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2:30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1

关键词:造价指标;现状;分类;调整汇总

0引言

走入现代社会,城市住宅建筑项目越来越多,人们对造价指标要求的提高,控制好工程造价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因为住房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住宅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编制工作的繁杂。如何能做好住宅建筑项目工程的造价指标是现如今人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1工程造价指标的应用现状

我国在工程造价指标问题上的研究并不多。且我国东西部差异、南北差异较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企业管理方法、信息采集标准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工程造价指标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同时,各行业间的信息不能有效利用和共享,这就要求我们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控制工程造价,减少建筑成本,为社会节约资源,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2建筑项目分类

进行建筑项目分类的目的是为编制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造价指标提供参照,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三大类。工业建筑主要是指各类工业企业生产用房以及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房,例如单双层的厂房等。农业建筑主要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房屋,如种子库、粮仓、农业物资存放房等。而非生产性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学生宿舍、招待所等,而公共建筑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少年宫、医疗、商业、邮电等。

按照结构类型划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混凝土板墙结构、间架结构四个类型。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作的梁、板、柱形成的骨架是砖混结构的承重部分,而墙体只起到围护和分隔的作用。这种结构具有空间划分灵活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板墙结构的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可以现场浇筑,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大模建筑和大板建筑。

间架结构比较适用于大跨度的公用建筑,如体育馆、航空港、火车站、大剧院等。其又可分为悬索结构、壳体结构、折板结构、拱结构等形式。

按照建筑物高度或者层数可以划分。建筑1~3层为低层,4~6为小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以及综合性建筑高超过24m为高层建筑,低于24m为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又可以划为9~16层,低于50m的低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在50~75m的中高层建筑,26-40层、建筑高度在75~100m的高高层建筑,层数为40层、高度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按照施工方法划为为现浇现砌式、预制装配式、现浇现砌式和预制装配式结合式。施工方法是指房屋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方法。现浇、现砌式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均是在施工现场浇筑和砌筑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在加工厂制成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而成。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建筑物的一部分构件(如墙体)是在施工现场浇筑或砌筑而成,一部分构件(如楼板、楼梯)是采用在加工厂制成的预制构件。

3典型项目采集及测算步骤

项目分类后,就要根据各种类型的项目来寻找符合特征的相关项目。工程造价资料是测算工程造价指标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资料收集应坚持三个原则。首先,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应遵循客观性、真实性的原则,收集已经过核对的竣工结算资料;其次,应遵循代表性的原则,收集本地区该类造价资料中有代表性的资料;第三,应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的工程项目。

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渠道。一是向业主、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收集;二是施工合同备案和网上业绩备案系统。目前,某省已经建立了网上业绩备案系统和施工合同备案系统,这里面的工程造价咨询成果都可以作为造价指标的数据来源。其中,施工合同备案系统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合同价计价软件电子文档。工程造价指标的测算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大量的项目资料。项目造价资料是测算工程造价指标的基本依据。项目造价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做好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的基础。收集资料时主要应收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符合我国现行的产业发展政策、有可能在今后的项目当中再次运用、有代表性的工程设计施工图及相应的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等。如果没有充分、完善的造价资料就很难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测算,做好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工作也就无从谈起。资料收集的工作应该以收集竣工结算资料为主,以收集工程概算、预算、工程招标投标标底以及工程施工合同等资料为辅。收集的资料当中的数据要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特点、技术水平、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劳动力市场价格、施工机械价格、工效水平等。只有全面系统地搜集涵盖工程项目所有特征的资料,然后再系统地分析,才能保证工程造价指标的测算准确、有效。

(2)对收集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在全面获得造价资料之后,还应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很多,既可以按照专业划分,也可按照使用功能进行划分。由于收集到的资料来源不同,这直接导致了造价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造价指标测算的要求,所以应该区别对待来源不同的造价资料。对于那些占投资比重较大、直接联系较多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同时还要对资料数据进行去伪存真辨别,放弃其中不合理或者准确度不高的数据,然后再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3)取定计算。收集到的资料来源不同,施工单位和业主采用的计价方法不同,工程材料价格和计费标准也大不相同等原因,导致工程造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而缺乏可比性。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在工程造价指标测算之前,应确立一个合理的同一的测算标准。同时在测算工程造价指标时,也应公布取定的价格、费用标准,以便使用时能够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汇总。将具有相同特征或者近似特征的工程进行分类汇总,根据造价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工程造价的测算,这要求工程造价指标测算人员首先能够对工程项目的特征进行准确和完整的描述。由于工程概算、预算、结算与造价指标的汇总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口径,工程材料费、劳动力成本、机械台班价格也不相同,造价指标的主要材料的规格多,工程项目子项目多和施工程序及工艺不同,其价格也不相同。再加上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价格不同以及价格变动区间大,这方面的工作量和难度非常大,这说明工程造价指标测算工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经验丰富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完成这项工作。

(5)对工程造价指标进行审查修改。为了确保测算出的工程造价指标确切、实用,测算出的工程造价指标应与选定的工程概预算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检查测算出的工程造价指标是否符合规律。如果偏差较大,应该仔细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如果是新测算的工程造价指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作出调整和修改。同时对指标编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指标的完整性和编制标准的统一性。

4住宅建筑造价指标测算

根据工程造价指标测算和编制步骤,结合住宅建筑工程的特点,住宅建筑造价指标的测算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描述项目的主要特征。工程造价指标的计算必须充分考虑特定项目市场、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由于基础形式、桩基、混凝土强度、门窗等不同而对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

(2)明确计算对象。造价指标可以细分为“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经济指标指单位面积的费用,如800元/m2;技术指标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材料用量,如钢筋用量50kg/m2。

(3)依托软件。工程造价指标软件的研发及使用不仅提高了日常工作的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为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工作提供了准确、快捷的方法和手段。加大与软件公司的沟通与协作,研发工程造价指标软件对工程造价指标的编制和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划分项目子目类别归属。

(4)统一计价依据。价格套用同一期信息价,不同地区信息价不同;劳保类别统一取定为甲类。

5造价指标调整汇总

对抽取的实际工程造价数据的典型性、代表性以及是否剔除了特殊影响因素等问题做出验证与分析。比如桩基工程。某安置房a5#楼,层高7层楼,单价192元/m2;某某安置房2#楼,层高12层,单价67元/m2。12层的反而比7层楼的桩基单价低,分析其原因,是因为7层楼的桩长是25m,而12层楼的桩长是8.3m,此时,就应该对这两个项目的桩基进行调整修正。设计对象的结构特征与概算指标有局部差异时的调整;设备、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的调整。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开展之前做好造价指标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要充分收集工程造价资料,分析住宅建筑工程的特点,类比其他工程的例子,这才能更精确地测算住宅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有效地减低工程的成本达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2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第三条在**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超过20000m2的,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地面积在20000m2(含20000m2)以下的项目,需编制《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综合管线工程规划》和《竖向规划》。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执行。

第四条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应符合已颁布的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各类详细规划和重要建筑方案设计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面向国内外市场,鼓励规划设计方案竞标。

第六条在本市规划区内承担各类规划设计任务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规划设计资格。

外埠规划设计单位在本市从事规划设计应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

第七条规划设计单位在本市承担各类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时,应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规划设计条件”执行。

规划设计条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提出对所规划地块的具体要求,同时应符合本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报批时,“规划设计条件”应作为附件。

第八条编制各类规划应按有关规定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审查和审批各类建设项目,不得违背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九条**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重要街区、主要干道、重要景观节点、重要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由**市人民政府或**市规划委员会审批。**市城市一般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方案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本市城市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主要用途和功能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十一条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划分应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照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详细规划的,应依据城市分区规划和本规定附录三表一确定的建设用地适建范围执行。

凡附录三表一中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建设项目确需改变经批准的规划用地性质或超出规定的适建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规划,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报批,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二条凡用地单位或个人征用未开拓或未拓宽的规划道路两侧土地,需同时征用规划道路宽度一半范围或未拓宽部分的土地,作为道路及敷设市政基础设施的用地。道路另一侧是河道且未被征用,用地单位或个人应全部征用道路用地,并负责拆迁,不得他用。其建筑密度、容积率等规划技术指标按实际用地面积计算。

第十三条根据**市现状,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市规划区划分为三类控制区,以不同的控制指标进行规划管理。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类控制区:范围为团结东大街以南、邢州路以西、新兴东大街以北、京广铁路以东。

第二类控制区:指风景区、市区各公园、规划区内中小城市和各村镇。

第三类控制区:指第一类、第二类控制区以外的地区。

第一类控制区内拟建设用地中的原有建筑密度低于40%的,按第三类控制区的指标控制。第三类控制区内拟建设用地中的原有建筑密度达到或超过40%的,按第一类控制区指标控制。

第十四条**市城市规划区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

第十五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20000m2的成片开发地区,应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成片开发片区内各类建设用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在不超过建筑总容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可按附录三表二、三的规定适当调整。

第十六条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20000m2的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附录三表二、三执行。附录三表二、三中容积率、建筑密度为上限,绿地率为下限。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应优先满足标准车位数和绿地率的要求。

第十七条附录三表二、三规定的指标中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适用于单一类型的建设用地。对混合类型的建设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用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各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设用地或综合建筑物的用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面积比例和相应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成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

第十八条对未列入附录三表二、三的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技术规定执行,且不能超过住宅建设项目类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十九条市中心区、区中心区地段及市区内建筑密集地区或人口密集地区,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按同类控制指标适当调整,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条在原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插建;用地内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虽未超出其规定值,但其扩建、加层、插建对原总平面布局及空间结构有较大改变的亦不得建设。

第二十一条第一类控制区内,个人不得新建私人住宅。原有的私人住宅经有关部门鉴定属危房和符合其他规定的,允许进行危房改建,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危房改建应在原有建设用地(或称宅基地)范围内,建筑物的任何部分不得突出和悬挑出用地范围;

(二)不得影响四邻住宅的采光、通风和建(构)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三)不得破坏绿化和妨碍交通、消防安全。

第三类控制区内严格控制新建私人住宅,确需建设的应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方可建设,属危房改建的,应符合本条(一)至(三)款的规定。

城市规划区内个人建设或改建住宅,以低层住宅建筑为主,建筑层数不宜超过三层,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0m。

第二十二条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一)住宅为6000m2;

(二)公共建筑为3000m2。

建筑用地未达到上述规定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许可建设:

(一)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无法调整、合并的;

(二)因城市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二十三条建设用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日照、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乘以核定容积率)的20%。(开放空间的条件和计算详见附录二)

在建筑内部(包括地面层或其他层及地下层)或外部提供对外开放的全天候步行空间或通道,将周边建筑物与城市街道、广场、游园、购物中心等公共空间联系在一起且有效宽度不小于4.5m时,可作为城市公共通道。

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建筑面积补偿换算表

核定建筑容率

FaR每提供1m2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m2)

第二十四条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文物和建筑保护、噪音防治、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低层、多层住宅建筑的间距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行布置的间距(包括两住宅建筑夹角≤300)。

1、朝向为南北向的(指正南北向并包括南偏东或南偏西在00-150(含)),其间距:

(1)在第一类控制区不小于南侧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46倍;

(2)在第二类控制区不小于南侧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55倍;

(3)在第三类控制区不小于南侧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5倍。

2、朝向为东西向的(指正东西向并包括南偏东或偏西在600以上),其间距:

(1)在第一类控制区不小于东侧或西侧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39倍;

(2)在第二类控制区不小于东侧或西侧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48倍;

(3)在第三类控制区不小于东侧或西侧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43倍。

3、朝向为南偏东或偏西在150—600的住宅间距

注:a为住宅建筑的朝向方位角;L为住宅建筑的间距;h为建筑遮挡高度。

(二)垂直布置的间距(600≤两建筑夹角≤900)。

在第一类控制区不小于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0倍;在第二类控制区不小于1.2倍;在第三类控制区不小于1.1倍。

低层、多层住宅建筑的山墙宽度应小于、等于16米,若大于16米,按平行布置的间距控制。

(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最小间距:

1、当两住宅建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0时,其间距最小处按本条第一款控制。

2、当两住宅建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0时,其间距最小处按本条第二款控制。

3、当两住宅建筑夹角大于300、小于600时,其最小处间距:在第一类控制区,不小于住宅建筑遮挡高度的1.32倍;在第二类控制区不小于1.4倍;在第三类控制区不小于1.35倍。

(四)低层、多层住宅建筑的侧面间距不应小于6m。当住宅山墙有居室、起居室、客厅开启窗户时,其山墙间距增加2m。有突出物时,应相应调整间距,保证净距符合上述规定。

(五)不规则平面的住宅建筑,按建筑大墙的最凸出的线和周围建筑的最近距离计算间距。

(六)相邻两住宅建筑地面有高差时,其建筑间距以被遮挡建筑的最低居住层室内标高以下0.45m处为基准,以遮挡高度计算建筑间距。

(七)位于同一裙房上的几幢住宅建筑,计算住宅建筑间距可扣除裙房的高度;计算与相邻建筑间距时,应包括裙房的高度。

(八)同一建设用地内,底层设有架空层的住宅建筑相邻时,其间距计算不含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高度;底层设有架空层的住宅建筑作为遮挡建筑与未设架空层的住宅建筑的间距计算应含住宅建筑底层架空层的建筑高度。

(九)低层住宅建筑之间的正面间距不应小于6m,与多层住宅建筑的正面间距不应小于9m。多层住宅建筑之间的正面间距不应小于20m。

第二十六条中高层住宅建筑(层数为7—9层)与中高层、多层、低层住宅建筑的正面间距:中高层为遮挡建筑时,在第二十五条基础上增加1m;低层、多层为遮挡建筑时,按第二十五条执行。侧面间距按第二十五条执行。

第二十七条高层住宅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多层、低层住宅建筑的正面间距:高层为遮挡建筑时,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的阴影分析情况和国家有关规范确定;中高层为遮挡建筑时,按第二十六条执行;多层、低层为遮挡建筑时,按第二十五条执行。高层住宅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多层、低层住宅建筑的侧面间距:高层之间山墙间距不应小于13m,高层与中高、多、低层住宅之间山墙间距不应小于9m。

第二十八条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教学楼的正面间距,应在同型布置方式的住宅建筑正面间距基础上提高15%。托儿所、幼儿园的上述间距应在同型布置方式的住宅建筑间距基础上提高20%。侧面间距:低层、多层之间不应小于6米;高层之间不应不于13米;高层与低层、多层之间不应小于9米。

第二十九条非住宅民用建筑(第二十八条所列的非住宅建筑除外)的间距,及其作为被遮挡建筑与其他建筑的间距,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消防、交通、卫生、环保等规定和工程管线布设、建筑保护等特殊要求确定。非住宅民用建筑作为遮挡建筑,其与住宅建筑和第二十八所列建筑的间距按第二十四至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控制。

第三十条工业建筑之间的间距,以及其与民用建筑的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第三十一条建筑间距计算:被遮挡建筑按主体墙计算;下列情况的遮挡建筑均按主体墙计算,不符合下列情况的,以突出部分计算:

(一)住宅建筑的阳台长度之和不大于建筑总长的1/3,且出挑宽度不大于1.5m

(二)建筑突出部分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建筑总长度的1/4且连续长度不大于24m

(三)建筑错接距离不大于2m。

第三十二条在住宅建筑间距内,不应插建车库。如确需在宅间建设车库的,应建半地下,地上部分高度不应超过1.2m。

第三十三条沿建设用地边界线(或称用地红线)和沿城市道路、公路、公共绿地、河道、山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的建筑物,其建筑控制线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景观、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规定。

建筑控制线指标分为退让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河道蓝线、电力黑线、文物保护紫线等。建筑物退让指建筑控制线退让其他控制线。

第三十四条建筑控制线退让用地红线或其控制线的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但退让红线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的规定控制。

(一)各类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按附录三表四规定控制,且应满足消防要求。

(二)相邻地界的建设项目为住宅建筑,并已经批准建设的,除应符合附录三表四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建筑间距的规定。

(三)相邻地界的建设项目为文、教、卫建筑(第二十八条所列项目)或其他非住宅建筑,并已经批准建设的,除应符合附录三表四的规定外,须同时符合建筑间距的规定。

(四)相邻地界为居住区级及其以上公园的,各类建筑的退距按附录三表四中其他非住宅建筑的退距控制,并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

(五)住宅建筑的退距应计算底架空层的建筑高度。

(六)建筑控制线退让用地红线或其他规划控制线时,按其相互间最近距离计算建筑退距。

(七)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前提下,相邻地界的建筑退让用地红线也可由相邻双方协商解决。

第三十五条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的建筑物,其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红线应符合附录三表五的最小控制指标。

第三十六条地下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的距离一般与其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相同。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距离大于6m的,地下建筑物退让距离不小于6m。停车库地下建筑出入口一般不宜直接开向城市道路,退道路红线不应小于15米。地下构筑物,自用的管井、管沟等退让道路红线的净距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城市主、次干道不得小于4m。

(二)城市支路以下不得小于3m。

第三十七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退让距离可适当调整。

(一)经审定后的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城市景观设计要求以及文物保护或一些重要标志等。

(二)传统建筑街道上的扩建或改建工程。

(三)为了保持原有街道空间的延续性,在经批准规划中未能按上述指标控制的道路上的建设工程。

(四)其他特殊情况。

第三十八条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车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中作为大型商场的裙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方向的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应小于25m。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场地,且与城市道路相连。

传达室、警卫室、书报亭、交通岗亭、公共厕所等建筑的退让道路红线要求,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十九条沿街建筑的台阶、平台、窗井和除用地范围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包括管沟、管井等构筑物),均应在划定的建筑控制线范围内建设。

建筑物的阳台、雨蓬、挑檐、凸形封窗,不得突出建筑控制线。

第四十条沿城市道路修建围墙的,退城市主干道红线不宜小于2m,退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红线不宜小于1.5m。

第四十一条沿穿越村镇的道路两侧新建建筑,可按村镇规划进行管理,但建筑控制线退让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第四十二条沿河道规划蓝线(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河道规划线)两侧新建建筑,其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除另有规定外,不应小于10m。

建筑控制线退让道路隔离带控制线、绿地绿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不包括居住小区及其以下的绿地)。

建筑控制线一般不应突入电力规划黑线范围内。

第四十三条沿铁路两侧的建筑(铁路内部的轨道车管理、配套用房除外)除执行有关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沿铁路干线的建筑距最外股道中心线在第一类控制区不小于30m,在第二、三类控制区不小于40m;沿铁路支线、专用线的建筑距最外股道中心线在第一类控制区不小于20m,在第二、三类控制区不小于30m;沿厂区铁路专用线的建筑距最外股道中心线不小于15m;沿有扩建可能的铁路线的建筑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铁路主管部门共同确定退让距离。

(二)沿铁路的高层建筑、高大构筑物(水塔、烟囟等)、危险品仓库和厂房与铁路的距离应征求铁路主管部门意见后确定。

(三)在铁路道口附近进行建设的,应符合铁路道口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四条建筑控制线退让城市防洪堤,除执行有关规定外,退让城市防洪堤不应小于6m。

第四十五条有净空高度限制的,如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等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七条沿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宽度30m及其以上)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H)按下式控制:

H≤(w+S)/1.5;

(二)沿路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式控制:

a≤L(w+S)/1.5;

式中:H—建筑的控制高度,a—沿路高层组合建筑正立面面积,L—建筑基底沿道路规划红线的长度,w—道路规划红线宽度,S-沿路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

第四十八条建筑物邻接两条及其以上的城市道路的,可按主要道路规划红线计算其控制高度。

建筑物直接或其面临的道路邻接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在计算控制高度时,可将广场、河道、电力线路保护区的二分之一宽度计为w值。

第四十九条各类建设工程在编制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方案时,应绘制城市坐标和周边相邻地段30—50m范围内的现状地物地貌,并研究与相邻空间环境协调以及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连续。成片开发的住宅建筑和多、高层建筑,应与相邻建筑协调。建筑立面、建筑夜景及色彩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比较。符合方案竞选要求的应进行方案竞选,并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十条城市道路两侧建筑和构筑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交通性干道两侧原则上不应建设底商类住宅。

(二)中小学、幼儿园的主出入口不得直接开向城市主干道。

(三)临城市道路两侧的建(构)物退让道路红线,应综合考虑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和基础设施用地、停车泊位等多种因素。

(四)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应平行于城市道路。

(五)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基地的围墙确有特殊要求的,如监狱、看守所、油库、燃气罐等,可建封闭式围墙,围墙饰面及外观应进行美化处理,有利于城市观瞻。其他围墙应为通透式围墙,围墙高度不应超过1.6m,现有的实体围墙应逐步改造。临街公建原则上不设围墙。

(六)贴邻城市道路建筑(指建筑控制线退城市道路红线25m及其以内的建筑)的室外地坪标高不得擅自抬高和降低,要严格控制建筑首层室内标高,其与城市人行道的高差,公建不大于0.6m,住宅建筑不大于0.45m,带地下室的建筑不大于0.9m。

(七)沿道路两侧的建筑基地应按规划要求进行沿街绿化、硬化和美化,不得建设有碍市容观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八)沿城市道路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及装修,必须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五十一条临**市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新建建筑,应退让道路交叉口并留出一定的开敞空间。留出开敞空间的用地范围为:

(一)城市主干道相交的,自道路规划红线交点沿道路纵向不少于80m,横向不少于60m,的弧线半径不小于同向道路红线的转弯半径。

(二)城市次干道与主干道、次干道相交的,自道路规划红线交点沿道路纵向不少于60m,横向不少于40m,的弧线半径不小于同向道路红线的转弯半径。

(三)城市支路与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相交的,自道路规划红线交点沿道路纵向不少于40m,横向不少于20m,的弧线半径不小于同向道路红线的转弯半径。

第五十二条临**市城市道路交叉口成片改、扩建建筑,原则上按第五十一条规定退让道路交叉口并留出一定的开敞空间。确实不具备条件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适当调整。

第五十三条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线两侧、广场、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其他公共场所建设城市雕塑,应符合相关规划和下列要求:

(一)建设城市雕塑,建设单位应将拟建雕塑的题材,体量、建设地点、雕塑模型、环境设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在建成的公共绿地内建设城市雕塑,应先征求园林管理部门意见后,再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核发“一书两证”后方可建设。

(二)城市雕塑的设计,应由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和个人承担,没有相应设计资格的,不得承担城市雕塑的设计。

(三)城市雕塑安装前,建设方应申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中间验收;城市雕塑竣工后,建设方应申请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竣工规划认可。

第五十四条新建建筑物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广告等设置的位置、形式、灯光照明等,并应在方案图中示出,连同单体建筑方案一并进行规划审批。

第五十五条规划建设项目实施绿地率指标控制。各类建设基地内绿地面积占基地面积的比例应符合附录三表二和表三的规定。

对附录三表二和表三中未尽项目的绿地率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绿地配置按国家现行规范要求执行。其绿地建设应与房屋成片开发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第五十七条新建、扩建、改造城市道路的绿地率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其绿地建设应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第五十八条防护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三类工业用地周围应设隔离防护林带,其宽度不应小于50m,

(二)过境铁路干线、高速公路两侧应设隔离防护林带,其宽度不应小于30m。

(三)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场的周围应建卫生防护林带,其宽度不应小于100m。

(四)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防护林保护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九条位于第一类控制区的旧区改造,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地指标的,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小于100m2)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其折算公式为:F=m×n,

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地面积n—有效系数

第六十条城市道路的新建、扩建、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城市道路的设计、施工应符合城市规划的道路红线及竖向标高要求。

(二)城市道路交通应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原则,为公交行驶道路及站、场设置提供方便条件。

(三)城市道路断面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分隔带,其中:

人行道宽度应根据不同用地类别和道路的性质确定,沿人行道设置行道树、公共交通停靠站和候车亭、公用电话亭等设施时,不得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商业、车站及大型公共建筑集中的道路,单独设置人行道的,一般不小于4m;其他各级城市道路单独设置人行道的,不应小于3m。

(四)城市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

主、次干道一般不小于20-35m,并设置导流岛等渠化设施。支路一般不小于15-25m。

(五)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等于45m时,应设港湾式停靠站,港弯式停靠站应至少有3个车位的长度。

(六)城市道路、居住区道路,应设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及标志,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六十一条凡在城市道路上申请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开口要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个建设项目一般允许开引一个机动车口,当相邻道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一般向最低一级的道路上开口,并尽可能远离交叉口。

(二)在城市道路交叉口附近开引机动车道时,开向城市主干道的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不应小于70m;开向城市次干道的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不应小于50m;开向城市支路的基地出入口,距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原则上不应小于30m。

第六十二条城市各类停车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设项目必须建设与其相配套的机动车停车场(库)、自行车停车场(库)及本单位职工自用停车场(库)。停车场(库)设置指标按附录三表六执行。其中计算室外停车场的车位数不低于标准车位数的1/2。住宅建筑架空层作为停车库的,其建筑面积计入室内停车库面积,不计入住宅容积率,但其用地应按建筑面积分摊划归到公建用地中。

(二)机动车停车场用地面积,按当量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各类车辆的换算按附录三表七执行。机动车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8m2;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33m2。摩托车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m2;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为2.7m2。自行车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5m2;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8m2。

(三)配建停车场(库)的建设应与建筑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四)所确定的停车场(库)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不得擅自占用和出租转让。

第六十三条在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新建建(构)筑物。电力线路保护区规定如下:

一、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指导线边线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1、一般地区沿架空电力线单侧向外延伸距离不应小于:500kv,30m;330kv,17.5m;220kv,15m;110kv、66kv,12.5m;35kv,6m。

2、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人口密集地区,沿架空电力线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其后退线路中心线距离应符合电力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指地下电力电缆线路向外侧延伸所形成的平行线内的区域。其单侧向外延伸的距离不小于0.75m。

第六十四条本规定是实施《**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具体技术规定,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六十五条本规定实施前已经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仍按原批准的执行。已经批准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的建设项目,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规定执行。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3

【关键词】新国标;抗震;鉴定;分析

汶川地震中位于震中区的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震害比较严重多有倒塌,地震恰好发生在学生上课时间。因此在校师生伤亡惨重[1][2]。汶川地震再一次提醒所有的结构工作者.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确工程质量,并且进一步加强标准规范的执行力度。

建筑抗震鉴定是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现状、施工质量和使用状况,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的目的是为了判明其抗震能力、评估地震时的破坏程度,为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或采取其它防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中,为了提高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能力,将其从丙类建筑提高为乙类建筑(重点设防类)。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建筑抗震鉴定标准》[4]中,也对既有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做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笔者完成过众多的建筑抗震鉴定工作,以下通过抗震鉴定实例的分析,对按新国标鉴定的过程、内容及遇到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说明和总结[5],提出若干新见解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新旧《建筑抗震鉴定标注》的比较分析

我国之前抗震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就是“结构综合抗震能力二级鉴定方法”。所谓第一级鉴定是指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的抗震能力鉴定,第二级鉴定指以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主并结合构造影响系数的鉴定。“两级鉴定”概念的引入,通过对房屋的外观质量、结构体系、材料强度、配筋构造、填充墙等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以及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使相当一部分现有建筑,可采用简单的第一级方法进行抗震鉴定,少数第一级鉴定不能通过的房屋,则继续采取第二级鉴定予以判断。

我国目前抗震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以下简称“标准”)。其主要修订内容是:1)扩大了原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扩大到已投入使用的现有建筑。2)依据现有建筑设计使用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后续使用年限分别为30年、40年、50年三个档次,并相应给出了a、B、C三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的提出明确了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3)适度提高了学校等乙类建筑的抗震鉴定标准。

2、工程概况

某学校教学楼为5层框架结构,平面形式呈“L”型,现总建筑面积为4120m2,该建筑始建于2000年,后续使用年限按40年考虑,属B类建筑。该建筑作为学校教学楼使用,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柱下独立基础。

通过对整幢建筑全面详细检查,除发现部分楼层楼板存在少量收缩裂缝外,所有柱梁均未发现可见裂缝,所有外墙、内间墙未发现可见裂缝或抹灰剥落;屋面没发现有积水现象,排水系统也没发现堵塞;各结构构件工作状态良好。

基础持力层为花斑色粘土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20Kpa。通过对整栋建筑物全面详细检查,建筑物的整体垂直度良好,上部结构未发现建筑物有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迹象或变形,基础构件的工作状况良好。

图1小学教学楼二层平面图

3、材料强度检测

采用钻芯法检测柱、梁的砼强度,按随机抽测原则,钻芯数量及钻芯部位为:首层柱4个、二层柱4个、三层柱3个、二层梁板4个、四层梁板4个。

检测结果表明,框架柱的砼强度质量较好,实测强度均高于设计值C20,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4、抗震措施鉴定

该建筑位于7度抗震有利地段,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4.1.1条,可不进行场地对建筑影响的抗震鉴定。岩土勘察资料揭露,本建筑的地基土不存在软弱土和液化土。另本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垂直度良好,没有不均匀沉降的裂缝和迹象,现状地基基础无严重静载缺陷。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4.2.2条,地基基础现状无严重静载缺陷的乙类建筑,不需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

另外,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有以下几点不符合鉴定标准的要求:

(1)无锚固女儿墙高度为1.1m,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构造柱伸到顶部,拉结筋设置不满足要求。现行标准中规定:无锚固女儿墙最大高度不宜大于0.5m,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度每隔500mm有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m.

(2)结构体系为单跨框架结构。现行标准中规定:框架结构不宜为单跨框架;乙类设防时不应为单跨框架结构

(3)梁柱加密区长度500mm,箍筋最小直径6mm,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50mm。现行标准中规定:三级框架,加密区长度500mm,箍筋最小直径8mm,箍筋最大间距为150mm。

5、抗震承载力验算

楼面恒荷载取3.6kn/m2(含100板厚自重),屋面:4.5kn/m2(含100板厚自重),风压0.55kn/m2,梁板柱的混凝土强度均取C20,采用pKpm-Satwe进行计算。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4

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设计;标准

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的目的是为了判明其抗震能力、评估地震时的破坏程度,为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或采取其它防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历次较大地震灾后调查均表明,由于对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利,易造成较大人员财产损失。特别是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学校灾情严重。因此,对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标准

我国之前抗震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就是“结构综合抗震能力二级鉴定方法”。所谓第一级鉴定是指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的抗震能力鉴定,第二级鉴定指以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主并结合构造影响系数的鉴定。“两级鉴定”概念的引入,通过对房屋的外观质量、结构体系、材料强度、配筋构造、填充墙等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以及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使相当一部分现有建筑,可采用简单的第一级方法进行抗震鉴定,少数第一级鉴定不能通过的房屋,则继续采取第二级鉴定予以判断。

我国目前抗震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其主要修订内容是:

(一)扩大了原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扩大到已投入使用的现有建筑。

(二)依据现有建筑设计使用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后续使用年限分别为30年、40年、50年三个档次,并相应给出了a、B、C三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的提出明确了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

(三)适度提高了学校等乙类建筑的抗震鉴定标准。

二、建筑抗震设计应重视的方面

(一)砌体结构建筑的砌筑材料多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墙体大量开裂、倒塌,预制板脱落等方面,裂缝集中出现在门窗洞日和楼梯间等位置,裂缝多呈典型X形贯通缝。

(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三)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四)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概念设计、计算设计和构造设计三个方面。

三、工程案例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初级中学办公楼

工程地址:安定区石峡湾初级中学院内

委托单位: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甘肃供销合作工程设计研究所

施工单位:定西广厦建筑安装公司

(二)建筑基本情况

建筑面积为890.33平方米,结构类型为砌体结构,房屋高度9.9m,为三层建筑物。于1999年建造,建造时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形式:砖条基。建筑现类别为丙类。未曾做过改造。

(三)工程鉴定标准

1、a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30年的建筑,采用规范a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2、B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建筑,采用规范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3、C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采用规范C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4、鉴定标准:a、B类建筑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进行抗震鉴定,C类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进行抗震鉴定。

(四)建筑勘察情况

1、该房屋一~二层个别门窗洞口处存在竖向、斜向裂缝,裂缝宽度在0.1~0.2mm之间,均未贯通墙厚。

2、该房屋墙体局部渗漏,个别预制板沿预制板交接处、预制板与梁交接处开裂,裂缝宽度在0.1~0.5mm。

3、屋面防水层局部开裂,泛水多处开裂破损,屋面多处渗漏。

4、地基和基础,上部结构无不均匀裂缝和倾斜。

5、基础无腐蚀、酥碱、松散和剥落。

6、墙体不空鼓、无严重酥碱和明显歪闪。

7、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其交接部位无明显裂缝。

8、混凝土梁柱未发现明显开裂或局部剥落,钢筋无露筋、锈蚀。

(五)建筑一级鉴定

1、房屋层数、层高、总高度

(1)房屋高度9.9m,≤21m。

(2)层高均为3.1m,≤4m。

(3)房屋层数为三层,≤七层。

(4)墙体材料为普通黏土砖,墙体厚度:外墙370mm,内墙240mm.

(5)楼板形式为预制(局部现浇)。

均满足规范规定

2、结构体系

(1)房屋最大高度比:1.87,≤2.5m。

(2)抗震墙体最大间距:6.6m,≤15m。

(3)楼梯间位置在房屋中部。

(4)有地梁,地梁支撑跨度大于6m大梁的独立砖柱。

(5)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

(6)沿平面内布置对齐。

(7)沿竖向布置上下不连续。

(8)同一轴线上窗间墙宽度不均匀。

3、承重墙体材料的实测强度

(1)材料实际强度等级:砖,mU10。

(2)砌筑砂浆:一层:mo.5。二层:mo.4。三层:mo.4。

(3)普通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7.5,满足规范规定。

(4)墙体的砌筑砂浆等级低于m2.5,不满足规范规定。

4、整体性连接构造

(1)墙体平面内布置应闭合不满足规范规定。

(2)纵横墙交接处应咬槎砌筑满足规范规定。

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均满足规范规定。

6、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

(1)屋盖及隔层楼盖处外墙和内纵墙应有圈梁,屋盖及隔层楼盖处内横墙上应有圈梁,每层相应部位均设圈梁。

(2)内横墙圈梁最大水平间距:屋盖处≤7m,楼盖处≤15m,楼盖处6.6m,屋盖处3.6m。

7、房屋中砌体墙段实际局部尺寸

(1)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0.48m,不满足规范规定。

(2)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1.0,满足规范规定。

建筑一级鉴定小结

根据以上鉴定结果可知,以下情况不满足第一级鉴定要求:

1、纵横墙布置、同轴线窗间墙宽度不均匀,不满足规范要求。

2、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满足规范要求。

3、墙体平面内布置不闭合,不满足规范要求。

4、房屋中砌体墙段实际局部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

(六)抗震承载力验算(第二级鉴定)

根据第一级鉴定结果,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方法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同时综合考虑构造的整体性影响和局部影响,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Qiti软件和JDJG软件进行验算。

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βi综合抗震能力指数βci规范允许值是否满足

纵向横向纵向横向

一层0.741.080.590.86≥1不满足

二层0.680.920.540.73不满足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5

关键词: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现行国家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等均要求进行沉降观测。在超、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并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避免因沉降(上浮)原因而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避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沉降观测的等级选择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等级一般根据建筑物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进行选择。现行国家标准将建筑沉降观测的级别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按照二级要求进行就可达到目的。

3沉降观测的具体实施过程

3.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为保证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在仪器型号的选择、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操作人员的素质方面都要满足基本要求。二级沉降观测需选择DS1以上精度的经鉴定合格的水准仪;首次沉降观测必须进行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测量,其他各次观测只需单程观测即可;在操作人员方面,必须选择能够熟练掌握仪器操作,熟悉测量理论并能针对不同工程情况采用适合的观测方法,且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进行正确处理的操作人员。

3.2建立水准网

3.2.1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一般应分级布设在结构体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在整个沉降观测项目中始终保持稳定。一般规定点位距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

3.2.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布设是沉降观测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观测数据能否真实地反映出建筑物的整体沉降趋势及局部沉降特点。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一般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米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沉降缝和建筑物裂缝处的两侧;建筑物宽度大于等于15米或小于15米而地质条件复杂的建筑物的内纵墙处;框架结构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各种构筑物沿四周或基础轴线的对称位置上布点,数量不少于4个测点。

3.3.制定观测时间、周期

沉降观测时间和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过程中必须定时进行测量,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3.3.1施工阶段: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活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高层建筑可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回天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施工过程中若遇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3.3.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外,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若在观测过程中遇到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增加观测次数。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3.4.沉降观测

3.4.1沉降观测的实施

一般情况下沉降观测多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出建筑物上观测点的高程,从而计算其沉降量。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控制点,应经常检测其高程有无变动。测定时一般应用同等级水准仪往返观测。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内进行,同时应尽量在不转站的情况下测出各观测点的高程,以便保证精度。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水准尺离仪器的距离不应超过50m,并用皮尺丈量,使之大致相等。测完观测点后,必须再次后视水准尺,先后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3.4.2沉降观测标志的制作

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

4沉降观测成果整理

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得出沉降量。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4.1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或省通表制定的统一表格。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表,进行汇总。

4.2绘制各观测点的沉降过程线

首先建立时间-沉降量-荷载坐标,再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如图一)。

图一沉降观测点时间-沉降量-荷载曲线图

4.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Cm-Cn│/Lmn,Cm,Cn分别为m,n点的总沉降量,Lmn为m,n点的距离。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我们还可以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大有裨益。

5结束语

对高层建筑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长期的沉降观测,有效掌握其沉降规律,发现问题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工程补救措施,对于确保高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投入运营后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现代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先进仪器的广泛应用,测量精度的越来越高,沉降观测的技术必定会越来越成熟,为设计、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

参考文献:

[1]《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6

关键词:建筑多层住宅造价费用

中图分类号:G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30F住宅,根据建筑结构、设备综合、规范要求等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数段:

1—6F:仅从住宅建筑的经济角度考虑,应该说多层住宅具有降低造价和使用费用、节约用地的优点。据资料分析,多层住宅楼层数与造价关系如下:

将一层住宅定价为100,则二层为84.72,三层为78.51,四层为74.98,五层为73.65,六层为72.37,因此,可得出结论,六层以内住宅的层数越多,造价越低,且相邻层次间造价值越小,多层住宅采用5—6层为好。

7—12F:11层及11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13—18F:12层以上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19—30F: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结论:在确定的各范围内,(例如确定的层数段位12—18F,如果规范都满足的情况下,采取18F比较合适)层数年越高则越经济、单方造价成本越低、获利越大。

在砖混建筑中,8层比6层节约,但要增加电梯成本。在底框6跃7建筑中,如果楼板现浇,则异形框架柱结构优于砖混结构。在中高层、高层建筑中,结构造价因风荷载、抗震、消防、施工等因素,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这个平衡点要经过很专业的计算。

民用住宅按层数将住宅划分为多层建筑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以上)。毫无疑问,建筑工程造价是随着层数增加而提高的。但是当建筑层数增加时,单位建筑面积所分摊的土地费用及外部流通空间费用将提高。

以下从三个建筑高度有关方面总结其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一、从建筑消防要求上进

普通民用住宅层数的临界点为6层、9层、12层、18层,其高度的临界点为24米、32米、50米。

6层以下的砖混结构(无商业网点)或高低24以下(无商业网点)的民宅没有特殊的消防要求,不需要加设电梯和楼梯,所以在总体规划允许高度范围内,尽量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6层以下或高度25米以下的带商业网点的均有消防要求,所以商业网点的层数取高舍低。

7—9层或24米至32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13—18层以上或32—50米的民宅消防标准为一个档次;以此类推标准以此提高,在此范围内层数的确定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二、从基础形式上讲

就桩基而论,桩间距有个最低要求,其临界层数为7层、12层。7层以下桩间距为一个标准;7—12层桩间距为一个标准,所以在同一个标准范围内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三、从预算定额角度讲

从预算定额中建筑超高费及垂直运输费用上讲,其临界层数为6层、9层、12层、15层、18层等,即6层及以下使用一个费用标准,7—9层为一个费用标准,依次类推费用标准依次提高,所以应选择接近临界点高度的层数。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7

1.建筑设计

该小学主要使用功能为24班制小学+6班制幼儿园,辅以配套的办公室、实验室、合班教室及风雨操场等教学用房,地下一层设为教师用汽车、自行车停车库。

总建筑面积1567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732m2;地下建筑面积2940m2。

建筑功能分区布置如图: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并结合结构体系布置,该小学教学用房共划为6个分区:1区为四层教学楼;2区为一层多功能阶梯教室;3区为三层连廊;4区为三层教学综合楼;5区为三层幼儿园;6区为一层风雨操场。4、5、6区下设一层地下室。

2.结构设计

2.1基本情况

六个分区中各分区均以抗震缝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其中2区、6区为单层框架结构体系,混凝土框架柱,以网架组成屋面空间结构。

2.3结构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2.3.1抗震设防分类

按照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要求,该项目属于“教育建筑中的幼儿园、小学的教学用房,其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该规范第3.0.3-2条明确规定“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基于这条规范的理解为:确定抗震措施时的设防标准按八度,确定地震作用时的设防标准按七度。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中处理此类问题不是单纯的将本地区设防类度的提高,而是应该针对不同构造和计算要求分别对设防标准予以调整。

本例中的地震作用应以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取值同本地区设防烈度(七度)对应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本例取0.10g。抗震措施为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抗震设防标准按八度。本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的内力调整系数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2节的有关要求取值,框架的抗震构造措施按照设防烈度八度查得抗震等级二级或一级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有关构件几何尺寸的计算选择应坚持贯彻“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理念。

2.3.2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确定

2.3.3各分区框架抗震等级的确定

1区、3区、4区、5区因为结构总高度均未超过24米,所以按照抗震规范表6.1.2设防烈度八度查表,框架抗震等级确定为二级;而2区、6区为单层单跨框架,限于抗震规范第6.1.5条“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米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的规定,本例的结构方案采用屋面结构为网架结构,可参照抗震规范第10.2节有关规定按照大跨度屋盖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以大跨度框架确定其抗震等级,因此查表6.1.2框架柱抗震等级按一级设计。

2.3.4计算软件应用中的相关处理

本实例采用的结构分析软件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软件(2010年版)。此版本是按照2010版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版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1版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规范的有关规定修改并完善的版本。

2.3.5框架柱轴压比的控制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8

[关键词]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板应力分析;后注浆钻孔灌注桩

1工程概况

吴江总部经济中心2#地块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侧为人民路,南侧为学院路,西侧为励志路,东侧为花园路。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2057.42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3421.80m2,地上建筑面积为48635.62m2。项目地上19层,地下1层,突出屋面1层为设备用房,主要结构屋面高度为98.98m。地下部分平时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库;战时为甲类、抗力级别为核六级的二等人员掩蔽所;1~4层功能为商业,5~19层功能为办公;出屋面设有电梯机房。项目地上呈矩形布置,尺寸为64.8mx46.8m,标准层层高为5.4m,地下室层高为4.9m,地上1层层高为5m,2~3层层高为4.49m,4层层高为4.4m。主要柱网为8.1mx9m,8.1mx8.1m,建筑效果图和剖面图见图1。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V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65s。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计算采用基本风压值为0.45kn/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为C类,风荷载体形系数为1.4。主体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二级。

2结构体系与布置

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标准层结构布置图见图2。东、西两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要抗侧力结构体系,两个核心筒尺寸均为7.95mx16.9m。核心筒周边剪力墙墙厚从下到上均为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从下到上为C55~C35。核心筒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主要截面尺寸从下到上分别为800x1550~800x800和1200x1200~800x900,混凝土强度等级从下到上为C55~C35。标准层框架梁的主要截面尺寸为600x600和500x600。

地下1层楼板厚度为180mm;1~19层楼板厚度为150mm,皆为双层双向配筋。为了满足建筑地下车库停车位布置的需求,建筑物最框架柱截面最大宽度只能为800mm;办公楼标准层层高为5.4m,在尽可能提高房间梁底楼层使用高度的要求下,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只能为600mm,所以在建筑物设置了少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增加建筑物抗侧力刚度。

3结构规则性情况及应对措施

结构标准层东西向有效楼板宽度为(65.5-32.15)/65.5=51%,南北向有效楼板宽度为(47.5-28.1)/47.5=41%,中央洞口面积占标准层平面面积的29%,属于平面一般不规则的建筑。

针对结构平面不规则的情况,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1)楼板厚度加厚为150mm;2)对标准层楼板采用SLaBCaD软件进行楼板应力分析,控制多遇地震下板内主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在基本烈度地震组合下板内钢筋不屈服。

4结构分析计算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采用分块刚性楼板,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结构阻尼比为0.05;周期折减系数为0.85。办公楼结构计算以地下室顶板为嵌固部位,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编制的Satwe分析,指标结果如下:结构的第一平动、第二平动、第三扭转周期分别为3.4625s、2.9730s、2.9391s,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比为0.85,满足规范规定其值小于0.85的要求;考虑偶然偏心时结构位移比为1.19,小于1.2;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X、Y向的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1617、1/2007,大于1/800,均满足规范要求。

5地基基础设计

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厚板。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径为800mm,桩端持力层为层⑨粉土夹粉砂层,桩长49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5,桩端后注浆。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通过静载荷试验后确定为4000kn,桩基计算最终沉降量为70mm,桩长范围内土层分别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夹粉砂、粉砂夹粉土。桩基采用核心筒满堂布置和框架柱下独立承台布置的方式,基础底板核心筒和框架柱下厚度为2000mm,其余部位为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6,添加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

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实心方桩,桩边长为400mm,桩端持力层为层⑥粉质粘土层,桩长2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单桩抗拔竖向承载力特征值通过试验后确定为480kn,底板厚度为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为p6,添加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

为了减少差异沉降的影响,在办公楼与地下室之间设置了沉降后浇带。

结语:

1)对于结构平面不规则,采取了加厚板的措施,并补充了楼板应力分析。

2)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周期比、偶然偏心时位移比、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均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3)工程与2014年8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苏州市施工图审查。

参考文献: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策略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防火设计也应当向着多样化、全面化、以及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性能的安全与可靠。当前,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导致通用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而针对高层建筑专用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具体规定上也与通用性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矛盾。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平衡现行通用性、特殊性标准在有关条款中的矛盾与差异,对相关规定作出了调整与修正,能够更加适用于新时期建筑防火设计的实践需求,值得关注。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差异分析

国家立法中明确规定:凡国家标准规范,在效力上是完全平等的。但在特殊规定与普通规定均出自同一机关且内容发生冲突时,应当以特殊规定为适用标准;在新规定与既有规定相矛盾时,则应当以新规定为适用标准。但结合相关法规标准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通用性标准中所制定的某些条款与内容较特殊性标准而言更为严格与严谨。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标准与规定来看,认为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商存在以下差异性的内容与条款:1)针对建筑构件耐火标准的规定存在差异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墙体、楼板、梁体、以及柱体等承重性构件的耐火等级标准规定有明显差异,且《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更为严格与严谨,体现在消防电梯、防排烟系统、以及火警系统等内容的设置上,故而导致该规范中部分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而言偏低。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人防工程的设计应当参考现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但在人防工程建设标准中则要求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依据,合理设置地上部分与地下人防工程建筑的防火间距,在地面建筑外墙为防火墙的情况下不限防火间距。由于通用性规范与特殊规范在防火墙耐火极限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进而导致地上建筑物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但可能出现无法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的情况。2)安全疏散规定存在差异在有关疏散距离、地下室大小、出口可疏散人数、走廊顶端房间疏散距离等方面的规定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更为严格。3)消防设施设置存在差异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防排烟设置必须满足“内走道长度>20米”的要求,但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该标准为“>40米”。4)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存在差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均针对公共建筑地层、上层、乃至展厅的防火分区面积有明确规定,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的规定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提高了1倍左右。

2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性分析

为了有效处理并平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关条款中存在的差异与矛盾,住房及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既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二为一,通过对相关条款的整合修订,可适用于各类建筑的防火设计工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规范适用性的问题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明确要求。但当前建筑领域工况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工程实践中常常会遇到选用何种规范作为设计依据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将两项规范合二为一,在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纳入各类工业、民用建筑,统一根据建筑高度进行划分,从而能够解决规范适用性方面的问题。2)解决安全尺度的问题在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独立并行的背景下,两部规范自身均具有合理性、系统性的特点。但综合对比分析可见,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一些适用于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条款与设计标准设置较多层、单层建筑更低,设防内容还该不够全面。而将两项规范合二为一后,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能够对防火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审视,从而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全尺度。

3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补充与修订分析

1)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独立增设了“灭火救援设施”章节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旧规中的消防电梯、消防车道等设置设计标准作出了修订与完善,如在以下条件中应设置消防电梯:①建筑整体高度>33米;②埋深>10米;③建筑面积>3000米²。同时,消防电梯应当按照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进行设置,至少需要满足1个防火分区设置1台消防电梯的标准。同时,本章节中还针对消防车辆登高操作场地等与灭火救援相关的内容作出了完善,如消防车辆的登高操作场地应当沿周边长度1/4且>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形成,且需要符合“裙房进深≤4米”的要求。2)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超高层公共建筑防火要求进行了完善针对当前层高在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公共建筑而言,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楼板结构的耐火极限自旧规中的1.5小时提高至2小时。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超高层公共建筑避难层防火要求作出了完善:①第一避难层楼地面与救援场所地面高度距离应>50米;②两相邻避难层间高度差异应<50米;③避难层进入楼梯间入口、疏散楼梯位置应当增设明显的警示标志;④消防标志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应>1.5小时。

4结束语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集中体现了在建筑火灾防控领域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将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了整合优化,在建筑防火设计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入理解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最大限度规避建筑火灾隐患,提高火灾抵抗能力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曹顺学.消防产品技术标准与现行防火设计规范的衔接问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7):636-637.

[2]曾绪斌,张红.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与防火设计规范相协调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1):11-16.

[3]李凌高,尹正,陈译民等.高层住宅剪刀楼梯间防火设计规范解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2):218-221.

[4]陆德伟.构建建筑与消防的和谐整体——建筑防火规范问题研究[J].建筑科学,2012,(1):65-69,54.

[5]刘贵,张格梁.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通用技术权威性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12):889-891.

[6]张志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问题探讨[J].建筑创作,2010,09:160-165.

高层建筑的分类标准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不规则性;应对措施

引言

判断建筑结构是否是不规则现象有助于建筑的规模的判断、各个结构的布置以及劣质楼层的判断,也能够判断出建筑工程整体结构是否经过科学、合理、专业、高品质的方式进行建造的。建筑结构的变化与建筑设计师有着很大的关系,针对不规则结构的频频发生,建筑师在设计的同时应该注重建筑中薄弱结构的设计,计量加强薄弱部位的建造。目前,我国在建筑方面出现结构设计不规则现象尤其普遍,有待于改进处理。但是目前,随着各项事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计算机行业与信息化不断增强,也使结构设计不规则现象得到改善。可以通过就算几构件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减少与实际结构的差距,减少建筑结构设计的不规则现象。

一、不规则结构的基本类别

对于不规则结构的类型进行具体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结构类别,是平面不规则,其主要包括的有凸凹不规则、楼板的部分不连续以及扭转不规则等。第二种结构类别,是竖向不规则,其主要包括的有竖向抗侧力的结构不连续、侧向刚度不规则、楼层之间的质量剧变及楼层载荷力的突变等。以下是对两种不规则类型进行判定的基础标准。

1、平面不规则结构类型

其一,是扭转不规则。其判定的标准是楼内每层自身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度超过这一楼层两侧弹性水平位移标准参数的1.2倍,或者最大层间位移超出这一楼层两侧层间位移标准参数1.2倍。其二,是凹凸不规则。其判定的标准是楼内结构平面凹进处的尺寸超出其投影方向上整体尺寸的30%。其三,是楼板的部分不连续:其判定的标准是楼板尺寸以及平面刚度产生了急剧的变化。

2、竖向不规则的结构类型

其一,是侧向刚度不规则。其判定的标准是某一楼层的侧向刚度参数小于其相邻的上一楼层的70%,或小于这一楼层以上相邻的三个楼层侧向刚度标准值的80%,除去顶层后,楼层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超出其相邻下一楼层的25%。其二,是竖向抗侧力的结构不连续。其判定的标准是竖直方向上的抗侧力结构的内力借助水平转换构逐渐向下传递。其三是楼层载荷力的突变。其判定的标准是楼层之间的抗侧力结构的受剪程度小于其上一楼层的80%。其四是楼层之间质量剧变.其判定的标准是楼层质量超出相邻下一楼层质量的1.5倍。

二、不规则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结构偏心距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和结构的相对偏心距具有着一定的函数线性关系,所以要想减少结构的不规则性为结构带来的扭转作用,设计者在结构设计时,就要考虑结构偏心距的问题,从而使高层建筑承受较少的扭转效应。具体来说,设计者可以通过详细的计算,来分析结构空间及平面分布,进而将楼层间的位移比例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然后,在分析结构重量核心和刚度中心位置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设计者就可以规范和调整结构刚度分布,并调整离重量核心较远的抗侧力设施数量,从而降低结构相对偏心距,使结构具有更强的抗扭转能力。

2、结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比问题

相关研究发现,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与结构周期比的平方有着线性关系。所以,设计者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可以通过减小建筑结构的周期来调整结构承受的扭转效应。具体来说,就是设计者在设计剪力墙时,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增加剪力墙的长度和厚度。而想要使结构的抗扭刚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就需要设计结构边上的拉梁,缩小结构的抗扭转周期。另外,设计者也可以通过增加周边连梁的刚度来增加结构的抗扭刚度。

3、周边抗扭件抗剪力问题

要想使建筑结构在强烈震动下保持安全,就不能只调整建筑结构布置。因为一旦结构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就会出现不可逆的破坏现象。而相关的研究显示,高层建筑如果长期都处在非弹性阶段,在多重地震作用的影响下,规则的建筑也会出现一定的形变,并产生偏心的问题。所以,要想保持结构的抗震性,就要适当增强结构边缘构件的抗剪强度。这样一来,即使结构承受了一定的外力作用,在自身弹性作用的影响下,也将恢复到正常状态。

三、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应对措施

在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建筑结构损毁的研究中,科研学者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地质灾害发生时,建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大都是集中在平面结构不规则的地方,地震发生的时候,地震引发的建筑结构水平、竖直或扭曲等作用会对房屋造成严重的损伤。这些现象的发现和总结,给我们的建筑师们明确指出了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向,要求设计师们在在建筑结构设施中,需要严格的保持建筑内部的对称性,按照规律进行区域划分,同时,在既定的范围内,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强建筑结构的安全系数。

1、尽量减少高层建筑结构相对偏心距的大小

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和相对偏心距在特殊范围内呈线性的函数关系,即想要降低主体结构扭转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程度地压缩楼层之间的位移比例,就应该有效降低相对偏心距的大小。在实际建筑应用中,可以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减少高层主体结构的相对偏心距事先要经过详细的计算,根究结果来研究分析如何协调主体结构空间以及平面上的分布,并在设计图上标出整体结构的重量核心与刚度中心的位置,除此之外,要做好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料分析,规划高层建筑结构的刚度分布,然后就可以适量调节偏离重量核心较远的抗侧力设施的数目。

2、最好改进高层建筑结构抗侧刚度与抗扭刚度的大小

根据有关的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高层主体结构出现的扭转效应和结构自我震动周期的平方值保持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在设计高层主体结构时,可合理地降低建筑结构自我诊断的周期长短,来削弱高层主体结构的扭转效应。在有关剪力墙的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在有效区域内科学调节墙体的长度或者厚度大小,尤其是那些离高层结构刚度中心较远的墙体。改善高层主体结构的抗扭刚度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采取在结构边缘装置柱粱的方式,来降低高层主体结构的自我震动周期,另外提高边缘连梁的刚度值大小同样可以达到改善高层主体抗扭刚度的目的。

3、科学建造防震缝

在日常的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总会因为建筑内部构造和功能设计的不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很难实现各种结构有规则的拼接成一个整体,因此,防震缝的建造就可以很好的实现两边不同设施的连接,同时也可以将建筑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这样也可以很好的分摊上层建筑的受力,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即使发生地震灾害也能给与房屋之间留有缓冲的空间。同时,还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建造适合建筑结构的防震缝。

结束语

在实际工程中,准确判断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建模计算、结构布置、薄弱楼层的判断、位移比的控制、以及最后的施工图设计,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结构设计师应在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和解决不规则性给建筑带来的不利因素,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何礼达.论不规则性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J].河南科技,2014,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