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十篇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十篇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3:22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1

关键词:化工;一氧化碳变换;工艺条件;选择

1中温变换工艺条件

1.1温度

变换反应存在最适宜温度,如果变换反应在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那么它的反应速率将会是最大的,所需要催化剂的用量也会相应的最小,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完全按照最适温度进行时不现实的。变换过程的操作温度应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确定。其主要原则如下。

(1)在活性温度范围内操作,变换反应发生时的温度一定要满足催化剂活性温度的要求。开始反应时的温度要比催化剂起始活性的温度高20℃,不同的催化剂开始反应的温度为32℃~38℃,热点温度为45℃~50℃。(2)尽可能接近最适宜温度曲线进行反应,根据原料气中Co的含量,将催化剂分为一段、二段或多段,段间进行冷却。主要是采用中间间接换热式(用原料气或蒸汽间接换热)或中间直接冷激式(即在段间加入冷激水、水蒸气、冷煤气降温)的冷却方式来降低反应系统的温度,使变换过程操作线接近最适宜温度曲线。几种冷却方式混合使用,尽可能不用煤气冷激和蒸汽冷激,是用喷水冷激,以利于降低蒸汽的消耗。一些较新的设计中,喷水冷却方式已被废热锅炉所取代,这样可以获得高压或低压蒸汽供氨厂其他用途。

1.2压力

变换反应的平衡中压力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压力大可以加快反应速度。让设备变得更加紧凑,这样方便于过热蒸汽的回收利用。因为干变换气物质的量大于干原料气的物质的量,所以,常压变换后压缩变换气的能耗比压缩原料气进行加压变换的能耗高15%~30%,但是加压变换时我们需用压力比较高的蒸汽,相应的对设备的材质要求更高。所以,小型合成氨厂的操作压力一般为0.8~1.2mpa,中型厂为1.2~1.8mpa、大型厂为3.0~8.0mpa。

1.3汽压比

水蒸气的量增加了,就会有助于提高Co的平衡变换率,并且能够降低Co残余的含量,使反应的速率增大,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所采用的水蒸气都是过量的。水蒸气过量还能抑制析炭和甲烷化等其它反应的发生,能够维护催化剂活性的稳定,还能够起到载热体的作用,减小催化剂床的层温。水蒸气用量的多少可以对床层温度进行很好的调节。在变换过程中最主要的消耗就是水蒸气的用量,为了降低能耗,在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应当在满足变换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水蒸气的消耗。中温变换操作适宜的汽压比为H2o/Co=1.5~3,经中温变换后气体中H2o/Co可达15以上,不必再加蒸汽即可直接进行低温变换。

2低温变换工艺条件

2.1温度

低温变换操作温度必须较该条件下的露点温度高30摄氏度,一般控制在180~260摄氏度。

2.2压力和空间速率

低温变换操作压力一般是随中温变换而定,一般为1~3mpa,空间速率则随压力升高而增大,当压力为2mpa左右时,空间速率为1000~1500h-1,压力在3mpa左右时,空间速率则增大到2500h-1左右。

2.3入口气体中Co含量

低温变换催化剂虽然活性高,但操作温度范围窄,对热敏感,价格高。低温变换入口气体中Co含量一般为3%~6%。

3耐硫低温变换工艺条件

3.1温度

耐硫低温变换是在低温的情况下,根据催化剂在低温情况下的活性,把变换气体中Co的含量降到1%以下。为了保证低变出口Co的变换率,催化剂须分段。耐硫低温度变换操作一般入口温度为180~220℃,热点温度为330~400摄氏度,并且随着催化剂使用时间延长,催化剂活性降低,操作温度应适当提高。

3.2压力和空间速率

一般情况下,应当根据进入低变系统的原料气压力来决定耐硫低温变换的压力,一般为0.8~3mpa。空间速率与催化剂的型号和压力相关,不同型号的催化剂确定不同的空速,且空速随压力上升而增大。低变催化剂空速一般控制在1000~2000h-1,B303Q低变催化剂用于全低变流程,其空速可控制在2500h-1。

3.3入口气体中氧含量

如果进入低变系统原料气中氧含量高,会引起耐硫低变催化剂床层温度上涨,活性组分不同程度硫酸盐化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所以耐硫低温变换入口气体中氧含量应小于0.5%。

3.4半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

在Co变换过程中,如果半水煤气中H2S含量高,耐硫低温催化剂中的钴和钼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催化剂维持高活性。当反应温度高,汽压比大而气体中H2S含量不足时,易使低变催化剂出现反硫化现象,造成催化剂失活。所以半水煤气中应维持一定的H2S含量,为避免H2S含量过高使变换系统腐蚀加剧和增加后工段二次脱硫的压力,全低变流程一般控制H2S含量150mg/m3(标)左右,而中低低流程由于中变催化剂不耐硫,半水煤气中的H2S含量为100mg/m3(标)左右,中串低流程的HzS含量为50mg/m3(标)左右。

4结语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条件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生产环境和流程进行合理选择,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能耗的降低和产品质量把关。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2

关键词:气候变化;北方;作物生长;长期适应策略;短期响应方案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4JK1017)

中图分类号:S16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01.058

全球变暖加剧,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诸多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地区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明显的区域,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针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寻找农业生产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北方地区气候变化趋势

北方地区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上。数据表明,近100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为0.5℃~0.8℃,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气温将比1950年升高1.68℃[1]。唐国平等[2]选用GCm模型对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模拟,结论表明气候变化将使中国境内的平均气温普遍升高,并且气温升高的幅度在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北方地区未来温度会不断增高,最大增温区在东北,可达0.192℃/10年,其次是华北,为0.104℃/10年[3]。降水变化更为复杂,不同空间地域差异较大。受气温变暖影响,高纬度地区和一些湿润热带地区的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中纬度和干旱热带地区的降水将进一步减少。西北中部,青藏高原西南部、华中至华北地区和东北中部4个地区的降水则显著减少[4]。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干旱将进一步加剧。

2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农业生产影响

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未来气候变化对各地影响也明显不同,总体趋势是不同生态区可多利用的积温均由北至南逐渐增多,本研究根据各地区热量资源变化情况、种植制度及作物品种划分原则,可以得出北方三区域的农业生产变化趋势。

2.1东北区

在该区域未来春小麦面积将缩小,有向三江平原北部集中的趋势,而冬小麦面积增加,热量资源逐渐可以满足一年两作的需要,特别是辽宁省南部逐步可以进行冬小麦/夏玉米的轮作。受热量条件影响较大的喜温作物和越冬作物以及高原地区的冷凉气候区的作物种植面积将会迅速扩大,未来玉米种植品种也将由现在的早熟品种更替为晚熟品种。

2.2华北区

该区温度增加较多的集中在山东东部和河北北部地区,较少的是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河北省北部地区未来积温增加幅度可满足冬小麦生长,种植制度可能由一年一熟(春小麦)或两年二熟(如冬小麦――夏大豆――春玉米)演变为一年两熟(麦+大豆或麦+棉等);山东省东南部和河南省南部复种指数提高,可由当前一年两熟(如麦+稻、麦+大豆或麦+棉等)演变为一年三熟,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亦可以种植冬小麦+双季稻[5]。

2.3西北区

该区冬季气候变暖使得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西伸北扩,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多熟制向北推移,作物品种的熟性由早熟向中晚熟发展,单产增加,品质提高;另外多熟制向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推移,复种指数提高[6]。农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发生明显变化,春播作物提早播种,喜温作物生育期延长,越冬作物推迟播种,生育期缩短,如冬小麦,其生育期缩短的趋势大于春小麦[7],棉花产量明显增加。气候变暖使西北干旱区作物种植格局由春小麦为主转变为玉米、棉花、冬小麦为主;半干旱区由小麦为主转变为玉米、马铃薯、冬小麦为主[8]。

3应对策略的制定

开展农业适应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应对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对策略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短期响应方案,另一方面是长期的适应策略。

短期响应方案主要是指农民以及科研机构根据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保持农业系统现状的一些调整。它们是自主进行的,并没有政策性的变化或更深层次的研究。短期调整在本质上是抵御气候变化的第一道防线。农业的长期适应策略是指在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市场机制和在应对一些环境或经济刺激的政策政府的改变上,这种改变是从根本上应对气候的长远变化[9]。

3.1短期响应方案

应对暖干化的短期响应方案一般包括:农艺策略。包括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的变化、提前播种和收获、深耕深播等;保存水分策略。包括保护性耕作、耗水低的农作物轮作、小气候改造和灌溉调度。

东北地区是我国增暖最明显的区域,也是未来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增温使该地区春季回暖早,生长季延长,积温和持续天数增加,积温带北移,这些变化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更多生产潜力,提高了复种指数,但同时也带来更多气象灾害的影响。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期适应策略应重点在调整作物结构,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变更作物熟性等方面投入力量。调整作物结构是指可以将当地现有作物结构调整为以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相结合的三元农业种植结构,在北部地区以培育大豆和水稻为主,中部地区以培育玉米、大豆为主,而在西南部地区以水稻、玉米为主,兼顾杂粮,这种混合种植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增加的热量资源并且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10]。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则主要通过逐渐种植产量较高的冬小麦,取代春小麦,以实现高产目标。变更作物熟性可通过引进或选育生育期相对较长、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中晚熟品种,以增加作物产量;在熟制不变的地区培育生育期更长的晚熟品种,以充分利用增加的热量资源。

华北地区气候未来呈现暖干化趋势,水资源将成为该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应合理调整当地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布局。即适当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不耐旱的玉米、春小麦种植面积可视情调整,培育和引进抗旱品种。在水资源能保证作物需求的区域,可维持当前耕作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水资源匮乏区地区,采取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混作经营模式,发展多元经济模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增加的潜在热量资源,获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从农艺措施层面而言,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可以对夏玉米进行适当晚收和晚播,冬小麦进行迟播。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冬前积温增加,暖冬现象加剧,小麦的播期可以延迟[11-12],而玉米延迟收获可以增加对光温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13-14],夏玉米晚播则是因为气候增暖后,温凉且温差较大的秋季更适于玉米的灌浆,而且较长的生育期亦有利于产量形成[5]。从改变农业生产技术层面而言,气候变暖有利于设施环境下作物生长,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减小气象灾害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利用采用节水措施开展农业生产,所以可考虑在华北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西北区地域广阔,气候多样复杂,总体来说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是由暖干向暖湿转型[15]。降水量的局部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减少对农业生产有利。但作物生长期气温升高,缩短了养分积累的时间,降低了品质,而且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持续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剧,由于水分亏缺抑制了热量资源增加所发挥的作用,部分地区粮食将大幅度减产。针对这些变化趋势,首先应确保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西北地区集中了大片荒漠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还有青藏高原的高寒区,还有内蒙古地区大片的草场资源,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在保证宜农地区农业生产的同时,更要兼顾其他不适宜农业生产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增强该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其次,西北地区土地类型多样,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气候情况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产品和特色农业[16]。新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且温差大,适宜棉花、优质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减少耗水作物的播种面积。河西走廊夏季冷凉干燥,适宜发展蔬菜生产。在农牧交错带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在为数不多的宜农区需要培育和引进抗旱作物品种,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甘宁地区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发展药材种植[17]。陕西中部和南部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温度的增加,可以增加复种指数,开展多熟制度和混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青海地区热量资源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还是以喜凉作物或经济作物为主。

3.2长期适应策略

长期适应策略是一个有机体或群落或系统,通过改变自身形式或功能去强化响应外界重复扰动的能力[9]。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当一个基本生产要素缺乏时,那么作为一个长期的适应机制则意味着作物种植制度形态和功能的变化。例如,日益稀缺的灌溉用水可能会改变旱地农业的耕作技术、设备需求和市场基础设施。

长期适应策略需要从管理策略、政策制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上进行考虑,包括:减缓气候变暖,这要求政府部门从根本上制定策略来延缓气候变暖的发生,主要通过减少碳排放等途径;改进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资料的改进,农艺器具的更新;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能源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存的各种能源可能面临供应紧张或枯竭的局面,如何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考虑的方面。从长远来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将成为推动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4结论

从不同纬度地区将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变化的潜力上来分析,我国高纬度地区农业适应性较强,存在较大的适应空间;中纬度地区适应性较差,但通过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低纬度地区,由于本来基础温度就高,未来增温幅度也不大,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不明显,另外随着该区域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也将威胁该区域的粮食安全[18]。在不同区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时,需要从短期响应和长期适应两方面来考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负效应。

参考文献

[1]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2]唐国平,李秀彬.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55(2):129-138.

[3]翟晓慧,刘孝勇,宋乃平.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

响及农业适应对策综述[J].甘肃农业,2011,7:20-23.

[4]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J].高原气象,2004,23(2):238-244.

[5]金之庆,葛道阔,高亮之,等.我国东部样带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J].1998,31(4):51-58.

[6]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19-125.

[7]郝祺.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8]王润元.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兰州大学,2010.

[9]easterlingwe.adaptingnorthamericanagricultureto

climatechangeinreview[J].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1996,80(1):1-53.

[10]金之庆,葛道阔,石春林,等.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

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J],作物学报,2002,28(1):24-31.

[11]金岩,王从卯,李延奇,史桂萍.气候变暖对龙口小麦适播期的影响[J].山东气象2008,28(2):28-30.

[12]高蓓.暖冬对陕西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科技咨询导报,2008,(18):256.

[13]李晔.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中国种业[J].2007,(10):42.

[14]刘月娥.玉米对区域光、温、水资源变化的响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5]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2002,24(3):219-226.

[16]林而达,许吟隆,蒋金荷,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2):51-56.

[17]邓振镛,张强,赵红岩,等.气候暖干化对西北四省

(区)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及调整方案[J].高原气象,2012,31(2):498-503.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3

民间流传的“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等有关“春捂”俗语,是有科学道理的。

适当“春捂”有好处

冬去春来,天气由寒逐渐转温,人的阳气也从冬季的闭藏状态开始由内而外的生发出来。然而,“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对于气候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冷暖气候的变化,抵御料峭春寒的侵袭,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突然遇到气温下降,孩子就难以适应,外出遭受冷风刺激,那刚开始从“冬眠”中苏醒活跃起来的皮肤细胞,张开的毛孔,会马上收缩闭合,体温调节失灵,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而造成上火,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伤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甚至引发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捂”过度也有害

说“春捂”好,贵在讲究适度,如人们平时老说的“要想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和寒。”这便是度。如果孩子整天处于衣被过厚,保暧过度的情况下,得不到锻炼,就会影响身体耐受力的形成,抗寒能力下降,不能适应天气变化,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春捂”有讲究

一、穿衣“下厚上薄”

古代的养生家指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二、把握好时机

春季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三、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

面对时而春风和煦,时而冷风阴雨的天气变化,妈妈应及时为孩子加减衣服。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应持续14天为妥当,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四、做到“三暖二凉”

三暧:一是背暧。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二是肚暧。腹部保暖,最好给孩子戴个棉肚兜,既能维护孩子胃肠道的功能,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凉而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三是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又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足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对外界寒冷最为敏感。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注意脚的保暧,孩子的小脚暖和了,才能保证一身温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二凉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的,如果头部捂的过热,容易引起头晕头昏、烦躁不安。所以,在室内、风和日丽的天气,要保持头凉,才能使孩子神清气爽。心胸凉,是指给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过于厚重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4

因了我国“春捂秋冻”的养生谚语,许多人到了秋末甚至冬天,打着寒战还穿得很少。其实,秋冻的真正意思是说,秋天应顺应天气变化,循序渐进地增加衣物。但是,秋冻不能盲目、过度,秋冻也不等于不加衣;转季时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应对大自然的变化。《黄帝内经》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我国四季分明,增减衣服还是得顺应时节,这样才能更健康。

因时制宜

初秋,暑热未消,虽然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秋冻”的最佳时期,最适合耐寒锻炼。而在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晚秋,常有强冷空气侵袭,以致气温骤降,此时若一味强求“秋冻”,对健康反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所以此时要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

因人制宜

中、青年体质较好的人,入秋最好不要早添厚衣,以利于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但以下几类人则不适合秋冻。

1.心脑血管病患者

寒冷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很危险。天气寒冷会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导致血压升高,冠状血管痉挛,使心脏缺血缺氧,易发生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等。而素有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受到寒冷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血管负荷加重,易引发脑出血;另外,寒冷还可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2.消化性溃疡病患者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原有胃病的人胃病会再次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深秋时节的寒冷空气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道或小气道的痉挛,使得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

4.骨关节病患者

此病会因气候异常、气温骤然升降而加剧反应,气温降低可引起人体多部位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慢,滑膜反应增加。因此,寒冷、潮湿等会使骨关节病症加重。

5.老人和小孩

抵抗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自身调节能力差,遇冷抵抗力下降,身体极易受到伤害,诱发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应该注意气温变化而添加衣服。

“秋冻”应注重耐寒锻炼

“秋冻”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还应包含运动锻炼。秋季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变化,体内的阴阳气血也随之改变,加上秋天户外温度适宜,此时要特别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多做户外耐寒锻炼,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但活动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练到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散步与慢跑节奏和缓,运动量适中,是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而金秋登山对中老年人也很好。登高可加强中老年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改善心肺功能,从而有效地预防疾病。

在进行登高活动以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带一些温开水,以避免爬山时口渴;

带些糖果巧克力等高能量食品,以及时补充能量;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减缓;适应性

一、导论气候变化经济学及经济政策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领域,伴随着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认识加深和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大力推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目前气候变化经济学一般包括全球变暖、节能减排、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内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个框架中进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气候变化政策成本即减少温室气体或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的机会成本。气候变化政策的收益指削减排放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以及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1992)和Stem(2007)认为富裕国家需支出其GDp的2%来采取行动。二是国际公共品框架。气候变暖源于跨国外部性效应的影响,但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传统外部性问题的一个简单拓展,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Sandler&Hart-ley,2001)。因此,气候变化需要国际间有效合作。“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合作的一项成果。三是博弈论框架。该框架主要用于国与国之间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的确定,强调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是自利的,只有一个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对所有参与者有利的策略(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o

气候变化政策分为适应性气候政策和减缓性气候政策。前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后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减缓气候变化(Stern,2007)。减缓性政策研究较多的是碳税和限额,限额有助于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碳税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价格的波动(metcalf,2009;Ka-plow,2010);适应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候变化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经济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开(Stern.2007)。

近年来国内直接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气候变化对敏感性行业的影响上(吕亚荣,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0;刘恩财等,2010),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思路(刘晨阳,2010;张丽宾等,2010)。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占GDp比重较大,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69℃,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1986年到2009年间,广西经历16个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希望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减少排放,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气候变化对广西的主要影响

(一)气候变化影响广西农林业

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广西局部干旱和洪涝的频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断加大。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暖冬现象加大了病虫害现象。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未来的影响虽有正面效应,但可能仍以负面为主。气候变暖以及降雨量分布变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涝将减少甘蔗的产量、蚕桑生产的产量和使其质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减产为主。广西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畜禽疫情发生风险加大。

随着全球变暖,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可能进入热带地区,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广西北部的林业种类将发生变化,广西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著。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广西生态系统脆弱性进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森林病虫害的爆发范围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增加。广西境内湖泊将进一步萎缩,湿地资源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气候变化影响广西渔业和水产养殖业

广西是海洋大省,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加剧,引发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损害了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降低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气候

[1] [2] [3] 

变化引起的海温升高、海水酸化使局部海域形成贫氧区,海洋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生物资源衰退。人类食用的水生动物绝大多数属于变温动物,水温升高能够明显地影响到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速度、繁殖情况以及对于疾病和毒素的抵抗能力。气候变化使广西依托海洋的水产养殖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海域萎缩,养殖品种减少。由于气温升高,海水蒸发速度加快,表层海水中的盐分不断增加,引起鱼类的生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种群和数量。

(三)气候变化影响广西的水资源分布

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广西水资源分布的变化。就全国来看,近年来,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南方河流水资源总量略有增加。广西洪涝灾害更加频繁,但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干旱灾害更加严重,极端气候现象明显增多。气候变化加大了水资源年内和年际变化,气候变暖使得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融化加速,未来广西干旱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四]影响广西人的健康

气候变化对广西人健康的直接威胁包括由热应力引起的疾病和死亡、传染病(疟疾和登革热)、与水有关的疾病如腹泻和营养不良。气候变化会间接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如泥石流、山洪爆发和热带气旋(强风)造成的结果。因日益恶化的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

三、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思路

(一)加大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研究的支持

科学研究是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基础和依据。现有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主要以适应和减少排放绝对量为目的,且宏观层面讨论为主,这为进一步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视角和方法。然而,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讨论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才更具适用性。因此,广西要积极开展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相关科学研究,尽快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和基础数据,为政策决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广西自身特点的政策措施。

(二)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累积,全球气温呈缓慢上升态势,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不断加大,世界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将不断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将不断强化,能否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成为广西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国际合作框架内,主要集中在减缓性行动,如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此外,广西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国际、国内压力的体现,更是广西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要求。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广西的发展环境正在不断变化,为了可持续发展,广西必须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气候变化作为一种外部性,在时间和地域上已超出了经典经济学范围,需要用一种更大的视角进行研究。市场仍是配置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的基础性方式,广西应抓紧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影响和优化资源配置。由于气候变化的外部性特点,仅仅依靠广西自己并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化,通过适应性政策影响资源配置,在较小的政策成本下,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尤为重要。

(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减缓性行动

当前,全球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减缓性行动上,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和“两区一带”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区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投资规模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的加快,大的铝、锰等有色金属的冶炼厂的建设和扩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大。如果只按传统常规技术的建设模式,一经投入,便有一个投资回报期技术和资金的锁定效应,将来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因此,我国未来发展技术路径的选择,对国家乃至全球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节能减排的历史潮流面前,不论从对全球负责的角度,还是从实现我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都必须积极探索节约发展、低碳发展之路,从法规制度、经济结构、能源利用、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以实实在在的事实,展现广西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决心和魄力。

(四)把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放在突出位置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6

关键词:化工;一氧化碳变换;设备;操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o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一氧化碳变换的主要设备

1.1变换炉

变换炉随工艺流程不同而异,但都应满足以下要求:变换炉的处理气量尽可能大;气流阻力小;气流在炉内分布均匀;热损失小,温度易控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并能实现最适宜温度的分布。变换炉主要有绝热型和冷管型,最广泛的是绝热型。现介绍生产中常用的两种不同结构的绝热型变换炉。

(1)中间间接冷却式变换炉

中间间接冷却式变换炉结构的外壳是由钢板制成的圆筒体,内壁砌有耐混凝土衬里,再砌一层硅薄土砖和一层轻质黏土砖,以降低炉壁温度和防止热损失。内用钢板隔成上、下两段,每层催化剂靠支架支撑,支架上铺篦子板,钢丝网及耐火球,上部再装一层耐火球。为了测量炉内各处温度,炉壁多处装有热电偶,炉体上还配置了入孔与装卸催化剂口。

(2)轴径向变换炉

半水煤气和蒸汽由进气口进入,经过分布器后,70%的气体从壳体外集气器进入,径向通过催化剂,30%气体从底部轴向进入催化剂层,两股气体反应后一起进入中心内集气器而出反应器,底部用al2o3球并用钢丝网固定。外集气器上开孔面积为0.5%,气流速率为6.7m/s,中心内集气器开孔面积为1.5%,气流速率为22m/s,大大高于传统轴向线速0.5m/s。因此,要求使用强度较高的小颗粒催化剂。轴径向变换炉的优点是催化剂床层阻力小,催化剂不易烧结失活,是目前广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1.2饱和热水塔

饱和塔的作用是提高原料气的温度,增加其水蒸气含量,以节省补充蒸汽量。热水塔的作用主要是回收变换气中的蒸汽和湿热,提高热水温度,以供饱和塔使用。工业上将饱和塔和热水塔组成一套装置的目的是使上塔底部的热水可自动流入下塔,省去一台热水泵。

目前饱和塔用新型垂直筛板塔,可提高传质效率20%左右,气体处理量可提高50%以上,具有低压降,抗结垢抗堵塞能力强的特点。

2.操作控制要点

2.1变换炉的操作

(1)催化剂的填装、升温与还原

催化剂装填的好与坏,对于降低床层阻力、提高变换率、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装填前,应先把催化剂过筛,除去运输中产生的粉尘碎粒,使颗粒均匀,以减少生产时的阻力,并在炉内标记出催化剂要装填的高度,在炉篦上铺好钢丝网和耐火球,然后自上而下分层进行装填。装填人员进炉时,严禁踩踏催化剂,可站在临时木板上操作,装好后,用木板将表面刮平,再覆盖上一层铁丝网和耐火球,然后封上入孔和变换炉顶盖。

(2)正常操作

①中温变换的正常操作。中温变换的正常操作主要是将催化剂床层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便充分发挥催化剂的活性,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和一氧化碳的变换率,同时尽量降低水蒸气消耗。

在控制炉温时,必须细心观察催化剂床层温度变化,正确分析原因,精心调节,注意参照“灵敏点”预见炉温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调节措施,使床层温度波动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②低温变换的正常操作。低温变换的正常操作主要是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出现冷凝液。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正常使用温度是180~260℃。使用初期,在满足工艺指标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操作温度,但不得低于露点温度。使用后期可适当提高操作温度,幅度以每次5℃为宜。催化剂床层温度主要靠入口气体温度来调节,应根据床层温度及时调节原料气温度。由于低温变换催化剂对温度很敏感,应避免发生超温和温度剧烈波动的情况。原料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一般控制在3%~6%,当其增加时,反应热增加,温度上升,这时应及时调节蒸汽添加量,以保证床层温度稳定和出口一氧化碳含量符合要求。

2.2饱和塔和热水塔的操作

(1)填瓷环

饱和塔和热水塔的瓷环分别进行安装,先将瓷环洗净。在篦子板上铺一层铁丝网,在网上整齐排列十层较大的瓷环,然后向塔内加水。加水前在热水塔气体进口上插盲板,并关闭相关阀门,以免将水灌入变换炉内。当水加至入孔处时,用斜槽把瓷环滑入塔内。装瓷环时要轻拿轻放,以防瓷环破碎,装填到规定高度时,要将塔内水面上漂浮的杂物捞出,把水放净,将瓷环扒平,抽掉盲板,封好入空。

(2)饱和塔和热水塔的操作

饱和塔和热水塔的操作主要是控制适宜热水循环量,提高饱和塔出口气体温度,稳定两个塔的正常液位。

①饱和塔出口气体温度控制。变换工序的主要消耗定额是蒸汽消耗量,它指的是从系统外补加的蒸汽,蒸汽消耗量等于变换炉入口湿半水煤气中的蒸汽量与饱和塔出口气体中蒸汽量之差。饱和塔出口气体中回收蒸汽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气体温度。饱和塔出口气体温度越高,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越多,消耗的外供蒸汽量就越少,所以,在生产中总是尽量提高饱和塔出口半水煤气的温度。

循环热水量是决定饱和塔出口气体温度的主要因素。因此需控制适宜的循环热水量,以提高气体出口温度。一般热水循环量控制在每吨氨气10~20m3水,并根据不同的变换流程选择不同的循环水量。

②饱和塔和热水塔液位控制。饱和塔和热水塔液位过高,塔阻力增大,使气体带液。过低,两塔容易发生串气现象,半水煤气不经过变换炉直接串入变换气中被带到后系统,还会使热水泵抽空,所以,饱和热水塔液位一般控制在液位计高度的1/2~2/3。

③水质的控制。热水在循环使用中,各种无机盐等固体含量逐渐增加,将随半水煤气带入变换炉内,沉积在催化剂颗粒表面,降低催化剂活性。同时,由于酸性气体溶于水,pH值下降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因此要经常从热水塔底排放一部分污水,并补充新鲜软水或脱盐水。

3.结语

一氧化碳的变换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要选择合理的设备,还要有非常好的操作技巧。较好的考虑变换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各种内部条件能够提高变换的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7

关键词:气候变化;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F3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028-02

气候变化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明显而深远的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06―2005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6―0.92℃(ipCC,2007)。森林也受到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已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高纬度的寒温带森林)的结构、组成、功能和生产力。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会增加森林灾害(火灾、病虫害等)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从而危及森林的安全[1]。

一、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一)地理条件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部,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是全国重点林业基地之一;气候变率大,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

(二)森林资源情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重要林区之一,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黑龙江省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从北到南热量的差异,形成了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依次分布为:寒温带针叶林在大兴安岭以兴安落叶松为主,而在小兴安岭以云冷杉为主;温带针阔混交林在大兴安岭上由蒙古栎和兴安落叶松组成,在小兴安岭则形成了云冷杉阔叶红松林。

黑龙江省有大森林之美称,全省林业经营面积312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389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89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

二、黑龙江省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

黑龙江省处在由暖温带向寒温带、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带,具有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气候时空差异显著等特点。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气候的显著变暖,全球气温升高0.3~0.6℃。中国的气温在近百年来上升了0.4~0.5℃,20世纪80年代后期则出现显著增暖。黑龙江省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根据黑龙江省气象局整编的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经过计算得出:45年来,黑龙江省平均升温0.88℃。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强烈的增温趋势,正距平年份几乎占该期的全部,见图1。

三、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森林分布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黑龙江省森林的分布与组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已观测到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61至2003年间因气温升高造成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的云杉、冷杉和红杉等树种的可能分布范围和最适分布范围均发生了北移。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倍增的影响,未来森林生产力将有所增加。未来仅温度增加就将使得我国东北主要针叶树种生物量下降,阔叶树生物量增加;若温度和降水同时增加,则有利于东北地区森林总生物量的增加,东北地区森林npp和nep对温度升高比对降雨变化更为敏感。

(三)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起干旱天气的强度和频率增加,森林可燃物积累多,防火期明显延长,早春火和夏季森林火灾多发,林火发生地理分布区扩大,加剧了森林火灾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2000年以来,东北林区夏季火严重,森林火险期明显延长,夏季火对森林造成的危害更大。大兴安岭是我国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反应最剧烈的地区。

(四)气候变化对虫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使我国森林病虫害分布区向北扩大。黑龙江省是我国林业大省,同时也是森林病虫害的重灾区。森林病虫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性和毁灭性远超过其他森林灾害。根据林业部门统计,近年来,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的年发生面积始终在400万亩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7亿元。加之全球变暖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

四、黑龙江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一)制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法规

应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起草《自然保护区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特别是在有关法津法规中增加和强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林业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好依靠森林或生活在森林附近地区的人们的利益关系,通过经济手段保护和促进地方林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碳汇林业

森林在吸收Co2,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林业正处于新的增长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无论从增加森林数量,还是提高森林质量上,都具有很大的碳汇潜力。要继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和资源总量,以增加林业碳汇。同时,要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强化对现有林的经营管理,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进一步增加林业碳汇。

(三)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

加强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大力营造混交林。混交林无论是生物多样性还是稳定性都优于纯林,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大力发展混交林。

2.积极推进良种选育对策。遗传多样性相关理论表明,遗传上具有较好缓冲性能的林木种群,能够较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

3.加强森林生态适应气候变化的间伐和轮伐期经营对策。

4.进一步加强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

(四)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确保稳定高效地发挥公益林生态效益。加强林地征用管理,提高林业执法能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控制火灾影响范围。进一步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和部级中心测报点建设和管理。

(五)加强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科学研究,紧跟国际研究发展前沿,系统、全面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机理、机制。结合森林的地理分布区域和生态环境类型特点,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规划和建设,强化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定位观测;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定位观测技术研究,逐步完善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加强林业基础能力建设,指导各级林业发展。加强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选择、成本效益与适应效果评价等研究,不断提高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结论

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成为当前全世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如何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至关重要。首先,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这对今后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应加强林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再次,应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发展低碳经济,使林业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最后,要加强国际与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林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建华,侯振宏,张治军,等.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性[J].林业科学,2007,43(11):138-145.

[2]葛全胜.中国气候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徐文铎.吉良的热量指数及其在中国植被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85,(3):35-39.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8

 

关键词:甘蓝、秋冬季、管理措施、对策

一、异常天气对越冬甘蓝的不利影响

(一)温度对越冬甘蓝的影响

结球甘蓝喜温和气候,比较耐寒,一般在月平均温度7oC~25cc的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与结球。幼苗的耐寒能力随苗龄增大而增强。多数越冬甘蓝品种如新丰、争春、傲雪1号、傲雪3号等,6-7叶大的植株可长期忍耐一1occ—一12cc低温安全越冬。茎粗0.6cm以上的植株才能接受春化影响。温度对越冬甘蓝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植株的生长速度。进一步影响安全越冬能力。秋冬季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多导致播期延后和幼苗生长迟缓,植株营养体过J、进入越冬阶段,常发生冻害,成熟期推迟。相反。秋末冬初气温偏高,可促使甘蓝幼苗生长过快,植株营养体过大越冬,则易通过春化。出现未熟抽薹现象。降低产量和品质。

(二)湿度对越冬甘蓝的影响

结球甘蓝组织中含水量在90%以上。它的根系分布较浅、叶片大、蒸发量多,所以,要求比较湿润的栽培环境。甘蓝在80%-90%的空气湿度和70%-80%的土壤湿度中生长良好,其中尤从对土壤湿度要求比较严格。甘蓝生长前期阴天多雨,土壤水分过多,妨碍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功能的发挥,进一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导致植株弱小,叶片发黄,耐寒力差,冬季易受冻害。如果甘蓝生长前期天气少雨多风。土壤缺水。再加空气干燥,容易引起基部叶片脱落.抗逆能力降低,也不能安全越冬。

二、越冬甘蓝栽培异常天气的应对措施

(一)早春上市品种的应对措施

在黄淮流域,新丰、傲雪1号甘蓝秋季早播越冬栽培。于7月20日~8月1o日育苗,9月15日前定植。12月-3月采收,在立冬前必须形成6-7成包球。否则,春季易抽薹。为达到此长相指标,冬前栽培措施应以促为主。

1、增温降湿,叶面施肥。

秋冬季遇阴雨连绵,低温寡照天气,应采取增温降湿措施,改善不良生长环境。一是排水防涝。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预防涝灾发生。二是中耕松土。要勤中耕,促进土壤蒸发放墒,提高表土层地温及透气性,促进根系的发育及功能的发挥。三是覆盖地膜。小拱棚保护。如阴雨低温天气持续过长,幼苗生长严重受阻,冬前无望形成6-7成包球,应覆盖地膜或拱棚促成栽培。四是叶片施肥与保护。叶面每周喷施1次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喷有机液肥或植物细胞膜稳态剂。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和抗逆能力,加快生长速度。结合施肥叶面喷洒50%多菌灵600倍液或70%代森猛锌800倍液,预防病害发生。

2、增湿降温,促根发育。

秋季遇高温少雨,持续干旱天气,应采取增湿降温措施。营造适宜生长环境。一是JJ、水勤浇。经常保持土壤和田间空气湿润。随植株长大逐渐加大灌水量,浇水后及时松土保墒,促进根系活动。二是随水追肥。每次浇水随水冲施或水前穴施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10~15kg/667m,肥水猛攻。

(二)晚春上市品种的应对措施

在黄淮流域,新丰、争春、傲雪13、4号甘蓝晚播越冬栽培于9月25日10月1o日育苗,l1月上、中旬定植。45月份采收。安全过冬的长相指标为片健壮叶,茎粗0.5cm。冬前管理应以控为主,促控结合。

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甘蓝苗期抗逆性弱,对高温高湿等不良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差。因此,苗期管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采取适当的应变措施。技术路线为前促后控,前期以促为主,苗龄25天达适宜定植指标达标后立即控水蹲苗促壮,做好随时定植的准备。一是苗床位置地势要高.不易积水且排水通畅,床土要肥沃、重施农家肥。二是在适播期内择期播种。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温度偏高宜晚播,温度偏低宜早播。三是播种后苗床要设立棚架,以便能够及时覆盖农膜、草苫或遮阳网,防止烈日曝晒高温灼伤和雨水冲击。四是要加强苗期水份管理,及时排除或补充苗床水分。经常保持床土湿润状态,还要及时拔除杂草,适时间苗分苗、蹲苗,预防病虫害发生。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中亚五国国家利益

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13)05-0073-79

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加剧,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中亚五国深居亚欧大陆内部,陆地总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深受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的影响,它们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作用也日渐重要。但受大国集团和小岛国家的聒噪,近年来,中亚五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立场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外对此也很少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中亚五国地震、洪涝、干旱、雪崩和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很高,影响面积很大,随着气候变化,这些灾害在不断加剧。据统计,在过去十年中,有2500人死于自然灾害,有550万(接近中亚总人口的10%)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自然灾害的发生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短期内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骤然增加的时候――我们只能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气候变化。”近年来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自20世纪初以来,中亚地区一直存在总体变暖的趋势,气温升高大约在1℃-2℃。过去50至70年里,土库曼斯斯坦气温升高了0.6℃-0.8℃。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一些山区,气温升高了0.3℃-1.2℃。自1950年以来,在中亚南部人口稠密的地区气温超过40℃的天数明显增多。“如果不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而任由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预计到2030-2050年,中亚地区的气温将会升高1℃-3℃,而到本世纪末,中亚地区气温将升高6℃。英国前任首席科学家大卫・金(DavidKing)曾经警告说:由气候变化导致的威胁,要比恐怖主义的威胁严重得多。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H.Stem)也将气候变化问题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市场失灵”。气候自然灾害对中亚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气候变化,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年均经济损失达到了GDp的1%-1.5%(折合2500万-3000万美元),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种损失将会达到GDp的5%。另据世界银行专家研究发现,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到2050年,因灌溉水的减少,可耕地面积将会减少50%,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这些情况促使中亚五国独立以来就以实际行动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无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坎昆会议、德班会议,还是多哈会议,都能看到中亚国家领导人穿梭的身影。中亚国家既希望国际社会了解其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努力,也在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对中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助和支持。

对于各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所持态度立场形成的原因,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一种是罗伯特・帕特南(RobertD.putnam)提出的“双层次博弈理论”解释模式。这种解释模式强调国家政体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政治决策者们往往处于国际谈判和国内政治力量的压力之间,因此,只有将国际层次和国内层次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行为。另一种是由德特勒夫・斯普林茨(DetlefSprinz)和塔帕尼・瓦托兰塔(tapaniVaahtoranta)提出的以“利益”为基础的解释模式。他们认为,“减缓成本”和“生态脆弱性”是决定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所持态度和立场的关键因素。据此给出的分析是:一个国家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时所付出的成本越高,它就越不愿意参加国际气候谈判;而一个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越弱,气候变化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时,它就越愿意参加国际气候谈判。根据这一解释模式,他们将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角色分为四类:“推动者”、“旁观者”、“拖后腿者”和“中间摇摆者”。第三种是美国经济学家曼克尔・奥尔森(mancurolson)教授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为了克服集体成员“搭便车”的倾向而设计出来的“选择性激励”。“选择性激励”指的是那些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为集团公共利益做出贡献的个体,除了获取正常的公共利益份额外,还能够获取不同于其它集体成员的额外收益。

自气候变化问题进入国际政治视野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逐步展开,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气候变化政治问题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是对气候变化本身的资料分析,更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但目前的研究更多是对大国或不同国家集团的气候变化政策的研究,关于中亚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态度立场和政策演变,国内的研究还很少。中亚作为大国力量角逐的平衡点,在地缘政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亚国家为何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政治谈判?其态度立场究竟如何?其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会形成当前的气候变化政策?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中亚五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气候状况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中亚五国独立伊始就主动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从国际社会把是否签署和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及《京都议定书》(Kyotoprotocol,以下简称《议定书》)视为是否支持国际气候谈判的标准来看,到目前为止,中亚五国已经全部签署和批准了《公约》和《议定书》,提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信息通报》,制定了自己国家的《减缓气候变化国家行动》,并向国际社会公布了其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构成、未来趋势以及从事缓解脆弱性和适应工作的具体安排等。显然,中亚五国不仅参与了国际气候谈判,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有自己的态度立场,而且“支持”国际气候谈判。从中亚各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表态中也能看出这一点。2007年,哈萨克斯坦表示,“支持联合国在处理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领导权,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及其特使将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置于其他问题之上的努力”。同年,在第62届联合国大会上,土库曼斯坦总统重申,“支持国际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承诺土库曼斯坦将会达到《议定书》的目标”。2012年6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在出席巴西“里约+20”峰会前夕强调,“土库曼斯坦今后还将积极参与联合国领导下的符合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的国际合作”。

中亚五国不仅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在国内方面也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政治层面上,中亚国家将处理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了不同的国家发展战略;法律层面上,制定了本国的环境法及其子法,制定了本国不同行业限制碳排放的行政法规,制定了与清洁发展机制相适应的国内法规;经济层面上,挖掘本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确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首选经济部门等。当然,这些都是中亚五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有措施,中亚五国各自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不是同步和无差别的。

虽然中亚五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持“支持”的态度,但其“支持”的程度并不相同。1998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上,哈萨克斯坦宣称将在2008-2012年的第一承诺期内承担法律上的“自愿减排义务”,在当时的国际社会引起轰动。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哈萨克斯坦提交了2020年的中期量化减排目标,即以1992年为基年,到202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5%。众所周知,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推卸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放弃量化减排义务是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作为发展中国家,哈萨克斯坦如此积极地参加国际气候谈判显得与其他四国明显不同。与哈萨克斯坦形成对比的是,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其他四国要么是缺席某些国际气候会议,要么是参加国际气候会议但并不发表意见。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的141个同意《哥本哈根协议》的国家和地区中,中亚五国只有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同意《哥本哈根协议》,别的国家并没有明确表示态度。可见,中亚五国虽然都支持国际气候谈判,但其态度并非完全一致。

中亚五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除了态度并非完全一致之外,其立场也有差异。在国际气候谈判政治版图中,哈萨克斯坦属于发达国家“伞形集团”的成员,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属于“77国集团+中国”的成员,而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则没有表现出参与气候变化政治集团任何一方的意愿。总之,中亚五国自独立以来无论是在国际层面还是国内层面,都在积极融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但有的国家比较积极和主动,有些国家则相对被动和犹豫。

三、中亚五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原因分析

根据罗伯特・帕特南提出的“双层次博弈理论”,国家政体所衍生的国际谈判和国内政治的压力互动决定了一国的气候变化政策。独立以来,中亚五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之所以得以持续,正是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内因素来讲,独立以来,除了塔吉克斯坦内战和吉尔吉斯斯坦动乱之外,其他国家并未发生严重的政权更迭。尽管中亚五国具有相似的民主政体,但集权还是中亚国家的共有特征,这使国家内部的非政府组织很难对国家对内对外的气候环境政策形成影响。而从国际谈判压力来看,中亚五国独立至今也就22年,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时间不长。从历史累计排放来看(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以国家为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中亚国家而言几乎不存在。中亚五国至今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加之中亚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所以,中亚五国的气候谈判完全是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种表达,正是这种政治架构保证了它们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政策的延续。

中亚五国是支持国际气候谈判的,但是表现态度却各不相同。根据德特勒夫・斯普林日和塔帕尼・瓦托伦塔的“利益”解释模式,“生态脆弱性”和“减缓成本”是决定一国对外气候谈判立场的重要因素。从“生态脆弱性”上来讲,2009年,世界银行对欧洲、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共28个国家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做了排序,其中最脆弱的是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其它三国也排名靠前。中亚国家对气候变化的“生态脆弱性”决定了中亚五国都支持国际气候谈判,希望借助国际力量应对气候变化对本国造成的威胁。而从“减缓成本”上来讲则出现不同情况。气候变化的诱因是碳排放,而碳排放又是能源问题,所以气候变化的实质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能源问题,中亚五国的温室气体也正是由于能源部门(提炼、运输、消费)排放的。在理论上,碳排放多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其减缓成本较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就比较消极;而碳排放少的国家(如挪威、瑞士)其减排成本较低,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就比较积极,但中亚五国的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因为中亚五国基本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工业格局,“苏联时期的经济格局和工业分布决定了中亚地区成为当时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地区”,独立后,中亚国家虽然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能源生产效率,但总体而言,中亚国家现在的能源生产效率还很低。随着技术创新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由于其边际成本不一样,与那些直接从其它经济部门通过产业规避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相比,原来由能源部门所导致的碳能源强度较高而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其减排成本明显要低。因此,对中亚国家而言,碳能源强度高的国家(哈、土、乌)的减排成本反而相对较低;而原来依靠水电的国家(塔、吉)未来的减排空间很小,其减排成本相对较高。在中亚五国中,碳能源强度较高的国家又往往是碳排放较多的国家,而碳排放强度较低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较少。所以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碳排放较多的国家就相对积极,而碳排放较少的国家则相对徘徊和犹豫,这也正是国际气候谈判中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走在中亚国家前列的原因。中亚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态度说明,“国家利益”是一国参与气候谈判的关键,而“国家利益”又包括经济利益、利益、国家声望等。

从国际声望上来看,“如果国家行为体因为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一次行为而在国际社会中背负恶名,即使它在这次博弈中获得了较大的物质利益,也会在下一次或以后许多次的博弈中因为其他国家的不合作乃至报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态度积极会赢得国际舆论的赞誉,而反对或者阻碍温室气体减排则会招致国际社会的谴责。在日益将温室气体减排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国际气候谈判中,赢得正面的国际声望已经成为各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内动力。马维尔和奥利弗指出,“在集体行动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个临界点机制(threshold),即当加入某一集团行动的人越多时,人们对加入此行动的顾虑越小,而不加入这一行动所需承受的压力则越来越大”。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陆续加入国际气候谈判,如果中亚国家不参加国际气候谈判并表明态度,必然会遭受国际社会的质疑或指责。

从经济利益上来看,“基于利益的解释”认为,经济方面的支付可以被用来改变国家偏好,并影响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在国际市场中,发达国家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密集型产品,它们大多是能源净进口国。中亚三个能源生产国(哈、乌、土)全为能源净出口国,支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是要从绝对量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生产和销售,这对世界各国而言均是如此。因此,如果发达国家严格遵守《议定书》的强制性减排指标,一方面会导致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另一方面会导致石油、天然气出口的下降。如果中亚各国积极参加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世界其它国家都要相对减少从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中亚国家的经济将会面临短期内的利益受损。从这个角度来讲,中亚国家更希望消极应对国家气候谈判。

从利益上来看,中亚国家独立的标志即是独立,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全面的、最高的、绝对的和排他的。独立以来,中亚国家非常珍视外在对本国政治生态的利益构建。而气候变化作为渗透性极强的政治议题,会对国家构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国际制度的存在使得气候变化成为国家行使的制约因素。温室气体排放的扩散性不但会对本国的生态系统构成破坏,更会威胁邻国甚至更多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一国在制定国内的环境政策时,也必须考虑到对地球环境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这使行为体的环境管理权受到了制约和牵制。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活跃也对国家起着某种抵消或侵蚀。气候环境组织在一国内的存在往往是合法的,这种组织以政治参与或者国际舆论的形式约束着一国的行为。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国家行为体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让渡,这对中亚国家而言是极其敏感和不愿接受的。

此外,尽管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对中亚国家而言无疑是弊大于利。但在短期内,气温升高则会对中亚国家带来一些利益:首先,温度升高可以减少中亚国家的寒冷天数,减少冬季供暖的时间,从而节约大量能源消费开支;其次,温度升高可以增加降雨量和冰雪融水,缓解中亚地区的干旱和水资源紧张状况;第三,气温升高还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时间,增加中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第四,气温升高可以加速林木的生长,增加中亚地区的碳汇。这也是中亚某些国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保持沉默”的原因。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利益”解释模式的分类,由于中亚五国对气候变化的“生态脆弱性”都很高,而“减缓成本”各不相同。对照中亚五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实际表现,哈萨克斯坦明显属于国际气候谈判的“推动者”,其它四国则在“推动者”和“中间摇摆者”之间各自寻找自己的定位。考虑到中亚国家气候谈判专家缺乏、语言障碍、谈判技巧不娴熟等现实原因,有的国家甚至是“旁观者”。在过去数年中,中亚五国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实际存在的规划和法律并未被执行、缺少协调、缺乏结构化的措施、缺少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这些都是中亚五国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我们看到,虽然中亚国家签署和批准了《公约》及《议定书》,提交了《国家信息通报》,但是根据《公约》FCCC/Cp/1995-FCCC/Cp/2001/等文件,国家信息通报和国家政策协调等是每个缔约国履行FCCC/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议定书》第十条(b)款的规定:“(所有缔约方有义务)制定、执行、公布和定期更改载有减缓气候变化措施和有利于充分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国家方案以及在适当情况下区域的方案”。可见,编制《国家信息通报》、《减缓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设立气候变化国家机构是每个缔约方应该履行的义务,中亚国家并没有在其范围外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这些情况来看,中亚五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显然是“应景性”的,是顺应国际气候谈判大局所做出的一种姿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中亚五国也不例外,所以中亚国家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增强已有规划和措施的执行力。

对于中亚国家而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减缓”问题,又要考虑“适应”问题。对“减缓”问题而言,要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对“适应”问题而言,不仅要考虑中亚国家的生态脆弱性,更要增强中亚国家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当前情况下,“适应”问题的紧迫性明显要超过“减缓”问题。因为对遭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中亚国家而言,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减少对能源经济的倚重,这对中亚国家而言是不利的。而要增强适应能力,中亚国家就要增加适应气候变化的公共投资、加大技术研发、改进适应气候变化的硬件装备,这些都需要发达国家以技术和资金等方式增强对中亚国家的援助。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家气候谈判中,还应该看到中亚国家独立倡议国际气候谈判的特征。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指出,目前中亚国家面临着保护冰川的任务,他呼吁国际社会成立保护冰川基金会。2012年6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提出了在阿什哈巴德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和组织里海论坛的联合国地区间中心”的建议等。在国家气候谈判中,中亚国家虽然分属不同的国家集团,但中亚五国之间并没有发生立场上的冲突,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亚五国更应该联合起来发出共同的声音,形成自己的气候谈判立场。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中亚五国不仅要构建集体行动,更要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和大国的力量,将自己的利益诉求纳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事实上,全球气候谈判已经演变为与wto、自由贸易区(Fta)以及地区安全机制合作谈判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后,气候谈判更进一步成为发达国家利用所谓的规则和规范,牵制、控制、抑制发展中国家增长过快并从中渔利的工具。2008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杜尚别宣言》中指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本组织成员国高度重视制定共同立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消极后果。”2009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也强调,“本组织成员国认为,开展国际合作是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保障能源和粮食安全,以及解决气候变化等迫切问题的重要有效途径”。2010年4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后对中亚五国进行了访问,也呼吁各方同心协力应对气候挑战。因此,中亚五国应该借助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加强与中国、俄罗斯等大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

不过,在国际气候谈判阵营林立、谈判立场难以统一的后京都时代,对中亚国家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失望和无能为力。“中亚国家已经习惯了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缓慢节奏,对气候谈判变得如此复杂感到越来越多的遗憾,参加波恩会议的吉尔吉斯代表团只有3名成员。”国际政治本质上是大国政治,国际气候谈判也更多是大国利益的博弈。中亚国家既缺乏与大国对抗的实力,又没有集合弱小国家组成国家集团的能力,更缺乏将气候变化议题作为其外交优先方向的动力。中亚国家内部在水资源、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分歧在短期内也难以弥合。因此,中亚国家更应该及时关注国际气候谈判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为国际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为本国带来实惠。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10

老话常说“春捂秋冻”,适当地“秋冻”能帮宝宝提高耐寒和抵御疾病的能力。“秋冻”是指在气温刚开始下降的时候,不要给宝宝过早地穿太多衣服,让宝宝的身体接受适宜的凉爽的刺激,可以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量,提高宝宝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宝宝的肌肤经受锻炼的同时,适当适应冷空气,对宝宝的呼吸系统也是一种锻炼。另一方面,从中医的理论上讲,秋天是养阴的季节,如果穿得太多,就会导致多汗,从而耗气伤阴,影响宝宝健康。

不同的宝宝应该用不同的“秋冻”方式,不妨听听中医的建议吧。

0~1岁

小宝宝

不要太“冻”,但是可以慢加衣,避开早晚太凉的时间段来适当接触冷空气。避免穿太多。有时妈妈们总担心宝宝会冷,尤其是越小的宝宝,越觉得他们柔弱,所以天气稍有变化时,就给宝宝早早地添加了衣服,这样宝宝的身体一点也得不到来自冷空气的锻炼,会使宝宝的防寒能力降低,不利于机体的调节,反倒到了更冷的冬季,更不能抵御寒冷和病菌的侵袭了。而且,小宝宝穿得太多,有时即使身体出汗了,也有可能因为不会表达而不会被及时发现,所以反倒更容易导致出汗后受凉引起感冒。

选择温度较高的时间段外出。小宝宝也应当多外出进行户外的空气浴,这样有利于宝宝抵抗力的提升。到了秋季,早晚较凉,所以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以后温度较高的时间段外出,也能帮他们适应冷空气的变化,只要避免受凉即可。

帮宝宝做做被动体操。不要觉得小宝宝不会走路就不会运动,担心他们会冷。其实可以帮宝宝做做被动体操也能起到锻炼的目的,而且小宝宝自己在婴儿车里伸伸胳膊、踢踢腿也是在运动。

1岁以上

健康宝宝

可以适当“秋冻”,少加衣、慢加衣,让宝宝循序渐进地适应冷空气,

用冷水洗手、洗脸,多多进行户外锻炼。适度地慢加衣服。一般情况下,温度在处于15~20℃的时候,可以适当少穿一点点衣服,让宝宝有机会暴露在冷一点的环境中。在逐渐变冷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但是不要盲目地冻,也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尤其是早晚和中午温差比较大的北方,更要根据温度及时地调整衣物。如果宝宝鼻尖和手脚都发凉,则说明宝宝穿得可能有点少了。

切忌突然加或者脱衣服。从中医的角度讲,宝宝属于稚阴稚阳的体质,体温调节的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受外界冷热影响,体温容易变化很快,所以不要突然地给宝宝增加或减少衣服,这样当宝宝遇到热或冷的刺激时,身体不能很快适应,极容易因为受风寒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在天气变化比较频繁的季节,外出时可以给宝宝多准备不同薄厚类型的衣服。最好是可以逐层添或减的衣服类型,这样方便及时调整,避免突然穿太厚或者太薄。

秋冻也要多多运动。除了在衣服上给宝宝及时调整,还要让宝宝多进行户外锻炼。根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适合宝宝的活动方式,让宝宝处于活动的状态即可。比如小一点的宝宝走一走,大一些的宝宝跳一跳,或者拍球、玩滑梯都可以。只要身体微微发热就可以,避免剧烈运动让宝宝出很多的汗,否则凉气侵袭,宝宝更容易生病。最好选择每天固定的时间段让宝宝外出活动,这样宝宝更能跟着天气规律的变化,循序斩进地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用冷水洗手洗脸。让宝宝尝试用冷水洗手洗脸,也能帮宝宝提高身体的耐寒能力,冷水也能通过刺激宝宝的鼻腔,帮助宝宝的鼻腔更能适应外界冷空气的刺激。即使到了冬天,用稍凉一些的水帮宝宝洗脸,也对宝宝的耐寒能力更有帮助。

秋冻有度,注意三暖人的正常体温总是要维持在37℃左右,一方面是要靠自身的调节,同时需要通过增减衣服来辅助。捂得太多或穿得过于单薄,都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所以即使“秋冻”也要把握好度。另外,宝宝的脚部、腹部和上背部这三个部位要注意保暖,上背部是肺脏的敏感区域,如果着凉,宝宝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给宝宝穿个小坎肩,可以有效保护上背部。

体质弱的宝宝

不适宜“秋冻”,慎重增减衣服,最好通过饮食、运动等增强体质,必要时咨询医生。

体质比较弱、爱生病,或者患有慢性病的宝宝,身体机能本身就比较差,最好不要盲目地进行“秋冻”,以免冷气入侵导致感冒。对于体质比较弱的宝宝,最好是在秋、冬天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尽量减少在感冒高发季节到公共场所的次数。除了身体上的保暖,可以咨询医生,通过调整日常饮食及选择合适的运动来增强体质。

有内火的宝宝

别穿太多,多吃蔬菜水果,最好找中医调理。

有的宝宝属于内火偏旺的宝宝,比如饮食不均衡,爱吃肉、消化不好、大便干、爱出汗或者爱流鼻血等,这类宝宝最好别穿太多,否则一冻更容易着凉。而且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吃一些梨、苹果等润燥的水果,并减少吃肉的量,可以帮助改善便秘及消化不良等问题。如果通过生活饮事调理效果不好,最好找中医调理。

气虚的宝宝

不适宜“秋冻”,根据天气及宝宝的表现慎重增减衣物,并找中医调理。

有些宝宝存在面色发白、没精神、消化不好、大便较稀、手脚冰凉等表现,这类宝宝属于脾胃比较虚弱的宝宝,不适合“秋冻”,否则盲目地“冻”,可能对宝宝的健康更不利,所以增减衣服应当更谨慎。而且,最好找中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

生活在南方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