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1:39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1

那么,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呢?

第一,要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遥早在提出党的基本路线之初,邓小平就强调,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他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现在,每一个党员、团员,每一个爱国的公民,都必须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一切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之所以成为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的直接任务,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就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问题。

党的建设要以此作为重要前提,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加强党的建设,把全党思想统一到现阶段的政治路线上来。

第二,要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党的各项工作,包括党的建设工作的成效

列宁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也明确指同:“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从而发展了生产力标准理论。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针对人们在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上的疑虑和困扰,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坚持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对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建设只有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将这一根本标准与党的建设的具体标准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围绕经济建设来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适应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要求。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2

一、每一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都提高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我认为,55年来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或实现了4次认识上的飞跃。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和深化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发展工业,而是要实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认识到当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吃穿用”问题,开始探索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就指出,“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当时认为,最主要是尽快发展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一直认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特别强调发展重工业。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个文件指出,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建设的重点,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特别是地质勘探、设计和施工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此后开始的“一五”计划就是围绕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代表的工业建设展开的。当时其他各项工作,包括农村合作化、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流通体制的改造,都是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个认识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当时对现代化规律认识水平的影响。这种战略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经济结构失调,发展陷入困难的局面。

在总结“一五”计划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出现了第一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1956年提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解决落后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将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总结“一五”、“二五”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三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吃穿用”问题,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虽然国际环境的变化,迫使“三五”计划的重点进行了调整,但是这个思想反映了我们当时对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怎么发展”方面,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量力而行,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957年,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要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问题。1959年庐山会议前期,在纠正“”的弯路时,提出要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好国民经济计划。他说“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1959年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而不仅仅是工业现代化。这次认识上的飞跃,对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认识到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要不断调整结构,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

“”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0多年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干扰。这个时期国民经济在困难的局面中取得一批重要成就。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和人口压力下,于1973年开始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并且大范围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但是期间,错误地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错误地提出“读书越多越反动”,批判“学术权威”,使科技教育停滞,人才出现断档,拉大了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出现第二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突出强调了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生产的发展应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结合。1980年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决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981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研究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时明确提出“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1981年到2000年期间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些认识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提出要真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了,在探索这条新路子方面,邓小平提出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带动大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要调整经济布局,先发展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2000年经济实力增强时再发展西部地区。针对“”期间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滞后带来的问题,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加强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正是在这些认识的推动下,从1980年研究“六五”计划时,科技、教育、人口、就业、福利等社会事业成为中长期计划的重要内容。原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计划。这次认识上的飞跃,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极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在80年代末基本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第三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在推进价格改革中,1988年下半年出现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经济秩序混乱,并在一段时间造成社会不稳定。针对这一情况,1989年中央决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在治理整顿取得成效,国民经济进入稳定增长后不久,199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再次出现“过热”,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和基础产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外汇紧缺、大量银行贷款成为坏帐、死帐。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开始突出。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经过几年的努力,宏观调控取得成效,于1996年实现“软着陆”。

在总结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形成第三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坚持了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小康”目标,并且在进一步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同时,更加强调共同富裕,提出要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提到工作日程。1993年提出用7年时间,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针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波动和由此造成的严重问题,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走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提出在努力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同时,要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逐步实现现代化。提出要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此后,又提出要实现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党开始改变“几年上一个台阶”,快速增长和大幅度调整交替进行,波动较大的增长模式,追求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开始统筹考虑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社会承受度之间的关系。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次。这次认识上的飞跃,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如期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

第四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各地区、国内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20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我国的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带来强烈的冲击。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后,需求发生变化,不仅要求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追求更加繁荣的精神生活、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已经变化的发展环境和已经升级的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迫切需求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来解决好新的历史阶段遇到的问题,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顺利的发展。

正是在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实践中,我们党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第四次飞跃。这次认识飞跃的重要特征是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写入党的文件中,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我们党适时提出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20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二、历史上认识的四次飞跃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新中国历史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历程表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实践不断丰富的过程。只有实践的丰富,才有认识的深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的认识只能达到当时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不可能回答实践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形成没有实践基础的认识和观念。而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都丰富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对此后的发展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总结历史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历程,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得出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富民强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体现。但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和变化的。每个发展时期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和提高,决定了每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例如,在50年代和60年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要解决基本生活需要。90年代,在人民群众基本解决温饱以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主义民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变得逐步强烈。我们只有不断调整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才能不断解决好“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变化的需求,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特别是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每一次认识飞跃的共同特点。

但是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都是在纠正违反客观规律的教训中实现的。这一情况表明,有些方面,虽然我们理论上早就认识到,但是,从认识上的提高到实际工作的转变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例如统筹兼顾、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社会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虽然早在一二十年以前,甚至二三十年以前就提出,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做好。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推进的长期过程。

(三)每一次认识的飞跃都是在总结上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都是“好心”做事,但违反客观规律。例如,“”的本意是争取发展得快些,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违反了客观规律,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1998年的价格改革“闯关”,也是想尽快完成改革的任务,促进经济更快发展。但是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历史经验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尊重发展规律,坚持量力而行,注意统筹兼顾,避免政策措施的力度超过经济社会可承受的限度。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3

近年来,机关党建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总体情况是好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机关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意识不断增强;二是机关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工作渠道不断拓宽;三是机关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效果更加显著,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但是,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工作仍有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有:

第一,思想认识不深。部分机关党组织和不少党务干部对机关党组织服务经济建设或不以为然、或无所作为。认为“服务经济建设是经济部门的事,非经济部门无能为力”,“机关党组织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插不上手、无从着手”,有的认为这是“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等。由于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致使部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就党务抓党务,党务、业务“两张皮”的不良现象。

第二,知识能力缺乏。部分机关党务干部由于长期从事机关党务工作,缺乏从事经济业务工作的锻炼,加之平时对相关知识学习不够,如何服务经济建设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找准服务经济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工作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办法、途径不多。主要是一些机关党务干部思想观念落后,思维方式僵化,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传统的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增强各级机关党组织及党务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中心的意识

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理所当然也是机关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机关党组织虽然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但是《》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均明确赋予它“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的基本职能。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开展机关党的工作,竭尽全力为发展作贡献,是机关党组织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大方向和大原则。

调查发现,凡是坚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工作的机关党组织,就不断有所作为;凡是“中心”意识不强、就党建抓党建的机关党组织,工作就难有起色。因此,各级机关党组织及机关党务干部,首先要强化“第一要务”的意识,机关党组织的全部工作必须服务和服从党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偏离或妨碍“第一要务”。二是要自觉地将各个时期机关党建工作,与本部门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工作着力点,使机关党务渗透于经济建设和部门业务工中去。三是要把服务经济建设和部门业务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具体。

(二)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努力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表明,机关党组织服务经济建设,既要注意从自身职能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注意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一是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中心”意识。机关党组织的工作对象是机关党员干部,机关党组织服务经济建设力量来源于机关党员干部。因此,各级机关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深化服务经济建设的思想认识。重点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第一要务”的思想,切实增强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经常开展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使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及时了解经济建设动态,关注经济建设,心系经济发展,把机关党建工作融入本地方经济建设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干部投身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软环境。机关党组织要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树立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当前机关党组织要深化“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倡导“改善投资环境、领导机关先行”的风气。以“建设一流的队伍、培育一流的作风、提供一流的服务、创建一流的业绩”为目标,通过正反典型教育,大力整顿机关作风,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直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出色完成各项中心任务。近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认真组织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抗洪救灾、创建文明城市、企业扭亏、农村奔小康和扶贫帮困等关系改革和发展大局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三)以支部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发展的任务日趋繁重。要求机关党组织把机关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力量凝聚好、智慧发挥好。一些年来,我市各级单位部门党组(党委)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舍得把优秀干部选配到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尤其是注重配强专职副书记;舍得花精力研究指导机关党建工作。市直各机关以党支部建设作为重点,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制,做到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推进同力、责任同担、业绩同考核,把机关党建与部门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有效地发挥了机关党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作用。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4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的变革十分的迫切,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就是企业在管理背景上引入新思想的管理方式,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核心问题是促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社会企业发展的环境不同,其经济管理模式也就不尽相同,但是企业发展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知识经济的影响,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才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也是知识产物,知识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体现,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传播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群体,以其独特的风采和魅力推动着社会进步。第二方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对企业的发展主观上起促进作用,为企业经济造就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大环境,在时空上缩短了经济距离,让企业的竞争性更加的普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扩大了企业投资的空间性和区域性。第三方面是受互联网发展普及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在数据结构上更加的复杂多样,促进全球进入数据化时代,对于市场上海量信息的挖掘和运用,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创新改革,互联网潜在巨大的商业价值,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网络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新形势背景下的经济发展趋势,为企业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才能强化企业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为开拓市场起重要的导航作用,促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匹配。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市场的需求,比如缺乏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具体落实,还没有达到经济管理的本质观念转变,在内部组织协调上的措施也缺乏力度,在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战略性。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受经济全球化的总体局势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发展的双刃剑,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的同时还会带来相应的挑战。企业要把握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就要在经济管理上进行不断的创新深化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只有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企业建设发展的灵魂,才能发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发展的逐步深入离不开创新的经济管理,只有创新的经济管理,企业在发展上才能谋求进步的先进理念。社会的发展带动员工的价值理念转变,企业的管理就也要相应的与时俱进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深入的把创新的管理理念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正是如此,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才能具备一定的价值理念,而这种价值理念会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和进步。时代的发展证明,任何企业经济的管理模式,都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形式发展,一成不变的经济管理模式,在事物发展上是不客观和主观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由此可见,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企业在经济新形势背景下,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经济管理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当今经济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贯彻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

在经理管理中要深刻的认识到经济管理的宏观和微观内涵本质,把经济管理的创新与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结合起来,经济管理上要建立新的策略和管理程序,才能使管理组织变的灵活。只有贯彻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的未来才有发展方向,在经济管理问题上,应该实行创新的管理手段和运行方针,在企业内部控制上执行经济管理的决策和正常的管理理念。企业经济管理是促进企业经济飞跃的跳板,让企业内部控制更加的清晰,在秩序和效益问题上达到最佳的状态,它将生产方式运行的更加规范,促使企业的发展流程常规化和程序化。当前很多企业对经济管理的概念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在客观个认识的不彻底,比如缺乏经济管理知识的深化理解,没有在认识问题上统筹大局,并且这种认识严重的阻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企业在经济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能抵抗经济发展的风暴,并在经济市场上找准企业发展的位置。只有贯彻先进的经营理念,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可持续进行,先进的经营理念是企业生存的鲜血,从而让企业的发展“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因此,企业应该应该贯彻先进的经营理念,把企业经济管理改革作为企业活动的准则,在具体实践中加以执行和贯彻改革思想,企业的经济管理师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能够准确的把握企业的稳定性、内部控制性、竞争力的先进性。

(二)培养创新人才企业的发展是立足于现

在又面向未来的,文化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我国经济发展在人才需求上要求“治学修身、兼济天下”,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企业文化上主张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顾客的需求,企业的创新带动企业发展活力,对于世界来讲,创新是一股强劲的时代潮流,企业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团队,才能带动企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不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也是实现强国梦的重要元素,创新人才是市场经济的第一资源,只有运用好这一资源才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在发展中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才能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尽可能的引进发展人才。企业在发展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自己的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的精神和物质归属感,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组成力量,要积极的发挥员工的工作潜力,具体落实到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等问题上。

(三)增强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飞速前进,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也要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建设,把现代化信息元素融入到企业经济管理中,辅助供应链管理等,让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离不开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发展是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局势的统筹,在不断的促进社会经济市场的多领域改革。只有在实际发展中切实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改革,才能推动企业发展战略方针的落实,在企业经济管理上落实现代化建设,才能加快企业在经济市场发展的步伐。企业应该推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为企业经济管理建设更加的现代化奠定基础。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推动企业经济循环发展,在经济领域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总结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5

【论文摘要】当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重视不够、重复建设、没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等问题。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整合实验资源,提高利用率,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

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制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2]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6

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回顾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得出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首先,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提出要从“总体布局”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在对这条道路成功的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总体布局”的认识,同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直接相联系。我们都知道,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我们不仅实现了全党工作由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而且认识到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这“四个现代化”,还包括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等要求。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同志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里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因此,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明确地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我们为此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并没有全面而又坚定地坚持这一“总体布局”,工作中出现了“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为纠正这一失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刚刚当选为总书记的同志,以非常鲜明的语言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这以后,他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候,总是反复强调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里所讲的“全面”,不仅包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包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即后来同志概括的“政治文明”的要求。与此同时,同志还多次提出“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社会建设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多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践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社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来,我们党在上一世纪80年代已经意识到社会建设的意义,在制定五年计划时,已经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现在,更加认识到“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时,已经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同“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一起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现阶段社会矛盾发展的特点,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不仅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且把它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列提出来,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思考。特别是,同志在20__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也就是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不仅要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建设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要从社会建设方面建设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这样一种新认识,已经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任务。正是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其次,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新认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从各个方面作过许多论述。其基本精神是: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二是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据这个精神,他从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社会主义,他强调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并且科学地精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

质,又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同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已经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属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得我们在这个重大而又基本的理论问题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新的认识。

这一认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又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实际。从理论上讲,我们都知道,社会和谐不仅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构想的美好图景。在东西方大量的思想文献中,已经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从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在空想社会主义那里已经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社会模式。比如,傅立叶把他设计的理想社会制度叫做“和谐制度”,欧文把他在美国实验的共产主义公社称作“新和谐公社”,魏特林的著作题目就是《和谐与自由的保证》。有意思的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时候,恰恰对于他们“提倡社会和谐”这一点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这可以以《共产党宣言》为证。当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到了“消灭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也就是说,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要求更高,是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由此决定了,我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争取社会和谐而奋斗。从客观实际讲,今天我们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未来的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现实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经历着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推进社会和谐。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再认识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厘清我们以往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的诸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等一系列重大错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前一段在学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时候,有些同志曾经提出,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是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又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内涵,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应该讲,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是社会属性的外在表现。正如一个具体的事物具有多种属性一样,一个具体的社会也会有多种社会属性,比如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属性。在形式逻辑中,事物的属性各有自己的规定性,相互区别,相互并列。辩证逻辑则进一步指出,事物的属性虽然各有自己的规定性,但同时它们之间也有机地联系和结合在一起,使事物成为一个由多种属性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中还指出,要真正认识事物,不仅要把握、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而且要从事物的发展来考察事物,更要从人们在实践中对这一事物的需要来确定我们要考察的属性。而当我们根据实践需要考察事物这一属性的时候,就会看到事物其它属性相对它来说都是其从属的属性。根据辩证逻辑的这一属性理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住它所具有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各种不同的社会属性,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社会属性都会在实践中发展变化,而当我们根据实践的需要重点考察“社会和谐”这一属性的时候,则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属性并不是完全割裂的,相反还要通过这些属性来实现社会和谐。因此,从这些社会属性各有其规定性而言,它们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从这些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的而言,实践所重点考察的社会属性与其它社会属性之间又是包含的关系。在我们今天重点研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属性,而要实现这一本质属性还要靠我们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来努力。

所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再次,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我们注意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仅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且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里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提法,同以往的提法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提了出来。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党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科学分析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虽然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真研究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即发展目的、本质、要求、模式、路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1、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的有了更清醒的把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目的的明确回答。

2、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和本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离开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发展不快不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好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对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明确的回答:“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此后不久,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个词序的变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作了更全面的概括。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实施“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以及主要任务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些科学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要求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举措。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不是一种社会形态,它既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又可以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举措。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居乐业,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才得以充分体现,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才得以巩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系统回答了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怎样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大问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对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上的阐述和实践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阐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1、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党的生命,先进性建设是执政党最根本的建设。胡锦涛不仅在理论上论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总结了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建设的经验,而且对新形势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六条具体要求。在实践上,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普遍进行了一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对于能否长期执政至关重要。为提高全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总结了党的执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不断提高我们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等五种能力。《决定》提出的“五大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是我国建国以来领导思维和执政路径的一次飞跃。

四、深化了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认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科学回答了我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问题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和谐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和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要求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概括为五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即农村生产力要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要得到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要得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要得到发展;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要推向前进。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生动地展现了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图景。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8

一、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向好

我们通过对200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管理人员的调查发现,同党的十之前相比,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近两三年来的意识形态状况一直在好转,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好。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更加心向祖国、心向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不仅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而且做出了独特贡献。

首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积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各地统战部门、社会主义学院、工商联和各派的各级组织纷纷组织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开展集中学习、讨论,使大家更加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正认清了西方的“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本质及危害,进一步凝聚共识,决心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87.50%的被调查者表示认真学习过系列重要讲话,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另有11%的被调查者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但却从内心深处非常赞同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其次,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不少人士开始旗帜鲜明地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红色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红色基因培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少非公企业家非常注意吸收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智慧,尤其是推崇思想。西城区、石景山区、大兴区的不少民营企业家公开表示,最敬佩的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以“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出发点,以学习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主要内容,探索实施“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治理能力”主题活动,引导园区非公企业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进程形成的红色基因中,寻找自身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提高了自身治理能力。园区的一些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力培育红色基因,董事长、总经理带领员工重走红军长征路、唱红歌等,使红色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流。一些企业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在企业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了很多青年积极申请入党,有的还成为优秀党员。

第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等形式,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正如所指出的,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调研中发现,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实际行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好表率。北京市工商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73.27%的企业家表示,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有68.18%的企业家认为,参与慈善和光彩事业,是为了扶助弱势群体,使社会更加和谐;43.18%的企业家认为,参与慈善和光彩事业没有任何私利,仅仅是承担作为企业家应尽的责任;此外,选择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以报答党和人民、造福社会的企业家也占到了39.77%。

第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民运分子、分子等的蛊惑、收买。西城区一家非公有制企业的总裁是派成员,他应朋友之邀参加一次宗教活动后,活动组织者多次联系介绍他信教,并主动来到企业要给员工进行传教,表示愿意给企业困难员工一定资助,美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也跟踪甚至参与此事,但这位老总坚决拒绝了这些活动。调研中,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表示,不仅要坚决拒绝西方宗教势力在企业进行传教,而且要坚决拒绝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利益诱惑以及民运分子、分子的蛊惑等。

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状况总体向好,但由于西方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尤其是企业家的思想认识仍存在误区。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依然存在以下几大意识形态问题。

首先,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缺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认识、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有的甚至对西方的制度体制充满向往。由于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长大,再加上对我国近现代历史缺乏深刻的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机会较少,有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缺少基本的了解,再加上西方的“民主”、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导致少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拥护,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会更好。

其次,有些地方的党委、政府、派、工商联等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忽视意识形态建设,导致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等缺乏正确认识,缺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调研中发现,不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存在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强调经济建设而轻视意识形态工作。如某区委统战部的一位负责人就反映:“意识形态工作很重要,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也非常重要。但是上级对我们的考核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指标,还有维稳等,我们要随着指挥棒转,根本没时间搞意识形态建设!”此外,一些地方在抓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时,不仅思想陈旧、手段单一、方法滞后,而且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导致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意识形态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意识形态就是思想管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误解,所以从内心不认可。

第三,受网络上一些“大V”宣扬的流行错误思潮的影响,个别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参与错误思潮的宣扬、传播,有的甚至公然鼓吹“”、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前些年,由于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紧,一些网络“大V”比较活跃,其中有一些“大V”是民营企业家,他们中有的人还是派成员甚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这些人不仅在网上公开宣扬错误思潮,而且还经常搞一些讲座、论坛拉拢、影响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有个别人甚至公然鼓吹中国应该仿照西方的政治制度搞政治体制改革,更有人煽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告别社会主义制度等。由于没有真正认清少数所谓“大V”的真面目,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常邀请这些人搞讲座甚至聘请他们为企业的顾问、独立董事等。

第四,有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在“官”“商”交往中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就应得到回报,对国家反腐打击“官”“商”勾结的行为有意见甚至非常不满,进而攻击党的领导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举措等。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对于权钱勾结、权钱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由于不少案件牵扯到部分民营企业家,一些非公经济领域人士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产生担忧,对申请外国绿卡和到国外发展考虑较多。还有的民营企业家在一些公开场合表达对国家反腐的不满,认为反腐影响了经济发展等。这些言论被国外媒体所利用,产生了恶劣影响。此外,还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抱着较强的目的性去做一些公益慈善活动,做了之后就向有关部门要回报,希望借此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获得其他更多的荣誉等,损害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整体形象,也扰乱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第五,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忽视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危害认识不足,再加上有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等关心不够,非公有制企业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调研中发现,有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团员找不到组织,失落感较强。有的部门直接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账户中扣交工会费,但却没有开展什么活动,使得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工会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第六,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个别人士与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往密切,甚至组建一些私密性很强的社团、会所等组织,发表一些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言论或所谓“研究成果”。调研中发现,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再加上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诱导,以民营企业主、律师等为代表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新社会组织的人士自己组建了“XX会”、“XX堂”、“XX岛”、“XX研究院”等一些私密性很强的社团、会所等组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秘密聚会,在交流时直接攻击、等领袖人物,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甚至宣称中国应该走西方的道路等。

三、如何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

根据几个月的调研和以往的研究积累,课题组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首先,清醒研判当前的意识形态形势,高度重视、科学应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进一步坚定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及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性的认同。要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剖析,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问题、对当前的意识形态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深刻认识到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有关部门应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清醒认识到少数西方国家对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和平演变的事实,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在此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灵活、富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家按照所要求的那样,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

其次,各级统战部门、各派、工商联等要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问题等,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识。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有关部门应通过集中学习、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没有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应该坚持和弘扬的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使大家形成共识:积极、主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的应有责任。并坚决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反对生硬的教育、影响和感化方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和风细雨的方式,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面对新时期的众多新挑战、新考验,只有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前进道路,坚决反对“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和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

第三,加强新媒体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影响的研究和应对,积极主动宣传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大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认清一些在网络受追捧的所谓“大V”、“意见领袖”的真面目,不受其误导甚至主动驳斥其错误言论。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联合园内,企业财智谷(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探索了“互联网+党建创新+非公经济+众创空间”的党建o2o模式,创立了“红色星期六”网络党建品牌。财智谷(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企业实践中,发现党建工作搞好能带动企业文化,我们尝试“互联网+党建”,通过网络平台召集行业精英、企业高管、党员和员工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大讨论活动,并定期组织线下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深化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党建是个大题目,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通官方微博、公众号、网站等,积极主动宣传中共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大对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同时,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认清一些“大V”的真面目。

第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清醒认识资本对权力的影响及其危害,摆正自己在“官”“商”交往中的位置,坚决支持中央打击“官”“商”勾结行为等反腐败举措,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2013年3月8日,同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江苏代表团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告诫说,“官”“商”交往一定要有道,要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2016年3月4日,又把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位“亲”“清”两个字,并告诫广大民营企业家,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并指出,靠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搞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做这种事心里也不踏实。同时进一步强调,守法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公有制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因此,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自身事业的根在中国,随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态的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必将更加公平、公正,只要守法、爱国,一定能有更好的发展,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帮助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士解决事业中、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更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第五,进一步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尽快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形式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引导。有些地方、单位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探索,值得借鉴。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工委非常重视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针对部分年轻企业家信仰缺失、心灵空虚等问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采用一对一的定制式微党课等形式开展党课活动,以真诚、务实的态度主动去影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高管等,使他们不仅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不少人还主动申请入党。如今,整个园区已经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67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委2家,实现了园区党建工作全覆盖,吸引了不少非公有制企业人士积极申请入党,也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他们注重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园区企业对西方利用文化产品、宗教、网络等形式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保持了较高的警惕性。如北京龙达怡和公司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企业经营无缝融合,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政治思想培训、业务培训,带动广大员工掌握新时期党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以及新知识、新技能,致力于把员工培养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得到管理层、管理者以及股东的认可,也大大推动了企业的意识形态工作。这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六,大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主动加强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学习、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判,对一些主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企业要进行鼓励、扶持。出席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2016年3月4日,他又强调指出,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提出,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而要做到这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关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的有关讲话精神,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中青年人士中发现、培养一批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的典型,引导他们创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打造一批坚强有力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同时,各级党委统战部、宣传部等有关部门应该牵头,和社科院、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工商联、派等联合,组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专家库,邀请一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精通意识形态理论、熟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专家成为特邀专家,长期关注、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关部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专家之间的便捷、友好、科学、高效的沟通机制,从而为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9

关键词:黄金水道长江航运长江经济带

一、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关键时期,总理4月27日至29日视察长江,部署推进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总理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长江黄金水道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明确指出了建设长江黄金水道重点任务,对于加快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一是深刻认识长江黄金水道在建设长江经济带中的关键作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版图中,长江经济带是重要一极,长江流域的九省二市国土面积是208.3万平方公里、人口是5.79亿,分别占到全国的22%、43%;2013年11省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5.95万亿,占到全国的45.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44861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情况来看,沿江九省二市以长江黄金水道为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较为完善;我国交通运输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其中两横五纵覆盖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为201.1万公里,占到了44%。在长江综合运输体系中,长江航运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承担了沿江地区85%的煤炭、铁矿石以及上游90%以上的外贸货物货运量。从沿海起步先行,溯河向纵深腹地发展,这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长江水运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区之间资金、技术、资源等各种市场要素的有效利用和优势互补,有效推动了流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长江黄金水道已经成为新一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条件。因此,总理强调,要用黄金水道串起长江经济带的“珍珠链”。

二是深刻认识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优越性和巨大潜力。总理指出,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长江黄金水道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总理强调要让长江这条巨龙舞起来,需要更好利用这条连贯东西的水运大通道,使黄金水道产“黄金”。我们认识长江航运的作用,既要看到长江航运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成本低、效益高的优势,更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与潜力。一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水是重要的资源要素,水运作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要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高度来认识,长江航运连通江海,在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从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认识到长江航运在优化城市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沿江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四是从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认识到长江航运对于降低中国制造业成本,提升现代物流水平的重要作用。五是要从构建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高度来认识,认识到长江航运在沿江集疏运体系中的组合效率。六是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交通的高度来认识,认识到长江航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深刻认识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重大机遇和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长江航运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在于我们善于审时度势、抓住重大机遇实现超常规发展,这是我们的宝贵经验。总理亲临长江考察调研,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推动长江航运大发展大跨越的难得机遇,是长江航运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是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珍惜机遇,敢于担当,积极进取,把长江的事办好。

二、贯彻落实总理讲话精神,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棋局,长江黄金水道发展必须要走好这步“先手棋”,这是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局、发展大局的大事。贯彻落实总理重要讲话精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以长江航运发展的新作为,全力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当好先行。

(一)当好主力军

总理在视察时指出,长江是我国经济的精华之地,要重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潜能,更加注重发挥水运成本低、能耗少的竞争优势,增强长江运能;要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使长江这一大动脉更有力地发挥和带动广阔腹地发展。同时,总理在讲话中,给我们出了很多题目,例如要求我们请些工程院、造船专家、造桥专家、水运专家,把集疏运体系搞得科学、合理。

长江黄金水道是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主力军”三个字,是长江航运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当中的角色定位。目前,长江航运在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主骨架地位、在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通道地位已经得到上上下下的共识;同时,长江航运的优势和潜力客观上还没有完全地、很好地发挥出来。我们要着力于发挥好长江航运的优势和潜力,努力使长江黄金水道真正产“黄金”,带动和促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

1、要抓好顶层设计。如何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棋局中,重新认识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在集疏运体系健全的情况下,长江航运的潜能到底有多大?船型标准化改造对我国船舶制造业的贡献有多大?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对城镇化布局和产业布局的促进作用有多大?我们要根据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出发,认真梳理和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抓好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从全局上谋划好长江航运发展,推动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切实发挥出黄金水道的“黄金作用”。

2、要抓好规划引领。要按照重要指示精神和总理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家即将出台的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认真抓好《长江航运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并及时启动长江航运“十三五”规划编制,加强长江经济带运输需求分析,做好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统筹规划,研究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明确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实施时序。

总理强调: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我们要着力抓好:①长江航运发展规划与长江三大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着力构建连通三大城市群的长江干线航运“主轴”,积极支持沿江地方依托长江航运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②大力推进长江上三大航运中心建设,强化港口枢纽物流节点与集疏运功能,促进以沿江枢纽港口为主要节点的交通运输网络有效衔接,完善江海直达、干支直达、江海转运。③大力发展长江航运物流服务。鼓励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形成多层次的航运服务业体系,提高辐射腹地的能力与水平。④积极支持沿江城镇化战略实施。支持、吸引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大宗建材及其他大用量货物、城镇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大宗工矿业原材料及产成品更多地通过水路运输,大幅降低物流运输成本。⑤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支持发展邮轮经济、客滚运输等,积极培育流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要强化政策法规保障。《航道法》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我们要密切跟踪,配合部做好修改工作,推动早日出台。

(二)把握主动权

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是长江航运持续健康发展的两大任务。长江航运要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当好主力军,就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这个主动权。

1、加快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航道标准。航道是航运的基础,只有有了现代化的航道,才会有现代化的航运。只有形成干线与支流相沟通的航道网络系统,才能实现干支、江海直达运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目前要重点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继续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思路,加快推进航道建设。“深下游”就是要重点解决下游深水航道建设问题,将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目前,正在对“三沙”水道进行整治,完工后将实现与长江口无缝衔接。“畅中游”就是要重点解决中游碍航和不畅的问题,重点是做好中游荆江河段系统整治工程,尽快打通长期制约长江航运的荆江瓶颈。同时,加快推进戴家洲二期等其他重点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推进三峡近坝河段宜昌至昌门溪航道整治工程等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切实解决长江干线航道“两头深、中间浅”的问题。“延上游”就是要继续推进宜宾至水富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尽快打通西部地区通江达海大通道,让千吨级船舶尽快通达云南水富。“通支流”就是要逐步提高支流航道等级,以长江干线和京杭运河为主轴,主要支流航道为骨架,基本建成干支衔接、江海直达的高等级长江水系航道网。

二是加快三峡扩能步伐。当前,三峡库区船舶滞留已经成为常态,三峡两坝船闸已经成为制约长江航运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提升船闸通过能力,加快三峡扩能步伐,我们要坚持“四轮驱动”,即:通过加强管理等提高既有船闸的能力;加快推广三峡船型,使过闸船型实现标准化;积极组织分流运输;启动三峡过坝新通道前期研究,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我们要积极配合开展好相关工作。

三是加快海事、公安等支持保障系统的建设。形成现代化水上安全监管、治安消防等基础设施,提高预防预控和应急救助能力。

2、加快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运力结构调整。继续坚持“开前门、关后门、调结构、推示范”的方针,推进船型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新燃料(如LnG燃料)在长江上应用的示范和推广工作。

二是促进港航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鼓励沿海大型港航和物流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入内河水运领域发展。加强港口资源整合,着力培育长江港口、航运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促进港区适度集中布局,实现长江干线港口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推进港口结构优化,提升集装箱、液化危险品、煤炭、矿石、汽车滚装等主要专业化码头的能力和规模。

三是大力优化运输组织。加强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管理政策、技术标准等的衔接配套,加快长江集装箱运输发展,促进汽车滚装、液体散货、散装水泥、重大件等专业化运输,扩展江海运输、干支直达服务范围。

(三)打好主动仗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能不能在这个战略部署中抢占先机,打好主动仗,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1、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总理在考察中,多次提到了改革开放这个关键问题,强调要通过改革释放巨大红利。我们要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的瓶颈制约。

经济建设的认识篇10

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提出我国工业布局的思想,后来又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要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持续提高,享有的民利和法制保障更加充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更加丰富高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充满活力,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