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1:06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1

关键词对外贸易教学案例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国际贸易其他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实际概况,尤其是重点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管制政策,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很有帮助。而且《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还是我国国际商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全国外经贸行业外销员统考的课程之一,所以其教学受到广泛关注,系统研究其教学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分析

(一)课程特点

1、宏观性:主要从宏观上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理论和实践,具体来说要研究中国不同时期对外贸易概况,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贸易的相关理论、发展战略和实际概况。

2、政策性:主要介绍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措施的制定及依据。

3、发展性:侧重考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情况下,其理论和政策也在相应的变化与发展,具有很强的与时俱进性。

4、关联性:《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要从宏观角度研究我国外贸领域及与外贸相关领域的问题,比如货物贸易、技术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以及与上述三大贸易息息相关的我国进出口管制政策、外汇管理、汇率政策、关税政策等等,所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与多门课程有很大关联,学生必须在掌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理论课程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二)课程难度分析

1、课程内容过于宏观,不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主旨就是从宏观角度介绍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比如介绍我国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管理和展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等,多数同学反映由于内容过于宏观,学完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2、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性很强,不同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都不同,针对国际贸易出现的新问题,我国需要不断调整对外贸易管制政策,所以教材往往具有滞后性。

3、课程关联性很强,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相关课程,那么学习该课程会有很大难度。

二、教学心得

(一)以书本理论为框架,结合大量外贸领域的新知识、新法规、新案例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针对外贸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我国会不断颁布新法律、新政策,所以必须总结大量的外贸方面的新法规、新案例充实教学。每次课前,我都阅读大量资料,力求给学生讲述最新最有用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我时刻关注新闻报导,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新变化,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比如,我国的对外贸易管制方面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书上的知识显然已经滞后,我搜集了大量对外贸易管制方面的新法规,为学生作为重点讲解,并且利用相关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确新法律法规颁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讲到出口货物退税新法规时,我列举了大量实例证实了旧的退税规定带来的弊端:各种类型商品均享受相同的出口退税率,包括资源型产品,而实际资源型产品大量出口对我国是极为不利的,附加值低而且是我国的长远发展必须的,所以旧的退税政策不利于我国的产业调整。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确了我国必须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出口的商品设置高的出口退税率,而对于附加值低的资源型产品或者已在国际市场占据主要地位的商品取消或者降低出口退税率。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对外贸易方面的工作,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时刻关注对外贸易管制新法规、新政策的好习惯。

(二)巧妙处理《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与很多门课程有很大关联,比如说《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等,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与其他课程的衔接点,把上述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比如说,介绍国家分工理论中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先复习《国际贸易》中所学理论,按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我国应重点发展在在国际分工中占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认识国家分工理论的局限性,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三)以案例为支撑,帮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我国外贸的现状

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讲授过程中,几乎每一章,我都总结了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比如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利用外资案例分析、对外投资战略分析、国际服务贸易差距分析、技术进出口存在问题分析、正确认识抵制日货、正确认识中美贸易高额顺差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问题。比如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战略,但是盲目扩大出口也带来了很多弊端,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结合的重要性,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还用保护我国有发展前途的民族工业,而且扩大出口中我们还应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再比如在利用外资案例中,我通过利用外资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使学生认识了利用外资对于我国是有利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弊端,很多有前途的企业利用外资,结果却被外资利用,合资后反而亏损,最终成为外商独资企业,葬送了我们的民族品牌,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了利用外资的正确对策。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真实现状,正确理解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之,《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作为一门专业课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所以更需要我们去思考、总结、积累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二版)[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7.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2

――多边环境协定中所阐述的“特定贸易责任”与wto规则的关系。此授权明确表明,该谈判必须限制在那些能够执行wto规则的已参加多边环境协定的wto成员之间进行。它将那些适用wto规则但却不是多边环境协定的成员排除在外;

――多边环境协定秘书处和相关的wto委员会定期交换信息的程序,给予观察员身份的标准;

――环境产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查看贸易上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但是,该授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在谈判过程中,wto各成员方已发起了什么样的谈判问题呢?

在开始阶段需要解决的进程问题

谈判伊始,首先出现的是遵守进程的问题。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的职责是:负责开展贸易与环境谈判。许多wto成员在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上争辩,它们尚未准备好着手去立刻讨论谈判的“结果”,特别是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关系。它们要求提供一个准备期,首先讨论在授权中所包含的不同概念,例如那些有关特定的贸易责任和一项多边环境协定的概念。

在处理wto与多边环境协定关系的问题上,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会在实际操作中遵循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辨别多边环境协定中的特定贸易责任,试图对这个协议所能涵盖的措施类型达成一个共识;第二种方法是更加概念化的方法,是确定哪些类型的原则和限定参数可用来指导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关系。其中的一项原则是:在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法律体系之间不应该存在等级制度。

就进程而言,早在谈判之初就已达成协议。关于环境产品和服务的谈判将主要集中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组当中以及服务贸易理事会特别议会中进行。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将保持对这两个机构中所进行的工作进行总体审查,但也会参与澄清环境产品概念的工作。

多边环境协定与wto规则

多年来,wto各成员一直在检查国际贸易法与国际环境法的关系。关键是这两个法律体系间的一致性问题。多哈所达成的谈判授权,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工作的顶峰。在多哈,成员达成协议来审查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从1995年到2001年在此领域所研讨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把wto规则适用于多边环境协定的成员方。“成员方与非成员方”问题被放在了一边。此外,wto各成员同意把谈判授权关注于多边环境协定中的“特定贸易责任”,而不再关注可由环境协定来提议的更加宽泛的措施类型。

这些限制被有意地安排在授权中,这样wto各成员将只会解决那些它们易于驾驭的问题,换言之,解决wto规则与wto单个成员已签署的环境协定的关系。对于wto成员尚未参加的环境协定,wto各成员不能予以扩展,来解决wto成员在wto中的权利和义务。

自从谈判开始以来,对这部分授权的讨论集中在对“多边环境协定”、“特定的贸易责任”,及对多边环境协定中“阐明”这些词语的理解来达成共识。但是,为什么wto成员耗尽这些时间来进行讨论呢?讨论应引领向何处?对于许多成员来讲,就授权中所包含的不同概念进行讨论,对界定谈判的外延至关重要,即需要审查的环境协定(“多边环境协定”)和需要研讨的贸易措施类型(特定贸易责任)。在坎昆部长级会议以后,各成员不得不将这些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来讨论多边环境协定中的特定贸易责任与wto规则的实际关系。

已举行的关于多边环境协定的讨论,来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界定(由于授权只适用于多边环境协定的成员,一旦wto与多边环境协定间发生冲突,将不太会质疑一个已签署的协定是否是多边环境协定)。并且如果进行界定,它是否可以包括区域环境协定以及尚未生效的协定。许多成员已经指明可以用来界定多边环境协定的标准,例如协定可在联合国的资助下进行谈判,协定应向所有的wto成员开放。

关于特定贸易责任的讨论,涉及这个词语能够涵盖什么,不能涵盖什么。尽管所有成员同意多边环境协定所明确规定的、影响进出口的具有强制性的措施,构成授权协定内的“特定贸易责任”,各成员不再同意其他类型的措施。例如,各成员依旧在争论多边环境协定中的自由裁量措施的法律地位。并且,争论还包括:具有特定贸易责任的多边环境协定成员大会的决定能否被看作是多边环境协定的决定,并因此应被授权所涵盖。

信息交换与观察员身份

作为贸易与环境谈判的一部分,wto各成员也已经同意审查如何最好地与多边环境协定合作并交换信息,而且要在其他国际组织能在wto中被授予观察员身份的基础上审查标准。这两个问题被设计来确保提高wto与多边环境协定这两个法律实体间的合作。

至于信息交换,各成员已提出大量可被有效用来考察质量的方法,例如增加与联合国环境方案和多边环境协定的文件交换与联合研究。关于观察员身份的标准,事实上,已讨论了几个标准来审查多边环境协定与联合国环境方案要求的在wto机构中的观察员身份。然而,许多成员继续辩论:观察员的身份问题在本质上影响巨大,它涉及到所有的wto机构而不仅仅是环境委员会,这个问题应该由比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更高级别的机构来解决。

环境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

有关此部分的谈判是被设计来确保通过消除贸易上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所有成员更容易获得环境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可能是环境保护所必需的。例如,一个环境产品可以是一个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一个环境方面的服务可以是一个废物管理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

在非农市场准入谈判组中,正在讨论所有产品部门的贸易自由化“模式”。在服务贸易理事会的特别会议上,各成员正在不同服务部门,包括环境服务,进行贸易自由化的“要价”和“出价”。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会保持对这两个机构工作的总体审查,一直在澄清环境产品的概念。此澄清工作将决定谈判的范围。

在讨论环境产品时,一些成员已要求wto谈判继续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所创建的环境产品清单。然而,其他成员坚持必须设计一个专门针对wto的环境货物清单,特别是因为许多wto成员不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员。

在环境产品的定义上,成员提出问题,这个词语是否能够包括农产品,而不仅仅是工业品;如何在谈判进程中对具有多终端用途的产品进行分类(例如水泵可以实现环境方面的目的,但是也有其他的用途);进程和生产方法及终端使用标准是否会被用来界定环境产品;世界海关组织的协调制度是否会涵盖环境货物(它是否足够详尽来这样做);如何处理“环境友好”概念的相关性(因为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一些产品被认为是环境上友好的,在另一些地方则被认为是不友好的)。

讨论依然在进行。同时,一些代表团已经超越了讨论定义,提交了实质性的环境产品清单,它们想看到更大的市场准入。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3

首先,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阐述了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一般概念及法律特征。并在国际上第一次从理论方面深入研究了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概念;其次,论述了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三种形式,并根据wto的SiSD关于国际服务贸易行为的分类,将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区分为13大类;再次,详尽论述了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一般应当具备的条款,并简略说明了每一条的具体内容及应当特别注意的事项;最后,论述了国际服务贸易合同法律应适用的三大原则,即自由选择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以及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原则。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合同 服务行为 法律适用原则

   一、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概念

   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l条第2款的规定,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应理解为:不同国家的居民就服务贸易所达成的一致意思表示。根据这一概念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其主体必须是不同国家的居民,居民包括自然人、非法人组织以及法人,不强调他们的国籍,而主要以他们的住所或居所为基准;(2)其标的必须是服务行为,“服务行为”具有无形性、同时性以及不可储存性的特点,这一特征是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与国际货物贸易合同及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基本区别;(3)其具有连续履行性,这一特征是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与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的又一区别;(4)其性质既具有贸易性也具有投资性。这一特征也与国际货物贸易合同及国际技术贸易合同有所不同;(5)其适用的法律规范主要是国际服务贸易法,这一特征与其它两种国际贸易是有区别的。

   我认为从理论上讲,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应当定义为:同一国家的居民就国际服务贸易行为或不同国家的居民就服务贸易行为所达成的一致意思表示。在此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主体,二是标的是否跨越国界。就主体而言,既可以是同一国家的居民,也可以是不同国家的居民,同一国家的居民如果就国际服务贸易行为达成协议,那么这类“协议”就应当属于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因为其标的(服务行为)是“跨越国界”的,如电信的国际服务行为、运输的国际服务行为等,所以这类以标的“跨越国界”为标准的服务贸易合同,无论其主体是否为同国家居民,都应当属于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就标的是否跨越国界而言,服务行为既可以是跨越国界的,也可以是未跨越国界的,不同国家的居民如果就服务贸易行为达成协议,那么这类“协议”也应当属于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因为其主体是“不同国家”的居民,如现场消费服务行为、登载广告服务行为等,所以这类以主体是“不同国家”的居民为标准的服务贸易合同,无论其标的(服务行为)是否跨越国界,都应当属于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确认,同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与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确认是有一定区别的,实践中确认的难度也大一些。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与国内服务贸易合同的根本区别在于:主体和标的,凡是“同一国家”居民就“未”跨越国界的服务贸易所达成的协议,就是国内服务贸易合同;反之,就是国际服务贸易合同。

   二、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形式与种类

   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形式同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与国际技术贸易合同是一致的,即口头形式(包括书面或电子文件证明的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以及电子文件形式。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种类是相当复杂的,从理论上讲应当以其“标的”作为区分的依据。根据wto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关于国际服务贸易行为分类表对服务贸易行为的划分,服务贸易行为分为11大类142个具体项目。11大类包括:商业服务行为、通信服务行为、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行为、销售服务行为、教育服务行为、环境服务行为、金融服务行为、健康与社会服务行为、同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为、娱乐和文化及体育服务行为、以及运输服务行为。据此,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共有13类,这种分类方法在目前来说,还是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其具体包括:

   (1)国际商业服务合同,其主要包括:a、国际专业服务合同,如国际法律服务合同、国际会计服务合同、国际审计服务合同、国际税收服务合同、国际工程服务合同及国际兽医服务合同等;B、国际计算机网络服务合同,如国际计算机硬件装配咨询服务合同、国际软件执行服务合同、国际数据处理服务合同及国际数据库服务合同等;C、国际研究与开发服务合同,如国际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服务合同、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与开发服务合同、国际人文科学研究与开发服务合同及国际交叉科学研究与开发服务合同等;D、国际房地产服务合同,如国际房地产评估服务合同等;e、国际租赁服务合同,如国际船舶租赁服务合同、国际飞机租赁服务合同及国际机械设备租赁服务合同等;F、其它的国际商业服务合同,如国际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国际管理咨询服务合同、国际广告服务合同及国际包装服务合同等。

   (2)国际通信服务合同,其主要包括:a、国际邮政服务合同;B、国际快件服务合同;C、国际电讯服务合同,如国际电话服务合同、国际电报服务合同、国际传真服务合同、国际电路租用服务合同、国际电子邮递服务合同及国际电子数据交换服务合同等;D、国际视听服务合同,如国际电视服务合同、国际录像服务合同及国际录音服务合同等。

   (3)国际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合同,如国际建筑物的建筑服务合同、国际建筑物修缮服务合同及国际建筑物装饰服务合同等。

   (4)国际销售服务合同,如国际机构服务合同、国际批发贸易服务合同、国际零售服务合同及国际特约服务合同等。

   (5)国际教育服务合同,如国际初等教育服务合同、国际中等教育服务合同、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合同、国际成人教育服务合同及国际短期培训教育服务合同等。

   (6)国际环境服务合同,如国际污水处理服务合同、国际废物处理服务合同及国际环境卫生服务合同等。

   (7)国际金融服务合同,其主要包括:a、国际保险服务合同,如国际货物保险服务合同、国际人寿保险服务合同、国际再保险服务合同及国际保险经纪和服务合同等;B、国际银行及其它金融服务合同(国际保险服务合同除外),如国际存款服务合同、国际贷款服务合同、国际金融租赁服务合同、国际汇付服务合同、国际托收服务合同、国际信用证服务合同、国际担保服务合同、国际货币支付和转移服务合同、国际票据转移和支付服务合同、国际证券发行服务合同、国际资产管理服务合同、国际金融资产清算服务合同、国际金融咨询服务合同及国际金融信息提供和转让服务合同等。

   (8)国际健康与社会服务合同,如国际医疗服务合同、国际保健服务合同及国际社会服务合同等。

   (9)国际旅游服务合同,如国际旅行社服务合同、国际旅游经纪人服务合同、国际导游服务合同及与旅游相关的宾馆和饭店国际服务合同等。

   (10)国际娱乐服务合同,如国际歌剧演出服务合同、国际戏剧演出服务合同、国际音乐演奏服务合同及国际杂技表演服务合同等。

   (11)国际文化服务合同,如国际新闻机构服务合同、国际图书馆服务合同、国际博物馆服务合同、国际档案馆服务合同、国际互连网文化服务合同及国际文化交流服务合同等。

   (12)国际体育服务合同。

   (13)国际运输服务合同,其主要包括:a、国际海运服务合同,如国际海上客运服务合同、国际海上货运服务合同、国际海上拖船服务合同及国际海上救助服务合同等;B、国际空运服务合同,如国际空中客运服务合同及国际空中货运服务合同;C、国际铁路运输服务合同,如国际铁路客运服务合同及国际铁路货运服务合同等;D、国际公路运输服务合同,如国际公路客运服务合同及国际公路货运服务合同等;e、国际管道运输服务合同;F、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合同:G、国际集装箱服务合同

等。

   三、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内容

   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与国际货物贸易合同、国际技术贸易合同在基本结构上是相同的,也是由首部、正文以及尾部所构成,核心内容仍然是约定在正文中。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种类不同,不同的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具有不同的特点,相应地其内容也必然有所区别.在此仅就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一般应当具备的条款分析研究如下:

   (1)当事人条款。若当事人为同一国家居民,那么就应当写明各方的姓名或名称、住所或居所、联系方式等;若当事人为不同国家的居民,那么除了应当写明上述情况之外,还必须明确其“居住国”名称。

   (2)定义条款。当事人应当将认为在合同中可能会引起误解的词语,尤其是关键性词语列入该条,逐个进行解释。例如服务、服务行为、服务标准或质量等。

   (3)服务项目条款。主要应当约定服务范围、具体服务事项。本条对于国际服务贸易合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应当详细列举约定。

   (4)服务质量或标准条款。当事人约定服务质量或标准时,应当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若没有国际标准,就应尽量采用行业国际领先标准;如果行业国际领先标准不易确定,则应当采用双方认可的标准。但是,无论如何,当事人双方都应当在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中约定该条款。

   (5)服务地点、时间和方式条款。该条款应当特别注意服务时间或期限。还应包括相关资料交付的内容。

   (6)服务质量检验条款。包括检验人、检验标准、检验范围、检验地点、检验时间以及检验结果证明等。

   (7)服务事项保密条款。包括保密对象、保密范围、保密期限以及泄密责任。

   (8)服务费用支付条款。包括费用总额、支付方法、支付地点、支付时间、支付币种以及税收的承担等。

   (9)损失或损害赔偿条款。包括归责原则、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或具体数额的确定等。

   (10)免责条款。该条款应当包括名词解释和事件范围两部分内容。

   (11)争议解决方式条款。当事人除可以约定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争议外,还可以约定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如果约定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则必须将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事项、仲裁规则以及仲裁裁决效力等加以明确约定;如果约定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的,则必须将诉讼法院加以明确约定。

   (12)法律适用条款。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无论是各国的国内法律规范还是国际法律规范,一般都允许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当事人,通过合同自由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可供选择的法律规范包括:当事人双方一国的涉外服务贸易法律规范、第三国的涉外服务贸易法律规范、国际服务贸易条约以及国际服务贸易惯例。但是,当事人在自由选择国际服务贸易合同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时,必须是合法的、善意的,不得与公共利益相违背。

   (13)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附件。该条款是将与本合同有关的所有附件以“清单形式’’列明,并说明所列“清单”的全部附件同本合同的其它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此外,在国际服务贸易合同中还应当注明其签定的地点、日期以及其它相关事项。

   四、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

   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具体包括三大原则,即自由选择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以及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原则。这些原则已被当今国际经济法确认为国际经济合同适用的基本法律原则,作为国际经济合同范畴的国际贸易合同是不能例外的,显然,作为国际贸易合同范畴的国际服务贸易合同更是不能例外。毫无疑问,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法律适用,同样也必须遵守这三大原则:

   (1)自由选择原则。意思自治是一项传统的基本法律原则,在“意思自治”原则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契约自由"的法律原则,而在“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上发生质变,产生了适用于国际贸易合同的“自由选择”法律原则。就国际服务贸易合同而言,其具体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实施国际服务贸易行为和解决国际服务贸易纠纷,应当遵守某种可以确定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的一种法律适用原则。当事人既可以约定适用国际服务贸易法的国内法律规范,也可以约定适用国际服务贸易法的国际法律规范;在国内法律规范中,当事人既可以约定适用契约任何一方主体所属国的涉外服务贸易法律规范,也可以约定适用契约主体所属国之外的第三国涉外服务贸易法律规范;在国际法律规范中,当事人既可以约定适用国际服务贸易条约,也可以约定适用国际服务贸易惯例。(2)最密切联系原则。就国际服务贸易合同而畜,其具体是指当事人未在合同中约定法律适用条款的情况下,实施国际服务贸易行为和解决国际服务贸易纠纷,则适用与国际服务贸易行为实施地和国际服务贸易纠纷解决机构所在地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的一种法律适用原则。这一法律适用原则的实质,是对自由选择法律适用原则的补充和丰富。该原则的核心是“最密切联系”,与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具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就是合同的签定地、履行地及其纠纷解决机构(法院或仲裁机构)所在地国家,在当事人未适用自由选择法律原则的情况下,国际服务贸易合同则适用此项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国际服务贸易合同适用其签定地、履行地或者其纠纷解决机构所在地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三个地点国家的法律规范,具体适用那个地点国家的法律规范,则应区别情况分别确定,如果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发生纠纷。则当事人在实施国际服务贸易行为时应当遵守(或谓“适用”)行为地国家的法律规范;如果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了纠纷,而是通过协商或调解方式解决的,则应当由当事人双方确定是适用合同签定地国家的法律规范,还是合同履行地国家的法律规范;如果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通过协商或调解方式不能解决纠纷,或者当事人双方不愿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纠纷的,而必须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则应当由解决该纠纷的仲裁机构或法院决定是适用合同签定地国,家的法律规范、合同履行地国家的法律规范,还是解决该纠纷的仲裁机构或法院所在地国家的法律规范。无论是由当事人还是由仲裁机构或法院确定适用某一个国家法律规范的,在适用该国法律规范时必须遵循下列顺序:第一、其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服务贸易条约(包括双边服务贸易条约、多边服务贸易条约及国际服务贸易公约);第二、国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包括成文法和判例法);第三、国际服务贸易惯例;第四、有关国际服务贸易的一般法律原则。

(3)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原则。其具体是指当事人、仲裁机构或法院已确定适用某一国家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的情形下,该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不得违反、损害或有损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签定地、国际服务贸易行为实施地或仲裁机构、法院所在地国家的法律规范、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社会道德及善良风俗等“禁止性”规定或习惯的一种法律适用原则。该原则是对自由选择法律适用原则和最密切联系法律适用原则进行限制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凡是已确定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合同的某一国家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不符合该原则的,则有关当事人或纠纷解决机构应当重新确定国际服务贸易合同所应适用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

参考文献:

1,《服务贸易总协定》

2,《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4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高速增长。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服务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中国的服务贸易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面,其竞争力都令人堪优,面对wto全面开放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服务贸易将如何提高其竞争力,是本文将主要展开讨论的议题。

wto过渡期后,中国将全面履行世贸承诺,服务业将是下一轮开放的重点。我国服务业如何应对外国同行的激烈竞争、服务贸易如何迅速发展和创新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鉴于国内外有许多人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影响因素作了研究,本文首先将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整理,在总结服务贸易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做出综合性实证分析,从宏观角度来全面综合论述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解决对策。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概述与论证相统一的方法,来比较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的存在.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有力的因素,对我国目前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各个因素做综合性的衡量和分析,得出中国服务贸易的出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回归分析

本文结构:

第一部分主要写服务贸易的文献综述,介绍服务贸易的概念,背景,以及影响因素。为下文的展开形成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服务贸易的特点,分类以及发展的历程,阐明服务贸易与服务业以及货物贸易的关系。

第三部分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调研,从现状入手,由表及里分析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第四部分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说明各个影响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影响的力度。

第五部分得出结论,通过前面的实证分析,综合分析中国服务贸易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以及有利的因素,得出中国服务贸易的意见和对策。

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而得出如何进一步发展的观点。

在实证分析方面,第一步先要做好资料的采集工作,在课题思路和总体设计方面有了综合的定位。选和服务贸易有关且相关性较大的因素作为我的自变量,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影响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要素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强度。

在理论分析方面,还要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使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最后,做出结论,对中国服务贸易影响最强的因素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或模式是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怎么样发展中国服务贸易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ChinaexportoftradeinServicesDevelopmentResearch

abstract

thetradeinservicesistheprogressivesymbolofserviceindustry,theexpansiontradeinservicesexport,strengthensthetradeinservice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llofthesecanimprovethetradeinservicesinternationalpaymentbalance,notonlyoptimizesChineseexport’soverallconstruction,butalsohasthesignificanthistoryandthepracticalsignificanceinimprovingChinesestatusintheinternationallabordivision,promotesChinaindustryrestructure,stake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path

post-wtotransitionalperiod,ChinawillfullyimplementthewtoChinawillfullyimplementthewtocommitments,theservicesectorwillbethefocusofthenextroundofopeningup.China''''sserviceindustryonhowtodealwithfiercecompetitionfromforeigncounterparts,therapiddevelopmentoftradeinservicesandinnovationtobecomeoneoftheurgentneedtoresolvetheissue.inviewofmanypeoplebothathomeandabroadforthedevelopmentoftradeinservices,theimpactofthefactorsstudiedinthispaperwillfirstofall,agreatdealofrelevantliteratureonthecollation,attheconclusionofthetheoryoftradeinservicesandtheimpactoffactorsonthebasisoftheimpactoftradeinservicesinacomprehensivefactorempiricalanalysis,fromamacropointofviewonChina''''scomprehensiveandintegrateddevelopmentoftradeinservicesandsolutions.themainuseofthetheoreticalanalysisandempiricalanalysis,anoverviewanddemonstrationoftheunityofmethod,binedwithChina''''scurrentconditionsandastrongfactortobeconsidered,theimpactofChina''''sservicetradedevelopmentvariousfactorstomeasureand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wayoutforChina''''sservicetradeanddevelopment

Keywords:internationaltradeinservices,Competitivepower,Regressionanalysi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i

1引言1

2服务贸易文献综述2

2.1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2

2.2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4

2.2.1从服务的概念入手划分服务贸易4

2.2.2GatS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5

2.2.3国际收支Bop统计对服务贸易的分类7

2.2.4《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对服务贸易的分类8

2.3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8

2.3.1比较优势理论9

2.3.2竞争优势理论9

2.3.3九因素模型11

2.4我国学者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进展12

3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13

3.1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较低14

3.2结构有待优化16

3.3作为基础的服务业发展滞后18

3.4其他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制约18

3.5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19

3.6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不完善20

4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21

4.1可量化因素21

4.1.1国家对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力度21

4.1.2服务业的发达程度21

4.1.3总的经济环境22

4.1.4货物贸易发展水平23

4.1.5人力因素23

4.2不可量化因素24

4.2.1一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24

4.2.2国内国际环境25

4.2.3政府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25

5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因素的模型及分析27

5.1建立模型27

5.1.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7

5.1.2最小二乘估计28

5.1.3利用模型找出影响出口相关因素28

5.1.4利用eviews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29

5.2自相关的检验及解决31

5.3结果32

6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对策34

6.1大力发展服务产业34

6.1.1提高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34

6.1.2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35

6.2加强服务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36

6.2.1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投入36

6.2.2鼓励创新发明,提高获取专利的能力36

6.3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体系37

6.4选择重点服务贸易部们进行培育和出口促进37

7结论40

7.1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40

7.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0

参考文献41

1引言

2001年l2月11日正式加入wto以来,在加入wto后的16年内,逐步实施了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承诺。2005年,我国进入了wto“后过渡期”,银行、证券、分销等重要服务部门所享受的过渡期逐步结束。wto过渡期后,中国将全面履行世贸承诺,服务业将是下一轮开放的重点。我国服务业如何应对外国同行的激烈竞争、服务贸易如何迅速发展和创新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服务贸易的产生几乎是与货物贸易同时起步的,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商业领域。二战之前,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务的输出输入方面,二战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贸易日益崭露头角,从建筑到通讯和航空技术,服务成为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最大和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服务贸易逐步走向国际市场。1995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而世贸组织成员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作出的承诺,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近几年统计数据看,服务贸易发展的速度略高于货物贸易,而且,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向服务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国际贸易乃至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

我国在传统服务贸易项目中的比较优势促使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居世界第9位,进口额居第8位;200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达到了30亿美元,同比增长24.5%。但必须看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整体竞争力较弱、缺少竞争优势、发展结构不合理、法制不健全、管理落后等等,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在未来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造成阻碍。

2服务贸易文献综述

2.1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

“服务贸易”一词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贸易术语,它是相对货物贸易而言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独立的商业领域。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贸易日益崭露头角,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不再是货物贸易的被动服务者,而是成为与其并重的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多边贸易的谈判重点也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1993年12月15日“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radeofServices,简称GatS),服务贸易至此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对各国服务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所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根据1993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

⑴过境服务(CrossBorderS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在这种形式下,服务提供者和被提供者分别在本国境内,并不移动过境。所以,这种服务提供方式,往往要借助于远程通讯手段,或者就是远程通讯服务本身。例如,国际电话通讯服务、视听、金融服务等;

⑵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在这种服务提供形式下,服务的被提供者,也就是消费者跨过国境进入提供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接受服务。出国旅游、出国留学实际上都是接受的这种服务提供方式;

⑶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这种商业实体或商业存在,实际上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其企业形式可以采取独立的法人形式,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分支机构或代表处。在这里,服务的提供是以直接投资为基础的,其提供涉及到资本和专业人士的跨国流动。例如,一国的某公司到外国开饭店或零售商店等;

⑷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例如,一国教授、高级工程师或医生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等。这种形式涉及到提供者作为自然人的跨国流动。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它不涉及投资行为。比如我们请一个国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前来作。

中国学者对服务贸易的探讨主要是从20世纪09年代开始的。与前面讨论的角度不同,国内通常是从服务与贸易的性质层面来定义服务贸易。汪尧田、周汉民在1992年指出“国际服务贸易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符合严格服务定义的直接服务输出与输入活动。而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也包括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情况下的交易活动,如卫星传播、专利技术贸易等”【1】。薛荣久在1993年指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作为劳动活动服务的特殊作用价值【2】。陈宪在1995年对服务贸易的定义认为“一般都将无形贸易划分为要素服务贸易和非要素服务贸易。在无形贸易中,扣除要素服务贸易即为通常所说的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国与国之间服务业的往来。各国服务的总出口构成了国际服务贸易”【3】。丁维香在1995年从贸易发生的过程方面对服务贸易做出定义,她认为“服务贸易就是一个国家的个人或团体,向另一个国家的个人或团体购买服务的过程”【4】。与此相似的是,杨圣明在1999年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在国家之间的等价交换过程,或者说,服务在国家间的有偿流动过程【5】。王粤在2002年指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即发生国际收支行为的服务业经营活动,如国际间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等劳务的有偿提供和接受”【6】。郑吉昌认为“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国内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即指国际间服务输出和输入的一种贸易方式。传统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现代国际服务贸易除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服务外,还包括一些新贸易活动,如国际承包工程、卫星传送和传播等等”【7】。

中国学者对服务贸易定义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第一,这些定义都没有从“服务”本身的特征出发,而是孤立地将服务与传统的贸易概念相结合,这与前面根据服务定义扩展的服务贸易概念不同。第二,只根据这些定义概念难以准确确定服务贸易的范围,最多只能获得服务贸易的部分范围。第三,这些服务贸易定义基本上仍是一种描述性定义,一方面虽然说明了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更加复杂,但另一方面难于在实践中展开使用。

2.2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

2.2.1从服务的概念入手划分服务贸易

巴格沃蒂(Bhagwati)在1984年根据“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同地进行”的特征对服务提供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扩展了服务定义。他们把服务分为两类:一类为需要物理上接近的服务;另一类为不需要物理上接近的服务。在此基础上,Bhagwati将服务贸易分为四类,前三类要求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必须物理上接近:

(1)提供者移动、使用者不移动的服务贸易;

(2)使用者移动、提供者不移动的服务贸易;

(3)使用者和提供者都移动的服务贸易;

(4)不需要二者移动的“远程”服务贸易【8】。

格鲁贝尔(Grubel)则将服务贸易首先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要求人、资本、公司或货物临时跨越国境,这一类又分为两种情况:

(1)人或货物到国外接受服务;

(2)人到国外提供服务,公司到国外提供纯资本或其他资本资产服务,或者货物到国外提供服务,如运输等。

第二类则为非要素服务,当包含这类服务的货物的国际贸易发生时,该类服务贸易就发生【9】。

耐亚尔(nayyar)认为服务定义难于达到从概念层面上理解服务本身,而当我们将定义运用于服务的国际领域时,要想达到从概念层面上理解服务贸易就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此,他将服务贸易定义为“一国常住单位与另一国常住单位之间就服务进行的国际贸易,而不管该交易发生于何地”【10】。据此,他将服务贸易分为四类:

(1)生产者移动到消费者处的服务贸易;

(2)消费者移动到生产者处的服务贸易;

(3)生产者或是消费者移动到对方所在地的服务贸易:

(4)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移动的服务贸易。

前三类服务贸易的发生都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物理接近,这一点与服务的特征相符合。第四类服务贸易则无须物理接近,该类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相似。

以上对服务贸易的分类本质上都是从服务定义扩展而来,其核心是服务交易的双方是否需要物理接近,即以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易时的地点为基础进行的讨论。

2.2.2GatS关于服务贸易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最常使用的分类是由萨皮尔(spair)在1994年修改的分类,该分类是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交易的物理地点。这种分类方法己被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采用。因此,在GatS中,服务贸易被定义为服务的供应模式:

(1)自一个成员国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国领土提供服务;

(2)在一个成员国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3)一个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国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4)一个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国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11】。

这些供应模式一般被称之为:模式1-跨界供应,模式2-境外消费,模式3-商业存在,模式4-自然人存在。

模式1跨界供应指的是消费者在他本国领土上,而在另一个国家的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跨越国境的情况。这种类型的服务交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电话、传真、因特网或其他计算机媒体的连接,电视、或是通过邮件或信使方式发送文件、软盘、磁带等等。它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贸易,即交付产品时,消费者和供应商依然留在各自领土上,强调的是服务产品本身跨越国境。典型的例子有:支持货物贸易的运输服务、函授课程和远距离诊断服务等。

模式2境外消费指的是消费者迁出其本国领土并在另一个国家消费服务。例如,旅游活动,非常住居民的医疗服务和留学都是典型的境外消费实例。境外船只维修活动也应该包括在内,因为此时,消费者的资产只有迁往或位于境外,才可能获得这种服务。因此,模式2强调的是消费者到国外消费服务,而服务的提供者留在自己的领土内。

模式3商业存在认为,在境外某一市场的商业存在不仅包括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法人,而且也包括具有相同特征的法律实体,例如代表处和分支机构。根据GatS的规则,“供应某种服务”包括生产、经营、销售和交付。例如,外资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外资学校提供的课程以及外国银行的一个国内分行或附属机构提供的服务都是通过商业存在提供的。对服务来说,境外商业存在的设立作为确保在生产和交付的各个阶段以及交付之后与处于其本土上的消费者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方式通常是非常必要的。

模式4自然人存在,这种模式在个人进入消费者领土提供服务时产生,而不论个人代表的是他自己,还是代表他的雇主。因此,这种模式涉及两种不同的自然人类型:自营人员和雇员。同样,模式4也适用于两个领域:国际收支意义上的服务贸易和就业。国际收支意义上的服务贸易指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服务贸易,属于Bop统计的范围。根据常住性原则,这种情况下由人员流动而进行的服务提供通常是在1年之内。例如,由某一外国公司派出一名审计人员进行金融审计服务,或是由某一临时出访东道国经济体的外国自营专业表演者提供娱乐服务等。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输入。自然人存在只涉及在消费者国家中的非长期就业,因为GatS《关于根据协定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流动附件》规定:“本协议不适用于影响自然人进入某一个成员国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措施,也不适用于有关永久性公民、居所和就业的措施”【12】。不过,GatS没有就“非长期”就业的定义做出规定。在各个国家的承诺中,暂时的时间长度一般为2到5年,而且会根据自然人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外国医生或教师的短期就业,建筑工人或有偿家政服务人员的短期就业Bhagwati.Jn.(1984),SphnteringandDisembodimentofServiceandDevelopingnations,theworldeconomy,1984,7,133-144都包括在模式4中。更为普遍的是国外分支机构中外籍员工的短期就业,这种公司内部员工调动在GatS背景下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2-1GatS供应模式的判断标准

服务供应者存在判断标准供应模式

服务供应者在本国领土内来自服务供应者领土的服务在消费者领土内交付模式1跨界供应

在消费者领土外的供应着领土内交付服务给消费者模式2境外消费

服务供应者不在本国领土内在消费者领土内供应者通过商业存在交付服务模式3商业存在

在消费者领土内供应者通过自然人存在交付服务模式4自然人存在

综上所述,GatS供应模式本质上是在服务供应者与消费者和服务交付时他们存在于领土的程度与类型基础上定义的。表2-1总结了辨别四种供应模式的判断标准。对于跨界供应模式,消费者和服务供应者仍在各自领土内;对于境外消费模式,消费者移动到服务供应者领土内。对于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模式,服务供应者实际上移动到了消费者领土内,即要么通过商业存在交付服务,要么通过自然人存在交付服务。

从GatS服务贸易的定义可以看出,该定义与Stern&Hoekman在1987年提出的服务分类存在一致性。对照来看,分离服务可以认为是GatS模式1,需求者地点服务可以认为是GatS模式3和模式4,生产者地点服务可以认为是GatS模式2,自由服务可以认为是GatS模式3和模式4。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GatS服务贸易的定义将所有服务都确定为“可进行贸易的(tradable)”。传统上认为是不可进行贸易的服务,如理发服务,现在都可以在模式2境外消费情况下作为可交易服务进行消费(即生产者地点服务).这样的贸易还可能发生在自由进入其他国家的跨越边境地区。而且,为了使服务是可进行贸易的,还经常连带消费一些诸如旅行之类的其他服务。

另外,1919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秘书处编写了一份有关服务部门分类的说明,它被称作“GnS/w/20服务部门分类表”,是GatS服务产品目录,供各成员国谈判使用。该表明确了国内服务规章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和子部门,这样就可以对这些规章做出具体的承诺并进行谈判.所以GnS/w/120应被看成是一个谈判目录,而不是一个统计分类。Gatt的GnS/w/120表中列出的12种主要服务类型如下: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相关的工程服务;经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保健和社会服务:旅游和与旅行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别处未包括的其他服务。

2.2.3国际收支Bop统计对服务贸易的分类

服务贸易的常规统计定义是《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阐述的定义,它把服务贸易界定为“一个经济体中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进行的所有服务交易”。Bpm5指出“服务的生产在生产发生之前就同某经济体的生产者与另外一个经济体的消费者或一组消费者事先做出的一项安排联系在一起。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同国际服务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其生产过程涉及了一个常住单位和另一个非常住单位。该定义与Sna(1993)对外交易账户中的服务贸易概念一致,即“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常住机构单位与非常住机构单位之间发生的所有交易”。反映这种传统服务贸易的统计称为Bop统计。比较GatS和Bpm5/Sna(1993)对服务贸易所做的定义可以看出,GatS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与Bpm5/Sna(1993)的服务贸易统计定义不完全匹配。后者考虑的只是一个经济体中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间的服务交易,范围较GatS服务贸易定义的范围狭窄。这也决定了只靠Bop统计本身不能全面评估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必须开发其他统计框架来完成这一使命。

2.2.4《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对服务贸易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mSitS)总体上采用Sna(1993)对“服务”一词的用法。它指出服务在许多方面与货物都是不同的,最常见的不同是供应方和消费方关系的直接性。许多服务是不可运输的,即它们要求供应方和消费方物理上接近,例如提供饭店服务要饭店设在消费者愿意停留的地方,为某一企业进行清洁服务必须在该企业的所在地进行,理发服务要求美发师与顾客同时在场。对于这种不可运输服务的国际贸易来说,要么客户必须前往供应商一方,要么供应商必须前往客户一方。即服务的提供由传统的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间的交易可能转变为: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服务贸易加上其他服务贸易,这里其他服务贸易有可能是常住单位之间发生的服务贸易,所以服务贸易的范围与传统Bop统计定义的服务贸易范围相比,明显地扩大了。

如果服务的国际销售是通过设在国外客户所属国家的直接投资企业或分支机构实现的,可以是本国经济体在国外拥有的分支机构,也可以是外国经济体在本国拥有的分支机构.那么为反映这种类型的贸易,传统的服务贸易定义就扩大至把国外分支机构提供的服务价值包括在内,这种说明分公司全面业务情况的统计数字称为“国外分支机构服务贸易统计”即FatS统计。服务也可由在境外的个人提供,他们或者作为服务供应商,或者被服务供应商所雇用,其中包括那些在东道国的外国人,大部分这类服务贸易被包括在BpmS和FatS框架中,其余部分有待于在这两个框架之外进一步开发。

由上述分析可知,miStS(2002)定义的广义服务贸易既涉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间交易,又包括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及境外个人服务。服务贸易的概念虽然扩大,且扩大部分不能简单地看作是服务的进口或出口,但并没有扩大服务的概念,它几乎完全符合现有的国际统计标准,如Sna(1993)、Bpm5等等。

2.3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目前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研究的理论较多,限于本文篇幅和作者能力,本文主要运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作为规范性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为使本文更加贴近我国实际情况,作者另外采用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中相关理论作为补充,从体制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2.3.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该法则被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称之为“经济学中最出色的理论”。由李嘉图创立,经过俄林和赫克歇尔的发展,将一国比较优势产品生产效率较高的原因进一步归结到了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丰裕程度方面的优势。即使在后来的实践检验中,受到了“里昂惕夫之迷”的挑战,但通过加入人力资本要素对其进行修正,比较优势理论获得了新的发展。然而,关于传统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否运用于服务贸易,理论界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两派。一派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因为服务与货物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传统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是基于“国家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这一基本假设,而“服务贸易”却直接涉及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另一派则认为,比较优势理论不管对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都具有普适性,但必须放弃“国家间生产要素不能流动”这一基本假设。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重点在于从传统服务业出发,探讨比较优势原则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如melvin在传统的H-0模型的范围内解释了服务贸易;markusen认为传统上服务贸易只是商品贸易的一部分而已;1965年日本学者鬼城和宇泽创立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模型;1985年Deardorff对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作了系统的阐述,他成功的利用了H-0模型探讨了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从而进一步解决了比较优势原则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

2.3.2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出现,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重点转向了对竞争力的研究。竞争优势的核心理论是波特的“钻石理论”。波特认为,企业建立竟争优势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即低成本策略和差异化策略。低成本策略的实现需要有特殊的资源优势(如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低成本可获得的技术和生产方法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差异化策略的实现则需要在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创新,从而生产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后者被认为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因为与低成本竞争优势相比,后者代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并且更难被竞争对手模仿。按照波特的逻辑,企业在面临两种可选择的策略时,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即选择差异化的竞争路线。企业必须为此进行持续的投资创新,而企业投资创新活动的成功与否依赖与这种活动的外部环境。波特对环境系统进行抽象概括,形成了著名的“钻石理论”。该理论将外部环境归纳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或支柱性产业的表现和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特别的,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指一般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高级要素包括知识和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另外波特也强调了政府在完善和维护市场竞争规则以及新的需求和技术等偶然因素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

图2-1波特六因素理论

比较优势并不等同于竟争优势,拥有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比较利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传统的比较优势是由要素禀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但任何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比较优势将逐渐消失,新的比较优势将不断产生。尤其是服务贸易,其比较优势主要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和政策会引起高技术人才的流动,通过培训和教育,人力资本的状况也会发生改变,人力资本比其他要素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可以说,一个国家或企业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是短期的,要想赢得长期的发展,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在货物贸易中,不同国家的商品的比较优势可以按相同的标准通过成本计算而确定,但在服务贸易中却不行。因为,服务产品的标准会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服务产品的成本计算。同时,服务贸易中出现的大量限制,如各国政府对服务业施加的特别管制和市场干预、对服务业引资的限制、拒绝开放某些服务领域等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影响服务贸易的现实流动。因此,在服务贸易中,只有认识现有的比较优势,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2.3.3九因素模型

波特的“六因素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现时的经济条件不具备模型所要求的国内经济环境,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断的为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怎么样被决定的,又是如何被提高的问题成为了发展中国家

韩国学者乔东逊通过研究韩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九要素模型”。根据乔东逊的“九要素模型”,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因素,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支持产业、国内需求,这些因素客观上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另一类是人力因素,包括工人、政治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他们从主观上创造和激发前四个物质因素,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机遇则作为一个独立的外部因素与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国际竟争力的新的经济分析模式。

图2-2乔东逊“九因素理论”

2.4我国学者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进展

我国对服务贸易研究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限于对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性研究上。GatS的签署和中国服务业市场的逐步开放,极大推动了服务贸易理论在中国的研究进程,杨圣明、刘力等人对中国近年服务贸易的研究尽收眼底。1995年,陈宪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范畴、服务价值理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政策进行了整体的阐述和研究,此后,戴建中、戴超平、谢康、汪尧田等都各有侧重的出版了《国际服务贸易》。1997年,陈己昕健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规范。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但总体上,服务贸易研究还处于开端,而且焦点集中在GatS与中国服务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战略选择上,90年代中期以来的博硕士论文检索显示:有关论文中GatS的相关性研究占近九成。国内有些学者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服务贸易研究框架和研究体系,引起了国内理论界的关注。

另外,服务业是一种产业,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如产业结构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陈宪在2003年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了运输服务贸易、通讯服务贸易、保险服务贸易、银行服务贸易、旅游服务贸易、技术服务贸易、信息服务贸易、咨询服务贸易、专业服务贸易九种服务贸易产业的特点、影响因素等等。

同时,关于制度经济学方面的分析研究也日趋深入,程大中在2000年指出,美国是当今世界服务贸易强国,其政府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对内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对外凭借政治和经济实力对别国施压,以满足本国要求,并且政府的许多部门为服务企业提供服务,对服务贸易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此为借鉴,中国政府应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做出全方位的贡献。黄少军也在2000年谈到,制度结构会影响到产业结构,因而有必要研究服务业的制度特性。他从所有权特性、组织制度特性、服务业的组织规模、服务业的制度创新四个方面阐述服务业所具有的特殊制度结构,认为这些特点是有服务作为特殊形式的使用价值的本质所决定的。

3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十分迅猛,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贸易的增长持续超过商品贸易的增长,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社会,这说明随着整个世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价值流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为此,各国学者都越来越重视对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显现出经济服务化趋势,这种本质性的变化源于技术革命引发的全球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服务贸易持续增长超过商品贸易的增长,服务业、服务贸易与服务业国际投资良性互动带动经济迅速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首先表现为多边国际公约或协定的签署。如1978年汉堡《联合国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等;此外还有1982年内罗毕《国际电信公约》,1979年日内瓦《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等非运输领域的公约。这些公约和协定为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贸易中趋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化的趋势加强,一些区域集团协议相继达成,如1957年《罗马条约》、1973年《关于建立加勒比共同市场条约》、1975年《关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1983年《关于建立中非公家经济共同体条约》以及1992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这使得各区域在服务一体化方面产生突破性进展。1995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服务贸易的自有化程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做出的承诺,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由化程度显著提高。

尽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及跨国经营己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货物贸易。1997年至今,中国货物贸易收支己经连续10年顺差,且顺差额连续9年超过百亿美元:服务贸易却持续逆差,且规模居高不下。1982年~1992年中国服务贸易收支持续保持顺差,顺差额在7.39亿美元一38.3亿美元之间。然而1993年中国服务贸易收支首次出现6.46亿美元逆差,1995年一2004年又连续10年逆差,1997年以来逆差额几乎年年都在50亿美元以上。近几年的情况如下表:

表3-12003-2007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一览表(亿美元)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32004200520062007

进出口总额85121154713907172112125210201345158219282523

出口额4383593376249696122034676247449201222

占总出口的比重90.4%90.5%91.1%91.3%90.8%9.6%9.5%8.9%8.7%9.1%

进口额4128561462827519904655372183810081301

占总进口的比重88.2%88.6%88.2%88.1%87.4%11.8%11.4%11.8%11.8%13%

顺差/逆差255219134218315-62-96-94-88-79

资料来源:《国际收支平衡表》

3.1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较低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重视和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入wto前后几年,中国服务贸易如沐春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14.8%以上,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的跨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到2005年已经增长了35.5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15.9%,是同期世界服务贸易平均出口增速的2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也迅速提升,地位不断提高。1982~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7%提高到3.1%,提高了2.4个百分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也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再创历史新高,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917.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1%【1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要达到20%以上。可见,中国服务贸易2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规模逐渐增大,地位不断提高,而且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尽管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可与经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相比,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仍然偏低。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3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16.02%,是中国的7.85倍。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虽然从1982年的0.7%增至2005年的3.1%,但仍然偏低。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考虑经济规模,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上的份额比中国香港、新加坡还低,特别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而且,尽管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比较迅速,但是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和国内对服务的旺盛需求,近几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增速更加迅猛,造成了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加。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91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其中,出口总额914亿美元,进口总额1003亿美元,分别增长23.7%和20.3%。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和其它商业服务,2006年三者的比重分别为23.0%、37.1%和21.5%,而金融保险、通讯和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的份额较小,分别为0.8%、0.8%和3.2%。近年来主要呈现出服务贸易逆差规模缩减,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发展迅猛,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等特点。2001~2007年中国历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及贸易逆差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22001~2007中国服务贸易收支

年份进口额(亿美元)出口额(亿美元)贸易逆差(亿美元)

2001392.66333.35-59.31

2002465.28397.4-67.83

2003553.06467.34-85.72

2004721.33624.34-96.99

2005833.01739.10-93.91

2006919.991008.33-88.33

20071222.061301.11-79.04

资料来源:2001-2007国际收支平衡表

表3-1数据显示,从2001年服务贸易逆差为59.31亿美元,之后的三年逆差持续增加,到2004年到达顶峰,逆差为96.99亿美元,之后两年出现回落,但逆差仍旧较大,说明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劣势。

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1)国际运输支出增长迅速。受货物贸易进口高速增长和国际运输竞争力相对不足的影响,2004年运输支出达到245亿美元,依然是最大的服务支出项目。尽管国际运输收入增加了42亿美元,但国际运输支出增幅更大,扩大63亿美元,致使全年国际运输项目逆差进一步上升。

(2)保险收支差额进一步扩大。随着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行业国际竟争力的不足进一步显现。尤其是在货物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货物保险的收入规模和增速明显滞后于支出,整个国际保险收支差额进一步扩大,2004年逆差增加了15亿美元。

(3)其它商业服务顺差有所回落。2004年上半年,中国其它商业服务(包括转口买卖、经营租赁、佣金、回扣等)收支顺差呈现扩大趋势,顺差额达到28亿美元。2004年下半年,随着中国个人货物贸易经营权的放开,原来中国其它商业服务中部分个人贸易收入回归真实交易背景,导致其它商业服务收入增速回落,与上半年相比下降10个百分点。

(4)专有权利和特许支出明显上升。随着利用外资存量的不断扩大,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专有权利和特许费的支出持续上升。2004年,中国企业对外支付的专有权利和特许权的使用费达到45亿美元,增长27%。而收入尽管也增长迅猛,但因基数较小,致使该项目收支逆差增加8亿美元。

(5)2004年通讯服务由顺差转为逆差也是造成服务贸易逆差上升的原因之一。

3.2结构有待优化

在中国,旅游和运输两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项目占据了61%的比重,而这些都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其中旅游服务出口从1982年的8.42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929.6亿美元,成为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项目和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来源,位居世界第4位。而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的金融、保险、咨询、专利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部门,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2004年,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权、咨询服务和特许权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出口收入只有22.48亿美元,占当年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8.52%。2006年,新兴服务贸易领域才开始出现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出口分别比2005年增长60.8%和47.2%,远高于服务贸易出13.237%的增幅。此外,保险,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也都存在逆差,这反映了中国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领域比较落后【14】。

由表3-3可知,从总体上看,交通、旅游在中、美、日、德、法、英的服务贸易中基本都占据了主体地位。其中,旅游业在中国的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最大,2003年旅游业在出口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高达37.5%,2007年仍占30.8%。中国的其他商业服务,如金融业、保险业、专利和许可费用等,与美国、日本、欧盟的差距还比较大。2007年中国金融保险业占中国服务贸易的比重仅为0.9%,比2003年少了0.1个百分点。2003年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的金融服务业所占比重都高于5%,其中英国金融保险业占服务贸易的比重达22.5%。进一步对比专利和许可费,2003年中国的专利和许可费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为0.2%,2007年仍为0.2%。2003年,美国、日本的专利许可费占服务贸易的比重分别达到16.8%和17.4%。

以上国际比较反映出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服务的科技含量低,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如旅游、工程承包、劳务出口、远洋运输等,即便是在传统服务业,由于我国在世界服务业的分工格局中基本处于产业的中下游,出口服务的附加值低,也影响了我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而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欧美国家在这类服务出口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表3-3中、美、日及欧洲三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国家年份行业

交通旅游其他商业服务

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通讯专利和许可费用其他

中国200317.037.51.42.81.02.40.237.7

200731.337.21.25.41.14.30.339.9

美国200316.529.22.00.97.71.916.824.9

200732.430.64.11.19.25.320.426.8

日本200337.55.00.96.45.41.517.425.7

200741.25.21.57.19.72.019.330.2

德国200324.919.92.36.09.35.73.728.2

200729.723.12.96.311.68.45.129.9

法国200322.337.42.62.93.31.34.026.2

200727.241.73.23.05.71.75.330.4

英国200314.815.92.20.122.54.96.932.7

200719.720.63.70.630.65.18.338.9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2008

3.3作为基础的服务业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基本实现了高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提高,经济体制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但三大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都不大,无论与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与经济增长速度都是不相称的。凡是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在服务贸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仅为30%左右,发达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差巧个百分点左右。其次,中国服务业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因此对社会化的生产者服务需求不足;收入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仍以实物消费为主,对消费者服务的需求不足。服务需求不足既抑制了进口需求,也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削弱了服务出口能力。另外还表现在:

(1)中国服务业基础设施和设备陈旧,服务质量低下,附加值低;

(2)人口城市化、就业工资化、收入货币化的水平比较低,与此相适应,经济服务市场化的程度也比较低;

(3)中国服务业再就业结构、资本形成结构、产值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

3.4其他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制约

在中国,许多服务业部门处于制度性的垄断状态。这里所说的“制度性垄断”是指因为制度性因素对某个行业所实施的垄断。许多服务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外部性,因而具备一定的公共产品的性质;但这不构成在这些行业实施垄断的主要原因。这类行业如交通、通讯、金融、医疗和教育服务等等。“制度性垄断”主要表现为在制度上对某个行业实行的人为进入壁垒。这种垄断对服务贸易的发展所施加的约束是很大的,导致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低水平。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步伐,先后颁布了《海商法》、《保险法》、《民用航空法》、《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中国服务贸易的立法尚未成为体系,不少领域还是空白,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也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对在中国服务机构服务提供者的规定较少或者没有规定,有的规定主要表现为职能部门的规章和内容规范文件,不仅立法层次低,而且影响到法律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也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地方。

3.5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如下图所示,1998-2002年服务贸易总额构成比例,除了2001年的各大服务行业贸易额构成比例比较均匀之外,其他各年的服务行业贸易额都相差悬殊,且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占较大比重。因此,不难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的结构调整,使各大服务贸易行业都可以得到均衡发展。

3.6服务贸易的法律体系、市场体系不完善

1)虽然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但始终都存在着一些另人遗憾的漏洞,而这些管理体系的瑕疵给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服务业的行业垄断。我国的一些行业如电信,金融,保险,教育具有的强垄断性,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还导致了服务业创新动力的缺乏和效率的低下。中国的服务业要适应未来服务业发展开放的大环境,必然要求打破行业垄断,实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2)服务贸易保障制度不完善。服务贸易保障制度上的不完善,主要是指对服务行业里的一些弱势产业,像数据处理,技术服务,咨询,专业服务等需要有一些专门的保护政策来应对我国入世后国外相关产业对这些行业的冲击,使其可以健康成长而不至于夭折。目前,中国政府在电信,银行,教育等行业制定比较全面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贸易的自由化,所以如何制定出有效的贸易保障政策,既可以使本国服务贸易行业健康发展又可以保证贸易的自由化,就要对wto的GatS的进行认真研究学习。

4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

一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可有很多不同的划分,如:可分为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总量因素、结构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可量化因素、不可量化因素,还可按性质异同将影响因素分为几组。鉴于论文写作的需要,我们重点考查量化分类和性质分类。首先将其分为可量化因素和不可量化因素,以便之后的实证研究;其次,按性质分类对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4.1可量化因素

服务出口主要决定于出口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出口服务的需求可从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需求两方面考虑,而影响出口服务供给的因素包括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国家对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

4.1.1国家对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在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中,机遇与政府作用不可忽视。政府部门通过政策选择,往往能够改变一国竞争优势,这点从美国对服务贸易的扶持中可以得到说明。从总体上讲,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持消极态度的。发展中国家认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获利者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己从中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因而对服务业实行特别管理和市场干预。在分析国际服务贸易流向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些重要因素。一般政府的管理和干预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我们这里用国家财政对服务业的支出代表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而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也是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4.1.2服务业的发达程度

服务贸易的出口可以简单理解为第三产业的出口业,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直接受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服务区别于货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有很大程度的互动。换言之,服务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服务的最终结果的评价。因此,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生产经验,能够高效率地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较强。服务部门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属于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一国的经济发展是农业向制造业、制造业向服务业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反映了一国从经济的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中,逐渐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从产品生产本身转向产品链和外包管理的渐进过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见图4-1),不同收人水平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服务部门比重,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份额越大,我们用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服务业的发达程度。

图4-12005年各类国家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

4.1.3总的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直接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生产的需求,即生产者需求;二是来自消费的需求,即消费者需求。生产者服务需求受国内经济规模的影响,国内经济规模越大,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越大;后者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越高,对服务的消费需求越高。由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综合反映了社会生产率、生产总量、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比例、人口、收入水平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总体状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又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因此,它们就成为影响服务业发展从而影响到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4.1.4货物贸易发展水平

从总量上看,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呈互补性。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服务贸易出口较多的国家也基本上属于货物贸易出口较多的国家。从表4-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分列出口前10位的国家(地区)中,只有西班牙、印度、比利时和加拿大分别只占据一项,而其他8个国家(地区)同属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的前10位,仅仅是排序略有不同。总量上呈现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补关系,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变化。服务贸易的发展,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最初是作为对生产的服务出现的。因此,基于服务业发展的服务贸易的出现和发展,其必然伴随、促进基于生产拓展的货物贸易的发展。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化分工的逐渐加深、外包和生产的纵横拓展,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服务贸易的增长,也同时推动了货物贸易的发展,并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自身的扩大。

表4-12005年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出口前十位的国家

排名服务贸易出口货物贸易出口

国家总额(亿美元)国家总额(亿美元)

1美国3593德国9707

2英国1834美国9043

3德国1429中国7620

4法国1137日本5958

5日本1066法国4592

6意大利934荷兰4013

7西班牙912英国3779

8中国812意大利3668

9荷兰750加拿大3596

10印度676比利时3296

资料来源:2006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4.1.5人力因素

随着处理各项职业信息量的不断递增,有文化的服务劳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育质量也是服务贸易比较利益的一个决定因素。在国际事务中即使缺乏适当的先进培训设备,也可以通过输入教育和培训来替代,促使技术专长或咨询服务转化为“最终产品”参与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并居于主导地位,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进行分配,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再流向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另一方面,服务业内部出现了结构性变化,新兴服务业(主要指生产者服务业和专业业)大量涌现并日益占据最主要的地位,这些新兴产业的性质都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从而决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属性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学者乔东逊的研究指出,韩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在于具有良好教育的、充满活力的和富有献身精神的“人力”要素。它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他们创造、激发和控制着物质要素,促使一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于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高达903.4万人,而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文发展指数排行榜中,却仍排名第104位;2002年每百万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545.1人,仅相当于1997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166)的17.3%。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提高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服务业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4.2不可量化因素

还有一些因素,不容易对他们进行量化,但是在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一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国内外环境、政府管理体制等。

4.2.1一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服务存在着异质性,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容易统一标准,它针对消费者个人而不是群体,只要满足特定的对象即可。所以,国际服务贸易相对于货物贸易来说受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更甚,一国服务贸易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居民的消费倾向、需求偏好,也因此,对东道国消费市场的调查,对当地消费习惯、文化风俗的调查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根据波特的“国家钻石”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受国内服务需求的影响。国内服务需求越高,越能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也越强。传统的商品贸易理论重点强调的是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优势,而服务贸易不仅取决于服务要素的生产成本,而且更强调需求因素所导致的成本增量或消费者的选择性,如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消费者收入及其偏好、系列服务质量(包括售后服务)和消费环境等因素都构成了服务的贸易条件,当服务贸易的生产函数和主要要素投入相结合时,任何国际服务贸易将依赖于需求因素而非生产成本,所以,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仅从资源察赋角度探讨服务贸易优势是不够的,而更注重从服务贸易的流向、相关的市场结构以及需求特征角度来监测服务贸易性质。

4.2.2国内国际环境

首先,自然环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任何经济活动无从谈起。自然条件必然对服务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不同的社会人文因素(即消费者群特征即文化程度表现)作用于同一种服务产品,其被消费所实现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因素与人们对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差异性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消费者所表现的心里知觉对服务需求量影响很大。再次,在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文化包含的附加值更高。例如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学、音乐、戏剧、电影以及收藏和展览等,其贸易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还有旅游服务,作为一项集观光、住宿、餐饮以及游乐为一体的综合项目,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就是吸引国际消费者的重要条件。此外,服务贸易中的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因其大多表现为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所以不像货物贸易中的物质文化易于移植。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这种归属稳定性为各国拓展服务贸易提供了稳定而又巨大的资源。

4.2.3政府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

经济学家刘易斯说:“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明智政府的积极刺激下取得经济进步的”,在一国经济贸易发展中,政府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其作用不容忽视。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对构筑统一开放、有序竞争、规范管理的服务贸易体制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统一性和透明度,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2003年3月,中国行政组织进行了调整,服务贸易主要由商务部负责管理和协调,组织结构更合理。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各项双边或多边贸易体制与协议享有了世界各成员国的同等待遇,原先针对中国的一些歧视政策和措施得到了取消或修正,国外服务企业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服务企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从本质上说,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影响它的最根本原因只能从中国本身的制度层面来寻找。

5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因素的模型及分析

目前,国内外关于一国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不外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在定量分析中有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本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个因素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政策性建议。本章就是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再配合定性分析,全面、严密地对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总体思路是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其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然后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检验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据此提出对策。

5.1建立模型

5.1.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β0+β1X+μ

上式将经济问题中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用两个部分描述。一部分是由于X的变化引起Y线性变化的部分,即β0+β1X;另一部分是有其他一切随机因素引起的,记为μ。这个式子确切的表达了经济变量X与Y之间密切相关,但密切程度有没有达到X唯一确定Y的地步。

这个式子就称为变量Y对X的一元线性回归理论模型,一般我们称Y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X为解释变量(自变量)。式中β0和β1是未知参数,称他们为回归系数。μ表示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一般假定为不可观测的随机误差,通常假定μ满足

e(μ)=0

Var(μ)=σ2

这里e(μ)表示μ的数学期望,Var(μ)表示μ的方差。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为了方便对参数做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我们还假定μ遵从正态分布,即

μ~n(0,σ2)

在μ遵从正态分布的假定下,进一步有Y~n(β0+β1X,σ2),它表示随机变量Y也遵从正态分布。其中线性部分从平均意义上表达了变量Y与X的统计规律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取n组观测值(X1,Y1),(X2,Y2),...,(Xn,Yn)来说,若他们符合模型,则,

Yt=β0+β1Xt+μt,t=1,2,3,…,n

当x已知时,可以精确算出e(Y),得

为Y关于X的一元线性经验回归方程

通常表示经验回归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在实际应用中表示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Y概率分布的均值变化。

5.1.2最小二乘估计

在回归模型中,利用微积分中求极值的原理,、的最小值是存在的,在满足

Q=

=

时、就被称为、的最小二乘估计。简称得oLSe。此时求得的分别是的无偏估计。如果屡次变更数据,反复求的估计值,这两个估计值没有高估或低估的系统趋势。

5.1.3利用模型找出影响出口相关因素

先建立一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t=β0+β1X1t+μt(5-1)

Yt=β0+β2X2t+μt(5-2)

Yt=β0+β3X3t+μt(5-3)

Yt=β0+β4X4t+μt(5-4)

上式中,Yt指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β0是各式中的常数项〔不相同),X1t.X2tX3tX4t分别代表国内基本环境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基本经济因素(商品出口额)、需求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力因素(服务业专业科技人员数),而β1,β2,β3,β4依次是以上四种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系数,μt是残差项。

本文收集了1993—2006年连续1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货物贸易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服务业专业科技人员数、方面的数据(原始数据如表5-1所示)。

表5-1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可量化因素

年份服务贸易出口额(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商品出口额(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服务业专业科技人员数(万人)

1992162.36456.111413.543761190.1

1993183.26386.521429.750991276

1994199.25386.851620.652101300.5

1995216.73927.05162957661377.2

1996231.56297.411797.258721380

1997235.63947.531811.362901426.3

1998240.59937.831837.163081462.1

1999237.799528.211949.365511512.1

2000304.304878.95249270861737.9

2001333.351359.73266176512189.3

2002397.445058.62325682142225

2003467.336210.204382.391112307.4

2004624.3406613.465933.7105612407.7

2005744.04118.47624.8141033157.1

2006910.999220.99696.8160843969.1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5.1.4利用eviews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对X1(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eviews的输出结果如下

=-95.84157t=-1.116

=0.4819183t=10.57716

R2=0.941115Dw=1.185756F=111.8763

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Y=-95.84157+0.4819183X1+μt

(-1.664)(10.57716)

R2=0.941115Dw=1.185756F=111.8763

因为可决系数R2=0.941115.可看出模型拟合较好;不存在严重自相关,对于β1,t统计量为10.57716,t检验效果较差,需要修正,下面会解决这个问题。

将原数据做差分处理,得

=0.411t=22.9

=0.9178Dw=1.6826

可得如下方程

Y=0.411X1+μt

(22.9)

=0.9178Dw=1.6826

对X2(商品出口额)的分析,eviews输出结果如下:

=94.65597t=8.368276

=0.085565t=38.87

R2=0.9953Dw=1.449F=1510.969

可得如下方程

Y=94.65597+0.085565X2+μt

(8.368276)(38.87)

R2=0.9953Dw=1.449F=1510.969

可见,估计的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结果较好,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t>t0.025=2.36,结果较好.

对X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eviews分析结果如下:

=-173.0840t=-4.375592

=0.003932t=17.27350

R2=0.977077Dw=2.049556F=298.3737

同理,可以看出t检验效果较差,经修正得

=0.051637t=22.4279

=0.9143Dw=0.4775

可得方程

Y=0.051637X3+μt

(22.4279)

=0.9143Dw=0.4775

可见,估计的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结果较好,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t>t0.025=2.36,结果较好.但存在严重自相关,后面会修正。

对X4(服务业专业科技人员数),eviews分析结果如下:

=-190.1506t=-2.654236

=0.284797t=9.740418

R2=0.931289Dw=1.440986F=94.87575

同理,可以看出t检验效果较差,经修正得

=0.211005t=17.58861

=0.8621Dw=0.4954

修正后得方程

Y=0.211005X4+μt

(17.58861)

=0.8621Dw=0.4954

可见,估计的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结果较好,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t>t0.025=2.36,结果较好.但存在严重自相关,后面会修正。

5.2自相关的检验及解决

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都存在自相关,其本期值往往受滞后值影响。自相关的存在使得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量不再具有最小方差性,同时也有可能低估误差项的方差,此时依据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方程的预测是无效的。

若给定显著水平α=0.05,则因素3和因素4的Dw值都小于dL=1.08,认为误差项存在严重的正自相关。

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方程,

ρ3=1﹣Dw3/2=1﹣0.4775/2=0.76125

ρ4=1﹣Dw4/2=1﹣0.4954/2=0.7523

用以下公式对原数据做广义差分变换

GDYt=Yt﹣0.76125Yt-1GDX3t=X1t﹣0.76125X3t-1

GDYt=Yt﹣0.7523Yt-1GDX4t=X4t﹣0.7523X4t-1

以GDYt、GDX3t、GDX4t为样本再次回归,结果如下:

=210.3488t=5.366055

=0.481t=0.979727

R2=0.5767Dw=5.908S.e=103.6942F=95.9865

得估计的回归方程为

GDYt=210.3488+0.481GDX3t

(5.366055)(0.9797)

R2=0.5767Dw=5.908S.e=103.6942F=95.9865

=190.2354t=4.6234

=0.345t=0.1878

R2=0.5846Dw=3.033S.e=108.84

得方程

GDYt=190.2354+0.345X4t

(4.6234)(0.1878)

R2=0.5846Dw=3.033S.e=108.84

经过修正,以上因素的Dw值都大于du=1.45,依据判别规则,说明自相关现象已经消除。

可知,原模型的估计结果为

Y=0.411X1+μt

Y=94.65597+0.085565X2+μt

Y=210.3488+0.481GDX3t

Y=190.2354+0.345X4t

经济计量理论认为,用广义差分变换模型得到的回归系数估计量的特性优于误差项存在自相关的模型,所以上述结果具有较高可信性。

5.3结果

通过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我们得出国内基本环境因素、基本经济因素、需求因素、人力因素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程度的估计值,分别是0.411,0.085,0.481,0.34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需求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强,往下依次是基本环境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基本经济因素。

6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对策

综合定性、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要在继续建设和发展服务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的条件下,大力推动各部门经济、国内国际制度、人力资本的发展或完善。

6.1大力发展服务产业

服务也是服务贸易的基础,只有服务业发展了,我国的对外服务出口才能有所提高。所以,要增加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大力发展服务首当其冲。

6.1.1提高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加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贸易,应该根据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状况或资源禀赋优势来确定国际贸易结构。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中国服务业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地位,来确定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顺序,发挥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根据竞争力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仅仅根据比较优势发展中国服务贸易,并不能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着眼培养新的竞争优势,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为导向,确定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使其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亮点。具体地,要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实施倾斜优惠政策,鼓励知识型、技术型、附加值高的服务出口,由劳动密集型服务向技术密集型服务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转变,我国要重点发展旅游服务、金融保险、咨询、电信、航空运输、专业服务、工程承包等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服务贸易,并在劳动密集型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充分利用自然垄断因素,增加输出附加值,这一对策也是与我国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升级相适应的。

像物质生产部门一样,服务业作为提供无形商品的产业既有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也有要素密集型的区别。资本、规模等有形资产是影响服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技术、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对服务业的竞争力有决定性影响,在当代服务业竞争中这种倾向日益显著。劳动力丰富廉价和自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并不会自动转化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推广应用,服务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一些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是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房地产、电子商务等。

服务业的竞争力日益依赖雄厚的物质设施装备,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过于简陋的服务设备会使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幅下降。一些服务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管理达到较高的水平,一些经营技巧已作为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成为可有偿转让的知识产权。一些服务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商誉,作为价值可观的无形资产,这类企业的名称和标识也成为著名品牌。即使是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如工程承包和商业零售),其竞争力也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工程技术设计能力和后续运营维护能力,而不完全取决于劳动力成本。传统的资源密集型服务业,如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推介和接待服务有很高要求,相应要求很高的资本投入、创意能力,也对劳动力(导游和接待人员)素质有很高要求。

发达国家,尤其是服务贸易强国在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超出我国,我国较有竞争优势的是传统服务业,即资源密集型的旅游和劳动密集型的工程承包,主要还是靠成本竞争。我国服务业在规模和资本等有形资产,尤其是在技术、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缺乏优势。因此,我国要大力培育和提高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培育无形资产方面的竞争力。这是我国服务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提高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必备条件。

6.1.2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

服务业只有在适度竞争中才能良性发展,过度保护和垄断经营只能束缚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的行政性垄断比较严重。近年来,通过拆分和放松准入限制,我国服务业的垄断程度有所下降,但竞争性还不充分,限制了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快服务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努力提升服务业竞争力。除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的服务业保留国家垄断经营外,其余应该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基本上应该给予外国服务提供者、本国国有和民营服务提供者同等待遇,也就是国民待遇,建立公平公正充分的竞争环境。

6.2加强服务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人才,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中都占据着主要地位,要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水平,也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

6.2.1加大人力资本和教育投入

应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筹建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在现有各个高等院校(含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专业中加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十分必要。这可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不断输入新生力量。

应加大对相关教育产业的投资,建立门类齐备的服务贸易培训机构,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短期业务培训,让其尽快地了解和把握我国服务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应开展“海外引智”工程,通过优惠政策增加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积极引进人才;同时又要谨防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国有服务企业人才流失。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加强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防止人才流失对国内服务业,如商业信息与业务资源领域的巨大损害。

6.2.2鼓励创新发明,提高获取专利的能力

国际服务贸易本身是一种资本积累和技术转让的渠道,它可以通过影响技术和其他生产条件改变原来的比较优势,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也可以强化原来的比较优势。因此,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应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上,努力提高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的市场供给能力,而其最终落实于人力资本要素上的竞争。我们在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加大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等高等要素的投入,加速建立健全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这对于促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中国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建立技术基础设施,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技术基础设施是指多个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能共同使用的产业技术的组成部分,如基础技术知识、信息高速公路和基础制造技术等共性技术以及经济技术数据库等服务。这也是目前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其次,建立国家创新基金,支持高风险和高技术部门的扩展,鼓励创新。再次,加强服务的专业化协作,扩大供给和需求的规模,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6.3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体系

我国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整体的环境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国际服务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因此其主张各国应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其优势服务业,通过优势服务业的出口获得贸易利益。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会产生“比较优势陷阱”,并且未来服务业的竞争将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竞争,而当前中国服务的出口是以劳动密集为主要特征的工程建筑、劳务输出和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旅游业等传统服务业占主导,从长远看这种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很难提升中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我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体系,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面向国际市场,以出口为导向,研究起草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提出促进中国服务出口的总体要求,明确中国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出口应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标准化体系。

第二,要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办好文博会,在广交会、厦洽会等国际展会增加服务贸易交易的内容。组织服务外包企业在美国等服务外包发包地参加服务外包展览,为企业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要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积极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应加大发展服务贸易出口的资金投入。进出口银行在出口信贷条件和额度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放松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简化其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程序,适当提高用汇额度。还应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予以税收优惠。

6.4选择重点服务贸易部们进行培育和出口促进

第一,把信息技术服务作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的战略核心部门。信息技术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领头羊”,它是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利器,而且其技术含量高、价值也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应用于各个经济部门和生活领域的“软件业”,已经成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

第二,重点培育和促进现代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根据wto《世界贸易报告2006》的统计,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组成中,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以及特许权使用和许可、专业服务等现代新兴服务的贸易额已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将近一半。

前面已论及将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作为出口促进的战略核心部门,笔者在此分析其他几个部门。

(1)金融和保险服务。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金融服务出口发展迅速,1997年~2005年间年均增长23.5%,2005年出口规模达到1.45亿美元。继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达到600个并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后,目前国内的几家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都申请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2005年末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拥有金融资产43568亿元,这为金融服务出口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与外国跨国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保险业务海外的收益不高。应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人员到境外开拓市场,从事相关金融业务,尤其是为中国在外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华人提供金融服务。在促进保险服务出口方面,可以鼓励中国出口货物使用中国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

(2)特许和专利权使用。我国目前特许和专利权使用的出口规模较小,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提升特许和专利权使用的出口竞争力。

第三,巩固传统优势服务贸易出口部门。旅游、运输服务、劳务输出和建筑服务是我国的传统优势服务出口部门,要进一步巩固其出口竞争力。根据wto《世界贸易报告2006》的统计,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组成中,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这说明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仍有发展空间。

(1)旅游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第一大部门,占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的39.64%,促进其每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量规模就会扩大0.5个百分点。因此,要继续支持旅游业发展,扩大出口。

(2)运输业。全球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海运量为10亿吨。运输服务本来是我国传统优势服务贸易出口部门,但近几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连续出现逆差。随着货物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对运输服务的需求还会增加,应大力巩固和促进以海洋货物运输为主的运输服务出口竞争力。为此,应加快我国远洋货物运输的运输工具的更新改造,启用世界先进的运输装备设施,加快港口的现代化建设,提高运输能力。

(3)劳务输出和建筑服务。我国在对外劳务输出、对外建筑承包工程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356.1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46.6万人次,已成为国际建筑、纺织劳务和海员的重要来源地。我国要加强外派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其素质;提高建筑承包公司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巩固这方面的出口竞争力。

第四,将文化和高等教育服务出口作为培育和促进服务出口的战略前沿阵地。

(1)文化服务贸易出口。文化服务贸易事关国家形象和民族价值观的国际传递,又具有巨大的经济市场价值。国际文化服务贸易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要将文化服务出口作为培育和促进服务出口的战略前沿阵地,提高文化服务出口竞争力,传递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和当代中国形象,增强我国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软实力。

(2)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除了传播人类发展进程中积累的共有文明外,也是东道国传播自身民族文化和价值观、提高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同时还是加强国际互信的重要载体。开放本国教育,采取措施吸引外国学生来本国学习深造历来为欧美日发达国家所重视。例如,英国高教服务贸易出口收入每年达36亿英镑。我国应尽快把高等教育服务出口当作培育和促进服务出口的战略前沿阵地,采取措施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吸引境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出口能力。

7结论

7.1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

本文是作者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采用实证、图表分析以及数据模型等分析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国际和国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比较,通过分析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我国如何应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趋势、服务贸易壁垒隐蔽化趋势、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步提升趋势,并讲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我国服务贸易虽有所发展,但总体水平较低,发展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较弱。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可分为可量化的和不可量化的,在可量化因素中,主要用一元回归分析了基本环境因素、基本经济因素、需求因素、人力因素对其影响,需求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强,往下依次是基本环境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基本经济因素。

第三,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影响因素的作用,从政府,立法,经济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性有两点:

首先,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通过实证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方向的研究还比较少,课题中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服务贸易影响因素进行论证。。

其次,理论上,课题在分析服务贸易的模型中加入了我国人口大国人力资源过剩的特殊因素,能够突出我国服务贸易的特殊性。

7.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服务贸易发展的包含范围较广,涉及行业较多,发展牵涉的内容也较为广泛,本文仅研究了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对于各个具体行业的发展思路,以及财税政策改革等对服务贸易发展的作用等问题都未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汪尧田、周汉民,关税和贸易总协定[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

[2]薛荣久,国际贸易[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陈宪,国际服务贸易[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4]丁维香,国际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

[5]杨圣明.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6]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郑吉昌,国际服务贸易[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

[8]Bhagwati.Jn.SphnteringandDisembodimentofServiceandDevelopingnations[J],theworldeconomy,1984,7,133-144.

[9]Grubel.H.G.alltradeServiceareembodiedinmaterialsorpeople[J],theworldeconomy,1987,10,199-130.

[10]nayyar.D.SomeReflectionsontheUruguayRoundandtradeinService[J],J.w.t.,22,35-47.

[11]worldtradeorganization,ResultofthcUruguayRoundofmultilaterailtradenegotiations:theLegaltexts,annexiB,Geneva,1995,286.

[12]worldtradeorganization.ResultsoftheUruguayRoundofmatirialateraltradenegotiation:theLcgaltexts,annexiB.Geneva.1995.306.

[13]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9.

[14]江小娟.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黄凌宇.wto框架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初步构想[J].时代经贸,2007,(2).

[16]王云.浅谈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6).

[17]汪尧田,李力.国际服务贸易总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18]刘东升.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2002.

[19]董小麟,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m].国际经贸探索.2006.

[20]史自力,谢婧怡.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对策[m].经济管理研究2007.

[21]孙敬水.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1.

[22]饶友铃,张伯伟.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3]降夏玲,洪毅颖.论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特点[J]北方经贸,2004(11).

[24]陈宪.国际服务贸易—原理•政策•产业仁[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5]陈宪,程大中: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中的服务贸易[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6]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7]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李悦.产业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9]张晓恫.计量经济学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0]许涤龙.eviews应用试验教程[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31]程大中.美国服务贸易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启示[J].经济纵横,2000(1)

[32]谢康.信息服务贸易与国家竞争力[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33]曲如晓.论服务贸易的保护[J].世界经济,1997(5)

[34]赵露茜.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国际比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2)

[35]程大中.服务业就业与服务贸易出口:关于中国和美国的对比分析[J].世界经济,2000(1)

[36]李慧中.服务业、服务贸易及其部门的特征研究—兼对欧盟国家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3)

[37]王小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1(12)

[38]林伟航.服务贸易比较利益的决定因素及其利益与分配[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10)

[39]李静萍.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宏观因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1)

[40]傅晓霞,吴利学.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

[41]何春杰.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4)

[42]沈明其.服务贸易开放的经济效应及相关指标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5)

[43]陈宪,黄建锋.可贸易性:决定因素与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4)

[44]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模型[J].价值工程,2004(4)

[45]刘雪琴,梅新育.开拓新疆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症结与出路[J].国际贸易,2004(2)

[46]王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J],中国统计,2004(l)

[47]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l)

[48]杨丹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2004(2)

[49]张建民.中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和适当保护[J].国际贸易问题,1998(3)

[50]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4(9)

[51]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人力资本因素的分析.上海大学(硕士论文),1999

[52]刘晓慧.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武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5.1

[53]陈龙杰.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6.18

[54]杨艺敬.上海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8.1

[55]at/gb/node2/node34/node16232/userobject7ai1276889.html,2007-9-6

[56]michaelR.Czinkota,international[m]pekinguniversitypress,2004

[57]Gabrielealbrto,policyalterntivesinReformingpowerUtilitiesinDevelopingCoountries;aCriticalSurvey[J]UVCtaDDisscussionpaper.no.168,2004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5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真题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科目(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6

>>重庆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重庆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重庆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7

>>黑龙江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黑龙江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黑龙江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8

>>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9

>>云南2014年自考报名时间|>>云南2014年自学考试时间

2014年云南自考科目安排(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经济法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市场营销专科两年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公共关系本科两年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行政管理专科两年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汉语言文学专科两年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本科两年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涉外秘书学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对外汉语本科两年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英语翻译专科两年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本科两年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日语专科两年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本科两年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外贸英语专科两年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本科两年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公共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国际贸易专科两年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本科两年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金融管理专科两年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本科两年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会计(电算化)专科两年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本科两年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两年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本科两年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文化事业管理专科两年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文化产业本科两年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专科两年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本科两年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游戏软件开发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本科两年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电子商务专科两年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本科两年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信息技术教育本科两年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两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专科两年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本科两年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技术专科两年英语(一)、电工原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工程本科两年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服装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本科两年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数控技术专科两年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本科两年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视觉传达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Vi)、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本科两年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动漫设计专科两年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本科两年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生物技术专科两年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生物工程本科两年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食品工程专科两年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本科两年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景观园林本科两年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新闻专科两年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应用心理学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本科两年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小学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本科两年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前教育学专科两年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两年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教育管理本科两年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

一、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的特点分析

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内容上来看,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学习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阶段,尤其是在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时期的国际贸易一般的规律和发展的特点。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发展规律、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产生等等;第二,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学说和理论,这一部分主要是从自由贸易、地区保护贸易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几个角度进行介绍和讲解。在自由贸易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对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绝对成本理论有基础的了解和把握;地区保护贸易理论则要让学生了解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重商主义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让学生对产业生命周期、国际分工和国家竞争理论有足够的了解;第三,学习国际贸易政策和方针,自由贸易区、保护贸易区以及关税壁垒、关税政策和鼓励出口等理论知识进行基础学习;第四,学习国际贸易相关的贸易现象这部分主要是从跨国公司、服务贸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角度进行国际贸易理论的学习。

在国际经贸专业的学习中,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框架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国际贸易基本的理论和原则、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等等。

二、高职国际贸易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国际贸易涉及到的理论非常繁杂,涉猎面非常广,是一门专业理论课程。很多基本概念理解起来非常抽象,在实际中又缺乏案例作为支撑,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难度,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的话,那么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国际贸易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开学之后的第二学期,这个时候学生掌握的经济学的知识是非常少的,加之学生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全面兼顾,这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带来很大困扰。

其次,国际贸易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经贸现实。目前,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课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上都没有创新之处,教材编写者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在书中直接应用其他学者的理论,并采取被理论界和专家学者们都认同的观点,很多教材对国际贸易的新趋势剖析地非常浅显,举例来说,管理贸易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很多书中涉猎很少,但是这两种政策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主要的贸易政策形势。在介绍关税税率的时候,高职院校的国家贸易教材中也很少介绍协定税率,而这种税率早已经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应用。

最后,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和单一。教学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如果不能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则难以提升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受到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和国际贸易的课程特点,高职院校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大多是以讲授为主的,也就是教师一味地将,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在学习中完全没有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的空间,难以获得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把握不深,如果仅仅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很难深入了解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更谈不上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贸易问题的解决。

三、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第一,高职院校应该进行区别教学,明确划分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国际贸易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高职院校分给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课时是比较少的,教师不可能将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的介绍到,让重点章节和和实际联系在一起,笔者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国际贸易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等内容是学习和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室可以适当延长课时,进行详细讲解。对于非重点章节,教师可以提纲挈领,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概况即可。

其次,要进行综合知识点的教学,为学生展示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态势。国际贸易理论本身枯燥晦涩,教材编写一般落后于实践前沿,如果教师教学时还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势必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应该不断了解国际贸易最新发展状态,并将之扩充到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之中去,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国际贸易的最新现象。在引入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最近一年世界国际贸易和本国对外贸易的统计数据。

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际贸易实务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点评的反思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应该以现实热点经贸问题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客体,引导学生去启发式思考和创新性学习。案例教学法开展之前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导,避免案例教学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应该提前告知学生要讲解的案例和相关要求,给学生大概一周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思考,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反思和质疑。比如说在解释反倾销案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彩电的反倾销案例进行分析,在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结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了解得更加深刻。

其次是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对国际经贸重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向学生进行专门的论证和阐述。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某一部分内容开展,比如说绿色贸易壁垒和中美贸易摩擦等等。

总而言之,高职教师应该把握高职学生特色和高职国际贸易教学特色,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克服高职国贸教学的缺陷,大力创新,促进高职学生快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形成国际贸易专业技能。笔者通过课程内容和方法改革,转变了课堂氛围枯燥的僵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大大改善,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获得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杰.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创新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