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03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教育;生态人

18世纪末叶,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从此,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兴旺。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愈来愈多地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困境与焦虑。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众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世人震惊。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也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构成了严重挑战。如果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是生态文明的理念与雏形,那么十七大报告中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说明我党已经意识到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文明的发展依次经历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已表现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特征。学者申曙光在《21世纪——生态文明的世纪》中提到:“现代社会是工业社会,但生态文明已经出现萌芽,萌芽中的生态文明已经显示强大的生命力”,“生态文明必将取代工业文明”。一般认为,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它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以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倡导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之所以产生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客观原因外,根本原因还是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以人类物质利益为中心的人类发展思想就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正是这种绝对化、单一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全球范围内严重的生态危机。

1、低碳经济:以生态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以损害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其基本特点就是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此,要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框架,摆脱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老路,人类必须走一条全员共享的、新型的经济发展之路。那就是从维护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模式,而生活方式就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而这也正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一般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这不但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以达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

2、生态文明: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我国实施新型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是新形势下对我国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既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又是中华民族崛起和繁荣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应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停止现代化的脚步;也不应当把建设生态文明只是视为将来要做的事情;更不应当像发达工业国家那样,把现代化所造成的破坏自然环境等种种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去,让他人为我们承受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能够实施的战略是推行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

在理论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需要把关于新型现代化的一系列思想加以总结提升,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武装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头脑,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实践上,以生态导向的新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新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新型现代化的建设应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华民族将以创造性的生态实践,以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社会引领世界的未来,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也将具有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总之,生态文明摈弃了以往文明形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社会发展融合在了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二、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新趋向

1、生态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而生态文明的兴起,既丰富扩展了教育的内容,又对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对于教育价值观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思考,另一方面如何使现代教育顺应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崭新课题。

随着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教育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1968年,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iiep)第一任所长菲利普·库姆斯(philipH,Coombs)在其代表作《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theworldCrisisineducation:Systematicanalysis)中指出:“教育体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正是这场世界性教育危机的实质所在。”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一是日益过时的陈旧课程内容与知识增长及学生现实学习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因此,对于生态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道德观及发展观。当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并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生态伦理道德问题时,生态教育随之产生。中国编辑。

一般认为,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思考教育问题,旨在充分发挥教育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道路”。正如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所说:“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科学地对待自然界一旦成为人的内在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才能真正实施。所以,生态教育是人们对生态危机反思的产物,它既是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

2、我国生态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各机构部门都采取了一些保护生态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隐患。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陷入了“垃圾围城”的窘境。2008年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的垃圾总量达1.25亿吨,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8%~10%的速度增长,其增速堪与GDp增速比肩。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计堆存量已达70亿吨,在城市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垃圾堆甚至“垃圾山”,占地约80多万亩。这还只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的城市垃圾所造成的生态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垃圾问题所引起的生态安全可能更令人担忧。所以,只有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激发其生态环境危机感,才能提高其生态安全责任感的意识。也只有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现状的深刻认识,才能使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关注这一问题,提高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教育与国外相比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方面,还都显得十分薄弱,最终的教育目标也比较模糊,发展层次较低。探究原因,这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及传统观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各界对此不够真正重视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生态学受教学体制、学科划分及指导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割裂,这对生态学的交叉渗透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传统观念认为: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工作者及学生的教研任务和学习内容,与其他人员无关;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只有专门人才才能接受并用之于实践。从而造成了生态学只能在狭小空间发展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迟迟不能普及的现状。

另外,当前生态教育之所以难以形成规模,更无法贯穿于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及团体单位负责人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比如,在考察政绩时,没有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绩纳入综合政绩中来考核,从而形成了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安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生态教育的贯彻落实。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教育观

反观我国的生态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他律性和自律性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提高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重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道德对象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传统价值观和文明观的内涵被大大拓展,它包含以下几方面重要内容:自然界的长期进化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客观存在都有其继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善待人类自己;人类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才能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新型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不易在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更好地内化为人的品质。

一是人与自然的“两大和解”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尽管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里,并非像今天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的如此突出与严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人类始终面对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并给后人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路径。在他们看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占有自然的过程中,即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又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史与自然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人类社会必然面临着“两大和解”的任务,那就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寄希望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有可能。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人对自然生态的控制实质上是人对人自己的人文生态的控制。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换言之,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要把环境问题纳入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总体框架之中。

马克思的生态观启迪我们,在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时,一定要以人为本,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重视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生态环境的长远安全问题,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观。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及见解凝结于“天人合一”的命题当中。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即指人与人类。“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哲学家大多以此为人的最高觉悟与智慧,认为“天人合一”所观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互相关联。道家提出了“天”与“人”合一的“万物一体”思想,天地万物都由道而产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思想所表达的宇宙生命统一论,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是生态伦理的认识基础。儒家也借助“性天合一”思想论证了“天人和谐”的宇宙生命统一论。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观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人与天地万物和谐交融。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生态系统是有机的自然整体。因此,我们也应当以“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以宇宙生命统一论作为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价值的起点,正确处理文明形态渐变中的失衡问题,促进生态文明的深化实践。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又称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环保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绿色消费要求:一方面,要树立资源有限意识,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在消费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反对挥霍奢侈、铺张浪费的无节制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要注重绿色和环保,自觉选择对环境友好和对健康有利的绿色产品,抵制对生态环境和健康有害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注意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防范生态安全隐患。由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所以一旦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必将引导和促进绿色生产的发展,增强产品生产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压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环境生态文明新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看出,绿色消费观不仅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紧紧契合,也是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但要转变消费理念,构建绿色消费模式,还要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教育与宣传。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考虑人类行为带来的种种后果。不仅要有利于当代人类生存发展,还要为后代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在此种价值观的指导下,要求我们一言一行都站在生态的角度和高度来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缺乏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们也就是将来的“生态盲”。这与过去的“文盲”、“科盲”一样将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激烈竞争中被无情淘汰。

总之,通过生态教育改变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摆正人类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从而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现代教育应该树立和坚守的新理念。

2、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加快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我们的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是教育课程体系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态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科学理性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一种对自然与生物、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现代社会文明观。

理想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在教学与研究、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校内与校外事物、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保持自然的平衡。在这个均衡系统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先导’的两元主体互动,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与创造,实现引导和自主的统一”。在这个体系下,因材施教,优生优培,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从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构建现代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凸显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时代性。生态文明的兴起,一方面是以工业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为着匡正工业文明的局限与弊端。因此,它也深深蕴含着新时代对变革教育的需求。在顺应工业文明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局限的突出表征是:偏执于为工业发展服务,目标指向单向度的人——“经济人”。通过透视工业文明的局限而反思教育的目标,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生态教育发展的应然走向。文明的进化与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功能的调整也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服务的,因此,生态教育就具有了这样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生态功能。这也将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

二是整体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生态教育陆续开展,人们的生态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但是,生态意识只是生态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加强人们的生态教育,必须在全社会开展,做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生态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它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形成;同时又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培养。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进行一种多角度、多形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教育。一方面可以尝试将生态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公共基础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建设。在自然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的同时,加强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环境社会学、环境教育学、环境美学等人文社会属性的学科研究,并逐步渗透到生态教育的具体内容中来。这样,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与各相关专业课相互结合、相互呼应、相互渗透,就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设置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知识结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均衡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是实践性。从本质上讲,生态教育是一门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伦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生态教育不但要表现在人们生态意识的形成上,由生态意识转化为生态伦理道德,进而形成一种社会公德风尚,更要强调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的实践意义。可以说,只有加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性,我们的生态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起到教育的实际效果。生态问题直接涉及个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交织在一起并可能决定其命运,虽如此,但有些人还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置若罔闻,抱无谓态度。因此,不但要让被教育者积极行动,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增强自身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掌握基本的、浅显的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更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事做起。在课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讨论和辩论;在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状况生态安全实地考察调研,使其有机会走进大自然,感受体验大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生态情感。

3、树立“生态人”培养目标。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本身遭到人类不合理的改造活动而导致整个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发生失衡,而深层意蕴表达的则是人在自然界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人的异化是其深层原因。面对“人被疾病、洪水、干旱、风暴、海啸、火山爆发、地震、雷电、泥石流、物质盘剥与精神压迫、包括外在生存和内在心灵双重的‘环境污染’……铺天盖地的蝗虫般追逐、包围、覆盖与吞噬”等有悖人类现代文明追求的生存处境,人不仅仅是在污染和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原生态,也是在亵渎和贬低自己。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物质环保”,更应重视内在心灵环境的保护,承传和重视先人的人文精神美德,关注人文意义上的“精神环保”。在倡导人们终止对自然的污染侵害的同时,净化我们的心灵空间。正是对应这种外在环保与内在环保统一的要求,人的物质需求利益、社会需求利益、精神文化需求利益与生态需求利益之间协调统一的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培养“生态人”作为当今生态教育的发展目标。它不但是生态文明进一步推进深化的一种潮流趋势,也预示着生态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人”的概念,是针对单向度的“经济人”而言的。“‘生态人’是指具备生态理性,顺应生态规律,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工业文明发展的实践证明,“经济人”假设只具有相对的客观合理性,这一假设在高度强调人类经济自利行为的同时,极力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系,割裂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严重的内在缺陷和极大的历史局限性。而“‘生态人’既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文明时想的人格模式,是一种更加符合现代人类本质的理论设定”。

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态人”不仅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是一个自觉理性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安全、生态公平和生态正义的高尚的人。他已经从“经济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无限扩张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以推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行为范式和理想人格。这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特别是生态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构成了绿色低碳经济理论的前提性假设,同时也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

当前,以“生态人”为支撑的、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文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展示了人类社会全新的广阔发展前景。生态文明的发展加快了“生态人”新型人格模式的确立,新型“生态人”人格模式的确立反过来又给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以强大支撑。“生态人”假设作为生态教育的一个目标,也将凝聚并推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身教育体制乃至整个文明形态的绿色变革,加速全(中国整理)社会生态化改造进程。因此,塑造合格的生态文明主体——“生态人”,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各种关系,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5-01-16。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24。

[3]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4][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85)[m],赵宝恒,李环,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李高峰,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m],苟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7]如何取信于民?“垃圾图城”考验政府行政[eB/oL],新华网,2010-03-01。

[8]陈华兴,李明华,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限度及其超越[J],新华文摘,1998,(3)。

[9]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洪世梅,建设生态型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3)。

[12]黄翔,人类生存中的“外在环保”与“内在环保”,ht-tp:///s/blog-52e556150100gldu.ht-ml,2009-12-17。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2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渗透生态文明教育,也已被提上日程,这对青年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养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川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提出,四位一体,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又一创新理念,必将对转变工业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价值观念、生活理念、正视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民生关系、当前与未来关系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2005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江苏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把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着眼学生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作为重点,全面把握当今时代的特点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伦理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学生的思想中去,渗透到教学中去。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对生态环境教育在3一6年级的综合课《品德与社会》开始实施,将环境、生态教育列为课程目标之一,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要求学生从生活的环境中逐步认识生态环境问题,注重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初中思想课程则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法规及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点内容,突出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特别是价值观和行为能力的培养。高中课程则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四大模块之中,同时以时政热点专题的形式,进行生态观念、环境道德、哲学依据、政策法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促成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形成、环保意识的养成、环境素养的提高,对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奠定基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中生态环境建设的课程资源,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尤其是生态文明理念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教材的结合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已经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吃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深人钻研教材,分析时政热点,建构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使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和价值观上得以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消费及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我们必须转变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追求健康的消费方式,摈弃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观念。在进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内容的教学时,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上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讲解、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要以尊重生态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向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增长简单地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念转变。生态文明致力构建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着重从科学发展观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等问题的讲解中,找出政策提出的哲学依据和体现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本观点,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论提出的重要胜和现实性。

   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3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而传统教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重说教轻情感激发、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等局限性和缺陷,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教学改革的要求。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根据教材主旨,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教学中以水污染、生活垃圾分类、秸秆焚烧的环境问题与再利用、微山湖湿地保护等为问题情境展开教学。这一方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在情境所营造的清新氛围下进行,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2.活动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是变封闭式教法为开放式教法。立足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和报告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实现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一方面,让学生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现实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扩展思想政治课的生存空间。

    3.声图电导学法。声图电导学法是变单一性教法为综合性教法;变单向式为多向式教法的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广泛运用政治课教学,通过运用图片、电视、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结合国内外正在发生生态破坏或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事实,让生动的声图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觉悟。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新一轮课改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高中研究型课程(初中称为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不仅为政治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社会提供了课时的保证,而且为课堂质量改进注人了强大的活力。

    顺应这一要求,思想政治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环境教育综合实践以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活垃圾处理、水污染防治、秸秆新能源利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践,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转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3

abstractinthebackgroundoftheconstructionofthe“fourmodernizationsandtwotype"society,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ostudyistheeighteenreportoftheparty'sspecificshowabouttheconcep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path,oneimportantlinkistheresearchon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effect,itismainlytoevaluatetheecologicaleffectcivilizationeducation,soas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importanceof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ecologicalcivilization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cludingthethreeaspectsoftheimportance,contentandspecificrecommendation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civilizationeducation;evaluationindexsystem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职院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合格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因此,在“四化两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是探索党的十八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而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展开研究是生态文明教育实现路径研究中重要的环节,主要是针对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从而实现国家社会的良性发展。

1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1)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高职院校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

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让高职大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作用、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其次,让高职大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行动,这是生态文明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和落脚点。最后,根据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和原理,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特点,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原则规范,引导高职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指导高职院校形成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发展,政府对高消耗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大力扶持低消耗的新兴产业,企业走可持?m发展之路,必将对生态环境问题和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有责任将“四化两型”社会需要的科学技术与技能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态文明实践中找到解决环境污染的机制、规律,方法和途径,因此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能让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准确定位,高职院校学生也能按照企业社会的需要来正确塑造自身,将自己打造成为具备良好生态文明意识和技能的新型人才。

(3)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需采取渐进式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教育对高职院校及学生的作用和影响是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测量和评价的,要逐步确立生态文明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意识地对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设计,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对生态文明完整的认识,并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措施,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使其逐步积淀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2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内容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绿色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规划、采购、消费、生活等)三个方面内容,还要定期开展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状况的评估、验收工作,并生态文明教育的报告。

2.1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方面开设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作为高职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将生态文明教育正式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另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计划中增加生态教育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评价中体现对新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考核,通过完善教学考核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怀和生态忧患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审美、决策的能力,并强化大学生在生态系统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构建多样化的生态教育实践活动评价标准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最大的困境是如何将学生的生态观念外化为生态行为,真正实现他律到自律、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的转变,形成良好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结合,理念选择与行为选择相统一。高职院校可着眼于自身实际以及各学科特点,构建多样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评价标准,来检验生态文明教育上的成效。灵活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使学生具体感知、体验、关爱生态,在愉悦中接受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将生态情怀融入意识观念中,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3构建科学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标准

生态校园文化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加强建设。展示了学院的景观设施、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人文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应当符合生态学原理,对学院的建筑设施进行科学设计、建设维护,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校园制度生态文化建设应当根据五大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倡导绿化美化、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理念,有效规范全院师生员工的行为。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应当符合健康积极向上的原则,通过校歌、校史、校风、校训、校园文化活动等,正面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积极行动的力量。高职院校通过构建科学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形成健康高雅、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培养符合“四化两型”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高职院校既要培养传统工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还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生态文明观念的人才,引领国家社会的科技文化发展。因此,构建科学系统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树立科学的观念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既要遵循高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还要遵循?F代教育、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促进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应当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审美观,因此在设立评价标准时要具体、全面,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的标准既要有生态文明教育过程的评价,也要有最终的结果评价;评价的标准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生态理念教育,也可以体现动态的生态实践教育,是知与行的统一。

第三,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评价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此五大发展理念成为了引领全社会的新观念,我们在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方法、评价方法,协调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倡导绿色消费模式,用开放的眼光和胸怀吸收接纳有益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方面的经验,最终能共享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真正实现“四化两型”社会背景下,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和教育机制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产生成效,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和教育机制。高职院校的领导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导向与协调作用,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把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学校的常规任务去狠抓落实,把生态文明教育评价的组织领导、考核评比、责任分担、奖惩教育等各项内容形成组织制度和长效机制,使全院各部门协同作战。没有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教育机制,没有学院每个部门的全力配合,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就很难发挥整体效应。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4

【关键词】专业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措施

党的十报告中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明确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培养社会栋梁的高等院校,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是历史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绿色愿景。而在全员育人的环境下,高校教师如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内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治国理念。党的十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大学生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必将成为高校教育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努力培养出具有综合决策能力、较强领导能力的管理人才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1]。

2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生态价值观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观,它以更广阔的视野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融合起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既顺应新形势的需要,又符合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2.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它不但是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而且还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了实现这种新的变革,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积极培养大学生对生态环境负责的观念,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正确行为,进而在全社会促进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的提高,确保我国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大学生只有真正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才能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2.2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拓展高校道德教育的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道德进步过程是人类伦理关怀对象逐步扩大的过程,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一切生命及生态环境,亦是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更是对道德教育内涵的极大丰富和延展[2]。

2.3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1世纪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新时代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生态文明理念是新世纪人才道德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教育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道德体系的完善,满足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生态文明教育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和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不仅能够更直接地开阔大学生视野,而且还可以培养其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最终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2.4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绿色愿景

努力构建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民族共同的绿色愿景。然而我国是生态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通过逐步渗透生态文明理念,使大学生懂得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是社会关系的进步,也包括自然关系的提升这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将为我们共同的绿色愿景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3目前高校专业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现状

3.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涉及生态文明教育不够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涉及对多个领域,具有跨学科性和广泛性。但大学课程多是围绕专业需要设置,教学内容中直接涉及生态文明知识比较少,课程中环境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不深,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直接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寥寥无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落后于时展的需求。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会把注意力放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一些大学开设了针对环境污染如何治理的相关课程,但在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方面很少涉及,在课程设置上,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没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专业课程,学校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和培养学生生态道德体系的相关专业课程[3]。

3.2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尚未确立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和不擅长的生态文明知识相互交叉的领域,比如“绿色会计”、“会计生态文明”等理论时,没能对所讲授的专业内容真正地展开和剖析,不能很好地把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很好地结合起来,大都是避重就轻,只讲授专业理论,忽视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渗透,讲授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得不深不透,教学效果差。

3.3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纵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当前部分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高校,其教育方式仍然沿袭“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模式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更缺乏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生态文明教育许多教学内容属于自然科学,它不仅需要课堂讲授,更需要一定的实验演示和实践教学,克服学生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讲大道理、软道理,不如专业知识学习来得实际的思想,需要克服大学生对单一的理论教育方法在心理上产生的厌烦和抵触情绪。此外,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各高校还缺乏统一务实而有时效性的教育内容。因此,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方面大学生还不能够全面,系统的展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4]。

3.4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不仅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而且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行为模式的较大落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积极性,但由于缺乏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时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由于缺乏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使大部分学生被束缚在课堂里,没有更多的外出实习和实践机会,不能够更多的接触自然和社会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3.5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够

目前,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普遍存在重专业、重技术而轻人文、轻生态文明教育的倾向。在高校的管理体制上,一般会有明确的学生管理制度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但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在教育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知识结构完善、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方面有些高校做得还不够。

4高校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措施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一问题是高校教师所应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4.1教师应确立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应切实加强对自身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教师无论从事哪一学科的教学,无论该学科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密切与否,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态文明素质,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相处”等生态文明理念扎根心底。注重教学过程中所收集信息的时效性,及时为学生传递党和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政策、新方针、新技术。

4.2努力寻找生态文明建设与教材的结合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渗透于各学科的专业课程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时政热点,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和价值观上得以提高,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以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为例,在进行“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着重让学生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最直接的手段便是企业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4.3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树立创新教学理念

大学生喜好接受新事物,摒弃旧事物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知识灌输将无法维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在多媒体课件中尽可能多的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文字、符号、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甚至可以进行实物演示教学,使学生能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神经,将定义、原则、无聊的公式,在理性和感性认识中得到升华,促进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避免在授课过程中平铺直叙,结合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案例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并要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列举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以增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4.4采取开放式教学,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

教师应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观察,使学生对环境现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逐步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环保和生态文明的质量意识。例如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经济实力较强且社会声誉良好的企业,以及那些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企业,使大家切实感悟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体会到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4.5将网络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提倡互动式教学

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特点,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一个独特的,有吸引力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使学生通过访问该网站,自己主动学习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把网络教学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尝试开展网上教学、讨论、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觉到课下老师也同样会和他们进行互动,而且形式灵活多样,改变了课堂单一讲授形式的局限。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会计生态文明”、“绿色会计体系”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专业教学网络化,同时还有效拓宽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的范畴。

参考文献:

[1]马晓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62-163

[2]薛建明,《生态文明教育进高校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2,23:89-90

[3]吴明红、严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64-65

[4]温文,《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方法》[D].广西师范大学,2007:11-12

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3JY015;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303315

作者简介: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而且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而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了新发展,如生命价值观教育、交往教育、幸福教育等等,这些内容的丰富都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产物。当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发展。

一、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的依据

(一)生态危机的日益凸显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

目前,随着人类欲望和需求的增加以及现代化工具的使用,使其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到了非常严重的境地。人类不但给自然造成了灾难,也使自己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喝着不健康的水、吸入不新鲜的空气、摄入不安全的食物等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迫在眉睫。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人、影响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急需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下更好的发挥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功能。

(二)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能使特定历史条件下党的中心工作与民众的思想观念相契合,从而得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它与执政党、国家乃至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要顺应民意、符合时代潮流。党的十报告顺应时代要求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为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自身价值与功能的延展与深化。因此,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思想政治保证。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

环视全球,伴随着人类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对生态意识和要求越来越高。而当代大学生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很片面,也不够深刻。大学生又肩负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践行生态建设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新时期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不仅会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还将有效推进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所以,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赋予的新内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生态文明教育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涵

由于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理解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确定也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通过教育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在人与自然的生存环境中自觉合理运用技能和手段不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活动。"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

1、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完成的是观念的转变,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而观念的形成既需要进行脚踏实地的实践,也需要接受系统科学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包括: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无法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调整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即使科学技术再发达,也不能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环境的权力与义务是统一的,对环境的开发必须与对环境的修复相平衡。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这些观念在大学生的认识上达到高度统一,最终逐渐形成生态文明理念,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态文明。

2、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生态文明知识教育主要是指自然界基本知识及其运行规律的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及生态现状等。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我国未来民族生态素质的根本途径。高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教育从而达到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及其运行规律的认知,从而唤醒大学生的生态平等意识、生态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及消费节俭意识等,促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按生态规律办事。

3、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实践过程中建设和维护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法制教育就是要求全体大学生系统学习我国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所出台和实施的各类法律、法规与制度,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动实践,使大学生明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各类法律的要求,从而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爱法的精神风尚和行为规范,进而推动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在全社会的普及。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文明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制观念,使大学生在心中筑起保护生态的法律屏障,从而与全社会交相辉映,形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

4、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道德教育

人的行为的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大学生的行为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以深化生态文明道德认知与觉悟、提升生态文明道德情感与境界、坚定生态文明道德信念与意志为要求。这就需要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生态文明道德观念,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够以生态文明的视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践观,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自觉行动。

5、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技能教育

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服务于实践,生态文明技能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生态文明技能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提高大学生建设和维护生态文明的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能够应对未来生态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技能教育,使大学生掌握生态环境破坏处理与修复、防治与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并使其了解和运用符合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模式。

参考文献:

[1]谢晓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C].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2]陈军.张涛.我国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激励机制与促进对策[C].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6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演变特征

[作者简介]谭小雄(1976—),男,湖南茶陵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邓喜英(1976—),女,湖南攸县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湖南衡阳421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大学视阈下的生态德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D07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055—02

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传授受教育者生态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形成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等生态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使他们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并内化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道德行为的一种新的德育活动。①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具有生态智慧、生态情感、生态道德、生态能力的理性“生态人”。中国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后的“环境教育”,历经萌芽、提升、拓展三个阶段。考察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演变过程,探寻其中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当前更好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道德教育萌芽阶段:体认到塑造人的生态道德观的现实必要性

一般认为,中国的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环境教育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通过动员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出版单位、科研院所及各群众性学术团体,广泛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幻灯、展览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着重披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宣传与传授环境知识,其突出的贡献在于唤起了国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但是,此时期的环境教育仅停留在宣传教育层面上,未从生态道德层面上探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在笔者看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并非与环境教育同步发展,而是略微滞后一些。我们认为,它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后环境教育时代。在这一时期,伴随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环境教育不能仅满足于获得知识与技能,还应培养一种足以影响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受此思想潮流的影响,我国的环境教育无论是教育范围,还是教育形式,抑或教育目的都有了新的变化:一是教育范围逐步由社会教育向基础教育、在职培训教育、大学教育等领域拓展,如一些大学专门开设了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环境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一些小学开设了生态教育的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等;二是教育形式由宣传教育向政策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其典型标志是强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及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草案)》;三是教育目的由单纯的环保知识传播向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转变,如1989年5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就明确指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特别要提高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时任国务院总理的亦强调“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地保护环境,把它看做是一项社会公德”。这充分表明,我国已进入后环境教育时代,即把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生态道德教育提升阶段:注重通过教育塑造人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1992年里约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②这可以说是国际生态道德教育的滥觞。

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文化宣传与科学普及活动,对公众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1995年我国又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旗帜鲜明地指出要“提高全民族环境保护认识,实现道德、文化、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转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自觉参与、共同承担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责任与义务”。③这标志着我国的环境教育由外化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向思想观念的内化教育,由此进入到“道德伦理层面”,也意味着中国生态道德教育进入实质性阶段。

从教育理念上讲,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明确注重人的生态道德观教育。它强调当代人不能一味地坚持利己主义,而应考虑“能为后代人留下什么样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④其终极目标是在“社会—人—自然”一体化的视野中来思考利益公正问题,这涵盖了公平原则的“国际公正”“代内公平”以及“代际公平”伦理,共同原则的全球意识伦理,和谐原则的人与自然之间环境伦理,持续消费和适度需求的道德观,控制人口增长的节育道德观等伦理道德内涵。⑤

从教育实践上看,1991年10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成立,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1997年7月,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Bp公司联合开展了“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在校内注重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在班团队主题活动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并依托校园开展活动;在乡村则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鼓励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少数民族歌舞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容,继而开展环境教育。2003年10月,中国首套旨在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再生能源》知识普及教育教材出版。21世纪初期,在全国范围逐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大学”等创建活动,目的在于倡导绿色观念、传播绿色文化、弘扬绿色文明和绿色生活方式,培养公众良好的绿色伦理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绿色教育突破了传统的人际道德范畴,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考虑伦理道德问题,这表明中国伦理道德教育已向生态道德伦理教育跨进,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不过,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调控战略,是力图保持工业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开拓一种新文明”。新文明的战略不应是旧文明的简单延续和推移,而应是对现有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摒弃,是在现有文明的“间断”中寻求更高级的文明,是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的质的转变。

三、生态道德教育拓展阶段: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步入了快车道,无论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理论,抑或教育实践都有了显著变化。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治国理念。2003年6月中央提出了“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另一方面,着力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重构中国的道德教育体系。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次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中国社会公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9月,国家林业局也出台《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强调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

从教育理论上看,一是探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二是建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原则等;三是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四是加大对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挖掘以及对西方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研究。

从教育观念上看,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生态道德观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和谐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加以倡导。2006年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成立,其宗旨是构筑国民心灵生态屏障,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普及生态道德研究成果,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2007年的《鹫峰宣言》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谐作为生态文明的使命,以此倡导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及其方法论。

从教育实践上看,中国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正在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多部门地全面推进。一是加强生态科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林业局兴建了1658处森林公园、1538处自然保护区、28处野生动物园、140处植物园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受到生态保护教育。二是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利用森林博物馆、野生动物园、植物标本馆、科普馆、科普长廊等对未成年人进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促进全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和生态道德的萌发。三是出版科普教育图书。出版发行《生态道德教育读本》《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手册》《生态文明建设论》等,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四是多途径探索生态道德教育活动。例如,2007年上海市创立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特色学校,率先开创了“管理部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联盟模式,目前已有138所特色学校,每年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活动600余项,致力于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生态素养,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2008年中国儿童中心牵头开展了以生态教育为主题,以学生的道德发展为目标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计划项目”,倡导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工作资源整合模式,以带动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从而提升全民的生态素养。2010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起了为期五年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通过培训交流、调查研讨、创意设计、参观讲座、评优竞赛、展览展示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系列公益性活动,在校园内“兴生态文明之风”,帮助和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环保和绿色的良好习惯,“走健康成长之路”。同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全国绿化委员会等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活动。

[注释]

①谭小雄,邓喜英.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生态德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8.

②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③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44.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7

一、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

1、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在带给人们利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面对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大学生思想多变且易受他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生态的人文关怀以及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的重任。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价值规范、价值评价,用正义的价值理念去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的探讨生态正义的价值要求、制度保障等思想,给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层面的启迪。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体系,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马克思生态正义观中国化的现实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是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学依托于四门主干课程。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点热点问题,用理论解释现实,把问题说透,并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把生态文明理念相关问题论述清楚。

二、马克思生态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蕴含了丰富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生态正义的制度保障以及人民群众是实现生态正义的主体力量。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前提,人类的吃穿住都离不开人对于自然的改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利用和开发自然,但一旦开发过度就会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人的异化状态,人类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不能超过限度。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具体的说是劳动,人类把自然资源改造成所需要的状态。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这并不等于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2、生态正义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对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主要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正义性。在此之下的社会制度显然不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资本家凭借着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盲目地追求剩余价值,不仅造成劳动者过度地工作,损害健康,而且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也反映了资本家在无视生态责任的情况下做出的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导致了生态非正义。生态非正义愈加严重就会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而生态正义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制度保障,缺乏正义的制度只会使生态问题更加严重。只有体现自然?Y源分配正义、满足人们合理的生态利益等条件的制度支撑,才能给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人民群众是实现生态正义的主体力量

马克思坚持群众史观,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财富的创造者。当一个社会的制度缺乏正义时,人民群众会起来推翻束缚的生产关系,建立正义的制度。当制度正义时,整个国家的发展才有了重要的保障。而且,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发挥能动性,对物质世界进行改造。这种改造活动并不具有盲目性,而是以生态正义为价值目标,为了满足人的生态需求,同时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生态正义条件下的以人为本,应当是满足人合理的生态需求,并以人的理性的生态利益为出发点。[1]

三、马克思生态正义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发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作用,在内容方面渗透有关的新知识、新理念。

1、丰富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的内容

课堂讲授是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课程是否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的教材,没有单独的章节对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门阐述,而是分布在多个章节之中。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应当在教材的内容中加入生态正义的相关内容,并把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体现于教学内容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或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

2、在理论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做好理论阐释

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传播者。促进大学生认同生态正义的理念,需要从学理上阐述清楚生态正义的内涵、提出、产生的过程、制度保障等理论问题。生态问题又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话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现实,展现理论魅力,采取丰富灵活的教学手段,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伦理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并且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8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海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性[3],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对海洋生态文明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在许多国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校是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前沿阵地,海洋生态文明教育不容忽视。

一、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

海洋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虽然还没有一个完备的、被广泛认同的概念,但是综合多位学者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了延续生存而不断更新的一种海洋文明形态[4]。陈建华认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包括海洋生态的意识文明,道德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和产业文明[5]。刘健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概括为包括海洋意识、海洋产业、海洋行为、海洋环境、海洋文化和海洋制度六个因子的“六因子论”[6]。海洋生态文明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综合概念,是人、海洋、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直接体现,是人类遵循科学发展理念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高校开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开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中国梦”具有特定的“实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和“价值特征”,而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进一步演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丈量“实力”“幸福”和“价值”质量的重要指标。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深刻总结世界主要海洋大国和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这充分显示了党对当前我国海洋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推进人类、社会和海洋三者的和谐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而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应贯穿大学生教育的始终,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海洋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使大学生能够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

2.高校开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新形势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国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否则将与时代脱节。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精于专业技术,而是知识、心理、道德、视野等都要过硬的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高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发展,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实现对社会发展更全面的观察。海洋生态文明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是关乎人类自身发展的重大课题,蕴含着科学发展的理念,理应纳入高校教育,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3.高校开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8],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海洋生态文明教育自然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大学生的海洋生态文明观念是全面衡量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着眼未来,具备海洋生态文明观念和高度的海洋生态责任感,将生态文明观念内化进自己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这是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开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我国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现状,积极主动地履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校开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起步,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9]。教育部门一直没有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没有把生态文明素质作为21世纪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不足,因此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普遍不高。而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被提出的,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严重不足,仅在几所涉海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所体现。高校在普遍缺乏海洋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情况下,加强面向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的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要将海洋生态文明观念贯穿到各个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教学中去,以围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推动海洋课程体系优化建设[10]。

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较广。涉海高校承担了众多海洋科研课题,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探索和科学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教师是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和关键,但高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决定了高校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效果,因此教师只有经过不断学习、实践,具备较高的海洋生态文明理论水平和从事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海洋生态文明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因此,目前很多高校将在实践中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教师队伍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一环。

另外,对于开展了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涉海高校,大部分仅停留在课程上的专业教育,而忽视了第二课堂的作用,不能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联系的完整体系。有的高校通过引导高校环保社团的方式开展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环保社团是生态文明理念影响下的具有明确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的学生社团,主要依托如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建立,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具有弘扬环保观念的热情,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向广大同学宣传环保、践行理念,并融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高校对于学生社团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广泛的海洋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寓教于乐,通过社团活动充分发挥这个载体的作用,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在具体操作、执行过程中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社团不具备专业的海洋生态文明知识和技能,很难达到社会要求的海洋生态文明宣传和实践。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9

近年来,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普及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我国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生态环保理念的推广、生态消费的倡导、生态课程的开设等都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加强和提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笔者对辽宁地区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目前自然的生态状况和人类的生存状态表示担忧。有85%的大学生了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并知晓世界生态环保俱乐部及其宗旨。有95%的大学生深感地球生态危机的加剧并参加过某种环保活动,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和担任地球环保卫士的工作等。有96%的大学生对“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不必过于担心”的说法予以否定。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生态物种的灭绝速度已经超过生态系统的自身康复速度,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相联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整体。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对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一些盲点,对一些常识性问题的认识还有待深化。首先,大学生生态消费的观念尚未形成,互相攀比和奢侈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次,生态责任意识比较淡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不强;再次,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失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通识教育”并未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体系和内容。因此,高校亟需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同时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生态哲学及其相关理论,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绿色人格的积淀和形成。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路径

生态文明主要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面。生态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倡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与大自然自身的和谐稳定相一致,致力于减少、消除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威胁与破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自然不仅具有物质性,也具有精神性,同时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大自然的生态健康紧密相联,不可分割。自然危机导致了人的精神危机,随着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掠夺与统治的欲望愈发膨胀,人们对物质、消费、功利的痴迷逐渐加深,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也正向人类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生活方式是自然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同时,外在的生态危机实为人类精神危机的外化。所以,要真正解决生态危机,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不可忽视。

(一)将自然审美纳入绿色教育体系

自然审美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论,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倡导人与自然的共存及生命关联。西方近现代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著作为现代环境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源头。我国的大学课程在探讨环境哲学时,往往忽略其生命源头,而仅仅着重于从理论层面展开分析。绿色教育不能仅诉诸于人们的理智,而是更多地诉求于人们的情感和艺术审美。大学教育应该开设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生态文学”、“生态审美”等课程,从而激发和加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在生态文学课程的教材选用上,以描写自然美著称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优秀作品为首选,如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约翰•缪尔的《我们的国家公园》,教师应在课堂上细细地品读,同时组织学生结合当下的生态危机展开讨论,推动学生倡导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生,建立相互依存和关爱的伦理观念。〔2〕同时,普及生态审美教育。增强其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达到塑造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目的。生态审美“消除物质极其充裕和精神极度空虚的巨大反差,实现心态和谐、人格的完善,有利于塑造人心理的和谐、人格的健全和完善”。〔3〕笔者近年来对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给予较多的关注。大学课堂上别开生面地对生态伦理、生态美学等相关理念与实践的研习与探讨是使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消费意识深入人心的有效途径。比如,东北财经大学商务外语学院一位讲授英美文学的教师,在其所教授的《英美文学》课堂上,以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啊,拓荒者!》为讨论素材,引导学生以生态伦理批评与生态美学批评为视角,展开了对小说主人公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实现自我”之旅的热烈探讨。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了对人物在“天人合一”境界中如何彰显着生命共同体意识、如何展现了大自然的强大生命力与人类和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共生的紧密联系。他们认为,这种人的自我实现体现了作家倡导人与自然相栖共生、相互关爱、相互依存的生态伦理;人的自我实现不是以自然为代价、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人类只有把自己的自我实现与自然界生物圈的整体利益联系起来,“把自然界整体利益的‘大我’与人类个体发展的‘小我’有机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达到精神和心智上的成熟,从而实现自我。”〔4〕这种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到他们自觉地关注自然生态、生态伦理、生态消费等,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模式,使生态文明理念与意识深入人心。

(二)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在分析生态文明构建的目标和要求时,中国学者赖章盛教授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制度保障、科技支持和生产方式的转型,但首先需要观念的支撑。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行动,就要求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这就要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5〕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与价值观念的更新;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朝着良性循环、有机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要做好科学技术向生态化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人们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型。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导在于树立生态化消费观。人类的消费内容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通常可以将消费分为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三个层面。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都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影响的程度应及时给予评价分析,进而促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稳定。使人类意识到绿色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推动了人类的高物质主义消费理念向绿色消费理念转移,这样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更好地优化了人类生存环境。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然生态之美,感受美的存在,这既是人类本质的要求,也体现了人类全面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的消费理念朝着有利于自然环境改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摈弃物欲横流的物质消费理念,提高绿色消费意识。

(三)提高大学生生态消费参与意识

生态消费价值观植根于生态伦理之上,只有在大学生中提高生态伦理意识,才能形成和谐一致的生态消费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态消费意识。发展经济学家e•佩鲁指出:“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种经济概念都不可能得到彻底深入的思考”。〔6〕生态危机的缓解与解决不仅需要科学的环保技术改良环境,通过立法政策保护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深入到对现代文明观念的反思与扬弃中,重建生态伦理。大学生伦理意识的增强需要通过多种媒介和方式加以引导和促进。比如,通过各级教育体系的引导、激励,通过媒体、影视、各种宣传片、宣传广告等来提高公共生态意识,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国际绿色纪念日”新闻宣传活动,同时积极支持社会团体、民间机构等开展生态消费教育倡议活动,尽快使生态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1.通过传媒增强生态消费观念的宣传力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社会传媒的监督、引导作用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图书、报纸、网络等传媒途径,扩大生态消费的宣传力度与辐射度,鼓励媒体的广泛舆论监督,扩展人们对生态消费的关注度,从而使人们主动采取生态消费行为。

2.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影响效应2001年被定为“中国绿色消费年”,这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它象征着绿色消费运动在中国的开始。这是由全国消费者协会提出来的,可见社会组织在绿色消费观念宣传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协同各级消费者协会、环保组织、高校绿色社团等,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让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全面推进绿色消费观念教育在高校和全社会的发展。

3.激发生态企业的宣传能动性、积极性引导生态企业进入学校宣传生态消费概念和知识。为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可以把大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工作与企业的效益挂钩,例如可以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期内,选拔环保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在校大学生进入生态企业实习、工作,从而激发在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带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消费能力。为对大学生进行更好的生态消费观念的教育,要以高校为重要渠道、家庭为主要环境,以企业的绿色市场影响力为辅,同时加强政府的行政引导,多方共同作用。其中的各个主体环环相扣、互为前提、缺一不可。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篇10

关键词:绿色文化;生态校园:教育

一、高校加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我们要走的应该是一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人才聚集的高地,具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很多高校为绿色文化建设作了很大贡献。今后,高等教育必须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科技攻关的主攻方向,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多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奉献科技成果,全面加强社会服务,更好地承担起科技创新重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努力建设绿色校园文化,示范和带动全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多重职能。坚持独立的大学精神,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至关重要。在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大学必须在校园文化别注重绿色教育氛围的营造,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建设节约型校园,倡导绿色管理、绿色学习、绿色活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地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中,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科学氛围。要通过大学的文化传播和带动作用,以绿色生态环保宣讲实践活动为载体,引领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模式能够深入到社会大众心中,切实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奥运会将给世人留下绿色奥运的丰富遗产。高校应充分汲取绿色奥运理念的营养,充分挖掘和利用绿色奥运的宝贵财富,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绿色意识的高水平建设人才,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二、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中,创造出丰富的人类文明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的3种文明形式,是人类现代化的主要内涵。随着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使用,人类对自身的生存环境进行重新审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便应运而生了。它使人类生活进人全新的文明时代,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主要文明形式之一。生态文明的提出,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而且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这种文明观摈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不再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看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和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一起。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与此同时,这种崭新的社会文明观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从而为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打下扎实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绿色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

主要是更新工业文明观的教育理念,确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受到工业文明观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受到工业文明生产力观的影响。工业文明观影响下的教育尤其重视人的身外自然的改造,不重视甚至忽视人的自身自然的发展,片面地把人作为一种劳动力资源加以开发,从而导致人们自身的“生态危机”,学生负担过重。健康受到影响,心理承受力差,精神受到损伤,造成畸形发展等等。所谓“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即将这种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全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绿色教育”。是适应时展趋势、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结合学校传统特色,推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

具体要实现“六个绿化”,即绿化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绿化日常管理,绿化教学过程,绿化校园生态环境,绿化师生日常行为方式,绿化学校对社区社会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创绿的领导,制订创绿计划,从校园科技活动、课堂渗透、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的建设着手,探索创绿途径,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

(三)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地分析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过程

在学校教育中,把学生的全面发展视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如果从生态文明观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人们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和自然建立一种平等伙伴关系,从而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建立在可靠良好的基础上。同时,人要全面发展还离不开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人与外部环境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人们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能力。人们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能力,以及善于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最重要的是人的创造性能力,绿色文化正是以提高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来实施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绿色校园文化的主调:和平、发展与健康教育是大学绿色教育的主题: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是绿色文化教学的基础性目标。

(四)校园绿色文化建设要培育校园的绿色精神

绿色精神是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综合体现。绿色对于人类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它象征着生机、青春、活

力和向上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绿色精神,就是使他们树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觉按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办事;强化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树立竞争意识及和谐宽容的精神:树立时间效益的观念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因此,绿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加强校园绿色文化建设途径探讨

(一)积极开展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活动

绿色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文化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绿色文化建设活动。如组织相关教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文化有关的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绿色文化教育理论:成立环保或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利用植树节、地球目、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班级树、毕业树等活动。

(二)构建绿色教育体系

要发展绿色科技。使科技这把双刃剑向着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体协调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要实施绿色管理,运用生态链原理,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进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绿色消费,既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又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要建设绿色校园景观,组织绿色行动,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实践。既提高师生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为友的自觉性,又强化师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也夯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基础。

(三)注重自然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应从净化、绿化、美化、生态化校园环境着手注重自然环境建设,依据地形、地貌,融高校自身传统特色和先进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来创造适应新世纪发展的现代校园新形象,在满足教学、生活需要之外,始终以创新和校园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集森林化、花园式、充满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生态型校园。

(四)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设置

高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人才的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战略。教育部门应该颁布和实施环境教育制度,要求大学必须把绿色教育课程设置为非环境专业的必修公共课程。对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也应改革,对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跨系、跨专业的选修课,尤其是师范院校,更要开设与专业相结合的选修课,使将来从事各种教学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环境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在其他专业的课程中都应渗透绿色意识,内容既要普及环保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环保伦理、环境素养。教学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注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更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信念。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创建和巩固生态教育基地,切实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绿色精神,启迪心灵智慧。

参考文献:

1、田晓丽,高春艳,倡导绿色文化。实现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2007

2、曹迎,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绿色中国,2006(21)

3、吕新,绿色奥运理念指导下的高校环境教育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8(2)

4、陈惠英,生态型校园的规划设计探析[J],建筑设计管,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