我们很多的包装设计存在过度设计的现象,过度消耗自然的包装设计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精神上本质性的愉悦,但包装给中国社会引来环境危害、生存危机乃至社会的灾难,要摆脱这种生存困境,我们必须重新选择我们的包装设计理念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努力建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可持续设计发展的原则,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行为和生活方式。这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可持续设计与包装定位的关系

包装可持续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的设计方式,是从设计阶段就考虑环境影响、资源限制、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等问题的一种综合设计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协调经济、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当代优秀的包装设计的标准应是包装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融合可持续设计的定位思路,在此理念的定位下,才能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包装设计作品。因此,一个好的包装设计必须从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定位包装设计。

包装定位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是当前包装设计面临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包装设计与消费主体、社会生态环境与消费习惯的相协调发展的关系,在设计中应该注入可持续理念、解决设计和谐的手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包装设计,一个好的包装定位不但要考虑到它在使用期间不为环境带来伤害,还要考虑到当它的生命结束后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的可持续设计为包装设计定位拓展空间。

2.可持续设计定位导入的重要性

从可持续设计的产生和内涵来看包装设计定位发展脉络,是提倡利用可持续设计理论中解决包装整体设计与环境承载的适度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产业迅猛的增长,商品包装类型纷至沓来,同质化竞争带来彼此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因此,包装作为竞争手段赋予产品新的生命和价值。包装设计定位不仅重视简单的视觉刺激,设计定位应该提供的是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方式所需的包装产品及服务。在包装设计过程中溶入可持续性设计思想是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然。为此,包装从业者要对可持续性设计思想做出深刻思考和全面认识。

从包装的整体设计来说,适度性就是指把消费群体需求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协调。适度设计是围绕适度消费这一现象的设计指向,适度消费指“在一定的国民收入中,个人和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与国民相适应,在积累率既定的情况下和社会的消费倾向不能超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的实际社会商品供应量”。适度设计则是一种生态设计内在需求,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均衡的定位设计,是一种综合性设计导向,要求实现消费的综合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设计师要考虑整个产品包装的生命周期及环境属性,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环境和人的影响的最小化,以及具备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等的同时,设计师也可在掌握我国目前专门针对产品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发出新的包装方式,以迎合消费者喜好探索发展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包装文化。

3.2包装设计的绿色原则“绿色设计”在包装设计上首先是在倡导消费观念上,引导人们在享受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社会良性发展;其次是在包装设计内容上,倡导推广使用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和绿色使用方式;最后是包装设计积极倡导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要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社会责任。和谐性要求包装绿色设计的主体,在其设计实践活动中,应从保护环境出发,合理、科学消费,以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各子系统间的和谐统一定位思想。

3.3包装设计的责任原则

在社会各界倡导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消费者意识逐步觉醒的过程中,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创新的动力,这种类型的包装设计定位开始流行起来。以责任设计的包装设计的发展策略要兼顾好环境、社区、政府、消费者等更大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责任定位策略。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遏制能源的消耗带来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设计理念、融入自然、增强人与产品、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力,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体现设计师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3.4包装设计的生态原则

生态设计是国际设计发展的大趋势,生态设计提倡节约,倡导理性设计提高质量,鼓励精神消费,崇尚环保,提倡健康消费,坚持公平原则,实现和谐设计。从网站形象塑造上积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把设计与生产的消耗控制在自然生态承载能力之内。生态的可持续设计网站形象设计过程中,关注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消费对生活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破坏。因此,包装的过度奢华如果缺失有品质的产品的支撑,就会被利用噱头,华而不实。相反,设计师应通过消费者对包装设计接受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析,探求感性经济时代新的包装生态定位策略,设计出经济型包装,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包装设计和企业运营当中,推动企业从注重消费型包装向青睐生态型包装产业转型。

可持续消费体系篇10

[关键词]消费方式可持续理性诉求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可持续消费是人类为摆脱资源危机、生态失衡危机和人类自身生存危机而提出的旨在使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消费方式。可持续消费方式具有消费水平适度增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注重节约资源等基本特征。确立以人为本理念,转变社会消费模式;推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行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品设计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发挥政府引领文明消费的职能,是消费方式可持续的理性诉求。

一、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根本转变社会消费模式

以人为本,转换传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推进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消费方式的根本诉求。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和消费方式应以人为本。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来看,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要真正实现人的发展的可持续,除了要合理对待局部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关系外,还要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把发展的权利与发展的义务统一起来,既要实现和维护当代人的发展权,又不能剥夺后代人的发展权,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尽义务、负责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人类自身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然而目前人类的消费方式对人类自身消费的延续性产生了极大的负效应。今天,面对大规模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和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等现象,社会各界终于认识到要重新审视人类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联合国1992年通过的《里约宣言》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各国应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可持续消费是一种既符合代际公正原则又符合代内公正原则的保证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推行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性因素。

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一要从社会整体角度推动现行的高消费、高(资源)耗费、高浪费和高污染的生产消费模式向可持续生产消费模式转换。要强调公正消费,充分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法则,在进行消费时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或人们的利益为代价;当代人要自觉担当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妥善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好不可再生资源。二要从社会个体角度改变现行各种非理性的消费现象,引导消费者进行文明、合理、适度消费。要正确界定可持续消费和不可持续消费行为,分析不可持续消费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对人类自身消费延续性的负效应。分析影响消费模式的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理论上科学规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消费模式,使公众或消费者正确地、全面地认识、理解可持续消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消费关系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趋势。要引导消费者注重理性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既考虑积极的效果,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要倡导消费者适度消费,在消费中量力而行,从长计议。要唤醒消费者的主体意识,转换那些不可持续性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大力培育和树立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

二、推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行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品设计方式的转变

要达到可持续消费要求,必须实行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品设计方式的转变。生产决定消费,但从再生产过程角度看,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即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目的,而且还是再生产的动力。公民的消费行为和行动,可以影响、引导甚至左右社会生产,生活里一些节约资源行为,可以起到用购买力和消费权来选择可持续消费方式的作用。消费结构变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鼓励教育、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等非物质消费,发展信用消费、网上消费、服务消费、社会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和效益,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发挥消费对生产生活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推行可持续消费方式必须通过转换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和贯彻“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原则得以实现。一要逐步改变“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代之而起的是“环境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抛弃“拚物质消耗”、“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和发展思路,树立可持续生产的思想。在未来产品开发上,既要考虑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心理的能力和潜量,也要考虑产品消耗成本和制造质量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的制造上,既要考虑产品制造对资源的耗用和环境的污染,也要考虑产品消费后遗留的废弃物处理的清净程度;在具体的产品生产中,将促使人们采用更先进的绿色技术,对一大批产业和项目进行无公害生产的改造,对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和原材料耗用作节约型改造,并且尽可能地避免一次性产品的生产,增加复用性产品的生产,杜绝那些既浪费物质资源又坑害消费者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二要抓好企业家和生产经营者变革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品设计方式,走出一条既顾及市场需求又减少资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生产、发展之路。在生产经营方式变革方面,实行“回收制”改革,在生产过程中对所有不能作为最终消费的副产品回收再生产,尤其是对废水、废气、废物的直接处理利用;尽可能生产能被自然界自行腐化吸收的物品,开展废物回收回炉活动,把各种废弃物再制成五花八门的新产品等。在产品设计方式的变革方面,推行产品小型化(如笔记本电脑、小型汽车、超薄型移动电话、浓缩型洗涤剂、腕式传呼机、袖珍照相机等)和组合化(如多功能剪刀、组合式家具、玩具、文具等)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正确引导,以发挥其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导向作用。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

推行可持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生活水平。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可以保证有限的生活资料合理地运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转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行可持续消费方式,有利于树立人类消费的可持续观,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有利于促成可持续的生产,有利于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消费战略、策略和政策。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费,不仅空耗社会财富,而且浪费发展资源,污染生态环境,阻碍发展步伐,削弱发展后劲。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和财富得到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行可持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利于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难题,维护我国经济良性持续发展运行。当前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浪费资源和财富的不良消费方式,如低效率消费、跟风式消费、攀比式消费、炫耀式消费等。只有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才能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以及消费方式的变换,都对经济运行产生着重要影响。一是有利于更新陈旧的消费理念,实现与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倡导人们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同时注重树立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以实现与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消费。二是有利于以消费启动市场,发挥和实现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下,经济政策的选择以增进消费为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并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为经济运行的最终归宿。三是有利于改善宏观调控,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调控机制,促进有关调控机制的协调运转。随着消费的提升和拓展,投资和消费共同增长,不但投资和消费可以达到统一,而且二者之间久已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也会得到缓解。

推行可持续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从社会稳定来看,推行可持续消费,综合运用价格和税收等手段,适度限制各类奢侈性消费。要通过征收高收入调节税和高档消费调节税来抑制高收入者的高消费,通过抑制高收入群体的高消费来控制两极分化的过速发展,从而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以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如果不从消费上抑制高消费状态的持续存在和恶化,从而发挥消费结构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势必会加剧社会两极分化现象,给社会带来潜在的危机,也无法真正建构起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社会无法和谐发展和良性运行。

四、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绿色消费,发挥政府引领文明消费的职能

绿色消费简单地说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注重生命、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它以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基本特征。绿色消费方式即低消耗和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的新型消费方式。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将导致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消费结构的改变必将导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绿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生产者以提供绿色产品为生产理念,实行绿色生产模式;消费者改变传统的生活消费模式,主动选择绿色产品,注重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友好性,自觉履行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理的责任与义务,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推行绿色消费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第一,要强化教育,倡导生态消费伦理。现代性消费伦理是一种极度应享性消费伦理,其实质是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由它主导的消费方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超越现代性消费伦理,“倡导生态消费伦理,是人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获得商品价值、满足心理需要,得到感官享受的同时,应该承担与消费该商品有关的包括保护环境的责任、保护资源的责任、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等。要摒弃消费主义所倡导的不合实际的消费观和传统的奢侈消费陋习。

第二,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推进绿色消费进程。政府要在生产领域中大力推行循环经济,鼓励生产和使用生态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等的推广,“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意味着人与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谐,而且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将迈进科学文明的新境界。”

第三,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引领文明消费的职能。文明消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要发挥好引领职能,形成鲜明的政策导向。要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和生产者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征收消费税、生态税和运用价格调节机制等,引导社会及居民进行生活成本测算,实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公正消费,提高消费效益。引导社会及居民减少一次性消费的比例。一次性消费品一方面吞噬着有限的地球资源,同时制造着大量的垃圾灾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从本质上看,一次性消费品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念背道而驰的。要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厉行节约,自觉地纠正不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倡导和形成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人类担负着生态问题的巨大责任与义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必然选择,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矫海霞:现代性消费伦理的演变与生态消费伦理的提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

[2]朱步楼:积极倡导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方式[n].光明日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