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56

粮食安全概念篇1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思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

〔中图分类号〕F30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2-06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但翻开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天灾”、“饥荒”等字眼,千年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竟是一个“饥荒国度”。〔1〕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部粮食安全思想变迁史。研究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总结其中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成果,发现对粮食安全制度产生负面作用的思想因素,并为未来粮食安全发展提供启示。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

粮食安全思想中国自古便有,但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2〕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均得到修正。学者们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一直非常关注,分析认为,其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应当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的质量应当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范围上说,粮食的供给应当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国际粮食安全概念一直以来非常强调一个标准,即可获得标准和购买力标准,提出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偏重于关注贫困与饥饿问题,偏重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和贫困人口的粮食获得,以及营养安全。近年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粮食安全中的质量问题。

粮食安全概念篇2

据介绍,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高铁生,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助理代表张忠军,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专家孙继荣,北京粮食集团总经理王国丰,北京大学危机管理课题组组长艾学蛟等专家学者分别在论坛上致辞或发表主题演讲。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主食产业化、粮油品牌崛起、粮油标准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思想交流,共谋粮食产业发展大计。

本期摘编论坛的部分讲话,供读者决策参考!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粮企航母

高铁生

农稳粮丰,国兴民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我国粮食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逐渐夯实,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的深化与推进过程中,我们高兴的看到一大批粮食企业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之中许多优秀的代表出席了今天的论坛,其中一部分佼佼者还要登台领奖,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使我们粮食界由衷喜悦,倍感自豪,由此更加坚信只要这种精神撒播全国,只要这种业绩持续丰收,中国粮食行业一定会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中国市场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配合政府和企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优化中国市场秩序和营销环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十分乐见并衷心祝愿中国粮食市场体系,中国粮油企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和活力,最具诚信的一个部分。经过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历程,我国初步建立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当全球金融危机接踵而至的世界粮食危机反复冲击,重创多国粮食安全防线的时候,我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与流通,以自力更生为主,兼收并蓄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把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妥善地结合起来的这样一种正确的方针。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市场体系与政策机制化建设,今后我们要沿着这条正确方向勇往直前。我曾经提到,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但是却有较少的话语权,在影响粮食价格和财富分配方面,我们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为什么?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在国际粮油市场上,我们的企业还不够强大。还没有我们自己的aBCD,这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地位,跟我们国家的地位、粮食安全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21世纪是融合与创新的世纪。世界粮食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国际大粮商将越来越多地介入中国的粮食行业,人民对高品质粮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丰富和迫切,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压力将会更加强烈。这些都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变革创新,积极推进自主研发,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和市场驾驭能力,努力改变粮食企业”多、小、散”的现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粮食航空母舰,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同志在党的十会议上高瞻远瞩的提出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我希望,我期待我国粮油企业奋勇争先,争取成为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的航空母舰。

世界粮食经济形势

张忠军

谈世界粮食的安全形势,主要从生产消费和贸易的角度来谈。主要内容就是包括当前粮食的供给形势,另外谈一下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现状和趋势是什么,以及世界饥饿的状况。当前世界粮食的形势的确不是太好,大家都非常清楚,自从08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此后近两年也经常出现,达到了接近粮食危机的边缘,什么是粮食危机,大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但是总的形势不是太好。刚才是姚总也谈到中国粮食的发展,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对中国的cpi作出了重大贡献。实际上中国的粮食发展对于全球的粮食安全,全球的粮食形势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国庆节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专程到北京来,给授予世界农民奖项,这个就是对中国粮食农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肯定。

今年全球的粮食情况,粮农组织最新的预计是要减少,由于产量降低,消费量是一个刚性的需求,从而造成粮食的消费量会大于产量。怎么办?就是要动用库存,从而导致库存量会下降。当然一般说粮食涨价供不应求的时候,粮食的贸易量也会不足。预计的情况就是今年全球的古物产量会下降2.7%,这里面其中主要是小麦减产比较多。我们知道美国、欧洲干旱,使得小麦减产,其中亚洲中亚这块也是减产,所以小麦减产5.5%,其中粗粮主要是玉米减产2.5%,大米稻谷稍微有一点点增长。库存就会下降4.8%,减少2500万吨,这个情况确实不太好,因为现在库存量占年消费量的22%多,这个下降我们预计到今年底,年末的情况会下降到20.6%。我们要知道上一次粮食危机08年的时候,当时的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大概19%,以前粮农组织曾经制定过一个警戒线,粮食危机的警戒线,也就是当粮食库存占到低于预计的下年度的消费量17%到18%,这是粮食危机的警戒线。可以说我们离粮食警戒线已经不远了。

粮食的价格现在仍然处于高位,我们说供求形势比较紧张,一方面现在的粮食价格处于高位,另一方面这个趋势还是看涨。同时贸易量会下降7%左右,我们讲粮食安全的概念,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首先提出来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7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当时粮农组织召开世界粮食大会,当时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当时的概念是什么呢?粮食安全就是指的主要是粮食生产,粮食供应。随着大家的认识的提高,到了80年代大家认为光有粮食生产不行,仍然有很多人在挨饿,没有粮食吃,又提出了一个获得性的概念,大家还得买得起,要有市场,粮食要有交通条件,要能运得过去,80年代就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是确保所有的人能够买得到也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再到1996年召开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当时就把粮食的概念更加丰富,更加全面,概括的粮食安全就是说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社会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组就、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健康而积极的生活的膳食需要。粮食安全概念包括了四个方面,首先要是供应、生产要有那么多粮食,第二就是大家还有一个获得性,不仅要有粮食,还能够买得起。第三就是一个稳定性,粮食生产也好,获得也好,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说今年粮食是安全的,明年受一点旱灾、洪涝以后,马上出现了饥饿的情况,粮食供应不上的情况,这还不叫粮食安全,所以还有一个稳定性。第四点是粮食安全还有一个概念还有一个应用,仅仅有粮食还不行,还要有柴火,有燃料,还有清洁卫生的水,所有这些方面都达到,才能叫粮食安全。

我们经常也说粮食安全,可能多数的情况下是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说我们中国粮食安全达到百分之多少总的供应量和消费量的关系,真正要做到全面的粮食安全,不仅在国家层面,还有区域的层面到个人的层面,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粮食安全在国家层面是取决于国家的粮食生产发展,取决于我们经济收入,经济发展。在全球层面它是非常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就是不平衡的问题,主要的饥饿问题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有粮食剩余,有些发达国家非常有钱,所以粮食没有问题,主要是不平衡的问题。当然我们说不管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全球层面,粮食安全问题都体现为生产、消费和贸易这几方面综合的一个反应。

首先我们看世界粮食安全的现状趋势,从生产方面来看,我们说世界粮食产量总产量是呈现出一个稳定的增长趋势。我们看这个曲线是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粮食基本总产量是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粮农组织对全球176个粮食生产国的统计资料分析显示,1990年以来,自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呈现出两个比较重要的趋势,第一我们说是世界粮食总产量是持续增长。第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人均粮食产量是在提高的。我们把05年至07年的平均数与90—92年的相比,按世界各国人均产量增长率的算术平均计算,小麦人均产量增长16.96%,玉米增长接近70%,大豆增长172%,水稻增长22.9%。

从区域来看,总产量亚洲最多,其次是欧洲、北美,按国家来看,中国是最大的产粮国,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都是产粮的大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生产上来看,由于能源的短缺,以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世界经济动荡加剧,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在国际贸易和市场价格波动加大,粮食安全的风险也在加大。粮油组织对05年对粮食情况做过一个展望,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34%,达到91亿,城市化率达到70%,我们说到2050年,单是满足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粮食产量就需要增长70%,其中谷物需要增加十亿吨,现在谷物产品23亿吨,到2050年还需要再增产10亿吨,肉类需要增产两亿吨,从长远来看,维护粮食安全离不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在适度进口粮食作为补充的基础上,要保障国内粮食库存基本平衡。重要措施,我们想首先是要增加农业投资,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个不好的情况是,对农业的投资所占的比重是多年来持续下降的一个趋势。所以由于农业盈利性不强,所以对投资者吸引不够。第二要靠技术变革,需要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水平的贡献率。第三点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现在气候变化这个趋势已经比较明显,气候变化,农业首先受气候变化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产业。我们再看一下消费,从消费的角度我们看,粮食产量和消费相抵后的余量波动比较大,从2000年到09年,有的年度有大量的盈余,有的年度有大量的亏损,所以说波动的幅度非常大。消费从不同的品种来看,小麦消费占29.9%,粗粮大概占了一半,大米占20%。另外一个发展趋势,我们看从消费来讲就是膳食结构变化,尤其是肉类的需求量增大,这也是我们说粮食需求量增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预计到2050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将从目前的41公斤增加到52公斤。当然这一增量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现在对于肉蛋奶的消费量还比较低,但是增长潜力非常大,尤其随着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收入提高,对肉类的需求比较大,这也是对粮食需求量增加一个重要的因素。

还有一点就是生物燃料,生物燃料也是争议比较多的一个东西。我们说2000年一直到08年,为什么谈到08年呢?因为当时08年粮食危机的时候,大家对这个争议比较大,大家也有批评的声音,也有认为生物燃料是个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尤其发达国家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投资,同时国家政府给予补贴,有些国家甚至有些强制性的法规。油能源当中,生物能源,生物柴油,生物汽油必须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当时发展速度比较快。当时我看到一个数字,08年的时候当时光生物能源消耗的粮食达到一亿多吨,当时全球粮食产量仅20亿吨,光生物能源占到了这么多,而且它迅速增长当时非常快。现在对生物能源还是争议比较多,一方面认为它是新能源,另外对一些国家改变能源战略也是非常有贡献的,另一方面还有人说它是消耗粮食。

我们谈到粮食的消费,我们还要谈到粮食的损耗和浪费。当然我们说粮食损耗是指在生产、收获中的阶段的浪费,到餐桌上,以及到餐桌整个过程当中所损耗掉的,都叫做粮食的损耗和浪费,我们说对于发达国家现在浪费达到2.2亿吨,几乎相当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另外是水果、蔬菜还有一些薯类的作物浪费比例更高。还谈到每年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超过了每年谷物产量的一半,包括发展中国家,像我们中国也是浪费量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是收获后损失,另外一个是餐桌上的损失也是非常大。

另外看世界粮食贸易,世界粮食贸易量总的来看增长比较缓慢。我们说一直到2010年,总的贸易量大概是2.76亿吨,比1990年增加了6400万吨,在20年来仅增长了30%,年均增长只有1.3%,贸易量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如果说我们以2000年为界的话,世界贸易将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它变动率波动较大,今年增长,可能下年度下降,变动比较大,而且缺乏持续性。2000年以后,这种变动率在减弱,基本上处于持续增长,虽然增长比较缓慢,但是持续增长。另外一个特点,粮食的价格波动较大。我们看在2000年、04年、05年之前,我们看这个价格的波动,包括名义价格、实际价格波动比较小,可是到07年、08年之后,世界粮食的价格波动幅度非常大。有一年非常高,几个月之后突然下来,几个月又增长上去。

从区域上来看,北美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是世界粮食出口的主要来源。其中2010年北美粮食出口量1.15亿吨,欧洲为4900万吨,分别占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42%和18%。亚洲和非洲是世界粮食进口的主要区域,其中2010年亚洲粮食进口总量为1.3亿吨,非洲为5874万吨,分别占世界进口总量的49%和22%。亚洲占到全球大概一半左右,就贸易余量来看,亚洲是世界粮食最大的净进口国,2010年净进口量为8472万吨,北美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净出口地。

从品种来看,小米是进出口量最大的粮食商品,其次是玉米、稻米。小米、玉米和稻米是主要的贸易商品,占粮食进出口量的90%左右。我们说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粮食供需结构的优化将更加显著,世界粮食贸易活动将更趋活跃。预计到2050年,预计发展中国家净进口量将大大增加,其中进口占消费的份额从06、08年的9.2%提高到14%。

从国家来讲,根据粮食发展的趋势,应该确保合理的自给率和储备规模,不能把粮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要确保一定的自给率和储备规模。另外扩大进口国范围,分散粮食进口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某一个国家来进口。

粮食安全概念篇3

恩怨情仇,难解难分

作为将小包装食用油概念引入大陆的先行者与开拓者,金龙鱼的成长历程,在一定程度也上代表了中国食用油行业的发展史。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内的食用油市场上还是以杂质大、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为主,消费者对于食用油安全、卫生的需求已经开始萌动。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敏锐地洞察到了国内食用油市场的状况与需求,毅然决然地在中国投资。1991年,第一瓶金龙鱼牌小包装食用油上市,从而引爆了食用油消费观念上的革命。经过精炼加工,更加安全卫生的食用油,适合煎、炒、烹、炸、凉拌多种烹饪手法。一次性塑料包装,更加安全卫生,使用方便,正因如此,小包装食用油也逐渐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在改变国内民众食用油消费者习惯的同时,金龙鱼也取得了多项行业第一,奠定了国内行业老大的地位。

福临门与金龙鱼的关系却也复杂。在1991年金龙鱼诞生的背后,就有中粮的身影。在和嘉里粮油的合作中,中粮虽然占据股权上的优势,但没有拥有金龙鱼商标的使用权,因而在后来销售渐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嘉里粮油投资自建工厂,中粮却分享不到金龙鱼成长所带来的喜悦果实。中粮最终断绝与嘉里粮油合作,抽身另立山头,自创福临门品牌。由合作到竞争,从朋友变对手,再到后来金龙鱼母公司――丰益国际参股福临门。两者之间的感情瓜葛很难说清楚,但福临门和金龙鱼竞争却日益加剧。

自1995年推出福临门食用油品牌以来,中粮便试图改变行业格局,一次次向金龙鱼的霸主地位发起挑战,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翻身。2006年中粮集团重组中谷粮油,作为当时最大的国企并购引起业内轰动,也加快了中粮打造国内粮油行业超级航空母舰的步伐。中粮不断变革,通过近些年来投资兴建和收购整合,一个新的企业架构逐渐形成。据报道,中粮目前拥有的压榨油厂已有10余家,压榨能力迅猛提升到近800万吨/年,福临门的市占率也由原先不足8%,提升到了10%。

虽然与金龙鱼仍有很大差距,但中粮仍然信心满怀,在新“全产业链”的企业格局下,欲凭借“从田间到餐桌”的优势,与益海嘉里分庭抗争,两者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2009年,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福临门计划在3~5年内超越金龙鱼的市场占有率。去年,中粮集团总部及下属企业驻京公司正式迁入新的办公地址――“福临门大厦”,从这大厦的命名上,足见中粮对福临门品牌所寄予的厚望。

从奥运到世博,对决升级

福临门,极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品牌名称,从初期的“健康口福代代传”,到后来所提倡的“为健康打基础”,再到现在所提倡的“健康全家人”,福临门一直不断地构建和丰富“健康”的品牌内涵;而金龙鱼则一直努力构建“温暖、亲情、家庭”的品牌形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营销推广,不断为品牌注入丰富的内涵和持续活力。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近年来两大品牌之间的精彩纷争:北京奥运,金龙鱼不惜重金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和奥运牵手的食用油品牌,借奥运契机,向世界展示了金龙鱼的产品帝国,其通过继续赞助女排、全国各地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在地面上配合奥运赞助,有力地提升了金龙鱼的品牌形象。而福临门则力邀跳水皇后郭晶晶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打起奥运球。福临门结合央视,针对家庭主妇量身打造《金牌妈妈》栏目,以“用健康好油,做金牌妈妈”为诉求,走情感路线。

2009年,三聚氰胺事件对食品产业的影响仍在延续,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余温未减。福临门整合了产业链的优势,创新地提出“食品可追溯性”,倡导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品质管控,着力树立央企勇于肩负社会责任的形象。而金龙鱼,则提出“油不用换着吃”的消费理念,进一步强化金龙鱼调和油“一瓶尽享,八种营养”的产品诉求。2010年,“世博会唯一指定粮油产品”的光环进一步提升了福临门的品牌形象,强大的媒体攻势使中粮“产业链、好产品”的主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金龙鱼则通过与央视《天天饮食》合作,“美食大家庭”的选拔活动轰轰烈烈在全国开展。

从奥运到世博,福临门与金龙鱼之间的对决不断升级。福临门凭借中粮背书优势,粮油食品集团化、全产业链的竞争模式初现端倪;而金龙鱼则擅长组合拳,体育营销、饮食文化营销等几个模式仍在延续。2010年3月,在国家卫生部刚批准藻油DHa作为新资源食品后不到1个月,福临门抢先推出了添加DHa藻油的“谷物多DHa植物调和油”,以献礼世博为口号,掀起一股“开创脑健康新时代”的推广攻势。而金龙鱼在4个月后,快速跟进了同类产品“深海鱼油调和油”。行业两强先后推出主打“DHa”的功能型创新概念调和油,究竟意欲何为?

刨新破局,蓝海掘金

食用油的竞争,从品类之争逐渐演变为概念之争,如伺在主流消费市场创造接受度高构概念产品就成为破局的关键。食甩油这个与生活休戚相关、传统而又现代的品类,又该如何创新呢?

在中国,食用油消费呈金字塔状结构(见图1),位于金字塔低端的基础油种,售价偏低,但消费量大。金字塔上端的油种,售价偏高,但消费量小。

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及餐饮行业,对终端消费而言,大豆油、菜籽油是消费量最大的基础油种,规模其次的便是调和油。食用油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不逊于快速消费品的任何其他行业,基础油种由于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竞争异常激烈。

在现代渠道上,商超自有品牌油及各种超低价格品牌油占据绝对市场。商超经常拿基础油种作为价格竞争手段。大的超市系统通过订单量大、内部配送、包销等筹码向代工油厂争取更低的采购价格,再通过零利润、负毛利、其他品类补贴的形式,以更低的售价参与同行竞争,以此招徕顾客;在传统通路上,则

充斥着很多杂牌、仿冒、掺假油,渠道利润和渠道推力则更大地影响着销售情况。基础油种市场已经逐渐沦为食用油行业的红海,品牌油经营举步维艰。

在竞争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放弃蓝海的找寻。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创新市场,才能跳出惨烈竞争,拓展赢利空间。食用油这个与生活休戚相关、传统而又现代的品类,又该如何创新呢?经过对食用油品类创新的归纳分析,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种。

模式一,油种上推陈出新,开创新的油种品类。山茶油、米糠油、葡萄籽油、亚麻籽油等珍稀油种不断涌现,如中粮推出“滋采”高端品牌,进军山茶油市场,金龙鱼推出“稻米油”。

模式二,概念上不断创新,创造细分概念品类。有往基础油种中添加珍稀油种的,如橄榄玉米调和油;也有针对特定人群的,如婴幼儿专用油,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从油籽原料的价格和市场接受度角度来看,小油种和特定人群食用油只能成就规模不大细分市场,即便像鲁花和多力分别占据了花生油和葵花籽油两个较大的品类,仍很难撼动以基础油种和调和油为主流的食用油消费格局。由此可见,单一油种的创新很难为后续的跟随者设置竞争壁垒。这得益于目前国内对于调和油的法规尚不健全,调和油可“出彩”的空间相对更广阔。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情况下,调和油成为了众多企业潜心研发的重点,以品牌驱动概念创新的模式成为食用油发展的方向。食用油的竞争,从品类之争逐渐演变为概念之争,如何在主流消费市场创造接受度高的概念产品就成为破局的关键。

高手过招,概念比拼

作为概念高手的金龙鱼,早在2002年第二代调和油上市的时候,就提出了“平衡脂肪酸”的概念,凭借着的强大广告攻势,“1:1:1”的口号妇孺皆知。并且,金龙鱼还把平衡脂肪酸比例的配方申请为国家专利,依靠技术优势,设置竞争壁垒。而福临门也毫不示弱,推出“天然谷物调和油”,以“天然谷物”对抗金龙鱼“平衡营养”的概念。随后,福临门又开发了9种植物油调和的“膳食脂肪酸均衡”调和油,以价格优势分蚀金龙鱼已有市场。

去年7月,在金龙鱼率先推出了“植物甾醇玉米油”,引入“植物甾醇”概念,大打植物甾醇降低胆固醇的功能牌。此后不到一个月时间,福临门也高调宣布推出“植物甾醇玉米油”,而且植物甾醇的含量比金龙鱼更高。

此番福临门“DHa谷物多植物调和油”与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的相继推出,与去年的状况不尽相同:前者是将“植物甾醇”这种新资源食品添加还原到原有油种上,仍然限制在单一玉米油的小品类中;而此番则是双方在主流调和油上的对决,在相互继承原有调和油主力产品优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业界认为极有可能引领食用油行业竞争进入新的时代。

两款产品的核心卖点都集中在“DHa”上。DH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俗称“脑黄金”。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从饮食中获得,母乳、鱼类、干果及海藻是其主要来源。由于前些年奶粉行业及保健品行业的宣传,国内消费者对于“DHa”及“深海鱼油”两个名词并不陌生。我们先来看一下两款创新概念产品的对比情况(见表1)。

从名称上看,福临门在名称中直接冠以DHa,直接明了;金龙鱼则将营养元素DHa的富含体用做产品名称。福临门采用“母品牌+子品牌”的模式,将“谷物多”作为子品牌加以突出;金龙鱼则强调“3a+”(DHa+epa+aLa)的概念,将鱼油DHa特有的epa、aLa等营养元素均作为产品的卖点。

从营养成分来看,两者相差不大,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的比例略有差异。油种上面,所用油种及调和的比例各不相同,也难分伯仲。油种数量上,福临门DHa谷物多调和油由8种植物油调和而成,在油种数量与“一瓶尽享,八种营养”的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持平;后上市的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的油,则在油种数量达到10种。

在DHa含量上,福临门采用的是藻油DHa,价格相对较高,含量为160ppm(毫克/千克);金龙鱼采用的深海鱼油DHa,其DHa与epa(鱼油产品受自身原料限制,不可避免地含有伴生物epa)的平均含量4000ppm。在价格方面,同样主打DHa功能牌的两个新品,价格相差接近10元。

在推广上,福临门携手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举办食用油发展趋势研讨会为新品上市营造氛围,以DHa核心卖点,围绕“健康护脑”开展了一系列推;而金龙鱼则宣传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研制,以“3a+”作为卖点,突出其“三个层次的均衡”的概念。

舆论上,在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横空出世”前后,媒体频现“深海鱼油市场鱼龙混杂,epa存在巨大隐患”之类的报道,更有专家指出“深海鱼油危害超过地沟油”,均是抓住鱼油中的epa和重金属汞超标等问题大作文章,针对性很强,而这对金龙鱼新品的推广造成一定影响。

两强之争,引发思考

透过食用油福临门与金龙鱼的创新概念之争,能够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用油产品概念也逐渐朝着“营养健康”的趋势发展。创新的道路上充满机遇也布满荆棘,行业两强的探索与尝试,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第一,创新概念需要宣传教育。不管是植物甾醇还是DHa藻油、深海鱼油,作为新概念,消费者之前并不熟知,需要解决消费者在认知上的不足。新事物的出现,同样也会伴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即便是已经熟知的概念,运用到食用油产品上,也会出现新的问题。比如DHa作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烹饪的情况下,能否保持稳定,还是会分解损失,能有多少被人体有效吸收,这些都需要福临门、金龙鱼给出提供有力的证明,才能令人信服。

第二,创新概念宣传要把握好度。福临门、金龙鱼新产品均是主打营养功能的普通食用油产品,将降低胆固醇、减肥、脑健康作为核心卖点没有问题,但食用油毕竟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药。添加营养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方面的益处,并不能作为此两款产品的功效加以大肆宣传,否则就有夸大其词、触犯法规之嫌。

粮食安全概念篇4

abstract:BasedontheobjectiveanalysisofthestatusoffoodsecurityinYunnanprovince,inviewofagriculturalproduction,ruraldevelopmentandincreasingtheincomeoffarmerstothink,thispaperproposedthethestrategytosolvethefoodsecurityproblemthat"storinggraininfarmland","featuredproductsforfood"and"takingfoodfromforest","grainingproductionfromoverseas"etc.,fortherealityofalimitednumberofarablelandinYunnancausedbythespeciallandformofYunnanhighlandand96%ofmountainarea.

关键词:粮食安全;对策;云南

Keywords:foodsecurity;countermeasures;Yunnan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015-02

0引言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必需品,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云南地处高原,山地面积占96%,特殊的地形决定了云南耕地数量有限的现实,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值得我们转变观念,从新的视角寻求对策。

1云南省粮食安全现状评价

粮食安全评价,主要是从粮食供需平衡状况进行分析,粮食的供需平衡直接取决于粮食的生产和消费能力。粮食的生产能力由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水平等所决定,粮食消费主要用于口粮、饲料、种子、工业加工等。

1.1云南粮食供给情况根据统计数据,云南省2009年末有耕地面积607.21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为420万公顷,粮食单产3.75吨/公顷,粮食总产1577万吨,人均拥有粮食344公斤。近30年来,云南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产量总体上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

1.2云南粮食需求情况从全社会粮食消费需求的各种构成情况看,一是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口粮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尽管不同学者对人均口粮消费量的看法不尽一致,但大家都认为,随着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口粮将趋于减少,只是减少的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人均口粮消费区间为200-240公斤;二是畜牧业饲料用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表明了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逐步由粮食消费型向多结构营养型的转变,体现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近年来的情况看,畜牧业饲料用粮占到粮食总消费量的40%左右,已成为粮食消费的主要构成;三是粮食生产的种子用粮,基本稳定在80到90万吨左右;四是工业生产用粮包括酿酒、调味品生产、副食品生产等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几年每年消费200万吨左右。综合各种消费需求,云南省粮食需求按人均来说要达到400公斤左右。

1.3云南粮食供需缺口总的来看,云南省粮食一直处于短缺状况,但从趋势上看,缺口量逐步减小。1995年供需缺口达386.77万吨,2009年下降为255.08万吨,15年间下降幅度达34%(如表1所示)。

1.4云南粮食安全状况按照我国粮食安全的标准:人均占有粮食不低于400公斤,自给率95%以上来衡量,2009年云南省人均占有粮食344公斤,按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计算,供需缺口255万吨,自给率86%,存在粮食安全隐患。

2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从宏观上讲,粮食安全主要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的长期战略性问题。对于省份地区而言,既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根据资源条件,对粮食安全目标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准确定位。省份地区粮食安全的目标不是绝对安全,自求平衡,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也不能就粮食论粮食,而应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全局高度去思考。针对云南省粮食安全现状,结合耕地资源、单产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既要积极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粮食的绝对安全和自我平衡而忽视或不顾云南的实际情况。

2.1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不能仅从实物数量方面考虑,也要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农户,其理性的生产经营目标是经济效益或利润最大化。云南农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粮食种植没有优势,从比较优势原则出发,云南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林产品、茶叶、烟叶等效益更佳。从全省粮食作物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看,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为89%,2009年下降到69%,从经济角度看,这是种植主体――农户的理性决策。或许有人担心,如此下去,粮食安全会受到威胁,根据我们大量走访农户调查,老百姓对种植粮食是有感情的,即便种粮效益低甚至亏损,老百姓最起码也会保证自己家庭口粮的需要安排粮食生产。

2.2我们之所以关注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理需求,民以食为天。事实上,蔬菜、水果、干果、林产品等也发挥着粮食的功效,所以粮食概念要突破传统统计意义上的粮食范畴,粮食概念向食物概念拓展:蔬菜、水果、林产品等也是粮食的重要补充。云南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特色突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决定了云南食物资源丰富,且大都是生态、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和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蔬菜、水果、干果、林产品等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根据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既确保农业增产,更有利于农民增收。

2.3从耕地资源条件看,耕地数量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条件,是粮食安全的保障。云南地处高原,全省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山地占96%,平坝仅占4%,特殊的地形决定了云南耕地数量有限的现实。同时,耕地质量也决定着粮食产出数量和质量,在云南省现有耕地面积中,中低产田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67%,且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平均每年有30%左右农作物受旱,25%左右的耕地受到洪水威胁,近2/3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云南农业是典型的“雨水农业”。

2.4从水利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看,虽然云南水资源总量排在全国第三位,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条大江大河都流经云南,但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脆弱的水生态环境,使得云南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挑战。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5%,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要素极不匹配,在山清水秀的地貌下,隐藏的是长期缺乏农业用水的现实。另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和灌溉方式落后,也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水资源的浪费。

2.5从单产水平看,单产水平是决定粮食总产的重要因素,近30余年来,云南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平均单产从1978年的157公斤/亩提高到2009年的250公斤/亩,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60公斤/亩。结合云南耕地质量、基础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分析,进一步增产尚有潜力可挖,但难度加大。

因此,我们认为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不是就粮食论粮食,而应站在“三农”的高度进行分析。对于云南来说,在保证基本口粮需要的基础上,一定要从农民增收的角度优化种植结构,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布局农业生产,走出一条适合云南山区农业发展的道路,才能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

3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

云南省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要突破传统束缚,拓展粮食来源渠道、种类、区域等,由此提出以下解决云南粮食安全的对策思路。

3.1走“山区经济”、“高海拔经济”之路跳出粮食范畴思考粮食安全,从经济发展视角研究粮食安全。云南的农业发展出路不是粮食问题,而是山区、高海拔地区农业如何发展的问题,核心是如何加快经济发展,云南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与其他经济发达省区有很大差距,要缩小差距就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不能亦步亦趋。因此,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认真对地方资源和优势进行分析诊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山区经济”、“高海拔经济”路子。

3.2走“以特换粮”的粮食安全之路云南在粮食生产上缺乏优势,而在蔬菜、水果、干果、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品上有优势,经济效益好,农民获利高,因此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菜、果、林等产品作为粮食的替代品,随着消费理念和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既可用菜、果、林产品作为粮食补充,同时也可用其收入换取所需粮食。

3.3走“藏粮于田”的粮食安全之路粮源于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要素。在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工程建设,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组合配套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是粮食可持续增产的关键。近年来,云南在中低产田改造、粮食高产创建、良种良法、耕作制度和种植技术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通过选择能互相促进的作物,进行有效的时间、空间和品种搭配,采取适当的播种时间和种植规格,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建立了生物多样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把“天拉长、地拉宽”,逐步走出了一条“藏粮于田”的粮食安全之路。

3.4走“森林取粮”之路森林是大自然的宝库,不但拥有大量的木材资源,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食用菌等森林特产资源。森林食品从广义上说,是指生长在森林中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食用的植物、动物以及它们的制成品。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地占96%,森林面积广,自然条件优越,森林食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目前,云南的核桃、野生食用菌等皆已形成产业,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伴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的提高,森林食品资源的潜力会逐步开发出来,森林食品将成为粮食的重要补充。

3.5探索“境外产粮”之路与云南相临的越南、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土地资源丰富,越南还是世界稻谷主产区,稻谷生产成本低于我国,更低于云南。最初源于禁毒工作开展的境外罂粟替代种植,既减少了的严重危害,又能获取短缺资源,补充了省内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带动了边境地区特色经济和地方企业的发展,替代产业和替代经济逐步形成。目前中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一发展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这将是云南发展的一次机遇。境外替代种植具有较好的国内政策支持和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云南实施“走出去”发展替代种植的政策平台已经形成,一大批省内外企业参与替代种植,近年来,参与替代种植的企业不断增加,替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替代种植返销农产品进口的数量和金额不断增大。因此,借助境外替代种植,把外汇储备变成资源储备,把粮食进口变为境外替代种植返销,不失为解决云南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种策略思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编.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聂振邦主编.2009中国粮食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梅燕著.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粮食安全概念篇5

一、粮食安全观的内涵

粮食安全观来源于“粮食安全”概念的提出,而粮食安全的中文名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FoodSecurity”翻译而来的。由于粮农组织提出“FoodSecurity”的背景是发生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并且提出的粮食安全(FoodSecurity)概念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中国学者认为保障生存和健康的最基本的食物就是粮食,食物安全本质上就是粮食安全。因此,国内约定俗成将“FoodSecurity”翻译成“粮食安全”,而不是直译为“食物安全”。这种翻译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特定的粮食安全观。但是如果直译为“食物安全”又无法体现出某些食物(主要是粮食)在保障人类生存需要方面的特殊性,过于泛泛而指。所以,本文仍然沿用“粮食安全”的翻译,但并不特指粮食②。“粮食安全观”这个名词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进行解释:“粮食”并不是狭隘意义上特指某种农产品或所谓的“粮食产品”③,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保障人类生存的食物,但又不是全部食物,必须是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或者说当地居民食物链中最低层次的农产品,是生产其他农产品所必须的原料。它所包含的食物范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安全”是人的一种不受威胁的心理感受,粮食安全就是没有因为“粮食”而受到生存和经济威胁的感受。“观”就是对事物的看法、认识。那么“粮食安全观”就可以解释为对于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不受威胁的认识,是有关粮食安全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的组合,包括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标准)、对当前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如何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安全付出成本的态度等内容。虽然粮食安全的层面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域和世界五个级别,但是国家粮食安全是个人及家庭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地区和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成为探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所以,本文将粮食安全定位于国家层面。那么粮食安全观应该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属于一种集体价值观。它将指导有关粮食生产、储备、流通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以及整个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

二、旧粮食安全观的产生背景及其内容

(一)产生背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粮食安全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其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建国后不久,就提醒全党“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多次阐发过“粮食生产丝毫松懈不得”的思想[1]。1972-1974年爆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国际社会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国内也就开始了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1996年美国学者布朗在《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中预测中国未来将无法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粮食短缺的问题。因此,旧的粮食安全观是在我国粮食供不应求的年代产生的,沿袭了中国传统粮食安全的观念。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又出现了几次粮食生产的波动;再加上国际社会不断质疑中国的粮食保障能力。这就是使得我国的粮食安全观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然以粮食供不应求为基本前提。

(二)主要内容

在粮食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产生的旧粮食安全观是一种数量型的安全观念,它认为只要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量,有充分的国家储备,就实现了粮食安全。所以,旧粮食安全观强调粮食总量的增长,追求一种短期的数量安全,要求国家掌控粮食资源,实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心理安慰;而不关心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不注重粮食供求品种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合理性,不考虑保障粮食安全的经济社会成本。旧粮食安全观是一种粗放型的安全观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范畴没有明确界定,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所有的粮食作物,似乎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应该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发展重点。二是过分追求粮食产量的增长,从而延伸到对耕地面积的片面追求,导致我国有一段时期“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行为的发生,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动摇了粮食安全的生态基础[2]。三是不对保障粮食安全付出的经济社会成本进行约束,由于过分强调粮食安全的国家整体利益,其意义被无限放大,再高的成本与国家粮食安全利益相比也是微小的(赵予新,2008)。因此,旧粮食安全观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粮食发展观,不符合新时期我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

三、当前国内外相关经济社会形势

(一)世界粮食安全观念不断更新

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粮食安全(FoodSecurity)概念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到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重新作了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可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表述更加严密,提高了衡量粮食安全的标准。相比首次提出的粮食安全定义,第二次提出的粮食安全定义不仅强调了粮食的数量要充足,还强调了粮食的质量要“安全和富有营养”,粮食品种要满足“膳食需要和食物喜好”。

(二)世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

随着国际油价的提高和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用粮食制作生物燃料代替石油,从而加剧了世界粮食供应的紧张程度。粮价和石油价格形成了紧密联系,当石油价格超过一定水平,生物燃料的生产就是有利可图的,制作生物燃料的粮食需求就会猛增,形成了“人与车争粮”的局面。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许多发达国家的生产还未完全恢复,经济发展前景仍然不明朗。国际资本在投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紧盯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粮食日益成为热钱集中的投资领域,炒作之风愈演愈烈,粮食价格波动加剧。粮食的能源化、金融化趋势增加了全球粮食供求的不稳定性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使得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明显增强。

(三)外资对中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控制不断增强

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逐渐进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乃至生产领域,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控制力不断增强。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食用植物油产业,外资在加工领域占到80%的份额,并掌握了定价权。2008年外资进入中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设限消除以后,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规模、先进的管理模式、庞大的购销体系,逐步拓展业务并延伸到中国的粮食加工网络,在中国粮食主产区收购粮库等基础设施,企图控制粮源,对中国粮食产业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陈芬菲和李孟刚,2011)。同时,种子产业成为外资控制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突破口,其中转基因种子的生产销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最大。以美国孟山都公司为主的转基因技术开发商急于将技术转化为利润,在全球大肆推广转基因农产品及其种子。孟山都公司资助了我国很多科研机构进行转基因研究。根据绿色和平(theGreenpeace,2009)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最接近商业化生产或在研发的8种转基因水稻全都被国外专利所控制,一旦批准商业化种植,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粮食将面临重大危机[3]。

(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均口粮消费逐渐减少,而人均食用油、肉、蛋、奶、水产品、水果、蔬菜①的消费逐渐增加。国外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食品结构演进时,将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谷物消费减少、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现象称之为食物革命。王恩胡和李录堂(2007)认为目前中国城市的食物革命只是初步的,而中国农村食物革命才刚刚开始,中国城乡食品消费结构日趋高级化、现代化的进程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从营养和能量平衡的角度来看,非粮食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粮食减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粮食安全风险得以缓和[2]。口粮的消费已经成为满足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居民的食物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口粮的消费。同时,我国居民的粮食内部消费结构在过去的20年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大米消费量增长达83%,以大米为口粮的人口比例已达到60%;由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深加工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我国玉米需求快速增长。

(五)我国粮食生产、储存地区趋于集中

我国粮食生产存在进一步向北方产区集中的趋势,北粮南运的购销格局今后可能长期存在。1997-2007年,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7个北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36.2%上升到43.5%,而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个南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比重由36%下降到31.6%。由于生产日益集中,导致我国缺粮省份增加。1998年我国产不足需的省份只有14个,2002年上升到17个,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与此相伴的是粮食储存地区趋于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国家商品粮食库存占总库存的87%,7个粮食主销区商品粮库存仅占全国库存量的1%;13个粮食主产区农户存粮占全国农户存粮的69%,人均存粮405公斤左右,7个主销区农户人均存粮只有154公斤,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户存粮水平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40%左右[4]。虽然近几年我国加强了粮食宏观调控,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和扶持销区多存粮,以优化库存布局,但整体而言,产销区之间库存比例变化不大。而同时主销区和部分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需缺口较大,有些地区的缺口还有扩大的趋势。一旦粮食市场出现波动,调控市场粮源主要从产区购入,产销衔接和保证粮食市场稳定的压力加大[5]。

(六)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弱

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资源环境对我国粮食生产的约束越来越明显。由于长期投入农药、化肥,我国的耕地出现了土壤板结、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导致化肥投入的边际产出递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整体下降;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据王宏广等(2005)的研究,到2030年,中国人均耕地可能减少25%左右,降至Fao规定的人均0.053公顷耕地警戒线以下;人均水资源下降20-25%,水资源将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也将更加明显。另一方面,经济社会条件对粮食生产的约束也越来越显著。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来多,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年龄偏大,再加上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偏低,种粮积极性下降,劳动力将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我国的农业科技还没有出现新的突破,常规技术的增产效应逐渐减弱,粮食单产突破性增长的难度很大。

四、新粮食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再是单纯通过保障数量就可以实现粮食安全了。所以,我国也要顺应世界粮食安全认识的新发展,树立一个符合国内外最新发展形势的新粮食安全观。新的粮食安全观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结构型、效益型的粮食安全观,除了保证粮食供给数量以外,还要保证粮食的品质,优化品种结构,加强价格调控,确保合理的粮食安全成本,建立粮食流通体系,注重生产的可持续性等更高层面的内容。

(一)粮食结构安全观

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不可能再按照旧粮食安全观将所有粮食品种都作为发展重点,而要将粮食安全置于食物安全的大环境中,根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变化和食物功能对食物进行等级划分,将重要的粮食品种作为发展重点。海外在研究食物消费结构时,根据功能将食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能食物,以供给热能为主,主要指谷物和食用油,它们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另一类是保护性食物,以调节生理功能为主,主要是指诸如瘦肉、蔬菜、水果一类富含无机盐、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的食品,它们是保持健康所必需的食物。保护性食物对于修复人体细胞、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是每日膳食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保护性食物只有在摄入足够热能食物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故二者必须适当的配合达到平衡,不可偏废[6]。因此,根据食物功能的划分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程度,这里将保证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热能食物口粮作为第一等级,将满足热能需求的油料作物作为第二等级,将保障肉、蛋、奶生产的饲料作物作物第三等级,将满足饮食多样性需求的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保护性食物作为第四等级,将满足奢侈消费需求的工业用粮作为第五等级,详见表1①。这样进行划分以后,新粮食安全观首先要确保的数量安全就不是所有的粮食,而是集中于口粮。正如国家粮食局专家组顾问李思恒教授等建议的,应该把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口粮方面,主要是大米和小麦。国家应首先保障大米、小麦的供应,尤其应该重视大米的供应[7]。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基本食物需求的范围发生了改变,口粮已经成为最基本食物需求的最低标准。应该说当前我国最基本食物需求的农产品范围应该包括口粮、油料作物和饲料粮。这是因为油料作物生产的食用植物油,可以满足居民对油脂的营养需求;同时压榨后剩余的饼粕成为养殖业的饲料来源。饲料粮可以满足肉、蛋、奶、水产品生产的需要,为居民提供蛋白质营养。油料作物和饲料粮都是动物养殖的重要原料,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中位于基础地位,满足上文的“粮食”定义,属于粮食安全的范畴。所以,现阶段可以将“FoodSecurity”更精确的翻译为“粮油安全”①。

(二)粮食价格安全观

由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及粮食逐渐能源化、金融化,粮食价格不再单纯受到供求因素的影响,而是与世界粮食价格、石油价格、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密切联系。多种因素的影响将使得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成为常态。即使国内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粮食价格仍然会不断波动,粮食价格将超过粮食生产成为决定粮食可获得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新粮食安全观应该在保障口粮、油料作物和饲料粮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将保障价格的稳定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一个完善的全国性的粮油价格监控预警体系,包括覆盖国内外的价格监测网络、价格信息的即时机制、价格分析预警模型、价格宏观调控手段等。加强对国内外影响粮油价格的各种因素的监测和分析,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增强国家对价格的调控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健全完善我国的粮油期货市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

(三)粮食成本安全观

旧的粮食安全观认为,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可以不计成本,从而忽略了对粮食安全成本的核算。而这种不计成本的粮食安全观并不能真正保障粮食安全,甚至还有可能成为造成粮食危机的隐患。因为在这种不计成本的粮食安全观指导下,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往往不计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从而出现自然资源隐患对长期粮食安全的压力,以及由于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而导致耕地和农民等资源的流失(赵予新,2008)。另外,粮食安全成本高就说明效率低下,而这种效率低下本身就是由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从而为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如果不计粮食安全成本,将粮食安全建立在政府财力的基础上,一旦政府财力不堪重负,整个粮食供给体系就会崩溃。因此,不考虑经济社会成本的粮食安全观在保障粮食安全上是不稳固的。随着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不断增大,旧粮食安全观指导下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粮食安全成本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应遵循“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指导思想,将保障合理的粮食安全成本作为粮食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制度设计,提高粮食安全成本的效率。

(四)粮食流通安全观

我国粮食生产、储存地区集中的趋势增强了销区粮食可获得性的难度,同时,外资进入粮油加工流通领域不断挤压我国本土的粮油加工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成为保障我国粮油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挑战。所以,只有建立了强大的粮食流通体系,我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粮食安全。新粮食安全观应该把粮食流通安全放在和粮食生产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粮食流通安全观。国家应该加大对粮油流通领域的投资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粮食的储存和周转;完善铁路运输系统,建立粮油运输专用通道。同时,发展壮大本土粮油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加强对外资进入粮油加工、流通领域的监管,运用《反垄断法》防止其对我国粮油加工、流通的垄断经营。

(五)粮食持续发展安全观

粮食安全概念篇6

【关键词】农地流转非粮化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

土地“三权分置”是改革开放后继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两权分离”后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我国从粗放使用生产要素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根本性的土地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我国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供给条件,符合资源市场化配置对要素流动性的诉求。以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土地制度变革,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农地流转的“非粮化”,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当前,众多学者致力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已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我国农地流转“非粮化”以及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的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就当前条件下如何丰富农地流转“非粮化”以及粮食安全的内涵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关于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

从研究时序上看,“非粮化”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末,2008年之后研究文献提及“非粮化”的频率开始增加。近年来,农地流转“非粮化”研究进入高发期,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程度和发展态势界定也从“现象”逐渐变化为“倾向”、“趋势”。

农地流转“非粮化”的现状。现有文献研究中通常使用“粮作比”、“非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非粮食作物种植的流转耕地面积占流转农地面积的比例”、“种粮大户占种植大户比例”等指标描述农地“非粮化”水平。例如,冯远香、刘光远(2013)使用“粮作比”衡量新疆“非粮化”程度,指出新疆1978~2011年间在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出现双降①。何蒲明、全磊(2014)使用“非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来描述土地“非粮化”程度,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有关数据计算,1978~2012年我国非粮化比例由19.7%上升至31.9%②。但更多的学者使用“非粮食作物种植的流转耕地面积占流转农地面积的比例”对众多省份和地区的“非粮化”程度进行了分析,涉及的省份和地区既包括如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在内的粮食主产区省份,也涉及浙江这样的粮食主销区省份,还包括甘肃、陕西、新疆等这样的粮食产销大体平衡的省份和地区。

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影响因素及成因。导致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根本性原因是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土地流转费用过高导致的土地成本上涨、农业机械及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农业机械作业费和化肥费上涨、高昂的农业雇工费用是造成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粮食生产成本上升问题,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地流转中,以及有工商资本参与的农户对企业、种养殖大户、协会等流转对象的流转案例中。在收入方面,农产品内部价格体系不合理是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重要成因③。另外,农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高效农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中央政府粮食补贴力度不足及制度设计偏差、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缺失、农业保险发展不成熟、工商资本下乡等也是导致农地流转“非粮化”的重要因素。

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的解决对策。消除种粮比较经济效益过低是解决“非粮化”问题的关键。政府可通过建立耕地低成本流转机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提高粮食生产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同时,还应该健全完善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格政策,补贴城市低收入者以保证粮农收入。

政府的粮食补贴和投入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多数学者都建议政府应将粮食补贴从普惠式向重点扶持式的支农惠农政策转型;提高对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补贴水平,对种粮大户按照粮食生产规模化程度进行阶梯式奖励和补贴;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制定和完善针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学者们提出应细化耕地利用类型,对耕地流转的农业用途做明确的划分;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粮田必须种粮”的规定;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外部性经济补偿制度。另外,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强化粮食金融信贷和保险体系、加大粮食安全舆论引导力量、慎重引进工商企业大规模流转土地等措施也应引起关注。

关于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问题

农地流转尤其是农地流转的“非粮化”对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是目前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粮食安全在农地流转综合目标体系中的地位。虽然早期农户主导型农地流转是少量的、缓慢的,但随着“运动”式的“中国圈地”快速升级,农地流转规模迅速增加,其影响变得日益复杂而深远。在这一过程中,农地流转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都成为了农地流转的功能性目标。如何对众多既统一又矛盾的目标进行排序和选择,已有的研究并不统一。

保障粮食安全是农地流转的第一道红线,土地集体所有性质、农地农用、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应因农地流转而改变。但面对多重目标体系,多数学者表现出选择侧重的差别。茅于轼(2008)指出,保护耕地政策直接导致房地产价格飙升,延缓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认为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④。茅于轼的研究引发了国内学界的“耕地红线”之争。主流观点支持设立耕地红线政策,对茅于轼持批评态度。茅于轼的支持者则认为,一方面,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及国际关系中占据日益突出的地位,我国具备较强抵御粮食贸易讹诈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粮化配置的机会收益不断提高,必须考虑土地粮化配置的效率。安耕(2011)认为,在快速工业化背景下,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是合理性的⑤。王文龙、万颖(2012)认为,政府的土地垄断与农地非农利用严格控制是不合理性的,固定耕地红线的看法是不科学的⑥。笔者认为,上述学者“打破18亿亩耕地红线神话”内核是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过于乐观的判断,并带有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农地流转多重目标选择的非农倾斜。

农地流转对粮食产能和农业绩效的影响。学界关于我国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评价褒贬不一。虽然我国农地流转意味着土地资源的有效流动,优化配置了的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粮食产量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了粮食安全,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农地流转的积极影响可具体反映在使农业规模经营扩大、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个方面⑦。但农地流转导致的“非粮化”让人担忧。乐观的看法认为,虽然土地流转非粮化的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这个趋势需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的土地流转“非粮化”尚未对粮食安全构成实质性影响⑧。悲观的看法认为,目前的土地“非粮化”倾向严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当务之急是避免其进一步蔓延⑨。

学界往往将“粮食数量安全”作为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影响指标进行考察,从土地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单位粮食产量、粮食总产等方面考察农地流转对粮食产能的影响。陈海磊等(2014)提出,由于生产率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入土地,在农地从低效率农户转向高效率农户的过程中土地生产效率提高⑩。姚洋(2000)将这一农地流转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归纳为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缺陷的前提下的“土地流转的边际产出拉平效应”;同时还提出“交易收益效应”,并从农地制度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角度将这两种效应定性为正向资源配置效应。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现实中农地流转后土地生产效率很难出现明显变化,甚至会有所降低。俞海等(2003)指出,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促进农地土壤的长期肥力改善。贺振华(2003)认为只有在土地流转后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或原有的生产要素发生了质的提高的前提下,土地的流转才是有效率的。

粮食安全与农地流转二者关系的统筹。很多专家学者就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福生(2015)建议保障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粮食安全应从全局角度统筹考虑,国家应加强对农地流转过程中粮食安全保障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构建“农地流转―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完整保障粮食安全的链条,应对农田使用权人和经营主体进行分类管理,应进一步明确基本农田分区规划和管制,实施跨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从长期内保障粮食安全可持续。戚焦耳、郭贯成、陈永生(2015)提出,在推进农地流转过程中,应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中介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规模效应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结论

应强化粮食安全和农民权益在农地流转综合目标体系中的首要地位。目前,农地流转被赋予了多重功能。我们可以以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倒逼经济产业转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合理的农村土地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长期形成的工业偏斜政策、城市发展偏斜政策已经造成了弱势的“三农”格局,在未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考虑“三农”问题的原则,土地是农民安身立本的根本,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家庭财富,同时,农地种粮是国家粮保障食安全的基础,土地经济性当然重要,但其社会性、政治性等其他价值也同样重要。

应丰富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内涵下的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在农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分析,没有在全面粮食安全内涵视角下考虑这一课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破解我国粮食“高产出、高进口、高储备、高调运、高消耗”的“五高”并存?“南粮北运”是否低碳可持续?如何实现粮食“绿色增产”?等等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界应更加关注关于农地流转对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流通安全、粮食生态安全、粮食空间安全等方面影响的理论研究。

应建立粮食生产供给侧成本概念,保持粮食安全谨慎态度。反对“非粮化”问题严重化的学者主要基于两点判断,第一,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不低,“非粮化”没有内在动因。第二,我国目前已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的经济性要求减少国内粮食产量或者通过进口粮食,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但在粮食生产成本研究中学者主要计算直接物质费用,对间接费用考虑较少。蒋和平提出目前“北粮南运”的粮食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但在已有文献的成本核算中没有考虑。另外,粮食成本除生产成本外,还应考虑财政成本、生态成本,应建立粮食生产供给侧成本概念。我国虽然连年粮食高产出,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及需求刚性存在的背景下,不宜轻下“粮食安全能够保障”的定论。

应丰富完善农地流转“非粮化”的内涵。现有文献对农地流转“非粮化”的概念理解简单化,将之数量化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基于以上,学界很难对“非粮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构词法上看,农地流转“非粮化”是指在农地流转背景下,出现的原有粮食生产性质(状态)向非粮食生产性质(状态)的转变,这种性质或状态包含种植,但应不仅限于种植,而是涵盖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及其保障体系,即种植、配管、收获、收购、仓储、加工、交易等环节及配套的科技、金融、财税、政策、法规等在内的体系的性质和状态。使用“粮作比”或者“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地播种面积的比例”等无法全面衡量“非粮化”程度。“非粮化”涵义亟待丰富,以使之立体化、系统化,应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为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粮食主产区农地流转非粮化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JY108)

【注释】

①冯远香,刘光远:“新疆农地流转与种植结构变化分析―基于区域粮食供给安全视角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2期,第30~32页。

②何蒲明,全磊:“对当前耕地‘非粮化’现象的分析―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1期,第73~76页。

③易小燕,陈印军,王勇,李倩倩:“耕地流转需谨防过度‘非粮化’”,《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第8期,第21~23页。

④茅于轼:“不要被粮食危机所误导”,《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第76页。

⑤安耕:“耕地红线之争的三点启示”,《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33~35页。

⑥王文龙,万颖:“中国刘易斯拐点和耕地红线的判断与三农治理新思维”,《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5期,第290~294页。

⑦冯炳英:“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和发展对策”,《农业经济》,2004年第4期,第24~25页。

⑧陈卫群:“土地流转制度下的粮食安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⑨管叔琪:“土地流转‘非粮化’危及粮食安全”,《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期,第12~13页。

⑩陈海磊,史清华,顾海英:“农户土地流转是有效率的吗?―以山西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第61~72页。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54~66页。

俞海,黄季j:“地权稳定性、土地流转与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第82~91页。

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农业经济导刊》,2003年第6期,第38~42页。

曾福生:“建立农地流转保障粮食安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1期,第15~24页。

粮食安全概念篇7

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的频繁波动对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以及宏观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1]。一方面,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往往导致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势必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不利于保障粮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商品价格同时上涨,进而会牵动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再者,粮食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我国几次通货膨胀的发生都与粮食价格上涨如影随形,粮食价格的不稳定,常常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管理和规避粮食市场风险,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开展市场风险管理,不仅要认识风险、识别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要度量风险、评估风险。客观、准确地度量和评估粮食市场风险发生的大小与程度是实施市场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能为管理者进行科学的粮食市场风险管理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粮食等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研究非常广泛和深入,但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市场风险的产生、特点、影响、发生规律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而在市场风险度量与评估方面的研究,一些学者主要考察的是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例如,Giot[2]利用期货市场的连续数据度量了咖啡、可可和糖的收益率波动,并运用风险价值(ValueatRisk,简称为VaR)法度量了交易者的市场风险。韩德宗[3]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硬麦期货为例,通过构造硬麦期货合约收益率的时间序列,计算了序列的VaR值,并提出将VaR曲线和保证金水平相结合的方法,对商品期货市场风险进行单指标预警。王川[4]在GaRCH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aR法分别对中国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的基差风险进行了定量测度。在农产品现货市场风险度量方面,相关研究较少,主要查到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于近年利用风险价值法开展的相关研究。如张峭、王川等[5]利用VaR法对畜产品的市场风险开展了度量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用VaR法度量畜产品市场风险切实可行,可以准确测算出畜产品市场的风险值。wangChuanetal.[6]利用VaR法度量了不同水果品种的市场风险,并按风险大小将其划分为3个风险等级。王川等[7]利用VaR法对北京市蔬菜市场风险进行了度量与评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蔬菜市场风险发生频繁,其价格上涨风险与下跌风险程度相当。徐磊、张峭[8]利用VaR法度量了国际粮食市场风险,模拟出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概率分布模型,并计算出国际粮价波动的风险值。上述研究对于分析我国粮食市场风险问题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利用VaR法度量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大小,评估风险发生程度,为政府部门更好地管理粮食市场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市场宏观调控措施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风险度量的概念来源于对证券以及金融资产投资进行管理的需要。是指对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及后果进行评价,度量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规模和严重程度,其主要作用是为市场管理部门制定市场风险管理应对措施以及控制市场风险提供量化依据。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化风险度量方法当以马柯维兹提出的均值—方差理论为基石。1952年,马柯维兹将统计学中“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引入对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用资产收益率的期望来度量预期收益,用资产收益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的思想,实现了将风险定量化[9]。此后,风险度量的方法得到不断延伸,相继出现了“安全第一法则”、半方差法、随机主导法则、贝塔(β)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Lpm模型以及RLpm模型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是,都将分析对象的分布形式假设为成正态分布,对风险的度量过于抽象、不直观,并且反映的只是市场的波动幅度,而并非真正的风险状态。1993年,G30集团在研究衍生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度量市场风险的风险价值法(VaR)。1994年,morgan又推出了用于计算VaR的Riskmetrics风险控制模型,从而使得VaR法逐渐成为金融界度量市场风险的主要方法[9]。后经Jorion、Duffie、pan、Danielsson、Berkowi、Simons等人的发展,VaR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方法[10]。VaR法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把全部风险概括为一个数字,可以简单明了地反映市场风险的大小,并且可以在事前计算风险,便于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11]。VaR的原始定义是,在正常的金融市场条件下和一定的置信水平α上,测算出在给定的时间段内预期发生最坏情况的损失大小[3]。简言之,VaR实际上要回答在概率给定情况下,资产组合在持有期内最多可能损失多少,即可能遭受到的风险程度。数学表达的严格定义为:设X是描述资产组合损失的随机变量,F(X)是其概率分布函数,置信水平为α,则:VaR(α)=-min{x|F(X)≥α},即p(ΔX>VaR)=1-α(1)(1)式中,ΔX为资产组合在持有期内的损失,VaR为置信水平α下处于风险状态下的价值损失。具体讲,VaR的计算过程为:对于某一资产组合损失的随机变量X,首先,要模拟出该变量的概率分布形式,确定其概率分布函数F(X);其次,要利用参数估计法估算出该函数中的各项参数值;最后,在给定的置信水平α下,计算出可能的最大值,即上分位数。同理,在给定置信水平1-α下,可以计算出可能的最小值,即下分位数。一般来说,运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都必须遵循某些假设条件。VaR法通常包括以下两点假设:一是市场有效性假设;二是市场价格随机波动假设。从该文的研究对象来看,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能够满足弱式有效,这一点在以往的多项研究中都已得到验证(例如黄季焜等[12],武拉平[13])。并且,我国粮食市场现已发展成一个开放的大市场,开放程度较高,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随机性。因此,我国粮食市场完全能够满足应用VaR法所需的假设条件,利用VaR法度量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在理论上可行。

2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度量

2.1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全面反应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状况,该文选择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等6种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农业部信息中心,价格数据类型为各粮食品种国际中等质量标准的国内批发市场价格,数据时间跨度为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的月度价格数据。研究市场风险,有必要将价格的历史数据进行剔除趋势处理,以减少货币币值变动、利率变动以及通胀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仅研究价格波动的一面。在此,该文采用环比统计法,将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时间序列构建成一个月度间环比增长率序列。其构建方法如下:Rm=pj-pj-1pj-1(2)(2)式中,Rm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的月度环比增长率,pj为第j月的粮食市场价格,pj-1为第j-1月的粮食市场价格。以此方法,分别构建出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时间序列,分别记为{Rmw}、{Rmc}、{Rmjr}、{Rmzr}、{Rmwr}和{Rms},每组序列的数据量均为115个。

2.2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要求所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必须稳定,否则会产生单位根,出现“伪回归”问题。在此,该文利用单位根的aDF检验和pp检验分别对构建的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时间序列{Rmw}、{Rmc}、{Rmjr}、{Rmzr}、{Rmwr}和{Rms}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6组时间序列均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即这6种粮食的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时间序列均为平稳序列。

2.3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分析

表1给出了我国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反映了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月度间存在明显波动,市场价格相对随机波动幅度均达到10%左右,我国粮食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格波动风险。具体特征表现为:第一,从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3项指标来看,大豆的这3项指标绝对值均大于其他粮食品种。这表明,大豆的市场风险要高于其他粮食品种。第二,从偏态系数来看,除大豆的偏态系数为负以外,其他粮食品种的偏态系数均为正。这表明,大豆市场价格增长率低于其平均价格增长率的时候相对多一些,而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市场价格增长率高于其平均价格增长率的时候较多。第三,从JB统计量及其相伴概率来看,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市场价格增长率的JB统计量均超过了5%显著水平下卡方分布的临界值(5.99),并且他们的相伴概率也均为0,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这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的概率分布在5%显著水平下拒绝了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也就是说,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概率表现出某种特有的分布模式,需要通过优度拟合来确定每个粮食品种的具体概率分布模式。

2.4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概率分布拟合

根据VaR市场风险度量思想,要度量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其前提条件是要明确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从我国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6种粮食的市场价格月度环比增长率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结果已知,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概率分布并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传统假设,但其具体分布模式需要通过优度拟合才可得知。为了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不同粮食品种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该文选取了当前国内外在市场风险度量中常用的7种概率分布模型作为候选模型,即Beta分布、Gamma分布、weibull分布、normal分布、Lognormal分布、Logistic分布和Log-Logistic分布,并利用安德森—达林统计量(aD统计量)、科尔莫戈罗夫—斯米尔诺夫统计量(KS统计量)、卡方统计量对每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进行检验并选择出最优概率分布模型。选择最优概率分布模型的标准为:若aD统计量、KS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三者的检验结果一致,则以该结果为准;若这3种统计量的检验结果有差别,则以aD统计量的检验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这是由于aD统计量在这3种统计量中是最为稳健的一种。运用easyfit5.5概率分布拟合软件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进行了优化拟合,从aD统计量、KS统计量和卡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正态分布并不是拟合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最优模型,这与表1的分析结果相一致。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服从了Log-Logistic分布,而大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概率分布则服从了Logistic分布。这一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大豆市场风险的产生原因与其他粮食品种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玉米、小麦、粳稻、早籼稻、晚籼稻的市场价格波动主要缘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而我国大豆由于进口量逐年剧增,对外依存度过高,其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受到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在确定了不同粮食品种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最优概率分布之后,需对相应的概率分布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得到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该文利用参数估计法中的极大似然估计法(oLS)分别估算出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概率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并写出具体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表3)。利用这些密度函数,便可以计算出一定置信水平α下概率分布函数的上下分位数。计算得出的上分位数对应的就是市场价格上涨的最大风险值,将其称为上行VaR值;计算得出的下分位数则对应市场价格下跌的最大风险值,称为下行VaR值。

2.5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值的度量

该文运用Decisiontools中的@Risk5.7数理分析软件分别对90%和95%置信水平下的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值进行计算。(1)计算上行VaR值。首先对表3中概率密度函数中的f(x)赋值90%或95%,计算出概率密度函数中的x值。(2)下行VaR值。再对表3概率密度函数中的f(x)赋值(1-90%)或(1-95%),计算出在10%或5%的置信水平下的x值(表4)。该文将置信水平分别选取为90%和95%,主要是根据对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多年行情变化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经验判断。对于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作出以下分析:(1)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可以认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在上行VaR值与下行VaR值之间的范围内为相对安全区间,若在上行VaR值与下行VaR值的范围之外则认为市场处于风险发生区域。如果简单地将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划分低风险和高风险两个级别,即风险发生概率为10%的为低风险,风险发生概率为5%的为高风险。那么,当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数值处于90%置信水平下的相对安全区间之外,就可以认为粮食市场出现了低风险;当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数值处于95%置信水平下的相对安全区间之外,则可以认为我国粮食市场风险已经达到高风险级别。由此可见,利用VaR法所计算得出的市场风险值完全可以构建一套市场风险预警所需的警界限,为科学开展市场风险预警提供了一种客观测算警界限的计算方法。(2)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风险要大于价格下跌的风险,即在90%和95%的置信水平下,上行VaR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下行VaR值的绝对值。粮食价格的上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种粮农民的收益,但粮价上涨幅度超过一定界限后,一方面会给社会消费者带来某种程度的经济与心理压力,导致需求水平下降,造成供需失衡;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粮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引起整体国民经济的波动,其直接结果是助推了通货膨胀的发生,进而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反而会产生更大的风险。(3)比较6种粮食的市场风险值,可以看出,我国各种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大小有所不同,其中大豆的市场风险值最大,其次为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小麦的市场风险值最小。这说明,我国大豆市场价格的波动频率及波动幅度相对要高,其所承受的市场风险明显大于其他粮食品种,这一结果与表1的分析结果一致。

3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评估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风险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对某一段时期内市场风险的发生频率及发生强度进行评定,以判断在该时期内市场风险的发生状况。该文利用比值法对我国粮食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其具体做法为:以前文计算得出的粮食市场风险值(VaR值)为基本参照值,将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与其对比,如果某个月某种粮食价格的月度环比波动率数值处于安全区间内,则判定这个月该品种粮食的市场没有风险发生;相反,则认为有风险发生。这里,将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与VaR值的比值称为市场风险评估系数,以n表示,其基本表达式为:nj=RmjVaR(3)(3)式中,nj代表第j月的市场风险评估系数,Rmj代表第j月的粮食市场价格月度环比波动率,VaR为计算所得的风险值,包括上行VaR值和下行VaR值。判定是否发生风险的标准为:若nj≥1,则断定第j月发生了市场风险,记录为发生1次风险;若nj≤1,则认为第j月没有发生市场风险。经过逐月的对比分析,将记录的风险发生次数进行汇总,则得出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发生频率(表5)。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粮食月度间市场风险发生较为频繁,从所分析的6种粮食来看,在90%的置信水平下,我国6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发生频率平均为21.3次,市场风险发生率平均为18.52%(在2001年11月至2011年6月的115个月里,发生市场风险的月份所占比例)。同时,从表5的结果中还可看出,我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发生强度也较高。在95%置信水平下高风险的发生频率平均为14次,市场高风险发生率平均为12.17%,占发生风险次数(平均21.3次)的65.73%。可见,我国粮食市场不仅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市场,还是一个高风险市场,是一个值得各级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市场。此外,从计算结果中还可明显地看到,粮食市场价格的上涨风险与下跌风险同等重要。分析结果表明,发生价格上涨风险的频率与发生价格下跌风险的频率基本相当:在90%置信水平下,我国6种粮食发生价格上涨风险的平均次数为10.8次,发生价格下跌风险的平均次数为10.5次;在95%置信水平下,6种粮食发生价格上涨风险和价格下跌风险的平均次数分别为7.5次和6.5次。通常情况下,人们关心较多的是粮食价格的上涨风险,而对粮食价格下跌风险的关注不足。事实上,粮食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卖粮难”、“增产不增收”等情况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种粮农民的收益,进而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遭到打击而出现扩大再生产受阻的现象,这会导致下一期粮食由于生产不足而产生新一轮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致使市场风险循环发生,难以保持稳定。

粮食安全概念篇8

关键词:城镇化粮食安全粮食物流体系

一、城镇化、粮食安全和粮食物流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城镇化内涵

1991年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辜胜祖先生首次使用城镇化概念,并产生巨大影响,之后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采用“城镇化”一词,使得我国各地更加全面了解城镇化的深意。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包括经济领域,社会文化,人口流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和结构合理化。

(二)粮食安全内涵

粮食安全的概念自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认为粮食安全是Fao“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食品”。经过不断研究与探讨粮食安全的概念不断的延伸与丰富。

本文认为,粮食安全既为保证所有人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生产出能够满足生存和健康需要的粮食,又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一个国家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方面动态平衡的一种政治经济活动。它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其中主要以粮食需求量为主;二是供给粮食要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三是实现生产与需求的有效对接,使生产流通和消费达到动态平衡。

(三)粮食物流体系内涵

粮食物流体系是由粮食运输、装卸、配送、仓储加工、信息五部分组成,五个部分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保证粮食物流系统总体安全和功能合理发挥的集合体系。

粮食商品如何满足国民需要主要依靠粮食物流体系的正常运输,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国之一,粮食运输问题一直是一个大课题。

二、粮食物流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一)粮食物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粮食物流是社会商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粮食物流有利于引导粮食生产,调整粮食供求关系,保证粮食供应,减少粮食价格波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二是有利于国家对粮食价格波动的监控。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加强粮食期货市场的构建,政府通过对粮食期货价格的分析,进而对粮食价格进行预测,并对粮食价格波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三是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的纽带。粮食生产与消费是一个整体,粮食生产只有到达消费领域才能实现其最终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粮食物流环节。

(二)粮食物流对粮食安全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有利于调整由于季节之间,区域之间,品种之间的供需差异,或者自然灾害引起的供需失衡,有利于减少由于供求制衡带来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进而保证粮食安全。二是有利于加快粮食产业化进程。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粮食产销机制,有利于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粮食加工行业得以迅速发展,通过粮食加工实现粮食价值增值,一些企业纷纷加入粮食产业化经营。三是有利于实现粮食供求平衡。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可以推动粮食主要产区与粮食主要销售区域的合作,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及时发现市场供求变化,平衡粮食供需状况。四是可以优化粮食资源配置。加强粮食物流建设可以促使粮食生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利于推动优良粮食规模种植,有利于粮食资源向低成本,高产值土地集中,合理规划粮食区域。

(三)粮食物流体系对中长期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

粮食物流是粮食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粮食流通实现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下,粮食流通主要作用之一是调销配给供应的作用,粮食物流体系包括粮食的生产、加工、收购、运输、储备、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通过各级管理机构快速的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是关键。按快速、高效率的粮食物流体系要求,建立市场化的粮食流通运行机制,对提升中长期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作用明显。

(四)实现粮食产销区域对接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

由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如何实现粮食产销对接是摆在国家社会和粮食流通企业的一大课题,现实情况是,由于粮食物流的瓶颈问题,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造成供需失衡从而产生供给的“时滞”效应,进而使产销区域间的价格体系呈现出失衡状态。无论是国内粮食流通还是国际粮食贸易,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都占据了比较大的比较稳定的比例。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可以科学利用粮食物流资源,减少粮食在流通途中的损失和浪费,实现产销区域的顺利对接,科学粮食物流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先进的粮食物流方式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先进的粮食物流方式是指“四散化”的物流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已实现了“四散化”的粮食物流方式,“四散化”粮食物流方式耗费的时间是原来的一半。因此“四散化”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四散化”物流方式,能够提高粮食接运能力、提高装卸速度和运输的效力、能够进一步保障物流的质量、降低物流的成本,不断提高粮食流通的速度和质量,有效地保障了粮食的安全。

三、在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与物流体系的因素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

一是造成农村耕地减少。我国农村土地可用资源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用地及工业用地需求增加,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农村耕地面积,剩余土地的利用率和出产率过低,农村粮食生产土地减少,影响了粮食安全。二是导致农村人口减少。随着改革开发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走出农村打工,务农的积极性不高,也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由于劳动力不足,农村大片土地无人种植,影响到粮食安全。三是工业用量需求及当前以粮食为原料制作能源需求。近年来,工业用粮及用粮食作为制作新型能源原料的用粮需求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食用粮食供应。四是农业辅助设施落后影响粮食安全,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还有很大空间可供挖掘。另一方面,我国粮食科研力度不够,我国耕种机械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二)城镇化进程中粮食物流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由于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未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制定粮食价格,主要是粮食生产对市场信号不灵敏,市场条件被动。二是产销区利益平衡机制未建立。粮食多产区常集中于财政困难的省份,销区常以降低粮食成本为初衷并结合企业现今发展情况选择粮食外调,这就直接影响产区的直接利益。当粮食出现紧张时,产区为获取既得利益,不积极进行粮食外调,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粮食的正常流通而且增加粮食安全成本。三是无法保证粮食进出口平衡比例。我国粮食进出口没有起到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的作用,往往在粮食需求紧张时选择出口,而在粮食供应过大时选择进口粮食。四是粮食储备机制的不完善。一方面导致我国粮食储备实行分级管理体制,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储备吞吐机制不灵活,权责分割无法发挥储备机制的作用。

四、城镇化进程中保障粮食安全完善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构建原则

具体包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坚持企业运作,政府优化和创造环境的原则;坚持采用先进技术,统一物流技术标准的原则;坚持系统化思想,粮食物流体系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坚持信息化道路,优化整合现有资源的原则。

(二)完善国家政策,为粮食物流体系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是实行集中的粮食物流管理体制,将现有农村企业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将粮食加工、仓储、销售相结合,形成完整地供应链系统。提高粮食物流的整体水平,满足城镇用户需求。二是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加大专项储备的集中管理和规模,提高粮食储备率;各粮食储存点间保持紧密联系,以应对随时变化的粮食供求问题;将管理权力下放,有力联系农村群众,推行粮食储备业务。三是完善宏观调控,通过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促进专业化粮食物流企业形成,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推动粮食物流高效率,完善粮食进出口的调控机制,加强国际合作。要加强“粮超”对接,减少中间商环节,促进粮食物流体系全面发展。四是加强粮食物流管理职能科学整合。首先理顺管理职能,打破条框的界限,整合粮食物流管理的各种资源,真正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政府应当成立专门粮食物流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和协调粮食物流工作。粮食物流管理部门应定位于“政策引导、市场管理和服务企业”。其职能重点是制止行业分割、地区封锁和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和粮食物流主体的合法权益,为粮食物流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要注重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如粮食行业协会、粮食经济协会)。各个粮食行业协会在粮食物流体系中通过帮助会员(农民或粮商和加工企业等)研究市场,做好信息沟通和预测,搞好协调服务,保证了粮食物流的稳定发展。五是制定和完善粮食现代物流标准。国家应调整和完善粮食物流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尽快出台不同时期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各级政府也应分阶段制定本区域粮食物流规划,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完善粮油检验检测标准等。政府在发展和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将该标准贯穿于粮食物流的全过程,引导、规范粮食物流企业逐步推进粮食绿色物流发展,实现粮食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科学组织粮食物流各环节要素分工与合作

粮食物流的主管部门应按粮食购销市场的需求,结合粮食产区、产量、流向、交通状况、企业规模等情况调整各粮食供应结点的分布,实现粮食物流系统的优化。粮食加工企业应不断的扩大规模,就地加工、就地转化,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粮食初级产品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减少粮食物流原材料与加工地之间的流通浪费,提高粮食物流效率,提高各级粮食物流实体的效益。

总之,应从粮食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化的角度,协调和解决粮食物流环节各构成部分存在的问题,使粮食物流体系中各要素之间能够有效衔接,确保粮食物流环节链整体最优的运作状态,保证为粮食系统提供及时、安全、高效的物流服务。

(四)建立良好的粮食物流储运设施建设,为粮食物流体系奠定基础

一是加强粮食主产区仓储设施的建设。加强仓储设施的建设应当合理地安排各地区粮食储备设施的数量、规模和仓库的类型功能。在建设粮库等粮仓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到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条件,结合粮食产供销和基础运输条件等要素来确定粮库的选址、规模和类型,依据距离需求市场的远近、企业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物流服务水平等设计加工能力。这样,既能使粮食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促进粮食物流的安全、合理。针对我国散粮物流流通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土地及人口,通过给现存农村人口运用奖励制度,提高农民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扩大粮食储备量,将粮食进行散装、散卸、散运、散储,依据各地自身条件建立不同功能的粮食储存基地,在粮食主要生产区和交通枢纽路段成立中转粮食基地,保证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二是建立市场为主导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尽力将价格制定在城镇人口可接受的范围。要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必须符合生产成本标准,符合市场供求标准,符合粮食生产者和非农生产平均利润标准,符合消费者承受能力标准,符合国家财政负担能力标准,符合国际粮价标准。

(五)采用先进的“四散”方式,保证粮食物流的科学运输

一是进一步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大力发展黄淮海地区的散粮汽车运输及长江、珠江、大运河、淮河等流域的散粮船舶运输。二是运粮所用的船只车辆要依据我国的当前散粮物流模式进行设计,多种运输方式相互互补,结合当地交通特点和粮食储备库的实际情况,保证粮食储运基地和粮食运输设施之间的衔接。三是善于利用集装箱运输方式,加大精品粮的运输规模,促进粮食进出口,新品种粮食引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粮食物流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六)加快粮食物流技术现代化、科学化,为粮食物流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构建粮食物流网络体系,实行电子商务,增加销售网点,扩大销售范围,有效制定最佳运输路线,规划粮食生产布局。二是培养和聘用优秀的专业物流管理人才,更新先进设备,建立相关专项小组,搜集粮食物流系统相关信息,通过学习优秀企业的优秀经验,促进粮食物流环节的畅通运行。

参考文献:

[1]普雁翔,张海翔.粮食安全的公共属性及其政策含义[J].农村经济,2012(06)

[2]良言.奋力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J].粮食问题研究,2012(04)

[3]申延,袁芳.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探讨[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0(10)

[4]刘卉,张润泽.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政策研究[D].湖南师大学位论文,2012(05)

[5]中国集体经济.商贸流通,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研究综述[J],陈湘涛,2011年24期,111—113

[6]逄艳波,王锋.美日欧粮食物流体系的比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5)

[7]杨威,赵俊红,黄浩润.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J].物流工程和管理,2011(12)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管理视角下完善我国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研究(项目编号11B009)”、佳木斯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

粮食安全概念篇9

“量入为出,食陈储新”之粮食消费

文化观“量入为出,食陈储新”是我国独特的粮食消费文化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土地少。千百年来,这种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历史上的连年征战,经常是民不聊生、饿殍遍地,储存粮食就意味着延续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粮食产量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城乡人民的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粮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增长。1984年,我国宣布,基本解决了城乡人民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仍然没有改变,GDp的连年大幅增长被13亿人口基数抵消殆尽,按照人均占有情况排名,我国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长期形成的“量入为出,食陈储新”的粮食消费习惯和文化,在新时期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大力提倡和强化。“民以食为天”与“食以安为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以后者为条件,后者以前者为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粮食与食品安全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在粮食食品加工、存储、流通和销售等过程中确保粮食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的问题。粮食食品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微生物污染、化学性物质的使用、环境污染、生产管理水平低下、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不够、食品安全教育滞后等[7]。

“节粮光荣,浪费可耻”之粮食道德文化观

从古至今,历代先贤都把节约粮食作为优良品德进行大力提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悯农诗》中的一句,它所蕴含的爱粮节粮的深刻哲理,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经典诗句,诗中内容也被人们普遍接受。“粒粒皆辛苦”形象地道出了粮食生产的艰辛和农民耕作的劳累辛苦,从而警示人们爱护粮食,告诫人们爱粮节粮。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不断减少,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耕地,节约灌溉用水,节约农业耗用的能源,节约种粮劳动力,就是造就“无形粮田”。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曾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可骄傲之术。中国传统美食素以讲究“色、香、味、形”而闻名于世,观色、品香、尝味、赏形,在就餐过程中尽情欣赏和体验食物的外在之美并获得审美的享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物的内在营养成分的多少和营养元素的均衡,逐渐将“色、香、味、形”演变为“色、香、味、形、养”,加之食物的加工创意理念和过程,形成了完整的现代食物审美文化观,即“色、香、味、意、形、养”,使人们在品尝美味时获得极大的审美精神享受。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之粮食哲学文化观

粮食安全概念篇10

1.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不对本国的经济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发生经济安全问题。经济越是开放,就越要加强经济安全监督管理。从宏观经济管理的条件和能力看,我国经受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考验;从短期看,粮食经济安全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从长期看,我国粮食经济安全存在不少隐患,消除这些隐患需要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2.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动力。结构优化和升级是经济发展的长期任务,包括农村结构调整、城乡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规模经济和集中化等,核心是结构优化和升级。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协调农产品的供需关系,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使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力争基本平衡,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在变化上保持协调。

3.粮食安全是一个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家庭粮食安全”、“营养安全”三个层次的完整概念,这三个层次既紧密相连,又呈递次发展。家庭粮食安全是一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高层次,是一国粮食安全的最高追求目标。国家粮食安全是家庭粮食安全、个人营养安全的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据我国国情必须从国家粮食安全概念出发,把握粮食安全。

4.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层。在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分配数量的同时,还要求营养全面、结构合理、卫生健康,食物的生产和获取要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上。

5.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主要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项指标。不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不低18%的粮食储备率;年人均占有量不低于400公斤;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1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6.5亿亩;满足和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食物需求。满足这些条件,我国才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二、稳定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1.有效配置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国家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

2.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3.调整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4.调整产品层次的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跳出“三农”抓“三农”,农业结构调整才会有质的突破。农业产业化就是产品、加工、销售、商品一条龙。实现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并轨,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进入市场的经营机制,连接生产与市场、市场与消费,在吃饱吃好吃出健康中,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将剪刀差尽量减小。一是横向联合,二是纵向联合。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城镇化,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

6.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抓龙头、建基地的思路,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创新工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壮大农产品企业,走“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帮助广大会员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销售上,做到统一安排、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促使规范运转。

8.专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按照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区域制定布局规划,整村整乡推进专业化生产,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集中连片、联合发展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9.标准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帮扶几户、带动多数”的局面,使新品种、新技术走向田间。10.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托。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重视农产品的名牌战略,搞好品牌效应。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化建设,促成名优产品+龙头企业+农户以及标准化+协会+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优势和协会的技术优势和指导带头作用。健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搭建农民受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三、建立起有效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1.粮食安全风险防范监测指标和实施手段。风险防范机制以最小限度的效率损失为前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追求的是一定安全水平下的最小效率损失或一定效率损失下的最大安全水平。风险防范机制采用经济或法律手段,尽量减少行政干预。粮食贸易中的风险防范是粮食安全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其作用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安全体系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风险防范机制应尽可能与国际多边协议相一致。注重控制影响粮食供给和进口能力的因素。将贸易依存度作为监测和控制指标,将使风险防范机制滑向单纯对粮食进出口规模的行政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