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3:48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1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优势浅析

1.给师生带来真实感的教学体验

平面的景观设计碰撞上虚拟现实技术,便诞生了具有三维渲染的景观设计方案。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即运用相关技术对景观设计工程项目进行三维建模,按照景观规划方案对项目建模进行各项设计和施工。将原本平面的规划设计3D化,可以实地模拟各种施工方案、施工程序,在一次次模拟中对比,以确定最适合此次景观设计的方案和程序、确定施工工程中具体的施工计划和注意事项。当学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遇到困惑和疑问,而老师又顾及不上的时候,容易陷入思维的误区,个人发展停滞不前。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设计方面确实需要一个能大量获取信息的渠道,而虚拟现实技术基本满足了师生发展的需要。三维建模的操作和展示更加真实、具有知觉的直观性,能有效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节约交流成本,提升教学质量。

2.提高设计的精准度和计算效率

虚拟现实系统在数据表达上的关键技术是三维实时数据库技术。庞大的数据库便于学生快速、准确地度量项目的工程量和施工时间,衡量工程的成本、费用、收益,进而提升项目预算的精准度和效率。虚拟现实数据库为现实系统提供了诸如工程实料、材料样板、环境设施、构造做法等后台数据支持,针对建模对象提供详细的图片、文字、模型等全面信息,学生通过数据库可以随时调查到类似的设计案例和设计技巧,对景观设计的效果、材料、用法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虚拟数据库资料翔实、精度令人惊艳,可以快速为各项管理人员提供需要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虚拟现实技术把握项目成本、造价,以挑选合适的用工材料。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可靠、准确的依据,将虚拟和现实很好地交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

3.增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

虚拟现实技术搭建起师生之间可视化交流的广阔平台,师生间的正常交流因为这个平台的存在而变得异常便捷流畅。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沟通,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视化优势,而变得清晰明朗,师生之间沟通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有效提升。当学生需要完成一项景观设计的规划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为学生示范搭建3D模型,由学生借鉴参考。在此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参考前人的设计案例和个人对建筑基地的主观考量,根据建筑基地的主要环境考察资料,去创作能够发挥自己设计理念的景观设计作品。设计过程中,当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困惑时,可以随时咨询代课老师,交流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老师也可以针对3D模型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无甚障碍。师生彼此之间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磨合之下诞生了更具有创意和思想的景观设计作品。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难点浅析

1.课程程序设计难

虚拟现实技术只有渗透在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改变传统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模式,使之达成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发展。但虚拟现实技术与信息系统的沟通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景观设计专业,首先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程序设计。图形的虚拟环境搭建是程序设计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完成三维模型的构建。三维建模十分复杂,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享受前人千万次失败后的成果,没有真实体会个中艰辛。三维建模是图形渲染技术向真实化过渡的必要过程,真实世界的几何何其复杂,要一点一滴还原为立体的模型。现如今的模型建构基本是人工绘制,如此便需要高薪聘请行业精英人才前来为课程进行专业设计,程序设计和模型构建的费用自然是惊人的,却是必要的产前投入。就园林景观设计而言,一年四季园林景观的风景面貌大相径庭,为了便于我们更人性化地设计景观,就需要录入一年四季不同的风景信息。如何编写VR程序以体现景观的季节性,是VR程序设计的重难点。

2.教学硬件支持难

有程序,也得硬件支持。各种外部设备,都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应用专业不可或缺的道具,比如戴在头上的立体显示器、立体投影仪、空间定位器、高精度的数据手套,这些每一样都价格不菲。为了完成复杂的三维模型展示,更是需要高性能的图形软件,高校若是提供全套的虚拟现实技术硬件支持,前期必定是投入大于产出,一定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收益。这样的经济投入对于任何高校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在教学初期这样的设备安装也是较大的工作量,经济与人力的消耗性支出不可小觑。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专业中的运用,需要大量翔实的数据作为支撑。虚拟现实技术与internet结合,搭建起信息沟通的平台,才能获得信息资源最大化。这样的巨型数据库是教学的知识库,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更是软件支持的重头戏。进行精确数据分析的前提便是庞大的数据库信息。在景观设计中,必须搭建3D模型,而各3D模型需要多个面去丰满,诸如侧面图、俯视图、仰视图等。为达到接近理想化的模拟效果,需要计算机有很强大的计算功能,这对计算机的硬件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综合分析,普通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需要高昂的费用投入、需要人力物力的各项支持,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不可轻易计量。

3.技术教学推广难

技术的推广从来都是需要人力的大量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尚属于高端的阳春白雪般的技术,故而对专业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但综合目前各高校的教师能力分析来看,各高校老师只能简单操作计算机,对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时,由于自身能力受限,很难较好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于课堂教学中,无法倾力传授学生。无形中课堂的授课质量也会下降,课堂气氛必然不甚活跃,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另外,当老师不甚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时,就会在实际教学中,减少三维建模的课堂教学与体验,影响课堂原有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是对教学课件和教具的极大资源浪费。除此之外,更是极大程度制约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高校的应用推广和发展进程。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课程项目分析

事必躬亲,方得深浅。景观设计虚拟项目的第一步便是项目设计。这就要求学生实地考察项目的原始地貌、周围环境,认真分析项目进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做出尽可能具体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但现实生活中,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没有施工现场实地考察的机会,只能通过老师的描述和前人的案例自由发挥,颇有点随心所欲、不切实际的感觉。这般脱离实际的思维跳跃,严重影响学生对于项目可行性的判断和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给予了学生这样的“实地考察”的机会,类似3D游戏般,有一个交互式的界面,启发学生设计的创意、构思。学生可以近距离仿真般接触想知道的点点滴滴,可以借此考察项目基地的实地环境、进行环境分析、项目评判,了解项目周围的地域文化、交通情况、聚居人群、风土人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对课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分析。

2.设计方案规划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项目进行中的关键便是设计方案规划。在此阶段,需要确定景观项目的定位和定量,需得学生细致准确地描述景观项目的布局。诸如,景观项目的平面图、剖面图、立体图、效果图和局部效果图。每一处小景、每一处大景,都有着细致全面的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仿佛置身景观项目场地空间内部,在3D模型中体验实际操控景观布局的。学生不断调整景观布局设置,大到整体布局框架、小到内部装饰摆设、具体到颜色造型的调整,细致观察每一次布局,再进行精密的视觉效果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到最适合整体设计方向的规划方案。长此以往的虚拟现实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对于靠山别水的别墅,在景观设计上追求品位和质感,就可以根据3D建模规划别致的美感,在视觉上突破创新,以迎合客户的喜好,为以后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便是将粗放的方案规划落于细节。如果说方案规划考虑的是布局,那么施工图设计便是考虑如何达到这样的布局。虚拟现实技术将原本二维、平面的施工图升级为三维、立体的实体。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感受VR在设计绘图上的无限魅力。在景观设计施工中,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高度仿真景观植物的空间组合,对景观植物的种类和植株大小、种植位置进行周密计划,确定景观范围,以此完成整个3D规划里的纵面景观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美学观念和客户的需求偏好,不断调整景观的整体布局、扩大或缩小植物的种植范围,变换种植物种的品类组合、调整植物种植的适当间距,以期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美化景观设计的空间形态。不同的施工对象,需要考虑不同的施工效果,这些在平面上较为抽象的事物,3D化之后,在视觉上呈现出异常清晰的效果,对于施工设计百利而无一弊。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景观设计专业,丰富了景观设计教学内容,使景观设计教学更加生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真实的建筑、景点还原至教学课堂,使学生心生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了师生沟通的距离,提升了教学质量,凸显了虚拟现实技术强烈的交互性。但在各大高校实际教学中,囿于虚拟现实程序设计、硬件支持和技术推广的难度,无法最大限度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此,呼吁各大高校增大对于虚拟现实教育的投入,积极培训教职工,以期景观设计专业蓬勃发展。

作者:林崇华刘曌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郭雨.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16,10

2.杨萍.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解析.城市地理,2016,22

3.文铮.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中外建筑,2006.5

4.王宏信,赵月宁.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河南科技,2011.15

5.胡海辉,陈旭,龚束芳.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2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为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就业指导观念落后、课程体系保守陈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以学生情商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情景化教学互动与学生情趣化学习为着力点,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关键词:“三情”导向;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课程体系;情景化教学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1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23—02

收稿日期:2014—11—28

作者简介:葛焱(1987—),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模式缺乏新意。就业指导课既有理论的传授,也有技巧、技能的实际培养,是理实一体的综合课程。[1]但目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采用纯粹的讲授法,“填鸭式”、“灌输式”地开展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气氛低沉,即使教师准备得再充分,学生也只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二)就业指导观念落后。徐颖云对浙江省10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在当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中,就业服务多于就业指导,求职指导多于入职指导。[2]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观念还单纯地停留在接受毕业生咨询、手续办理、招聘服务等环节中,对于学生迫切需要的职业指导、职业分析、案例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开展较少。

(三)课程体系保守陈旧。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学习信息的来源愈发广泛,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已经进入更新换代的倒计时,教学相长、师生共学的课程体系2.0版呼之欲出。

二、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内涵

所谓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是综合大学生就业思想指导、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和就业信息指导等内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全真场景的模拟与角色的扮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情商的一种课程体系。

(一)情景。对于就业指导课,传统的幻灯片讲授已无法满足正常课堂教学的需求,情景化模拟、人员角色扮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模拟中体验现实就业过程,并在全真的角色扮演中找寻扮演角色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再通过教师的适当讲解加深印象,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景”。

(二)情趣。王渐苏对上海某大学的研究表明,该校每天旷课率为27%,迟到率为18%,听课率只有50%,这其中有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学风不佳等问题,但也与教师授课乏味密切相关。[3]如何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拥有较高的情趣,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除了要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拟外,还需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情趣互动,如在某个情景化教学场景中,教师的角色是应聘者,而学生的角色是面试者,这种师生之间的情趣性互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情商。情商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选择合适人才的标准之一。随着高校金字塔的成型,高校生源扁平化逐渐显现,[4]在这种情况下,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智商相差不大,情商却参差不齐。目前,情商的培养与建设不尽如人意,除了部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外,关于情商培养和锻炼的课程不多。就业指导课程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情趣性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职业意识和沟通意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情商。

三、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操作要点

(一)前期准备。对近年来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岗位分布、就业单位需求、就业学生需求等开展调研。

(二)课程设计。综合前期调研信息,提炼课程设计重点,依据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教案,每讲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全真模拟,进入情景,体会情趣;模拟结束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教师结合模拟适当讲解分析,并以全真模拟为例,将该知识点精华部分进行展示。

(三)后期评估。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既不是简单的论文或简历的提交,也不是教师主观的印象打分,而是教师有效评价与学生互评的有效结合,科学评估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降低了“混学分”的可能。

学生课程成绩(100分)=教师评价成绩(40分)+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情况(30分)+学生互评成绩(20分)+学生参与互评打分积极性(10分)

其中教师评价成绩(40分)为教师根据学生情景模拟情况、情景模拟再现的提高程度等情况综合打分。

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情况(30分)=(学生参加情景模拟次数/知识点总数)×30

学生互评成绩(20分)=∑n1(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其他学生的打分和/打分人数-2)n

(n为打分次数)

学生参与互评打分积极性(10分)=(学生打分次数/知识点数量)×10

四、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实例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为例。

(一)前期准备。该专业对口就业单位为进出口贸易相关单位,包括对外贸易类外资、国有及私营企业,也包括有一定需求的海关、商务局、银行等企事业单位。该专业主要就业岗位有进出口实务和国际投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就业单位需要能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沟通意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学生希望找到薪酬理想、实力雄厚、有归属感和发展空间较大的就业单位。

(二)课程设计。综合前期调研信息,设计八讲课程:第一讲,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评价。通过课程和案例“小明的高管梦”唤醒学生的自主规划意识和科学认知,侧重体现情趣、情商。第二讲,专业认知。通过课程和案例“国贸达人秀”,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科学认知,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三讲,职业价值观澄清。通过课程和案例“你爱国贸有多深”,培养学生合理、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侧重体现情趣、情商。第四讲,职业世界探索。通过课程和案例“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它”,体会职业世界探索对于个人职业选择的意义,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五讲,成功人物访谈。通过课程和案例“励志国贸秀”,对成功就业的典型校友进行访谈,侧重体现情景、情趣。第六讲,目标与时间管理。通过课程和案例“当科学遇到不科学后发生的故事”,启发学生科学地制定目标,侧重体现情景、情商。第七讲,就业心理调适。通过课程和案例“小明的困难”,指导学生科学地面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心理状态,侧重体现情景、情商。第八讲,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课程和案例“贸景无限”,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全面体现情景、情趣、情商。

(三)后期评估。教师结合本文所述的课程评估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估,给出课程成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为确保成绩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随时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统计。

参考文献]

[1]熊晟钰.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所存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2).

[2]徐颖云.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途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2(3).

[3]王渐苏.纪律约束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求实,2010(S2).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web3D;虚拟现实;建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5082-02

preliminaryDiscussionontechniqueofConstructingmodelsforweb3D

CHenXin-lin,LUwei-na,Limin

(HenanVocationalCollegeofagriculture,Zhenzhou451450,China)

abstract:Constructingtidyandlifelikethree-dimensionalmodelsisoneofpivotaltechniqueofcreatingvirtualsceneforweb3D.thepaperdescribesveryappliedcriterionsofconstructingmodelsforweb3Dbasedonagreatdealpractice,whichcouldprovidefoundationforconstructingsatisfyingthree-dimensionalmodels.

Keywords:web3D;virtualreality;constructingmodels

1wed3D的概念及其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互联网是站在科技的最前端,带领着人们的思想不断向前迈进。它的出现及飞速发展使it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也必然引发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于是web3D技术应运而生。wed3D协会(前身是VRmL协会)最先使用wed3D术语,这一术语的出现反映了这种变化的全貌,没有人能严格定义wed3D,在这里把wed3D理解为:互联网上的3D图形技术。

具体的说,web3D技术就是通过在浏览器中内嵌3D虚拟场景的手段,在保证3D立体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降低对网络和硬件的要求,让互联网用户能够快速的体验3D带来的真实感受。web3D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创造一个个网络世界,实现三维空间无限的链接共享。通俗的理解为,假如我们去旅游,三维网络将是一个个如梦似幻的风景名胜,而二维网络就像我们去旅游前买的一张张地图。

实时渲染引擎是wed3D的关键技术,实时渲染引擎的作用是解释并翻译实施场景模型文件的语法,实时渲染从服务器端传来的场景模型文件,在网页访问者的客户端逐帧、实时地显示3D图形。互联网3D图形软件厂商目前通常把实时渲染引擎做成一个插件,在观看前需要先下载并安装在ie浏览器上。显然,实时渲染引擎是实施互联网3D图形的关键技术,它的文件大小、图形渲染质量、渲染速度、以及它能提供的交互性都直接反映其解决方案的优劣。

当前互联网上的图形仍以2D图像为主流。但是未来,web3D技术必将在互联网上占据统治地位。iBm预测:未来5年互联网将进入三维时代,网站将更像是全互动环境的在线游戏而不是现在的平面、静止的网站,它将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中国最早的3D网络游戏公司,利用其先进的3D技术和丰富的互联网经验,终于研发出了web3D技术,并凭借此技术,很好的解决了互联网3D技术应用的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web3D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更是形成了一项先进的新型技术,通过与传统行业的紧密结合,目前已经成功的应用于城市规划、房产营销、文博展览、室内装饰、景点旅游、工程仿真及管理、企业品牌及产品展示推广、远程教育、军事模拟推演等广阔的领域。

2web3D中的建模技术

2.1建模前述

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web3D技术都是主要针对于三维显示技术的网络应用开发,故决定了web3D技术主要特点就是对3D模型的网上三维交互演示,因此,web3D技术自然而然地也就和3D建模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一个web3D作品创作的好与坏,和它的3D模型创建密不可分。这样的话,要想创作一个令人满意的web3D作品,在全部内容原创的情况下,对web3D技术使用者来说,就需要充分运用三维空间想象力,进行作品的空间设计。

虽然绝大多数的web3D技术提供对3DmaX、maya等三维软件的输出插件支持,但不是所有的都需要使用者进行软件的辅助建模,像VRmL、3DmL等都支持用源代码直接进行模型的空间设计。另外,和二维图形文件不同,web3D文件的大小其实和模型的精细有关,造型越复杂,web3D就文件越大。

2.2选择3DSmaX建模的理由

VRmL是3D图形和多媒体技术通用交换的文件格式,它基于建模技术,描述交互式的3D对象和场景,因此,它使得3D图形爱好者能够制作可在互联网上实时渲染的3D场景模型。

然而手工编写VRmL的场景模型文件.wrl文件是非常繁琐而复杂的工作,对于大型场景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许多公司在开发web3d软件时,并没有遵循VRmL标准,而是开发出自己专用的文件格式和浏览器插件,类似的软件大约有三十几种之多。这些软件各有特色,都比VRmL有了进步,在渲染速度、图像质量、造型技术、交互性以及数据的压缩与优化上都有胜过VRmL之处。

近几年,许多软件厂商都使用3DSmaX建立场景模型,安装相应的输出插件,再直接建立场景模型文件。现在比较有名的wed3D图形软件公司,如cult3D和viwepoint都可以在3DSmax中直接输出它们的专用文件格式的场景模型文件。

2.3应遵循的一些建模规范

web3D中用到的虚拟模型与游戏类似,因此必须使用简模,把效果图的模型拿过来直接用是不推荐的。因为虚拟现实中的运行画面每一帧都是靠显卡和CpU实时计算出来的,如果使用的是复杂模型,会导致运行速度急剧降低,甚至无法运行;模型面数的过多,还会导致文件容量比较大,在网络上也会导致下载时间增加。在大量的建模实践中,并结合著名的国产web3D虚拟现实软件webmax的实际应用,从而总结出以下的建模规范:

1)重新创建简模比改精模的效率更高

实际工作中,重新创建一个简模一般比在一个精模的基础上修改的速度快,在此推荐尽可能地新建模型。例如:从模型库调用的一个沙发模型,其扶手模型的面数为1573个,而重新建立一个相同尺寸规格的模型的面数为176个,制作方法相当简单、精简的程度也很高,同时建模速度也很快。

2)对象的命名

对象的名称不要超过32个字节,并且模型、材质、贴图名称不要使用中文名称,否则在英文的操作系统中浏览虚拟场景会出现问题,同时,在网络虚拟现实开发平台webmax中根本不认中文名称的贴图文件。

3)场景中模型创建所采用的尺寸要合理

场景初始的单位是很重要的,所采用的尺寸需与真实情况保持一致,若没有特殊说明,开始场景的单位一般精确到cm即可。如果一个城市规划,开始单位定义成mm,那么会导致文件编辑的时候,数据很大。一旦场景单位定义好之后,不要随意变动场景单位。

4)单个模型的面数不要太多

严格控制模型面数,弧形结构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控制面数,通常在制作一个场景时,单个模型的面数不要太大,毕竟是做网络虚拟现实,而不是制作一张效果图。所以单个物体面数要控制到10000个面以下。在用面片创建模型时,如果不对其表面进行异形编辑时,就可以将其截面上的段数降到最低,以精简模型的面数。

5)烘焙和输出前,注意模型是多边形格式

烘焙的模型如果是多边形格式的模型,要比网格模型更利于贴图的uv分布,在输出场景的时候,多边形也会使场景输出加快,并且程序不易出错。并且要尽量保证模型的三角面为等边三角形,不要出现长条型。这是因为长条形的面不利于实时渲染,还会出现锯齿、纹理模糊等现象。

6)要删除多余的面

在建立模型时,看不见的地方不用建模,对于单个模型中看不见的面也要予以删除,主要是为了提高贴图的利用率,降低整个场景的面数,以提高交互场景的运行速度。如柱子的底面和顶面、贴着墙壁物体的背面等等。

7)面片物体的使用

用面片表现复杂造型,可以用贴图或实景照片来表现,例如窗框、树木、复杂的雕塑等。面片所用到的贴图,用带通道的tga或者png格式的文件。要注意一点,tga和png文件必须放到漫反射通道里面,透明通道不要放。

8)拆分物体

避免一个模型占很大一片区域,因为这样不利于剪裁优化运算。可以考虑将它拆分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型。

9)模型不要有裂缝

模型不要有裂缝,否则画面会抖动,并且锯齿比较厉害。很细小的模型或模型的细节部分尽量用贴图表示,以减少画面闪动。

10)合并物体要合理

相同材质的模型,远距离的不要合并,材质类型相同的模型,如果相隔距离很远就不要将其进行合并,否则会影响运行速度。

11)捕捉功能的使用

在建模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于建筑室内的模型,捕捉功能要记得使用,使虚拟画面中锯齿少一些。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养成一个捕捉模型的习惯对以后来说很重要。

12)物体间的距离要合适

保持模型面与面之间的距离,推荐最小间距为当前场景最大尺度的二千分之一。例如:在制作室内场景时,物体的面与面之间距离不要小于2mm;在制作场景长(或宽)为1km的室外场景时,物体的面与面之间距离不要小于20cm。如果物体的面与面之间贴得太近,会出现两个面交替出现的闪烁现象。同时模型的密度分布要合理,否则对将来的运行速度是有影响的,如果模型密度不均匀,会导致运行速度时快时慢,因此,推荐合理地分布场景模型的密度。

13)可以复制的物体要尽量复制

如果一个1000个面的物体,烘焙好之后复制出去100个,那么它所消耗的资源,基本上和一个物体所消耗的资源一样多。所以,模型要尽量多的复制使用。

14)个别模型应使用贴图的方式加以表现

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与更高效的运行速度,在场景中可以用平面替代复杂的模型,然后靠贴图来表现复杂的结构。如植物、装饰物及模型上的浮雕效果等。同时,最好不要将细长条的物体做成模型,如窗框、栏杆、栅栏等。这是因为这些细长条形的物体只会增加当前场景文件的模型数量;并且在实时渲染时还会出现锯齿与闪烁现象。对于细长条型的物体可以像游戏场景一样,利用贴图的方式来表现,其效果非常的细腻、真实感也很强。

3未来的web3D

熟练掌握了web3D建模技术,就把我们生活中的现实用电脑技术模拟出来,它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例如:国防上的网络模拟作战等,web3D技术无疑会使网络技术的应用发生一场大革命,使网络世界变得和现实世界更为接近,而反过来互联网的需求成为web3D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动力,互联网的内容提供商和商业网站不断使用新的工具与技术使网站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务,因此wed3D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框架,尤其是它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应用,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wed3D技术必将是更具夺目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前祥,姜世忠,姜国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计算机仿真,2003(7).

[2]王文成,虚魏峰.绘制大规模场景的可见性计算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2).

[3]张云苑.虚拟现实技术中3DSmaX建模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8).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4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企业传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时代的发展速度逐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企业不断的进步发展。2012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针对于企业的大数据发展战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商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调整企业自身的管理策略,通过电子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相关用户信息,开发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消费品,对于企业制定科学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际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都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分析与消费者消费行为有关的数据信息,并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员与技术,这是使得互联网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数据和企业管理的相关概述

 

1.大数据的概念。所谓大数据就是庞大的数据信息,通过常规的软件工具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搜集、筛选、分析但对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信息。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高速、大量、多样、精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搜集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数据,使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建模,挖掘数据信息背后隐藏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能够得出对于企业经营决策具有战略价值的信息,对于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管理的概念。所谓企业管理就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的计划、组织、经营、指挥、协调等一系列行为的统称。就管理对象的属性进行区分,可以将企业管理分为行为管理和业务管理。企业管理创新也需要从行为和业务两方面着手实施。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辅相成。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只有保证企业不断向前发展,才能够确保企业中所有的员工都能够不断进步。

 

二、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创新

 

1.企业管理模式。所谓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指管理者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方式。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以管理人性为基础的管理理念、内容、制度、程序、方法的统称。管理模式应该适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能够确保企业可以科学有序的取得利润。

 

2.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确保企业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大数据的优势,需要企业根据时代的变化合理的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利用大数据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根据大数据的时代特点,企业转变自身的管理模式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限制传递媒介对企业内部信息外泄。对于企业而言,内部信息意味着重要的商业秘密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应该对企业内部网络和社交软件给予必要限制,避免企业内部重要信息泄露。其次,充分认识到数据信息的价值。企业应该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加快升级数据分析能力,在这个掌握数据信息就掌握主动权的时代,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对有价值信息的分析,将其分析结果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价值。最后,企业应该建立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企业应该利用社交软件,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就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但是应对信息交流做出必要限制。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企业决策方法有待创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制定战略决策需要以数据分析后得到的信息为依据,对云端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同传统的逻辑推理存在较大区别,其需要对庞大的数据群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加工并归纳总结,找到数据群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构建企业战略决策支持系统。寻求对企业战略决策具有价值的隐藏信息。从同企业经营相关的数据信息中挖掘能够帮助企业增加盈利的信息,就能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支持。

 

2.企业决策模式跟不上市场变化。当前多数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往往遵循数据搜集、调查取证、数据分析、分析论证、方案选择与评估等步骤,该流程耗时较长,决策程序较为复杂,因此严重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速度。常常会导致企业丧失重要的发展机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应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简化决策程序已经企业管理改革的重点工作。简化决策流程才能够让企业更好的把握机遇,迅速做出战略决策,抢占先机才能够先他人而动。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决策模式,简化决策流程,提高数据加工的速度和质量,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作出选择。

 

3.难以甄别有经济价值的数据信息。呈爆炸态势增长的互联网数据,已经超出了当前我国企业对数据的加工、分析能力范畴。呈井喷态势增长的云端数据库,无形中增大了企业数据分析的工作量,传统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已经不能挖掘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并且通常还会干扰企业进行战略决策。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战略决策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筛选出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才能够确保企业战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4.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为企业提供具有价值的决策信息,需要对云端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随着云端数据的不断增多,与企业相关的数据信息也呈指数增长,对于数据的加工处理、分析、存储,客观上要求企业能够不断提升数据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建立在高速、高质基础上获得的数据分析信息才是有价值的。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庞大的云端数据库,错综复杂的外界环境都对企业战略决策信息的获取造成的干扰,从而影响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影响企业对大数据的分析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增加了企业战略决策的难度。

 

四、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对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1.改变传统决策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对云端数据进行结构化管理,从中筛选出可用的数据信息,并引用可视化技术对数据进行模拟,从而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应该摒弃传统的决策思路,选择从数据加工直接到战略决策的捷径。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应该明确数据变量的内涵,对于不确定的数据建模分析,减少企业决策风险,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升级企业大数据集成系统。为了简化数据分析工作量,提高数据分析质量,在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同时,还应该做到高效数据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判,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企业应该升级企业大数据集成系统,不同的企业应该构建适合企业发展规模的信息数据集成系统。

 

3.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数据分析质量。企业在获取大量云端数据之后,应该通过数据清理技术,清除掉不必要的冗杂数据,对数据进行科学的鉴别和筛选,利用数据集成技术构建数据仓库,采用多维数据压缩方式消除数据在空间、属性、时间方面的差异,提高信息搜索的质量,获取更具价值的信息。一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二来能够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企业还应该畅通渠道,让企业能够快速获取与企业相关的云端数据,由此对客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判断,这有利于开发市场,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建立企业内部决策系统,优化决策程序。建立内部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提高战略决策效率。良好的信息沟通是实现优质的战略决策的前提条件,优化信息交流平台,加快信息传播的效率,鼓励企业管理者参与到信息交流平台中来。减少信息链的长度,是减少信息沟通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简化内部管理决策程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虚拟网络平台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管理,同时还应该不断规范信息传递的途径,优化决策程序。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也会逐步深入。改变传统的决策方法;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数据分析质量;不断升级企业大数据集成系统;建立企业内部决策系统,优化决策程序是改善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问题的重要手段。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制定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5

关键词:九寨沟数字化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085-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发展健康,九寨沟风景区管理机构以新的思维和理念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依托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向世人展示山水风光、宗教文化、集民族风情三位一体的九寨沟风景区新的旅游产品,努力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完成对九寨沟风景区自然、人文、民族风情景观的整合,并通过媒体、旅行社将九寨沟的整体面貌和神奇美丽展示给中国和世界。让双方建立友好、互助的良好关系,为进一步巩固九寨沟国际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奠定基础。

九寨沟管理局提出九寨沟数字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数字化建设首先为九寨沟风景区的保护与管理服务,其次是为游客服务,然后是为九寨沟营销服务。以“大力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数字九寨”为理念,明确了九寨风景区数字化建设的总体战略:以一流的标准,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建成数字化九寨。

九寨沟景区始终把安全生产置于首位,运营管理非常严格,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因此,社会治安稳定,旅游氛围康好。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5·12地震对交通、景区、基础设施、通讯等旅游相关因素的大面积破坏也对游客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尤其在地震时部分游客滞留景区,更增加了游客的心理担扰。所以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消费心理考虑,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游客已成为未来旅游的首要之事,也成为游客考量旅游目的地的首要指标。

2九寨沟及数字化介绍

2.1九寨沟简介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长约6km,总面积6万多公顷,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九寨沟自然景色秀美,既有湖泊、瀑布,又有森林、雪山。其中有长海、黑海、剑岩、树正、诺日朗、扎如六大景区驰名中外。由三条沟组成,其主沟呈“Y”字形,总长50余千米。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泉、瀑、五彩九寨河、滩将108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异常洁净,能见度高达20米。以翠海(高山湖泊)、叠瀑、彩林、雪山、藏情、蓝冰“六绝”驰名中外。1991年被列合国《世界风景名录》,1992年12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10月29日,通过院士专家们的评审验收,九寨沟正式成为全国首个“智慧景区”。

2.2数字化建设

2.2.1数字化管理特点

所谓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技术,对管理对象进行量化管理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计划、服务、创新、协调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的总称。数字化管理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可数字化;二是可计算化。可数字化指通过网络实现企业管理活动,即企业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财富可数字化;可计算化指企业采用量化管理技术来使得企业的管理问题得以解决,即管理的可计算性。

数字化管理的特点主要有:

(1)智能化。许多高科技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在数字化管理中集成并应用,使其具有模拟和分析人脑思维并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就是人工智能。

(2)定量化。通过应用定量化和模型化的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数字化管理是定量化的表现。

(3)综合性。在数字化管理中强调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方法是其综合性的表现。除了需要数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等知识外,还要根据具体研究对象的不同综合运用物理学、化学、统计数、社会学等各种专业技术知识。

(4)集成性。集成是指集中统一在一起,其实质是指将各种优秀管理方法的精华部分集中起来组合在一起,通过重新组合、重新创造,使其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功能、技术在管理系统中的集成。

(5)系统性。根据系统观点来研究数字化管理中各种功能的关系。

(6)动态开发性。动态性是指随着内外部的情况变化,数字化管理要不断修改和补充数字化的信息输入,从而求出新的数字化的最优信息输出。

2.2.2数字化发展进程

随着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九寨沟风景区管理机构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现有模式下以难以支撑以后多元化、人性化的业务发展和管理。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目前主要面临的业务挑战:各个景点游客无法模糊统计;对景区内的各个景点游客无法合理的分配和调度;对景区内的公共设施无法科学的调度与管理;针对人性化服务无法科学的提高和管理。

当前建立统一的指挥管理平台,构建面向服务的数字化服务架构,面向服务的it架构,是大势所趋,也是解决当前it困境的务实之道。在九寨沟部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进行集中式it的建设。

统一的面向服务的it架构,包括了涉足企业规划和it发展的各个方面:

(1)统一应用运行平台:以Supermap三维全息展示可视化应用软件基础平台为中心,搭建多个专有应用子系统,使各个子系统为三维全息展示可视化平台服务,同时中心平台又为各个子系统提供信息传递作为保障,使各个子系统不在是独立的“信息孤岛”。

(2)统一数据库和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库,决定了统一的存储方式和数据格式,采用oracle或者SQL和XmL混合数据库,使其系统数据格式转换难度有所降低,同时降低了成本,易于管理和维护。

(3)统一应用整合平台-企业服务总线:总线结构,简化系统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松散耦合,接口数减少,支持扩展性和灵活性。

(4)统一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多种交易类型和业务模式的一个平台,在电子商务平台中领先于业界,是能够外包给联盟合作伙伴,为客户和企业提供多种产品和整体管理的统一平台。使得企业部署方式的管理难度和规模成本得以测底的改变。

(5)统一优化策略和业务创新:通过业务仿真和建模、组装和编排、业务管理和监控、部署等业务流程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把it人员和业务人员整合起来,从而使其持续创新。

(6)统一业务流程整合平台:通过全局业务流程管理,支持系统自动化和人工事务,及可视化流程定义和编排,降低了开发成本和难度,杜绝时间上的浪费,实现真正的随需应变和快速实现it价值。

(7)统一信息整合平台:通过对整个企业内部信息的分类和整合,使得全局关键数据得以方便地掌握。告别手工数据,打造实时企业,提高企业决策反应速度和效率。

(8)统一安全策略和系统管理:通过这一策略无论软件还是硬件资源的管理都可以得到解决;通过提供统一的管理界面,能够指掌企业全局的it资源;降低了出差对时间和金钱的浪费;同时提高了企业对整体it资源的监控,提高了it服务的响应速度。

2.2.3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自2002年起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启动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着手推动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数字化建设。几年来,在各景区、省级主管部门和部监管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景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风景名胜地区的数字化建设管理具有如下意义:

(1)搞好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建设,是风景名胜区管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和具体体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集中应对并解决当前风景名胜区管理面临的保护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将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落在实处。

(2)推进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和数字化建设,是创新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推动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和数字化建设,不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多年来解而不决的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管理效益;同时也将管理监督工作前置,变事后被动处理为事前主动预防,依托现代科技带动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创新。

(3)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和数字化建设,是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到今天,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建设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搞好监管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建设成为必然。哪个省或者哪个景区如果错失良机,必然被历史所淘汰。“数字九寨”是以九寨沟整个景区光纤通讯网络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及基础数据库为可视化平台支撑,以高度的应用平台集成为连接点,通过整合各个业务平台资源,建立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的景区管理平台。将网络技术与现有管理体系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宣传、保护、营销、管理、服务、决策系统。

3现状分析

3.1人员状况分析

数字化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人。通过对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调查,可以看出管理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但是总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是实现数字化九寨沟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数字化九寨沟建设需要着重考虑培训计划。为了提高九寨沟管理局全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需要制定详尽的培训方案,培养出一批有相当技术水平的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队伍,推动数字化九寨沟的建设,同时也要求在设计开发应用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易用性和友好性,不能因为应用系统的复杂性而影响数字化九寨沟的建设步伐。

3.2设备及网络状况分析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目前铺设了覆盖整个办公区的网络,指挥中心与中心机房都待建设。目前,九寨沟景区已建设了覆盖办公区域的局域网,景区内已铺设了112芯光纤。已连通至各售票中心、监控点位、SoS呼救点等。据相关人员介绍,但是目前存在着光纤节点较多,光纤容易出现故障,特别是冬天气温低,容易将光缆冻断,造成相关系统不能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扩建设。

3.3信息系统建设状况分析

(1)150m无线对讲系统:目前已建设了一套150m的无线对讲系统,能通过对讲机调度车辆、工作人员等。因为受设备、人流及地理环境影响,给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2)SoS呼救系统:目前九寨沟的SoS景点呼救系统主要由分布在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内的25个终端机和置于数字信息中心一楼的呼叫中心服务器组成,它们通过光纤相连,采用传统电源供电,存在着网点少,终端固定等缺陷,并受到通讯光纤和供电电源等影响,给系统运行带了了诸多不稳定因素。为了保证每一个游客每个时刻的安全,我们需要对SoS景区呼救系统进行全面改进。

(3)景区监控系统:目前已在景区的重要部位(如景点、车站)、售票厅等区域建了57个监控点,用来将各区域的实时图像传回指挥中心,以便相关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景点的实际情况,以便于景区管理。但因此系统为2003年建设,部分设备已坏,还有因为九寨沟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造成系统不稳定,同时,监控点数量较少,也给景区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改造和扩建设。

4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数字化建设,九寨沟建成了办公网络一系列应用软件系统,培养了一批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员工,为数字化九寨沟的深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网络链路建设迟缓,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类型和和数字化服务需求。

(2)数字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个应用系统彼此独立,无法进行数据的汇聚和资源的整合。系统彼此独立,不能进行数据交流和数据共享,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

(3)系统建设缺乏整体性,缺少一个集景区管理、指挥、调度于一体的集成工作平台,使各部门之间无法进行高效有序的工作协同。

(4)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原有的总体规划方案已不适应“数字化九寨沟”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太军,李颖玲,蒲成华.地震重灾区九寨沟黄木山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493-495.

[2]风鸣剑.中国世界遗产觅踪之九寨沟风景名胜区[J].课堂内外(初中版a版),2006(9):42-43.

[3]九寨沟,五光十色景奇绝[J].出版经济,2006(3):61.

[4]王钦芬,徐玉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企业管理数字化模式[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39-40.

[5]史雪龙.企业管理数字化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5):1606-1607.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6

关键词: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Logistic回归模型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教育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也可进入教育领域工作政策的实施,使得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以黔西南州的地方高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分析新形势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实际就业情况,有利于数学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之间就业意向的差异性和同质性,促进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端正就业态度,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2―2015级的356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设置就业意向相关问题的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电子问卷322份,有效率为90%。利用SpSS软件统计出学生的就业意向如下表1所示。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数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希望在城镇从事教师岗位工作,部分大学生已逐步认识到就业压力,树立了一定的创业意识,大多数学生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

二、数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就业统计数据来源于院学生科,数据真实可靠),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近三届的平均就业率较高为96.19%,但就业岗位单一,集中在“特岗教师”上,当特岗教师需求逐步趋于饱和时,学生的就业将会面临极大困难,且从学生的就业意向(表1)及就业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实际就业情况差距较大。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择业的相关因素,可以在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提供参考作用,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

三、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的Logistic统计回归模型

对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2―2015级的356名学生进行访谈和调查,分析统计出直接能影响学生择业的因素有以下方面: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家庭的因素,以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归纳筛选出9种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为:性别、生源地、户口性质、单位性质、薪金期望、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专业对口、发展前景。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以上9种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程度,因变量为目前就业意识是否符合自身发展,其取值为0或l(符合自身发展Y=1,不符合自身发展Y=0)。符合自身发展的概率为p,不符合自身发展的概率为l-p,以上9种因素为模型的自变量:性别(x)、生源地(x)、户口性质(x)、单位性质(x)、薪金期望(x)、家庭背景(x)、个人能力(x)、专业对口(x)、发展前景(x)。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把显著性值高于0.05的变量剔除,分析结果显示对数学专业大学生择业影响显著性强的7种因素分别为:生源地、单位性质、薪金期望、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专业对口、发展前景。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当前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工作服务于社会。首先,从自身层面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具有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激情。其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实践经验,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要,进而有所创新、有所成就。最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破除传统就业观念(铁饭碗思想),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求职择业不必追求一步到位,不要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会失去很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林.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大学生就业状况因素分析[J].时代经贸,2007.5(63):18-19.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7

abstract:Buildthethree-dimensionmodelofautomatizationsolidwarehousebyCreator,achievethethree-dimensionvisualofautomatizationsolidwarehouse.introducethemaincharacteristicandadvantageofmodelingtoolCreator,recitethebuildingflowofthethree-dimensionvisualofautomatizationsolidwarehouse,researchemphaticallytheapplicationofLoDdetailcontroltechnologyandDoFnodetechnologytoscenebuildingmodelofautomatizationsolidwarehouse.

关键词:自动化立体仓库;虚拟现实;Creator;LoD;DoF

Keywords:automatizationsolidwarehouse;virtualreality;Creator;LoD;DoF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54-02

0引言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一种适合大规模储存货物的高效自动仓库,由高层货架、货箱、巷道堆垛起重机(即有轨堆垛机)、出入库输送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仓库管理系统及辅助设备组成,对集装单元货物实现了自动化保管和计算机管理。但是自动化立体仓库造价昂贵,所用的自动化设备费用很高,为了减少因为训练学习所带来的损耗,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视景仿真技术实现仓库的业务流程、设备工作过程、信息管理等的模拟仿真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虚拟现实软件Creator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场景建模中的应用[1-4]。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崛起的一种实用技术,它以构想性(imagination)、交互性(interaction)、沉浸性(immersion)三大特点为用户提供临场感。场景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汇集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等多项关键性技术。场景建模用计算机软、硬件对事物进行模拟,这种模拟要创造一个由三维数据信息所构成的可操控的空间。其最重要的目标是真实体验和后期的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与科学价值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军事、教育训练、工程技术、建筑工程、医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8]。

1Creator简介

Creator是美国multiGen-paradigm公司推出的一种建模软件系统,专门创建用于场景建模的实时三维模型。它性能优越、系统可靠、稳定性好,具有其它建模软件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可视化仿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强大的建模功能可为众多的不同图像发生器提供建模系统及工具,它灵活的openFlight格式成为三维建模领域中流行的图像生成格式,并成为仿真领域的行业标准。Creator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具有多种视图结构与开发工具,有类似于autocad以及3Dmax的菜单及视图架构,使用方便。

1.2数据存储层次结构清晰,便于快速建模与维护。作为一种层次的数据结构,Creator使用几何层次结构和属性来描述三维物体,可以对几何层的数据进行直接操作。

1.3采用LoD(LevelofDetail)节点技术使创建、结构化、修改和优化模型数据库更容易,数据处理更加合理,高效,非常适用于大型的场景建模建模。LoD是Creator数据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根据观察视点的位置,来确定模型的精细程度,距离视点近的模型精细度高,而距离视点远的模型精细度低。

1.4采用DoF(DegreeofFreedom)节点技术以实现后期的人机交互。DoF技术也是Creator数据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是通过为动态模型设置一个DoF父节点,然后,在Vega(视景驱动软件)中通过控制DoF节点来控制其子节点(该动态模型)在虚拟场景中运动。

另外,Creator完成三维建模与传统的autoCaD、3Dmax建模方法有很大的不同,Creator更多的考虑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它采用纹理、光照等技术来提高逼真度,减小数据结构冗余性,使存储格式更精炼,满足观众和仿真之间的动态交互。

2自动化立体仓库场景建模的流程

自动化立体仓库场景建模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2.1模型设计自动化立体仓库需要建立的场景三维模型划分为两大部分: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静态模型主要包括:库房、控制台、高架、轨道等。动态模型主要包括:分拣带、RGV车、传送带、垛机、转向车、战储箱等。另外,还需要掌握整个仓库的物体的布局以及哪些物体的表面需要使用贴图以增加逼真度。对于需要实时交互控制的物体要重点考虑,比如垛机、控制屏,其中控制屏内的每一个按钮都需要建模,这是因为实时交互时需要操纵它来控制垛机的运动。

2.2实物数据收集实地考察自动化立体仓库,采集实物属性数据和纹理数据:通过测量获得库房、内部设备的尺寸和位置坐标等属性数据,通过拍摄获得实物的真实纹理数据和参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模型设计所述,对于具有比较复杂的表面或者无足轻重、可使用贴图建模的物体,比如控制台的计算机屏幕、地面纹理、战储箱的表面迷彩,需要拍下其表面的图像,处理后用于最后的纹理建模。拍摄时尽量正面拍,不要开闪光灯,因为闪光灯所造成的光斑可能会和虚拟环境及所设灯光不符。

2.3场景建模利用所获得的属性数据在Creator中先分别建立各实物的模型,最后再把它们导入到一个场景中。建模的关键是坐标系的运用,熟练掌握坐标系的各种变换是实体建模,尤其是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场景建模以及进行模型空间布局的基础。

自动化立体仓库场景建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

①自动化立体仓库组成元素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三维模型的复杂程度非常高,其数据库的面片数量很大,要驱动这么大的场景,计算机要显示的面片数是很多的,为了能够节省系统资源,可以将一些离浏览者比较远的模型进行一些显示上的细节调整,这就需要用到LoD节点技术[9-10]。通过LoD节点我们可以将高架、战储箱、传送带的转轴(它们占了整个数据库的50%)进行一些细节显示的控制,让它们在离浏览者不同的距离时显示不同精度的模型。

下面以自动化立体仓库房的内外的漫游为例来说明LoD的设置方法。

首先,在数据库中创建两个LoD节点,一个是远距离节点,一个是近距离节点。

然后,设置LoD节点的子节点。当在漫游到库房内时,需要看到库房内的物体,所以把原库房模型作为高精度模型作为近距离LoD节点的子节点;当在库房外漫游时,基本看不到库房内的模型,所以可以将库房内的模型完全删除,把分离出来的低精度模型作为远距离LoD节点的子节点。

最后,设置这两个LoD节点的Switchin、Switchout属性。Switchin参数设置的是模型距离浏览者的最远距离,Switchout参数设置的是模型距离浏览者的最近距离。

②自动化立体仓库需要创建的动态模型数量很多,如果在Vega中通过为这些设备(包括设备上局部的动态构件)设置不同的player(Vega中可被驱动的对象),那么任务量太大,而且不便于人机交互以及模型之间的关联动作的设置。Creator的DoF节点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下面以垛机(如图2所示)为例说明DoF的设置方法。

垛机需要动态控制的部分包括:垛机、载物平台、叉杆(包括低、中、高三组,作用是从高架上取送战储箱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父子”关系,“父”带着“子”一起运动,“子”的运动不影响“父”的运动。所以,在数据库中创建DoF节点的时候,需要按照它们之间的“父子”顺序,自上而下建立5个DoF节点,然后把垛机、载物平台、低叉杆、中叉杆、高叉杆的模型分别设置为这五个DoF节点的子节点即可,如图3所示。这样,在Vega中就可以通过DoF节点来分别控制垛机、载物平台、低叉杆、中叉杆、高叉杆等模型的运动了。

2.4编辑纹理由于自动化立体仓库模型数量很大,需要使用大量的贴图,所以在编辑纹理时,一定要用图形处理软件将图像处理得尽可能最小,以图像不失真为准。否则,图像太大,会消耗掉大量的显存,影响实时渲染的速度。

对纹理贴图宽高比只要求和所应用的面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图像来说,只要把它的宽高比、明亮度、色调等稍作调整就可以了,如战储箱的贴图处理。但是,对纹理贴图尺寸要求和所应用的面相同的图像,就必须在编辑它的时候,设置其图像和所应用的面的尺寸相同。Creator使用的标准单位是米,所以在编辑图像的时候也需要把图像的尺寸单位调整为米。

图形格式要和后期使用的实时场景仿真软件所支持的格式相符,比如Vega支持的纹理的格式有RGB、RGBa、int、inta、Bmp、JpG。

2.5纹理建模纹理建模就是把编辑好的真实场景的纹理贴图应用到相应的模型上,所有使用的贴图都放在贴图库里进行统一管理。图4所示是将编辑好的战储箱的正面纹理作为贴图应用到它的模型表面。

3结束语

本文以基于Creator建模工具进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场景建模的实践经验,说明了Creator在创建用于场景建模的实时三维模型方面,具有其他建模软件没有的强大优势,非常适合像自动化立体仓库一样海量数据的大场景的建模。另外,本文所阐述的建模流程、自动化立体仓库建模中的实际要求及其解决方法对所有基于Creator进行的场景建模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晓梅,刘文庆.multigenCreator教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杭D,王晓锋,等.基于multigenCreator/Vega的虚拟现实仿真系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27(1):339-342.

[3]金磊,李光耀.基于Creator/Vega的居民小区仿真系统的实现[D].计算机仿真,2007,24(5):214-217.

[4]王明印,韦群,等.基于Creator/Vegaprime的大场景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Suppl.1):117-120.

[5]田林琳.三维建筑虚拟场景可视化管理技术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7.

[6]李京伟,张利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飞行视景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7):1935-1937.

[7]易涛,李元元,苏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灾难事故仿真系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8):966-970.

[8]李建伟,吴学伟,等.校园虚拟现实演示系统的开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34(3):93-96.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8

关键词:核心能力;程序设计;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建设的基石,是承担培养工程开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支柱之一。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包括C/c++方向、Java方向和python方向。目前高校开设的程序类课程,C/C++方向包括面向过程的C/c++程序设计(基于函数),面向对象的C/C++程序设计(基于对象)和智能应用开发。Java方向包括JavaSe程序设计、Javaweb开发和Javaee开发。python方向包括python程序设计和pythonweb开发课程。程序设计课程覆盖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柱。与时俱进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是当前高等教学研究的热点。

1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程序设计课程计算机类专业都在开设,但课程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大数据智能背景结合不够,线上线下教学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没有同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结合起来,没有同当前智能化时代需求和技术场景结合起来,没有同大数据智能化人才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没有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适合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体系。目前线下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还存在一些问题。①课堂预习缺乏目的性。②教学活动互动参与性不强。③习题资源不够,测试操作不方便。④作业提交不及时。⑤作业评阅不方便。⑥学情统计、课堂统计和成绩统计缺乏数据支持,无法自动进行。⑦学生自学拓展缺乏平台资源。因此,大数据智能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是当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程序设计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大数据智能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采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建设和课程群建设的思路进行研究与实践,坚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目标[1-2]。坚持以成果为导向,依据市场和专业发展需求,确定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的核心能力体系,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资源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制定课程群培养目标及配置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持续改进,改革课程考评体系,建立多元测评系统,强调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3]。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主要考虑以下问题。2.1构建程序设计课程培养核心能力的体系。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需应对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型人才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4]。专业人才培养以“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5-6]。根据毕业要求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的学生核心能力进行分类分层次打造。课程核心能力体系分为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识能力分为口头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分为识记理解能力、阅读修改程序能力、程序编写调试能力、程序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根据核心能力体系重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包括C方向、Java方向和python方向。对语言方向的每一门课程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与实践,明确与核心能力匹配的课程知识体系,与课程内容匹配的学生能力目标体系。2.2构建语言-课程-平台一体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解决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系统性问题。根据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面向应用、面向工程、面向能力理念的语言-平台一体化课程体系[6-7]。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程序设计语言选择主流的C语言、Java语言和python语言。根据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开设课程,一个语言方向统一开发平台,解决学生培养知识脱节,开发平台混乱的问题。开发平台的选择要符合市场主流,选择具有模块化开发、代码分层、功能分层的框架集成式开发环境,以便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C方向课程体系分为面向过程的C/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智能应用开发,统一开发平台可选择DeVC++,microsoftVisualStudio和Qt。DeVC++是C/C++轻量级开发环境,侧重于算法,VisualStudio是window集成式开发环境,侧重于项目开发,Qt是跨平台GUi开发环境。Java方向包括Java程序设计,Javaweb开发和Javaee企业级开发课程,统一开发平台可选择myeclipse和iDea。python方向包括python程序设计,pythonweb和爬虫课程,统一开发平台可选择pyCharm。同时要解决语言方向课程知识的衔接问题,确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程序设计语言-方向-课程一体图如图1所示。2.3开发在线课程资源,解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问题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应是集中学和分层分散教学的统一。线下课堂集中教学,适合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线上教学适合课程实训指导和拓展。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过程分为资源开发、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课程总结五个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参与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利用平台提供的签到、章节学习、讨论、选人、分组、抢答、作业、测试、互评、群聊、通知等教学手段,实施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融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能力、识记理解能力、阅读修改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修改调试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1,6,7]。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2.4构建程序设计阶梯能力训练平台,解决能力培养平台单一问题。构建程序开发能力训练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思维、体制和管理问题。依据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层次,构建与能力培养匹配的阶梯能力训练模型,解决能力培养平台单一问题是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根据学生程序能力培养层次建立课程章节训练、课程设计项目训练、方向课程综合训练、程序算法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和开发竞赛训练的阶梯式训练平台。每个阶梯训练平台要有具体的目标、训练内容、场地保障和组织管理。课程章节训练主要在课堂,解决章节模块知识的应用问题。课程设计项目综合训练旨在通过项目形式进行课程知识的综合训练,解决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问题。语言方向课程综合训练通过理论和项目形式解决同一门语言前后课程衔接和知识综合应用问题。程序算法竞赛利用一种语言工具进行算法专题训练,比如查找排序、贪心和动态规划算法等。创新创业项目训练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与程序设计课程结合,提高项目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问题。学科竞赛通过对创新创业项目培养,按照竞赛文件要求,完善系统功能和文档,提高项目开发能力。通过程序设计阶梯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核心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例如C语言方向程序设计课程能力阶梯训练模型如图3所示。2.5考核方式改革,解决学生能力考核科学系统性问题。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程序设计课程考核,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要注重全面性、科学性,突出课程培养的核心能力考核。课程考核应建立标准化考核、过程化考核和能力考核的多元测评系统[1,7]。标准化考核利用在线平台,建立标准的试题库和试卷进行课程章节、期中和期末考核。过程化考核充分利用平台对学生学习全过程活动进行记录、跟踪和统计分析。能力考核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创新方面来进行,注重学生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同时改革考核线下操作模式,利用平台对学习过程进行大数据分析,利用在线平台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工作效率。改革老师单一的评阅方式,建立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阅的方式,合理地分配成绩权值,建立重能力考核的观点及理念。能力考核多从单元知识应用、课程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创新方面来进行,注重学生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

3结束语

本文对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结合专业背景优势和课程本身教学需求,从教学思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保障和组织管理方面建立起适合专业发展需求的程序设计课程完整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老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培养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昱,郭晓燕,梁艳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311(11):111

[2]高晓娟,牟莉,张旭风.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20.34(2):60

[3]杨卫明.创新应用型信息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现代化,2019.6(88):21

[4]王晓芳,刘鹍,赵燕.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探索-以济南大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4):134

[5]乔加新,梁后军,魏苏林.构建全方位分层次程序设计类课程创新教学体系-基于新工科理念下的计算机专业[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9:20

[6]吕娜,张琎,张芊茜,史桂娴.混合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9.5:115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9

【关键词】应用数学;数学建模;建模思想

将建模的思想有效的渗透到应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去,是我们当前开展应用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怎样才能够使应用数学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数学工具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当前进行应用数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建模思想在应用数学中的运用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当前应用数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数学教育至少应该涵盖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内容,目前我国数学教育内容以纯粹数学为主,极少包括应用数学内容,这割裂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血肉联系,使数学变成了多数学生眼中的抽象、枯燥、无用的思维游戏,而厌学成风。因此,大家对现行的数学教育不满意,期望改革,期望找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的前提下,有机地融入应用数学内容,应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有效方法。事实上,数学发展的根本原动力,它的最初的根源,是来自客观实际的需要,数学教学中理应突出数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揭示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实际来源和应用,恢复并畅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血肉联系。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多个学科交叉发展,使得应用数学逐渐发展成拥有众多发展方向的学科,应用数学所运用的领域不断延伸,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而是想着更为宽阔的、新兴的学科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应用数学目前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在这一大背景下,应用数学的研究者就拥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展示才能的舞台,也迎来了应用数学发展的新机遇。

2开展数学建模的意义

数学这一学科不仅具有概念抽象性、逻辑严密性、体系完整性以及结论确定性,而且还具备非常明显的应用广泛性,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人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要求越来越精确,这就给应用数学的广泛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应用数学在这一背景下也已经成为当前高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引入与使用能够极大的提升自身应用数学的综合水平以及思维意识,开展应用数学建模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学习热情与探究意识,而且还能够将专业知识同建模密切结合在一起,对于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是非常有益的。

3渗透建模思想的对策措施

3.1充分重视建模的桥梁作用

建模是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通过进行建模能够有效的将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信息,认真分析对象的独特特征及规律,构建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学关系,运用数学理论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正是各个学科之间进行有效联系的结合点,通过引进建模思想,不仅能够使我们有效掌握数学理论之外的实践问题,还能够推动创新意识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建模的作用。

3.2将建模的方法以及相关理论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

我国当前数学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几个部分。当前应用数学的发展,满足这一学科的建设以及其他学科对这一学科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问题的背景介绍清楚,并列出几种解决方案,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并构建数学模型。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立足实际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的数学建模教学特色。

3.3积极参加“数学模型”课等相关课程与活动

数学应用综合性的实验,要求我们掌握数学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做法是老师先讲一些数学建模的一些应用实例,然后学生上机实践,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数学实验”课应该说是数学模型的辅助课程,主要培养我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应当组织一些建模比赛,不断提升数学建模的综合水平。

上述几个部分的论述与分析,我们看到,在应用数学中加强建模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需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认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还应当深入了解数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可用之处,尽可能的使应用数学与自身所学专业相联系,这样,才能够使应用数学的能力与水平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就当前高等数学的现状来看,加强创新意识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以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创新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余荷香,赵益民.数学建模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2]关淮海.培养数学建模思想与方法——高职高专数学教

改之趋势[J].职大学报,2005(02).

[3]李传欣.数学建模在工程类专业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

[4]李秀林.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探讨[J].吉林省

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8).

[5]吴健辉,黄志坚,汪龙虎.对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04).

数学建模就业前景篇10

关键词: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大数据;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47

1引言

管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统计学方法和理论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应用性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表述、解释数据来探索经济管理问题的规律,并辅助企业进行管理决策和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统计学关注小规模数据下的数据描述、推断和科学分析用。与之相应,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统计学原理的讲述、小数据的推断分析和经济管理问题的简单应用。

然而,自2008年nature杂志发表“Bigdata:scienceinthepetabyteera”以恚大数据的发展方兴未艾,备受学术界,企业界等关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不仅在互联网、金融、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等活动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规避企业的决策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管理统计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在于:大数据的分析主要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使得大数据可视化;而挑战在于:当下管理统计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分析从业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也促使管理统计学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去探究、优化甚至改革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育模式。

2传统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概述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来自于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担全院《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实践和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当中发现:现有的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尽管相对较为成熟,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难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对管理统计学教学带来的挑战。

2.1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应用教学

受技术发展和数据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管理统计学教学大都采用理论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依托教材,注重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等关注较少。

尽管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会涉及到一定的应用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大都简单,陈旧,数据来源单一,难以接触实际原始数据,统计建模思路也相对固定,这些教学案例既不能反映管理统计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思想,也无法将其带入企业经营的情景,对企业决策过程缺乏了解,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2注重数学推导,忽视工具应用

管理统计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教材也都有较多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忽视了培养学生应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解决统计问题的操作能力。

根据经管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相比于统计的数学公式,真正实用的如何借用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来解决企业经营决策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处理海量、复杂、多源、异质的高维数据。这些是单凭数学推导和简单的手动计算无法完成的。

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类新型且前景广阔的职业方向-数据分析师。综合数据分析师的职业要求,可以发现,这些职位大都要求从业者了解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SpSSvSaSvR等统计软件工具,并应用这些工具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实际问题。

2.3注重知识考核,忽视项目训练

受限于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手段等因素,目前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大都以闭卷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简单案例的综合能力。

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除了要求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更应培养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往往涉及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探索、统计建模、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模型解释、模型部署和模型修正等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这种综合能力的掌握是无法通过现有的知识考核来达到的,这些必然要求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或模拟情景来实现。

3大数据背景下管理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

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结合丰富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现有的管理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其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管理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以期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