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7:43

生态恢复措施篇1

1设计原则

矸石山山体安全稳定—灭火效果彻底—植物群落向森林方向演替,最终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兼顾生态环境的同时注重景观效果—灭火、生态修复与山体稳定(护坡)三者相结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总体安排,最终达到灭火彻底、山体稳定、植被良性演替的整体治理效果。

2总体规划

该方案采用灭火措施、护坡措施与生物措施(生态修复)紧密结合的方法,即首先对矸石山进行灭火施工。本次灭火施工主要工艺包括温度勘察、挖除灭火、换填灭火、喷射注浆灭火、深孔注浆灭火等。根据温度勘测结果及现场情况,采用多种灭火方法系统结合的方式进行灭火施工。结合上述灭火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坡整治,整理坡面、控制坡度、修建上山道路、修筑排水渠、急流槽及马道,修建柔性护坡,对其抗滑稳定、抗倾覆稳定、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分析验算,最后采用生物措施进一步加固矸石山,设计中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进行土壤基质改良,采用远程喷射播种植被恢复技术对矸石山坡体进行植被恢复。

二、灭火方案

1设计原则

为确保施工安全,此次灭火采用防火、控火、灭火方案,方案明显减少或消除有害气体,恢复安全常态,按照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灭火工艺,采用多种灭火工艺相结合的灭火方式进行施工,全程测温,由下而上,由外而内,由低温区向高温区实施灭火措施。

2总体规划

矸石山灭火工程主要依据矸石山自燃机理及特点,矸石山不同温度分布规律及温度探测技术,采用各种灭火措施的综合、运用。本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喷浆、注浆技术防火、控火,最终消除火点。采取机械化施工,利用泥浆喷射机进行喷浆、注浆。

三、护坡工程方案

矸石山山体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综合治理的成败,同时山体的稳定又保证灭火效果的持续与生态修复的成功。护坡工程主要包括:坡体分级、整理坡面、控制坡度,修建上山道路,修筑排水渠、急流槽及马道,修建柔性护坡等。针对矸石山不稳定、易沉降等特性,采用刚性护坡易损坏。该矸石山护坡工程采用柔性覆盖的技术理念,以有效应对矸石山沉降。

1坡体削坡分级及道路修整

1)削坡。矸石山削坡分级总体坡度控制在30°左右,本次削坡主要针对一号治理区进行,同时也包括二号治理区部分坡面。平均削坡深度为1.5m,削坡后每段坡面长度10m~15m。2)覆土。削坡完成后,矸石山体表层覆盖矸石与黄土的混合物(含黄土约75%),以利于植物生长,表层平均矸土混合物厚度为0.8m。3)整形。覆土完成后,进行坡面整形及施工道路修整,削坡整形后表层矸土混合压实,形成一个封闭良好的整体,山体稳定性良好,为植被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2排水系统

坡体的排水系统包括坡面急流槽、马道柔性排水渠及道路排水。柔性排水系统均采用土工袋、土工膜等柔性材料,坡面排水系统与道路排水系统及原有排水系统相贯通。马道在前期可作为施工便道,之后建立排水渠,其余地方进行植被恢复。矸石山经人工整形后,易发生沉降变形,如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构筑排水渠,极易发生断裂。该方案采用土工膜加土工袋构筑的柔性排水渠。排水渠修筑方法为马道边缘及道路一侧开挖宽1m壕沟加土夯实(土层厚度约为20cm),然后回填形成下底宽40cm,上口宽80cm,高60cm的梯形排水沟,铺设土工膜,沟底坡度为5%,土工膜上方码放黑色土工袋,标准尺寸一般为40cm×80cm,土工袋装土压实,码放要求层层码放相互压实形成表层利于阻挡和拦截降水的台阶式坡面。

3植物护坡的作用

3.1植物根系的固着作用

草本植物须根大部分分布在地下0.5m以内,而灌木根系更能深入到矸石层,对提高坡体表面抗冲力、防水土流失作用十分明显,植被能够遏制坡面水土流失及浅层崩塌,植物的浅层根系错根盘结,使土体在其延伸范围内成为土与植物的复合体。植物的垂直根系穿过坡体浅层的松散风化带,深入到较深矸石层起到相当于甚至优于锚杆的作用。禾本科及豆科植物小灌木在地下0.75m~1.5m处有明显的加固作用,乔木根系的锚固作用可影响更深的矸土层。

3.2植被的防冲蚀作用

1)截留降水,削弱溅蚀。降水从高空落下,对的表土产生一种打击力,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同时土粒被水带走产生水土流失。植被保持水土作用表现在可基本消除降水的击溅侵蚀,降低坡面土体的侵蚀性,减少冲蚀力指数。植物拦截降水,则削减了降水对地面的击溅侵蚀,从而对表土起固持作用。2)延缓径流汇集,增加入渗,减少冲刷。地表径流集中是坡面土体冲蚀的主要动力,对土体冲蚀的强弱取决于流速的大小和径流所具有的能量。植被覆盖坡面增加坡面粗糙率使径流由直流变为绕流,难于汇集一起。另外植被生长形成的空隙和裂隙增加了入渗,优化地下水的补给环境,减少了径流量和径流冲刷力,直接降低了径流对坡面冲刷,保护坡面结构的稳定性。3)乡土灌木树种生长,植物种类多样,表层形成茂密草灌植物,起到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不会造成水蚀沟。

四、生态修复方案

在矸石山植被恢复工程中按照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基质改良技术、适宜树种选择与规划、植被恢复栽植技术、科学的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六阶段”技术模式,根据模式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适时有效地调整矸石山植被恢复的工程技术和进度,可以使矸石山植被恢复能够按照规划设计的目标创建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使矸石山最终达到治理的效果。

五、适宜的植物规划

1植物

植物种类的选择一直是矸石山生态修复研究的重要内容。植物种类选择的适当与否是屯兰矿矸石山植被恢复成败的关键,树种的组成以及植被群落的组成和密度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根据该矿矸石山植被恢复与生态特点,科学地选择矸石山适宜的植物种类是该项工程的重要任务。主要是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植物品种,要有利于矸石山的水土保持和土壤的改良,选择抗干旱和耐贫瘠的肥料树种,尤其要考虑优良的灌木树种在植被的防护和土壤改良功能方面的特点,这样可以使矸石山提早郁闭,加快绿化和生态修复的速度,并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适宜该地区种植的植物种类

油松、侧柏、臭椿、刺槐、山杏、柠条、榆树、紫穗槐、皂角、二色胡枝子、荆条、羊柴、二月兰、沙打旺、波斯菊、黑心菊、紫花苜蓿、黑麦草及高羊毛等。

六、治理工程的监测与评价

矸石山植被恢复是困难立地条件下比较艰巨的工程,因此其恢复植被的监测比较重要。在植被恢复的初期,由于管理强度较大,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会及时的得到反馈和处理。但是在管理强度逐年降低直至停止后,矸石山的植被开始进入自维持状态,由于管理强度的降低和矸石山立地限制因子的叠加性,重建的植物群落的发展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逐渐退化,植物的生长量减少,种类减少等等,任其发展,最后可能导致整个恢复植被的完全消失。另一种是植物生长良好,生产力逐步提高,乡土树种不断侵入,甚至替代植被重建阶段的先锋树种。对于第一种情况应该通过监测和评价,尽快的发现植被退化的决定性因素,对恢复的植被进行维护。第二种情况表明重建的植被正朝着自我演替的方向发展,最终会建立一个稳定的、自维持的生态系统。对于取得初步成功的矸石山恢复植被,通过监测和评价,适时地引进期待的树种,使之能够按照人为设计的方向创建希望的恢复生态系统。另外,监测和评价植被重建的环境和生态效益,深入研究生态修复的过程与机制,可以推广和发展植被恢复技术理论,为矸石山的生态重建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持。

1生态效益

本方案规划设计的生物措施实施一段时期后,通过增加植被、改善土壤性状,可以减少扬灰,减少有害气体扩散,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土壤侵蚀,防止新增的水土流失。最终治理目标为,使项目实施后矸石山治理率达到99%,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8%,植被恢复系数达98%,水土流失控制率达98%。

2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本报告规划设计的措施,可减轻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破坏,使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协调进行,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同时,对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结语

生态恢复措施篇2

abstract:withtheimplementationofdevelop-the-weststrategy,China'shighwayconstructionisprogressingtowardsmountainousarea.themountainousareaiswithharshterrainandsharproutehorizontalandverticalalignmentindexchanges,bridgestructureisratherbigallofwhichincreasesthedesigndifficultyforhighway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生态规划;设计理念

Keywords:mountainousarea;highway;ecologicalplanning;design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13-01

1建立基于运营安全的路线设计理念

随着高速公路向重丘、山岭区发展,道路设计会遇到如地形复杂多样、地质条件差等困难,一些道路设计理念需及时更新,如注重地质选线,路线尽量避让一些地质情况不良地段,并对地质情况敏感路段做多方案比选;注重环保选线,尽量避免或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注重人文选线,减少道路对沿线居民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重视道路与沿线城镇总体规划的结合。此外,“以人为本,建设宽容公路”的设计理念也是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思想,从线形、车速、坡度、视距、交通工程等方面充分考虑在实际运营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的顺畅与安全,减少由于道路本身的因素所造成的事故隐患,为运营阶段的交通管理和安全行车打下良好的基础。

山区高速公路具有鲜明的特点,相应地把这些工程技术难点作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在路基工程方面,注意了高填深切等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长大隧道工程方面主要抓了开挖、防水、支护工程的质量控制;桥梁工程着重在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工程及桩基、地基承载力的质量控制。抓了不同结构的加载程序;对高边坡防护着重注意了超前的意识;在环境保护方面引进了环境工程监理。

2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

2.1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最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2.2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高地应力等。本阶段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权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利用遥感资料。编制中比例尺(1:5万或1:10万)工程地质图和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重大的地质病害体,分析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发生条件,进行初步的地质灾害评估。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2.3施工阶段――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原则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察周期的制约,有些复杂场地(岩溶、破碎带、岩性纵横向差异大的地区)或地形困难场地(陡坡、鱼塘等)在设计阶段难以布里充分的勘察工作量,无法查清场地详细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期间,可以进行补充勘察,如对岩溶发育区差异大的场地逐桩钻探,对原进场困难场地通过施工便道进场钻探。施工中发现新的地质问题也要补充勘察。应该把施工期间的勘察工作视作设计期间勘察工作的重要补充。

3山区高速公路生态规划及恢复技术措施

3.1桥梁设计对于山区高速公路而言,桥梁的净空和建筑高度原则上不控制纵断面设计,设计中可采用较高的梁高和较粗的墩柱,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刚度,使桥梁的整体感觉更加协调。

①尽量采用中、小跨径为主的桥型,以方便施工,降低成本,山区基岩埋深一般较浅甚至出露,基础通常为干处开挖、浇筑施工,基础费用较低,桥梁综合最优跨径相对于一般平原地区,亦趋于以较多下部构造换取较小跨境。因此山区墩高在60m以下时,均可考虑采用40m以下的梁(板)式结构,50m跨径的预制梁,由于吊装重量及施工难度大,除有特殊要求外,原则上在山区不要采用。

②山区高架桥通常沿山腰展布,横向地形变化大,墩、台、基础的设计对边坡开挖、山体稳定等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对工程的景观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对桥面横坡较陡的桥梁,建议采用单柱单桩,以减少基础的开挖,通过加大桩柱和盖梁的尺寸来提高桥梁横向刚度,墩高较大时可采用Y型墩、薄壁空心墩等。

③山区桥梁均位于人迹罕至的地区,日常养护非常困难,且山区较大的温差、湿度和冰冻等对结构的防腐非常不利,在设计阶段就应结合山区的工程特点、运营养护条件,充分重视结构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

3.2隧道设计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设计近二十年来有了很大进步,常用的隧道形式有上下行分离隧道、小间距上下行分离式隧道、联拱隧道、分叉隧道等。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决定隧道的建设费用,因此,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对隧道的设计非常关键,隧道线位的选择,应由路线、地质及隧道技术人员,综合考虑隧道线形、地质、排水、占地、环保、工程经济及施工条件等,共同研究确定。特长隧道线位的确定要考虑隧道出渣、斜(竖)井或横洞布置、救援、营运养护等。山区地形条件复杂,桥隧相接的情况比较多,应注意桥隧配合,避免因桥台设置的需要,使隧道边、仰坡过高。山区高速公路一般初期交通量不大,为节约建设投资,隧道通风、消防、供配电及监控设计,应根据预测交通量做好分期实施方案设计。

4结束语

因此,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之初就注重安全设计,运用安全理念,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建设更具容错性能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王志强.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山西建筑,2005,31(2):78-79.

[2]赵克程,牛兆霞.高速公路路径识别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05,31(8):88-89.

生态恢复措施篇3

[关键词]封山育林;定边县;恢复;植被;森林资源

封山育林,是按照自然规律,以封禁为手段,在排除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利用森林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植物群落自然演替,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林木、荒山宜林地自然恢复成林的措施。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工程,使森林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物种结构趋于合理,森林后备资源丰富,便于形成比较理想的森林群落,增强了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封山育林是一种成本低、绿化速度快、利用期早、收效快、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可以减少森林病虫害的政策措施,在保护环境,保护物种资源,实现生态平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封山育林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实践证明,在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中,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方面的优点,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恢复森林资源的措施之一。

1.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最佳选择

定边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在1303~1907m之间。南部山区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森林经营资金不足,难以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来扩大森林资源。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部分灌木林地破坏比较严重。因此,通过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可使荒山荒地和遭受破坏的灌木林地的植被得以恢复,增加该县森林资源面积。

2.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定边南部山区,畜牧业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畜牧业为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地农民在林区长期过渡放牧,是造成定边南部山区林下的植被遭到破坏,草场退化和森林线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了恢复天然林区的森林植被,防止森林线的上升,可采用封山育林措施,禁止或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如采山、放牧等,给森林以休养生息的时间,使其在自然繁殖或自然更新的前提下自然恢复成林。

3.封山育林投入少、见效快、省工省时

一般封育成林lhm2,可用工时43~75个,而人工造林则需用工300~750个/hm,加上种苗费用,每公顷的造林成本要比封山育林超过几倍至几十倍。而且封山育林形成的混交林,能生产各种林副产品,有利于开展各种经营,增加群众的收人。在定边南部山区这样一个造林困难、投入不足、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的地方,采用封山育林措施无疑是恢复森林植被的最佳选择。

二、封山育林的作用

1.扩大森林面积,促进天然更新,提高森林质量

林地被蚕食、灌木林遭受破坏是定边北滩天然林区林牧矛盾最为突出,约有30%灌木林地、疏林地沦为草场,而且超载严重。因此,封山育林是保护灌木林、疏林地的重要措施,是天然林区森林扩大面积,提高林地质量的关键措施。

2.减少人为破坏,促进天然更新

实施封山育林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人为偷、盗、伐林木,保护林木资源;能够减轻由于人为活动造成地表土壤上的不稳定,促进天然下种和幼苗萌发生长;能够有效地保护封育区的幼苗幼树免遭人为破坏和牲畜的啃食、践踏,促进幼树成林。

3.封山育林能形成混交林

通过封禁培育起来的森林,多为乔、灌、草结合的混交复合层林分,有大量的枯枝落叶,能改善立地条件,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给森林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环境、改善森林质量,扩大森林资源、增强森林抗病虫害能力、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作用。

4.更为有效地发挥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

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调节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平衡,使其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地发挥,封山育林减少了人为活动的破坏,使定边县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更趋稳定,物质和能量流动更趋合理,从而使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5.提高管护水平,促进林分郁闭

封育区内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改善林地环境;能够根据局部生态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干预,促进植被的进展演替;能够有效地增加林内养分的积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够在一系列管护活动中逐步掌握和应用植被演替规律和动态变化,不断提高管护水平。

6.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封育后,森林内的人为活动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脆弱的生态系统逐浙恢复,向稳定方向发展,抗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能力增强,可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对定边县封山育林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保护和利用并举

定边县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榆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发展,积极的政策引导能够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退耕还林政策已使全县农民获益,而封山禁牧工作又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必须采取灵活、现实的政策,促进定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2.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加大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较高的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关键。培养高素质的林业职工队伍,积极推广本专业新方法、新技术,是当前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科技兴林对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培养林业科技队伍,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林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必须加强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加速林业科技发展的步伐。

3.在封山育林中灵活运用动态经营理论,促进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动态经营即根据植被演替的阶段性规律,在不同演替阶段采用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并保护有助于促进演替的树种,以缩短演替周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这一思想对促进定边天然林区植被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生态恢复措施篇4

关键词:煤矿;局部通风;隐患;停风;恢复通风;瓦斯排放;过程控制;安全管理

煤矿安全生产对矿井通风的要求有:安全性、可靠性、质量性及经济性。煤矿掘进通风是通常是指生产矿井在进行煤巷、半煤岩巷及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施工时为解决施工作业环境安全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局部通风随着巷道构成全风压系统下独立通风系统而结束。局部通风也是在煤矿全风压系统中存在的有特殊要求的独立通风系统,其伴随着矿井采掘生产的不断交替,一直存在着。

从安全角度出发,掘进通风的安全问题也一直被视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煤矿通风系统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严格管理。

虽然要依据煤矿局部通风设计、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做好局部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并要充分做好局部通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但是,掘进通风仍然存在着掘进通风停风和需要恢复正常通风不当的危险性,本文试从局部通风机的停风和恢复通风这一安全问题出发,讨论就如何做好恢复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消除恢复通风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确保掘进通风安全。

一、从停风、恢复通风到恢复正常通风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局部通风停风引发的瓦斯积聚:局部通风机稳定连续运行是掘进施工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一旦因矿井主要通风机停风、局部通风机停电、局部通风机机械故障等造成局部通风机停止工作,则掘进巷道内不断涌出的瓦斯气体将不能得到有效稀释和排出,环境温度因得不到通风调节而升高。停风不仅会中断掘进施工,同时在停风时间段内,施工巷道内环境将处在动态恶化中,特别是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不断涌出,易引起局部瓦斯积聚,为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二)恢复正常通风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到正常通风状态过程中,因没有进行对停风区内的瓦斯进行安全检查并确认和未对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安设地点的瓦斯浓度、风量、风速进行检查确认造成:

1.循环风。循环风进一步加剧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

2.高浓度的瓦斯在没有得到控制性安全排放状况下排出掘进工作面,使回风流中的瓦斯超限,瓦斯超限区域扩大,危险区域扩大。

二、恢复通风全过程控制:

(一)停风状态的安全控制

因故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巷道供风停止时,风电闭锁装置可靠动作,切断巷道内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掘进工作面的所有人员停止工作、全部撤离到全风压巷道内,设置栅栏、警示标志,专人看守巷道入口,禁止人员入内。

(二)单机运行状态的安全控制

对于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备用局部通风机的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无论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并自动切换到备用局部通风机运行工作状态,还是工作风机正常运行,备用风机存在故障主备用风机不能实现自动切换运行,该两种情况虽然可以保持掘进通风,但属于单机运行状态,并不符合此类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一用一备”状态,其通风的可靠性折半,因此,仅能实现单机运行状态时,应停止掘进工作面的工作,切断电源,人员撤离到全风压地点,待工作风机或备用风机故障排除后,并恢复到工作风机运行状态,且稳定运行后,人员方可进入掘进巷道开始工作。

(三)恢复通风前的安全保障措施:

掘进巷道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对两个区域内的环境中的瓦斯进行检测确认,一区域是停风巷道区域内。对该区域内的甲烷、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制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相应措施,进行恢复通风工作;另一区域是安设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区域(供风区域)。检测该区域的风速、风量、甲烷浓度是否满足不发生循环风才能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的条件。

1.直接恢复正常通风

当满足:(1)停风区中最高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2)安设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风流中的甲烷浓度都不超过0.5%,煤巷、半煤岩巷风速不小于0.25m/s,岩巷不小于0.15m/s,供风量大于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1.3倍。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2.分级排放后,恢复正常通风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停风区中甲烷浓度超过1.0%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甲烷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属于一级瓦斯排放。停风区中甲烷浓度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属于二级瓦斯排放。

为确保安全排放瓦斯,除了必须进行排放前的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外,在技术措施的实施和执行上必须加强管理,按程序严格执行。(1)排放瓦斯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撤人,停工。(2)可能进入排放瓦斯流经的区域入口设置警戒。(3)排放瓦斯前,在排放瓦斯全风压混合处位置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连续检查瓦斯,同时瓦斯员用光瓦根据指令检查该处瓦斯(排放瓦斯风流与全压风流混合后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4)送入停风巷道中风量限制措施已落实到位。(5)现场指挥员、瓦斯检查员、安检员、电工、警戒员、救护队员等已就位。(6)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风流中的甲烷浓度都不超过0.5%,煤巷、半煤岩巷风速不小于0.25m/s,岩巷不小于0.15m/s,供风量大于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1.3倍,满足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条件。(7)开启风机指令下达后开启局部通风机,开启排放瓦斯。(8)排风量要根据混合风流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情况,及时调整。

3.瓦斯排放后,恢复正常通风

排放瓦斯后,经检查证实(1)整个掘进巷道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和氧气浓度不低于20%,且稳定30min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2)瓦斯排放全风压混合风流巷道内甲烷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风速、风量正常。

检查确认正常后,(1)恢复局部通风机的正常通风。(2)解除警戒。(3)电工检查掘进巷道和全风压混合风流巷道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巷道和全风压混合风流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

煤矿掘进工作面存在供风中断危险,同样恢复掘进工作面正常通风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掘进通风首先要保证局部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加强局对部通风机系统设备实施的使用和维护,其次,每个掘进工作面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制定完善的局部通风机停风及恢复通风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停风事故、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严密组织、科学管理、措施得力、保障安全。同时为检验应急处置预案的完善性、可操作性及组织协调性,煤矿应进行局部通风停风和恢复通风应急预案的演练。

生态恢复措施篇5

【关键词】公路;可持续发展;和谐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战略目标之一。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公路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必须首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强调发展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倡导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和谐公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发展公路事业的同时,克服发展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实现公路事业的外部和谐;另一方面是公路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自身的持续竞争力,是公路事业的内部和谐。

二、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减缓措施

1.土地补偿恢复措施。①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②各种临时占地在工程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③使用荒地或其他闲散地也应及时清理整治、恢复植被,防止土壤侵蚀;④加强农田水利及农机、农电建设,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⑤积极提倡科技兴农,提高农作物单产,使中低产田经改造后变成高产、高效田,提高经济效益。

2.取土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取土场的治理措施主要为:植被恢复措施、排水措施、挡水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等。为了保护取土场的生态环境并尽快恢复,建议:①将表层30cm厚的土层剥离置于另一侧集中堆放,在取另一侧土时可将表层土置于取土完毕的一侧,这样可较好的解决取土场临时堆土问题,不再另行征地堆放取土场表层土,待取土场结束使用后将表层土均匀回填后恢复植被;②将土方供应路段的表层土30cm开挖运送至取土场,其堆放方式与取土场堆放方式相同,取土结束后用于取土场植被恢复;③取土后如能恢复为耕地应尽量恢复为耕地;④重视发展绿肥,充分利用苜蓿等草本植物,割青沤制肥或作饲料。这样不仅可以为作物提供必要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3.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①施工营地在公路征地范围内布设,不能损坏营地以外的地表植被,减少作业区周围植被的破坏;②施工便道应尽量利用村庄自然道路进行施工运输,新开辟的临时道路及施工料场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清理整治,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③便道修建应基本符合路线设计走向,以便正式筑路时加以利用,避免造成过多的环境破坏和工程浪费。修便道要注意农田保护,新建段便道修建应最大可能的与公路线位一致,以便减少环境破坏和工程浪费;④合理规划设计施工便道及便道宽度,并要求各种机械和车辆固定行车路线,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行开辟便道,以保证周围地表和植被不受破坏。施工便道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路线和范围使用,不得擅自扩大施工便道的范围。施工便道应设置明显标志划定其范围,并有专人进行施工疏导和管理;⑤便道整治:施工便道使用前多数在路面铺设料石土方,在施工期结束后应将铺设料石土方先行去除,恢复原有的基础地面,或暂不去除铺设料石,对已塌陷部位进行适当平整,从而为土壤及植被的恢复奠定基础。在工程施工结束后通过上述恢复措施,并进行绿化等生态恢复措施,促进植被的恢复。

生态恢复措施篇6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抑郁状态评定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心理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本文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干预方法。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情绪;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自知力开始恢复,对发病时的情况大多有所回忆,不仅知道由于自己发病给家庭所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而且知道今后生活道路的艰难[1]。心理活动复杂而矛盾,既有疾病缓解后的喜悦、欢乐、欣慰,也有瞻前顾后所带来的种种压抑、烦恼、忧虑、紧张等抑郁情绪,病人对前途感到暗淡无光,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感到无助、无望,这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笔者对本院住院的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2月~2007年2月本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60例,入组标准:经主治医师及测评者同时认为符合下列标准:精神症状基本缓解,病情稳定,自知力部分恢复,能参加工娱疗,无药物不良反应,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6~54岁。病程(8.23±7.9)年,平均住院次数(2.16±1.69)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有经过培训后的精神科主管护师,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①根据病人消极、抑郁程度的差异,分别给予安慰、疏导、支持鼓励和针对性暗示治疗,每周2次和针对性实施结合。②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疗,每周4次,每次1~2h,如集体游戏、音乐欣赏、唱歌、体育比赛等活动。③实施“开放式”管理,每周1~2次,每次1h,如带其外出游玩、参加社会活动等。④寻求社会支持系统,与患者的亲人、朋友或单位领导取得联系来院探望。⑤组织每周1次,每次1h的科普宣教,以集体授课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对照组只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

2结果

抑郁状态评定量表,能较好地的反应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抑郁情绪的变化,两组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紧张、烦恼、悲观绝望等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t=3.14,p

3讨论

由于社会甚至家庭对精神病人存有偏见,加之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复发,其病情虽已控制,自知力也趋恢复,但在回归社会前心态仍甚复杂,既有对前途的担忧、悲观、绝望,又有病态回忆所背上的沉重思想包袱,更有担心疾病复发的多思多虑,常表现紧张、苦恼、心烦、易激惹、消除忧虑等抑郁情绪,甚至产生自杀意念和冲动伤人行为,如不及时防范,就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本文通过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多种形式多样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人树立起坚强的生活的信念和占用疾病的主动意识,摆脱病态思维的制约,从不安、烦恼、忧虑等的抑郁情绪中摆脱出来,消除各种顾虑,主动配合,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经采用抑郁状态评定量表评定t检验显示:两组病人在一般情况、干预措施前抑郁情绪无显著差异情况下(p>0.05),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袁耿清.医用心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206.

生态恢复措施篇7

一、充分认识做好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受害程度深,山区林业损失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市林业受害面积235.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6.4亿元,其中毛竹、花卉、香榧、杨梅等商品林基地受害面积142.7万亩,损失5.3亿元。山区是低收入农户集聚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对林业的依赖性很强。由于林业具有生产周期长、灾后重建时间比其它行业更长的特点,因此,这次灾害不仅直接导致林业减产和农民减收,而且还将持续影响到今后几年的林业生产和山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大量竹木枯死,林内枯枝落叶骤增,树木长势衰弱,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隐患明显增加,已严重威胁到我市森林生态的安全。要从关注山区民生、促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和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二、明确林业灾后重建的目标任务

根据省、市有关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要求以及*林业实际,我市林业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是:

——确保枯死竹木及时清理。6月底基本完成枯死竹木清理和销售工作,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及时消除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隐患。

——确保基础设施及时修复。8月底基本修复林区道路、电力、通讯、大棚、喷灌和森林防火等林业基础设施,林业生产和林区生活全面恢复正常。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5年内使林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配套完善。

——力争生产能力尽快恢复,农民收入不减。采取一系列灾后自救措施,2—5年内基本恢复竹林、花卉、香榧、杨梅等商品林基地生产能力,使山区农民经济收入不减,生活水平不下降。

——力争森林资源尽快恢复,生态功能不退。通过科学培育管理,5年内使生态林全面复壮,森林资源只增不减,生态功能只优化不退化。

三、突出重点做好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加快清理受害竹木,最大限度减少林农损失。按照“尽力救护,及时清理,减少损失,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受害竹木的清理和销售。对能够救活的受害竹木,特别是古树名木、珍贵树木等,要采取积极措施,尽力实施救护;对已经枯死的林木,要优先安排采伐指标,简化有关手续,尽快核发采伐许可证,及时清理销售,减少经济损失。除重点地段、要害防火部位和松材线虫病防治外,重点生态公益林受灾区原则上要少清理或不清理。鼓励竹木加工企业实行保底价收购,挖掘生产潜力,保证受害竹木加工利用。要加强林政管理,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受灾名义乱砍滥伐林木、破坏森林资源。

(二)加快修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林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把修复和完善林业基础设施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环节来抓。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野外生态监测和林区道路的修复,并把修复火险预测预报系统、林火瞭望监测、防火隔离带、扑火保障系统摆在优先的位置。加快林木良种基地和苗圃的基础设施修复,确保种苗生产和供应。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林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林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着力抓好高效林业生产恢复,切实保障山区农民收入来源。全面深入开展竹林、花卉、香榧、杨梅等高效林业基地的生产自救,抓好整枝修剪、施肥治虫等培育管理,通过应用一系列灾后自救技术措施,尽快恢复生产能力。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大力实施林业基地品种改良,提高良种覆盖率。积极推广长短结合、立体栽培等复合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套种中药材、森林蔬菜等“短、平、快”的经济作物,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开展受害竹木加工,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弥补灾害经济损失,做到竹木损失林下补,山上损失山下补,种植损失加工补,力求达到受灾减产不减收。积极推广种植珍贵用材树种,提高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后劲。

(四)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切实维护森林生态功能。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抚育改造、森林经营结合起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因地制宜开展补植造林,大力推广种植阔叶树种、彩叶树种和防火抗病虫树种,加快林分质量恢复,丰富生物多样性,构建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生态效益,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五)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科学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动员和组织林业专家和广大科技人员,采取“分区包干、挂钩到户、责任到人、技术到位”的办法,深入山区受灾第一线,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服务,送技术到山头、到农户。运用农民信箱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开展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解决各类技术难题。要因地制宜编印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手册,分发到户,指导农民科学开展生产自救。

四、切实加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部门配合协作,合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开展林业灾后恢复重建,事关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山区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林业部门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具体组织者,要积极当好各级政府的参谋,制定恢复重建规划,扎实开展工作。财政、发展改革、交通、电力、民政、金融等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林业恢复重建工作。

生态恢复措施篇8

论文关键词环境犯罪恢复性司法生态伦理

加强生态司法、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是当前司法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在环境犯罪中,适应世界范围内建立和谐关系的司法趋势,适用恢复性司法是处理相关案件的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探讨。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司法的最新发展,对恢复性司法在环境犯罪中的具体使用问题进行研讨。

一、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实践与问题

从目前各地的司法实践看,近年来,各地法院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生态环境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截至2013年底,全国法院共成立了近80家环保或生态资源审判庭,确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机构,对生态环境类案件实行专业化审判,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水平。同时,还有一些法院成立了环境保护合议庭等审判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司法水平的提高。个别法院(比如福建长汀县法院)设立了“生态服务车载法庭”,将巡回开庭、现场勘验、现场调解、现场宣传、现场调研合为一体,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生态司法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法院在处理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中,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导,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司法尝试。福建省基层法院在这方面进展较大,主要是法院在审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采取判处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侵权人承担修复森林、生态环境责任,采取承担劳务、给付货币、亲友代植等方法,补植补种林木相应面积,恢复森林生态功能的复植补种措施,以抵偿财产刑和赔偿经济损失。其最早起源于柘荣县法院,探索出“复植补种”案件审判模式,具体方式是:法官居中协调,让失火案件被告人与受害林农间达成谅解,签订由被告人在过火地补植树苗或播林种,达到相应面积和成活率要求,并履行相应管护义务的协议。协议履行情况由法院林业庭与乡镇林业站联合验收,作为被告人量刑悔罪情节来认定。2010年开始,福建各地法院开始对此经验进行借鉴运用。2010年以来,福建省此类案件积极尝试恢复性司法,共判结270件,复植补种面积达8649.7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此外,贵州省清镇市法院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在办理生态环境类刑事案件时,该院对部分较轻的犯罪在判处刑罚的同时,责令被告人采取恢复生态环境的举措,如对于盗伐林木的犯罪案件,在依法对被告人适用刑罚的同时,要求其补种树苗,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以补救犯罪行为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从总体上看,目前各地法院在环境犯罪领域使用恢复性司法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恢复性司法措施的合法性问题。现行立法尚未对以责令补植为代表的恢复性司法措施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法院“以植换刑”的做法就类似于引起社会争议的“以钱买刑”一样,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就使得法院采取的相关措施没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方司法机关只好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作为权宜之计。2010年,福建寿宁县公、检、法及有关部门联合就“复植补种”司法措施出台意见,但在此后3年的实施过程中,因文件效力层级较低,存在自行“立法”之嫌,引发质疑。

综上所述,环境犯罪领域中恢复性司法的应用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尽量其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实践效果良好,急需加强的是具体制度建构,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笔者认为,相关重点问题有两个: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可行性;适用恢复性司法的主要法律问题。

二、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具体而言:

(一)恢复性司法理念已经为理论与实务界所接受

2000年后,恢复性司法理念逐步为我国学者所关注。从目前国内学者近年的诸多著述来看,虽然学界对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运作模式以及移植可行性等热点问题存在一定分歧,但多数学者对恢复性司法持肯定态度,实务界也早已开始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在司法实践中。如2001年5月,石家庄长安区出台《关于实施社会服务令暂行规定》,对符合不起诉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由检察机关下达社会服务令,推荐到社会公益性机构,由检察机关聘用的辅导员对其进行思想感化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益的无偿工作,对社会作出一定补偿,使其重拾自尊,早日回归社会。2003年6月,北京市在东城区、房山区和密云县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从我省的情况看,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也曾联合颁发了《关于当前办理轻伤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第3条规定:轻伤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具备下列条件的,经审查属实公安机关可以撤案、检察机关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1)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形成书面协议;(2)当事人双方和解,被害人书面要求或者同意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3)犯罪嫌疑人本人确有悔罪表现,社会危险性己经消除,不需要判处刑罚。201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其理论基础即在于恢复性司法理念。

(二)环境犯罪的特性决定其具有损害恢复余地

生态环境类犯罪是典型的法定犯,其与杀人、强奸等自然犯相比,并不是天然就具有违反人类伦理的属性,而是随着时展,在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之后才逐步被法律规定为犯罪。生态犯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后,才迫使立法者从刑法上作出的反应。从生态环境犯罪内在机制看,行为主体对该类行为的实施往往并不是为了对环境施加影响,也不是有意对环境加以破坏,其行为真正的动机和目的是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对这一群体依法采取缓和的刑罚措施与非监禁刑罚,无论从社会效果还是伦理效果都是值得尝试的,也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环境刑法条文价值功能受限

现行《刑法》分则第6章中规定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一种传统模式的环境犯罪理念,这种立法理念侧重于对个人人身、财产性法益的保护,只有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造成人类生命及人体健康的损害,才适用相应条文,课以刑罚。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看,目前环境刑法法益设置不周全,刑法对于生态价值的评价缺失。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刑法条文重人身罚、财产罚,轻影响生态恢复的行为罚,对于生态犯罪己经给环境造成的损害,传统生态刑事司法给予的回应不够,严重制约着生态刑事司法价值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加以改善。

三、环境犯罪领域恢复性司法的法律适用问题

(一)适用范围问题

适用范围是环境犯罪领域实践恢复性司法的首要问题。针对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问题,一般认为,我国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应包括自诉案件以及公诉案件中的轻微刑事案件。从实践中看,随着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的推广,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恢复性司法制度的适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由最初的轻伤害案件扩展到盗窃、抢劫、重伤害以及过失刑事违法等案件,并特别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违法、在校大学生刑事违法等案件中。

综上,“轻微性”是恢复性司法适用的基本要件。在解释上,应视为犯罪人主观恶性较小的案件。这类案件主要包括犯罪人是初犯、偶犯、激情犯罪、过失犯、中止犯、胁从犯等。对于累犯、预谋犯、犯罪动机恶劣的犯罪人,一般不能适用恢复性司法。针对环境犯罪领域,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同样应根据此原则进行划定。在我国,过失犯罪一般存在于污染环境而构成的犯罪中,故意犯罪主要存在于破坏环境资源而构成的犯罪中。主观上存在过失、同时有较大悔罪表现的环境犯罪人,应是恢复性司法最有效的适用对象,而主观上出于故意的环境犯罪人,则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判别,如果属初犯、偶犯、激情犯或其他主观恶性较小的犯罪人,则恢复性司法是可以适用的,但如果属于主观恶性程度较大的环境犯罪人如累犯、预谋犯等,造成大范围的环境损害,则不宜适用恢复性司法。从目前司法实践看,法院在生态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也基本上遵循了这一原则,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生态恢复措施篇9

【关键词】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关系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正以迅猛的速度在世界大国中飞速发展着。但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也颁发了不少以此有关的法律法规,希望我国的生态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但是生态问题与水土流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关于“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等术语的理解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关关系的科学。自从1866年德国名人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随着人口剧增、人类大规模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高强度开发引起的人为干扰胁迫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的需求促进了生态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和公众的接受和关注。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始终是生态学专家所关注的问题,早期对植被的演替的研究就涉及生态退化的问题。所谓生态退化,是指在长时间干扰下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缓慢衰退的现象,主要的标志有生态系统初级和次级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或丧失、土地养分维护能力和物质循环效率降低等。20世纪70年代,生态专家开展了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1987年约旦主编出版了第一本生态恢复研究专著恢复生态学,1992年恢复生态学杂志在美国创刊发行,1993年英国学者Bradshaw发表了“恢复生态学”一文,确立了恢复生态学的学科地位以及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论意义。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恢复已成为学术界最受重视的生态学概念之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生态恢复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重建该系统受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受损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和重建一般可采用两种模式途径:当生态系统受损但压力未超负荷时,生态的演替是可逆的,此时解除干扰和压力,恢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发生;当生态系统受损压力超负荷时,发生了不可逆过程,仅靠自然过程不能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需加以人为促进才能得以恢复。

2对“水土保持”术语的理解

水土保持是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从生态学角度看,水土流失是以土地侵蚀为特征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受损和退化。它有别于污染或盐渍化等原因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受损和退化。解放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总结出一套因地制宜,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宝贵经验。但是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考量,我们感觉到它主要还是针对水土资源的机械流失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对从生态学的整体角度考虑则较为不足。如传统的治理措施主要考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覆盖以减轻雨滴的溅蚀;坡改梯、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以减缓径流冲刷等。对处于系统中心地位的土壤肥力的提高、结构的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如何创造条件促进群落进展演替;采取措施加快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等,就考虑得不多甚至没有考虑。传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本上以中短期效果为目标,如植被的快速覆盖、坡地改造、沟道工程等,从保土保水效果看,确实短期内也十分明显。但如果从生态恢复的角度看,则大都仅是开始而已。系统退化到了人们可以直观察觉到的水土流失的层面,其结构和功能的损伤就已经相当严重了,要恢复到健康状态决不是短期可以见效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对象是水土流失区,也就是生态系统的退化区。依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应该从满足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恢复和改善并使之能自我维持这三方面要求上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途径

1.1减轻或解除系统的干扰和压力

当前开展生态修复试点工作采取的措施大部分属于这类。如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耕还林还草、调整用地结构,以小促大、以电代燃料、发展沼气、生态移民等,这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

1.2建立或改善种群结构,建设作为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

这些物种通常选择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先锋物种,它有较强的抗逆性、较强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如东北的棉槐、油松、侧等,以此迅速形成利于植被进展演替的小气候和生物环境。此方法适用于退化较为严重的系统。

1.3最大多样性方法

引进或培育该生态系统退化之前的组成物种,即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物种,促进尽快形成良好的结构、功能和自我维持的系统。此法较适用于有较高要求、人工管护维护能力强的地区,如城市等人口聚集区

1.4人工强化促进法

最典型的牧、草、沼及生态庭院等模式。此方法是通过加强食物链联系,加大物质能量循环促进土壤的熟化,提高土地生产力,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此方法对技术有较高要求,适用于人力、资金和技术有较大优势的地区。

4二者的关系

水土保持是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恢复的原则普遍适用于水土保持。目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要防止2种偏向:一是不深入了解原来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情况及演变规律,又不懂得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不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而盲目强调用人为措施去重建一个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系统,违背了生态恢复原则和生态经济规律,尝尽自然界报复的苦头。二是不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国情出发,不深入研究如何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制定使当地居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措施,而是过分强调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来防治水土流失,有的甚至误认为封山禁牧和造林绿化就等于水土保持,结果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工作停滞不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应以生态经济系统理论作指导,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方针,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统一,保证人口、自然、经济3个再生产高效、协调、有序地发展。要限制和消除一切对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干扰因素,从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施治,在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恢复能力的同时,积极采取科学的人为措施,恢复和重建受损、退化的生态系统,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致富山区人民。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科学的成功之路。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水土流失区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和当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一定会得到恢复,那里的生态经济一定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山川秀美的宏伟目标一定会实现。

结语:生态型水土保持工程是在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发展下提出的新命题,其概念、外延和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已被政府和人民群众所认识,意识到控制开发建设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和加强生态恢复的重要性。随着开发建设项目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新的形势下对水土保持工作和项目区的生态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何去做,如何实现生态型水土保持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开发建设项目区的生态恢复,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命

4参考文献

1吴长文,赖涛,孙发政.关于“水土生态保持”的探讨.2007-08-06.

2张光辉,梁一民.植被覆盖对水土保持功效影响的研究综述.水土保持研究,1996,3(2)

3向雪梅,刘国东,吴媛,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生态恢复.四川水利,2006(3)

生态恢复措施篇10

【关键词】地面沉塌陷;地质环境;植被;绿化

在小型地下开采的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常引发一些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要对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恢复治理。下面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易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小型地下开采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易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

1.地面沉陷问题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煤炭被采出,在地下形成采空区;加之,绝大多数的小型地下开采煤矿采用的都是冒落法回采方式。因此,随着采空区的顶板冒落,相应的就会对地面产生影响,同时就会危机到地面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但由于一般的小型煤矿山开采的煤层较薄,范围较小,因此,地面沉陷问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问题

由于小型煤矿开采的煤层一般赋存深度较浅,煤层顶板完整性和连续性一般均较差,煤层顶板的岩石强度很低,因此,在小型煤矿开采过程中时常发生顶板垮塌造成的地面小范围的塌陷,同时在塌陷坑周围形成长短不一、宽窄不一的地裂缝。地面塌陷不但危机地面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而且,对地面的人员和牲畜都会带来危害。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问题是小型矿山环境问题中危害较大的问题之一。

3.井巷坍塌和冒顶问题

由于煤矿开采破坏了煤层四周围岩的应力平衡,造成围岩应力重新分布,易形成井巷坍塌和冒顶现象,这种问题虽然不属于地质环境问题,但井巷坍塌和冒顶现象能直接带来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的发生。因此,井巷坍塌和冒顶问题也是小型地下开采煤矿必须注意的问题。

4.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和土地被破坏、压占问题

由于煤矿开采必然会破坏原有生态和植被,同时煤矿生产所需的工业场地、运输道路、原煤堆放场、选煤厂、矸石堆放场等都会对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进行压占和破坏。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任务

查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合理划分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方案,以指导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具体任务如下:

1、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重点对采空区地表沉陷和地表变形监测,对局部形成的塌陷坑和地裂缝进行回填治理,恢复土地和植被。

2、将区内所形成的矸石堆、建筑瓦砾、生活固体垃圾等整理清除,平整植树,恢复成林地。

3、办公区和生活服务区周围种植人工防护林带。

4、闭坑后对办公区、生活服务区、主副井等一切建筑物全部拆除清理。对破坏的土地包括运输道路等全部整平覆土,恢复生态环境,恢复成林地,选择适宜本地的树种恢复植被。对井筒进行拆除、回填。

5、植被恢复后,要加强管护,做到植树一片成活一片,保证植物的成活率。管护期一般为三年,树木成活率达到90%。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

(一)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防治措施

采空区地表破坏形式主要是局部的沉陷坑和伴生的地裂缝。一般情况下是宽深的裂缝带发生在沉陷区的边缘,深窄裂缝往往发生在塌陷区的中心地带。因此根据破坏形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1、治理方法

建立地表警戒线,进行地表变形监测,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局部塌陷坑和地裂缝进行回填、压实、植树绿化。

2、技术要求

(1)建立地表变形监测系统:重点对垂直移动、水平移动进行监测,计算倾斜和水平变形,判断地表变形的形态和范围。

(2)对采空区进行处理:

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采用走向长璧全部陷落式采煤法。上部采空区已崩落的矿体和围岩随顶部崩落一起下降充填于采空区然后利用原矿块底部结构对崩落的间柱、顶柱矿体予以回收,上部崩落的岩石留在采空区中,从而完成采空区处理。

(二)井巷冒顶、坍塌及矿井突水的防治措施

1、治理方法

在矿井巷道顶安放变形监测装置,随时监测巷道的弯曲变形值,一旦发现变形值过大或变形速率加快,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加强支护、或主动放顶减压。以免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在掘进面和回采面随时进行水文观测,对岩石面淋水、渗水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原因,查明情况。对水量突然加大或水质突然变浊、水中含砂量变大或变小时。均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措施包括钻孔放水减压、工作面封堵等。

2、技术要求

建立巷道变形及工作面水文监测系统:重点对巷道顶板垂直移动、水平移动进行监测,计算倾斜和水平变形,判断巷道顶板变形的形态和范围。同时对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不间断的检测,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及时预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人员及设备受到伤害。监测系统随着工作区走,工作区在哪,监测系统就到哪。做到随时有人在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随时进行整理、分析。

(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防治措施

1、治理方法

本评估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主要发生在工业广场和临时排矸场。主要治理方法是通过拆除工业广场建筑物,清除所有建筑垃圾和剩余矸石,对井筒进行回填,回填至地表标高,对土地进行平整,植树恢复植被的方法还原原有地貌。

2、技术要求

井筒在回填使用的材料为矸石和建筑垃圾,回填至地面0.5m时,上覆耕土至地面,由于井筒面积较小,覆土无需客土。植树采用一年生当地槐树株距3×4m。

(四)土地占用及破坏的防治措施

1、治理方法

对矿山开采占压破坏的土地,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进行治理恢复,矿山企业已经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了土地复垦报告,使原来的土地发生变化。在矿山开采时,尽量少占压破坏土地和不破坏土地。对已经破坏的土地采用土地平整,覆客土植被恢复措施进行治理。

2、技术要求

对矿山开采破坏的凹凸不平的土地进行回填、覆土平整,降低其高度,严格控制土地坡度,土地整理坡度应控制在6°左右。根据土地用途,选择覆土厚度,一般情况下覆土厚度0.3—0.5m为宜,选择适宜本地的树种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