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2:18

国防教育要点篇1

(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国防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关于深化国防教育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部署要求,积极抓好各项改革任务任务的落实,着力构建党委政府重视、军地密切配合、社会各界支持、全民踊跃参与的国防教育格局。

(二)加强沟通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积极谋划、当好参谋助手,向上级部门、县委政府、人民武装主动请示汇报,争取各级的重视和支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武部议事日程。充分运用党政军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国防教育资源,切实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加强协调沟通,围绕主题教育和专项活动推进资源整合,推进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梳理影响和制约工作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办法、提出整改措施。

(三)充分利用大数据方法手段,着力提高国防教育建设。紧紧围绕扶贫攻坚战略,加强探索创新贫困地区的国防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视野和素质;适应信息时代新需求,贯彻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部署,紧紧围绕大数据战略,加强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运用信息化手段普及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拓展互联网+国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一)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国防教育学习。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国防理论和国防知识的教育;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做好领导干部培训;进一步落实把国防教育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培训计划要求;通过国防知识讲座、国防教育军事日活动、参加国防动员演练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经常性国防教育;加大公务员国防教育力度。

(二)抓好青少年国防教育。把学校作为主要阵地,突出抓好青少年国防教育,推动国防教育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会同教育局加强改进初高中学军训工作,提高学生军训质量和实效;开展国防教育示范校建设、军事夏(冬)令营、少年军校等课外活动,激发青少年学生尚武热情;结合教育领域改革,研究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工作。

(三)抓好民兵预备役国防教育。在征兵工作开始前,协调人民武装部赴初高中学习宣讲国防教育,激发青年学生参军报国的热情;紧贴民兵预备役组织任务和训练,加强民兵预备役组织国防教育工作,提高民兵预备役人员热爱人民、担当履职、勇于奉献、忠于职守的品质。

(四)抓好企业、农村、社会等领域群体国防教育。紧紧围绕扶贫攻坚战略,将扶贫攻坚与国防教育进农村有机结合,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退伍军人、农村骨干分子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利用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图书室、宣传栏等设施,普及和宣传国防教育知识。

(一)深入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以“发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深入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结合我县实际召开座谈会、组织到烈士陵园祭奠、到红军战斗遗址参观,以缅怀革命先烈崇尚革命英雄,发扬长征精神、建设美丽家园。加强现有基地的管理和使用,在现有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按照《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根据州国防办要求,做好红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提倡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展出或提供具有国防教育意义的实物和史料。

(二)集中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月活动。结合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以“发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在9月份集中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月活动。一是结合教育“五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及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报告会或国防军事知识讲座;积极做好州国教办牵头组织国防教育宣讲团到我县进行国防教育宣讲专题报

告会;主动邀请军事机关首长上讲坛,讲军事。二是结合9月30日的烈士纪念日活动,组织到烈士陵园祭奠、到战斗遗址参观,以缅怀革命先烈、崇高革命英雄。三是结合征兵和学校军训工作,开展讲座、宣讲活动。让青年更多了解国防、了解军队,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尚武精神和参军热情。(三)加大国防教育宣传力度和水平。依靠主流媒体,发挥电视、报纸及其他媒体的作用,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提高加强对国防教育的宣传渗透力度。一是依托县电子政务网信息平台、手机等媒介加强对国防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二是依靠主流媒体,围绕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加强同电视、报纸及其他媒体的合作,借助媒体的力量,提高普及国防教育的力度和水平。

《贵州省国防教育条例》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各相关工作部门要严格按照《贵州省国防教育条例》,充分运用本部门的国防教育资源,切实发挥优势,共同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

教育部门:把国防教育列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进行检查、考核。

宣传部门:根据形式和任务需要,做好国防教育宣传工作。

民政部门:结合拥军优属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等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人社部门:结合转业军人安置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在公务员初任培训和其他相应就业培训中安排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和其他相应就业培训中安排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

国防动员、征兵、国防科研生产、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军事设施保护、学生军训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开展国防教育工作。

国防教育要点篇2

199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国防教育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国防教育条例》。条例实施20年来,本市按照中央要求,加强领导、科学筹划,扎实有序推进国防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捍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国防教育的定位、内容、要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条例的很多内容与国防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已经不相适应,需要进行全面修订。

9月26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上海市国防教育条例》,并于11月1日起实施。为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本市国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条例与2001年颁布施行的国防教育法进行了有效衔接,并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对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保障机制等进行全面规范,初步形成了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

理顺领导体制明晰管理职责

修订前的条例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设立的国防教育委员会主管国防教育工作。但在本市2004年对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进行清理时,撤销了上海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原有的国防教育工作改由市国防动员委员会承担。2011年,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健全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上海市委、市政府、警备区共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市和区、县两级国防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国防教育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为市委宣传部和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市国防教育办公室为联席会议的日常办事机构,各区、县参照执行。

在条例修订过程中,如何规定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联席会议是一个议事机构,无法承担国防教育工作的主管职责,应当保留原条例的规定,恢复设立国防教育委员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市委有关文件对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了明确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宜变动。经过反复研究,修订后的条例采用了市委文件的表述,在第四条中明确: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市和区、县国防教育联席会议负责国防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同时,考虑到国防教育联席会议属议事机构性质,其国防教育工作的主管职责,更多地需要通过办事机构来落实。因此,条例对其办事机构的职责进行了实写,规定市和区、县国防教育办公室是同级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并承担国防教育的服务保障、评估考核、指导监督等工作。

注重全民普及推进国防教育社会化

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既要抓好重点教育,又要在普及教育上下功夫。这次修订,为抓好重点对象的教育,条例在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基础上,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对象的国防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要求等作了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其中,具有上海特色的规定有: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初任培训,应当设置国防教育的内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集中军事训练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0天;小学和初级中学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民兵、预备役人员在集中军事训练期间安排国防教育课程的时间不少于政治教育总时间的20%等。同时,为扩大国防教育覆盖面,还新增了社区和社会国防教育的内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或者其他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应当建立国防教育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社区学校应当结合社区教育的特点,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鼓励在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等公共场所,结合整体布局和要求,设置国防教育题材的城市雕塑。

创新手段方法增强国防教育实效

修订后的条例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探索新规律、运用新方式、采取新手段,不断增强国防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一方面,注重活动牵引。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国防教育专题活动,特别是在全民国防教育日采取举办形势报告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参观国防教育基地或者纪念地,试鸣防空警报,组织军事体验活动等形式,集中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根据各单位自身特点,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活动等,开展国防教育。另一方面,针对上海的城市特点,积极推进国防教育手段的信息化。上海是个高度信息化的现代都市,“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已列为上海“十二五”的重要发展目标。条例在继续强调发挥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要求互联网站应当开展国防教育宣传,通过开设国防教育栏目、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方式,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公民国防观念。要求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建立国防教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市和区、县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移动通信、社区信息平台等途径,宣传普及国防知识,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方便社会公众获取相关信息。

综合社会资源加强服务保障

修订后的条例着眼国防教育长远发展,努力建立完善与国防教育工作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保障机制。

国防教育要点篇3

关键词: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

一、课程概念的界定

总结归纳中外学者对课程的定义,可体现在三方面:课程即“教学科目”;[1]课程即“教育计划”或“学习计划”;[2]课程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经验或体验。[3]

总结以上对课程定义的描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所指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按照学科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一进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

按照国家要求,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应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军事技能训练内容、军事理论教学内容、国防教育活动内容。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同样包括以上三方面内容,但因高师院校的特点和特性,其开展国防教育教学应与非高师院校有所不同和区别。因研究需要,本文着重针对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高师院校国防教育应体现的一个新理念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石。国防的兴衰,紧紧维系着国家的存亡、民族的绝续、社会的进退。国防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巩固和加强国防、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

笔者通过对全国普通高校及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情况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国防教育教学环节薄弱,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国防教育不能广泛深入、长期有效开展。究其原因,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均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

国防教育意义重大,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重视新形势下的全民国防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国防教育。但目前,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已成为困扰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普遍问题。而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院校或专业为国防教育培养师资。

高师院校既是我国培养教师的基地,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国防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在学校国防教育中,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将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将对学校国防教育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高师院校若能紧密结合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加强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改革,发挥师范院校的特性,就能担负起为国家国防教育事业培养合格师资这一重任。因为高师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将多半在中、小学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他们在所教专业课中若能积极给学生渗透国防教育思想,或是担任或兼任高中、初中及小学的国防教育教师,就会解决或缓解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缺乏合格的国防教育师资这一问题,这对促使青少年国防教育及普及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广泛、有效、持久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三、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一)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4]

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内容具有启蒙性、初级性,是一种入门教育。主要是进行最基本的国防知识、军事技能和国防观念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国防知识和国防意识的青少年,打好学校国防教育的基础。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形式以渗透教育为主,这是小学、初中开展国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国防教育没有专门课时,没有专职教师,主要是寓国防教育于文化课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之中。

(二)高中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4]

高中阶段国防教育,是学校国防教育的中间阶段,处于承上启下和巩固提高的重要位置。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小学、初中阶段国防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奠定国防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学生开设军事课和实施军事训练。

高中阶段国防教育以“培养具有一定军事基础的兵员”为特殊培养目标,要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树立爱军习武的好风气,养成乐于吃苦,勇于奉献,敢于拼搏的情感和奋斗精神,努力提高个人的军事理论知识水平和动作技能。高中阶段国防教育有专门的教学时间、专任教学师资和物资保障。教育内容实践性比较强。

四、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应坚持的原则

结合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在以培养国防教育师资理念为前提下,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应坚持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突出师范性原则、长期性教育原则和渗透式教育原则。

(一)爱国主义教育原则

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军事课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好的课堂。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军事课教学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也是教学的方向和要求。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的原则有利于大学生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与其他教育相比,国防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感召力,通过国防历史、国防思想、国际军情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可以更直接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原则是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应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国防教育课程设置,首先要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教学内容要科学、严谨,要突出系统性、时代性;教学方法要实用、灵活、多变,根据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及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军事科学知识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科学知识教学之中,注重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地理、国防科技、国防文化、国防经济和军事技能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训练,把军事课程的学习从单纯提高军事技能的“训人”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育人”上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对教师来说,系统的理论知识确实重要,但离开教育教学实践,缺少教育教学经验,缺少对经验的反思,教师的成长将受到限制。因此,高师院校在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为中、小学培养国防教育师资的思想,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在保证学生掌握系统国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加国防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加强实践性环节,学生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灵活地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突出师范性原则

师范性指“师范教育在培养和培训师资的过程中,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独有的、基本的属性或特性”。[5]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所在。在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中,也应坚持突出师范性原则。教育类课程是体现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这类课程在教学中至少应占到总学时的15%。高师院校的国防教育活动原则上应按照培养教师的模式开展,课程设置应重视开设教育类课程,如开设国防教育学、国防心理学、国防教育教学法、国防教育见习、示教等教学科目;增加教育实践的内容和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师院校的学生日后从事国防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长期性教育原则

借鉴国外学校国防教育的成功经验,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应坚持长期性教育原则,国防教育教学活动原则上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不能仅开设一至二学期军事课,完成了国家的相关教学任务,就结束了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国防教育的长期性原则,才能巩固国防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牢固树立国防观念和意识。

(六)渗透式教育原则

小学、初中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国防教育教学活动没有专门的课时,没有专职教师,主要是寓国防教育于文化课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之中。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在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中,必须体现出小学、初中学校国防教育渗透式教育这一原则。小学、初中学生的主要课程,如语文、政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有不少教学内容本身就体现了国防教育思想,教师在讲解这些教学内容时,就要积极向学生渗透国防教育的精神和思想。针对这一实际,高师院校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加强与专业课有关的国防教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增设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为了促使高师院校学生掌握相关国防教育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采用渗透式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对中、小学学生开展好国防教育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SeeKimpston,R.D.williams,H.Y.&Stockton.w.S.waysofKnowingandtheCurriculum.theeducationalForum.Vol.56,no.2.winter,1992.

[2]Barrow,R.&milburn,G.aCriticalDictionaryofeducationalConcept.Brighton:wheatsheftBooksLtd.,pp,1986:65-67.

[3]J.GalenSaylor.CurriculumplanningforBetterteachingandLearning.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1981:8.

[4]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编/杨贵仁主编.21世纪学校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工作全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699-702,718-721.

国防教育要点篇4

【论文摘要】国防教育既是国家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工作,又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高校的国防教育。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党和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二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分析,探寻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规律,以期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客观合理的依据。

【论文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结合意义

高校国防教育是以普通高校学生为对象,以国防和现代化建设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的特殊的教育。它是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教育学科,它在高等学校产生和发展,是基于高等教育自身完善的结果,是高校教育教学深入发展的必然。

我国的高校国防教育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以“兵”为特色的应急性备战教育转向适应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教育上来,从单纯提高军事技能的“训人”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上来,以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学科定位上,强调主体性,突出主要功能兼及其它功能,表述为:以育人为基础,以高校为主体,以国防为本位。这就是国防教育指导思想又称作国防教育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理论体系,也是国防教育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通过国防教育指导思想来指导更新国防教育工作,进而实现培养目标。

一、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结合必要性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1.发挥好国防教育的作用。提高国防教育课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随着中国周边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要求国防教育课要不断充实和改进。在框架设计上既要遵循教学的理论体系又要紧密联系现实形势的调整,在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既要尊重军事理论教学的规律,又要重视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2.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积极发掘国防教育资源,把国防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并且在课堂内外经常性地做到师生互动;在教学的传统与发展的关系上,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使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教学得到发扬光大,更要创新发展,无论在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有新的突破。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积极占领网络国防教育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国防教育主动权。

总之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

(二)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需要

1.国防教育法是适应我国的国情和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制定的。它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国防法和教育法为依据,科学总结了我国国防教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全民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法明确了“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2.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分类组织实施”;明确了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的职责;并确定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同时,国防教育法还对学校国防教育、社会国防教育、国防教育的保障以及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

3.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依法接受国防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一切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学习和贯彻国防教育法。

二、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结合可行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已形成对接,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相辅相成,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二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现实可行性。而要做到二者的结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断创新国防教育方式方法,加大与培养目标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要从他们感兴趣的题材和话题着手,寻找切入点,防止纯粹的照本宣科,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的时事政治热点和军队发展特点,引发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党建教育为龙头,以军队教育为基础,在党史、军史的教育过程中融合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实践教育方面,应积极开展互帮互助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寻找自己的缺点与优秀生的差距,通过发现他人的优点,在集体生活学习帮助中尽快提升自己,加强监督,维护与增强对共产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高度信仰,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坚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石;同时借鉴高科技教育手段与运用网络信息平台,搭建普通高校国防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紧扣国防动态,紧跟时代步伐,让国防思想政治教育多角度、多手段、多层次来进行,弥补目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与不足。

(二)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模式,加大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二者的有机结合

根据高校生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采取思想政治教育以“自我”为教育中心,以本人为教育对象,通过自我教育的尝试,让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改进自己,让自己不断与自己比较,增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与主动性,从而改变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积极引导他们从追求流行时尚到追求政治上进的转变。大力宣传提倡政治思想政治学习先进个人,树立思想政治学习先进典型,给予相应的政治鼓励与一定的物质奖励,着力激发高校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积极引用新媒介,提高高校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学习兴趣,促进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深层次结合

信息化平台不断拓展,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好网络等新媒介,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把握好网络虚拟世界的主流思想,有效引导高校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通过网络的各种渠道,让高校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主动通过网络搜索学习相关的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联系当前的热点在网络上开展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晓熟重,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让高校生不断潜移默化的接受主流政治教育,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介将有限课时内没有讲授完的相关内容出来,让学生课后自己去补充完善,更加全面的掌握好相关知识内容。

三、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结合的意义

通过分析,用大量的史料证明:我国高校国防教育与我国高等学校产生的历史同步,从而纠正了高校国防教育即大学生军政工作的认识误区,为学科的发展找到了深厚的历史渊源;通过对国防局势的分析和与国外国防教育的比较最后得出,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结合的意义: (一)是我国国防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国防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它是随着国家和国防的产生而产生的。实行有效的国防,必须调动和增强广大民众尤其是战争参与者积极支持战争的自觉性,借以保障战争的胜利,于是国防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

1.中国早期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早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国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便有了初步认识。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成矣”。强调教育能够激发人民的爱国精神,有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

2.进入近代的国防教育。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孙中山先生开始,国防教育的功能得到较为系统的开发,国防教育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广泛和重大。孙中山还提出在全国的中学、大学中普及军事教育,以适应战时扩大兵源的需要。

3.革命战争时期国防教育的成功实践。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国防教育的理论,创立和实行了国防教育的法制,推动和促进了国防教育的发展,在中国国防教育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4.新中国国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全民国防教育新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自己的国防,强调要对人民群众进行经常性国防教育,国防教育被列为各级党组织、人民政府和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8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尊重、爱护军队,积极支持军队改革和建设的通知》中指出:“要向人民群众进行生动实际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随后,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对新一代青年进行国防教育提出了有效措施。

(二)国防事业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1.是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的结合,可以直接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使学生能尽快的接受国防教育,有效地形成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从而推动了学校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实现,促进了指导思想的有效落实,为国防事业的法杖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2.是国家落实国防法规的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国防教育,尤其将高校国防教育列入国民国防教育的重点,高校国防教育将直接影响全社会的国防教育,并为全社会的国防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继续完善国防教育体制

1.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我国应该从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教育法规体系,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做出具体的指导,普通高校也必须提高重视程度,把国防教育同国家发展战略联系起来,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强制性和普及性,使国防教育工作得到足够的保障。

2.以任务的形式落实。学校必须形成制度化,避免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认真落实国防教育的各项任务,要有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完善国防教育监督机制,制定国防教育学分制,制定奖励和惩罚办法等。

3.以目标的形式规范。学校应该按照国防教育目标体系,规范教学内容,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国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学校的国防教育目标即是国防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国防教育活动的归宿。学校对国防教育目标的理解越深刻越是全面,国防教育活动越能成效显著。

国防教育要点篇5

关键词:大学生经常性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15-01

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的十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是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通过军事理论教育和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然而,新生代学生的特点和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导致传统的大学生国防组织模式越发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国防教育活动的活动内涵、活动方式、活动平台都需要不断推进创新,并在创新中找到契合大学生特点又具有显著的教育、管理、监督效果的经常性国防教育模式。因此,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创新和凝练有效的经常性国防教育方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目前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大学生中集中开展国防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育。部分高校通过邀请军事专家讲座、结合纪念日开展有关国防教育的参观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不定期的国防教育。但随着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传统的国防教育形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军训工作形式单一,实用性不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军事技能训练时间普遍在14天左右,主要包括队列训练和内务整理等简单内容,军训科目也主要以成果汇报为工作导向,有的高校限于经费和条件,取消了打靶和野外拉练等内容,导致军训中真正的军事技能特征不明显,学生收获的军事技能实用性不强。

(2)军事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是开展国防教育的系统形式,通常教学时数不少于36学时,涉及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大国军事以及信息化战争等。但由于学校培养计划的原因,大学生专业学习的任务非常繁重,同时军事理论课内容也相对比较浅显,考核一般是开卷考试,学生一般比较容易获得学分,因此客观上造成军事理论课的效果不佳。

(3)除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之外,经常性的国防教育主要由高校的武装部来组织,但一般高校的武装部挂靠在学生处或保卫处或等行政部门,这些部门日常事务比较重,在经常性国防教育上的投入明显不足,一般通过临时性的组织军事知识报告会、国防主题参观等活动开展有限的国防教育活动,参与面也比较窄,难以在大学生中形成浓厚的关心国防的氛围。

(4)新媒体科技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大学生作为网络的重要使用群体,其生活的各方面也深受网络的影响,QQ、微信、人人网、微博成为重要信息交流和传播手段。给一些传统的国防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育活动吸引力逐步减弱,参与积极性不高。

2开展经常性国防教育的对策建议

(1)保持传统,创新内容。作为大学生阶段性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育只能强化,不能弱化。在有限的范围和时间内对学生开设军事理论课、组织学生参加集中军事训练,这对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与国防意识、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等,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军训内容上应突出实用性,增加打靶,野外生存训练等环节,增强军训的实效性。

(2)要真正使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能深入、持久而又普及地开展下去,还必须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经常性的国防教育与国防体育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国防教育。

经常性国防教育的形式比较有效的常规方法包括:一是开设军事类选修课或专题讲座课,既能扩大经常国防教育的覆盖面,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二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多种活动,实施渗透式教育,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例如开展国防知识竞赛,国防主题辩论赛等。三是重视军民共建,抓好“双拥”工作,尤其是充分利用高校接收的转业军人和参军退伍复学的学生等资源,经常性召开座谈会和交流会,增进对军人的了解和感情。四是利用传统的宣传公共阵地和舆论阵地加强教育。五是将国防教育寓于国防体育活动之中,如组织学生参加定向越野比赛等。

(3)应用网络新媒体,大力开展经常性网络国防教育。实现对高校国防教育的网络渗透。应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兴趣特点规律,借助网络进行沟通,可以发挥email,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等各种网络工具的优势,让大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或在网络上的思想沟通,让正确的引导能够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超时空性等所创造出的平等和信任的情境中进行。建议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

一是构建起高校国防教育网络基地。设计制作专门的国防教育网站,重点要突出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国际国内的军事技术进展、国防实力对比、国际政治军事事件时评和分析等内容;并且形式必须多样化。要把那些结合电子技术具有声、文、图像一体化特点的电子教材开发出来,对版面设计和栏目进行精心设计,让立体化感觉出现在人们的视听觉里,从而对获得国防教育产生吸引和感染力。

二经常性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开展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大讨论,如“围绕分析中日军事力量对比”专题,“南海周边国家军力分析”专题,“国防与中国梦”专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应聘请一些国防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把信息资源里具有很强思想性、知识性和生动性的那些上网,通过讨论达到启迪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目的。

(4)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平台,提升国防教育影响力。高校如果参与了一些军工项目研究的话,可以吸纳学生到课题研究组中,做一些辅的工作,从而了解我国军事科技的最新技术发展,提升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防自信心。

总之,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应该按照国家国防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国防教育的内容、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逐步形成“军事理论课、集中军事训练、经常性国防教育”三位一体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国防教育要点篇6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危机推进策略

国防教育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群体的国防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利的。我国的《国防教育法》就明确规定了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以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国防教育,并已取得了切实的成效。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却潜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如果不加以重视,必然会将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一、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的危机

1.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虽然各所高校都开展了国防教育,但是尚有一部分高校没有将国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环节来抓,而是狭义地将军训当成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所有内容,想当然地认为大学生只要进行了军训就是接受了国防教育,高校只要进行了军训,就已经完成了国防教育的任务。而实际上,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应当和其他课程一起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爱国精神的重大任务,指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与高尚精神情操。因为受到重智轻德等思想的不同程度影响,一部分高校在教育目标要求提高和教育内容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军事训练的时间却在逐渐减少,甚至有少数部分高校将新生军训从一个月减少到了半个月。这种对国防教育的片面理解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国防教育的功能与效果。

2.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滞后

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国防教育课程的发展不够平衡,还没有形成科学而系统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军事课程的起点是军训,而军训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最为突出的。因此,一谈起军事课程设置,高校师生都将其等同于军训,在客观上造成了重军训、轻理论教学与科研的倾向,还会任意缩减国家所规定的理论教学计划。此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未能没有给出指导性的国防教育教材使用方案,导致重视国防教育的高校在开展军事理论课时,基本上都在使用自己选择的教材,一些高校每年还会对所用教材作出更换,这样一来,不但难以保证军事理论教育的连续性,而且也难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对大学生开展军事理论教育的考核体系。

3.国防教育经费短缺

从目前来看,高校院校的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中,除了少数的国防教育试点院校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拔款之外,其余的非试点院校主要是由本校自筹资金来解决国防教育经费问题的。因此,非试点院校一旦出现经费紧张的情况,其国防教育的质量就会有所下降,有一些学校甚至干脆放弃国防教育。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及国家安全均是极为不利的。

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推进策略

1.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校党政领导应当提高对大学生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加强领导,做到真抓实干。高校领导班子应当站在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与战略意义的高度行,全面认识到高校设置国防教育课的重要目的及意义,应当要站在坚持依法办学与依法执教的全局高度上,深刻理解国防教育课是高校教学任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根据《国防法》、《国防教育法》与《高等学校军事教学大纲》的要求所履行的法律义务。要充分认识到对高等院校学生开展系统的国防教育,不但是一门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相应提升,更是对大学生国防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的一次培养,对于巩固国防和造就军队后备力量都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特别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显得更为紧迫。

2.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在国防课程体系建设上,要摆脱当前较为单一的以军训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加强理论教学,逐步扩大课程内容的涵盖面。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和辅修课,培养大学生关心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兴趣,让课程建设与国防教育显得相得益彰,并进一步规范国防教育的内容。一是要丰富国防教育的知识性内容。要将国旗、军旗、国徽、版图、领土、领空、领海、、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与高新技术武器知识、反侵略战争历史知识、军史知识、国防和战争、国防法律法规、国防简史、我国国防政策、我国国防力量、周边国家关系等常识等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教育。二是要学习国防简易技能。将轻武器射击、战场救护、野外生存及军事技能训练等国防技能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三是要在选用教材时应适应国防教育发展的要求来选用最合适教材,最好是能结合学生的特点,编写出最为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案,并在经过试行,条件成熟之后,再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在高校校本教案的基础上编印出统一的高校学生国防教育地方特色教材。

3.加大大学生国防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为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高校应当加大国防教育费用的投入,并做到合理利用,使有限的费用能发挥最大的效能。一方面是由高校设立专门资金,用以保障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经费,并做到逐年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是由高校国防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工作,争取多种经费渠道,想办设法用有限的资源为高校国防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国防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与重视,既要高等学校党政领导统一认识、真抓实干,保障国防教育经费,又要广大教师以强烈的使命感去深入钻研业务,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地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效性,从而破解国防教育的危机,切实增强国防教育的效果。唯有如此,大学生国防教育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国英.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6,(2).

[2]张正明.从几个侧面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国防教育要点篇7

【关键词】国防教育;高中;建议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向青少年进行公民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和武装侵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措施。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正处在思想、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必须要抓住这个时机,在广大高中学生中间开展广泛的国防教育实践,进一步夯实国防的基础。

一、当前高中阶段国防教育存在的误区

当前,高中阶段的国防教育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高中阶段国防教育“无用、无为、无关论”。一些人对国防教育存在着形形的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对高中生进行国防教育为时尚早;有的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对高中生进行国防教育大可不必,危言耸听;有的认为未来战争的特点是高科技、立体化、大纵深,靠的是武器上的抗衡取胜,学生爱莫能助,鞭长莫及。二是中小学国防教育方式松散化。零散、随意、应付倾向严重,没有规范、科学、系统的教材;部分学校以为增强学生“吃苦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就是国防教育,工作方式是“课内主题报告、课外组织军训”,与学生综合素质关联的国防观念、国防意志、国防道德、国防志向等教育比较缺乏。三是缺乏拥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目前不少高中都未开设专门的国防教育课,也没有专任国防教育教师,大多由学校政工干部、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等人员兼任。四是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职责不明确、活动不经常等问题。部分学校将国防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点缀”,甚至当成“软指标”“虚任务”,存在“两张皮”现象,使国防教育在学校处于“提起来重要,搞起来次要,工作起来不要”的状态。因此,必须转变高中阶段国防教育零散、随意、应急等临时性应付的方式,加强系统性、经常性、规范性建设。

二、加强高中阶段国防教育的建议

1.认识世界的局势,提高国防意识。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直至波及全球。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经济战,也是一场人类进入21世纪的第一场隐形的世界大战。不仅影响每个国家的经济,同时也刺激了各国的军事实力。我国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决策,制定了一揽子其实可行的计划,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伟大的邓小平先生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愈发展,世界的和平愈靠得住。”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的国防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看世界风云变化,一些国家依然处在炮火中。这就说明霸权主义、阶级斗争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依然没有消灭,甚至有的国家是在加速运动。像美国、印度、日本这些国家。不顾我国的感受来干涉我国的内政(如和问题),乃至有爆发战争的趋势。

2.丰富教育内容

国防知识是一个包容了从天文到地理,从内政到外交,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基础科学到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知识群体,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十分广泛。要把握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始终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坚持把提高学生爱国主义觉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防理论传授和军事实践为主,重点是国防战备、国防法制和国防科技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献身国防、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进行基本国防理论教育,初步掌握国防构成、国防建设方面的知识;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有关国防法规,使学生明确公民应履行的国防义务;学习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国防领导体制等,了解当前的国防军事形势、现代军事科学和武器装备发展状况。学习投掷、攀登、越野、制作航(船)模等军体活动的技能,进行阅兵式、分列式、射击、战地救护等方面的军事训练;通过教育,缩短学生与后备军人之间的差距,引导广大青年从朴素感情的自发状态向精忠报国的自觉行为转变,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作贡献。

3.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国防知识

学校国防教育要贯彻长期、有效、稳定的方针,坚持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进行。结合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要抓住各学科教育内容与国防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努力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方面的教育素材。在历史、地理教学中,应着重讲清旧中国有兵无防、任人宰割的屈辱史和广大人民群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在语文、政治教学中,应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着重穿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灌输国防精神、国防法制等基本常识;在数学、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揭示这些学科知识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在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献身国防事业的热情。同时,通过电影、电视播放一些战争片,向学生讲述国防知识,如国防的主体就是国家,国防的目的在于捍卫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等相关国防知识。向学生讲述国内外实时和国际风云变化。

国防教育要点篇8

[关键词]国防教育;企业文化;网络时代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7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创新的国防教育新模式,更多地关注和突出教育重点,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以加强预备役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为工作关键,从而使得国防教育更加普及到大众生活当中,使得国防精神长城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通过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构建起来,从而建立起团结稳固的企业员工队伍,加强和谐企业建设。

1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并形成开展国防教育的合力

建立健全国防教育机制体制是加强企业国防教育的切入点,国防教育的领导成员单位以及领导小组都应该主动将国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和配合落实各项国防教育政策和措施。[1]国防教育的开展应该始终坚持组织形式与生产实际的密切配合,不可分割。应该充分考虑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企业文化以及发展进程,实现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组织企业员工积极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党政教育,形成爱党、爱军、爱国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企业国防教育体系。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各项改革的深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需求也应该做到国防教育方面的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致力于打造出政治领悟力较强,国防安全责任观念新颖,个人员工业务能力纯熟精进,企业规章纪律严明,企业整体作风优良的新型员工队伍。在国防教育的开展中细化活动环节,全面实施标准化军事化职业行为培训,例如列队行走以及岗位行为,职业礼仪等多种丰富内容。同时结合专题讲座等多种交流文化传播方式开展国防教育,达到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主要领导以及党政先锋的以身作则和亲力亲为,国防教育小组各部分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对国防教育的合力推进。

2区分教育对象以实现针对性国防教育

21从“关键”出发强化领导层面的国防观念教育

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在企业日常生产生活的推进还是在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方面都是发挥着重要的“领航人”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不但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对象,也是企业各种国防教育的组织者和活动开展者,各阶层领导都有着重要的表率和带动作用,所以提升领导层面的国防教育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是国防教育能否顺利开展,顺利开展后能否达到实效达到国防教育深入人心的教育目的重点。企业开展国防教育应该做到党委中心的国防教育理论知识部分与国防教育的专题内容相结合,将国防精神、理论、知识三者有效结合,以此来实现依据所学的国防知识理论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逐步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国防教育理论解决国防建设新闻的能力。做到国防教育有的放矢,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

22抓“骨干”强化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

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我国国防武装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推进国防教育新进程的重点目标对象,有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重要部分:第一,民兵预备役人员具有在完成岗位工作,服务组织机构服务企业,同时也担负着保卫国家的双重的使命。[2]第二,招之能来,来则能战,充分做好战备准备。第三,对国防教育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高度的社会国家责任感,强烈的军事知识求知欲望。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教育内容的强化,真正实现预备役人员的爱国爱军思想的深化和提升。充分调动他们对于保卫国家的使命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的军事知识和技能的明显欠缺,调动起对于国防军事教育和学习内容的热情,认识到自认使命和担负的任务的重大,增强军事知识技能学习强化的紧迫感。

23抓“基础”强化员工的国防忧患责任意识

企业员工的国防教育应该从三个主要方面作为切入点:首先,把国防教育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其次,职业道德教育与国防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最后,行为养成训练教育与国防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企业员工也就是广大民众作为国家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建设和保卫国防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和群众基础。由此将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员工的国防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才是根本方法,从而促进员工的拥军爱国思想的形成和稳固,树立起和平年代的忧患意识,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新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鼓励和支持身边的人也积极投身到国防建设当中来,真正做到将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当成分内之事。

3构建大众国防教育宣传网络

31依靠网络搭建国防教育宣传平台

新时期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挑战和冲击,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完成国防教育新任务,借助互联网平台,紧随时代潮流开拓创新。广大企业上至领导层面下至基层员工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各阶层工作人员的文化品位与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国防安全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国防安全教育新模式、新渠道,采用多元丰富的教育内容,生动并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发散思维,真正构建全民参与,轻松互动性强的国防安全宣传网络,从而达到国防安全思想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效果。

32借助多样化的宣传媒体营造教育氛围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普及程度高、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来选择宣传媒介和推广模式。[3]通过国防教育日和“八一节”等特殊时机广泛宣传。包括民兵整改和民兵军训等企业组织的培训时机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媒体和热门客户端来广泛传播国防安全知识。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和成本低廉的优势。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种国防教育网站、贴吧、微信公众号和优秀战斗影片专栏等。充分改变刻板无趣的国防军事教育模式,改变照本宣科的教育方法,引领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自觉领悟国防安全教育内容,从而轻松接受和认同国防安全教育观念。通过互联网定期国防安全教育动态更新。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和关注度,达到对国防知识的深入理解,增加爱国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可以将员工的日常文化活动与国防教育内容有效结合,创新思维,利用各种知识问答竞赛、书画展览、专题讲座、参观革命遗址和博物馆,还有红色经典影片的观看后组织员工撰写观后感,择优奖励,并进行公开学习。通过各种新媒体和新的活动模式的引用来达到国防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扩大国防安全教育的受众群体和活动范围,为国防教育注入新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内容,增强国防教育效果。

33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多元渠道

在当今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新时代,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稳固和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国防,这是寻求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和坚强后盾,强大的国防才能构建安全稳定的国防和国家发展环境。在生存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专注实力求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成为国防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确立企业干部和企业员工的稳固一致的国防安全思想,实现国防意识与生产力的思想转换。应当自觉树立起适龄公民服兵役的思想,增加拥军爱国意识,积极参与教育传播工作中。利用特殊节日和庆祝活动来达到国防教育安全思想的传播工作。在扎实开展各项教育宣传工作的同时也让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让思想建设充分服务好经济建设。

34以开展活动为重点进行国防教育

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下互动交流是达到教育宣传目的的最好手段,企业员工大多数时间都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一线,缺乏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这一现状的基础上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育宣传活动,利用国防知识竞答和讲故事等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丰富了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而且达到了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头脑的作用。国防教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国家重要教育普及项目之一有着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国防安全教育也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不断开拓创新的伟大工程,不能笼统概括。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者发挥带头作用,通过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4结论

国防安全教育是国民教育之根本,企业在追求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国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要对法律赋予的全民实现国防安全教育普及的责任与义务深刻认识,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把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加强全民国防安全意识相结合,壮大员工综合学习实力,从实际的工作中贯彻落实国防安全教育知识,将总体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创造性的国防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企业发展和国防教育与时俱进,实现双赢,由此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通过国防教育三策乃至“多策”达到企业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同时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永锋企业积极开展国防教育三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70

国防教育要点篇9

(1)做好选拔军事教师的工作。高校要做好军训工作就必须挑选好合格的军事教师,各高校应在全面考核、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力争做到老中青结合及师资队伍的稳定。军事教员的来源主要应从部队转业干部中挑选,也可以实行‘择优选调”的方式,即从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中选聘。

(2)坚持继续教育,建立和完善教师进修制度和师资培训体系。高校应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训机制,定期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保证每名教师都能不断地获得更新的知识,以便于调整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加强实践及科研能力。为此,应采取以下办法:1)委托军事院校进行培训,用正规的教学场所、完善的现代化教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对高校军事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2)高校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条件,鼓励教师进行脱产进修、自学考试,攻读军事学硕士和博士学位。3)利用假期集中组织短期轮训班或专题培训班等。

(3)把军事教师的岗位、编制和职称落到实处。高校在落实军事教师岗位和编制数量时,应对相关的工作任务进行科学的“量化”,应按照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合理地设置军事教师的编制数量。高校的军事理论教研室应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实体教务部门应对国防教育教学实行全过程管理,或者将其隶属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成为它的一个教研室,并将军事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统筹安排。目前,军事教师的职称仍不统一,大多数是“挂靠式”的。因此,应从军事教学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出发,军事教师的职称系列应参照专业技术职称进行设置。

二、完善教育内容,构建国防教育施教体系

(1)整合军事理论课程。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合理地利用军事理论课的36学时,应对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一是要突出重点,可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类进行调整,把我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战争作为课程的重点和主干,形成一个主干清楚、层次分明、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二是要突出特点,在内容设置上应突出技术性、时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技术性是指在教学内容上多讲一些现代军事科技知识,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时效性是指课程内容要与国内形势紧密结合,授课内容与热点问题紧密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军事理论教学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性是指在课程设置上,应采取必修课、选修课、第二课堂的方式。

(2)注重“硬件”建设,确保军事技能训练科目。一是要改善实施军事技能训练的保障条件,适当设置训练场所;二是着眼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基地化发展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分期分批地建立综合性大学生训练基地;三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有效的军事训练计划,避免训练科目的减少,杜绝重眼前的“管理效应”,轻长远的“战略效应”的自我服务误区,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时间、内容、教学目标等,确保军事技能训练的质量。

(3)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国防教育有许多内容既是军事教学的内容,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两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军事教学之中。如毛泽东军事思想、军事战略等,这些既是军事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紧密地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因此,在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中,一是要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军事科学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是要阐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强化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性;三是要阐明国防责任感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关系,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大学生为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自觉性。这样,就能使大学生在获得国防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实际上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4)国防教育活动经常化。在有限的范围和时间内开设军事理论课,组织大学生参加军事技能训练,这对増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我国高校几十年的实践和当前的国情、校情来看,这种国防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完全普及的。要真正使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深入、持久而广泛地开展下去,还必须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经常性的国防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寓教于乐,使其成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军训质量

大学生军训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军事理论课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军事技能训练则采取在校内集中组织实施或在训练基地分批轮训的形式。军事理论课主要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和高技术战争。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要提高军训工作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1)内容上要区分层次。由于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理解能力强,知识面较宽,因此军训的内容必须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要立足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前沿,突出时代性。増加军事高科技知识和信息化战争作战样式等内容,使教学贴近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増强吸引力。还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点,安排电子对抗、指挥自动化、心理战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集中军事训练以基础训练为重点,认真完成单兵动作、轻武器射击、共同条令等基础性科目。

(2)改进教学方法。要将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既要注重启发,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讲解内容,増强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助投影、录像、挂图、模型和多媒体等辅助措施,提高视听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将课堂教学与观摩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我军武器装备时,可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军队院校,参观现代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等,増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军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管理上要注重实效,要将军事理论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学分制进行管理,在发放毕业证书、授予学位上给予必要限定,増强大学生参与军训的约束性。

四、挖掘教育资源,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它是将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认知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与社会接触中不断増加对国防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国防的结合点,逐步使自己成为推动国防教育社会化的一员。为此,首先,应发挥国防教育基地作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国防教育基地具有现实感强、冲击力大等特点,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应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和其它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其次,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些接触军人、了解军人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爱军、拥军的自觉性,増强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和支持国防建设的责任感。在军民共建活动中,部队派出军官和军事训练员配合高校进行国防教育,把军营文化引入校园,以军人的高尚风范和品格,吸引、教育和影响大学生对国防、军队的认识和深刻理解。也可以组织大学生深入到部队战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使大学生国防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

(2)依托校园文化,实现国防教育寓教于乐。校园文化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导向、调试、辐射和凝聚的作用。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巩固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将国防教育内容贯穿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首先要利用校园文化的公共舆论阵地加强宣传教育,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军事爱好者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组织国防知识竞赛、举办国防教育展览、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活动、建立校园国防教育网站、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等,从不同侧面向大学生灌输国防知识,宣扬英雄人物,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积极开展“国防文艺”活动。国防文艺的最大特点是寓教于乐,通过内涵丰富的文艺形式来影响和启迪大学生的思想。一首好歌、一部好电影、一本好书的影响往往比讲几堂课的作用还要大。因此,充分利用国防文艺占领学生文化娱乐阵地,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国防题材的电影、戏剧等,引导大学生抵制那些消磨意志的文艺作品,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自尊自强精神的陶冶。

国防教育要点篇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创新的国防教育新模式,更多地关注和突出教育重点,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以加强预备役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为工作关键,从而使得国防教育更加普及到大众生活当中,使得国防精神长城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通过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努力构建起来,从而建立起团结稳固的企业员工队伍,加强和谐企业建设。

1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并形成开展国防教育的合力

建立健全国防教育机制体制是加强企业国防教育的切入点,国防教育的领导成员单位以及领导小组都应该主动将国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和配合落实各项国防教育政策和措施。[1]国防教育的开展应该始终坚持组织形式与生产实际的密切配合,不可分割。应该充分考虑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企业文化以及发展进程,实现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组织企业员工积极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党章党政教育,形成爱党、爱军、爱国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企业国防教育体系。与此同时,伴随着企业各项改革的深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需求也应该做到国防教育方面的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致力于打造出政治领悟力较强,国防安全责任观念新颖,个人员工业务能力纯熟精进,企业规章纪律严明,企业整体作风优良的新型员工队伍。在国防教育的开展中细化活动环节,全面实施标准化军事化职业行为培训,例如列队行走以及岗位行为,职业礼仪等多种丰富内容。同时结合专题讲座等多种交流文化传播方式开展国防教育,达到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主要领导以及党政先锋的以身作则和亲力亲为,国防教育小组各部分成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实现对国防教育的合力推进。

2区分教育对象以实现针对性国防教育

21从“关键”出发强化领导层面的国防观念教育

企业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在企业日常生产生活的推进还是在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方面都是发挥着重要的“领航人”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不但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对象,也是企业各种国防教育的组织者和活动开展者,各阶层领导都有着重要的表率和带动作用,所以提升领导层面的国防教育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是国防教育能否顺利开展,顺利开展后能否达到实效达到国防教育深入人心的教育目的重点。企业开展国防教育应该做到党委中心的国防教育理论知识部分与国防教育的专题内容相结合,将国防精神、理论、知识三者有效结合,以此来实现依据所学的国防知识理论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逐步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国防教育理论解决国防建设新闻的能力。做到国防教育有的放矢,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

22抓“骨干”强化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国防教育

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我国国防武装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推进国防教育新进程的重点目标对象,有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重要部分:第一,民兵预备役人员具有在完成岗位工作,服务组织机构服务企业,同时也担负着保卫国家的双重的使命。[2]第二,招之能来,来则能战,充分做好战备准备。第三,对国防教育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掌握,高度的社会国家责任感,强烈的军事知识求知欲望。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教育内容的强化,真正实现预备役人员的爱国爱军思想的深化和提升。充分调动他们对于保卫国家的使命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的军事知识和技能的明显欠缺,调动起对于国防军事教育和学习内容的热情,认识到自认使命和担负的任务的重大,增强军事知识技能学习强化的紧迫感。

23抓“基础”强化员工的国防忧患责任意识

企业员工的国防教育应该从三个主要方面作为切入点:首先,把国防教育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其次,职业道德教育与国防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最后,行为养成训练教育与国防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企业员工也就是广大民众作为国家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建设和保卫国防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和群众基础。由此将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员工的国防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才是根本方法,从而促进员工的拥军爱国思想的形成和稳固,树立起和平年代的忧患意识,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新观念。增强主人翁意识,鼓励和支持身边的人也积极投身到国防建设当中来,真正做到将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当成分内之事。

3构建大众国防教育宣传网络

31依靠网络搭建国防教育宣传平台

新时期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挑战和冲击,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完成国防教育新任务,借助互联网平台,紧随时代潮流开拓创新。广大企业上至领导层面下至基层员工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各阶层工作人员的文化品位与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这些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国防安全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国防安全教育新模式、新渠道,采用多元丰富的教育内容,生动并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发散思维,真正构建全民参与,轻松互动性强的国防安全宣传网络,从而达到国防安全思想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的效果。

32借助多样化的宣传媒体营造教育氛围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普及程度高、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来选择宣传媒介和推广模式。[3]通过国防教育日和“八一节”等特殊时机广泛宣传。包括民兵整改和民兵军训等企业组织的培训时机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媒体和热门客户端来广泛传播国防安全知识。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迅速和成本低廉的优势。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种国防教育网站、贴吧、微信公众号和优秀战斗影片专栏等。充分改变刻板无趣的国防军事教育模式,改变照本宣科的教育方法,引领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自觉领悟国防安全教育内容,从而轻松接受和认同国防安全教育观念。通过互联网定期国防安全教育动态更新。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和关注度,达到对国防知识的深入理解,增加爱国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可以将员工的日常文化活动与国防教育内容有效结合,创新思维,利用各种知识问答竞赛、书画展览、专题讲座、参观革命遗址和博物馆,还有红色经典影片的观看后组织员工撰写观后感,择优奖励,并进行公开学习。通过各种新媒体和新的活动模式的引用来达到国防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扩大国防安全教育的受众群体和活动范围,为国防教育注入新的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内容,增强国防教育效果。

33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多元渠道

在当今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新时代,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稳固和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国防,这是寻求发展进步的有力保障和坚强后盾,强大的国防才能构建安全稳定的国防和国家发展环境。在生存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专注实力求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成为国防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确立企业干部和企业员工的稳固一致的国防安全思想,实现国防意识与生产力的思想转换。应当自觉树立起适龄公民服兵役的思想,增加拥军爱国意识,积极参与教育传播工作中。利用特殊节日和庆祝活动来达到国防教育安全思想的传播工作。在扎实开展各项教育宣传工作的同时也让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让思想建设充分服务好经济建设。

34以开展活动为重点进行国防教育

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下互动交流是达到教育宣传目的的最好手段,企业员工大多数时间都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一线,缺乏同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这一现状的基础上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育宣传活动,利用国防知识竞答和讲故事等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丰富了企业员工的业余生活,而且达到了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头脑的作用。国防教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国家重要教育普及项目之一有着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国防安全教育也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不断开拓创新的伟大工程,不能笼统概括。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者发挥带头作用,通过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