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47

高校环境建设篇1

关键词:德育环境管理建设

一、高校德育环境的概念界定

学术界关于德育环境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是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德育环境是“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和任务而设置或使用的具有教育因素的环境”。第二种是罗国安等著的《德育环境学》认为,德育环境是“影响人形成一定品德的各种事物的总和”,显然这里的德育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第三种是邱伟光等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德育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1]

高校德育环境就是指影响和制约大学生成长及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影响高校德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内外因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社会环境和学校内部环境。

二、环境对人的影响

环境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既有物质形态,又有精神形态。“环境是指人类主体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①从最通常的意义上说,所谓环境,就是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环境既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契机。正所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②

中国古代许多就论述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荀子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都是较早对德育环境进行研究的佐证。国外也有许多关于德育环境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好的行为是一个好的本性与好环境接触的结果。当然还有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等对于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做出的贡献。国内外有如此多的知名人士论述过环境与人的关系,可见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作为高校则更应该努力建设好德育环境。

三、影响高校德育环境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影响

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这些环境的变化必将对我国高校的德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等,这些变化对高校德育环境带来不少的冲击。高校已不再是远离世俗社会的净土,学校已走入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给学校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应努力解决这些矛盾。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的影响

21世纪知识与人才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了大众化之路,截止到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23%,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多个校区办学。一些学校学生成倍增长,学生居住十分分散,甚至有的校区学生因为他们的权利问题,而采取罢课、罢考行为。

(三)高校内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如果说社会环境是宏观环境,那么校内环境就是微观环境。校内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态度等。校内环境主要由学校的校园面貌、校园文化、校风、学术氛围等诸多因素构成,主要分为物质环境、虚拟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这些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校园网络环境,其负面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大学生。这些信息垃圾将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污染大学生心灵,误导大学生行为。

四、如何建设高校德育环境

建设高校德育环境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情,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整个社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优化,是整个社会的任务,乃至全球的义务。因此,社会的各个系统都应该动员、协调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一)管理者观念的变化

21世纪,高校管理者、教育者需要做到四个代表:一,代表学生;二,代表学校;三,代表家长;四,代表社会。其中以学生为本为重中之重。以学生为本,树立科学的德育发展观,努力建设好校园环境。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对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起着决策、指导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管理者还应注重对学校精神环境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学风、教风和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

(二)管理者方法的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合并办学,大学城的建立,管理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管理者应及时了解学生所需、所想。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化、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沟通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人才测评服务中心、生活指导中心等一系列的咨询、指导服务机构。构建一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德育模式。同时,这种德育模式应是全员参与模式,要注意激发师生员工的主动关注与自觉参与,注意发挥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校园文化、管理服务全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力,改变单向输入与集中方式,形成民主、互动、共进的工作模式。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正日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观念。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吸引更多学生在校内上网,还需要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作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技能学习,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充分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并茂的综合表现力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德育可以作为影响社会环境的一种力量

学校德育的主体性还应延伸到学校德育之外,使学校德育不仅定位于校园之内,而且定位于社会环境之中,成为主动营造优化环境的主体力量。作为营造社会环境的主体力量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三。其一是学校德育主动直接地参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学校本身固然不是一般的社会机关,但学校本身可以是文化尤其是先进道德文化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其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活动如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的),也可以对社区乃至全社会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其二是学校德育应作为个体道德成长社会环境网络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而形成合力。其三是学校德育和教育应在体系内进行改造,努力形成适应和超越学校环境的中介机制,使学校德育在社会环境中将正面德育影响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德育影响,同时促进社会环境中德育影响有序化,开发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现实空间[2]。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13.

参考文献:

[1]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03.

[2]檀传宝.学校德育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8.

高校环境建设篇2

【关键词】高职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该论文是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相互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1-02

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外在表现形式,规划统一的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功能布局、建筑风格、环境绿化美化优化、教室、宿舍,宣传设施、标语,以及各个活动场所的具体布置等。营建特征突出、文化浓厚、整体统一、文明高效的校园环境,具有树形象、聚内力的重要作用。优质的校园环境建设是高职院校凝炼竞争优势的促进器,显影器。

一、规划校园环境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校园环境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具有实物性、可视性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要真正意识到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学院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从学校建设发展的长远眼光总体布局,集思广益做好顶层设计,抓住校园环境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机,关键阶段,创新思路,提前规划,做好布局,重点是做好校园功能布局、建筑风格、环境绿化美化优化,统一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特征,从而做到校园功能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统一、环境优美、命名体系统一。

二、领导校园环境建设,做好组织建设

做好组织领导是校园环境建设扎实开展、有力推进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组织领导工作,校园环境建设才可能做到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才能有条不紊、落实到位、取得实效。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集体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是做不好校园环境建设的顶层设计的,做好了,实施起来了也会因人、财、物的配置而困难重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领导为副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依托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配置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组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宣教中心,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生态文明教育的日常管理,统筹部署落实各项工作。据公开报道,2015该院投入资金215万元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计划投入资金140万元用于生态文明教育专业团队与课程体系的开发;2017年预计投入资金145万元,主要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经验交流和推广应用、系列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材或读本的编辑出版。

三、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好主题选择

主题,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中心思想和生命力,是学校历史传承、文化底蕴与价值选择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人文气息重要载体。不仅彰显着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高校中唯一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院校,该院一直致力于生态校园环境建设,主打“生态”主题,在生态校园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系列活动、服务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肯定。该院在40多年的历史传承和发展,“生态”理念贯彻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其它各类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致力于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的标杆,打造生态校园文化,与该院以农林学科专业为办学底色,以环境、生物类专业群办学特色相互支撑,生态校园品质不断提升。翠湖广场与蝴蝶泉广场两个集生态园林专业教学、生态文化景观、休闲游乐于一体,设计新颖,一步一景,依山傍湖,浑然一体。2016年3月,该院面向全院师生、校友和全社会开展校园道路、建筑、景观等名称征集活动,要求采用生态术语、珍贵名木或名花名草来为之命名,以体现生态办学理念、人文底蕴和核心价值观。天然昆虫野外释放盒项目有序推进,用动物天敌相生相杀来打造环保、天然的校园动植物生态系统。以“生态”为主题的校园环境建设,有力的推动该院的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及服务、生态产品经营管理、生态宜居技术、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技术及服务等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及生态专业人才培训,是培育校园文化长足发展的肥沃土壤。

四、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好专业对接

校园环境建设归根结底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服务的,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建设必须做到与专业设置、专业特点相对接,做到校园环境建设与学生专业技术与知识教育相统一,相互促进,由环境育人提升到体现学校专业特色(设置)的特色校园环境育人。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生态湘军的摇篮”,环境、生物类专业群历史悠久,专业优势突出。该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把校园环境规划与建设与专业群建设有机统一起来,集结校园环境的美化功能与教育教学功能于一体,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受到专业熏陶。随处可见的草木悬挂二维码标识牌让学生拿出手机来扫一扫可以了解它们的种类、习性、功能。与休闲广场、各种绿化角项目、主题文化石浑然一体的30多公顷的绿化面积,40多万株乔灌木,10万盆各色花卉,近4万平方米的草坪,120科481种植物,使校园“远看似公园,近看是花园”。依据该院2015年启动的校园总体编制,规划建成一个景观成“品”、绿化成“片”、花卉成“园”的生态校园。

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做好职业引导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符合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所以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它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因为要适应“职业教育”的属性,服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这就要利用校园环境建设做好学生的职业引导,让学生在学校体验职业与就业、企业文化与就业环境,从而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快、更好的适应就业环境,融合企业环境,从而达到满足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的目的。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把校园实训铁路线路与兰新铁路正线接轨,接触网、变电站、高速铁路线路齐全,在教室、演练地、实训场所悬挂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学生一如置身于铁路企业当中,走近和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学校的各条道路均以铁路线路如“兰新路、京广路”等命名,在校园中设置了具有铁路特征的雕塑、宣传栏;教学楼的每间教室均兼顾共性与个性,分别悬挂主题标语和规章制度;校内电子屏定时或不定时进行安全、规章制度等内容的宣传;铁路文化元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处处能呈现环境育人的氛围,让“高职生”秒变成“铁路人”。

原湖南财经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现湖南交通工程学院)2007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独特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让学生在校就可以学经营、学管理、当领导、当老板,变“职场”中人。

参考文献:

[1]扬娜.校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2]陈鸿飞等.赢在特色――来自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的报告[n].湖南日报.2010年4月26日(第4版:专版).

[3]匡长用.衡阳高职院校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与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1(12下).

[4]王怡径然,尹萍.创卓越院校育卓越人才[n].中国绿色时报副刊,2016-3-30.

[5]张瑜,黎悄悄.树生态标杆创卓越院校――记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J].林业与生态,2016(4).

[6]徐立耘.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职业,2016(4).

高校环境建设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知识的集散地。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广大师生知识殿堂和精神家园的高校图书馆,对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馆藏资源特色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必须以全新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模式,营造知识管理环境,而建筑环境建设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一、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良好的环境建设有利于树立图书馆美好的形象,是提升图书馆功能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物质保障。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应是一座环境和谐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建筑,建设时必须改变传统图书馆以书为本的观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满足现代化信息服务的需求,营造一个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自然环境与人类相融合的绿色生态群落,既提供给使用者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又较好地表现出图书馆的品格与文化底蕴。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建设是指通过图书馆建筑人文精神理念的设计、选址,主体建筑、外部环境设施、内部环境布局和美化,以及标识设计、厅堂装饰、人文精神体现等各种物化形态所体现的健康、环保,人性化的环境氛围。

二、图书馆建筑是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要营造一个提升读者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的氛围,就必须为读者创建优雅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从而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1.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既体现学校风貌,又引领时代潮流;既追求新颖美观,又不显现商业气息;既吸收高科技成果,又不脱离现实的追求。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典雅、庄重,具有文化特色,更应充分考虑校园的整体性,在选材、造型、风格以及细部各个方面,要使建筑设计融于校园的整体环境中。通过人文精神理念的建筑设计,达到总体和谐,色彩协调,内秀外美,端庄大方,以建筑所具有的高雅品位和现代文化艺术神韵,给读者以艺术感染力和美好的启迪。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造型要具有时代感,与周围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校园建筑的整体美;主体结构要突出时代特征,融入地方特色,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力求特色鲜明、简洁明快,表现出浓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图书馆的周围环境是建筑实体的延伸,应与主体建筑相得益彰,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2.高校图书馆的选址要求

选址对图书馆的环境质量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高校图书馆应靠近教学区,一般宜建在校园主干道旁,与教学楼、实验楼等相毗邻。馆舍的环境营造要充分考虑空气质量、绿化率,周围应视野开阔,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获得良好的感官效果。选址时还可借助周边环境,使图书馆周围风景资源成为图书馆环境的一部分,让风景穿窗而入,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里阅读,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馆中有园,园中有馆”的理想建筑环境格局。3.高校图书馆的主体建筑

高校图书馆的主体建筑除了要重视其实用性之外,还应具有地方特色浓郁的建筑风格,充分反映图书馆的典雅性格特征和创作构思的统一性,体现富有个性的文化意识,不仅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使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得到进一步彰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树立和提升图书馆乃至整个学校的良好形象和知名度,应是学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学校进行知识交流、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的中心,除了读者在这里进行学习研究外,还经常举办各种讲座、报告、演出等文化交流活动,所以,图书馆的主体建筑,既要充分考虑功能用房设置的全面性,同时还要顾及到周边环境的美化和内部结构的布局,营造出优美的内外部环境,体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书香气息。

4.高校图书馆建筑应是多种功能组合的综合性建筑

现时代变化速度非常快,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必须跟着转变,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手段、管理模式、空间用途和技术装备都会变化,一方面要求在规划设计时有所预见,适当超前,而更重要的应在建筑结构、布局、管线接口等方面都为未来发展作出考虑和适当安排,使建筑能适应变化,提供灵活调整的可能。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藏书、借阅的功能,图书馆工作者已从纯粹的手工操作逐渐发展到计算机采购、编目,还开展了借阅咨询、文献复印、书刊供应、声像影视、技术交流、信息等多种多样的读者服务项目: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功能应具有时代性、灵活性和多元化性,从而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

5.高校图书馆建筑应是长期使用而布局又不断变化的“可塑性”建筑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有机体,实现图书馆建筑可持续发展,以建筑结构功能的灵活使用、可拓展性为基本准则,与现实可行性实现最大限度的统一。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更新,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进步,图书馆设备的改进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图书馆建筑的内部布局随功能需要及使用要求而重新研究,这就要求图书馆建筑要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即内部空间能适当变换其使用功能,或加以适当地改建、扩建,以适应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乐山师范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乐山市。学院坐落于乐山城西,濒临大渡河,东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西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遥遥相接。以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名字命名的沫若图书馆,位于校园的北侧,与城市森林公园、行知楼、运动场相毗邻,完美地将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和环保节能相结合,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特点,突出鲜明的知识品位和时代特征:圆形的建筑主体平面布局,意味隽永,淡乳黄色弧形的外墙,清新流畅,局部的玻璃幕墙映照校园美丽的风景,整体造型既庄重典雅又不失动感,体现了建筑艺术与美的和谐统一。整个图书馆建筑环境组成了乐山师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已成为反映学校学术氛围和校园主体风格的标志性建筑。新晨

三、外部环境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筑环境建设的物质保障

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能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高校环境建设篇4

一、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网络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

1.网络化社会改变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网络作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传播媒体,具有快捷性、开放性、平等性及虚拟性的特征。这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学生、教师、管理后勤人员等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有了显著变化。落后、封闭、保守、愚昧的观念逐步摈弃,开放、平等、民主、创新的思想不断深入。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思想观念的解放,有助于提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现代教育方式,以创新为重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提高青年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主意识,主动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为繁荣校园文化作出努力。

2.网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日益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渠道,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通过网络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师生可以通过QQ(网络传呼)、BBS(网络论坛)、e-maiL(电子邮件)、校园门户站、网上答疑等形式进行学习生活、信息咨询、意见观点的互动交流。网络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原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3.网络环境提升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学习教育管理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不断加强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学习教育管理功能。对学生而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见闻,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浩瀚如海的网络知识,学生势必会有所取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网络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使得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利用网络平台,可以真实客观地获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二)网络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1.网络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遭遇西方文化霸权的冲击。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地球变成了“村落”,各种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在“地球村”交融和碰撞。西方尤其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正试图主宰全球文化,对别国和地区进行文化渗透。大学生由于年轻,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颓废的观念,甚至将少数大学生引向歧途。当前,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有意识地利用互联网来作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输出工具,实施文化霸权,这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2.网络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传统道德观念消解的问题。网络作为新的传播媒介,不同于原有的传播交流方式,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有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这个特点,在虚拟的空间里恣意妄为,出现浏览暴力,色情信息,恶意攻击、谩骂他人甚至实施网络诈骗,窃取网络财富等道德人格缺失和网络行为失范的问题。这使得诚实信用、维护真理、服务社会、乐善好施等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相当程度的消解,成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3.网络引起了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心理行为的异常。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通过人机对话方式,体验着一种虚拟的情感,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找精神的慰籍和心理的平衡。长此以往,大学生会出现孤僻、自闭、回避现实等情况,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冷漠,使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抗挫折的能力下降,这样就会严重弱化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影响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网络条件下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1.科学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新趋势。教师、管理者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要看到,客观上虽然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它对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促进,是利大于弊,况且,我们可以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让网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作用。教师、学校管理者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排斥网络,生硬管制或者是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因此,我们要科学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正视网络的负面作用,促进网络的正面作用,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引导,让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平台。校园网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了解信息、进行交流,发表看法的重要平台。高校要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平台。校园网的建设要增加投入,增添设备,提高“硬件”水平,更需要注重网络信息内容的“软件”建设,要建设成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园网来及时讨论国际国内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时事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认识问题,提高鉴别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师生网络聊天、电子邮箱、专题谈论、辅导员在线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更有效地促进师生平等民主交流,使校园网真正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健康的“绿色信息平台”。

3.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引导和教育,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针对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表现出来的失德、违法甚至犯罪现象,有必要通过网络引导和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种网络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一方面让大学生正确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提高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当面对网络冲突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采取正确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网络法律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大学生知道,任何科技成果包括网络技术都要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制约,任何网上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进行,从而增强大学生网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学会明辨网络行为的合法与非法,有罪与无罪等问题,提高对网络陷井的识别能力,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引导和教育,让大学生明白怎样更好地运用网络来帮助自己发展,从而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更好的环境。

高校环境建设篇5

关键词:二园合一;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theresearchonthe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inbotanicalgardencampus

Dongsheng-zhong,Zhouman-xia*,Liping

(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DepartmentofZhejia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Linan,Zhejiang,311300,SchoolofLandscapearchitectureofZhejia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Linan,Zhejiang,311300,LandscapeDesigninginstitute,Linan,Zhejiang,311300)

abstract:withthethemeofthesyncreticaboutcampusandbotanicalgarden,soastotheculturalecologyandecologicalasthecore,andwiththetypeofecologicalbotanicalgardenenvironmentconstruction,itcanoptimizetheholeecologicalenvironmentforthecampus,toconstructarichconnotationofecologicalcampus.

Keywords:thesyncreticaboutcampusandbotanicalgarden;ecologicalbotanicalgardenenvironmentconstruction;ecologicalcampus

由于各院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各大学校园的绿化风格有很大差别,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规则式、自然式、综合式、花园式和园林式[1]。随着校园事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不少园林专家及学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建设“花园式校园”和“园林式校园”的目标,这是对校园绿化更高层次的要求。花园式和园林式校园绿地是在规则式、自然式和综合式校园绿地的基础上,融人更多古今中外的造园思想及许多更符合师生员工生活习惯及审美情趣的造园风格,力求使校园在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彩化等方面更加完美无缺,使校园和花和花园融为一体。人们在校园中工作和学习,就象游览风景园林景区一样心旷神怡,它是校园绿化的最终目的。

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不仅是本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大、中、小学生实习、参观、教育的生态文明基地,也是临安本地居民的重要观光场所,如何建设和定位一个以农林为特色,其它学科综合发展的大学新校区,浙江农林大学在认真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以三面环山为背景,以一湖两渠为水系,以现代化植物园建设为载体”的格局,及“两园合一(校园和植物园)、生态种植、示教结合、收特”的校园框架,又区别于“花园式校园”和“园林式校园”的校园框架,建设一个“植物园式校园”的特色校园。

1.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和特点

1.1理念

从农林大学以农林学科为主,其它学科综合性发展的特点出发,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体现农林大学特色,根据学校育人理念、学科专业特色和新校区环境特点,提出了新校区植物园建设理念,发挥学校学科特色,营造独特育人环境,建设绿色科技基地,努力把新校区建成一个集教学、科研、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国内一流环境的植物园式生态化校园。规划时把握的两条原则:一是新校区的环境要建成全国高校一流水平;二是新校区的规划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可修改的败笔,保证校园规划的长期稳定,使校园规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发展规划纲要(2003-2020)》作为后人必须执行的纲要。即使原规划中有不尽完善之处,要按规划的总体思路去补充和完善[2]。纲要以24字的新校区建设总体规划与建设理念:“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设计理念要求,进行校园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切忌为了近期的需要在校园内“见缝插针”,造成校园环境零落无序。

1.2特点

1.2.1“两园合一,学用并举”是我校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特点

校园和植物园两者功能相互渗透,不仅是学生科学教研的基地,更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及科普教育基地。通过校园与植物园两者的相互渗透,使得植物园式校园建设不仅既有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更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不同文化生态、学术生态和环境建设生态相和谐统一发展。

根据学校校园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变化较复杂,对校园内原有的山体、东湖水面、背景林等自然资源尽量维持原貌的生态原则将其组织到校园植物园式绿地系统中来,结合学校的人文资源及50多年的办学历史内涵,将其与校园内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使植物园式绿地产生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植物园式绿地景观,成为学校校园的环境标志,如学校官塘结合原有湖泊,加以扩大,保留大部分原有树木,并清理淤泥,修整官塘边界,形成了一个原生态的湿地环境。独特的植物园式绿地景观,结合学校的文化和学术建设,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1.2.2校园完全向当地居民和观光者开放

图书馆、田径场、校园绿地等公益性设施为“资源共享”是一大特色。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一般都建在大中城市,我校建在小城市中,临安城市因缺少大型公共绿地,缺乏供人集中休闲的健身运动场所,所以我校植物园式的绿地成了临安本地居民平时休闲生活的最佳去处。校园中的诸如图书馆、体育馆、田径场等公益设施,众多的会议、运动会等会议经常在我校召开,这些公共设施既是校园不可缺少的单体建筑,也是临安城市建设中的必备项目,更是临安市民共享的园林绿地[3]。

园林设施小品、园林建筑和植物景观等资源都免费向当地居民和观光者开放,虽然当地居民和观光者的增多会增加维修和养护费用,但科学的养护管理和维修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了校园绿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精神对高校环境建设对外开放的要求之一[4]。

1.2.3校园生态建设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位于有山有水、安静舒适的临安城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不少植物都能在其中生长、繁殖,而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又让其中的一花一木得到良好的管理和保护,使之成为不少植物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有利的自然环境,使得她已成为临安的一方净土,形成了自己的小气候,这就使许多物种能够找到生存之地,甚至对一些外来物种在本地自然条件下难以正常生长者,在新校区中能够较好地生长,从而增加了校园内的物种,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不少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场所。

在推进学校生态建设方面,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管理办公室,培养专业绿化技术人员及管理者,专门负责整个新校区的植物建设工作,选取适合当地的植物种类,开展引种驯化及培育新品种的工作,保证了树木、花草的正常发育,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植物园式校园的生物多样性,引种和培育新品种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增加了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彰显了农林大学独有的绿化特色,其中丰富的园林植物是重要的绿化资源,形成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高品位的绿色自然资源,创造独特的高校绿色文化景观。

2.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的功能分区及结构布局

2.1植物园式功能分区结构模式

浙江农林大学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植物园,且兼有园林美学特色的植物园,它集教学和旅游为一体,具有多项功能。

在植物园式功能分区上,根据新校区整体的自然环境特点,依据新校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特点,应用原有水脉,造湖整地,根据植物园的各功能进行各类园区布置校园。分为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以两轴向的相交点图书馆和中心湖为主要自然和文化中心区,规划建成20个园区,分别为盆景园、木兰园、蔷薇园、桂花园、翠竹园、果木园、松柏园、杜鹃园、山茶园、金缕梅园、梅园、槭树园、中药植物园、珍稀植物园、水生植物园15个园区,另外5个园区待建。20个园区的建设即考虑植物种类,又考虑到校园整体环境的景观效果建设,努力使20个园区的建设与周边的地形、生态等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与临安城市景观融体体(图1)。

2.2校园功能分区结构模式

根据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并的指导思想,以园林中的水体、建筑、道路、植物、山石自然式结合的前提下,融合植物园植物的多样性,对新校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办公区,景观中心区,体育运动区,是新校区主要的结构模式,正与植物园式分区结构模式的分布上相呼应(图2)。

这两种校园布局和植物园布局可以使教工、学生以及科研人员能近距离接近绿化区,使人如在植物园式课堂中教学,别有情趣,使整个校园充满了园林气息。校园的教学、办公、活动三项活动往景观中心集中,并巧妙地运用环路形成中心景区,每区均可进行共享,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形成不同的景观穿透全校,功能合理,植物园式校园建设是独具匠心的佳作。

新校区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林大学独有的绿化特色,是集教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诸多功能的“两园”(校园与植物园)。在规划建设方面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石柏林,钟泰林,季宗富.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237-238.

[3]陈敬佑.高等林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赵映年.节约型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高校环境建设篇6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环境环境建设人文环境信息环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exploretheConstructionofVocationalCollegeLibraryenvironment

――takeLibraryofwuhaninternationaltradeUniversityasanexample

tianwen

(noiseandVibrationinstitute,navalUniversityofengineering,wuhan,Hubei430033)

abstractthispapertakeswuhaninternationaltradeUniversitylibraryenvironmentforexample,fromthelibrarybuiltenvironment,humanenvironment,informationenvironmentthreedimensionstoexploresignificanceandmeansoftheconstructionofvocationalcollegelibraryenvironment.

Keywordslibrary;libraryenvironment;environmentconstruction;humanenvironment;informationenvironment

图书馆环境是开展图书馆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它是按照人类发展信息交流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文化教育环境。图书馆环境由建筑环境、人文环境、信息环境组成。良好的图书馆环境不仅展现了高校的素质形象,更体现出图书馆先进现代化功能和优秀的服务水平。图书馆环境构建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满足现代化信息服务的需求,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信息获取场所。作为崛起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在环境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

1图书馆建筑环境

1.1室外环境

图书馆室外环境既要体现典雅庄重的主基调,还要充分结合本校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及与校园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实现大环境总体和谐。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外观仿金字塔造型,象征着人类文化的起源,是校园内标志性文化建筑。她的对面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象征着人类现代文明的科技大楼,她的左边是仿米兰大教堂象征着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文明的教学大楼。三座经典建筑物巧妙地构成金三角,在同一平面上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生机勃发的校园文化氛围,阐释着二十一世纪新大学的新理念,即优化的生态空间,优美的人文景观校园,优越的人文环境,优秀的大学教育观念。整栋图书馆建筑突出了现代建筑风格的鲜明个性,展现了悠远的人类文明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与校园特色有机融合在一起。

1.2室内环境

以人为本,更多的人性化设计是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的中心思想,不同的读者对于馆内环境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对功能上的追求也更加注重时尚感,现代化,在细节设计方面要多花心思,不仅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读者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要兼顾图书馆查询、检索、资料收集等信息化功能的实用便利性,满足读者更深层次的需求。如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一楼中央大厅两侧墙壁设有两幅美仑美奂的大型浮雕,左边为中国四大书院,即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右边为该校教师获奖作品,反映人类未来社会特征的人文时代。书库采用“藏阅一体”大开间模式,室内摆放绿色植物,墙上悬挂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营造出格调高雅、绿意盎然的阅读环境。置身于此,必然会对读者学习、研究产生积极作用,给读者以文化和精神启迪。

2人文环境

2.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图情知识,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外语、计算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商院图书馆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加强员工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近几年来,图书馆多次选派馆员参加省职教图协、省高校图工委等机构组织的自动化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鼓励馆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提高馆员整体业务水平。

(2)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服务水平。图书馆不定期举行全体馆员工作交流会议,就日常的工作及经验进行交流,使每个人有机会面对面地向同事学习先进经验。

(3)开展业务评比活动,提升业务技能。图书馆每年举行两次员工业务技能大赛并制定评比方案,内容涉及图书馆业务的管理系统的使用、借还书、整架排架等多个方面,并将评比结果计入员工年终考核中,对表现优秀的馆员给予表彰,此举大力提升了馆员的业务素质,考核了馆员的业务水平。

2.2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

(1)藏借一体,简化流程。商院图书馆自2007年9月开馆以来,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现代管理模式,使读者亲近书刊,置身于书籍的海洋,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阅读愿望,培养阅读兴趣。在整体布局上,采用“多处选择、一处借阅”,方便读者选择、简化借阅流程,提高文献利用率。

(2)延长时间,满足需求。最大限度地延长开馆时间满足读者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实行早9:00~晚21:00不间断开放,每周开放时数达到74小时,高于《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时数要求。

(3)加强培训,关怀读者。为了使读者能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商院图书馆每学期开学都举办入馆培训,内容涉及图书馆的前景和发展,藏书布局,如何查找图书,电子资源的利用等方面。为保证培训效果,方便读者时间,图书馆多次组织人员深入班级、院系进行讲解,并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同时还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了解馆藏分布、馆内规章制度,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及免费办证免交押金的优惠政策,努力为每一位到馆读者提供人文关怀。

(4)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功能。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建立起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运作机制。高校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一般性的阅览外借、参考咨询、复制打印服务外,还应为不同类型读者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功能。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主动了解读者需求,开展网上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根据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定题信息推送及跟踪服务,使图书馆服务向纵深层次发展。提升服务功能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云等信息共享服务技术为读者提供高信息量、方便、快捷的服务。如商院图书馆就以本馆馆藏为依托,整合校内资源,建立了教师论文特色数据库,用于收集该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便于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同时加大电子资源配置比例和整合力度,并在各个楼层设置检索机,方便读者浏览馆内电子资源;与省内其他高校图书馆参与资源共建共享计划,利用过网络这一快速传输信息的通道,为读者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弥补馆内资源不足;针对不同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信息检索和信息推送服务。通过图书馆服务手段和功能的提升,为读者构建一个和谐、人性化的人文环境。

2.3加强读者参与度,积极发挥读者对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主动性

人既受环境的影响,又能改变环境。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读者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培养,是推动图书馆人文环境创建重要途径。如商院图书馆开展的图书馆文明语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明语,获奖的读者还将成为图书馆不文明行为监督员,共同参与图书馆文明环境建设。同时图书馆还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就图书馆发展、建设等方面,征集优秀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读者反馈机制;组织读者参观图书馆,熟悉图书馆馆藏分布、规章制度、检索技能;征求读者荐书信息,让读者参与图书采购环节。通过这些活动,既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又发挥读者对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为图书馆环境建设添砖加瓦。

3信息环境

广义的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图书馆信息环境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所必需的诸多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主要包括馆藏信息资源体系、各种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等。图书馆信息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图书馆信息服务成效的高低。为深层次拓宽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必须从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入手,以破旧立新的精神改革优、化服务方式,为读者营造一个多功能、多元化、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平台,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环境建设的宗旨。

作为信息网络校园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商院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及文献资源建设与保障能力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整幢建筑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电脑管理,各个阅览室都设置网络信息点,检索区,使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便捷、安全地接入互联网,访问馆内电子资源,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该馆先后与省图书馆、省各高校图书馆等单位结成联盟关系,开展文献传递业务;与高校数字图书馆合作,参与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成为数字图书馆其成员馆,可访问其光盘及电子图书、数据库等资源,弥补了馆内资源的不足。为顺利推进馆内网络数字化进程,该馆还将馆内特色藏书电子化,建立特色数据库。此外图书馆还开通网上图书馆,读者可在校园网内查询借阅状况、实现网上续借、预借;完成校园一卡通与图书管理系统、门禁通道的对接,实现短信催还、欠费提醒、读者排行榜等功能。这些举措,为创建图书馆高效便捷的信息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建筑环境、人文环境、信息环境相互影响,互相协调,缺一不可。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泛、广阔、便捷的图书馆环境,使读者在图书馆这个知识殿堂和精神家园里,得到文化的积累、知识的拓展、精神的升华,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为教学、科研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建平.图书馆环境的特点与功能[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6):28-29.

[2]徐艳芳.谈谈图书馆信息环境的优化[J].图书情报知识,1999(3):31-32.

[3]廖金翠.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环境要素建设解读[J].重庆图情研究,2006(1):19-20.

高校环境建设篇7

关键词:教学建筑;空间和形态;环境要素

处在高校校园整体环境中的教学建筑,其设计无一例外受到不同环境要素的影响。环境要素是多样的,如广场空间要素,轴线空间要素,道路空间要素,相邻建筑空间要素,景观空间要素等。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空间和形态的影响有的表现为单一的环境要素,更多的则表现为多个的环境要素的共同作用。

1 广场空间要素

以广西大学综合教学大楼为例。综合教学大楼位于广西大学东校园(原广西农业大学)的教学区中心——哺育广场的西侧,共6层,建筑面积10600m2,可同时容纳师生5960人。(图1)。

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笔者构思了庭院式布局和集中式布局两种形态(图2,3)。经比选,确定采用集中式布局。集中式布局在哺育广场西面构成较为完整的建筑形态界定,整体性强,空间特色鲜明,与周围建筑环境十分和谐。11个阶梯教室围合一个2层高的圆形大厅,组成相对独立的体型;普通教室设计成简洁的外廊式,两者通过宽大的楼梯和走道相连,构成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又风格统一的整体。这一概念成为最后确定的方案的基础。

圆形布置的阶梯教室是空间设计的重点。圆形大厅的45°对角上布置了4个阶梯教室,人数为150~200人,东西两端的采光不利位置布置了楼梯和卫生间,南北向则留出主要的通风采光面。方案设计时,圆形大厅一开始仅是一个概念,在深入探讨各功能的布置时,各种用房所在位置,所占弧度,大厅的半径及空间尺度等则需要细致的分析研究。在平面设计上,分析的基础是学生座位的尺寸,由此拓展可确定教室面积和人数,进而确定卫生间,楼梯间和走道的面积和宽度。最后以合理尺度的共享大厅将它们加以整合。对于300人多媒体大教室的设计,则颇费了些精力,最后决定将其“架设”在二层大厅之上,大教室南北向的墙面上作了切角以利通风采光,屋面则仍保持圆形。这样虽然不能取得采光中庭的效果,但大厅的直径已达25.6m,净高达8.4m,南北两面的采光也基本充足,因而并不感到压抑;另一方面,建筑功能的布局更为合理,空间形态也十分完整(图4)。

500m2的圆形大厅面积是本方案空间设计的主要特色,因为它体现了现代高校教学建筑基本的交往空间和理念。过去,师生们只能在狭小的走廊或门厅里停留和交往,现在则需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空间环境。同时,良好的空间环境对师生的教学心理也有一定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大学生活跃的思维相辅相成。大楼建成后,师生们常在大厅里举办各种活动,这里成为师生展示自我的中心平台(图5)。

普通教室的设计相对而言十分“老实”;整齐的教室柱网一字排开,可以灵活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教室;东西两端布置了卫生间和楼梯间。为避免形成黑暗而互相干扰的内廊,南面的中段设计成外廊,外廊中部设计了一座梯段宽达3.3m的主楼梯,主楼梯在三层以下用通廊与阶梯教室的圆形大厅相连,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课间换课的交通压力。造型上只在楼梯间的部位设计成圆弧,并未刻意改变教室的基本空间去与阶梯教室取得和谐,两者都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又在对比中构成了统一整体(图6)。

教学大楼的方案在广西大学70周年校庆上获得好评,竣工后也得到了多数师生的肯定(图7)。教学楼张驰有度,变化有致的轮廊线更为哺育广场增添了新的景观(图8)。

2轴线与建筑空间要素的组合

以广西大学物理资环楼为例。

物理资环楼所处的环境与综合教学大楼相比有几个特点:一是处在两校园主轴线的西侧;二是与旧物理楼相连,与化工楼相对;三是室外空间相对局促。三个特点实际就是三个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即轴线与空间的关系,新旧建筑的文脉关系,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方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总体布局上合理地分析和处理这些关系,而建筑的主入口布局则是总体布局的关键。

方案构思中,有三个入口的做法:即正东,正南和东南。正东的入口与广场的关系较好,但与校园主轴线和化工楼的关系较为生硬;正南的入口面对化工楼宽大的背面,显得较为压抑;东南的入口与校园主轴线和主入口的空间关系较为合谐,与旧物理楼和化工楼也形成了呼应;入口在立面形态上对新旧两楼既是平衡点,又是连接点,从构图上看也是新的统一体的控制点(图9)。

建筑根据功能的要求设计成围合的外廊式,南面和西面用房为资环系,东西和北面为物理系,在空间设计上考虑了三个重要节点。一是主入口:二是内庭;三是西面敞廊。主入口及门厅为两层高的开放式,入口上部利用大柱网设计了2个阶梯报告厅。(施工中甲方改为封闭门厅,门厅显得较压抑)。西侧的敞廊缓和了内庭的封闭感,与门厅形成对流的关系,有很好的导风作用,还可以远眺周围的湖光(图10,11)。

方案对新旧物理楼的关系也作了较好的处理,取消了旧物理楼原有的较为呆板的竖向分格,强化了原有入口,在建筑色彩和细部上作了统一设计,新旧建筑浑然一体,既保持了原有的建筑环境特色,又有了新的突破(图12)。在室外广场完成以后,新物理楼脱颖而出,成为校园主轴线有机的组成部分。这与最初的总体构思极为吻合(图13)。

3广场、轴线、道路与景观空间要素的组合

以桂林工学院教学楼为例。

桂林工学院教学楼位于学校主轴线一侧,南面为中心广场,北面为桂林市的风景点——屏风山,校园主轴线以校门为起点,以拟建图书馆为终点,原有的道路系统与建筑空间关系松散。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心广场,校园主轴线,相邻道路以及屏风山景观对建筑的影响,采用了不对称的建筑布局。建筑主入口台阶内收作为人流集散的缓冲过度,主入口大厅是一个四层高的有盖顶的共享空间,它是整个建筑的核心空间,并成为南面与之垂直的校园干道的视觉焦点,主入口大厅北面与屏风山相通,把城市景观引入建筑空间之中,隐寓着桂林山水通透的灵性。

建筑南立面的西侧延续了原有教学楼严谨稳重的柱廊形式,东侧以弧线造型作为对比,中部的楼梯面适当拔高作为制高点,打破建筑平直的天际线,赋予建筑鲜明的个性。(图14~17)

高校环境建设篇8

【关键词】网络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且不断“侵入”社会的各个领域。由此,高等教育也不断呈现现代化的特点,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已逐步发展,截止2006年,“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工程已得到延伸和扩展,已建成2万公里的dwdm/sdm高速传输网,其传输容量高达40g~400g,覆盖200个主要城市,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g,并有多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1]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目前各校的发展来看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将图书馆、档案馆纳入校园数字化的范围。

高校档案馆承担着服务学校办公,辅助教学科研,协助教师评级,方便学生学习等责任,因而除具备档案馆应具有的提供利用,传播文化等功能外,还呈现特有之处。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教建设的新进展,高校档案馆自当重新定位形象,转变工作方式,优化信息服务,在发挥档案馆应有的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高校档案馆这一特殊身份。长久以来,高校档案馆都活动在“幕后”,并因其隐性的服务工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新的环境下,如何借网络之力,乘信息整合之势,实现各项功能的合理构建,提高高校档案馆的用户满意度,需要引起我们的共同关注。

1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的新特点

网络技术改变了高校档案馆原有的办公环境,使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加工、利用等工作烙上现代化的印记。同时,也赋予了高校档案馆新的功能内涵,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历史的沉淀,却不意味着记忆的尘封;知识的贮藏,是为了全新的超越。新的环境为高校档案馆原有功能的实现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也为其功能的拓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1.1数字化建设提上日程,管理实现系统化

高校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字化成为档案馆发展必经之路。计算机成为档案馆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成为文件的重要传输途径。随着校园网络化的建设,各部门均采用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文件“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特性,使其“所到之处”都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等各种软硬件环境的建立,成为其生存的必要前提。电子文件的广泛生成,对原有的保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手工操作已无法适应信息的产生所呈现的量大质杂的特点。另一方面,电子文件所要求的保管环境,也迫使高校档案馆加快数字化的进程。自动编目,自动标引,自动检索等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十分必须。此外,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信息利用的高速传输与精准性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标准,也成为衡量档案工作的重要指标。办公的自动化,纸质文件的数字化,文件传输的网络化,电子文件管理的系统化成为档案馆工作的主要特点。

1.2信息的属性愈加显现,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兴领域,可将其划分为传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从传统管理阶段开始,文献记录管理就成为信息管理关注的重要领域[2],且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发展,图书馆、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不断发展。档案信息不再是馆内的自闭管理,而形成了联合图书馆,情报所等机构的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馆作为学术资源的集合之处,优秀成果的蕴藏之所,自然成为人们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重要基地。网络环境下,信息呈现出整合与共享的特点。获得信息的多少,相关程度的高低,信息价值的大小等因素成为机构、组织、乃至个人活动成功的关键。高校档案馆在服务学校,辅助教师,方便学生的过程中,应适应环境的变化发展,紧跟时代的脚步,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主动、适时的提供利用。进而,保持自身的优越性,及发展的可持续性。

1.3对象的需求渐为注重,科研教学始为要事

高校档案馆是高校所形成档案的保管之处,更是档案利用的总后方,为学校正常办公,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保障。高校档案馆依托高校,服务高校,并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档案馆收集、整理、保管的大量资料,既是教师教学科研的重要素材,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辅助。信息的快速增长,在丰富档案馆藏量,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对信息鉴定的要求,以及信息筛选的难度。由此,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要在遵循“增收”有价值信息的原则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选择性的收集,突出重点,有所侧重,以此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1.4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社会教育功能凸显

和谐校园的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在于构建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先进、创新、宽容、和谐的精神文化为核心,是独特、典雅、人文的物质文化,民主、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和理性、诚信的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3]校园文化的发展使高校档案馆的文化功能表露无遗,也决定了高校档案馆藏与用并举,并更加突出“用”。用什么(档案),怎样用(档案),何时用(档案),用之(档案)为何(事件),乃至如何(手段)用之,都是高校档案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化,需要宣传,需要教育。档案,可用于宣传,适合于教育。高校档案作为学校在日常工作及其进行的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真实记录,记载了学校发展历程,反映着学校建立、建设过程,记录学校教学、科研状况等,是高校动态发展的固化形式,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校史博览、名人事迹等则以其真实、现实的特点成为教育的重要素材。

2加强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的具体措施

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的新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开展进入新的篇章。新的形势下,高校档案馆自应审时度势,以全新的姿态,用全新的方式,演绎兰台路上的精彩。

2.1制度建设,强化指导

由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签署的,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办法》的实施将在推进高等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办法》规定了高校档案工作校长领导制,强化了高校档案工作的条件保障,并对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提出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的要求。[4]国家适时的对高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为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高校档案馆也要以此为契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立足自身特点,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指导具体实践,以积极采取措施维持自身发展。

2.2更新理念,引入技术

长久以来,档案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原因就在于以消极的观念被动的对待外部的“不重视”。网络环境下,提倡开放与共享,无论是“被”领入这个趋势之中,还是一种自身的觉醒,档案部门首先要做的便是更新理念。用全新的理念,指导新阶段的工作。目前有学者基于企业形象战略(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提出了档案馆理念识别系统,并将理念系统的基本要素设定为:档案馆发展目标、人际关系准则、工作人员的道德规范以及档案馆对外行为准则等等。[5]高校档案馆的理念通过其具体工作的开展得到体现,并融入现代元素。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系统的管理方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互为前提,也成为档案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先进技术的引入,将助高校档案馆一臂之力。基础工作的进行,宣传活动的开展,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效率的测评等等,都适用科技的“催化”作用。

2.3优化队伍,引进人才

档案工作人员是具体档案行为的实施者,也是档案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决定因素。高校档案馆人员队伍建设具有特别的优势,一方面,高校档案馆依托高校,能够最先接触到前沿的理论,为馆内人员理论素养的提高,及其继续教育提供了便利,从而避免技术进步与人员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也是为创新的最好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是档案馆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专业的技术,学习的能力,将为高校档案馆的发展增添活力。此外,还要重视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进馆,以促进知识的融合与交流。

2.4强化基础,突出利用

信息社会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通,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也为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此,档案工作需加大“两个对象”的关注,一个是工作对象——档案信息,另一个是服务对象——用户。档案工作应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两个对象”为主线加以展开。高校档案馆应准确把握社会大局,充分认识学科的发展方向,在考虑用户的潜在需求的前提下,及时迅速的进行信息收集。同时,结合档案的特点与信息的属性,完整安全的贮存信息,系统有序的管理信息,以便在用户产生利用需求时,提供准确快速的信息服务。厚基,广用,继而勃发。高校档案馆将成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好帮手”。

2.5加强合作,多方参与

信息的共享与整合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档案馆不再以一家之力,做自扫门前雪之事。合作与交流成为信息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各项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档案馆的合作交流应表现在一下几方面:首先,进行校内的交流,准确了解各方需求,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与各院系交流,了解学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捕获最新的信息;与师生交流,了解对象的需求特点,提高档案信息的认知度;与校内图书馆合作,充分发挥信息机构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其次,与国内外的优秀高校进行交流,了解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再次,与社会组织进行交流。把握社会发展动态,跟踪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自我,集多家之力创效,为学校建设,教师科研,及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吴启迪.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展望.上海信息化,2006(5):10-14

[2]马费城,李纲,查先进.信息资源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30

[3]陆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11-13

高校环境建设篇9

一、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文化建设带来新机遇

(一)提高了高校文化的推动力和感染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新媒体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从新媒体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点是交互性,它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在高校文化建设和传播中,学生管理部门或学生组织通过新媒体进行文化、活动宣传,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信息传播者,同时又成为信息的受众者,信息传播和接受几乎可以同时完成。在新媒体相互性实现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参与、投入积极性大大增强,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推动了高校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提高了高校文化的推动力和感染力。

(二)扩大了高校文化的辐射力和向心力

我们熟知的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手段,这些新媒体依托于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手段相互整合,形成庞大的新媒体体系,它具有资源丰富、信息容量大、形式多元、传输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组织根据高校文化建设需要对学生活动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社会招聘信息等,每个信息源的信息具有开放性,这种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广泛平台,各新媒体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扩大了高校文化的辐射力和向心力。

(三)增强了高校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即时性是新媒体的最直观的特点,即时性主要有信息更新速度快、传播速度快,接受者能在短时间反应的特点。当今社会由于新媒体普及,全球任何政治、经济、文化新闻热点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传播,大学生就是新媒体的忠实接受者。作为热衷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新媒体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新媒体俨然成为他们主要接受信息的手段。鉴于此,高校顺应时展潮流,通过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新媒体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因地制宜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强高校文化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二、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新挑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为高校文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艰巨的挑战,新媒体作为网络的一部分,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的发展让传统高校文化价值观受到冲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最主要的职能,除了学生知识的授予,更重要的是完善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传统价值观收到冲击,海量的信息充实着学生的头脑,影响他们的思想,在这情况下,如何有效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如何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取向已经成为中国高校普遍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二,新媒体发展让西方意识形态无形渗透。由于互联网不受地域与空间的限制,在新媒体中存在多文化、多意识形态交融,然而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期,很容易受到不良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代国际形势复杂,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思想渗透,会利用以互联网、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影响和干扰,但大学生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往往缺乏明辨是非能力,也有部分学生缺乏立场,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都带来了挑战;第三,新媒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新媒体是虚拟空间,大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中展现出自己的第二人格,表现的很活跃,但是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沉默寡言,很少与同学交流。另外,部分大学生在新媒体中容易忽略网络道德规范和诚信约束,在网络新媒体中不当发言、不当行为,带来不良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一)高校把握新媒体文化建设的主导权

新媒体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高校及其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新媒体平台,针对新媒体存在的弊端和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高校应该把握新媒体文化建设的主导权,守住新媒体文化阵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通过文化活动、专题讲座、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完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应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学习习惯,在新媒体平台上培养一大批学生干部和党员干部,纯净网络风气,强化网络正能量。高校应建立健全一系列新媒体文化建设制度,充分认识新媒体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发展。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

高校新媒体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新媒体文化建设的针对性。高校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应始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活动为载体进行高校育人工作。品牌活动在高校的影响最大、辐射最广,高校应大力开展精品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可以利用专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精品文艺活动等形式落实新媒体线上活动宣传和活动开展,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发展。

(三)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修养

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势必对大学生的网络修养和良好品行提出新要求。现目前在网络媒介中,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道德缺位的现象,同时在海量的信息中,部分大学生不具有自我约束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这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不利影响。高校应加强新媒体线上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老师应通过日常学习生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到讲诚信、讲道德。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应该开设多门的社会科学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修养道德,例如开设网络慕课等人文素质课程,使大学生深入对媒体的认知,提升学生是非辨别能力,端正自身言行。另外,高校还应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特别是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用语、网络行为,可以通过开展相关辩论赛、团日活动强化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让每位大学生正当用网,科学用网,通过新媒体新渠道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彩.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戏剧之家,2015(01):151-152.

高校环境建设篇10

关键词:高校网络德育“三贴近”原则新方法

网络环境下,信息消除了地域和国界,各种各样的言论和观点铺天盖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往往无所适从;面对网上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困惑。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德育建设。

一般认为网络德育就是指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所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与现行德育相比,它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和超时空性等特点。网络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索网络德育教育的新方法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高校网络德育应坚持“三贴近”原则

1.贴近实际。

网络德育在内容上应当是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网络德育的中心任务应当是立足实际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关心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生活。因此,网络德育必须密切关注时事政治,紧跟时展的步伐,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的矛盾,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关注。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了解研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澄清模糊认识,解除思想困惑。

2.贴近生活。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建设不是要求我们脱离生活实际,反而要求我们更加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调查实际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正确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德育工作者应当善于从中挖掘生动事例和感人事迹,通过网络加大宣传,以此激励大学生乐观向上,奋发图强,使网络德育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3.贴近学生。

高校网络德育贴近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意愿,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的境界、实现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时时处处体现“育人为本”的思想。网络德育的本质要求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在网络世界中,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得尤为充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贴近学生,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实现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的所有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要始终着眼于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网络德育的方法探索

1.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

在校园网络建设中,应该为德育设置专区,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各项内容都充分地体现其中。德育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又是网络德育的教育工具,因此,高校领导及思想工作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不断更新完善,使其功能充分发挥,收到理想的效果。

德育网站应该功能齐全,这就需要学校动用各种相关资源,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板块,努力把“两课”教育融入网络,发挥网络的开放性、传播性等优势,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但是过于单调的思想政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要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就要探索网络德育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实施道德教育,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讨论的方法,使网络德育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方式,以达到预期教育目标。

另外,我们还应该加强高校间的联系,学习比较成熟的德育网站的经验,比如像“清华红色网站”这样的专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还有像“北大在线”、“北大青年”这样的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的网站,它们的成功经验都可以为其他高校学习和交流。如果能够进一步突破技术限制,形成全国各高校互联互通的德育网络系统,则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实现资源共享,那么将会更大地发挥网络德育的作用。

2.培养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队伍。

高校德育网站建设外在形式固然很重要,但是网络德育工作绝不是单纯性的技术性管理,而是集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工作。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专业人才队伍,使他们成为当前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专业的网络德育工作者必须成长为一名“专家”,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高校应加强对网络德育专业工作者的培养。目前大学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设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所以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培训要具有针对性,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当顺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网络上。目前不少高校已开始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网站,但建设速度还比较缓慢,内容还比较简单,往往只是上传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教材、练习题,也有的高校上传了部分讲课录像。为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作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挑选理论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老师讲授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要上传丰富的参考书、参考资料,以满足有网上阅读习惯的学生的需要;要定期开展网上答疑,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在线辅导。另外,还应该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增强思想理论课的文化含量。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德育不是单向的宣传教育,而且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一切工作都是无效的。所以我们还应该采取各项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德育网络,学生活动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使德育网站成为学生网上的精神家园。另外,还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使德育网络成为学生参与学校建设和管理的阵地,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5.加强网络管理,把握正确导向。

网络德育具有较强政治性和导向性,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慎重对待,防止出现政治错误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网络德育工作者在网上开展丰富的思想教育活动时,要加强对网上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管理:对于有益的信息,要积极推介,扩大影响;对于不同的声音,要进行甄别、分析,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有害的信息,要坚决予以删除,决不允许其流传、泛滥。

从学生角度来讲,由于网上行为具有隐蔽性、匿名性的特点,加之目前网络监控技术还不成熟,他们在其他网络上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现象,所以我们在网络德育教学中还应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依靠发挥自身内在的人格力量来抵制有害信息的腐蚀。另外,加强网络管理还需要建立网络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德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领导、部门主管、网络信息员的岗位责任。

网络环境下呼唤的是开放的德育观念,为了适应网络条件下的社会,德育教育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肖光荣.论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3).

[2]尚元东.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教育探索,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