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十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十篇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3:30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1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师;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概况

2014年3月,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要求将研究与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此后,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核心素养研究随之而起。事实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早已提出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核心素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如美英德等发达国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科素养,并且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积极搭建平台,为师生提升核心素养创造优越条件。目前,关于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较多涉及外语、数学和物理等学科。欧盟的框架中8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使用外语交流,并将其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2],涵盖知识、技能与态度3个层面。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概念并不完全陌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较为先进。一大批研究者和国内教育工作者在对关于核心素养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厘清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即“核心素养”从内涵和意义上讲,包括能力、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课程建设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教师是实施课程建设的主体。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内涵建设及新课程改革关联密切。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灵魂,贯穿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施和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具有统领性和导向性。只有沿着这一思路,各学科课程改革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最终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因·08·此,学校学科内涵建设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发多元与立体的课程体系,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

二、基础教育阶段培养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基础教育的实施实际上包括教书育人和健全个性发展两个方面。前者是启发学生萌生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知识的本质;后者是培养学生具备真诚友善和独立自信的品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础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也在逐步适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发生了极大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灌输的倾向;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转变评价观念。以上5种改变促使基础教育发生了一些转变,但距离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相去甚远。其中存在区域教育系统政策影响、改革力度与管理效应的问题,还有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问题,而且后者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前者。因此,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不可分。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完善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与突破口,而基础教育内涵建设的根本是教师队伍建设,即提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只有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才能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入进行并取得成效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也可以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实施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在驱动力。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核心素养的选取应着眼于能力、知识技能、创新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4],核心素养的认识与培养应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三、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树教学理念

学校要建立以人为本与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根植于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心中,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将人的全面核心素养目标具体细化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是走向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途径。教师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抓好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重视人文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研究以及人文课程体系培育,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人的全面核心素养培养为出发点,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目标,更新与完善学科教学理念及方法,并践行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改革评价机制

学校及教师应对课程、教学、教研、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认真予以研究,形成基础教育改革成效评价机制[4],真正触动课程改革,处理好课改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实现、课程体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以评价机制为导向,“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课程改革落实到位,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点带动学生全面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关键素养渗入到课程中,在课程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素养”统领课程设计。

(三)推进课程改革

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多元化信息资源,学会信息共享,学习新课改案例、综合素养提升成功案例以及国际间优秀教育案例,用先进思想和典型经验启发教学。信息时代背景下,纷繁的信息使人类面临日益复杂的环境,教育目的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从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以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通过确立以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为指引的课程教学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途径,以适应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终身教育等新的发展要求,推进课程多元化选择机制建设,使课程结构满足人文情怀、批判精神与创造力塑造。

(四)培养教师能力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2

截至2016年11月,搜索“核心素养”的条目,百度上的数字高约230万,中国知网显示约99.8万条结果。这一年召开的各种全国性的高端教育论坛也纷纷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为什么这么火?除了“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无论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育进入3.0时代。盘点2016年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报告、新闻,聆听来自专家校长的声音,聚焦以下问题,希望能澄清误区,找出落实的方向,分享前沿的实践,助推核心素养从学术思辨走向行动落实。

怎么看: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解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仅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从现实意义上来理解。那么,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成为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概念。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2014年3月,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并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

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也拉开了从文件到实施的序幕。

可见,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指出:“从价值定位而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方针中所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说:“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命题,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这一命题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认为:“提出核心素养,是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贯彻‘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我们的传统是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又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无论是素质教育、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无一例外都是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国家意志。所以,以一种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来看核心素养,才可能创造核心素养的本土范式,核心素养才有落地的根与魂。

教什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构架,提供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为了扭转分数至上、分科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尚未消化落实好。这下又冒出来一个全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怎么办?这就需要中间环节来联系核心素养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从知识本位到人为本体的转化。这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教学校长占德杰的一席话就很有代表性:“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对于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的话,可能就会引起一种模糊或者说一种混乱。通过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觉得这样一下就有抓手。”更直接的,如西安市第三中学副校长赵海娟的观点――国家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和修订现行的课标。这样学校和教师可以依照课标来进行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

于是,本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首次纳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虽然,有专家指出,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但是,这一步的迈出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制定方向,也给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遗憾的是,正如专家所指,目前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定性描述性状态的,很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经验及文本研究后的理性思辨式的论证。所以这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量化的、基于实证的研究与构建。李晓东认为,应该“寻求当下课程标准与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深入发现和挖掘现有教学过程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和做法,结合现实发展的实际完善,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这也适合基础教育各个学段。

怎么教:在教育3.0版本下,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发、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学校实践需要并行

《南方周末》曾发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新起点――从“屠呦呦是谁”说起》。文章从学生不认识“屠呦呦是谁”说起,说到屠呦呦求学的经历,特别是中学时期她考试分数并不高,但初显“只要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屠呦呦求学是抗日时期,国家没有精力搞教育改革,更不要提“核心素养”一说。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方法,只要是指向人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就可以被称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

所以,在一些纲领性文本,如学科核心素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更需要来自一线的实践创生。为此,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先生提出:一是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是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特别谈到,“要超越‘双基’,走向素养。”他认为,“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课程内容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或孤立的事实构成的,而是由核心观念构成。学科探究与实践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倘不把教学变成真实的知识创造,不让以‘问题解决教学’和‘协作教学’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难以落实。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核心素养优势。我国学生‘双基’熟练本身不是缺陷,通过泯灭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性、以牺牲核心素养发展为代价而达成‘双基’,才是致命缺陷。”

学校可以遵循这些原则,基于自身情况,创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介绍,学校各学科都在制定学科纲要。学科纲要当中第一个板块叫学科宣言,就是讲的这个学科的价值,这个学科到底要给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也就是说要解决为什么而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学校形成了六大课程体系,包括科技与创新类课程,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人文与社会类课程,生涯教育与素质拓展类课程,国学类课程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动作就很大”。学校变革课程结构,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化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体系课程转变谱系课程。比如,小学数学变成了彩虹数学,有双基、人文、生活、活动数学。文科综合,中华文化、语文、思想品德三个学科整合。理科组合,改变学科孤立、缺乏联系的状态。学校高中阶段开设有海绵城市研究课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面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学校必须注意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

尹后庆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尤其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是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统一的过程;二是学科知识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的智力基础;三是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应该有利于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五是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事规范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

其实,学校面临的挑战越大,变革的空间也越大。国家督学张卓玉建议:学校需要通过研制体现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手册,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

于是,这就引出了很重要的评价标准问题。

怎么评:从结果评价走向学习过程与品质评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然而专家们一致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评价。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一文提出:为了测量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品质,传统的结构化试题已经不能满足评价的需求,甚至纸笔测验本身也不能够完全用于评价的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史宁中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关注思维品质、考查思维过程。他指出:“2015年实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数学领域的监测标准中就提出:不要求计算速度,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达成。这些标准就体现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关注。”

《从结果评价走向核心素养评价究竟难在何处?》一文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方案:一是切实厘清中小学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之间的关系。二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针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的专项研究,集中攻关。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各学段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及其评价工具的研制,列入国内重大、重点项目,集中全国范围的学术力量,进行聚焦式攻关。在这一方面,心理学的技术、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有较大用场。三是及时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素养已有的评价成果,广泛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国外,piSa测试中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的成功测试,为我们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测试提供了成功范例,其中的数学素养大多符合我国中小学数学实际。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认为,“学业质量标准必须是根据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品格和能力要求,与课程领域所提供的知识内容相结合而制定。”“学业质量标准不同于基于学科内容建立的表现标准;后者是在学科内容标准确定后根据大规模测验结果制定的,而前者是基于细化了的学生核心素养制定的。”在“评价与学生核心素养”研讨会上,他指出未来探索的方向:要强化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个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过程性保存和追踪,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核心素养的落实和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3

p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84-02

1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教育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

核心素养更多是从“素养”衍生出来,素养更多是应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涵盖很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包含一些文化常识,还包括一些技能、情感方面的知识。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一般认为核心素养一方面包含个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人与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等。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知识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持续到人成长的整个阶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3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培养的学科素养是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要做到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2]。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转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转换成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合理规划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一方面要对核心素养的特质进行详细了解;另一方面要能够考虑学生本身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要能够体现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并能够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转化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小学数学本身就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来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创设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给学生创设类似生活的一些情境,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这样的环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伙伴,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既可以采用个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数的意义。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适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最为明显的就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在讲解这样的知识问题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应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坐公交车的经历进行着手:同学们在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公交车有时开得比较快,但是有时开得比较慢,有时会发现后面的公交车会超过你坐的公交车。当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公交车要想超过前面的车,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两辆公交车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出现超车的现象吗?那如果两辆车的速度不同,又有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两辆车何时能够出现超车现象呢?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以及统计等知识,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对教学内容中的每句话、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能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4]。挖掘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能够挖掘到知识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其面积,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中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来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要提升教自身的素质。教师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具有发展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此外,要将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统一课程的教授,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统一课程向学生课程之间的转化。教师在统一课程教育教学时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适当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进行补充,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多个课程学习进行融合的结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利用各个课程之间的重组、开发等整合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感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坚持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6]。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从小学数学的本质思想出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3):23-25.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5):42-45.

[3]刘明扬.谈谈小学数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0):168-169.

[4]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3-5.

[6]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4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20)17-0062-05

2019年10月,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1]高等中医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强化教育内涵的责任使命,是“健康中国”“高教强国”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赋能。“核心素养”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主题,建构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系,对接基础教育改革,搭建一体化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助力卓越中医人才的培养。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核心素养的解读

2016年9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确立。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延展深化,在广泛素质养成的基础上聚焦核心,使人才培养更具指向性、实效性。目前,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改革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是差序性影响,随着学生成长轨迹的发展延伸以及教育的一体化与连续性发展需要,核心素养必将会自下而上引发高等教育要素性乃至结构性的变革。高等教育需要对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前置性路向与结果,开展自觉性预判与主动性衔接,依托高等教育的专业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

在“核心素养”概念内核要义统一的前提下,高等教育领域专业核心素养内涵可以通过与“岗位胜任力”对比加深理解。岗位胜任力是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自我概念、价值观和特质[3]。以岗位胜任力为着眼点的人才培养,关照到了人才培养的职业性、社会性的服务面向。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知识更新速率的加快、岗位变迁更迭,将会引发“胜任力”的震荡与波动,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摇摆性、人才培养素养更新的迟缓性,降低了高等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力和引导力。专业核心素养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外置性”定位,回归教育本体视阈,既将学生发展置于素养培养的中心地位,也着眼于某一专业(职业)规约的关键性素养,是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根本体现。

二、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选择与研究

(一)样本的选择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网站中“开设中医学专业院校”的链接逐一核查,截至2019年9月,全国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校共有55所,其中高等中医药院校24所、高等医科院校9所、综合类高等院校13所、独立学院9所,详见表1。通过对院校网站“招生专业”的梳理,剔除了成都体育学院中医学骨伤方向和湖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表述错误的2所院校,最终获得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样本53份。

(二)研究过程

首先,采用nvivo12plus外部数据导入功能输入53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文本,对文本内容逐句分析进行一级编码,形成主要节点。其次,结合nvivo文本搜索功能,对主要节点的相关核心词汇进行抽取,经过对一级编码的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12个范畴,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交往、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文化传承、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国际视野,形成二级编码。再次,对12个范畴进一步分析与归类,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三级编码体系。最后,在三级编码体系基础上,反复查询了主要节点和原始资料,梳理出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不同维度,详见表2。

三、研究结论

(一)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结构分析

通过对53份人才培养目标文本的分析,中医学专业按照职业性、专业性与发展性的原则与层级建构培养目标。职业性作为“首要”的强调,既有国家话语下职业责任的认同培养,也有对职业长期发展形成的道德与交往伦理的强调。在职业责任上,指出了中医学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及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在职业道德上强调了中医人才培养应该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道德品德高尚;在职业交往上注重沟通、协调能力培养。

专业性作为“重要”强调,涵盖了专业基础、中医思维、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与文化传承等方面,是“知识+能力+思维=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范式。知识方面需要有扎实的中医学知识、理论与技能,熟悉必要的现代医学知识、理论与方法;能力方面要有中医临床诊疗能力、现代科学研究能力、文化传承能力;思维方面则强调了中医思维的独特性。三者综合则表现为中医学人才应具有的人文科学素养。

發展性作为“必要”强调,关注到了创新精神、终身学习与国际视野的培养,其中基于职业特质,终身学习在主体发展维度中表达频率最高。创新精神层面要求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终身学习要求有自主学习能力,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能力等;在国际视野上要求有跨文化素质、国家视野、掌握外语。

(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1.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倾向

“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本性。“同质化”是事物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发展趋势。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共性标准基础上,个性特质不足。53所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文本具有强烈的趋同与可替代性,人才培养的地域彰显性、办学理念突显性、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表现不足。一是地域彰显度上。中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定位,为区域医疗、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服务。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只有2所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地域性指向。云南中医药大学体现了服务“云南省医疗卫生发展需要”的目标指向,区域性表达明显。延边大学在人才培养要求上,体现了掌握民族医药“朝医”的素质要求,以民族性凸显了区域特质。中医学具有流派性、民族性、区域性的历史发展特点,中医人才培养也应该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吸收民族医药精华、借鉴学术流派思想,培养专业特色人才。二是办学理念突显性上。在53所院校中,仅有“福建中医药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加入了办学理念与校训。办学理念是学校长期发展凝结的道路与经验,是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与原则的重要折射,应该在人才培养“定性”上标识办学价值取向,在“定型”上立足办学发展方向。三是院校人才培养差异性上。中医学专业不仅在中医药院校广泛开设,医科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与独立学院都有设置。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院校类型的差异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表现不强,不同类别的院校在育人目标建构中的独特性、内质性不足。如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性、医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性、综合类院校中医学人才培养的复合性、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多样性都体现不足,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千校一面”的现象。

2.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表达性弱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成长”维度,是教育本质性价值的凸显。中医学专业的“主体成长”维度虽然包含了创新精神、终身发展与国际视野的发展要求,但从文本的30%、54%和7%覆盖率看,“主体成长”维度的培养要求只是零散性的存在,缺乏一致性诉求。特别是对于“国际视野”的素养要求,在全国53所院校中,只有厦门大学、延边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大学4所院校对外语掌握、国际视野、跨文化素养均有所涉及,24所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未体现。人才培养“国际视野”的强调,不仅因为随着中医国际化发展要求,需要对跨文化、对外交流的素养能力有所强调,更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学生成长的社会场域、文化境遇,需要有全球化的站位、多元化的视角来实现全面发展。

3.人才培养目标的素养达成性空泛

作为育人实践的指导性纲领,人才培养目标的话语表述应具有核心要义性、目标达成性与评价测量性。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业性”维度中的有着宏大叙事的索骥,特别是在“职业道德”方面,大多将其表述为“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高尚,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理想性的修饰语固然体现了职业道德的高标准,但也使培养目标陷入虚无与空泛,缺乏对“大医精诚”中厚德、至善、尚美等职业道德内涵规约性的深入挖掘。另外,“主体成长”维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虽然契合了高等院校学生发展的普遍性要求,但对于中医学专业,在提倡“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更应该对其前设的“批判性思维”赋予话语表达权。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基础。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国际医学人才培养的必要要求,其目的在于“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有分析批判的精神、有根据的怀疑、创造精神和对事物进行研究的态度”[4]。中医作为民族智慧的伟大创造,批判性思维促进了学术争鸣、推进了真理发现、开启了创新之门,是医学生素养养成的重要之维。

4.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契合度不足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育人应该具有时代性。通过研究发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贴合度不高。

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上。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五育”并举,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夯实了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在目前53所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还较多集中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育”表达上,对于“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只有江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延边大学有所遵循。中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及时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要求,确保人才培养的内在连续性。

二是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上。随着新医科教育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医科人才的发展素质与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医科一方面是教育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应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医学将会向新兴智能医学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健康理念的丰富完善,使医学从以临床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全过程的覆盖。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新医科教育目标的落实既要在人才培养面向上体现“宽口径”,适应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多岗位的需要,又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上体现“重素质”,将人工智能、信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

(三)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

高等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核心素养”体系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同一性,在素质要求上具有递进发展性。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结构必须以基础教育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参照,进行科学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1.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作为核心素养体系的中心,“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有培养类型与培养层次的指向。在人才培养类型上,除了长春科技学院没有明确的培养类型表述外,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共计17种,大致可归纳为4类(见表3):单元性、二元组合型、三元组合型和四元组合型,院校覆盖率分别占66%、11.3%、5.7%、3.8%,其中的人才類型以应用型最多,参考点为24。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中医人才培养体现了高级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其培养层次定位的核心表述词有“高级”“高素养”“高层次”,甚至“优秀”“卓越”等。因此,将中医学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2.明晰核心素养体系结构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实施;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112-02

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国教育界的热词,也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在人的培养上的一个聚焦点。当我们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人的发展内涵时,无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域,为现今进行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综观目前的讨论,理性思辨和文献研究的文章多,从学校层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改革实践研究不多。于是有人断言,核心素养不过是一种时髦的口号,过一段时间将风消云散,被另一个新的名词所代替。这显然不是严肃的学术态度,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外,现实教育实践的薄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校层面的实施就成为一个重要且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实施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教育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核心素养并非从天而降,是教育理论和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人们对人的培养内涵的一种新的认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和界定,有助于明确我国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有助于矫正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种种乱象,可以为整治这些乱象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由此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是对学校教育目的的新认识,它将指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说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判断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那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就是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由于学校历史、地域、文化、发展状况等的差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实施便成为必然,这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实施,就是学校根据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本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认识、解读并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只有这样,学校才能以丰富的实践探索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学校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1.重建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是用课程育人的,课程结构决定了功能。过去的分科课程过于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也很重要,但缺乏对学生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必备素养的关注。学科各自为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特别是与现实的隔膜,让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早早进入了“象牙塔”之内。

学校课程要更多关注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选课程内容,着眼学生素养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部位发力,才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设计原理,特别强调‘国民核心素养’重知识、能力与态度统整的重要性,以及‘国民核心素养’重视与学习者的生活情境进行统整的重要性。”学校要整体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实现培养目标,整合现有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重建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关注学生课堂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对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惯性的思维让教师很难走出偏重强调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泥潭,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知识产生兴趣、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获得成功体验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学习为学生素养大厦的建构添砖加瓦。每一堂课都重要,教师既要看到学生在课堂中的成长,也要看到课堂与学生未来的关系,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运用中形成能力,内化为品格,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实践性、探究性和体验性。

3.变革学生评价标准

过去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学业标准的评价,其落脚点更多关注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关注的是成长中的人,指向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决定了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以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要求应是有所区别的。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需要学校结合实践研制符合学生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在人的发展的问题上,与其强调发展的统一性,强调统一要求,不如关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和谐性,关注内在世界及其与周围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观,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虽然这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育的智慧和热情,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个性,陪伴生命的成长,这不但是有意义的,也是让人激动和振奋的。

4.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改变过去以学科中心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学校在课程设置、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需要重新考量,而这些的落实都离不开教师。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明确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课程教学与评价。

学校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引领教师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最基础、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学校要唤醒教师个体的生命意识,树立适应时展的教育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增强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实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生命在场”。学校要优化教师发展的内外支持系统,从关心、支持、引领、成就教师出发,建构生命自觉的学校文化生态,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让每一位教师在自我完善与超越中绽放出生命色彩。

三、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校本实施的几点反思

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和具体的指标维度虽不尽相同,但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在众多的讨论中仍可以看出一些基本的共识和倾向。学校在实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时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做出理性判断。

第一,把价值观教育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为人的发展提供最初的原动力,而且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在实施中要跳出学科本位,不仅教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品格养成,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核心素养不是僵硬的框架,它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集合体,体现在学生生动的发展中。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价值,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第三,核心素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要割裂开来。核心素养之“核心”,是因为它指向了人自身发展和m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具有本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虽然每个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具有独特的贡献,但也具有共性。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定位学科教学,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如何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学校在思考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同在。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学校应有信心和勇气,在探索与实践中做出自己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赋予基础教育以新时代的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16(2).

[2]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

[3]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计划《陕南山区学前教育普及模式研究》(14JK1008)、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视阈下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研究》(SGH12451)部分研究成果。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培养院校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理论及思想体系,以学前教育专业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为基础,结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制度、评估方式等要素,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教育活动及过程的总和。该模式涵盖了以下内容: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培养院校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而设定的管理制度及评估制度;三是与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方法及手段;四是为实现既定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活动。

目前,国内在培养高层次学前教育师资方面,以地方高校学前专科和学前本科两类为主。从现有的专业培养课程来看,大专层次的学前课程体系偏重“技能型”,其中,艺术类技能课三年不间断地进行学习,专科培养院校非常重视未来学前人才艺术技能的培养,但学生的文化水平、综合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多流于表面,理论教授时多照本宣科,学生对接纳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能力表现不足,常常走向了培养教书匠的教学模式;地方大学中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多属于“知识型”或“理论型”,这些本科层次高校培养的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学前教师,却不能满足当下时代学前教育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提出“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地方高校要“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为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要以《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基准,分层次、分目标地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地细化到具体的操作环节,即学前专科层次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学前本科层次则重视扎实的基础文化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

学前教育R涤τ眯腿瞬庞具备的通用知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内容如下:

1.专业通用知识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经管法律、艺术及科学、政策法规等基础知识。

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通识类基础知识,包括大学本科学生都要学习的思想品德、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文学、职业规划等内容。

2.专业核心能力:掌握学前教育理论主干知识与体系,具备基本的教育研究及反思能力;掌握学前专业艺术技能及实施操作能力;了解学前专业最新发展动态的能力;具备早幼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方法;早幼领域教学组织能力;学前领域创新能力;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学前教育人才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该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一般能力的培养,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实践性、综合性与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对培养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所对应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对应的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对应的课程体系,既要有利于现有教师资源和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最优化服务,还要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应用型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保证。

1.课程体系的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以将学生培养成为优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这也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方向。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自身特殊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因此,建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在师范性与职业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2.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

(1)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的平衡

学前教育专业应重视实践性内容的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研究学前领域的实践教育活动,使他们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建构专业知识体系,发展自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和专业定向的平衡

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的开设,是以培养早幼专业人才为根本依据的。因此,课程设置既要选择早幼领域工作中频繁用到的内容,又要选择一些能锻炼学生未来工作能力的内容,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文化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平衡

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多门通识类、基础类文化课程,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理论与素质基础;开设各门专业技能课程,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奠定基础。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自身具备的师范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决定了这二者不可偏废,不能顾此失彼。

(4)课程设置模块化、微型化

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知识、素质、能力、技能方面的要求设置四大课程模块,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设置转向时间短、授课及考核灵活的微型课程,增强课程方案的灵活性,更好地促进学前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成长。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十二年教学实践中,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出了积极探索,主要内容如下:

1.依托专业核心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院校应以全面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学前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本着理论“够用、管用、实用”的原则,结合教学实际,紧密围绕教学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大纲和教材反复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增加核心知识的学习比重,删减课本中陈旧、与核心知识无关或相关性较弱的课程及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将其引人课堂教学中,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专业能力的培养唯有通过系列的、逻辑完整的课程体系或课程群才能实现。安康学院在建构最新的学前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非常重视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现行的最新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实验、实训、集中性实践)、课外素质拓展课程四大模块构成,将本专业所需核心能力相对应的核心课程编制成矩阵图(如表1所示)。专业核心课程总计开设15门,其中的12门课程与学前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业核心能力对应,4门课程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服务。

2.依据专业核心能力建立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高校的专业而言,无论什么专业,其知识体系都是由专业领域知识、知识单元、知识点三个层次内容有机组合成。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能力实践体系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各项专业技能训练的科学组合,包括综合能力实践和专业技能能力实践。其中,综合能力实践包括人文社科实践能力、自然科学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专业技能能力实践包括五大领域教学实践、保育实践以及教研科研实践活动。

安康学院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能力设计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特色鲜明,主要体现在专业核心能力学习及训练方面。各实践课程对应的实践能力点如表2所示。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程类别,加大实践教学的总量。课内实践、实训占总课时的41%,集中性实践环节为40个周(课程设计、集中实训、社会实践、见习与实习等),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3.建立“课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自开设以来,就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在当前建构的最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在课内见习和校外实训中将第一、二课堂衔接。

(1)继续建设校外教学基地

以校外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继续加强校外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拓展学生实习、实践的广度。幼教机构给学生提供辅导,使其在实践方面有较快的成长。

(2)推进“n内外一体化”教学

科学调整学前专业技能教学时间,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互联系;制订“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技能课程教学、技能选修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以课外竞赛、社团活动为辅助教学,统一规划和设置课内专业技能课,形成融会贯通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相互补充和延伸。

(3)重视校内培训、校外实践两大平台有效衔接

面向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校内成立了各类专业社团,定期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加强课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际操作能力,重视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重视课外实训,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之间的互动,打破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不足的局限;通过课堂培养+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强调在校园文化、社会服务、顶岗实习等多个领域内强化学生全方位的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衔接,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

(1)坚持前后相继的实践教学机制

在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时,科学安排各个环节,使实践教学活动循序渐进、有效衔接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后,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职业信念的培养,强调树立专业思想、强化专业意识,体验早幼教学氛围,并结合教学活动寻找自身不足;第二学期,集中两周时间用来安排保育见习活动,要求学生着重观察儿童的活动情况;第三、四学期,各安排一次教育见习,为时一周,此次见习强调的重点为紧密结合所学课程,如要求每位学生选择一名儿童,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并与“学前儿童心理学”紧密结合,完成该儿童的个性分析报告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观察分析报告;第五、六学期,以全面进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见习和实习为核心内容,适时增加学生到园实践的时间,要求学生以幼儿教师的基本能力为基准,强调幼儿园实习、支教等环节;第四年,安排学生进入早幼机构实习12周,学生可在幼儿园实习的同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完成毕业论文的材料收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转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继续推进校内外双导师制

基于“校内外一体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继续推行校内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并行的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校外专业学前资源或教师的优势来培养学生,既有利于拓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又有利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完善应用型人才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5.建立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基于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还应坚持人才培养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多元考核与试卷考核并重的原则。

(1)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或评价方式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学习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或评价方式,并贯彻到学生四年的学习计划中。如采用教师职业技能达标考核、课内专业理论评价考核、技能实践考核、社团管理考核、社会应用能力、活动竞赛考核等形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2)建立学前梯级技能考核标准与制度

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需掌握的各种技能训练融合到相关课程和教学之中。如,将声乐、舞蹈、课件制作、美术、手工、讲故事、教育活动设计等学前教师基本技能,按目标划分为若干级别、毕业达标等级及达标形式,具体化到每个学期、每个月,以“月目标学期目标年度目标毕业目标”的梯级形式出现。同时,将教师技能融于常规教学之中,融于课堂和课外训练之中。

(3)强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实际能力和技能为中心,培养“国家学历+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双保险”学前专业。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努力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心理咨询师、育婴师等资格证书。

(4)建立学生学业自评体系

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建立学生学业自评体系,即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的基础上建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及时地给学生的学习或学习规划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帮助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最终有利于实现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总之,安康学院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根据社会行业或职业岗位对核心能力的具体要求,通过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课内外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教学实践,建立了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非常重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全程的评价与反思,强调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但菲、徐桂娟、索长清、赵琳、孙倩倩:《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年第1期。

[2]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3]陈小燕:《对w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4]李兰芳、张海钟:《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渗透式实践教学方案简介》,《幼儿教育》2011年第15期。

[5]刘占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7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2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部提出的一个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高中学习阶段由于有高考压力,很多学生忙着学习,很少抽出时间来运动。高考压力是导致学生缺乏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高中体育教师担负着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任,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简析

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学生在学习某个学科过程中形成的素养,其中包含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等[2-3]。不同的学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是不同的。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其核心素养是自主健身,其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一)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展示和比赛活动,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评价;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

(二)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逐步形成锻炼习惯,掌握健康技能,学会健康管理。

(三)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即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种能力的培养,整体提高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一)运动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

学习是一个获得新知识、重构旧知识的认知过程。人在不断地学习当中,其知识体系的构件会越来越趋向完善。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学生不断地学习该学科的知识,能够获得更多的健康、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完善自己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方面的知识体系。在拥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上,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实践中,才能够进行熟练运用,并积累经验,提高运动能力。在我国体育与健康学科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包括小学、初中直至大学阶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以田径运动中的跑步的学习为例。有的学生非常喜欢跑步运动,几乎每天都会参与跑步运动。学生在积累充足的运动知识时,能够针对性地开展运动,而不是和往常一般盲目的跑几圈就完事。在跑步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跑步姿势,调节呼吸节律,使自己跑步的耐受性增加。在跑步运动时,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有氧运动,避免跑步过多,产生反面效果。总体来讲,跑步运动看似简单,实际上其中所蕴含的知识有很多。在高中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体育锻炼之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二)健康行为的培养路径分析

健康行为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将学到的运动知识运用到体育健身活动之中。体育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保持身体长期处于健康的状态。体育健身实践并非一早一夕或者是三天打~两天晒网,而是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健康行为需要一个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的习惯来支撑,在长期的培养中形成一个健康的行为。

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将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介绍,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使学生能够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重在坚持、劳逸结合。过度活动会引起反面效果,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因此,要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劳逸结合。在剧烈活动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运动对肌肉及肌腱韧带的伤害,使运动对人更有益。运动就像饮食,暴饮暴食不利于健康,体育运动也不宜“暴饮暴食”,而是要有规律的活动,也就是每天要保持适量的运动,并长期坚持。教师要在体育课程中教导学生学会健康管理,结合自己的生理来选择适当的运动,例如有的学生不适合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柔和的运动如慢跑、太极等项目来运动。在体育活动中,教会学生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总的来说,健康行为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热爱体育活动,并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体育品德的培养路径分析

人的体育品德并非是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的培养过程。体育品德的培养内容包括体育活动中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体育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体力活动,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力、意志力。体育品德的培养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耐力、意志力等,并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克服体育活动中的困难,强大自己的内心,培养顽强、进取的精神。体育活动中通常存在竞争,有竞争力必有胜负,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使其能够正确看待竞争之间的胜负,并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德。体育活动中,每个学生会承担运动角色,尤其是在团体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团体的一分子,承担着团体中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承担起责任和义务,适应竞争环境,争取为团队竞争荣誉。而且在竞争中要尊重对手、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

例如在篮球、排球、足球等等团体性的运动项目。这些体育项目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实践阶段,都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密切配合。在一个团队的合作之中,个体与团队是密切相连的,个体承担着部分团队的责任和义务。个体在团队之中要充分认识到团队的意义、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等等,并积极完成个人的任务。在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学习中,不同的个体、团队之间的竞争,也是社会中各种竞争的缩影。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之中通过竞争关系来提高个人的能力,锻炼的意志力、耐力,培养良好的体育品德,实际上也是为以后踏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铺好基石。在开展篮球比赛时,团队内的人员要有争取荣誉的决心,有积极竞争的意识,并通过密切的合作来争取团队的荣誉。在比赛的过程中,尊重对手,不诋毁对手。尊重团队成员,不因队友失误而埋怨。总的来说,就是要在体育活动中,从各方面来培养个人的体育品德。

三、结语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对体育运动不够重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保持健康的体魄,并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中。但高中阶段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主要原因还是和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足有关。体育教师应重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积极探究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邵朝友,周文叶,崔允t.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8):14-2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8

一、核心素养相关概述

1.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区别于一般素养,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终身发展中需具备的能力的一种描述,强调学生在做到自主发展、创新实践与合作参与的基础上,兼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情操。若以价值取向为依据,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价值观上与国家、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若以指标选取为依据,核心素养既包括学科基础内容、终身发展素养,也能将当前社会发展动态展现出来。将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相关联,核心素养对学科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引领作用,可使学科育人价值凸显出来,将教学升华到教育层面。同时,核心素养融入教育领域中,要求以学科作为载体,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只有保证学科教学之筏发挥其承载作用,才可快速到达核心素养彼岸。另外,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到教育领域中,要求教师做好教学观念转型工作,确保教学中能够将学科教学转化为学科教育,并认识核心素养的本质,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如何做好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较大的挑战。

2.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结合初中学生发展特征与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现行教育工作中学生需具备的素养集中表现为:第一,社会责任。指学生在对个人与自然、社会、集体、他人关系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如合作担当、生态意识、法治信仰、诚信友善等。第二,国家认同。该素养强调学生能够理解、认同与遵从民族文化传统、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国家政治制度等,包括文化自信、政治认同以及国家意识等。第三,国际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认知多元文化、国际动态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中,包含较多相关的国际动态内容,学生可在学习中理解、尊重差异。第四,人文底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在人文领域方面的技能与知识上不断强化,树立一定的人文情怀。第五,实践创新。现代教育活动中,除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相应的要求外,更需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不断强化,能够做到批判质疑、用于解决问题等。除此之外,核心素养内容中,也集中表现在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应成为学生接受教育中需掌握的能力素养。

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问题表现

1.知识讲授内容比重过大。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有相应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并保证在知识讲授中能够将思想品德教育的特征表现出来。然而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重点仍集中在知识点掌握、考试分数等层面,整个教学活动完全采取记忆与训练方式,学生品德认知难以形成。甚至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中,将作业多、押题准作为荣耀,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无从谈及提升思想教育质量。教师这种为教学而教学的意识,完全背离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将教学转化到教育层面的要求。

2.品德教育深度缺失。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包含较多的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教师仅需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便可使学生各方面素养得到培养。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倾向于照本宣科,注重知识理论的讲解,忽视与学生成长实际、社会实际相结合,这种理论层面的道德规范很难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同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讲解知识时多表现在“讲大道理”层面,即使穿插较多社会小常识,也多是文不对题,很难保证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进一步升华。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断成熟的阶段,此时学生若表现出个人情绪无法宣泄,将难以从学习、生活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对学生终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现行思想品德教育深度缺失问题,成为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性因素。

3.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内容缺失。

核心素养培养中,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品德教育转化为学生具体的道德行为。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很少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认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能满足学生“考高分”的要求。以实践创新素养中强调的热爱劳动、问题解决等为例,一般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内容都能够“长篇大论”。但这些道德规范尽管被学生深刻记忆,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这些规范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思想品德教育中忽视实践教学内容。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践内容的缺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极多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无论品德教育深度问题,还是实践内容缺失问题,其原因都在于现行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且教学方法不合理,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路径

1.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的正确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的正确理念,这是解决以往教学中弊病的关键。教师需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本质并非以应付考试为主,而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将教学目标界定在“教育”层面,而非为教学而教学。同时,在核心素养培养观念方面,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非单纯局限在知识学习、课堂表现等方面,应着眼于学生终身教育,真正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才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

2.注重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二者有效结合,是解决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知识讲授比重过大问题的关键。首先,需从教学内容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的挖掘。以“法律保护公民隐私”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公民隐私权等内容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尊重隐私、尊重法律,并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自觉维权行为,这样学生在社会责任素养方面将会得到培养。其次,应注意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品德教育,如教学“认识自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等知识时,可直接渗透具体的生活实例,这样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改善。

思想品德教学中,可应用的教学方法很多,若教师能够有效运用这些方法,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善教学效果起到突出的作用。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考虑采取案例教学方式,直接将生动的案例带入课堂活动中,如关于当前国际社会相关时事热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政治制度给予更多的认同,“国家认同”素养得以形成。同时,在分析国际动态与多元文化中,做到尊重不同民族差异,“国际理解”素养可在该过程中形成。另外,在教学活动中,也可考虑引入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以及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事实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局限在课堂知识讲授层面,可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引入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实践创新素养上得到培养。以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内容为例,便可采取公益活动形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劳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底蕴”素养的培养由此得以实现。需注意的是,由于思想品德教学学时有限,教学中过多引入实践活动很可能导致难以完成教学计划,此时便可考虑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形式将相应的案例展示出来,也可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4.思想品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9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71-02

当下,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成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点。但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有学者提出,深入研讨还是进入21世纪后。到目前为止,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国家教育部门还没有权威的界定,探讨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也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界定

1.核心素养的类型和我国核心素养指标体系

世界范围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成功生活取向型,终身学习型,个人发展型和混合取向型。其中以美国混合取向型为代表。基于以上核心素养的模型,美国在21世纪提出混合取向型核心素养模型,整个体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包含了学习内容的科目与主题、学习结果指标以及学习支持系统。这种核心素养体系更完备更具实践性,也更接近我国目前核心素养体系的指标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有关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脚步渐渐加快。目前,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参与、文化修养和自主发展三方面,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都有提出过自相应的内涵。但其中不乏“冷饭热炒”的现象,如单纯的把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加以拆分细化作为核心素养的主题内容,这显然是单薄的。笔者认为可以嘉兴教育学院沈毓春老师的研究很具备参考价值,他认为可以用“经济参与、公民实践、国家认同、文化自觉、国际理解、法律意识和思维训练”加以概括。其中不仅涵盖了高中四个必修模块的知识内容,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国家认同几个角度加以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1.培育学科素养需讲求课堂引领策略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培育学科素养,要摒弃以往“满堂灌”的教学策略,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主要起引领作用。如思想引领,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兼具德育性质的高考学科,老师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使学生对知识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讲到政治生活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课题时,以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从而对我国政治体系产生一种认同。

2.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抓住教学关键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抓住一堂课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不等等同于重难点,更应该是教与学的困难问题,其中不仅包括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只有抓住并且妥善处理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学科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如在讲解经济生活纸币这一话题时,虽然通货膨胀作为书本辅助文,但作为知识难点,通货膨胀这一知识贯穿于书本始终,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将这一知识拆分,课下布置学生查阅相应资料,课上从通货膨胀的本质、原因、应对措施着手让学生彻底理解这一知识。在此过程中,要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用以上知识加以分析,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育学科素养需关注学科特殊性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智育和德育教育上有巨大的差异。在知识的传授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领域,更在教材内容和授课过程中教会辨析、辩护和辩驳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合理表达自己想法的公民。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书面表达上兼具言语美和逻辑美能力。在德育培养上,思想政治学科在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三观一旦形成具有确定在,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科的特殊性,利用现有资源,多角度、多维度培养学生,帮助其树立适应社会、适应个人成长成才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寄语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育篇10

首先,教师观念要转型。一是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和意义,在思想上认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孕育而成的,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教育理念要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的转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以及“学到了什么”。三是教学行为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师眼中只有学科知识、“目中无人”是不少教师的教学通病,语文教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教师的眼中只有数学……忽视学习活动中的其他重要教育资源,如学生上课专心不专心、守纪不守纪、积极不积极,等等。要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转化为学科素养、人的素养,这些教育资源同样不容忽视。将学科育人目标置于教学行为之前,是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实施教学行为之前,教师必须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二者之间的交集在哪儿,这样才能自然巧妙地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

其次,教师素养要提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有这样一种很难划定学科范围的综合性课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学科教师齐上阵,课堂上呈现出交叉学科知识的局面,这是一种打通学科之间界限、多学科联合教学的育人模式。面对“核心素养时代”带来的全方位挑战,教师要树立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既要学习本学科现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还要学习所教学科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以及相关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做到既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又能围绕核心素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备的技能和资源,尤其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如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对照提出的“好老师”四条标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

第三,教学行为要改变。每个学科都有其可以重点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探索、建立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科教学间的联系,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成绩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多向情境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习综合性课程的重要方式,能有力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