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0:00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山委[2013]87号)精神,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化,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根据《**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发[2013]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镇为目标,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促进人口集聚、城镇扩容提速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努力打造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幸福新**”。

二、工作目标

按照“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入社、产业集中发展、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的思路,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强镇、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培育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力争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16年,镇驻地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人口达1万人左右。

三、具体措施

(一)规划先行,修订完善村镇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着力构筑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建设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按照全区“一轴、一区、五片”的规划要求,完善村镇规划体系,完成小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等专项规划修编,形成“功能分区明确、中心辐射增强、资源配置合理”的发展格局。加强小城镇重要节点、新建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引导沿北留路、薛源路东西轴线,府东路、祥和路南北轴线“双轴”发展。加强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严厉打击违法建设,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二)镇村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做靓特色小城镇。按照“东拓、北进、西跨”的发展思路,优化城镇功能分区,重点推进道路、供电、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uBl9s-4q116r+Z1na$7edtxCoj8+8j&S色的小城镇。完成薛源路、府东路硬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工建设祥和路、幸福路。启动梅园社区三期工程,完成小城镇综合开发3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梅花河沿岸绿化美化亮化,配套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到2016年,镇驻地建成区面积达4.5平方公里,人口达1万人左右。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在镇驻地近郊彭庄、乔山和大多数土地流转入社的武王庄、土山、华东等村,兴建新型农村社区,抓好社区内集医疗卫生、家政服务、幼儿教育、文体健身、计生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特别是土地合作社社员到社区购房居住,吸引合作社分红资金投向城镇及社区建设。加快幸福庄、花山头、乔山、郭庄等沿街商品房开发,增加小城镇商气人气。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及挂钩试点,扩展小城镇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空间。

(三)产城互动,做好三篇文章。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的城镇化。以产业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着力做好“以工促镇”文章。坚持工业强镇战略,科学规划,精心布局,不断提升翼云工业园区承载能力,配套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集聚发展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巨安建材环保脱硫制品生产线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扩大纺织服装生产能力,做大做强华派伊姿服饰、迪利制衣、光璨制衣等企业规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永兴、圣园、育昶、栗源等企业提升产品档次,扩大自营进出口权,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启动优利达彩印项目二期工程,宏达塔机项目尽早投产达效。着力做好“以农促镇”文章。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在发展壮大合作社的基础上,鼓励扶持**土地合作社、富硒板栗、梅花山核桃种植、曹家寨地瓜种植等合作社,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流通等二三产业,在翼云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板栗、核桃、樱桃、花椒等支柱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引导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经营等领域,使农民变“市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着力做好“三产促镇”文章。以发展旅游、商贸物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繁荣。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湖沟、石佛寺休闲度假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梅花山鲁南抗战纪念馆,打响武王庄板栗、藤花峪、东良子口火樱桃自驾采摘游品牌。按照“打造特色街、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的思路,高标准建设梅园社区集贸市场,规划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现代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农家店、连锁店、社区超市,到2016年,新建村级便利店10家、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处,各类专业合作社60家。

(四)创新理念,加大投入。借助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优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多元融资。依托金龙投资有限公司,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农村社区建设。以政府出资为主,吸纳农民在合作社的入股分红以及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入股,设立小城镇建设基金,搭建小城镇建设投融资的平台,实现公司运营和小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创新机制。探索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凡是以合作社资金和社员分红投入社区建设的,该合作社社员在购买农村社区住房时,可享受10%的房价优惠。对入住社区的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对社区住房予以确权发证,使购房者享受到银行按揭政策。加强就业培训,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创新管理机制,建立社区及合作社党支部。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织、城建、财政、国土、信访、司法、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现场办公制度和实地督查制度,具体指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施。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2

关键词:城镇建设;经营模式;创新

1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是推动城镇建设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具有指导作用,一旦明确则不能随意更改,只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逐渐完善一些细节,充实规划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此外,在进行城镇规划时,应当将规划标准提高,做好相关服务设施的远期规划工作,继而确保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城镇建设规划要与城镇的管理需要保持同步,尤其是一些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应当进行统一地规划和完善。为了确保城镇规划与城镇的发展需求及实际相符,要在确定了城镇发展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分层规划的方式对城镇进行规划,并按照梯次组织实施:结合全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做好全市的宏观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县区的规划,在各县区下再进行乡镇规划。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时,应当尽可能将城镇居民集中在沿河地区或者比较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段中,一方面能够集中资源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打造繁荣的商业地段,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而对于城镇经济中工业经济额的规划,一般在规划前首先要了解城镇中的存量企业的情况,再进行合理地安排规划,将工业企业进行集中布置,打造具有一定特点的城镇化产业布局。

2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是在以城镇规划为基础上进行的建设活动,城镇建设对于城镇化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不仅决定着城镇的竞争力,同时也与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城镇规划时,一方面要考虑人们对其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尽可能一次建成,持久使用,防止因建设不到位导致城镇后续发展中进行二次建设,从而加大了城镇的财政负担。比如说:在建设城镇道路时,由于污水、给水、排水以及电力、路灯电线等都要经过综合管沟进行建设,因此应当首先将综合管沟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入城镇当地独有的风格以及人文景观元素,促进城镇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而吸引投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3城镇管理

(1)整合管理机构。在进行城镇基础设施过程中,其中涉及到了许多个部门,因此大大增加了城镇基础建设的管理难度,同时基础设施内容繁杂,容易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出现交叉管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负责统筹工作的总调度机构,来对这些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地管理,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与义务。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城镇基础建设的效率,同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进行解决,进而有效提高城镇基础建设的工作效率。

(2)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档案。档案资料是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完善档案资料,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让城镇化管理由最初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然而,就目前城镇建设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的情况看,大部分的档案资料管理依然较为分散,如停车场、道路、游园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档案资料都是由不同的单位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档案资料的统一管理,同时也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降低档案管理的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将档案资料的管理责任集中在一个单位上,并通过信息化方式对档案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将档案资料的相关信息编制成电子图表、三维效果等形式,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直观性,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利用经济杠杆,变行政管理为社会管理。行政管理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基础设施管理中最常见的管理方法,该种管理方法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应在城镇基础设施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让政府花钱找人来进行管理,这样一方面能够确保管理效果,同时提高管理人员对城镇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比如说政府可以将市容保洁、园林养护等工作公开向社会招标,由私人单位承包这些管理工作,政府负责监督,共同维护城镇基础设施的良好使用。

4城镇经营

所谓的城镇经营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城镇的规划、建设方式进一步发展城镇本地的二、三产业,在为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城镇经济的良好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树立创新思想,改变城镇管理只投入不产出的现状。政府在进行城镇经营管理时,可以与经营性企业相互合作,由经营性企业出资购买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的使用年限,或者是邀请经营性企业出资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进而帮助政府完成城镇的良好建设,减少其财政负担。

(2)改变城镇经营理念。政府在进行城镇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市场经济意识以及经营城镇理念相互融合应用于实际管理中,并以此作为建立完善的公关服务市场体系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城镇管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所谓的城镇经营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筹集资金进行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选择适合城镇发展的第二产业,做好第三产业的规划等来提高城镇中土地的价值,进而有效达到税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对产权关系加以明确,进而实现政府经营。对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产权属于城镇管理部门,而企业想要使用基础设施,则要出资购买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当然政府也可以选择与企业合资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产权依然属于城镇管理部门,但是企业能够在一定的年限中使用该基础建设,进而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如城镇供水、燃气、有线电视、通讯等。5结束语总而言之,对城镇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促进城镇建设进度、发展城镇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城镇经营模式创新工作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相关的经营。因此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在实践中积极改善和创新管理方式,来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

作者:罗生单位:中山市国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治理涉及民生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增添设施、塑造风貌、健全机制为突破口,通过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努力创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环境明显提升的环境卫生示范乡镇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基本原则

集中治理“脏乱差”,坚持标本兼治、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软硬件建设,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人员、经费、职责、制度”四落实,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深化和巩固治理成果,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突出人民群众在城乡环境建设和容貌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注重培养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整体提升城乡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城乡居民成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三、工作目标

到9月底,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各项目标任务,以达到《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要求;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全面建立,基本建立适应治理工作需要的清扫保洁队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居民文明卫生素质全面提升。

四、工作内容

1.完善方案。按照《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化”标准》制定镇规划方案,并严格按规划方案推进环境优美示范工程。2.加快设施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标准和规范新建和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池,添置并更新垃圾桶、垃圾手推车辆。3.改善环境面貌。切实抓好“五乱”的治理,突出抓好场镇及“中-马路”“中-禾路”“中-北路”沿线,以及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工作。4.提升城镇形象。坚持“四注重、四提升”原则,注重风貌塑造,提升城镇整体形象。5.提高居民素质。联系治理工作实际,努力提高全镇居民文明卫生素质,通过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居民提高环境卫生意识,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方式。6.示范要求达标。达到《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化”标准》所确定的指标。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4月上旬)。召开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动员大会,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宣传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工作,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订工作实施方案。

(二)全面推进阶段(4月11日至7月31日)。按照县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总体工作方案的要求,重点抓好工作机制健全、规划体系完善、设施建设加快、环境面貌改善、居民素质提高、示范要求达标等方面的任务全面推进我镇创建工作。

(三)巩固提升阶段(8月1日至8月31日)。及时总结、宣传,全面总结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创建工作,做好创建工作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四)检查验收阶段(9月1日至9月底)。接受省级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镇相关部门负责人、村(居)支书主任等为成员的创建优美示范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把实施该项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目标管理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大力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切实抓出实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综治中心内,具体负责创工作,保障工作有序深入开展。

(二)实行网格化创建管理。以村(居)为单位将全镇划分为10个创建片区,每个片区确定相应的责任镇领导和镇干部,督促各自片区内环境卫生、广告规范、环境秩序等,以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标准。

(三)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城镇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政策措施,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动员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创建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4

关键词: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管理;城镇经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082

1城镇规划

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城镇建设的顶层设计。一旦规划确定,就不能因时间的推移、人员的变化而随意更改,只能结合社会发展、人的需求而逐步补充完善,充实规划内容,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对城镇规划,必须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对相关服务设施按远期规划进行控制,为今后发展预留空间。对涉及人类所需的具有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其内容必须完整、齐全,达到一次规划,逐步建设,补充完善,满足城镇管理需求。在城镇规划中,应根据各地情况,明确城镇定位和发展方向,分层次进行规划,按梯次组织实施。首先要有全市的宏观规划,各县区规划在市的规划下制定县区规划,乡镇规划在县区的规划控制下,制定本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县(区)规划,应按照全市规划布局,根据各乡镇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人文情况等,按照“一乡一特”或“一村一特”或“一品一特”进行规划。在规划小城镇时,按照全镇人员集中在小城镇居住或沿公路、河流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居住,以提升城镇质量,创造就业机会,繁荣商业贸易。对工业企业,结合现有存量企业情况,产品产业链情况,分片集中布置,凡引入企业,按照产业布局特点进行安排,打破区域限制,从而节约成本,降低投资。

2城镇建设

城镇建是在城镇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城镇建设的科学与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城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提高城镇竞争力,就必须完善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除功能齐全之外,应按远期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次建成,终身使用,避免城镇发展后,基础设施短缺,造成二次建设,增加财政负担,浪费资金。例如,道路建设时,先处理综合管沟,将污水、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讯及道路绿化喷淋电线、喷淋给水、路灯电线等纳入该综合管沟内,从而避免二次开挖,破坏路面。其次要充分体现城镇风格和人文景观,让其独特性得以发挥功用,才能吸引投资,实现城镇繁荣。

3城镇管理

城镇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学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发展变化的多样性不断体现,其变化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必须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从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整合管理机构,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档案及相关规章制度,利用经济杠杆,变行政管理为社会管理。

3.1整合管理机构

城镇基础设施由于涉及内容多,管理难度大,涉及部门多,造成部门之间交叉管理。因此,应成立一个总调度机构,下设若干工作部门,分清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一旦出现问题,由总调度机构统一调度,工作部门具体执行,既便于管理,又便于追究责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档案

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要及时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创建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使城镇管理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对集贸市场、停车场、道路、绿地、树木、游园设施、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路灯等原由多家单位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分散,各自为政,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通过档案资料的整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建设时间、使用年限、投入资金、详细地点等基本情况用电子图表、三维效果等形式表现出来,纳入视频监控,以便提高工作效益,降低维护保养成本。

3.3建章立制,用制度管理城镇

城镇管理就是对人和物的管理,由于人的文化程度、道德水平、思想观念的差异,其行为因素自然不同,因此,只有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来规范城镇管理。对违反城镇管理的行为,严格按照制度处理,提升文明程度,让城镇管理从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

3.4利用经济杠杆,变行政管理为社会管理

目前,对城镇基础设施的管理,多为行政管理,有必要对部分基础设施的管理可引入市场机制,变政府花钱养人为政府花钱办事,换句话说,就是政府花钱买服务。例如,对市容保洁、园林养护、道路标识等由政府制定相关标准,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中标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政府负责督促检查,达到有效管理,市容干净整洁,各种设施有效使用。

4城镇经营

城镇经营实质上是政府通过对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土地增值,税收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解决就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共同富裕。

(1)改变观念,消除城镇管理只投入,不产出的误区。在城镇经营管理上,由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投资完成,经营性企业需要利用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可采用向政府出资租用、购买使用年限、出资参与建设的方式,其收入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增加收入后,又可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2)要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将市场经济意识与经营城镇的理念引入城镇管理之中,建立公共服务市场体系,让城镇管理逐步向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过渡。对城镇的经营管理,就是出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选好二产的进入、发展好三产,让城镇土地保值增值,实现税收可持续发展,用土地增值收益和税收反哺基础设施的建设。即按照规划和产业布局,由政府出资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入企业,由企业向政府购置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企业投产经营后,向政府缴纳税收的模式。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小城镇,住宅建筑技术,实施策略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已经逐渐饱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了小城镇,这对小城镇的住宅建设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但就目前来说,很多小城镇的住宅建设还是跟不上城镇自身的发展,建筑的质量得不到根本上的保证,同时在技术上也比较落后,考虑不到长远的利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虽然和城镇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和技术本身的实施策略也有一定的关系,想要将技术完整的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中,就必须要有完整的技术实施策略,这样才能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的目的。因此,技术策略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技术策略

一、对于小城镇的住宅建筑来说,质量是根本,如果质量得不到保证,其它的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建筑的使用者最关注的就是建筑的质量,因此如何保证施工质量就是工程项目的重点。

(一)要审查建筑设计方案。在进行小城镇住宅建筑的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要保证建筑施工方案能满足相关的各项要求,同时要保证其设计的科学合理,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施工工艺要合理,结构要安全同时要具有经济性,要权衡好工程造价和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些技术管理,会和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设计阶段,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设计师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核,要吸取精华,剔去糟粕,给出合理的建议,进而使得方案更加完善根据科学合理。

(二)要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协调。在进行小城镇住宅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遇到施工单位不理解设计方案的情况是时有出现的,主要是施工单位没有真正明白设计的思路和理念,有时也是由于施工工艺方面的。而这些问题往往容易得不到重视,而想要使得工程的质量在本质上得到保证,就必须协调好设计和施工的问题,才能顺利的进行施工,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上的相关培训,使其真正明白一些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

(三)要优化建筑施工技术措施。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变的越来越完善了,对小城市住宅建设的施工技术也逐渐形成。要优化施工技术措施,第一,就要建立并健全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二,要重视对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三,要审核施工企业内部的改革,使其各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第四,要积极学习并引进先进的技术措施,使得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提高。

技术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小城镇住宅建筑技术的实施,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为了给小城镇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工作和学习环境,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首要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城镇的居民居住环境相当差,急需要改善,而随着住宅面积不断增大,导致了一些列的环境问题。鉴于这种情况,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要权衡好居住区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不能将二者独立起来,尽量做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求得发展;第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第三,建立健全居住区资源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小城镇住宅建筑各方面的管理。

技术的实施要因地制宜

三、所有技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不可能时候每种情况,因此在小城镇住宅建筑的技术实施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使得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技术的的使用和推广要“量力而行”,否则可能会对社会讲解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一)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在选用建筑技术的时候,经济因素起着决定作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正确处理好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我国地域非常辽阔,但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还在继续拉卡差距。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发达,越往西北越落后。显而易见,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距,发达地区的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在这些地区就应该加大建筑技术的实施力度,不断推广新技术,要将节能措施强制性推行,推广使用新能源,采用新的建筑技术;在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实施策略上,要有长远的眼光,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发展较为先进的、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在较落后的地区的技术实施策略上,尽量使用传统的技术,传统的技术由于经济适用,而且施工简单,对于居民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要对传统的技术不但进行改进,更好的适应小城镇发展的要求。

(二)人文特色。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人们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因此地域人文特色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小城镇,长期处在较为封闭的环境,思想观念相对计较传统,因此在小城镇的建筑技术实施策略上,要解决好建筑和地域人文特色之间的冲突,在建设中,不能对传统的艺术模式进行照搬,同时还要保证相应的文化内涵,这体现的艺术和文化的融合。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6

按照区委“四城”建设要求,以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为契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为目的,上下联动,全民共建,扎实推进“四城”建设工作,打“”品牌,创“”特色,努力把镇建设成为生态型现代化中心镇。

二、工作目标:

按照“转变思路、宣传指路、干部带路、典型引路、评比赶路”的“四城”建设工作要求,切实加快水系、生态保护区、生态走廊和沿路、沿湖、沿河生态绿带建设,加快立体绿花、陆地草花和水生花卉“三位一体”种植步伐,加强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半年左右时间,到年5月底,实现全镇“四城”建设二条示范街、三个示范社区、二十家示范单位、一百家示范企业、二千户示范户的工作目标。

三、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做好宣传引路工作。

积极做好宣传指路工作,是扎实推进“四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镇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把“四城”建设宣传工作落实到实处,做到家喻户晓。镇宣传、人武部、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利用有效载体,在、路等交通主干道和市镇建成区适当位置制作宣传广告牌和宣传灯箱,着力营造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四城”建设的良好氛围;镇广播站要发挥新闻媒介作用,定期播放“四城”建设宣传标语移动字幕,积极报道“四城”建设先进事迹;镇中、小学要及时把“四城”建设宣传手册发送到学生手里,并聘请有关领导、专家上好“四城”建设宣传课,充分发挥“小手牵大手”作用;市镇其他单位要利用板报、画廊等宣传阵地,定期开设“四城”建设宣传专栏,落实专人做好宣传工作;各村(居)要在主要道路、自然村落出入处、景观场所设立醒目的“四城”建设宣传广告牌,宣传专栏要张贴“四城”建设宣传画报(镇宣传办提供),并落实专人及时把“四城”建设宣传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

2、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抓好绿花建设工作。

“见缝插绿、造地种绿、季季有花、处处成景”是“四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涵,全镇上下一定要把绿、花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具体要求:路、、区域段沿线绿化建设和灯光花园建设,按照镇今冬明春“绿花”建设规划意见,由绿化公司负责实施,有关村做好配合工作;村安居房西北角绿化、村300亩水生植物以及1万棵树木种植、清水村100家乡村酒店家前屋后绿化、村河边路边道口及村民家前屋后的绿化,、、村沿路沿河的绿化按照规划要求,分别由上述各村负责实施,镇绿化公司进行指导;镇、路以及新镇区“花城”建设按设计方案实施;全镇100家企业除企业绿化达标外,每个单位种植花卉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机关事业单位应根据各自环境情况种植花卉,最低不少于20平方米或盆花500盆;镇村二级干部带头在自己住宅、庭院种植及摆放各类花卉,为全镇“花城”建设做好表率作用;各村年发展100户种植花卉,平均每户不少于10平方米,由村干部负责包干,其重点为公路沿线以及景观视线范围内的村落,各村根据本村经济实力作适当补贴,一般每平米10元左右;各村对公路沿线及景观线以内的村级道路及自然村落沿线要求种植木本及球根花卉,每村至少二个节点、长度600米,重点村由镇统一规划,技术指导由绿化公司负责。

3、加大力度,突出重点,认真搞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一是坚持标准,统筹规划。以环境整治和环境建设为载体,各村环境整治和建设的重点为“八乱”、“八不见”、“四个一样”,即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涂、乱占乱停进行整顿,并做到“八个不见”和“四个一样”,即:不见暴露垃圾,不见水面漂浮物,不见乱张贴,不见乱设摊点,不见暴露粪坑,家前屋后不见乱堆放,不见乱挖乱种,不见污水排放。“四个一样”,即白天与晚上一样,晴天与雨天一样,平时与检查一样,村小道与主干道一样。各村根据标准,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因势利导,采取扎实措施,全面实施环境整治和建设工作。

二是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围绕“四城”建设,打造环境新亮点的要求,各村对主干道、自然村庄、河道,对照清理“八乱”和“八个不见”、“四个一样”的标准,根据环境整治和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划块分段落实到每个村干部,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并把整治的效果与报酬挂钩,形成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系统目标管理体系。

三是调整保洁队伍,配备专职保洁队长。各村要选配一名事业心、责任性强的同志担任村保洁队长,同时按全村总人口4‰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各村要加大环境保洁力度,对保洁人员采取定时、定段、定责和包效果的方法,提高全村环境管理水平,保洁队长每日对保洁员的出勤,保洁状况等做好检查考评,作好记录,建立台帐,并把保洁员的实绩与报酬挂钩,做到勤奖勤惩。对村保洁队长的报酬实行由镇、村双重考核。

四是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环卫设施。每个自然村建立垃圾中转房;每户配备垃圾保洁桶,对破损、遗失的垃圾桶及时补充;每位保洁员配备垃圾清扫车,同时要建好河道打捞物堆放点。

五是加强督查考核。各村要把环境整治和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检查考评工作。督查考核的内容为“四比四看”,即:比环卫设施,看垃圾房、垃圾桶设置是否配齐;比绿化美化,看花、草、树木栽种是否成景、成荫;看“八乱”整治,环境是否整洁有序;比制度建设,看村环境制度是否健全到位。各村干部要建立巡查制度,每星期逢单日或逢双日对责任包干区采取自查和交叉对口检查,每半月一次对全村的环境整治和建设进行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资金安排和使用

1、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及布置要求和任务量,编制详细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内容包括:环境整治中的长效管理所需人员经费和关设施投入、种植的花卉苗木成本和人工、土地平整费等。编制的预算方案须上报镇经管办备案,上报内容与实施的内容一致。

2、项目的实施及资金的支付。各村对所实施的“四城建设”工程项目一律要签订好施工合同,并明确规定付款期限和方法。特别是花卉苗木要在规定期限内确保成活率达100%,否则不得全部付清工程款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村派专人负责,并实施监督,以确保工程的质和量。

3、工程的验收和检查。各村在每一项工程完工后,要立即组织验收,并做好原始记录。年度内镇经管办将各村所实施的工程项目进行检查,重点抽查各村是否按预算方案组织实施。

五、其他要求:

1、机关各部门、各村(居)、企事业单位要统一思想,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四城”建设的重要意义。部门负责人、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村(居)支部书记是落实“四城”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四城”建设工作的成效列入各部门、各单位、各村(居)年度的工作考评和个人的业绩考核。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为出发点,以全面治理“脏、乱、差”现象为重点,建立系统、科学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考核、监督长效机制,提高城乡文明与环境卫生水平,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总体目标

用4年左右的时问,使我县城乡环境卫生和秩序得到根本好转,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抓好城乡环境清洁保洁工作。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清洁保洁工作,重点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公路、内河、桥梁周边的卫生死角。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周末全民卫生日制度和每月一次清洁卫生大行动制度。建立县城各单位、各镇、各村(居)委会日常保洁制度,财政提供必要经费,配置相应的环卫设施,集中收集、处理各类生产、生活垃圾。

(二)整治城乡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问题。加快集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加强市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整顿路边奇场,还路于民。

(三)规范城乡户外广告、牌匾、霓虹灯管理。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河源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河源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和办事程序,遏制违法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行为,切实解决广告乱贴(画)顽疾。

(四)加强施工工地与工程车辆管理。县城要规划建设一个建筑垃圾处理场。组织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强化建设工地文明施工长效管理。运输建筑材料与渣土的车辆要采取加盖密闭运输措施,严厉处置各类运输车辆污染城乡道路的行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要区别对待,分离处理。

(五)加强城乡居住环境的综合治理。全县所有商住小区纳入政府行政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具体的管理方案并抓好实施。推进和规范城镇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凡新建居住小区,要严格按照规定,达到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和管理规范的要求;对无物业管理的居住小区,要尽快规范。县建设、城管部门和各镇要逐年安排综合整治任务,加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镇出入口和主要街道的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抓好镇村建设“三四五”工程和村庄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农村面貌。

(六)按照国家规定加强塑料购物袋管理。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和严禁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避免“白色”污染。

(七)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和垃圾综合处理工作。有条件的镇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和引进社会资金的力度,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理顺环卫管理体制,建立便民、高效的环卫管理机制。开放环卫作业市场,实现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与处理的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四、责任划分

(一)县城:由县城管局负责统筹协调实施,县直和省、市驻县各单位以及紫城镇、附城镇、乌石镇密切配合。

(二)各镇、村(居)委会:由县建设局统筹协调,各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三)实行属地管理、属地责任,行业管理、行业责任。

五、资金投入和筹措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市政、环卫基础设施。

(二)资金筹措渠道。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86万元,各镇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万元,每个村(居)委会每年自筹4000元,县直和省、市驻县各单位应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城乡清洁工程。其中县级资金只用于县城城乡清洁工程支出,不负担对各镇、村(居)委会的经费补贴。

六、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10月以前)。

1、制定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

2、召开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暨创卫工作再动员大会。

(二)实施阶段(*年10月一2011年6月)。

l、*年10月—12月:主要解决县城、圩镇、村庄的“脏、乱、差”问题。具体工作如下:

(1)彻底清理地上、墙上、水上垃圾,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小街小巷、江河湖塘、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公路村道沿线等公共场所的垃圾。

(2)整治超门槛经营、占道经营、尾随兜售等现象。

(3)整治乱停放、乱堆倒和乱种养问题。

(4)按照镇村建设“三四五”工程竞赛活动要求,各镇要建设l条标准的混凝土样板路、1个农民新村、1个垃圾屋(池);中心镇要建设1条标准样板路、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1个垃圾填埋场、1个无害化公厕;县城要建设1条高标准样板路(安良大道)、1个标准样板住宅小区(*花园)、1个生态性公园(千家寨公园)、1条高标准步行商业街(特美街)、1个标准垃圾填埋场(林田青河径垃圾处理场)。

2、2009年1月一2011年6月:县城和各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年工作重点,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环境卫生问题。县直和省、市驻县各单位做好各自保洁责任区日常保洁工作。紫城镇要在灭鼠达标的基础上,确保2009年灭蝇工作达标,2010年实现广东省卫生镇。各镇、村达到市级卫生先进镇、村要求,2009、2010、2011年分别完成镇、村总数的40%、.40%、20%。

(三)总结阶段(2011年6月—12月)。

1、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情况进行全面验收。

2、总结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经验和教训,表彰先进。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县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

1、综合协调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县府办、县建设局、县城管局、县卫生局各抽调1名股级干部组成。

2、宣传报道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广播电视台各抽调1位同志组成。

3、督查考核组。

(1)督查考核一组(负责督查县城)。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从县委宣传部、县直工委、县卫生局、县监察局、县公路局、县工商局、县城管局各抽调1名股级以上干部组成。

(2)督查考核二组(负责督查各镇)。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从县委宣传部、县监察局、县卫生局、县交通局、县环保局、团县委各抽调1名股级以上干部组成。

各镇、各单位要根据市、县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城乡清洁工程实施方案,并切实加强对本镇、本单位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督察工作。

(二)建立考核制度。县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镇、各单位的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各镇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列本镇、村(居)委会的考核。

(三)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县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镇要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对投诉举报内容,要及时进行处理。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8

(一)镇区房地产开发项目

1.项目立项。

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土地挂牌出让,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应聘请相关资质单位编制拟开发项目申请报告,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可向发改部门申请项目核准,由发改部门出具项目核准文件。

2.项目前期准备。

开发企业在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后,应及时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将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全部缴纳到位,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并向住建部门申请施工图审查,审查合格后到规划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发企业选定工程监理单位,并到住建部门备案后,可向住建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后方可进场施工。

3.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由开发企业按照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要求实施。项目单体工程建到地面一层可由项目开发企业向县住建部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办理入网销售手续。项目竣工验收需完成建设工程全部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达到使用要求,即可向县住建部门申请验收。

4.房屋销售及售后服务。

项目竣工验收3个月内,开发企业应向县住建部门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登记完成后可申请办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同时,项目开发企业应积极做好项目物业管理服务的合同签订工作,督促物管企业做好项目日常维护、修缮与整治等服务。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应按照全县规划布点村庄布局,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保障权益、稳妥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原则上,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用地需为集体建设用地,确需占用农用地的,须履行农用地转用手续。非规划布点村庄一律不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

1.规划审查。

由各乡镇(街道)按照镇村布局规划确定的规划布点村庄,组织进行初选,确定规划布点村庄建设范围和项目建设地点,并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初选后由县国土部门对其地类、权属、面积等进行核定,核定后报县规划部门进行技术审查。通过技术审查的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项目,由乡镇(街道)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纳入村庄规划统一编制,规划报经县小城镇规划方案审查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应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在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启动建设。

2.项目建设。

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由乡镇(街道)按照县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布点村庄房屋建设图集》或经规划部门审核认定的设计方案,牵头组织实施,并做好房屋建筑质量检测把关工作,县住建部门予以配合。农民房屋建设应以“自建、代建”的形式开展,不得进行变相开发和销售。同时,各乡镇(街道)应按照“八位一体”(“一个村民服务中心、一个卫生室、一家超市、一个幼儿园、一个文体活动广场、一个“三来一加”创业点、一个公交站台、一个银村通服务网点”)的要求,全面做好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项目配套建设。

3.项目验收。

规划布点村庄和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完成规划设计全部内容、“八位一体”配套到位后,可由乡镇(街道)牵头会同县规划、住建等部门共同组织竣工验收,项目建设档案资料同时在县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备案。

二、进一步降低镇村住房建设成本

对经县规划部门批准的镇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县权范围内实行规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缓、减、免等鼓励措施,并将部分费用下放或委托乡镇(街道)收取;经县规划部门批准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中农民自建房屋免收所有规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农民代建房屋涉及规费、基金、行政事业型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给予缓、减、免等鼓励措施。

三、进一步优化镇区住房建设模式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的要求,乡镇(街道)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乡镇(街道)总体规划,选择居民房屋质量较好、居住较为集中的保留街道,进行改造建设,采取片区开发与居民自建相结合的模式打造乡镇镇区。由各乡镇(街道)委托相关资质单位编制片区与居民自建改造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规划方案报经县小城镇规划方案审查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后,由乡镇(街道)组织实施。对项目片区开发部分参照镇区房地产项目相关流程和政策执行;对农民自建部分参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相关流程和政策执行。

四、进一步强化镇村住房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全县镇村住房建设工作。各乡镇(街道)是各自辖区内镇村住房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根据本乡镇(街道)的发展及居民需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建设功能齐全、特色明显、环境优美,更加具有吸引力的高品位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

(二)强化服务保障。

县国土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村建设规划,把土地增减挂钩指标优先安排用于小城镇和规划布点村庄建设。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做到有机衔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与镇村建设工作要有机结合,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工作互相促进;县规划部门要制定全县镇村住房建设的详细办理流程和相关证件的办理要求,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置要件办理程序,不得搭车审批、搭车收费。

(三)提高监管水平。

县规划部门要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定期检查项目是否按照已批准的规划方案进行建设,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及时告知乡镇(街道)进行整改,加大对无规划方案擅自开工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提高小城镇建设品位。同时,要加大项目规划公示力度,项目规划方案审查通过后,必须在项目现场树立规划公示牌,公示内容主要包括总平面图、鸟瞰图、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性质、项目规模等;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建设项目质量安全工作,要安排专人进行监管,要重点加大对规划布点村庄建设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生产、规划放线、施工指导和实体质量等管理工作。县住建部门要会同规划部门加大小城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及时告知乡镇(街道)并责令其整改,保障建设项目的质量。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9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推动定边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大程度惠及人民群众生态红利。根据《陕西省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标准(暂行)》、《陕西省省级森林城市评定办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区一高地”战略,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宗旨,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承和发扬“榆林治沙精神”,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加居民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为核心,以实施重点林业工程、繁荣生态文化为重点任务,把定边建设成具有区域特色、生态宜居的森林城市。

二、总体目标

2021-2022年,深入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扎实开展“创森”四大体系建设,大力营造生态结构稳定的森林斑块和森林生态走廊,进一步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到2022年末,形成基本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m2以上。城区乔木种植面积占比达到60%以上,水岸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道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郊区森林自然度达0.5以上。全面达到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建成陕西省省级森林城市,通过省林业局验收,获批“陕西省省级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三、具体目标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森林网络

1.县域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且分布均匀,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县域指标。(责任单位:林业局)

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3.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4.城区绿地建设乔木种植栽植面积占绿地面积的60%以上。(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5.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到25%以上。(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6.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7.城市集中供水区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责任单位:水利局)

8.主要森林、湿地等生态区域之间建有贯通性的森林生态廊道,宽度能够满足本地区关键物种迁徙需要。(责任单位:林业局)

9.县域内公路、铁路、河流、湖泊、水库及城区骨干道路等绿化,注重自然生态保护,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因地制宜开展乔、灌、花、草等多种形式的绿化,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景观通道。(责任单位:林业局、交通局、水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0.城市周边、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防护绿化隔离林带,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净化污染等效果显著。(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保局、气象局)

11.城区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2.县域内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或一定规模的片林或环城(镇)林带。(责任单位:林业局)

13.近五年来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35%以上;村庄林木覆盖率30%以上。(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14.自创建以来,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县域面积的0.5%以上,农田林网建设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责任单位:林业局)

15.在建筑物墙面、立交桥等适宜进行垂直绿化的空间积极推进立体绿化。(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森林健康

16.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数量占县域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责任单位: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7.郊区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植物群落演替自然,自然度达到0.5以上。(责任单位:林业局)

18.森林树种丰富多样,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花结合,常绿、落叶树种搭配,针叶、阔叶混交,城区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责任单位: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9.自然保护区、重要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动物栖息地环境得到合理保护,注重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他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自然生境。(责任单位:林业局)

20.森林营造应以苗圃培育的苗木为主,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类优质苗木,禁止从农村和山上移植古树、大树进城。(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

21.科学栽植管护树木,做到全树冠移植,采取近自然的抚育管理方式,不搞过度的整齐划一和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并保护好原有大树,采取扩盘、松绑、去电线、补水肥等措施进行复壮。(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

22.绿地和各类裸露地表覆盖措施到位,尽量利用木质材料等有机覆盖物保育土壤,减少城市水土流失和粉尘侵害,新建森林公园等公共休闲绿地硬化面积比例小于20%。(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

23.森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近两年没有发生严重滥捕乱猎野生动物、非法侵占林地、滥砍乱伐林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毁林、重大森林火灾等案件。(责任单位:林业局)

24.林地和道路两侧林木周边没有建筑或生活垃圾,森林卫生状况良好。

(三)林业经济

25.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郊区乡村绿化、美好建设与健身、休闲、采摘、观光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相结合,积极发展森林人家,建立特色乡村生态休闲村镇,森林旅游收入逐年增加。(责任单位: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林业局)

26.建立多处林木种苗、花卉、经济林果、用材林、林下种养殖等特色生态产业基地,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群众增收和国土增绿相协调,农民涉林收入逐年增加,本地绿化苗圃培育的优良乡土绿化苗木基本能满足森林城市建设需要。(责任单位:林业局)

27.森林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在沙漠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公众游憩地,设有专门的科普宣传栏、科普馆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场所,游憩道路两侧树木应悬挂植物分类标牌。建成一处森林体验基地。(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科协)

28.每年举办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责任单位:科协、林业局)

29.公众对创建森林城市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统计局、林业局)

30、尊重乡风民俗,保护具有传统文化的林木和林地,古树名木管理规范,档案齐全,保护措施到位,并按照城市所处的不同地带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开展城乡绿化。(责任单位:林业局)

31.选择经济价值高、景观效果好、地方特色鲜明的树种,对乡村周围及乡村庭院、道路、水岸和游憩场所进行绿化,充分发挥森林和树木的多种功能。(责任单位:林业局)

32.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广泛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绿化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跟踪制度,建立各类纪念林基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责任单位:林业局)

33.鼓励企业、公民积极参与造林增汇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公民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充分发挥森林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责任单位:林业局)

34.财政投资建设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各类城市公园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小区、单位要尽可能拆墙透绿,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受森林城市的建设成果。(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

(四)创森管理

35.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森林城市建设,创建组织机构健全,指导思想明确,政策措施有力。(责任单位:创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36.科学编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留足绿化空间,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相关规划相衔接,通过政府审议并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能按期完成年度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考核办、城市创建工作服务中心)

37.政府主导,多渠道投入,把森林城市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乡村绿化在内的建设资金和日常管护费用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责任单位:财政局、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38.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得到有效贯彻,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责任单位:司法局、林业局)

39.森林城市建设有长期稳定的科技支撑,制订了包括森林经营、管护、更新和监测等技术手册,有一定的专业科技人才保障。(责任单位:林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0.森林城市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森林城市相关技术图件齐备,实现信息化管理,森林资源基本信息及管理、监测资料透明公开。(责任单位:创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林业局)

    四、重点工程建设任务

定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具体建设内容是:加快马莲滩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积极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开工;开工建设野生丁香自然保护建设;城区道路绿化建设7公里;新建公园广场10个;对域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其他道路进行绿化,绿化里程100公里;绿化美化村庄40个;按计划完成各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每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0万亩以上;完善巩固提升沙化封禁保护区建设;发展经济林产业基地2000亩;新建苗木基地3000亩;发展林下经济1000亩以上;采油区生态综合治理2个;能源林建设面积3万亩;绿色示范企业建设2个。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教,生态科普培训;大力宣传,切实提高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五、实施步骤

按照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考核验收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将创建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一)创建申报阶段(2021年5月-2021年8月)

按照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量化打分,达到申报标准后,高规格、高起点、高质量做好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和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按创建要求上报县政府申请创森文件、县政府创森工作报告、县林业局创森指标自查报告。

(二)创建实施阶段(2021年8月-2023年8月)

1. 细化创建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逐项分解落实。各责任部门和单位对照目标任务,认真落实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完成重点区域绿化任务,着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提高森林覆盖率,确保全县范围内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森林覆盖率、城区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集中居住村庄林木绿化率、道路林木绿化率、防护隔离林带建设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2. 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创森”推进会和现场会,各责任单位确立专人负责“创森”工作,尤其是林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承担主要自查指标的部门。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门的创森工作小组,切实做好“创森”工作。县城市创建工作服务中心和考核办要做好“创森”协调和跟踪督查、考核评比和整改提高等工作,抓好“创森”活动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3. 全方位、多视角做好创森宣传工作,提高公民创森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三)申报验收阶段(2023年8月—2023年12月)

1. 邀请第三方对照实施方案及评价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完成各项工程资料、考核资料、创建资料的收集汇编工作。包括:县政府申请文件、县政府创森工作报告、县政府规划实施报告、县林业局创森指标自查报告、第三方指标评估报告、创森典型照片、专题片等。

2. 根据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定办法,迎接省林业厅评审组考核验收。确保2023年顺利通过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考核验收。

(四)巩固提高阶段(2024年1月—2027年1月)

按照省级森林城市创建评价标准及实施方案,提升巩固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成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

成立“定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苗玉祥   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乔治浩   县政府副县长

董建勋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赵治安   林业局局长

韩义国   城市创建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

万光宏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雷睿翔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白 萍   科协主席

杨 帆    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局长

杨卫东   财政局局长

蒋登峰   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高如鹏   环保局局长

李小涛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王 军   水利局局长

罗志刚    农业农村局局长

薛 诚   交通运输局局长

屈彦智   工业商贸局局长

魏岳峰   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王廷奎   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局长

李 剑   民政局局长

刘相东   统计局局长

张国智   定边街道办主任

高 敏   安边镇镇长

张明强   白泥井镇镇长

贺海洋   白湾子镇镇长

钟学强   贺圈镇镇长

李光平   砖井镇镇长

李阳阳   盐场堡镇镇长

刘 洋   红柳沟镇镇长

赵利军   姬塬镇镇长

赵彦宾   郝滩镇镇长

葛昊明   堆子梁镇镇长

薛志有   新安边镇镇长

尚宝山    杨井镇镇长

夏 渊   油房庄乡乡长

孟巧丽   冯地坑镇镇长

白 桦   石洞沟镇镇长

屈文飞   学庄乡乡长

艾 飞   樊学镇镇长

王 永   张崾先镇镇长

赵永东   纪畔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综合协调办公室和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业务办公室两个工作机构。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办公室主任由韩义国同志兼任。主要职责是:负责编制《定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定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方案》;负责推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负责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信息交流和宣传工作,及时在相关新闻媒体上创森信息,报道创森工作进展。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业务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林业局局长赵治安同志兼任。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具体业务工作;负责编制《定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起草年度工作任务及分解方案;负责组织落实创森工作项目计划,确保各项目标按计划完成;负责对相关成员单位开展业务指导,监督任务完成情况;负责组织实施相关创森工作有关的会议、培训、调研、评审、评估和业务检查;负责收集创森资料的收集汇总、台账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信息沟通反馈。

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辖区(部门)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精心组织重点工程的实施,要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宣传部负责引导社会舆论,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考核办要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发展改革和科技局负责安排相关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实施;财政局负责各级财政资金的落实和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落实配套资金,搞好工程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创建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任务落实

加大公共财政对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县政府要将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有一定的增幅,确保投入到位。要进一步整合现有林地资源,制定更加优惠的鼓励开发政策,吸引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和业主投资省级森林城市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林业产业园、生态观光园、生态文化创意园和人居森林社区。通过对城中村农民的集中安置,将置换土地部分收益用于绿化建设和惠民产业发展。

(三)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责任分工

城市创建工作服务中心要按照本方案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年度计划任务分解到各牵头部门,各牵头部门要将所承担的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具体单位。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是创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该实施方案编制本辖区的创建方案,将年度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位,明确完成时限、质量要求和包抓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时限、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城市创建工作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工作的进度统计和督导检查,要定期组织力量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对在创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影响全县创建进程的,要实行问责机制。

(四)强化工程质量,确保创建成效

实行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负责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要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管理;严把设计和施工关。各工程项目要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求,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设计文件,严格按批准的设计组织施工;工程所需材料,要严格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采购,绝不允许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单项工程施工结束后,县政府组织牵头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对达到工程建设质量要求和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予以拨付剩余工程款;对达不到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单独组织竣工验收;落实管护责任。对于建成的项目,各乡镇要落实管护人员,明确管护人员的责、权、利,制定各项管护措施和制度,确保各项工程发挥长期效益。

(五)加强舆论宣传,做到全民动员

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定边城市综合竞争力、将定边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生态宜居森林城市的重大意义。通过举办知识大赛、生态文化创意大赛、森林旅游文化节、田园花海旅游观光节、盐湖鸟类湿地拍摄大赛,利用户外广告牌、出租车和公交车、电子显示屏等手段,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促使广大市民形成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共识,不断提高市民对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

 

 

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篇10

现就20__年城乡建设形象年一季度工作推进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一季度工作推进情况

一季度,城乡形象建设重点任务落了地,前期工作推进实,部分项目在启动,攻坚克难差距大。29项重点建设项目中,推进较快的有14项,中堆坝规划编制、征地拆迁,城市公园建设,森林城市创建,仙女山新区建设,江口中心镇建设等重点项目推进较快;正在推进的9项,包括农民聚居点建设、中心城区综合改造、道路改造等;未启动的6项,主要包括中堆坝通用机械厂搬迁、广场建设、护岸绿化,农房风貌改造等,工作推进的速度不够理想。一季度,城乡建设完成投资4.6亿元,占年计划的15.3%。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94亿元,占年计划的21%。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4亿元;村镇建设完成投资2420万元。

(一)认真谋划全年工作奠基础

我们紧紧围绕“城乡建设投资30亿元,城乡建设快出形象、出好形象”的总体目标。去年11月就开始收集整理全年项目;通过多次与仙管委、财政、国土、城乡发展集团、市政局等部门一起共同研究,反复论证、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了总投资40亿元、254个建设项目的年度盘子,其中重点建设工程29项、规划编制项目23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项、房地产开发项目30项、危旧房拆迁项目10项、村镇建设项目128项。这次项目年初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审查确认,从而为县委、政府正确决策、迅速决策发挥了参谋作用。

(二)强推规划编制工作不松劲

一季度,启动规划编制项目11个,占年任务23个的48%。完成了中堆坝片区城市设计和中堆坝片区控制性详规、县城总规修编、龙江花园片区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初稿;房屋立面改造、“两中心”建设、十二五旧城改造方案已经第一次规委会审议;中堆坝片区修建性详规,平桥镇总体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仙女山镇、长坝镇正在联系规划编制单位;土坎镇、江口镇、白马镇、鸭江镇正在与规划编制单位协商规划编制费用问题。仙女山新区组团15平方公里地形图的修测和补测工作已完成,并取得了市级部门的审查批复;后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该片区古镇建设地块的地形图补测工作已全面结束,并启动了地灾评价等前期工作,预计将于6月底前完成概念规划方案设计;仙女山组团综合管网规划设计方案已全部完成,正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三)狠抓重点项目建设不动摇

在编制项目计划的基础上,城乡建设形象年领导小组又确定了以中堆坝片区建设、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最美镇建设、农房风貌改造四大重点工作,并具体确定了29个项目,涉及投资15.3亿元。一是中堆坝片区建设。召开了征地拆迁实施工作动员大会,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进驻中堆坝,创新了宣传方式,强化宣传取证手段,重新研究制定了房屋拆迁补偿方案,实现了坝上交地。从目前推进情况看,中堆坝拆迁有望在5月30日前圆满完成。同时,道路管网一期工程已于2月25日恢复施工,目前完成路基回填约18万方,完成回填工程量的90%。二是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月底已完成武仙路正立面改造,武仙路背立面改造设计工作已全面完成,本周内即可开工建设。桃花山公园已完成主体工程和主体路网;实施绿化108亩,总工程量完成70%。广东坡森林公园完成休闲步道3000米,砌片石堡坎1800立方,并已完成公园绿化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三是最美镇建设。天秀仙居商业街主体工程、武仙路夏宫至新华农庄路段的人行道地砖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体育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赛马场主体工程,大坪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项目正在正常推进。完成了银杏大道、香叶路增长段及体育场进场道路三条线240盏路灯安装;启动了新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景观灯饰改造工程;重要地段大树种植,花卉栽植、植被恢复工作等已接近尾声。目前,新区共计栽植大树1000余株、地被植物30万株、花卉5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300余亩。

(四)硬逼面上项目建设不手软

在抓好29个重点项目的同时,认真推动其余74个面上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3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已启动24个,启动了农贸市场改建,安置房建设、高速路出口环境打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方面。今年房地产开发项目共30个,目前,已动工建设24个,占年计划的80%。一季度完成新开工面积12.72万平米,完工面积8.97万平米,其中县城中心房地产新开工面积8.84万平米,完工面积1.8万平米;仙女山新区新开工面积3.88万平米,完工面积7.17万平米。全县完成商品房销售316套,2.32万平米。征地拆迁工作方面。今年安排征地拆迁项目共计10项,目前已全面启动下油坊沟、公安局东侧以及中堆坝坝上3个地块的拆迁工作。

(五)强化村镇建设指导不懈怠

一是农民新村建设方面。目前江口镇的焦村坝和黄草农民新村正在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平桥镇园区移民安置点农民新村场平基本结束;二是

旅游公路沿线农房风貌改造工作。在去年风貌改造的基础上改进了设计,优化了两套风貌图集,摸清了改造底数,确定了对天生三桥景区环线420户,江口镇芙蓉湖沿线651户,武仙路沿线214户,巷口镇至芙蓉洞沿线143户农户进行改造的目标任务,并召开了宣传发动会议,预计4月内可全面建设,6月底全面完成。三是重点区域居民点建设。双河乡木根居民点续建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完成了道路绿化、背立面改造,各种线路规范,启动了广场建设,准备好了室内改造的各种建材,预计4月底设计内容可全面完成施工。白果、清水、核桃三个居民点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四是中心镇建设工作快速启动。平桥镇主街道整治工程进入规划评审阶段,平桥新区开发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文化休闲广场已完成场平,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施工;江口镇街道风貌改造工作已进行二期施工阶段,新区广场正在完善附属设施施工。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决策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二是建设资金的筹措艰难,工程款兑付欠账大;三是受土地指标、征地拆迁、地灾评估等因素制约,项目建设启动迟缓;四是规划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落实分线作战责任。在我委内部,将全年任务分为规划设计、农民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中堆坝片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以及最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三条线,分别明确三名分管领导和一批骨干人员实行分线作战,并制定时间表和线路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督查,全面提档提速。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督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落实一月一次检查通报制度。每月必须检查,通报各项目推进情况。在保证项目建设速度的同时保证项目质量,全面实现项目建设提档提速。同时汛期即将来临,进一步完善群策群防体系,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强对地质灾害、再建工程、危险房屋的安全隐患的防治工作,做好县规划内路、桥、涵、排水沟等安全排查。

(三)突出重点,抓好一批具有影响性的工程。在督促面上工作的同时,全力抓好一批具有影响性和代表性的工程,重点抓好中堆坝片区、城市综合改造、农房风貌改造、最美镇建设等一批控制性工程建设,突出重点,全力促进城乡建设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