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5:17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1

关键词:电力双回线路;继电保护原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tm762.2+6文献标识码:a

1双回线路继电保护的特点

1.1线间互感及跨线故障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除了在同一回线相间存在互感外,同杆双回线线间也存在互感的影响。故障情况下,双回线上的电压和电流不仅取决于本线路运行情况,而且还受另一回线电气量感应影响,其中以零序互感的影响最为突出。若不采取应对措施,可能导致接地距离保护和零序方向保护等发生拒动或误动。此外,在发生跨线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特征与单回线故障时的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给基于单侧电量的保护原理,如距离保护和功率方向保护等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1.2不同运行方式下保护灵敏度的差异

同杆双回线有双回线同时运行、单回线运行、双线组合全相运行(准三相运行)、双回线(或单回线)非全相运行等多种运行方式。由于线间互感的存在,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发生故障时,线路的故障电压和故障电流存在很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保护灵敏度并不相同。因此,需考虑保护配置方案和定值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适应性和灵敏度问题。

1.3跨线故障选相

对于同杆双回线的异名跨线故障,保护装置存在误切双回线的可能,对系统稳定运行产生影响。例如,发生iaiiBG故障时,应该由i回线两侧跳a相、ii回线两侧跳B相,但保护装置很容易误判为双回线都发生aB相间短路故障而同时跳开两回线,给系统稳定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因此需要研究有效的跨线故障选相方案,在系统发生上述类似故障时能够选跳线路,以维持两侧系统的联系。

1.4自动重合闸

同杆并架线路发生跨线永久性故障时,应尽量避免两回线重合闸配合不当,导致重合于永久性相间故障,对系统造成严重的二次冲击。例如,发生iaiiBG永久性故障时,当i回线两侧跳a相、ii回线两侧跳B相后,若两回线同时重合,相当于再次重合于aBG相间短路,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并导致两条线路同时切除,从而严重危及电网的稳定运行。此外,当两侧系统主要依靠双回线联系时,也需考虑如何协调两回线的重合闸方式,尽量保证跨线故障切除后,两侧系统仍能保持良好的互联运行,以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1.5更高的可靠性要求

相对单回线路而言,双回线传输功率更大,两侧系统联系更强,其安全稳定运行对系统稳定更为重要,这就对同杆双回线路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需要保护装置能够更加快速、准确而又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2同杆双回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

2.1分相(分线)电流纵差保护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是指按相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如果两侧的电流差或者相位超过动作值时,线路两侧同时按相切除故障相。同杆双回线路每相都有两回出线,因此传统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在双回线中实为分线差动的形式。分相电流差动有良好的故障选相能力,保护效果不受系统振荡及负荷影响、对全相和非全相运行中的故障均能正确选相并跳闸。所以它是目前同杆双回线最理想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保护之一。在光纤通信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应考虑优先装设。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应用于超高压长线路时,受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较大。

2.2纵联距离(方向)保护

对于同杆并架双回线,当通道条件不具备,或为了满足主保护动作原理的双重化配置要求,常采用纵联距离(方向)保护作为线路主保护。同时,距离保护也广泛用于同杆并架线路的后备保护。线间互感的存在,使得双回线路中纵联距离和纵联方向保护的配置方案和整定相比传统单回线路复杂很多,邻线零序电流通过互感会对接地距离保护产生影响,使保护范围缩短或超越,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常考虑缩短单侧距离保护的动作范围。为了减小零序互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邻线零序电流进行补偿的距离保护方案。但采用相邻线路零序电流补偿时,仍存在故障相对健全相的影响如何、应该怎样补偿及健全相会不会误动等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在故障相近侧跳闸后,健全相会不会因零序电流的影响而发生相继误动等问题。

2.3横联差动保护

横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同一侧比较双回线的电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保护通信通道。根据电流的方向是否引入动作判据的差异,横差保护可分为横联方向差动保护和电流平衡保护两种形式。电流平衡保护只比较两回线电流的大小,适合安装于单侧电源供电的平行双回线的电源侧,而不能用于单电源双回线路的负荷端,在双电源系统中的弱电源端其保护的灵敏度往往是不够的。此外,当发生含同名故障相的跨线故障时,由于两相电流相等而会导致保护拒动。按保护功能的不同,横联差动还可以分为相间和零序(接地)差动两种形式。相间横差保护分别取不同相别的两回线的差流作为动作判据;零序差动保护则由两回线的零序电流作比较,将双回线两个零序电流的和或者差作为动作量的判据的都有应用。另外,零序横差保护定值应躲开相邻线路故障时流过双回线的零序差电流,如果双回线间互感较大而在定值整定中考虑不充分时,会导致横差保护误动。

3同杆双回线路继电保护配置

目前我国已有一系列同杆双回线路投入运行,现结合相关文献对现有同杆双回线路保护的配置情况作分析探讨。

3.1500kV电压等级的双回线路保护配置

洪龙线路是我国第一条全线同杆并架的500kV电压等级线路,全长180km。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保护装置配置和通道的组织并未考虑同杆双回线路跨线故障的选相问题,主保护配置采用微机高频方向保护和高频距离保护构成的双重化配置形式。在该保护配置下,当发生异名跨线故障情况时,会导致双回线同时三相跳闸,对电力输送效率和系统稳定带来影响。

3.2330kV电压等级同杆双回线路保护配置实例

330kV南郊双回线路全长240km,属于局部同杆并架线路,同杆架设部分占整体线路的65%,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投入运行。按当时的技术条件,双回线采用快速方向和快速高频闭锁距离保护构成主保护的双重化。在该保护配置下,系统发生的各类故障,保护基本都能正确动作。但保护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双回线合环时如果运行线路的功率较大,合环点电压相角差过大,合环后会导致快速方向保护误动;其次,当安康侧机组全停为弱电源侧时,快速方向保护的阻抗元件灵敏度不满足要求,会造成保护拒动和选相失败,建议,当条件允许时,同杆双回线路可考虑选用纵差保护方案。

4几点结论

结合本文对同杆双回线保护原理及工程应用的调研分析,可总结以下特点以及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供同行讨论与参考:

(1)分相(分线)电流差动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和故障选相能力,实际运行情况也一再表明,在通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选用。

(2)出于保护双重化和后备保护的要求,目前尚需继续对受线间互感影响而复杂化的距离保护、零序保护等保护方案等开展更深入的量化研究,包括这些保护方案的合理配合。

(3)同杆双回线路保护的不正确动作情况主要是由于对线间互感情况下保护的整定计算缺乏更加量化的计算研究、保护装置本身以及所配置方案对双回线路复杂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考虑不充分所致。

参考文献

[1]舒印彪,赵丞华.研究实施中的500kV同塔双回紧凑型输电线路[J].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2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原因;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81-02

继电保护是维护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对电力技术的发展及对电网继电保护的不断研究,电网继电保护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继电保护时刻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输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凡是需要电能的地方就要架设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所经路段地形复杂多样,而且覆盖的地域广阔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影响,输电线路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主要有雷击跳闸故障、线路覆冰、风偏闪络故障、鸟害故障等自然故障,外力破坏造成的导线的断股、损伤和闪络烧伤故障和员工误操作产生的故障等。

1.1雷击跳闸故障

输电线路覆盖区域广阔、运行情况复杂、数量众多,而且一般地处旷野,在这些空旷的区域,输电塔和输电线一般是最高的建筑,极有可能遭受雷击。在雷雨季节,无论是架空线上受到雷电感应或是雷电直接击中避雷线、输电线路都将在输电线路上产生雷击过电压。若线路的绝缘水平太低或防雷保护措施不力,就会发生各种形式的雷击跳闸故障。

雷击事故虽然与雷击线路原因有较大关系,但设备的缺陷、线路的布置也极有可能加剧雷击事故的危害。导致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线路位于雷击活动强烈区。雷电是雷击事故的最直接原因,如果线路处于雷击活动强烈区,可能会使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的重复打击。②线路绝缘水平低。线路绝缘是雷击时的第一层保障,绝缘水平不够将直接增加线路受雷电打击时发生故障的概率。③线路布置不合理。避雷线布置不当,保护角偏大时,会发生避雷线失效,让雷直接击到导线上。此外,当输电线路互相交叉或跨越电压较低线路时,如果不能保证上下两根导线的垂直距离也可能由于两根线路的电势差而发生交叉点闪络现象。

1.2外力破坏跳闸故障

近年来,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所经区域扩大,安全运行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雷击等自然原因外,外力破坏也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①违章施工作业。施工企业的管理还不健全,为了追求快速完成工程,施工企业对输电线路的保护不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导致挖断电缆、撞断杆塔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电力部门造成了损失,也埋下了施工安全隐患。②违章建筑、超高树木。违章建筑和树障威胁着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擅自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房,违章种树。当输电线和房屋、树木之间的距离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时,输电线路就会放电造成跳闸故障,给电力系统可靠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并对周围的建筑、设备或人员构成危害。

1.3人为原因故障

虽然目前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为了确保其稳定性,工作人员仍然具有手动控制电网部分线路的权限。如果发生误判断而导致错误操作时也将可能给电力系统造成很大危害。

2常用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及其评价

2.1电流保护

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不能作为相邻设备的后备保护,为了保证迅速有选择的切除故障,常将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这里所说的电流保护就是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际应用中,可以只采用速断加过电流保护,或限时速断加过电流保护,也可以三种保护同时使用。

2.1.1电流保护动作过程

如图1所示是一个典型的单电源电路,线路中保护1,2,3,4相互配合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每段线路的Ⅱ段电流保护都和下一段线路的Ⅰ断电流保护相互配合,并有0.5s左右的延时。Ⅲ段电流保护和下一段电路的Ⅲ段电流保护配合,延时0.5~1s。

当电路发生故障或者出现过负荷等异常、危急用电用户生命财产安全情况时,继电保护是通过有时限和无时限等动作来进行输电线路安全保护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根据线路反映的信号做出相应的跳闸动作,以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例如,电路中CD段发生故障时,应首先由保护2动作,如果保护2失灵或断路器拒动则应延时0.5s或1s启动保护3,这样就能保证保护2正常工作时,保护3不会发生误动。

2.1.2电流保护评价

阶段式电流保护装置简单,保护接线、调试和整定计算都因其较简单而不易出错,因此可靠性比较高。无限时电波速断保护的选择性靠动作电流来保证,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选择性则由动作时限来保证。由这3种电流保护组合成阶段式电流保护用于单侧电源电网能保证选择性,而在多电源网络或单电源环网,一般很难满足选择性的要求。

此外,电流保护也存在其他问题,如无时限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其保护范围和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大。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往往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的后备保护,一般情况下能满足要求,但在长重负荷线路上,因线路最大负荷电流与线路末端最小短路电流接近,也往往难以保证灵敏度要求。

2.2横纵联差动继电保护

在现代的高压(220kV及以上)输电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很多情况下都要求保护能无延时地切除被保护线路任何点的故障。前面介绍的电流保护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新的保护原理――差动保护。

2.2.1差动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工作的,当输电线路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则流入输电线路的电流和流出电流相等,差动继电器不动作。当本级输电线路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感受到的二次电流和的正比于故障点电流,差动继电器动作。

如图2所示,如果内部发生故障,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等于短路点的总电流。即:ij=i2'-i2",当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动作电流,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发生外部故障或正常运行时,i2'=i2",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0,差动保护不动作。

2.2.2横纵联差动保护评价

按照接线方式的不同,差动保护又可以分成纵联差动保护和横联差动保护两大类。下面对它们的主要特点进行具体分析。

①纵联差动保护评价。纵联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线路两端电流的大小和相位来判断区内或区外故障,因此该保护比起单从装设保护的一侧观察故障现象的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来说,在选择性、灵敏性以及快速性上都具有后者无可比拟的性能。在原理上保证了纵联差动保护在外部发生故障时不会动作,具有明确的选择性。在采用措施减少不平衡电流对纵联差动保护的影响下,使保护的灵敏度大大提高。纵联差动保护能做到全线速动。但是,纵联差动保护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应用于长距离的输电线路中,只有在输电线路上其他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线路长度不超过允许范围情况下,才考虑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②横联差动保护评价。在双回线路中,使用横联继电保护能对发生故障的线路进行及时、快速地切断,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而且接线的工序也比较简洁,技术要求比较低,优势十分明显,但是缺点也十分突出,横联差动保护是均存在相继动作区,如在相继动作区将横联差动保护运用在单回线路中的主保护或双回线的后备保护,除了双回线原本配置的继电保护外,还要在此基础上配置一套三段式的电流或距离保护,这样一来,安全保护的成本也会增多,不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

3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新进展

3.1网络化

利用站内和电网信息共享,实现站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统一协调配置,解决单元保护由于信息不完备及电压灵敏度不足带来主保护误动和拒动的问题,同时提高后备保护的动作性能。取消后备保护的定值,实现后备保护的在线整定以及网络化。

3.2智能化

通过参数识别和电网信息共享,及时跟踪系统的工作状态,多种保护原理配合工作,通过保护原理自适应、保护动作特性自适应,使继电保护始终工作在性能最佳的状态。

3.3保护、控制、测量、通信一体化

智能电网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继电保护将向着保护、控制、测量以及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

4结语

对规模越来越大的输电网络和输电线路来说,如何保证其在输电的过程中电力运行的安全以及个人、企业的安全、放心用电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继电保护是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人员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继电保护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蒙正春.输电线路继电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3).

[2]杨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J].大众用电,2007,(6).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3

>>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自适应重合闸技术的研究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浅析浅谈220KV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的运行与维护浅谈220KV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的运行与投退线路保护与自动重合闸配合的探讨自动重合闸在输电线路上的运用输电线路自适应单相重合闸输电线路的重合闸长短延时压板的投入原则与分析继电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设计输电线路电压/电流的计算机保护设计与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仿真及新型纵联保护研究输电线过电流保护的仿真分析高压输电线路保护配置设计及应用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分析输电线路防雷保护与研究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输电线路故障检测与研究输电线路设计及施工输电线路运检三维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探讨输电线路耐雷特性的仿真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艺术>输电线路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配合系统设计及模拟仿真研究输电线路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配合系统设计及模拟仿真研究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贾建平周原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由继电器和其它辅助元件构成的安全自动装置,它能反映电气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继电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相配合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因而对其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技术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其中比较典型的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相配合为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对电力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段式电流保护;自动重合闸;模拟仿真中图分类号:tm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81-02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和企业生产对电力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电力的发展,社会发展根本就无法进行。基于电力的重要性,对电力整个生产过程的维护就极为重要。

继电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相配合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对其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1]。一、段式电流保护原理

由无时限电流速断(Ⅰ段)、带时限电流速断(Ⅱ段)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Ⅲ段)相配合构成的一整套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叫做三段式电流保护。其中Ⅰ、Ⅱ段联合作为线路的主保护,Ⅲ段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和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2]。段式电流保护整定配合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当在L1线路首端f1点短路时,保护1的Ⅰ,Ⅱ,Ⅲ段均启动,由于Ⅰ将故障瞬时切除,Ⅱ段和Ⅲ段返回;在线路末端f2点短路时,保护Ⅱ段Ⅲ段启动,Ⅱ段以0.5s时限切除故障,Ⅲ段返回。若Ⅰ,Ⅱ段拒动,则过电流保护以较长时限将QF1跳开,此为过电流保护的近后备作用。当在线路L2上f3点发生故障时,应由保护2动作跳开QF2,但若QF2拒动,则有保护Ⅰ的过电流保护动作将QF1跳开,这是过电流保护的远后备作用。二、自动重合闸作用及自动重合闸装置在电力系统的故障中,大多数的故障是送电线路(特别是架空线路)的故障。运行经验表明,架空线路故障大都是“瞬时性”的,例如,由雷电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大风引起的碰线,鸟类以及树枝的那个物掉落在导线上引起的短路等,在线路被继电保护迅速断开以后,电弧即行熄灭,外界物体也被电弧烧掉而消失。此时,如果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的供电,因此,称这类故障为“瞬时性故障”。除此之外,也有“永久性故障”,例如由于线路倒杆,断线,绝缘子击穿或损坏等引起的故障,在线路被断开以后,它们依然是存在的。这时,即使再合上电源,由于故障依然存在,线路还要被继电保护再次断开,因而就不能恢复正常的供电。

由于送电线路上的故障具有以上性质,因此,在线路被断开以后再进行一次合闸就有可能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此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了当断路器跳闸以后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重新合闸的自动重合闸装置。DH3型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用于输电线路上实现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它是重要的保护设备,其内部接线如图2所示。装置由一只DS32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间元件),一只电码继电器(作为中间元件)及一些电阻,电容元件组成。在输电线路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重合闸装置中的电容器C经电阻R4已经充足电,整个装置处于准备动作状态。当断路器由于保护动作或其它原因而跳闸时,断路器的辅助接点起动重合闸装置的时间元件Kt,经过延时后触点Kt闭合,电容器C通过Kt对Km(V)放电,Km起动后接通Km(i)回路并自保持到断路器完成合闸。如果线路上发生的是暂时性故障,则合闸成功后,电容器自形充电,装置重新处于准备动作的状态。如线路上存在永久性故障,此时重合闸不成功,断路器第二次跳闸,但这一段时间远远小于电容器充电到使Kt(V)起动所必须时间(15-25s),因而保证装置只动作一次。三、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配合系统结构设计

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配合系统结构设计图如图3所示,左边部分为自动重合闸装置原理图,右边部分是模拟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图。在输电线路正常工作时,重合闸装置中的电容器C经电阻R4已经充足电,整个装置处于准备动作状态。当断路器由于保护动作或其他原因导致YR跳闸线圈跳闸时,断路器的辅助接点启动重合闸装置,使Yo合闸线圈得电后实现合闸,完成自动重合闸动作。四、模拟系统结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交流回路接线如图4所示,其中三相调压器用以调节电压,无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配合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系统,Ka1(DL-21C),Ka2(DL-21C),Ka3(DL-21C)三个电流继电器串联于线路中,SB1,SB2,SB3,QS四个开关按钮分别并联于四个都带有可变电阻的支路。QS开关闭合,SB1,SB2,SB3三个开关分别用来模拟Ⅰ段,Ⅱ段,Ⅲ段电流保护时各段作用时继电器的动作情况。QS开关闭合时,电路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线路正常运行。当闭合SB3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模拟第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发挥作用。当闭合SB2时,模拟第Ⅱ段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发挥作用。当闭合SB1时,模拟电路发生瞬时短路,第Ⅰ段电流速断保护发挥作用。

三段式电流保护直流回路接线图如图5所示,其中中间继电器的型号分别为DZ-31B,DZS-12B,时间继电器的型号为DS-21C,信号继电器的型号为DX-8,电流继电器的型号为DL-21C。三个信号继电器KS1,KS2,KS3对应三个光示牌分别模拟三段各自发生电流短路时的报警情况。Ⅱ段,Ⅲ段分别串联有时间继电器,起到通电延时的作用。例如当回路发生瞬时短路的时候,断路器由于保护作用断开,Ka1继电器得电,Ka1触点动作闭合,则KS1线圈得电使得KS1触点闭合,Km线圈得电Km触点闭合,对应的光示牌变亮,与此同时,YR线圈得电实现跳闸。断路器跳闸之后,起动自动重合闸装置合闸。

五、模拟结果及分析(一)跳闸部分三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系统配合模拟操作,当线路的QS开关闭合时,电路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线路正常运行。当闭合SB3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第Ⅲ段电流定时限保护发挥作用。若闭合SB2,第Ⅱ段电流带时限保护发挥作用。若闭合SB1的话,电路发生瞬时短路,第Ⅰ段电流速断保护发挥作用。经过电流整定和动作时限的整定后,相对应的电流继电器Ka1,Ka2,Ka3过流启动,交流回路的断路器由于保护动作而断开,直流回路的断路器触电闭合,同时跳闸线圈YR得电实现跳闸。(二)合闸部分线路过流时,对应的电流继电器线圈得电,相应触点闭合后,串联有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经过一定的通电延时后对应触点闭合,Km线圈得电,Km触点闭合,三个信号继电器线圈得电后相应KS1,KS2,KS3触点闭合,发生短路故障的对应光示牌亮灯。由于在输电线路正常工作时,重合闸装置中的电容器C经电阻R4已经充足电,整个装置处于准备动作状态。当断路器跳闸时,断路器的辅助接点启动重合闸装置的时间继电器Kt,经过延时后触点Kt闭合,电容器C通过Kt对Km(V)放电,Km起动后接通Kt(i)回路并自保持到断路器合闸。自动重合闸装置的Km线圈得电后Km触点闭合,在12接口形成一个电流脉冲后使得合闸线圈Yo得电后合闸,自动重合闸成功。根据合闸后,故障状态存在与否,决定断路器是否跳闸,情况如下:1、如果线路上发生的暂时性故障,如模拟Ⅲ段过流后,瞬时断开开关SB3,则故障消失。合闸成功后,电容器自行充电,装置重新处于准备动作的状态。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4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作为其最重要设备之一,对于整个电力安全运行及防控事故发生等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力负荷、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这无疑更加要求继电保护装置有效运行,而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并找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对于维护电力系统稳定及防控事故发生等方面均意义重大。

一、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存在问题

我们可以按照负载的电荷以及使用的状态将继电保护设备分为不同类型,这样才能结合不同设备的特点,发现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的问题。通常会将继电保护设备分为:a类,即正常运行。这类继电保护设备可以保持完好的运行状态,不存在问题和安全隐患;B类,即可疑状态。这一类继电保护设备存在一些没有查明的问题,具有一些隐患;C类,即低可靠性状态。这类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等方式发现其存在的问题;D类,即危险。这种继电保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明确而且严重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将继电设备进行分类可以有效掌握各种设备的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在进行继电保护工作时不仅仅要注重继电装置的维护,还需要注重继电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配合,实现继电保护自动化、智能化。在选择继电保护系统时应该遵循灵敏性、可靠性、速动性等特点。在设计感应式互感器时要从两路系统进行采样,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在继电系统中要采样GooSe网络传输模式,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继电保护装置出现失灵现象,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在变电运行中各个系统之间要相互独立,在按照继电保护装置数据接口控制器时也要保证其独立性,这样才能避免各个网络之间的干扰。如果系统中的电压高于110kV,还应该安装独立的三相eCVt,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二次回路,有效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在安装和维护继电保护装置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差异就需要按要求找到缺陷问题,确保继电器装置的正常使用。

二、继电保护在变电运行中的重要性

继电保护在变电运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一方面保障了电力系统的正常,另一方面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提供有效的自动处理机制。在变电运行的过程,可以通过与它相关的物理系数来表示它运行的状况,继电保护就是在电力物理变化的基础上,对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实施的。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继电保护主要起到的是监测的功能,它把监测到的相关数据传给相应的工作人员,为电力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如果电路中出现异常,如: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测量阻抗发生变化等问题,继电保护会对故障电路做出及时的处理,尽可能降低电路故障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继电保护有效地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经济性,在变电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性的作用。

三、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的具体方式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安全问题,而继电保护是维护变电安全运行的重要部分,所以提高继电保护水平对于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有必要对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的具体策略进行研究。

1、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方式

在变电系统中变压器是主要的设备,必须要重视对其的保护工作,尽可能避免其出现故障。在保护过程中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在保护继电系统时要防止网络的干扰;二是为了有效防止保护装置的控制信号中断,要尽可能选择GooSe的网络控制智能终端。

2、线路的继电保护方式

只有将测控与保护工作结合在一起完成才能真正实现变电过程的线路保护工作。在线路保护过程中要选择直接采样和断路器,将断路器与GooSe网络结合在一起,一旦断路器失效仍然能够有效保护电路。在安装线路间隔之间的继电保护装置时需要与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相连,另外还要与GooSe网络相连,这样才能进行信息传输,从而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维护电路运行安全。

3、母线的继电保护方式

在变电系统中主要通过母线来进行电力传输,如果母线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所以在安装母线的继电保护设备时通常会选择分布式,利用单套配置进行母线的保护有利于实现保护装置与测控系统的集成。母线的继电保护方案与线路的继电保护方法很相似,但其结构更加的简单。通过与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连接,母线保护装置直接通过继电保护系统实现差错检测和自动处理。通过对以上几种继电保护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主要是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通过采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根据线路电压等级和重要性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继电保护策略,主变压器和线路的继电保护都采用了GooSe网络,作为辅助的信息传输线路。通信技术的引入,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方便了信息化和智能化保护装置的应用。

四、继电保护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

1、在主变电压的继电保护方面

主变电压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方面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继电保护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电流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不通过SV网络对电力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参数进行提取,从而避免了网络因素对继电保护造成的干扰,在另一个方面将变压器和相关的网络进行连接,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继电保护中信号中断的问题。

2、在线路的继电保护方面

线路是电力传送的主要载体,如果线路出现故障会使电力无法进行传输。因此在这个方面继电保护可以通过监测和处理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线路中运行情况,以数据的形式进行记录,为人们对线路的维护提供理论的参照,另一方面当线路出现异常时,继电保护应该及时地发出警告指令,并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从而避免故障线路对正常线路造成干扰,从而提高线路的传输率。

3、在母线的继电保护方面

因为母线也是电力传送的主要通道,因此对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行都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继电保护在母线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是通过分布式的设计方案,对母线进行了单套的配置,从而有效提高了母线的监测效率,在另一方面母线通过继电保护实现自我监测和自动处理,有效提高了母线的使用效率和处理效率。总之,通过继电保护在变电运行中合理的使用,一方面促进了继电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电力系统的整体监测和运行,提供了完善的保护措施,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进程。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5

关键词:220kV电网;继电保护;纵联保护;零序电流保护;

0前言

电力及电力传输系统过程中的产生的故障非正常运行会导致电力传输系统或其中部分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用电终端不能正常工作、配电系统功能损坏或供电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电网和用户终端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等。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措施,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将直接导致事故和系统稳定的破坏。

1继电保护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及电力传输系统供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故障,由于故障的不可预见性会引起电流的徒增或者电压的陡降,同时电流电压间的相位角也会发生变化,依据上述电流电压量的变化情况,继电保护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原理出现不同原理和类型的继电保护器。

1.1继电保护器分类

按组成和功能分:(1)机电型继电器:包括感应式、电磁式、极化式继电器等;(2)整流型继电器;(3)静态型继电器:包括晶体管、集成电路继电器等。另外,按输人的电气量变化特点还有量度继电器等:这些继电器直接敏感于被保护设备电气量的变化。包括电流电压继电器、正序负序零序继电器、频率阻抗差动继电器等。

1.2继电器组成及原理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但其组成一般都是由测量模块、逻辑模块、执行模块组成,其组成原理如图1。

图1一般继电器组成原理

输人信号指来自电力传输系统保护对象的信号,测量模块采集来自被保护对象相关运行的特征信号,获得的测量信号需要与给定的整定值对比,将比较结果送至逻辑模块。逻辑模块根据测量模块输出比较值的大小、性质及产生的次序或上述多种参数的组合,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的逻辑值是决定是否动作的主要依据。当逻辑值为真,即为1时,激励动作信号至执行模块,此刻,由执行模块立即响应或在规定的延时时刻执行掉电或者警报命令。

2220kV及以上电网继电保护原则

继电保护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时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可以通过线路、母线以及与电网保护配合有关的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继电保护运行整定。

由于220kV及以上电网继电保护方式较多,所以在确定使何种继电保护方法的同时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只有在一个统一的规范要求下,才能更有效的体现电网继电保护效果。

220kV及以上电网的继电保护,必须满足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及灵敏性的基本要求。可靠性由继电保护装置的合理配置、本身的技术性能和质量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来保证;速动性由配置的全线速动保护、相间和接地故障的速断段保护以及电流速断保护取得保证;通过继电保护运行整定,实现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并处理运行中对快速切除故障的特殊要求。对于300~500kV电网和联系不强的220kV电网,在保证继电保护可靠动作的前提下,重点应防止继电保护装置的非选择性动作:而对于联系紧密的220kV电网,重点应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快速动作。

3220kV及以上电网继电保护方式分析

3.1自动重合闸继电保护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当断路器跳开后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采用自动重合闸的继保护可以在提高供电的可靠性的基础上,保证电网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并纠正断路器的误跳闸。下面来看一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220kv及以上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统计

从中可以看出,220kv及以上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率非常高,针对上表所描述的现象,可以通过自动重合闸继电保护,以提高其准确性。常用方式有单相自动重合闸和综合重合闸两种。

(1)单相自动重合闸要求在保证选择性的基础上并拥有足够的灵敏性。在动作时限的选择方面,除应满足三相重合闸时所提出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两侧选相元件与继电保护以不同时限切除故障的可能性和潜供电流对灭弧所产生的影响(图2)。时刻注意线路电压越高,线路越长,潜供电流就越大,潜供电流持续时间不仅与其大小有关,而且与故障电流的大小、故障切除的时间、弧光的长度以及故障点的风速等因素有关。

图2潜供电流对灭弧所产生的影响

单相自动重合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并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动态稳定性。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有按相操作的断路器,重合闸回路的接线比较复杂,促使了保护的接线、整定计算和调试工作复杂化。为了弥补以上缺点,可以通过以下介绍的综合重合闸方式来解决。

(2)综合重合闸是指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而当发生相间短路时,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实现综合重合闸回路接线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①单相接地故障时只跳故障相断路器,然后进行单相重合;

②相间故障时跳三相断路器,然后进行三相重合;

③选相元件拒动时,应能跳开三相并进行三相重合;

④对于非全相运行中可能误动的保护,应进行可靠的闭锁:对于在单相接地时可能误动作的相间保护(如距离保护),应有防止单相接地误跳三相的措施;

⑤一相跳闸后重合闸拒动时,应能自动断开其它两相;

⑥任意两相的分相跳闸继电器动作后,应能跳开三相并进行三相重合;

⑦无论单相或三相重合闸,在重合不成功后,应能加速切除三相,即实现重合闸后加速;

⑧在非全相运行过程中又发生另一相或两相的故障,保护应能有选择性予以切除;

⑨当断路器气压或液压降低至不允许断路器重合时,应将重合闸回路自动闭锁;但如果在重合闸的过程中下降到低于运行值时,则应保证重合闸动作的完成。

3.2纵联保护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220kV及以上电网纵联保护目前采用反应两侧电量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反应两侧电量的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

通过利用通信通道将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联结起来,将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判断故障在区内还是区外,保证继电保护的选择性。

纵联保护一般分为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和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两种,在从具体方式上来看主要有高频保护、微波保护、光纤差动保护等,在些方式之中,灵敏度整定都要不得小于2.0。由于各种方式的在整定时要求有所不同,在此就高频保护整定稍作概述。

在反映不对称故障的起动元件整定时,高定值起动元件应按被保护线路末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及两相短路接地故障有足够的灵敏度整定,i2力争大于4.0,最低不得小于2.0。

同时要可靠躲过三相不同步时的线路充电电容电流,可靠系数大于2.0。低定值起动元件应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下的不平衡电流整定,可靠系数取2.5。高、低定值起动元件的配合比值取1.6~2.0。

3.3零序电流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一般为四段式。在复杂环网中为简化整定配合,零序电流保护i、ii、iii、Ⅳ各段均可分别经零序功率方向元件控制。如实际选用的定值,不经过方向元件也能保证选择性时,则不宜经方向元件控制。为了不影响各保护段动作性能,零序方向元件要有足够的灵敏度,在被控制保护段末端故障时,零序电压应不小于方向元件最低动作电压的1.5倍,零序功率应不小于方向元件实际动作功率的2倍。

方向零序电流i段定值和无方向零序电流i段定值,按躲过本线路区外故障最大零序电流整定。若本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尚应按躲过本线路非全相运行最大零序电流整定。零序电流ii段定值,若相邻线路配置的纵联保护能保证经常投入运行,可按与相邻线路纵联保护配合整定,躲过相邻线路末端故障。否则,按与相邻线路在非全相运行中不退出运行的零序电流ii段配合整定:若无法满足配合关系,则可与相邻线路在非全相运行过程中不退出工作的零序i段配合整定。零序电流ii段定值还应躲过线路对侧变压器的另一侧母线接地故障时流过本线路的零序电流。零序电流iii段定值,按灵敏性和选择性要求配合整定,应满足灵敏度要求,并与相邻线路在非全相运行中不退出工作的零序电流iii段定值配合整定。若配合有困难,可与相邻线路零序电流iii段定值配合整定。零序电流Ⅳ段定值(最末一段)应不大于300a,按与相邻线路在非全相运行中不退出工作的零序电流iii段或Ⅳ段配合整定。对采用重合闸时间大于1.0s的单相重合闸线路,除考虑正常情况下的选择配合外,还需要考虑非全相运行中健全相故障时的选择性配合,此时,零序电流Ⅳ段的动作时间宜大于单相重合闸周期加两个时间级差以上。当本线路进行单相重合闸时,可自动将零序电流Ⅳ段动作时间降为本线路单相重合闸周期加一个级差,以取得在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相邻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与本线路零序电流Ⅳ段之间的选择性配合,以尽快切除非全相运行中再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保护的电流定值和时间定值可参照相关规范进行设定。

4继电保护的发展展望

(1)信息化。随着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CpU核实现的硬件保护也在不断发展。自动化芯片控制的电路保护硬件已经历了的发展阶段为:从16位单CpU结构的微机保护发展到32位多CpU结构,后又发展到总线结构,性能和响应速度大大提高,目前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2)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在信息处理和数据通信过程中已成为当今国家能源和国民经济建设作用,网络化带来的便利,近年来也逐渐开始应用到电力传输与配电系统中来。

(3)智能化。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算法和自适应算法等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在实现继电保护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条件下,使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并逐渐实现继电保护的智能化,是当今乃至今后电力及电力传输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5结束语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6

关键词:继电保护性能;监测;分类;发展;原理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简述下继电保护五大基本性能:安全性—在不该动作时,不误动。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最根本的要求。最早的继电保护装置是熔断器。以后出现了以断路器为核心的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电子式静态继电保护装置,最近发展迅速的以远动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的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分类继电保护可按以下4种方式分类。①按被保护对象分类,有输电线保护和主设备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保护)。②按保护功能分类,有短路故障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前者又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后者又可分为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低频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等。③按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的信号量分类,有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一切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运算放大器)保护装置,它们直接反映输入信号的连续模拟量,均属模拟式保护;采用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保护装置,它们反应的是将模拟量经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的离散数字量,这是数字式保护。④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高频(载波)保护等。系统保护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称为继电保护装置。虽然继电保护有多种类型,其装置也各不相同,但都包含着下列主要的环节:①信号的采集,即测量环节;②信号的分析和处理环节;③判断环节;④作用信号的输出环节。以上所述仅限于组成电力系统的各元件(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等)的继电保护问题,而各国电力系统的运行实践已经证明,仅仅配置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还远不能防止发生全电力系统长期大面积停电的严重事故。为此必须从电力系统的全局和整体出发,研究故障元件被相应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而切除后,系统将呈现何种工况,系统失去稳定时将出现何种特征,如何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些正是系统保护所需研究的内容。系统保护的任务就是当大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被破坏时,尽可能将其影响范围限制到最小,负荷停电时间减小到最短。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是在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一些学者的倡导下开始进行研究的我国的微机保护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尽管起步晚,但是由于我国继电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进展却很快。经过10年左右的奋斗,到了80年代末,计算机继电保护,特别是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已达到了大量实用的程度。新型的光学电压、电流互感器取代电磁式互感器是继电保护发展的前景。对于如何进行继电器的维护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做好继电保护的验收、日常操作工作,防止保护装置发生拒动和误动。第二,转变继电保护事故处理的思路,通过对事故的总结和处理了解继电保护可靠运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和完善。第三,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的微机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通过技术的不断提高,最终现实继电保护的可靠运行。

结束语:我国继电保护在经历了4个时代的发展中以日渐成熟但是发展的空间还是会越来越大。对于我们电力工作者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持续创新、节能、安全、网络化、智能化需要同志们更加的努力,对继电保护领域发挥我们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岩《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06期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7

【关键词】鹤岗;变电所;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0.引言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110kV变电所是电力网架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对城区及县乡一级的电力供应,处于电力供应的中枢位置,其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电网110kV变电所,是国家电网建设、改造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满足鹤岗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根据系统发展规划,拟建设一座110/10kV的区域性降压变电所,本文在该变电站电气主系统完成后,对其进行了继电保护的设计,从而极大地保障了变电所的稳定运行。

1.原始资料的分析

该变电所的原始资料如下:

(1)该变电所所址位于平原地带,交通方便,无特殊环境污染。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30℃,年最高气温为40℃,年平均气温15℃,土壤温度20℃。

(2)该变电所以110KV单回路与相距50Km的系统甲变电站相连;以110KV单回路与相距40Km的系统乙变电站相连,以10KV出线分别向附近的工厂和居民点供电,10KV出线共15回。

(3)系统电抗为0.05(当选Sj=100mVa时)。

(4)变电所10KV侧的最大负荷为35mw,最小负荷为最大负荷的60%;在15回出线中,最大一回的负荷按4mw考虑,负荷功率因数均按CoSΦ=0.8考虑。

(5)110KV侧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000小时;10KV侧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000小时。

(6)110KV线路装有瞬时动作的主保护,其后备保护动作时间按1秒考虑;10KV出线装有瞬时动作的主保护,其后备保护动作时间按0.5秒考虑。

根据分析,110KV、35KV及10KV侧均采用了单母分段方式,提高了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2.继电保护的配置

2.1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能反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2.2110kV保护配置

2.2.1110kV进线保护配置

a双回线(电源侧):

主保护:电流方向横差保护、零序电流方向横差保护;后备保护:阶段式距离保护、阶段式零序电流方向保护、阶段式接地距离;ZCH:检无压-同期三相自动重合闸。

b单回线:

三段式距离保护;三段式零序电流方向保护;ZCH:检无压-同期三相自动重合闸。

2.2.2110kV母线采用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差动保护(即使两段母线分列运行时,也能有选择性动作)

2.335kV侧保护配置

(1)变电所a、变电所B两线路保护配置。

采用二段式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相一次ZCH

(2)变电所C、变电所D、化工厂三线路保护配置。

主保护:电流方向横差保护;后备保护:二段式电流保护;三相一次ZCH

(3)35kV母线设有绝缘监察装置,不设专用母线保护,用主变过电流保护兼作母线保护。

2.410kV保护配置

(1)10kV出线回路保护配置。

a采用二段式电流保护(相间短路)

i段:电流速断保护,保护线路全长80%;ii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b线路出线线路装设三相一次自动重合闸

c电缆出线装设过负荷保护,动作于信号

(2)10kV母线设有绝缘监察装置,不设专用母线保护,用主变过电流保护兼作母线保护。

2.5主变保护配置

(1)瓦斯保护:重瓦斯保护:动作于跳主变三侧开关;轻瓦斯保护:动作于发信号。

(2)纵差保护:反应变压器绕组、套管和引出线上的相间短路,110kV绕组和引出线的单相接地短路及绕组匝间短路。

(3)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电压取35kV母线pt。

目的:防备外部相间短路所引起的过电流并作为瓦斯与纵差的后备保护。

(4)零序电流电压保护。

变压器专门设置接地保护作为纵差保护的后备保护。由于本变电所一台主变中性点接地运行,另一台主变不接地运行,两台主变中性点运行方式可以改变,为了保护两台主变并列运行且外部发生单相接地运行时,如母联差动拒动时,能够首先断开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故每台主变应装设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保护,零序电压保护的整定时间小于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时间。零序电压保护接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线的Ct上,零序电压保护接于母线pt的开口三角形线圈上。

(5)过负荷保护:动作于发信号。

3.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由于该变电所有3个电压等级110KV、35KV和10KV,且本文篇幅有限,因此本文仅介绍10KV线路进行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本设计选择10kV出线配电站B作为整定计算,配电站Bpmax=2000Kw,Cosφ=0.85,线路全长15公里。

已知(由短路电流计算而得来)配电站B线路首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配电站B线路末端在最大运行方式下

配电站B线路末端在最小运行方式下

根据保护配置10kV出线有电流速断和过电流配合保护如下:

3.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3.1.1动作电流

a、按躲过线路末端最大短路来整定

b、躲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考虑到Ct、继电器的误差,为保证选择性,选择一个可靠性系数KK,一般在1.15-1.25之间,现按1.25选择。

继电器动作电流式中Kjx为接线系数,两相不完全星形、三相不完全星形接线其值为1。选DL-11/50继电器,其整定范围在12.5-50a。

3.1.2灵敏度检验满足灵敏度要求。

3.2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起动电流整定

(1)正常时保护不起动,即(2)当外部故障后,保护应能可靠地返回,其返回电流必须大于外部故障切除后流过保护的最大自起动电流即.以上两点是过流保护起动电流i必须满足的条件:

式中KK为可靠系数,取1.2,Kzq为自起动系数,取1.3,Kh为恢复系数,取0.85。

继电器动作电流选用DL-11/10,整定范围在2.5-10a。

灵敏度校验

近后备:用本线路末端最小短路电流来校验灵敏度。

满足灵敏度要求。

动作时限整定

按阶梯原则与相邻过电流保护中最大的动作时限配合,取相邻保护时间为1s。

所以选用DS-112型时间继电器整定范围0.25-3.5S。

4.结论

本文完成了鹤岗110kv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本文在前期电气主系统设计完成后,根据线路的特点,依照继电保护设计规程和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了继电保护设计,能够对一次设备进行很好地检测、控制、和保护,为鹤岗地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供电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矞.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03).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8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

中图分类号:tD611+.2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变电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变换和分配电能,其作为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被广泛地应用在电网中。正是由于变电站在电网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变电站能否正常工作就决定了电网是否坚强、稳定。而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又在变电站的运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通过缩小事故范围或预防事故来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继保装置在变电站发生故障时,能准确、迅速地隔离、切除变电站内部发生的各种故障,保证没有出现故障的部分继续运行。此外,继保装置还能及时地发出警报,以便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尽快发现故障、解决故障,避免大面积地区停电事故,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2.1基本要求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在变电站的设备和线路出现可能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故障时,能够及时控制相应断路器跳闸以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并发出警报。因此,对其有以下基本要求:

(1)选择性。其主要要求内容就是上、下级电网(也包括同级)的继保装置之间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来进行整定,以保证故障发生时能够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例如,在变电站某个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应首先由故障点的保护动作来切除故障。当故障点的保护、断路器拒动时,才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断路器动作来切除故障。

(2)快速性,这是继保装置对动作时间的要求。在故障发生时,为缩小故障影响的范围,确保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继保装置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切除故障,这对提高备用设备自动投入和自动重合闸的效果也很有利。

(3)可靠性。若继保装置在变电站正常运行或故障不在保护范围内时动作了,就被称为误动;而若保护装置在应该动作时却没有动作就被称为拒动。继保装置在选用时都尽量采用运行经验丰富、装置可靠性高、原理简单和维护方便的保护,就是因为继保装置的误动和拒动会严重影响装置的可靠性,进而严重破坏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4)灵敏性。灵敏度越高,就说明继保装置对故障的反应能力越强,保护动作的反应时间越短。可以通过对继保装置的整定值进行调校来实现更好的灵敏性。整定值的调校应由供电部门具有校验资质的专业人士一年进行一次。

2.2主要任务

继电保护装置组成见图1,其主要任务包括:

(1)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作出反应,一方面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并根据不同的设备运行维护条件和不正常工作情况发出相应信号,提醒变电站值班人员迅速采取措施以恢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2)监视变电站运行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变电站故障对变电站设备和线路损坏,并降低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在故障发生时,故障点的继保装置应迅速准确地动作使故障设备或线路及时与电力系统断开。

(3)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操作,如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自动重合闸、遥控、遥测等工业生产自动控制功能。

3常用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

在变电站中,常用的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有:

3.1电压保护

(1)过/欠电压保护,主要是防止变电站设备由于雷击、雷电波入侵、操作过电压等特殊情况导致电压突然升高,或其他情况导致电压突然降低,致使电气设备损坏而设置的继电保护装置。如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避雷器是用来防止雷电波从低压侧侵入而击穿变压器绝缘;在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就是用来保护变压器。

(2)零序电压保护,可用来预防因为变压器某一相绝缘遭到破坏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压保护在三相三线制中性点绝缘(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正常运行及相间短路时,一次侧零序电流为零(相量和),二次侧有很小的不平衡电流。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接地零序电流会流入电流继电器,一旦达到或超过整定值,继电器就会动作并发出信号。

3.2电流保护

(1)电流速断保护。理论上,电流速断保护没有时限,即以零秒及以下时限动作以切除故障。其一般按照变压器二次侧发生三相短路电流或被保护电气设备及线路末端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动作值。

(2)过电流保护,一般会在时限上设有相应的级差,这是使上、下级过电流保护能具有选择性。为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其一般按照躲过被保护电气设备或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如大电机启动电流(短时)和穿越性短路电流之类的非故障性电流来整定动作值。

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常作为电气设备或线路的主保护和相邻线路的备用保护来配合使用。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间是恒定的,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一般由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三个元件组成,其中电流继电器用来测量电流大小,时间继电器用来设定动作时间,而信号继电器则发出动作信号。在被保护线路正常运行时,电流继电器不动作;而当被保护线路上发生故障时,电流继电器应可靠动作,经过设定好的动作时间,发生动作信号来切除故障。

(4)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其只能保护一部分线路,不能保护整条线路。为了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其起动电流必须按通过被保护线路的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整定。这是由于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会随着整定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此外,速断保护的特性受被保护线路的长短影响也较大,在线路较短时,保护范围就较小,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也较大;反之,当线路较长时,保护范围就较大,而且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也较小。在规程中要求,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最小保护范围不应小于线路全长的15%。

3.3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是根据被保护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在保护中产生的电流差而动作的继电保护装置。差动保护在保护区内发生故障时,可以整定为瞬时动作。其对保护区外的故障不会动作,因此不需要与保护区外相邻元件保护在动作值和动作时限上相互配合。差动保护可以用来对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绕组内部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变压器单相匝间短路故障进行保护。其保护范围是构成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之间的电气设备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导线。简而言之,就是输入两端ta之间的设备。由于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保护范围明确、使用电气量单纯、动作不需延时,所以差动保护被用作电压器、发电机和并联电容器的主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中[3]。

3.4电容器保护

主要用来防止电容器本身发生故障以及可能出现的引线短路故障,一般应配置带时限的速断保护和带外熔丝的电容器保护。若电容器组容量较大,可以加装零序保护或差动保护。

4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未来的发展趋势

4.1网络化

由于数据通信手段的限制,除了差动保护和纵联保护外,很多继电保护装置都只能对安装处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但由于继电保护装置除了切除故障点电气设备、限制故障影响范围外,还要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运行和故障信息数据时协调动作,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显然,要实现这种系统保护功能就必须要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的保护装置连接已形成一个网络,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

4.2微机化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猛发展,继电保护微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同微机保护装置大小相似的工控机的功能、速度、存储容量大大超过了当年的小型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4.3保护、测控、数据通信一体化

网络化、微机化后的继电保护装置实质上就是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其作为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一方面,它可以从电力网中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将被保护设备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至电力网。因此,每个微机保护装置不但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在无故障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

4.4智能化

随着对人工智能技术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小波变换、数据融合技术、进化规划、免疫理论、模糊逻辑等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研究的开展。继电保护领域相应的研究工作也在进行中,以神经网络技术为例,很多难以列出方程式或难以求解的复杂非线性问题在神经网络这种非线性映射的方法下,都会变得迎刃而解。其它如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等也都有其独特的求解复杂问题的能力,若将这些人工智能方法适当应用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动作值整定过程中去,将会大大促进继电保护领域向前发展。

结论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电力用户安全连续供电,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继电保护在硬件和软件上不断地向前发展,其在系统实现和功能上都较以往的单纯隔离、切除故障有了很大的不同。继电保护的动作速度越来越快、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程度越来越强、保护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相应能够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因此,继电保护工作者应在实践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求新,推进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忠平.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及分类[J].科技资讯,2010,16:134-135.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9

关键词:继电保护10kV线路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m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14-01

1.继电保护概述

1.1定义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等)使之免遭损害。

1.2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要实现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保护区内故障或是区外故障的故障状态的功能,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将呈现电流增大、电压降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测量阻抗发生变化的主要特征

1.3装置要求和分类

(1)技术要求。继电保护装置是根据继电原理的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2)组装。一般情况而言,整套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元件、逻辑环节和执行输出三部分组成。

(3)分类。继电保护包括电流保护:(按照保护的整定原则,保护范围及原理特点可分为过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无时限电流速断)、电压保护:(按照系统电压发生异常或故障时的变化而动作的继电保护可分为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和零序电压保护)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可分为横联差动保护、纵联差动保护)、高频保护、距离保护、平衡保护、负序及零序保护、方向保护

1.4作用

(1)使被保护设备快速脱离发生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故障电网;(2)便于快速处理,使非正常运行及某些设备的非正常状态能及时发出警报信号的电网恢复正常(3)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远动化和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4)基于微型计算机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有利于现代化特大型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

2.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线路中励磁涌流造成在变电所增容后无法正常投入

在设定电变压器时它们是挂在电线上的,在电闸的闭合等阶段由于强大的电流等原因使得出现复杂的电磁状态,当电力出现系统阻抗小时就会出现较大的涌流,时间常数也较大。二段式电流保护中的电流速断保护由于要兼顾灵敏度,动作电流值往往取得较小,特别在长线路或系统阻抗大时更明显。励磁涌流值可能会大于装置整定值,使保护误动。这种情况在线路变压器个数少、容量小以及系统阻抗大时并不突出,因此容易被忽视,但当线路变压器个数及容量增大后,就可能出现变压器所特有的励磁涌流。

一般情况下在主变主保护中就利用励磁涌流含有大量的二次谐波的特性,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保护误动作,但在10kV线路保护中必须对保护装置进行改造,会大大增加装置的复杂性,缺少实用性。实践中利用励磁涌流磁涌流最大可达其额定电流的6~8倍,但一般经过3~5个周波后已衰减至很小的另一特征在10kV线路电流速断保护及加速回路中加入了0.15-0.2s的时限,就近几年运行来看,运行安全,并能很好的避免由于线路中励磁涌流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

2.2所用变保护中涉及的ta饱和问题

所用变作为继电保护中重要的原件,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原件,因此它的安装以及使用都比较特殊,它一般安装在10kV的线路上,因此它的短路造成的电流危害是相当的大可达十几ka,低压侧出口短路电流也较大,可以达到ta一次额定电流的几百倍,系统中原有一些能正常运行的变比小的ta就可能饱和;另一方面,短路故障是一个暂态过程,短路电流中含大量非周期分量,又进一步加速ta饱和。在10kV线路短路时,由于ta饱和,感应到二次侧的电流会很小或接近于零,使保护装置拒动,故障要由母联断路器或主变后备保护来切除,不但延长了故障时间,使故障范围扩大,影响供电可靠性,这将对所用变直至整个10kV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威胁。

2.3避免ta饱和的措施有

1)在使用ta时,要考虑实际的使用情况,由于现代人们用电出现急速的增长等原因我们在选择使用ta时要选择较大的,避免ta出现饱和的状态。2)严格区分不同用途的ta,对于不同的ta我们要采取不同的设定位置,尤其是高压的保护措施与计量措施的ta要安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安置在一处所造成的电路电流过大等危险。3)对于ta的定植时要采用整定的方式,电流速断保护可按所用变低压出口短路进行整定,过负荷保护按所用变容量整定。

2.410kV线路多条线路故障越级引起35kV主变跳闸问题

在计算继电整体的计算时我们一般不计算多条线路问题的,但是在这情况在农村的电力系统中是要考虑的,因为农村的特殊地形等原因使得农村的线路架接大部分是在树林、竹区等地,这样就会造成线路发生多起事故的原因较多,因此多条线路同时故障引起35kV主变越级跳闸的事故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考虑多条线路所引起的故障的保电措施。实践中可采用将电流保护措施定于0s的反应,保证线路故障在短时间内从电路系统中切除。对此需要我们在技术上完善继电保护的技术程序设定,保证电流的合理科学设定。

2.510kV线路保护时限级差配合问题

10kV线路在各种电力系统中往往处于最末端,保护的选择性配合主要包括上、下级保护之间的电流和时限的配合两个方面。在实际核算保护配合问题或在方式安排上只考虑了正常方式的保护配合问题,而忽略了特殊方式下的保护配合问题,或者只考虑了相邻两级相同元件的保护配合问题,而忽视了相邻两级在任何运行方式下的真正配合,以致造成了保护的越级跳闸,而农村电网因串级级数多,按常规后备保护时间逐级配合,在线路末端出现0s保护动作时间,使用户保护无法配合。

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篇10

关键词:继电保护;发电机;变压器;运行方式

1系统概述

运行中的电力系统,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或损坏、雷击、鸟害、设备缺陷或误操作等原因,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的而且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此外,输电线路还可能发生断线故障。在短路故障中,接地故障的比例较高,而三相短路的后果最为严重。

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有可能引起系统的事故,使系统全部或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以致产生对用户停止送电或减少送电、电能质量不能保证、毁坏电气设备等严重后果。但是,只要提高设备的制造质量、提高设计水平、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提高运行管理的质量,严格遵守和执行电业规章制度,事故就可以大大的减少。

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在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供电的连续性、以及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2电厂主接线分析

6-220kv高压配电装置的接线方式,决定于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主接线的设计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6-220kv高压配电装置的接线分为: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如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增设旁路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等。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如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桥型接线,角型接线等。

3运行方式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保护的性能。在全厂的变压器中为了减少接地阻抗需要尽量减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数目。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进行整定计算之前,首先应该分析运行方式。在此要着重说明继电保护的最大运行方式是指电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流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大;继电保护的最小运行方式是指电网在某种连接情况下流过保护的电流值最小。因此,系统的最大或最小运行方式并不一定是保护的最大或最小运行方式。所以说在讨论短路计算的时候主要是计算流过保护的电流。

某电厂系统,运行方式分析如下:(1)最大运行方式: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是,整个系统的等值电抗最小,短路是通过保护的短路电流最大的运行方式。(2)最小运行方式:一台机组运行。(3)正常运行方式:根据系统正常负荷的需要,投入与之相适应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的运行方式。

4继电保护规划

4.1总则

(1)电力设备和电力网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特点。(2)故障出现的概率和可能出现的结果。(3)电力系统近期发展的情况。(4)经济的合理性。(5)国内、国外的经验。

4.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1)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在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的保护装置上,电力设备和线路故障和异常运行装置应有主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设备。(2)继点保护应满足可靠性、灵敏性、速动性和选择性。(3)制定保护配置方案时,对稀有故障,根据对电网影响程度和后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能按要求切换。(4)在各保护配置接于二次绕组本身时,应考虑到即要消除死区同时又要尽可能减轻本身故障所产生的影响。(5)应采用后备方式时,变压器或电抗器后面发生短路,以及在电路助增作用很大的相邻线路上发生短路的情况下,如果为了满足相邻保护区末端短路时的灵敏性的要求,将使保护过分复杂或技术上难以实现,可以缩小后备作用的范围。(6)电力设备或电力网的保护装置,除预先规定外,都不允许系统因震荡引起的误动作。(7)正常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或其他故障能使保护误动作,应装设线路闭锁或其他措施。

4.3变压器保护

根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技术规程》,0.8mVa及以上油侵式变压器和0.4mVa及以上车间内油侵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对6.3mVa及以上厂用变压器和并列运行的变压器,10mVa及以上厂用备用变压器和单独运行的变压器,以及2mVa及以上用电流速断保护灵敏性不符合要求的变压器,应装设纵连差动保护;负序电流单相式低电压起动的过电流保护,可用于6.3mVa及以上生压变压器;110kva及以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每段各带两个时限,并均小的时限动作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或动作于本侧断路器。

4.4发电机保护

根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技术规程》,大型机组应装设大差保护;对于200mw及以上的汽轮发电机,宜装设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宜动作于解列灭磁;对励磁电流异常下降或完全消失的失磁故障,应按下列规定装设失磁保护装置;对过负荷引起的发电机定子绕组过负荷,应按规程装设定子绕组过负荷保护;对发电机变电动机运行的异常运行,200mw及以上的汽轮发电机,宜装设逆功率保护,保护装置由灵敏的功率继电器构成,带时限动作于信号,经长时限动作于解列。

在有些情况下,发电机在启动或停机过程中有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绕组。而许多保护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受到频率的影响较大,在这样低的频率下,不能正确工作,有的灵敏度大大下降,有的则根本不能动作。对于低转速下可能加励磁电压的发电机,通常要装设反映定子接地故障和反映相间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这种保护,一般称为起停机保护。

5保护装置控制对象

各保护装置动作后所控制的对象依保护装置的性质,选择性要求和故障处理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全停――停机,停锅炉。断路器高压侧,灭磁,断开高压厂用变低压侧断路器,使机炉及其辅助机停止工作。(2)解列灭磁――断开高压侧断路器,灭磁,断开高压厂用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3)解列――断开高压侧断路器。(4)减出力――减少原动机的输出功率。(5)发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或光信号。(6)母线解列――对于双母线系统,断开母线联络断路器,缩小故障范围。

6结束语

电厂继电保护的配置在设计上,首先应满足保护的四项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灵敏性;然后,根据各类保护的工作原则,性能并结合电网的电压等级网络结构及接线特点进行选择,使它们能有机的配合起来,构成完善的电网保护。如果电网保护选择不合理,继电保护不仅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配置合理的保护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满足保护四项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采用简单的保护装置,复杂的保护不仅价格昂贵,运行,维护和调试也较为复杂。运行经验证明,保护装置越简单,可靠性越高。尽可能短的时限切除故障,对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采用瞬时电流或电压速断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高频保护等快速保护装置,性质保护的动作时间,应考虑被保护元件的需要以及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同时还要考虑它与相邻元件的特性配合。

参考文献

[1]王维俭.电气主设备继续电保护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