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7:35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1

关键字:大数据;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概念漂移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011-03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FlowminingalgorithmandResistanceConceptDriftSystemBasedonStormplatform

LUYuan-fu,penGtian-ci,JiKai-yang,tanHai-yu

(CollegeofComputerScience,nan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210046,China)

abstract:withtheriseofcloudcomputingandinternetofthings(Lot)technology,streamdatawidelyexistinallfieldsasanewmegadataform.thisarticleproposeastream-classifyingalgorithmandsystemorientedtobigdata,whichisbasedonDCp(DistributedComputingplatform).parallelizewindowsandCVFDtalgorithmarebothadopted.weuseaDCptotestwhetherthemutationconceptdrifthappenedindatastream,soastochangetheinflowofmodelingsampledataadaptively.theaccuracyandefficiencyofstreamdatamodelwillbeimprovedatlast.

Keywords:bigdata;datamining;classifyingalgorithm;conceptdrift

1背景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制造控制、无线通信网络、电子商务交易、金融信息监控等领域形成了高速、海量、动态的数据流,而有效的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流数据分类挖掘中,概念漂移是指流数据特性的改变使得目标分类模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针对流数据挖掘过程中的概念漂移问题,Hulten等人提出了概念自适应快速决策(Concept-adaptingVeryFastDecisiontree,CVFDt)算法[1]。CVFDt算法是一种扩展了VFDt算法用以解决概念漂移问题的高效算法,通过在原有的算法基础上改进添加滑动窗口使得建立决策树模型的数据流能够不断实现更新,从而保证在概念漂移的数据流中模型建立的准确率。

本文主要讨论研究了基于分布式实时计算系统StoRm平台的去概念漂移算法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流挖掘过程中,利用分布式平台的特点采用并行化窗口方案来检测数据流中是否发生概念漂移,并行化窗口bin-win根据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自适应调整窗口大小,从而自适应的改变建模样本数据的流入,提高了流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算法分析与实现

2.1CVFDt算法

2.1.1CVFDt算法的原理

概念自适应快速决策树(CVFDt)[2]是一种扩展了VFDt算法用以解决概念漂移问题的高效算法,具有类似VFDt的Ht树生成过程,在保持了VFD的速度和精度的前提下,能够处理样本产生过程中所出现的概念漂移问题[3]。CVFDt对样本维持一个滑动窗口,并能够动态改变窗口的大小。CVFDt算法过程包括CVFDtGrow过程、Forgetexample过程、Removeexample过程和CheckSplitValidity过程。算法主要思想是先根据当前的数据构建临时决策树,然后并不断地获取新的数据去优化已建立的决策树。若在某个时候出现了概念漂移,则算法会在出现漂移的节点上建立一个新的替代子树。当替代子树的分类效果优于当前的决策子树时,就直接取而代之。

2.1.2CVFDt算法抵抗概念漂移问题

概念漂移表示目标变量的统计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现象[4]。在流数据分类挖掘中,也指流数据特性的改变使得目标分类模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VFDt周期性的扫描Ht生成树的内部节点来检验原先的分裂节点是否依然是最优的分裂属性节点。当该节点发生了概念漂移,最优分裂属性节点已不再是原先的Xa。CVFDt算法会重新寻找最佳测试属性,新的属性不直接取代原有的测试属性,而是成为一个替代子树的根节点,并且依据该根节点建立替代子树。如果后继滑动窗口的样本在替代子树上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则替代子树便取代原先的决策树,以维持滑动窗口的样本和更新后的决策树的一致性。

2.2基于StoRm平台的CVFDt算法实现

2.2.1CVFDt并行化窗口抵抗概念漂移算法设计

本小节讨论以StoRm作为分布式实时计算平台,结合CVFDt流挖掘算法,解决数据流的概念漂移问题,从而提高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基于storm分布式平台的并行化窗口抵抗概念漂移方案,通过并行化窗口bin-win对数据流实时检测实现概念漂移抵抗[5-6],窗口调整流程图如图1所示。

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到并行化窗口根据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自适应调整窗口大小,当窗口检测数据流未发生概念漂移时,则增大窗口中的样本量,反之,则减小并行化窗口的大小,有利于较快的适应概念漂移。

其中,检测是否发生概念漂移模块,通过对Ht树中的非叶子节点的替代子树调用CheckSplitValidity函数,计算属性增益,从而判断是否发生概念漂移,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2CVFDt算法实现与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数据都是非平稳分布的,数据流根据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即发生了概念漂移[7]。CVFDt算法通过并行化窗口检测数据流是否发生概念漂移,窗口太大不能快速有效的抵抗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窗口太小影响模型建立的时间和模型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在建立决策树模型时检测到概念漂移,则减小窗口的大小。当数据流稳定时,则增大窗口的大小,从而有效建立准确的决策树模型。

3系统实现

3.1系统总体架构

CVFDt算法在StoRm平台上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并行化实现,一种是结合随机森林的实现,该抵抗概念漂移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垂直并行化的实现方式。系统包括三大模块:并行化窗口模块、抵抗概念漂移模块、决策树建立更新模块。系统整体框架如图4所示。

3.2系统界面

抵抗概念漂移流分类挖掘系统参数设置界面如图5所示,用户输入训练样本、更新样本、测试样本以及样本所在文件的具体地址。点击确定之后传输相应参数,CVFDt算法执行结束之后,弹出该算法挖掘结果显示窗口,姐main如图6所示,结果展示界面输出当前决策树以及其评价结果,以及未分类样本的标记结果[8]。

4结束语

本文以分布式实时计算StoRm平台,设计并实现CVFDt算法,解决在流数据挖掘过程中出现的概念漂移现象,保证了流数据分类挖掘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CVFDt算法对样本数据维持一个滑动窗口,在新样本到达的时候更新节点上的统计信息,并在样本滑出窗口的时候肩上其对应的统计信息。StoRm平台保证算法能够提前预测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并实时更改窗口的大小,提高决策模型的准确性。

本文设计实现的算法与系统仅仅只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流会越来越大,并且会不断变化,这就影响到了决策模型的建立与改善,因此,如何设计准确的算法和平台来彻底解决流数据的概念漂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ultenG,SpencerL,andDomingosp.miningtime-changingdatastreams[C]//proceedingsoftheSeventhaCmSiGKD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KnowledgeDiscoveryandDatamining.SanFrancisco,California,USa,2001:97-106.

[2]GantiV,JohannesGehrke,RaghuRamakrishnan.miningDataStreamsunderBlockevolution.[J].SiGKDDexplorations,2002,3(2).

[3]Streetwn,KimYS.astreamingensemblealgorithm(Sea)forlarge-scaleclassification[C]//proceedingsoftheseven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KnowledgeDiscoveryandDatamining.SanFrancisco,USa,2001:377-382.

[4]mitchelltm.machinelearning[m].newYorkCity:mcGraw-Hill,1997.

[5]杨雅双.关联规则的并行挖掘算法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

[6]唐耀红.数据流环境中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2

关键词:概念漂移;数据流;数据挖掘

引言

数据流概念漂移的研究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并在处理途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2000年开始,数据流概念漂移分类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研究人员开始考虑更加接近实际状况的数据流概念漂移。从近年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些国际权威期刊和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来看,数据流概念漂移挖掘和分类研究正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数据流概念漂移的研究已经开始与转移学习、进化计算、特征选择、聚类、时间复杂度分析、社会计算等结合起来。因此,从趋势上来讲,已有各种模式分类的理论和算法都可与概念漂移相结合而引出更多新的研究问题。

1数据流概念漂移的概念及处理方式

某些文本的类别特征往往对它内部所包含的一些“隐性内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概念漂移。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其中的这些隐性特征不断发生着细小隐蔽的变化,这些变化事先不易预知,事后也不易觉察,但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却会导致整个目标概念发生变化。Schlimmer(1986)对概念漂移做出定义,认为其是环境的隐藏性变化而导致目标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许多真实学习任务的数据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扩展时间段之内收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背景环境发生变化不仅会导致目标概念本身发生变化,还会引起数据集的分布发生变化。Lidmer(1993)把环境的隐藏性变化导致目标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真实概念漂移,把环境变化导致数据集分布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虚拟概念漂移,这两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只有虚拟概念漂移发生。

数据流中的概念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处理:基于窗口的方法、基于重量的方法以及集成分类。基于窗口的方法是通过选择一个固定的或动态的滑动窗口构建一个分类模型,在分类精度的基础上调整窗口的大小(Lee,2009)。在以重量为基础的方法上,每个训练实例被分配一个权重。最流行的演变技术来处理概念漂移的数据流是使用集成分类(分类器的组合),几个输出分类器的组合是用来确定最终的分类,这通常被称为融合规则。另外,在每个时间点的个体输出分类器上分配权重,权重通常为一个历史表现函数,通过使用交叉验证过去或估计的函数。

2数据流概念漂移挖掘研究现状

为了从大量来自真实世界的复杂数据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在过去十年,各种数据挖掘算法已经被提出和发展。masud等(2011)建议在真正的标记新类型的实例之前应使用分类器来检测新的类别。为了确定每个个体是否属于某一新类型,其分类模型有时需要收集更多的测试实例来发现数据之间的异同。polikar(2011)也推出了可以渐进式学习流的分类器集合体,并命名为学习+nSe方法,通过当前和过去的环境动态加权多数表决技术结合这些分类可以调整各个分类时间的准确率。Song(2010)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关联分类算法的数据流,其工作宗旨是发现各项集之间的关系,并从输入的数据集中提取一套完整的频繁模式。

Surace(2008)应用了人体免疫系统拓宽的一般特性集和时间序列异常检测,其中系统或结构的正常状态可能会改变。tsai(2007)提出了一个新的挖掘树规则概念流,被称为CDR-树的规则挖掘数据流的概念。CDR-树能有效地提取决策中的每个数据块的分类模型。Haggett(2005)提出了包括神经探测器与动态预测编码为特定应用程序的属性提取系统,它在各种情况下都胜过专家的方法。maloof(2003)针对使用动态加权多数性能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为创建动态流概念和删除加权的集成方法,其通过培训网上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以及基于所述集合的全局性能添加或移除的能力。

3数据流概念漂移分类研究现状

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的数据流分析和挖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它最近受到许多计算智能研究人员的关注(Holmes,2012)。数据流分类是提取知识和连续数据点信息的方法(Read,2010)。在数据流中的数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并且不能由任何预先定义的顺序来控制。一个数据流与传统的静态数据或数据库相比有非常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动态、无限、高维、有序、不重复、高速和时变(Zliobaite,2009年)。大多数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不能检测及在数据流环境中进行分类(Qin,2007),因而现有的挖掘模型会将这些分类新实例与类标签弄错(Biswas,2004)。因此,这样的数据流分类需要不断更新和再培训通过在线数据流中标记新来的数据。

新类型检测数据流概念漂移是必需的,因为目标类的统计特性在不可预见的方式随时间而改变,并且必须是任何实际的数据流分类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有两种数据流的分类方法:单一型号的增量分类和基于分类的集成模型。单一模式分类技术逐步更新为新数据的单一分类器,以应付数据流的演变;同时,一种综合的方法是使用组合或一组分类器,相比升级一个单独的模型,构建整体模型会更有效。比起单一模式分类技术其也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这拓展了以前在数据流概念漂移中的新类型检测的处理方法(Farid,2012)。

4结束语

数据流概念漂移是数据分类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当前不少学者对该问题提出了许多算法和集成分类器方法,尤其是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使其成为当前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文章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参考文献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3

农民工,通常也叫民工、外来工、外来劳务工,这个词汇最早出现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农民工”这一词目,只有对“民工”的解释,即“1.在政府动员和号召下参与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2.指到城市打工的农民。”今天我们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者。而“民工”的概念早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只是这一词汇的内涵在今天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界定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公认的说法。笔者认为,农民工特指改革开放后,“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界定农民工:一是职业。农民工以非农工作为主要职业,他们的绝大部分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他们的主要收入也来自非农活动;二是身份。尽管他们是非农从业者,但他们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与具有非农户籍身份的人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三是劳动关系。农民工属于被雇佣者,雇佣他们的,可以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或外企老板,也可以是国有单位或集体单位,其他拥有农业户口身份、从事非农活动、但不被他人雇佣的人不属于农民工,而应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四是地域。即他们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农民工实质是工人,而不是农民。从词汇本身的角度来说,农民工这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或明或暗地隐含着一种身份性歧视。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还出现了诸如“盲流”、“打工仔”、“打工妹”、“边缘人”、“边缘群体”、“双重边缘人”等带有歧视性的、不和谐的概念,这些概念也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农民进行职业和身份转化的制度性约束和身份性困境。至于“农民工”或“民工”这个称谓是否过时,我以为要靠历史来检验。更为关键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并不是取消“农民工”或“民工”称谓,而是让农民工和城里人一样享有公正的待遇。如果能够不断从体制调整和制度革新上取消歧视性待遇,使进城农民亲身感受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地位,取不取消“农民工”或“民工”称谓事实上显得没什么意义。正确认识农民工的概念,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何为“农民”

农民工是由农民发展而来的,支配农民发展的矛盾,最终推动了农民工的产生;同时,农民工保留了农民的户籍身份,对农民户籍身份不了解,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农民工。无论历史上还是逻辑上,农民都是农民工的前导性概念。

农民是一个颇有争议和难以确定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农民”的解释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中国古代文献也基本这样认为,如:“辟土殖谷曰农”,“农,耕人也”,等等。可见在古人的概念里,农民特指耕田种地的人。以前把捕鱼、打猎、采樵也视为农业的范围,因此,渔夫、猎手、樵夫也可以看作为农民。除了这些,既种田又兼营商业或手工业,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人,也不能排除在农民之外。有一些农业经营者,既自己下田干活,又雇工劳作,或者不雇工而出租土地,这类人以前称作为“上农”,时称之为“富农”,也应该属于农民的范畴。总之,一切与耕种土地、与农业生产有关系,而又不是以其他职业或身份作为本人及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都属于农民范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就整体而言,现阶段的农民既不是传统概念中的“旧式农民”,也不是同发展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那种“新型农民”,而是正处于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演变过渡过程中的农民。它有三重涵义:一是职业的农民,是指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长期和专门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劳动者;二是阶级的农民,或者说是社会形态的反映――社会形态中的农民;三是户籍身份的农民,是新中国户籍中确认的一种身份。显然,我国农民目前仍然主要是一个身份概念而不是一个职业概念。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民身份者,这一事实比我国有大量人口实际上在田间劳作一事更深刻地体现了我国目前的不发达状态。如今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与“离土不离乡”等现象都与农民改了职业却改不了身份这一事实有着逻辑联系。

在西方学术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展开了一场沸沸扬扬的农民定义大争论。国际上权威的工具书《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农民”词条也困惑地写道:“很少有哪个名词像‘农民’这样给农村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造成这么多困难。”在当达国家,农民(farmer)完全是个职业概念,指的就是经营农场、农业(farm)的人。这个概念与渔民(fisher)、工匠(artisan)、商人(merchant)等职业并列,在法律上他们都是市民(西语中公民、市民为同一词),只不过从事的职业有别。然而在许多不发达社会,农民一般不被称为“farmer”而被视作“peasant”。无论在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人们谈到农民时想到的都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

(二)何为“工人”?

农民工从实际职业上讲是工人,具有工人阶级的典型特征。我国的产业工人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开始在沿海一些地区开办新式工厂,我国由此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办,我国出现了另一批产业工人。到了70年代以后,我国商人开始在上海等地创办现代工业,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产业工人人数的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战场,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工人阶级队伍也因而得到发展壮大。到1919年,我国产业工人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人左右。

《现代汉语词典》对“工人”的解释为:“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多指体力劳动者)。”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人的内涵和外延与这个定义都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国工人的内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已不复存在,而且是因为工人阶级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国工人从“无产”变为“有产”成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我国工人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也处于领导的地位。笔者认为,工人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集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上层建筑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的劳动者。

(三)何为“流动人口”

农民工、流动人口等概念经常被人们混淆使用。流动人口(floatingpopulation)现象在我国实际上早已存在。根据有关资料,早在民国时期,当局于1946年1月颁布的《户籍法》(修订版)中,就明确提出和使用了相对于常住人口的“流动人口”的名词,并对它作了必要的界定,规定了登记的办法。建国以后,我国政府也多次使用过“流动人口”的名词概念。目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概念有许多表述,对它的外延范围有异议。根据我国国情,流动人口是指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其常住地的人口。我国流动人口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一大突出的社会问题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关注。

三、破除农民工问题必须坚持的四大原则

(一)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

破解农民工问题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也是中国农民工问题存在的最根本原因以及农民工问题解决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破解农民工问题不能从书本、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应从实践出发。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物质利益和首创精神,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汲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维护农民工根本利益作为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效果如何,不能口头争论,也不能靠某种权威来评判,而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拿事实来说话”。

(二)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激发社会活力

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激发农民工的创造性活力,使农民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要在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即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市民,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注重激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人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政策上促进、制度上保证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

(三)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体现社会公正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政策等方面缺陷和漏洞,导致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别逐渐扩大,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都受到严重侵害,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破解农民工问题,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赋予农民工国民待遇。围绕给予农民工最基本的国民待遇这一点来设计政策,是目前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国民待遇是每个公民的最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受教育权、就业权、迁移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等。

(四)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坚持循序渐进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4

关键词:类比法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

在电工、机电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电工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由于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概念多、理论性强,抽象而难于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背定义、公式、定律等,而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精神。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讲解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适当地运用类比,将生活中的一些事或物与教学中的概念联系,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降低教学难度,还能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积极性。

一、类比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常碰到是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定义、难懂的结论。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不可能全部利用实验得出概念、定义等,加上学校教学设备有限及学生物理基础不牢固,学生大都对学过的概念、定义模糊不清,似懂非懂。

在讲授“电流”这一内容,介绍电流产生的条件时,对于“电流”的形成,我们可以用单个的水滴来代表单个的电子,单个的水滴即使移动也不会形成水流,而大量的水滴向一个方向定向地流动,就形成了水流。同样电流也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这样,电压和电位也可以用水的特点来讲述,如水要流动就需要有高低的落差,当水装在瓶子里,这时水就对瓶底产生了压力,如果瓶底有开口的话,水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的移动,也就是产生了水流。同理,电子也是在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当然,电和水在很多特点上还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需要在讲课的时候讲解清楚的。又如对于“在电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联成一串,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相等”这句话,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其实我们可以将串联电路类比成一条无分支的河流,那么各处水流量当然都相等了。而对于“电阻并联时,总电流量等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之和”这句话,就可以类比成一条河的分支总水流量等于各支流的流量之和。这样,将电路类比成水路,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能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类比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中适当运用类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死板呆滞的教学内容变活。

在讲授“磁场与电磁感应”中的“磁化”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群来解释磁体中的“磁畴”。用学生、农民工和军人比做反磁物质、顺磁物质和铁磁物质。当我们发出口令让学生、农民工和军人排队时,农民工由于对口令的不理解或不熟悉,不会排好队;而学生虽然接受过训练,会排好队,但排列的并不整齐;军人在听到口令后会迅速地排列好整齐的队形。这就像在不同的物质中,磁畴的排列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的表现,外磁场就像发出的口令,当外磁场靠近不同物质时,铁磁物质中的磁畴会排列整齐,这时对外显示强磁性;而顺磁物质中的一部分磁畴会排列整齐,对外显示较弱的磁性;而返磁物质中的磁畴对外磁场毫无反应,对外就不显示磁性。

这些类比生动有趣,知识中有兴趣,兴趣中有知识。类比事物来源生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搞活了课堂,教学收效甚好。

三、类比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

用形象的类比来描述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越,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中的重点内容,亦是难点。由于确定感生电流的方向涉及原磁场的方向、磁通的变化(增强或减少)和感生电流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因此,定律本身包含的内容复杂,加上定律是以文字叙述概括的,理论意义丰富且深奥,学生常常理解错误。“感应电流的磁通总是阻碍原有磁通的变化”。不少学生把它理解为和原磁通的方向相反,混淆了阻碍与阻止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把握阻碍、变化四个字,可以一个性格内向但又好客的孩子做类比:家中有客人来时,他总觉得不自在,不想别人到他家做客。但当客人真的到来了,而且客人见多识广、健谈风趣,此时他又愿意让客人多呆些时间,不想客人离去,可谓是“来时拒之,去时挽留”。这类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定律的含义,又使定律拟人化,降低了教学难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的知识更是奥妙无穷的。运用类比,并不是以浅显的道理代替较深的,更不是滥用玩笑代替耐心的讲解,而是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过,类比到底是类比,两个事物做类比,总是只有一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不可能全部属性都相同。因此在解释概念时,应进一步把它的本性讲清楚,并把新概念与用来类比的例子进行必要的比较,使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既能理解新概念又能从比较中认识到它们的区别。

在生动、形象、有趣的类比中,讲解《电工基础》的概念,能够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刻的道理浅显化,深入浅出地使学生从相似联系中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增强记忆,从而最终达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5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04—0092—01

地理概念是指反映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知识。概念如同金字塔的基石,如果学生缺乏明晰的地理概念,就会影响到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掌握。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地理概念教学。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和城市化”一章教学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等几个概念形意相似,较易混淆。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

一、从定义方面进行辨析

尽管许多学者对同一概念的定义角度往往不同,但从统一的定义角度看,上述几个概念具有明显的区别。城市化一般指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迁移,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三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郊区城市化通常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人口由乡村区域向郊区迁移(或大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二三产业向该地集聚的过程;城市郊区化指当代特大城市的人口和二三产业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从而使郊区变为具有市区多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指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反迁,二三产业向该地区集聚的过程;再城市化是应对逆城市化中“市中心衰败”的一个过程,即人口再次向城市中心迁移,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向城市中心集聚的过程。

二、从原因、人口流向等方面进行辨析

引发城市化的原因在于灌溉耕作技术发展,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人口从乡村地区迁入城市地区,益处在于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主要包括环境、社会问题,地价上涨,农民弃耕抛荒等。它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引发郊区城市化的原因在于中心城区的推力和郊区的拉力,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由内向外离心迁居市郊,益处在于郊区功能区趋于完善,形成产业优势,问题在于城市过分蔓延,老城市人口流失严重。其处于城市化中期良性发展阶段;引发城市郊区化的原因在于市区土地紧张,交通拥挤,居住和自然条件恶化,郊区空间开阔,人口则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益处在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压力,改善人地关系,问题包括市内经济衰退,郊区农民失去农田。其处于城市化中期较高阶段;引发逆城市化的原因在于市中心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犯罪率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人口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益处在于缓解聚集效应引发的“城市病”,问题在于“空心化”突出,占地多,争夺土地红利。其处于城市化发展后期阶段,目前多出现在发达国家;引发再城市化的原因在于逆城市化使市中心衰败,市中心人口再度正增长,益处在于城市又成为新的中心。其处于城市化发展后期阶段。

这几个概念的联系点主要包括:郊区化是郊区城市化或城市郊区化的简称;逆城市化与城市化是两个相反方向的人口及产业迁移过程;再城市化相对于第一次城市化,是二次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都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设施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扩散,过程及作用相似。其间,学生容易混淆的包括:其一,郊区城市化过程和城市郊区化过程。哪一个应该简称为郊区化,没有定论,地理教材中只会出现郊区化的概念。其二,郊区化与逆城市化。实际上,郊区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呈减少态势,逆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呈增长态势,其多发生在发达国家。

例1城市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发展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15年时城市化水平最高

B.2025年起出现郊区化趋势

C.2035年时城市化水平超过80%

D.2045年已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数学交流;起源;要素;类型;作用

1数学交流与课程改革

数学交流是运用数学概念、关系、问题、方法、思想的数学语言来传递信息与情感的过程。

2000年《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将“数学交流”贯穿在整个知识领域中的。如在知识领域中提出了“掌握有关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在发展性领域的目标之一――解决问题中,提出了“数学交流”的要求,比如:“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可见,数学交流作为一条重要课程目标,已是世界教学教改的一种潮流。

2“数学交流”的探源

在数学教育领域,较早提出“数学交流”的是1981年英国“学校数学调查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Cockoroft报告》报告中提出,教数学的主要理由在于“数学提供了一种有利的、简洁的和准确无误的交流信息的手段。”这里提出“数学交流”主要出于对数学的教育价值的考虑但正把“数学交流”作为学校教育目得的提出是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1989年制定出的,《美国数学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这份文件将学校数学内容分为解决问题、数学交流、数学推理、数学联系四条线索,并详细制订了从幼儿园到12年级各年级对数学交流的教学要求与评价标准。

3数学交流的要素

构成数学交流有哪些成分?是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根据交流所呈现的方式来分,数学交流分为口头的和书面的交流。

口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的叙述,对词语和符号重新赋予意义。比如“1a+b”,用口头语言来表达的是“a和b之和的倒数”。只有对符号语言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后才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正确的表达出来。

书面的数学交流主要是指一种数学表达,它可以使符号的、图形的、图表的也可以是实物的,比如:(a+1)2=a2+2a+1是完全平方的“符号”表示,图形表示是由三种类型的图拼成:

4数学交流的类型

从交流的内容来划分,可大致分为三类:知识的交流、体验的交流和解决问题的交流。

4.1数学知识交流。当学生以口头与书面的方式把自己对某一数学知识的理解向他人表述,并试图去理解别人的观点时,就是进行数学知识的交流。这种交流活动有助于学生澄清认识、增强理解。

例如:在测量课中,测一测你三级跳能跳多远?

有的学生提出用步测,有的学生建议用绳子量,还有的建议用米尺量或卷尺量。经过讨论、交流可以发现:如果有的学生跳远超过了3米,用步、绳、米尺都会有一定的误差,而用卷尺更精确些,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测量意义的理解,懂得要选择合理的测量工具。

4.2数学体验的交流。体验的交流,并不着眼于对某一具体的数学概念、法则的理解,往往表现为交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情绪认识、观点等种种认知情感体验,包括认识过程中对某一现象的概括形式;对他人和自己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论;对学习活动的喜厌程度等等。

4.3问题解决的交流。问题解决的交流是指学习者在思考问题、整理思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表述方式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解法和结果予以表述的过程。

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要求他们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如图),

两人一组,其中一人用笔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的三个日期数,另一个计算三个数的和,然后小组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三个数的和与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任意出一个和,你能知道这三个数是什么吗?

②如果你在日历上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的四个数呢?(同a)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就可以发现日历表上数的排列规律,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可以提出具体问题,相互交流。

5数学交流的作用

数学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起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因为解释、推断和对自己思想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交流还可以有助于强化数学的思维,有效地组织思维活动,同时通过向教师和同学表达数学思想,并倾听他们的数学表达,可以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总之,数学可作为交流信息的有力手段,它也正是对所有儿童教数学的主要理由。

参考文献

[1]綦春霞《数学课程论和数学课程教材改革》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7

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石油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认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开始应运而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关于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切定义,一般资源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某资源持续供养人口数量的规模。综合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1)“数量”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定义,如在自然资源或环境对人类的承载力领域,abemethy将承载力定义为在不造成物理、生态、文化和社会环境退化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人口数量;(2)“负荷”式。如Catton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不导致系统退化和影响未来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某特定环境能够持续性地或永久性地支撑的最大负荷”,可采用人口数量与其总需求量的乘积来表示。(3)“速率”式。如Rees将人口承载力定义为在不轻易地影响相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特定的环境能够无限期地支持的最大资源利用速率和废物产生速率,即最大负荷。(4)“能力”式如唐剑武等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尽管资源承载力定义多种多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其研究的共同出发点是从资源制约的角度进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二、关于资源承载力的类型

尽管资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3个子系统,但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最长。80年代后期考虑到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者们转而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开始了包括自然资源、能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内的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

土地作为人类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与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土地承载力一直是承载力研究的重心和核心。

1.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土地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当地的资源以及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进展

土地承载力研究最早是由人口学家展开的。到上世纪20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970年以前的土地承载力的概念大多是生态学上承载力定义的直接延伸,由于只考虑区域土地的粮食供应量所能养活的人口,而不考虑其反馈作用,因此只能对某个时期该地区所能供养人口数量作出粗略的估计。下表列出了国内外对土地承载力研究的主要成果:

综上所述,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单因子分析法、农业生态区划法(aeZ),多目标规划法、系统动力学法。

纵观以往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可看出具有以下局限性:(1)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耕地为基础,以食物为中介、以人口容量测算为目标,研究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依靠本地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所能承受的一定消费水平下的人口量,这在一定意义上难以揭示区域人地关系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2)土地承载力研究面对的将是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经济系统中所有组分的和谐共存关系,不是生态经济系统中某一子系统,更不是子系统中的某一组分。(3)以往土地承载力研究中往往将区域土地承载力系统作为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区域现实的土地生产潜力和区域实际能提供的食物量可能相差很大,再加之人口大规模的区际流动,从而导致由土地生产潜力计算的承载能力可能远远偏离区域实际承载能力。

(二)水资源承载力

1.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水资源承载力(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wRCC)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领域的自然结合,目前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分析这些定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徐有鹏提出,水资源承载力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最大能力,也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施雅风等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阶段,在不破坏社会和生态系统时,最大可承载的农业、工业、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能力。刘昌明在“水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指出,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提供给社会与经济的潜在水量中对工业、农业、城市等部门发展支撑的那部分水量。

2.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Regional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单项研究的成果较少,大多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在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才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其中以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为代表。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模型研究可以在下表中做一总结。

(三)环境资源承载力

1.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环境资源承载力概念是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科学的发展出现的,其理论雏形源于环境容量的概念。根据承载介质的不同,环境容量又可分为土壤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三大类。由于环境容量仅反映了环境销纳污染物的一个功能,因而,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狭义的环境承载力。

2.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特点。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以人类活动作用的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加以反映,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制定环境标准的目的是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2)环境容量。从前面对环境容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容量大小与区域环境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环境质量优越的区域环境容量就相应较大,反之亦然。(3)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承载力主要是针对污染物而言,所以这里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生产技术、环境控制措施、生活习惯等。

三、关于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评价方法

定量化是承载力应用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承

载力概念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证。从长期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定量化方法:(1)替代指标(alternativelndicator)或指标体系(1ndicatorSystem)法。(2)系统动力学法(SystemDynamics)。(3)多目标决策分析法(multi―objectiveDecisionmakingandanalysis)。主要是从多种资源的限制作用和(或)多个目标来分析特定区域的土地或环境承载力。(4)专家系统法(expertSystemapproach)。主要是采用专家系统并通过建模来实现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5)营养需求法(nutritionDemand)。主要是在应用生态学领域中得到应用,根据特定环境所能提供的营养物和动物生长的营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来确定承载容量(6)问卷调查和计数法(QuestionaireandCounting)。主要是应用于旅游和娱乐承载力方面。目前也出现了采用定量化模型来计算旅游承载力的趋势。(7)生态足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四、关于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的展望

承载力作为一种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度量工具,在长期的争论中,已经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总体上看,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计算,承载力研究都不够系统和深入,尚未形成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的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以及能够准确描述人与环境或物种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定量化方法尚为缺乏。纷繁芜杂的承载力定义甚至足以使专门研究承载力的学者都感到困惑,连对承载力本身存在与否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并不存在承载极限。

目前,在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上呈现出几种学科和种类偏好:从研究角度上来看,资源承载力研究可分为总体资源承载力研究和各子资源承载力研究。总体承载力主要通过生态足迹法和相对承载力评价法对承载力进行评价,有些还会通过评价进而拟和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曲线。但是,自然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各种自然资源的范围和内涵难以界定。同时,他们对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制约关系,很难明确二者的关系。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尝试性研究,尚未得出成熟的结论。

对各个子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资源的承载力评价上,其中大部分研究以人口作为承载对象。也有部分研究以经济规模作为承载对象,但研究重点都是放在承载力指数的计算上,对相关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建议相对较少。在量化上,当前的承载力定量计算方式大都基于人口(生物)、环境及其关系的假设,采用线性方法求解,因此很难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即使是系统动力学的非线性方法,也不能有效地刻画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加之承载力概念本身具有很大的动态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更加大了量化的难度,降低了量化结果的可信度及其对政策和管理的作用。

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虽然源自国外,但是国外对于单个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以及和经济问题协调发展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它一般仅与其他自然资源一起在可持续发展文献中得到了宽泛的探讨。这在于:第一,承载力是一个难以证明的、非规范性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统一的概念,依赖于研究或管理目标、外界技术及人类活动输入等因素的条件性极限,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于量化和对政策决策起到实际的作用;第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对污染问题的关心一般要甚于资源量的问题。我国的资源承载力研究始于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资源承载力研究的主流。总体上看,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吸收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一般偏重于应用和量化方法的研究,对概念的系统探讨较少。在概念上主要是借鉴了Fao和UneSCo对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在量化方法上则吸收了《增长的极限》中所提出的系统动力学方法。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8

【关键词】城市化概念;新定义;城市;城镇;都市

【作者简介】唐耀华,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梧州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31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13-04

在对城市化概念进行回顾和梳理中发现已有城市化概念存在不足和缺陷,这既给国内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带来混乱也给我国的城市化实践指导带来偏差,通过综合分析,本文提出城市化概念的新定义。

一、现有城市化概念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1.各学科城市化概念的基本含义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亦可译作“都市化”、“城镇化”,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学者赛特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20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

从广义上讲,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市、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过程,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市、镇数量增加及其规模扩大,人口向市、镇集中,市、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但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对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都试图作出相应的解释。

经济学家通常从经济与城市(镇)的关系出发,强调城市化是从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更为强调在不同地区中的经济结构相互转化过程。也就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化过程,十分重视生产要素在其中的流动。

地理学家强调城乡经济和人文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镇)是地域上各种活动的中枢,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地理学中的城市化则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从而引起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和居住方式发生改变的空间过程。这是一种综合性过程。

社会学家以社群网(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作为研究城市(镇)的对象,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镇)转化,社会学所指的城市化则更强调人类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社会因素的演化过程,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迈向现代化的过程。

人口学家研究城市化,主要是观察城市(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城市(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提高,城市(镇)人口规模的分布及其变动等,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后果,人口学所指的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最终导致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

人类学家则以社会规范为中心,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镇)生活方式的过程。

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就是人类从区域文明向世界文明过渡中的社会经济现象。

尽管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城市化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化过程。无疑包括人口流动、地域景观、经济领域、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内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纵观各学科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口城市化”观点。这种观点将城市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埃尔德里奇(H·eldridg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克拉克(C·G·Clarkl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空间城市化”观点。该观点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组的动态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把城市化分为动态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基本包含了上述观点的各方面内容。三是“乡村城市化”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乡村与城市(镇)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就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沃思(L·wirth)认为“城市化是指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镇)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过程”。这种观点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综合说”。

2.各学科城市化概念的不足和缺陷

在上述城市化概念的基本含义中,一方面因城市化涉及面太广,其研究范围广泛,是人类各种社会状态的综合性研究,涉及人类、地理、生态、经济、统计等众多学科,也是关于人类社会在空间、时间、结构、数量和层次上的系统研究,它植根于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具有发展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对城市化的概念进行全面、准确、透彻的内涵描述十分困难。所以各学科对城市化所做的概念界定都只是城市化这一概念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都没有全面完整地描述城市化特有的各种现象;另一方面,至今所有对城市化概念的定义中都没有引入人的消费需求这一元素,而消费需求是城市化过程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元素。所以就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城市化概念的定义都不完整、准确,并没有揭示出城市化这一过程的本质。因此,从多角度、多视野看待城市化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城市化的本质。

3.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的混用及其偏好

1867年西班牙的a.Serda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20世纪这一名词风行世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中文术语在中国流行,后来由于中国词语的特点却变得复杂起来。本来urban(城市的、城镇的)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在英语中对city的解释是animportanttown(一个比较重要的城镇),所以,urban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urbanization直译为“城镇化”是比较准确的。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国把“城市”和“镇”也统称为“城市”,在日本也统称“都市”。因此,同一个词也有被译为“城市化”或“都市化”。有人认为中国人口众多,要强调发展小城镇,控制发展大城市,所以应该叫“城镇化”,不叫“城市化”。也有人认为古代的城市才叫“城市”。发生了本质变化的现代城市应叫做“都市”,因此主张用“都市化”。这样,同一来源的不同翻译术语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再用英文来表达,相应变成了urbanization,citification,metropolitanizationol。

在我国,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政府官员及政府官方的文件中,对城镇化、城市化概念的混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大多喜欢使用城市化的提法,但在政府官方的文件中,一般使用的是城镇化的提法。例如,200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使用的就是城镇化的提法,在2003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是“坚持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政府的这一偏好应该说是反映了政府的一种态度。

1978年3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1980年10月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1990年4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定:“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可见近20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方针虽几经调整,但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和道路基本上是沿着“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市、小城镇”的方向进行的。

二、城镇与城市含义的异同

1.城镇、城市的起源与演义

尽管各门学科都对城市或城镇有着自己学科的定义与解释。但现在还没有一个与当代世界相符合、令人信服的城市或城镇的定义,原因在于城市的定义同城市的起源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城市的起源在学术界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学术界的争论集中在是以“城”还是以“市”来作为“城”的标志的问题上。

城市发展史的研究表明,“城”和“市”最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先于“市”产生,最早的“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聚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城”在中国古汉语中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居民用作防卫而围起的墙垣。“城”最早的功能是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即“城”是军事中心与政治中心。

与“城”相对应的“市”的概念则是指进行贸易和交换的场所。在城市产生以前,“市”没有固定的场所。古书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期“市”的位置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井”之称。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市。“市”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出卖劳动产品和购买所需生产、生活用品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也成为城堡中居民必不可少的内容,“市”逐渐被吸引到人口比较集中居住的“城”中,并有固定的位置,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方才产生。“城”与“市”融合为“城市”是“城”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镇”与“市”原本有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镇”以军事行政职能为主。到宋代,“镇”才摆脱军事色彩。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成为介于县治和草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近现代逐渐引伸为一级行政区单位和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城”与“镇”又融合有“城镇”之称。

到了近现代,“城”、“市”都成为“乡”的反义词而作为“城市”的简称。加上镇的介入,就产生了“城市”和“城镇”混用的局面。在很多情况下,“城市”与“城镇”的混用已经难以扭转。

2.城、镇、市的概念

为了研究城镇与城市的区别,有必要从词的原意上去考证城镇与城市的概念。有趣的是在《辞海》中竟然找不到对城镇与城市的解释,是编纂者的遗漏还是因为对城镇与城市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故意的回避,我们不得而知。本研究只好从考证城、镇、市的概念人手来寻找城镇与城市的区别。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对“城”、“镇”、“市”概念的相关解释分别是:“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镇”:指市镇。(1)宋代以后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2)基层行政区域单位。以工商活动为主的小于城市的居民区。

“市”:(1)集中做买卖的场所;《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2)交易。(3)购买。(4)城市。(5)行政区域单位。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

而1999年版的《辞海》对“镇”的解释是“通常为县机关所在地或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的居民区”,与1979年版的《辞海》对“镇”的解释“以工商活动为主的小于城市的居民区”有所区别。并且对“城”的解释增加了“城市”,对“市”的解释增加了“城镇”的内容。

3.城镇与城市的异同点

比较《辞海》对“镇”、“市”概念的解释,它们都有居民居住、人口集中的相同内涵,但我们更可以发现在“镇”与“市”概念之间的区别:“镇”更多地说明了是“居民区”,而且在1979年版的《辞海》明确指出是“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对“市”则更多地说明了经济、商业与社会其他的活动。而且强调了活动是“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但是,我们从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中能够看到它们的融合——“城”的解释中有了“城市”,“市”的解释中有了“城镇”。

根据汉字造词的一般规律和《辞海》对“镇”、“市”概念的解释,可以得出“城镇”与“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的结论,至少可以从经济学这个层面=得出这个结论,而且,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城市有更多的比较发达的经济与社会其他活动的内涵,有更大规模的人口数量;城镇更多强调的是居民的居住点,在人口的数量规模上也小于城市。

所以,根据上面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得出的结论:一是“城”、“市”都成为“乡”的反义词,作为“城市”的简称。“城”和“市”最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先于“市”产生,“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镇”是“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市”:集中做买卖的场所;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二是“城镇”指“农村中有较多工商业但规模小于城市的居民区”。“城市”指工矿、交通、贸易和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且规模大于城镇。

三、对城市化概念的新定义

1.新定义城市化概念

综合上面的分析,本文试图从本质上对城市化概念完整全面准确地进行定义: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提高,出现了不受空间制约的生产方式,包括手工业特别是工业,促使分散在广大区域的农业人口向某一较小区域聚集和集中成为非农业生产人口而形成城镇,由于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城镇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直至急剧膨胀,从而城镇演化为都市,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和经济加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改变的复杂过程。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

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反映了城市化所独有的全部现象,并用消费需求揭示出城市化的本质,说明了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内生因素。城市化的本质实际就是由于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使得人口聚集,将人们各种潜在的消费欲望汇集,随着经济发展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得人们这些潜在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地得以满足。从而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根本改变。

本文将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两个内容其理由如下:一是考证了城市化一词起源。1867年西班牙的a.Serda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中文术语在中国流行。在英语中本来urban(城市的、城镇的)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urban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对city的解释是animportanttown(一个比较重要的城镇),所以英文原词urbanization的含义中就包含有“城镇化”和“城市化”两个意思,所以本文将“城市化”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是对英文词urbanization原意的回归;二是在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中,用“城市化”对应于英语中的urbanization,用“城镇化”和“都市化”对应于英文urbanization中所包含的“城镇化”和“城市化”内容,因为从中文角度,在很多情况下我国把“城市”和“城镇”也统称为“城市”,所以可将“城市化”中的“城市”的“城”对应于“城镇”,“市”对应于“城市”。但为了区分引入“都市”替换此“城市”。以分清此“城市”而非“城市化”的彼“城市”。因此。在新定义的“城市化概念”中用“城市化”来统筹。包含“城镇化”和“都市化”是比较合理和可行的。

2.城市化概念新定义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新的城市化概念指出了城市化的根本现象是由于人口的聚集才形成城镇与都市,才有了城市化。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独有的现象。而且有了人口的聚集,才带来了城市化的其他现象,没有人口的聚集,就没有城市化特有的其他现象。

其次,新的城市化概念说明了使得人口聚集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是出现了不受空间制约的手工业和工业生产方式。在农耕社会,生产资料以土地为主,而土地是分布在很广大的区域中,这迫使人们不得不分散居住;而手工业和工业生产方式,不用与土地相结合,不受空间的制约,这为人口的聚集提供可能和必要。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概念;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有效转变

狄塞萨曾说过:“在学习科学中,概念转变是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显然,地理概念转变在地理学科中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研究的领域,地理概念的转变研究有助于助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高中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通常包括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等四个部分。

1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

由于地理概念内涵在地理概念中占据极其特殊的地位,因此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可以说是地理概念转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依据其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

1.1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

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是在以保持原有的地理概念内涵不变的前提下发生的,通常表现为内涵的增加或减少。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的发生往往是通过学生地理学习认知过程中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的丰富与地理理论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例如以高中地理中“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节中出现的“气团”这一地理概念进行说明。在没系统学习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理论知识之前,大部分学生对气团的内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是大团空气等,显而易见,这种了解是不全面的。通过系统的学习之后,才对气团这一地理概念的内涵更加清晰明确,如内涵还有温度﹑湿度﹑气团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等。由此可见,虽然经过后来的学习,气团的内涵有所增加,但显然并没有改变气团是大团空气这一内涵。通过这一例证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前后认知变化可以实现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

1.2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

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是对原有的地理概念内涵的彻底变革。透视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出其深层次蕴涵的哲学思维理念。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紧密相联,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的发生要以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为基础,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质变后的地理概念内涵与原有地理概念内涵体系根本不同,可以说是另起炉灶,往往伴随着创新性与批判性。由此看来,地理迷思概念代表质变前的地理概念,地理科学概念代表质变后的地理概念,两者往往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紧密相连。因此,可以说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就是地理迷思概念转变为地理科学概念的过程。由此看来,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是地理概念内涵转变的核心,它关系到地理概念内涵转变的成败。高中地理部分的许多地理概念都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紧密相连,学生对地理概念的学习认知过程可以较好的反映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在此从学生的学习认知领域对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加以阐述。例如以高中地理中”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出现的”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为例进行说明。在没系统学习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之前,大部分学生对“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的认知是错误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地球的远日点是在冬季1月份,地球的近日点则是在夏季七月份。而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学生才意识到之前的认知错误,从而加以纠正。不难看出,学生对“地球的远日点与近日点”这两个地理概念的认知过程就是促进地理概念内涵质变的过程,从而使地理迷思概念转变为地理科学概念。

2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往往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转变紧密相联,地理概念内涵的变化都会相应的引起地理概念外延的变化,两者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都会引起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由此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与质变视角出发进行审视,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由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与“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2.1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在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没有达到质变之前,由于地理概念内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核心变化,因此地理概念外延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还是保持其原有范畴的延续性。在此以高中地理中“工业区位”一节出现的“工业区”这一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工业区一般是指多个基于原材料、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科技等区位条件聚集而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地域的组合。中国工业区的外延有:辽中南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等。假如在区位条件中增加“环境与政策”因素,在加以划分中国工业区的外延,其实与之前相比并无多大差别。中国工业区的外延还可以划分为:辽中南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等。

2.2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

与地理概念内涵的量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的转变有着本质的不同,由地理概念内涵的质变引起的地理概念外延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地理概念外延的划分体系由此会重新进行建构。在此以高中地理中“城市化”一节中出现的“城市化”这一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在初期,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内涵也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的城市化外延主要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等。现在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由此看来,城市化外延的划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的城市化外延变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密度加大、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二、三产业比重加大等。

3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

3.1由直接关系向间接关系转变

在现实地理概念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会被地理表象所迷惑,会特别关注地理概念间的直接关系而忽视了间接关系,然而事实上地理概念间关系更多的表现出间接关系。由此看来,在学生地理学习认知中要特别注意地理概念关系由直接关系向间接关系的转变。高中地理中许多地理概念反映了这种关系的转变,在此以“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一节中出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这两个地理概念加以说明。在学生没接受系统的学习之前,往往会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导致产生了风,两者是存在直接关系,但事实上同时还会受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地转偏向力与风存在间接的关系。

3.2由单一关系向复合关系转变

地理概念间关系往往不是单一的,通过多视角审视可以从中挖掘出多层关系,从而体现出地理概念间的复合关系。例如,高中地理中“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出现的“冷锋”与“暖锋”这两个地理概念,不仅存在着并列关系这一单一关系,同时还存在着时间关系、矛盾关系、空间关系等多重关系。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视角全面地理清地理概念间的复合关系。

3.3由表层关系到深层关系的转变

地理概念关系往往在存在表层关系的同时更蕴藏着深层关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实现由地理概念表层关系向深层关系的转变。在高中地理中许多地理概念间就蕴含着这两种关系,在此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中出现的“臭氧层”与“地球大气层”这两个地理概念加以说明。显而易见,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地球大气层的破坏,臭氧层可以有效地保护地球大气层,两者存在明显的表层关系。仅仅理解这两者的表层关系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深入挖掘其中更深次的关系。臭氧层对地球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根本在于臭氧层可以有效地减少紫外线辐射,这才是关键所在。由此看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两者关系对于地理概念认知学习极其重要。

4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

4.1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

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是地理概念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现象。两者的互变不仅具体形象地阐释了地理概念的内涵,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深

化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例如,上面这幅图形就可以形象地说明以上两种方式的互变。

显而易见,通过此图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化地认知了省会城市、河流、湖泊、省区分界线等地理概念,同时也更加提升了对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图示表达的互变的认识。

4.2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是地理概念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统计、收集、分析、处理,可以深入挖掘地理概念的某些本质特征,形成对地理概念更加理性的认识。例如,下图就可以具体地说明地理概念语义表达与数据表达的互变。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

通过此图形中的数据加之下面的语义解释,学生通过对图形中的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对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等地理概念有一个更加相对理性的认知。

由此可见,地理概念内涵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外延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关系的有效转变、地理概念表达方式的有效转变作为构成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的四个重要方面,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只有深刻把握这四个方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地理概念的有效转变,从而真正把握与运用地理概念。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

[3]鲍国达.地理概念的习得、巩固和应用[J].地理教学,2003.

[4]罗秋官.关于地理概念间逻辑关系的探讨[J].地理教育,1996.

[5]褚亚平等.中学地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人口流动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小结成语式口诀式故事式编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42

对物理概念、规律进行小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语式小结、口诀式小结、故事式小结是三种比较特殊的形式。这三种小结都有特殊的表现力感染力。如果老师们能编一些这样的小结,和各位同学共同学习交流,将能加深同学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记忆,往往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下面抛砖引玉分别谈谈这三种形式的小结。

1成语式小结

成语式小结就是用成语的模式总结物理概念和规律,小结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也有少数是三个和多字的。成语式小结可粗分为两种类型。

1.1略语型

这类成语式小结就是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从字面上进行缩减,最后只留下几个关键字。例如,多用电表测量前,应将红表笔插入正(+)测试笔插孔,将黑表笔插入负(-)测试笔插孔,可小结为“红+黑-”。用天平称质量,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砝码,被小结为“左物右码”。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和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和功率与电阻成反比,小结为“串正并反”。把用电场线描述的电场与水在重力场中的流动相类比,顺着水流方向地势逐渐降低,则在电场中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小结为“顺流降低,顺线降低”。

1.2概括型

即将有关的物理知识概括总结。例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同大小,同性质,同作用线,同存亡,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概括为“四同二反”。闭合电路局部变化引起动态变化,与变化电阻属并联串联关系的电阻,其电压电流功率变化与变化电阻阻值的关系小结为“并同串反”。判断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小结为“左力右电”。楞次定律,根据阻碍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去判断,概括为“增反减同”;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机械效果去判断,概括为:“来拒去留”。波动图象,确定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之间的关系时,用的方法是:顺着波的传播方向走,曲线上坡的点向下振动,曲线下坡的点向上振动,总结概括为“上坡下,下坡上”。对相互接触的物体,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弹力,采用的方法是:先后将两个接触物搬走,看看两个的运动状态有无变化,如有变化则说明相互间存在形变,存在弹力,反之无弹力。这种方法小结为“搬家法”。

2口诀式小结

用口诀的形式,把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进行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强化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学习兴趣。这种形式寓知识于艺术之中,因为语言悦耳动听,所以为广大学生所喜闻乐用。比如,力的图示画法,可以小结成:“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画箭尖,最后数据标尖边。”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时,应注意的要点可小结为:“液体压强看三‘度’,定性分析用两‘度’,密度相同看深度,深度相同看密度,哪怕容器啥形状,液重体积全不顾。”在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化中,熔化、汽化、升华属于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属于放热过程。在晶体熔化、晶体凝固和液体沸腾时,虽然也吸热或放热,但是在吸热放热过程中,物质的温度是保持恒定不变的。几种物态变化中,熔点、凝固点、沸点等知识要分清。这些相关的物理知识小结成:“吸热熔汽升,放热固液凝,恒温熔固沸,三点要分清。”

3故事式小结

运用故事小结物理概念、规律,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舒缓上课紧张状态,消除因长时间紧张而产生的疲劳感,对强化新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例如,刚学完新知识“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后,笔者用一个小故事进行小结:“河南镇平菩提寺,悠久的主建筑主佛像,吸引着不少的游客,很多人拿硬币朝佛像基石的石壁上按,据说谁的硬币能粘在石壁上,谁就有好运气。说也奇怪,有的硬币真粘住了。真的是如来佛的‘神力’在帮助这个人吗?”用小故事设置疑问,调动学生开动脑筋,用刚学过的分子间作用力跟距离的关系去分析,从而起到了复结应用新课重点知识的作用。再例如,学完“电磁场”的知识后,用故事进行小结:“《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卷二十记载,某年,内侍官李舜举的寓舍遭雷击。雷击后李内侍发现诸物无损。令人惊诧的是墙上一把宝刀已在鞘中化为钢液,而漆布刀鞘依然完好。大家用刚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解答,这是为什么?”增加了趣味性,使课堂教学顺利达到理想状态。又例如,在对新知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进行小结时,用了这样一个故事:“话说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张飞对自己排在第三位总感到不服气。有一天他要与关羽比比力气,提出谁能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气就大,谁就排第二。张飞用双手紧抓自己的头发,使出最大力气往上提,结果没能使自己离开地面。关羽想了一下,找来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端拴在自己腰上,另一端跨过一个树杈,双手使劲往下拉,结果身体慢慢离开了地面。张飞为什么输给关羽了呢?”此时学生露出微笑,顿生兴致,开始受力分析,进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争辩区分,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新学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