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控制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45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1

关键词:医疗器械注射泵控制系统微震动传感器步进电机

中图分类号:tp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71-02

微量注射泵主要应用于动脉、静脉输液、输血、抗休克治疗以及麻醉剂的注射等。目前微量注射泵的控制方式有很多,本文重点讨论了采用单片机进行控制的方案,并对方案在实验室进行了验证。

1微量注射泵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微量注射泵是光、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由控制系统和微量推进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注射泵的螺母(推头)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内盛满药物。注射泵工作时控制系统发出控制脉冲信号使步进电机工作,丝杆由步进电机带动旋转,由螺母(推头)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推头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进行注射药物。通过设定电机的旋转速度,控制螺杆的旋转速度可以调整其对注射器针栓的推进速度,从而调整所给药物剂量。微量注射泵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注射泵的的控制系统是由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组成。输人模块主要有数字设置键、传感系统等组成。传感系统采用高精度微震动传感器。输出模块主要由LRD数码管、LCD液晶块等组成。

微量推进系统主要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减速机构、丝杠、齿轮、螺母等组成,该系统控制电路可获得较大的流量调节范围。步进电机驱动丝杠推进系统的设置微量注射泵速计算方法如下。泵速(ml/h)=所需药物剂最(ug・kg・min)×0.06×体重(kg)X注射器毫升数(ml)÷药物剂量(mg)[1]。

2控制方案设计与分析

2.1单片机控制模式

主控制器为StC90C51单片机,通过编程使系统分为手动、自动和特定滴速模式。手动模式下,用手转动丝杠,微震动传感器将点滴落下信号通过a/D转换模块送入单片机,并由显示模块显示滴速;自动模式下,由键盘控制pwm输出的大小,使滴速在每秒0到3滴之间变化,系统通过单片机比较设定滴速和滴速检测值的差异,并判断增大或减小pwm输出,超出范围后,启动声光报警。系统逻辑框见图2。

2.2电位器控制模式

不使用单片机,通过实验获取每分钟0~60°转动角所对应的电压值,由电位器分压(分压后加电压跟随器以保持电压)代替键盘输入,实现角度值的输入。输入的电压与锯齿波发生器一起送入比较器,产生pwm波形,并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电机。系统逻辑框见图3。

2.3方案分析

单片机控制模式具有功能多样的特点,能满足输入、输出、比较等多种需求,采用编程控制,灵活易修改。电位器控制模式成本低,使用查表的方式使角度输入控制更为直接,但是实时检测调整较为困难。因此,本文采用单片机控制模式。

3控制模块设计与分析

3.1硬件控制模块设计

采用n沟道moS管iRF540驱动,该电路功耗小,驱动能力较好[2],成本较低,在pwm输出端与驱动端之间加入了光电耦合器,使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隔离,有效保护了控制装置。

3.2pwm输出模块

pwm相对线性控制具有节能、易控制、提高电机运行效率的特点[3],本文实验采用pwm电路控制电机。用单片机产生矩形波,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驱动电机。该方案优点是不需要另搭电路,通过编程即可改变输出矩形波占空比,从而控制电机。pwm产生及占空比控制,使用单片机产生pwm时,本文先后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编写延时由io口直接输出,另一种是使用定时器,通过周期延拓的方式输出pwm波。但是io口直接输出的方式在控制占空比时不够精确,因此而采用键盘控制时,使用了外部中断来控制占空比。本文使用了三个独立键盘,分别控制占空比增加、占空比减小以及特定占空比(45°时的占空比)。

4结语

本文使用单片机、步进电机验证了单片机控制模式方案设计,采用的测试仪器有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秒表等测试设备。测试结果表明当加占空比键按下后,转动角度值变大;减占空比键按下后,转动角度值值变小。实验证明占空比控制非常重要,也证明了pwm波的频率对响应速度有很大影响,同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微量注射泵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浩.微量注射泵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10(9):47-48.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2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改进策略

医学检验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以及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是一门集合了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性前沿学科。尤其微生物检验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但由于微生物检验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影响结果判断以及临床诊疗措施的开展[1]。因此,强化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分析我院微生物实验室细菌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以及改进策略,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鉴定的菌株120株,均为室间质评标本。实验室试剂与仪器包括药敏试纸、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成品干粉培养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微生物临定系统以及微量生化管。所用仪器与试剂均为合格、性能完好品,对研究结果无质量影响。

1.2方法根据标准临床标本微生物鉴定要求进行细菌鉴定,并根据标本性质选择相应的培养基,按照标准培养温度进行培养。菌株均置于(36±1)℃中培养24h,密切观察菌落的形态,并详细记录。如部分菌株生长缓慢,可酌情延长培养时长。采用程序编程接口微生物临定系统进行鉴定,或者以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分纯后菌株。部分菌株予以手工鉴定,鉴定规范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中的相关标准。参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药敏试验采用药敏试纸扩散法进行检测。

2结果

本组120株菌株经鉴定,有11株鉴定失误,占9.17%,另109株鉴定准确,准确率为90.83%。其中,革兰阴性球菌13株,均鉴定准确,准确率为100%;48株革兰阳性球菌中,41株鉴定准确,准确率为85.42%;59株革兰阴性杆菌中,55株鉴定准确,准确率为93.22%。109株鉴定准确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其中,101株符合,符合率为92.66%。菌株鉴定失误原因见表1。

3讨论

3.1微生物检验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3.1.1检验方案问题检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本研究中,1株C群链球菌因未进行血清学鉴定,未严密观察革兰染色形态而被误判为溶血隐秘杆菌;1株流感嗜血杆菌因未应用XV因子,且未行平板卫星试验而误判为副流感嗜血杆菌,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均因未进行血清学诊断而误判为大肠埃希菌;1株病牛沙门菌因血清学诊断不够全面而误判为沙门菌属。因此,合理设计检验方案非常必要。

3.1.2标本采集以及处理问题微生物标本采集和处理不当,均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例如在尿液标本采集中,要求采集中段尿,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操作者不会采集中段尿或者未严格执行采集无菌规范,导致标本被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2]。此外,标本运送与保存不当,也将导致标本变质,影响检验结果。

3.1.3检验操作不规范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个人专业理论以及专业技术欠缺、操作不规范等将影响检验准确度。此外,检验质量控制重视度不足,也是导致检验失误的重要因素。本组中,1株因试剂失效误判,3株因试液浓度控制不准而误判,1株因培养时间不足误判,1株因氧化酶试验与同化试验不准而导致误判。

3.2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3.2.1正确选择培养基在选择培养基之前,应对培养基作相关性能试验,评估并控制培养基的质量,避免因培养基选择不当而导致菌株在培养基中不生长或者生长缓慢[3]。

3.2.2建立临床与检验室的沟通全面提高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强化质量控制意识与责任意识。加强检验室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以便检验科室能够根据临床实际综合分析并设计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案,提高检验准确性。

3.2.3严格控制标本质量严格控制标本采集以及运送质量监控,检验之前应对标本进行全面质量评估,确保标本质量符合检验标准。

3.3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改进策略

3.3.1强化标本采集以及预处理质量控制由专业人员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将标本正确采集纳入日常工作章程中,确保标本质量合格。实时监控实验室操作规范以及操作质量,确保标本采集以及预处理均达到最佳的理想状态。

3.3.2加强室间质量控制制定并完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加强室间质量控制,通过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微生物鉴定思路以及方法的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科室微生物检验水平。

3.3.3加强检验全程质量控制从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及结果判断与报告全程实时严密质量监控,促进检验工作与临床之间的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检验质量。对于可疑检验结果,特别是与临床有冲突的结果,应积极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信息交换,及时排查原因,以提高检验准确率[4]。对于特殊菌株,应加强标本保存质量管理,为后续检查提供条件。

总之,微生物检验对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面加强质量控制,积极进行指控措施改进,最大限度地提高微生物检验精度以及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淑媛,柯培锋,庄浩林,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0):2738-2739.

[2]吴幸.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2):153-155.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3

关键词:档案;有害生物;预防;治理;方法

对档案有危害的生物多以微生物为主,而且微生物是人肉眼看不到的有害生物,其中包含细菌、霉菌、藻类等等,其明显表现为档案异味、发霉、长毛等等,这类有害的生物对档案产生威胁性,因为其繁殖能力强、易产生变异等的特点,危害着档案室中保存的档案,尤其是我公司属于化工企业,档案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报告,所以对于我公司来说,档案非常重要,因此文章将从有害生物对档案的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时期背景下对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治理方法。

1.有害生物对档案的危害

对档案来说其有害生物多以微生物居多,而且微生物生长的过程同样离不开营养,比如碳、氮、氧气、水分、温湿度等等都是有害微生物的营养,而档案中就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比方说铅笔记录的档案含有碳元素;档案的封皮含有氮;空气中产生的温湿度中含有水分,同时温度的变化也影响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等等,这些都是有害生物存在的原因。另外,有害生物的存在间接对档案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其一有害生物会对档案制成的材料进行分解,因为档案的材质包含了木、淀粉、纤维等等物质,而有害生物分泌的酶是可以降解这些物质最有利的成分,造成纸张易碎,档案的粘合度降低等等;其二,有害生物通过长时间的积累繁衍,再加上有的档案长时间无人翻阅,导致形成霉斑,分泌各种各样的色素,以至于档案中的字迹被霉斑掩盖而污染,影响人们的阅读效果;其三,同样有很多的有害生物都拥有分泌有机酸的能力,而纸张的本身具备一定的酸碱度,如果长时间没有处理档案,就会造成档案纸张的酸度增加,容易损伤档案的纸张;另外,还有一些记录研究成果的照片、录像、录音留下来的特殊的档案,通过有害微生物的分解、危害等就会造成照片软化、录像失真、录音失声等情况产生,因此对于这种危害,提出以下预防和治理的方法。

2.新时期背景下对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

首先是对档案有害生物进行预防,因为我公司是属于化工企业,所以有害微生物的数量相对会比较多,但是对于现如今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对于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提出以下几点。

(1)物理预防方法①严格控制档案室温湿度,保持稳定的温湿度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是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的,一般情况下有害生物的适宜生活温度都在20摄氏度以上,30摄氏度以下,空气中相对的湿度也是在90%以上,才能够适合档案中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所以我公司的档案管理室的温度首先就需要控制在20摄氏度以下,这样才能很好的控制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同时对于档案的管理需要将特殊档案和纸质档案进行分开管理,对于纸质档案的相对湿度控制在40%到50%之间,而特殊档案控制在30%到40%之间,减少有害生物对水分的需求,抑制生长。如果档案室的温度过低,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的时候,可以进行通风以增加温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温度的变化,另外,如果发现室内的湿度过低的时候,需要用湿抹布进行清洁工作,湿度过高就需要用吸尘器进行灰尘清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关注空气的温湿度情况,以做及时调整。②保持档案管理室中的卫生清洁对于卫生上的管理,需要我公司卫生管理人员定期的对档案室进行清洁,定时观察档案室的温湿度情况并且进行记录,保持档案室的卫生清洁,同时无论是清洁人员还是进行档案查找的工作人员,在进入档案室之前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武装”,所谓“武装”就是戴好头套、衣服、鞋套、手套才能进入档案室,因为对于我公司人员来说,经常会接触化工物质,多多少少都会有细菌的产生,如果人员直接与档案接触就会造成细菌的逗留,导致档案有害生物的增加,所以进行“全副武装”可以有效的控制有害微生物的进入,降低档案被污染的情况发生。③定期进行检查最后预防的措施就是定期进行检查,比如设定每隔一季度进行一次检查,首先需要看,将同一时间的档案进行抽查,通过水平观看是否有霉斑的生成,然后是摸,对档案的纸张进行摸,因为众所周知当书本长时间没有经过翻动,并且长期都处于潮湿的环境就会摸上去潮潮的感觉,档案也是一样,若出现这种情况了,应当进行及时的处理;最后就是抖动,在翻档案的时候,手拿着装订的那一侧进行抖动,这样做的原因是怕档案内留有某些动物的排泄物,并且在操作的时候要远离整个档案区域,到宽阔的地方再行档案抖动,以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2)使用安全有效的防霉剂因为我公司是属于化工企业,所以在预防上,可以利用安全有效的化学药物对档案有害生物进行抑制,但是运用化学制作有效的防霉剂,要切记几点,其一不能使档案有害生物继续增加,影响档案材料的持久性;其二需要具备良好的防霉作用,防止霉斑的产生;其三是不能产生太严重的副作用。另外,在配比安全有效的防霉剂之前,应该请专业的人员对档案室内的各种成分进行测试,然后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档案室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进行有效的调和,比方说可以将特别重要的研究结果的档案,以封闭带的形式使其存在在绝氧的状况下,从根本上预防有害生物对档案的损害。

3.新时期背景下对档案有害生物的治理

如果一旦上文提到的被污染情况出现,需要我公司的档案管理员及时作出解决的办法,在这里提出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物理解决方法,另一种是化学解决方法。

(1)物理治理方法所谓的物理方法,非常的简单,一是温度,曾经有美国人将图书放置在零下20度环境中长达24小时,进行灭菌杀虫,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公司也可以采取高科技的微波杀虫灭菌机进行处理,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谨防将所有档案放在一处,需要分批进行治理。另外已经消过毒的档案应该及时规整,防止重复进行杀毒,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人员不可长时间的站在操作机旁边,当然可行的物理方法还有阳光高温杀毒、γ射线、真空处理法等等,都可以有效的对有害生物进行消除,但是这种物理的方法不适用于此类的档案,所以就需要运用到化学治理的方法。

(2)化学治理方法对于我公司来说,也许最好的治理方法就是化学方法,其中多以擦拭法、喷雾法、熏蒸等方法进行处理,而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熏蒸法,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含甲醛、环氧乙烷、百里酚等等,而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形成很多的熏蒸设备,包括经常会看到的小型消毒箱、熏蒸消毒室以及不常见的真空熏蒸机等等,其真理就是使化学毒剂完全渗透到有害生物体内,将有害生物直接的彻底消灭。其中甲醛的治理效果是将酶的细胞结构从内部进行破坏,使之不能继续繁殖,而环氧乙烷的作用使有害生物体内的酶的活性降低,破坏酶的基本代谢能力,但是在对档案进行消毒处理的时候,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考虑有毒气体的处理方式,需要完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这种化学治理方法不太适用于羊皮和皮革类的档案,对于这种档案最好还是利用物理的治理方法进行处理。所以说,在现在社会科技这么发达的情况下,有很多的设备、机器、建设等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公司应该利用好这种新时期背景下的科技,发展更多对档案有害生物治理的方法。

(3)当代化工研究方法因为我公司是属于化工厂,所以对于档案的有害生物的治理方法也可以运用当代化工研究的方法,比方说研究计算档案管理室中细菌的大概数量,然后根据数量进行有效治理,因为细菌是人肉眼无法看得到的,但是却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看,所以可以在档案室的四个角落或者容易落灰的地方,放置可以收集微生物的平板采样盒,然后放置在空气中10分钟左右,将其从档案室取出,然后在适温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然后研究,定时统计在样板上有害物质的生长数量,根据计算公式进行对有害物质数量的计算,然后对其具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实验,看哪种化学成分可以对每一种的有害物质都有效,然后将最有效的化学试剂进行喷洒治理。但是在化工研究的过程中,取样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以防止有害物质跑出。另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米化学技术也不断的发展中,其中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就是两种具有很好杀菌效果的化学材料,在我国已经逐渐的被用于生产防霉抗菌等方面,而这两种抑菌纳米化学是否能够被应用到档案有害物质的治理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工研究,首先是对档案有害物质的损害情况进行登记;其次对档案中经常使用的抑菌化学试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然后选取比较优良的与纳米化学进行比较;紧接着将良好的抑菌化学试剂和纳米化学都放置在相同的无菌水中进行比较;最后对于两种是否能够结合进行相关的化工研究,以当代化工研究的技术,进而调节出更高效的纳米化学抑菌剂。结束语总而言之,对于我公司来说,档案中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所以对于档案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治理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从有害生物对档案的危害,提出严格控制档案室温湿度、保持档案管理室中的卫生清洁、使用安全有效的防霉剂、定期进行检查等预防策略,同时也提出物理和化学常用的熏蒸两种治理方法,将两者合二为一可以对档案的有害生物进行更高效的治理。只要将设备完善、技术提高就可以有效的对档案加以保护,减少档案被有害生物的破坏,为我公司的档案管理做出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记者张亚丹.我市大力开展市区重点绿化工程检疫检查[n].平顶山日报,2016-04-09002.

[2]李占文,骆有庆,王东菊,杨学荣,孙慧芳,李立国,杨红娟,孙耀武.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大环境绿化有害生物危害现状及防控对策[J].宁夏工程技术,2010,04:376-379.

[3]王建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初探[J].北京农业,2014,12:93.

[4]吕美臣.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具体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01:229.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4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因素;质量控制;临床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24-01

对微生物进行检验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只有对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控制,才能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率。为此,本文将结合对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他听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建议。

1对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依据生理学与形态学的生化反应,借助于现代仪器来对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检验方案设计。从当前实际检验实践来看,对于影响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检验人员自身因素,如对检验过程中满足检验需要的生化反应的判定能力,个人在检验学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术不足,以及个人思想情绪方面的责任心不够等;二是对于微生物标本质量控制因素,如在标本采集方法上、运送管理及处理微生物标本的规范要求等,如在采集尿液样本时,对于中段尿的采集往往由患者自行收集,致使外尿道常居菌污染标本,再如对于痰液标本的采集,由于缺少必要的临床指导,患者所提供的痰液标本中往往有气管、及口腔常居菌的干扰,有时标本内没有呼吸道的成分,也给检验工作带来干扰,影响检验质量和效率;三是检验技术方案科学性,如在设计检验方案时,未能正确的选择检验时间、对污染杂菌的处理是否干净等,通常情况下对于标本的采集是在用药之前,并且需要对标本接种于含有药物中和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如对于发热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采血时间应在体温上升期,特别是对于间歇性菌血症患者更应该把握好采样时间,否则会直接影响检验质量。

2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途径和建议

2.1检验前对标本进行质量管理

对标本检验前各类影响因素的控制是达到检验目标的必要前提。从微生物检验项目的正确性出发,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多样性来进行有效分类,明确不同的检验项目对应不同的检验控制质量,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结合样本采集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微生物样本操作规范,保证无菌操作,避免各类杂菌对微生物标本的污染。如在血液样本采集或对脓肿标本进行采集时,要进行严格的皮肤表面消毒,规避表皮菌群对微生物样本的影响;在运送微生物标本时,通常情况下应确保在2小时内送检,如果需要进行培养时结合保温要求,对送检的微生物进行密封或使其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周围环境对微生物标本带来杂菌影响,如为了能够抑制血清中的杀菌物质,需要对培养液添加聚茴香脑磺酸钠,而聚茴香脑磺酸钠对淋球菌具有毒性,如果患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时,则不能采用聚茴香脑磺酸钠来处理标本,又如对于腹泻患者进行粪便培养时,对于肠杆菌科细菌通常采用伊红美蓝琼脂和SS琼脂平板来培养,而对于河弧菌等弧菌科细菌,由于其嗜盐性则无法在这两种培养基中生长,因此,需要对检验目标和分离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以免造成漏检。

2.2在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本身,为了确保检验质量,必须从强化检验工作标准化制度管理中,来落实检验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检验过程中对各类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如对于检验环境温度的控制、对检验试剂的选择等方面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如在临床检验中对于检验步骤和要求的规定上,检验人员需要结合定性检验和主观判断来确保检验流程和检验结构的有效性,并从自身检验条件下来遵循相应的标准操作规范,严格执行。如对于生化试剂的控制,对菌株质量的控制、对药敏试验的控制、对实验设备的控制,以及对实验过程的监测与记录等,从而提高微生物样本检验的成功率。

2.3对检验后进行质量控制措施

从微生物检验的临床目标来看,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对于检验之后形成的检验报告,要及时报送给临床主治医师或相应科室。对于检验后检验人员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相应的交流机制,来促进检验工作于临床交流,如对于检验中感染菌株、污染菌株,以及正常菌群的分析,对罕见菌株的说明等,都需要从检验后的交流机制中来推动检验工作对临床实践的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报告的全面性。

3结语

微生物检验是帮助临床诊治的有效参考依据,而加大对临床检验质量的科学控制,从微生物标本方面、检验试剂及检验人员等方面来探讨改进和提升检验质量的有效措施,从而为临床科室获得更有价值的诊断证据和有效信息,也是提高医院临床诊疗水平,为准确判断预后提供科学、准确、完整分析报告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李小林.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J].吉林医学.2011(24)

[2]龚建武.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4)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5

【关键词】竖井投料;防堵;雷达物位仪;微波固体流量开关

开滦唐山矿业分公司2013年建成矸石充填回采系统。此系统包括地面投料系统和井下采面充填系统,其中地面充填系统包括井上集中控制室,储矸仓库,运料系统及投料井四大组成部分。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投料井的安全是最关键环节。此投料井深度620米,井下建造有投料缓冲仓硐室一座,硐室内建有缓冲器一套和储矸仓一个。

1、投料流程

井上矸石或料石通过储矸仓库内的胶带输送机投入投料井,矸石通过620米的投料井自由落体下落到井下缓冲仓,砸落在缓冲器上,降低冲击力后落入矸石仓中。

2、堵井情况分析

2.1投料井堵塞

投料井内径580mm,设计入料粒度小于等于50mm。因投料井专供投料使用,构造相对简单,采用复合金属管路贯通井下负600水平。矸石或料石运输、储存和投料过程中因天气冷暖变化和湿度变化情况可能出现结块现象,造成投料粒度增大,在实际投料过程中可能出现堵塞井筒情况,井筒为竖井且封闭,如发生井筒堵塞情况将极难疏通,甚至可能成为废井。

2.2储矸仓堵塞

矸石或料石经过缓冲器后可能出现将储矸仓填满溢出现象,如不及时发现可能填满整个缓冲仓硐室并堵塞投料井。

3、技术分析

要解决以上两种问题,需要分别处理。首先监测上井口入料和下井口出料状态,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投料系统运行,防止料石堵井。

3.1投料井防堵技术方案

采用一种新型防堵监测装置。主要构成情况如下:防爆型微波固体流量开关两个、多通道光纤转换器一对,可编程控制器一套,控制系统微机一套,配套挂架两个。

图1、图2、图3是结构示意图。图中设备包括如下:充填站运料胶带输送机、投料井上口微波固体流量开关1、光纤转换器1、控制系统微机、投料井、投料井下口固体流量开关2、光纤转换器2、缓冲装置、给煤机、胶带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微波固体流量开关1、2分别固定在投料井上下口靠近井壁位置,且不被井壁遮挡,固定方式为图4所示采用管式夹具安装。两开关分别连接光纤转换器,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用光缆传输到控制室内的控制系统的pLC,通过控制系统微机进行监测和控制。此微波固体流量开关防护等级为ip67,耐振10~150HZ,可有效防止煤尘渗入和管路振动,发射功率max5mw,测量范围0~2m,继电器动作延时max15s。

当有固体通过井口投入时,微波固体流量开关1将捕捉到这个动作,并将此动作转化为开关量信号,开关量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后,经过光缆传输到控制系统pLC;当物料经过自由落体落到投料井下口时被微波固体流量开关2捕捉到动作,在组态软件中反映此两个开关量。通过理论演算和实际测量,物料自投料井上口投入经过大约12.5s~13s落到投料井下口,在微机中设定两个微波固体流量开关监测到的信号间隔时间大于13s(实际设定为15s),当两开关量时间大于15s时,即可认定为发生初期堵井情况(可理解为少量物料堵井或附着井壁),此时控制系统将停止充填站运料胶带输送机工作,并伴有报警声光提示,工作人员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当充填站运料胶带正常停止工作13s后,微机将停止读取开关量,防止误报警。

3.2储矸仓防堵技术方案

图5是此方案结构示意图。在挡矸笼上方安装2台防爆摄像头,。在缓冲器托梁下安装3台脉冲雷达物位仪。

2台防爆摄像头,24小时监视缓冲仓内投料情况和储矸仓内物料水平,通过光纤将视频信号传到井上集中控制室,便于控制人员实时监控。选用脉冲雷达物位仪是因其具有高达26GHz的发射频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测量盲区小,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因仓口较大安装3台脉冲雷达物位仪是为了脉冲信号能基本覆盖仓内各角落实时监测储矸仓内物料水平及位置变化。雷达反馈信号传输到井上控制室通过组态软件可显现储矸仓矸石堆积高度,设定危险位置上限,具有报警功能。这样可以杜绝满仓造成的堵塞隐患。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6

1 考查学生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且能表述这些问题。

例题 围绕你校田径运动会上的场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予以解答。问题:_____;解答:________。

答案:略

问题:发令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白烟,后听到枪声?解答:光速比声速快。

问题:跳高运动员上升时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解答: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 考查学生针对科学性问题提出猜想的能力

2.1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例题 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的依据。

我的猜想:是在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_____

答案:室外。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2.2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题 微波辐射能引起食物内部的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于是食物被“煮”熟。如下图是LG微波炉的部分参数,使用微波档和烧烤档都可用来加热食物。请猜测“振荡频率”是针对微波炉哪种工作状态而言的?

______(选填烧烤或微波加热)。在这工作状态下,微波炉发出的电磁波波长是________m。答案:微波加热,0.12。

3 考查学生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能力

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的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注意控制变量法。

例题 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B._____;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质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一(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介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答案:B、液体表面积;(1)a;(2)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和水,放在同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和水的多少,如相同,则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与液体的种类五关,否则有关。

4 考查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的信息,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答。

例题 小明学过机械效率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第三次实验填入表格中的数据:

有用功为_____J,

总功为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________;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如果小明还想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答案:(1)1.25,1.55,81%或80.6%(2)费力或不省力(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4)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 考查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的能力

探究过程最重要的是动手实验及实验过程中所经历的“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有反思的习惯等等。

例题1 有三个同学在家里用实验探究纸片、塑料薄膜、棉布对电视遥控信号的阻挡能力。他们的探究过程分别是:甲同学在自己家里,把纸片放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手指按遥控器控制键,如果遥控器能对电视机起控制作用,则增加纸片的数量。如此重复实验,逐渐增加纸片的层数,直到遥控器不能控制电视机为止,记下纸片的层数。乙同学在家里用塑料薄膜与甲同学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塑料薄膜的层数。丙同学在自己家里用棉布按照与甲同学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下棉布的层数。

他们的实验结果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他们的结论是:棉布比纸片和塑料薄膜更有效地阻挡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控制信号。

(1)三个同学的探究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请指出其中存在哪些问题。

(2)请从指出的问题中选出1个,说明如何改进。

答案:没有选择同一台电视机(同一遥控器)进行实验;遮挡材料所放位置不一致;遥控器与电视机的距离不一致;遮挡材料的厚度(性质)不一致。

例题2 如图2是小明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装置,小明在做实验时记录了电源提供的电压是4V、此时电加热器的功率都是8w,小明在实验容器中分别放入质量各是80g水和煤油,下表是小明根据探究报告认真做完实验时的记录,问:①通电10min后煤油和水各吸收的热量是多少?②每个电加热器通电10min电流做的功是多少?③电流放出的热量为什么没有全部被煤油和水吸收?分析加热过程中发生热量损失的两种原因。④木盖的作用是什么?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

答案:3、因为电流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液体吸收,其中一部分被容器吸收,另一部分被周围的空气吸收,形成热损失。4、盖的作用是防止热量传递给外界的气体,减少热损失。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7

作为专业从事食品及环境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安普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普生化)积极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先进的检测技术、仪器设备及技术应用方案。为了适应目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的需求,安普生化最新引进了美国neogen公司的Soleris微生物实时光电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Soleris系统基本介绍

Soleris实时光电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由微生物实时光电检测仪,基于windows系统的Soleris分析软件和各种特异性的Soleris微生物检测试剂瓶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基于传统的培养基理论和染色技术,并结合了光电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模块化分析系统,对产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实时快速,准确灵敏,检测量大等诸多优势:一般1分钟内即可完成单个样品从加样到上机检测所需的全部操作,而且单台仪器可同时对128个样品进行检测;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常规项目在6―24小时内即可得到定量的检测结果,而且可自动完成对检测数据的接收与分析,并形成检测报告。

Soleris系统现已获得ao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认证,nSF(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认证,并被UpS(美国药典)推荐为替代传统平板的有效方法之一。Soleris系统可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霉菌、李斯特菌,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假单孢菌、腐败菌、革兰氏阴性菌等多种微生物进行检测。广泛适用于食品饮料,乳制品,保健品等生产加工企业的环境检测、卫生监控以及无菌检测,挑战实验和保质期实验。该系统因其适用范围广检测项目多,快速高效,已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40多个国家的600多家客户所使用。

目前,安普生化作为Soleris系统在中国的设备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可为众多客户提供了有效的Soleris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包括定量检测标准曲线的建立,放货截点时间分析等,据此对产品进行定量检测,并为快速放货提供依据。

Soleris系统在乳品质量监控中的应用

此案例为Soleris系统对巴氏灭菌乳、冰激凌、酸奶中大肠菌群的定量检测解决方案,包含标准曲线。不同菌含量水平下对应的检出时间对比,以及由标准曲线和产品的限量标准分析出的放货截点时间等。

标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图2-图4为相应产品的大肠菌群标准曲线图):

根据标准曲线,下表列出了巴氏灭菌奶,冰激淋和酸奶中不同菌落形成单位(CFLJ)水平下的大肠菌群所对应的检出时间。

由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大肠菌群含量水平为10CFU/g(mL)时,三种产品仅需8.0h,10.5h,11.5h即可检出,与传统的mpn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相比,检测时间显著缩短。

此外,根据表2中数据和产品的限量标准,还可以确定快速放货的截点时间,如表3所示(注:表中冰淇淋产品标准为美国标准)。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8

档案保护是档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业务工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服务。做好档案保护工作,首先要弄清档案载体制成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记录信息的字迹材料及成分和其破坏机理;再者就是根据气候条件,人为因素,馆、库设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技术方法加以保护,由此可见档案制成材料本身的性质和保护档案的环境与条件,是影响档案寿命的主要因素。

档案保护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如下:

档案保护的影响因素是多方向的,主要有载体(此文只限于纸质档案),温湿、字迹物化性质、微生物破坏、光、灰尘、有害气体、人为等影响因素。

1 载体因素。纸张是现存最多的档案载体,为了有效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提高耐久性,主要是根据其物化性质加以保护,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由酸碱性或氧化性化学物质从植物纤维中离解出来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构成的、其纤维素占2/3以上,并主要影响纸张的物化性能。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纤维素遇有水和氧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碎的水解纤维素和氧化纤维素,对纸张造成破坏:

氧化反应水解反应

氧化纤维索――纤维素――水解纤维素

上述反应在有光、热、酸、酶、湿的情况下会反应加快。

防护:纸张的破坏,主要是由氧化、水解反应造成的,要做好防光、防尘、有害微生物和气体的侵蚀,控制适宜的温湿度减缓两大破坏反应。

2 字迹材料因素。除解决好载体的耐久性外,信息(字迹)的耐久性也同样重要,字迹材料是否耐久,主要由色素材料的成分和字迹色素与纸张的牢固程度来决定,多选用化学成分稳定、遮色性好与纸张以“结膜”“吸附”形式出现的色素材料为佳。炭黑、蓝、红三种色素,化学性质不够稳定都是水溶性和耐光性较差的有机染料,遇酸、碱易褪色,遇高温、高湿易渗化褪变。

防护:字迹材料防止褪变的人为因素较多,应选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炭黑作色素材料,采取避光设施,控制适宜的温湿度。

3 温湿因素。(1)低温的影响。长冬严寒是东北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零度以下的天气长达半年之久,虽然气温过低不易发霉生虫,但是气温太低,就会使纸张里有水分或结冰,胶片里的明胶膜变硬,导致其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强度下降,影响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2)高温的影响。本地区夏天的温度也很高,高温会使耐热性差的复写纸、圆珠笔字迹发生扩散,使纸张变黄变脆,高温也有利于档案害虫、霉菌的生长与繁殖,还会加速各种有害化学杂质的破坏作用,加速纸张纤维素的水解与氧化等。(3)干燥的影响。本地区冬春季节雨雪较少,气候干燥,湿度太低也不利于档案制成材料的长期保存,这会使纸张、胶片、磁带里的水分蒸发,不能保持正常的含水量,导致其内部结构的破坏,变硬发脆,强度下降,容易断裂。(4)湿度的影响。本地区夏秋两季雨水多,湿度大,潮湿能使底图发生纵横抽缩现象,蓝图会褪色或印迹模糊,发霉变质,潮湿又有利于档案害虫、霉菌的生长繁殖,还会促进空气中有害气体、灰尘等不利因素对档案制成材料耐久的破坏作用。

防护:根据我区的气候特点,冬春两季档案库内温度较为适宜,湿度较低。据观测湿度最低时只有35%左右,要适当加湿可在暖气片上方加小水槽,在库房内洒一些水,用水擦地,加湿机加湿等一些方法解决。也可用棉布蘸水放置在暖气上,但这种加湿方法增湿快,不易控制。夏季温湿度偏高,库房内湿度可使温度达到28℃,可根据室外的温湿变化情况,适当开窗通风降温、降湿,也可采用干燥剂人工降湿。秋季温度较为适宜,湿度略高可密闭门窗,减少室外潮湿空气进入,力求把温度和湿度控制在14℃~20℃,50%~60%。

4 微生物破坏因素。对档案造成危害的微生物是霉菌和细菌,霉菌寄生在档案上都有不同的颜色和色斑,其所含色素会将文字盖住,影响阅读,且不易去掉。对纸张中的纤维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霉菌在代谢过程中分解出有机酸增加纸张的酸度,加速氧化反应。一般情况下破坏作用不大,但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能加快细菌的繁殖,对档案起破坏作用。另外,微生物对档案的保管者和利用者都存在一定的危害。

防护:保持库房适宜的温湿度,减少传播微生物的媒介(如水、粉尘),也可将档案密闭消毒,冬季也可将档案放置在低温处冷冻,(48小时以上~30℃),杀死有害微生物。

5 光、有害气体及灰尘破坏因素。本地区太阳辐射量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阳光是影响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使档案的纸张、胶片、磁带等强度下降,而且会使档案字迹、图像发生褪色。光具有一定的能量,会使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受到破坏,从而影响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有害气体的影响也较大,特别是酸性氧化物(如Soo2,no2)氧化性气体(Co2),这些气体遇有空气和纸张当中的水便会生成酸易发生化学反应。灰尘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酸性和碱性均会对档案造成破坏,同时也是菌类的传播者,还能使纸张字迹磨损。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9

2面向生物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大多数机器人是按照给定的程序做简单重复的动作(如焊接、装配、搬运等),不需要太强的智能。而对于微操作机器人来说,情况就有很大不同。因为作对象十分微小,操作人员不可能十分清楚它们的精确位置,况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定,微观世界里的物理法则及力学特性与宏观世界也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机器人有很强的自动识别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温度变化、机械振动、噪声波动、机械蠕变等不稳定因素扰动,以及非线性微动特性、传递累积误差的影响,也使得微操作机器人必须具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即自我实时标定及补偿能力)。因此微操作机器人必须与其它仪器设备组合成一套光机电高度集成的系统,方能进行显微操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正在研制的用于细胞操作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包括倒置生物显微镜、粗动平台、左操作手、右操作手、摄像头、图像处理单元、控制系统、人机交互接口等。本系统采用全局闭环控制方法,即将显微视觉作为反馈控制源参与伺服控制形成视觉伺服反馈控制系统。系统的具体运作方式解释如下:活体细胞或染色体悬浮在培养液内,左右微操作机器人对称地安装在显微镜机架上,毛细玻璃管与毛细玻璃针等操作工具作为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毛细玻璃管用于捕捉与固定细胞,毛细玻璃针用于细胞的切割、注射等)。首先,在显微视觉伺服的控制下,玻璃管、玻璃针及作对象将自动地调整到显微镜的焦平面内。左机器人完成活体细胞的捕捉与固定,右机器人完成切割、注射等精细操作。整个操作过程都在显微视觉的监视下完成,即图像处理单元实时地处理分析采集的图像信息(如细胞、玻璃管、玻璃针之间的相对位姿,细胞核在细胞内的位置等),并变成控制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机器人在控制器的命令下实时地对细胞进行追踪、捕捉、注射、转移等,直至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在进行显微注射时,外源基因或染色体或蛋白质的注射量的多少也是在显微视觉及注射装置的共同监控下完成的。整个操作过程通过显微镜、摄像头、监视器实时再现出来,供科研人员进行分析研究。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操作者可根据图像信息,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对系统进行遥控操作。作对象的选取是由操作者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完成的。

在研制本系统过程中,已取得以下阶段性成果:(1)利用螺旋,对微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进行了较深入的,并给出了几种并联机构型综合的新。(2)选用Delta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微操作机器人机构,并结合微操作的特点,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工作空间优化、误差分析及动态特性分析。作为微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微操作机器人机构应具有外形小、工作可达域相对较大、驱动精细、有很高的定位精度与精度稳定性、良好的动态特性等特点。Delta微动并联机构基本迎合了这些要求。它的外形尺寸为100mm×100mm×100m,工作空间约为500μm×500μm×400μm,运动分辨率约为80nm。(3)在多年探索研究及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了一些对构筑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有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它不单适用于面向生物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对构筑其它领域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也有一定的价值。(4)将显微视觉作为反馈控制源参与伺服控制形成视觉伺服反馈控制系统,使显微操作自动化程度及操作精度大大提高。操作者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作对象(细胞、染色体等),系统将自动完成显微操作,如基因注射、细胞切割等。(5)机械加工、装配精度低于系统综合精度的特点导致了系统标定的困难性,而各子系统向参考坐标系转换的误差,以及由温度、振动、蠕变等因素造成的误差的随机性更加剧了离线标定的复杂性。本课题针对视觉伺服控制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特性,提出新颖的欠参数标定法。(6)本项目拟采用多套智能控制算法,如基于视觉校正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基于视觉的模糊预测控制方法,实现基于显微视觉全局闭环的机伺服自动协调作业。这些方法在初始模型不精确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快速、准确地定位。

3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构筑比机器人的设计更为复杂,涉及的研究领域也更为广泛。在构筑“面向生物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过程中,以下问题应引起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可以作为构筑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准则。(1)莫奢望能构筑一套“万能机器”。由于细胞或染色体是活性的,它的形状颜色各有不同,研制出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显微操作。部分操作可能更适合于采用电学、化学、甚至手工方法完成。(2)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各单元应刚性连接。为了减少积累误差、增强系统抗振能力、减少标定测量次数,系统各单元应以显微镜视野为分布中心刚性地连接一起。(3)左右微操作手的工作空间应比显微镜的视野大,并且包围它。显微镜的视野是一定的,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避免机器人在工作空间边界附近可操作性及灵活性差的情况出现,左右微操作手的工作空间应该比显微镜的视野范围大。系统安装调试时,机器人及相关周边设备应以视野中心分布,保证操作工具的端部与视野中心重合,并在视野内运动操作。这种安装组合方式我们称之为“运动集中型”微操作机器人系统。(4)微操作机器人的理论工作空间应比其实际工作空间大。数学模型的精确性、驱动器的性能、机构材料的弹性变形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微操作机器人的实际可达域要比理论可达域小。在构筑机器人系统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5)微动机构的运动链应尽量短。为了增强抗振能力、减小装配误差、提高结构刚度,系统应尽量减少运动环节。这也是并联机构在微操作领域倍受青睐的原因之一。(6)自由度过多得不偿失。理论上讲,机器人自由度越多,其操作灵活性越好。但过多的自由度也意味着控制难度的增加及成本的提高。3个移动自由度足可以应付所有显微操作,况且在微观世界里也不易实现大范围转角。(7)对用于细胞操作的微操作机器人来说,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尤其重要。对于细胞的注射、切割等显微操作来说,当微注射针或微切割刀切入活体细胞时,需要一定的力方能使细胞膜破裂。如果施加力的速度比较慢,可能导致细胞膜沿工具方向凹陷,直至刺破细胞膜。速度愈慢,凹陷愈深,对活体细胞的损害程度愈大。另外,由于培养液体的粘性及流动性,操作工具的运动使细胞沿同样的方向漂移,要使操作工具尽快捕捉到细胞,它的运动加速度愈大愈好。(8)在选择微动机构时,应尽量避免球铰出现。主要原因是铰链的加工难度太大,成本太高。(9)设置限位装置是必要的。多数微操作机构是靠材料弹性变形来实现微动的。如果材料的变形超出了弹性极限,便会断裂,因此有必要设置限位机构加以保护。(10)应慎重选择显微视觉系统硬件部分。倒置生物显微镜是整个系统中最大最重的设备。它的视野、放大倍率、机械接口、光学性能、抗振能力等都关系着系统的成败。图像处理周期慢与实时运动控制采样周期快的矛盾一直很突出。尽管研究高速图像匹配算法及控制方案是一解决途径,但选择高品质的图像处理硬件(摄像头、图像处理板等)也是必要的。(11)系统应采用使用简单的人机交互接口。数据手套、遥控手柄、虚拟现实等高级复杂的人机交互接口装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机器人系统。但运动链过长引起的积累误差对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来说是个致命的问题。因此微操作机器人系统人机交互接口的选择不可过分追求复杂、时髦,应以简单、、实用为主要目的。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等即可。(12)应从整个系统入手提高系统精度,莫将精力过分集中于机构及驱动器上。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误差来源更为复杂,更不稳定。为了提高系统精度应考虑环境因素(振动、噪声、温度等)、参数因素(杆长、关节零位角、柔性铰链的形状尺寸等)、测量因素(传感器的分辨率、非线性及标定设备的精度等)、控制和计算因素(计算机的舍入误差、跟踪控制误差、数学模型的精确程度、控制方案的选取等)、应用因素(安装误差、坐标系的标定误差等)等。(13)必需简化操作流程。活体细胞或染色体是无地漂浮在培养液里,为了使系统自动完成细胞操作,使机器人有规律、按步骤地动作,就必须简化操作流程(与工厂里的自动生产线类似)。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设计专用的培养器皿或细胞矫正器(Bio-aligner,类似于生产线上的喂料器),使活体细胞整齐排列并逐个移送到指定位置。(14)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对环境要求比较苛刻。有些颗粒或灰尘的体积可能比卵细胞还要大,另外活体细胞的培养对环境的温度湿度也有要求,因此周围环境的质量是不可忽视的。这一点已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系统的抗振性能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系统不但要求机构紧凑、固有频率高,还要将整个系统安装在防振平台上。

4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在微操作系统研究领域,由于其本身精度的要求及微空间内独有的物理法则,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至今仍存在许多理论和技术难题,主要表现如下:(1)系统标定事实上单独静态地对微操作系统进行精确标定是行不通的,只有将几何标定与具有自功能的智能控制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标定问题。(2)显微视觉伺服系统亟待完善就来说,多数微操作机器人只有一套显微监视系统,其操作控制方式是由操作者根据显微监视系统输出的图像,通过操纵手柄、指套、键盘等来遥控微操作机器人的运动。这套监视系统通过操作者的眼睛、大脑和手形成一个大的控制闭环,操作者的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着整个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效率,不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将显微视觉作为反馈控制源参与微操作机器人的伺服控制,是最佳解决途径之一。图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延时一直是实现视觉伺服控制的主要障碍。对于微操作机器人来说,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微执行器的细小尺寸及材质、微操作对象的形状逼近性、载体的透光品质、显微镜的光学性能、微操作的高精度要求、外界振动及灰尘的介入等因素,使得图像数据处理的延时更长。因此,为实现视觉实时闭环,提高控制品质与速度,研究视觉控制方案,开发具有系统自标定功能的显微视觉伺服系统是努力的目标。(3)微操作控制理论需做进一步的探讨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传递累积误差和超高精度微位姿实时检测的困难,造成建立精确模型设计控制方案和获得准确的手端误差信号进行反馈控制比较困难,所以系统的微运动控制精度也难以保持稳定(鲁棒性差)。尝试新的控制算法是一条可行之路。(4)微操作机器人可达域与运动分辨率之间的矛盾有待解决受高精度压电驱动单元的短行程和系统机械结构限制,微操作机器人的可达工作空间太小。虽然有些大行程的微动机器人已经出现(如液压式、蠕动式[3]、变异式、模块式、串并联式等典型机器人),但积累误差、结构复杂、运动分辨率低、控制不便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结构紧凑、大可达域、高运动分辨率、整体化结构(totallymonolithicstructure)式的微操作机器人是设计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3]。(5)微观世界的物理法则十分复杂在作对象的微观世界里,其运动学及力学特性不大服从于现有的一些物理法则,因此有些控制策略也不能机械地挪用到微操作机器人系统中。操作培养液中的细胞,不但要考虑重力作用,还要考虑浮力、流动力、布朗运动、范德华力、静电力等。如果不仔细地研究这些微观世界里的物理现象,很难构造出完美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6)迫切需要研究开发新型的微位移及微力传感器为了使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具有较强的智能,微位移传感器及微力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微观世界里的种种条件约束,现有系统中各种微力、微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均未能成功地得到应用。

微生物控制方案篇10

【关键词】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微生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5-0057-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29 

临床上将医院感染定义为患者在医院就医诊疗的全程中,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感染发生及其相关症状出现的情况。医院感染均具有潜伏期,故临床将出院后患者因医院因素发生的感染也归属于医院感染的范畴[1]。现代临床治疗不断引进新材料和新方法,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增加院内感染风险。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通常有以下因素:院内存在易感染人群;具备传播途径;院内具有传染源。医院为院内感染发生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这使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院内感染防控任务艰巨。在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工作中,微生物检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帮助临床医师更加准确的对传染源进行鉴别,并阻断院内感染发生环节,利于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2]。选取笔者在所在医院收集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微生物检验工作在院内感染防控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旨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按院内感染预防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观察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16~74岁,平均(42.8±6.2)岁;住院时间2~12d,平均(8.3±2.0)d;外科16例,内科24例,骨科22例。对照组,男34例,女28例,年龄17~73岁,平均(43.5±4.8)岁;住院时间2~13d,平均(8.2±2.1)d;外科17例,内科24例,骨科2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体征实际情况并结合医护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定期进行微生物检验,使用iD32试条(生产公司:法国梅里埃)检测细菌;使用atBG-5行药敏试验;K-B进行确诊试验,头孢泊肟/克拉维酸10g/片,头孢泊肟30g/片,头孢他定/克拉维酸10g/片,头孢他定30g/片,将上述四种药敏纸片在mH平板中贴放好,在37℃环境下进行18~24h恒温培养,试验中对患者加以克拉维酸的抑菌环进行检测,若抑菌环直径增大超过5.0mm,视为超广谱的β-内酰胺酶菌,医师结合微生物检验结果给予患者药物治疗[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程度,根据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级,其中轻度感染为Ⅰ级,中度感染为Ⅱ级,重度感染为Ⅲ级[4]。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excel,采用spss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61%;对照组的感染率为9.68%,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65,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程度对比 

观察组仅1例感染为Ⅰ级感染,Ⅱ、Ⅲ级感染率为0;对照组有1例Ⅰ级感染,4例Ⅱ级感染和1例Ⅲ级感染,Ⅱ、Ⅲ级感染率为8.06%;观察组Ⅱ级+Ⅲ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医院内的感染发生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要素,只有同时满足这三要素才会引起感染。所以,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重点是消除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将易感染人群与已经感染人群隔离,保护易感染人群。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把微生物应用到对感染的预防中,不仅可及时发现感染的情况,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感染进行控制,阻断感染的传播,对易感人群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针对三个关键点进行治疗是医院控制感染的职业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感染的控制效果佳。目前关于院内感染的研究报告较多,普遍认为上述三要素与微生物学检验密切相关。通过微生物检验能及时发现院内感染,并控制感染,是院内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5]。 

院内多数诊疗工作需由医护人员动手完成,双手滋生的微生物无疑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此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要借助医疗器械,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定创伤,如皮肤损伤、黏膜损伤等,微生物经创伤处进入患者体内可引发感染。院内各科室患者多,病原体种类繁多,患者易被病原体入侵,发生感染[6]。医院环境、患者及医护人员均是感染源,医院感染预防的最基本措施是严格把关病毒、病菌消灭工作。医护人员必须以身作则,严格遵循洗手制度,做好医疗器械、日用品灭菌消毒工作。医护人员应做好双手细菌学检测,定期对办公室、病房进行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传染源,隔断传播途径是医院感染防控有效办法[7]。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为1.61%,较对照组9.68%低(p<0.05);且观察组Ⅱ级+Ⅲ级感染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6%(p<0.05)。由此可见微生物检验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杜绝Ⅱ、Ⅲ级感染发生。微生物检验目前在临床防控感染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是临床医师对感染类型进行确定,并制定治疗方案的理论依据。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感染源后即刻对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同时完成对菌株的分离鉴定,对耐药细菌进行分型。通过上述方式可对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流行性和范围进行预计,有助于治疗过程中医师针对控制感染方案的制定,以患者实际的感染情况采取有效治疗方案,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然后将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是感染的关键,病房和手术室的患者特别需要进行微生物的检验,迅速确定感染是否存在,便于保护患者。阻断感染的传播对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性措施[8]。易感染人群对细菌的抵抗力低下,故其容易感染,治疗过程中微生物的检验对感染者耐药性有良好的反馈作用,有利于保证患者正常菌群的功能,同时对环境中的细菌也具有检出效果,对病菌的杀灭具有辅助作用[9]。

笔者总结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便于及时发现传染源。该检验能在短时间内对病原菌进行鉴别,帮助医师准确诊断和治疗。当下细菌分型常用方法包括细菌素分析、质粒图分析、分子分型、血清分型、噬菌体分型等,分子分型是最可靠的方法。分子分型能准确判定流行可能性及流行范围,帮助医师明确感染源头,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避免感染发生。(2)降低手术室、病房感染发生率。病房、手术室是院内感染重要场所,微生物检验的目的在于发现这些场所有无感染发生,并及时将感染情况汇报院内感染控制中心,协助控制中心将感染源隔离,处理废弃物,消毒器械,阻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一部分人群对某些疾病缺乏抵抗力,容易被疾病感染。冷桂荣等[10]研究发现,易感染人群以条件致病菌及机会致病菌引发的感染居多。微生物检验可测出病原菌的耐药性,能检测呼吸道、肠道正常菌群和环境菌群,使易感人群不接触感染源。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有利于发现和阻断传染源,保护易感染人群,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孟良.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9):1317. 

[2]付元元.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46-147. 

[3]蒋淑宏.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13-14. 

[4]杨建国.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4):81-82. 

[5]梁玉金,何凤君.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4-6. 

[6]张宗建,何丽珍.模拟实际工作开展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的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5):138-139. 

[7]黄军垣,郑利平.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4):563-564. 

[8]李坤坤.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