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7:03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社区是离家庭最近的社会组织,社区照顾在弥补失独者居家养老过程中的子女缺失现实具有距离近、回馈快等诸多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子女的角色作用,有利于满足失独者居家养老的偏好获得更高的养老满意度.同时社区照顾也有利于弥补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的缺陷,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区照顾;失独家庭;居家养老;现实需求;距离优势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195-02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张盛霞(1993-),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本科,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导言

反院舍化是我国的主流养老价值观,“居家养老”是大多数中国人偏好的养老形式,子女反哺是传统属地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失独者而言,传统中国“属地养老”的子女基础已不复存在.同时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然不健全,社会保障水平低,政府照顾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探索一种新的照顾模式弥补失独者属地养老中的子女照顾缺位和政府照顾不足的现实缺陷。社会照顾是一种区别于子女照顾和政府照顾的照顾模式,一般指专业性的社区工作者动员和调动社区资源,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络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的机构,对社区内那些身体和精神有需要的人,如老人、儿童、残障者等,给予援助性的服务与支持,包括在社区内接受照顾和由社区负责照顾两类[1]。社区照顾下的属地养老能够满足人们不离家的养老意愿,社区熟人氛围和社区照顾的邻里照顾模式是一种类传统的父母子女共居照顾模式,有利于老年人获得更大的情感满足。同时社区照顾下可以联动政府和失独者子女外的亲属的力量但又不依赖于这两种力量,将照顾提供照顾的主体具体化和泛化(照顾主体为社区内部人员,但不只是某一个或几个社区成员),照顾力量得到集中明确同时照顾压力能够得到分散。社会照顾模式介入城镇失独者养老具有必要性和优越性。然而当前我国社区照顾发展依然滞后,社区照顾研究不足,我国社会照顾的优势并未得到发挥其价值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因此对社区照顾的对于失独家庭养老的意义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一、微观意义分析

1、对失独家庭的意义:有利于满足失独者居家养老的愿望,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

“失独”作为不幸的家庭变故,不仅破坏了家庭结构,更颠覆了家庭关系,因而导致家庭功能受到严重损害[2]。这表现在养老上主要是失独者缺少了子女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生活缺少照料,精神缺乏慰藉。据调查显示,失独家庭中有63.3%的人表示“不想出门”,有自我隔离的倾向,并直接导致失独家庭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更为微小,从而导致他们对自身的消极评价,最终主观上形成无能感,老年精神风险增强[3]。社区照顾虽然弥合失独者失去子女的心理缺憾,但是可以提供其他单位所不可超越的以归属感为表现形式的心理支持,从而降低“失独”者的精神风险,而且能通过社区的支持网络完成社会养老网络的构建,降低“失独”者的生存风险[4]。

具体来看,社区是熟人环境,社区照顾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邻里互助的基础之上的,社区照顾的主体来源于本社区更能够贴近老人的生活,了解老人的需求,能够更大程度的给失独老人提供类正常家庭。邻里之间的物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相对较近,在社区内可寻求帮助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密集且熟悉度相对较高,失独父母的寻求帮助的面相对较广,寻求帮助成功率相对较高。在这种社区照顾下,失独父母可以安心的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另外,失独老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体质减弱等原因,其活动区域主要是社区,与外界联系较少[5]。同时失独的特殊经历使他们更加排斥陌生人的进驻他们的世界。社区照顾下,照顾主体和失独家庭已经存在交往,有一定的互信基础。利用熟人关系中的亲切感有助于失独者放松心理,愿意敞开心胸,从中寻求子女以外的情感慰藉。而社区照顾主体因为熟人关系相对也会更愿意付出,帮助关爱失独者。在失独者愿意从外界获取温暖而外界有愿意提供温暖的情况下,失独家庭的养老环境无疑是可以获得一定保证的。

2、对于社区的意义:有利于集中利用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内互助和维护社区和谐

社区失独者需要的社区照顾不只是生活照料,还包括心理安慰。具体来看,社区照顾的内涵广泛,包括室内保健、居住地保健和福利机构服务、家庭外医疗服务、日间照管服务,以及有助于保证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交的休闲的和教育的设施等等[6]。这些服务提供给被照顾着的不只是健康保健,还包括接触社会和交流的平台,契合失独者的需求。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将吸收社会资本进入。但因为社区环境的相对单一性和需求量相对较小,吸引的更多的是家庭闲散资金,尤其是社区内居民的资金,形成一些功能多样的社区服务中心.同时除了经济资源外,社区照顾还可以吸收劳动力资源。一般来说,社区照顾的主体包括志愿工作者和有偿工作者。其中社区志愿者,他们参与社区照顾基本在其闲暇时间,这是劳动力的更充分地利用。

再者,社区照顾中照顾主体和社区照顾中的其他辅助主体(如:商店)一般都属于同一个社区环境之内,社区照顾下切实有利于增进邻里的交流互动,有利于邻里了解彼此帮助彼此,加固社区人际关系网,从而有利于维护社区和谐。

二、宏观意义分析

1、政治意义:符合社会伦理要求,有利于稳定政权和维护国家形象

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失独老年人增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7]。失独家庭曾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持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然而因为独生子女的亡故,现在却老无所依,面临精神上的折磨、经济上的窘困,可以说是亟待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对失独家庭进行政策制度上的帮助与关怀既是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伦理的要求[8]。失独养老问题能否解决事关计划生育政策能否继续推行,也关系到国家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

但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养老保障制度仍处于“碎片化”状态,医疗卫生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老龄服务发展不平衡主体定位不清晰供需矛盾等问题突出,同时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的需求,老龄文化发展与广大老年群体的期待有较大差距[9],政府现阶段无法独力解决好失独家庭养老问题。而社会照顾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对失独者进行照料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的压力,弥补社会保障体制的现实不足,帮助失独者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实现安享晚年。这样可以增强政策人群的安全感,增加对政策的认同和接受度,有利于保障国家政策的平稳持续实行,进一步来说有利于稳定政权和维护国家形象。

2、经济意义:利用社区照顾的优势,有利于推动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缓解养老矛盾

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政府方面对养老的财力支持有限,当前我国机构养老普遍面临着床位不足,服务水平欠专业等问题[10]。对于失独家庭而言,选择机构养老面临更多的难题,如:缺少子女作为机构养老程序中要求的担保人。

社区照顾下的失独家庭居家养老形式的发展不仅可以给失独家庭提供机构养老以外的养老选择,更大程度上满足失独者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如,精神需求),还可以给普通家庭养老模式提供启示。让社会养老成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重要补充,甚至是成为主导养老方式,让普通家庭养老也从社区照顾中受益,缓解当前家庭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减弱和养老压力大以及机构养老供需不对称的问题,缓解国家、家庭所面临的严峻的养老矛盾。社区照顾优势的体现势必将引起人们对社会养老方式的认同和投入,从而推动民间社会养老事业的长足发展,缓解服务需求与供给间存在的矛盾。

3、社会文化意义:体现邻里友爱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社会照顾下的城市失独家庭养老中体现了和谐社会内容中“诚信友爱”中“友爱”的精神。社会照顾下的失独家庭居家养老模式的推动和落实要求社区邻里对失独者表现出爱心,充分尊重失独家庭的平等地位,集合全社区的力量关爱失独者为失独家庭提供便利和帮助,是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能量。因为失独家庭养老所面临的养老窘境,社区照顾下的失独家庭居家养老模式是对我国政府失独家庭养老供需断裂现实的社会补充,利用包括社区邻里、社区工作人员甚至是其他邻近的社会力量的帮助来弥补失独家庭养老过程中的缺陷,以“社区福利”的方法弥补“社会福利”的不足,客观上来说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给了他们提供规范规律的爱心平台,有利于激发社区居民的爱心,形成更紧密的邻里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氛围,从而以社区和谐这种局部和谐推动实现社会整体和谐,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

结语

社区照顾下的失独家庭养老模式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社区居民奉献意识并不够,对于失独家庭仍存在歧视,社区照顾不规范,社区照顾质量水平低。同时,我国的社区实质上并非完全独立于政府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区照顾的发展不可避免的面临来自政府的限制。要充分发挥社区照顾在失独家庭居家养老上的积极作用,必须加强宣传增强邻里互助意识,形成良好的社区照顾培训体系,提高社区照顾的科学性,同时政府应给予社区更大的自主权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晓华.社区照顾模式与我国养老方式选择[J],理论学刊,2005-10,第10期.

[2]杨宏伟,汪文涛.失独家庭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3]王莲璀,城市失独家庭养老及长期照料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3-05.

[4]宋强玲,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民生,2013.

[5]俞美娟.我国社区思想教育的特殊对象——失独老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6月,第26卷第6期.

[6]苏珊.特斯特著;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7][9]吴玉韶主编.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姚金丹.社会工作增能视角下失独家庭的分析[J],社会工作,2013.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保障特困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出发点,按“政府扶持、社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打造“一个网络、(服务网络)两大中心、(街道指导中心、社区服务照料中心)三个基地、(培训基地、招募基地、康复基地)四支队伍”,(助老协会、微动力志愿者、社区义工、家政服务员)立足社区,做深服务,逐步建立起基本满足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需求的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享。

二、工作目标

2013年,整合改建原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指导建立5-1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到2014年,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基本形成,实现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标准规范化目标。

三、工作任务

1、建立完善网格化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体系。街道办事处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街道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各社区(居)成立以社区(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老龄工作的专职干事为副组长、义工代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负责开展对社区养老工作的具体落实。

2、培育规范市场化专业化家政服务体系。吸引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社会资源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围绕惠民生、扩消费、促就业的工作宗旨,以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促进城区家庭服务业发展为目标,引导培育有关家政服务企业延伸服务功能,向养老服务拓展,并组建服务种类多样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行业制度标准化的居家上门家政服务团队。

3、引导壮大新型社会化扶老助老服务团队。开展社会动员,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重点培育四个团队。一是助老协会。以各社区老年协会为依托,培育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助监督居家养老项目运作,服务对象审定、服务载体对接等工作;二是“微动力”志愿者。以街道微动力平台为依托,定期组织微动力志愿者上门开展助老志愿服务;三是社区义工队伍。定期组织开展社区义工的招募与培训,不断壮大义工队伍,搭建义工扶老助老活动平台;四是家政服务员及其他社会团队。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倡导“社会参与”,积极推行企业认购服务以及社会认养服务。

4、规范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机构。一是建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强化与残疾人庇护、社区医疗服务等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对全街道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工作的业务指导,提供区域内老年人修身养性、休闲康复的场地。中心总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分设综合照护区、健康理疗区、文娱特色区和工艺制作区等四大区块,医疗保健室、心理疏导室、托老休息室、法律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影视放映室、书画练习室、手工制作室、健身体操室和康复训练室等十个功能室。二是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条件成熟的社区要依托现有的星光老年之家、老年活动室等服务设施与场地,升级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要求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对尚未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社区(居)中的老人,纳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服务。

四、工作内容

1、服务对象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户籍在本街道范围内且实际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重点对象是孤老、特困老人、独居老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具体分以下五类:一是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60周岁及以上的失智失能老人;二是9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三是80-89周岁老人;四是80周岁以下独居(子女不在柯桥街道)且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经专业评估组织评估鉴定);五是其他有需要服务的老人。

2、服务方式

(1)采用“六个结合”。一是志愿者(义工)和专职队伍服务相结合;二是集体活动与个体关爱相结合;三是定点服务机构上门服务与社区参与相结合;四是日间托养与分散服务相结合;五是居家养老与居家养残相结合;六是政府购买服务与对个人购买服务补贴相结合。

(2)开展两类服务。对老年人分别提供“走出去”与“走上门”两类服务。以发放服务券的形式,由政府购买(补贴)相应的服务项目。对60周岁以上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失智失能老人补贴标准参照本县当年度重度残疾人托(安)养费用补助的100%、50%执行,已享受重度残疾人托(安)养政策的残疾人不列入养老服务补贴范围;9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申请购买养老服务补贴的,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对80-89周岁老人,个人自行购买养老服务的,政府给予50%补贴,最高补贴每人每月不超过150元;对子女不在柯桥街道的80周岁以下独居且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个人自行购买养老服务的,政府给予50%补贴,每人每月不超过150元;对其他有需要服务的老人,按照“个人为主、社会参与、市场让利”的原则,由相关服务机构及加盟企业提供低偿服务。

3、服务内容

(1)日间托养服务。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基地,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的日间托养服务,包括配送中餐及午休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休闲健身活动服务。

(2)生活照料服务。主要通过居家养老定点服务机构专业服务人员和社区义工力量,向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分散的上门服务,包括打扫卫生、陪同聊天读报等日常生活照顾和生活护理。

(3)保健康复服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设立老年人医疗康复保健站,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心理咨询,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并建立老年人医疗健康档案。

(4)文体娱乐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大学、知识讲座、文体活动、手工制作培训等服务。

(5)精神慰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谈心交流、定期看望、情感沟通等志愿服务。

4、服务队伍

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主要由社区居家养老专职工作者、微动力志愿者、社区义工、居家养老定点服务机构的家政服务人员或照料人员等组成。

五、工作步骤及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5月底前)。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启动有关硬件建设。街道及各社区(居)分别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居家养老工作的日常联络、协调、服务和监督。街道社事办具体负责居家养老工作的组织实施。

2、深入调查,加强对接(4月-5月)。各社区(居)对本辖区内五类老人,分别做好登记造册,尤其是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做好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其次做好补贴服务对象的前期摸排调查,掌握需求。完成与定点服务机构的业务对接,指导协助定点机构加强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

3、加大宣传,营造氛围(5月底前)。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公开信、小喇叭等形式,多渠道宣传有关居家养老的政策与意义,让老年人个个知晓政策,人人熟知内容,完成老年人参加服务的自主申请,完成相关服务对象的评估确定。积极引导社会个体参与相关服务项目,营造深厚的助老扶老氛围。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3

论文关键词:社区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3.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社区养老模式满足各方面养老需要的功能载体可以是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的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老年人在这样的养老环境中更可能获得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满足。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中,家庭是主要的养老载体’一旦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居住条件好、子女照料较周到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是社区养老;而居住条件差、子女照顾不好或是失去亲人的老人,由社区向他(她)提供具有家庭氛围的养老住所也应归属于社区养老的模式;另有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老人,不愿麻烦或“连累”子女、亲人,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愿意住在设施良好的社区老年公寓中摆脱家务牵累、休闲养性、安度晚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社区养老方式。本着社区养老模式以老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应尊重老年人自身的意见,根据老年人的价值观、自主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某种养老方式的择取不必固守不变,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从根本意义上应该确定的是,社区养老模式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条件的社会环境。

4.社区养老模式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社区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1996年,美国人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十七分之一,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800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1.6倍。在上海,造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10万元左右,一个2、3百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2、3千万元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

三、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社区养老保障缺乏系统性,根据国外的经验,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方案的实施,都是有中央和地方的密切配合,总会有相关的法律与制度的先行出台,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和方案才会顺利地推行和实施,我国的社区养老保障还没有形成一种服务体系,还只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另外社区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自主权,目前的社区仅是充当着政府管理居民的中介。

其次,对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资金筹集方式各不相同,资金的来源不明确。大部分社区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街道每年有限的拨款,但资金很少用于老年服务,资金也不是专门拨给老年人的,在平等社区接受的退休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破产企业,对于这些退休人员,其生活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补助,属于社会福利,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另外社区中虽设立了募捐箱,很少有人捐款,即使是募捐到了资金,也要由社区上交给街道。

再次,对社区养老的准备不足,这主要包括:在认识方面,一是主管方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其还没有完全了解社区养老的含义,没有将社区与养老真正地结合起来,对民众缺乏必要的宣传,社区仅是一个自治组织,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的养老院负责,而一般养老院是要收费的,社区派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政策方向,作为养老院与政府联系的桥梁而己,二是群众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很多人对社区养老的概念感到陌生;在组织管理方面,既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和实施的部门,组织乏力、制度缺失,很多社区对辖区内的老年人缺乏统计与了解,对于接受的退休人员也只是对其来去负责登记而己;在基础设施方面,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生活服务、健康维护、老年文化、娱乐健身、家庭照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满足,很多社区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例如平等社区虽然拥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活动室,但室内缺乏活动设施,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也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为老年人提供的单独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场所及设施。

四、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建议

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国家还无力包办老年服务事业,也不可能指望完全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因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针对目前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设计予以改善。

1.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

1.1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为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妥善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社区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社区广播中或在各小区的宣传窗中多增添一些关于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栏目和真实的事例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2“激活”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这里的“社台交往”指广义的老年人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就业、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凡是涉及“交往”的活动。老年人口可以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增强运动,或者通过交往和运动寻求新的平衡,社会交往是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长健康期的得力之举。社区应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引导,并注意发挥老年人自身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1.3培养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认同感和服务资源利用的自主性。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受惠老年群体的认可。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社区,使老年人形成一定的社区责任感。同时,要帮助老年人充分了解社区为老服务,使他们能切实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更如有效地利用好社区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2.加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一个完整、充实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人员配置应由正规照顾人员与非正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应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综合福利服务。

2.1做好老年人家属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社区服务的开展离不开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基础性支持。一般来讲,老年人的配偶和子女是老年人最熟悉和最愿意依赖的人,且他们也最了解自己家中的老年人。因此,首先要对老年人的家属进行简单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并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尽自己所能,关心自己家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积极支持老年人利用好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

2.2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应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老年工作,并引入其他各行业的人员从事社区老年管理工作。同时吸纳更多的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进入社区为老服务行业,对他们开展正规的专业化培训,培养他们对为老服务事业的正确态度,加强对老年人特点的了解,理论和实物操作均合格后发给其为老服务专业资格证书产.在手式上中煎产可安排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效果和老年人的反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资格认定。加强反馈监督制度的执行,杜绝形式主义。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呼吁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助与配合,共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2.3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

居家养孝的社区平务再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通过组织成“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等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福利服务。也可以鼓励健康的低龄老年人组建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等其他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增进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3-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业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社区服务杂乱无序的状态,必须坚持规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建立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社区服务建设体制。实行行业准人和认证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美国前老年学会主席舒尔茨在谈到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时总结了以下几点:

3.1开展社区的上门服务与邻里互助让长期照顾老人的家庭和亲属有喘息的机会;

3.2由社区成立托老所和老人俱乐部等组织;

3.3对老人的亲属提供培训,传授照顾的技巧与技能;

3.4组织受到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给照顾老人的家庭以指导。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4

关键词:居家养;现状;理论;批判性

前言:我国自1999年就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的阶段,“未富先老”是我国独特的国情。我国的养老模式发展经过一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办养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政府和家庭承担养老服务阶段;2000年至今,政府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阶段,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多种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并对养老服务需求内容进行评估,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被逐渐衍生、运用。关于居家养老目前的研究现状非常的丰富,在相关的期刊网站上有大量从居家养老的发展路径、理论以及问题进行讨论的文献。对居家养老的概念定义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袁缉辉将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入院养老的比较,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是以养老资金来源不同而言。鞠秋锦等人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陈大亚认为“所谓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张卫东认为:“居家养老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条件的社会环境。”陈友华认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为弥补家庭养老服务能力不足而出现的,因而是家庭养老服务能力不足时的补充“居家养老”+“社区照料”实际上具有把养老院搬回家的部分功能。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本文对居家养老的概念定义: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的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物质援助、医疗保障、精神支持等相关的服务,为老年人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

二、居家养老发展的必要性、现状

(一)居家养老发展的必要性

居家养老是目前社会养老模式中应用最多,最符合国情的,有其现实的意义和实施的必要性,不同的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解,看到社会福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从社会福利角度:张奇林等人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是“福利多元化”在老年人福利领域的体现他认为居家养老就是福利最大化的一种方式,将社区资源、政府资源以及相关非正式资源整合连接,既利用多方资源来共同养老同时还能扩大就业,兼具人文情怀和效益理念。2、从我国老年人口特点角度:冯晓娟认为居家养老实施的必要性主要是“在中国的老龄化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高龄人口比重增长快、老年群体经济状况差等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并坚持以福利性为基础和市场化为导向。”在面对中国的现实国情和老龄人口的现状下,我们需要有种方式利用政府、市场、社会以及家庭相结合,共同的面对养老问题。3、从我国家庭结构功能变化的角度来看:核心家庭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将面临较大的压力,这种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传统家庭养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家庭养老被迫逐渐地向社会化过渡。自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4+2+1”模式,在这种现状下,家庭的养老压力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外移,这需要政府和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居家养老的研究现状

1、从理论层面

居家养老的发展融合了老年社会学以及老年社会工作以及社会保障等相关内容作为其基本的理论支撑。丁建定认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适度普惠型福利理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其从三个理论视角出发,描述居家养老实施的可行性以及专业性。适度普惠福利理论对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完善具有指导意义。它将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与老年福利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发展和完善公平性和适度性;应该将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政府通过建立居家养老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持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福利多元主义告诉我们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在内的社会养老服务并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全面发展养老服务需要国家、市场与家庭与社会多方共同做出努力。

2、从实务层面

在当下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社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下,我国的养老问题需要整合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在面对老年群体的经济基础、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等不同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一概而论。从经济角度出发,我们居家养老服务有无偿和低偿两种服务方式;从服务人群来看,我们服务对象有高龄独居老人、丧偶老人、失独老人、空巢老人等等不同的情况。这些因素也决定着我国居家养老的服务运作模式。

由于各地经济发发展水平、社会管理的基础和地方政府执政理念不同,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与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例如宁波海曙区模式是“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模式,南京鼓楼区模式是“政府、社会组织、民办养老机构以及社区”,苏州沧浪区模式是“政府、社会组织、商业企业、社区”,依托的主体不同决定其运作机制和制作效率的差异。在这些运作模式下的养老服务中,服务人群本身就是特定的人群,这中间就存在着服务资源连接的不对等的情况。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同的区域服务供给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以上三个典型的养老模式结合多方的优势同实现养老目标。

在服务供给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常会面临对老年群体的评估,而传统老年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自身状况或所处环境的描述会习惯性地用“处于风险之中”、“依赖性”或“年老体弱”等较为负面带有刻板印象的词汇并以此来决定其可获得的社会服务。这体现了一种以风险为导向的评估理念,风险成了评定服务使用者是否具备资格的核心指标,并未考虑到其作为个体、公民所能公平享有的权利。我们在实务过程中,首先将老年群体进行标签化定义,在为老年人提供的实务服务就存在着严重的差异,供需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匹配的情况。我们在实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现实情况更加复杂多变,从不同的视角中我们对待问题的角度以及现实后果都有着不同的体现。大多数研究者从优势视角、增能理论来看待老年群体,而我们在实务中,这些方法理论需要更多的与实践相结合,与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相链接,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总结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社会政府、各界都对如何养老、如何防老等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居家养老作为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养老模式,被各地实践应用。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会看到这中间所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和实务工作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服务提供方面,服务提供方人员配比存在严重的不足,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流动性较大。当下实施居家养老是以日托等机构为主要开展方式,其中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和能力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大多数是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返聘而来的,为老年人提供的是养老环境而非专业化的服务。

在服务资源的连接上,资金来源大多依靠政府,使得在服务实施上面存在很大的限制。当前我们在社会服务、社会保障领域大部分还是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造成活动实施都会处于被动的状态。社会组织需要学会自我盈利、自我销售,只有真正做到将社会组织变为社会企业之后,才能更好的实施社会服务。

最后,当前我们所言的居家养老更多的是说城镇居民的居家养老,更具体一点可以说是一线城市的居家养老,中间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差别。这不仅仅是服务供给的差异,还有很大程度上是养老观念的转变。在服务供给上,不同区域现实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不同,但是养老观念的转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居家养老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我们在实务过程中会很容易将其偏离社会工作的实务轨迹。在当下实务工作中,我们需要注入大量专业的社工人才,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大亚.家庭养老问题探讨[J].研究与探讨,1998.

[2]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4.

[3]冯晓娟.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2.4.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5

关键词:社区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世纪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世纪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社区养老模式满足各方面养老需要的功能载体可以是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的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老年人在这样的养老环境中更可能获得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满足。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中,家庭是主要的养老载体’一旦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居住条件好、子女照料较周到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是社区养老;而居住条件差、子女照顾不好或是失去亲人的老人,由社区向他(她)提供具有家庭氛围的

   

养老住所也应归属于社区养老的模式;另有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老人,不愿麻烦或“连累”子女、亲人,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愿意住在设施良好的社区老年公寓中摆脱家务牵累、休闲养性、安度晚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社区养老方式。本着社区养老模式以老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应尊重老年人自身的意见,根据老年人的价值观、自主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某种养老方式的择取不必固守不变,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从根本意义上应该确定的是,社区养老模式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条件的社会环境。

.社区养老模式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社区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年,美国人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十七分之一,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倍。在上海,造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万元左右,一个、百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千万元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

三、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社区养老保障缺乏系统性,根据国外的经验,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方案的实施,都是有中央和地方的密切配合,总会有相关的法律与制度的先行出台,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和方案才会顺利地推行和实施,我国的社区养老保障还没有形成一种服务体系,还只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另外社区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自主权,目前的社区仅是充当着政府管理居民的中介。

其次,对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资金筹集方式各不相同,资金的来源不明确。大部分社区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街道每年有限的拨款,但资金很少用于老年服务,资金也不是专门拨给老年人的,在平等社区接受的退休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破产企业,对于这些退休人员,其生活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补助,属于社会福利,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另外社区中虽设立了募捐箱,很少有人捐款,即使是募捐到了资金,也要由社区上交给街道。

再次,对社区养老的准备不足,这主要包括:在认识方面,一是主管方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其还没有完全了解社区养老的含义,没有将社区与养老真正地结合起来,对民众缺乏必要的宣传,社区仅是一个自治组织,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的养老院负责,而一般养老院是要收费的,社区派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政策方向,作为养老院与政府联系的桥梁而己,二是群众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很多人对社区养老的概念感到陌生;在组织管理方面,既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和实施的部门,组织乏力、制度缺失,很多社区对辖区内的老年人缺乏统计与了解,对于接受的退休人员也只是对其来去负责登记而己;在基础设施方面,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生活服务、健康维护、老年文化、娱乐健身、家庭照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满足,很多社区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例如平等社区虽然拥有一个平方米的活动室,但室内缺乏活动设施,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也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为老年人提供的单独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场所及设施。

四、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建议

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国家还无力包办老年服务事业,也不可能指望完全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因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针对目前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设计予以改善。

.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

.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为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妥善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社区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社区广播中或在各小区的宣传窗中多增添一些关于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栏目和真实的事例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激活”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这里的“社台交往”指广义的老年人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就业、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凡是涉及“交往”的活动。老年人口可以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增强运动,或者通过交往和运动寻求新的平衡,社会交往是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长健康期的得力之举。社区应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引导,并注意发挥老年人自身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6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居家养老服务综述

国际通用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新标准是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那么表明这个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人中总数的13.3%,已经超越老龄化国际标准,进入老龄化社会行列。”根据相关统计预测,到2050年,全国老龄人口将会达到4.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0%,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近9000万人,占老龄人口的22%。老年人口的增加,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机构养老由于运行成本高、总体数量少、服务形式单一等原因也难以满足养老的多样化需求,急需探索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我国现实养老问题的重要选择。

“所谓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有效补充与模式更新。”“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是指非营利组织依法通过相应途径,并以多种方式,参与居家养老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从而增加社会和公众养老服务的行为。”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可以弥补政府失灵,提供多元服务;二是弥补契约失灵,完善养老体系;三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四是整合社会资源,提升福利水平。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不同形式的非营利组织和服务团体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正在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并逐渐发展壮大。

一、国外相关研究

在国外,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实践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奉行自由主义,对社会和经济有限的干预,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成为社会保障的有效补充,非营利组织参与的实践得到快速的发展,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的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成为治愈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这一段时间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活动趋于平淡。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福利危机,“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使得政府不堪重负,无法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服务需求,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的不足和缺陷。

(一)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

政府/市场失灵理论。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首先提出了政府/市场失灵理论,为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物品提供奠定了的理论基础。韦斯布罗德利用需求—供给传统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解释非营利部门的存在。在他看来,政府、市场、非营利部门是满足个人需求的手段,这三者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具有相互的替代性。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了对非营利部门的需求。

契约失灵理论。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亨利·汉斯曼1980年提出的理论。契约失灵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仅仅依据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难以防止生产者坑害消费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契约失灵无法靠市场自行解决,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会选择依靠市场之外的一些组织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如非营利组织,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受非分配性原则约束,不能将所得利益在组织成员中进行分配,只能用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非分配性约束原则使得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故意提高价格或降低质量的可能性不高,抑制了一些市场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志愿失灵理论。美国著名公共管理专家萨拉蒙教授提出来的。萨拉蒙指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营利组织一样有其局限性,也会产生失灵,即“志愿失灵”,这也是非营利组织自身所固有的缺陷。非营利组织的弱点恰好是政府组织的优势,政府因其掌握着全社会的资源,能够通过立法、运用民主政治程序等方式较好地克服非营利部门的缺陷;而非营利部门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或者较小范围内的服务等优势。所以,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各自组织特征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性,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之间应建立起合作关系。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福利多元主义主张政府不是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社会福利应由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家庭和社区共同负担。政府角色转变为政策规范的制定者、服务的购买者、管理的仲裁者,政府应加强与其他服务主体的合作,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公民多样化的福利服务需求。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参与和分权。

(二)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

国外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经验,养老服务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统一主义福利模式,以英国等福利国家为主要代表,注重通过机构为全体国民提供养老服务;二是新自由主义福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注重在养老服务中强调自立和互助,注重引入市场机制,从而减少政府的责任;三是政府主导的合作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强调政府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配合,政府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和微观渗透的功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多元化模式是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非营利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居家养老的发展带来很多启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确保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家庭照顾者的服务、扩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专业的社工人才队伍等。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一)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性探索。1998年,北京、上海、大连等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进行了居家养老的尝试。2000年,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倡议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福利设施,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民众对社会福利的需求。2001年,全国社区实施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旨在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多样的福利服务,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人福利网络。2006年,我国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2008年,民政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广居家养老模式。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在上海市静安去、杭州市上城区、南京市鼓楼区、宁波市海曙区、青岛市市南区和大连市沙河口区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经验借鉴。他们的成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全方位覆盖。二是服务对象相同,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特困、独居、失能老人、有特殊贡献和百岁高龄老人为服务重点。三是服务供给的方式主要是由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服务,政府直接将资金拨付给非营利组织,或采用居家养老服务券和代币券等两种方式。四是提供服务的内容相似,主要集中在日间照料、爱心助老、上门服务等。

(二)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研究的成果

国内学者对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理论和现实需要论证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二是从参与环境条件和参与的优势等方面论证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可行性;三是从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服务、非营利组织直接提供等方式论证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途径;四是从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的错位和越位、非营利组织自身管理的缺陷等方面论证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的障碍和困境。

国内学者对养老服务的研究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供给主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对服务方式的研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能应对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机构养老的局限,更能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在服务供给主体研究上,邓国胜、穆光宗等学者指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主流应该是政府、营利机构、家庭、非营利机构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和社会助老相结合,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国内学者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唐咏、徐永德等学者指出非营利组织在养老服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⑥贾西津主要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角度分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部分学者选取典型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如周珺仪以北京市F社区为例、付裕以郑州市金水区金夕阳托老站为例、李敏以江西省为例、徐峰以南京玄武区为例、吴春以济南市洪家楼街道为例、唐东霞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对非营利组织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实际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参与的方式、参与的困境和出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7

选择并发展适宜的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通过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模式进行探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今我国的养老政策,比较各种模式的利与弊,从而得到借鉴以完善现有的模式,为给老人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服务创造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我国“未富先老”的情形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人口老龄化。

顾名思义,即社会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了一定数值,并持续增高。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数据显示,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

(二)养老模式。

对于笼统的养老模式概念,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文章指出,“养老模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二、曹宅镇概况及人口现状

(一)曹宅镇概况。

曹宅镇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地处金义经济走廊的中心位置,素有“柑橘之乡”、“建材基地”之称,资源丰富,经济繁荣,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原金华县四大重镇之一。近年来,工业以乳制品、酿造、仿红木家具、建材等为主导行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农业以柑桔、葡萄、特种养殖为特色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经济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其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也较有代表性。

(二)曹宅镇人口现状。

曹宅镇现有人口4.3万,老年人口8041人,占总人口的18.7%。根据国际上通用标?剩?无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2013年以来,曹宅镇以“保基本、全覆盖、可持续”为主要思路,积极探索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新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来说,曹宅镇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已发展出一套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浅析四种主要养老模式

(一)留守养老模式。

1.留守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留守”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算陌生。本文所指的“留守养老”,即不接受社区的实质性服务,仅接受国家的基础养老金以及村委会所提供的65元到80元不等的补贴,孤身一人居住在家庭中,老人自己负责日常生活的养老方式。

2.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原因。

第一,老人自身原因。受传统文化影响,他们选择自己在家颐养天年,不愿意外出。或是认为自己仍然有独自生活的能力,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第二,子女问题。一是子女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自然而然必须得一个人生活;二是家庭中的子女长期外出务工、求学,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家中照顾老人;三是老人原本未生育子女或是子女已经去世,老人膝下无子无女。

3.实行留守养老模式的利弊。

这种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老人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在这种模式下生活的老人,大多性情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时,大部分老人的居住地条件不良,家中摆设简陋、环境较差。此外,老人的存在感较弱,假如发生了意外,外人发现并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较小。

(二)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不同于留守养老模式。留守养老模式下的老人是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有种“自生自灭”的意味。而在居家养老模式下,老人的日常生活都有其他人的帮助,老人并不需要自己负责衣食住行等。

1.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

(1)居家式外出养老概况及其特点。

居家式外出养老和外出式居家养老是同一个概念。其核心是“居家”。但是这里的“家”并不是老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而是老人养老所居住的家庭。包括赡养老人的子女居住地,或是有偿照顾老人的家政服务人员的居住地。这也意味着老人并不是在自己的家中终老。

(2)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

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几乎是中华文化传统,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老人由于自身观念原因,不愿意在养老院居住,在家中养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第三,无论是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在照顾老人起居方面,相对于老人独自生活时方便。

(3)实行居家式外出养老模式的利弊。

老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无疑传承了子女应尽“孝道”的传统,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所提倡的美德,很大程度上弘扬了社会公德。同时,老人不论是与子女还是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在一起,内心的孤独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共享天伦之乐。而老人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受到重视,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此外,也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一部分财政支出转移到了子女身上。

随着上世纪末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模式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由子女负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会加重中青年的生活负担。同时,子女与老人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2.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

居家式社区养老与居家式外出养老存在明显的区别。居家式外出养老更多地把对供养老人的负担转移到老人子女身上,而居家式社区养老强调了家庭照料和社区服务的结合。这种模式得到了范围越来越大的推广。

(1)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得到了极大推广,越来越多的民政部门倾向于发展此种模式。居家式社区养老是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由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或村委进行辅助,雇佣专业人员对老人的生活起居予以照顾的养老模式。它结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一种比较有综合优势的养老模式。数据显示,曹宅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伙食费仅2元至4元。

(2)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原因。

可以说,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是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断磨合中产生的。首先,传统的居家养老给老人的子女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工作之余照顾老人起居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机构养老所需费用极大,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每个月的养老支出会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许多家庭都负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两种模式缺点的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3)实行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的利弊。

不难看出,居家式社区养老模式在目前所实行的养老模式中具有优势地位。它既避免了留守养老的老人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又避免了子女因经济支出过大的压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府对养老机构建设的财政支出,减轻了财政负担。

但是,这种模式的实行也是有其缺点的。根据曹宅镇居家养老中心各季度就餐人员名单显示,2014年底,曹宅镇就餐老人为991人。但是到了2015底,就餐人数反而减少至931人。有不少老人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所提供的饭菜并不是很合口味。同时,也有部分老人子女对社区养老存在顾虑。

(三)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模式明显不同于居家养老模式。此种模式强调的是将老人集中起来一起生活,提供生活帮助,以满足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在此种养老模式下,养老机构并不是无偿照顾老人,需要老人自己或是老人的监护人支付一定费用。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

(1)机构(公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公办)养老模式即集中养老模式,由有关部门负责建设、维护敬老院基础设施。而曹宅镇所属的金东区,下辖的每个乡镇或街道都建有一所敬老院。曹宅镇敬老院位于?蛭鞔澹?内设有老人宿舍、食堂、开水房以及浴室,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根据对曹宅镇敬老院的实地调查,大部分居住在这的老人,都是无子无女,仅靠国家补贴和村委补助,或者退休工资维持日常生活。少部分由于子女长期在外,或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家庭情况也不是很富裕。此外,民政局对特困的“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也是将其安置在敬老院。

(3)实行机构(公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相对于留守养老的老人,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情绪状态明显开朗很多。有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结伴出游,身心得到舒展。

在实行公办的机构养老模式中,有关部门既要负责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日常安全,又要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大大加重了政府财政的负担。对投入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2.机构(民办)养老模式。

(1)机构(民办)养老模式概况及其特点。

机构养老模式中,民办与公办存在一定差别。机构(民办)养老模式,即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利用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由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具有回报性,在服务水平更高的同时,费用相对于公办养老机构也高很多。

(2)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居高不下。曹宅镇敬老院已达到饱和状态,在进行扩建之前显然不能容纳更多的老年人。而敬老院的扩建,意味着政府需要负担更繁重的财政支出。同时,一些富裕家庭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又对公办敬老院的服务水平存在一定顾虑。民办养老机构的兴起无疑能解决燃眉之急。

(3)实行机构(民办)养老模式的利弊。

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能够满足社会养老多样性、多层性需求,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提高老人服务水平,打消老人子女顾虑。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养老模式。

民办养老机构以私人经营为主,服务人员层次不一,特别是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毒保姆”事件,给老人的安全造成了隐患。此外,高额的费用也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

四、实行养老模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养老方面。

一是留守老人数量庞大,民政部门和村委无法将关心落实到每位老人身上。二是留守老人居住地较为分散,管理工作较为困难。三是留守老人与外界沟通较少,突发状况频繁发生且不可避免。

(二)居家式外出养老方面。

一是存在子女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老人无法受到良好的照顾。二是老人外出居住并未告知有关部门,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三)居家式社区养老方面。

由于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量大面广,村情不一,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不够重视,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二是炊事员队伍不稳定,调整面过大;三是少数村资金管理不规范,不按规定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运行成本过高,集体经济压力较大;四是部分老人难沟通、难管理。同时,居家式社区养老服务种类较少,注重老人的衣食住行,偏重于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却对老人的心理状态疏于关心。

(四)机构(公办)养老方面。

一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由于历史原因,敬老院建设用地手续不规范,土地权证和房产证明无法办理。二是功能不完善,敬老院以居养型为主,护理功能缺乏,不能满足特困老人多样性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管理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现有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退居二线的村干部担任,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并没有经过专门的系统培训,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四是专业护理人员招聘难,受职业观念、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招聘从大专院校毕业、具有专业职称的护理人员难度很大。

(五)机构(民办)养老方面。

一是民间资本新建养老机构建设用地落实难,虽然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政策,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及《浙江省养老服务促进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地指标的影响,新建养老机构用地难落实。二是民间资本利用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兴办养老机构政策法规上都是明确鼓励支持的,但在具体落实上,相关部门操作规程不明确、效率不高,存在“事难办”的现象。三是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期长、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投资者问得多、落实少,投资比较谨慎。

五、现行养老模式的完善

(一)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成果。

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指导、规范管理,保障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运行,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的需求作用。通过督查考核、强化管理,适当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开展标准化建设等方法保障规范运行,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综合服务水平。

(二)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充分发挥敬老院的托底作用。

敬老院要协调好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加大整改力度,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保障安全运行。通过改造设施,提升功能,优化服务,促进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探索通过与卫生部门的资源融合、引入专业的管理服务团队等路径,把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综合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在承担好特困供养、兜底作用的同时,发挥更好的社会养老服务。

(三)优化服务,加快民?k养老机构项目落地。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做好工作衔接、协调,对于已经名称预登记的申办单位,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争取项目早落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养老工作。同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企业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

(四)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8

《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网上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拟给予独生子女每年累计不低于3天的照料假,照料期间工资待遇福利待遇不变。

独生子女假/

父母年满60岁患病住院可请

《条例(修订草案)》分九章,其中分章节对老年人家庭赡养与抚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参与社会发展作具体规定。需要明确的是,《条例(修订草案)》中的“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人。

有关独生子女假的规定是全文最大的亮点,规定明确“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低于3天的照料假,照料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父母年满60岁和患病住院治疗成为独生子女假生效的并存前提条件。

此外,探亲假的规定也在《条例(修订草案)》中出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记者从《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第3条规定中看到,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20天。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特别规定/

每年10月为四川“敬老月”

《条例(修订草案)》强化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甚至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各级社会福利公益金中的本级留成,应当按照不少于50%的比例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条例(修订草案)》特别规定,每年10月为四川“敬老月”。

《条例(修订草案)》对老年人的社会优待有细致要求,比如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要设立不低于坐席数1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港口客运站、飞机场的候车(船、机)室应当设置老年人专用座椅;全省各级各类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国有或国家投资为主体的公园,向老年人免费开放。

养老机构/

擅自暂停或终止服务最高罚3万

如何用法律保护老年人权益,是《条例(修订草案)》中不容忽视的重点。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赡养人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不得因老年人离婚、再婚而索取、隐匿、扣押老年人财产和证件,不得限制老年人的居住权利。

《条例(修订草案)》对养老机构也有要求,如果配备人员的资格不符合规定,或者利用养老机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与养老服务宗旨无关的活动,或者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或者擅自暂停或者终止服务,以上任一行为情节严重,则面临处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的处罚。

以下是修订草案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老年人权益保障及相关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三条老年人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本省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五条建立多层次的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体系,逐步提高老年人的优待水平。

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列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

老龄事业经费应当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建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化程度相适应的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社会福利公益金中的本级留成,应当按照不少于50%的比例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老年人口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的年度监测统计与信息制度。

第六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民政部门,承担日常工作,配备必要工作人员和经费。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确定人员负责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条件。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每年10月为本省“敬老月”。

鼓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老年人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表彰敬老、养老、助老的好子女、好家庭等先进典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第八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社会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发展老年人和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对其工作给予指导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必要经费。

第九条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展涉老法律、法规宣传,定期刊播敬老、养老、助老公益广告。各类学校应当将敬老、养老、助老和维护老年人权益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第二章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条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老年人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均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老年人的子女死亡或者其子女无能力赡养,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情况应纳入公民诚信体系建设内容。

第十一条老年人与其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第十二条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或赡养人无能力赡养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应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扶养义务。

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一次性给付赡养费、老年人离婚或再婚等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因长时间外出等原因不能亲自履行赡养义务的,应当委托亲属等其他有能力的人代为照顾并妥善安排老年人生活。

赡养人不得违背老年人意愿将其与配偶分开赡养。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经济供养义务,保障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需求。对无经济收入或者经济困难并与赡养人分开居住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按期给付赡养费、提供必需的生活物品。

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履行生活照料义务。对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和护理的责任,并提供医疗费用。赡养人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并按时支付所需费用。

第十六条赡养人应当履行精神慰藉义务。应尊重、保障老年人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方面的合理需求。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或者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关心、问候老年人,妥善安排老年人生活。

赡养人应定期探望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对较长时间未探望老年人的赡养人,应老年人要求,养老机构应当协助联系赡养人,或者向赡养人所在用人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反映,由其督促探望。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第十七条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与村(居)民委员会、养老服务机构等组织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自然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以房养老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养老协议。

第十九条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

赡养人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不得因老年人离婚、再婚而索取、隐匿、扣押老年人财产和证件,不得限制老年人的居住权利。

提倡再婚老年人对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进行公证或者书面约定。

第二十条老年人对个人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赡养人不得侵犯老年人财产权益。

有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或者其他亲属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老年人依法以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或者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等行为,赡养人不得干涉。

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依法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

第二十一条赡养人有保证老年人居住和改善居住条件的义务。赡养人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与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共同购买、建造的房屋,以及拆迁、改建住房含老年人份额的,老年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所有权。调换、拆迁、改建共有房屋时,应当优先满足老年人选择住房的合理要求。

居住老年人房屋的成年子女以及其他亲属,老年人不同意其继续和自己居住的,应当迁出。

第二十二条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村(居)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医疗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发现老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老年人遭受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老年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在其无法申请时,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村(居)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十三条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经老年人住所地村(居)民委员会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与近亲属或者其他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或者组织以书面形式签订监护协议,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无监护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老年人住所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担任。

第二十四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老年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在被监护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承担维护其合法权益、照顾其生活等监护责任。监护人应当保障并协助其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被监护老年人能够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老年人权益行为的,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村(居)民委员会、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和为老年人服务社会组织、民政部门等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第三章社会保障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

特困供养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全额或者定额代缴。

依法鉴定为三级以上伤残独生子女或死亡且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补贴。

第二十六条逐步扩大老年人常用药品和医疗康复项目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减轻老年人的医疗康复负担;完善社区用药政策,建立慢性病患者长处方等机制,满足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用药需求。

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全省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以及本省内跨地区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的资金保障体系、长期照护服务提供体系、政府长期照护服务监管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针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人身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业务。

第二十八条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适时提高养老金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金省级统筹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关系全省转移接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第二十九条全省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逐步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和经济困难且生活长期不能自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津补贴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领取津补贴的老年人进行核实。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将独生子女家庭或者符合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扶助范围。

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60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低于3天的照料假,照料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依法鉴定为三级以上伤残独生子女或死亡且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老年人发放特别扶助金,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予以调整。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困难老年人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

特困供养老年人,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供养标准由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并适时公布。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和因灾因病、流浪乞讨或者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生活无着老年人,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照规定给予生活救助。

特困供养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老年人或者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困难老年人,由民政部门依照规定给予医疗救助。

第三十三条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照料提供条件。

第三十四条建立老年人省内异地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第三十五条逐步建立健全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老年人家庭户,提供保障性住房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在实施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时,应当优先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户进行改造。

老年人的产权房被征收、征用,需要安置的,有关部门应当照顾其优先选择楼层。

第三十六条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资助养老事业,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支持。

第四章社会服务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制订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应当根据本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养老需求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第三十八条新建居住区的养老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小区没有养老服务设施或者现有设施未达到配建指标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达到养老设施配建标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和完善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支撑;

(二)建立与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完善与居家社区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统筹规划、按标准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五)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六)制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和信息网络建设;

(七)鼓励志愿者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行老年人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探索建立为老年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第四十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投资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下列服务:

(一)建立健康档案,按照有关规定提供定期免费体检和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提供疾病预防、伤害预防、自救及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康复服务指导、家庭病床等延伸性医疗服务,推广中医药健康养老知识以及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服务;

(三)提供优先就诊和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等服务;

(四)根据需要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社会资源,制定鼓励政策,扶持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和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建设。引导农村地区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优先建设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的公共场所和设施,优先用于养老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和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给予运营补贴,并建立增长机制。

第四十二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简化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设立养老机构的审批手续。

第四十三条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设立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再向辖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设立许可。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

第四十四条促进医养结合,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院、康复院、医务室等医疗卫生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社区老年照料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

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定点范围。

第四十五条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以租赁或者出让等有偿方式优先保障供应。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终止或迁移并完善相关手续后,利用其场所设施开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办理协议出让、租赁土地手续,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分割转让和转租,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擅自改变用途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9

一、重要意义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任务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市社区普遍展开,同时积极向农村社区推进。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社区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社区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资源,力争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3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

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坚持依托社区。在社区层面普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和服务队伍,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坚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区人文环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适应,循序渐进,稳步推开;坚持社会化方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制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本地城乡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规划,并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各级政府应转变职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大投入,研究制定“民办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各级政府要统筹考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问题,合理配置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可针对性地设立专项资金,开设资助项目,探索适应当地特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三)贯彻落实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院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对各类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四)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按照当地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协同各个部门,整合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乡镇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等基础设施,大力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接受服务和参加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包护,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

(五)加强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要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认真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同时,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

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紧密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实行,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对符合条件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要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六)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按照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对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都要尽可能交给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规范管理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

居家养老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居家养老;政府主导;人口老龄化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在2008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回良玉强调,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989亿人,占总人口的12%。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养老福利服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学者们对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机构养老模式进行了反思,在借鉴国外家居照料模式和继承中国养老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对养老福利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在新的形势下应运而生。而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是准公共产品,在中国现阶段完全由政府或市场提供都会导致其供给不足,准公共产品可以也应当借助政府、市场来共同提供,而市场上机构和个人的行为又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府的引导,所以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

一、政府主导居家养老的意义

(一)政府的主导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虽然理论界对服务型政府的界定并不一致,但大致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以公众为导向,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它既突出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又明确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服务公众,为公众、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政府职能转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实现途径,只有明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确定政府职能重心,合理调整政府管理权限,综合运用恰当的政府管理方式,才能保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政府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都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公共服务,就是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总称。它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居家养老“公共物品”的供给,并管理规范居家养老服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揽一切的状况。为此,政府应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三大转变:即在管理范围上,改变原来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在管理模式上,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转变为间接的以法律方法为主。

(二)政府的主导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反映了公共财政发展的方向

当代西方福利多元主义的相关理论表明,虽然政府的社会福利角色虽从过去的直接提供者变成了支持者,但政府是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础的力量这一点并没有改变。政府仍然是社会福利支出中最大的资金渠道,并对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政府购买是政府遵循市场的基本原则最有效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支出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也由一般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家政服务,延伸到日托服务、医疗护理、保健康复、文体娱乐、家政服务、法律服务、临终关怀等内容,并可按照老人自理程度和服务需求的不同,为老人购买不同项目的服务。

(三)政府的主导居家养老标志了政府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平的决心

穆光宗在《解析老年弱势群体》提出,老年人属于社会人口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的自然衰老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原因,不但使老年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受到限制,而且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也比较容易受到忽视。因此,政府主导推动的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不但是面向全社会老年人的服务,也是维护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职责使然。此外,政府主导居家养老服务一方面要体现服务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老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实施程度不同的服务保障;另一方面,居家养老也要体现普遍性,惠及到更多的老人,将有限的政府资金重点保障低保等有特殊困难的低收入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在财力允许时,再逐步扩大到更多的老年人,以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二、当前中国政府主导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居家养老管理体制落后,基层社区组织权责不相一致

民政部门在名义上承担了宏观管理的职责,但实际上各部门互相割裂,民政部门的综合协调效果不明显,各基层单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部门的作用难以形成合力,而是相互摩擦、相互制约、甚至对立。在微观层面上,社区责任无限度扩大,各居民委员会承担了政府“下放”的计划、规划、市容、卫生等诸多方面的管理权,但由于机构设置单一、社区组织建设不力,基层社区包括街道、居民委员会还是延续市、区政府帮手和政策落实机构的角色,而作为社区工作之一的老人工作也只能敷衍了事,难有显著的成效。

(二)居家养老工作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

街道一级的社区所需资金来源有以下渠道:街道自筹,政府拨款,社会援助。政府的有限投入,对居家养老工作的全面开展犹如“杯水车薪”。上级部门财政对社区投入的养老经费比例大小视经济情况而定。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对象,他们虽然有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但也仅能保障基本生活。同时,民政局用于居家养老的经费,筹集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社会福利的福利金,而社会福利的收入存在着不确定性,加之下面配套不到位,使得居家养老服务难有大的发展,难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居家养老设施缺乏

由于社区拥有可支配资源极其有限,以及管理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因素,难以满足社区居家养老的实际需要。此外,由于布局规划不合理、硬件设施不完备、宣传力度不够大等因素,现有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一些停招的幼儿园和小学、倒闭的企业厂房和商场馆所等闲置资源,由于受隶属关系制约,街道和社区无权整合调用。

(四)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素质不高,缺少专职专业人才

首先,社区管理人员缺乏为老服务的工作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手段。

其次,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其成员基本是“4050”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没有基本的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专业技能,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料理和家政服务,对精神护理、心理支持、情感慰藉方面的关注极少。

再次,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制度性规范,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而且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三、完善政府主导居家养老的对策

(一)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领导,把居家养老作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规划

2008年1月,全国老龄办等十部委发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密切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本地城乡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规划,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措施,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健康发展。

(二)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直接为其发展提供支持。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社会福利的支出应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0-20%,为了顺应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应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建立起对其整体的财政预算制度,保证其投入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相关联。

其次,资金支持还应包括政府提供的间接支持。如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的公益性捐款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再次,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基金福利,来增加社保基金。市民政局每年可发行1-2次专为居家养老筹集资金的福利,所得资金专门用于居家养老费用。

另外,还可用社保基金购买部分国债、投资股票市场所得增加额用于居家养老资金,以及建立居家养老基金,接授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为其筹集更多的资金。

(三)政府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

政府在应增加财政对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养老设施的建设力度,新建、更新和改造一批适合老年人需要、便于老年人使用、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福利服务设施。特别是应对民政、教育与卫生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将分散的、自发的和潜在的养老资源变为可调遣、可动员的资源。

(四)政府应从促进居家养老工作人员专业化

首先,居家养老应有少量的专职专业人员骨干。政府应培训一支业务精、素质好、热情为老年人服务的居家养老专职专业人员队伍。另外,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门每年可以从应届社会工作专业和医疗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通过考公务员的方式录取若干名,以流动的方式定期到各个社区举办“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借此提高养护员的心理和护理素质。教育部也将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老年学专业,为我们的养老事业输送人才。

其次,应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应结合社会工作者制度的建立紧密联系,抓紧开发社工岗位,吸引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专业化和志愿服务相结的服务队伍。

再次,部分低龄健康老人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老年人既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也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参与者和组织者。通过政府引导支持,社区建立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挖掘老年人自身的各种资源,把老年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相互服务,使一些低龄健康老人通过服务活动既能得到精神满足、获得生活乐趣的同时,又能切实解决居家养老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咏.居家养老的国内外研究回顾[J].社会工作,2007(2).

2、杨义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职能转变[J].理论与现代化,2007(5).

3、吴雅玲,张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7(11).

4、方秀云.社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

5、穆光宗.解析老年弱势群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5(3).

6、孙春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实现中国社会公正问题[J].管理科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