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0:25

通货膨胀定义篇1

本文共分四部分。开篇阐明对通货膨胀作出定义的必要性。第一部分通过引述上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其缺陷,进一步阐明下定义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列举了历史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的案例;第三部分通过对所列举案例的分析,得出通货膨胀的实质并非弗里德曼所讲的货币现象,而是一种现象;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得出的结论为依据,提出一些解决通货膨胀的浅见,认为解决通货膨胀的根本在于分配结构的控制。

关键字:通货膨胀定义本质治理

正文

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话国家出现了10%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与衰退并发的滞胀。在严峻现实的迫切要求下,西方对通货膨胀的出现了一个高潮。各种关于通货膨胀的汗牛充栋,五花八门。维也纳理工大学教授赫尔穆特弗里希把这些整理出来,系统地加以研究。发现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的通货膨胀理论,都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概念未经进一步说明就加以使用了。”

新成立以来,也曾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然而对通货膨胀讨论时所使用的定义不是引用西方的定义,就是从马克思的“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造成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中演化来的。并没有给通货膨胀作出一个合理的定义,只不过对通货膨胀稍加解释就展开了研究。“然而,有关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始于对它的解释,而始于给它下定义的尝试。”因此,确切地定义通货膨胀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拟通过历史上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缺陷的分析,作出通货膨胀合理的定义。

一、已有的通货膨胀定义及其缺陷

通货膨胀的定义形式繁多,众说纷纭。m布朗芬伦纳和FD霍尔兹曼把起归纳为四种类型:

(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普遍的超额需求状况。

(二)通货膨胀是总的或人均的货币存量或货币收入的增加。

(三)通货膨胀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物价水准上涨,它的预期是不完全的,它会(通过成本提高)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它不会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它比某种“安全”速率变动地更快一些,它由“货币”方面的问题引起,它是扣除了间接税和补贴的价格度量,而且它是不可逆转的。

(四)通货膨胀是由外汇汇率或黄金价格度量的或是由黄金超额需求或官方汇率的外汇额需求表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

以上四种定义从不同角度给通货膨胀作出的定义,正如寓言“瞎子摸象”所描述的,大家虽然都摸到了象的一部分,但谁也没有说出象的全貌。

前两种定义从商品价值出发,出发点是正确的,至少是希望从本质上给通货膨胀予以揭示。但其均以某一种原因给通货膨胀作定义,难以使人信服。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样的,以某一种原因作定义是不全面的。第三种定义是以外部标志为根据的通货膨胀定义的扩大形式,它要求通货膨胀定义具有某些特征,事实上只是一种描述,而非定义形式。第四种定义强调一般物价水准的对外上涨。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其适合开放经济,但其参照系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完全舍弃了通货膨胀内在本质的体现。

除以上四种定义外,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一般把通货膨胀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定义为: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并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虽然其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再分配,与分配形式联系起来,找到了通货膨胀的本质,但其以纸币发行过多为原因,并不确切。且把通货膨胀归结为“有利于资产阶级”,更需商榷。过去我国也曾用过这个定义,但以后对其作了多次修改,,一般定义为: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对通胀的研究已经表明,引起通胀的原因不止货币供应量过多一种原因。

另外,人们比较广泛接受的一个使用的通胀定义是:通胀是一个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等价地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这个定义指出了通货膨胀的外部标志。因其没有述及通胀的原因及效应,因而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但是这个定义显得非常模糊。为了使其精确,,必须附加以下三个条件:

1.这个定义指明通胀不是什么;

2.必须强调通胀指的是一般物价水准即所有价格的加权平均值的上涨;

3.最好不要把年低于10%的物价水准上涨率称为通货膨胀,在什么样的物价上涨率称得上“通货膨胀”,这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这显然是一个客观标准。

前文已经述及,这个定义非常模糊,而正是这种模糊,使得人们愿意接受它。没有必要述及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效果,正是这个定义的精明之处。这样一来,便避免了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持不同见解的人们的攻击。但是,它仅仅是以外部标志来作定义,没有涉及通货膨胀的本质,使得人们在研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感,并没有起到一个定义的作用。而且,它需要解释才够精确,它的解释中,到底要把怎样的物价上涨率称为通货膨胀,还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敏感程度。并没有一个标准。所以,这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定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所有有关通货膨胀的定义,都不是很令人满意的。以下本文通过历史上通货膨胀的案例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实质,期望以此为出发点,尝试给通货膨胀以合理的定义。

二、上几个典型的通货膨胀案例

许多人认为通货膨胀是纸币条件下的特有产物,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这种看法是很不确切的。以下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中,有纸币条件下的更有金属货币条件下的。这要求我们更深刻地探求通货膨胀的本质。

(一)古罗马的通货膨胀:铸币成色下降的恶果

公元138-301年,古罗马军服的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至3实际末,小麦价格——物价水平的主要标志——涨了200倍。这一次通货膨胀,无论如何也不能归罪于纸币,因为纸币要到其后1000年才出现。

古罗马实行的是金属货币制度,包括金、银、铜和青铜。政府财政基本上采用现金形式。帝国的皇帝们为了强化他们对资源的控制,相继削减铸币尺寸或在铸币中添加贱金属。同时却希望凭这自己的权威保持其价值不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种违背的行为在罗马帝国代代相传,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铸币贬值,物价上涨。公元235-284年,古罗马陷入无政府状态,通货膨胀臻于极致,铸币急剧贬值。在公元253-268年之间,银币的含银量还不到5%。

(二)黑死病与价格行为

14世纪中叶,欧洲普遍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在3年的时间里,物价至少翻了一番。作为通货膨胀,这一时期并不引人注目,值得重视的是它的背景——黑死病。这是一种能致人猝死的病疫。在当时,此病夺取了2000万人的生命,是当时整个欧洲人口的1/3。在病疫流行期间,商品的价格出现了突然的、短暂的下降。原因很明显,人口锐减导致需求下降,而流通中的货币及商品存量却基本不变,但幸存者的需求却是有限的。而随着疫情的过去,物价又回升了。原因是储存消耗殆尽,同时由于人口减少,产量随之下降——因为生产者的生活条件恶劣,因而生产人员减少的数量远大于有稳定需求的富人。

(三)西班牙:白银与价格革命

16世纪,西班牙物价上涨4倍多,年上涨率1.5%,贵金属过剩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根源。1501-1600年,由墨西哥和秘鲁神话般的矿山产出的1700万公斤纯银和18.1万公斤纯金涌入西班牙。除官方渠道,走私的数量估计相当于官方进口的10%,相对于已有的储存,来自新世界的金银可谓数额巨大。无论如何,贵金属的涌入掀起了一场价格革命。这次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缓慢,没有对西班牙的各个经济部门产生什么。想想年增长率1.5%,这在来说是经济过程中一个再合适莫过的数字了。它证明了这样一些观点:

1.货币不等于财富;

2.和缓的通货膨胀可以和经济增长兼容;

3.白银减缓了制度变革的压力;

4.以贵金属为保证的货币制度并不能预防通货膨胀;

5.西班牙最终没有留住海外流入的金属;

6.始于西班牙的通货膨胀扩散到其贸易对象;

7.对经济规律的懵懂无知并不妨碍人们自行其事;

8.货币幻觉尽管充满了神秘,但如果人们警惕周围的变化,其迷惑性必将大大降低。

(四)德国:经典的通货膨胀

1923年间德国的经济状况——恶性通货膨胀,迄今为止只有1946年的匈牙利和1949年的出其右。

1923年12月,以战前价格指数为100,德国40中基本商品的价格指数达到143×10。沃伦教授和皮尔逊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柱,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

德国在一战败北之后,丧失了1/7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各种共行及产品均减少,同时按1921年金马克赔偿1320亿赔款。在操作中,德国不得不靠发行纸币来度过难关,结果是陷入灾难的深渊。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它们又很快贬值,从而债务人得以有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新富”们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旧富”们面临崩溃。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家庭生活在此不公平中受到致命打击。

(五)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下的通货膨胀

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就已走上了通货膨胀之路。革命后,为了保障政权,必须控制国家资源。因此,前苏联印发纸币,维持庞大的预算开支。在1918-1920年间,反动力量很快聚集,发起反扑,此时前苏联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品总量短缺,再加上连年战争,使生产得不到恢复,战时共产主义的分配物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于是黑市猖獗,物价飞涨。

三、通货膨胀的本质及定义的探索

古罗马和西班牙的通货膨胀给那些只注意到通货膨胀时代始于放弃金本位制的时期,并因此而主张恢复金本位的人以沉重打击,金本位并不是防止通货膨胀的天然屏障。即使金银充当货币,它们成色的降低或数量的急剧增加都会导致自身的价值降低,物价上涨。这点符合基本的供求规律,也与纸币条件下流通中纸币过多而导致物价上涨的本质是相同的。比较黑死病时期的价格行为,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即不论是货币数量主动增加还是社会产品的减少,抑或是两方面同时进行,它们的失衡即只要社会产品总量小于货币数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这一结论是货币发行过多导致通货膨胀的深化。把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从单方面扩大为两方面。德国1923年间的经济状况和前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通货膨胀分别从两方面对此做出了证明:一个是滥发纸币,一个是物品供应不足。无论什么时候发生通货膨胀,我们都可以注意到它最直观、最深刻的影响是它的不公平――有人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有人面临崩溃。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本文拟假设这样一个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工资和货币量、价格是密切相关的,是即时变动关系。任何商品都有其内在价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货币量应是与生产各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总量一致的。这就是说,无论有多少货币,都可以把它们均摊在社会劳动总量上,而劳动者则以其劳动的多少获得相应的收入。在前文所假设的条件下,虽然货币量与社会劳动总量不平衡时会导致物价波动,但物价的上涨与下跌只不过表示分配在每单位社会劳动量上的货币的增加或减少。由于工资和货币量的即时变动关系,每个劳动者手中的货币数量因为其劳动量的不变而紧随货币总量变动。其消费水平并不以货币的多寡而决定,而决定于其劳动的多少。物价变动并不影响消费水平。但实际情况是,每发生通货膨胀,几乎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这是现实中,工资制度、分配制度滞后及一些现实原因,使工资不能与货币量及社会总劳动量一致即时变动的缘故。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货币学派的领头羊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他所谓的货币现象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成长可以使它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且不说其相反情况――产量突然降低引发通货膨胀,就新的事实也对此提出了挑战。美国90年代中期货币供应猛增,但并没有随之而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80年代中期,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央银行制定货币增长目标。但实验刚刚开始之际,市场采取一系列新的――从货币市场账户到划拨――所引起的大变动,几乎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已起不了作用了。这些新技术条件下的事实说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是不成立的。通货膨胀的本质仍须进一步挖掘。

以上事实和假设说明两个问题:一、货币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二、即时是纯粹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导致的物价上涨或下跌,在前面假设的社会中,并不影响消费水平。这就是说,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来审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社会效应。”“它是这个世界上的头号窃贼。它不声不响地从寡妇、孤儿、债券持有者、退休人员、年金受益人、人寿保险受益人手中窃取财富。小偷、抢匪、贪官污吏等所掠走的财富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通货膨胀的祸害。……它不光是江洋大盗,同时也是慈善的施舍者,它是这个世界上最慷慨的施舍者,惠及债务人、囤积居奇者、不动产所有者、政府及普通股票长期持有人。通货膨胀对债务人、不动产所有者的赠与超过了所有慈善事业、捐献、捐赠的总和。”

既然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货膨胀已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不是弗氏所说的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那么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拟如此考虑:通货膨胀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不在于物价变化本身,而集中在它的社会效应上。由于一系列社会机制的影响,物价的变动总是比较超前,而工资、债券收益等等却对其的反映总是滞后。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社会上各种人――消费者和商家等之间的矛盾计划,和谐的社会关系被破坏。

鉴于此,笔者认为通货膨胀应该如此定义:通货膨胀是物价发生变化时,社会各阶层,各种社会角色的利益分配发生变化,生活标准,消费水平,社会关系因之而发生变化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四、通货膨胀治理的浅见

在此定义下,物价上涨并不等于通货膨胀,只是通货膨胀这个的一部分。解决通货膨胀的思路在此定义下得以拓展。一方面考虑物价为什么变化,一方面考虑社会制度对其的,例如信用制度、分配制度、工资制度等。关于物价为什么变化,一直以来是人们的重点,而社会制度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则需要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笔者认为,条件下,首先实现完全货币化是可以缓和货币问题的压力的。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用下图表示:

L

Gnp

B

i

C0

C

Y

S

i

B-中央银行

L-银行贷款规模

C-现金发行总量

i-全社会投资规模

Y-个人收入

C0-消费

S-储蓄

Gnp-国民生产总值

纸币条件下,由于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使得上述过程中,Y≠C0+S,出现现金漏损率的概念。不但给央行测算货币流通速度增添麻烦,而且使得货币总量的控制变得困难。使用电子货币的好处之一就是使得Y=C0+S。间接融资机构可以更好地控制信贷规模,央行也可以更精确地货币流通速度;其次个人工资通过电子划拨方便及时发放,可以更加有利地使个人工资与物价水平联动。

电子货币可以解决货币存量的初步问题。更深层次的货币存量还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流量,它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同时还受商业银行行为影响。应当说,处于阶段的,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是巨大的。在理想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边际消费倾向为0。在这种状态下,一切社会关系平衡,应该是简单而明了。可以肯定,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关于宣称自己已经达到这种状态。发达和欠发达的差别只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因此,人们的需求仍须逐步满足。要用宏观手段来平衡消费和储蓄的结构,用合理的手段控制好消费的需求弹性。一旦消费不和谐变动,储蓄就会紧随其后,此时必然发生财富的“双重转移”即“一方面是消费品从储蓄者转移到消费者整体中去,另一方面是财富从生产者整体方面转移到储蓄者手中去,但消费总量则保持不变”。随着双重转移的发生,分配结构发生变化,其中伴随着物价的变化,终将导致发展的不稳定。由以上可以看出,控制分配结构是关键。前人研究物价控制较多一些,物价平稳了,则分配结构平稳,社会关系也会很和谐。现在我们找出了通货膨胀的症结所在即整个社会的分配结构和价值传导机制,在以后的研究上,就这分配结构和价值传导机制的控制展开研究,必将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主要资料:

《通货膨胀》(奥)赫尔穆特弗里希著费方域译商务印书馆1992版

通货膨胀定义篇2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性GaRCH模型

1.引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这一指标不仅影响着政府制定货币、财政、消费、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时也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Cpi的波动性研究,即是了解通货膨胀的波动性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尽管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有重要影响已成为共识,但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Firedman(1977)认为较高的通货膨胀会导致更大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Ball(1992)完善了Friedman的观点,认为由于公众不了解政策制定者的偏好,政策制定者的偏好不确定性只有在通货膨胀较高时,才会影响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很多研究支持Firedman的观点。Grier等(2006)对墨西哥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通货膨胀会增加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Karahan(2012)通过对土耳其Cpi数据分析表明,通货膨胀导致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支持了Friedman的观点。

另一方面,Cukierman和meltezer(1986)认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能够导致通货膨胀以及较低的长期经济增长。thornton(2007)对12个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经济体都强有力支持了Friedman的观点。但对于通胀不确定性对通胀的影响的证据较不一致,一些国家较高的通胀不确定性会导致较高的通胀率,但一些国家会导致较高的通胀率。Balcilar等(2011)利用线性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GaRCH模型对G3国家通货膨胀及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研究表明。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相互的积极作用,分别支持了Friedman和Cukierman-meltzer的观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波动,我国国内生产、生活物资价格在上涨中存在波动,公众对未来物价的预期呈现出不乐观趋势,各级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货膨胀问题成为近年来公众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通货膨胀及其波动性关系出发,利用GaRCH模型计算通货膨胀波动性的衡量指标,并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通货膨胀与波动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得出结论。

4.结论

同国内外许多研究所证实一样,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波动率是紧密相关的,根据上述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的数据支持Friedman-Ball的假说,即通货膨胀对导致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可能的原因从货币政策来考虑,我国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的目标之一是通过指定货币政策来达到提高国民收入的目的,由于公众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是政策原因还是由于货币的随机扰动所形成的的,因而无法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因此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高波动性。在这种波动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货币政策的出台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增长,直至公众认识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政策引起的并采取相应行动。因此,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不是通货膨胀波动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

第二,对于政策运用的意义。通货膨胀对经济体产生重要影响,政府部门能通过货币政策调整通货膨胀水平进而来影响经济表现。通货膨胀的波动性对通货膨胀不存在因果关系,其原因可能是我国投资者对于利率不敏感所导致,因此,在运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时,不应该仅从货币政策干预,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第三,对于政策目标的意义。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通货膨胀波动,因此,在通货膨胀较高时,会导致通货膨胀波动,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具有不确定性,无法了解政策走向或者分析出货币的随机波动性,因此厂商会放弃签订长期合同,使得投资风险增大,导致投资减少,进而就业减少,从而导致长期的产出减少。无论是实践中还是西方经济学经典理论,一个经济体不可能实现“低通胀、高增长”的情形,因此,应该将经济政策倾向于“较低通胀,适度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Friedman,m.nobelLecture:inflationandUnemploymen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1977,85:451~472

[2]Ball,L.whydosHighinflationRaiseinflationUncertainty?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2,29:371~378

[3]RobinGrier,KevinB.Grier.ontherealeffectsofinflationandinflationuncertaintyinmexico.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Volume80,issue2,august2006,478~500

[4]Cukierman,a.andmeltzer,a.atheoryofambiguity,CredibilityandinflationunderDiscretionandasymmetricinformation.econometrica,1986,54:1099~1128

[5]Johnthornton.theRelationshipbetweeninflationandinflationUncertaintyinemergingmarket.economiesSoutherneconomicJournal2007,73(4),858~870

[6]mehmetBalcilar.onthenonlinearcausalitybetweeninflationandinflationuncertaintyintheG3countriesJournalofappliedeconomics.VolXiV,no.2(november2011),269~296

通货膨胀定义篇3

[关键词]货币;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述评

2007年我国居民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2008年1季度Cpi上涨高达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创11年来的新高。通胀的袭来给全社会民众都带来了福利的损失,实际收入的降低和自有资产的缩水,尤其是对中低收入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痛苦感受。面对通胀,政府不仅要控制物价的上涨,还要制定适当的政策缓解通货膨胀对社会公众造成的福利损失。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正确计量是政策制定的一个主要依据,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述评

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货膨胀的成本较为隐蔽,经济学家将其归纳为鞋跟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的加剧、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混乱,以及任意的财富再分配等,这些成本在理解上虽比较直观,但是在总量上如何衡量却是一个难于回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意义上的成本才可以被称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1967)认为由于持有货币能够产生直接效用,而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故通货膨胀必然会对个体造成福利损失,这种个体的福利损失就称之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Sidrauski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定义意味着,无论通货膨胀是预期还是未预期的,只要存在通货膨胀就一定存在福利成本。当然,关键问题是合理地度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从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度量自Bailey(1956)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至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Variableapproach)以及基于mcCallum-GoodfriendFrame-work的估计方法。

1.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估算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弗里德曼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认为,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为保证完全竞争的均衡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名义利率必须等于零,此时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扭曲最小。因此,最优通货膨胀率是使得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通胀水平。当经济中通胀率高于最优通胀水平,即名义利率大于零时,货币均衡配置不再是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此时社会福利下降从而产生福利成本。Bailey(1956)认为通货膨胀就像是对货币征税,货币征税(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就是位于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上方之间的面积。当生产货币的社会成本为零时,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逆货币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即名义利率从i减少到0时所能获得的“消费者剩余”,这一推论与Friedman的最优货币数量法则相符。

随后,很多学者在Bailey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如marty(1967)得出了在有产出增长和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结果。Barro(1972)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人们的交易成本,人们会加快支付的频率,也会减少使用货币来进行交易。因此,他重建了货币需求曲线,重估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Craig和Rocheteau(2005)先利用Bailey(1956)的方法,通过log-log型货币需求函数和semi-log型货币需求函数计量了在传统方法下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指出Bailey(1956)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假设掉外部性、一般均衡效应(generalequilibriumeffects)和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effects)的局部均衡模型,它一个重要的隐含假设是实物资产的报酬率与通货膨胀无关。

消费者剩余方法虽然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计算方法,并开了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先河,但这一方法由于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因而无法对个体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无法对形成宏观的加总的个体进行推测和判断。与此同时,这一方法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如一些学者认为即使通胀率为零,名义利率仍可能为正,这样持有实际货币余额仍然可能有正的机会成本,无效率仍然存在。因此,以通货膨胀率为纵轴计算货币需求曲线下方位于零通胀率和另一通胀率之间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可能低估实际的福利成本。如Foster(1972)计算了完全预期为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小于产出的0.05%。Garfinkel(1989)得到4%的通胀率相对于零通胀率的福利成本为国民收入的0.3%。这些估值远小于其他经济学家的估计。Laidler(1990)认为消费者剩余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当名义利率改变时,货币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变,只是沿着货币需求曲线移动。这就需要假定实际余额的边际效用独立于其他商品的需求,而这一假设条件事实上限定了这种计算方法是一种局部均衡的方法。Gillman(1995)指出了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Bailey认为在稳定价格时的福利成本就是为零,但是,这种认为的零福利成本和真正的零福利成本却有很大的不同,其差额有时竟可以高达50%。基于这一方法存在的缺陷,一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这一方法主要用来进行补充性说明。

2.基于Sidrauski模型的补偿变量法(CompensationVari-ableapproach)。这一方法在Sidrauski模型(1967)的基础上应用了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Sidrauski模型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由于这种内含货币效用函数方法允许我们根据一个符合经济人最优行为的货币需求模型来计算通货膨胀的成本,从而使通货膨胀升高所引起的实际货币持有额下降直接表现为个人效用和福利的变化。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则思想认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肯定会影响人们的福利状况,很可能使一些人受损,另一些人受益,多数情况下很难实现帕累托最优,此时关键是如何对受损者补偿,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改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补偿变量法认为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就是在某一通货膨胀水平下,应补偿给家庭多少额外的收入才能使家庭在给定利率的均衡状态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与名义利率等于零时的效用水平相等。这一方法考察了通胀给社会中每个人所带来的获益或损失,从而增加了必要的微观基础,为我们从个体效用函数出发,分析在预算约束和资源约束下计算通货膨胀的稳态福利成本提供了一个方便好用的框架。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了普及。

Lucas(2000)用收入补偿的思想,以Sidrauski(1967)的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给出了估计方程。Lucas定义在名义利率i下的福利成本w(i)是收入的百分比,即用使得家庭在名义利率为i和0时达到福利水平无差别的收入差额,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在实证方面,Lucas利用美国1900-1994年的数据,估计得到:对于美国经济,10%的通货膨胀率对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仅相当于消费者总消费水平的1.3%,即如果要保证在通货膨胀率10%和通货膨胀率为0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是一样的,那么必须增加消费者约1.3%的收入。

Jones、asaftei和Lianwang(2001)在Lucas(2000)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货币总量理论(monetaryaggregationtheory),从而建立了一个包含现金和利息的一般均衡模型,弥补了前人研究中将m1层次货币全部视为无息资产的缺陷。他们发现,由于个体持有现金(无息的)的份额与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相比是非常小的,并且在稳态下持有生息储蓄的份额是不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从这个一般均衡模型中计量得出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比前人的研究结论小得多。

虽然补偿变量法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货币、尤其是没有实物资产支持的纸币会产生效用,但这一方法将货币直接进入效用函数,而且该模型具有的货币超级中性性质表面、效用函数的另一个变量——实际消费不随通货膨胀率变动而变动,从而使福利成本计算得以简化。不过利用这种方法研究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时,在选择适当函数以及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赋值时,常常需要主观事先判断和利用经验来为参数设定不同的值,这势必会导致因参数赋值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算结果。

3.基于mcCallum-GoodfriendFrame-work估计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这种方法通过引入交易技术方程将货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间接化。mcCallum-Goodfriend(1987)建立了一个购买——时间(shopping-time)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时间和货币共同为购买消费品提供交易服务,并且时间和金钱在实现交易方面可以互相替代。交易服务技术决定了在既定的消费和货币持有水平下所必须花费在购买上的时间。购买时间模型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和度量通胀的福利成本:在家庭持有货币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货币贬值,降低了家庭的实际购买力,家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获取同样数量的消费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或休闲时间,因此,造成了福利损失。SimonsenandCysne(2001)研究了在购买-时间模型中包括有息资产的情形,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福利成本的上下界。Cysne(2004)研究了连续时间下的购物时间模型,并得到了福利成本的解析表达式,他还从理论上讨论了引入家庭异质性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

除了上述三个比较代表性的方法外,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其他一些计量方法。如Fischer(1981)将货币和其他资产同等看待,把货币看作是资源跨期转移的载体,建立了一个禀赋经济的oLG(overlap—generation)模型。Lagosandwright(2005)首次利用货币寻介理论,估计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imrohoroglu(1992)刻画了在一个收入波动且没有保险经济环境里,经济个体为平滑自己的消费而持有货币的计量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模式。

二、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启迪

反观国内,当前对通货膨胀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成因、对策等定性方面,而专门针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则很少,且大多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研究,主要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如欧俊和李花(2006)利用Bailey(1956)研究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了估算;陈彦斌、马莉莉(2007)分别使用消费者剩余方法、miU模型和Cia模型计算了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谢赤(2002)则在购买-时间模型下讨论了金融创新对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理论上的影响;陈利平(2003)在一个引入消费攀比的Shopping-time模型中讨论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龚六堂、邹恒甫和叶海云(2005)利用他们研究的框架,在Lucas模型基础上,应用Kruz(1968)和Zou的思想,把消费者的财富引入效用函数,给出了货币供给的改变对经济不确定影响的分析。

但问题是这种利用国外研究中已有的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估算的方法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因为纵观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尽管不同经济学家的模型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基于货币对于公众的有用性或者货币能提供给公众便利为出发点,进而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何影响公众的货币持有,并引起公众效用的变化,从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由于公众效用本身的抽象性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已有的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计量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此外,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与美国有许多不同的特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中国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计量的准确性。

1.已有的研究所采用的模型大多是引入货币的效用函数模型框架,加上各种外部约束来推导货币需求,进而对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计量。但从各种模型的计量结果来看,各种模型间不仅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其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已有的研究大都只限于在稳态下得出的比较结果,而当通货膨胀率剧烈波动或迅速上升(下降)时,实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会与稳态下的计量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差距。这使得已有模型的结果其实用性大打折扣。

3.很多模型都假设名义变量对真实变量不产生影响,即货币和通货膨胀是中性的。这与很多现存的研究结果相悖。尤其在中国,由于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货币冲击对经济实体的影响与货币主义的前提假设不符,货币中性依然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

4.国外既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美国的经济背景,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相对独特的中国式发展之路。如中国至今还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城市和农村在使用活期存款时的便利性方面有很大不同、活期存款普遍是付息的,这意味着货币层次的选择上m0和m1都不准确。

5.已有的研究大都将名义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函数的自变量,从名义利率的角度来计量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其隐含假设为名义利率的水平和变化,可以反映出通货膨胀的水平和变化。但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利率水平的反应比发达国家相对更迟缓,也更具有粘性。因此,根据名义利率计算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有时无法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进行研究时必须在把握主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现实约束条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采用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以来的各期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水平作出正确计量和评价,并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确定给出一个社会福利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Bailey,martinJ.thewelfareCostofinflationaryFi-nanc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56,64(2),93-110

[2]Sidrauski,m.RationalChoiceandpatternsofGrowthinamonetaryeconomy,americaneconomicReview,1967,57(2),534.

[3]Lucas,Roberte.Jr.inflationandwelfare,econometri-ca,2000,68(2),247-274.

通货膨胀定义篇4

为应对经济衰退,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关于通货膨胀的担心再次出现。但也有人说,当前并无通货膨胀迹象,因为价格还没有上涨。

这两类人都在谈论通货膨胀,谈论的却是两个不同的事情。对于通货膨胀,学术界一向有两种看法,普及程度大相径庭。

不那么流行的看法是: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部分因此得名。一向持有这种看法,并将其贯彻到底的,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比如说哈耶克。

按照这种看法,所谓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太多了。由于当代各国都实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制度,因而也可以说,通货膨胀,就是中央银行发行了太多货币,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太多了。当然,“太多”究竟以什么为标准,涉及复杂问题,暂且不论。既然人人离不开货币,事事离不开货币,一旦货币太多,就必然导致严重而广泛的问题,其中一项便是货币贬值。这很容易理解:市场上一种东西太多,其价格必然会下降,货币同样如此。它的另一个名称是―价格上涨。

这恰恰是另一种通货膨胀观的核心概念。来看看风行数十年的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给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今天,我们用价格指数,也即成千上万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量通货膨胀。”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等于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今天,从政府官员到经济专家,再到一般民众,似乎更多地接受第二种通货膨胀观。它是否正确呢?通货膨胀的英文为inflation,字面含义就是充气、膨胀。最初将其用于经济学领域的人,恐怕就是用它来描述在一个经济体内,货币(早期很可能是黄金等)的增加像充了气一样在膨胀。仅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观似乎更为准确――只要货币在某个时期内不正常地增多了,就发生了通货膨胀。

流行的通货膨胀观是把通货膨胀的一个后果当成了通货膨胀现象本身,未免有点不讲修辞学。

问题远不是修辞学那样轻巧。物价主义的通货膨胀观会产生很多严重的政策性后果。

信奉物价主义通货膨胀观的人会倾向于滥用通货膨胀概念。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为石油涨价,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工人的工资上涨了,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或者说,对某种商品(比如房屋)人们有过度需求,从而造成了通货膨胀;投资过热,造成了通货膨胀。在这样的认识下,一种奇怪的政策被催生出来:既然成本上涨可以形成通货膨胀,那么,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控制“物价”。前几年,有人曾建议政府要抑制劳工工资的提高。

有时候,信奉物价主义通货膨胀观的人因为没有看到物价的普遍上涨,会对已经存在的通货膨胀视而不见,忽视其严重后果。这可能正是眼下很多人士犯的错误。

货币多发已构成通货膨胀,但在某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却未必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现在中国可能正是这种情形。从去年底开始,中央银行开动货币水泵,向经济体大量注入货币。结果就有了半年来中国股市的繁荣,也有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就这些领域而言,价格的上涨是明显的。但其它经济部门,尤其是制造业、一般服务业,依然处于不景气状态,价格依然表现为低迷。拿这一部分价格与资产价格加总计算,价格总水平确实没有上涨。很多人正是据此断言,中国没有通货膨胀之虞。

价格总水平没有上涨,并不等于经济体没有遭受通货膨胀之害。在奥地利学派看来,通货膨胀真正的危害不是价格总水平上涨,而是价格相对结构遭到扰乱。多发的货币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商品的价格以不同幅度上涨,而企业家将会得到错误的价格信号。比如,当前的资产价格上涨就诱导原来实业领域的企业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股市、房市中。这对整体经济恢复和繁荣是否有利?

通货膨胀定义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理论;抑制

一战以后,德国的通货膨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种超速通货膨胀对德国经济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它是纳粹兴起和二战开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通货膨胀不容忽视的,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很大。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凯恩斯主义者那里通货膨胀是由于资源被充分利用或达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继续上升而导致的。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名义总需求量的增长不能自发地带动就业量的增长。而是,当名义总需求增加时,现有产品总量不能增加,价格就必定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成比例地上升,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认为,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需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虽然不可预期,但是它的产生有其原因:

(一)成本推动型

在失业率很高且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叫做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首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价格变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本的上升主要是由工资的增加引起的。在现代经济中,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存在着强大的工会组织,它们不断地鼓励工人给企业施加压力,迫使企业提高工资,而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企业又会相应地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由工资的提高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还有一些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及由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造成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二)需求拉动型

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而发生的通货膨胀叫做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升使工资水平上升,工资成本上升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由于需求方的货币竞相追逐有限的商品供给,从而将价格提高;由于失业率下降、劳动力变得稀缺,工资也被抬高;这些现象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到来。除此之外,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产生与货币的发行量有直接的关系。货币的供给快速增加时,随之货币的需求也增加,而货币的需求又使价格水平上升。所以货币的供给通过货币的需求产生通货膨胀。此时货币变得不值钱,没有人储存纸币,反而使大量的纸币涌入市场或甚至流向国外。

(三)结构型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适应和错位引起的通货膨胀。首先,高成长性产业和行业,由于种种约束,不能即时获得所需的资源和人才而将使资源的价格和工人的工资水平不断地上涨。与此同时,那些夕阳性的产业和面临衰退行业的资源和人才相对过剩。但是,由于他们的收入不会下降而引起比较效应上升,工资成本推动物价上涨。这种局面的持续会自然而然地引起通货膨胀。其次,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之间的差距将使工资刚性(工资水平能上不能下)增加。同时,这些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引起失业与空缺位置的并存,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最后,大国或者发达国家示范效应时,小国或者发展中国家向大国或者发达国家看齐。同样,非开放的部门向开放的部门看齐。因此,工资水平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传递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不能预期的,也是非均衡的,它的产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一)造成实际收入和实际财富的再分配

1、对收入的影响。如果名义工资率的增长慢于通货膨胀增长速度,公众和企业因货币贬值所获得的货币收入购买力将下降,即实际收入会减少;假如通货膨胀是由于政府借款造成中央银行向社会过量发行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则政府可以因此而增加一笔额外的收入,即通货膨胀税。于是,通货膨胀不利于大多数工薪阶层、退休者、失业者和贫困者、接受政府救济者和债权人。但是,通货膨胀有利于高收入者、企业主、厂商和债务人。

2、对再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来讲,非预期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即通货膨胀往往不得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持续了很长时间,使人们最终有可能预见其发展趋势,并且市场也开始与之相适应,那么市场利率中就会逐渐地包含一种对通货膨胀的补偿部分,主要是对利率进行调整。但是在更多的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民中进行重新分配,而不会只冲击某些群体。

(二)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1、通货膨胀扭曲价格信号而损害经济效率。在一个低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如果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上升,则买方和卖方都很清楚这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都发生了实际的变化,他们就可以对此做出正确的反应。相反,在一个高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很难区分相对的价格变化与整体的价格变化。如果通货膨胀率每月达到20%或30%,商店就会频繁地变动价格以致于相对价格混乱无序、难以适从。

2、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对货币和税收的扭曲来体现。在流通中的现金是名义利率为零的货币。如果年通货膨胀率从0上升到20%,则现金的实际利率就从每年的0降为-20%。现在还没有办法消除这种扭曲。由于货币利率实际为负,在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持有真实资源而减少货币持有量,为此,他们频繁地进出银行。企业也会精心设计现金管理计划。实际资源仅仅被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货币尺度,而不是被用来进行生产投资。同时,有一部分固定的税收是以元来表示的。价格上升时,这部分税收的真实价值就会下降。假如在计算应交税的收入时,扣除一个价值固定的免税额;而出现通货膨胀时,那份标准免税额的真实价值会减少,所缴纳的税收的实际价值却上升。除了对税收的扭曲以外,通货膨胀也扭曲了收入的衡量标准来影响税收体系。

(三)对就业和国民收入(产出)的影响

较高的通货膨胀影响就业和产出水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能促使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雇佣工人;通货膨胀使银行的实际利率下降,这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总供给的增加。当供给下降引起通货膨胀时,国民收入和就业量随之下降,导致大多数工人处于失业状态。

长期来说,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倒“U”形的关系。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各国的产出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低通货膨胀的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而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国家的增长趋势则较为缓慢。

三、消除通货膨胀的对策

根据历史上的通货膨胀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通货膨胀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破坏资本的正常循环,到严重时也会引起政治危机。因此,采取一些消除通货膨胀的措施是有必要的。

(一)需求紧缩政策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发生时,政府一般都会采取需求紧缩政策。因为,这种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引起的。因此,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是需求紧缩政策的核心。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总额,减少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调整财政收支项目怎样能压缩公共开支,开征新税种,提高税率而控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通过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减少社会信用规模及货币供应量。

(二)供给管理政策

供给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货币数量和控制社会总需求都是消除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从长远看,发展生产,增加经济中有效供给是抑制物价水平上涨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在面临通货膨胀时很多国家都注意到了压缩总需求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集中资金优先发展占用资金不多,投产期限短,市场紧缺的产品。同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较快地增加有效供给,减轻市场需求压力,改善产业结构。

(三)物价和收入政策

通货膨胀时,工资和物价都会继续上升是推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时有必要对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增长率进行限制,特别是工资增长率。这使工资增长率不会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这需要政府拟定物价和工资标准,劳资双方共同遵守。采取这虚张声势措施会降低通货膨胀率,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就业水平。采取措施时可以采用自愿性和强制性两种方法。自愿性的做法是政府以劝导的形式使劳资双方自愿约束价格和工资的变动,它适用于通货膨胀程度较轻的情况。强制性的做法事实上是对工资的冻结。该方法对控制成本推进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国际收支政策与国际紧缩政策

如今的通货膨胀与以往的相比具有世界性和长期性,这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方面。当某一个国家发生通货膨胀后,通过外贸等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向其他国家传播,所以采用外贸与国际收支政策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制止本国内通货膨胀,也能够遏制国际通货膨胀传播。但是,这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必须依赖国际性的紧缩政策来调整,仅靠一国的力量是不够的。

(五)货币改革政策

当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恶性通货膨胀时,就应该通过货币改革加以制止。人们普遍认为,物价上涨率每月达到50%以上,每年达到600%以上,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才称为恶性通货膨胀。在此情况下,原来的货币已经失去了信用基础,通过货币改革废弃旧币,发行新币,制定保证新币币值稳定措施,是制止恶性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

总之,通货膨胀的出现是不可预期的、也具有长期性。政府应针对通货膨胀期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入政策来减少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友龙,缪代文.现代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赵长茂.宏观经济管理通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通货膨胀定义篇6

关键词:通货膨胀;目标制;必要性;实施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之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及抵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2007年中国Cpi同比上涨4.8%,2008年全年Cpi上涨5.9%,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Cpi同比下降0.7%,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4月15号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Cpi同比增长2.2%。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现象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何控制物价上涨是政府需要调控的重点。我国能否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这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宏观调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容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央行明确以物价稳定为目标,首先确定将来某一阶段的目标通货膨胀率,然后根据当前的经济局势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进行估测,两相对比,如果预测值大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反之则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点是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性,有利于增强公众对物价稳定的信心,也方便公众对央行的货币政策进行评价和监督。这种制度安排要求中央银行把实现低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职责。通货膨胀目标制具有兼顾规则性与灵活性、可以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信誉、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更直接和稳定、减小经济波动、有助于央行摆脱通货膨胀压力,实现既定目标等特点。

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一国想要转变货币政策制度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技能条件

因为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往往在很多年以后,但是在这期间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这需要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运行有充分的了解,能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制定一个相对准确的发展步骤,并且对未来的通货膨胀有准确的预期。因此,为了取得准确的数字,就需要有大量的高、专人才,才能在获得的、短期的、历史的数据中提炼出未来的数据信号。在发达的国家,他们有高、专人才,在操作和理论方面胜人一筹,实现起来自然容易;但是,发展中国家则不然,这就需要有imF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制度条件

因为中央银行必须独立行使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不允许政治给予压力,所以就必须依靠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以及确定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地位,《中央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当这个目标与其他目标发生冲突时,其他目标无条件服从于这个首要目标。财政也不可以通过铸币税的形式向中央银行施加压力,使中央银行不得不印钞。还有就是透明度的要求,这也是利于监督,使其不会偏离最终的目标。

(三)市场条件

稳定而健全的金融市场是可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货币政策的操作会通过金融工具及数量而最终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比如物价。传导途径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价格途径,比如利率。大部分国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短期利率,这样就必须有一个完善且足够大的货币市场来运作,而且从短期利率发展到长期利率进而又发展到整个经济体系,就需要有完善的银行信贷体系及高效的金融市场。只有这样,传导机制才得以发挥作用。二是数量途径,比如货币供应量。这也需要一个完整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才得以完成整个传导机制。

(四)经济条件

经济稳定是现实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提前,以新西兰、加拿大为先例。这个条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以及实现目标,建立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还要健全经济结构,解除价格管制和对日用品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化过于敏感。

三、我国是否合适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

想要从其他的货币政策转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是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它们分别是技能条件、制度条件、市场条件和经济条件。下面来分析看看我国是否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

(一)是否满足技能条件

虽然我国的科学教育水平已经和国际上接轨,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出国留学,也有大量的海归派在国内从事科研事业,中央银行总部已经汇聚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预测通货膨胀时做的并不规范,数据收集明显滞后,而且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统计数据的整理口径也与国外的有出入,还有个别统计指标与国外是大相径庭,这就使得我们无法判断所利用的数据是否正确、合理,无从比较。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国就很难用一个正统的模型进行预测。

(二)是否满足制度条件

查看制度条件,主要是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实行政策的透明度来考查的。从以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政府对物价的干预颇多,中央银行并不是完全独立行使职责的。自1995年以后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这样的规定限制了政府因为赤字来要求中央银行印钞的行为,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但是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独立性还比较低。

(三)是否满足市场条件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货币市场发达度不够,资本市场又不断的出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贷款,且有关于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就使得我国的传导机制无法很好的发挥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不断的在改善金融市场的状况,但直到现在也效果不佳,况且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市场不是朝夕之事,看来我国在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还需再接再厉。

(四)是否满足经济条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险也有了保证,经济在近几年内也发展良好,只有最近几年内的通货膨胀率稍高,不过这也刚好是转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最佳时机。

综上所述,我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满足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四个前提条件,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完全不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借鉴实行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经验,也有很多国家是在并不完全满足这几点条件的情况下就开始实行此货币政策的,比如以色列。所以只能这样说,我国目前并不适合立刻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但是却可以渐进的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

四、对我国货币框架政策的调整建议

(一)确定一个低的通货膨胀名义锚

在最近几年里面m2(广义货币量)的增速一直比名义GDp的增速高出几个百分点,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是钉住货币量目标和信贷增长己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表明其政策意图重要的手段,所以,货币量增长目标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且有效的名义锚。

虽说我国现在立即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不具有可行性,但可以渐进的采取。同时,在该货币政策中确定一个低的通货膨胀名义锚还是有必要的。相信钉住一个低的通货膨胀率是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的,它会有助于锁定通货膨胀预期,而且它与其他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优势。

(二)增强人民银行的透明度和责任度

通常情况下,要提高透明度,就要做到三公开,即决策的目标公开,实现过程公开,决策结果公开。一是加强货币政策信息的披露机制,按季度发表《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让各层次了解货币信贷的运行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等;二是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和货币政策专家咨询会;三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后,及时向社会新闻稿,公布相关信息;四是定期做通货膨胀实时和预测的报告,向公众和市场告知近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状况;五是在新拟定的货币信贷政策出台前,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六是创建一个可以精确预测通货膨胀率的模型,引导公众对其的合理预期。实际上,单单这种做法还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如何合理的引导公众的预期,以便于更好的实现通货膨胀目标。

五、结束语

我国目前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并不具备立即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会将其拒之门外,在中长期内应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实行通膨胀目标制。一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实行的都是双重名义锚,价格稳定和汇率稳定。这两个名义锚有总体目标中都是占有一定权重的,只要逐渐的改变它们的权重就行了,尝试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比如十年,弱化汇率稳定名义锚的权重,强化价格稳定名义锚的权重,直至汇率稳定完全服从于价格稳定即可。在这段较长的时间里,不但要逐渐强化价格稳定名义锚的权重,还要改善所有的提前条件和国内的技术、制度、市场和经济等,等到这些事情都做完了,我国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通货膨胀目标制了。

参考文献:

[1]卢艳茹.当前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2).

[2]周小川.现阶段不宜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2006-12-12].news.省略/fortune/2006-12/12/content_5471775.htm.

通货膨胀定义篇7

一、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一是需求拉上。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或者是“因为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供给,所以一般物价水平便上涨”。总之,这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是供给推动。这是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因此,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从前的价格水平时,才能达到与以前同样的产量水平,即总供给线向左上方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这种价格上升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并不相同,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以根据其原因的不同而分为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和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三是供求混合推动。这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而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的存在引起物价上升,这种物价上升又会使工资增加,从而供给成本的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是由成本增加引起物价上升,这时如果没有总需求的相应增加,工资上升最终会减少生产,增加失业,从而使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停止。只有在成本推动的同时,又有总需求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才能持续下去。

四是结构性通货膨胀。这是以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来分析由于经济结构特点而引起通货膨胀的过程。持这种观战最具代表性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丁・托宾。希克斯对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进行了结构分析,认为经济中可以分为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扩展部门正在扩大,需要更多的资源1.5工人,而非扩展部门已在收缩,资源与工人过剩。如果资源与工人能迅速地由非扩展部门流动到扩展部门,则这种结构性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限制,非扩展部门的资源与工人不能迅速地流动到扩展部门。这样,扩展部门由于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工资上升。而非扩展部门尽管资源与人力过剩,但资源价格并不会下降,尤其是工资不仅不会下降,还会由于攀比行为而上升。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这样,就会由于扩展部门的总需求过度和这两个部门的成本增加,尤其是工资成本的增加而产生通货膨胀。此外,各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例如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高,服务部门劳动生产率低),而各部门的工资水平由于攀比行为而向高工资水平看齐,也会使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也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有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这时因为,债务契约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当发生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这样,就会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使投资减少。这种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住房建设贷款这类长期贷款最不利,从而也就会减少住房投资这类长期投资。

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就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的下降就会使利润增加,而利润的增加是有利于刺激投资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这是因为,在不可限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尽管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实际工资水平),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还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税率等级,这样,政府的税收增加,而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减少。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观点

大体上可以分为“有利论”、“不利论”、“中性论”三种观点。

“有利论”者认为,通货膨胀,尤其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在他们看来“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剂”。他们的理由是:第一,通货膨胀引起的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工人的影响可以增加利润,从而刺激投资。第二,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税”可以增加政府的税收,从而增加政府的支出,这就刺激了经济发展。第三,通货膨胀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富人的储蓄倾向又大于穷人,所以,通货膨胀可以通过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增加储蓄。他们强调,对于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来说,利用通货膨胀来发展经济尤为重要。

“不利论”者认为,通货膨胀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他们的理由是:第一,在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使价格信息扭曲,无法正常反映社会供求状态,从而使价格失去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无法正常发展。第二,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投资风险增大,社会动荡,从而经济混乱,经济效率低下。第三,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紧缩政策会抑制经济的发展。第四,在固定汇率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货币贬值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他们强调,也许通货膨胀在某个时期中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其最终结果都是不利于经济发展。采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刺激经济无疑是“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定义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央银行独立性

英文中的“inflation”的本意是“膨胀”或“胀大”,人们常常用它来表示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货币过多和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现象。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物品(如:面包、汽车)和生产要素价格(如:工资、租金)的普遍上升;而美国另一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夏皮罗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一贯和可以觉察到的增长;挪威经济学家R.费里希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指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就是指物价普遍上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同比例的增加,于是通货膨胀就出现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F·a·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就是由于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著名经济学家J·罗宾逊指出通货膨胀就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对通货膨胀的解释可能最具有权威性,米什金指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米什金认为理解这一定义应特别注意两点:(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上涨,(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价格的总水平;等等。

货币主义学派的鼻祖米尔顿·费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率就愈速。第一次大战后,德国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有过一年多的时间,货币平均易手的速度每月超过300%,物价也是以同一速度增加。第二次大战后,匈牙利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有过一年的时间,货币平均易手速度超过每月12,000%。而物价上涨速度更高,竟超过约每月20,000%。

所以,米尔顿·费里德曼得出结论: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永远是货币现象的命题。

历史上,货币增长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而最明显的原因,就是贵重金属的新发现。16世纪起源于西班牙的欧洲物价革命,是因为新大陆发现了大量白银,而西班牙进口的白银,又通过西班牙分散到欧洲各地。18世纪50年代,比较近代的时期,通货膨胀是来源于加利福尼亚和阿拉斯加黄金的新发现。从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完善的氰化方法减低了黄金贫矿的采掘成本,使南非成为黄金的主要产区,这导致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可以说,货币当局印刷纸币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法律对物价上涨率有明确的限制,所以,政府想通过印刷钞票来增加财政收入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很多发达国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承诺维持一个具体的长期通货膨胀率水平,物价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的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并不是指物价上涨率为零,而是物价不能够超过法律规定的物价上涨率目标值一定的幅度,例如,假如法律规定通货膨胀率为3%,那么,物价上涨率只要不突破3%或者-3%,物价便是稳定的,如果物价上涨率突破了3%或者-3%,中央银行行长就得去国会说明情况并提出恢复物价稳定的具体措施,如果其措施没有见效,中央银行行长就得辞职。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也比较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又分为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拥有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政府拥有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这样,政府制定货币政策目标,如规定通货膨胀率目标为3%,那么,中央银行就必须做到,至于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政府无权过问。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都缺乏独立性,因此,中央银行就成了政府当局的印钞机,一旦缺钱,就拼命地印刷钞票,通货膨胀自然不可避免,所以,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种常态。

参考文献:

[1]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p·a·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e·J·夏皮罗·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费里希.现代通货膨胀理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5]米尔顿·费里德曼.论通货膨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墨里斯·弗拉芒.通货膨胀[m].北京:吴知京,译,商务印书馆,2004.

通货膨胀定义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在历经恶性通货膨胀之后进入低通货膨胀时代,学术界和各国货币管理当局重新将控制通货膨胀和实现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这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基本思想

以基德兰和普雷斯科特(Kydlandandprescott,1977)的开创性研究为发端,人们开始注意到中央银行可信度以及对政策事先承诺的能力等问题。如果没有对采取特定政策措施事先做出保证,那么,中央银行可能会产生不按原来计划和宣示行事的动机,这就导致了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或“动态不一致性”。所谓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在t期为t+i期计划的行动方案,在t+i期到来时,实施该行动方案不再是最优的。在基德兰和普雷斯科特的基础上,Barro&Gordon(1983a)把供给冲击和稳定政策引入模型中,增加了预期形成理论,从而详细阐述了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他们认为,尽管实现低平均通货膨胀率可能是最优的,但低通胀政策是时间不一致的。如果公众预期了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那么中央银行将面对某种现实的膨胀激励,通过制造意外高通货膨胀牟取产出的额外收益。然而,公众的预期是理性的,他们既了解上述动机,同时又确信政策制定者必将屈服于这种激励,因而一开始就会准确地预测一个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结果中央银行既造成了通货膨胀,又得不到任何产出上的好处。

自Barro&Gordon以后,大量文献开始研究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并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降低或消除货币时间不一致引起的通胀倾向上。Backus&Drifill(1985)、Barro(1986)等提出的声誉模型,Rogoff(1985)任命保守中央银行家模型,Ball(1995)的通货膨胀持续模型,walsh(1995)的最优合同模型,minford(1995)及Lippi(1996)的选举模型和Svensson(1997)的通胀目标制都是针对通胀倾向而提出的解决办法。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把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运用于货币政策中,并提出即使政府没有扩大产出的动机,从而消除通胀倾向,增进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也会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这无疑推进了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研究。

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再认识

tackYun(1996)等人利用个人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思想,得出了新凯恩斯主义的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包括了前瞻性的预期。Clarida,Gali&Gertler(1999),woodford(1999,2001),mcCallum&nelson(1999),Svensson&woodford(1999,2000)以及其他学者推动了这一模型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在垄断竞争、名义工资刚性、每个厂商以错开方式定价这些限制条件下而得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当前的经济行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货币政策,而且取决于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用两个方程来代表,一个是iS曲线,它表示产出缺口与真实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另一个为通胀调整方程,它表示通胀与产出缺口成正相关关系。

xt=etxt+1-Ψ(it-etπt+1)+gt(1)

πt=βetπt+1+λxt+ut(2)

其中,xt为产出缺口,即产出相对于灵活价格条件下均衡产出水平的偏差;πt为通胀率;it为名义利率,所有变量都以围绕各自稳态水平的百分比偏差的形式表示;gt为需求冲击;ut为成本冲击。在Barro-Gordon框架中,是直接假定中央银行将一个取决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二次型损失函数最小化,由此来进行政策分析。这一假设虽然合理,但终究属于特殊化处理。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人们对经济体的描述以对一个完整严密的一般均衡模型的近似表达为基础,同样的,在这里,政策目标函数也是从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中推导出来的,所得到的社会损失函数为:

其中,xt为产出缺口;α为社会加在产出缺口目标与通胀目标上的相对权重;k为目标产出缺口,它是指稳态有效产出水平和实际的稳态产出水平之间的缺口。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通常假定k=0,这是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胀率都较低,一些学者认为不存在通胀倾向或通胀倾向很小。在Barro-Gordon框架下,如果目标产出水平等于潜在产出水平,则承诺与相机抉择政策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而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由于前瞻性的预期作用,即使目标产出等于潜在产出水平,相机抉择行事也会引起另一种无效率,即稳定倾向。由于大量文献已对通胀倾向进行了研究,新凯恩斯主义框架通过假定产出水平等于潜在水平,从而消除通胀倾向,而把重点放在分析这种稳定倾向上。

三、降低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与通货膨胀偏差的方法

(一)声誉模型

对货币政策中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性进行分析,目的是降低或消除其不利影响。在Barro-Gordon框架下,主要是围绕如何降低通胀倾向。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强制中央银行为偏离它宣布的低通货膨胀付出代价,即丧失声誉。Barro&Gordon(1983b)考察了一个允许时期t的通货膨胀选择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产生影响的重复性博弈,以此来评估声誉的作用。他们根据无限期重复博弈的大众定理得出,只要中央银行的折现率不是太大,就存在通货膨胀低于随意性政策下均衡水平的均衡状态。但是在对中央银行的真正偏好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公众必须从中央银行的政策措施中推断出它的类型。而且在某些均衡状态下,中央银行为了树立声誉可能不会采用一次性最优政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提高政策透明度,通过设立目标使公众更加清晰地观察到中央银行的意图。

(二)中央银行最优偏好

解决随意性政策下通货膨胀偏差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针对中央银行的偏好。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平均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相对于政治当局的独立程度呈负相关关系(eijffinger&deHaan,1996)。如果中央银行具有独立性,那么中央银行的偏好就会不同于当选政府的偏好,而且对于中央银行来说,通货膨胀的边际成本更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挑选一个比普通人更加重视实现低通货膨胀的人作为决策者,然后授予其政策操作方面的独立性。罗戈夫(Rogoff,1985b)是明确研究中央银行最优偏好问题的第一人。他认为,政府应该任命一个比社会(政府)整体赋予通货膨胀目标更多相对权重的人当中央银行行长。此类中央银行行长的特征就是比社会整体更“保守”,这种现象可以更为确切地称为“权重保守主义”(Svensson,1997)。虽然任命这样的中央银行家能够降低通胀倾向,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供给冲击太大时会引起产出的较大波动,稳定化政策遭扭曲而造成的代价会超过低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其次,政府无法正确识别偏好参数并对其作出承诺,一旦预期已经形成,政府就有动机解雇保守的中央银行行长并换以和政府立场一致者;最后,对偏好而不是动机的关注模糊了该模型对制度结构和设计的含义。只需正确的人事安排并不一定产生好的政策,还应该对制度进行设计,以使决策者产生正确的动机。

(三)最优合同方法

pearson,tabellini(1993),walsh(1995)等人先后提出了中央银行最优合同理论。他们认为,应该把货币政策委托给一个与政府具有同样偏好的中央银行,而且,中央银行能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该转移支付可以看作是中央银行行长的直接收入或中央银行的预算,因此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中央银行既关心由通胀及产出变化造成的社会损失,也关心其得到的转移支付。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通胀倾向,同时使中央银行对供给冲击做出最优反应。Schellekens(2002)考虑了最优保守程度与模型不确定引起的谨慎政策之间的联系,和保守主义中央银行行长方法一样,合同解决方法将引起通货膨胀偏差的承诺问题“转移”了地方。al-nowaihi&Levine(1996)指出,如果转移承诺的程序是公开的,它就可以使政府对某一合同的承诺令人感到可信。这种政策透明度正是1989年新西兰中央银行改革所确立的政策程序的主要特征。该国政府与储备银行通过《政策目标协议》(policytargetsagreement,pta)确定短期通货膨胀目标。对pta可以重新谈判,而且一旦观察到当前的经济扰动,政府与储备银行都会有动机要求对通货膨胀目标重新谈判。但是,由于这种重新谈判必须是公开的,出于对声誉的考虑,双方可能维持一种不对通货膨胀目标重新谈判的均衡状态。因此,政策的透明度可以起到支持低通货膨胀均衡的作用。

(四)通货膨胀目标制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中央银行灵活性的限制即指定一个目标规则,要求中央银行达到某个预先设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为偏离该目标而支付代价。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可以看作是委托的方法,即政府或相关的机构为中央银行确定具体的损失函数,如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偏好以及具体的通货膨胀目标和产出目标,并委托中央银行实现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心和信用保证,约束其履行承诺,解决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国家实行了通货膨胀目标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其政策透明度,为了建立信誉,他们经常公开声明和公告,阐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提供与目标和业绩有关的详细信息。mishkin&Schmidt-Hebbel(2001)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五个支柱特征,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政策确保透明度与责任制。walsh(2002)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核心成分为:1.对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作出承诺;2.这种承诺通过宣布以数字表示的通货膨胀目标来公开表达;3.为完成目标,中央银行具有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可见,这些都强调了通货膨胀目标制中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特征,这有利于公众准确地理解中央银行的意图,对稳定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具有积极作用。

四、启示与借鉴: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降低时间不一致性

通货膨胀定义篇10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货币供应量的论述都主要集中于讨论通货膨胀。就全球经济横向比较看,各国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也主要针对通货膨胀进行防范,显然对通货紧缩的准备不足,而且对受经济周期制约的通货膨胀于通货紧缩的交替性认识不足。本文拟通过通货紧缩的界定及其负面影响和通货紧缩与经济发展周期的关系来分析我国目前是否已进入通货紧缩阶段。

关键词: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交替性可容忍区间

通货紧缩就其概念范畴来讲,在经济学中是对应通货膨胀而存在的。通过对通货膨胀概念的考察,我们不难理解通货紧缩的概念,即一国发行的货币量少于现实流通中和经济交易中所需的货币量。但目前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主要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对应,主要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三年左右,即认为进入通货紧缩;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与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紧缩同时发生的物价总水平下跌;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在经济处于周期性下降阶段,即危机和萧条时期发生的通货紧缩。显然,三种观点在通货紧缩的界定上有所不同。第一种观点主要从物价总水平下降时限的角度来考察通货紧缩;第二种观点又加入了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的作用;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通货紧缩应与经济周期结合考察。下文中我们就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测度和阶段界定进行分析。

一、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内含一种数量关系,即人们用以测量经济中货币效率的指标: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正如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指出的:“过度的通货膨胀以及为了校正前一段时间的货币超量发行而采取的通货紧缩政策这两者之间的不断交替发生,一般来讲对经济增长都是十分有害的。”(参:莫里斯··········阿莱《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第2页)显然,社会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承受力都是有限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超过社会承受力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关于社会所能承受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度”,我们不妨引用陈东琪教授与1998年提出的“可容忍区间”这一概念。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度处于“可容忍区间”内时,则其正面效应可以存在并能发挥作用,而当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度超出“可容忍区间”时,则其负面效应可以存在并发挥作用。显然,研究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具有与重视通货膨胀率同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是国家经济运行失衡的表现,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通货紧缩一旦超出“可容忍区间”的警戒线,必然会向经济发展亮“红灯”。这将督促政府当局尽快制定相应的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提高货币和信贷的供给来缓解通货紧缩导致的负面效应。其次,通货紧缩率的衡量与测度也对政府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化、效率化、精确化。通货紧缩率的衡量必须严格区分通货紧缩政策作用的阶段。一般可分为:正效应阶段、零效应阶段和负效应阶段。正效应阶段通常指对经济动力起恢复作用的阶段,零效应阶段指经济打到均衡时的阶段,负效应阶段则指通货紧缩抑制经济发展的阶段。

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的上、下界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货膨胀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测度主要通过一定期限内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物价总水平上涨率之比来测量。一般认为:零通货膨胀为下界,通货膨胀率达到8%时为上界。即当这一比值低于零时即进入通货紧缩,高于8%时就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通货膨胀“可容忍区间”,开始对经济发展起抑制作用。通货紧缩虽在概念上与通货膨胀对应,但在测度上却不能简单对称。恩格斯曾指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显然不对称,盖若把有效需求紧缩到充分就业所必需的水平之下,则就业量与物价都降低;但若把有效需求膨胀到充分就业所需水平之上,则只有物价受到影响,这一点也许令人不解。然而这种不对称,正是事实之反映。”(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251页)就是说通货紧缩会使就业和物价都下降,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只会使物价上升。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0——-8%为通货紧缩的“可容忍区间”。凯恩斯主义革命不难令人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度的通货膨胀利于经济发展。但适度的通货紧缩是否同样利于经济发展呢?我认为必须结合经济周期加以考察。如果是为了校正前一阶段的通货膨胀而采取通货紧缩政策则利于经济降温;而若在危机或萧条期保留通货紧缩则只会加剧经济的滑坡。因此,通货紧缩的下界由于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理论上一般界定在0——-3%。通货紧缩率如果低于-3%,则视为超出“可容忍区间”必须加以控制。

二、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性

考察二战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不难发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与经济周期是交织在一起的。通常表现为:经济高增长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经济萧条期则存在严重的通货紧缩。20世纪50——60年代世

界经济处于战后恢复期,经济增长较快,通货膨胀率较高;进入70年代后,经济发展更快,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到80年代时出现“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90年代以来,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发明创造和高新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使得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一降再降,经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从而世界经济转入通货紧缩阶段。尽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间隔周期较长(战后四十年内未发生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但我们必须承认二者具有交替性。此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性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美国著名投资专家加利·西林博士在《通货紧缩》一书中指出:“当今世界的通货紧缩正是过去较长时期通货膨胀发展的直接结果。原有的成本推进和需求拉动成为促进通货紧缩的因素,世界各国大量裁军、缩减政府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宏观政策中重视防范通货膨胀、世界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发展导致的成本下降和生产率提高等都成为通货紧缩产生的重要原因。”从世界经济运行的实际来看,这一分析显然是科学的。

我们必须承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之间这种交替的现实。当代经济发展已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自由市场体制几乎无处不在。除了像美国、欧盟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外,就连新兴市场国家如: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三幼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拉丁美洲国家、

inflation.seenfromacomparisonoftheglobalfinancialindustry,mostcountriesweremainlybusyguardingagainstinflation,anditsnegativeeffects,whilemakingtheircurrencypolicy.throughinvestigatingthedelimitationanditsnegativeeffectsofdeflation,thisarticletalks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deflationandeconomicperiodicity,anddrawstheconclusion:chinaisinthedeflationperiod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