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1:14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1

【原刊地名】广州

【原刊期号】200205

【原刊页号】16~20

【分类号】f52

【分类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2

【标题】从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看竞争优势论

【作者】袁宜

【作者简介】袁宜 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竞争优势论的异军突起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这个争论的焦点入手,首先归纳了比较优势范畴内对国际贸易成因的研究成果,指出这些成果尚待整合,进而从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及来源两个层次进行对比,论证了竞争优势论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完善的观点,从而初步确立其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

【摘要题】国际贸易理论

【关键词】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成因

【正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9世纪初,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论,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石。100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跳出比较优势的范畴。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论异军突起,尤其是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引发了理论界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的热烈讨论。

波特对竞争优势的研究经历了从企业和产业层次向国家层次、从参与国内竞争向参与国际竞争演进的过程。他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到了1986年的《全球产业竞争》,波特开始将其理论架构延伸到国际竞争的背景当中。而成为里根政府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的经历,使波特意识到国家环境对于企业竞争的成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他开始探寻一个国家创造并保持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终于在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可见,产业竞争力始终是波特研究的核心。当研究重心提升到国家层面和国际竞争后,波特将衡量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最佳指标确定为该产业是否具有向众多国家持续、大量出口的能力。这样,在客观上,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由比较优势引发国际贸易的理念提出了挑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究竟哪个是国际贸易的真正动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梳理代表国际贸易理论主流的比较优势论与新兴的竞争优势论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明确国际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竞争优势》刚刚问世,国内对此理论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这一时期的相关文献中的某些认识违背了波特竞争优势论的本意,从而不能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作出正确的评判(注:如熊贤良虽然开创性地指出了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一致性,但同时强调一国货币汇率的低估会导致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分离,使该国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也能具有竞争优势。而波特认为低估本币虽会带来一时的出口增长,但这不具有可持续性,并将损害该国长久的竞争优势,因而并不认同这种由汇率因素引致的优势(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对波特的竞争优势论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在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中,都把比较优势的概念仅仅停留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源禀赋论的层面上(注:波特本人在其著作中谈到比较优势时,将这一概念限定在资源禀赋论的层面,并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比较优势概念应该让位于竞争优势概念(参见波特著《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再版序第1页,正文第11、14页),国内学者的上述观点可能是受此影响。),由此,符正平(注:符正平虽然注意到了当代就比较优势内生性和动态性的研究成果,但在与竞争优势的对比时,仍主要将比较优势的概念停留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强调比较优势采用的是“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没有将当代比较优势论的研究成果充分纳入其对比分析中。)认为竞争优势概念与比较优势概念是互补的,且在当代,竞争优势更为重要;洪银兴、谢娟认为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盛晓白甚至认为竞争优势的概念全面超越了比较优势的概念,将会取代比较优势,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俄林在1933年创立的资源禀赋论虽被誉为是比较优势论的集大成之作,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比较优势论已经不再局限于资源禀赋的理念了。随着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二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20年的大发展时期,再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整合归纳,形成了被称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一系列贸易理论,使比较优势论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和发展。所以,理应将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过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论与这一时期诞生的竞争优势论进行比较,才能准确地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由于对国际贸易成因的阐释是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学术界就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论争的一大焦点,因此本文将就比较优势论和竞争优势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进行比较。又由于比较优势论基本代表了至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和主流,因此这一比较也将揭示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贡献及其地位。

二、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

(一)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历程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论,认为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展了绝对优势论,提出比较优势论,认为只要两国在生产成本上存在相对差异,即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比例存在不同,就能产生互利贸易。由于斯密和李嘉图所使用的成本概念是指劳动成本,即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将其转化为商品的货币成本后,便会发现不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都意味着具有货币成本绝对低廉的优势。正如李嘉图本人在阐述了比较成本模型后,紧接着指出:“因此,毛呢在葡萄牙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输出国所费的黄金多,就不可能输入葡萄牙;葡萄酒在英国所能换得的黄金如果不比葡萄牙所费的黄金多,便也不可能输入英国”。又由于斯密和李嘉图使用的都是完全竞争模型,因此生产的货币成本等于销售价格。所以,对李嘉图的以上表述可以归纳为,只有当一国生产某商品的货币成本(同时也是其国内销售价格)绝对地低于另一国家国内同一商品的销售价格(同时也是其国内生产成本)时,国际贸易才会产生。俄林将此概括为:“贸易的立即原因,永远是按货币表示的商品能从区外比在区内生产更便宜地买进”。

1933年,俄林在继承赫克歇尔的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资源禀赋论,指出各国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是最终导致各国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的根源。这样就将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了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在比较优势的范畴内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被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诸多理论分别引入了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等内生性的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格雷和兰卡斯特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引入了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异质性为每种商品提供了有别于其他同类商品的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对于同类商品的非价格形式的垄断优势。商品的异质性成为了继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之外的另一种引发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摆脱了以往从供给角度阐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束缚,开辟了从需求角度进行研究的新视角。国际贸易动态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因素。由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比较成本说”指出,一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开发要素资源,形成比较优势。

强调内生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关注需求因素、提出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观念,国际贸易新理论极大地补充和完善了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使当代的比较优势理论远远超越了20世纪30年代资源禀赋论的理念。

(二)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尚待整合

为了便于和竞争优势论的比较,笔者将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大致归纳如图1所示。该图仅仅是将比较优势范畴内的众多理论简单拼接而成的,事实上还不存在一个能够涵盖整个逻辑结构、完整地描述国际贸易成因的理论。

图1 比较优势论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逻辑结构

附图

比较优势范畴内的每种理论都对国际贸易的成因提供了一种独到的看法。虽然各理论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性,但总体而言,汇聚于比较优势范畴内的理论为数众多,略显纷繁、杂乱,具体表现为从形式上看,各理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作为比较优势来源的各种因素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相互影响?对于这类涉及数个理论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我们尚无法直接找到答案。此外,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内对同一主题的论述又往往散见于诸多理论之中。比如,就生产要素在比较优势形成中的作用这个主题,资源禀赋论和统称为新要素理论的许多理论各就某一特定种类的要素的作用作了静态的阐述,产品生命周期论就产品生命周期中由于产品要素密集性的变化而引发的比较优势的转移作了论述,“动态比较成本说”提出了要素的动态开发可以扭转比较成本的劣势、创造比较优势的观点。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理论进行归纳,形成统一的要素理论。

三、竞争优势论对比较优势论的整合与完善

从客观上看,在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方面,竞争优势论整合了比较优势论的观点,并有所补充和完善。

(一)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形式: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此进一步表述为:“企业要在国际竞技场中获胜,它的竞争优势不外是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或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来取得最佳价格”。

可见,竞争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同质商品的生产上由低成本所带来的低价格竞争优势,另一种是由商品异质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这与比较优势的两种表现形式,即由同质商品的价格(成本)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以及由商品的品质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恰好能够一一对应。可见,竞争优势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是等同的,都揭示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二)竞争优势的来源与比较优势的来源

波特创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该理论在客观上也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众多解释的整合与完善。

1.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4个关键要素。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所在国的国家竞争优势。他用国家竞争优势菱形描绘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4个关键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把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和半技术人工等,这些要素是被动继承的,或是仅需要简单的私人及社会投资就能拥有的。这与比较优势论中的外生性生产要素概念基本是一致的。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包括现代化通信的基础设施、高等教育人力以及大学研究所等,它们是比较优势论中的内生性生产要素,如信息、人力技能、技术、研发的载体或创造者。波特进一步指出,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能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国家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但同时,初级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素质又是创造高级生产要素所不能缺少的基础。可见,竞争优势论的生产要素观不仅整合了比较优势论中的众多要素理论,而且其就两类生产要素的相对地位与相互关系的论述更是对要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波特还认为:“生产要素优势有它重要的动力特征,象知识、科学或产品改善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标准就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如果不能持续升级和专业化,它对竞争优势的阶值就会越来越低”。因此,他主张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应共同对高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性的投资,刺激其发展。竞争优势论强调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地开发和升级以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这和比较优势论中的动态理论不谋而合。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刺激企业的改进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内需市场的大小对企业能否形成规模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观点与林德的代表性需求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林德的理论进一步通过国家间存在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来解释发达国家间的水平贸易现象。但波特认为,这样的解释尚无法说明偏好相似的国家间贸易的流向。他指出,即便是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各自特有的需求特点,而正是这些需求的差异之处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上具备了竞争优势(注:波特曾举瑞典为例,该国的发电厂集中在南部,而能源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北部,这种独特的内需市场的特点使得瑞典在远距离高压电传输设备中领先全球。)。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波特开创性地把产业集群理论与国际竞争力的形成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产业若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而且彼此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如果在一个国家的一定区域内能为某个产业聚集起健全而且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因此,更容易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这个观察问题的角度是比较优势论所未曾涉及的。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虽然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将比较优势的研究从国家和产业层面部分地引向了对微观企业行为(如销售政策、品牌战略)的探讨,但波特作为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教授,他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的竞争战略入手,逐步推进至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因此他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阐述更为独到和深入。波特认为,企业的目标、战略和组织结构往往随产业和国情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便形成了国家竞争优势。来自本国竞争者的压力会使企业时时有落后的忧患意识和超前的欲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强劲的良性国内市场竞争与随之而来的长期竞争优势,事实上是外国竞争者无法复制的”。这些观点都是比较优势论所忽视的。

2.四个关键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是竞争优势论的一大特点,也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所欠缺的地方。波特认为:“如果企业只依靠一项关键要素竞争,除非能由此扩张出其他关键要素,否则连保持经营都会有困难。”国家竞争优势菱形中的每个关键要素的效果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之上,各要素是相互依赖的,每个要素都会强化或改变其他要素的表现。波特在其著作中详细列示了每种要素对其他3种要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要能将这些因素交错运用、形成企业自我强化的优势,才是外国竞争对手无法模仿或摧毁的。”可见,4个关键要素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强化的一个系统,从而使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四、竞争优势论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的概念和比较优势的概念是一致的,而国家竞争优势论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解释中所包含的众多理论的归类和整合。同时,由于波特的研究历程是从企业到产业再到国家,与比较优势研究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路径正好相反,由此产生的不同视角使竞争优势论较比较优势论有所创新,尤其是竞争优势论中关于企业战略、同业竞争以及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的研究弥补了比较优势论在此领域的空白。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描述形成了如图2所示的结构,可以把它视为是对经过二战后蓬勃发展的比较优势论就国际贸易成因的探索成果的一次初步成功的整合和进一步的完善。但是,该整合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比如,就分析手段而言,比较优势分析采用的是一般均衡的分析法,指出一国在拥有比较优势的同时必然也拥有比较劣势,因而几乎每个国家都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注:在忽略运输和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两国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成本比例完全一致的现象。),而竞争优势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只是通过各国环境存在差异并且资源毕竟有限的角度认为每个国家应该能够找到在本国生产最为有利的商品,但这仅仅是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可见虽然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形成互补,但毕竟无法涵盖一般均衡分析的全部,给竞争优势模型留下了遗憾。

图2 竞争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

附图

竞争优势论创立至今不过10余年,还是一个年轻的理论,其自身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通过对比较优势理念更为深入和全面吸收,经过不断磨合,竞争优势论将进一步确立其在国际贸易成因探索历程中作为阶段性成果的地位。同时,比较优势的理念仍将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念,在竞争优势的外衣下不断充实和完善,继续指导各国的贸易实践。

【参考文献】

[1] michaele.porter.patternsofnationalcompetitivesuccess.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march-april,76.

[2] 熊贤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和结合》,《国际贸易问题》,1991年第6期。

[3] 翼名峰:《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国际贸易问题》,1995年第2期。

[4] 符正平:《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兼论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8期。

[5]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6] 谢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1年第4期。

[7] 盛晓白:《简评竞争优势理论》,《国际贸易问题》,1998年第8期。

[8]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15页。

[9] bertilohlin:《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台湾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8年版第3-4页。

[10] 唐海燕:《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178页。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2

一、修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的原因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与国际货物买卖有关的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惯例。买卖双方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采用国际贸易术语,可以简化磋商程序和合同内容,节省谈判时间和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交易效率。①买卖双方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采用国际贸易术语,有利于买卖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②国际商会自1936年起草第一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来,就不断定期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发展有个趋势,每隔10年,国际商会就会推出新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目前世界上免税区的增加,国际货物贸易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普遍使用,货物运输安全性的提高③,船舷这一概念在划分国际货物买卖双方风险中的实际作用,连环贸易,伦敦保险协会2009年修改了货物保险条款等,使修改“2000年通则”成为可能和必要。根据国际货物贸易实践的发展,为了适应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和国际贸易数据交换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为了使国际货物贸易更为安全、便利和规范,为了进一步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及《鹿特丹规则》衔接④,国际商会征求了各国家国际商会的意见,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国际贸易专家和法学家提供了2000条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国际商会对“2000年通则”的内容和形式做了6次修订,做了必要的修改、调整和补充,最终形成《2010年通则》。

二、《2010年通则》内容的主要变化⑤

与“2000年通则”的规定比较,“2010年通则”规定的主要变化如下:

1.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个减少为11个。“2010年通则”删去了“2000年通则”的4个术语:DaF、DeS、DeQ、DDU,新增了2个术语:Dat、Dap。

2.贸易术语分为两大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和仅适用于水运的贸易术语。第一大类: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eXw、FCa、Cpt、Cip、Dat、Dap、DDp。第二大类: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四种:FaS、FoB、CFR、CiF。

3.加入终端处理费用的归属,以保证不出现真空。“2010年通则”有助船舶管理公司弄清码头处理费的责任方,明确标明货物买卖双方支付码头处理费的责任。

4.取消了“船舷”的概念。“2010年通则”删除了FoB、CFR、CiF下以货物越过船舷作为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界限的规定,规定:卖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之前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之后的一切风险。现代运输方式的滚装滚卸船方式和集装箱运输已在国际贸易运输中广泛使用。在采用滚装滚卸船运输方式下,货物是经打开的船门直接运进和运出的。而在集装箱或多式联运情形下,货物实行的是门到门、仓到仓运输。因此,货物越过船舷这一风险划分标准在实际中已不起作用,应予取消。⑥

5.规定了连环贸易中国际货物买卖双方责任义务的划分。在商品的销售中,尤其是大宗货物买卖中(矿产贸易中很常见),货物经常在一笔连环贸易下的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由于连环贸易中货物由第一个卖方运输,作为中间环节的卖方就无须装运货物,而是由“获得”所装运的货物而履行其义务。“2010年通则”的相关术语中同时规定了“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和将货物装船的义务。

6.将“2010年通则”适用于自由贸易区内部货物销售合同和国内货物销售合同。“2010年通则”不仅适用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也适用于自由贸易区内部货物销售合同和国内货物销售合同。《2010年通则》在一些地方作出明确说明,只有在适用的地方,才有义务遵守出口/进口所需的手续。

7.电子文件取代纸文件。“2010年通则”顺应国际贸易的电子货运趋势,规定在货物买卖双方同意下,电子文件可取代纸质文件。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广泛使用,电子文件可以取代纸质文件,顺应了国际货物贸易数据电子信息化趋势。

8.引入了伦敦保险业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2009年版本的保险条款。

9加入与反恐有关系的内容。在各种术语的a2/B2和a10/B10条款内容中包含了取得或提供帮助取得安全核准的义务。

10.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的表述方式的变化。“2010年通则”进一步明确了国际货物买卖双方承担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所有规则的表述也更加简洁明了。

11.“2010年通则”注意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鹿特丹规则》衔接。相关的法律概念和术语,尽可能采取一致的表述,加强实用时的一致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三、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有8个版本,但是“2010年通则”实施之后,并非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其他年代版本就自动作废。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即新版本生效,旧版本并不失效,这与国内法的修订效果是不同的。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可自愿采用“2010年通则”内容,也可采用其他年代版本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但是,国际货物买卖双方在援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时,必须在合同中或者订单中指明是那一年的版本。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一种任意性规范。一般来说,它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通常不具有普遍的强制性,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⑦国际货物买卖双方可以选择适用,同时,也可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条款,按照双方协商一致的合意做出修改,但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旦采用并订入合同,就发生法律效力。⑧

国际贸易惯例不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除非得到国家的认可,惯例是不具有普遍的拘束力的,它的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采用了某项惯例,它对当事人就具有拘束力。⑨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习惯是不同的。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最古老的、最原始的渊源,在国际条约大量制定以前,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国际习惯对所有国家有约束力,除非某个国际国家一直反对某项国际习惯的养成和存在。

不同版本国际贸易惯例是对不同时代和不同技术条件下国际贸易实务作法的固定化、一般化、具体化和明确化,便利国际贸易双方当事人更好地履行国际贸易中的义务和享受国际贸易中的权利,从而避免国际贸易纠纷的产生。

《2010年通则》已经正式生效,值我们关注、学习、探讨和研究。

注释:

①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p528.

②黎孝先,石玉川,王健,主编.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二版,p54.

③http:///view/91596.htm,2011年7月9日登录.

④http:///view/91596.htm,2011年7月9日登录.

⑤《incoterms(r)2010Bythe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iCC)》,iCCpublicationno.715,2010edition.

⑥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p532.

⑦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p143.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3

研究全球化的文献已经汗牛充栋。宽泛地说,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近现代化过程大体是同步的。在这个意义上,几百年来,全球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历史进程。尽管每一代人都感觉自己生逢全球化时代最前沿的历史时刻,但事实上,全球化并非一个线性进化过程:在某些非常重要的领域,例如就劳动力的跨国自由流动而言,21世纪的全球化程度还不及19世纪。阻碍或者牵制全球化的因素显然既复杂多样又盘根错节,但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民族国家的及其治理对全球化的敌意了。通俗地讲,在全球化这一宏大的叙事层面上,地球村从来都是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故而全球化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建构出来的社会工程或者乌托邦,而只能是由种种利益驱动的政治经济博弈的动态过程。这样讲似乎有些空洞,我们不妨以不久前出版的一本书为例子,由国际贸易这一典型的全球化论题入手,看看从古老遥远的丝绸之路到最近媒体热议的“一带一路”、“亚投行”这些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风马牛”,如何被全球化的理论勾连在一起,以及这种整合过程为什么必然充满了羁绊、分歧乃至冲突。

我们要讨论的书是阿努帕姆・钱德(anupamChander)的《电子丝绸之路》。[1]钱德教授任教于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法学院,是一位网络法与国际贸易法专家。他这本书系耶鲁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这本书虽然在纯学理层面上缺乏建树,但其务实的方法、扎实的材料、多学科视角及其提出的诸多问题与分析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国际商贸与互联网既是当今世界的重大政治经济学问题,也是重大的法律问题,构成了当代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我相信政治、法律、经济、贸易等诸多相关专业的学者,以及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有益的信息和洞见。本文的观点不在作为部门法的国际贸易法研究,而在提取该书宏旨,在一个较为抽象的层面上,探讨电子丝绸之路、互联网、世界贸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尝试初步挖掘这种关系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含义,特别是全球化和与之相反的力量“地方化”之间的张力与互动。可以说,这是形塑当代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力量和基础性动因之一,也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展开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

“网络”,抑或“新丝绸之路”?

钱德这本书的英文标题theelectronicSilkRoad:HowthewebBindstheworldtogetherinCommerce直译出来就是《电子丝绸之路:网络如何以商贸联接世界》。其关键词为“丝绸之路”和“网络”。关于这对概念,人们只要稍加反思便可觉察,“路”与“网”这两个概念及其意象之间,其实存在着非常直观的差异:二者分别为连接端点的线性结构和去中心的网状结构。该物理性结构差异,实际暗示了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张力。这样的观察和辨析是否属于咬文嚼字、过度解释?笔者以为不是。事实上,如后文将要解释的,作为关键词且共存于标题之中的“路”与“网”之间的不谐乃至紧张,恰恰在深层次上触及了该书讨论的中心问题,即以下两种现象之间时隐时现但终究无法调和的矛盾:(一)商贸借助网络在世界范围所实现的前所未有的自由拓展,以及(二)与这种拓展相对的,国家出于经济政治等种种目的,用以规制网络与贸易的关卡乃至牢笼。由创新和商业力量主导的“网络”,依其本性要突破“路”的垄断与规制;而由政治和法律力量掌控的“路”,则不断地使“网络”就范,将互联网切割成由“路”连接起来的、由法律管辖权或国家标记的若干个局域网。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路与网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矛盾,钱德使用了一个杜撰出来的,且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词语glocalization这个英文单词是由“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地方化”localization两个词拼合而成的),来形容自由贸易与国家规制之间的消长互动关系。

在这本书里,glocalization意谓以全球为目标市场的(尤其是以网络为信息传递和交易媒介的)商品与服务流通,在现实贸易中仍须接受“改造”,以求符合地方性的即国内法设定的规则。笔者姑且将之称为“全球地方化”。面对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张力,钱德给出的是一种四平八稳的折中方案:他试图在“孤立隔绝”和“不受规制的贸易”之间找到一个支点;或者反过来说,他既支持自由贸易,同时也不反对对自由贸易施以规制。这样的立场,作者称之为“和谐化”(harmonization)。

通俗解释,“和谐化”就是指相互贸易的国家之间,若能求同存异则最好;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至少应力求减少冲突。钱德如此归纳他提出的这一“理解风险(stake)的框架”:只要可能,就“和谐化”;只要必要,就“全球地方化”。(Harmonizewherepossible,andglocalizewherenecessary.)尽管笔者不是特别清楚钱德所谓“风险”到底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但还是可以有把握地说,这样的方案,稳妥是足够稳妥了,中庸也足够中庸。问题只是,它似乎相当缺乏建设性、操作性和行动力,因为观点迥异甚至意见截然相左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何为“可能”?何为“必要”?利益冲突的贸易主体或相互竞争的国家之间,可能就该方案的两个前提概念的界定达成一致吗?!最终,中庸的修辞常常只是掩盖了(甚或仅仅是重新命名了)冲突和分歧,而不是化解了它们。当然,“化解”对于学者而言实在是一个不现实的要求。也许言之有物的重述就很不错了。

“全球地方化”是所有互联网用户和利用网络经营的各国企业必须面对的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现实。虽然形式上(也许仅仅是在修辞上),全球商品和服务流通所依赖的有形无形基础设施,已经由“路”进化成“网”,但事实上,无论在物理层、代码层还是内容层上,互联网的网状互联结构,仍然根本性地受制于线性规制结构(而海关和其他边境制度与物理设施对线下商贸网络的管控就更不用说了),政府控制着“总开关”或“阀门”。换句话说,“网络”是有围墙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化解隐喻的抽象性:根据alexa网站2015年1月的数据,全球访问量排名前十的网站依次是:Google,Facebook,Youtube,Yahoo,百度,amazon,wikipedia,twitter,淘宝,QQ。“十大”之中,除去三个本土网站之外,能够在中国持续提供稳定服务的大概只有两家,即Yahoo和amazon(前者和运营淘宝网的阿里巴巴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已退出中国市场)。

因此,一方面,即便Facebook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它的“80后”传奇老板扎克伯格还是购买并学的著作theGovernanceofChina,而且“也给同事买了[的书]……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而另一方面,人们可以追问,百度、QQ、淘宝这些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它们是在什么意义上提供了真正的互联网(worldwideweb,万维网,直译为“世界范围的网络”)服务,如果――如钱德教授指出的――它们基本上或者完全不提供中文之外的任何其他语言界面的话?如果这些互联网企业根本不(而且也懒得)为中文用户之外的国际用户提供服务,甚至根本没有期待国际用户会使用它们的服务,那么刻薄一点说,这些网站就不像是运行在worldwideweb之上,而仿佛只是在nationwideweb(国家互联网)上。易言之,这些企业其实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贸易参与者,“全球化”这个时髦了很久,乃至已有沦为陈词滥调之虞的词语可能和这些互联网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关系。

如果这一判断不算太偏激的话,那么可以推论,至少从上述例证所使用的视角来看,“网络”对于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改变,恐怕远没有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大。也因此,“电子丝绸之路”这个标题,像是歪打正着:很不幸,互联网并没有像人们憧憬的那样取代或荒废“丝绸之路”――尽管这似乎应该是它的使命,就像电子邮件以其高效便捷取代纸质信函一样互联网迄今未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成为无中心的、不可阻断的互联之网,而是变成了新一代的“丝绸之路”,这一事实本身再一次彰显了以约翰・巴洛(JohnperryBarlow)《赛博空间独立宣言》(aDeclarationoftheindependenceofCyberspace)为代表的互联网乌托邦主义的天真与盲目乐观)。用钱德的话说,扁平化的全球商业世界和不受规制的网络空间世界,都仍只是未能实现的遥远梦想。

从电报电话传真到广播电视互联网,通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不容否定的客观社会事实。但是,持续了数千年的国际贸易,从结构以及规制的角度着眼,其实难说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丝绸之路实现了有形货物的远距离交易,而网络则通过钱德教授所说的“非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过程,极大地便利了无形商品即服务的贸易,也促成了很多在前互联网时代极端困难或根本没有可能的服务贸易――其中很大一部分即人们常说的“电子商务”。这恐怕是网络为世界贸易带来的最大变化。但是,从根本上说,网络之于21世纪的服务贸易,相比于丝绸之路之于远古时代的货物贸易,在规制手段和治理方式上,其实颇多类同,尽管这一判断可能与很多人的直觉或者想象相抵牾。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但与此同时,恐怕也必须承认,互联网仍然只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技术史上的一步,哪怕是光辉的一步;作为历史的一页,它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政治经济关系理论。这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在进行战略规划时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

“例外主义”的互联网贸易?

《电子丝绸之路》的描述部分,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和有益的视角,而其分析和论证部分则当然不是无懈可击。笔者而只是想从钱德所提出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入手,简要讨论一个与前文讨论密切相关的常见误区,即互联网“例外主义”的立场,其表现通常是隐含地赋予互联网某种“治外法权”的特殊地位,进而展开规范性的分析或批判――涉嫌问假问题或者树假靶子。而互联网“例外主义”,正是前述互联网乌托邦主义的典型思维方式,它在对人们理解网络、贸易、全球化这些重要问题上起到了相当有害的误导作用。

在“电子丝绸之路”第六章《解放赛博空间的贸易》开头部分,钱德归纳出了针对电子化的服务贸易或“贸易2.0”的四种“法律挑战”:“(1)网络信息自由流动的法律障碍;(2)与传统货物贸易相比,贸易2.0缺乏充分的法律基础设施加以保障;(3)网络的流动性以及应由谁家的法律来规制网络交易的不确定性给法律自身造成了威胁;(4)对网络的地方性控制可能导致两种危险:或者为‘巴尔干化’――世界万维网瓦解成为若干割据的地方区域,或者为‘斯大林化’――通过驯服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来探查进而压制政治异见者”(英文版第142~143页)。

以上这四种“法律挑战”的认定和归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过稍加思量便可发现,这样论说的视角隐含的正是互联网“例外主义”立场,即认为互联网不同于或应该不同于其他的社会领域,以及相应地,规制人们在互联网上活动的法律,不同于或应该不同于规制其他社会领域的法律。这种“例外主义”,至少对于法律人的专业讨论来说,恐怕是问题多于启迪的。例如,我们可以回溯历史,做一简单比较:如果互联网可以主张“例外”的话,那么电话、电报、传真、无线电通讯是不是也都可以要求例外呢?还有什么新生的技术甚或事物是不能要求例外的呢?在此有必要特别指出一个细节:《电子丝绸之路》这本书副标题“网络如何以商贸联接世界”中的“网络”一词,也是笔者一再论及的关键词,其对应的英文是“web”,不是“internet”――钱德这样的遣词当然是正确的:互联网其实只是诸多网络的一种,尽管在当代社会是最重要的一种(而且它也正在和其他网络融合)。电话、电视等存在已久的网络同样是网络。钱德在四种法律挑战的论述中所说的网络是“net-work”,显然与web一样,它是一种广义的网络概念,但在语义上他却几乎将之等同于互联网了(否则,严守广义网络概念的话,这本出版于2013年的书就完全失去了针对性),这是一个颇为古怪的错位。“网络如何以商贸联接世界”,是一个可以追溯至久远时代的漫长的故事,当钱德有意无意地将“web”等同于“internet”的时候,就大题小做,以偏代全了。

技术发展,法律演变,都是社会进化过程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我们既不能自作聪明,否认变革创新,但同时也不能轻言“例外”,特别是在法律的相关领域。反观钱德所述贸易2.0遭受的四种法律挑战,可以说,没有一种不是贸易1.0即传统的有形货物贸易同样需要面对的:即使是没有精深法律专业知识的读者,应该也不难回答:货物自由贸易难道就没有遭遇法律障碍吗?针对货物贸易的法律基础设施就足够“充分”了吗?贸易天然具有流动性,电子化贸易的法律适用问题,既不比货物贸易的管辖权问题简单,也不必然比它复杂。而“巴尔干化”或“斯大林化”的危险在有形货物贸易领域显然同样存在,如果不是更加严重的话。贸易的起源,就是为了克服“巴尔干化”的原初经济割据状态,而“斯大林”则更加是前互联网时代的概念或者近乎噩梦的符码。

由以上简要辨析可以看出,互联网“例外主义”仿佛是一个自说自话、自产自销的话语生产车间,它可以轻易地把世界上很多存在已久的现象与问题在网络语境中重新表述或阐释。我不否认这一工作可以是有价值的,就像单纯修辞也可以产生论证力量的道理一样;但我们――至少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需要谨慎区分重新表述的老问题和真正的新问题。如果简单地认为从“丝绸之路”到“网络”的变迁,是理所当然和顺理成章的,那么,这种天真浪漫主义也将可能影响“一带一路”在战略形势评估时的严肃性。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4

[关键词]加工贸易;国际分工;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12-0018-03

一、概述

(一)国际分工概念及分类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按照分工是在产业之间还是在产业内部,可分为产业间国际分工和产业内国际分工两种。前者指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后者指相同生产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按照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国际分工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三种。垂直型国际分工指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则是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结合的产物。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产业内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产品内分工,即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上的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的分工。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

(二)加工贸易的概念

在我国,加工贸易最早被称为新型贸易,后来改称为加工贸易。早期的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简称“三来一补”,现在的加工贸易主要指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协作生产。

国际上与加工贸易相类似的概念很多,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海外组装操作”(offshoreassemblyoperation),东南亚的“零件和部件贸易”(tradeonpartsandComponents)。再如,“对外加工装配业务”(externalprocessingandassembling),贴牌生产或原始设备制造商(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生产分享”(productionSharing,UnCtaD,2002),“外包”或“外部采购”(Foreignoutsourcing)等。

二、研究综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国际分工多视角对“加工贸易”或与之相类似的概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一)概念综述

1.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加工贸易

建立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加工贸易,强调的是不同生产环节各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即不同国家参与到同一个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中,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共同生产出一个产品。

2.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加工贸易

该观点认为,加工贸易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的一种,是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是产品制造链上、下游之间的贸易。

3.基于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视角的加工贸易

跨国公司是加工贸易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是跨国公司通过其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子公司进行分工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加工装配活动。

4.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加工贸易

1997年,昂特(Svenw.ardnt)首次提出了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产品内分工是指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或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加工贸易是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品内贸易,是把上游企业安排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同国家,使下游企业能够分享到其比较优势。

5.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的加工贸易

当代国际分工包括不同产业间、相同产业不同产品间以及相同产品不同增值环节间等多层次的分工,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深化的新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生产过程某个环节或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即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加工贸易。

(二)作用综述

对加工贸易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与国际分工的关系、加工贸易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业的作用,以及对东道国国际竞争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RobertJ.Carbaugh认为加工贸易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HowardChao则将水平国际分工分为初级和高层次两种模式,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模式。

Feenstra和Hanson认为加工贸易既可以促进发达国家产业升级,也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同时扩大了参与国家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和相对就业差距。JayBarney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和其中不可避免的技术外溢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促进本国的产业升级。JackeCukrowski认为加工贸易结合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和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形成了国内外优势互补,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参与国际化生产的捷径。

YenerKandogan认为加工贸易为东道国带来了一种技术溢出效应,体现为加工贸易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关联促进作用。Ge.w.认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适应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Kusago和tzannatos则认为加工贸易是否有利于吸收剩余劳动力取决于东道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加工贸易的技术传播效应很微薄,但是加工贸易有利于促进东道国建立包含国际竞争因素的经济环境。Jayanthakakumaran运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对几个亚洲国家加工贸易区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工贸易区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国际分工中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特点

在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各国占据着价值链上自己具优势的特定环节,呈现不同的特色。

(一)美、日等发达国家

美国跨国公司的数目、规模、国外生产和销售额均居世界之首,美国凭借其众多的跨国公司参与到世界加工贸易中,而日本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最早成为承接美欧代工业务的东亚国家。

美国加工贸易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些公司将加工装配环节转移到美墨边境线附近,美国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墨西哥提供劳动力。5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地更新其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转移的承接国,先是日本,60―70年代是亚洲“四小龙”,80―90年代随着“四小龙”向中国大陆产业转移而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印度和越南有产业链上取代中国的趋势,美国在中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相继迁离中国。

日本最早的加工贸易形式是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和加工装配业务,而后随着大规模地走向国际市场战略的提出,其在国际分工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步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展、向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跨越。6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70年代再将小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代工转移到泰国和印尼,小型设备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泰国和马来西亚,9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印尼和越南,小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泰国、印尼和中国,中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马来西亚,大型设备密集产业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90年代后的日本加工贸易模式体现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特色。

(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加工贸易颇具特点。

韩国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加工装配,主要涉及纺织、成衣、制鞋和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转移到钢铁、造船、电子、石油化工、金属加工和橡胶行业,80年代迫于本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等地进行委托加工,国内则转向高科技产业,外资企业成为韩国加工贸易的主体。

中国台湾的加工贸易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做法是从日本或美国进口电子零部件和化学原材料,从美国引进机器设备加工生产成套家用电器、化学纤维和纺织品,再向美国出口。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虽然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80年代中期

到90年代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除成衣外全部被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所替代。20世纪末最后5年,台湾依靠为技术含量高的国际知名厂商做oem而成为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全球信息产品生产基地。进入21世纪,台湾出口加工区再一次转型,积极推进创新和产品高附加值化,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1967年新加坡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了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后以加工贸易方式同发达国家在it产业进行水平分工,在部分具有优势的产品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研发合作。

(三)中国

中国加工贸易从开始以来料加工装配为主到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并重,再到以外商投资为主的进料加工,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近年来,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失去世界加工贸易中心的位置,但是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最大加工车间,加工贸易仍然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价值链底端。

纵观世界各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国家加工贸易转型的路径,中国的加工贸易将兼具加工贸易主动者和被动者双重身份,并以新的姿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服务贸易挑战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越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界对这一领域的广泛关注。我国的服务贸易也在逐步开放,并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同时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扩大就业、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对服务贸易逐步渗透,并产生深远影响,电子商务将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给我国服务贸易带来了新挑战。

一、服务贸易的概述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界定

服务贸易(tradeinservice)这一概念的提出并不久远。据相关资料记载,服务贸易的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有关《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的看法》的报告中提出的。服务贸易即服务这种特殊的商品进出口。所谓服务的出口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的进口是指一国服务的消费者向另一国服务的提供者购买服务的过程。各国的服务进出口,便构成了国际服务贸易,世界各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额。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

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显著,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长迅速,服务质量体系基本形成,服务贸易各行业运行机制不断改变,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服务业发展滞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我国服务贸易总体来看,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相当低,在国际贸易中远低于货物贸易所占比重。此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服务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另外,虽然服务贸易增长率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有所波动,但多数年份增长迅速。同时,自1995年wto把服务贸易纳入其谈判框架,在服务自由化推行的影响下,服务贸易规模扩张很快,总体呈迅速增长。

(2)新兴服务业比重逐渐上升。从服务贸易的部门结构来看,新型服务业的比重增加迅速,体现了服务贸易结构加速升级的特征。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以金融、建筑、保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贸易的要素密集度特征也正在由原先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变。以出口来衡量全球服务贸易和部门服务贸易的规模,从部门服务贸易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通信、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其他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在逐年增加。

(3)地区结构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服务贸易发展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服务贸易的地区结构来看,中东部地区在服务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约占服务贸易总额的3/4。近年来,虽然西部地区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在逐步上升,但是仍然比较落后。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国际服务贸易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只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所占比重很低。服务贸易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的发展状况。

二、电子商务的概述及优势

(一)电子商务概述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在服务贸易交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使贸易流程完全电子化。这种电子商务的全新商业模式,使从服务贸易的交易磋商、签约、交货、付款结汇等整个贸易流程中所涉及的业务环节完全电子化,实现贸易的无纸化传递,大大节约了贸易成本,增加了贸易机会,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根据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电子商务模式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使贸易成本平均降低12%。自1998年电子商务出现以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其交易额大约每隔九个月就翻一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未来互联网的商务属性会越来越强,电子商务在贸易交易中的渗透率也将会越来越高。现在由于技术标准化和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的完全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消费习惯和观念的改变,这种模式一定会被广泛使用。也许将来某一天,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将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模式,这将根本改变现今的贸易流程,节约贸易的交易成本,极大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的优势

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方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交易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服务需经过国内商、国外商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从服务提供者到国外消费者的转移,营销链长,费用高。电子商务则借助于电子计算机,交易双方即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降低了交易成本;internet是全球性开放网络,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完整信息,减少了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市场上的搜寻成本;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交易,还可节省传统业务中人员往返、住宿、交易设施投入等许多费用。

(2)减少纸面单证,简化交易手续。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需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形成、修改、传递纸面文件,每年国际贸易产生的纸面文件要以“亿”计。电子商务使用电子单证代替传统的纸面单证,减少了单证的重复录入,简化了业务流程,使贸易双方的交易更为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3)解除交易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电子商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信息革命把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世界。交互式网络模式为服务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完备的市场环境,在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限制的条件下,实现了资源的跨国传递和信息共享,一些公司在传统国际贸易运行环境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得以克服。例如,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构筑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体系,实施全球性经营战略,从而增强全球性竞争能力。这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适用。因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相对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中小企业受资金、人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开拓海外市场的难度更大,许多中小企业,在产品上虽有优势,但苦于无实力开拓市场,只能维持小规模经营。而通过互联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中小企业不仅能获得自身以常规方式无力收集的市场信息,还可以像大企业一样上网拓销,促进与遍布全球的公司间的合作,从而形成一种更大、更有效的经济规模,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机会。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传统服务贸易的挑战

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缺乏,多数外经贸企业虽然已经上网,但主要用于信息查询和进出口的部分环节,建立企业网站或在专业网络平台建立企业网页的仍为数不多。对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企业比例更小。这样就造成很多企业的网站淹没在互联网的浩瀚信息中,无法体现其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一)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提出新要求

在传统的服务贸易交易模式中,在信息查询、合同订立和执行、售后服务等方面所花的费用是服务贸易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则可以大幅度降低这些成本。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发掘订单附加的信息潜力,简化数据处理程序,缩短服务贸易的文件处理周期,降低企业的库存水平,消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人工干预,从而降低成本。

(二)贸易的“国际”问题及经营主体问题需要重新考虑

电子商务方式与传统的商务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前者的商业环境是“赛柏空间”(cyberspace),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比特”(bit);而后者是“原子空间”,其基本构成是“原子”(atom)。传统的国际贸易建立在对“原子”的跨国搬运之上,而“比特”没有重量也没有质量,在网络上能以光速传输。因特网是一个开放式、无中心的网络,“国界”很难发挥控制作用,贸易的“国际”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考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专门从事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或企业应运而生。由于这些公司或企业不需传统的厂房或门面,简单到只需几台微机或服务器,就可通过网站向世界市场提品或服务,因而被称为虚拟公司或企业。由于单个的公司或企业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利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将它们变成一个网络,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于是由众多公司或企业相互联合形成一个合作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完成一个公司或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这种虚拟组织在功能和效果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单个公司或企业,但在资本关系上却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或企业发生联系的权力,因此,它实际上不是一个具有命令系统的经济组织,只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看起来具有某种实体性。

(三)有关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受到挑战

我国现行的许多贸易法律、法规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而制定的,而电子商务大量采用电子数据交换,因为网络是无疆界的,可以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因此原有的法律管辖边界可能不再适用。这些问题使许多原有的法律、法规、国际惯例受到挑战。

(1)电子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电子商务应用于服务贸易后,贸易合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是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是不见面的;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被数字签名所代替;三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合同形式的变化,给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的确定都出了一个难题,而且容易被改变和伪造。例如:合同形式的改变。传统上的贸易合同必须由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别身份。但在网络交易中,由于运用电子合同和电子签名,有形合同的法律规定很难适用网上无形的合同,而无形的网上合同如何确定权力和义务,尚待进一步明确规定。此外,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合同的订立要由要约和承诺两个环节构成,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名,则双方之间的合同成立,双方签名的时间、地点定为合同成立的时间、地点,很容易确定。但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亲笔签名变为电子签名,这使合同成立的时间尤其是地点较难确定。

(2)管辖权问题。管辖权是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在电子商务参与服务贸易后,由于其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特性,管辖权的冲突会更加普遍,如果管辖权得不到解决,会极大的影响诉讼效率。

四、积极应对电子商务对服务贸易带来的挑战,促进电子商务与服务贸易的良性发展

(1)积极应对电子商务带来的新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快步向我们走来。网络将会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冲击,只有及早融入全球数字化竞争,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的运行,分享国际分工的利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网络和信息在未来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居民和企业转变观念,重视网络贸易的发展,构筑推进网络贸易发展的舆论环境。

(2)加强产业横向引导,实现电子商务与服务贸易双赢。加强与国外知名服务贸易企业构建电子商务战略事实上,这种方式在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己经采用,但是应用层次比较低。由于我国服务贸易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许多服务贸易企业的短视行为,使得我国服务贸易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根据电子商务战略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构建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双方取得所谓“双赢”的共同发展,而非当前的这种形式。发展信息技术研究应用。中国服务贸易企业信息技术发展较慢,而在竞争中,信息技术优势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服务贸易企业可以按照电子商务战略的思想,发展信息技术研究应用38即服务贸易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结成。服务贸易企业应建立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经营机制,注意吸收和消化各国具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技术成果,改变信息技术游离于市场和服务贸易企业之外的局面,形成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服务贸易企业竞争优势。

(3)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在服务贸易中的发展,应将重点放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并最终实现服务贸易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各国的政务平台、其他商务平台、各国政府监管系统等的对接。这一平台如果最终实现,将大大简化服务贸易企业业务操作流程、提高各国服务贸易企业的沟通效率、降低服务贸易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服务贸易企业的内部无纸化操作和对外电子数据的高效交换,创建内服务贸易新方式。该电子商务平台并非一个单纯的网站,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目的地信息化和营销全面解决方案。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形式,除对现有法律进行完善外,还面临着制定电子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要约与承诺、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的方式与地点、电子合同履行中的验收、网上格式合同的法律规范等作出规定。

参考文献: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图示法;效果分析

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教学的难点

国际商会每十年修订一次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基于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通则》也就成为高等教育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等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理解并熟练掌握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贸易术语也是各类与国际贸易有关的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点。

在实践中,最常使用的贸易术语只有三四个,而在《通则》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则是《通则》所规定的全部术语。2000年《通则》规定了13个贸易术语,2010年《通则》规定了11个贸易术语。同时,由于《通则》是国际惯例而不是法律,不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实践中会出现有的国际贸易合同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有的国际贸易合同选择适用2000年《通则》的现象。因此,2010年《通则》和2000年《通则》的规定中不相同的部分仍然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十几个由缺乏关联性的英文字母组成的贸易术语已经很困难,再加上每一个术语所蕴涵的价格构成和交货条件以及每一个术语所划分的买卖双方风险、责任、费用的分担,贸易术语学习成为一大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难点。

二、《通则》教学方法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通则》教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教材的编排方式进行教学,一种是按《通则》的编排方式进行教学。

现行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教材中对贸易术语的编排方式通常采用的是直叙法。这种方式是把全部贸易术语按序排开,对每一个贸易术语用一段话解释其含义,然后用多段文字解释每一个术语之下卖方的义务、买方的义务、国际运输与保险合同、风险转移、费用划分等。而《通则》的编排方式是把全部贸易术语按序排开,对每一个贸易术语用一段话解释其含义,然后用列表的方式将每一个术语之下买卖双方的义务全部囊括起来,有关国际运输与保险合同、风险转移、费用划分等内容具体化为买卖双方各自的义务并体现在列表之中。上述两种编排方式对应着教学中的两种教学方法。“教材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个贸易术语下的买卖双方义务和费用划分等,“《通则》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贸易术语的调整范围和买卖双方义务有全面的了解。

在实践中,两种教学方法都难以避免以下3个问题。一是教学内容枯燥。每一个贸易术语都涉及买卖双方义务、价格构成、交货条件、国际运输与保险合同、风险转移、责任与费用划分等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上述内容讲解很多遍,这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枯燥乏味的。二是教学时间长。一般情况下,要做到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贸易术语理解透彻,讲解时间和测试时间相加约需4个课时。三是教学效果不理想。贸易术语难记忆、易忘记、易混淆,测试得分率低,因此很容易出现学生在学期中间掌握而到学期末又忘得差不多的情况。

三、《通则》图式法教学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理解贸易术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货物需要经过哪些流程、涉及哪些费用才能从一个地点运至另一个地点,其中又可能存在哪些风险。鉴于多数学生没有交付货物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物品邮寄流程进行概括总结,进而分析国内不同省份之间货物流动的流程和步骤,最后分析国际货物流动的流程和步骤。对国际货物流动的流程和步骤的分析体现在图中的横轴上,具体而言,“供货”是指卖方应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以及单证,该货物位于卖方国境之内;“出关”是指货物需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经办理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准备运出出口国海关;“启运地装运港”是指货物进行国际运输的始发地。“供货”与“出关”、“出关”与“启运地装运港”之间的两条实线表示货物在卖方国境内的运输过程,涉及该运输过程中运输合同的签订、费用和风险的承担。

“目的地目的港”是指货物进行国际运输的终到地。“启运地装运港”与“目的地目的港”之间的虚线表示货物的国际运输过程,这一过程同时是承运人履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保险人履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过程,涉及国际运输过程中运输合同的签订、保险合同的签订、费用和风险的承担等。准确地讲,虚线中的“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应是货物国际运输合同和国际运输保险合同的履行过程,不能按流程顺序理解为在货物到达“启运地装运港”后才签订合同。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何时签订取决于依据贸易术语承担签订这两个合同之义务的当事人,签订时间实际上是在买卖合同签订之后、货物运到“启运地装运港”之前。

“入关”是指货物需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经办理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准备运入进口国海关。“目的地目的港”与“入关”、“入关”与“付款”之间的两条横线表示货物在买方国境内的运输过程,同样涉及该运输过程中运输合同的签订、费用和风险的承担。需要说明的是,货物进入进口国境内后,经进口国国内运输运至买方营业地或其指定地点,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到货”,而笔者基于《通则》中对于买方义务的表述用语(“付款”),将这一过程概括为“付款”,同时将“付款”前的横实线以横虚线代替以示区别。

第二步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货物流转过程的前提下,让他们明白:在货物流转过程中将会涉及签订国内和国际运输合同、签订保险合同、办理出口和进口清关手续,由此将产生费用、关税和其他税款与支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各种风险和责任。买卖双方需要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就对上述义务、责任、风险和费用确定一个分担的标准,以保证货物能正常运至买方控制之下。鉴于这一流程分为多个步骤,买卖双方可以有多种分担方法,但是在任何一种分担方法之下,双方各自所承担的义务、责任、风险和费用是相对固定的。如此一来,买卖双方只要在合同中约定有贸易术语,就不需再用烦琐的语言约定双方在货物流转过程中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同时,由于贸易术语过于简便,还需要由双方都认可的惯例对各个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的解释,从而产生了包括《通则》在内的解释贸易术语的各种国际惯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醒的是:贸易术语有十几种,但在某一具体的买卖合同中,只需要一个贸易术语;买卖合同在约定贸易术语的同时还需约定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以避免因解释不同而可能引发的纠纷。

第三步是具体分析《通则》所规定的每一种分担方法(每一种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费用分担和风险转移点。教师可以先挑选比较常用的贸易术语进行分析,如“FoB装运港”这个术语。教师讲解时先不引入FoB的概念,仅指明图中FoB的纵线箭头处,表示这是其中一种分担方法。如果买卖双方选择此种方法,则纵线左边的流程步骤、风险责任、税费由卖方承担,纵线右边的流程步骤、风险责任、税费由买方承担,双方分担权利义务的分割点即“风险转移点”是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时。对双方具体权利义务的讲述建议采用《通则》的表述。在全部内容讲解完成后,再引入FoB术语的概念,即这种分担方式被抽象为“FoB装运港”。通过教师对3~4个常用术语的讲解,学生基本可以以流程图为基础推断出其他术语所表示的分担方法,此时就可以自己尝试表述其他术语下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和风险转移点。

第四步是讲解图示所表述的其他内容以及读图时的注意事项。第一,图示中横线上方的术语是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包括海上运输和内河运输)的贸易术语,横线下方的术语是仅适用于海上运输方式或内河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第二,FoB、CFR、CiF3个贸易术语虽然纵线箭头所指向的地点不同,但区别仅在于国际运输合同和国际运输保险合同的签订人不同,其他权利义务和风险转移地点完全一样,所以表示这3个贸易术语的纵线箭头之间用横线相连,同时指向风险转移点“装运港”。FCa、Cpt、Cip3个贸易术语同样如此。第三,除个别贸易术语(CFR、CiF、Cpt、Cip)外,每个贸易术语的中文译名和术语本身所指定的地点通常就是“风险转移点”。第四,“启运地装运港”与“目的地目的港”上的方框可以看作运输工具,以此可以看出FaS与FoB的区别在于FoB的卖方需装货、Dap与Dat的区别在于Dat的卖方需卸货。第五,提醒学生除了注意贸易术语的中文译名,还要注意术语中指定地点的性质,并要求学生根据指定地点来确定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第六,在指定某个贸易术语并要求分析此术语基本内容时,图示法可以帮助学生直接在图示中找到该术语,然后依据该术语的纵线箭头所做的分割向左找出卖方的义务,向右找出买方的义务。但是,应告诫学生,在查找某一方的义务时应一直查找到图示中标明“卖方”或“买方”的地方,在“卖方”与某术语的纵线箭头之间的流程是卖方的义务,在“买方”与某术语的纵线箭头之间的流程是买方的义务,纵线箭头指向的地点是“风险转移点”。

四、图示法教学的效果分析

笔者对传统教学方法和图示教学方法进行了效果比较,过程与结果如下。

教学对象:同一年级法学专业普通大专学生a班和B班,其中a班61人、B班57人。

教学方法:a班采用传统教材法,B班采用图示法。

测验对象:a班和B班各随机抽取50人。

测验方法:开卷测验,a班可以使用教材,B班只允许使用图表。测验时间:50分钟(教学完成后的第一次课,教学与测验间隔2天)。

测验试题:“中国企业a与美国企业B之间有经常性贸易往来,分别在上海或西雅图交接货物。两企业之间所签订的买卖合同中曾使用过下列贸易术语,请根据所给的贸易术语回答下表中的问题。”该表第一行为“贸易术语、卖方、买方、出关手续办理人、入关手续办理人、国际运输合同签订人、国际运输保险合同签订人、卖方国内运输风险的承担人、买方国内运输风险的承担人、国际运输风险的承担人、风险转移地点”,第一列为“贸易术语、eXw上海、eXw西雅图、FoB上海、FoB西雅图、CiF上海、CiF西雅图、Dat上海、Dat西雅图、DDp上海、DDp西雅图”,要求学生在表中的100个空位中填写上答案(“a”或“B”、“上海”或“西雅图”)。

其他要求:写完后不得检查,立即上交,并在答卷上写明所用时间。最快完成时间:a班最快完成者用时32分钟、得80分,B班最快完成者用时19分钟、得92分。

测验结果:a班满分者4人,80分至100分者13人,60分至80分者18人,60分以下者15人,其中0分者4人;B班满分者18人,80分至100分者21人,60分至80分者8人,60分以下者3人,其中0分者1人。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7

   国际商会每十年修订一次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基于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通则》也就成为高等教育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等专业学生必须了解、理解并熟练掌握的重点学习内容,同时贸易术语也是各类与国际贸易有关的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点。在实践中,最常使用的贸易术语只有三四个,而在《通则》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则是《通则》所规定的全部术语。2000年《通则》规定了13个贸易术语,2010年《通则》规定了11个贸易术语。同时,由于《通则》是国际惯例而不是法律,不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规则,实践中会出现有的国际贸易合同选择适用2010年《通则》、有的国际贸易合同选择适用2000年《通则》的现象。因此,2010年《通则》和2000年《通则》的规定中不相同的部分仍然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十几个由缺乏关联性的英文字母组成的贸易术语已经很困难,再加上每一个术语所蕴涵的价格构成和交货条件以及每一个术语所划分的买卖双方风险、责任、费用的分担,贸易术语学习成为一大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难点。

   二、《通则》教学方法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通则》教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教材的编排方式进行教学,一种是按《通则》的编排方式进行教学。现行的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教材中对贸易术语的编排方式通常采用的是直叙法。这种方式是把全部贸易术语按序排开,对每一个贸易术语用一段话解释其含义,然后用多段文字解释每一个术语之下卖方的义务、买方的义务、国际运输与保险合同、风险转移、费用划分等。而《通则》的编排方式是把全部贸易术语按序排开,对每一个贸易术语用一段话解释其含义,然后用列表的方式将每一个术语之下买卖双方的义务全部囊括起来,有关国际运输与保险合同、风险转移、费用划分等内容具体化为买卖双方各自的义务并体现在列表之中。上述两种编排方式对应着教学中的两种教学方法。“教材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每一个贸易术语下的买卖双方义务和费用划分等,“《通则》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贸易术语的调整范围和买卖双方义务有全面的了解。在实践中,两种教学方法都难以避免以下3个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枯燥。每一个贸易术语都涉及买卖双方义务、价格构成、交货条件、国际运输与保险合同、风险转移、责任与费用划分等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上述内容讲解很多遍,这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极为枯燥乏味的。

   二是教学时间长。一般情况下,要做到使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对贸易术语理解透彻,讲解时间和测试时间相加约需4个课时。

   三是教学效果不理想。贸易术语难记忆、易忘记、易混淆,测试得分率低,因此很容易出现学生在学期中间掌握而到学期末又忘得差不多的情况。

   三、《通则》图式法教学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理解贸易术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货物需要经过哪些流程、涉及哪些费用才能从一个地点运至另一个地点,其中又可能存在哪些风险。鉴于多数学生没有交付货物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物品邮寄流程进行概括总结,进而分析国内不同省份之间货物流动的流程和步骤,最后分析国际货物流动的流程和步骤。对国际货物流动的流程和步骤的分析体现在图中的横轴上,具体而言,“供货”是指卖方应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以及单证,该货物位于卖方国境之内;“出关”是指货物需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经办理出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准备运出出口国海关;“启运地∕装运港”是指货物进行国际运输的始发地。“供货”与“出关”、“出关”与“启运地∕装运港”之间的两条实线表示货物在卖方国境内的运输过程,涉及该运输过程中运输合同的签订、费用和风险的承担。“目的地∕目的港”是指货物进行国际运输的终到地。“启运地∕装运港”与“目的地∕目的港”之间的虚线表示货物的国际运输过程,这一过程同时是承运人履行国际货物运输合同、保险人履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合同的过程,涉及国际运输过程中运输合同的签订、保险合同的签订、费用和风险的承担等。准确地讲,虚线中的“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应是货物国际运输合同和国际运输保险合同的履行过程,不能按流程顺序理解为在货物到达“启运地∕装运港”后才签订合同。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何时签订取决于依据贸易术语承担签订这两个合同之义务的当事人,签订时间实际上是在买卖合同签订之后、货物运到“启运地∕装运港”之前。“入关”是指货物需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他官方许可,并经办理进口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准备运入进口国海关。“目的地∕目的港”与“入关”、“入关”与“付款”之间的两条横线表示货物在买方国境内的运输过程,同样涉及该运输过程中运输合同的签订、费用和风险的承担。需要说明的是,货物进入进口国境内后,经进口国国内运输运至买方营业地或其指定地点,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到货”,而笔者基于《通则》中对于买方义务的表述用语(“付款”),将这一过程概括为“付款”,同时将“付款”前的横实线以横虚线代替以示区别。

   第二步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货物流转过程的前提下,让他们明白:在货物流转过程中将会涉及签订国内和国际运输合同、签订保险合同、办理出口和进口清关手续,由此将产生费用、关税和其他税款与支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各种风险和责任。买卖双方需要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就对上述义务、责任、风险和费用确定一个分担的标准,以保证货物能正常运至买方控制之下。鉴于这一流程分为多个步骤,买卖双方可以有多种分担方法,但是在任何一种分担方法之下,双方各自所承担的义务、责任、风险和费用是相对固定的。如此一来,买卖双方只要在合同中约定有贸易术语,就不需再用烦琐的语言约定双方在货物流转过程中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同时,由于贸易术语过于简便,还需要由双方都认可的惯例对各个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进行详细的解释,从而产生了包括《通则》在内的解释贸易术语的各种国际惯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醒的是:贸易术语有十几种,但在某一具体的买卖合同中,只需要一个贸易术语;买卖合同在约定贸易术语的同时还需约定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以避免因解释不同而可能引发的纠纷。

   第三步是具体分析《通则》所规定的每一种分担方法(每一种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费用分担和风险转移点。教师可以先挑选比较常用的贸易术语进行分析,如“FoB装运港”这个术语。教师讲解时先不引入FoB的概念,仅指明图中FoB的纵线箭头处,表示这是其中一种分担方法。如果买卖双方选择此种方法,则纵线左边的流程步骤、风险责任、税费由卖方承担,纵线右边的流程步骤、风险责任、税费由买方承担,双方分担权利义务的分割点即“风险转移点”是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时。对双方具体权利义务的讲述建议采用《通则》的表述。在全部内容讲解完成后,再引入FoB术语的概念,即这种分担方式被抽象为“FoB装运港”。通过教师对3~4个常用术语的讲解,学生基本可以以流程图为基础推断出其他术语所表示的分担方法,此时就可以自己尝试表述其他术语下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和风险转移点。

   第四步是讲解图示所表述的其他内容以及读图时的注意事项。第一,图示中横线上方的术语是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包括海上运输和内河运输)的贸易术语,横线下方的术语是仅适用于海上运输方式或内河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第二,FoB、CFR、CiF3个贸易术语虽然纵线箭头所指向的地点不同,但区别仅在于国际运输合同和国际运输保险合同的签订人不同,其他权利义务和风险转移地点完全一样,所以表示这3个贸易术语的纵线箭头之间用横线相连,同时指向风险转移点“装运港”。FCa、Cpt、Cip3个贸易术语同样如此。第三,除个别贸易术语(CFR、CiF、Cpt、Cip)外,每个贸易术语的中文译名和术语本身所指定的地点通常就是“风险转移点”。第四,“启运地∕装运港”与“目的地∕目的港”上的方框可以看作运输工具,以此可以看出FaS与FoB的区别在于FoB的卖方需装货、Dap与Dat的区别在于Dat的卖方需卸货。第五,提醒学生除了注意贸易术语的中文译名,还要注意术语中指定地点的性质,并要求学生根据指定地点来确定买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第六,在指定某个贸易术语并要求分析此术语基本内容时,图示法可以帮助学生直接在图示中找到该术语,然后依据该术语的纵线箭头所做的分割向左找出卖方的义务,向右找出买方的义务。但是,应告诫学生,在查找某一方的义务时应一直查找到图示中标明“卖方”或“买方”的地方,在“卖方”与某术语的纵线箭头之间的流程是卖方的义务,在“买方”与某术语的纵线箭头之间的流程是买方的义务,纵线箭头指向的地点是“风险转移点”。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8

回避“商业”不可取

原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厚康:

近年来,有的同志回避使用“商业”一词,有必要探讨其原因及利弊,以利于深入行业经济理论研究和我国商业的发展。

我简要谈以下三个问题:

(一)“商业”一词的含义

“商业”作为经济学和商业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其自身的含义,即它的本质和内容边界。

据此有必要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及经济类词书对“商业”一词的表述。

195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明经济学辞典》翻译本的表述:“国民经济中以买卖方式交换劳动产品的商品流通部门”。

198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表述:“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一种为卖而卖的特殊的买卖活动,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媒介成社会商品交换”。

1977年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由商业部《商业词汇》编写组编写的《商业词汇》的表述:“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独立经济部门,也称贸易”。

1993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由万典武同志主持编写的《中国商业百科全书》的表述:“商品交换形式,是一种为卖而买,先买后卖,专门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者)之间媒介成社会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

1984年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由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杨德颖同志主持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有关商业的论述》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样表述的:“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的分离”。

马克思单独还有这样的表述:“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恩格斯单独有这样的表述:“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及其发展,即商业,总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

以上表述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商业是从工农业分离出来的一个行业,二是商业是商业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形式。如果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即:商业是专司商品交换的行业或部门。

(二)回避使用“商业”一词的原因探讨

有的人士不用“商业”一词,而以“商贸业”、“商品流通”、“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取代之,这是不准确的。“商贸业”一词,语义重复,商业与贸易是同义语;商品流通分简单商业流通和作为简单商品流发展形式商业的商品流通,所以以“商品流通”代替商业也不准确;流通业既包括商品流通,还包括货币流通、资本流通、产权流通,以“流通业”代替“商业”一词,是以一般代替个别也难以成立;以“商贸流通业”代替“商业”一词,更是语义上的重复加重复和语义的紊乱。

我以为回避“商业”一词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是脱离客观实际的,商业作为我国社会分工的一个产业现在没有消亡,它和农业、工业等业同样是支柱产业,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大。

现在的问题是,有的同志明明知道我国存在着商业,为什么要回避这个词呢?

初步分析有以下原因:

第一,有的同志为了突出本部门的重要性。我国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多年来是分散的,21世纪前有商业部、物资部、外贸部等等,非商业部系统有的同志为了突出本部门的地位,有意不用“商业”一词,而用流通业等词。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先是商业部和物资部合并为国内贸易部,后又把国内贸易部改为内贸局,而后又将内贸局调整为经委的市场司,2003年与对外经贸部合并为商务部。有的同事鉴于商业部已成为历史,因而认为可以淡化“商业”一词,而以新的词代之,这显然不可取。商业部没有了,不等于商业

为社会分工的一个产业也没有了。

第三,有的同志不用“商业”一词而以别的词代之,是跟风,赶时髦,以为这是与时俱进,其实脱离了实际。

除了以上原因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以后再作研讨。

(三)有必要为“商业”一词正名

回避“商业”一词,其消极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利于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化。“商业”一词都不提了,怎样进行深入的商业经济理论讨论。讨论的对象都不明确,怎么讨论。各自所用的经济范畴都不一样,怎么讨论。今天张三创造一个新词,明天李四创造一个新词,怎么使讨论深入?同时,由于商业经济理论的深入讨论受到影响,必然使商业经济学学科建设受到影响。

回避“商业”一词,另一方面的消极影响,是客观上助长了轻商思想。有的回避用“商业”一词的同志,主观上并没有轻商思想,甚至很重视商业,但他的行为客观上助长了轻商思想。目前我国轻商思想还较重,有的同志有的部门没有把商业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当前商业的发展落后于工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居民购买力水平,买难卖难时有发生。商业的理论研究长期落后于工、农、金融等部门。可见当务之急是克服轻商思想,而不是找一些别的词语或“创造”一些新词语来代替“商业”一词。

质疑商业一词过时说

原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海飞:

这些年,商经理论界及业界对商业一词讲的少了,多以流通、商贸、商务等词汇代替商业一词,相近的概念还有市场流通、国内贸易等不一而足。据说,有人认为商业一词过时了,是与老商业部相关的一个概念,应以流通业取代之。我认为此论有待商榷。从常理上讲,商业一词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与老商业部没有关系;从学理上讲,商业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时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商业部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商业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的商业是指“一切与盈利有关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看,商品生产也是商业活动。狭义上讲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及服务经营的行当”。所以,广义的商业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行为,狭义的商业是行业概念。

流通与商业有联系也有区别。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整体上看的商品交换,所以流通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专门从事流通行业就是商业,这是商业与流通相联系的地方。流通也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过程,马克思说过“社会再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从这一点看,流通又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流通还可以说成是一个领域,进入这个领域的除了商人,还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商业说成是流通业甚至直接说成是流通领域就不合适了。总之,我的看法是,流通不是个行业概念,所以用流通业取代商业是不科学的。

虽然中国古代就有流通一词,但从语义上讲与我们现在讲的商品流通不是一回事。我国现代讲的流通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理论界和业界都有流通产业的说法,于是中国学界就简单借用了。

但是,流通一词的英文对应词,中日两国是不同的。日本的流通一词是从distribution翻译而来的,而中文的流通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irculation。distribution的基本含义是分送、分发、分配、分布,入世判断时又译成分销,这个词还有销售和推销的意思。由此观之,distribution是从企业角度看的流通,是微观的视角。circulation的基本含义是循环运行、环流,尤其是指液体在一定管道内的循环流动,它也可以译成流通,但更多是指货币的流通,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商品流通。所以,circulation讲的流通是从社会再生产过程讲的,是宏观的视角。可以这样理解,同是流通这个汉字,中国的理解偏于宏观,日本的理解偏于微观。在日本有流通产业一说,确实是行业概念,按日本学者的说法,就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商贸一词近些年用的也很多。实际上商业即贸易,贸易即商业,过去的商业词典就是这样解释的,因此商贸作为一个词组,有同义反复的意味。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商业是国内的贸易,贸易是指国际贸易,即外贸。十几年前,财政部曾发过两个文件,都是关于失业人员再就业减负税收的内容,其中讲到商贸行业就是专指零售业。由于这是政策文件,所以并不是学术概念上的定义。

商务一词这些年大行其道,但任何辞典对此均无解释。我认为,所谓商务,就是与交易活动有关的事物,商务也不是

行业而是行为,它的内涵比商业要大。但我赞成把商业部改为商务部,商业部管制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市场经济国家的商务机关并不管行业,而是管交易行为。今后我国的商务部也要从管行业退出来(行业交易由行业协会自律管理),重点管理需要政府管理的交易行为。

商业与流通有别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于淑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和消费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商品流通领域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

(一)关于“商业”与“流通”

商业是商人(商业企业)的流通活动,是承担商品交易的流通者(批发商、零售商、中间商等)进行的流通活动及其现象。

日本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田岛义博教授根据日本商法中的商业概念阐述的商业,是由三个“商”的概念构成,即“固有的商”、“辅助的商”和“第三种商”。

固有的商,指介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含产业需求者)之间,为获取买卖差益,媒介商品转移的行为。其典型代表是批发商、零售商。

辅助的商,是指辅佐固有的商,为使商品的转移顺利进行而从事的多种辅助行为。其中,包括以手续费(与买卖差额不同)为所得,促进相关商品转移而从事商业交易的中间商、商、商品运输、仓贮保管、保险及银行交易等。

第三种商,既不是媒介于商品转移的行为,也不是辅佐行为,但在经营方式或行为类型上与固有的商、辅助的商相同,是从事非商品的客体运输、仓贮寄送、保险等,如旅客运送、人寿保险等。

流通是针对生产与消费的分离而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流通是社会性组织。

田岛义博教授对流通作过如下定义:“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移的现象或为转移而进行的活动”。对其定义所包含的“商品”、“生产者”、“消费者”、“转移”、“现象与活动”要素,根据田岛教授的注释本意:

第一,商品:商品是流通的客体,明确这一点是确定研究范围的重要条件。商品的概念,以销售为目的而生产的物品是商品。因此,不是以销售为目的生产的物品不是商品,不能成为流通客体,因此,也不在流通研究的范围之内。如,以自己食用,或以馈赠他人为目的生产的自制酱,就不是商品。

第二,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主体即生产者。具体地说,就是以销售为目的、创造出作为资料的物质形态的主体。如家电、食品、服装等制造者(厂家),农、渔、林、矿业者等。建筑、水、电、煤、气等提供新媒介者也是生产者。根据这一定义,家庭教师、旅游业等服务业也应视为生产者。但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出售资本的金融业者,出卖土地的土地拥有者等不能算是生产者,因为劳动、资本、土地是排除在商品范畴之外的。

批发商、零售商、运输业者、贮藏业者等是提供各种特殊服务的,在流通研究中,认为他们与一般服务生产者是不同的。这些部门,与其说是创造物质形态效用,倒不如说它们固有的存在活动在于把已经创造的物质效用转移给消费者。根据这一认识,把批发商、零售者、运输业者、储贮业者等从生产主体、消费主体中区别出来,把其看作是承担流通的专业机构,并把它作为研究对象的固有部分,正是流通论形成的一个依据。第三,消费者:通过以某种形式将已经创造的物质形态效用消耗掉、磨损掉、满足自己的需求和目的的主体,称为消费者。这里,必须满足的需求和目的可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建立在每个人的消费本身(即劳动的再生产)的欲望和目的为基础的需求和目的;二是以营业(典型的为资本的再生产)为基础的。前者为家计消费者,后者为产业消费者。产业消费者一般包括购买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制造业(生产资料需求者)和为营业而购买商品的饮食店、饭店、旅馆和其他服务业的业务用需求者。政府、地方公共团体、政府出资经营的公共企事业机构、学校及其他非盈利部门,为进行其固有活动而购买商品时,也可视为消费者(公共事业需求者)。

第四,转移:商品的转移,即商品转移到消费者手里。从职能论角度看,转移正是执行克服、调整生产和消费分离的职能,也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人为性转移(建立在买卖基础上的所有权转移,称为交易流通或商流);二是物理性转移(主要是场所和时间的转移,称为物质性流通或简称物流)。

第五,现象与活动:流通既指单个流通活动,也指经济现象

作为社会现象的流通现象。流通活动指企业、政府、家计等为商品的转移而进行的活动。流通现象指这些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形态。

在现代流通概念中很明确,不包括田岛义博教授第三种商业。辅助商业中的保险、银行交易等也不包括在流通概念之内(不包括并不是没有关系,只是不是固有的研究对象)。

日本商业学会定义委员会的定义:认为“流通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社会性经济转移”。这一定义最大差异是,流通的客体不是商品,而是产品。此外,日本江尻弘教授认为:“流通的客体是产品。一般可以把商品作为流通客体,但严谨地说,流通中除了有价值的商品外,还有无价值、无人需要的部分,如废弃物等也是流通的对象。因此,流通的客体应该是比商品概念范围更广的产品。”

关于流通服务。流通中体现的服务基本特征,是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如出售服务的家庭教师,就是教(生产)与学(消费),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的典型。对此,从职能角度看,只存在从调整生产者与消费者意志意义的沟通人们分离的桥梁,完全不存在其它分离(如,场所分离、时间分离)。而且,这是人的分离,也不同于可以预见的有形资料,是在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具体变化的特殊形态,这类服务就不能排除在流通客体之外。当然,像旅游服务、观剧服务等标准化、票证化的服务可同有形资料一样处理。

(二)商业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环境条件影响也有所不同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产业资本以销售商品为原则,为了扩大销售、节约流通费用,不得不依赖商业资本。这个时期,商业全面发展,出现了可以用商业代表整个商品流通的情形,并且此时的商业形态和职能特点也可以说明商品流通的特点及其存在的根据,存在着可以把商业等同于商品流通的条件。

而在垄断阶段则不同,垄断产业资本总想摆脱对商业的依赖,以确保垄断利润,如厂家(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等。垄断资本对流通的支配,使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商业已不能等同于商品流通,因此,就不能用商业经济学来说明这个阶段的商品流通。所以,必须把眼界扩大到商业和垄断资本直接掌握的商品流通二者交错形成的整个现代商品流通体系。

从理论上讲,我认为,除商业经济学外,还需要一个以商品流通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商品流通理论体系,以全面把握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经济性转移的全过程为目的,将任何一种商业概念不能全面把握的部分重新包括进来,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流通概念就是商业概念的重新分类。主要构成内容将为:生产、消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商业设施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生产者也是承担流通活动的重要主体,生产者控制流通的现象日趋增加,如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等,正在展示这一现代流通的基本特牲。

(三)展望流通未来

未来的流通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条件,这不仅是实业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学者、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

探索未来的流通,我认为应具有以下视野:一是流通的国际性;二是技术进步与人类发展;三是增进消费者利益。

流通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在今天快速发展的高技术社会中,流通作为沙漠中的绿洲,未来也可能会被认为是尖端性信息化产业。

我国流通已进入了消费需求信息趋动的订单采购的数据化时代,在信息流通先于商品流通时代,信息就是商品。而联结消费需求的pos系统,首先应该成为掌握消费需求,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的工具,其次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利润的增加应该是这种服务的结果。此外,在信息现代化时代要关注消费者利益。

总之,流通领域里的技术革新与信息化,将是一个发展变化很大、很快的问题,必将在整个流通领域及其他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社会科学涉及到现实问题时,就能获得研究的源泉,寻找现实问题的出路,对流通的研究也应受到现实问题的刺激而发展和深化。我认为我们流通经济论坛应从法律上、政策上、营销技术与国际比较方面来深入研究流通发展问题。

“商业”一词的内涵演进与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冯中越:

在国内,一般来说对“商业”一词的使用和认识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从产业的角度,如与农业、工业并存的商业;二是从行

政管理的角度,如贸易部、商业部、商务部;三是从理论或者学科的角度,如与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并存的商业经济学;四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如商业伦理、商业哲学、商业文化等。

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商业”一词的使用,显然要克服原有的部门利益,体现其宏观性、综合性、协调性,这里不展开讨论。至于广泛意义上使用的“商业”一词,基本属于共同知识,争议不大。

下面,我重点从产业、理论或学科两方面谈一谈我的认识。首先,从产业的角度看“商业”一词。第一,历史上商业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并不断演变和发展,现在和未来都必将存在。具体来讲,按照最新的北美产业分类(naics2012),商业包括的产业有:批发贸易、零售贸易、运输和仓储;而51-81为其他服务业,91为公共服务业。第二,现实中商业无论从横向关系如信息产业、金融产业,还是纵向关系如制造业等,都对商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如电子商务、制造商的分销体系等。从产业组织的视角讲,前者是不同产业之间的横向交叉与融合,后者是不同产业之间的纵向约束(verticalrestraints)。第三,影响不同产业之间的横向交叉与融合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技术和市场,它们不断地推动着产业之间的分分合合。也就是说,分工深化与产业融合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第四,在这种纵向约束关系中谁占主导地位,就要看谁的市场势力大。如制造商占主导地位的转售价格控制、独占交易等形式,又如销售商占主导地位的通道费、独占区域等形式。

其次,从理论或学科的角度看“商业”一词。第一,在我国,商业经济学与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等既有计划经济部门管理的原因和影响,又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三者的情况不同,农业经济学属于国际惯例;工业经济学在英国称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economics),在美国、法国、日本等称产业组织理论(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商业经济学则基本或很少使用。第二,国际上经济学分类通常采用jel分类法(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classificationsystem),f为国际经济学,f1为贸易(国际贸易);l为产业组织,l8为产业研究:服务业,l81为零售与批发贸易、电子商务,l84为商务服务(businessservices);m为businessadministrationandbusinesseconomics;marketing;accounting,m2为businesseconomics。由此,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商业经济学的独立分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其原因有二:一是中文的商业与贸易词义相同,英文一般对应的是commerce&trade,而不是用business。因此,businesseconomics国内许多学者译为企业经济学而不是商业经济学。而且,如果这里研究商业经济学,那么f1为贸易(国际贸易)和l81为零售与批发贸易、电子商务如何解释,是重复还是并列?二是在jel分类中,m类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因此,这里的企业经济学也称为公司经济学,实际上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司运营问题,是属于管理学的范畴。第三,国内外都存在着商科教育,其包含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有:会计学、金融学(公司金融或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管理学(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或生产管理、供应链或物流管理、国际商务或贸易、旅游或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商业管理等。可以看出,商科教育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以管理学为主,涉及经济学的仅有金融学和国际贸易。第四,学科是指一定学科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国际上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是相应学科手册(handbook)的出版。目前,由知名编者kennethj.arrow教授和michaeld.intriligator教授编著、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手册》(handbooksineconomics)已出版了90多卷,该图书系列涉及经济学多个领域,但目前还没有《商业经济学手册》(handbookofbusinesseconomics)的出版。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9

【关键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国际贸易

一、理论回顾

1.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和实证检验

比较优势起源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利益。通常我们把这认为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进入20世纪,比较优势理论又有新的发展。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证明得出,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要素价格决定了一个国家里的要素分配,进而决定了各国的商品价格,因为价格的不同产生了国际贸易,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资本丰富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为有利。这种理论也被称为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可归纳为四个基本的定理,即赫克歇尔—俄林(h-o)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fpt)定理和雷布津斯基(rybczynski)定理。这些定理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下而经过严密的理论证明,构成了国际经济学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理论。

那么,要素禀赋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现实经济状况呢?许多经济学家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诺贝尔获奖者里昂惕夫提出的里昂惕夫悖论。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要低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而这个现象是与要素禀赋论矛盾的——很少人能否认美国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国家,按照理论它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应该更高。bowen,leamer,andsveikauskas使用了更多国家的数据对h-o模型进行了检验,发现该模型解释现实的能力仍然很不理想。虽然在解释南北贸易中h-o模型比较符合现实,但综合上述我们只能说:h-o模型不能有力的解释现实,但对贸易尤其是收入分配的理解有重要影响。可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到底应不应该按照这种不能很好解释现实的理论来制定自己的贸易策略呢?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一种很盛行的批判就是比较优势陷阱。

2.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的较为普遍的定义是这样的:“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二、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的对比分析

1.比较优势是否必然会产生竞争优势

支持比较优势和批判比较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家都使用到了竞争优势这个概念。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地方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该地有什么廉价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多利用这些廉价要素。二是市场规模。三是发展的产业最好在当地形成产业群。四是这一产业是竞争性的产业”。而对于比较优势是否会必然产生竞争优势,经济学家们形成了意见分歧。

林毅夫等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优势必然会转化为竞争优势。他认为,竞争优势的四个条件中,第一个即代表了比较优势,而第二个条件市场规模与比较优势相比显得并不重要,如瑞士、瑞典、比利时、荷兰等很小的国家,虽然市场规模很小,但是其经济水平仍然十分发达,“在现代经济中,交通运输条件弥补了一国国内市场规模小的不足,国际规模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从产业群和市场竞争性的形成过程来看,林毅夫认为“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恰恰是这一产业必须符合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没有比较优势,基本不可能形成产业群聚。”由此得出结论,任何产品要占有市场、获取利润,都一定要有竞争力。“竞争力的来源首先就是比较优势。不符合比较优势,就不可能有产业群聚、市场竞争乃至形成竞争优势”。

而对比较优势持批评意见的学者,则认为应该要用竞争优势这个概念来替换比较优势。虽然他们承认比较优势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但认为我国的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利用劳动力优势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或者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王佃凯)。事实上在这里,持批评意见的学者就暗含着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这就引导笔者去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竞争优势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这是个好的定义吗?

竞争优势来自于迈克尔·波特的两本著作,《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说到底,竞争优势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并不是经过严格的数学或者逻辑证明的经济学定义,波特本人也说过,“一旦从国家的层面讨论竞争力,则会出现与企业和产业层面不同的问题”。对此,克鲁格曼、彼得·沃尔等都已经对此已经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详尽的阐述。

毕竟,从一个国家的层面上来讨论,问题十分复杂,无法简单给出定论。因此笔者的结论是,对于经济学而言,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竞争优势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概念,并不能比其他定义给出更加准确的衡量,它不能成为两种观点的论据。因此继续讨论比较优势能否必然产生竞争优势这个问题的意义不大,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问题上。

2.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让我们来看一种对比较优势是静态的批判:“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结构看,农村劳动力不足的表现越来越严重。”一些批判比较优势的作者认为,从动态的经济现实来看,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地提高,劳动力丰富这一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地减少。因此不应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比较优势理论没有深刻认识而产生的。事实上,这正是要素禀赋理论里的要素均等化定理所证明的——原本相对丰富而价格相对较低的要素的相对价格会随着国际贸易逐渐上升。

一些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禀赋论的动态性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二阶堂和宇泽建立的数学模型说明了这一点。林毅夫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这个动态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取决于国家内部的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的变化将会导致产业结构自然的升级。而一个国家若能采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将使每一个时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从而获得最大化的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是决定一个国家的要素结构的重要因素。当资本结构发生质变时,要素丰裕度也发生了变化,最终导致了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他还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若政府不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而扭曲要素价格,对一些企业提供保护,则企业本身的市场性激励就很少。“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会很低,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速度会很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无法向发达国家收敛”。

针对这个观点,批判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既得利益者的问题。在按照原有的比较优势的途径发展下去,会产生一大批依赖于该生产方式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会阻挠整个生产结构的升级。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在承认要素禀赋是动态变化以及产业结构会随着要素禀赋变化而升级的前提下,问题的核心转化为:在处于类似现今中国状况的国家里,在传统的比较优势开始有了减缓的趋势时,而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的改变的过程中,政府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换一句话说,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政府是应该积极的去支持新的产业的发展还是仍然保持原有的比较优势?抑或真正的放任自由,让产业结构自身进化?

这个问题超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本身所能解释的范围,而政府的职能这一议题又是经济学中古老而又未能有统一意见的重要的问题。笔者期待有更好的理论至少能在国际经济学层面解决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的观点是,比较优势作为一个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其理论本身的逻辑严密性和正确性是不容怀疑的,这也是这一理论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原因。但是在解释实际问题时则需要考虑到效率和公平,以及转型期间的策略选择等问题,这就需要结合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进行具体分析。

三、中国现状

让我们现在结合一些数据来简要的看一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经济现状。

1.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额迅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越来越高。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2004》

截至2004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到达80%,而出口依存度也达到了60%,这可以说明,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出口倾向型的国家。由此我们确信,选择正确的贸易战略至关重要。

2.传统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这一优势正在逐渐减少。随着人民币的一步步升值,劳动成本的逐渐提高,中国正在慢慢失去廉价劳动力这一巨大优势。再加上全世界各地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起诉,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步履维艰。

四、政策建议

到底现今的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笔者结合上述分析,给出自己的意见。

1.两方兼顾,更重科技。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比较优势产业,也关系到让穷人富起来的扶贫重任,自然不能放松。可是相对而言,笔者认为科技产业更为重要,在一个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千变万化的今天,如果局势发生恶化,国际贸易受到影响甚至停滞,而中国又不能把握工业,科技和军事的核心技术,本国工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在国际格局中将会处于劣势。当然这并不是指不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而是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中,应该更倾向于科技技术的发展。

2.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说:每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政府。如何成为明智的政府?我提三点意见,一要把握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顺着方向推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二要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政府尤其要做好服务,把当地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来。三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的角色是搭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必要发展的条件。政府应给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具有更多的发展活力;同时适当地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使其能够更健康的发展。当然我们必须明确,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比赛中,政府永远只是裁判。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

[2]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经济评论.

[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

简述国际贸易的概念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以英语为例,简析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语言与文化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及影响,并对文化冲突与跨文化案例进行了简要分析【论文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冲突跨文化交往一、引言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语言与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国际贸易中跨文化交流的无形壁垒。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要素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观念的过程(FrancescoandGold,2005),而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过程,如今这种过程随着对外贸易的拓展有了更为广泛的用武之地。不同文化间的语言、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差异,都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比个体文化内部成员间交流更多的障碍。下图为跨文化贸易中交流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实际上是植根于各自文化的信息循环。信息传递者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态度传递给信息接收者,反馈过程中仍遵循这一基本步骤。在这一基本流程中,信息传递者与接受者的思维方式,语言的组织与理解都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直接影响着各自贸易的决策与双方信息的交流。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在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若信息接收者不精通语言a,还要经过翻译这一受文化影响颇深的主观过程,由于许多文化特有词汇,如英语中的achievement(Hofstede1980)几乎不可能完整的被翻译成任何语言,某些信息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被丢失。语言作为特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并且对其起着不可忽视的反作用,精通某种语言并不等于了解其相关的文化,但是对语言的无知必然会导致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即便是同种语言的不同变体或不规范用法便足以产生交流困难,仍以应用最为广泛的英语为例。据统计,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大概享有90%的通用词汇(Scott2000),但剩下这10%的词义区别却足以给这二者的应用者带来不少误解。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table”用作动词时,英国人是指马上行动,而美国人则是稍后再作处理,若在商谈中双方就此达成共识,问题可想而知。不同语种间的语言障碍更是随处可见,仅以非英语国家中的英语标识为例:一家旅馆的电梯中贴有“pleaseleaveyourvaluesatthefrontdesk.(请把价值观留在前台)”;某餐馆的菜单上书“ourwinesleaveyounothingtohopefor.(我们的酒让你断绝希望)”;某诊所的办公室标识“Specialistinwomenandotherdiseases.(妇女及其他疾病的专家)”;在酒吧中则可以看到“Ladiesarerequestednothavechildreninthebar.(女士请勿在酒吧内生产)”;此类令人啼笑皆非的语言误译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误解。若是上述事例尚可在生活中作为笑料,商业上的此类失误就无法使相关企业一笑置之了。例如关乎商品形象的商标名称,某软饮料品牌Fresca在打入墨西哥市场时沿用了其原本的商标名,随后才发现在当地俗语中,fresca是指女同性恋。除此之外,在对外贸易中,特别是使用非母语与对方交流时,对词汇选择、语体等都应加以留意。三、跨文化贸易的核心是文化1.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概念很抽象,因而关于文化的定义亦尚无统一定论,总的来说,文化是环境的人造部分(m.J.Herskovits,1955),包括主客观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客观文化,如建筑形式、音乐类型、饮食服装等,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主观文化则包括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分工、信仰态度等改造客观世界的方式与手段。在商业交往中,客观文化部分通常比较显而易见,如着韩服的东方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朝鲜族的传统形象,而事实上,他也许讲流利的英语,并深受西方教育熏陶,这些主观文化形式就是比较隐性,需要通过进一步交流才能有所了解了。2.多语言人才与多文化人才上文中阐述了跨文化贸易中语言因素的重要性,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对外贸易实体都注意到了这一要素,并进行了多语言人才的储备,能应用多种语言的人才日益增多。然而,多语言(multilingual)人才与多文化(multicultural)人才并非等价概念,如果说前者是以外语介绍某产品,那么后者则可刺激外国买家去购买它,这是有质的区别的,如今跨国贸易中最缺乏的恰恰是后者。多文化管理者最欠缺的素质往往不是语言,而是“接纳”(Gunnar,B.1997)。好的跨文化管理人才应该能够在不同文化中起到激发、推进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语言传递者,因而优秀的跨文化管理者绝不应仅局限于了解一些浅显的商务礼仪:如何鞠躬如何握手,何为礼貌何为禁忌等。这类表面化、形式化的礼仪了解尚不足以使我们在国际贸易中成功跨越文化冲突,重要的是要在心理上深信所有文化的同等优秀性,并在感情上乐于学习、接纳外来文化的差异,带着本土文化的优越感去进行跨国贸易,显然是行不通的。3.对外贸易中的文化冲突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特别是长期战略性的贸易活动中,本土价值观、思维方式与外来文化极易发生冲突。为数众多的失败案例中,文化冲突是导致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对同一境况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时,文化就会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从而导致文化冲突。mirvis和marks(1992)把文化冲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差异(perceivingDifferences)。人们首先注意到不同文化对待同一事物的差别。(2)放大差异(magnifyingDifferences)。可感知的差异日渐突出和尖锐,更深层次的体现价值观和理念差别。(3)典型化(typification)。交际中的一方为对方建立一个典型“形象”,开始放弃对对方的探究和理解。(4)压制(suppression)。文化冲突的最后一个阶段。一方文化被另一方文化压制,压制方表现出文化优越感,从而引发强烈抵制。跨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效率低下、沟通障碍乃至中断等,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极大不利影响。遇到此类情况,回避问题绝非解决之道,惟有正视矛盾,提高企业文化的包容性,加强跨文化沟通,才能及时排除沟通障碍,使双方交流重新回到良性轨道中。4.国际贸易中跨文化策略案例简析案例1:在去印尼进行商务会谈前,a经理与他的团队特意翻阅了关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习俗,但却吃惊的看到对方在就餐时两手并用,而这在书中分明是该地区的文化禁忌,询问后才知道那早已是过时的习俗了。文化永远不会停滞于某一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便是本土文化都在不断演变,“活到老学到老”对文化的了解同样适用,这就要求好的管理者随时更新对目标文化的认识。有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在商业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见,文化环境与对外交往的关系要求市场参与者既要在短期内做到与文化相适应,又要在动态上与时俱进,以适应更高层次的文化来取得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前景化差异。案例2:从2002年的设想开始,Google的中文名称见证了它在中国本土化的战略。2005年5月底,Google决定就是否需要中文名字做一次正式的市场调研,发现人们已经按照自己的音译习惯为Google赋予了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称号,狗狗、酷狗、古狗、勾勾、果果等,53%的人希望Google有一个中文名字。直到2002年4月,“谷歌”才被最终确定为中文名称。然而这个中文名称却又引发了国人的争议,有人称“谷歌”一词,能满足美国人对东方农业的想象,却与国内网民的喜好完全背离,不仅暴露了GooGLe中国团队,对国内“本土化”的理解有先天不足、与自以为是的一面,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迎合总部、做表面文章的一面。小小的中文名暴露了更多的内在文化难题:如何融合中美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如何组建一支凝聚力强大的工作团队,建立与中国政府良好的关系,树立Google中国的品牌形象等,洋品牌本土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四、综述综上,在现今对外贸易中,国际文化差异已被列为全球市场经营的最大障碍。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营销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贸易与交往的影响。对语言与文化要素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加以分析,有效实施跨文化交流,是打开国际市场并拓展国际贸易的成功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