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能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32

新型能源报告篇1

当前受众对媒体信息的需求已突破单一媒体、单一方位,向多媒体、多纬度方向发展。报业的跨媒体发展有利于报业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延伸利用。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报社大都是横跨多种媒体的集团。我国报社的跨媒体运作已快速铺开,在期刊、图书和网络等领域已显示了强劲势头,但是,报纸与户外媒体的联姻目前尚无成功的案例。来自许昌日报社、萧山日报社的经验表明:报社设置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不仅是平面媒体与户外媒体结合的有效模式,也是报纸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媒体经营的战略选择。

我国报社历来具有建设阅报栏的传统,早在上个世纪革命战争时代,就曾在革命根据地内设置了阅报栏,供革命区群众免费阅读。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从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战略高度出发,由政府或社区出资,在全国各地城市街道相继建设了一大批报栏。过去的阅报栏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报纸的影响面,但由于资金不足,管理不周,养护不到位,不少地区的阅报栏脏旧破损,造成浪费,甚至成了“牛皮癣”集中营。有的地方在城市市容整治当中干脆拆除了阅报栏。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重新开发和利用阅报栏的独特价值?如何让阅报栏这一历史的产物重新焕发生机?我们认为,报社根据自身的政治资源优势,从开发新媒体的战略高度出发,设置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是一项互利双赢、造福社会的惠民工程,是报社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报纸克服平面媒体局限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的基本特性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适应激烈的广告媒体竞争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广告传播媒体,该阅报栏上方呈滚动灯箱式广告装置,正、背面可多幅广告,下方正、背面为可张贴报纸的阅报栏,方便广大市民阅读学习,是传统阅报栏的更新换代产品,该产品具有美观大方,操作方便,科技含量高,画面多,投资成本小,宣传效果好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报社在城市广场、繁华街道和住宅小区设置。这种阅报栏自投放市场以来,以其新颖的外观样式,先进的多画面滚动装置,独特的夜间亮化效果,赢得了报业同仁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扬,突出的广告效果使客户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省某报社的一位社长形象地说“设置一座阅报栏,相当买了一间店面房”。设置阅报栏确实是报社一个名利双收的好项目。它的出现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广告媒体革命,给报业广告经营创收带来蓬勃生机。

二、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的基本功能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样式新颖,功能齐全,科技含量高,无论是工艺技术设计还是实际使用效果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它的特点是:

⒈社会宣传的功能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具有很强的社会宣传功能,是党和政府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平面媒体新闻二次传播的载体,报社通过为受众提供的免费增值服务,使读者又增加了一个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机会和了解各类信息的渠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设置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既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又是党和政府扩大和占领新的舆论阵地的标志性建筑。

⒉美化、亮化城市的功能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以其新颖的外观样式,绚丽多彩的夜间亮化效果,与新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形成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它一方面给受众提供了愉悦的精神生活和靓丽的视觉享受,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城市价值;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城市街道的市容风貌,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重要形象工程。

⒊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是一座现代城市重要的文化设施,也是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报栏建设一般都是连锁性的成片设施,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它的出现,为广大群众随时随地在自己的大门口,广场街头免费阅读到报纸,了解各类新的经济生活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聚集读者群体的重要场所。

⒋提升广告效果的功能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通过进一步扩大报纸和广告的受众范围,使新闻内容和报纸广告在突破了传统报纸作为室内传播媒介的局限,从而使报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户外媒体的优势。这种新的宣传模式使报纸的广告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提升,从而实现了广告效果的最大化,达到了促使广告客户加大对报纸广告投入的目的。

⒌提升报纸品牌的功能

中国报业已由卖方市场时代步入买方市场时代,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浪潮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报业营销的核心是在读者心目中建立品牌形象,报业高层次的竞争将是品牌的竞争。报业品牌战略是指通过树立报纸在市场上的地位,使读者给予推崇认可,达到长期占领市场的一种战略。品牌战略包括品牌的创立、运用与保护的完整过程,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无疑是报纸建构品牌的重要路径。通过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阅报栏24小时不间断地对各类受众的视觉“提示”,必将在极大程度上拓展报纸的受众面,在受众心目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牌印象。

三、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的媒体优势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是新闻媒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用新闻内容延伸传播的方式而搭建的广告平台,在人们阅读权威媒体信息的同时又受到了广告信息的影响,因而使选择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媒体的广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首先,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广告画面强烈的动感效果和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新颖的外观样式吸引着受众的眼球,从而使广告效果得以迅速传播、扩散和放大。

其次,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常常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城市广场、繁华街道和高端消费群体比较集中的住宅小区,因而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在极大地方便受众阅读报纸的同时,又使广告获得了更为广泛和有价值的传播,从而达到家喻户晓,高端互动和人人皆知的效果。

再者,大部分广告传播媒介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传播空间和单一的形式,而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在具备其他媒介传播功能的同时,夜间又能以灯光的渲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绚丽多彩的精美画面全天24小时吸引着广大读者的注意,使广告获得了1+2大于3的传播效果。

四、设置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项目的运作模式

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是传统平面媒体与新兴户外媒体最佳结合的产物,报社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优势,利用新闻媒体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拓展平面媒体产业链,整合新闻资源和社会客户资源,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广告经营创收盈利模式,其运作方法对于业内的广告经营人员来说并不困难,只要策划和操作到位,报社就能够规避本项目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而我国报社投资设置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根据目前国内报业系统设置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的市场情况,有以下几种运作模式可供参考。

第一是报社投资―自主经营式,即由报社出资建设,并由报社直接派人来经营和管理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如杭州日报集团萧山日报社取得政府对创建文明城区,加大宣传文化设施建设的倾斜政策之后,在萧山区主要街道、社区、乡镇投资设置1000座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为此报社专门注册了杭州风盛新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第一期在城区建好230座,广告经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报社负责公益广告和中标方商业广告的及阅报栏当天报纸的更换,负责广告内容的审查和阅报栏的日常管理维护,产权归报社所有,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回成本、力争当年盈利的最佳运作模式。

第二是报社招商―经营权出让式,即报社不直接出资设置,而是依托自身的品牌和政治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并出让经营权的模式来建设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因为报社作为党委宣传部门主管的舆论宣传机构,跟当地党委和政府具有天然的良好关系。报社凭借其政治优势,整合各类关系资源,协调城建城、管电、管部门,负责办理报批手续,投资商先将阅报栏建起来,报社除留有一定的公益广告画面外,一次性有偿出让1年-3年的广告经营权,报纸由报社提供,的广告内容由报社审查把关,产权归报社所有,获得经营权的投资方自负盈亏,在规定的期限内全权经营阅报栏,也可实现当年投资,当年受益。对报社来讲,既创建了新的媒体,增加了报社的固定资产,又达到了创收目标。

第三是媒企携手―合作双赢式,即报社和企业签订契约,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投资兴建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并根据协议分享广告收益。这种模式中,报社方负责当地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的报批手续,协调领导、城建、城管、电管部门开展工作,投资公司(一般是广告公司)负责投资设置安装阅报栏,双方共同出资,共同运作,报社和投资公司在产权、盈利等方面各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采取这种模式运作新型多画面滚动灯箱式阅报栏,报社和投资公司均降低了投资风险,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

新型能源报告篇2

关键词:石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188-02

一、石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与经济发展奇迹相伴随的即是中国社会正合乎逻辑地进入了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毫无疑问,这种社会转型推动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较大改善;然而,社会转型也引发了资源配置方式革新、利益整合机制和谐、价值行为取向转变的渐进趋势,从而衍生了低碳经济转型这一崭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作为基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也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本质上强调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定位,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事实上,低碳经济转型完全契合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理念,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实践操作性诠释,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各个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共识,但化石燃料在未来数十年内仍是最主要的能源。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中国更加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增加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无疑是最为现实的选择。虽然受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下降,但消费总量仍然保持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能源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速。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延续了高耗资源和粗放式经营发展的传统模式,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效益和质量,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更多地披露环境信息,使得社会公众、企业环境信息内外部使用者能对企业持续发展的经营业绩做出评估,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投资、信贷等决策提供重要信息。石油企业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产业,也是重污染行业的典型代表,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理应付出更多的成本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披露采取的环保措施和取得的环保成效。

二、石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方式

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用于缓解信息不对称情况的一种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石油企业可以履行其环境责任,环境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环保政策及环境绩效等情况。目前中国没有统一的环境披露规范,大多数企业在国家政府的引导下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这就决定了环境信息披露方式的多样性。集合石油企业现实状况,对外实施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

1.在石油企业定期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定期报告体系包括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年度报告。考虑年度财务报告的相对综合性与完整性,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年度报告披露在上一会计年度内企业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对环境的治理保护行为。

2.在石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又一重要方式,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就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带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发展节能产业,开发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增加环保投入,改进工艺流程,降低污染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道路。同时指出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完善社会责任沟通方式和对话机制,及时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监督。因此,石油企业可以通过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反映环境信息的基本内容。

3.在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早在2006年,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就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于2010年联合了《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经济转型观念的深入,环保意识强且环保绩效好的企业为了系统的披露环境信息,开始编制独立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这种披露方式可以更加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环境信息,较好的发挥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作用,满足环境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4.借助新闻媒介披露环境信息。石油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定期各类报告,还可以通过所在行业的相关报纸杂志、企业网站及新闻会等形式宣传企业在环保这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新闻媒介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优势在于及时性,可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实效,相对定期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与可持续发展报告而言,全面性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石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2012年4月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国石油2006年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以来连续第六年。本着“客观、规范、诚信、透明”的原则,报告从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负责任的生产运营、重人本的员工发展、促民生的社会贡献等方面,真实全面反映了2011年中国石油履行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情况。在有关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主要体现在中石油社会责任报告中的负责任的生产运营部分,细化为强化安全环保管理、着力提升运营安全、大力推行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五个章节。首先提出了对于环境问题的基本理念,即坚持“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关注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在健康、安全、环境与质量管理方面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推行安全生产、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努力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和谐;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强化安全环保管理的主要举措是公司推行健康、安全与环境(Health,Safety&environment,简称“HSe”)一体化管理,通过完善HSe体系、加强HSe监管和考核,不断提升HSe管理水平。着力提升运营安全方面强调公司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业务领域日益拓宽、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的过程中,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环保风险;将安全环保工作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生产经营各业务领域和全过程。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方面主要强调通过创新节能减排的理念、技术、管理和机制,不断提高能效和污染减排水平,大力推进十大节能和十大减排工程;切实采取提高能效、循环利用资源、生态修复和减少排放等举措,努力将生产运营可能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指出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积极支持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主动采取措施减碳、固碳,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综合看来,中国石油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相对比较系统完善,重点是应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但是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披露有所欠缺。主要原因在于并没有现行的环境信息披露规章,导致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程度欠佳,这也是低碳经济转型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10).

新型能源报告篇3

中国广告产业集聚的态势和格局

(一)中国广告产业的城市空间分布

中国广告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以历年来京、沪、粤三地广告经营数据和全国广告经营数据对比可以看到,不论是经营单位数、从业人员数,还是经营额,北京、上海、广州都占据全国前三的位置。历年来三地的广告经营额均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50%左右,在广告公司前100强排名中三地上榜的均占80%左右。可见,除了京、沪、粤外的其他二线、三线城市广告公司极其弱小,广告市场发展很不成熟。

(二)中国广告产业集群模式

中国广告产业走过了一条自发集聚到政府引导的发展之路,逐渐显现出地域性集中分布的特点。通过访谈和研究,发现中国广告产业集群主要存在如下几种模式:

1.媒介依赖型

广告公司集聚在媒体周边是中国广告产业集聚最为常见的情形之一,如北京广告公司集中在朝阳区,上海广告公司集中在静安区,广州广告公司集中于越秀区。一方面是因为强势媒体衍生出很多媒体型广告公司,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广告公司和媒体天然依存的密切关系,集聚在媒体周边更方便交流沟通、开展工作。

2.广告主主导型广告公司对广告主贴身服务的需要导致了以广告主区位选择为依据的集聚模式。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是与广告主建立更紧密和更长期的合作关系,正如很多跨国广告公司跟随跨国公司打进中国市场,与客户更加靠近的“贴身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型广告公司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这种模式顺应了广告公司与广告主进行高度密切的人际接触的需要,以距离的贴近节约了交易成本。

3.产业关联型

广告产业是个分工高度细化的行业,产业内部可以通过垂直分离和上下游联系形成产业关联型的集群模式。产业关联型集群内的广告公司彼此之间因为长期合作,形成了比较密切和稳定的分工和交易关系,大型的广告公司会将诸如市场调查、电脑输出、后期制作等业务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分包给专业的小型公司去运作,这种分包和外包的合作网络关系吸引了一批小型的广告公司进行地理上的集聚。

4.环境氛围导向型

区域环境、创业条件及办公场所的氛围也成为广告公司集聚的很重要影响因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广告公司主要集中于CBD地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地区商业氛围浓厚,信息交流畅通,市政配套完善,办公环境和氛围较好。政府在规划广告产业集聚区的时候也重点考量了这个因素,这也是上海在黄浦江边、苏州河畔,广州在珠江沿岸设置广告产业集聚带的原因之一。

5.高新技术导向型

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介蓬勃发展,依附于媒体的广告产业也出现了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以新技术为载体的广告公司显现出向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的趋势。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开辟了新媒体创意产业园来发展网络广告、动漫广告、游戏广告等新型广告产业外,中国其他地区的广告公司也出现了在以it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园区集聚的态势,这些广告公司依托高新技术手段拓展新的广告业务。

6.成本导向型

组织简单、业务单一的中小型广告公司往往集聚于交通便利、地价较低、租金便宜的地段。这些广告公司一般从事灯箱、招牌、字画、喷绘和平面设计等后期制作,由于资金有限、利润摊薄,会对成本因素较为敏感,集聚于房租较为低廉地区的这类广告公司可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彼此的创新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7.政府规划型

政府规划型的广告产业集聚在这几年发展的较快,纵观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最初是自发集聚,自从“十一五规划”将创意产业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之后,政府对广告产业园区的规划也迈开了步伐。政府在对现存广告公司集聚形态考量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和区域规划,以各种倾向性优惠政策和支持性配套服务,吸引着广告公司更快的集聚。

关于中国广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思考

中国广告产业高度分散和弱小的现状,造成了广告市场的过度竞争和广告产业低下的市场绩效,不利于中国广告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分散和弱小的广告公司只有建立广告集群,通过集群内竞争与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彼此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获得与强势媒体和广告主对等的市场地位,才能实现广告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升中国广告产业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该从三个方面建构中国广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一)媒介地理中心的广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广告产业集聚的地理区位选择应该考虑如下几点因素:其一,由于广告产业对媒介的依附性,广告产业集聚的地理区位选择要参照媒介产业集聚的地理区位;其二,由于广告产业对巨大消费需求的依赖,广告产业集聚的地理区位应设立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三,由于广告产业对教育、文化的需求,广告产业集聚的地理区位应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和文化配套。这三个因素所指的经济、教育、文化、媒介中心共同指向的就是城市,因此,这几项重合中尤以媒介因素最为重要。广告产业集群应以媒介中心为地理区位选择的依据。而纵观全球最重要的大众媒介的地理分布,就会发现大众媒介集中于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和北京、莫斯科、新德里、罗马、渥太华、曼谷、维也纳等各国首都。在中国,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各类媒介也聚集在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这几年成立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也大多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或沿海开放城市。这种不约而同的选择是因为媒介中心的需要和这些大型城市的基本特征不谋而合:城市规模大、人口密度高、市场容量大,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聚集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教育中心,有完善的市政设施、便捷的通讯手段、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高素质的人群。正如邵培仁所说,城市是大众传播媒介坐落的最佳地理环境,是新闻和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心,城市为媒介提供充足的财力资源和广告资源,为媒介提供大量的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消费能力的近程受众,城市吸纳和集中了大量训练有素的优秀媒介人才[3]。中国广告产业以媒介为中心进行地理集群可以进行三个区位的选择:

1.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广告产业集群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所组成的环渤海湾地区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极具增长潜力的第三大经济板块,京、津、冀三地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有着很高的依存度和关联性,为了避免地区内产业重构而导致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加强区域间分工和协作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无可取代的资源优势,不仅仅是全国最重要的媒体的云集之地,也是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全球知名企业集团总部的汇聚之所,天然具有发展广告产业的物质基础和智力条件。因此,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广告产业集群,一方面顺应了北京作为智力、信息中心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其对周边地区广告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如北京朝阳区CBD就是政府批准建设的城市中心商务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大型传媒机构、已经进入中国的167家国际新闻机构聚集于此,近千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类型、层次、规模、方向的传媒企业齐聚北京CBD地区[4]。由于北京CBD位于城市黄金地带,人流、物流、车流密集,集中了城市经济、文化、科技、商业力量,具备金融、贸易、办公、餐饮、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再加上北京特殊的地位和国际国内影响力,政府对CBD的大力投入和重点关注,使得北京CBD拥有广告产业集聚的最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北京CBD广告集群为中心辐射环渤海湾广告产业发展无疑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

2.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广告产业集群

上海是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江苏省、浙江省的共15个城市,该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1%,人均GDp高达2723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5]。发达的经济和强劲的活力,为长江三角洲媒介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力的支撑,在全国已成立的媒介集团中,长江三角洲的报业集团有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10家,约占全国报业集团总量的1/5,广播电视集团有:上海文广集团等7家,约占全国广播电视集团总量的1/3,电影集团有上海电影集团,占全国电影集团总量的1/7,出版集团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三家,占全国出版集团总量的1/8左右[6]。2004年1月7日江苏、浙江、上海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签署了《江、浙、沪文化市场合作与发展意向书》、《长三角区域演出市场合作与发展实施意见》,2004年8月10日,江、浙、沪文化厅局长在上海又签署了《关于加强长三角文化合作的协议》,2005年6月12日,新民晚报联合杭州日报、扬子晚报等17家报社签署了“世界第6城市群主流大报发展联合体”合作意向,成立了长三角主流媒体合作联盟。这些合作传达出长三角地区媒介产业集群发展的强烈讯号。以上海为“龙头”,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省会城市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长三角广告产业集群,对于发展长三角地区广告产业,对于广告产业集群空间布局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3.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广告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包括珠江流域的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其城市规模虽然不及长江三角洲,但2008年珠三角GDp总值达到4342.843亿美元,占全国的10%。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由于与港澳临近有着明显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在2010年2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被确定为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并列的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这一战略定位设定了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华南乃至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以广州为中心建立珠三角广告产业集群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广州的媒介产业发展较好,仅广州一地就有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3家报业集团,还包括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珠江电影集团、广东出版集团和家庭期刊集团等大型媒介机构。另一方面,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孕育着丰富的岭南文化传统,又包容了时代和时尚文化精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给广州引领珠三角走出一条有别于香港、深圳、澳门的广告产业发展之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网络化组织生存的广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在广告产业集群中,单个的广告公司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存在,所能掌握的只是与企业本身业务密切相关的局部知识和信息,无法满足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市场整体信息和知识的渴求。因此,在广告产业集群内部必须利用地缘上的临近优势,通过建立起一些正式的契约关系或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而形成一种联系各个企业和相关机构的网络化组织。这个网络化组织是集群中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载体,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借助这一网络组织实现资源、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推进彼此的创新活动。和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一样,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也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广告产业集群目前处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的萌芽期,集群内广告公司之间基本上还是处于集而不群的状态。这种状态阻碍了广告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广告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集群内广告公司应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前提,协同上下游和水平关联企业,发展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调共生的关系,共享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服务中介机构和政府机构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发展一个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文化融合为区隔,以地理集聚为特征,以基础配套为支撑,以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关系为连接纽带的网络化集群组织模式。

(三)政府引导的广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成长型产业集群,一种是政府规划引导型产业集群。自发成长型产业集群又被称为“原生型”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的出现往往是缘于区域内良好的资源条件,加上外部需求和其他条件的催生,导致当地围绕某一核心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大量出现并自发聚集而形成的,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集聚模式。政府规划引导型产业集群也被称为“园区型”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的产生主要是国家和当地政府根据该地的战略地位和资源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通过投资建立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其他配套设施,进行招商引资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产业集聚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集群发展模式。

新型能源报告篇4

2008年12月8日,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论坛媒体公司因广告经营额大幅下滑以及受网络媒体的严重冲击,正式向联邦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与论坛媒体公司破产消息同时引人注目的,是纽约时报公司(nYt)宣布将其位于纽约曼哈顿、共52层高的企业总部大楼抵押借款2.25亿美元,以预防可能出现的现金流通危机。

源自美国的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倒闭、裁员、减刊、停印……一度被中国报业视为风向标的美国报业,在金融风暴中的方向骤转使中国报业不得不冷静思考,积极应对。面对种种问题,各大报社并不愿意坐以待毙,不断地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努力,然而,报业经营整体下滑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报业又一次陷入了困境。如何才能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答案很简单,就如凤凰涅,只有历练自身,才能获得重生。

报业重生的三大支柱:品牌、规模、技术

互联网、数字化带来了传播技术的革命,在此情况下传统媒体具体应该做到:一是传统媒体要加速自己的体制改革,适应现在快速变化的形势;二是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的弱势、增强优势,再有就是借用现代媒体的技术,丰富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三是更加开放,面向群众,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多反映社会的呼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新华网的发言)

结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2009年在新华网的发言以及对我国报业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报业要重生,必须以三个点为支撑:一是品牌、二是规模、三是技术,我们称其为报业的三大支柱。只有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造,才能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才能有能力、有实力从层层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品牌:以内容打造品牌

什么是“报纸”?笔者的理解是“报”是文字,是内容,而“纸”是一种传播介质。对于报业来说,文字才是其真实的存在,作为文字媒体来说,它是永恒的。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停止,即使纸质报从此消逝了,人们依然会看报,或许是看电子报,或许是看手机报,只是选择不同传播介质看而已。因此,报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内容的生产与制造能力。报纸品牌的支撑力始终都是文字,只有文字的魅力才是永恒的,内容、观点和意见生产了报纸的核心价值。

网页的滚动刷新,信息的无限膨胀,使纯新闻的贬值加速。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良莠不齐的大量信息,读者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信任的消息来源,而这始终是报纸的伟大使命之一。鉴于此,报纸可在深度性上下功夫,多作背景开掘和信息解释,简单来说,内容上可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大众化走向分众化,二是从提供事实判断转为提供价值判断,充分发挥其舆论结晶作用,利用公信力打造自己品牌化的内容产品。只有有了品牌,才能有影响力,才能迎来广告主和读者的青睐。

规模:资本扩张、结构扩张、多媒体渠道扩张

报业现在面临着重重经营压力,而成本的不断上升是其最大的压力之一。如何才能降低成本?缩版、提价、裁员等等举措都只是应急之策,只有走规模化之路,才是降低成本、抵御风险的长远之策。

1、资本扩张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49家报业集团在完成经营性资产转型改制之后能逐步推向市场,今年大概有10家在做准备。”大力推进体制改革,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传媒投融资体制,实行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能加速实现资本扩张和产业规模的扩张。只有实现资本扩张,才能利用资本优势逐渐布点,从传媒业的下游到上游再迂回进入核心业务,占领受众市场与舆论阵地,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站住脚跟。

2、结构扩张

调整报业结构。推动报业集约化发展、集团化建设,鼓励推动报业以资本、业务、市场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实行集团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推动报业的发展模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轨,推动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与同行之间进行内容、客户、渠道或其他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扩大生存空间,同时也可以联合抵御竞争,降低竞争的成本。

3、多媒体渠道扩张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促长了很多新型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二次售卖理论受到挑战,一次生产多次售卖更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更好地实现价值增值,报业应该适应多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多元化的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推出多媒体广告的制作、、,打造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纸移动报、户外视屏等比较完备的全媒体产品方阵。

技术:印刷、采编、发行和广告四个方面的升级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套用到报业,也依然实用。报业要改革,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新技术,改造自身的弱势,增强优势,具体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报业在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海量性以及信息传递的精准性上都不再具有优势。因此,报业要改革,除了扬长,即充分利用自己的公信力进行深度报道以外,还应该及时补短,即采用新技术,在印刷、采编、发行和广告四个方面进行技术上的升级,在信息传递的速度、准度和广度上都进行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广告主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

1、采编升级

利用新技术进行采编系统升级,比如建立移动采编系统、数字信息资源平台等,实现新闻的即采、即编、即发,大大提升新闻报道的即时性!例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于2008年7月1日正式上线使用的“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其流程为采集的同一个内容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种类,进入全媒体数据库后经过二次加工和二次编辑,然后由各媒体各取所需选取内容,通过深加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这种系统既丰富了信息的容量,又提升了信息的及时性,同时还避免了信息的重复采集和重复加工,降低了采编成本,提高了采编的效率。

2、印刷升级

采用数字印报等方式提高印刷的速度,节省运输成本。一方面印刷厂不需要花钱去购买新的数码印刷机,另一方面,报纸发行商可以节约给成千上万的偏远乡村运送报纸的成本。在国际上,出版商已经开始利用数码印刷的潜力了。新闻世界(newswodd)公司宣布其已经和报业联盟签署了一项关于在纽约市印刷每日电讯报的协议。为了履行合同,新闻世界公

司已经投资购买了一台新型的网屏truepressJet520数码印刷机,其印刷速度每分钟可达128米。这台印刷机已经安装在位于纽约的阿尔法图像公司,它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为相对偏远闭塞的地区印刷诸如《时代周刊》、太阳报等报刊,也就是说,经销商可以用这台数码印刷机直接印刷他们想要的刊物了。

3、发行升级

报纸的发行一直是报业经营最难做的一块,尤其在受到网络等新媒体冲击的情况下,留住读者显得越来越难,再加上日益上升的发行成本,以及广告主对发行的精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新的发行方式来降低成本、留住读者显得尤为重要。

4、广告经营升级

报纸的消费者来自两方面,一是广告主,二是读者。要想从广告主那里拿到更多的广告费,必须对广告主的需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经济整体形势不好的大环境下,企业更加注重广告投放的投入产出比,更加注重营销费用在各个营销环节的均衡分配。针对广告主这一需求的变化,报业应该整合广告资源,打造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而不仅仅是为其提供一个展示宣传的平台。

再从读者的角度看,报纸售卖给广告主的其实是读者的注意力,留住读者对报业经营来说是最基础最核心的一环。如何在留住读者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帮助广告主进行营销呢?这就需要采用数据库营销等手段对读者需求进行有效开发,从而使读者在获得阅读需求满足之外,享受到报纸更有价值的回报,既能培养读者忠诚度,又能起到稳定广告客户群,培育新兴行业广告的作用,使报业广告获得更多的新量和增量。

总之,报业可以运用数据库营销的方法将媒体的读者资源、客户资源以及发行资源、编辑资源进行整合,使媒体资源能够在低成本、高效率、系统化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分析和开发。

例如,报纸媒体可充分利用闲置版面与自办网络、呼叫中心推出购物平台,为读者提供质优价廉及新、奇、特产品的订购,同时可利用发行网络配送上门。这样既给读者提供了阅读附加值,又给报业广告培育出新量和增量,还可使报媒获得广告以外的业务收入。

报媒还可根据不同行业的读者需求订制不同形式的营销组织和平台,例如成立置业俱乐部、美食俱乐部、车迷俱乐部等。这就等于伸出来很多“触角”,使报业广告成为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这样报业广告的价值含金量就会越来越高,企业的回报率会提高,广告投资风险会大大减小。

展望:步履维艰,但仍有希望

2008年的一场金融风暴使得原本就步履蹒跚的报业更加举步维艰,但危机之下必有转机,即使在如此艰难之境下,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希望。

一、从总体来看,中国的报纸市场还有增量

首先,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保有增量。中国报纸市场的开发水平很不平衡,虽然目前中心城市的报纸市场已经饱和。并受到网络媒体的严重挤压,但二、三线城市的报纸市场还有增量,特别是那些经济活跃的小城市,还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其次,一线城市的部分报纸仍有长久生命力。在一线城市中,新闻解读类的一些强势报纸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类报纸和免费报纸也尚有开垦的空间。这些新市场的开掘、新报纸开发将能够给传统报纸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报刊退出机制的实施有助于延缓报业的衰退

2008年11月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中国报业年会上表示,将编制各类“报纸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评估正在出版的各类报纸内容导向、经营业绩、管理水平、人才素质等能否达到国家有关要求,对不达标的报刊社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报刊退出机制暂且能解决部分报刊单位自己生存不下去就转手承包的现象,也能暂且完善报刊质量标准,实行优胜劣汰,解决长期以来新闻出版单位只进不出、只生不死的状况。部分报纸将会因为经营困难而不得不最终退出市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强势报社和报业集团从中将会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迅速脱颖而出。这为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石的跨地域、跨行业的新型报业组织提供了市场机会。这样一批新型报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将会大大增强报纸产业的实力,规范衰退期的市场秩序,从而延缓整个产业的衰退。

三、关注希望行业

1、医疗服务行业复苏

医疗广告在前两年的频频受挫只是暂时压制了医疗广告的刚性需求,2008年医疗广告又开始复苏。这其中存在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该类广告备受打压后在宣传内容上收敛了很多,表现形式更加规范;二是该行业可选择投放广告的大众媒体较少,报纸又是相对性价比最为适合该类广告的媒体,所以该行业放弃投放报纸的可能性比较小;三是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心身体健康,重视身体的保养,因此医疗服务机构有着稳定的消费市场基础,这使得该行业也不会放弃广告的投放。

2、教育行业逆势上扬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多的人认识到学习充电的必要性,很多暂时没有就业或者从职场上退下来的人,选择“回炉”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在等待机遇的同时也完善自己,因此教育行业出现了逆势上扬的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前十个月,国内已披露的教育业投资达10起,已披露投资金额超过2.85亿美元,与同期其他大行业相比,占比均较高。尤其在10月份,教育行业投资金额更是高达1-3亿美元,超越it、房地产等传统热门行业,占据创业投资市场份额的1/3以上。据有关媒体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10-11月某些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培训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两成以上,在就业前景不好的情况下,考研率直线攀升,某些毕业班甚至达到80%以上。而国家扩招政策的推行又给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

根据慧聪邓白氏研究的数据,教育培训类广告在2008年继续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长率水平,同比增长31.93%。

3、食品行业发生的危机给报业带来新机会

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已经延伸到整个食品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通过事件营销和危机营销去重塑自身品牌形象、重新凝聚消费者,这是需要广告的,尤其需要在一些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没有广告部分食品企业就有可能垮掉,所以广告投放一向稳定的食品行业,可能由于危机事件对报业广告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4、房地产行业广告的投放与行业的景气情况存在逆反趋势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整合营销中心总经理姚林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如果房地产不出现崩盘式的状态,房地产业还不会成为拉动报纸广告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因素。”他说之所以有这样的预测,是因为房地产广告有一个“怪现象”:房子特别好卖的时候,广告反而有所下降;而房子不怎么好卖的时候,广告却明显增长,这就是房地产对广告的依赖。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与房地产业有直接关系的占32%,“可以看出中央对房地产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在这种情形下,房地产业的复兴大有可盼。

新型能源报告篇5

“再见!”2013年12月31日23:58,距离2014年的元旦钟声敲响还有两分钟,《新闻晚报》的官方微博发出最后一条微博,向2013年告别,也向即将走进2014年的读者道别——2014年1月1日,14岁的《新闻晚报》正式休刊。

一份报纸在新年时刻以这样的方式向读者道别,不免让人心生几分悲凉,也让正经历广告、发行双重下滑压力的中国报业,在跨入2014年之际显得有些落寞而悲壮。未知的2014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报业究竟将作何表现?不妨循着报业2013年走过的轨迹预测一番。

广告持续衰退已不可逆转

尽管目前关于2013年报业广告的最终数据尚未,但纵观报业全年的表现,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预测,报业广告“2013年降幅的最终统计数据很有可能逼近两位数”。

展望2014年,报业广告的表现又会怎样呢?业内人士认为,报纸广告持续衰退的态势短期内已不可逆转,而且这种衰退将会是全方位的。

专家建议报纸未来要把广告当做内容来经营,让广告真正变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同时对报纸进行根本性改革,即让报纸由新闻纸真正向功能纸、服务纸转变。

此外,鉴于目前报纸新媒体广告增幅非常低的状况,建议报业设立新媒体营销研发部门,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和新媒体手段,盘活自身资源进行营销。

改革是主旋律

《新闻晚报》的休刊让报人们觉得这个冬天格外寒冷,然而,就好比“冬至是早春的使者”,在寒冬之中也孕育着突围、转型的力量,尽管这春天还有些遥远。展望2014年,报业的发展境况并不会有太大好转,但“转型”“改革”注定将是报业未来一年的主旋律。

对于报业转型,《新闻记者》主编刘鹏坦言,近几年,报界同仁普遍对行业前景表示忧虑,但真正痛下决心主动转型的却不多,更多的人仍停留在对往日辉煌的怀念与迷恋之中。但是2013年的种种变化都表明,包围传统纸媒的环境温度不断升高,即将达到沸点,媒介格局调整背景下的报业转型或被转型在所难免。在刘鹏看来,所谓报业转型,既包括媒介渠道的跨越与拓展,也包括原有媒介质量的升级换代,“晚转不如早转,被动转不如主动转,报业同仁必须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丢掉幻想,开始战斗”。

此观点也得到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的认同。他认为,在艰难中开始的2014年,转型、亏损、关停并转、整合、并购、深化转企改制等将会是传统媒体业的关键词。

2013年10月28日,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合并成立上海报业集团。而在此之前,山东、湖北等省也都出现了省报整合地市报、创办地方版的动向。展望2014年,报纸整合很有可能会大规模出现。

对于业界期待,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给出了积极回应。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4年,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推动报刊改革和结构调整。推动报刊出版单位深化改革,推动已转制的报刊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开展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探索国有新闻出版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经批准允许有条件的国有股控股上市传媒公司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国报刊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鼓励报刊出版传媒集团整合资源、兼并重组,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报刊出版传媒集团;以“百强报刊”为核心,实行政策倾斜,积极推进品牌报刊建设;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注重地域性开发本地生活服务

在2013年的报业广告中,只有房地产和活动类两个行业依然增长。其中,房地产广告之所以普遍增长,与一些报纸创新营销模式有关,也与地产广告一般以地域投放为主有关。而发行方面,在报业发行的一片下跌声中,社区报是为数不多的增长亮点。

新型能源报告篇6

2016政府调研报告的格式:

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2016政府调研报告的范文:

一、长株潭试验区基本情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区域,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人口4110万,分别占全省的45.8%和60%。,城市群实现1亿元,占全省79%。其中,作为城市群核心的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之间半小时车程,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34万,去年实现gdp4565亿元,占全省40.9%。?长株潭城市群提出及批复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致力于把长株潭培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至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同时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年以来,湖南省实施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的推进方式,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世行在华的首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邀请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机构进行咨询设计,形成了20多个规划。在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境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重大项目,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去年湖南的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

二、试验区获批以来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湖南省委、省政府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经验,广纳民智,对长株潭试验区科学论证、高端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盘规划,并将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打捆上报,获得国家的一并审批。这在全国现有的改革试验区是第一例。方案的核心在改革,规划的重点是发展。规划和方案将改革试验区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拓展到3+5(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城市群,并突破传统开发区的概念,设计了大河西、云龙、天易、昭山、滨湖五大示范区,为试验区建设拓展了空间,明确了模式载体,打造了一化三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一化带三化;加强三个基础,即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更大平台。

(二)强化规划统领。提升城市群区域规划,确立区域规划的龙头地位,发挥理念上、思路上、行动上的抓总作用。紧扣两型主题,体现国际视野,彰显区域特色。针对建设重点,强化部门和地区专项规划。修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出台条例实施细则,强力保障和推进规划实施。顺应综合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编制了全国首个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3+5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建设能力充分、方式协调、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发展目标,并着重从点、线、面统筹规划水、陆、空交通布局,构建长株潭核心区同城交通系统、区城际复合走廊、中部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全国陆运大通道五大圈层的核心系统,明确了城市群综合交通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建设的重点。

(三)实施五大工程。一是以两型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按照战略性、先导性、传统性、限制性分类发展的思路,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战略。突出产业的两型化,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两型的产业化,加快建设长株潭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两型产业发展。二是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把交通作为缩短城市群时空距离,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全面完善长株潭同城交通能力,大幅拓宽周边五市城际走廊,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陆域通道畅通无阻、水能充分利用、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两型综合交通体系。路网:核心区域重点建设七纵七横的城际主干道,形成以城市主干道相连的格局;3+5城市群重点建设二环六射的高速公路网。铁路:核心区3市与周边5市统筹规划,建设连通8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空港努力建设成中部地区的国际航空中心。到2010年,能满足1800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年货邮吞吐量20万吨。港口:重点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五港一枢纽,打通对接长三角的江海联运通道。同时,加强能源、水利、市政、社会设施建设。三是以湘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把湘江流域生态治理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标志和突破口,以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坚持上下游联动、水陆联动、江湖联动,用5年左右时间,集中解决长株潭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湘江治理。争取国家将湘江治理列入全国重点流域治理范围,加强株洲清水塘等重点地区的治理,集中实施沿江截污治污、工业源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工程。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确保全部完成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年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把环境同治推广到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积极探索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四是以城镇为节点的城乡统筹工程。着力消除城乡二元机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3+5城市群,带动全省发展。五是以创新为核心的示范区建设工程。规划设立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区,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开发区,目的是通过在农村土地流转、投融资创新、两型产业引导、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主题集中的改革试验,快速积累两型改革建设经验,打造湖南发展的经济特区、新型工业化先导区、新型城市化展示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到2020年在经济上再造一个长株潭。

(四)推进十大改革。一是创新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是湖南经济的重要聚集区,也是资源消耗相对较高的地区,目前,80%以上能源靠外输入。四个方面重点推进:第一,加快清水塘等重点区域、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改造,将长株潭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群;第二,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健全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和交易市场;第三,加强政策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槛,促使落后产能退出;第四,建立城市群统一的资源节约管理体制,建设节约型城市群。二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最大的特色是生态,丘陵地貌,山水相连、绿色相间。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积累下来不少环境问题。通过改革,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逐步还清历史旧账,决不欠新账,还湖南碧水蓝天。重点在五个方面率先突破:第一,把湘江治理作为一项标志性工程,开展综合治理和保护;第二,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实行生态补偿,成为全国生态补偿试点地区;第三,建立完善环境产权制度,设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第四,推进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第五,建立城市群环境同治机制,建设生态型城市群。三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改造任务重。通过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重点是:第一,建立较完善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布局;第二,制定产业分类指导政策,促使各类产业向符合两型要求的方向逐步转型;第三,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四是创新科技和人才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改革,构建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重点是:第一,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制架构;第二,打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城市群;第三,探索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我国高水平技术创新转化基地;第四,创新人才开发与配置的体制机制,使长株潭成为广泛吸纳国内外人才的洼地。五是创新土地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改革,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重点在国土资源规划体系、节约集约用地机制、耕地保护模式、征地用地制度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六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市场,健全完善更有活力、更加开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七是创新对外经济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在转变外资外贸发展方式、建设大通关体系、发展临港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建立湘台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等方面率先突破,打造我国中部对外开放的门户,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八是创新财税体制机制。逐步构建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支持体系、税收激励机制和城市群财税管理体制。九是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重点在打破城乡分割、突破行政区划壁垒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立城市群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支持三农的体制机制,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加快改革。十是创新行政管理和运行机制。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多个行政主体下,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利益协调、运转高效的城市群建设管理模式。

三、对我省的启示与建议

长株潭试验区的建设已初显成效。一体化进程加快,项目建设强力推动,关键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两型品牌聚焦效应逐步显现。在座谈中他们认为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在改革发展中与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建设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在发展中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解放思想,先行先试

湖南省干部群众敢想、敢闯、敢为人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提到试验区就是先行先试,先行即要行到国务院喊停,先试即要试到禁区里面去是我们听到最多的话。解放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长株潭,解放思想已经转变为实际行动、具体政策和扎实推进的项目。各地积极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如长沙组建了环境资源交易所,株洲公共交通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等。再如,今年初在湖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要着重突出两型社会建设中省统筹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创新融资模式,发行长株潭建设债券》等提案,授予试验区省级经济权利等意见建议,都得到了省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组织开展研究。作为试验区的一大特色和重点,大河西、云龙、天易、昭山、滨湖五大示范区,一市一个示范区,一个示范区带动一片区,示范区的总体规划要点以省政府文件形式下发,

允许先在各示范区内从多角度探索两型社会建设途径,形成成功经验后推广,降低改革成本。

(二)顶层设计,规划先行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省政府确定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原则。因试验区建设是在多个行政主体下推进,两型办存在着协调难,特别是跨区项目实施难的问题。湖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两型办规划局。规划局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原则不越位、不缺位协调。他们的协调方式俗称为规划落地。首先提升区域规划。《长株潭区域规划》获批后,湖南省对区域规划进行了完善与提升;然后以此规划为纲,由省直部门牵头组织编制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领域的15个专项规划和五大示范区规划;紧随其后着手3+5城市群八城市总体规划同步修编,与区域规划一致。做到区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与投融资规划一起四规统一。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实现从上至下的对接,确保区域规划不成为空中楼阁。规划对接完成后,赋予规划的法律地位,确保落实。今年9月,省人大通过了《长株潭城市群规划条例》,2010年1月起实施,并将出台《条例实施细则》。另外,两型办规划局还以八市规划局长联席会议形式,建立省级规划决策平台,以用地审批为抓手,城市群建设项目先报规划局长联席会审批,调整城市群产业发展趋同的矛盾,实现产业同步不同质的错位发展。

(三)创新机制,助推发展

如何建立试验区改革建设总体方案推进机制,湖南两型办也在不断探索。一是建立项目库。项目建设是城市群试验区建设的总引擎。两型办建立了重大项目库,建设项目353个,总投资1.57万亿元,以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明确要求2-3年完成。两型办在项目推进中建立了动态管理、项目责任人、统计报表、例会报告、监督机制等管理方式。同时,正在着手建立以两型社会为品牌的招商引资项目库,拓宽项目和引资渠道。二是建立考评体系。为促进长株潭三市和省直部门加强对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管理和协调服务,形成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竞争力、发展力和创造力。两型办本着客观公正、易于操作的原则,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建立起科学、客观、操作性较强的考评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考核,突出考评试验区内各地、各部门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项目等方面取得的工作绩效。考评结果一方面用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考核验收,另一方面作为省政府对三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综合绩效考评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年度考评中,省目标考核分值为1000分,其中两型建设相关内容占50分,从而有效地强化了两型建设目标考核的硬约束。三是建立具有两型特色的投融资体制。湖南省将城市群投资公司归口省两型办管理,有利于两型办统筹试验区内重大项目的投融资;有利于两型办提高试验区各市重大项目布局的协调力度;有利于重大公益项目的投融资管理和协调。

新型能源报告篇7

第一章信息资源基础知识

第一节信息资源概述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文献、资料、情报、知识、数据以及消息、新闻的总称。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

*情报:是指那些被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并进行交流的知识。

*文献: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

2.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寄载性传递性可处理性动态性共享性

3.信息的表现形式与类型

信息资源潜在信息资源和现实信息资源(体载,实物,文献,网络iR)

4.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别:

*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

印刷型包括铅印、油印、石印、胶印等。主要以纸张为载体,它的优点是便于阅读,便于流传;缺点是占据空间大,整理和保存起来比较困难。

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

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照相复制方式,将纸张文献微缩复制在感光材料上而生成的文献,包括缩微胶卷和缩微胶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存储密度高的优点,但要借助缩微阅读器才能阅读,不大方便,也不便于携带。

声象型也称视听性文献,是指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录音、录相或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信息或图像信息而形成的文献,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等。其特点是直观、真切、传递速度快、存储密度高?£

电子型文献又被称作机读型文献,现在电子型文献有时也统称为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产品或软电子商务资料库3,$5%7&(#4;3:&4盘、磁带(计算机磁带)等产品。电子型文献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对象,其优点是体积小、检索方便、直观生动,便于远距离传输;缺点是需借助计算机阅读,不大方便,费用较高。

按内容的加工程度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指直接从研究或劳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适当的审查后正式发表公布的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为文献检索的目的。

二次文献:

-检索工具,指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检索文件,包括目录、题录、索引、摘要等等。

-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

三次文献:-综述性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述等深度加工形成的文献。如学科进展综述、专题述评、预测报告,以及一些百科全书、年鉴、数据手册,词典.

按信息的出版形式

a.图书

*图书是正式出版且具有一定篇幅的非连续性的,其内容往往是围绕某一个题目进行全面论述出版物。内容较成熟、全面、系统、可靠。

B.期刊

*期刊包括所有定期和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是科研人员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来源。

C.专利文献

(patentdocument)

*专利文献是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专利文件的统称,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专利的法律性文件等。

D.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

*著者为取得专业资格的学位而提出的论文,介绍其发现、调查或研究成果。常指硕博论文。

e.会议文献

(conferencepaper)

*会议文献指各种学术、专题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会议文献有助于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科技动态。分为会前文献和会后文献两种。

F.科技报告(technicalreport)

*科技报告是关于科研成果或进展的报告,最著名的美国的四大报告。就是美国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出版的pB报告,由美国武装部队技术情报局出版的aD报告,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出版的naSa报告,和由美国能源部出版的Doe报告。

G.标准(standard)

*技术标准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H.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document)*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发表的文件,分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性文件两大类。i.档案*技术档案指在生产建设和科技部门的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对一定工程对象的技术文件的总称。包括任务书、协议书、设计数据、工艺图纸等等。J.产品资料

(productliterature)

*国内外各厂商为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本、目录、说明书、厂商介绍等第。

5.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1)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

*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介质,以超文本、数字化为组织和存在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又称虚拟资源、数字资源、电子信息资源、联机信息、万维网资源等。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a、从内容方面看,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类型丰富,信息量大,开放性强、增长快、更新快。

B、从存放位置看,信息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而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字符集、处理方式等并不相同。

C、从其利用方式看,网络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跨时空、跨行业传播。

D、从其组织方面看,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离散化。

e、从其质量方面看,信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

F、时效性强,在因特网上能得到最新的资料以及某个学科和某项科研的最新动态,能检索到最近的(甚至当日的)文献。

G、随机变化大,更新消亡无法预测。

H、结构复杂,组织分散,零乱无序。

i、还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通用性等特点。

归纳如下: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动态更新,毫秒处理;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海量信息,全球等距;共建共享,广泛参与;分布离散,组织无序;未经评议,需要鉴别。

3)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按信息的表现形式:

*文本信息资源

*超文本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上各节点的链路把相关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检索超文本信息资源时,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开始检索、追踪信息。

*多媒体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各种信息表达的总称。

电子商务资料库426$633,4"+*8%">*超媒体信息资源-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具有超文本和多媒体两种信息资源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交互性。

按信息交流方式:非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正式出版信息

第二节信息检索概述

1.信息检索

*概念:

-信息检索(informationRetrieval),是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出所需的过程。既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而狭义定义,只包括信息查找过程,这是我们以后讲授提到的概念。

*分类:

-信息检索手工检索(基础)

-计算机检索(方向)

2.信息检索语言

1)定义

*检索语言,又称标引语言、索引语言、概念标识系统等,是根据检索需要而编制的一种人工语言。是信息检索系统存储和检索信息时共同使用的一种约定性语言,以达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一致性,以提高检索效率。

2)信息检索语言的特点

*具有必要的语义和语法规则,能准确地表达科学技术领域中任何标引和提问的中心内容和主题;

*具有表达概念的唯一性,即统一概念不允许有多种表达方式,不能模棱两可;

*具有检索标识和提问特征进行比较和识别的方便性;

*既适用于手工检索系统,又适用于计算机检索系统。

3)检索语言的类型

*a.按使用语词的规范情况

受控语言(人工语言)

非规范语言(自然语言)

*B.按表述信息内容特征

分类语言

主题语言

分类语言或称分类法是按照知识分类的原理,以代表类目的数字、字母符号作为文献主题标识的受控语言,分类法侧重于文献信息的分类组织。

主题语言或称主题法是通过规范方法标识各种概念间的关系,用语词来标识信息的受控语言,主题法侧重文献信息的索引和检索。3.信息检索策略1)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a.追溯法:-又称回溯法,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的查找方法,这种方法查全率低,目前罕有人用。*B.常用法:

-利用文摘、题录或索引等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也称工具法。按所查文献的顺序,可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三种。

顺差法--由远而近,从问题发生的年代开始逐年往近查,适用于无综述性文献可参考时使用。查的文献较完整,查全率较高,但工作量大,效率不高。

倒查法--由近到远,重点放在近期的文献,多用于新课题,或老技术的新发展,从新情况开始查到一定的基本资料时为止。

抽查法--根据课题的特点和需要,选查发展旺盛时期的文献,可节约时间,但可能会漏检。

C.综合法

结合追溯法和常用法,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出一定时期内的一批有用文献,在利用这些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追溯查出前一时期内的文献,如此循环交替的使用两种方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也称循环法。

2)信息检索的主要途径

*题名途径:利用图书、期刊、资料等的题目名称对文献进行检索的途径。

*著者途径:用文献的著作者、编者、译者的姓名或机构团体名称编制检索特定的个人或团体所生产的文献

*分类途径:以文献的内容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作为文献的检索途径,它的检索标志就是所给定的分类号码。

主题途径:通过表达文献的内容实质,经过规范化的名词或词组来检索文献,电子商务资料库##"(*3%#,/-%::+检索时直接按主题词的字顺,即可查到某个特定主题的文献。

*序号途径:报告号索引标准号索引专利号索引等

*其它途径:分子式索引地名索引生物属性索引等

3).信息检索策略

*a.分析课题:

-了解课题检索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课题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具体需明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年代范围,文献类型,出版类型,文献信息的语种。

*B.选择检索工具:

-根据检索课题的主题及学科范围选择对口的检索工具(数据库),检索工具选择标准:专业对口,检索途径多,收录范围广。

C.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

-根据课题已知条件和检索工具中有什么途径,如主题途径,分子式途径,分类号途径等,检索策略指检索前制定的概念组配和执行顺序的方案。

D.实施检索:

-使用手工检索刊物或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一般手检是从索引--文摘号--文摘--出处。

e.原文的获取

获取原文是文献检索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获取原文一般有三个步骤:

*判断文献的出版类型:期刊、学位论文、专利、会议录、报告等。

*整理文献出处:将文献出处中有缩写、有音译刊名的还原成全称或原刊名。

新型能源报告篇8

【关键词】经济危机传统媒体数字化多元化核心竞争力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还在继续,有预言说此次危机将可能持续几年之久,其影响已远远超过战后数次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中国传媒业已经和即将受到何种影响,中国传媒业的对策和出路何在,是当前学界和业界普遍关心并讨论热烈的话题。限于篇幅和为了使论述更有针对性,本文重点讨论经济危机对中国传统媒体的影响及中国传统媒体的对策和出路。

一、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压力重重。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深远而且广泛,全球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文化产业都深受其害。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传媒业在此次危机中也遭遇了空前的挫伤,尤其是传统报纸媒体在这场危机中可谓是伤痕累累:报业股价大幅下挫,几乎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广告收入继续保持负增长并呈加剧趋势;许多报业集团不得不采取减薪、裁员等手段以降低经营成本;一些报纸开始出现变卖资产、停刊、转网、申请破产保护等情况。

经济危机对中国传媒业的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并不断扩大,中国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受众流失。近几年来,伴随网络、手机、便携式阅读器等新媒体的出现,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的读者群流失严重。而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一流失过程。据《2008年全国报纸印刷量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报纸印刷总印量为1594亿印张,较2007年减少了2.45%,而这也是自1993年以来中国报纸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①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报业市场订阅数、零售数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这一趋势有增无减,且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一些电视媒体的收视率、点击率也出现下降。

广告收入锐减。广告收入是传媒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广告资源受国民经济的波动和循环的影响非常大,经济情况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带来广告收入的相应变化。2009年以来,经济危机对中国广告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广告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受经济危机影响,一些企业大幅度减少了它们的广告开支,其中对传媒广告业影响最大的是汽车、房地产、通讯和商业零售业。以房地产为例,其广告投放增长率在2008年第二季度是59%,但到了该年第三季度下滑至-4%,而到了2009年1月份,房地产广告投放量进一步萎缩,增长率为-22%。②伴随这些行业广告投放的大幅削减,传媒广告收入出现震荡,下降趋势明显。有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1月除电视媒体外的各类媒介(报纸、杂志、广播、户外)的广告花费同比都在下降,环比也基本处于下降趋势。

再融资能力受阻。传媒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并且需要不断追加资本,这使得融资成为世界传媒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中国传媒业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政府投入,产业化时间不长,加之具有较深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传媒业的融资渠道更加有限,融资能力相对较弱。

二、导致中国传统媒体困境的深层原因

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压力重重,但冷静下来思考,其实这些压力和困难早就存在,只是当前的经济危机放大加剧了这样一些困难。

1、新媒体的冲击

目前中国传媒业处于一个新旧媒体共存共生、此消彼长的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播中的主角之一,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这首先体现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受众的有力争夺上。传统媒体因为成本负担较重、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其受众正在逐渐萎缩;而新媒体倚仗它的便捷、及时、交互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受众,特别是年青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来源。据统计,至2009年1月,中国的互联网网民已达3亿,网络的渗透率接近25%,并且还在不断扩散。手机上网用户在2008年也已达1.176亿人。③另外,伴随2009年年初3G牌照的发放,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动力将更为强劲。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还体现在它们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7年,美国报纸印刷广告收入累计下降了15%以上,而自有统计数据的2003年开始,各报纸网站的广告收入却在逐年增加,至2008年5年间增幅超过了160%。④尽管中国传统媒体因受行政垄断等保护,所受到的来自新媒体的冲击相比较而言要小得多,但近年的相关数据也显示,网络等新兴媒体分流了传统媒体重要的广告资源。

2、过度依赖广告收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广告收入为主,其他经营方式为辅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中国传媒业表现得尤为突出。据统计,广告收入大致占到了中国传媒业总收入的70%-90%,在有些媒体甚至高达98%以上,而发行等其他方面的收入比例则相对很小,资源补偿呈现严重的单一化倾向。

经济危机波及之下,传媒广告业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而伴随广告收入的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传媒产业的摇摆与重创,这一问题在美国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有着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力的《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太阳时报》在经济危机中纷纷申请破产保护,等等。

3、同质化竞争严重

目前,中国传媒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早期竞争阶段,而媒体经营层面的创新招数几乎殆尽,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且趋于同质化,传媒在内容服务和营销手段上越来越“大同小异”,不少报纸缺乏特色,电视频道栏目重复,克隆成风,媒体普遍缺乏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质化竞争严重的背后其实是传媒内容创意的不足,文化市场中的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的关注,产品定位及功能单一,未能形成传媒品牌和核心竞争力。随着传媒业走向“消费者导向阶段”,竞争将直接体现为对受众的争夺和挽留,受众满意与否是衡量媒体发展的重要指标,核心受众、核心内容、核心人才是中国传统媒体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局,提升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经济危机下,中国传统媒体的出路

面对这场经济危机,中国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摆脱困境寻求突破呢?根据当前形势和以往经验,加速转型是传统媒体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唯一抉择。

1、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传统传媒转型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国传统传媒,特别是报业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大概有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了“报业数字化实验室”,这对于整个传媒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但是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究其实质是要构建起内容的多介质平台,让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时代能够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从而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以往的数字化转型中,很多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媒体网站,以为这就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其实它们大多只是报纸的电子版而已,有的甚至成为了传统媒体的负担。

此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会迫使很多传统媒体改变对数字化转型的简单看法,放弃原有思路,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数字化转型问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间,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并购整合、强强联手将是大势所趋。

2、多元化转型

多元化又称多角化,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增加收益机会,减少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过分倚重广告的单一化收入格局使中国传统传媒业具有极高的市场风险,另外,广告占一个国家GDp的百分比是有限的,一般在3%左右,尽管目前我国广告市场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但在众多的竞争者争夺之下,早晚会出现饱和。多元化战略是中国传统媒体突破单一化收入格局,寻求产业长久发展之道的必然选择。

其实,当代世界传媒业正在走向“大传媒”产业,运作以传媒产品为主,包括跨媒介、音像出版、网络播放权等,再衍生出如主题公园、书籍玩具等后传媒产品。时代华纳、迪士尼等媒体巨头的发展,正是通过以传媒产品为核心的大传媒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整合,逐渐形成跨领域、跨行业、跨媒介、跨地区的综合传媒集团。中国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大传媒”产业,必须建构传媒产业的商业运营新模式,重视塑造品牌及产业链,真正提高我国传媒整合产业价值链的能力。

目前中国传媒多元化经营主要采取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进行,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经营来拓宽延伸现有产业价值链。随着产业价值链的拓宽延伸,尤其是后传媒产品的开发,传媒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游戏、影视等都是传媒业可以拓展的领域。

3、提高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注重品牌等非财富资本的经营

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在传统媒体数字化和多元化转型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关键。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它有着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公信力,在经济危机和新媒体的双重夹击下,只有把传统媒体的这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有可能保住传统媒体现有的资源,引领传统媒体走出危机。而在多元化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也应对自身优势和特长了然于心,而不能盲目扩张,不能搞“泛多元化”,不然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给自己增加包袱。

在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过程当中,尤其要重视品牌等非财富资本的经营,而这恰恰是中国传媒业长期以来比较忽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最终体现为品牌的竞争。中国传媒业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品牌建设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知名品牌。但从整体而言,中国传媒品牌的实力仍然很弱,至今我们都还没有世界知名的传媒品牌。在同质化竞争日益突出的今天,品牌战略理应成为传媒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

经济危机恶化了中国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但真正制约中国传统媒体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与矛盾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只是让问题和矛盾更明显、更突出,中国传统媒体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成功地实现数字化和多元化转型,在此过程中,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个关键。■

参考文献

①②蔺玉红,《报业转型是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下唯一抉择》,《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

③陈刚,《经济危机下传媒发展的破局策略》,《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2期

④李乾韬,《美国报业破产警示:报纸广告年增速仅3%》,《南方都市报》,2009年1月20日

新型能源报告篇9

报告关键词:

能源保障、安全生产、关爱员工、扶持地方经济

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敢于担当时代重任,为承担国家改革发展责任作出了巨大努力。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介绍,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35.2亿吨,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率分别占77%和70%,有力保障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煤炭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自身发展质量大幅提高。目前,全国千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有45家,产量达到23.2亿吨,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的比率达到66%,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安排就业500多万人,为2000万人提供了生活保障。2011年全行业职工人均收入5.4万元,同比增长22%。

本次的报告从各个层面披露了各自在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的发展绩效。

在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方面,神华集团2011年原煤产量突破4亿吨,商品煤销量突破5亿吨,建立华东、华中煤炭储备基地。中煤能源集团2011年原煤产量达到1.64亿吨,同比增长11.4%。山西焦煤集团2011年原煤产量达到1.10亿吨,其中精煤产量达到4618万吨。中煤地质总局是首次社会责任报告,该局成立以来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3万亿吨,提交可供矿井建设利用的煤炭资源储量2000亿吨,均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

对于安全生产责任的履行,各企业围绕安全投入、安全培训等方面,了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如截至2011年底,兖矿集团已连续安全生产2011天,安全产煤2.5亿吨,该集团下属的兴隆庄矿连续安全生产十周年。多家企业的百万吨死亡率在0.1以下。

此外,各家煤炭企业也在关爱职工成长、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探索。淮南矿业集团2011年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81167元,加上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是2001年的10倍。该集团还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从2003年开始,已累计投入82亿元,建成43个小区、2000多栋居民楼,回迁安置5.4万户居民。神华集团2011年向社会各界捐赠6.9亿元,并以“双六”工程为载体,招聘大学生村官1458名。河南煤业化工集团2011年新增就业岗位1.05万个,招聘及签约大学生3161人,吸纳农民工2万多人,接收安置复转军人458人。山西大同煤矿集团2011年担负了向大同、临汾、朔州、忻州、运城5市低收入农户供应124.5万吨煤炭的任务,进入供暖季节后,专门调拨10辆大卡车送煤上门,将优质煤炭送往村里。

新目标:

树立新的经营观,发展观,能源观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虽然只是第二份社会责任报告,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尤西蒂却在发言中强调,报告对企业自身的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这样诠释这个亿吨级煤炭企业“热爱能源,驱动变革”为核心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管理体系:热爱能源,成为我们的价值情感,因为只有热爱,才能满腔热情去对待能源;驱动变革,成为我们事业的追求,因为只有变革,才能让能源更好地服务社会、温暖社会,才能让能源企业更加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是一种超越局部、超越自身的责任。他表示,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使我们深入思考了国有能源企业发展的本源问题,思考了能源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作为煤炭企业,我们的责任是不断用最好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能源,让能源成为人类社会的福祉。

他认为,新的时代,能源企业应该有新的经营观、发展观、能源观,从而不断改造提升我们的社会责任观。这种责任,不是被迫、被动和无奈的,而应当是自觉践行,主动追求和不断提升的。这应当成为能源国企社会责任的新境界。

对此,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王晓林十分认同。他表示,神华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为社会发展提供绿色能源”为使命,坚持将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文化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企业绿色价值链,不断提升和增强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努力将神华建设成为“心存责任,身有担当”的国际一流企业。

新型能源报告篇10

由于报告的大规模泄露,其内容已经为外界所知。并且因为已经有过4次先例,人们已经对报告的政治作用非常熟悉。但因为20年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努力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这次,也许应该探索新的策略。

新报告的基本结论是全球变暖确实存在,而且大多可以归咎于人类活动。报告花费大量篇幅表述这样一个观点:ipCC现在对1950年来全球升温之50%由人类引起这一结论更有把握了(把握性已经从2007年的90%上升到95%)。但这仅仅证实了我们早已知道的结论—燃烧化石燃料释放二氧化碳,进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正像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气候学家安德鲁·德斯勒在推特上所说的那样:“即将的ipCC报告主旨:和我们2007、2001、1995、1990年的报告并没有多少差别……”

具体地讲,6月份的报告草案显示出与早期报告“类似”的“温度上升”结论,指到本世纪末的升温幅度约为1.0~3.7摄氏度。ipCC目前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采用了3~20厘米的“冰川响应模型”,它由此得出世纪末海平面预计升幅提高40~62厘米的结论—明显低于很多环保主义者、甚至某些媒体大肆宣扬的海平面上升1~2米的惊人而夸张的数字。

同样,ipCC通过降低所谓气候敏感性预测下限数据,导致气温升幅降低的结论。目前有关人类活动导致1950年来飓风和干旱事件这一结论的确定性评估同样在降低。2007年报告上述确定性达到50%以上;而现在则下降到不足21%。

但是这些适度合理的结果无疑将在危言耸听面前碰壁。很多人将仿效一个名叫乔·罗姆的博主,乔公然宣布“这份极端保守而且从一开始就已经过时的报告忽视了最新的科学证据”,乔继续宣称温度上升5°C和海平面上升6英尺(1.8米)。罗姆和其他人在2007年ipCC报告后曾经做出过类似的评论,声称更惊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没有被包括进去。

全球温度近10~20年来几乎并未升高是ipCC更大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放缓并不意味着没有全球变暖—这一趋势是无可否认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变暖程度的确是个问题。

值得称道的是,ipCC承认“该模型在过去10~15年的地表变暖趋势中并不总能推算出实际观测到的降幅”。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模型近几十年的数据都出现偏差,它对整个世纪预测的准确度就更值得怀疑。

和1980年来的实际升温幅度相比,32个顶级气候模型(也就是所谓的Cmip5)的平均超估率达到71%~159%。自然气候变化机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目前的主流气候模型过去15年超估的温度升幅达到300%多。

今年的几项研究显示大西洋或太平洋的自然循环可能导致温度升幅放缓,周期性因素导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升温幅度大,而今天的全球变暖步伐已经放缓或者停止。全球变暖或许确实存在,但过去可能有所夸大,而今天又可能估计不足。

研究结果凸显了ipCC一贯坚持的事实:只有超过50%的升温是由人类导致的,但在公开讨论中人类的作用常常被夸大为全部。ipCC强调气候变化的确是问题;但报告中并没有媒体大肆渲染的典型的末日场景、没有危言耸听、也没有自然科学家要求削减多少百分比的碳排放、或者给予太阳能电池板大笔补贴等等宣言。

几乎肯定的是,那些叫嚣采取行动的游说团体,和对坏消息如蝇逐臭的媒体们将淹没ipCC的理性研究。事实上,尽管ipCC根据其自身原则本该定义为政策中立机构,但其负责人拉金德拉·帕乔里却通过强调“人类已将世界气候系统推到了崩溃的边缘”,以及我们或许需要借助某种“碳排放成本”完成“从化石燃料的过渡”来公开煽动民众的狂热情绪。

因此,报告的结果可能还会和从前一样:四处宣扬恐怖的场景,之后是政治家许诺巨额碳减排和实施代价巨大的政策,但其实对气候变化几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