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十篇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十篇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3:43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1

(一)课堂导入。老师向同学们说到:“去过动物园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知道这些动物是如何过冬的吗?”、一个重庆的新闻――在重庆动物园里一些动物已经启动了过冬模式,以及用照片展示动物园里的大象、长颈鹿等动物来引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二)主要内容

1、气温。气温的变化。分别请同学回答一年之内和一天之内重庆温度的变化。

气温的测量标准。对于气温的具体数值仅凭感受是不能得出的,必须得借助相应的测量工具,如温度计、温度表等。引导出教材54页的阅读材料,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中运用到了哪些测量温度的工具。

最高、最低气温。在上述工具中有一个最高温度表和最低温度表,用他们来测量一个地区的实时温度。根据最高温度表得出一天之中的最高气温,根据最低温度表得出一天当中的最低气温。用天气预报向同学们展示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然后引导出一天当中的平均气温。

2、气温的变化。日、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在之前讲到的最高、最低气温的基础上,请同学回答日平均气温的计算,然后总结同学的回答,并仔细讲解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最后让同学举一反三,得出月、年平均气温的计算。

绘制温度折线统计图。列出一个重庆多年月气温的表格,让同学计算重庆的年平均气温。根据这个年平均气温得出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布在几月。用表格的形式来判断最高、最低气温不直观,这就引出了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气温的变化情况。老师课前准备好一张重庆多年月平均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并展示同学的绘图成果,让该同学讲解他的绘制思路。

3、气温的分布。根据展示不同地区的折线统计图,得出全世界温度的分布情况。然后请同学看图3.16等温线模式分布图,带领同学认识等温线的温度数值,并讲解等温线稀疏、密集情况与气温差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到分层设色地形图来认识世界气温的分布图,并展示不同气温地区动物的分布情况。最后,请同学们根据图3.16慨括出气温分布的规律,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以及同海拔高度不同纬度的气温的对比。

播放视频――全球气温变暖,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仔细研究教材56页的活动,根据图3.19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和图3.20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完成该活动的三道思考题。

请同学们以“关注气候,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一些了解和认识,通过一段话、一首诗、一幅漫画等形式来表达对学习气温后的感受和认识。

5、板书设置

二、主要优点与不足

(一)优点

1、注重课堂互动,步步引导问题答案的解决。不难看出,在这节课上,老师不断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同学们也很踊跃的举手回答,当同学们对某些问题回答困难时,老师会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给出正确答案。例如,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问到:“动物园里的动物为什么会启动过冬模式呢?”,同学们面面相觑,似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茫然,然后老师在ppt上展示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过冬模式并进行讲解,此时,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恍然大悟。

2、鼓励学生回答。当学生的回答有不足之处,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委婉的给予纠正。如当同学描述重庆冬季气温的时候用的是“寒冷”一词,很明显,当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的时候才称为寒冷,老师首先是鼓励这位同学的回答,然后再对于这点小小的不足给予详细的讲解,并联系生活――重庆没有大范围的降雪,让学生明白重庆的气温是相对温暖的。

3、教学方法多样。这节课老师用到了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在学习气温的分布的时候,老师用讲授法讲解了同海拔不同纬度气温的变化以及同纬度不同海拔气温的变化;用一个视频演示全球气温变暖的情况,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学习气温分布的时候,让学生动手练习,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展示成果;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说出材料中运用到哪些温度的测量工具。

4、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对学生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中,老师播放了一个全球气温变暖的视频,并指出全球气温变暖给世界带来的危害,让同学们重视这个话题,在生活中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二)不足

1、上课语速过快。前半节课的时候语速过快,特别是即将下课的时候,由于时间有限有点紧张,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时语速就十分快,初一的同学们难以接受这样的速度。

2、内容主线不清晰。这节内容主要是讲解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老师在对学生讲解的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过渡阶段,感觉内容十分混乱,也没有明确指出讲解的是什么内容。

3、重难点不突出。根据课标要求,归纳气温分布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知识,老师只是平铺直叙的给同学们讲解,并未向同学们指出这节课需掌握的重点,也没有指出学习难点。

4、板书过于混乱。虽然有ppt的展示,但是不应忽视板书的设计,这节课板书不工整,而且没有让同学看黑板,教师只自己在黑板上写,这样设计板书用处不大。

三、建议及启示

(一)建议

1、上课时,注意控制语速,注意停顿;2、讲解内容时,注意承上启下连接和过度,明确内容主线;3、重难点突出,明确给学生指出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4、规范板书设计,书写板书后,让同学看黑板并指出板书上的知识。

(二)启示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0-0062-02[Zw(n]

[作者简介]唐新凤(1973―),女,安徽宣城人,教育硕士,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初中和高中是中学教育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高中是初中的延续和深入。然而,高中不管是教材内容的深度、教学目标的要求,还是教学方法,都较初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加之初、高中学生在身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育衔接问题由此出现。做好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

一、对比分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选择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基点

对比分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初中地理课标》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地理课标》),初、高中地理课程都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课标》在“认知目标”要求上增加了更高层次的“地理原理应用”,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高中地理课标》提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高中地理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课前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认识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必要性,在教学的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衔接。结合气候的教学,我们确立衔接基点如下:

1.知识体系:了解世界气温、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能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其成因。

2.学科思想和方法:实验探究法、计算机模拟法、地图法、统计图表法、成因分析法。

3.其他:良好学习心理的调适、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从《初中地理课标》可以看出,气候教学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主要目标是基础知识介绍,只要求学生能读懂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等。这样的学习只能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无法使初中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高中地理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用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其形成原因,进而构建知识网络,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有关气候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在最近发展区确立高中地理教学的起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即学生的基础水平,另一种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即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基础为依托。

气候的教学首先要把握初、高中地理的具体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及学习习惯,要对学生现有的有关气候方面的基础做客观评判,确定学生的现有水平,并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与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选择并确定教学衔接的起点。这是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关键环节。

从《初中地理课标》可以看出,初中地理中只是对气温、降水及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行了常识性介绍,要求学生会阅读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并归纳它们的特点,能绘制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能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等;高中地理则要求以三圈环流理论来解释、运用、拓展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气候一节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搭建知识“脚手架”式的衔接:(1)让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其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地球上的五带,引导学生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气温分布特点做成因分析;(2)让学生阅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归纳其特点,并过渡到用气压带、风带解释其形成原因;(3)让学生绘制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并过渡到用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等原理解释其成因;(4)让学生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气候类型的分布,并过渡到用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等原理解释其分布的成因;(5)让学生回忆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引导学生用初、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成因;(6)通过某一案例,引导学生用初、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的思考

(一)教师要树立衔接教学的意识

衔接教学意识是指地理教师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视角和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层次性出发,整体把握地理教学全过程的观点和思想的总称。地理教师衔接教学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能否顺利实施。推动地理教师衔接教学意识形成的先导性力量是理论的引领,也就是通过地理课程专家的讲座从理论上引领地理教师的衔接教学意识。地理教师通过理论引领所形成的衔接教学意识在教学场域和教学实践中逐渐转化为有意义的经验,从而使他们用已经掌握的衔接教学理论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生积极的互动,最终确立起衔接教学意识。

(二)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地理课标和教材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3

摘要:因人而异并因材施教,应当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出发点。而初中阶段的教育都应当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下面主要分析当前初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分层次”教学;实施策略

一、“分层次”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分层次”教学指的是在一般化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班级内学生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还应当充分认识和界定每一个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与不同。在教学的开展实施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在内容目标、教学过程、习题练习以及教学评价中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

教师要对学生个体的差别进行了解和认同,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强调教学面向的群体是学生的全体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者某几类个体,从而实现“人人都发展,个个可成才”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地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内容目标分层

课程标准针对教材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应当实现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效果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标注和说明。分层次教学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在国家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面向的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层次梳理和设计,在课堂开始之前的教师备课环节就应当明确学生按照层次所要达到的上、中、下三类学习目标是什么。以“气温变化与分布”章节的教学为例,笔者的分层次教学目标是这样定位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笔者的要求是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规律以及气温在纬度上的分布规律;对于有一定基础和学习思考能力的学生,目硕ㄎ皇窃谡莆栈本知识的基础上,知道气温的海陆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对于学习基础好、探究思考能力强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除了要掌握前两类层次学生能够掌握的,还要能够对“气温曲线图”进行较为准确的判读和绘制。

(二)教学过程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实施导入法教学,如“在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气压的分布图,谁能告诉我,气压是如何呈现的?”先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他们能够答出“气压分布图”。然后进行气温的变化及分布一节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将“一天之内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和日较差(当日的最高气温与当日的最低气温的差)问题留给基础较差层级的学生,将温差的计算留给中等层次的学生,比如,年较差的计算(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之差)、年均温(各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和再除以12所得的结果)。在进行了一定知识的教学后,拿出等温线进行教学,问题为: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等吗?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低温中心还是高温中心?等温线的稀密与气温差别有什么关系?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有什么特点?将这样的问题留给基础最好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回答,让另外两个层级的学生进行听和看,逐步了解。

(三)习题练习分层

在习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实现分层次练习,根据最初制订的分层目标,让学生在自己所处层次的学习上都能熟练和提升。比如,让低层次的学生练习这样的题目:北半球陆地()月,月均温最高;()月,月均温最低;南半球海洋()月,月均温最高;()月,月均温最低。列出某地1~12月的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计算年较差等。让中等层次的学生练习这样的习题:在相同的纬度地区,()陆地、()海洋气温高,

()陆地、()海洋气温低(括号内容填季节)。让高层次的学生进行这样的习题练习:已知某半球同纬度a、B两点,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以及让学生思考:“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一诗句所蕴含的关于地理的道理等。

(四)教学评价分层

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应当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在每一次作业的评改过程中,学生的作业应当按照较差、中等、较好三个层级进行上交,而不是全班学生都交或者可以按学号、按座位等交,教师每一次基于作业的修改应该立足于同一层级的评改上,并在评价之外提出不同的要求。笔者通常采用小组评改作业的“较差互评”方式,即在一个小组中有较差、中等、较好三个层级的学生,让较差的改中等的,中等的改较好的,较好的改较差的,而且要求不仅要评改还要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较好的学生就能给予较差的学生知识的讲解和帮助,教师可以临时加入某一个小组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探讨和评改情况。特别是对于上文提到的诗句反映什么样的地理原理,如果学生的答案是相同的,较差学生会得到a,中等学生能够得到B,而较好层次的学生则只能得到C的评价。

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目前尚处于一个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分层要重内容而不重形式,从目标设置到教学过程再到习题练习最后到教师评价都应当贯彻“分层次”的理念和标准。

参考文献: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4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基本知识技能、自我学习能力、基本素质等放到首要地位,这对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此,本文简单阐述新课改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问题。

一、依据课标设计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从地理课堂教学发展潮流、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去全面认识与贯彻此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实践,培养他们的竞争、合作和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一课、每一个单元的基本结构,教师首先要明确各个模块中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如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时,这样设计探究题:(1)日平均气温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呢?(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几点?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几点?如何计算气温的日较差?(3)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如何计算气温的年较差?通过这样的设计、讲解,使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切人点,对知识进行横向联系.从而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与学习过程应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合作的过程,其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别出心裁地针对现实生活的地理现象,设计新颖的教学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创设丰富有趣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2.构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理解、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与舞台。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拟定题目,依据活动流程展开课堂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如在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时,先设计自主学习题目:(1)气温是指一;(2)气温观测:气温观测的仪器主要有一、一、一;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一,读做摄氏度;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一次,一般是在一时一时____时一时观测。(3)-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气温的日变化是以一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是以一为周期的气温变化。(4)通常用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5)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一时,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时。(6)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几月、最低气温出现在几月。从辩论中获取知识,学生心情就会比较舒畅。当然,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尺度,多给学生提供选择、设计和表达独特思想感情的机会,以达到学生自我评价的目的。另外,学习内容的设计要有科学性,不能机械地复述教材的知识,学生事先也要准备好学习素材,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展示,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就会使一节课能在愉悦的情境下开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形成开放的学习氛围

学习方式的开放,就是课堂向学生的开放、师生平等的交流与研讨,共同建构开放的平等的教学模式。如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依次设计目标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练习几个部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学生的作业方面,可以编制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把知识向课外延伸,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分析地理现象。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5

【关键词】读图析图用图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5(a)-0066-01

地理与其他学科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不同的是,除了文字系统以外,还有较多的被称为地理学第二语言的图像,各种地图、景观图、描绘图、示意图、结构图、统计图等,它们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与课本文字部分密切配合,有的“以图释文”,有的“以图代文”,成为地理知识的载体,在地理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覆盖面,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是高考、中考命题理想的切入点,更是地理考试命题永恒不变的主题。尤其在空间概念的形式、空间规律的掌握、空间因果关系分析上,地理图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理学习中要加强地图的教与学,研究读图方法和解题技巧,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达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激发学习地图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种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适时提出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地图有关信息给予解决,从而对地图产生兴趣。如节假日到外地旅游,一般要阅读并利用当地的旅游地图,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到地图对我们生活的实用性,促使学生把地图学习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地理学习的兴趣。

阅读地图时一次不宜提出较多的读图目标,否则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读图效果,同时,过多的读图目标,加大读图难度,会挫伤学生读图的积极性。如果读图目标较多,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地图,逐次叠加综合。

2学会阅读地图的方法

首先要认清图名,图名代表着一幅图的主题和要点,先读图名有开门见山、排除干扰,直奔主题的意义。其次是熟悉图例(或坐标),图例是一幅图中地理事物的象征,阅读和熟记重要的图例,是轻松获知图中信息的基础。最后读正图,读正图时一般要根据地图本身揭示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①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这种方法适合阅读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地图,如气温分布图、人口分布示意图;②按地理事物的时间顺序读,适合于阅读表达地理事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地图,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人口增长图等;如阅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可按照:等温线图--读出气温约度--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等来进行。

(1)明确该图为等温线分布,确定图上的数据(气温值);

从“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中可读出,a、C地的气温为8℃,B地的气温约为8--12℃,e地的气温约为4--8℃。

(2)判断该地所处的位置

从全球范围看,地球上随气温无论是7月还是1月,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据此可以判断该图所示的区域位于北半球。

(3)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及某地所处的季节

在同纬度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得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等温线在大陆向低纬凸出,在海洋向高纬凸出;夏季则相反。据此可以判断,该图所示的区域处在夏季。等温线弯曲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全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7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4)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若等温线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大致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显著。

3学会综合分析,图文互动

地理教材的鲜明特点是地理知识图像化,地理图像形象生动且比较准确地传输大量的地理信息。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地图来表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地理变化过程可通过示意图一目了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将课本的文字系统与图象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地图构建空间概念、理解地理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原理,利用地图进行综合分析,做到图文互动,答疑解惑。

(1)以图转文:将图中的信息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或表格总结出来,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便于记忆。如《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教学中,可将图转化为:海水的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以文转图:将课文中的文字信息变为图表形式。又如寒暖流对海水温度的影响可转化为两幅图: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地图和文字有机结合,既发挥地图直观形象、内涵丰富、表现力突出的特点,又发挥文字表达扼要明了、言简意赅的优势,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认识。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6

例题读图,回答问题。

(1)图1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什么?

(2)据图2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1、图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第(1)题,常见的地形类型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等。根据图一高度表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四周高、中间低,地形类型为盆地。

第(2)题,此题考查区域气候特征的差异,比较两地的气候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对比Q城和B城的气候统计图可知两地的气候特点差异。B城的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和下垫面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两地纬度相当,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第(3)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盆地。(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

点拨特征描述类题目要求同学们对常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科学的表述,如描述某国的地理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城市分布特点等。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高考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充分利用材料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完整的描述。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最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常见的特征描述类的答题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1.地理位置特征

(1)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纬度带;

(2)海陆位置;

(3)大洲位置;

(4)国界位置或邻国;

(5)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6)其他位置:经济和军事位置、板块位置。

2.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以……为主(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2)地势……高……低――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

(3)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4)海岸线的曲直;

(5)主要地形区的走向。

3.气候特征

(1)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2)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3)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4.河流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年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

(2)河流水系特征:流向与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态、河网形态及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落差或峡谷分布。

5.分布特点类

(1)(人口、城市、旅游景点等)分布不均;

(2)(人口、城市、旅游景点等)……多……少(比如东多西少);

(3)(人口、城市、旅游景点等)沿……分布(面状分布:平原;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分布;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4)典型分布区:如分布最多的地方是……分布最少的地方是……

[练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参考答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7

【关键词】钢桁架;超长轻薄;温度场;实测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新建福厦铁路厦门北站是国家“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沿海快速铁路通道上的一个重要客站,也是东南沿海最大的交通枢纽。站房总面积为162409m2,建筑高度为53m。

屋盖采用钢结构,其中ZHJ2为钢管桁架,跨度为132m,中心宽1m,高约23m,具有超长、轻薄等特点,是整个屋盖体系中最关键的主桁架,如图1所示。夏季日照温差、冬夏季节温差以及正反面形成的迎背光温差都会对ZHJ2的结构受力及变形产生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实测ZHJ2的温度场对于研究和分析温度作用对超长轻薄桁架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正在施工的ZHJ2

2温度场概念与分类

温度场是指在任一瞬时,所有各点的温度值的总体。建筑结构置于自然环境中,其内外表面处不断地以辐射、对流和传导等方式与周围空气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形成建筑结构复杂的温度分布。按自然环境变化的不同,影响建筑结构温度场的温度作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年温差温度作用、骤然温差温度作用、日照温差温度作用。

3日照温度场测定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大型钢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年温差的影响,较少工程考虑了日照温差影响。关于温度作用的取值,我国规范尚未有明确规定,现场实测是一种获得结构实际温度场的最好方法之一。

(1)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法

温度测量采用mZX-212型表面智能数码弦式应变计,测点在桁架正反面对称布置,图2、图3为ZHJ2所有测点布置图,其中测点3,4,5,6,11,12,13,14,17,18为温度测量点。

a)ZHJ2正面(迎光面)测点布置图b)ZHJ2反面(背光面)测点布置图

图2ZHJ2测点布置图

测量时间从ZHJ2整体提升开始到ZHJ2两边屋面(屋面一、屋面三)钢结构施工完成结束(2009.9.28至2010.1.10)。日照温度场的实测主要选取夏季具有代表性的天气进行2-3次全天实测,记录ZHJ2各测点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全天最大温差。同时,每天测量各个测点处的温度,得到温度场的季节性变化。

(2)日照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

选取最具代表性晴朗天气并且太阳照射强烈的日期(2009.10.08,当天最高气温37.6℃),从早上6点至晚上10点测量各测点的温度,测量结果与合拢温度(22℃)对比如图3所示。

图3夏季日照下测点逐时温度同合拢温度的比较

由图3可知日照能迅速引起桁架温度场的变化,各测点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从早上8点开始温度升高的非常明显,并且在下午13点与14点左右达到最高温度,晚上20点以后基本不再变化;测点最高温度为52.1℃,比当天最高气温高13.5℃,比合拢温度高30.1℃

(2)相同位置处迎光面与背光面温度对比

为研究迎光面和背光面温度差异,选取牛腿测点3、4,跨中测点11、12,以及距离支座1/5跨度的下弦杆测点17、18进行对比,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迎背光面测点温差,从早晨7点开始产生,至上午10点左右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下午16点左右开始减小并逐渐趋于零;跨中处迎背光温差明显,最大温差达到11.3℃,1/5处温差较为明显,最大温差为10.6℃,牛腿处温差较小,最大温差为4.2℃,其主要原因是牛腿处搭设的架子遮挡了部分的太阳照射。

a)牛腿测点b)跨中测点

c)1/5处测点

图4迎背光测点温度对比

(3)相同照射面跨中与牛腿温度对比

图5为相同照射面跨中位置与牛腿位置温度变化,由图可知:迎光面跨中温度明显高于牛腿温度,最大温差达到10.4℃,其主要原因是牛腿处搭设的架子遮挡了部分的太阳照射;背光面跨中温度只是略高于牛腿温度。

a)迎光面跨中温度与牛腿温度对比b)背光面跨中温度与牛腿温度对比

图5跨中温度与牛腿温度对比

(4)相同照射面上弦杆与下弦杆温度对比

图6为相同照射面上弦杆与下弦杆温度对比,由图可知,桁架相同照射面上、下弦杆温度基本相同。

a)迎光面上、下弦杆温度对比b)背光面上、下弦杆温度对比

图6上弦杆与下弦杆温度对比

综上所述,日照引起的桁架温度场变化非常明显,日照温度作用不容忽视,钢结构温度明显高于当时大气温度,同合拢温度的最大温差为30.1℃;ZHJ2的结构形式造成日照情况下迎背光温差明显,相同位置迎背光温差最大为11.3℃;迎光面跨中温度明显高于牛腿温度,最大温差达到10.4℃,背光面跨中温度略高于牛腿温度;相同照射面上、下弦杆温度基本相同。

根据测点实测温度结果,建立ZHJ2日照温度场时,将迎光面温度分成三个区,背光面整个作为一个温度区,其中迎光面温度区包括跨中温度区和两边牛腿温度区。为方便分析,并结合ZHJ2结构特点,各区温度选取本区内测点实测温度最高值作为其代表值,且单根杆件温度一致。

4年温差测定

厦门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二月份。为了解冬季厦门北站ZHJ2的温度场分布情况,选取冬季阴且冷的一天来进行温度场实测。由于现场条件的制约,时间上等不到最冷的二月份,因此在1月3日对ZHJ2进行温度场实测,其中测点4、14、18因施工原因破坏。将其余各测点运行正常,测量结果如图7。

图7ZHJ2冬季温度场实测

由图可知,各测点温度基本相同,且变化较平缓且有规律,从10点开始有所升高,下午3点开始即开始下降,最高温度为12.6℃,最低温度为7.6℃;冬季影响ZHJ2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温度以及当时的天气状况,跟测点的位置等无明显关系。

年温差的大小以及变化趋势跟当地地理位置和气候关系相关,结构在确定年温差大小时应主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历史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厦门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历史最高气温为38.5℃,历史最低气温为1.5℃。夏季由于太阳辐射等原因,钢结构的温度远高于当时气温,冬季钢结构温度与大气温度相差无几,一般取最低大气温度。因此,本工程中ZHJ2年温差取杆件夏季实测最高温度与冬季历史最低大气温度之差。

5结论

本文介绍了厦门北站超长轻薄桁架ZHJ2的日照温度场和年温差的实测方法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1)日照引起的桁架温度场变化非常明显,钢结构温度明显高于当时大气温度,日照温度作用不容忽视,且迎背光温差明显;日照温度场分区考虑,各区温度选取本区内测点实测温度最高值作为其代表值,且单根杆件温度一致。

(2)冬季各测点的温度基本相同,且变化较平缓,与当时大气温度基本一致;年温差取杆件夏季实测最高温度与冬季历史最低大气温度之差。

参考文献:

[1]项海帆.高等桥梁结构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8

【关键词】区域地理;季风;季风区;季风气候区

根据学科教学安排,地理学科在高二阶段安排复习中国的区域地理,让初中知识得以再现。此“再现”非彼“再现”,此“再现”不同于初中,而是高于初中,他们基本养成对区域的认知、综合思维和实践运用等方面的素养。从历届高考看区域地理,其相关知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影材料,区域为文综试题(不仅是地理学科,历史学科也有涉及)搭建了舞台,区域可有机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说明》也把地理高考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本文就以中国地理的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其实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较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此该篇文章就中国的“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做一简要的对比分析。

读图是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读图能力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能力。在复习《中国的气候》时,我们肯定要用到中国的气候资料图,还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二是中国的气候类型。而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差异,这是在教学讲解过程中容易遗漏的知识点。粗略一看没有区别,仔细钻研区别很大,因此我们授课时应注意“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免“图示差毫厘,知识离千里”!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学习。

一、季风

就中国的“季风区与季风气候区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我们还得从基本概念入手。季风,就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所谓显著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一月与七月(或者冬季和夏季)盛行风向的变移至少有120°,这种随季节而改变的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影响我国的季风成因有以下两种:

一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冬夏季节海陆的气温变化十分显著,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亚洲大陆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盘踞,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就成为亚洲东部的冬季风。由于各地处于高气压的部位不同,各地冬季风方向并不完全相同,由北而南依次为西北风和东北风,这就是冬季影响我国的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如图1)。夏季,大陆上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高,气压比海洋低,切断了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高压中心仅保留在海洋上,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我国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即亚洲东部的夏季风,这就是夏季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如图2)。由于此时气压梯度力比冬季小,所以夏季风比冬季风弱。

二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加强了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势力,气压梯度由南向北,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成为影响我国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西南季风(如图2所示)。

二、季风区

我国的季风区,就是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夏季,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来自较低纬度太平洋和印度洋,高温湿润。受其影响显著的地区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利于夏季风深入。大致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南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称为季风区,这一线以西北的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不明显,称为非季风区(如图3)。

三、季风气候区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9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涉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概念过于抽象,书本表述过于简单,使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将其与社会、科技的发展联系起来,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较差。实际上,在高中进行生物多样性概念学习时,完全可以引用书上的内容引申开去,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考虑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中逻辑的正确性,进行深入思考。

以下介绍一种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的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在介绍清楚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分布模式的不同。从赤道到两极,生物多样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沿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生物多样性亦呈下降趋势。沿海水深度,光线减弱,温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同样下降。由此可见,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应该与温度正相关。

媒体关于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报道,主流媒体认为,人为地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得出物种将在全球气温上升的大背景下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将呈迅速下降趋势。

矛盾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分布模式是与温度正相关,为何全球气候变暖反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二、分析以上结论的逻辑关系

人类工业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二氧化碳不阻挡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吸收红外线,地面热辐射无法逃逸外太空,大气温度逐年增加冰川融化,不能再反射太阳光两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底部永久冻土层融化,大量比二氧化碳级别更高的温室气体甲烷被释放出来地球加速升温,一发不可收拾过度炎热的气候摧毁岌岌可危的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三、请学生分析上述逻辑链条的漏洞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目前的地球大气温度在地质史上处于什么状态?(2)全球气候是否在持续变暖?(3)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吗?(4)生物多样性与气候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对有关上述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加以了解。

距人类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于200万年前开始,截至目前,第四纪大冰期中至少有6个冰期,依次上溯分别为:玉木、里斯、民德、贡兹、多瑙、比贝等。目前,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出第四纪大冰期,甚至极有可能尚未走出玉木冰期,目前不过处于玉木冰期所属的最近一次亚冰期和下一次亚冰期之间的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短暂亚冰期内。

气候变暖的权威数据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其第一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称:由于自175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已明显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而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农业。气候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雪和冰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得到的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在大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观测到气候的多种长期变化,包括北极的温度和冰、大范围的降水量、海水盐度、风场以及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在内的极端天气方面的变化。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前的“气候门”事件(涉嫌操纵气候数据)影响了该报告的可信度。

大气二氧化碳与气温变化的因果关系学术界并未形成定论。究竟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温升高,还是太阳辐射增强导致气温上升,从而加大了海洋、冻土层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此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争论。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前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自1850年以来,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其总排放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那时到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从每年约20亿吨增长至约350亿吨,这意味着地球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另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增强和气候自身活动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观点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温度上升的影响会加快丧失速度。主要的原因有: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丧失;物种向更高纬度和海拔迁移;生物物候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正造成生态紊乱;动物繁殖受影响;病虫害增强。但反对的声音也存在,即生物多样性在气候转暖时可能有所增加。证据主要有地质史上的泥盆纪、侏罗纪、新生代等温暖期都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极大丰富;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以及气候变暖有利于那些生长迅速的树木,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扮演了一个肥料的角色而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效率,尚是一个未解之谜;较高的温度可能加速产生新物种的进化速度。

四、师生辩证分析、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应该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认识。在生物教学中处理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时应持的态度:重视现状,“不能无忧,不必过虑”,而不必过虑的前提是不能无忧。特别是在很多现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自然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等做法,仍为明智之举。为了人类的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

同时应告知学生,目前人类对自然界,尤其是生态系统中基本问题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在很多问题未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要学会筛选合理的信息,对任何问题都要关注其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10

关键词:主体参与式教学;初中地理课堂;分组教学

主体参与式教学是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为出发点,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主体参与式教学以学生在教学与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都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媒体导入、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评价反思五个环节。媒体导入即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以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学习,通过导学案的编制,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学课本,完成主要问题;师生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对自学的情况进行反馈,并由教师小结归纳;课堂小结,可以分为教师总结、学生总结、师生总结三种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评价反思,师生在课后对本节课的参与程度进行自评和互评。本教学设计以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气温的分布》(第二课时)为例,深入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主体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气温的分布特点,气温的分布主要受到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的影响。本部分教材主要分为四大部分,首先是等温线的定义及特性,给出了等温线的模式图,便于学生理解;第二是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说明了气温的分布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第三是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C,学生应掌握由此引出的计算题。第四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对比,1月份图中海洋温度高于陆地,7月份图中海洋温度低于陆地。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也迅速发展。七年级学生对于气温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也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便于理解,但是对于气温的分布,由于学生缺乏对全球的认识,难以理解相关内容,只有想办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此节采用主体参与式教学的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等温线的特点,学会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2.初步学会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了解气温垂直递减率,并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等温线模式图”,了解等温线的特征及判读方法。

2.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乞力马扎罗山风景图”,掌握气温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的品质。

2.能够以世界的视角观察事物的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2.难点: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五、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精导互动法。

六、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多媒体图片及动画,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方法完成学习内容。

七、教学过程

【媒体导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来看一下课件中展示的照片,第一张照片是前天我校召开的国学诵读大会的照片,大家观察一下同学和老师的衣着,第二张照片是前几天三亚市第九小学的照片,大家再观察一下同学们的衣着,那么通过这个强烈的对比,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的第二节气温的分布,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这个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55到57页,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下来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自学课本,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和老师讨论,十分钟以后我们将进行一个抢答环节,由各组长计分,每道题两分。

生:自学课本,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

【师生互动】

板书:第二节气温的分布

(一)等温线的定义及判读

师:自学时间到,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的第二环节,抢答环节。课件展示题目。

a组:读课本55页图3.16“等温线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回忆等高线的定义,试描述等温线的定义?同一条等温线上的气温是否相等?

2.等温线的疏密和气温的差异有什么关系?图中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度?

3.图中a点的温度范围是多少?B点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教师总结:等温线是将等温线图中气温相等的点连接成线;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板书:(二)气温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