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热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1:31

国内经济热点篇1

关键词:经济过热资源约束瓶颈制约潜在GDp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7)11-020-03

当前,理论界在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定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意见分歧。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出现经济过热;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出现了“轻微”通胀;有的专家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已经开始;而某些专家(梁红、谢国忠等)则断定,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失控。为什么面对同一经济运行状态,专家们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对于什么是‘经济过热’、用什么指标衡量经济过热、以及如何度量经济过热等问题存在严重认识差异。本文拟就上述认识差异发表孔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何为经济过热

所谓“经济过热”,是指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的经济运行状态。顾名思义,经济过热中的“经济”,包括投资、消费与出口;“热”,是指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增速;而“过”,则是指超过合理限度。因此,也可以把“经济过热”表述为,一国投资、消费或出口超过合理限度的经济现象。

所谓经济扩张的合理限度,是指投资、消费与出口增长的特定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包括:资源约束、需求约束和效率约束。所谓资源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人、财、物的限制。经济扩张之所以会受人财物限制,主要原因在于,任何经济扩张都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供给为支撑,而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内资源供给是有限的,因此,一旦经济扩张超过资源供给限度就会造成“瓶颈制约”。例如,投资扩张会受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与资金投入等要素供给的限制;居民消费会受支付能力和消费品供给等因素限制;而出口则会受国内货源供给限制等等。所谓需求约束,是指供给扩张会受市场需求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生产活动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唯利是图或尽可能获利是供给扩张的出发点。但是,只有在投资品或消费品供给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以合理价格销售出去后,经营者才有可能获利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由于在特定时间内,社会对投资品与消费品需求的数量与结构是既定的,所以供给扩张不可能是无限的。一旦供给扩张超过既定的市场需求规模与结构,就会导致供过于求和价格下降,造成企业利润损失。而在严重亏损情况下,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就会难以为继。所谓效率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由于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当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临界点)后,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即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边际收益不断下降现象)。规模不经济意味着资源的低效使用与浪费。而当规模不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供给或需求扩张就会失去经济合理性。

由于经济过度扩张既有可能是投资过度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消费膨胀和出口过度所致,甚至有可能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大致可以把经济过热区分为四种类型,即投资型经济过热、消费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与整体经济过热。

所谓投资型经济过热,是指投资扩张超过合理限度所造成的经济过热现象。这种经济过热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投资扩张超过资源供给能力,从而形成严重的经济瓶颈;二是投资虽然没有超过资源供给限度,但其所形成的供给能力超过社会需求,从而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或企业开工不足。前一种情况的出现,容易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与企业利润剧烈下降;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则有可能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严重通货紧缩。引致投资性经济过热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生性拉动与外生性刺激。其中,内生性拉动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内部自然生成的投资扩张要求。例如,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会拉动汽车与房地产业投资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会拉动市政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以及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投资规模的扩张。等等。外生性刺激,是指某些人为因素对投资扩张的引致作用。例如,当前我国政府的政绩与形象工程会引发大规模政府主导型投资扩张、人民币汇价偏低会引发出口产品的生产投资扩张、低利率政策会人为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从而刺激投资盲目扩张、各地政府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会刺激民间或外商投资等等。

所谓消费型经济过热,是指消费需求扩张超过消费品供给的经济现象。在计划经济中,消费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是一种持续与普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消费品供应短缺造成的。但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性经济过热一般具有局部性与暂时性。其局部性主要表现为,这种现象通常只是存在于某些消费领域或表现为某些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性经济过热之所以具有暂时性,这是因为,消费的过度扩张通常是攀比效应或套利投机(如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损失居民抢购商品行为等)的结果。由于攀比消费要受个人可支配收入限制,而套利机会则稍纵即逝,所以消费的过度扩张不可能长期持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消费性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收入或高通货膨胀预期、消费的攀比与示范效应、以及政策性刺激(如消费信贷优惠政策等)。其中,高收入预期会诱发居民进行寅吃卯粮式消费;高通货膨胀预期容易产生抢购囤积商品;消费攀比与示范效应往往会导致居民减少储蓄与增加消费;而政策刺激则会造成居民消费超过即期可支配收入。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消费需求过度扩张,引发消费型经济过热。

所谓出口型经济过热,是指由于出口过度扩张所引起的国内商品供不应求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口的过度扩张主要是由国内外市场差价、以及本币贬值等因素造成的。如果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突然上涨且高于国内市场,就有可能导致国内商品大量出口;倘若人民币对外汇价偏低,同一商品出口会比在国内销售获利更多,就会刺激出口大幅增长;一旦出口增长造成国内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严重供不应求,就会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由出口过度扩张所引发的国内商品供不应求,就是出口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出口型投资过热与出口型消费过热,它们的市场表征与前文所述的投资型经济过热和消费型经济过热没有什么两样,差别只是成因有所不同。

投资型经济过热、消费型经济过热与出口型经济过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首先,投资型经济过热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会引致社会消费需求的过度扩张。也就是说,投资过度扩张有可能会派生消费过热。投资过度扩张派生消费过热的路径大致如下:投资规模扩大――就业人数与居民收入增加(经验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大约有40%会转化为居民收入或消费资金)――社会消费规模扩大(超过消费品供给)――导致消费型经济过热。其次,消费过热在特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扩张。例如,居民住房消费过热容易引发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张,居民汽车消费过热会导致汽车产业投资规模过大等等。而房地产与汽车产业投资一旦超过土地、原材料、以及能源供给就会在形成瓶颈约束,导致整体经济过热。其三,出口型经济过热的派生效应主要是引发投资扩张。一旦出口过度扩张造成国内商品严重供不应求和物价大幅上涨,就会诱发产品供应短缺行业的投资扩张。如果这种扩张引起资源供给瓶颈,就会形成投资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可以理解为国外市场对国内商品需求的过度扩张,这种过度扩张虽然有可能造成消费品供给短缺和消费物价上涨,但不会直接引致国内消费需求膨胀,从而不会触发国内消费型经济过热(但在造成消费品供应短缺和消费品物价大幅上涨后有可能引发居民抢购与囤积消费品)。

经济过热虽然有三种具体形态,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投资、消费与出口既有可能同时扩张,也有可能单独冒进,甚至有可能逆向发展。例如,1992-1993年的经济过热就表现为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全方位过度扩张。而本轮经济扩张的重要特征则是出口增速过快,外贸顺差过多。为了分析研究方便,我们可以把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同时扩张称之为“整体经济过热”,而把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单独过度扩张称之为“局部经济过热”。根据这一标准,1992-1993年我国经济过热大体上可以界定为“整体经济过热”。

应当指出,不能把经济过热等同于物价上涨。这是因为,经过热的本质是经济扩张过度,或者说是投资、消费与出口超过特定限度。而物价上涨则既有可能是由投资、消费与出口过度扩张引发的,也有可能是供给急剧下降、外部冲击(如国际油价或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政府调控政策(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以及成本推动(如工资成本增加与电、水、气等公共产品的人为提价)的产物。很明显,前一种情况是主动性物价上涨,后一种情况下的物价上涨具有被动性。由于被动性物价上涨与经济过度扩张无关,并有可能在经济没有扩张或经济衰退情况下发生,所以不能把这种物价上涨视为经济过热。因此,经济过热虽然会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但并不是任何一种物价上涨都是经济过热,只有那些由经济过度扩张所引起的物价大幅度上涨才是真正的经济过热。

综合上述,经济过热的本质是超过资源供给以及需求或效率限度的投资、消费或出口扩张。由于经济过热会导致资源配置错位或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必须进行预防与控制。

二、如何度量整体性经济过热

度量经济过热,既可以分别从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入手,也可以直接测度整体经济运行状态。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阐释整体经济过热的测度。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将Cpi作为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指标。按照这种做法,当Cpi上涨超过特定限度(如3%或5%)后,就意味着出现了整体经济过热。反之,则亦然。应当指出,这是做法有失偏颇。首先,Cpi只是度量消费过热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度量消费过热的唯一指标。这是因为,Cpi上涨既有可能是消费需求过度扩张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消费品供给减少或成本推动的产物。只有当消费需求过度扩张成为Cpi上涨主要原因时,Cpi才是消费过热的市场反映,才具有度量消费过热的功能。反之,Cpi上涨则与消费过热无关,从而用Cpi度量消费过热,无异于张冠李戴;其次,Cpi并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这是因为,Cpi涨幅虽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度量消费过热,但消费过热并不等于整体经济过热。消费过热的本质是消费需求扩张超过合理限度,而整体经济过热的基本特征则是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同时过度扩张。由于Cpi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测度消费过热,无法反映与度量投资和出口的过度扩张,所以他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用Cpi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实际上是把Cpi作为测度消费过热的唯一指标,并把消费过热等同于整体经济过热。这样做,无疑是犯了坐井观天或以偏概全的错误。

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可以从两个物价和产出层面入手。从物价层面识别整体经济过热的具体做法是,用实际ppi和Cpi与其临界点相比较,如果两者同时超过其临界点,则表明整体经济出现了过热。反之,则亦然。需要注意的是,从物价层面判别整体经济过热必须首先确定ppi和Cpi上涨的性质。因为并不是所有ppi与Cpi上涨都是投资与消费过度扩张的结果。只有具有需求拉上性质的ppi和Cpi上涨,才是投资过热与消费过热的真实反映。换句话说,只有当ppi和Cpi同时上涨并具有需求拉上性质时,它们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

从产出层面判别整体经济过热通常采取三种方法:一是看实际产出是否大于潜在产出,二是看总供求关系是否严重失衡,三是看是否出现严重经济瓶颈。一方面,由于潜在GDp增速代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合理限度,实际GDp增速超过潜在GDp增速意味着经济增长超过了合理限度。所以,我们可以将实际GDp增速大于潜在GDp增速的经济运行状态视为整体经济过热。反之,则可断定,没有出现整体性经济过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过热通常表现为投资、消费或出口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社会总供求状态识别整体经济过热。一般来说,如果投资、消费或出口需求单独大于供给,意味着局部经济过热;倘若出现由于总需求过度扩张所导致的总供求关系失衡,那么我们则可以断定存在整体经济过热。此外,经济瓶颈制约本来是度量投资过热的重要尺度,但考虑到无论是消费过热还是出口过热,都会引发供给扩张,而一国供给过度扩张容易引致国民经济瓶颈制约。所以,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将经济瓶颈制约作为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辅助标准。一般来说,如果一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瓶颈制约,那么该国经济就有可能过热。反之,经济运行状态则有可能处于适度或通货紧缩区间。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尽管出口过度扩张是整体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但在选择整体经济过热测度指标时无需引入反映出口变化的指标。这是因为,出口过度扩张只有在引致ppi和Cpi超过临界点后,才有可能对整体经济过热产生影响。因此,只要ppi和Cpi上涨具有需求拉上性质并同时超过临界点,就可以基本断定存在整体经济过热。

运用上述指标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测算与确定ppi与Cpi上涨的临界点以及潜在GDp增速。从ppi和Cpi上涨临界点的确定来看,发达国家通常将Cpi上涨的临界点确定为3%,而我国部分学者则认为Cpi上涨临界点应该为5%。对于ppi上涨临界点究竟是多少人们似乎关注不够。至于为什么把Cpi上涨临界点确定为3%或5%,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说清缘由3。我们认为,合理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合理波幅来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从长期或动态角度看,社会经济不可能按照固定速度增长,从而无论是ppi还是Cpi都会出现波动性,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波动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根据若干年内(如10年或20年)ppi和Cpi平均波动方差来确定两个指标上涨的临界值。二是根据社会可接受程度来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4。衡量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指标可采用需求满足率。一般认为,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率不得低于80%。因此,可以大致把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满足率达到80%时的ppi和Cpi上涨率作为临界点。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习惯运用产出比较法来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方法又可以区分为两种具体形式,即绝对法与相对法。所谓绝对法,是指通过比较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绝对额来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方法。所谓相对法,是指通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增速的比较来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方法。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关键都要准确测算潜在产出。其中,测算潜在产出绝对额需要借助于特定经济计量模型,其实质是测算在既定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测算潜在产出增速通常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其实质是通过测算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的最大可能性来推断GDp的最大化增速。由于绝对法只是根据历史经验推测未来最大化产出,难以反映环境与条件变化,从而其准确性较差。所以国内外学者使用不多。与国外学者一样,目前我国大多数专家都使用相对法来度量整体经济过热。但不同学者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其测算结果有所不同。从测算方法来看,我国专家使用产出比较法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生产函数法与经济计量法。其中经验法,是指通过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年均GDp增长率、并将这种年均GDp增长率作为潜在增长率的方法;所谓生产函数法,是指运用生函数模型测算潜在GDp增速的方法;而经济计量法,则是指运用特定经济计量模型(如B-J模型、VaR模型等)测算潜在GDp增速的方法。就测算结果而言,经验法和生产函数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我国GDp潜在增速为9%;而计量法测定的结果则认为,目前我国潜在GDp增速大约为11%。那么上述两种测算结果究竟哪一种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呢?我们认为,判断一种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既不能看其所依据的理论如何完美,也不能看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先进,关键要看其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从2003年以前我国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GDp增速一旦超过9%,就会出现严重经济(电、煤、油、运)瓶颈,并引发ppi与Cpi大幅上涨。但近年来的经验表明,即使我国GDp增速攀升至11%左右,也没有出现经济瓶颈和ppi大幅上涨。这说明,目前我国的GDp潜在产出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将当前我国潜在GDp增速确定为11%是基本符合实际和比较恰当的。

三、当前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如前所述,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是否整体过热,需要从物价和产出两个方面入手。

从物价层面考察,整体经济过热的基本价格特征,是ppi和Cpi同时上涨并具有需求拉上性质。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并未形成整体经济过热的物价条件。首先,今年以来我国ppi和Cpi并未出现同时大幅上涨。详见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从今年4月份开始,虽然Cpi大幅上涨,但ppi非但没有及时跟进,相反却稳中有降。ppi稳中有降,说明当前我国投资并未发生过热;而ppi和Cpi没有同步上涨,则表明当前我国没有出现整体经济过热。其次,今年以来,我国ppi上涨幅度并未突破国内外公认的临界点。目前国内外公认的ppi临界点有两个标准。其中,国际公认的标准为3%,国内标准为5%。由于今年1~8月我国ppi平均涨幅为2.7%,从而既没有突破国际公认的临界点,也与国内临界标准相差较远。其三,当前我国Cpi上涨虽然突破国内外公认的临界点,但这种Cpi上涨不具有需求拉上性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国Cpi上升,90%以上是由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而目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具有国际传导与成本推动性质。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急剧攀升5,不少发达国家开始用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大豆)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以替代石油),结果导致了国际市场大豆玉米价格飞涨6。由于目前我国玉米、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从而国际粮价飞涨必然引发我国农产品被动性涨价。因为当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粮食涨价引发的,而粮食是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所以由食品涨价主导的Cpi上涨具有成本推动性。正是由于当前我国Cpi上涨不具有需求拉动性,所以,它既不是消费过热的市场反映,更不是整体经济过热的价格表现。

如果从产出层面测度,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得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过热的结论。从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比较来看,当前我国潜在GDp增速大约为11%左右,2007年上半年我国实际GDp增速为11.5%,实际产出略高于潜在产出。这表明,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存在过快苗头,但未出现严重过热。就社会总供求关系而言,商务部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超过70%的工业品和超过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同时国家跟踪监测的800多种商品基本都处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状态,消费品中基本没有短缺产品。7社会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说明当前我国并不具备产生整体经济过热的总量条件。而无消费品短缺,则表明当前我国并未出现消费过热。再从经济瓶颈角度考察,今年1~8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8%,与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8%,比上年同期涨幅降低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无论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还是生产资料价格,都呈现出稳中略降的走势。见下图8:

生产资料尤其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稳中略降,说明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和GDp高位增长,并未引发经济瓶颈。没有出现经济瓶颈,表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大体上是适度和可持续的。

总之,无论从物价层面还是从产出层面考察,我们都可以得出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没有明显过热的结论。然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体经济没有过热,并不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包括,Cpi涨幅过高、流动性过剩严重、以及股市与楼市泡沫较大。这些问题虽然本身不是实体经济过热的产物,但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可能比实体经济过热更大。限于篇幅,有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和泡沫经济问题,笔者将另行撰文分析。

作者简介:

国内经济热点篇2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问题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中国期刊网:cnki.net/[DB/oL].2001.

[7]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国内经济热点篇3

"三驾马车"动力充沛经济增长势头迅猛

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承接了去年以来的巨大惯性,继续沿着上升的轨道运行。投资需求继续担当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角。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为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施工项目达到4万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万个。

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尽管遭受了禽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增长10%左右。汽车、住房、旅游和信息产品成为市场的四大亮点,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趋势明显。出口仍保持较高增长,前两个月同比增长28.7%。机电产品占据出口半壁江山,电器及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40%以上。在出口增长的同时,国内市场紧缺的初级产品的进口也明显增长。

工业生产增势强劲,利润不断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318亿元,同比增长17.7%。前两个月的数据显示,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的利润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企业家和消费者对宏观经济走势信心持续增强,对宏观经济发展前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8.8,同比提高6.3点,为近年最好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与上季度末大致持平。

当前,各地、各行业发展的热情高涨,改革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增强,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

投资明显过快供求关系绷紧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一系列新出现的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投资明显过快,造成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市场价格上升压力加大。更为严重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一些地方不问市场风险,不顾增长效益,“大干快上”,致使国家的政策在执行中打了折扣,一些问题呈现出蔓延的态势。

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是国家控制投资的行业。但是今年以来,这三大行业的投资热度依然不减,甚至有加速的趋向。前两个月,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7倍、37%和1.4倍。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明年我国将至少形成3.3亿吨钢、1000万吨电解铝、10亿吨水泥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预期的需求。

投资的过快增长,带动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一季度全国用电同比增长16.4%,24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闸限电。前两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创历史同期最高,但是库存不断下降。成品油的消费量同比增长22.8%。铁路部门只能满足40%的请车需求。去年以来的煤炭、电力和运输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投机需求的加剧,带动了一季度投资品价格的上涨,使部分投资品价格超过历史最高价位。今年前两个月,投资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5.1%。与受粮食价格推动的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叠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每一次大起大落,都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密切相关。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在投资高速增长的强劲推动下,一旦经济增长速度冲上两位数,将有可能出现大起之后大落的局面,代价将会很大。

寻找调控的平衡点

在宏观调控上,关键是要找准平衡点。从内需结构来看,控制局部过热的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从投资结构看,对局部过热的行业投资、高消耗高污染投资,对各地形象工程、高档住宅等投资要调控,而对农业、能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以及各种社会事业的投资,仍需扩大;从消费结构看,对铺张浪费,贪污腐化,公款吃喝旅游严加控制,对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和消费仍然需要扩大;从地区结构看,局部过热的地方要调控,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扩大投资。

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各种增长因素的活跃是近几年少有的,企业和居民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期也是有信心的。珍惜这种良好的局面,保护和发挥好发展的热情十分重要。在热情中融入理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持速度、提高效益、增强后劲,才是根本的出路。

链接:

中国经济走势“冷热”交锋

自200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到9.9%后,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去年10月份以来消费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在使这场讨论变得更加激烈的同时,也为讨论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色彩。两会期间,几位知名经济学家当着总理的面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又将这一讨论再次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所所长刘树成将这场讨论中的各家观点加以整理,归类出10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人物:

吴敬琏:中国经济存在过热的问题,目前经济过热是总量过热、总体过热。

张卓元:中国经济总体向好,但出现了过热的倾向和苗头,持这类观点的人对经济过热程度的判断比第一种观点要弱一些。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总量过热的问题,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中国经济有过热的苗头和倾向。

林毅夫:局部投资过热,如果不能很快地给这股热潮降温,会给今后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雪上加霜"。因为我国是在通货紧缩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2003年国民经济突然出现增长加速的情形。究其原因在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突然从1998年至2002年间平均11.8%提高到了28.4%,其中房地产、汽车项目投资增长带动了钢铁、建材项目的投资热潮。

萧灼基: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其意是当前经济不过热。

厉以宁:当前中国经济怕冷不怕热,稍微热一点没有问题,但冷一点就会出现麻烦,中国经济应保持适当的热度。

赵龙(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经济运行有冷有热,冷的是消费,热的是投资。

贺坚(国家统计局前副局长):当前中国经济不是过热的问题,而是宏观经济偏冷的特征并没有明显改变,最终消费没有被激活。

马凯:不能简单说经济过热还是不过热,当前我国经济实际运行情况,要比用过热或者不过热概括复杂的多。去年过热不过热的讨论没有引到通货膨胀上来,当时通货紧缩还比较明显,今年一季度的讨论就提到了通货膨胀。

周小川:通货膨胀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当前物价上涨正在从上游开始向下游传递。

国内经济热点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研究热点新型城镇化新型产业化

一、区域经济研究的一般议题

不同学者,对于区域经济学的认识不同。最典型的莫过于e.胡佛的观点,他在《区域经济学导论》(1971)中认为,区域经济学即“空间经济学”,可以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等问题来加以概括。这与地理学近乎雷同,不甚可取。区域科学创始人艾萨德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等等问题的科学”。经济学家则把区域经济学看成是以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从生产布局的角度认为,将这门学科看作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片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基于上述,本文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系统,目的是促进区域发展,任务是揭示区域经济运动规律,寻求促进区域发展、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所以,区域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区域,特别是行政区域;所关注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尤其是具体区域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战略策略包括要素配置、外资引进、出口加工、增长极培育等。

二、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看当前区域研究热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选题,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支持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整理工作。

2013年全国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类项目。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的十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作用,为实现党的十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一批60个招标课题中,有28个与区域研究有关,说明区域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中最重要的问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契合国际研究趋势――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克鲁格曼,而克鲁格曼是典型的区域经济或经济地理学者,他的代表作《地理与贸易》、《新区域经济学》等,都是经典的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学)著作。

这28个招标课题中,除了5个常规问题之外,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内外统筹(7/28)、新型城镇化(6/28)、转型与跨越(6/28)及安全与可持续(4/28)。由此可见,区域发展的内外统筹、新型城镇化及转型与跨越发展,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

2013年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以文史哲学科为主,基本要求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着力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这次招标的158个课题中,与区域有关的是17个项目。因为第一批已经把区域、空间课题列入很多,所以,这次招标的重点领域不是区域/空间。即便与此,仍有17个课题与区域或空间有关。在17个项目中,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占到了一半(12/17)。由此可见,区域或国家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2014年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招标的对象,以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为主。基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本次招标共95个项目,其中与区域发展有关的项目33个,达到30%以上。这33个项目中,除2个常规研究外,有10个属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内容,9个新型城镇化;6个转型跨越;7个内外统筹。

2014年第二批重大项目共192个招标选题研究方向主要是文史类,包括基础类选题148个,跨学科类选题44个。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192个项目中,与区域研究有关的是55个,超过1/4。除了4个常规项目以外,有22个属于内外统筹和走出去战略的项目,13个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3个转型与跨越发展研究;3个新型城镇化项目。

汇总2013、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4批重大招标课题分类结果,得表1。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我国区域研究的热点是: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内外统筹发展、转型与跨越发展、新型城镇化。

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之所以成为近年区域研究的热点,这与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及大国崛起引起的国际反应有关。其中生态环境方面的危机自不必说,国土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和存放等,都面临严峻挑战。资源瓶颈更是严重制约着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我国现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依赖进口国外资源用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能源、铁、铜、铝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6、1/3、1/5和1/3,其中,铁、铜、铝消费量世界第一(刘阳,2011)。特别是一些战略资源对外依存相当严重,许多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我国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需求缺口均将超过50%,石油消费量至少要415亿吨,然而国内石油产量预计为118亿吨至2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60%,与目前美国58%的水平相当。

和其它大国崛起引起世界强烈反响一样,中国的崛起也刺激了周边国家和个别大国的神经。美国开始重返亚太,国际上“中国”甚嚣尘上,中国部分周边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面临着多种挑战,中国需要在战略视角上直面和区分与区域外大国及周边国家的矛盾,同时在策略层面降低周边环境变动给自身崛起带来的阻力。这就是基于世界背景下中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热点的客观原因。

面对资源、环境和地缘形势的严峻形势,中国必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只能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唯如此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和大国崛起。正如总理反复强调的那样,转型与调结构是新常态。“转型与跨越”成为当前区域研究热点,既是对客观挑战的被动应对,也是新一届政府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内外统筹成为区域研究热点,既与区域发展阶段有关――区域发展早期阶段以内循环为主,工业化和城镇化高级阶段则以外循环为主,因而必须注意区域内外的统筹协调,进一步推进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内外统筹也与大国崛起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详见后述。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现代化车之两辙,鸟之双翼。我国的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近年虽然在大力推进城镇化,但传统城镇化已经走到尽头,急需转变城镇扩展方式,注重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应急之策,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三、从近年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看区域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的目标诉求

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先后批准了与区域有关的规划数十项。从规划目标看,这些规划可以分成五大类。

第一,培育竞争力、提高效益、加快发展的,如辽宁、河北、江苏等省份沿海地区开发规划等,其规划对象多是发展条件好、潜力大的地区。

第二,扩大和推进对外开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的,如海南国家旅游岛、横琴岛、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等,其规划对象多是沿海、沿边开放地区。

第三,加强区域合作开发的,如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规划区域多是不同行政区的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试图通过要素互补或强强联合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培育新的增长极。

第四,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如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等、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等。这些地区大多属于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规划和引导,保证生态功能,实现转型和跨越发展。

第五,加强对问题地区的扶持、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健康的,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科技助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行动计划等。通过多种途径的支持和扶持,实现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

实际上,上述的五类规划,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提高效率、培育增长极、加快发展的规划;第二大类是注重协调、强调可持续,推进协同发展的。这种基于规划目的的分类指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或热点。

注重效率、加快发展是由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决定的――中国正处在崛起的关键时期,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才能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而注重协调、扶持问题区域的跨越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仔细考察这些规划可以发现,这些规划中,大部分规划,都不是简单的行政区域而是类型区域,不是单纯的行政区域而是空间比邻的地域,有的涉及到两个省区,如“关中―天水经济区”;有的涉及到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如辽宁省五点一线规划、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省沿海规划、安徽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规划。甚至有的涉及到不同政体之间的协同发展,如横琴岛开发规划等。这反映了区域研究对象的新变化。

从重点关注行政区域发展到更加关注类型区、跨行政区发展和跨国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结果。

首先,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追求的是利益和利润,与行政界限没有多大关系,这与我们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行政主导下的区域经济是完全不同的。正是因为我们对跨行政区域的重视不够、研究不足,使得跨行政区域的一些地域,成了发展潜力大、经济社会矛盾突出的地域。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就能够迅速地改善该地区的目前状态,甚至可以很快地培育出新的增长极。

其次,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在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支持下,要素的流动既迅速又便宜,因而跨区域合作开发成为可能;在由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下,跨行政区域的产业集群逐渐形成。这必然要求区域研究更多地关注类型区和跨行政区地域系统。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正在推进的规划,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既是这种思路的延伸和强化,也是大国崛起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奇计妙招。

四、新一届政府施政要点及其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在党的十,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纲领逐渐明确,其中与区域发展有关的包括三点,即中国梦、市场决定和新型城镇化。这些都对区域研究方向产生深刻影响。

1、中国梦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用的话来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所以说,中国梦就是崛起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幸福梦。

要崛起就必须考察崛起的条件,明确崛起的目标,探索崛起的路径,分析崛起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矛盾和冲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就要研究地缘环境、国家安全、战略性资源、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等问题。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但从整个国家或民族来看,幸福不外乎富裕、平等、和谐和生态等,要实现幸福梦就必须建设美丽中国和和谐社会。因此,福利分配、民生保障、反腐倡廉、和谐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主要议题,与此对应的新增长极培育、城乡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就是区域研究的热点。

2、市场决定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2014年国家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运行的主体不再是政府,而是企业。因此,区域研究必将从过去主要关注资源供给、要素配置和政府管治转向市场需求、品牌竞争和企业家成长等;区域格局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从区域自身发展走向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必须做出调整,即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化、重化工业化、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新型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和转型与跨越发展。与此对应,区域规划的形式和做法也必须做出调整,应突破产业与事业之间的传统界限,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多地强调参与性规划、上下互动式规划、弹性规划、有限规划、战略性规划,以及管制性与引导性结合的规划。由此推断,企业家培育、消费和福利分配及跨行政区的协同发展和规划,必将成为区域研究的热点。

3、新型城镇化与四化互动对区域经济研究的要求

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四化进程不同,四化内容及形式更是千差万别。因此,除了研究全国整体的四化推进外,还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四化及其互动的途径。2014年全国区域科学年会的主题和分论坛(专题)设置恰好反映了当前区域研究热点――2014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年会(RSaC’2014)的主题是“创新、集聚与区域发展”,这是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响应。会议下设的10个专题(分论坛),除了空间分析、信息技术、新经济地理学三个专题外,其余7个分论坛实际上可以归属于“区域协同发展”(包括一路一带、长江流域发展、京津冀协同、优化国土空间四个专题)、“转型与跨越发展”(包括创意城市、创新导向两个专题)和“常规研究”(包括区域经济与区域政策专题)三大类。其中前两类,即“区域协同发展”和“转型与跨越发展”可以看作是当前区域研究的热点。

五、总结和讨论

区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从近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选题方向、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成果和新一届政府的施政要点看,和传统的区域研究相比,目前的区域研究热点及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区域研究对象,已经从节点区域、单独的行政区逐渐转向类型区、功能区(均质区)和地域系统(跨行政区);从国内特定地域的经济发展转向区域的内外统筹和协同发展。

第二,区域研究中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从生产和供给转向消费及福利分配;从制造业专业化及其分工转向服务业、产业链分工与集群发展;更加注重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以及产业与事业之间的互动。

第三,区域研究中所探讨的主要战略策略,从引进外资与技术、加工制造与出口、经济实力提高,转向地缘环境、国土安全、文化软实力提高和构筑外经外贸新格局等;从城市建设、城镇化和劳动就业转向新型城镇化、产城互动和城市群建设。

第四,学科热点的变化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二是外部需求的刺激。从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看,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的这些变化,与日本的经济地理学的转变非常相似――战后日本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变化特点是:从狭义的经济地理学向广义的经济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转换;将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等纳入研究视野,从物质生产和流动的空间过程及空间结构向非物质方面转换;从地方尺度向全球制度转换。此外,由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属于跟踪性研究,所以,世界上相关学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学科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例,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提出21世纪议程,此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才开始掀起高潮,并一直延续至今,并将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由此导致转型与跨越发展策略的出笼。新型城镇化则是在国外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特色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社会治理机制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的结果。

外部需求刺激对学科发展的影响,这在中国体现的特别明显。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还是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都是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设计的,包括全国党代会报告、国务院决议、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规划等。至于政府的施政纲领,更是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选题方向。

第五,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观察视角,对区域研究热点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热点”本身的界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的选题方向、近年的国家层面与规划以及新一届政府施政要点提出了区域研究热点的初步看法。

【参考文献】

[1]艾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w.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曹立:中国经济新常态[m].新华出版社,2014.

[4]崔大沪:开放经济中的中国产业增长模式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2004(9).

[5]付晓东: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3(2).

[6]高程:周边环境变动对中国崛起的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13(5).

[7]胡乃武、张可云: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国内经济热点篇5

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回升势头,尤其是投资、出口、工业生产和金融等多项指标增速为近年来最高。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有观点认为投资高增长造成生产资料瓶颈,我国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苗头,宏观政策导向应避免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实际上正处在由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向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拉动型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阶段,是在实施多年积极财政政策和国内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共同作用下,经济增长自主性增强的集中反映,并不存在过热现象。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把就业、再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地位,维护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物价回升力度看,我国经济尚未出现通货膨胀

经济过热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持续、全面、大幅度上升,是经济供需矛盾最直接、最突出的反映。尽管今年上半年物价水平延续了2002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向上走势,但短期内物价回升力度有限,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1、生产资料价格等价格先行指标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自2001年5月到2002年10月,生产资料价格一直为负增长。受伊拉克战争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和投资增速加快引发中间产品需求增加的影响,从去年11月开始,原油、钢材、部分有色金属等价格大幅上升,带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由负转正,并在今年3月份达到最高值8%。随着美伊战争结束及联合国取消对伊拉克制裁,国际原油价格逐月下跌,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明显放缓,第二季度3个月的涨幅比3月份分别低0.2、1.9和2.6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是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标,一般先行1-3个月,生产资料价格回落预示未来几个月消费价格涨幅会趋慢。

2、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消费价格上,消费品价格水平没有出现普遍上涨趋势,说明我国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压力虽有所缓解,但摆脱通货紧缩的基础不稳定,根本谈不上经济过热今年头6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0.6%。其中受非典和蔬菜季节性价格上升的影响,食品价格上涨了2.2%;食品以外的其它7类消费品中只有住房、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这2类价格轻微上涨,涨幅分别为1.4%和1.3%;其他5大类消费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没有传导到消费价格上,一方面说明即期居民消费需求仍显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和工人没有工资谈判能力的情况下,劳动成本增长缓慢,也意味着我国收入不断向资产所有者和经理层集中,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未来消费动力不足。

3、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目前,通货紧缩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imF在2003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报告中指出,1997年以来,35个工业国家和包括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落在负增长区间的概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日益严重。

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近50%,多数可贸易品的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在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日益严重的条件下,我国可贸易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外资大量流入和高达3400多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即使国内出现可贸易品供给不足的局面,也有足够的财力通过扩大进口平抑物价。约束经济扩张的资源限制,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进口来解除。

4、垄断服务行业的改革,减轻了部分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压力“十六大”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打破行业垄断、促进企业间竞争,减轻了垄断行业价格上涨的压力。其中,通讯价格稳中趋降。今后垄断行业价格上涨,对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拉作用不会明显增强。

从资源利用和增长持续性来看,经济未出现过热

经济过热也表现在,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导致经济资源供应紧张和要素价格大幅上升。从资源利用和增长持续性来看,目前我国经济还不能称之为过热。

1、生产要素未得到充分利用,现实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潜在增长率,是指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增长率。对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不同的机构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摩根斯坦利(2001)认为,中国潜在增长率为10%;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认为在7%-9%之间;国家信息中心测算为8.5%左右;经济学家刘国光(2002)认为在9%左右;吴敬琏教授则认为在8%左右。

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对经济资源利用的程度来看,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远远低于潜在增长率。原因在于:1、劳动力利用程度偏低。与经济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就业压力不仅没有减缓,而且日趋严峻,就业弹性持续下降。上半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2%,比2001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加上农村隐性失业人口,这一比例将更高。中国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从资本投入来看,虽然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较快,但金融机构存贷差依然呈扩大趋势。截止今年6月底,各类金融机构存贷差达到4.5万亿,比去年同期净增加0.9万亿。3、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在大量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的同时,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因得不到技术支持而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档次、性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

2、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不稳经济过热,还要看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如何。如果经济增长仅在几个月走高接着急转而下,只能算是经济剧烈波动而不能说是过热。由此作出经济过热的判断缺乏理论支持。从今后一

段时间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或前景来看,支撑中国经济继续走高的因素并不是很多。消费方面,尽管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部分城镇居民住房、汽车、旅游、消费类电子通讯产品、教育和文化体育休闲等新消费热点,带动了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的良性循环,但这些消费热点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城市不到20%的消费群体,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考虑到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等原因,短期内消费要实现高增长是不太可能的。出口方面,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朝鲜核危机、中东局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和组合、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等,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我国出口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长,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方面,虽然上半年投资增长达到近10年来最高增速,但目前的企业设备更新投资较快增长有结构调整的性质,是对前几年设备更新投资过少的弥补;另一些则与地方政府加快城市化建设密切相关。如城市改造、路桥建设、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开发等。但不管投资增长多快,它都属于中间需求,其所创造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如果没有最终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的支撑,越不过“惊险的一跳”(马克思语),其价值得不到实现,这种高增长是不会长久持续的。

从新一轮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看,近期不会出现总体过热

从引发经济周期的体制因素来看,我国经济近期内不会发生总体过热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根源在于投资和消费的剧烈波动。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国民收入超分配以及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和引发消费需求膨胀,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1984和1988年两次经济过热基本上是由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所致。从投资角度来看,我国投资总量中,国有投资所占比例过高。国有企业在缺乏有效产权约束下的“投资饥渴症”,导致投资屡屡膨胀,投资盲目性很强。在经济短缺的卖方市场环境下,生产产品不愁没有销路,企业缺乏市场约束。正是在这种体制条件下,企业投资行为的内在扩张性很强。当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有所放松时,总投资就会发生快速膨胀。投资增长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时,经济出现过热。1993-1994年的经济过热,就是典型的由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所引起的。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我国总投资和总消费受市场约束越来越明显,导致经济周期波动性减弱。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市场约束的增强,加之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加强信贷管理,国有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症”。国有企业的投资理性化程度有所提高。非国有企业由于其天然的市场化特征,投资风险与效益意识较强,投资内在约束机制较强。所以社会总投资的盲目性减少、波动性减弱。

从总消费的角度来看,随着国有企业、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制度改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增幅放慢、消费预期减弱等,消费需求呈现平衡增长态势。由此表明,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已经转化为总体上供求平衡甚至某些领域供过于求的格局。1997年政府采取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的政策,也充分说明我国总投资和总消费行为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不会再发生90年代中期以前那种忽冷忽热、大起大落的局面。

从去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我国自1998年以来采取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累积性结果。由于这轮经济周期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启动期和调整期,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持续性和自主性增强。既不存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也不存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此,国民经济的高增长、低通胀局面仍将保持较长时间。

部分行业的高增长以需求为依托,不会引发经济过热

不论是持经济已经存在过热观点的学者、还是认为经济存在过热苗头的人,其主要理由在于当前电力供应紧张,部分行业(如房地产、汽车、钢铁等)增长过快,行业风险持续加大。但我们认为,今年部分行业供应之所以出现短缺现象,并非经济过热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增长需求约束”假设的前提下,对部门行业实行限产保价,原有供求条件下的资源供给势必适应不了当前经济扩张的需要。实际上,我国生产要素总体上供应充足,只要政府不再沿用传统的计划手段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一旦市场需求出现上升的信号后,供给有能力作出较快反应;经过不长的调整周期后,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和供给不足的局面不难改变。

从电力工业看,随着上半年经济的高增长,我国部分地区确实出现了电力短缺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表现。可实际上,当前的电力紧缺只是暂时现象。其原因:一是由于局部水电比例较高的地区受今年枯水年份的影响较大;二是煤电价格之争未决,相当部分发电煤未到位,影响火力发电的增长;三是政府为三峡水电预留市场空间,近年来,批准电力项目较少,对电力供应有所影响。上述情况在下半年将逐步得到解决。由于今年夏季雨水较多,下半年水力发电将大幅增长。5月份国家已批准发电煤吨价提高8元,发电煤合约将履行,预计下半年火力发电供应量将明显增加,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将大大缓解。此外,去年以来国家新批准上马一大批电力项目,明年将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因而电力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态势,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达到了34%,高出去年同期1.1个百分点,为投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并不能据此认为房地产行业就存在过热现象。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高增长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支持。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长达44.8%,增幅高于上年同期(22.4%)一倍左右,也高出同期投资近1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中92%以上由个人购买。如果说当前房地产有问题的话,问题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批转环节,开发和销售环节并没有多大问题;二是规范并不意味着限制。央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其初衷是出于规范银行信贷行为、降低金融风险、限制需求不大的高档住宅的建设,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在中国融资渠道十分有限的条件下,银行信贷必然成为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今年以来,房地产新增贷款占整个银行信贷增加额的比重已在40%左右。土地批租成为孳生贪污的温床,房地产业腐败案件频频发生。因此,央行121号文件出台是情理之中的事,并非要限制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从汽车行业看,上半年全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汽车生产累计增长32.2%。据此有人认为汽车业也存在过热苗头。单从生产或者供给的角度看,汽车生产增速确实较高。但考虑到汽车销售和需求情况,上述担忧实属不必。据最新统计,上半年新品车型不断投放,国内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累计销售203万辆,增长32%,产销率达到97.6%。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汽车出口基数较低,但增长异常迅猛。上半年汽车累计出口4.4万辆,同比增长2倍。可见,上半年汽车业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并不存在真正的过热现象。从长远看,目前我国城镇家庭轿车普及率不到1%,家用轿车需求前景极其广阔,汽车工业高速增长仍将维持较长时间。

从钢铁工业来看,今年上半年钢铁工业增长较快,价格高涨。有观点认为钢铁工业过热。其实,目前钢铁工业较快增长有充分需求支持。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包括修建高速公路、西气东输、城市化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工业增长需要大量钢铁,如汽车工业的高增长等;三是房地产建筑用钢量很大。目前,钢铁消费的三方面需求都很旺盛,可以支持钢铁的较快增长。但是局部地区钢铁行业也确实存在低水平产能增长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总体看,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生产要素供给可以支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当前经济发展不存在引发总体过热的现实条件。因此,目前不宜出台防止经济过热的政策措施,而应保持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就业、再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下大功夫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过去,我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明显,经济扩张期较短而收缩期较长,大起大落的波幅较大。为了尽量延长新一轮经济扩张期、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潜力,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控,努力使国民经济运行水平向潜在增长率靠拢,并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顺利安全淡出创造条件。

1、调整银行监管考核指标,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今年以来的情况显示,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与商业银行刻意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有关。在监管考核重点方面,监管当局更多强调了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的重要性,同时政府可能部分支持各商业银行在3~5年内通过股份化改造最终“整体上市”的改革设想。商业银行意识到,不断增加贷款,既可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又可增加当期利润,还能够大大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为上市创造条件。银行备付金率下降和银行贷款猛增,是国有银行贷款行为改变的必然结果。所以,如果需要对贷款增长速度和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有所约束,关键还在于促使银行有良好的行为方式。现在看来,要求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并在3~5年内财务上有重大改善,达到整体上市的水平,确实勉为其难。今后,在继续要求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率、增加利润、加快公司化改造的同时,应当同时注重减少不良贷款的总量,强调防范风险和增加透明度的极端重要性。

2、尽快出台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相对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经历非典冲击后,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国家没有财力为居民增加工资,于是人们把提高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问题,聚焦在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我国现在的800元起征点,是20年前制定的。20多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居民收入也大幅提高,800元的起征点显然太低。上海已率先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1000元的个税免征额;广州与杭州去年也将个税起征点,实际分别抬高到1260元和1100元;深圳和珠海分别是1600元和1400元。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势在必行。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是方案出台的最佳时机。目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于树立政府形象、稳定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外,人数不少的中产阶级是最稳定的消费群体。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还没有哪个阶层能被称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因而消费需求的增长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在一定时期通过提高工资、调整税收政策以及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式,提高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改变我国“金字塔型”收入结构为“纺锤型”收入结构,培养我国的中产阶级,这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调控投资增长,减少行政干预今年各地投资增长热情较高,出现一些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现象。对此国家不应采取一刀切的限制措施,而应制定规范合理的条例法规,用市场办法引导投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自动纠错的作用。一是国家应制定多种行业发展规划,定期公开披露行业信息,引导企业投资健康发展。二是对国家重要行业建设制定合理的质量、技术、环保、节能等行业准入标准和门槛,各种投资主体只要符合标准,便可进入,减少行政干预。三是防止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和房地产开发热潮,要从批租土地这个源头入手,严格控制各级地方政府随意出让土地的行为。四是整顿各类经济园区和开发区的发展。开发园区建设一定要与解决农民就业和生活问题相结合,不能再走发展工业牺牲农业的老路,不能造成新的“低保无份、就业无门、种地无田”的三无农民。

国内经济热点篇6

关键词:热钱流动;股市楼市;相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190-02

2002年以来受到各种经济指标因素的影响,如利率、汇率、人民币升值预期、国内资产价格上涨,大量境外热钱流入国内,其中不排除出于套利和投机目的的资金流入。这是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承认“热钱”的存在。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购买的美国债券约3700亿美元,这些债券存在着较大的足额兑付风险。同时,国际上出现流动性紧缩,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减少,我国企业对外投融资受到较大的影响。2009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我国经济增长,率先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影,美元贬值,追逐利益的动机正催促国际热钱流入我国。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比2008年增长了23.28%,为23992亿美元。2009年全年我国外汇储备共增加4531亿美元,这里就有一部分是投机性热钱的流入。分析发现,2009年我国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共计新增2861亿美元,其中不可被解释的短期资本流入超过1670.22亿美元,显示出热钱的流入。

1、对热钱的定义

热钱又称投机性短期资本,即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且以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一种投机行为。如有些私人和企业将暂时闲置不用的、或者自身积累的部分资金运用到国际金融投机活动中,这部分资金就形成了热钱。许多大的跨国公司和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都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部门,专业理财。在国与国之间从事谋利活动的国内短期资金、跨国公司国际银行拥有的短期流动资金及其外汇信贷业务资金,还有些暂时闲置或过剩资金、各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保值性作用的部分资金、各种投资专项基金包括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信托基金和共同基金。2000年底,全世界开放式基金资产总额达到11.87万亿美元,数目达到51683只。到2007年末,美国共同基金资产的规模达到了12万亿美元,截止2008年年末,全球共同基金的资产规模达到18.97万亿美元等等。游资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机。当投机者预期某种通货的价格将下跌时,便出售该通货的远期外汇,以期在期满结束,可以以较低的即期外汇买进而赚取汇兑差价的利益。追求汇率变动的热钱关键在于是否会使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从投机走向逃离。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外部的金融环境,造就了热钱进出的套利机会。据有关测算2008年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热钱数额已高达1.75万亿美元。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大量热钱,应对其进行监控。

2、热钱流入理论分析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也带来了大量投资资金。鉴于“热钱”具有高灵敏性、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高流动性和短期性的投机性虚拟性的特征,同时监控成本较高,就要审慎对待所流入的热钱部分。

2.1大量热钱流入的原因

主要有赚取利率差收益和赌注人民币升值、国内资产价格持续升高的影响。

我国利率近年来虽然有所调整,但相对来说还是较高的。在金融危机暴发的这段时间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0至0.25%降至历史最低点,同样我国也进行了五次以上的降息,每次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大致0.27个百分点,相对面言仍然处于高点。最新利率调整: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贷款利率达到6.06%。利率水平的差别吸引了大量“热钱”的流入。人民币常年紧盯美元汇率,记得2005年7月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2006年8月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为1:7.97。到2008年4月1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至6.9920。2010年12月20日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623元。伴随美元的贬值、我国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加速了大量热钱的流入,特别是09年我国经济增长“保八”成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充裕,银行板块的良好表现带来了各板块的轮动。楼市股市对经济的拉动起较大作用,同样也是吸引热钱流入的原因。

2.2大量热钱流入的渠道如下几类

(1)首先经常项目下的流入,其中利用贸易手段“低报高收”比较常见;利用非贸易手段,比如在服务收支中,利用向境外提供运输、建筑等服务的机会,收到远远超过服务价值的外汇收入,引入了“热钱”;利用转移支付方式,将“热钱”通过支付内部收益的方法输入国内。

(2)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宽松,对资本项目的开放政策也宽松了,同时我国的外汇管理措施重在“宽进严出”,“热钱”通过资本与金融帐户流人的机会就多了。

(3)在银行结售汇方面大量的无实际交易的结汇行为,也会造成“热钱”的流入。虚拟的贸易结汇进入国内楼市、股市进行投资,将境外热钱带入国内。

(4)其他一些行为,如对子公司投资。以投资子公司为名,一次性转入资金进入楼市股市进行炒作。外币抵押贷款。某些热钱先将资金存入中资银行,然后再以外币存款作抵押进行人民币贷款。还有一些外汇持有者预期人民币会升值,卖出美元,转为人民币存款。特别是多年来,国内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外留存有大量的外汇资金,现在也开始参与到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押赌中来,向国内流入前几年存放境外资金的回流是资金内流的组成部分。

3、热钱流入对我国股市楼市的影响

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联关系。证券市场的开放使得国际热钱流动急剧膨胀。热钱在股市里大规模的流动反过来又会冲击证券市场和民众的正常生活,2007年的牛市阶段8个月的时间就从3000点冲到6000点,热钱的短期投机性特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股指的上扬,散户纷纷投资,大户单获利后抽身出逃,致使08年股市一路下跌,投资者资产缩水,制造了经济不稳定因素。在我国资

本市场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热钱的进出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资本市场的矛盾结构,增加股市的不稳定因素,引发连锁反应。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对汇率变动干预和控制能力较强,能够有效阻止热钱的负面作用。我国目前对于国际资本流入证券市场实行严格的管制,公开的渠道是QFti(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国际热钱进入房地产市场,首先会抬高房价,民间的资金在“示范效应”下入市,推高房地产价格,从而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人,形成房地产市场泡沫,引发通胀的产生。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风险在于,当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破裂时,将直接导致国民财富的缩水,对于社会消费、生产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大量不良资产必然影响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信贷收缩不可避免。资产泡沫破灭通常容易引发信心危机,导致资金外逃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反过来又会促使热钱的外逃,造成汇市的不稳定。

4、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状况较好,短期内不会出现资金的大规模抽离。但是作为新兴资本市场,同样也面临着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泡沫滋生的潜在危险。我国的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的管制能够有效应对热钱的冲击的。一些新兴资本市场纷纷表示,如果未来热钱流入的过快,将采取征税或者行为设限的方式,来抵制热钱快速流动对本国经济的冲击。长期来看应该建立健全“热钱”流入流出的预警监控体系。加强对国际资本进入渠道、投资规模和去向的跟踪监测,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严格监管贸易结算、提高利息税等方法阻止“热钱”流入。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国际热钱的波动:

4.1加强对热钱流动的全程监管

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从热钱的进入、投资规模、渠道、投资方向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测机制。有效识别热钱,对地下钱庄和不正常大笔资金的汇入汇出现象进行彻底的盘查,并实施严厉的打击。加强对个人及各单位结售汇的管理,这会是任务大、成本高的工作,同时加强执行力度。尤其要防止其流向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热钱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投机牟利、择时而出。要建立完善的热钱流出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4.2完善我国资本管制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根据市场供求,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元持续走弱、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这就又加大了外资进入套汇的动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拟定汇率政策目标,跟踪监测全球金融市场汇率变化,研究检测国际资本流动”,这也显示了国家非常重视汇率机制问题。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实现其双向浮动,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逐步消除国际热钱对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的预期,进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安全。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防止过量的货币供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合理的调整机制,密切观察经济形势,可采用加息手段收回过剩的流动性;主动进行市场风险提示,加大楼市、股市调控力度。在股票市场上,一些新型金融产品的出现,给热钱创造了许多套利空间。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为此,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市场体制,如最近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都有利于我国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其次,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中关有房管部门需采取系列措施,如适当控制推地的节奏,加大闲置土地回收力度,重新启动限价房等“保障房”工程,保障楼市健康发展;同时,要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窗口指导,引导和督促政府的财政支出和银行项目信贷资金回归到生产建设中,防止信贷资金进人楼市、股市,控制泡沫。从而确保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对有关热钱问题的研究有很多,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做好热钱流入监管,流出把关等工作,是一个迫切而长期的课题,值得深入的研究,以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安全运行,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张宗新,“热钱”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第三种力量,新金融,2008。(09)

[2]刘刚,白钦先,热钱流入、资产价格波动和我国金融安全,当代财经,2008,(11)

[3]陈支农,巨额“热钱”考验中国[刀,国际融资,2004

[4]王健君,“热钱”挑战金融监管体制[J],嘹望,2003,(43)

[5]刘杰,面应对“热钱”进入[J],国际金融电脑报,2005,(05)

国内经济热点篇7

纷乱的价格

股市从3000点之后一路走来,多空分歧巨大,总是有人忙着清仓,有人恨不得把自己卖了抄底。3000点的时候人们讨论有没有泡沫,4000的时候人们讨论泡沫什么时候破灭,但是当大盘直冲5000点时,大牛市时代来临的声音却日益高涨,垃圾股全面暴跌,一线蓝筹钢铁、金融、地产、有色等板块轮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联通等等几只大象都开始跳舞,工银和中银更是几乎同时涨停。

更多的人开始坚信中国股市正走向健康发展,连一向谨慎的索罗斯都称,中国将有80年牛市。

当全球股市大跌,中国股市只是振荡下行很小的幅度,全球股市稍一恢复,中国股市大盘可以一天狂涨248点。有人说,看着身边的朋友快速在股市中发财最损害自己的理智。

房地产的泡沫是没有疑议的,近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是宏观调控的对象,楼市价格却从来没有降下来,有想买房者―直持币等待房价下调,等来的却是一年又一年的暴涨。

不久前刚有业内人士公开称中国房地产泡沫临近破灭,楼市就又迎来了新一涨,北海、深圳、北京、石家庄、乌鲁木齐等城市涨幅都超过9%。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自6月份创下同比上涨7.1%的历史新高后,7月份继续全线飙升再创新高,同比上涨达7.5%。是宏观调控失灵,还是背后的利益集团在作怪?

今年1至7月份食品类价格上升8.6%,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平均市场收购价为每市斤0.79元,比去年同期上涨8.4%,其中稻谷、小麦、玉米分别上涨7.6%、6.2%和14.6%。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价格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t44.4%、42.6%和35.2%。猪肉同比上涨79.4%。36个大中城市由于粮、油、肉等食品价格上涨,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制成品价格、餐饮价格和部分轻工产品价格也出现较大范围的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生活每人每月增加支出12元左右。虽然因为调整工资和农产品涨价等原因,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3.3%,按此计算城镇居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146元,农民每人每月增加收入52元,这个数字超过了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支出增加。但最近一项全国调查显示,90.9%的人对粮油肉蛋等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78%的人认为粮油猪肉价格上涨使自己利益受损。

这轮价格上涨,有多少是农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造成的,有多少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又有多少是有关行业和协会在浑水摸鱼、哄抬物价?马兰拉面和方便面都先涨价又被政府强行要求降价,方便面中国分会和企业串通涨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则认为,粮食价格上涨与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相关。我国政府目标是确保耕地18亿亩的底线不被突破,而耕地面积近年来逐年下降,已接近这一红线。食品价格和股市、楼市价格一样变得争议巨大。

油价一直是众人所指,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并没有改变发改委定价的实质,国际油价涨的时候一定跟着涨,国际油价下跌时却从不跟着跌,所以在每次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时候,中国的油价必涨,这次因为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即使没有食品等价格的飞涨,按以往经验,国内油价也会上涨。油价上涨,更多的是因为行政定价和利益集团的博弈,只要成品油一揽子改革方案没有出台,油价就永远是个问题。

在这一轮涨价中,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原因,所以角度不同、关注点不同,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在学者和官员们争论不休的时候,物价的上涨却不停地冲击人们的内心,面对共同的上涨,人们开始担心,中国经济过热了吗?

过热的风险

7月份Cpi出来之前,专家和民间舆论纷纷预测将达到多少,其中最高的预测是可能达到5.5%,多数预测集中在4个百分点左右,7,q份的实际Cpi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高达5.6%,远高于6月份的4.4%。统计数字一出台,便引发了新一轮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

在欧洲,中央银行的通货膨胀目标是2%,大多数发达国家所能容忍的通货膨胀率在3%左右。以此标准看,7月份的Cpi太高了,但是,和西方国家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关注的核心Cpi不同的是,中国的Cpi是整体Cpi,整体Cpi中包括了食品和燃料等容易发生随机波动的商品的价格,核心Cpi中并不包括这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7月份如果以核心Cpi衡量,由于中国的非食品价格的价格增长幅度相当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是比较低的。

针对我国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等问题,发展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回答公众质疑,称发改委认为目前物价上涨不是全面通货膨胀的前兆,而是结构性上涨。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运行。目前,我国三种粮食的收购价平均每市斤0.79元,比1995年的0.73元仅提高了0.06元,提高了8.2%。目前的小麦价格仍低于1996年,大豆价格低于2004年。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也只上涨了30%左右。因此,这次价格上涨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的补偿。今年上半年农民纯收入增加13.3%,为20多年来最高,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也认为,不能认为经济已偏于过热。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6月份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19.4%。目前的工业产出增长速度是近10年来最高的,超过了2004年经济偏热时期的水平。若单纯从增长水平来看,那么经济可能已位于偏快的区域,但是否偏热必须综合需求、价格、瓶颈制约等多个因素进行判断,而不能只看产出。工业产出6月的高增长,有可能是受7月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影响。

7月29日,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十次报告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表示,判断当前经济是否过热,可以参看第二季度尤其是6月份的生产水平是否超过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超过潜在生产能力。他认为,和上一轮宏观经济相比,从量级来看,现在的增长速度最多超过应有的GDp--两个百分点,当前的数据还不能用来简单判断宏观经济的热度。但从长远来看,实际生产水平的增长率正远远超过了潜在生产能力的可想象的增长率,即使现在没有过热,但按目前的增长势头,过热很快就会发生。当时7月份Cpi还没有出台,宋国青的预测是4.8%,远低于实际的5.6%。

一度夺走宋国青“中国宏观经济第

一人”名头的诸建芳则对媒体表示,目前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涨幅虽然有所下降,但由于消费需求增长、货币环境宽松、通胀预期形成、要素价格重估四大因素,预计到明年春节前,Cpi涨幅还将保持居高不下的局面,未来可能诱发潜在的通胀危机。

央行报告认为,公众对通胀的感受主要基于经常购买商品的价格,当前价格上涨最快的肉禽蛋是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商品,因此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可能高于实际通胀水平。当“感受通胀”大于“实际通胀”时,价格预期可能进一步被推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施建淮告诉记者,现在通胀压力明显,虽然一些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有人认为不太可能发生供给不足引发通货膨胀,但是从历史经验看,通货膨胀往往是由人们涨价的心理预期引发的,如果食品价格持续这种上升,人民对通胀预期就会形成,这会导致工资等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带来企业成本的上升,就会推动其它商品价格上升。但人们在心理预期的暗示下发生抢购,通货膨胀便产生了。何况现在服务业的供给本来就存在不足。归根到底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需求过热引发通胀的主要因素。目前物价上涨的传导还在进行之中,Cpi的攀升还将继续。

近来陆续公布的一系列经济金融数据也显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热的风险在加剧。

中国经济是否正在从偏快走向过热,业内不能达成一致,但有一点却几乎已是共识,那就是中国经济存在过热的隐忧,如果任经济这样发展下去,过热就会发生。中国经济有维持更高的增长速度、而不导致通货膨胀的能力,但是速度的上限在哪里,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保持了3%的通货膨胀率,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一般来说,面对2006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攀升的Cpi,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该进一步收紧。央行在8月8日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认为,后续应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适度从紧,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努力维护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但分析人士认为,当前CpU上涨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一些问题不是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的。目前,关键是政策反应是否正确。从当下的经济形势来看,价格过快上涨已经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变量。

汇率之剑

理论上,中国经济有过热隐忧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政府的政策方向一直是防止经济过热。另一方面,这几年,因为被普遍认为存在低估,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并持续小幅升值。一般来说,当本币升值的时候,会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通缩。

在2005年的时候,中国大部分经济学家讨论的问题,是通胀的压力大还是通缩的压力大。但是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Cpi便一路攀升。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GDp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5.9%。出口顺差在上半年就突破了千亿美元。

其间,国家数次出台组合拳进行宏观调控,但效果不彰。从2004年担心过热开始,央行6次调息,都是紧缩政策,但是作用基本为零。随着流动性过剩日益严重,中国经济便面临过热的风险。近日,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之后,央行宣布再次发行1010亿元3年期定向央票,也表明央行对回收流动性的决心,意在控制信贷和投资增长速度。

宏观调控为什么会效果不彰,以至中国经济在一路紧缩的调控中依然走向过热?流动性过剩为何成久治不愈的顽症?施建淮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再加上大量热钱注入,而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有效有手段在于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面临日益严重的内外失衡问题,并且贸易顺差还在进一步扩大,6月,贸易顺差一个月增加了260多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2003年全年的数量。根据以往经验,下半年顺差会更大。

施建淮说,现在“汇率虚无论”已经成为主流观点,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根源,出在国内经济结构的失衡,即中国储蓄率太高,与人民币汇率无关,这影响着我国政府的决策。“汇率虚无论”的观点有误,宏观政策关注的是短期目标,目前流动性过剩的短期问题,不是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的措施能解决的。凯恩斯说过,长期我们都死了。7月份Cpi过高,人们加息预期再起,其实加息已经无效,更好的办法是提高汇率。

国内经济热点篇8

一、命题动向

研究浙江省六年来的高考文综试卷,我们不难发现,政治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出现了以社会生活为载体、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线、以主干知识为重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当中进行选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特点。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指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关注、参与讨论、激起民众情绪,引发强烈反响的问题,通俗点说就是被很多人熟知且讨论的问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下面,笔者试以2010年、2012年和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中的社会热点考查情况为例作些说明。

2010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2012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2014年高考社会热点考查情况

分析6年来浙江高考政治试题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笔者发现有以下特点。

(1)从呈现方式来看,考题中的热点问题以文字、图、表和漫画等多种形式呈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考查考生从不同的情景形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2010年第41题材料一中的热点问题我省前几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就以图和表的形式加以呈现的。

又如,2012年第30题描述的我国近年出现的热点问题――“高房价”问题则以漫画形式展现:右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现金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从选材角度看,高考命题过程中广泛选取热点,但并非漫天撒网,会有所侧重。从内容上看,热点选材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但以政治、经济、科技为主。从空间上看,试题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对国际热点考查相对较少。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对国际热点问题的考查,一般会突出考查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主张、中国与大国关系(如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等)、地缘政治(周边形势)、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及其他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2014年高考文综卷中社会热点的选材领域、热点地域考查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014年高考社会热点的选材领域、热点地域情况

从地域上看,近年高考热点考查更加突出了地域特色,关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高考第41题中的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2011年高考第41题中的民营企业出现的“用工荒”问题,2014年高考第40题中的“五水共治”问题等都属于我省近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议题。这类试题既体现了我省作为高考自主命题省份的特点,又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反映了考查内容的时效性和时代感,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考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考查的热点问题,从时间上看,以近期为主、远期为辅;从性质上看,大多较为中性,没有太多争议,不涉及敏感问题。

(3)从设问角度看,热点问题的考查主要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采用多角度的考查方式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下面结合2013年的考题举例说明(见下表)。

(4)从考查方式看,考题中的热点问题有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两种类型,但以直接考查为主。直接考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命题,题干材料和备选项都围绕某个热点主题设计,直接以热点问题本身作为试题的载体,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2012年高考文综第32题)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得决定性因素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间接考查,对于热点的考查不易察觉,命题人常常会借助其它形式的素材切入考点,热点以“隐藏”的方式介入,考查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考查考生对热点的了解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4年高考文综第28题)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①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

②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

③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

④,作决策漠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这道试题的考查,折射了命题人对前一时期国家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注。

(5)从命题立意看,热点问题的考查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从6年的考查情况来看,考热点不是考热点本身,而是通过热点问题创设新情景,考查政治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同时,注重以热点问题为背景或借助或突出热点问题,去分析、解决热点背景中反映出的现实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实际,通过解题的过程体验,进行价值判断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学科基础知识内化为自身健康成长的素质构成,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013年高考文综卷选择题考查情况见下表。

二、备考策略

(一)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新教材、新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考查热点问题,也不是不要学科知识。因此,我们在进行高考热点问题的复习时,千万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去搞热点,必须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夯实基础,因为再新颖别致的题目也需要靠掌握基础知识来解决。

抓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的工作,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文综考试的考核目标、要求与范围,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一知半解。二是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我们在体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才能为分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热点问题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三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要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掌握知识。同时考生要能根据热点情景,迁移、重组这些基础知识,把握好学科知识的体系和学科精神。

(二)关注热点强化运用

围绕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说明,这是近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的一贯原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现实性和教育性的要求。这启示我们在进行热点复习时,要科学选取热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从复习的时间上来看不切实际,从复习的效率上来看,也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具体来说,在热点复习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主干知识为标准选择学习内容。要选择符合高中生实际、与教材主干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以热点的主要事实和基本观点为线索,调动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比如,下列涉及2015年高考的重大热点问题我们必须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破冰,利好新政纷纷面世(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反腐肃贪重典治乱,打虎拍蝇成就巨大;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外交工作风风火火,亲诚惠容感动世界等。同时,不能只关注国际、国家的发展问题,还要关注近年来本地政府的重大决策、关心当地发展、本地的重大成就、本地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由于这些事情与考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因而也是考生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比如,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引擎、新优势;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网络零售,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围绕七大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和丝绸、黄酒、中药、茶叶的历史经典产业,率先打造特色小镇;扩大民营银行试点,深化金融改革;实施“4+1”行动,即四个“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个“三年到位政策”;继续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百姓关注的重点工程。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社会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我们生存环境、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民生问题、生态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二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对以上大多数热点问题我们并不需要去死记硬背,而应该尽量扩大考生阅读面,了解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了解重大政策或热点事件的背景,并注重运用学科知识对其进行理性思考,强调学以致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当然,对热点的剖析也不是越深越好,要以教材的理论为限度,抓住精要内容。三是适当识记一些时政术语。从高考的评分要求来看,一份好的非选择题答案组织也有适当地使用时政语言、展现政治学科价值的要求,所以,对于较重要的新的时政术语,我们应该着力记住。比如,2015年热点复习要了解诸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时政术语。

(三)培养能力关注方法

国内经济热点篇9

王建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课程主任和副教务长。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拥有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情报学硕士学位以及中山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国际技术传播,管理教育和价格歧视。

在《加拿大经济学》、《哈佛商业评论》、《远东经济评论》、《上海管理科学》和《经济一体化》等期刊多次发表文章,也是中欧案例丛书的主编以及吴敬琏教授著作《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英文版译者。曾作为国情专家,参与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与世界2025年情景预测”项目研究并出席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06年年会。

如果继续依靠过度资本深化和透支未来来维持高于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增长率,中国经济将很快像当年的韩国一样遭遇灭顶之灾。2010至2012年这三年,应该成为中国经济大调整和大改革的三年

金融危机前经济全面过热

新沪商: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对2005年-@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

根据修订后的GDp和过去公布的GDp平减指数,可以推算出中国GDp的实际增长率在2005年为11.4%、在2006年为12.9%、在2007年为14.4%、在2008年为10.2%,分别比过去公布的数字提高1.0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

相应的,中国人均GDp的实际增长率在2005年为10.8%、在2006年为12.4%、在2007年为13.9%、在2008年为9.7%。2007年14.4%的GDp实际增长率超过了1992年的峰值14.2%,13.9%的人均GDp实际增长率则平了1984年的改革以来最高纪录。

如何看待修订后的这一系列数据?

王建铆:2005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我们此前的估计。实际上,这些数据说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全面过热,并不是所谓的“偏快”或者“局部过热”。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经济过热?经济过热,是指一个经济体的实际GDp增速超过其潜在增速,同时,通胀率也超过了央行所制定的目标区间。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一定程度的紧缩,否则,通胀将不断上升,最终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产生威胁。

金融危机爆发前,随着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经济过热的第二大症状也由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转变为两位数的资产价格膨胀,尽管经济过热的最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仍然是实际增长率显著超过潜在增长率。宏观调控不能只关注通胀率

新沪商:我们对实际增长率的低估带来什么危害?

王建铆: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直接影响宏观调控下一步采取的政策手段,决定下一步到底是应该踩“刹车”还是应该踩“油门”。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往往对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估计过低,因而对实际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的程度和危害性估计不足,这往往导致宏观调控出手太晚,力度太小。

宏观调控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只关注通货膨胀、不关注资产价格膨胀,不能因为没有出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就断定没有经济过热。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间,世界上所有开放市场经济的主要经济危机都不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在未来的几年,只要中国的实际增长率适度低于潜在增长率,在国内就不会存在推动产品价格过度上涨的流动性过剩,在国外也就不会存在推动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过度上涨的所谓“中国需求”,通货膨胀就根本不会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严重问题。

2009年是经济调整的开始

新沪商:根据您的判断。金融危机前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过热,那么由于受到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这是不是意味着开始进入一个向好的调整过程呢?

王建铆:2009年是实际增长率在连续6年超过潜在增长率后第一次降到潜在增长率以下,减速比率也从2008年的29.2%降到14.7%,成功实现了从“半软着陆”到软着陆的调整。

实际增长率在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超过潜在增长率,这种情况是史无前例的。因为连续多年过热,即使没有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必然要经历一个减速调整的过程。

当然,全球金融危机在这样一个时点的爆发的确大大增加了中国经济调整的难度和硬着陆的风险。但2009年的经济增速放缓的确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也仅仅是一个开端,调整过程还远没有结束,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主要看这次调整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是继续软着陆还是终止软着陆。

最好的主动调整的情景就是继续进行软着陆,把未来三年的增长率控制在7%至8%的中速,增长率在2013年左右回到9%左右的潜在增长率,形成U形的调整过程。相反,最坏的被动调整的情景就是终止软着陆,把未来几年的增长率重新推上两位数的高位,增长率在2012年前后达到顶点,在这之后“二次探底”,不得不进行硬着陆,形成w形的调整过程。

新沪商:这样反复折腾的被动调整的过程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

王建铆:中国经济在1984年和1985年出现严重过热,实际增长率明显超过潜在增长率。1986年进行了调整,增长率从1985年的13.5%降到了1986年的8.8%,和这次增长率从2007年的14.4%降到2008年的10.2%的情况非常相似。但是调整半途而废,增长率在1987年和1988年分别“回暖”到11.6%和11.3%,最终导致“二次探底”的硬着陆,增长率在1989年和1990年分别降低到4.1%和3.8%。

由于目前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比八十年代末期严重得多,经济硬着陆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社会动荡,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当然也可能出现介于U形调整和w形调整之间的情况,例如GDp比U形调整多增长1个百分点的情况。但是,如果海外投机资本还可以像过去一样,不是借机投机中国房地产市场牟取暴利,就是借机投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牟取暴利,由此导致的中国国民财富流失很可能会超过这多增长的1个百分点,结果是得不偿失。

透支未来是不可持续的

新沪商:我们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您所说的主动调整,实现软着陆的情景,您认为如何才能实现?

王建铆:我们应该把潜在增长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基准指标,充分估计过去几年的经济过热对今后几年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对形势作出冷静客观的估计,并在此基

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最新数据,1979年至2009年的31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9.9%。即使以9.9%为基准,中国经济在2005至2007年的三年总共透支了未来增长共计9个百分点。如果以潜在增长率为基准,中国经济在2005年至2007年的三年总共透支了未来增长共计10.4个百分点。

像这种透支未来的增长,我们终究要还账。我们必须认识到,实际增长率连续多年显著超过潜在增长率,这必然是以改革滞后、产能过剩、结构恶化、效率降低、矛盾积累、国民财富流失等为代价的。

新沪商:看起来,“过热”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症。

王建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几年,中国的经济过热是由三把火同时烧起来的,这三把火就是出口、房地产和重化工业。三者的共同点是粗放发展,透支未来,因而都是不可持续的。

房地产、重化工业和出口的负面结果之一,就是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严重过剩。产能过剩的实质是透支未来的投资需求。消除过剩产能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盲目扩大产能的生产性投资,这必然会降低增长率。因此,中国的这一轮经济周期再一次证明了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实际增长率不可能持续地超过潜在增长率,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高于潜在增长率,必然在下一段时间内低于潜在增长率。

房地产、重化工业和出口的最大负面结果,是延误了体制改革,造成了“改革欠账”,从而延误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新沪商:“转型”的任务很早就提出来了,为什么难以落实?

王建铆:早在199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十五”计划纲要》还要求“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明确提出了“使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调控在35%左右”的具体目标。

然而,“九五”以来,由于“改革欠账”,旧的体制从多方面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国经济一直在粗放发展陷阱中难以自拔,越陷越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3年开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年年打破历史最高纪录。2009年,67%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很可能创下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超过上一轮经济过热顶点1993年的37%整整30个百分点。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从1995年的42%降低到2007年的33%,比2007年的世界平均水平61%低了28个百分点,在全世界国家154个人口百万以上的经济体中名列第148位,倒数第7。显然,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以消费不足为表象的内部失衡,失衡的程度至少相当于GDp的15%。

在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和资本深化的贡献在1981年至1990年的10年中大约为开,在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中大约为四六开,在2001年至2007年的7年中大约为二八开。

显然,“改革欠账”导致中国经济过度资本深化和透支未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效率越来越低。

2010年至2012年应是大调整和大改革的三年

新沪商: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请您为本届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点建议。

王建铆:在2009年,我们主要依靠投资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了硬着陆,付出的代价却是在粗放发展陷阱中陷得更深,估计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的贡献比例已经恶化到一比九,非常接近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已经高达92.3%,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经济过度资本深化和透支未来的严重程度。

所以,我建议,尽快启动新一轮的全面体制改革,从粗放发展陷阱中及时脱身。如果继续依靠过度资本深化和透支未来来维持高于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增长率,中国经济必然将很快像当年的韩国一样遭遇灭顶之灾。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往往是逼出来的。中国的经验也表明,当经济还能够以两位数增长的时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必须的体制改革必然会由于动力不足而难以推进。中国在1987-1988年间的经验又表明,在经济过热的环境中推进体制改革可能会遇到难以控制的风险。只有持续若干年的u形调整才能为体制改革创造一个动力充足、风险可控的宽松环境。

国内经济热点篇10

关键词:流入动因;宏观经济;热钱监控

前言

2011年2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了《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报告指出,如剔除境内人民币净支付,2010年“热钱”净流入为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该报告也首次明确定义官方热钱统计口径及方法。中国虽没有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兑换,但热钱的大量流入说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流通存在着通道。随着全球贸易的激增、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的不断改革、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越来越多。热钱逐利的本性使其流向多变,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中美利率倒挂的影响,近年来,热钱大量流入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如果能够合理的引导和控制热钱的流向及规模,可以达到解决国内资金短缺、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如若相反,则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强大冲击,影响长期稳定发展。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当下,研究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其现实意义。

一、热钱的定义及流入的原因

(一)热钱的定义及特点

热钱是hotmoney的直译,又称游资(refugeecapital),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热钱泛指各种为追逐高额利润而经常在各金融市场之间流动的短期资产,根据其活动范围可分为国际热钱和国内热钱;狭义热钱即国际热钱。本文探讨的范围仅限于狭义热钱。

对于热钱,有几种代表性定义:brendanbrown[1]给热钱下的定义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收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移动的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游资。jagdishhanda在《货币经济学》[2]一书中对其定义是:所谓热钱就是在国家之间流动的、对汇率的预期变化、利率的波动、或安全和可兑换性安排极为敏感的资金。国内理论界一般把热钱理解为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逐高额短期利润而在各市场之间移动的短期资本。

热钱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高:热钱运动的目的在于高收益性,而风险总是与收益并存,因而其具有高收益与风险性;热钱对市场信息高度敏感,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因而其具有高信息化与敏感性;热钱会迅速进入有利可图的市场,风险加大则迅速逃离,因而其具有高流动性与短期性;热钱热衷于通过价格波动取得利润,既不创造实业,也不提供服务,因而其具有高虚拟性与投机性。

(二)热钱流入的原因

刘放(2008)[3]将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概述为利率决定说、利率汇率联合作用说、资产组合作用说、货币政策作用说、交易成本决定说等五大基本理论。黎友焕、龚成威(2010)[4]研究认为,人民币升值是热钱入境的导火索,而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才是真正动因。通常,国际热钱的目标地区需具备四个特性:经济增长良好、货币升值、利率更高、有可炒作对象。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长期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面对欧美鼓吹的“中国经济威胁论”,特别是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存在升值压力;政府为平抑经济过热,利率存在上调的压力;金融危机之后,a股市场更被认为是估值洼地。在此情景下,热钱自然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

二、热钱流入的途径及规模

(一)热钱流入的途径

由于中国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热钱入境只能采取其他渠道,主要途径有:

1.热钱通过贸易途径进入中国。如境内对外贸易企业高报出口商品价格,使国外资金流入;制造无贸易背景的虚假合同,预收货款使国外资金流入;在中国办企业,注册资金迅速到位且不断追加资本等。

2.热钱通过qfii进入中国。价值投资理念原本是qfii所提倡的,然而近年来,随着a股市场的震荡加剧,qfii的投资风格发生了变化,开始转为中短线操作。在qfii中有数量相当可观的热钱存在。

3.热钱通过国外亲友赠款或遗产方式进入中国。中国有大量的海外华侨,大量的热钱在汇款或遗产馈赠的伪装下汇入国内。

4.热钱通过香港市场进入中国。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且有着港币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国际热钱的集散地。往返于香港和大陆的货车常装载着一定数额的人民币进入大陆,即使海关查到也可以搪塞过关。

5.热钱通过地下钱庄进入中国。通常海外热钱把金额汇入地下钱庄的海外账户,地下钱庄在国内账户提供相应数额的人民币,当然此种热钱为广义热钱的范畴,并不会增加国内基础货币。

(二)热钱流入的规模

2011年2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5]首次明确定义官方热钱的统计口径及方法:

热钱=外汇储备增量-外贸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外上市融资

2001年以来年净流入热钱(见表1)。

《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指出,剔除2010年境内人民币支付的400亿美元,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过去十年年均流入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

三、热钱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造成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增长,本币需求旺盛,导致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另外,大量的外汇储备提升了中国国际清偿的能力,增强了外汇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中国2001年以来外贸顺差、热钱规模及中美汇率(如图1所示)。2005年汇改以

图1

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上行阶段,根据胡晓月、李剑锋(2008)[6]的研究,自2005年开始,在中国贸易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大幅增大,说明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涌入。当热钱大量涌入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处于虚高状态,外汇的波动必然影响到汇率的稳定。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样的一种不灵活的汇率制度不能够立即对市场的供求做出足够的反应,导致市场普遍对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而这种升值的预期将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热钱大量涌入,加之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美国又先后通过查尔斯·舒默和林赛·格雷厄姆的联合提案及《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等对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压,同时又缺乏相反的预期,从而人民币陷入长期存在升值压力的困境。

(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加大宏观调控难度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币值的稳定包括对内和对外,对内即国内物价稳定,对外即汇率稳定。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且有过热的趋势,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因此,央行通过加息

图2

平抑物价,然而,利率的上升吸引了更多的热钱涌入,由于中国是强制结汇制,热钱的涌入导致外汇占款的增加。从图2 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m1的增速均高于m2的增速(除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情况相反)说明央行为稳定汇率,不得不被迫增发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效应又使得国内通货膨胀日趋严峻,为此,央行又必须通过央行票据进行回笼对冲。然而,热钱的高度隐蔽性使得货币当局无法准确判断,对冲难度十分大且效果不理想。由于热钱一般不会进入实体经济,央行的对冲必定挤出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使得国内出现虚拟经济泡沫,实体经济紧缩的畸形经济结构[7]。另外,由于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热钱具有高度流动性,这又可能导致央行货币政策适得其反。

(三)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影响资产价格

热钱在对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的同时,乘机在资产市场寻求获利机会,如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其中,房价近年来持续大幅攀升,掩盖了真实需求,导致大规模的开发,而房地产业的急剧繁荣又会拉动钢筋、水泥、木材、机械等大量产业的过度发展,同时也解决大量就业问题。然而,一旦热钱获利撤出,房价的泡沫会立刻破灭,由房地产业拉动的一系列附加产业都将面临急剧萎缩的风险,失业问题凸显,经济从虚假繁荣走向停滞甚至衰退。股市方面,200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一路飙升,2006年全年上涨126.6%,2007年全年上涨93.7%,金融危机过后,a股被认为是估值洼地,又吸引了大量热钱涌入抄底。另外,也有海外热钱利用a股与h股联动关系,间接大肆做空中国。在a股市场购入a+h发行的蓝筹股,在香港市场做空该股,在a股市场抛售,引起市场恐慌,股票价格应声下挫,从而凭接香港市场保证金的杠杆获利。由此可见,由于热钱规模的巨大,对中国资产价格的影响十分明显。

(四)加剧宏观经济波动,重创金融体系

热钱的逐利本性及高流动性注定了一旦市场风险加大会导致其迅速逃离。一旦热钱迅速逃离,国内之前由于大量投机性交易而被炒高的资产价格,如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都会迅速下跌,向其真实价值回归。投资的羊群效应使得很多中国居民在热钱大肆炒作国内资产的同时跟风操作,于高价位购买资产,热钱在获利出逃后,留给中国居民的是高价买进的资产大幅缩水的残酷局面。同时,国民经济总量严重缩水,之前欣欣向荣的产业纷纷停滞发展,经济甚至出现倒退。在金融体系方面,大量热钱流入会增加中国的债务负担和偿债压力,引发通货膨胀,热钱的大量出逃又会使人民币有贬值的压力。银行信贷的扩张多有资产作为抵押,热钱的出入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影响巨大,导致银行系统风险敞口的增大,从而放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

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到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增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加剧资产价格波动、重创金融体系等一系列弊端。因此,为避免热钱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如何监控热钱尤为关键,下面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1.严控热钱流入,严防热钱大量流出。针对前文所述,虽然中国的资本项目仍未完全开放,但热钱仍存在较多流入的渠道。鉴于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危害性,应首先严格控制热钱的大肆流入,对可能存在的流入渠道进行封锁。热钱的大量流出同样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剧烈的波动,因此人民币仍应缓慢的升值。同时,应做好对外的沟通以及信息披露的工作,纠正外界对人民币不合理的升值预期,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

2.加快推进汇率和利率的改革。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所提出的“三元悖论”(theimpossibletrinity),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中国应首先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汇率的稳定,推迟资本项目的开放。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浮动汇率制,使得汇率能够真实反映本币的供需。同时,提高利率的市场化水平,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挥利率对资本流动的调节机制,挤压热钱的套利空间。

3.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尽管热钱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但如果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良好,热钱的危害就会有限,更甚至“热钱”变成“冷钱”投入到实体经济当中,长期分享中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利于弥补中国资本的短缺,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完善宏观经济环境首先要从产业结构入手,在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化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刺激国内消费,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完善企业融资渠道,使得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增加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彼得·林德特,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国际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jagdishhanda.monetaryeconomics[m].newyork:routledge,2001.

[3]刘放.中国热钱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08,(7):66-67.

[4]黎友焕,龚成威.热钱入境的特殊动因与潜在风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7.

[5]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检测报告[r].国家外汇管理局,201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