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十篇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十篇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45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必要性;措施

粮油食品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保障,其安全管理重于泰山[1]。因安全监测不严格而导致的粮油食品安全事故近些年偶有发生,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在保安全,促民生的社会大局下,强化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等级标准,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监测管理模式就值得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研究。

1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基本概述及其实施必要性分析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是我国粮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带有极强的社会性和政策性,关乎社会安全,民生推进。从内涵上看,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主要是借助科学的方式方法,围绕粮油食品及其制成品进行卫生指标评价分析,其中,卫生指标涵盖了粮油食品的物理特性、营养特性、食用特性、工艺品质、储藏特性等多个方面。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贯穿于粮油行业运行流通的整个过程。而从社会实际看,随着粮油市场竞争加剧,粮油食品市场格局更具多元化,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及行政执法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性[2]。特别是近些年来涌现的许多粮食经营企业,其对粮油食品生产过程疏于监督,在安全及质量标准的执行上有所折扣,相关岗位质检人员经验短缺,工作随意,导致粮油食品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广受社会关注的地沟油、农产品农药成分超标、红心鸭蛋、陈粮变新粮、转基因大豆油、三聚氰胺奶粉、增白剂面粉、食品运输包装污染等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极大损害了民众的生命利益,从侧面也揭示了当前开展实施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的现实必要性。

2创新改进粮油食品安全监测机制的相关措施

2.1实行粮油食品质量追根溯源制度,从源头封堵安全事故隐患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要进行前提,在源头上即展开相关的质量监管。首先,建立并实行粮油食品质量追根溯源制度,在粮油食品的原料进货环节,把好质量关,守好安全线。各地方粮油食品监测管理部门,要对区域范围内的粮油食品供应源头进行普查,建立动态信息档案,严格检测货源,封堵质量不合格或源头即有污染的粮油食品入市。其次,对粮油食品的出库、包装、运输环节进行分段式质量检测。1)选取无污染无毒副物质的包装;2)对粮油食品包装环节及运输环节进行防污跟踪;3)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处罚细则。

2.2完善粮油食品质量检验体系,及时跟进粮油质量安全检测

在粮油食品质量检验体系的构建上,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建立覆盖上级管理、中级监督、基层执行的质量监督及规范机制。针对当前粮油食品市场化开放背景,明确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标准,让基层粮油食品质量监测部门可以复制,推进粮油食品质量检验的规范化程度。特别是在一些农业生产及主产粮基地的质量监测上,要将粮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全面覆盖到粮食种植、粮食出产、粮食加工、粮食包装、粮食运输、粮食流通等各环节。采取不定期抽查及专人跟盯的方式,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可靠安全。

2.3强化各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化验软硬件建设

首先,在各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化验单位硬件设施建设上,应重视其在整个监测化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投入充足的建设资金,用于粮油食品监测化验仪器设备的更新上。随着化验技术的发展进步,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上可以借鉴药品监督管理模式,配置完整成套的化学试剂检验装置,更好地服务于粮油食品安全监测实践。确保粮油食品监测设备能够全面检测粮食的发芽率、面筋吸水率、粘度、蛋白质溶解比率、脂肪酸值、油脂过氧化值、油脂酸价等指标[3]。其次,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软件建设上,应正视基层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不足的弊端,广泛招揽专业化验人才,让其补充到基层化验岗位中,通过人才高质量配置,扩大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的辐射范围,提高监测精度。

2.4做好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依据提供,提前预判质量监测风险

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监管部门除了对市场上的粮油食品进行监测监管之外,还要注重发挥自身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信息依据及标准服务方面的职能。例如,在粮油储藏环节,相应的安全监测部门可以对储藏的技术标准及依据给出建议,如大豆、玉米、水稻的储藏环境、储藏温湿度数值、储藏时限等,便于粮油外观及内在营养成分的保持。此外,在粮油入库时,重点对粮食可能产生遭遇的微生物入侵、霉变、芽变、陈化、鼠虫害等情况进行预防,通过粮食分级储藏的方式,不定期设置专人对粮食加以抽查,查验其各类指标是否存在不良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及时对储藏方法及储藏工艺进行调整。而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风险因素的防控及预判上,应先做好粮油食品风险监测计划,根据计划要求,确保前期开展的各项监测结果精准无误,然后结合粮油特性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形成安全质量监测风险控制点,对这些风险点进行专项的质量数据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予以消除。

3结语

粮油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随着各类食品安全事故频出,人们对粮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空前提升。作为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粮油食品安全监测时时在路上,步步不停歇。在创新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从粮油食品的生产、储藏、包装、运输、流通等各个环节入手,强化质量监督意识和手段,完善质量安全监测软硬件配置,提高预防质量安全隐患点,多管齐下,使粮油食品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1]王瑞军.简述食品粮油的安全监测和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293.

[2]韩廷伟.基层粮油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J].吉林农业,2018(12):85.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农地流转非粮化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

土地“三权分置”是改革开放后继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两权分离”后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我国从粗放使用生产要素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根本性的土地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我国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供给条件,符合资源市场化配置对要素流动性的诉求。以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土地制度变革,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地流转的“非粮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众多学者致力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已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我国农地流转“非粮化”以及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的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就当前条件下如何丰富农地流转“非粮化”以及粮食安全的内涵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关于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

从研究时序上看,“非粮化”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2008年之后研究文献提及“非粮化”的频率开始增加。近年来,农地流转“非粮化”研究进入高发期,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程度和发展态势界定也从“现象”逐渐变化为“倾向”、“趋势”。

农地流转“非粮化”的现状。现有文献研究中通常使用“粮作比”、“非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非粮食作物种植的流转耕地面积占流转农地面积的比例”、“种粮大户占种植大户比例”等指标描述农地“非粮化”水平。例如,冯远香、刘光远(2013)使用“粮作比”衡量新疆“非粮化”程度,指出新疆1978~2011年间在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出现双降①。何蒲明、全磊(2014)使用“非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来描述土地“非粮化”程度,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有关数据计算,1978~2012年我国非粮化比例由19.7%上升至31.9%②。但更多的学者使用“非粮食作物种植的流转耕地面积占流转农地面积的比例”对众多省份和地区的“非粮化”程度进行了分析,涉及的省份和地区既包括如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在内的粮食主产区省份,也涉及浙江这样的粮食主销区省份,还包括甘肃、陕西、新疆等这样的粮食产销大体平衡的省份和地区。

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及成因。导致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根本性原因是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流转费用过高导致的土地成本上涨、农业机械及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农业机械作业费和化肥费上涨、高昂的农业雇工费用是造成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粮食生产成本上升问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地流转中,以及有工商资本参与的农户对企业、种养殖大户、协会等流转对象的流转案例中。在收入方面,农产品内部价格体系不合理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重要成因③。另外,农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高效农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中央政府粮食补贴力度不足及制度设计偏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不成熟、工商资本下乡等也是导致农地流转“非粮化”的重要因素。

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的解决对策。消除种粮比较经济效益过低是解决“非粮化”问题的关键。政府可通过建立耕地低成本流转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提高粮食生产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同时,还应该健全完善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格政策,补贴城市低收入者以保证粮农收入。

政府的粮食补贴和投入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多数学者都建议政府应将粮食补贴从普惠式向重点扶持式的支农惠农政策转型;提高对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补贴水平,对种粮大户按照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进行阶梯式奖励和补贴;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制定和完善针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学者们提出应细化耕地利用类型,对耕地流转的农业用途做明确的划分;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粮田必须种粮”的规定;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外部性经济补偿制度。另外,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强化粮食金融信贷和保险体系、加大粮食安全舆论引导力量、慎重引进工商企业大规模流转土地等措施也应引起关注。

关于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问题

农地流转尤其是农地流转的“非粮化”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是目前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粮食安全在农地流转综合目标体系中的地位。虽然早期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是少量的、缓慢的,但随着“运动”式的“中国圈地”快速升级,农地流转规模迅速增加,其影响变得日益复杂而深远。在这一过程中,农地流转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都成为了农地流转的功能性目标。如何对众多既统一又矛盾的目标进行排序和选择,已有的研究并不统一。

保障粮食安全是农地流转的第一道红线,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农地农用、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应因农地流转而改变。但面对多重目标体系,多数学者表现出选择侧重的差别。茅于轼(2008)指出,保护耕地政策直接导致房地产价格飙升,延缓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认为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④。茅于轼的研究引发了国内学界的“耕地红线”之争。主流观点支持设立耕地红线政策,对茅于轼持批评态度。茅于轼的支持者则认为,一方面,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及国际关系中占据日益突出的地位,我国具备较强抵御粮食贸易讹诈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粮化配置的机会收益不断提高,必须考虑土地粮化配置的效率。安耕(2011)认为,在快速工业化背景下,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合理性的⑤。王文龙、万颖(2012)认为,政府的土地垄断与农地非农利用严格控制是不合理性的,固定耕地红线的看法是不科学的⑥。笔者认为,上述学者“打破18亿亩耕地红线神话”内核是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过于乐观的判断,并带有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农地流转多重目标选择的非农倾斜。

农地流转对粮食产能和农业绩效的影响。学界关于我国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评价褒贬不一。虽然我国农地流转意味着土地资源的有效流动,优化配置了的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粮食产量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了粮食安全,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农地流转的积极影响可具体反映在使农业规模经营扩大、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个方面⑦。但农地流转导致的“非粮化”让人担忧。乐观的看法认为,虽然土地流转非粮化的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这个趋势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的土地流转“非粮化”尚未对粮食安全构成实质性影响⑧。悲观的看法认为,目前的土地“非粮化”倾向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当务之急是避免其进一步蔓延⑨。

学界往往将“粮食数量安全”作为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影响指标进行考察,从土地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单位粮食产量、粮食总产等方面考察农地流转对粮食产能的影响。陈海磊等(2014)提出,由于生产率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入土地,在农地从低效率农户转向高效率农户的过程中土地生产效率提高⑩。姚洋(2000)将这一农地流转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归纳为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的前提下的“土地流转的边际产出拉平效应”;同时还提出“交易收益效应”,并从农地制度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角度将这两种效应定性为正向资源配置效应。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现实中农地流转后土地生产效率很难出现明显变化,甚至会有所降低。俞海等(2003)指出,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促进农地土壤的长期肥力改善。贺振华(2003)认为只有在土地流转后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或原有的生产要素发生了质的提高的前提下,土地的流转才是有效率的。

粮食安全与农地流转二者关系的统筹。很多专家学者就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福生(2015)建议保障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粮食安全应从全局角度统筹考虑,国家应加强对农地流转过程中粮食安全保障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农地流转―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完整保障粮食安全的链条,应对农田使用权人和经营主体进行分类管理,应进一步明确基本农田分区规划和管制,实施跨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从长期内保障粮食安全可持续。戚焦耳、郭贯成、陈永生(2015)提出,在推进农地流转过程中,应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中介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规模效应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结论

应强化粮食安全和农民权益在农地流转综合目标体系中的首要地位。目前,农地流转被赋予了多重功能。我们可以以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倒逼经济产业转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合理的农村土地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长期形成的工业偏斜政策、城市发展偏斜政策已经造成了弱势的“三农”格局,在未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考虑“三农”问题的原则,土地是农民安身立本的根本,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家庭财富,同时,农地种粮是国家粮保障食安全的基础,土地经济性当然重要,但其社会性、政治性等其他价值也同样重要。

应丰富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内涵下的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在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分析,没有在全面粮食安全内涵视角下考虑这一课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破解我国粮食“高产出、高进口、高储备、高调运、高消耗”的“五高”并存?“南粮北运”是否低碳可持续?如何实现粮食“绿色增产”?等等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界应更加关注关于农地流转对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生态安全、粮食空间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理论研究。

应建立粮食生产供给侧成本概念,保持粮食安全谨慎态度。反对“非粮化”问题严重化的学者主要基于两点判断,第一,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不低,“非粮化”没有内在动因。第二,我国目前已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的经济性要求减少国内粮食产量或者通过进口粮食,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但在粮食生产成本研究中学者主要计算直接物质费用,对间接费用考虑较少。蒋和平提出目前“北粮南运”的粮食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但在已有文献的成本核算中没有考虑。另外,粮食成本除生产成本外,还应考虑财政成本、生态成本,应建立粮食生产供给侧成本概念。我国虽然连年粮食高产出,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及需求刚性存在的背景下,不宜轻下“粮食安全能够保障”的定论。

应丰富完善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内涵。现有文献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概念理解简单化,将之数量化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基于以上,学界很难对“非粮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构词法上看,农地流转“非粮化”是指在农地流转背景下,出现的原有粮食生产性质(状态)向非粮食生产性质(状态)的转变,这种性质或状态包含种植,但应不仅限于种植,而是涵盖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及其保障体系,即种植、配管、收获、收购、仓储、加工、交易等环节及配套的科技、金融、财税、政策、法规等在内的体系的性质和状态。使用“粮作比”或者“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地播种面积的比例”等无法全面衡量“非粮化”程度。“非粮化”涵义亟待丰富,以使之立体化、系统化,应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JY108)

【注释】

①冯远香,刘光远:“新疆农地流转与种植结构变化分析―基于区域粮食供给安全视角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期,第30~32页。

②何蒲明,全磊:“对当前耕地‘非粮化’现象的分析―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1期,第73~76页。

③易小燕,陈印军,王勇,李倩倩:“耕地流转需谨防过度‘非粮化’”,《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第8期,第21~23页。

④茅于轼:“不要被粮食危机所误导”,《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第76页。

⑤安耕:“耕地红线之争的三点启示”,《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33~35页。

⑥王文龙,万颖:“中国刘易斯拐点和耕地红线的判断与三农治理新思维”,《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5期,第290~294页。

⑦冯炳英:“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和发展对策”,《农业经济》,2004年第4期,第24~25页。

⑧陈卫群:“土地流转制度下的粮食安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⑨管叔琪:“土地流转‘非粮化’危及粮食安全”,《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期,第12~13页。

⑩陈海磊,史清华,顾海英:“农户土地流转是有效率的吗?―以山西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第61~72页。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54~66页。

俞海,黄季j:“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第82~91页。

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6期,第38~42页。

曾福生:“建立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1期,第15~24页。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010-03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待粮食安全问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第1项主要任务,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央再次重申,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中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着一些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危机,国家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有: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及全球粮食供求偏紧。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居安思危的态度,审慎的思考中国粮食安全的严峻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本文从粮食可获得的角度,通过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来分类整理中国现有的粮食安全研究成果,尝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简要评述。

一、研究现状

(一)基于粮食生产安全角度的分析

1.耕地与水资源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数量、质量变化势必影响到中国粮食生产。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被非农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不断锐减,使中国人地矛盾日趋激化,因此国内学者基于耕地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研究最为广泛。傅泽强(2001)指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使部分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转为非农用地,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崔亚平(2011)也认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1]。傅泽强、蔡运龙等(2001)通过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指出在物质、技术投入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耕地资源数量增减变化对粮食生产起强约束作用,同时耕地质量的优劣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影响[2]。余振国、胡小平(2003)则提出,中国未来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避免,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既不能过多地依靠保持现有耕地的数量又不能过多地依赖粮食进口,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强耕地生产能力。陈百明、周小萍(2004)在探讨了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后,指出耕地面积年变化率和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相反,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率和粮食产量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尹成杰(2005)则用数据指明,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可增产粮食0.88%[3]。要保证中国耕地与粮食安全,封志明(2000)指出需要从“藏粮于库”转移到“藏粮于土”战略,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力。李天杰等(2006)具体地从土地质量、生产能力的角度,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估算粮食生产能力的方法探讨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陈百明、周小萍(2005)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人均粮食需求量以420kg为准,计算出中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0%时,中国近期最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为人均0.056hm2[4]。上述从耕地资源角度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综合大家的观点可以看出,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保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生产力是增加粮食产量、保护粮食安全的一项最基本的措施。

2.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为中国农业生产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单产、发展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朱希刚(1999)通过对粮食增产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测算,指出在耕地面积略有下降的趋势下,中国粮食增产主要通过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运用,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中国必须努力克服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障碍[5]。钱万强、刘燕美等(2010)提出了影响粮食单产的基础科学问题,并从优良品种培育、高产栽培和农田土壤等方面总结了973计划的成就,同时对农业重大基础研究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建议。为达到用18亿亩的耕地保护16亿人的粮食安全的目标,姚辰、唐欢等(2013)认为粮食增产不是扩大耕地面积的原因,而是提高单产的结果,因此需要通过加大科技和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据赵芝俊等(2006)测算,近二十年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总体上不断提高,由1986年的20.52%上升到2003年的46.55%。卢昆、郑风田(2007)分析表明在其他投入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费用的增长率每增加1%,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为0.119%,因而从政府的角度,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7]。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中国粮食单产,在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科技创新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重大科研成果比较少,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3.种粮主体的影响

农户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因此农户种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粮食安全。种粮农户视角下的粮食安全着重从农户家庭资源配置、劳动力素质、农户理性选择等角度进行分析。张宁、陆文聪(2006)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对中国农业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质力素质提高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增长更具有显著作用[8]。张鹏(2012)指出短期之内粮食补贴政策对于农民种粮行为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刺激,而非经济利益的刺激作用,粮食补贴政策在对粮食生产有所激励的同时也在刺激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9]。张全红(2011)通过历次粮食周期性波动的考察,总结出粮食政策调整能够引起的粮食周期波动,并提出应在生产、流通等多个领域以多种方式对粮农进行补贴,以调动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弥补以往政策的不足[10]。张鹏(2012)认为农户行为不仅取决于农户是否种粮,更取决于农户对市场结构、价格、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农户作为一个理性人,面对种粮和外出打工的相对收益不断下滑,农户的理性选择就是对家庭内部资源进行调整,越来越多的兼业型农户出现,造成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大量耕地被撂荒。

(二)基于粮食流通安全角度的分析

历来粮食生产是研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然而,粮食流通问题也越来越受政府及学者的重视。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粮食流通体制,采取适当的流通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邵立民(2007)指出,为当前中国必须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转灵活、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体系,确保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粮食流通供给是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桥梁,田新平(2011)指出,粮食流通安全状况主要受粮食的储备水平,国际贸易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流通速度与价格来反映,同时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普遍规律,因此建议中国进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洪凯(2008)以东南亚粮食危机为例,指出此次东南亚粮食危机无法及时缓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交通、仓储等粮食物流基础非常落后,因此中国要大力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11]。翟书斌(2013)认为应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对粮食流通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流通产业支持政策[12]。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立足国内自给,余额进口调节的粮食安全战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李成贵(2002)指出在新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同世界粮食供求状况联系起来,中国利用国际市场,有利于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13]。然而一些学者对此表示担忧,向颖佳(2008)认为,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起主导作用,控制着农产品市场,同时,部分国际组织的原则和政策加强了跨国公司的控制程度,因而国际贸易对不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从国外进口粮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以虚拟水、虚拟土地的形式进口水资源、耕地资源。马静等(2006)通过分析虚拟水国际、区际流量关系,得出外流域调水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相关研究表明,在中国水资源短缺约束力日渐增强的背景下,虚拟水战略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柯兵、柳文华等,2004;柳长顺、陈献等,2005;鲁仕宝、黄强等,2010)。成丽等(2008)的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虚拟耕地净输入国家。由于虚拟水、土资源对于缓解中国水资源紧缺、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14]。

(三)基于粮食消费安全角度的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为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产品的消费比重增加,而口粮消费则相对减少,进而引起粮食需求结构及总量的变动。高铁生(2013)研究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升级,更多地追求质量和品质保证,而不仅仅满足于数量上的安全。黄季(1999)研究显示,一个居民从从村转移到中小城市,其口粮年消费量将减少58.3公斤,转移的特大城市减少64.2公斤,同时,转移到中小城市其畜产品年消费量增加4.2公斤,转移到大城市增加7.2公斤。王铮、郑一萍(2001)通过模拟全球变化条件,分析发现粮食安全还受全球变化的外部强迫影响,在保持人民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中国未来粮食生产有可能不能满足需求增长的要求,存在7%~8%的粮食缺口。陈一茗(2010)从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分析,得知世界各国生物燃料计划的启动,极大地冲击了粮食需求,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世界各国应该积极引导对粮食的合理消费,调整农产品消费结构,在保证居民对粮食的需求的前提下,适当控制生物能源的发展规模[15]。综合相关研究观点发现,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必然导致口粮消费的减少,但是从长期来看,居民对畜产品、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会扩大工业用量及饲料用量的消费,因而中国未来口粮消费是否会减少还要考虑诸多因素[16]。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涉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多方面。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深入地探讨粮食安全问题,这便于更加全面地审视中国的粮食安全态势。但是现有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现有的研究结果多数以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较少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研究粮食消费环节,多数研究是从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因素进行思考,较少地从居民个体的视角进行分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粮食消费安全与居民的消费偏好、理性选择、从众心理等有关。二是粮食安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安全,在考虑问题时,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过于分散的研究只能得出较为片面的结论,因而可以将其联系起来,结合当代社会的变化,动态地考虑问题。三是粮食安全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问题,它还涉及到农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可以综合各个学科,寻找更有利的分析工具。但是现有的文献分析问题时使用的工具比较局限于模型建立、经济假设、供给需求理论等,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用公平与效率、博弈论、公共选择等工具。

参考文献:

[1]崔亚平.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2011,(3).

[2]傅泽强,蔡运龙.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4).

[3]尹成杰.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

[4]陈百明,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5,(2).

[5]朱希刚.中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9,(7).

[6]姚辰,唐欢.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粮食安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3).

[7]卢昆,郑风田.财政支农科技投入与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J].社会科学研究,2007,(1).

[8]张宁,陆文聪.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2).

[9]张鹏,钟昱.中国粮食安全的多维思考: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管理,2012,(10).

[10]张全红.中国粮食政策性波动分析[J].农业经济,2011,(5).

[11]洪凯.世界粮食危机影响下的东南亚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及中国的对策[J].东南亚研究,2008,(6).

[12]翟书斌,蔺长平.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支持政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4).

[13]李成贵,王红.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J].中国经济,2002,(3).

[14]成丽,方天,潘春玲.中国粮食贸易中虚拟耕地贸易的估算[J].中国农村经济,2008,(6).

[15]陈一茗.地球环境恶化与人类粮食危机[J].经济研究导刊,1998,(10).

[16]黄季.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吗[J].科技导报,2004,(9).

aLiteratureReviewonChina’sFoodSecurity

wanGRui-bin,ZHaoCui-ping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enanagriculturalUnivercity,Zhengzhou450000,China)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对策

一、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丰富、充实和深化的概念。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我国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提出始于1992年,将粮食安全定义为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本文的重点在于研究杭州的粮食数量上即粮食供给上的安全。

二、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影响粮食安全的生产因素。粮食生产安全与资源、投入等因素有关。一是耕地资源减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粮食生产可能的规模和粮食产出率的高低。近年来由于建设用地、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及灾害损害等原因,耕地大大减少。二是自然灾害影响。我国农业至今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特别是南方的水灾和北方的旱灾仍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随着人口压力的加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都有扩大的趋势。三是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落后。由于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扭转,粮食的增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及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及落后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构成了粮食生产安全的又一危险因素。

2.影响粮食安全的流通因素。流通安全主要涉及粮食流通体制、价格体系、储备体系、补贴制度等方面。一是价格体系。粮价决定农民种粮收益水平,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需要对主要粮食品种采取价格上的宏观调控,政府要通过相机逆向操作,减少粮食价格波动对产量和需求量的冲击,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增加粮食安全程度。二是储备体系。粮食安全居我国三大战略安全之首,而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确保粮食持续、均衡、安全供应的重要手段,是解决粮食安全的有效应急措施。建立粮食储备,可以调剂余缺,起到“蓄水池”的作用。目前我国储备粮一方面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另一方面轮换机制不够科学。三是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产销区格局分布欠合理,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较为集中,保障销区粮食供应,运输成本会大大增加,所以粮食物流技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3.影响粮食安全的应急加工能力因素。粮食安全除了受粮食生产能力、流通体系完善程度影响外,应急加工能力对粮食安全也起着重要影响。一是应急加工设备、人员、资金保障。出现粮食危机时,需要动用应急加工设备和应急资金,足够的应急生产线、应急工作人员都要有所保障。二是应急加工粮食企业的粮源保障。主销区的粮食加工企业如果粮源不足,就很难承担应急状态下的粮食加工任务。因此,有必要以粮食储备库为依托,建立规模化的粮食加工基地,对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加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扶持。

三、杭州市粮食安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增产受制约,需求呈刚性,产需缺口继续扩大。杭州是缺粮地区,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十分重要。目前的粮食产量主要与播种面积呈正相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杭州市粮食耕地总量呈快速下降态势,粮食种植面积也难有增加的余地,这就导致杭州市粮食生产难以有大幅度提高。然而粮食的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这势必导致粮食的供需缺口越来越大,粮食的对外依存度随之加深,2009年我市三分之二以上粮食靠外购,一旦全球性或全国性的粮食紧缺,我市的粮食供应就会暴露出很大的问题,粮食安全隐患就不能消除。

二是粮食产销合作长效机制尚需完善。近年来,杭州市粮食产销合作关系虽然逐步加强,但仍然是“松散型”的合同利益关系。本地粮食企业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企业在粮食生产期签订短期的购销合同。由于难以就未来粮食的产量、粮食价格、粮食质量等进行准确的预测,这就决定了主产区和主销区已签订的购销协议面临不确定风险,也就给粮食市场的流通带来不稳定因素。

三是粮食应急加工能力不足。目前杭州市区大米加工企业只有4家,日加工大米能力只有600吨,而杭州市区日均粮食消费量为1300吨,大米日加工能力缺口700吨,现有的粮食加工设备普遍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应急加工需要,粮食市场一旦异常,储备稻谷不能及时加工成大米投放市场,就会出现“有谷变不了米,有粮吃不上饭”的状况。

四是粮食应急运输的物流保障缺位。目前杭州已在黑龙江密山建立了粮食生产基地和储备粮库,为杭州粮食应急确保了粮源。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及时将黑龙江的粮食运输到杭州,对缓解危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合考虑到运输成本和运输速度,目前粮食主要依托铁路运输,然而,铁路运输的调度权不在地方,由于地方依托铁路运输缺少主动权,一旦需要应急长途运输粮食,就会出现有粮运不进杭州的情况。应急运输的物流缺少保障,将直接影响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的应急储备粮库应有作用的发挥。

四、提高杭州市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销区粮食安全应该是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杭州作为粮食销区,在增产受限的情况下,做大粮食市场是保障杭州粮食安全的基础,加强粮食储备是杭州粮食安全应急保障的关键,建立健全粮源与物流的协作机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杭州粮食供求矛盾在逐步加剧,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增强杭州粮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一)坚持科技兴农,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

1.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增加扶持粮食生产的专项资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开发优质高效的粮食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加强农业生态治理、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实施粮食增产工程,从“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相结合转变。

2.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管护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坚决制止耕地抛荒,防止耕地减少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地力建设,提升标准农田质量,多渠道多途径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建立耕地地力动态的长期监测网络体系。

3.落实扶粮政策凸显种粮比较效益。继续执行国家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等政策,认真落实省级早稻订单奖励、粮油种植大户直补、订单储备粮价外补贴、种粮大户水稻政策性保险等各项扶持政策。必须把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出台适合杭州的扶持政策,处理好促进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确保粮食产量。

(二)坚持做大粮食市场,夯实粮食供应基础

1.进一步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抓住机遇,政府要出台更优惠的粮食产销合作政策,鼓励建立相对稳固的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尝试建立投资式的产销协作。一是建立投资换产品的协作关系,主要由政府组织或牵线以技术投入或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形式支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以换取一部分对口供应杭州的粮源;二是建立跨区域的独资或股份制的产业化经营公司,实行投资、销售在杭州,生产、加工在产区的经营模式;三是采取租地或直接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在粮食主产区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和商品粮基地,实现优质粮食产品的定点生产、加工和返销。鼓励产区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落户杭州。

2.支持从事粮食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并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粮食产业化经营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粮食深加工的投入,促进粮食加工和转化增值。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在扩大在杭的粮食采购、储存、销售规模的同时,增强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

(三)坚持科学储粮,有效发挥储备粮调节供给、应急供给作用

参考国际上粮食储备管理的成功经验,杭州的粮食储备体系可以采用政府储备和市场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储备监管,落实储备补贴,确保储备粮源,逐步探索“藏粮于企”的粮食储备途径。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杭州粮食储备管理应做到“四个必须”:

1.必须保障政府储备足额到位。政府储备是政府应对粮食危机、调节粮食供应的既重要又直接的调控手段,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重要性。杭州要确保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政府手中都有足够的地方粮食储备,充分发挥储备粮“蓄水池”和“缓冲区”的重要作用,增强粮食的安全性。

2.必须强化市场储备功能。杭州市政府在投资建设勾庄粮食物流园区粮库、803洞库项目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鼓励大型的粮食经营企业落户杭州,鼓励其在杭州新、改、扩建设粮库,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品牌的粮食经营企业在杭州建设粮食加工基地,在杭州市现代物流专项、商贸发展专项等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给予企业补助和奖励,通过加强粮食仓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在杭州本土的市场保有量,有效发挥市场储备功能,确保市场波动时杭州有粮可调。

3.必须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结构,完善原粮、成品粮、应急加工能力三级储备体系。目前杭州市政府粮食储备为21.5万吨,其中小麦6万吨,早籼谷8万吨,晚粳谷7.5万吨(成品粮1.3万吨);杭州市市场粮食储备为成品粮1.4万吨。一旦粮食市场出现异常,杭州市有成品粮储备2.7万吨,按杭州市日粮食消费量为1300吨计算,成品粮储备可维持消费20天。在此基础上,同时通过应急加工可将原粮加工为成品粮,这样形成的原粮、成品粮、应急加工能力三级储备体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危机。这就要求提高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同时根据居民的消费要求和市场调控的需要,合理调整储备粮品种,适当增加晚粳谷、晚籼谷储备。

(四)坚持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建立健全粮源和物流的协作机制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服务的整个过程中的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是杭州以市场经济方式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1.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的物流中心。构建粮食物流中心可以把粮食流通资源按市场化要求重新配合、配置,可以使粮食生产和流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建立以大规模粮食集散和综合性物流服务为主的现代物流中心,进行功能创新与整合提升,努力将杭州粮食物流中心打造成集粮食批发交易、仓储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大型粮食物流中心。

2.加强粮食应急运输的物流保障建设。为保证在粮食紧张情况下,杭州能将在外省市建库储备的粮食及时运到杭州,铁路、交通、财政等部门为粮食调进、接运、粮食加工应提供火车、汽车运输等方面的支持,包括应急运输工具、应急运输人员、应急运输资金等配备,地方无权调配铁路运输,但应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运输部门的支持,避免“有粮运不进来”现象的发生。

(五)坚持粮食安全应急反应体系建设,增强杭州粮食应急供应能力

粮食安全是动态和变化的,粮食生产的波动是经常的,公共突发事件也是难以预测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预报准确及时、反应灵敏、措施得力的预警体系。

1.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掌握国内外粮食市场行情的变化,在国内、省内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采价点,定期搜集粮食成交交割动态,加强对粮食价格变动规律的研究和分析,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2.增强粮食应急加工能力。从粮食安全出发,政府必须扶持一些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经营企业。确保粮食不安全时,原粮能通过骨干经营企业、加工企业及时加工成成品粮,并按照政府指令供应市场。因此,在粮食安全时,政府与其签订承储、应急加工的合同,可以日常承储补贴、以优惠价格收购等多种形式对这些骨干企业给予支持,企业完全按市场运作,政府可以按照业务量、粮食品质、获粮途径等多方面对粮食经营企业、加工企业实行星级评定管理,给予分等级进行奖励;在粮食不安全时,政府可以采取支付储备动用补贴、应急加工补贴等形式依托这些企业供应市场,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吕春雷.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分析[J].学习论坛,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11).

[2]粮食主销区市场化改革后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广西粮食经济,福建省粮食经济学会,2001(6).

[3]单文豪.加强粮食产销协作,确保上海粮食安全[J],上海农村经济,2011(11).

[4]王跃梅.主销区粮食安全目标与现代物流分析[J].农业经济,2009(5).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5

张务锋在会上提出,要突出“两个重点”、守住“四条底线”,夯实安全基础,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突出“两个重点”,就是突出抓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两个重中之重。守住“四条底线”,就是坚决守住粮食收购、粮食供应、粮食质量和廉洁从政从业的底线。

现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在全国粮食系统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4月份在广西考察期间对粮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总理在山东考察期间专门听取国家粮食局工作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

一、以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刻认识粮食系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全国粮食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各项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粮食系统安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认真履行安全发展的重要使命,是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担当

强调,发展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要统筹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三大经济安全”之首。我们坚持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和粮食系统安全工作一起抓,统筹做好粮食收购、粮食储存、安全生产、粮食供应、粮食质量和党风廉洁等各项工作,是粮食系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际行动,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担当尽责,坚守底线,更好履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行业使命。

(二)主动适应粮食形势的发展变化,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现实需要

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粮食形势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影响安全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粮食流通改革发展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一是粮食供求长期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但当前玉米、稻谷等品种阶段性过剩,粮食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给粮食收购、仓储保管、安全作业、质量安全、库存监管等带来了巨大压力,增添了风险因素。二是粮食生产进一步向核心主产区集中,近两年跨省流通量均保持在3400亿斤左右;国内外粮食市场深度融合,粮食进口量连续三年超过2000亿斤,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这对保证供应、稳定市场特别是应急保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化收购比重不断加大,多元主体共同收购的格局正在形成,从业单位和人员构成发生深刻变化,市场调控、流通监管、质量检验检测等复杂性明显增加。四是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关注度高、容忍度低,舆论环境日趋复杂,涉粮舆情热度高、燃点低、传播快,迫切需要我们提高预期管理、宣传引导、舆情应对的能力。

(三)加快补齐安全管理的突出“短板”,是推动粮食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宏观环境和粮食形势的变化,粮食流通安全管理方面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转型发展。一是安全观念不牢固。二是监管能力不适应。三是法规体系不完善。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既是经济工作和民生要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二、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精准施策发力,全面提高粮食系统安全工作水平

近期,围绕粮食系统安全工作“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国家粮食局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反复论证,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粮食系统安全工作的意见》。总的考虑是:先保安全、再谋发展,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突出“两个重点”、守住“四条底线”,夯实安全基础,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突出“两个重点”,就是突出抓好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两个重中之重。保障储粮安全是粮食部门的基本职责,生产安全是做好粮食工作的前提,可以说都是“底线中的底线”、“重点中的重点”,不容半点闪失。

一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抓安全不能搞“马后炮”,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预防。要对本地本企业近年来发生的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规律、找准症结,做到有的放矢。要组织涉粮企业广泛开展风险评估,全面辨识和确认安全风险点,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和监管责任。要实施好安全培训全覆盖计划,以“一规定两守则”为重点内容,对粮食部门管理人员和粮食企业负责人、相关岗位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一遍专项培训,做到应知应会、尽知尽会。要加强安全守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抓好收购现场、粮食熏蒸和浅圆仓、立筒仓、千吨囤进出粮等环节的安全作业,力促从业人员养成安全行为习惯。要积极采用绿色生态储粮技术,大力推广粮库自动化作业,做到“人防、技防、物防”紧密结合,努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二要全面排查,消除隐患。隐患不除,事故难消。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危机意识,强化排查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坚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方面,集中消除隐患存量。各地粮食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要求,从6月份开始集中开展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留“盲区”和“死角”。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边查边改、立查立改,限期整改到位。另一方面,严格控制隐患增量。要在各类粮食企业中,广泛开展“查身边隐患、防坏粮风险、保职工安全”活动,鼓励广大职工将隐患排查整治融入日常生产经营,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三要突出重点,专项治理。各地粮食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分析本地气候特点、设施状况、管理基础和事故发生规律,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要求,选定若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打好专项治理攻坚战。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治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攻克,力争经过两年努力,使全行业安全水平有质的提高。从全国看,要特别关注东北地区简易仓囤和南方地区老旧仓房、简易设施的储粮安全,扎实开展千吨囤出粮作业安全专项治理;要强化消防安全措施,严密防范火灾、粉尘爆炸等事故;要密切监测超期储存粮食的粮情变化,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当前,各地陆续入汛,天气复杂多变,要加强灾情预警和防汛排涝,确保安全度汛。

四要压实责任,到岗到人。总的来看,要严格执行《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压实安全储粮的在地监管责任、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做到“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强化安全生产属地管理,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履行好部门监管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检查,敦促涉粮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守住“四条底线”,就是坚决守住粮食收购、粮食供应、粮食质量和廉洁从政从业的底线。农民的粮食能不能卖得出,市民的“米袋子”能不能供得上,饭碗里的口粮能不能食得安,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能不能行得正,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务必从严从实,紧抓不放,确保不破底线、不越红线。

一是抓好粮食收购,严防发生农民“卖粮难”。这是粮食流通的第一环节,也是兴粮惠农政策落地的关键环节。在政策性收购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认真落实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指导企业严格遵守“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按照“四共同”机制要求,加强统筹协调,依规合理布设库点,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在市场化收购方面,各地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切实肩负起统筹组织本地区粮食市场化收购的主体责任。去年以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积极适应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新形势,及时发放生产者补贴,加强收购资金信贷支持,大力扶持加工转化,多方协调外调运力,引导多元主体入市,累计收购玉米超过2000亿斤,圆满完成了收购任务。各地要借鉴东北地区经验,争取各方支持,健全完善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压级压价、“打白条”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好粮食收购市场秩序。

二是保障粮食供应,严防脱销断档和市场非正常波动。粮食储备是稳市场保供应的“压舱石”。要强化政府粮食储备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机制,做到运行规范、责任明确、约束到位、调控有力,确保储备粮数量实、质量好、管得住、调得动、用得上。产销衔接是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的有力抓手。要加强全国粮食平衡调度工作,鼓励和引导产销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多年来,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参与省份、与会企业、交易规模持续增加,成为产销衔接的重要平台。要总结经验,创新方式,继续办好。同时,支持主产区大力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加强产品推介和品牌创建,促进本地区粮食外销;鼓励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结合地方储备轮换、充实商业库存等,引导企业多用主产区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保障是稳定供应的重要防线。要密切监测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超前研判市场变化趋势,及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要健全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增强网点服务功能,满足各类突发事件和市场异常波动情况下的粮食应急需要。要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新形势,主动做好政策对接,融入国防动员体系,探索建立平战结合、军民融合军粮供应新模式,确保完成各项军粮供应保障任务。

三是加强质量管理,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俗嫉牧甘沉魅肟诹甘谐 1曜际潜U狭甘持柿堪踩的准绳,检验检测是守护粮食质量安全的“防火墙”。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加快修订完善粮食质量标准,完善执行仓储、物流、信息化建设、快检方法、产后服务中心等标准,建立起涵盖粮食流通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要加强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管理,试点开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要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在人口大县、产粮大县建立检验检测机构,增加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网点,努力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要认真执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和质量管控“八项制度”,健全重金属、真菌毒素等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严格把好政策性原粮收购和出库的质量关。

四是狠抓正风肃纪,严查涉粮腐败问题。今年,国家粮食局积极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会商衔接,争取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产后服务体系、质量检验检测网建设、“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等专项资金。这些资金将陆续分解下拨到各地,要健全监督制度,严格使用管理,实行跟踪问效、全程监管,做到干成事、不出事。

三、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和严明高效的机制,确保粮食系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两个重点、四条底线”涉及粮食流通工作各环节,相互关联,有机统一。要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找准载体抓手,健全六项机制,落细落小落实。

第一,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国家粮食局将现有的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为全面推进粮食系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地粮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认真制定方案,注重上下联动,下好粮食系统安全“一盘棋”,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第二,完善责任落实机制。要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落实责任,构建“明责、履责、问责”的闭环式链条。将粮食系统各项安全工作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提高权重、严格考核,树立鲜明导向,持续传导压力。对重点任务要实行专项督导制度,以严的标准和实的要求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

第三,完善依法监管机制。要深化粮食流通监管改革,优化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等审批流程,建立以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加强“四不两直”暗查暗访,抓好粮食收购、储存、供应等环节监管。在今年的库存粮食检查中,我们实行了异地交叉执法检查的办法,湖北等省也采取了“全省抽调、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做法。同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热线,畅通投诉渠道。投诉事项限期查实办结,办理情况定期通报、纳入考核。

第四,完善基础支撑机制。“粮安工程”实施以来,全国新建仓容超过1500亿斤,危仓老库改造超过2400亿斤,安全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去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仓储设施建设改造显现了成效,经受了考验,没有发生严重的淹粮坏粮事故。要进一步落实好“粮安工程”规划,在仓储设施建设方面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力争再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政府粮食储备管理现代化。《粮食行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2018年建成1个国家粮食管理平台和20个省级平台,政策性粮食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50%,2020年实现全覆盖。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6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重。粮食是全国13亿人口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万户千家维系的第一要物,吃饱吃好是中国百姓,几千年来的共同心声和最大心愿,确保粮食安全的问题始终是亿万人民最大的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经济发展之基,治国安邦之首,社会和谐之要,国家强盛之本,关平民生,联着国运,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古今中外,多少王朝兴亡事,都与粮有关,无数战争成败因,多与粮难分,确保粮食安全的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战略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服务人民的头等大事。同志曾深刻指出,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同志反复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因为我们有十三亿人口,如果粮食发生了问题,世界上谁也救不了我们。同志多次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

回顾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粮食科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覆盖了各种类各环节。粮食单产每亩超过2000多斤,总产2010年达10928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的足音更加坚强有力!

成绩代表过去,好的形势之下常常蕴藏着危机,粮食当前的安全并不代表永久的安全。对于粮食问题,我们始终不能也不应有丝毫放松,片刻懈怠。

深思粮食属性,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一日三餐不可缺,一年四季离不开,加之,粮食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是一个带长期性、世界性的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需要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地紧抓不放,长抓不懈。

审视当前,全国可耕地面积递减不可逆转,人口刚性增长在一段时期无法更改,粮食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的事实有目共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种粮热情没有高涨、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难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仍然走的是一条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自然灾害难以抗拒的“靠天之路”,产品竞争力难以提高的“低端之路”,农机农技难以普及的“人工”之路,粮农收入难以增加的“徘徊之路”,加之,今年年初华北、淮河等冬小麦主产区又遭严重干旱,全国粮食安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放眼国际,全世界有10亿左右的贫困人口依然在忍饥挨饿中煎熬,有30多个国家面临着粮食危机,平均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营养不良,每6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问题,加之,当前国际粮价一波高过一波,个别发达国家把粮食上升为继军事、尖端科技之后又一称霸全球、控制他国的有力武器,紧控粮源,操纵粮价,使粮食功能发生了异变,进一步恶化了全球的粮食形势,凸现了粮食问题。

天下万事,粮为大事,世界万物,粮为要物。新形势、新环境下,粮食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国家能否维护自主,担当责任,营造和谐世界的战略性问题。中国的粮食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千方百计,百计千方解决好粮食问题,把粮食安全从国内需求的“口粮农业”上升为服务于国家全球竞争的战略产业,真正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是全党、全国、全民义不容辞的大事和要事。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理应积极行动起来,切实解决好粮食问题,筑牢粮食安全大防线。

筑牢粮食安全大防线可做的和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重要的在于坚持四个确保。

确保粮食的产量,这是筑牢粮食安全大防线的前提条件。粮食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作为13亿人口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靠进口解决不了,只有抓好国内粮食生产,才是根本之道。当前,应在严防死守耕地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和粮农素质的前提下,加大科技含量,增加补贴标准,夯实设施设备,出台务实政策,健全法制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让粮食生产走人员精干化、品种优质化、面积规模化、耕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成本低廉化、保障法制化、效益明显化的现代化道路,确保粮食每年丰收、年年丰收。当然,在抓好国内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购进来的办法,借他国之地从事粮食生产或进口适当的粮食,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

确保粮食的储量,这是筑牢粮食安全大防线的必要手段。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农村分散、运距遥远,而且自然灾害和各种风波风险可控可预的难度很大,防不胜防,加之粮食生产丰歉之地不一,丰灾之年交替,保证科学适度的粮食储备,做到有备无患,才能促进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保证民食军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用,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风波风险,确保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非粮食产区;粮食安全;粮食生产[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82-03

1问题的提出和调查背景

《汉书·郦食其传》有言: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魏书.李彪传》曰:“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周书》八政之首即为食。从古至今,粮食被视为国家基础战略物资,治国之根本。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粮食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的根本性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兴旺都离不开粮食安全这一根基。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驻中国代表percymisika(2012)指出:当前世界人口不断增长,2050年将达到90亿,这意味着更高的粮食需求。但迅速增长的世界人口带来了诸如土地急速缩减、能源过度消耗、水和土地等资源被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温度上升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以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也成为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我国,市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粮食市场受到各种经济产业的挤压,因国家宏观调控对于战略性物资——粮食价格的严控及其生产本身的技术含量低使得粮食生产的效率低与其产业发展空间小。促使“弃粮”农民数量不断增长,转而从事比较利益高的非粮食生产,更甚至“弃农”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寻求更高收入。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当今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已经清晰意识到这一点,每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各个国家都会举行活动,意图纪念取得的粮食和农业生产成就,与此同时强调发展粮食的重要性和唤起人们对粮食安全危机的意识。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在《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粮食行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仓储物流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推进法制建设,全面实现依法管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质量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格局。

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1983年给出的解释——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其强调了一个“有买”和“有卖”的过程,即为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饱和平衡状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消费。结合来源于经济学家阿尔伯托·瓦尔德斯(1990)的定义——缺粮国家或这些国家的某些地区或家庭逐渐满足其标准消费的能力。即若每一区域的粮食都能自给自足,则粮食安全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由此可见,“粮食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范畴,也是一个地区的概念范畴。

目前,关于非粮食主产区与粮食安全相结合的研究文献不多。与此同时,关于非粮食主产区的研究非常稀缺,大多基于粮食主产区。然而相对于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问题更多出现是在非粮食主产区。于是,本文认为,对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极为重要。对于粮食安全的研究则比较成熟和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基于全球或者全国的宏观层面,向各个不同方面延伸。一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寻求各种新型技术以保证粮食安全。研究利用仓库性粉防治储粮害虫(王晶磊,徐成,曹阳;2011),最佳机械通风方式解决粮食储存问题(赵建华,任红霞,安晓鹏;2011),讨论大米理性化特征与大米口感品质的相关性研究(黄天柱,吴卫国,李高阳,冯秀娟;2012)。二是研究政府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和作用。李普亮(2011)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认为财政农业支出促进了粮食增产,但促进效应总体上比较微弱。三是粮食产业链经济关系的研究。刘立仁(2005)认为,“配额生产,定额补贴”是粮食发展的一条粮食发展的长效有效机制,这条路径的目标为总量调控和收入保证目标发展。张东平、郭震、刘培培(2012)比较分析粮食价格,提出应对粮价上涨、稳定粮价的重要手段。郭斌、边海军(2012)以土地银行为研究视角,探索了粮食运营需保持的最小经营规模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郑兆山(2002)通过调查民间储粮情况,认为应当提高认识,加强培训,规范建设,加强管理以确保民间储粮安全。四是粮食经济与人力资源配置关系的互相作用分析。

本研究将首先在以往的粮食安全基础上关注区域内粮食安全,关注主体为粮农,其次,将非粮食主产区与粮食安全两条线结合,重点对粮农利益的保护以及粮食安全的平衡。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龙胜)是一个物资运输仅依赖一条蜿蜒于山区长88千米的二级公路的相对封闭的非粮食主产区,粮食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依然在发生。从86%的农业人口比重来看,龙胜无疑是一个农业大县。水稻播种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85%,可见当地农民的主要种植农作物是水稻。因其特殊的地势和恶劣的交通条件,粮食的安全问题重要性由此凸显出来。本文以龙胜为例,着眼于粮食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储存六个环节。

2龙胜粮食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龙胜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由10个乡镇组成。其中既有处在大山区中拥有著名旅游景点的龙脊梯田的和平乡,也有地势平缓的平等乡。于是,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和平乡和平等乡为例。

2.1粮食的种植与生产

图1粮食总产量(千克)

图2耕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公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和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的扩大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务工潮的涌现,使得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向着粮食主销区转变。于是粮食的供需缺口日渐扩大,粮食产销形势呈现出“一升两降”局面。“一升两降”指的是粮食需求量日渐升高;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粮食自给量下降。从粮食的总产量2003年的减产以及其后的不稳定波动结合粮食播种面积2007年后的减少来看,数据表明农村经济结构的逐渐转型。

图3人均有粮和人均产粮(千克)

1991年至2009年人均有粮从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的403千克锐减到2009年333千克,相当于全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其中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增大。

图4公顷产粮(千克)

数据来源:《龙胜各族自治县统计年鉴》1991—2009

公顷产粮的稳步提高得益于生产技术改善和杂交水稻的运用。粮食的种植方式主要是以人力以及牛耕的原始种植方式为主。原因在于首先是地势。和平乡地势陡峭,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依靠人力以及骡托。田地均为小面积梯田,显然不适用于耕田机和收割机的使用。其次是规模。小规模生产,效益低,使得农民对机械种植的要求不大。

2.2粮食的加工及运输

在和平乡没有粮食销售和收购点的情况下,农民购买和销售粮食均要搬运至县城。高昂的运输成本使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种粮只限自己自足,既满足了自身对粮食的需求又规避了粮食输入和输出的费用。平等乡农民种粮规模较和平乡大,但局限于自身劳动力等生产资料不足,致使生产仅能够保障自身条件下小规模商品化出售。由于小规模经营,农民自身不具备高科技的加工能力及设备,出售的产品为谷子和大米,以谷子为主。

2.3粮食的销售

本文从农民粮食销售与向消费者粮食销售两个方面讨论。农户往往受限于出售粮规模小而将初级产品卖给粮食局。本地粮占粮食局收购总量的60%,40%则为非本地粮。市场上因本地粮的口感不好,市场占有率低。本地消费者倾向购买湖北、湖南产的粮食。

2.4粮食的储存

粮食植物,有着新陈代谢循环和严格地生产周期。粮食固有的营养与品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失。建立符合当地特点以及科学要求的粮仓以及建立完整的储藏周期表是保证当地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地粮食约有80%储存在农户家中以供种粮者自身生活需要。一般情况下,农户的储粮行为可分为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生产性消费储粮需要和其他需要四种。可见当地大多数的农户储粮为前两种目的。但由于农村储粮条件普遍较差,鼠灾、虫害以及潮湿等防范措施不足使得粮食损耗严重。粮食的营养性、口感以及食用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

3龙胜粮食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小规模分散种植

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分工逐渐多元化的情况下,进城务工流的出现使得粮食种植生产力的流失。粮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受自然环境很大的影响,农村人口纷纷寻求更好的方式去赢得更多主动权和利益。生产力的老残化和减弱化趋势使得粮食产业的连贯性受到极大影响以及其规模迅速萎缩。在龙胜,粮食的生产单位从合作社形式瓦解为家庭。老幼的留守,青壮年的出走最终结果是——田地的荒芜,绝大多数农民种粮仅为保证自己生活所需。

3.2生产方式原始

机械化程度低条件下的生产力低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在和平乡,特殊的地型使私人难以享受到使用大型生产机械,整个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仅为犁田机和打米机。但是搬运犁田机的时间和劳力成本使绝大多数农民宁愿放弃使用犁田机转而倾向最原始的人力犁田或者牛耕。在平等乡,犁田机的使用较为和平乡广泛。但是由于家庭小规模生产,使得同样无法享受到大型机械带来的好处。当地没有进行对粮农的定期技术培训,粮农的种粮技术完全靠父辈传授和经验,这样不利于新科技的传播与发展。同时,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监控漏洞可能会影响到粮食食品的安全,以及不利于生产资料的节约与优化配置。

3.3信息渠道单一

每一家每一年的余粮规模小并且农民组织性不高,粮食销售只能处于被动的位置。因为粮食产业市场的完全竞争性,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国家政策与财政。运输、储存、加工、销售中间环节的“黑箱”存在,导致处于最初生产阶段的生产者——农民无法主动掌握粮食的定价权。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的结果是——“弃粮”“弃农”,青壮年的出走。

3.4粮食口感不好

在已经满足了能量供给以及温饱的消费者面前,粮食的风味口感和营养成为了新的追求。然而,当地粮食加工精度不高,由此带来的口感粗糙,使得市场占有率不足,吸引力有限,于是口感则成了本地粮的软肋。

3.5粮食流通不顺畅

县乡村市场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信息,其影响构成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粮食流通的不顺畅导致小范围的买卖粮食价格差异,损害了部分粮农和消费者的利益。

3.6生产资料价格暴涨抵消了扶持政策的效用

近几年来,Cpi飞速增长、通货膨胀使得各种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提高。但是国家为保证所有居民的生活基本需要运用宏观调控将粮食价格严格监控使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及低廉的价位,于是粮食与其他商品不同,价格不受供求关系影响。对于颁布的粮食产业扶持政策,相当一部分被抵消了,发挥不了实质性的作用。对于农民的现实利益,粮食价格的不断下跌与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构成了农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4结论与建议

4.1因地制宜集中产业资源优势

和平乡龙脊景区的主要观赏性在于梯田,梯田的观赏价值在于一是一层层整齐规模宏大的田地,二是梯田上种植的稻谷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绿绿葱葱,秋天金黄色收获的喜悦,冬天白雪皑皑的素净。由此可见,在积极发展旅游业的和平乡,这种特色的水稻种植显然对当地旅游业贡献力巨大。和平乡可以在立足于观赏性保证稻田的最佳种植范围与密度,使稻田旅游形成当地又一富有盛名的旅游特色。促使当地农民主要收入从粮食收益到旅游收益的转变。例如名誉全球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和婺源油菜花,都值得当地作为参考和借鉴。地势平缓,因而种粮成本较和平乡小的平等乡,促使其扩大种粮规模和面积,集中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提高粮食的商品化程度,提供其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是一条可行之路。

4.2颁布地方自治条例,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集中社会优势资源搭建一个社会化的粮食创新体系,对粮食储运、加工及加工装备等技术平台和创新体系的重新定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于和平乡,加大政府督促机制,建立粮食销售点,投入政府补贴使其粮食销售价格等于龙胜县城粮食销售平均市价。降低粮食种植税费和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同时引入专业人才普及推广及指导农民进行种植。其次,对于平等乡,加大政府粮食种植补贴,引导农民扩大生产。实现区域粮食互补的有效机制。政府既要保证所有居民粮食消费需要,又要避免“谷贱伤农”这一农民无法逃离的现实窘境。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粮食数量质量卫生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S1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66-03

[abstract]inthispapertheauthorintroducesthemeaningof"foodsecurity",emphaticallyfromthetwoaspectsdiscussthenumberoffoodsafetyandqualityandsafetymeasurestoprotectthesafetyoffood.toensurethesafetyoffoodquantitymeasuresinclude:Foodcropsproduction,foodstorage,foodconsumption,grainsupplyemergencysecuritysystemestablishmentandperfect,theimprovementofthefoodmarketmanagementsystemandmeasuresshouldbetakentotheestablishmentofthemarketorder,etc;ensurefoodqualityandsafetymeasuresinclude:cultivationofgrainproduction,managementofafterharvestofgrain,grainpurchaseinventory,foodstorage,foodsales,dispatch,foodprocessing,foodconsumptionofmeasuresshouldbetaken.

[Keywords]FoodthenumberofthequalityofHealthSecuritymeasures

前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粮食生产和供给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十余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污染等导致的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已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最大挑战,因此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和相关文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其包括三个具体内容: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通俗理解粮食安全包括两层涵义,即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在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可理解为:一是要保证粮食产量满足食用、饲用等需要,二是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平稳,三是消费者能够买到自己所需的粮食品种;粮食质量安全可理解为:粮食质量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储存品质标准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等,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1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如何确保粮食数量安全。

1.1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要加强耕地保护,保证我市要足够的耕地面积,保住基本农田不被侵占,确保耕地这条红线不被突破,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这是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根本;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多打深井、兴修水库,实现农田灌溉,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尽量减少我市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三是认真调查统计我市主要粮食品种的需求量,指导农民调整种植机构,以便使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满足需求;四是大力支持我市农科院和种子公司等单位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粮油种子品种,大力推广农民种植,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五是积极提倡粮食作物科学间种和轮作,尽量提高我市粮食总产量;六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山坡地要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低洼地要修排水沟,防治洪涝,降低我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产量的减产;七是研发推广高效的化学肥料,积极推广使用高效无害的农家肥,促进粮食增产;八是对种粮者实行经济补偿,做到补贴到位、多种多补、多种多收,这样有利提高农民及其他种粮者种粮的积极性。

1.2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一是适度增加地方粮食储备数量;二是调整地方储备粮的品种及数量结构;三是辖区内各类性质的粮食经营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减少粮食保管损耗,防止粮食质量劣变造成数量损失;四是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农户指导农民采取有利于粮食干燥降水、减少老鼠为害、减少粮食霉变、减少储粮害虫为害的科学保粮方式,以降低农户储粮损失;四是实行粮食经营者保证粮食最低库存制度,确保粮食库存充足。

1.3粮食加工环节的保障措施

政府要在大力扶持粮食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改造设备、改进工艺等措施来提高产量,确保企业生产出质量合格、数量足的成品粮油。

1.4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市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部门要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为主题的爱粮节粮宣传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文件精神,围绕消费环节促进节粮减损,深入推进粮食科普宣传活动,以提高人民群众节粮减损的自觉性,同时普及膳食平衡、合理营养、科学消费等理念和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节俭养德意识、营养健康意识,真正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2】。

1.5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

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要求,为确保我市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应建立和完善粮食供应应急保障体系。

为满足粮食应急供应保障工作的需要,我市要建立以市县(区)所在地为重点、网点遍布全市乡(镇)布局合理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网络体系,真正做到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国有粮食企业应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3】。

1.6粮食市场经营体系的完善与市场新秩序的的建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因此应积极培育种粮农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经纪人等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市县农委(粮食局)、工商局等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经营的粮食市场经营体系,坚决打击无证经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一切扰乱粮食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努力建立繁荣有序的粮食市场新秩序【4】。

1.7建立粮食监测预警系统

在深入认真调查分析我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我市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及时监测并上报我市粮食产供销各环节的粮食安全状况,让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粮食安全现状和动态,当我市粮食生产、流通【5】、消费等环节存在粮食不安全隐患时,为市政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信息。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7.1确定重点监测的粮食种类

在我市,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消费环节主要有玉米及其制品、大米、小麦粉、花生、大豆、大豆油等粮油品种。综合考虑,我市应将玉米、稻谷、大米、小麦粉、大豆油等粮油品种做为重点监测对象。

1.7.2确定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标

从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角度讲,监测预警指标应包括能够反映粮食生产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总产量)、能够反映粮食流通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商品流通总量)、能够反映粮食消费安全的数量指标(本地区社会粮食总需求量)。

1.7.3确定可靠的信息来源

我市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信息主要来源不外乎这几方面:一是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商务部等国家层面的信息,二是来源省农委、省统计局等省级层面的信息,三是来源市县农委(粮食局)、统计局等的信息,四是来源国际粮食市场的信息,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部门要及时准确收集并上报这些信息。

2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充分说明了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1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是市环保局要加强对辖区内的“工业三废”治理工作,杜绝或减少“工业三废”对耕地、水资源、空气的污染,降低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受污染程度,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会同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结合每年秋季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的部级粮食质量卫生安全监测结果,确定本辖区内的污染地域;二是市农科院和种子管理公司要积极培育和引进推广种植对田间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具有较高抗性的粮食品种,以减少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遭受田间真菌毒素的污染【6】;三是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粮油品种;四是有关部门培育推广种植对农作物病虫害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五是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减少农药残留对粮食的污染;六是推广使用高效农家肥、高效低毒的复合肥,降低粮食田间污染。

2.2粮食收获后待售环节措施

粮食成熟收获后,一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燥降水措施,尽快将粮食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减少真菌毒素的感染【7】;二在进行粮食脱粒时,要尽量采取选棒(穗)脱粒,即将生霉粒含量较多的粮食棒(穗)挑选出来,然后单独脱粒,单独存放;三是有条件的种粮户要采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对脱粒后的粮食进行检测,经检测真菌毒素超标的粮食单独储存,定向销售。

2.3粮食收购入库环节措施

粮食企业要对收购入库的粮食的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进行批次检验(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等可采用相应的快速检测仪进行检测),经检验合格才能入库;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对企业收购入库的粮食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粮食批次要责令企业单独保存、督促企业积极整理,经整理合格方可入库,否则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指导督促企业改变该批次的粮食用途。

2.4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经常派人深入粮食企业,监测企业库存粮食质量变化情况,指导企业科学保粮,尤其是对经过熏蒸或已知污染的粮食要做相应卫生安全指标的监测,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2.5粮食销售出库环节措施

粮食销售出库前,企业应对出库的粮食质量指标实行批次检验,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单(包括质量指标、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测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对出库粮食的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后,粮食方可销售出库[8],严禁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2.6粮食加工环节措施

粮食加工前,首先要对原料粮进行认真清理筛选,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成品粮出库时,加工企业要出具合格成品粮的质量检验报告(内容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验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进行批次检验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9】。

2.7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10],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2.8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升粮食企业及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机构的检验监测能力,是确保有效实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手段。《辽宁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中关于“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禁止不合格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的考核内容,将“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作为重点考核事项,将“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业务经费保障,库存粮食质量监管”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为完成“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这一工作目标,应做好以下工作。

2.8.1确定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查机构的性质

在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我市应该将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全部认定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本级财政全额拨款、财务独立的事业单位。

2.8.2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来源

目前我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经费来源基本情况是:性质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本级财政只拨付“人头费”及少量的办公经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8.3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直接决定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成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为检验监测机构做好这些事情:一是质量监测机构拥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实验环境,需要财政投入资金;二是实验室要配齐配好监测用仪器设备,需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三是配奇满足工作需要的检验人员。

2.8.4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为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工作,最大限度调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对其工作情况实行目标管理,即年初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与其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年终对其完成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情况,按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内容进行认真考核,对经考核达标机构的领导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机构领导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2]国家粮食局教育部.关于举办2014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4-04-24.

[3]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4]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5]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6]美国谷物协会.谷物储藏[m].2011-11:236-237.

[7]预防与降低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操作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3.

[8]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9]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10]国家粮食局教育部.关于举办2015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5-04-24.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9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历来重视粮食安全。这需要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责任。去年底,国务院出台首个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专门文件。目前已有10个省份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其中,4个省份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5个省份采取逐级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建立粮食安全监督考核机制等办法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任正晓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今年是全面落实文件的第一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并将定期组织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

他表示,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将使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影响粮食安全的传统和非传统制约因素将日益凸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粮食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几年也恢复不过来,对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现象

第一财经日报:去年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就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出台的首个专门文件。出台意见的背景是什么?《意见》出台半年多来,地方政府以及粮食部门落实情况如何?

任正晓: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后,继续稳产增产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同时,在粮食连年丰收和当前部分粮食品种供求相对宽松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经济工作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特别是总书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承担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因此,在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意见后,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69号),进一步明确了各省级人民政府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方面的事权与责任,对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作出了全面部署。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国务院69号文件的出台,是新时期我国粮食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目前已经有10个省份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其他各省级人民政府也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4个省份将粮食安全责任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5个省份采取逐级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建立粮食安全监督考核机制等办法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2015年是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第一年,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监督考核办法,并将定期组织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

不能简单说粮食数量“多”或“不够”

日报:今年“两会”期间,一些农业组别的委员有说“粮食多了”,有说“粮食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那么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不够?为什么?

任正晓:对于我国这样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数量充足的粮食储备、顺畅高效的收储供应体系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对粮食安全形势作出任何判断,都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经济、能源、金融等方面情况来谨慎分析,而不能简单地说粮食数量“多”或者“不够”。

你提到的两种说法都只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目前粮食供求的部分情况。

先说“多”。近年来,国际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全球粮食消费增速特别是工业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国内政策性粮食收购量、库存量不断增加,部分粮食品种如玉米、稻谷呈现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三高叠加”的状况,一些粮食主产区面临巨大的收储压力。从这个角度讲,似乎粮食是“多”了。

再说“不够”。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虽然基本平衡,但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品种间差异也很大。从区域分布看,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6%,其中冀、内蒙古、辽、吉、黑、鲁、豫等7个北方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五成。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库存分别占全国的71%和9%,消费量分别占62%和17%。从品种结构看,除玉米、稻谷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特征外,小麦已连续4年产不足需,大豆产需缺口仍然很大,对外依存度很高。从这个角度讲,部分地区、品种的粮食确实“不够”。

同时,从长远看,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稳固,粮食安全还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还不到900斤,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粮食消费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而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基本国情将使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影响粮食安全的传统和非传统制约因素将日益凸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粮食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几年也恢复不过来,对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当前既要妥善解决好部分粮食品种库存积压、主产区收储压力大的问题,又要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不放松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不轻言“粮食多了”。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积极探索粮食“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日报:受托市收购影响,国内粮价长期维持在高位,但粮食生产成本“地板”也在不断抬高,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在国内外农产品价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挤压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之间的矛盾?

任正晓:2004年,在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务院决定在粮食主产区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近些年来,根据粮食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国家连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并对玉米、大豆等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临时收储价格也逐年提高。从实际情况看,这两项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但也要看到,随着粮食供求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近年来粮食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宽松“双碰头”,国内外市场价格严重倒挂。托市价格面临双重挤压与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单纯依靠敞开收购、提高托市收购价格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应越来越弱。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粮价形成机制来破解难题。

完善粮价形成机制,就是要遵循价值规律,积极探索“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路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同时,要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使农民种粮不吃亏、有收益、得实惠。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延伸打造粮食全产业链,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措施,提高种粮比较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国家粮食局将加快理顺体制机制

日报: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年。正在编制的粮食行业“十三五”规划中,国家粮食局将在哪些方面着力?

任正晓:目前,国家粮食局正在抓紧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十三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初步考虑,“十三五”期间,粮食流通发展战略目标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要求和守住“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的底线,全面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粮,全面实施“粮安工程”,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粮食流通新格局。

围绕以上战略目标,我们在《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基础上,拟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编制《“十三五”粮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

一是,全面深化五项改革,加快理顺体制机制。主要包括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粮食市场调控和储备管理机制改革、粮食行业发展机制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粮食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改革等。

二是,健全六大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粮油加工体系、现代粮食市场体系、粮食监督检查和质量标准体系,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加快实施粮食企业“走出去”战略。

三是,实施“两大工程”,加快推进粮食流通能力现代化。以建设粮油仓储设施、打通粮食物流通道、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障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为重点,全面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粮安工程”)。以推进科研、设计和产业一体化发展,抓好行业急需人才培养为重点,全面实施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工程。

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篇10

一、当前全球粮食供求呈现“紧平衡”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全球粮食供需结构发生了改变。货币、美元走势、资本炒作、能源价格、生产成本等因素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如果不是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也无的放矢。

1。全球粮食供给紧张。有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2.95亿吨,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均创下新纪录,分别达到4.61亿吨、6.89亿吨和8.68亿吨,其中我国分别为2.01亿吨、1.18亿吨和1.92亿吨。从人均水平看,2010年,全球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47公斤,而我国为395公斤。令人振奋的是,2011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甚至达到426公斤,超过了国际通用的粮食安全标准线(人均400公斤)。就全球而言,1984-2001年世界粮食库存一直维持在满足100天消费的合适水平,但从2002年起粮食库存仅够维持72天消费,濒临安全底线。从人口和粮食产量的增速对比来看,1986-201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速为1.46%,而粮食产量的增速仅为1.16%,全球粮食供给日益趋紧。

2.全球粮食需求巨大。新增粮食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新增人口。全球每年的新增人口约为7500万人,相当于英国的人口总数,这必然带来粮食需求的增加。二是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大。主要是人民饮食结构中肉食比重提高,增加粮食转化为肉食的消费量。三是工业和能源用粮数量急剧上升。据统计,近5年全球玉米消费年均增加3.3%。以生物燃料推广最积极的美国为例,在小布什执政期间,极力促使美国国会立法强行要求汽柴油中掺兑一定量的乙醇,美国约40%的玉米收成用于乙醇生产。若不计燃料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全球谷物消费年均增长只有1.1%,略低于同期1.2%的人口增长水平,粮食供需形势也不致如此紧张。

3.全球粮食增产困难。虽然通过技术能使粮食单产提高,但未来粮食增产的难度不断加大。一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97年的19.49亿亩减至2011年的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也由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二是水源日趋紧张。粮食生产消耗水量逐渐增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加剧了用水量的激增。三是各类污染严重。空气、水源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都正在受到污染,不但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而且导致粮食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下滑。四是自然灾害频发。全球范围内,旱涝灾害、病虫害等呈现多发、频发、重发态势,而物流的迅速发展也使得病虫害的传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生产不利。

4.全球粮食产销区域越来越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讲,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其实质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粮食生产、消费和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在粮食生产方面,占全世界人口75%的发展中国家,只生产占世界产量48%的谷物、37%的肉类和23%的奶类。而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却生产了占世界产量一半以上的谷物和大多数的肉类和奶类。按人口平均的谷物产量计算,发达国家约为75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仅为250公斤。从不同国家来分析,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是全球的主产地,但最缺乏粮食的却是非洲等地区的穷国;中东等石油出口国不生产粮食,却凭借丰富的石油储备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国;日本、韩国等耕地缺乏的国家尽管能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却依然战略性进口粮食,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5.国际贸易垄断越来越强。在粮食贸易方面,总的看来,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的粮食贸易。一是粮食贸易垄断化全球“aBCD”四大粮商(即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控制了全球粮食贸易量的八成以上,已经形成了对上游原料和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和品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二是粮食援助、生物能源补贴、转基因技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粮食贸易垄断。在多哈谈判中,最为艰难的就是关于农业的谈判,因为全球农业贸易是最为扭曲的贸易。长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高额补贴农业,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市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发达国家提供的低价粮食,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出现严重失误,忽略了对农业的投资,导致农业生产率下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保障问题。一旦主产国粮食减产,发生全球性粮食价格波动,缺粮的发展中国家就会陷入严重的危机和饥荒。

二、粮食产能建设要牢固树立“四观”

从2004年至今,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提升。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充裕,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面对我国粮食生产来自不易的大好局面,再结合全球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现状和国际粮价上涨趋势,绝对不能对粮食产能建设掉以轻心,必须牢固树立四大观念,强化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1.树立确保粮食安全的大局观。纵观古今中外,粮食都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从全球视角来看,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第一,“粮安天下”即粮食供给是最重要的民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指明了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继上世纪70年代出现震惊世界的粮食危机后,2007-2008年全球再次出现严重粮食安全问题。2012年,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又爆发了5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玉米、大豆出现大幅减产,自2012年6月以来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涨幅已达30%-50%。因此,联合国最近发出新一轮防范粮食危机的预警。

第二,“上下同心”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落实。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12年10月2日向总理颁发“农民”奖章,以表彰我国政府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和贫困问题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将“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并始终坚持粮食自给战略。对全球而言,在旱灾肆虐、国际粮食危机风险加剧的当下,“中国有粮,世界不慌”。展望未来,各级政府要齐心戮力,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不放松,确保粮食安全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粮食产业定会越来越强。“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就深知粮食问题是关乎人类生存繁衍、国家兴衰成败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更以“社稷”代表国家,凸显出粮食的重要地位。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中国,粮食产业并未走向衰落,只要发展思路正确,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2.树立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生态观。农业的发展不能只盯着粮食生产,还要注重保护生态,使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同步推进。

第一,保护生态、因地制宜。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盲目施肥、浪费严重,化肥利用率只在30%左右,而且化肥用量水平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倍。我国市场上售卖的多是营养含量相对固定的“大配方”复混肥,长时间不加区别地施用会造成资源浪费,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种瓜瓜不甜,吃菜菜不香”。化肥的过量施用既不利于土壤保持,更不利于人体健康。

第二,粮经协调、发挥资源优势。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增粮的同时必须要保证实现农民增收,否则粮食生产主体就会丧失积极性,进而影响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因此,要未雨绸缪,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与收入来源。从各地实践来看,目前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实践不断涌现,比如农产品的深加工、生态观光农业,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使农村经济多元化、立体式发展进一步明显,与农业生产配套的二三产业比例进一步协调。

3.树立确保多元化供给的大粮食观。粮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理解不能过于狭隘,必须要把肉禽鱼蛋和植物食用油等都包括在内进行综合考虑,即大粮食观。

第一,重视谷物、不唯谷物,使资源发挥最佳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水稻、小麦、玉米及其他杂粮等谷物,被当作传统的主食,在我国的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也要认识到,谷物并非代表粮食的全部,其他杂粮作物也要发展,这一方面是人们饮食结构决定了不能只有主粮没有杂粮;另一方面是各地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适应耕作的粮食种类不可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