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十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十篇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8:20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国,人口众多,这也凸显了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提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才能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大环境给农村经济体制带来的突出影响,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1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农村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难得到发展和提高,虽然国家提出"分包到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压力,一直被打压,没能真正实施。直到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十八位农村率先开始尝试分包到户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彻底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这是一次农村经济的胜利,这一次"包产到户"的彻底实施,打破了原有的意识形态,用创新的经济体制,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被国家誉为"中国农村的伟大创造",并作为基本国策被确立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馆面临巨大选择和抉择的历史时期,敢于尝试做第一人的创新精神,迈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小岗精神,被誉为现代农村继续发扬的重要精神。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这个阶段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增产增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的起点,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阶段,农业大丰收,卖粮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统收和派购的形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产品开始面向市场,农产品价格施行"双轨制"国家积极推进和鼓励多种经营模式,优化种植结构,鼓励和支持农民从事非农生产,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三阶段,1993-1998年,经济转轨期,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将农业经济推向市场,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改革从经济改革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改革过渡,中央也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改变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把城市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农村经济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在改革和调整的趋势下,获得了较快发展,其中结合农村经济改革的四个阶段内容,分析总结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首先,维护农民利益,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投入,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农民占有庞大的基数,所以支持和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是保证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其次,改革发展的循序渐进性,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国家根据具体国情,分步骤的开展农村经济改革,从表及里,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开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国家开始进行全面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最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农村落后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城乡二元制结构,拉大我国城乡的经济差距,国家还应该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成就和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进步,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产量有明显的提升和增加,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问题的影响,我国开始大力扶持农产品的增长和提高,从增速来说,特别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农产品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提速,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例如,粮食增收、棉花产量都大幅提升,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值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切实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实现了长期的供给保障,基本解决了我国人口温饱问题。

农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速,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农村经济改革的一大亮点和成果展示,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保障我国经济的长远、快速增长,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但是面临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的改革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农业经济的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缺陷,所以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总结农业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得出以下关键问题,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较低,层次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基础之上,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基础薄弱,层次和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和其他经济相匹配。一个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放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不足,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规模,农业生产集中程度、规模效益程度低,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明显不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农产品价格备受压制和制约,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影响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产品市场体系相对落后,竞争能力较低

市场经济下,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要求明显提高,但是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相比其他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不足,导致竞争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化程度较低,制约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层次水平;其次,交易方式单一,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不健全;最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影响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3)农村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发展和维护,但是从目前农村硬件设施看,农村配套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明显不足,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这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不小的挑战和约束。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没有建立和形成,缺乏专业化服务和配套设施,农村经济的融资困难,农村经济的实际效益相比其他经济来说差距明显,金融服务体系的落后,对于农村企业的阻碍和制约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扩大的基本原因。

(4)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制的结构,二元制结构有最明显的表现是城乡收入的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矛盾,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巨大的威胁,城乡收入的差距,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增产增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加,或者说收入的增加还不能赶上物价的增加,这导致农民的收入不增反减,这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不得不重视和改变的重点问题。

3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

(1)继续坚持和完善现有农村经营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也在大政方针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并确立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不动摇;保障和维持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发展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农民加大田地的整合,发展规模化、效益化农业,扩大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调整农村经济的结构;最后,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应该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提高农村挤经济的服务水平,例如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社、以及其他的基础配套措施,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剩余劳动力

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较多造成的所以解决农业人口过剩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去城市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农村土地扭转也要深化改革,解决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提高农村的就业能力和水平,不再仅仅依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活。

(3)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缩小城镇差距,减少矛盾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增产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体现,农民的腰包鼓了,收入增加了,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理清收益分配关系,减少农村负担,从国家农业税取消到现在的支农惠农政策,无不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次,加快农村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村企业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农村经济将基本依靠农业的面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梁艳菊.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J].特区经济,2010(0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2

3月16日,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座谈暨专家评审会在遂宁市射洪县召开。在对《四川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修改中,参会人员各抒己见,积极支招。

2个多月前,省委农工委、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等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试行意见》,对四川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部署。相关人士指出,7部门意见侧重发展集体经济,而征求意见则侧重为改革搭建架构,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五年规划”蓝图。

密集的意见出台背后,是我省骤然加速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显得越来越紧迫,另一方面,农民的持续增收遇到多种困难制约。如何通过改革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力,盘活“沉睡”的资产?如何保障农民权利,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改革将推动实现调动个人积极性与发挥集体经济优越性的统一,我省规模庞大的潜在农村市场经济主体有望因此被激活。

探索:一项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改革

法律规定,农村范围内所有资源性资产,包括山水田林路,其土地所有权都是村社(组)集体的。作为这笔巨大且宝贵的资源资产所有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却一直缺位。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有份,实际如镜花水月。

农业部数据显示,过长期发展积累,目前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等资源性资产66.9亿亩,各类账面资产2.86万亿元。为“唤醒”这笔巨大的沉睡资本,我国于2015年部署在全国29个县(市、区)开展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2016年4月,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2016年8月,部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贵州省湄潭县宣布成立该省首批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015年,湄潭县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试验工作,如今全县16个试点村先后完成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集体资产清查和股权设置与量化等工作。

湄潭县的探索并非孤例。在安徽省旌德县,通过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等“股改”试点,许多集体经济“空壳村”、贫困村甩掉了“穷帽子”。

“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布局来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说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改革。”今年全国“两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指出。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有利于激活农村各类要素的潜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添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试点地区的探索,证明了改革的效果。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华二村通过改革,集体年收入从2005年的33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8100万元,年均增长超过9%;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5年村组78万名社员股东人均分红达5172元,占该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目标:建立现代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再看四川现状,目前我省还有20%左右的村是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全省村平均经营性收入只有几万元,主要来源于集体资产资源出租,经营水平、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另一方面,脱贫攻坚重任也倒逼改革提速。贫困村退出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有集体经济,村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6元以上(民族地区3元以上)。“对贫困群众来说,除农村低保、扶贫政策外,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就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帮扶,实践也证明,这种方式精准度很高、效果很好。”省委农工委改革处负责人介绍,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普遍都对贫困人口作了特殊保障安排。

实际上,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我省已有探索。2007年,温江在全国率先一批开展集体产权改革试点;2015年,射洪县等10个县市区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到2016年底,21个市州共53个县市区为改革试水。

今年1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后,省委农工委、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等我省七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四川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部署。

这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任务,将惠及四川所有农民。

在省委农工委负责人看来,《意见》有不少重大突破,相对于传统集体经济而言,最终是要通过改革建立起现代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组织形式新、经营方式新、发展路径新。《意见》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特殊的经济组织,现阶段可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发放组织登记证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据此向有关部门办理银行开户等相关手续。这个定位是个重大突破,也是对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发文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要求的贯彻落实。

文件对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指明了多种可实现的形式。可自己干,也可合作干,还可设公司干。在发展路径上,《意见》则给出了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服务业等新方向。省委农工委负责人表示,我省不可能走东部沿海发展物业经济为主的模式,首先要聚焦适度规模经营等。

标准:是否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增收

2月28日,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动员部署会在温江召开,为改革划出路线图。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全省1/3以上县要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要把握好改革方向,坚守改革底线,尊重农民意愿,分类推进。

目前,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有集体资产378.5亿元,集体资产总量庞大,但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保护不严格、流转不顺畅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要把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增收作为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不能把集体经济改弱了、改小了、改垮了;不能把农民财产权利改虚了、改少了、改没了。既防止外部资本侵占,又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改革涉及重大事项都要让农民自己做主。条件成熟的率先推进,不成熟的可梯次推进。”会议强调。

清产核资是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省将瞄准清产核资、组织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性资产股改、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等重点推进改革,这中间将面对不少“硬骨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3

选择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发展问题作为论文主题,是作者几年来的认真思考。之所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流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始于1978年的我国农村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Gnp年均增长率达到9.8%。然而,重要的是这一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小国(地区)仅靠某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取得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发展中大国来说,这种发展势头必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实践打破了六、七十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曾有过的一个论断:即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以超过7%的速度,持续地长期发展下去。但是,中国的改革打破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借鉴,而且也为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面临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正确解决国家发展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从一般意义上或以发达国家为背景来论述,已经远远不能说明和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逐渐完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欠发达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基本要素发育、内部结构变革及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的波动效应,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既使那些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发达国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在关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种种理论中,专门论述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关系的论著并不多见。这也正是本课题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需求出发,侧重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此问题的原因。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产生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分支,许多经济学家,如瑟·刘易斯、西奥多·舒尔茨等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都对发展经济学有过重要贡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的一些专家,分别以货币主义和结构主义为理论根据,对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许多理论工作者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变动等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忽视农业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倾向,仍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占主流。特别是还没有将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加以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择至少是争取在这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发展,有一些不同点和独特之处,说明这些特征正是本课题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不同于拉美及亚洲的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二亿人曰,九亿农民的超级农业大国,无论是资源配置、农业结构、还是经济制度等方面,都同小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启动期和起飞阶段,还是己经达到相当发达水平时,都要强调以农业为基础,都必须协调好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关系。同时,在市场化改革中,要求金融部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对策选择必须充分尊重这一状况,否则就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第二,不同于印度、巴西等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集权式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有很大差异。这就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的起点,不仅包括了自然经济落后的一面,还包含着传统计划经济僵化的一面。因此,这种双重过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虽然我国农村经济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承认,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双重过渡的困难中,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第三,我国农村改革己有近二十年的经历。可以说,二十年来,这种改革,就是渐近的市场化过程。其中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不仅在外国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就是国内理论界也仍须深入研究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不仅以各种学术理论为支点,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之上,这将使研究更加贴近改革实践,更加有利于理论创新。

第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而简单移植的作法,己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深入探讨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可使研究成果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和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实践。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从这个现实出发就会失去主题。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和宏观,其中大量的微观问题不是本课题所能说明的。而从货币、资金入手,进而从金融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为便于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

我们认为,农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在一国不同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村手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且基本上没有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主体就是农业经济。在此发展阶段上,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内涵基本是重合的。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剩余和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的出现,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的部分缩小,农村经济中有很大空间属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此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结构上看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而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农业部分。其中包括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狭义农业即农作物种植业,而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业等。无论是狭义农业还是广义农业,均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是农业生产力的根本特点。二是农村非农业产业。其中包括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工业亦称乡镇企业,与国家工业相比,其在企业性质、资金融通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两个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工业化一般作为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存在,在更高层面上与农村经济相对构成国民经济整体。而农村工业则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工业的经济概念,通常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农村地域上(一般指县以下地域)的工业,亦即布局在农村地域上的所有工业。另一种是指农村乡镇办、村办、个体和其它私营形式工业的总称。本课题研究采用后者概念,因为这种融农村地域、农民身份和企业所有制于一体的农村工业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全面揭示农民的经济行为和农村经济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讲,虽然目前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说法不一,但在本课题中则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为基本区分标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是农业经济的延续和发展。非农产品的经营,则指城市工业品扩散、矿产资源开发等其它形式。总之,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将在结构上趋向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多元组合。在以后各章节的研讨中,采用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的概念时,不再单独说明其内涵,只是根据当时研究的需要和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有所侧重的使用相应的概念。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认识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互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改革不仅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要与国家金融制度互相协调。所以,研究农村金融不可回避的要涉及到国家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关系中的纵横交叉点上。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仅立足于农村经济货币化、农业投融资和农村微观金融组织行为上。在市场化进程中,本课题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主要是论述下列问题: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总量及结构性变革与资金的供求;农村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化与资金运行;农村金融中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明,本课题不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问题。因为发展问题从来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本课题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而是中国农村二十年的成功改革实践,这就更需要我们注重对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行实证分析,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来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历史性变迁与发展。

从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重点来看,它既包括了农业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一般理论,又涉及到了农业与金融两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体制背景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对改革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改革后的市场化过程进行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析。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规范性研究。由于本课题主要研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改革发展问题,而这种研究又侧重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因此,分析方法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经验实证分析方面,对归纳法与检验法则是交替使用。逻辑推理中要特别注意合成推理的谬误问题,努力减少研究中的片面性。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中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具备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将主要以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实践探索为基本题材,结合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主要步骤,循序渐近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将加以介绍和比较,以便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发展道路。

四、课题主线与体系结构

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各自又涵盖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所以,本课题不可能对这些问题泛泛而论,只能选择一条主线,对其中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我们选择了市场化做为研究的主线是因为: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同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2.市场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而且市场化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配套和促进作用;3.市场化改革不仅反映着深刻的经济制度变革,而且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选择市场化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就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4.市场化不是一个突变过程,而是一个渐近过程。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这一渐近式改革中,虽然各自市场化的内容和进展不一致,但市场化的趋向始终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制约或促进着农村经济与金融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只有抓住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本课题的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共计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可视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背景,使本课题的研究一开始便置于一个较为宽广的背景与思路之中。第一章是重新认识西方若干发展理论,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西方发展经济学说及其主要流派,着重说明西方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重点突出了制度变革和资本的作用。第二章阐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本章从讨论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思想入手,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传统体制下农村经济制度的非市场化问题,二是传统体制下农村资金运行的非市场化和农村金融的制度性压制问题。通过本章的讨论,反思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非市场化的历史成因和诸多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为以后各章的研讨做好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和第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问题进行基本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说明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自身的市场化运行变革,而且也构成了专门讨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和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市场化选择的必然性和改革进程。该章讨论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前提、经济制度变革以及农业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这些讨论,将有助于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层面上,认识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市场化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不仅仅拘泥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范围。第四章则从一般意义上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化、资本投入及资金需求。本章还从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入手,研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深化问题,进而深入考察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重新思考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判断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另外,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力求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农业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关系及我国应该借鉴的发展理论。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可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将较为详尽地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问题。由于篇幅和课题所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说明,上述几种金融形式在农村金融的总体框架内,有交叉也有分离,但依据各自的性质和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差别的。通过对上述几类农村金融形式的研讨,本部分研究试图从金融角度考察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及趋势。同时,对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五章主要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轨。一般而言,农村商业金融涵盖的内容比较多。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商业金融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我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这种改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上。对此,本章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第六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重建问题。主要内容有:对合作金融基本理论的再认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变异及反思: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探索;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合作金融利率及信用创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一些理论与政策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取得各方共识。因此,本章以较大的篇幅对其中几个相关问题作些探讨。第七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确立。目前,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对此,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历史回顾;2.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初探及国外借鉴;3.关于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思考。

五、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分发展及其联系的研究,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侧重于体制和政策分析,力争对课题研究有所创新。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4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金融;供给制度;新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制度建设是关键,尤其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就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来看,改革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其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原本给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演变成从农村“抽血”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农村中非常活跃的非正规金融却不断受到打压。总体上讲,城市和工业反哺和支持农业的金融局面还远未形成,农村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学术界对农村金融制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官兵(2005)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决定和变迁是国家及人、农户和其他城市利益集团之间利益互动的产物,建立基于农户的市场化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张杰、尚长风(2006)从农村金融市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的角度,指出改革的方向应该着眼于理解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应有的地位,改革的方向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金融生态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内在均衡逻辑;赵丙奇、冯兴元(2008)认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改革,在农村正式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确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两部门一元金融发展战略,即需求跟进战略。由此可见,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研究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问题的理论文章还不多见。本文拟从诺思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中的供给制度陷阱,并深入分析其深层原因,提出以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创新跳出制度陷阱,推动农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按照内在动力,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迁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利益驱动、自发性和渐进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国家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而引入实行的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其变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制度供给是国家政府的基本职能;制度是一种公共品,而公共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制度均衡是极少的,制度不均衡却是经常的,国家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就是为了弥补制度不均衡状态中的制度供给不足。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要解释长期制度变迁,国家理论必不可少。道格拉斯-c,诺思在其所著《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一书中,提出了对经济学界影响颇大的国家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1)国家是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主要供给者。(2)国家给社会提供制度并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动机是为了取得收人。诺思指出,国家及其统治者也是“经济人”。也追求福利和效用最大化,他们之所以愿意提供制度或者进行制度变迁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完全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3)国家在提供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其目的(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常常会发生冲突,因而,统治者也往往不愿意改变低效的产权制度。(4)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制度。而当国家提供这些基本制度时。会出现一种我们常说的“悖论”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诺思悖论”。“诺思悖论”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国家权力是构成有效产权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制度又往往不是中性的,在竞争约束和交易费用约束的双重约束下,往往会导致低效的产权制度结构。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供给制度陷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主体信贷需求难的问题。相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供给制度陷阱之中:在支农的旗号下,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却一直体现“以农养工”、“以乡带城”的“劫贫济富”倾向,农村金融供求呈现出明显的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失衡,农村资金一直在“非农化”,农村金融体系一直趋向“非农化”,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吃肉、农村失血”。

1 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时期。(1)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其农业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2)农村合作信用社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下解放出来,恢复“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3)1994年成立农业发展银行,专门经营从农业银行剥离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4)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农村合作基金会异军突起,大大满足了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这个阶段的改革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的多元化和竞争状态,促进了农村金融的较快发展。但是在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明显滞后。1979--1993年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受到层层行政干预,背离了“合作”的初衷,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并初步形成了从农村“抽血”的局面:1984年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比率为0.41,1996年降为0.22,并且此后还在继续下降。2)农业银行一直身兼政策性和商业性的双重任务,不利于商业化发展和经营管理的改善。3)部分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组织非规范经营,加剧了农村金融风险。为此。以建立农村金融体系为目的的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2 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意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按本阶段的制度设计,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三家金融机构中,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形成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我们没有看到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去支撑农村金融的局面。实际情况是:(1)中国农业银行在1996年后“洗脚上田”,逐渐撤并基层分支机构,退出了农村信贷市场。(2)农业发展银行也没有担当起为农村发展发放政策性资金的角色,只是财政发放粮食收购贷款。粮棉油流通体制理顺后,连其存在的合理性都值得怀疑。(3)广大农村仅剩下农村信用社还发挥着正规金融供给者的作用,承担“一身三任”的角色。由于农村信用社既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先天基础,也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后天动力,只能继续沿袭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加上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给其一个清晰的定位,其经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实际上,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历史包袱沉重,资本金严重不足,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不完善,管理责任难以落实,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4)农村民间金融受到压制,转入地下运营。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改革的结果是: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下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农民的消费性金融需求几乎不可能再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满足,农业生产性金融需求有十分苛刻的贷款条件,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性金融需求更缺乏来自大银行的资金保证。而且,在农村经济存款市场上,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流入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雪上加霜。

3 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初步走向市场化时期。以2003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公布为标志,这轮改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要求,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把农村信用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人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维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以来,以明晰产权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经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进行。可以预见,本轮改革完成后,诸如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将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将逐步形成农村信用社“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本轮改革的目标不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而是解决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所以在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上,一直没有多大进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特征:中国农村金融制度陷阱的理论根源

1 农村金融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而非自下而上的诱发性政府行为,更不是农村经济主体自主性行为,是外力作用,而非内部驱动,是被动变迁而非主动变迁,是政治需求而非市场需求。农信社从国有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再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均采用了政府供给主导型强制性变迁的方式。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时间成本和摩擦成本,却未必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微观金融主体的制度需求和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政府作为权力中心和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在决定与推行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既有促进农村金融效益最大化的动机,更有巩固既定经济体制和自身利益的意愿。改革的措施、速度都要与政府利益和偏好一致,微观金融主体只是金融制度的被动接受者。

2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首先,1979年以来农村经济制度的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乡镇企业的兴起,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诱发性变迁方式。结果这两次变革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变革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得到了空前发挥,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第二次变革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如前所述的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此形成了巨大反差。其次,农村经济制度的上述两次变革,都使农村经济主体的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则使农村金融组织的产权关系更加模糊不清。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农村经济制度变革路径相悖状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正规金融在农村的日益萎缩和民间借贷的产生与发展。变革后的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农户、私人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格局,对资金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农业银行和农信社由于属于“官办”,衙门化作风严重,加上小农经济本身所蕴涵的风险性与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目标所追求的资金运营规模化和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造成了农村中金融网点的收缩和农村金融业务的缩减。在此情况下,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形成了现存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3 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性,即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得到自我强化。诺斯认为,“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制度变迁会进入良性的轨道而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而要扭转既有方向,通常要引入外部变量,付出昂贵的成本。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之所以呈现政府主导特征,一方面,由创新的初始条件所决定:另一方面,创新路径选择的错误使然。首先,创新的初始条件决定了初始的创新必然是政府主导型的。中国金融创新的基础是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这种体制下的金融机构是指接受政府控制、服务于实物分配计划的政府职能部门,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既无创新的愿望,更无创新的权力。因此,改革初期,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创新,都只能是由政府来决定、组织和推动。其次,创新的路径错误使政府主导特征得以继续。中国市场取向的农村金融创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融资机制市场化、金融机构企业化、金融活动竞争化、金融管理适应化和人们金融意识的不断提高、信用观念的增强等多方面。这些方面不可能齐头并进、一步到位,因而路径选择至关重要。制度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因此,农村金融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构造有效的金融机构。但是,产权制度是组织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国有独资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是有效组织,首先是它不具有有效产权。国有独资产权无效决定了国有独资机构组织无效,进而决定了国有独资金融机构经营创新无动力,再加上国有独资金融机构在金融业的绝对垄断地位,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政府主导特征自然会延续下来。

五、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跳出供给制度陷阱的正确选择

建立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模式,也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落脚点。要跳出农村金融供给制度陷阱。让制度变迁沿理想的路径演进,不能就金融论金融,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1 推进农民组织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培植制度环境。首先,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推动农民组织化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对农民经济组织可以在税收上采取必要的优惠政策,并加大财政上的支持力度,在农民组织的建立和登记上提供便利,要特别重视对农民组织管理层的专业培训。其次,加强法制建设,构筑完备的农民组织法律体系,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5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三农”,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又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改革以前,在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对来讲是分割进行的,致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呈典型二元结构的特征。一是由城市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一是由农村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在这两个封闭社会里,不仅催生出二元的政策结构和二元的经济运行体制,而且还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分水岭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保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等一系列二元社会体制。随着城乡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和逐步深化、城乡经济相互渗透和发展,二元结构的社会格局虽逐步被打破,但由此带来的城乡差距的矛盾、贫富悬殊的矛盾、区域社会结构的矛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这些差距与矛盾不解决,建设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改革促进了“三农”的发展和变化;“三农”问题的进一步有效解决又有赖于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那么,面对“三农”,我们从30年农村改革中应该吸取哪些启迪呢?

一、继续高度重视农业

农业是农民赖以生存、农村赖以繁荣、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大力加强,决不能有所放松或削弱。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约束力,农业上不去,国民经济发展就要受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持续稳定增长,既不能停滞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又好又快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着力建设10-12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影响农业增长的因素很多,有政策的、投入的、科技的和自然的,那么什么是最主要的呢?马克思曾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是农产品产出的载体,耕地的质量与农产品产出关系极大,根据中国的国情在耕地上大做文章尤为必要。相关估计表明,近5年全国粮食作物因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年均造成的损失375亿公斤左右。中国现在大概有9~10亿亩耕地种粮食,不到30%的耕地高产田生产的粮食几乎占总产量的一半,显然是中低产田影响了粮食总产增长幅度的提升。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就显得特别重要。对此,建议国家要出“重拳”,出台一个大型建设项目,把中低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根本抓住了,基础打好了,不仅使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增长有了可靠保证,而且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质量。建议国家对农村水源、能源、道路、交通、电网、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进行重点投入和配套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实现农村“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环境、农民的生活环境、农村社区的卫生环境和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继续高度重视农民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大力提高,决不能有所挫伤和下降。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约束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失去对土地投入的来源,而且拉动内需也必然受阻。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要通过发展生产和农村经济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和就业途径。一是要坚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乡镇企业(农村工业),构建农村两大支柱产业。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农村工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协调配套发展,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它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商品生产者,一头连着商品消费者;既是城乡、工农产业的连接点,又是城乡工农产业的延伸链,具有整合和配置城乡、工农资源的功能,必将大大促进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增加农民的就业途径。三是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农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中国气候多样、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各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围绕特色、绿色下功夫,创优质名牌,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优势,开拓国内外市场,必将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人。四是发展立体农业。在中国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农业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出,通过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级循环利用的新型农业立体生产结构,使1亩土地、水面获得2亩、3亩的产出效益,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以及在农业内部化解富裕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开拓新路,无疑将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五是发展农户庭院经济。它是以家庭为基础、以庭院为规模、以可支配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资金为投入、面向市场、综合开发配置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家庭模式商业经济。它不仅有利于闭置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促进农户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富裕劳动力从事家庭经营,促进特色农业和农村手工业的发展,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继续高度重视农村

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必须大力落实,决不能有所折扣和不兑现。农村是中国最大的社区,过去由于长期重城市、轻农村,忽视对农村的建设,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断扩大,大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村建设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问题,农村建设上不去,农村安定就会受阻。改革以来,为有效提高“三农”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投入,必须切切实实地落实和实施。但这还不够,建议把新农村建设列入新时期国家全局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农村的生产建设、生活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规划、有重点和有目标地统筹解决,并把农村的“三生”建设纳入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方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为加快解决“三农”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相继作出了两大科学决策,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领会这两大决策是打开“三农”和“城乡二元结构”这两把锁的金钥匙。能否打开这两把锁,关键之关键在落实。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6

关键词:系统论,农村金融系统,农村金融改革

ReformthoughtofRuralFinancebasedontheSystemory

abstract:RuralFinanceisasystemandthereformofruralfinanceinChinachieflyaimstocoordinateandintegrateitsconstitution.Baseontheanalysesofitsexistingcharacteristics,theweaknessesandtheoutletsoftheChineseruralfinancialreformhasbeen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Systemtheory,RuralFinancialSystem,RuralFinancialReform

1.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没有停顿。2003年6月中央政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文件]和2004年8月17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发[2004]66号),完善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中心的确立,把以农村信用社为重心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尽管如此,有关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诸如农村金融的总体格局怎么安排?农村信用社的方向是什么?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怎么设定?农业银行怎么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怎么规划?怎么整合县域金融?合作金融在中国金融产业中的地位怎样界定?民间金融怎么发展与规范?怎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等等,基于各种的角度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大相径庭。然而,就现有的研究而言,呈现下面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停留在农村金融的某一个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从农村信用社的研究出发来讨论农村金融问题,以农村信用社的模式选择替代了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曾康霖,2001;王自力,2002),更多的人似乎都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就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全部,农村信用社问题解决了,金融支农问题也就解决了;二是尽管也提出要通盘考虑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一揽子规划农村金融体制构建(谢平,2001),并且也有了对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制度安排的综合考虑(曾康霖、蒙宇、刘楹,2003),但是并没有见到从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构建一揽子规划的深入探讨;更多的研究仅是就事论事,就农村信用社谈农村信用社、就农业银行谈农业银行、就农业发展银行谈农业发展银行,没有考虑各种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协调和整合;三是尽管也提出了要处理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要从需求出发探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何广文,2001;高帆,2002),但是将农村金融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展开的研究还不多见。农村金融准备的不足,导致农村金融改革系统协调能力低下,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活力缺乏,农村金融改革总是难以到位。有鉴于此,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系统论的理念引入农村金融问题研究之中,将农村金融改革置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系统和农村经济系统之中,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

2.作为一个系统的农村金融

所谓系统,就是按一定目的、条件和环境,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互相作用的若干要素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宏观和微观方面,都是若干大小系统。基于这一系统论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农村经济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农村金融可以看作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宏观经济系统的二级子系统)。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7

(一)国际经济形势

2008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繁忙的态势。2007年夏季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经济濒临衰退,发展中国家较快的经济增长有所

放缓;不断加大的全球通胀压力近期有所缓解,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通胀眼里仍较大;全球失业率总体上升,9月已近2亿;全球贸易增长放缓。

1.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从次级贷到优级贷,从抵押贷款到普通商业信贷和消费信贷的风险迅速上升,主要投资银行亏损甚至破产,金融企业惜贷和短期资金异常紧张,实体经济受到重大冲击,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预计美国8000家对冲基金公司中有30%将倒闭。

首先是五大投行的没落。3月贝尔斯登被美联储拯救,9月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并购,五大投行中仅存两家,即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获批转为商业银行。

其次是政府接管了经营困难的“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及美元信心,扩大了抵押贷款能力,但同时也扩大了政府负债,使潜在的财政负担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2.世界经济明显放缓。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4%和3.9%,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04和0.46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经济明显放缓,美国、英国经济已经出现衰退,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虽有所放缓,但增速仍较快。美国商品零售额已连续三个月下降,9月工业产值增速为34年来最大跌幅,房市依然未见拐点,消费信心持续下挫。4.失业率总体上升。受没有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发达国家失业率上升。美国失业率从1月的4.9%持续上升至8月的6.1%,预计9月到达7%,全年极有可能升至8%;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滞后性未来将有一个滞后性上升。(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1.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中国宏观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同样也受到严峻挑战和考验,先后经历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以粮食为主的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以石油为主的资源型产品价格飙升的影响,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样,经济面临着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沉着应对,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抑制了经济的过热和通胀的压力,即“两防”---防止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也先后经历了“两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一防一控”(防止经济过热和控制物价上涨)、“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全面“保增长”(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出台财税、信贷和外贸十项措施),呈现出一季一个基调的变化规律。3.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增速同比减缓3.3个百分点。其中,7、8、9月增速分别为14.7%、12.8%和11.4%,减速趋势十分明显,9月份增速为2002年4月以来月度最低水平。前8个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685亿

元,增加3035亿元,增长19.4%,增幅同比回落17.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低速增长,价格由升转降。前三季度,全国粗钢产量39095万吨,同比增长6.2%,增速同比减缓11.4个百分点;钢材产量44515万吨,增长8.1%,减缓15.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生产增速减缓,价格有所回落。前三季度,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919万吨,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减缓11.6个百分点。纺织行业生产、出口继续减速。前三季度,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增幅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5808亿元,增长7.3%,回落7.3个百分点。

近几个月,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国际金融动荡严重冲击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对工业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煤炭、钢铁等价格高起高落,国内能源和多数原材料产品价格上半年大幅上涨后,进入下半年出现不同幅度回落,10月末主要钢材品种价格比7月中旬回落2000元/吨左右,有色金属、化工及能源类产品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跌,部分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剧烈波动。全社会用电需求增幅下降。根据电监会日前的《2008年全国电力工业1-9月份统计月报》表明,1-9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67%,增长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45%,9月份用电需求增幅首次出现低于gdp增幅现象,并且电力需求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仍在持续。

5.股市运行情况。中国股市从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路狂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一年时间下跌4460点,市值蒸发2/3。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增速虽然减缓,但这其中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因素,处于起飞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中国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尽管中国也受到目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地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一是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二是中国存在资本管制,这就为中国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三是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由于有以上的良好基础,中国可以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正是在以上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下,为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变经济发展主要由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变为主要靠内需消费拉动而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二、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根据全会《公报》,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和部署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全文约1.5万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六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战略构成,它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全面、系统、深刻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强调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从战略高度强调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在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四个方面的高度,论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指出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3.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4.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六个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5.确定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应遵循的重大原则:即五个“必须”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三、农村改革发展的五大价值取向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30年不断深入、不断推进的历程。回顾农村改革发展历程,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实践走向有以下五个方面:概括为“五化”,即市场化、现代化、民主化、一体化、科学化。

1.市场化以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农村经济体的活力

一是确立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先是实行“包产到户”,确立了家庭经营形式,形成了自主经营的农户,变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迅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此后,农村多种实现形式的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活力日益增强。为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方向,即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是确立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承包经营权。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期限,起初为15年,后再延长30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全会同时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此外,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承包给农民,承包期为70年;农村水面、草场、果园、滩涂等也都实行农民长期承包经营,这些都为完善农村经济的微观主体创造了前提条件。

三是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先是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合同订购,其他大部分农产品由市场自由流通。此后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提高销价,并加强对购销渠道的管理。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

2.现代化把国家粮食安全建立在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之上

农村生产关系上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中人的要素,促进了农业生产供给能力的极大提高。但要继续增强和稳定农业生产供给能力,还必须加强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十七届三中全会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继续强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强调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强调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将有力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3.民主化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各项权益

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农村改革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承包权、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自主营销权,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真正启动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这也是农村经济民主的根本体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村民自治范围,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昭示了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美好前景。

4.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联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及治理方式。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破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思维定式。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项统筹之首,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理念,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可以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构成了新时期农村政策体系建设的新基点、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总的改革取向是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这涉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主要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

5.科学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0年,农村改革充满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推动广大农村走上科学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新农村,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新农村为了农民,又依靠农民,需要培育新农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方面内容,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通过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方位、系统化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重大的历史意义

1.将“三农”工作放在了全局和战略的地位,确立了“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

《决定》重申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强调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决定》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从五个层次概括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从四个方面阐明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贡献。高度概括了3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的五条宝贵经验。这就是“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决定》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因此,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要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这些分析,使我们对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有了全局的认识,有了战略的把握,有了紧迫的使命感。

2.全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决定》阐明了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指导思想,举纲张目,重点突出,全面深刻,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纲。

《决定》勾勒出到二二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六个基本目标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符合实际,积极稳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决定》提出了实现农村改革发展新的目标任务的五项重大原则。这是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

3.明确了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重要途径和战略突破口,作出了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部署。充满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前瞻务实、富有可操作性的特征。

《决定》提出要加强六个方面的农村制度建设,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抓好的七件大事,提出了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八大战略任务。

在制度建设、七件大事和八大任务里,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新论断、新思路和新举措、新突破。例如,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明了方向;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土地制度;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原则,明确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要求;从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农业补贴制度等方面,对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新要求;从政策支持、放宽准入等方面,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新举措;对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作出新部署等等。这一系列的突破性改革发展举措,呼应了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的新要求,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对于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4.强调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的思想原则。提出了农村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五大任务,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8

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年在安徽全省和其他省区的部分县市进行试点。20*年在总结安徽等地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试点省份扩大到20个。试点地区的乡村人口约6.2亿,占全国乡村人口的3/4以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初步遏制了农村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试点地区农民减负率都在30%左右。农民从改革中得到的好处一年在300亿元以上,考虑到治理乱收费等因素,实际减负效果更加明显。

二是农村税费制度得到规范,初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试点地区实行了以农业税及附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制度,初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将农民负担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三是密切了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规范税费制度,改进征管办法,不仅把基层干部从过去繁重的催粮收款中解脱出来,而且从制度上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干群矛盾,减少了农村不稳定因素。

四是促进了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税费改革推动了乡镇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推动了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村级组织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得到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三年来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各地按照中央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周密制订改革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是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前提。税费改革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根据中央的政策和部署,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制订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只有把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实做细,改革试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第二,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是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条件。税费改革的过程是各方面利益调整的过程,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这不仅是搞好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条件,也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

第三,推进配套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税费改革必须与其他各项改革配套进行。只有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改变“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局面,才能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第四,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是顺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要求。税费改革是一项新的事业,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改革试点的时间还比较短,许多问题还在研究和探索之中。把税费改革引向深入,必须在认真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依靠群众,尊重农民意愿,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二、认真研究解决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的突出问题

在三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实践中,一些地方的农民负担得到了切实的减轻,但农村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暴露出来。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任务。

第一,关于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多的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减轻农民负担,重点是减轻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农民的负担。由于近几年粮食持续供大于求、价格低迷,主产区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困难,负担水平相对较高。这次税费改革实行税随地走,原先按人头分摊的收费改为按田亩分摊,加上有些地方计税面积、计税产量和计税价格偏高,一部分种地较多的农户负担相对加重。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农村税费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多的农户负担重的问题。一是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减轻粮食主产区和种地农民的负担,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基本政策取向。中央和省两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要重点向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倾斜。二是严格按照中央的规定,合理确定计税面积、计税产量和计税价格。计税面积要以第二轮土地承包确定的承包面积为依据。计税产量和计税价格过高的,要实事求是地予以调整。三是确保改革后每个农户的负担水平都有所减轻。这要作为一条硬杠杠。对种地较多的农户可以考虑实行减免税等办法,把他们的负担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如果改革后负担出现加重的,一定要调下来。四是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各种补贴,要重点照顾主产区和种地多的农户。

第二,关于农业特产税问题。农业特产税是在粮食短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出台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的关系,促进粮食生产。目前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农民增收困难,需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压力,并把我国有优势的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也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征收农业特产税,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也不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特产税税源分散,情况复杂,计算和征收十分困难,很容易造成平均摊派,激化干群矛盾。因此取消农业特产税,应当成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又一项重要措施。现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具备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条件,这些地区可以取消农业特产税。但少数地区现在要一下子全部取消还有难度,因为一些特殊农产品(如烟草、原木等)特产税已经成为这些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取消农业特产税后如何弥补这部分财政缺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这个问题上不强求一律,由各省根据本地情况自主决定。一些目前尚不能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的省区,要逐步缩小征收范围,降低税率,创造条件,最终取消农业特产税。

第三,关于乡村债务问题。乡村债务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在这次税费改革中,由于精简机构,调整职能,堵住了向农民乱收费的“口子”,乡村债务的问题集中地暴露了出来。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乡村两级债务已达到3600多亿元。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仅影响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也直接影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由于负债数额大,负债面广,情况复杂,化解难度很大。对这个问题我们既要认真对待,积极稳妥地解决,但也不能草率行事。总的要求是:防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年化解。一是要坚决防止发生新的债务。乡村办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取消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纠正脱离实际向基层下达税费任务的错误做法。二是要真正摸清债务底数。分清债务形成的原因,明确债务人和债权人,在此基础上区别情况,根据债务不同性质和还债能力,分期逐步归还。三是不准突击清收税费尾欠。对改革试点前的税费尾欠不能搞突击清收,以防止激化干群矛盾,干扰税费改革试点正常进行。四是不能把乡村债务分摊到农民身上。化解乡村债务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农村财务制度。近年来,一些地区在化解乡村债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农业部、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等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抓紧制订指导性意见,切实解决好乡村债务问题。

第四,关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必须改革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方式,更多地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过去我们通过建立粮食风险基金等方式,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但主要是补在流通环节,农民直接得到的好处并不多。这几年,我们在退耕还林、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振兴大豆产业等方面,探索了一些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办法。对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与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必须统筹考虑。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把对流通环节的补贴逐步转变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补贴的方式要尽可能简便易行,最大限度地方便农民,让农民得到实惠。补贴的资金要多渠道筹集,逐步扩大资金来源。安徽等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试点。要继续探索,及时总结,逐步扩大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范围。

三、加强领导,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中央决定,今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推开,这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彻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推动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做好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各地情况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很大,目前改革还属于试点阶段,改革方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由于改革涉及面宽,政策性强,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工作难度相当大,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通盘考虑,精心设计,周密部署。改革还将触及农村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稍有不慎,会引发出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积极、稳妥地做好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不只是试点范围的简单扩大,而且要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好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有些问题,今年开始试点的地区会碰到,先行试点的地区也没有完全解决,还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全国推开,但仍然属于试验阶段。这主要考虑到:一是现在的农村税费改革还不彻底。这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取消一切不应该由农民负担的税费,彻底减轻农民负担,现在的方案还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二是目前的改革政策还有待完善。有些政策还需要深入研究,一些突出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三是如何从根本上制止农村各种乱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现在还缺乏有力的措施。另外,国有农场、林场等特定地区和对象的税费改革怎样进行,也还没有拿出具体的办法。同时,从长远看对农业和农民的税收体制如何设置,更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加深对农村税费改革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把这项工作搞好。

第二,落实政策,精心部署,扎扎实实做好试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要按照中央的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地制订改革方案。新试点的地方更要认真做好改革的数据测算、方案制订等基础工作。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农业税及其附加不准超过国家规定的税率上限,不准超范围、超标准进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不准在农业税及其附加和“一事一议”之外对农民进行任何形式的摊派和收费。国家规定的税率上限不是要求各地都要达到的,我们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尽量降低农业税的税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把税费改革的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加强对从事改革试点工作的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衡量农村税费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做到“三个确保”。无论是新试点的地区还是先行试点的地区,都必须把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作为基本要求,把减轻农民负担真正放在首位。

第三,加大力度,整体推进,搞好配套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能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关键取决于配套改革。近三年,试点地区虽然在配套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总的看,力度还不够,机构膨胀、人员过多的问题在不少地方还很突出,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和隐患仍然存在。因此,在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教育体制和政府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财力向下倾斜、经费缺口上移”的要求,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村级收入管理。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精简教师队伍,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国家财政今后每年新增加的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订具体办法,把中央的这一决定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实施范围,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第四,明确责任,严格监督,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党委、政府都要把它作为一件大事,摆上突出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对改革方案和重要政策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实施;对涉及面广的各项配套改革,要加强协调,周密安排;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妥善解决。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出发,齐心协力,主动配合,积极做好工作。要抽调精干力量,充实税费改革的工作机构和队伍。要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体制。加强涉农收费管理,全面实行收费项目、标准公示制,完善群众查处反馈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度。建立和严格执行税费改革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侵犯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先行实施改革试点的省份,要对照中央的有关政策开展一次“回头看”,全面检查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使农村税费改革真正见到成效,让农民群众满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9

作者简介:何凤林(1986-),女,教育学学士,巴中市南风小学,教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起点是农村改革。以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改革都走过了三十年,古语有云,三十而立,三十是成熟的标志。而就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之处带来极大改革福利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我国当前的现实,农村劳动力流失与大量土地撂荒的现实刀笔改革。

一、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2005年是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个节点。1978-2005年,我国的农村改革以放权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政府逐渐从无所不包的现代家长转变为客观指导的科层制政府。在2005年之后,农村改革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为主。而这一转变最主要的表现则是农业税的取消。农业税已经在我国延续了近2600年,2005年,《农业税条例》废止,标志着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减少干预到提供公共服务的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更是形成了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而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一决定具有极大的历史功绩,其不仅理顺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的关系,而且达到了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目的。不仅在经济上保障了农民的物质利益,也客观的提高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经过数十年的摸索,改革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召开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重点讨论了农村问题,全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并经过全国人大投票表决写入了宪法,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基石。

党的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充分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通过农民股份合作等形式,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收益、抵押、担保和继承权。同时提出,保障农民的宅基地,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同时在慎重的前提下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转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运行。为农村进一步改革提出来了方向。

二、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

(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根据法理,法律并未被创造,而是被发现。我国确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并非来自法学专家的创造,而是对较为先进的安徽小岗村土地改革模式的法律表述,因此,我们在确立进一步改革方向之时,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进行改革,当前,诸多地方已经试点了农场制改革,即多家农村承包土地交由一人耕种,其他人参与分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能够极大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这一实践需求,进行配套的制度设计。

(二)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倘若三农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的现代化、中国梦等构想都只是空中楼阁。而解决的关键,便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当前农村之所以劳动力流失,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城市将诸多资源集聚,而削弱了农村的竞争力。为此,我们的改革设计应当以平衡效率与公平为原则。市场化具有天生的逐利特性,当市场化改革到一定程度,农业反而成了低效率行业,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差距也就此拉大。

(三)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农村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其根源便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行政模式,这一模式在当前已经证实是失败的产物。为此,我们应当以市场化为改革的基本方向,逐步理顺农村基本生产关系,放活微观经济主题,促使农民资助经营,从而释放农地巨大的生产力。当然,由于农地属于特殊的国家资源,完全放开将不利于政府调控,为此,应当在保证农民理性决策的前提下,对农地流转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诚如国家所言,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新阶段的发展趋势展望和对策建议

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可以看出,中央一直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减税、免税再到农业补贴,尽力为农民、农村与农业注入活力。在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方向必将是:改革农地政策、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重申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从而发挥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农村土地亟待改革。众所周知,我国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承包的权利,农民承包权利的流转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然而,为了扩大生产,农民往往面临着资金困难,而农地又是农民手中最有价值的财产,倘若不能发挥农地的集资功能,相当于浪费社会资源。为此,应当建立适当的流转制度,在保障农地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将农地进行有计划的抵押、交易。从而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其次,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应当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增加县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将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同时,应当进一步探索既能激发农民积极性,又不至于出现依赖心理的农业补贴政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完善,政府应当倾注更多的热情与精力。

再次,切实解决阻碍城乡统筹的体制性因素。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应当加快城乡二元体质的破除,建立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劳动就业等新格局。此外,需要通过城乡一体的生产要素市场,资金人才市场进行有力的补充,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的理想状态。切实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完善行政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篇10

一、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发达的省市逐渐开始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比如,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随着《农业部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各地不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设置、资产量化、股权管理等。目前,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指导文件在我国已有14个省份进行了下发,并有将近27个省份开展了改革试点。2016年初,全国已有6.7万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止到2017年又增加了1.43万个村,量化资产总额共增加了2840亿元。2017年陕西省西安市?邑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做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工作。?邑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开展,市级、区级试点村共16个,后期相继发展71个贫困村、5个非贫困村加入产改试点工作行列。截止2017年12月31日颁发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证书37个,16个试点村已全部按要求成立合作社,已在金融机构开户注册的合作社23个。同时,于2017年9月初筹建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9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一楼设置产权交易大厅,二楼设置办公科室和仲裁大厅等,在10月11日区举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证书首发仪式上为西安荣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安沃野种养植专业合作社、西安和融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新型经营主体颁发了第一批土地经营权流转证书,流转面积1467.2亩。

总的来看,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组织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达省(市、区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较快推进

截止2016年底,针对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这5个省市而言,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已占全国总数的95%。因为这次改革主要在有经营性资产的村镇,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开展,这些村经营性资产较多,因产权不清引起的问题矛盾也多,群众对改革的呼声较高。

(二)村级资产逐步实现折股量化

经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对于那些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来说,村级资产逐步实现折股量化。2017年底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量化资产总额达到4671.8亿元,占村级账面净资产总额的45.3%,与2016年相比,足足增加了2.5个百分点。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后,以往福利分配的分配方式逐渐被按股分红分配取代。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的村级分红具有较大的波动。2016年,平均每股分红金额为662元,截止2017年平均每个股东分红增加了152元。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难题

虽然我国在不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然而却由于法律等制度的约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健康发展,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如何划定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范围

确定“集体”的边界是划定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范围的关键。就目前情况来看,尚不清楚“集体所有权”需要落实到哪一个层级。人民公社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农村土地和其他集体资产实行改革的基本依??,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生产队。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法律上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需要落实到哪一个层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

(二)如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成员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构成,然而目前对于如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还不清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在2003年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首次提出。“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在《物权法》的第五十条规定已明确指出,但是对于如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从现实来看,大部分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传统观念、乡规民约以及历史习惯等,仍处于乡村自我管理的状态,拥有较浓厚的“乡土”色彩。

(三)改革后的集体资产管理组织如何构建

对于已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集体经济组织,各地对于如何构建改革后的集体资产管理组织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由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确认并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二是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将其登记为社区股份合作社;三是按照《公司法》登记为企业法人。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实行改革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中仍依托原有的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资产状况有序推进。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分析了解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制度

我们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改革分门别类,从层面上来讲,可以把乡村和乡镇级别的改革主要以乡村作为主要改革点;从时间上来讲,可以把是否在撤销行政村建制的改革,主要以撤销后的改革作为主要改革点;从资产的构成层面来讲,可在存量折股型和增量配股型改制。存量折股型,将原村级集体存量经营性净资产,按一定的标准折股量化给村民,村民按所得股份享有收益分配;增量配股型,在量化集体存量资产同时,吸纳农民现金入股,增加资本总额。并以前者作为主要改革点。

(二)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管理办法

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快速有效的发展,对其采取清?a核资以及资产评估手段是尤为重要的,如何做到“未雨绸缪”,是这项改革中首先要想到的问题之一。此项计划的实施,需要在不同的村和乡镇以及区县分别设置工作点,主要工作内容在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的清产核资中,能够及时的解决相关问题,例如,村账目不清、内容不符、账目遭到破坏甚至销毁;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和村委会有资产移交手续,合作社行使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经营权等一系列的问题,能够提前明晰此项工作的各项流程和涉及事物,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计划能更好的推行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范围”工作及其注意事项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所保证实施的一切手段和措施能公正、有效的进行。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格成员”范围俨然成了不可忽视的一个步骤。所谓“资格成员”,就是要确保让有资格的成员不被忽视,以及避免没有资格的人员浑水摸鱼。自古以来,任何体制改革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现代化的体制改革也不例外。接下来,就如何开展此类工作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所谓集体经济,是自古以来不同时期的组织成员所积攒的成果总和。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范围,理应要分门别类的在不同的人民群体中展开。

第二,经济组织所在成员享受相关政策的同时理应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义务和所应做出的贡献。

第三,“资格成员”范围中的群体类型众多,在实施工作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无差别对待”原则,不能因人而异,避免产生测评标准不统一的此类问题。

第四,确保工作过程的“透明性”。工作过程中涉及群体较多,群体种类差异较为明显,所以为确保工作可以高效有质量进行,工作过程中的公开性可以让人民运用主观意识作出选择,使得结果更加具有公正性。

第五,应尽量避免极特别“以多欺少”的情况发生。过多人民群体共同存在的过程中,其种类差异性和多样性就意味着每个群体之间必然存在竞争。在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切身维护至每一位成员的利益。

(四)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

农村改革发展任务重、难度大、影响广,尤其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业务性强,为给农村一系列重大改革提供基础保障,必须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在陕西省区县级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尽快完善乡镇普遍缺失的农村经营管理体系职能,实现乡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有健全的服务组织、有固定的服务场所、有规范的服务制度、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有良好的服务手段,确保各项农村改革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