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十篇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十篇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2:37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1

一、浙江服装出口优势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区域某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其公式如下:

RCaij=(Xij/Xit)/(Xwj/Xwt)

Xij表示i国j类产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全部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上j类产品的出口总额;Xwt表示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如果RCaij<1,数值越小,则比较劣势越明显;如果RCaij>1,数值越大,则显示比较优势越明显。并且进一步分析认为,当RCa≥2.5时,表明该国该产品极具竞争力。

数据来源:由浙江统计年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整理计算得。

由上表看出浙江服装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都高于6,这说明浙江省服装出口比较优势明显。浙江的服装出口优势主要是建立在“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这一出口优势主要来自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区位优势。首先,浙江劳动力资源丰富,省内本身人口众多,再加上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因此浙江服装在出口中具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其次,浙江省的服装产业集群形成杭州、宁波、温州三大区域分布格局,产业链涵盖纤维、纺、织、染整、辅助材料、服装加工等各环节,规模效应突出,生产成本降低。此外,浙江省地处东部沿海,交通便利,这为浙江服装的出口创造了便捷的条件,降低了运输成本。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浙江服装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略有下降,服装出口优势减弱。这主要由于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的升值,浙江服装企业将生产成本的提高转嫁到产品价格上,从而降低了服装出口的价格优势。

二、浙江服装出口的劣势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浙江服装在出口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在出口中也存在着品牌运作能力薄弱、研发设计水平较低、低价竞争等劣势。

(一)缺少国际知名品牌

浙江的服装多为贴牌产品,品牌运作能力总体上比较薄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长期以来浙江服装企业在出口中以oem生产为主,主要为国外的一些进口商和零售商贴牌生产。大多数浙江服装企业在经营模式上是一种以“跑量”为主的经营模式,企业的利润平均率仅4%左右,而国外产商却获得80%左右的利润。由于缺少世界性的知名品牌,浙江服装企业不能在高端价位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浙江的服装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总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二)研发设计水平低

浙江服装企业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还较薄弱,研发资金投入也比较有限。当前浙江服装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原创性的设计比较缺乏。其关键在于多数浙江服装企业缺乏一流的专业服装设计人才,通常以获取其他厂家的服装样品进行假冒、仿制生产。同时,浙江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绝大部分企业研发能力缺乏。由于织物风格、手感、色差、瑕疵、色牢度等原因,企业所需的各种高档面料主要依赖于进口。

(三)行业内的低价竞争

浙江服装业以同质化中低档产品为基础,产品的差异性不是很大,造成市场过于集中。近年来浙江服装业发展过快,迅速扩张投资,导致生产能力和规模超出市场需求。浙江的服装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掀起了低价的战争,这导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和利润的进一步下滑。低廉的价格虽促进了浙江服装出口,但也易陷入国外反倾销的危机中。

(四)不利的宏观环境因素

近年来,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加大浙江服装的出口成本,进而影响了浙江服装的出口竞争力。同时,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极大地催化了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释放,欧美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反倾销、Sa8000认证等一系列的外部因素影响浙江服装的出口。

三、浙江服装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改变生产模式,进行产业升级

浙江服装业应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使产业由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化,这是浙江服装产业深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就目前而言,浙江服装产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在生产环节具有成本优势,以中低挡的服装产品出口为主,在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不具备优势。浙江服装业应不断完善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改变目前高端自有品牌服装出口的空白。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设计水平

浙江服装企业应加大服装面料的研发投入,重点攻关服装面料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由国际低端的市场逐步提升到高档服装市场。同时,浙江服装企业需要不断关注国际服装消费潮流,拥有超前的创新理念。一方面,浙江服装企业要聘请国外一流的设计师进行时尚的服装设计;另一方面,要组织企业设计人员出国进行相关服装产业生产设计方面的学习深造,进而提升生产理念和设计水平。

(三)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2

关键词:区域性转移;服装产业;产业竞争力;品牌;

在当前国际国内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湖北武汉服装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品牌高库存的问题,以及电子商务新的竞争形势下,武汉服装企业如何突破原有旧的产业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出自己的品牌之路,成为目前要研究的课题。

武汉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相对比较优势,武汉属于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交通的方便也给武汉的文化,武汉人的视野带来了各方面的提高,使武汉这个城市成为一个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的城市文化。武汉的消费特点比较明显的就是在服饰上容系接受新生事物的消费。当下流行什么服饰就生产什么服饰,什么服饰时尚就生产什么,这种武汉特有的文化个性,特别表现在武汉服装创新的速度,以及服装所带有的活力,这是对武汉服装产业人士影响的效果。但是对于这样的发展,在近几年慢慢发现武汉服装企业现存的一些问题。

一,武汉服装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不完善。湖北省服装企业特别是汉派服装企业,汉派企业经营者大多是从事服装贸易个体业主,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大部分都是以经验来管理,有部分是家族式企业,以家庭作坊生产,所以产品的价值链不是很完善。服装是有面料这个最基本的元素构成的,就面料行业来说,服装产业是离不开它的支持。高级面料才能生产出高档的服装,想要高档的服装也必须要有高档的面料。然而,现在的湖北纺织面料出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产品质量相对不稳定,产品的结构也在落后,批量变多,交货时期变长,流通渠道不畅通等等。在服装产品速度更新变化的时代,显然这样的面料行业不能满足服装生产企业的要求。所以湖北省服装企业需要从其它地区或者国外购买高档面料,这样就会导致成本上升,阻碍到了服装业的发展。

2.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技术不足。根据调查,沿海地区的设备更新投资占全国服装企业多数。武汉属于中部城市,所以相对沿海城市在投资数额上是比较少的,也就影响到设备的更新速度。服装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产品的质量是靠高技术高效率的现代化设备。

3.武汉服装产业还没有出现很强的竞争力的品牌。武汉的服装产品没有鲜明的设计特色,同质化的影响比较深。因为武汉的服装企业多数以服装批发起家,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弱,独创性和鲜明的服装设计能力普遍不足,所以武汉多是在市场上对服装销售好的款式进行抄袭,有些则是认为有一两款销量好就可以决定一个季度的业绩。在武汉,这种款式间的相互模仿,产品质量的层次不高,虽然款式比较时尚,但是在质上缺少了一定的保障。

二,分析武汉服装产业宏观转移的优势

武汉属于交通优势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陆海空都是交通的中重要枢纽。武汉产业转移是湖北地区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比较明显的是资源的优势。武汉的产业转移主要是转移生产基地,把生产基地转移到武汉的周边,但是服装设计和营销,服务等重要环节留在武汉,很明显,这说明武汉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三、区域性转移给武汉服装产业带来的影响

(一)分析武汉服装产业有区域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

1.吸引集聚投资。武汉近年对服装批发市场汉正街进行大规模的整顿,吸引很多服装品牌企业投资加盟,不少投资商也纷纷来武汉,建立一些相当大的生产厂房,吸引集聚投资。

2.加强企业竞争优势。产业转移是对分工的细分,促使各个环节得到全面的专业化指导,实现高效率的生产。

(二)分析武汉服装产业有区域转移带来新的挑战

在当今新的经济形式下,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情景下,服装产业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劳动力成本、原辅料成本、动力成本都发生很大的上升,给武汉服装业进行产业转移带来巨大的挑战。

1.地域性的劣势。中国区域差异很大,资源分配不均,国家政策对沿海地区进行宏观调控,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际上的产业转移,对于不发达的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对于武汉的区域劣势就在于武汉是以工业为首的中部城市,所以这个劣势对于武汉的产业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2.人才劣势。武汉虽然占据着丰富的人才资源,但是由于沿海城市一直的高速发展很吸引优秀的应届大学生前往,所以人才的流失主要就流失到了沿海城市。服装产业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形式,虽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是在设计、销售和服务的环节还是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入,由于中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导致人才的流失,所以中部城市的发展会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四、在产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武汉服装产业的发展对策

1.补其不足:完善产业链,对服装的加工设备做进一步的整顿。产业链的完善是服装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对武汉本地丰富的服装原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对原产品的再创造,做附加值高的最终产品,延伸产业链。

2.取其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品牌的个性特征,企业实力做有深度的服装。品牌定位明确,品牌文化有内涵。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将产品转化为品牌,以利于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的正确认识。品牌文化是汉派服装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武汉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楚文化为基础,同时融合其他的各种优秀文化,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汉派服装文化体系,使荆楚文化的特色在汉派服装上得到完整的演绎。从而深入到公众的心里,提高他们对汉派服装的认知,同时提高汉派服装的社会荣誉度。

3.抓住机会:完善产业链,聚集产业集群,建立完整的研发、成产等基地,向着国际化目标前进。

4.迎接新的挑战:武汉服装企业要加入新血液,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创出自己品牌特色。

通过对武汉服装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以及做出相应的发展策率,武汉产业转移可以提升在大的经济圈内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丁,陈岚.武汉服装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讨论[J].法制与社会.2008(10)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3

服装设计专业文理兼收生源的优势及劣势

本文仅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安徽三联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当前招生难问题的困扰,招生由原本的艺术类生源改为文理兼收,此类生源比起过去的艺术类生源有优势也有劣势。

(一)优势

1.文化课成绩较艺术类学生优秀,整体素质较高

在专业理论学习理解和综合管理方面,这些学生都比较轻松。而艺术类生源普遍存在文化素质相对较差的问题,在专业理论学习及理解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艺术生个性自由,存在普遍难管的现象。

2.态度认真、勤奋好学

文理兼收生源几乎没有美术基础,但由于生源文化素质较高,他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在艺术系这个大环境下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压力之大,所以上课态度认真、勤奋好学,完成的作品往往比艺术类学生的显得精细。而艺术类生源在高考前大部分都是培训班学习出来的,绘画设计受培训班老师的影响,在学院学习时会对不同的教学风格有抵触,面对大量专业课作业很多学生会有敷衍了事的态度。

(二)劣势

1.生源流失状况比较严重

近年,在高考填志愿时出现了一个现象:因为考生担心想填报的院校专业报满而脱档,于是在同一院校填报其他专业(比如服装设计专业),等待调整专业的机会,这些学生进校后立马会转到其他热门专业,正因为如此,服装设计专业生源流失比较严重,民办高校办学难的问题在生源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服装设计专业通常由这几类学生构成:第一类,在高考填志愿时由于对其他专业不喜欢或存在学习畏难情绪而选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绘画专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往往是被迫选择,此类学生进校学习时大部分会态度消极或对前景迷茫,导致学习缺乏积极性,一门课放松掉队结果门门课都掉队,几年下来什么也没学到;第二类,是对服装设计专业因为不了解而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此类学生在进入学习生活时才发现想像和现实差距很远,面对大量的专业基础课学习,没有美术基础将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打击;第三类,受家长影响,对服装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很担心,此类学生在部分专业课程学习时会质疑该课程的实用性,对未来的就业心怀恐惧感。

2.课业负担重与课时有限带给他们的焦虑

随着服装人才市场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1]虽增加了实践课时,但相对于这些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而言,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在基础文化课课时不动的情况下,专业课程压缩提前教学,导致前几学年普遍存在周课时爆满,每学期专业课数量增多,很多课程学生只是了解一下就结束了,对于这些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基础专业学习仅仅在认识和了解阶段,没有达到掌握、运用的目的。

课程体系的设置分析及改良方案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设置以我院为例分为素质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实践模块。

(一)素质文化基础模块

为适应市场需求,本科四年的教学课程基本压缩到前三学年,增加第四年的实践模块。一方面压缩专业课时,增加专业课程数量,另一方面,国家坚持高等教育完成系统教学,素质文化基础课程课时历年来基本没有变动,每学期专业课程在数量上的增加使空余时间减少,本来就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要花费比艺术类学生更多的时间在补缺补差上,再加上每门专业课为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完成相应的作业,尽管教师知道同期学生还要完成其他课程的大量作业,但是每门课程有它学习的必须性,所以学生的压力非常大。素质文化基础课程属于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只能在专业课上压缩,笔者认为压缩课程课时要同比压缩,否则就没有最大限度的完成人才的专业培养,增加了未来就业的困难。

(二)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是由艺术设计类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和服装设计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构成。我院艺术系专业种类众多,服装设计专业是其中之一,专业公共基础课是由绘画专业老师授,对于不同专业的方向以及本课程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影响,绘画专业老师不够了解,导致专业不同但内容却基本一致,课程学习效果不明显,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际发展与应用帮助不大;另一方面,教材市场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材很难找到,教材内的教学主要流程和作品鉴赏普遍偏美术专业,从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编写上,无法体现服装设计专业各科目教学的特殊性和方向性,导致现有教材对于本专业教学帮助有限,与专业和自身水平无法挂钩,给教学带来困难,教学的目的和结果相差甚远[2]。对于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成效无疑是整个专业学习的敲门砖,也是未来就业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让每门课程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专业基础课授课教师在开课之前与本专业教师之间应做好沟通工作,针对服装设计专业加强实用板块教学,例如,素描课教学应符合服装设计专业的特色,为后期图案和服装画技法等专业课程做铺垫,重点应放在人物线描速写,在速写能力有限的现状下,以课下临摹及课堂写生的方式交替教学,避免只是临摹石膏这种成效低、见效慢的教学模式;水粉课短时间内很难见效,教授时应增加鉴赏作品环节,理解各类作品的创意思路及手法表现,不拘泥绘画材料,多用临摹作品的方式,鼓励学生发现不同材料的不同表达方式,增加绘画兴趣和理解色彩的不同表现方式及使用范围。

(三)专业模块

服装设计专业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教育形式,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流程方式为: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包括服装CaD、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立体裁剪、工艺制版、男女装结构等课程,课程之间缺乏贯穿运用,大部分停留在课本要求的内容上,实践运用机会有限,教学模式传统,往往只能接触到基本操作方法,个人设计行为甚少,与市场很难挂钩。针对这一现状,课程与课程之间应加强沟通与连贯性,活用每门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同时期的不同课程共同协商,设计完成一个作品的整个流水线,最大限度缩短课程实践的脱节部分,加大学生的紧迫感,增强其自信心,从设计到展出,要有计划地实施,并要求整个流程全体学生参与,作品由动态展出为结束课程。

(四)实践模块

毕业实习历年来基本安排在服装厂实习,实践操作,而在这个阶段,部分学生鉴于自身的能力,对于未来的就业盲从于父母的决定,在实习的过程中出现学生流失另找实习单位的情况,或消极对待实习期。服装市场对于设计师的要求是优先选择各大著名服装院校,面对内地很多服装厂接单子制作、设计师岗位需求甚少的状况,与我院服装专业毕业生对口的岗位有设计助理、质检、服装外贸工作、服装店面设计、服装销售主管、服装导购店长、服饰品设计、首饰设计等,在设计、制作、管理、营销的流程上,服装设计专业与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类似,应是一专多能,在实习之前结合学生的个人能力与未来想从事的专业最大限度联系起来,发挥自身特色,让实习起到真正的就业指导作用[3]。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装饰公司企业战略;Swot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5-0061-02

1引言

企业战略是指一个企业根据内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历史变化,联系本身的资源资金支持以及技术实力等通过差异化策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在市场中取胜。企业战略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装饰公司在低碳经济时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适合时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发展战略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对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进行了简单的Swot分析,综合考虑了外部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并结合装饰公司的内部因素,分析了装饰公司的优劣势以及市场机会和恶性循环竞争的挑战等。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策略如根据市场的需要,让装饰公司内部更加专业化、构建一个有序的现代化装饰公司营销网络、加强对装饰公司职员的培训、提高公司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装饰公司售前、售中和售后的监管力度以及跟紧低碳经济时代的潮流等,走一条绿色装饰公司可持续发展之路。

2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从内外部环境各个角度综合地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估,从而得出可以作为战略决策的参考结论,深入地分析对象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以及装饰公司本行业的内部因素,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的Swot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装饰公司企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装饰公司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对装饰公司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室内室外设计以及单纯的装修逐步形成各自的专业。当前我国建筑装饰公司的年产值大致呈上升状态,行业逐步高升,从业人员也快速增加,专业人员的培训日益受到公司的重视并提上了日程等。大众对装饰公司的高要求、装饰行业的规模化、从业人员的日益专业化、有形资产的投资以及强大的装饰公司服务性差别化、营销网络的构建均充实了装饰公司的竞争优势,为装饰公司的美好前景铺平了道路。

(2)装饰公司企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装饰公司的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公司职员的专业化培训不够重视,且实施不到位,缺乏对项目经理以及高级设计人员等高级职员的引入和开发。同时装饰公司缺乏循环经济的深入认识,没有形成一个实在的低碳经济时代所具有的绿色装饰公司的理念,这不符合装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资源以及技术等这些都是阻止装饰公司发展的瓶颈,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装饰公司企业发展机会(opportunities)。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装饰公司的数量以及质量上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对装饰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壮大发展的机会。装饰公司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更多的人得到了就业的机会,增加了新的消费领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均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装饰公司的发展可以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可以得到更多业内以及业外人员资金技术的投资,使装饰公司的优势得到极致的发挥。

(4)装饰公司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threats)。这主要体现在装饰公司外部的恶性循环竞争。装饰公司的当前发展水平与市场竞争不相适应,过度地竞争使装饰公司的赢利空间减少,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难度。另外是装饰市场的发展不够规范,缺乏严格有序的监管、质量安全监管、诚信体系的构建以及环境污染的长期检查评价等。这对于装饰行业的前景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3装饰公司企业战略发展策略

(1)根据市场的需要,让装饰公司内部更加专业化。当前的居住质量环境以及缺乏装饰工艺水平的现状已不再能够满足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们的要求,这就要求装饰公司内部逐步走上设计、装修等专业化的道路,根据市场的需要,让设计部分从装修工程之中分离出来,在公司中设有高端设计工作研究所,主流装饰公司高端设计部,逐步形成一个专业的预算机构+专业的设计研究部+精确到位的装饰的未来装饰模式,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对装饰公司的服务进行分类设计如高档型装饰、中档型装饰和普通装饰,或者从风格分类,如欧式风格、日式风格、传统中式风格等,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2)抓住市场需要,构建装饰公司营销网络。在激烈的装饰公司市场竞争当中,若想赢得市场,一个良好的营销模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装饰公司应该从传统的营销模式走向差异化营销,服务营销、情感营销以及体验营销等现代营销模式。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对给消费者分门别类,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网络。

(3)加强对装饰公司职员的培训,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想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当前装饰公司职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公司职员的严格专业培训急需得到解决。如可以针对当前市场的需求,突出群众对设计艺术性的新的要求,提倡室内装饰设计的创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让人们能从舒适的室内设计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并由此逐步构建自己的文化型装饰品牌战略。其次是项目经理以及管理人员等高层职员的引进和再教育培训,加强对装饰公司整体战略的思考和实施。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5

【关键词】生鲜电商供应链模式优劣势

一、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以电商平台为主体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B2C生鲜电商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兴事物,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也缺乏业内公认的成功模式。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B2C生鲜电商的供应链模式已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但其在生产、供给和销售等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鲜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旨在区分各类生鲜电商的供应链模式,分析其优劣势,并对B2C生鲜电商的经营与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B2C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

生鲜电商的概念来自于从事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界,生鲜即生鲜农产品,电商即电子商务企业,生鲜电商指代的就是从事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或其进行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网站平台。广义的生鲜电商包括B2B、B2C以及生鲜农产品企业、协会拥有的等仅供信息单向传递的网站。

目前,B2C生鲜电商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时间在2009年之前,该阶段的生鲜电商大多是从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中衍生出来的,如多利农庄、易果网和任我在线,主要集中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一线城市,实行会员制高端有机农产品的小范围配送。第二阶段为快速扩张阶段,时间从2009―2011年,这个阶段的生鲜电商数量激增,如莆田网、中粮我买网、依谷网、正大天地、鲜直达、51摘菜网、武汉家事易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出现,并且采用了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如生产外包、纵向一体化等。范围从原来的北京、上海扩大到武汉、广州、深圳、江苏等地。品种由原来的高端有机扩充了一般的农产品和进口农产品。第三阶段为稳步发展阶段,时间从2012年至今,在该阶段从事生鲜网购的电商已有几十家,在经过上一阶段的快速扩张之后,该阶段整个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在位企业开始将重心放在供应链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还有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综合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也开始进入该领域,如顺丰优选、亚马逊、淘宝、京东、1号店等,并且经营的范围和品种进一步扩大。

三、B2C生鲜电商供应链模式特点对比分析

本文根据B2C生鲜电商在生产、物流配送以及销售等环节的策略选择,将现有的B2C生鲜电商企业供应链模式分为以下四类。

1、生产外包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生产环节外包,物流、电商平台等环节均自营。这类企业一般从生鲜农产品基地、私人农场等生产商处采购生鲜农产品,然后送到自营的物流配送基地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等,再由自有的配送车队、配送人员送货上门。

例如北京的鲜直达,在接到订单后鲜直达每天下午都会派冷鲜车从北方八个蔬菜基地采购新鲜蔬果,在夜晚将其运送到库房后经过分拣、包装和装载,再于第二天清晨通过专用三轮车将蔬果派送到消费者手中。产品从下单时到送货上门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单一平台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生产和物流环节均采取外包形式,企业仅进行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维护。这类企业从生鲜农产品基地、私人农场、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生产商处采购生鲜农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例如淘宝网,淘宝通过搭建淘宝生态农业频道电商平台,吸引农场主和商入驻,生产环节由农场和商负责。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淘宝网引入了具有有机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审核与实地监督,同时还对农场生鲜产品进行信息管理,根据销售量与评价对生鲜产品进行排名,择优在平台上进行推荐,生产商在接到订单后包装加工再由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3、纵向一体化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了产供销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这类企业通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负责农产品从种植、采摘、检验、加工、包装、到配送的全套工作,形成集农产品种植与采摘、分拣和加工、仓储和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最后以电子菜箱的方式配送,节约配送时间,保障生鲜农产品的鲜度。

例如51摘菜网,51摘菜网目前拥有自有加工车间5330平米、生产基地30亩、无公害农副产品基地2500亩,并自建了运输配送队伍,订单中的生鲜产品在采摘后经过检验、加工、包装后经专人配送到每户专属的电子菜箱中。

4、横向多元化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既从事生鲜产品的线上交易,同时也拥有自己的实体店铺。产品一般从生鲜农产品基地、私人农场等生产商处采购,然后送到自营的物流配送基地进行加工、包装等,再由自有的配送车队、配送人员进行配送,但不是送货上门,而是先送往实体店,再由消费者自取。

例如任我在线,接到订单后,任我在线首先从生产商处采购农产品并将其配送到自营的物流配送基地,然后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包装,再经由配送车队配送至任我在线在小区内开设的体验超市进行暂时保存,最后由消费者自提。同时任我在线的小区体验超市也进行生鲜产品的零售业务。此外,除了线上网站下单和线下实体店购买,任我在线还提供电话订购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四、生鲜电商供应链模式优劣势对比分析

1、生产外包模式优劣势

优势:(1)无生产成本,产品品类多样化。企业无需在产品生产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和财力,这样可以避免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和供应商建立合作,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拓展自己的产品品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有利于控制物流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电商企业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情况,这样有助于提高供应链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缩短交货期,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3)直接面对消费者,有利于形成品牌忠诚。电商企业自营的物流运作模式可以通过差异化、高效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提高服务的附加值,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劣势:(1)生产商的选择和管理难度较大。该模式的电商首先要面临的是对生产商的选择问题,是选择生鲜农产品基地,还是私人农场。另外,如何管理数量庞大的农户,做好农户与消费者的对接等也是生鲜电商面临的难题。(2)生鲜产品品质不稳定,对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产品采购主要是靠采购人员根据经验决策,没有需求预测管理、需求计划管理,致使采购比较粗糙和随意;欠缺差异化的经营和促销手段,会不时出现同行恶性竞争现象。(3)物流设施投入较大,冷链物流技术与成本门槛较高。生鲜物流对保鲜、冷藏、通风等技术措施要求较高,电商企业必须进行较大投入才能将上述技术应用到配送车辆上,否则很容易导致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品质的下降和产品的损耗。此外,由于生鲜物流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其配送的区域范围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单一平台模式优劣势

优势:(1)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电商企业可以有效发挥自身专业化特长和规模优势,为生鲜产品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对接平台,是商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枢纽。在此模式下,电商平台在整个生鲜产品供应链中承担着核心企业的角色。(2)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由于采取生产和物流外包模式,电商企业无需在生产和物流环节投入,这对于刚进入生鲜市场的电商企业而言,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撤离,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劣势:(1)生产商管理难度较大,生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有效控制。(2)物流服务水平有差异,生鲜产品损耗大、退货风险高。由于物流采取外包模式,企业对物流环节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容易导致物流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普遍偏小,货品仓储和交易设施不够齐全,卫生环境差、服务水平达不到要求等诸多问题。在生鲜物流对保鲜、冷藏、通风等技术措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生鲜农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增加客户退货风险。

3、纵向一体化模式优劣势

优势:(1)产供销一体化,生鲜产品标准得以保障。电商企业参与生产产品生产、加工可以有效保障货源的质量稳定、数量充足和标准化,提高农生鲜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延长产品销售期,达到增值、增效目的。(2)有利于控制物流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3)直接面对消费者,有利于形成品牌忠诚

劣势:(1)生产环节投入大、产品品类有限。企业需在生产环节投入较多精力和财力,导致企业优质资源的分散,同时如果电商企业的规模有限,加工和销售的能力有限,一旦产品销售不出去,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此外,由于受到资金等的限制,这类电商企业供应的产品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难以发货范围经济优势。(2)物流设施投入较大,冷链物流技术与成本门槛较高。

4、横向多元化模式优劣势

优势:(1)无生产成本,产品品类多样化。(2)有利于控制物流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3)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规模经济优势,降低配送成本。

劣势:(1)生产商管理难度较大,生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控制。(2)要进行实体店选址、设计与管理,经营成本较高,且直接参与与蔬果店和超市的竞争。

五、提升B2C生鲜电商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1、产品方面: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产品品类进行有效差异化

产品品质是生鲜电商的生命线。无论是向农产品基地等生产商采购还是自己经营农场,最重要的是制定出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和各个环节的检验工作,消费者对于电商本身就存在信任度不够的问题,尤其在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时期,这对于走高端路线的有机农产品电商是一个机遇,但同时也考验着生鲜电商的对于货源严格管理的能力,尤其在生鲜的种植、采摘、检验、加工等环节上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保证货源质量的稳定,比如可以采用RFiD技术将每一批次甚至单件产品追根溯源,让消费者放心,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2、物流与配送方面:进行合理的物流管理与配送设计

无论对于地域配送或者全国配送的生鲜电商,除了货源要保障之外,中间的配送时间和配送质量也十分关键。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新鲜,若没有高效的物流系统,即时保证即时采摘,经过物流配送之后也很难实现其价值。幸而冷链物流技术再不断创新,各地也在积极搭建物流配送中心和中转基地,为将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打好基础。因此选择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鲜电商要合理评价其物流服务的水平,对其物流配送活动实施监督,而选择自营物流的生鲜电商则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经营。

另外,因为生鲜电商决不止于蔬菜、水果,还有海产品、肉禽蛋等,不同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如保鲜期、保鲜温度,加工的方式等等,因此在配送的方式上、配送包装、配送时间的选择和配送路线的安排上均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实际的检验,如可以分产品大类设计配送区域,蔬菜水果等对保鲜水平要求较高的产品可以选择就近配送,对保鲜水平要求较低的产品可以对各产地的生产量进行调配,对供应链进行灵活的管理。

3、增值服务方面:灵活的销售方式与差异化服务相结合

在销售环节,农产品的销售应与农产品的生产和有效衔接。生鲜电商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销售方式的选择。生鲜电商虽然通过缩短供应链节约了一定的成本,但因为冷链物流的成本和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因而农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通过低价促销的方式进行销售难以为继。因此生鲜电商企业采取规模生产与规模销售的方式更有竞争力。目前比较好的方式包括会员制定期宅配(周卡、月卡、年卡等)、社区支持农业(CSa)、预售、团购等。

其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生鲜电商企业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很大程度在于服务的差异化,可对不同的目标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样有利于树立电商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大数据导入模式与企业价值增值研究”,编号:31541310825。)

【参考文献】

[1]胡天石: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2]赵洁、冯华:供应链管理下的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8).

[3]侯玉梅、刘力卓、李明芳:河北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其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12(3).

[4]慧菲:农产品“触网”尚需迈过四道坎儿[n].中国税务报,2013-02-27.

[5]李小飞: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

[6]邢江波: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同城配送网络优化[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6

1.芜湖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芜湖港处于我国生产力“t”型结构的主轴线上,是沿海开放地区向内地梯度推进的重要交汇点,也是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物资交流的重要连接枢纽。芜湖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口水深,能停泊大型船只,对外贸易较方便。芜湖港不仅是华东第二通道的重要连接点和枢纽,而且是安徽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有318、205国道从芜湖过境,并且与沿江的合杭、宁芜高速等公路网络相接,铁路轨道有芜宁、宣杭、铜九等铁路线相连接。经济腹地可依托芜湖与合肥,芜湖港距离芜湖经济开发区较近。

政策优势。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明确提出要强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形成以芜湖为核心的皖江物流产业带,把芜湖建成皖江城市重要的航运枢纽。同时加快航道建设和港口建设,完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通道,打造高标准、大运能的水运高等级航道网,形成干支联动、通江达海、港站完善、船舶先进、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内河运输体系。安徽省也推出一系列政策及规划,要求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皖江物流中心,建设沿江集装箱、煤炭等专业化货物运输系统。集中打造以长江水运为主的,公铁水多式联运,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现代的综合物流园区,打造全国一流的航运服务集聚示区。

功能优势。芜湖港是安徽重要的水路运输枢纽,是上海重要的喂给港,是安徽物流链上货物重要的集结与发散点。芜湖港不仅具有几种运输方式的集并、换装、拆卸等功能,还有货物、船舶、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机械加工、箱务管理、查验、通关等多项延伸服务功能。在芜湖港附近的有货主货代、保险、船、船东、批发商、金融公司等企业,所处位置交通方便,对外联系便利。

信息及人才优势。芜湖港集装箱业务基本进入信息管理系统化,集装箱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集装箱信息实时采集和自动识别、数据统计与分析,监测、记录经过道口的集装箱、拖运车辆、事件发生时间、操作人员、集装箱堆放位置等功能。可以对集装箱进行实时追踪,实时掌握集装箱的位置和状态,准确找出指定集装箱,实时对集装箱和堆放堆场状态的管理,向客户提供集装箱信息查询服务,有效提高堆场利用率,提高客户满意度,节约企业资源。港口不仅汇集了大量的技术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而且聚集了一批现代物流计算机技术铁路运输管理、电子商务工程技术、水运战略规划、外贸进出口综合管理等高级管理人才。

2.芜湖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劣势

大型泊位偏少。芜湖全市生产型码头泊位128个,其中能停靠5000t级以上船舶的泊位只有37个,占泊位数的28.9%,大部分缺少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泊位。公用码头与货主专用码头比例失调,在37个5000t级以上泊位中,公用性泊位仅为16个,占泊位数的43.2%。本身大型泊位偏少,万吨级码头泊位仅3个。虽然大型泊位较少,但本身的吞吐量较高,所以芜湖港目前的集装箱泊位吞吐量及堆场已经趋于饱和。

机械化水平较低。芜湖港的起步较晚,港区内的硬件设备,像是各种集装箱起重机、门机、装载机、堆料机、清仓机、集装箱吊运机、集装箱堆高机、叉车等设备,虽然齐全,但相比较国际与国内的一些大型现代化港口来说,可以对比出自身设备效率较为低下,且设备安全性较低,维护成本还高。港区内的信息化程度不足,虽然有自身的集装箱信息管理系统,但受制于综合方面的信息化程度,想要实现集装箱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将运输、装卸、仓储、装拆箱及信息处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系统来管理,目前还是难以达到的。

3.芜湖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机遇

政策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还是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陆续出台并制定以及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税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范围的通知》,加上路桥费补贴,航次补贴和集装箱箱量奖励等,都是港区大力发展的好助力。

芜湖自身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芜湖市经济的发展速度近几年一直位于安徽省前列,2015年GDp(地区生产总值)245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十二五”期间,芜湖市GDp增长12.5%,居全省第一。目前芜湖市支柱产业有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子电器、电线电缆等。

芜湖港与上港集团的合作。2013年积芜湖港积极推进与上海港的战略合作,尤其是要加强外贸集装箱中转业务方面的合作,努力将芜湖港打造成上海洋山港的重要喂给港和安徽省国际集装箱枢纽港。2014年上港集团以现金方式对芜湖港进行增资后,芜湖港与上港集团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通过与上港集团的合作,未来有助于加快芜湖港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集装箱物流服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集装箱物流的辐射与综合能力充分发挥芜湖港区域枢纽和安徽省外贸中心港的作用。

4.芜湖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威胁

周边港口的竞争。芜湖距离南京全程60多公里。南京港所处地位较为优越,近年来发展快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于芜湖,港区内整体实力也比较强,以及特有的一些优惠补贴政策是芜湖港所没有的,再加上南京更靠近于长江口,因此吸引周边企业货物运输更倾向于南京港,甚至反倒分拨芜湖港的一些货源,造成芜湖港的货源流失。另外芜湖附近的巢湖港与马鞍山港等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这些都对芜湖港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

自身发展的限制。芜湖港货物吞吐量已经接近饱和,且堆场狭小,未来发展必定需要进一步开拓港口,但适于建立大型泊位码头的地区已经基本用尽。加上自身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就算进一步开拓,也很难协调各方面的运作。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7

《投资者报》:我们采访过参与投票的基金公司,部分人士认为2011年雅戈尔的最大变化是投资收益不理想,地产业务和股权投资遭遇压力,公司会因此回归服装主业吗?

刘新宇:这两项业务不景气的确与国家宏观调控和股市的大势有关。公司并没有明确提到一定要转型和回归主业,因为雅戈尔虽然同时做地产业务和金融投资,但服装一直是雅戈尔最主要的业务,这一点我们一直没有动摇过。截至2010年底,雅戈尔衬衫、西服平均市场占有率已经分别连续16年和11年位列全国第一。

《投资者报》:2011年雅戈尔的投资业务遭遇困境,今年三驾马车的业务结构是否会有变化?

刘新宇:当然会有调整,上市公司的地产业务和金融投资业务会在总体上有所压缩,主要精力放在男装主业上。其实这也不是公司现在才有的决定,近几年公司就一直在服装业务上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和投入,包括加大品牌服装的投入,加快渠道建设,密切了与商家的合作,提拔一批年轻的营销干部等。

《投资者报》: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公司服装业绩影响程度如何?

刘新宇:虽然去年劳动力和材料等成本在涨,但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不减,加上公司通过自身品牌的提升、产品设计理念重新调整、渠道建设、管理升级等方面加强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目前来看,公司销售同比增速达到26%,毛利率为65%,这在同行业中是较高水平,也体现了公司健康发展的态势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投资者报》:现在许多后起的服装企业采取的都是轻资产的模式,将生产、销售外包出去,只做品牌,但雅戈尔却是不断加长产业链,而且大建销售渠道,目前这一重资产经营模式还有优势吗?

刘新宇:对一家服装公司的经营模式很难笼统评价出优劣,我认为最合适企业自身的模式就是好的模式。雅戈尔是国内较早进行服装经营和提出品牌理念的服装企业,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服装的生产、品质和销售渠道,而且也有较雄厚的资金和实力做这些,我们相信,只有从根本上保证有品质的原料,才能生产出有品质的服装。现在一些新生的服装企业一方面不具备我们这样的发展历史和资金实力,不可能去做全产链模式,另一方面现在要进行全产业链扩展要投入的成本也远高于我们当年,现在很少有企业愿意去做。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8

1服装市场调研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程度不断增强,服装行业的发展也处在加速度阶段。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的技术型向能够把握市场的综合型人才转变。目前,国内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中,把市场调研作为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的比较少,大部分是在专业课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市场调研。讲授专业课的教师对市场调研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常见之,教师要求学生对市场宽泛的了解,内容空洞,用于专业实践中,缺乏操作性。教师能做到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市场调研;使学生充分了解服装市场的市场调研;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有所帮助的市场调研实属“凤毛麟角”。

本着培养企业急需的懂得市场、善于创新的实用型毕业生的原则,高校教学应加强学生对市场的了解,把握市场动向,掌握服装商品消费者的所想所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调研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的学生来讲“势在必行”。

2服装市场调研的重要意义

服装市场调研是指服装从业人员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有关服装生产经济及目标消费群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此来了解市场需求的现状,为服装产品的经营提供可靠的依据。

服装商品从设计到制版再到工艺制作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市场调研。服装商品的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同感。脱离服装商品的消费者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的款式、结构、工艺都要经得起消费者的考量、市场的检验。只有不断的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才能获得市场的拥戴。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是服装设计师的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来自于市场的信息是连接设计师与市场的纽带。

3服装市场调研的实施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主要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进行市场调研的实践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的内、外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都对服装市场调研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3.1满足服装专业课程需求的市场调研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干专业课程的设置相对集中的是设计课、结构课、工艺课,其中部分课程是以实践环节的形式完成的。为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达到良好的效果,做到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充分的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是前提。针对课业的要求学生需要了解所要完成的设计提案的受众心理预期是怎样的;当前市场现状是怎样的;流行趋势是怎样的。切忌走马观花式的服装市场调研。服装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1.1服装设计课

服装设计课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内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在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是由认知近期未来服装的流行趋势开始的,而服装流行趋势的获取比较直接的手段就是市场调研。通过流行趋势的市场调研,筛选出有价值的流行资讯,把它应用到服装主题设计当中去。

服装流行趋势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主题、风格、色彩、廓型、面料、图案等项内容。服装流行趋势的市场调研可以从多种渠道进行。首先,通过网络调研能够准确的收集各大权威机构的流行趋势资讯;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快速便捷的搜索知名企业的流行信息。其次,通过时尚杂志能够准确的把握平面媒体的信息,取其精华,为设计筹备素材。最后,通过各个服装行业协会,各大赛事举办的服装会获取服装展示的三维立体效果资源,为服装设计作品的最后成型提供全方位的第一手材料。

3.1.2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实践环节

时代在进步,消费者更注重着装文化,对流行时尚的要求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服装的结构设计和工艺技术需要不断更新改进。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实践环节市场调研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实践环节的市场调研主要围绕服装博览会和服装卖场进行。

服装博览会的举行是为了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提高服装产业的整体形象和推广服装品牌开展的。在博览会上,国内外知名企业带来的都是最新的产品;最能体现品牌实力的新技术、新成果。通过观摩服装博览会,能够直观的感受成衣款式的流行走势,面料的织造构成、成分、性能的特点,结构设计的创新之处,工艺技术的更新换代等业界产品的最高水平。

通过服装卖场的市场调研,熟悉服装商品适合在什么场所销售;是以什么方式销售;销售情况是怎样的;顾客的试衣情况如何,对服装商品款式、结构、工艺的反馈情况。调研者直接收到消费者对服装商品的基本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服装卖场调研参与者通过试衣环节,能亲身体验款式设计的着装效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舒适度、鉴别工艺技术的水平。服装卖场的市场调研得到的数据相对其他调研渠道来讲,准确性更高。

3.2服装市场调研的方法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适合采取的市场调研方法有:问卷法、观测法、统计法,这三种市场调研方法,执行时各有优点和缺点。

3.2.1问卷法

问卷法服装市场调研的要点是提出问题的准确性;取样的随机性;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的精确性。他的优势在于数据采集比较全面,调研结果非常客观、真实可靠。问卷法服装市场调研可以在网上开设调查问卷,由网友来完成,也可以组织人员在公共场所进行随机取样进行调研。为了获得更多的问卷结果,调研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奖励政策,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偏多。问卷法服装市场调研的劣势在于参与调研的人员多,花费的时间长,费用开支大,工作过程复杂。问卷法服装市场调研适合长期全面的横向调研,不适合短期的市场调研。

3.2.2观测法

观测法服装市场调研的要点是现场的代表性;时段的分散性;统计的完整性。他的优势在于费用开支小,数据采集比较方便,可做服装品牌的纵向调研。观测法服装市场调研适合在服装卖场中进行,不同的服装品牌商品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类比清晰,可以对单一服装品牌进行,也可对相近市场定位的服装品牌集中进行。调研选择的时段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将日常的客流量与节假日的客流量分别进行统计,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观测法服装市场调研的劣势在于工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的人员较多。

3.2.3统计法

统计法服装市场调研的要点是调研数据的权威性;资料的全面性;分析的逻辑性。他的优势在于花费的时间短,工作过程简单,费用开支小,参与者少。统计法服装市场调研适合作概念性的调研。通过网络调研,短时间内收集大量信息,所需人员少,产生的调研成本低。通过服装博览会调研,能集中的调研服装行业的高、中、低个层次的品牌,接收到的是个品牌成衣效果、宣传效果、招商情况等,花费的调研时间短,取得的成效明显。统计法服装市场调研的劣势在于内容偏多,不易全面,容易失实,市场调研结果易出现主观倾向性。

3.3服装院校环境对服装市场调研实施的影响

服装院校的环境由学院自身的内部环境、环境和社会的大环境三部分组成。

3.3.1服装院校的内部环境

服装院校的内部环境主要指的是学院的办学条件。服装专业工作室的设置是否理想,影响到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图书报刊的更新速度影响的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调研媒体讯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服装院校开设的展览、讲座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的是学生拓展知识面的程度。

3.3.2服装院校的外部环境

服装院校的外部环境主要指的是校园周边的环境。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皆与服装商品有关。笔者提到的市场调研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服装商品意识,所以,商业氛围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服装院校坐落在北京的国贸或者上海的淮海路上,学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感受世界知名品牌的独具匠心。他们体会的是身处繁华都市的绚丽多彩,日积月累,学生们的市场意识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他们时刻感受到的是时装带来的“浓墨重彩”。目前,国内的服装院校大都在高校园区,与商业区远隔数公里,学生调研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就要两三个小时,极大影响了服装市场调研的效果。当然,现阶段要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3.3.3服装院校的社会大环境

服装院校的社会的大环境主要指的是国际、国内经济大背景对服装市场调研的影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给服装领域带来的是飞速发展;反之,政治动荡、经济萧条,给服装业带来的是停滞,甚至是倒退。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形势,在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服装市场调研工作时刻面临着新的挑战。

当前经济正处在繁荣时期,服装行业的发展是迅猛的。消费者在购买服装商品花费占总收入的比例较高,人们更重视精神与物质享受,注重自己的打扮,在选择服装上用的时间和金钱呈上升趋势。但是,当下电子商务的日趋完善,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网上购物订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服装商品。网上的服装商品总的来说其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服装商品更物美价廉。网上购物对服装实体店的冲击很大。有些服装商场面临着无客关门的境地。

由于网上购物成为服装销售的重要渠道,导致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情况成为服装市场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购物的市场调研很难获取准确的信息,网上购物市场状况的虚假信息较多,不易分辨真伪。对于网上购物的市场调研盲点多的问题,只凭消费者的留言,真实性无据可查,其他信息难以获取,在短时期内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9

[关键词]SSm模型;主导产业;河南省;工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F062.9[文献标志码]a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导产业的优化与选择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主导产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满足大幅度增长需求而获得持续的高增长率,并对其他产业有广泛影响的产业。产业经济学理论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是由数个主导产业部门的高度发展带动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显示,河南省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4.5%提高到了2010年的9.2%;三次产业占比由1978年的39.8:42.6:17.6变化为2010年的14.1:57.8:28.6,由一个地道的农业大省转变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大省。明确并着力促进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相适应的主导产业,更有利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本文拟通过SSm模型分析,选出河南省的主导产业,并给出相应发展建议。

一、河南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工业经济实现了大跨越,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2010年达9901.52亿元,2000--2010年年均增长率为32.1%,2010年占GDp的比重达42.9%,工业已成为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行业。

河南省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工业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2010年全省食品、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了51.3%。有色工业中,氧化铝、电解铝、钼产量均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中,有双汇、思念、三圈、百姓、华英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装备制造业中,大型农机、大型水泥设备、煤矿机械、输变电设备等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中,有宇通客车、新航集团、中轴等一批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企业;化工工业中,煤炭加工、甲醇的生产能力均居全国首位。此外,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已加快步伐,在超硬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也具有较强竞争能力。

二、模型构建

SSm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SSm的基本原理是把区域或城市经济的变化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物,将区域或城市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和偏离分量(偏离分量又分为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来说明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或城市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城市未来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方向。本文以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的数据为蓝本,运用SSm模型分析法,分析确定河南省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1.数据的选用

根据数据来源的可比性与可得性,本文将河南省的36个工业部门纳入筛选对象(见表1),选取2000-2010年河南省及中国各工业部门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来分析河南省的工业经济增长情况和工业结构。本文之所以选择河南省几乎全部的工业部门,没有对其整合或剔除,主要是想尽可能提高SSm分析的精确性和客观性。

2.模型的构建

假设日为河南省的经济规模,H0表示河南省基期(200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H1表示河南省报告期(201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以Hj0,Hjt(t=1,2,…n)表示河南省第j个工业部门在基期和报告期的工业增加值;另外,用C表示全国总的工业增加值,C0表示我国基期(200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Ct表示我国报告期(2010年)总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以Cj0,Cjt(t=1,2,…n)表示我国第j个工业部门在基期和报告期的工业增加值,则河南省和全国的第j个工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增速)rj和Rj分别为

以全国各工业部门增加值所占的份额,将河南省各工业部门规模标准化,以hj来表示,则

在[o,t]时段内河南省第j个工业部门的增长量Gj可以分解为3个分量nj,pHj,Dj,其表达式分别如下:

其中,nj为份额分量,其值一般都为正;pj称为结构偏离分量,其值为正,说明第j个工业部门具有产业结构方面的优势,为负则说明其具有劣势;Dj称为竞争力偏离分量,其值为正,说明第j个工业部门具有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为负则说明其具有劣势;假设pDj=pj+Dj称为总偏离,即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之和。

三、计量分析

1.SSm模型分析数据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结合表1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的相应数据(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考察期(2000-2010年)河南省所有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量Gj都为正值,为增长型部门。有21个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快于全国(r,-Rj>0),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个工业部门的增长速度最快,属于有竞争力的部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4个工业部门的Hj0-hj值为正,说明在初始期,这些工业部门在河南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要大于其在国内的比重,其他工业部门则正好相反,其中尤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甚。

2.部门优势分析

部门优势包括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即总偏离pDj。以横轴代表所选河南省的36个工业部门(用序号表示),纵轴表示份额分量和总偏离分量,建立河南省的工业部门优势分析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份额分量nj都为正,总偏离分量(pDj)有正有负,由此可以将这36个工业部门分为2大类。

(1)份额分量为正,总偏离分量也为正,即nj>o且pDj>0。在这一大类里根据份额分量与总偏离分量的大小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类:①总偏离分量大于份额分量即pDj>nj,这意味着具有部门增长优势且对部门总增量的贡献大于份额分量的作用。河南省目前只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一个部门属于此类型部门,说明河南省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②总偏离分量小于份额分量即pDj

(2)份额分量为正,总偏离分量为负,即nj>0且pDj

为使我们的选择更加客观准确,下面继续对部门优势进行深入分析,即对部门偏离分量进行分析。

3.部门偏离分量分析

部门偏离分量包括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以横轴代表所选的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用序号表示),纵轴表示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建立河南省的工业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见图2)。由图2可知,按照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的正负值,可以将其分为4个大类。

(1)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即pj>0且Dj>0。河南省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属于这一类型。按照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大小又可以将其分为2类:①pj>Dj这种类型的工业部门产业结构基础很好,竞争力较强。河南省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属于这一类。②pj

(2)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即pj>0且Dj-Dj,该类型的工业部门虽然在竞争力上处于劣势,但其产业结构优势足以抵消该劣势,因此该类型的工业部门仍具有一定的优势。河南省没有属于该类型的工业部门。②pj

(3)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即pj

(4)结构偏离分量为负、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即pj0。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中有20个属于该种类型,占了近2/3,说明河南省的产业竞争力较强,但产业结构基础较差。按照两个分量绝对值的大小,将其分为2类:①-pj>Dj,该类型的工业部门虽然在竞争力上处于优势,但其产业结构劣势更大,以致该类型工业部门处于劣势。河南省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都属于该类型。②-pj

四、河南省主导产业选择

通过部门优势的分析和部门偏离分量的分析,单纯从数据分析来看,在数据分析中各方面都占优势的行业可以从36个工业部门缩小为7个: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2012年河南省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对河南省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纺织工业4大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并圈定了河南省6大高成长性产业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轻工业和建材工业。结合我国国情和河南省的省情,河南省的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如下。

1.从传统优势产业角度分析

有色金属工业属于河南省4大传统产业之一,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总增量为345.76亿元,占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总增量的3.49%,年均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同行业36.1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量523.06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5.28%,年均发展速度快于全国61.6个百分点。两个行业属于上下游产业的关系,同时发展有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的规模与质量,河南省有金龙铜管、栾川钼业等该行业的龙头企业。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的工业部门在竞争力上是处于优势的,这两个行业是河南省的传统工业,但由于历史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劣势比较大,该类工业部门在整体上处于劣势,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改造升级。

而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化学工业是属于工业部门结构劣势很大、基础很差、竞争力较差的部门,此工业部门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对此部门进行改造升级,需要的投入要比纺织业和钢铁业大得多。

因此,从河南省的传统工业升级来讲,河南省的工业主导产业应确定为有色金属业、纺织业和钢铁业。

2.从高成长性产业角度分析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是河南省的优势产业。食品工业是河南省重点发展的6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2012年,河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经济增量681.62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6.88%;食品制造业实现经济增量160.18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2.98%,发展速度也快于全国同行业58.88个百分点。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这些行业在河南省具有明显的优势,双汇集团、华英禽业、莲花味精等企业在该行业中位居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木材加工业、轻工行业的工业部门在竞争力上处于优势,且是河南省重点发展的六大高成长性行业部门,但由于历史原因,该类型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劣势比较大,该类工业部门在整体上处于劣势,应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优化其结构,促进其升级。

数据分析显示,河南省的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属于工业部门结构劣势很大、基础很差、竞争力较差的部门,所以此类型工业部门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河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此类型工业已经开始显现出优势,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逐步增大,可以列为河南省的主导产业。

3.从数据角度分析

单纯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也是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其中,2012年非金属矿采选业总增量为94.7亿元,虽然仅占河南省36个工业部门总增量的0.96%,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同行业719.47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量l281亿元,占河南省总增量的12.93%,发展速度快于全国142.58个百分点。但根据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此类型的产业部门不应作为主导产业。

五、结论

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篇10

论文关键词:电力企业 营销战略

论文摘要: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核心业务,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龙头,是直接关乎企业的社会形象、社会信誉的环节,是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本文作者从电力营销的特点、优势、劣势、对策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电力已经逐步的面向市场,市场化的竞争促使电力企业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经营模式转变。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为广大电力客户“放心用电,满意用电”创造条件,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要依赖供用电营销来实现,电力企业如何提高竞争优势,依赖干企业的管理现代化程度和对客户提供的电能质量及优质服务水平。

1、电力企业营销的特点

电力企业的营销战略从营销思想、营销组织到营销措施都应有别于其他行业和其它商品。电力企业的营销战略大都有重点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电价杠杆的作用;电价在电力商品销售过程中,对电量的增长起决定作用,是电力营销战略中最重要的手。宣传功效;由于电的无形,必须采用有形的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来体现电力商品特点,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影响消费者。国家政策对电力商品销售的影响;国家法规、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地方规定等对用户采用何种能源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是强制性的。服务作用;加快办电速度、提高电力施工质量,使用房及早安全用电是增供扩销的重要内容。电费欠缴与增扩销电量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在采取促销策略增供电量时要考虑电费收缴问题。

2、电力企业的营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以使企业能迅速掌握企业竞争势态的系统分析工具。Swot分别指: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和t(threat)威胁。Swot分析是一种初步、大致的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初步判别企业的优劣势所在及环境中的机会、威胁,初步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打下基础。1电力企业的优劣势分析

(1)电力企业的优势首先来自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保护和支持。这些政策、法律、法规在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和保障电力建设的同时,甚至还保护了电力企业的垄断经营。(2)电网建设的投资巨大,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已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3)目前,几乎所有用电户已成为电力企业客户,新加人者很难打破原有的渠道令这些用户成为自己的客户。(4)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令其它企业自发电的可能性不断降低,可见,电力行业具有很高的进入障碍,这一切都维护者它的垄断地位,其外部进人的威胁较小。2电力企业的劣势

(1)电力企业的劣势主要来自电力企业自身。随着社会集资办电的发展,电厂投资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独立发电的公司越来越多,发电领域的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事实上,供电领域的市场竞争也在电力行业内悄悄地进行,如供电企业间营业区的竞争、小水(火)电与大电网之争、供电中间层与供电企业之间的矛盾等。(2)过高的用电费用已使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国家已经开始对一部分政策和法规进行调整,取消了电力行业的某些特权。(3)社会资源的减少、环保的高要求、城市的高标准建设、全社会对电力安全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使电力企业的成本增加。(4)电力企业具有很高的退出障碍。这主要是由于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有高度的专业化,电力设施只能用于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而不能用做其它用途,这使得电力企业的退出成本极高,一但新的能源能够比电力更加低成本的满足人们相同的需要时,电力行业将只能选择撤退战略了。

3、当前电力企业营销战略的对策1创新战略

(1)观念创新。树立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观念,“变客户围绕电力转”为“电力围绕客户转”,使客户满意成为电力企业努力的方向。(2)技术创新。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网络系统,推进网络电子付费方式,方便客户交费和用电。通过与银行计算机联网,快速地回收电费,提高电费回收中的时间效益。

3.2重点突破战略

(1)推行一户一表,取缔多户一表。每户居民单独配备足够容量的电表,保证大功率电器能顺畅用电。(2)将电费回收作为衡量营销的关键问题来抓。必须将解决长期困扰供电企业的拖欠电费问题,作为重要的营销战略问题加以重点突破。应运用好如下策略:一是争取政府支持,创造清欠环境。二是完善考核制度,电费催收中一把手负责制到位,层层落实责任感到位和奖惩措施到位。三是运用技术手段,加大催收力度。四是用好法律武器,维护营销秩序。通过签订供用电合同,规范供用电双方行为。

3.3优质服务策略

(1)提高服务水平—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只需简单程序和操作就能快速响应并满足客户的用电要求。主动向客户推出多种用电方式和付费方式,让客户自由选择,尽可能做到“您只需的打一个电话,其余的事情由我们来办。”

(2)注重服务时效—提供快捷的服务。要实施全员、全天候、全过程的快捷服务策略,每位员工都有义务及时解答客户提出的用电业务及相关问题。

(3)增加服务项目—提供主动、优惠服务。在行动上首先要改变以往“人求于我”、“坐等上门”的工作作风,主动增加承诺服务的项目。其次要变“客户找电”为“电找客户”,千方百计让客户早用电,用好电。4促销战略

在电力行业,对促销这方面的工作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供电企业只有“营业”部门而没有“销售”部门,营业部门还在坐等用户“申请”用电,根本就没有主动向用户推销电力的观念。

4、电力企业营销战略发展方向——大力开拓电力市场

(1)开拓电力市场,首先要加强电网建设。当前电力滞销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主网薄弱、城市配网老化、农村配网覆盖面小,从而出现了“需电送不进、有电送不出”的现象,造成了新增用电工程费用巨大,令新客户止步于电力企业门外。

(2)开拓电力市场,必须加强服务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电力企业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开拓电力市场,需要调整电力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结构重组。长期以来,由于“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经营思想,在供电企业与最终客户之间,形成了“中间层”。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调整电力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结构重组,将电力企业的电表直接安装到最终客户处;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公开办事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客户;调整动作结构,加快报装进度、缩短工期,让客户早日用电;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保证定时维修、及时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