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8:13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1

国际经济法是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该课程的地位尤为突出。分析和研究该学科的特点,进而探讨适应其特点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国际经济法具有以下特点:(1)学科交叉性。国际经济法是随着近现代国际经济交往日趋密切而逐步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各国国内涉外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并涉及经济学相关知识的边缘性法学学科。(2)内容庞杂性。由于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体系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等;其范围涵盖调整私人国际经济交往的民商法规范、国家政府管理对外经济交往的法律规范、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规范等。(3)经济活动跨国性。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由于从事跨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经济关系。因此,国际经济法中的国际一词具有“跨越国境”的含义。(4)政策倾向性。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国际经济条约、国际商业惯例、联合国相关规范性决议和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法等。其中国际经济条约是各国经济利益协调的国家意志体现,受各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各国国内的涉外经济法往往直接是政策性制度的体现与反映。(5)发展变化快。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快,各种国际经济利益集团势力此消彼长,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各种经济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较之民商法、刑法、诉讼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变化要快得多。(6)既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国际经济法中众多的国际商业惯例是在长期大量的商贸活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大量的国际经济条约是应各国经济交往的需求而缔结的,庞大的涉外经济法体系是各国在管理涉外经济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然而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或者工作中不容易碰到,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环境,很难形成感性认识。

二、国际经济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受上述特点的影响和制约,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活动应当符合下述基本要求:(1)把握国际经济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由于国际经济法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善于把握国际经济法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够对国际经济法在各个法律部门中的地位有明确的了解。(2)把握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框架。国际经济法内容庞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帮助学生把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框架,即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以及内部各分支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国际经济法。(3)培养全球化视野与思维方式。国际经济法具有跨国性的特点,这个特点要求学生在运用国际经济法知识分析和研究国际经济事件时,不能局仅限于国内情境,应从全球化角度,洞察各国乃至世界总体经济的基本势态,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4)关注相关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国际经济法具有很强的政策倾向性,易受各国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因此,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交往时,一定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特别是主要经贸关系对象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5)关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总体运行趋势。国际经济法较之传统的法律部门发展变化要快得多,因此,要密切关注和认真分析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总体运行趋体,探索其发展规律。(6)注重案例教学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国际经济法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必须注重案例教学。然而,由于这些实践活动往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易为他们所感受。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善于精选案例,还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要素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的运用

为探讨适应国际经济法特点和符合国际经济法基本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文章首先对目前我国在国际经济法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探讨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最后就笔者自己在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国际经济法主要教学方法简析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按教学活动领域划分,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理论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还可按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细分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和介绍该学科发展动态。前者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保证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后者包括国际、国内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最新动态及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追踪学科的发展方向。(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是近年国际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特别强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该教学方法包括专题讨论、演讲和辩论等多种方式。

2.实践教学方法。该类教学方法还可分为:(1)社会实践。这是一种学生亲临真实社会环境的教学活动,如到法院进行审判观摩,或到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法律实习等。在进行审判观摩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观摩,活动结束后,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在让学生进行教学实习时,要注意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提出基本的要求教学,并保持与学生实践单位的联系与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予以引导、辅导,或对实习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2)模拟实践。这是一种在模拟法律行为实验室(如模拟法庭、模拟非诉讼法律行为实验室和学生法律服务实验室等)开展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如社会实践活动真实,但学生通过扮演和体验角色,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各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均比较成熟和模式化,所以本文重点探讨理论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国际经济法主要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当根据国际经济法的特点、基本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对象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在阐述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和介绍该学科发展动态时,应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国际经济法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内容庞杂性的特点,学生初次接触时很难把握,需要老师予以引导。老师可以通过对国际经济法与其他相关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内部各分支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该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来讲解,让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由于基本理论较为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善于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特别是最新和最典型的案例,以诠释相关理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2)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及其他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图表等有机结合,立体化地、生动地将相关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现出来,能抓住学生注意力,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把艰涩的理论变成易学、易懂、形象、实用的法律常识。(3)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以教师为中心是指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并不是由教师一个人从头至尾“包场”,而应适当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例如,可以通过提问、即兴讨论,甚至引发争论等方式来启发和调动学生。在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应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一定要确保学生的中心地位,即整个活动要由学生来组织和参与,并且要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教师仅起到引导作用,即确定主题,提出基本的教学要求,并在最后进行总体评价。以下就以学生为中心的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专题讨论。专题讨论不同于即兴讨论,前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来组织和参与,教师仅作引导;后者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临时穿插于教师讲授课程过程中的短时间小规模的课堂讨论。采用专题讨论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内容选择。讨论的内容必须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讨论的内容应尽量接近生活,或与当前形势密切联系。其二,题目确定、讨论的题目要明确、简练、与授课内容有直接联系。其三,时机把握。专题讨论一般应是在教师讲授了某一教学内容的要点之后,为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或澄清某些事实而开展起来的,这样学生才清楚讨论要解决的问题。其四,人员安排。首先要确定活动的组织者。由组织活动的同学根据老师的基本要求组织安排整个活动,包括拟定活动程序、规则,确定主持人,分组并在各组中选出主要发言人,会场布置等。筹备过程中组织者要随时向老师汇报准备情况,老师要根据了解的情况作出指示或调整。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

2.专题演讲。这种方式是要让学生走上讲台,就事先确定的主题,综合运用各种技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是一种让学生全方位展示和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除了在内容和题目的选择上与专题讨论的要求基本相同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时机把握。一般应是在教师讲授了某一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之后进行,这时学生已对该教学单元的基本框架有一定程度了解,能够综合运用该教学单元各方面的知识探讨该问题,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其二,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一般要有2~3周的准备时间。其三,人员安排。除了要确定组织者、主持人、分组并从各组中挑选演讲者外,还要选出评委和点评嘉宾、统分员和计时员。其四,演讲基本要求。每位选手演讲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必须制作ppt课件,演讲内容要完整,有自己独立的分析,要语句通顺、逻辑严谨、表达清楚。其五,要制定评分标准。其六,为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加强演讲者与观众的互动,还可在程序的设置上,要求每位选手演讲完毕后,其他小组的同学要向演讲者就演讲内容提出1~2个问题,演讲者必须作出回答。其七,选手演讲完毕后,请嘉宾逐一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其八,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现场录像,以帮助同学们事后进行分析和作为教学资料保存。

3.专题辩论。专题辩论具有很强的对抗性,不仅要求学生对所涉教学内容非常熟悉,能够融会贯通,还要求学生思维严谨、反应敏捷、表达清晰,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由于辩论分为正反两方,每方4人,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辩论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的展示和锻炼,是一种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组织辩论的基本要求在许多方面的与演讲相似,但要特别注意辩题的选择不仅要紧扣教学内容,还要密切联系国际经济活动的实践,并且还要具有可辩性(即不能明显有利或不利于某一方)。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些体会

笔者曾于2009年分别以“中俄灰色清关事件和中美轮胎特保案事件比较分析”和“超世界货币是不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为题,在贵州大学法学专业学生中组织过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前者所涉事件是当时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经济事件,是最新和最典型的现实案例,并且是在讲授完国际贸易法教学单元后组织的。选题紧扣教学内容,又紧密联系当时的重大国际经济事件,融合了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的各种教学方法,因此,通过演讲比赛,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当前重大经济事件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取得了良好效果;后者是在讲授完国际货币金融法教学单元后组织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对现存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产生质疑并引发激烈争论,特别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就是否需要建立超世界货币体系爆发了激烈的辩论。该辩论对国际货币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该问题的国际辩论绵延至今,没有任何一方明显占优,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辩性。为办好辩论赛,学生做了精心准备,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归纳、分析和研究,多次进行演练,甚至每一方内部又分为正反两方模拟辩论。在辩论中,双方唇枪舌剑,激情高昂,精彩纷呈。辩论全过程进行了录像并经过精心编辑后刻制成光碟,部分发给每位直接参与活动的学生留念,其余作为教学资料保存。这次辩论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表示通过本次辩论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今中国的新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解决中国当今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经济实践,也不为任何西方经济学理论所解释和预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同时,中国的实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大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方法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中国革命历史阶段,毛泽东同志正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创立了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并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贡献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和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等,从理论渊源来看,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特别是对《资本论》为核心的科学体系的承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源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论断。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民营经济发展、开办股票市场等,都是在这一理论突破之下发展起来的,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国特色则表明在中国搞经济建设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考虑中国的历史、人文、人口资源等要素,探索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在这方面,我们探索了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发挥作用的有效互补机制,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科学地定位和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等,这些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运作形式,都是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基础上的创造。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提供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土壤。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证明了中国经济的成功,这里面隐含的理论含义是丰富和深刻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验证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素材。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在经济建设方面,既抛弃了苏联及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完全集中计划经济的体制,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而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踏出了一条道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则的同时,推进渐进式改革,推动中国走上了一条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之路。总结这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马克思《资本论》出现的时代是18世纪中叶,与今天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有天壤之别。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建立了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历史趋势的理论体系。尽管涉及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但对社会主义到底应该怎样建设,《资本论》并没有明确提及。因此,依据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可供总结的丰富素材和理论创新的沃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排除利用人类一切的优秀成果。对各种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吸收或借鉴,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本意。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在吸收当时各种经济思想基础上加以发展并自成体系的。建立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我们也应该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人类思想精华,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态度。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引进并吸收了大量的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和思维观念。特别是对市场经济建设的认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实践,一些市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运行特点的研究、对人的行为心理假设等,西方经济学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多,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普遍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没有必要排斥和否认。中国在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中,也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二、从与西方经济学比较中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这里不是为了比较优劣,而是为了吸收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理论解释和渊源体系的完备性方面,对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数量分析方法的应用。西方经济学无论规范和实证之分,都注重数学演绎和计量分析。这与中国政治经济学更多地进行逻辑思辨所呈现的经济学语言表述和展示具有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的这种表述体系,不仅已成为国际上经济学研究的“惯例”,而且,这种规范的体系,本身也透着科学的严谨性和实证的考量,使经济学看起来更像一门“科学”。同时,运用事实和数据、运用数学模型方法的推导,本身也使经济学更加贴近经济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成为一门“经世济用”之学。此外,从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展现来看,即使不考虑分析方法的比较问题,仅从在国际上要发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声音角度,也需要加强应用国际通用的经济学研究和语言表述方法。

 

2.立论基点。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点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这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必须要清楚,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所坚持的立论基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的“只言片语”,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形成的整体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果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中的分散在各处的某一句或几句话中去找出处,引申自己的观点,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应用于中国的实际,显然是违背马克思的初衷的。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还仅仅是从原著出发是否能够解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现代经济学研究有文献综述和清晰的理论脉络要求,但不是要机械地引用100多年前著作中的某几句话或某些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成立的命题,而是要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继承并发展出能够映照和指导现实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因此,关键还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现实中加以具体化运用。

 

3.多流派的思想碰撞。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定义是,经济学是让人们理解经济如何运转并帮助社会达到它自己选择目标的学问。在此前提下,不同的理论目标将指向不同的路径和政策选择,从而产生众多的经济思想流派。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并在经济学理论大厦中占据一角。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也发展了多种观察经济问题的视角。但中国经济学研究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学研究思想体系的割裂。即存在两种并行而交融较少的经济学研究体系:一种是主要以西方经济学体系来开展研究,在实际中就是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的问题;另一种则是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摆脱从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寻章摘句的惯性,真正以历史的、辩证的、兼容的观点来发展和建构自身独有的理论体系。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1.推进现代化、国际公认语言的经济学论述体系。就是要用数学化、模型化和实证的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阐释。事实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不排除数学的运用,其中关于剩余价值、地租等的表述都有数学计算的影子。推进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现代表述,既要对马克思经典原著进行数学化解读、剖析和架构,更要以此为基础,通过从基本理论出发引申、推导新的理论,解释和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指导新发展。

 

2.建构新的理论分析范式。在重建马克思主义经济体系的努力中,有学者从社会化大生产中广泛存在的“分工”出发,建立“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分析范式等,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架构进行了演绎和创新;有学者立足于经济学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这一基本出发点,创建“人本经济学”研究体系;还有学者从生产力概念出发,建立研究生产力及其运动规律的生产力经济学分支学科等,都是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实践融合的探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的一部分。实际上,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思想中,都越来越关注人的需要。我国政治经济学认为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无疑是把人的需要放到重要位置。而西方经济学也强调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其基础也是个人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这方面的共同点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吸收融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基础和创新的方向。

 

3.瞄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中国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矛盾需要解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危机传导波及面广,货币超发的后遗症现已经波及每一个国家,全球性的通货紧缩问题已经来临。而中国发展正进入新旧动力转换的新阶段,如何处理全球经济紧缩的不利影响问题、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问题、人口和新城镇化、资源环境问题等等,为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其中许多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没有预测到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需要,也将推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真正走向国际化,获得与中国经济在世界上一致的地位。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3

(一)理论性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有很多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如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这些课程多数都是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或者方法等,对产品和要素的利益分配及交易进行研究。也正是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点,让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性教学,进而忽视了对实务课程的讲授。但在具体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交易中,仍有很多经济理论等是无法进行诠释的,需要在加强实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讨论。

(二)实践性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本身就属于实践操作课程,像国际结算、报关与商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等都是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的课程,因此需要学生真正的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对其进行明确的掌握;第二,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实践性问题。像外企员工的培训、国际结算工具的选择等等,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有深刻体会与了解的。

(三)国际性的特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国际性的特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针对国际进出口贸易问题而设定的专业,因此不论哪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到国际市场。为更好的适应其国际性的特点,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外语知识,可以无障碍的与国外业务员进行交流,从而完成贸易交易。不仅如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还要熟知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惯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交易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通过对交易国家的了解,更加高效的完成进出口贸易的交易。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缺少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际的进出口贸易也在迅速发生变化,对很多的政策方针都进行了调整,并且情况仍在不断的进行变化。但学校当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内容仍停留在某一个时期,甚至出现一些内容与现实不相符的现象。例如,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大国地位,也逐渐被凸显出来,而且由于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也在不断增多,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对这些内容都缺少体现。

(二)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

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主要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的实务情况关注较少。由于课堂与实践无法有效结合,也由于是很多教师个人教学方法等原因,导致很多教师在讲课时,只注重理论课程的讲解,对实务课程讲解的非常少,甚至一些教师都不会涉及实务课程的讲解,致使教师讲授的知识与真实国际贸易情况存在一定的出入。例如,教师在讲解国际付款的支付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多数都是将信用证作为讲课的主体,对其他的支付方式都是简单盖过。但在现实中,信用证结算的方式早已不再是主体,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是缺乏实际性的。

三、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具体方法措施

项目式教学法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某个教学项目,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这就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发现如果要想将项目式教学法有效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内容的把握:

(一)聘请优秀的实务教师

将项目式教学应用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之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实务教师。但如果想聘请到优秀的实务教师是不容易的,这主要是因为外贸公司的竞争普遍都非常激烈,很多企业和员工往往都会花很多精力投入其中,所以很难再有精力去学校上课。而且,由于上课过程中可能会透露一些商业机密,所以企业为自身利益着想也不愿意冒风险。为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转变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确保学校实务教师资源的充足,进而为实施项目式教学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二)加强教师的协调组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非常单一,项目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教师的表达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可以用简洁、浅显的语言将实务内容讲解出来,让学生快速、轻松理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协调组织能力要强。在进行实务教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企业单位以及外聘的教师等,实务教师要能够很好的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并且能够顾及到学生。在实务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企业、学生、教师的有机统一,因此需要教师要求极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配合情况

在进行实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进出口业务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与相关的企业、领导进行交流沟通,找到做事、做人的方法,而不是活在这些名人的光环之下。促使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最终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其自身知识的积累,提高其自身的实际能力。

四、总结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4

【正文】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3)06-0077-04

一、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国际政治经济学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兴起,“这次更多的是关心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完全是亚当·斯密当年的某个国家的经济进步。”[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这次兴起,克服了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离倾向,也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局限于一国之内的研究模式。这些研究见于理查德·库柏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学》(1968)、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政治: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苏珊·斯特兰奇的《相互忽视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1970)等著作中。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罗伯特·吉尔平是将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结合起来研究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凡是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都不能忽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也不例外,而且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上的普遍观点。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先生就是这样分析的。他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存在重商主义(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观点。他对其中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述,主要见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75)和《美国权力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81)中。

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观点做了综合评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被三条不可抗拒的规律所支配,“第一个规律,即不平衡规律,是对萨伊定律的一个否定。第二条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规律。……这是一条资本集中(或积累)规律。”“资本主义的第三条规律是利润率下降规律。”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只限于西欧,是一种封闭经济。然而1870-1914年,“资本主义已逐渐变成一种活跃的技术性的向全球扩展的开放系统。”在尼·布哈林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启发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家列宁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海外帝国主义扩张,已逃避了其三条基本运动规律的制约。……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的确在使世界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各个国家的实力发展不均衡最终将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国际政治动乱。”作者提出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与列宁的分歧,“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资本主义衰落的原因是经济性的;资本主义将由于经济因素而导致灭亡,因为无产阶级会不甘贫困而起来反抗。马克思进而还指出了这出戏的主角是社会各阶级。但是,列宁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换成了一种政治的批判,实际上的主角已经变成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竞争性的重商主义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由于布尔什维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理论尽管受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继承人的不断挑战,终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论。”[2]据此,吉尔平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观点。

在《美国权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认为,“动力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革理论。它强调了关于生产方式变化以及其对既定阶级冲突的影响朝向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当这些趋势不能被容纳时,社会政治体制便通过巨变而打破。战争与革命被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共同持有的——认为每一个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或等级制的体系。这种帝国或垄断的权力组织商业、货币和投资关系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3]

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观点的评述可以概括为:国际关系过程中,经济因素是国际关系的动力源泉,它决定政治发展;这种理论在马克思那里体现为,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阶级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实现;这种理论在列宁那里体现为,国际关系中的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斗争导致国际战争,这种战争又成为国内社会变革的导火索和推动力。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把国际关系看作一种“帝国主义的或者等级制的体系”。

显然,吉尔平侧重强调“战争与革命”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其对国际经济活动的政治框架的强调是一致的。他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并且侧重分析短期内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把帝国主义理论这一特殊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和主要的观点。吉尔平认为,“随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及其他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在发展着。”[4]不幸的是,吉尔平背离了自己的这句话。实际上,这种理解广泛存在于西文学者甚至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我们不禁要问,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特殊性和马克思观点的普遍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经济活动是国内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这种斗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斗争的导火索,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造成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然而,帝国主义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例,不可能有力地解释成为世界主流的和平与发展趋势。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二十世纪初国际垄断资本及其代表发达国家政府国际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这个时期的资本及其政治表现具有特殊性。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必须指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存在这个规律,而不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引起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的世界扩张,资本开始进行全球掠夺,这样就产生了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现象。当然,这并非排除了资本对帝国主义行为的责任,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但是却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制约和促进。在国际秩序相对稳定的时期,列宁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现象相对隐蔽和微弱,而且各发达国家政府会在斗争中学会如何保护共同利益,这就是不要在帝国主义行为中共同灭亡。因此就很难普遍发生列宁所谓的无产阶级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进行革命的现象。而且,战后的福利国家实践更是破坏了列宁的假设。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最具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现在所谓的“不要顽固不化”,所谓的“进行不受原始理论束缚的创新”,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了”等等观点,都是在否认回到马克思原始思想的必要性。与此相应,这些观点的鼓吹者们根本不屑于去寻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思想;根据这种忽视理论根源的作法,我们称这些鼓吹者为者。可悲之处正在于此,这些者们一方面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思想为何物,另一方面却在极力否认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始思想去考察的必要性。正如查尔斯·巴罗奈(Charlesa.Barone)指出的,“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并没有充分接触马克思的著作。”[5]无论是否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自己根本没有理解的东西极力否认对其进行理解的必要性,这种作法是荒唐的。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普遍意义的追寻迫使我们必须从马克思那里寻求起点。

吉尔平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少论述国际经济问题时,列举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观点。显然,吉尔平没有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成的《共产党宣言》,或者读过但忽略了其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所以才导致他仅仅把恩格斯对德国统一市场形成原因的分析作为他们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看法。即便吉尔平后来提到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将其与马克思的理论相比较时,也仅仅是指出马克思观点中阶级力量被列宁观点中国家力量代替的事实,并没有提到《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国际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从西欧发展到西欧以外世界的过渡阶段。历史时代这种过渡性质并没有阻碍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然而马克思兴趣的焦点限制了其对这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明显体现了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书中只是在论述资产阶级问题的时候略带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趋势。这是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最早和较为详细的论述,虽然他在《资本论》写作计划中提到了“国际经济”问题,但是由于他的兴趣焦点在工人阶级的地位以及为改变这种地位而进行的斗争方面,加之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他对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论述就只能成为一个未实现的计划。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此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8]这些观点与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一致的,前者只不过是后者一般观点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观点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观点,这里的观点应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观点。

今天看来,虽然不大可能出现考茨基所谓的超帝国主义,然而随着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之间协调意识的增强和协调能力的提高,避免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利用帝国主义战争进行的国内革命是可能的。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经济区域性经济政治合作组织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些组织内部也会出现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也许今后仍会出现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发生的国际经济争端以及由此而来的国际政治争端,但目前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趋势却是走着一条相反的路。

三、经济全球化中马克思观点的启发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大量关注和认可。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对此同样存在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三种观点,显然经济自由主义占上风。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领域中的政策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1991—1994年,在全球所发生的373个与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国家法律与规定变化中,有368个即占98.7%的变化朝着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9]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主宰的,国际经济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自由化是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发达国家的学者为本国政策辩护,这些经济理论通过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学习和传播在发展中国家扎根成长。

这里一个颇为严肃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学者和政府对崇尚经济自由化的本文主流经济学及其相应政策的盲目崇拜,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在墨西哥1995年、阿根廷2001年金融危机中已有前车之鉴。所以,根据本国利益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而不盲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马克思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包括:价值的创造、分配和转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价值的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在工人、企业家、资本家、地主等之间的分配过程;这种价值创造和分配都是在一种封闭经济中进行的。至于国际范围的价值创造和转移,马克思没有来得及研究,二十世纪的a.伊曼纽尔、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保罗·斯威齐和保罗·巴兰等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结论认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价值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的情况,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否认发展中国家也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得一定利益。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问题,马克思的观点不再赘述。二十世纪出现了一种“进化论马克思主义”,以拉克劳(e.laclau)、J.泰勒(JohnG.taylor)和p.雷(pierre-phlippeRay)等为代表,力图回复经典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化论为依据,认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应该说,这种分析的某些方面是符合马克思原始思想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认为,“马克思是最勇敢的预言家,他所预见的大部分事情得到证实,但是他肯定没有料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25年以后,资本主义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繁荣,他也不曾料到社会主义革命会在最不发达的国家获得成功。”[10]事实上,这些情况在今天看来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预言。尤其是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带给人们的思考,在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以前,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社会的出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通过加入wto而进一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举措,都体现了借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实际上,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否认经济自由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的观点,而是根据技术决定论肯定了这种观点。问题在于,马克思不认为这种状况是人类最完美的经济形式,而仅仅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但是经济自由主义却认为这种经济状况是人类的最完美的经济形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历史背景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第一,全球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生了有利于后者的价值转移。第三,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市场等途径可以接受并改造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为己所用,从而推进本国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提高效率的理论,只是侧重于国内一般分析。在国际经济理论方面,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把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经济活动中。二战以来,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证明了这些论断的正确性。

然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总量增加的促进作用,不能掩盖其对商品价值在国家之间转移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很容易推出西文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的原因。这些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其销售收入除了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力图压低发展中国家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而极力抬高本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以此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借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和转移。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是发达国家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利最大的话,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则使得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了长远利益,虽然也伴随着某种社会痛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时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政府还是对此抱有一定担心,他们担心跨国公司把本国的先进科技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失运河相对于这些国家的技术优势。(RobertGilpin,1975)同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内部,如何分配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的更多的价值,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权力结构的存在,价值分配有利于强者和富者,社会贫富悬殊日益严重,特权消费社会和广大贫困阶层并存,或者是政权当局不能有效推进现代化,或者是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

琼·罗宾逊(J.Robinson)说:“世界情况在开始好转以前肯定还要恶化下去。”[11]我们也可以说,世界情况在恶化下去的时候,就在酝酿着好转的动力。所以,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理解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必须抱着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

收稿日期:2003-10-11

【参考文献】

[1]刘同舜: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前言”,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p2.

[2][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46,p47,p48,p49,p51,p52.

[3]U.S.powerand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thepoliticaleconomy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RobertGilpin.[monograph],newYork:BasicBooks,[1975],p32,p33.

[4][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52.

[5]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p208.

[6][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版,p31,p31-32.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8页.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5

【正文】

一、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国际经济学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兴起,“这次更多的是关心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的,而不完全是亚当·斯密当年的某个国家的经济进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这次兴起,克服了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离倾向,也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局限于一国之内的模式。这些研究见于理查德·库柏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学》(1968)、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政治: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苏珊·斯特兰奇的《相互忽视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1970)等著作中。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罗伯特·吉尔平是将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结合起来研究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凡是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都不能忽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也不例外,而且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上的普遍观点。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先生就是这样的。他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存在重商主义(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观点。他对其中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述,主要见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75)和《美国权力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81)中。

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观点做了综合评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被三条不可抗拒的所支配,“第一个规律,即不平衡规律,是对萨伊定律的一个否定。第二条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规律。……这是一条资本集中(或积累)规律。”“资本主义的第三条规律是利润率下降规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只限于西欧,是一种封闭经济。然而1870-1914年,“资本主义已逐渐变成一种活跃的技术性的向全球扩展的开放系统。”在尼·布哈林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启发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家列宁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海外帝国主义扩张,已逃避了其三条基本运动规律的制约。……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的确在使世界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各个国家的实力发展不均衡最终将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国际政治动乱。”作者提出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与列宁的分歧,“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资本主义衰落的原因是经济性的;资本主义将由于经济因素而导致灭亡,因为无产阶级会不甘贫困而起来反抗。马克思进而还指出了这出戏的主角是各阶级。但是,列宁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换成了一种政治的批判,实际上的主角已经变成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竞争性的重商主义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由于布尔什维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理论尽管受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继承人的不断挑战,终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论。”据此,吉尔平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观点。

在《美国权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认为,“动力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革理论。它强调了关于生产方式变化以及其对既定阶级冲突的朝向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当这些趋势不能被容纳时,社会政治体制便通过巨变而打破。战争与革命被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共同持有的——认为每一个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或等级制的体系。这种帝国或垄断的权力组织商业、货币和投资关系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观点的评述可以概括为:国际关系过程中,经济因素是国际关系的动力源泉,它决定政治发展;这种理论在马克思那里体现为,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阶级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实现;这种理论在列宁那里体现为,国际关系中的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斗争导致国际战争,这种战争又成为国内社会变革的导火索和推动力。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把国际关系看作一种“帝国主义的或者等级制的体系”。

显然,吉尔平侧重强调“战争与革命”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其对国际经济活动的政治框架的强调是一致的。他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并且侧重分析短期内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把帝国主义理论这一特殊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和主要的观点。吉尔平认为,“随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及其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在发展着。”不幸的是,吉尔平背离了自己的这句话。实际上,这种理解广泛存在于西文学者甚至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我们不禁要问,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特殊性和马克思观点的普遍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经济活动是国内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这种斗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斗争的导火索,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造成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然而,帝国主义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例,不可能有力地解释成为世界主流的和平与发展趋势。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二十世纪初国际垄断资本及其代表发达国家政府国际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这个时期的资本及其政治表现具有特殊性。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必须指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存在这个规律,而不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引起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的世界扩张,资本开始进行全球掠夺,这样就产生了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现象。当然,这并非排除了资本对帝国主义行为的责任,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但是却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制约和促进。在国际秩序相对稳定的时期,列宁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现象相对隐蔽和微弱,而且各发达国家政府会在斗争中学会如何保护共同利益,这就是不要在帝国主义行为中共同灭亡。因此就很难普遍发生列宁所谓的无产阶级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进行革命的现象。而且,战后的福利国家实践更是破坏了列宁的假设。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最具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现在所谓的“不要顽固不化”,所谓的“进行不受原始理论束缚的创新”,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了”等等观点,都是在否认回到马克思原始思想的必要性。与此相应,这些观点的鼓吹者们根本不屑于去寻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思想;根据这种忽视理论根源的作法,我们称这些鼓吹者为者。可悲之处正在于此,这些者们一方面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思想为何物,另一方面却在极力否认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始思想去考察的必要性。正如查尔斯·巴罗奈(Charlesa.Barone)指出的,“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并没有充分接触马克思的著作。”无论是否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自己根本没有理解的东西极力否认对其进行理解的必要性,这种作法是荒唐的。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普遍意义的追寻迫使我们必须从马克思那里寻求起点。

吉尔平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少论述国际经济问题时,列举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观点。显然,吉尔平没有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成的《共产党宣言》,或者读过但忽略了其中与此相关的,所以才导致他仅仅把恩格斯对德国统一市场形成原因的分析作为他们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看法。即便吉尔平后来提到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将其与马克思的理论相比较时,也仅仅是指出马克思观点中阶级力量被列宁观点家力量代替的事实,并没有提到《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国际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从西欧发展到西欧以外世界的过渡阶段。历史时代这种过渡性质并没有阻碍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然而马克思兴趣的焦点限制了其对这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明显体现了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书中只是在论述资产阶级问题的时候略带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趋势。这是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最早和较为详细的论述,虽然他在《资本论》写作计划中提到了“国际经济”问题,但是由于他的兴趣焦点在工人阶级的地位以及为改变这种地位而进行的斗争方面,加之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他对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论述就只能成为一个未实现的计划。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此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些观点与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一致的,前者只不过是后者一般观点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观点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观点,这里的观点应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观点。

今天看来,虽然不大可能出现考茨基所谓的超帝国主义,然而随着发达国家以及家政府之间协调意识的增强和协调能力的提高,避免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利用帝国主义战争进行的国内革命是可能的。欧洲联盟(eU)、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经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些组织内部也会出现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也许今后仍会出现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发生的国际经济争端以及由此而来的国际政治争端,但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趋势却是走着一条相反的路。

三、经济全球化中马克思观点的启发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大量关注和认可。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对此同样存在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三种观点,显然经济自由主义占上风。这不仅体现在学术领域,而且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领域中的政策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1991—1994年,在全球所发生的373个与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国家与规定变化中,有368个即占98.7%的变化朝着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9]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主宰的,国际经济在贸易、投资和等方面的自由化是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发达国家的学者为本国政策辩护,这些经济通过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和传播在发展中国家扎根成长。

这里一个颇为严肃的是,发展中国家学者和政府对崇尚经济自由化的本文主流经济学及其相应政策的盲目崇拜,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在墨西哥1995年、阿根廷2001年金融危机中已有前车之鉴。所以,根据本国利益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而不盲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马克思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包括:价值的创造、分配和转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了价值的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在工人、家、资本家、地主等之间的分配过程;这种价值创造和分配都是在一种封闭经济中进行的。至于国际范围的价值创造和转移,马克思没有来得及研究,二十世纪的a.伊曼纽尔、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保罗·斯威齐和保罗·巴兰等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结论认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价值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的情况,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否认发展中国家也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得一定利益。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问题,马克思的观点不再赘述。二十世纪出现了一种“进化论马克思主义”,以拉克劳(e.laclau)、J.泰勒(JohnG.taylor)和p.雷(pierre-phlippeRay)等为代表,力图回复经典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进化论为依据,认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应该说,这种分析的某些方面是符合马克思原始思想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认为,“马克思是最勇敢的预言家,他所预见的大部分事情得到证实,但是他肯定没有料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25年以后,资本主义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繁荣,他也不曾料到社会主义革命会在最不发达的国家获得成功。”[10]事实上,这些情况在今天看来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预言。尤其是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带给人们的思考,在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以前,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社会的出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通过加入wto而进一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举措,都体现了借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实际上,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否认经济自由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的观点,而是根据技术决定论肯定了这种观点。问题在于,马克思不认为这种状况是人类最完美的经济形式,而仅仅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但是经济自由主义却认为这种经济状况是人类的最完美的经济形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历史背景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第一,全球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生了有利于后者的价值转移。第三,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市场等途径可以接受并改造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为己所用,从而推进本国化进程。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提高效率的理论,只是侧重于国内一般分析。在国际经济理论方面,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把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经济活动中。二战以来,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证明了这些论断的正确性。

然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总量增加的促进作用,不能掩盖其对商品价值在国家之间转移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很容易推出西文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的原因。这些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其销售收入除了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力图压低发展中国家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而极力抬高本国制成品的价格,以此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借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和转移。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是发达国家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利最大的话,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则使得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了长远利益,虽然也伴随着某种社会痛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时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政府还是对此抱有一定担心,他们担心跨国公司把本国的先进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失运河相对于这些国家的技术优势。(RobertGilpin,1975)同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内部,如何分配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的更多的价值,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权力结构的存在,价值分配有利于强者和富者,社会贫富悬殊日益严重,特权消费社会和广大贫困阶层并存,或者是政权当局不能有效推进现代化,或者是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

琼·罗宾逊(J.Robinson)说:“世界情况在开始好转以前肯定还要恶化下去。”[11]我们也可以说,世界情况在恶化下去的时候,就在酝酿着好转的动力。所以,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理解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必须抱着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

【】

刘同舜: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前言”,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1版,p2.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46,p47,p48,p49,p51,p52.

U.S.powerand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thepoliticaleconomy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RobertGilpin.[monograph],newYork:BasicBooks,[1975],p32,p33.

[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52.

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p20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版,p31,p31-3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8页.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6

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建设思路等建设举措与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案。

关键词:部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广西财经学院开设时间最早的一批专科与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多年的建设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构建了运行机制灵活高效、教学科研资源配置合理的制度保证体系、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及较具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框架,形成了清晰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思路;而且形成了一支研究方向明确、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在区内外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良好学术声誉的的师资队伍。2008年11月,广西财经学院申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专业被教育部等部门正式认定为高等院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一、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确立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1.指导思想。为了将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成为在广西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品牌专业,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和《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等文件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地适应我国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面临的新环境、新要求和新挑战,在广西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该专业积极应对国际化商务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和变化的社会现实需要,以宽口径、厚基础、分阶段、强能力、重实效为专业建设的基本准则,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力争探索出一条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的专业建设与实践道路。

2.建设原则。经过反复研讨和调查,国际经济与贸易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确定了五条基本建设原则:一是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目标,以适应区域经济合作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力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方向)在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二是将部级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契机,力争培育出一支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教学和科研创新队伍;四是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为申报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奠定坚实基础;五是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取得的相关成果将对国内相关院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二)明确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与任务

1.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广西财经学院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具体定位、现有的资源条件和未来的拓展潜力,国际经济与贸易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被定位为:在进一步整合广西财经学院专业建设资源的基础上,通过3~5年的建设与实践,力争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打造成为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获批的研究项目和取得的建设成果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服务;将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务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国际化商务人才。

2.特色专业建设的任务。实现部级特色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的突破点是:一是师资队伍实力较强,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硕士11人),力争新晋升教授2~3人,引进或培养博士3~5人;二是现已完成相关科研课题1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公开1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50余篇),力争使部分研究成果进入地方党政和行业决策层;三是公开出版学术专著5部,出版有影响的特色教材6部,争取在本学科权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8篇,在本学科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四是建立和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东盟经济信息中心”,创建有特色的校内外学生创业园5个,建立有效的特色专业建设网站;五是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专业建设带动其他专业建设与发展,力争“应用经济学”成为自治区优秀特色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六是力争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试验区”,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部级特色专业阶段性建设成效

1.为促进广西财经学院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特色专业在同类专业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现已成功举办两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讨会,通过研讨深刻剖析了现有区域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2.特色专业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启动以来,已正式出版《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东南亚市场营销》《国际结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教程》《东南亚经济技术合作》《东南亚市场调研与预测》《东南亚政治与文化》和《国际贸易学》等9部特色教材,系列特色教材的出版和使用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3.探索校企校地人才培养新模式。现已建立“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就业培训基地”、“商务部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中心广西考培基地”、“广西财经学院‘华力’贸易与营销研究院”、“广西财经学院‘华力’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华力贸易与营销实验班”、“春贸社”、“新胜利班”、“统一集团人才基地”等校企校地人才培养基地。

4.课程、专业与学科建设成果丰硕。2009年,《东南亚经济与贸易》课程获批为广西财经学院精品课程,同年6月该课程又获批为自治区精品课程;2010年,《国际单证理论与实务》获批为国家双语实验课程,实现了广西财经学院部级课程建设零的突破;2010年成功申报“国际商务”本科新专业;2011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规划建设单位。

5.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该教学团队在职称和学历结构方面搭配较合理(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4人),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人。

6.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以来,该专业教学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50余篇,专业建设与教改论文15篇);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或西部项目3项);获批省(部)部级科研项目4项、教改项目2项,横向课题10余项,有3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奖励。此外,特色专业班级的学生科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15项成果在广西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奖。

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基本经验

经过四年的专业建设与实践,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部级特色专业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建设与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1.以宽口径、厚基础、分阶段、强能力、重实效为专业建设之基本准则以及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推进方式对特色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的建设经费投入与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对特色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将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取得特色专业建设成果;“双师型”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加速了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3.在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该教学团队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积极将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及时转化到教学和社会发展第一线,最终实现教学改革质的突破。

4.特色专业建设始终保持开放式办学理念,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坚持突出东南亚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特色,积极开展东南亚经济贸易方面的研究以及与东南亚国家高校间学术交流,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积极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做强做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四、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特色专业建设初期,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自特色专业开始建设以来,尽管部分教师在职称、学历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没有培养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这与特色专业建设的初设目标相差甚远,这是下一阶段特色专业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2.建设经费的不足与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专业建设。由于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东南亚方向)”部级特色专业为自酬经费建设项目,项目获批后,尽管该校进行了经费配套,但与获得国家经费资助的同类项目相比,该项目的建设经费依然捉襟见肘。此外,由于学校管理体制的制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难以付诸实施。

3.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尚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均需继续进行更新调整。具体而言,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和应用型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课程体系上,应大胆尝试开设具有东盟区域特色的课程;教材方面,应根据当前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及时改编部分具有时效性的特色教材。

4.特色专业建设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还需进一步落实,尤其是急需建设一批常设性的、管理规范的且能真正产生实效的产学研基地。同时,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并未得到真正体现,以至于常规性的建设成果较多,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较少。

(二)进一步推进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师资力量制约瓶颈。为此,应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包括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和实务操作主导型在内的各类高学历、高职称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不低于三分之一的专任教师应为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专业从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二分之一以上的专任教师应为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双语型”专业课教师;五年内30%以上专任教师达到博士学历水平;每个教师均具有自己主讲和负责建设的专业课程与专业研究方向。

2.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软硬件建设。没有一定的经费投入,特色专业建设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在经费投入方面对特色专业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经费使用应考虑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现阶段在共享和高效使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公共实验室、公共图书馆以及网络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方正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库和SpringerLink与worldScinet外文数据库的前提下,重点改善现有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在现有的eRp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扩大中外主要经济数据库的包库使用范围,大力推进网络资源环境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多媒体专业资料库建设工程,通过信息化工程丰富和扩大图书资料的内容与范围,降低资源利用成本。

3.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为此,实践中应组织召开有各方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共同参加的研讨会来进一步修订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相关主要课程进行梯级分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课程主讲教师制度,培育专业核心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的校级精品课程,并按自治区级重点和精品课程的标准加强建设;在专业选修课《国际服务贸易》等网络资源环境探究性试验课程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建立3~5门特色专业选修课程,突出实验性、研究性和设计性教学特色;在现有《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合同》、《国际单证理论与实务》等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双语教学的课程数量,并不断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教务处的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快建立健全各类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估体系、效果考核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提高课程教学过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

4.进一步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制度。注重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加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及时聘请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管理者来担任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并担任学生的就业及实习实践导师,加强网络课堂建设和网络课程开发,重视外语教学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逐步增加学术交流的频率和水平,在加强内部学术交流的同时,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筹备建立科研机构,努力提高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对政府与企业有关部门的专业咨询服务、知识更新培训和高层次人才规范化培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侯立松.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2]陈兰林,李忆华.浅析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原则[J].西北医学教育,2005(03).

[3]张泮洲,侯立松.浅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01).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7

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8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法学院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材中,陈安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不少法学院的授课教师所采用。该教材根据陈安教授的“国际经济法学边缘性理论”确定了比较庞大的内容体系,包括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等八个部分。经过多年的研讨,该理论已为我国绝大多数国际经济法学者所认同。不少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教材也采取了基本相同的内容体系。对于初次接触该门课程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直接接触和感性认识,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其庞大的内容体系往往使得他们感觉无法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该学科内容。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的讲授需要进行选择、突出重点,另外,还要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理论和内容体系,为此,该学科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基于上述情况,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学习和教学都存在较多困难的课程,它包含与国内法不完全相同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不但要求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公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因此,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授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突出的法学专业课程,根据作者的教学心得,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结合其鲜明特点来运用教学方法可以产生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一、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与传统教学方法如上所述,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系庞大,而且包含学生不熟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背景———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可是,教师是无法在五六十个课时内将该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制度充分展示给学生的。为此,很多法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等选修课程,以使学生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国际经济法的各项制度。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突出其基础性的特点。换言之,在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重视该学科基本理论的讲授,尤其是与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践相结合,展开介绍国际经济法部门法中的各项法制。例如,对于国际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渊源国际经济条约,一方面要强调国际公法中的国际条约法原理与其学习上的密切关联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条约法原理讲授具体的国际经济条约,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能够明确学习国际经济条约的角度,又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事实上,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也是由其基本理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国际法体系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法律体系,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法学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基础就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包括讲听式或讲记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和记笔记,因为课时有限,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时间不多。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背景。不过,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其形式有些刻板枯燥,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省去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而且可以形象地展现抽象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就要提高,换言之,课件的内容应该丰富充实,扩展教学内容,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授,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突出讲授课程内容的重点,指出难点内容并作出分析,拓宽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二、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国际性与双语教学方法作为国际法法律体系的主要部门法之一,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和具体制度具有突出的国际性特征。这是由其调整对象———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渊源是国际经济条约,此外,对于国家经济关系或国际经济活动的规范,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还制定了大量的国际软法文件。就这些内容而言,外文尤其是英文的条约文本或相关文献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双语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广泛提倡的教学方法。中国政法大学等一些高校法学院陆续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对其双语教学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不过,目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瓶颈,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例如,合适教材的选择、教师资源短缺和师资培训、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问题[1]。另外,国际经济法学的课时已明显不足,如果完全采用双语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度是较大的,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不过,就国际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一定内容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是很有裨益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性的认识。例如,国际经济条约的英文文本往往是作准文本,以其作为讲授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条约规定,而且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律英语的学习,提高他们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等选修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倒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2]。尽管上述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明确,双语教学对于培养既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又熟悉外语的、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发展改进是法学(包括国际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就国际经济法学的国际性而言,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说来,在国际法的理论中,国际法的立法主体就是国际法主体———国家自身,具体而言,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国际条约的制定者就是条约的缔约国。在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时,国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其国内法制。国际经济条约是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讲授时,教师有必要介绍各国相关国内法制的主要特点,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条约的缔结以及国际习惯法的产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深化学生对国际经济立法问题的认识。三、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发展性与网络教学方法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作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性是明显的,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也随之变化发展着。当代国际经济立法的主导者仍然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尤其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国际经济立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而他们的网站则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制定、修订的信息。例如,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公法的编纂和逐渐发展的有用资源,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法和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制度的重要资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货币金融法的主要资源等。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和追踪了解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实时了解国际经济法制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一部分,其运用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一般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及通过网络课堂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等方式之外,网络教学的形式应该更加广泛地实现对互联网资源的真正利用,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南方中心等有关政府间国际组织和第三世界网络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网站,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动向及其发展趋势。作为教师,不仅自己要经常、及时地了解网络资源,而且要把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教给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这种重视网络资源的网络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性法学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共同探索”,变“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和课外读物并重”,变“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堂与课外并重”,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变“以学会为中心”为“以会学为中心”[3]。另外,鉴于国际经济法学的综合性、边缘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说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国际商法、国际私法、各国的涉外经济法及民商法等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交叉与重叠。综上可见,在授课当中,教师应当根据法学课程的特性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繁复与学习方法的强调如前所述,用以调整超越一国国境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涉外经济法、民商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的边缘性综合体。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性法学学科[4]。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边缘性学科,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现了突出的繁复性特征。为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内容体系,教师必须重视在授课之初向学生介绍并强调学习方法的有关事项。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较快地熟悉课程内容,首先,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制度的角度和路径;其次,告诉学生学习资料的类型、种类和不同学习资料的研习方法;第三,告诉学生必要的学习工具,如工具书、重要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期刊、主要的网络资源;第四,提醒学生保持对重大国际经济活动或事件的关注等。其中,外文资料及其学习方法是教师应当着重介绍和强调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对外文资料的学习。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本学科的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推动学有余力又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知,锻炼其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除了学习方法之外,学习思维和视角也是教师应当提醒学生的。国际经济法学的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和繁复性都要求学习者采取一种宏观的思维方式和全球性的研究视角,其视野应当始终关注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关系。五、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互动式教学方法此外,还有一些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采纳。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案例和现实案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论、立法实践和争端解决实践的理解,尤其是其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增强其实际运用法律资料的能力,使其能够逐渐积累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的知识,在设计和运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当对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呈现、案例的思考问题、案例教学的目标和案例评价总结等环节进行精心准备。#p#分页标题#e#在案例教学中,首先,案例的选择需要体现案例的教学价值,实现上述案例教学的目标。其次,案例教学的时间需要合理计划。一般而言,案例教学适宜安排在一章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之后,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案例分析总结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提示有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和案例问题的解决,而且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又如,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述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视角和视野,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某些问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首先,问题的选择需要考虑该问题涉及的法律原理和法律实践,考虑体现问题讨论价值的争议性。其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辩论,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论证、相互评论、敢于质疑。最后,在评议总结时,教师应当提示学生注意相互之间的学习,尤其是彼此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维方式,使学生明确辩论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而获得丰富的思维视角和开阔的知识视野。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目标是通过辩论澄清模糊认识,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条理性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实现知识的升华,以及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5]。该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氛围中求得共识,获得新知,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和求异思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其学习和未来工作中非常需要的[6]。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希望教师能够讲授与司法考试有关的问题。笔者认为,授课当中兼顾提及司法考试的知识点,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概言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国际经济法学的学科特性来采取和创新教学方法,而且,应当通过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和合理配置运用多层次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9

经过多年的研讨,该理论已为我国绝大多数国际经济法学者所认同。不少的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教材也采取了基本相同的内容体系。对于初次接触该门课程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直接接触和感性认识,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及其庞大的内容体系往往使得他们感觉无法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该学科内容。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的讲授需要进行选择、突出重点,另外,还要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理论和内容体系,为此,该学科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基于上述情况,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学习和教学都存在较多困难的课程,它包含与国内法不完全相同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不但要求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系统地了解国际公法以及国际经济法的具体制度。因此,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授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国际经济法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突出的法学专业课程,根据作者的教学心得,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结合其鲜明特点来运用教学方法可以产生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一、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与传统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系庞大,而且包含学生不熟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背景———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可是,教师是无法在五六十个课时内将该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制度充分展示给学生的。为此,很多法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海事法等选修课程,以使学生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国际经济法的各项制度。由此可见,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突出其基础性的特点。换言之,在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首先重视该学科基本理论的讲授,尤其是与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相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践相结合,展开介绍国际经济法部门法中的各项法制。例如,对于国际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渊源国际经济条约,一方面要强调国际公法中的国际条约法原理与其学习上的密切关联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国际条约法原理讲授具体的国际经济条约,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能够明确学习国际经济条约的角度,又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事实上,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基础性也是由其基本理论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国际法体系是学生不太熟悉的法律体系,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法学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基础就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包括讲听式或讲记式,即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和记笔记,因为课时有限,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时间不多。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背景。不过,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其形式有些刻板枯燥,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

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省去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而且可以形象地展现抽象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就要提高,换言之,课件的内容应该丰富充实,扩展教学内容,能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授,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的展示突出讲授课程内容的重点,指出难点内容并作出分析,拓宽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二、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国际性与双语教学方法

作为国际法法律体系的主要部门法之一,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和具体制度具有突出的国际性特征。这是由其调整对象———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渊源是国际经济条约,此外,对于国家经济关系或国际经济活动的规范,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还制定了大量的国际软法文件。就这些内容而言,外文尤其是英文的条约文本或相关文献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双语教学方法成为教师广泛提倡的教学方法。中国政法大学等一些高校法学院陆续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对其双语教学正在进行积极探索。

不过,目前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瓶颈,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例如,合适教材的选择、教师资源短缺和师资培训、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问题[1]。另外,国际经济法学的课时已明显不足,如果完全采用双语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度是较大的,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不过,就国际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一定内容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是很有裨益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学国际性的认识。例如,国际经济条约的英文文本往往是作准文本,以其作为讲授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条约规定,而且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国际经济法专业法律英语的学习,提高他们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的能力。因此,在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等选修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倒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2]。尽管上述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得到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明确,双语教学对于培养既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又熟悉外语的、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发展改进是法学(包括国际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就国际经济法学的国际性而言,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说来,在国际法的理论中,国际法的立法主体就是国际法主体———国家自身,具体而言,国际法的主要渊源———国际条约的制定者就是条约的缔约国。在缔结或参加国际条约时,国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其国内法制。国际经济条约是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讲授时,教师有必要介绍各国相关国内法制的主要特点,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条约的缔结以及国际习惯法的产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深化学生对国际经济立法问题的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发展性与网络教学方法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作为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性是明显的,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也随之变化发展着。当代国际经济立法的主导者仍然是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尤其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国际经济立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而他们的网站则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制定、修订的信息。例如,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公法的编纂和逐渐发展的有用资源,世界贸易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法和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制度的重要资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是学习和了解国际货币金融法的主要资源等。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和追踪了解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实时了解国际经济法制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运用的一部分,其运用在国际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一般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及通过网络课堂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等方式之外,网络教学的形式应该更加广泛地实现对互联网资源的真正利用,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南方中心等有关政府间国际组织和第三世界网络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网站,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动向及其发展趋势。作为教师,不仅自己要经常、及时地了解网络资源,而且要把网络资源介绍给学生,教给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这种重视网络资源的网络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创新性法学教学理念: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共同探索”,变“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和课外读物并重”,变“以课堂为中心”为“课堂与课外并重”,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变“以学会为中心”为“以会学为中心”[3]。

另外,鉴于国际经济法学的综合性、边缘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说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国际商法、国际私法、各国的涉外经济法及民商法等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尤其是其间的交叉与重叠。综上可见,在授课当中,教师应当根据法学课程的特性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的繁复与学习方法的强调

如前所述,用以调整超越一国国境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是一个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公法”与“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涉外经济法、民商法等多种法律规范的边缘性综合体。相应的,国际经济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性法学学科[4]。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边缘性学科,国际经济法学的内容体现了突出的繁复性特征。为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内容体系,教师必须重视在授课之初向学生介绍并强调学习方法的有关事项。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较快地熟悉课程内容,首先,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和具体法律制度的角度和路径;其次,告诉学生学习资料的类型、种类和不同学习资料的研习方法;第三,告诉学生必要的学习工具,如工具书、重要的专业书籍和专业期刊、主要的网络资源;第四,提醒学生保持对重大国际经济活动或事件的关注等。其中,外文资料及其学习方法是教师应当着重介绍和强调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对外文资料的学习。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本学科的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推动学有余力又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知,锻炼其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除了学习方法之外,学习思维和视角也是教师应当提醒学生的。国际经济法学的基础性、国际性、发展性和繁复性都要求学习者采取一种宏观的思维方式和全球性的研究视角,其视野应当始终关注国际社会和国际经济关系。五、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互动式教学方法此外,还有一些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采纳。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案例和现实案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论、立法实践和争端解决实践的理解,尤其是其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增强其实际运用法律资料的能力,使其能够逐渐积累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学生的知识,在设计和运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应当对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呈现、案例的思考问题、案例教学的目标和案例评价总结等环节进行精心准备。在案例教学中,首先,案例的选择需要体现案例的教学价值,实现上述案例教学的目标。其次,案例教学的时间需要合理计划。一般而言,案例教学适宜安排在一章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之后,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再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案例分析总结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提示有关法律规则的适用和案例问题的解决,而且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

国际经济学特点篇10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微观部分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诸多理论内容,宏观部分中的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内容更是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流派。

1.2 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数学在应用到国际经济学中去的时候,能够抽象地表述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的论述方式,这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高等数学知识。

1.3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

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常常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暂时并不熟悉,由此也给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2.2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并且大量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标、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是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和其经济学涵义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对成熟理论体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被认为完善的理论也需要国际经济现实的验证,因此,过分强调教材建设,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束缚教学双方的思维,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也难以增强学生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