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十篇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十篇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2:55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1

关键词认知工具;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61-03

Cognitivetool-acrossprimarySchoolwordproblemSolvingobstacles//tanKai,maYuhui

abstractinthispaper,throughconsolidationtherelatedresearchoftheelementaryschoolmathematicsinrecentyearsandsummarizethecognitiveimpairmentinstudentsolvingwordproblems,inlinewiththeexistingwordproblemsolvingsystem,analysisandstudyofvarioustypesofcognitivetoolforsolvingproblemsofprimaryschoolobstaclessupport,tohelpstudentschooseappropriatecognitivetoolsprovideareference,andproposeinthisfoundationbasedonsolvingproblemsofthebarriersamongprimaryschoolmathematicsproblemsolvingsystem’smodelbuilding,forthedesignanddevelopmentofnewcognitivetoolstoprovideanewperspective.

Keywordscognitivetools;primaryschoolmathematicswordproblem;solvingobstacles

author’saddressBohai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China121000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国内外都视数学问题解决为数学教学的重点。作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最直接的形式,数学应用题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国内外研究发现,中小学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题解题困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辅助中小学教学,认知工具开始受到关注,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智能解题系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Susannep.Lajoie认知工具的分类,整理近年来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相关研究,总结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障碍,研究各类认知工具对这些障碍的支持,为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效使用认知工具和从新的角度开发新的认知工具提供理论基础。

1认知工具概述

认知工具是认知心理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关于认知工具的定义目前暂时没有统一的说法。戴瑞(Derry)在1990年将认知工具定义为[1]:“认知工具是一种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美国教学设计专家Jonassen将认知工具定义为:基于计算机的已经适应和发展成为学习者的智能搭档的工具和学习环境,以培养和促进批判思维和高阶学习[2]。这里所谈的认知工具是指支持学习者认知过程以辅助学习者学习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具体来说是辅助数学问题解决的工具。

虽然认知工具都是支持认知给出的工具,但各个认知工具的作用、特点和侧重点都不相同。Susannep.Lajoie根据不同的教学软件的设计特点及其功能,将认知工具分为4大类[2]:1)支持认知过程和元认知过程的工具,如图示、思维导图等;2)分担认知负荷的工具,如计算器、概念数据库等;3)允许学习者参加超出他们范围的认知活动的工具,如模拟动画、虚拟现实等;4)允许学习者生成假设和测试假设的工具。

研究表明:认知工具可以通过引导问题的概念化和解释,将问题的相关因素有效地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建立问题表征,从而成功地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等不相同,所遇到的障碍也不相同,不同的认知工具对不同的障碍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尤为重要。

2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

从应用题解题的影响因素出发,国内外研究者从内在机制、认知过程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研究总结了解题过程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障碍及其成因。例如,Bull等人研究认为,工作记忆的缺陷是导致儿童数学应用题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记忆的缺陷可能导致儿童在抑制控制、认知转换方面的困难,间接地影响学生解题成绩[4];何小亚认为,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有由问题背景引起的障碍、由数学概念引起的障碍、由泛化律引起的障碍、由认知图示引起的障碍[5]。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从4个方面把握应用题解题过程中的认知障碍。

障碍一:认知结构缺陷。认知结构是学生大脑中的知识结构,是学生的全部观念内容及其组织[6]。认知结构缺陷是指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或者知识组织结构不良。数学应用题认知结构缺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数学知识和概念模糊。在解题时,辨析并运用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是基本,然而因为某些数学概念、公式十分相似等原因,各个数学概念之间很容易混淆,使学生在解题时出错。2)生活背景知识缺乏。研究表明,应用题解题的整个过程不仅涉及数学知识,还涉及语言知识和一些生活常识。若没有这些知识,也不能实现解题。

障碍二:表征能力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先把主要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情景恰当地进行描述或是将问题用图示等方式呈现出来,再进行解题。造成学生表征错误的因素主要有信息遗漏、信息误解和隐喻干扰等[7]。学生表征能力低主要表现为:对文字较多、关系比较复杂的题目,无法正确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问题的本质,不会进行有效的问题模型转换,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单一的或者学生熟悉的模型。例如,学生正确把握题目中的各个数量关系,确定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及其问题的关系等。

障碍三:数学思维能力低。数学应用题解答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演绎归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等。应用题解题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思维混乱、思维定势和思维的片面性。学生不会从问题中抽丝剥茧,制定有效的解题计划;思考问题时考虑不全面系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善于逆向思维,甚至不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定理,解题时经常只从以前的解题经验出发,生搬硬套。

障碍四:元认知水平低。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8]。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元认知水平低表现为缺乏解题策略或者解题策略运用不当,不能准确地制定解题计划并监控问题解决过程,无法正确评价答案和评价自我能力。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是一个需要用到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解题策略、表征策略等都是解题时会有意或者无意用到的方法,关于这些方法的知识和正确从这些方法中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是学生解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畏惧、排斥等心理因素也被认为是造成学生无法正确解题的普遍障碍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障碍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

3基于解题障碍的认知工具模式设计

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帮助教师减轻负担,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本认知工具模式从学生解题障碍出发,基于适应性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及其特点,从工具设计、解题过程以及学习进度控制设计3个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3.1认知工具基本框架设计

如图1所示,本认知工具模式设计主要由客户端、运行时层、存储层三大模块构成,其中运行时层主要包括解题和解题辅助两大类,解题辅助包括了搜索引擎、专家例题、教师答疑以及协作学习等工具;存储层则存储了应用题题库、概念数据库、常识数据库以及学生模型。

该体系结构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客户端:教师端主要是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进度以及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学生答疑;学生端主要就是解题。运行时层是学生解题和解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必要的工具,存储层则为实现上述功能提供了数据基础。

1)相关数据库。数据库是用来组织、存储和管理相关数据信息的仓库。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和缺乏生活常识等问题,设计概念数据库和常识数据库两个数据库,在对应用题中的专有名字、数量关系词以及相关生活小常识等感到困惑时,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这两个数据库,及时获得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减轻低水平的认知负荷。

专家数据库是样例题数据库,并解释解题过程中使用的相关策略,让学生了解解题方法,以支持学生的认知过程,并补充完善其元认知过程。

2)题目选择规则。题目的选择是基于对应用题的分类,通过教师和相关专家的确认,将应用题从类型和难易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存储在应用题题库,然后基于学生的知识状态和解题记录,从题库中选出分类型分水平的应用题。

3)解题过程呈现水平。解题过程呈现水平是在学生解题时系统给出的提示水平,主要由学生的解题记录和知识状态决定。这里将提示水平同样分为3个层次:一级解题、二级解题、三级解题。一级解题系统不给任何提示,由学生直接列式作答;二级解题系统给出比较简单的文字解释,以提示学生,理解题意再作答;三级解题给出的解释比较详细,辅以图示、动画演示等,以帮助学生正确解题。

4)学生模型。学生模型主要由学生的知识状态和解题记录构成。在系统最初开始使用前,对学生进行测试,确认学生的原始知识状态、学习风格和偏好。在这里测试学生的风格和学习偏好,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以便在学习中扬长避短。

本模型力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解题,避免学生因为题目太容易而产生厌烦情绪,或者因为题目太难产生畏难情绪。另外该模式也尝试将学生模型外显化,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测试结果,及系统的解题建议;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学习过程跟踪与分析工具都会进行记录保存,并且将分析结果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解题记录以及系统的评价结果,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4结束语

本文在前人应用题解题研究的基础上,整理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学生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分析认知工具对解题过程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题智能解题工具模型。本模型从工具设计、解题过程和学习进度3个方面,认知过程、认知负荷和元认知等多个层面,帮助解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本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现上要求相关的专家、教师以及技术开发人员的参与,仍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获得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永健,何克抗.认知工具:―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61-66.

[2]Lium,BeraS.ananalysisofCognitivetoolUsepatternsinaHypermediaLearningenvironment[J].etR&D,2005,53(1):5-21.

[3]黄璐,孙祯祥,张家年.从认知障碍角度探讨无障碍网络信息环境的设计[J].理论与探索,2007(6):764-766.

[4]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数学认知障碍的执行功能解释[J].中国特殊教育,2007(7):57-59.

[5]何小亚.数学应用题认知障碍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学科教学,2001(6):41-43.

[6]沃建中.论认知结构与信息加工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80-86.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2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该文认为德商偏低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要彻底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必须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德商。一家之言,欢迎争鸣。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白杀及恶性犯罪案件,折射出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据报道:"`2008年是全国高校学生心理极端问题高发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发生学生极端问题63起,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区的38所高校,即一些高校发生两起以上,达到历史顶峰。通过跟踪分析发现,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一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不能正确地认知、理解社会的积极面,不能正确地处理需要与满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那么,什么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心理障碍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些都是本文所着力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含义及类型

什么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目前我国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有:1.“所谓大学生心理障碍,从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主体不能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不能完善自身与发展自身;从主观上讲,该种心理是潜在的、不自觉的意识,它使患者的所作所为处在不自主状态,简言之,心理障碍患者具有主观上的不自主性和客观上的不适应性两大特点。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行为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普遍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宜的,是行为主体刺激的反映的异常表现。一切与人类和社会认可的行为常规相悖的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统称为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障碍是指与大学生正常身心特点和行为方式不相适宜的一切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

在国外,学者一般不直接定义什么是心理障碍,而是为定义什么是心理障碍提供思路。如美国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合著的《心理学与生活》将那些被认为是变态的心理功能称为心理障碍,并提出“对一个人是否有心理障碍的判断通常是建立在专家对个体行为功能评估的基础上”,用来标识“变态”的标准包括痛苦或功能不良、不适应性、非理性、不可预测性、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令观察者不适、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等七项叫。后来,菲利普·津巴多在与他人合著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又提出,对于什么是心理障碍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一种观点来自医学,我们有时称其为‘医学模型’。这种观点用描绘生理障碍(疾病)的方式来描绘心理问题。另一种观点是心理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心理障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环境因素。”

从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来看,心理障碍分为认知性心理障碍、生理一认知性心理障碍和认知一生理一认知性心理障碍三种。认知性心理障碍是由于认知观念及认知方法错误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障碍,如自我意识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等;生理一认知性心理障碍是由于生理功能方面因某种刺激出现问题而引起的意识紊乱和行为怪异,如记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认知一生理一认知性心理障碍是由于认知偏差引起情绪情感的严重波动,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与恶化,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人的正常认知活动,最后导致人的心理、行为的严重异常,如情绪。从原因角度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为探求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对策提供科学的基础。

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绝大多数属于认知性心理障碍或认知-生理一认知性心理障碍这两种,真正属于生理一认知性心理障碍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心理障碍是极少见的。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其错误的认知观念和认知方法有关,只不过有的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会通过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而进一步恶化,有的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并不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而直接表现为言语、行为的异常。对于没有引起生理变化的心理障碍,一般借助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但对于已经引起生理变化的心理障碍,则需要将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机结合,因而在事实上已经走出了高校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所能解决的范围。

那么大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认知偏差,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认知本身不仅是一个心理问题,更是一个思想观念的问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素养的状况,反映着一个人的德商。可以说,德商高低与大学生是否会发生心理障碍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德商角度分析、理解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并探求解决的方法,将为最终研究、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增强其有效性提供新的领域和抓手,从而为实现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

二、德商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德商归因分析

德商(moralintelligencequotient,缩写成mq)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科尔斯首先提出的,他在其《孩童的道德智商》(themoralintelligenceofchil-dren)(1996)一书别强调,人的德商启蒙教育要从小抓起,如果对孩子从小只进行智商、情商的教育,放弃德商的启蒙教育与培养,将来很难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笔者认为,对孩子从小忽视德商的启蒙教育与培养,不仅很难使其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也很容易成为心理障碍者。目前,大学生中众多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相当一部分与其家庭忽视对其进行德商启蒙教育与培养、造成其德商偏低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到底什么是德商?德商包括哪些基本内涵?

目前,一般认为“德商是指一个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6。也有学者认为,“‘德商’是指一个人进行有效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即对自己的思想、情绪、欲望、言语、行为等进行有效管理(激励和约束)的能力。”笔者认为,对“德商”这一概念,可以作表象的解释和本质的解释:8止。表象的解释是:“德商”就是道德商数,是指个人的道德素养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个人道德行为与社会普遍公认的德性(即人的普遍道德品性和社会对个人所要求具备的道德素质的综合)相吻合的程度,程度越高,“德商”越高,程度越低,“德商”越低。由于“德商”实际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的状况和水平,而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的状况和水平又是由这个人本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意志等所决定的,因此,对“德商”又可作出如下解释:“德商”是指一个人由其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意志等所决定的道德素养的状况和水平。

按照国际知名咨询专家和教育学博士米歇尔·博芭的观点,德商包括正确行事的七大人类美德;9:同情、良心、自控、尊重、善良、宽容、公正。其中:同情能够帮助个体对别人的需要和感情更加敏感,使个体能够热情友好地帮助那些受到伤害和遇到困难的人们;良心是培育诚实、责任心和正直等重要美德的基石,能够帮助个体分辨是非得失、并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感到内疚;自控能够帮助个体约束冲动,做到三思而后行,以防止危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尊重能够帮助个体看重别人的权利,懂得用需要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善良能够帮助个体体恤他人、舍己为人;宽容能够帮助个体意识到别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和他人采取理性、开放的态度,学会接纳和尊重别人;公正能够帮助个体按规则游戏、依法办事、公平竞争,使个体有勇气替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伸张正义。

为什么德商低的人容易出现认知性心理障碍,原因就在于德商决定于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认知观念和方法德商高的人,在认知世界、认知社会以及对待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就能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这样就能很好地处理好需要和满足需要之间的矛盾,不至于由于认知偏差而出现大的心理失衡,并由于心理失衡而带来各种情绪问题和可能导致的心理障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整个社会主体都在片面地追求着各自的经济利益,甚至不少经济利益主体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加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社会不公正问题比较突出,不少大学生在孩提时代就生活在道德教育缺乏的环境里面,形成自我中心的人格特征,因而一旦自己独立走向社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惑很难能够进行正确的认知和消解,因而心理问题突显,有些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演变成心理障碍。

现在,不少心理工作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干预时,常常把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仅仅归结为心理原因,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出解决的对策,结果枉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对有些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的解释让正常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让有心理障碍的人接受了。比如,有学者提出:“在强迫障碍中,强迫行为被看作是一种移植的焦虑,一个害怕脏不断洗手的学生,可能源于他对性活动的渴望与害怕‘沽污’其名声之间的冲突。”“事实上,强迫行为一般都是基于对自身活动的不安全、不信任或本身所具有的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格特点所产生的,很难想像“害怕脏不断洗手”与“对性活动的渴望与害怕‘站污’其名声”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应该看到,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绝大多数与德商低有很大的关联。如果一个人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将注意力转移到怎么样为社会、为他人多做有益的事情,就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精力来考虑自己的得与失,发生心理障碍的机率就会大大减少。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里为什么要特别提出“道德健康”,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了道德在一个人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通过研究发现德商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品德端正、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胸怀坦荡,则会心理平衡,从而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这种心态必然有损健康、造成心理障碍。事实上,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的道德教育,强调修身养性,并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以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观点。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原因,有些专家学者归结为以下四点:第一,缺乏自我认识能力;第二,缺乏责任意识;第三,缺乏为人处世的能力;第四,缺乏感恩意识。这四点都体现着一个人的德商水平,都印证了德商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心理障碍。

三、提高大学生德商的基本对策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通过提高大学生德商水平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奠定心理和伦理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德商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提高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

当代大学生几乎是在整个社会都在普遍追求个人利益、轻视或忽视社会整体利益的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成长,没有感受到计划经济时代好的道德遗风,重智轻德的基础教育使大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造成不少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差、德商低,因而做出令社会和他人所不能容忍的行为,造成社会关系紧张,进而引发心理障碍。因此,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成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最为基本的对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观教育,让大学生懂得作为一个社会的公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为什么要具备这样的道德素质;第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让大学生知道我们这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的核心、原则及基本内容,使他们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从而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判断提供一个标准;第三,利用各种媒体,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社会上出现的道德热点问题并进行辩论,使他们在辩论中明事理、讲道德;第四,大力宣扬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道德事例,使大学生能够通过耳闻目睹身边的好人好事提高自己的道德鉴别力与欣赏力;第五,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不道德现象能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是有效管理,使大学生懂得做出不道德行为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念方面过于看重自我需要的满足,注重物质利益轻视精神利益,缺乏科学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的目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贡献与索取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很容易遭遇挫折和在挫折面前迷失自我。许多事例表明,一个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人,很容易出现人格,遇事斤斤计较、想问题做事情容易发生偏激,不能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利甚至轻视自己的生命。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当然也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马加爵案发生后,有不少大学生表示有马加爵同样的心理障碍。因此,利用各种典型事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对于提高大学生德商、预防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每个大学生都必须懂得:真正人的存在是精神的存在,是为他人的存在,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首先必须实现社会价值,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才能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这样,个人才不至于因时时、处处、事事想着自己而发生内心的矛盾和心理失衡,从而减少心理障碍发生的机率。

(三)增强对社会与他人的情感

一般来说,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是很成熟、各种各样的市场机制还没有规范建立和形成,权力支配下的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滋生的各种腐败现象、经济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大批职工下岗及其所引发的就业矛盾与压力、社会分配不公所产生的两极分化、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后与区域、行业性的缺失等因素,使大学生对社会的情感存在问题。特别是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不讲诚信,不惜损害他人,使得大学生对他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他人,用正确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增强对社会与他人的情感,是提高大学生德商和预防、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又一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与他人的情感必须从加强校园道德环境建设人手,充分发挥道德环境效应对大学生正确情感养成的作用。要加强校园道德环境建设,就必须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上和校园内的好人、好事,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与困难,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他人的关怀,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需要与社会、他人满足需要之间的矛盾。

(四)端正为人处世的心理态度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解题策略

新课改强调,小学数学教师在传递给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对学生解题技术积累与解题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而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是相对较难的内容,很多学生在解答时往往茫然无措,无从下手。也就是说,学生在解题时会遇到诸多障碍,这些障碍成为其不能顺利解题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数学教师应巧用策略,帮助学生冲破障碍,提高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效率。

一、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突破阅读障碍

在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审题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审题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学生的解题态度、解题耐力、解题细致度等不可分割。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受其独有的生理的心理特征的影响,其在审题过程中总是无法认真细致,常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再者,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无法正确理解一道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内涵。为了冲破这一解题障碍,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实现精准解题。

首先,要理清题目主干,明晰题目最终要问的是什么。其次,不放过题目中任何一个有效信息,要专心、细致、认真地审题。最后,反复读题,提高速度,列出算式。只有仔细审题,反复审题,逐渐提高审题速度,才能有效解题。例如,三只猴子吃篮子里的香蕉,第一只吃了篮子里全部香蕉的1/3,第二只猴子吃了剩下的1/3,在两只猴子吃后,第三只猴子吃了剩下的1/4,目前篮子里只剩下6只香蕉,问原来篮子里香蕉的个数。该题看似复杂,实则题干很清晰,学生在审题时只要弄明白第一个“剩下的”第二个“剩下的”代表的不同含义,并找出数字6对应的分数即可。这样,解题思路便出来了。

二、善于启发,直观呈现,突破知识障碍

很多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往往受基础知识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将隐藏于题目背后的数学知识找出来,并一一对应,这对学生解题形成了很大的障碍。鉴于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把握知识关。第二,对于复杂应用题要善于启发、直观呈现,在学生陷入困境时稍微点拨与指导,使其能迅速捕捉住解题的知识点。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工程队修一条水渠,第一天完成了整个水渠的1/8,第二天完成恶劣整个水渠的1/6,第三天完成了整个水渠的1/4,这时,整个水渠还有45米尚未完成,求这条水渠总共有多长?这道题较复杂,学生一头雾水,教师可以运用“画线段”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具体化,给学生一个直接而有效的解题入口,使其很快想起课本例题中同类的题目,从而联想到该节课的基础知识,并最后运用基础知识顺利完成对整道题目的作答。

三、传授方法,注重练习,突破技术障碍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平台,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掌握最新、最灵活、最科学有效的分数应用题解决方法,学以致用。很多学生在分数应用题解答中因很难找到与该题目对应的解决方法而导致解题失败,解题方法技术上的缺陷形成了严重的技术障碍,阻碍着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学习。有效的分数应用题解题方式主要有对应法、假设法、转化法、抓不变量法、方程法、还原法等。当然,不同的应用题,应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如,有一道分数应用题如下:某一个学校共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的比男生的还少20人,该学校共有男生多少人?很多学生在拿到该题目时,乍一看很简单,但仔细分析却无从下手,但这道题如果运用方程法来解决便轻而易举。设男生为x人,则女生是(465-x)人,这样就可以依据题目中所提到的男生与女生的分数比例关系,列出如下方程式:+20=,最终学生经过计算,解得x=225。方程法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巧于和乐于运用。

数学分数应用题的解答并非易事,它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认真审题,并加入一些技术化的解题方法才能顺利解出。毋庸置疑,很多学生在解题时确实存在着知识障碍、审题障碍、技术障碍等诸多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突破解题障碍,顺利通过分数应用题这一难关。具体来说,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善于启发与直观呈现,并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练习,传授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很快便不攻自破,学生解题能力才能提到提升。

参考文献: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4

关键词:心理障碍;需要 不良情绪 预防

近年来,大学生发生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间题,由此引出的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甚至有些事件由于情节恶劣触犯了法律。这些事件的发生给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带来了一定危害,成为高等学校的一种不安定因素。为此,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分析,科学地揭示大学生心理上的不良因素及其规律性,并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措施,对于我们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一、心理障碍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大学生的行为也是如此,其往往受着不良心理的支配。换句话说,每当一名学生作出某些异常行为之前,总是由于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了障碍所致。因此,要想避免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并教育已经出现问题的学生悔改自己的错误,就必须注意和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心理研究,从而有的放矢,加强多渠道教育、引导,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其达到心理平衡。

(一)意识障碍

意识上的障碍是支配行为发生异常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大学生的这些障碍正是“社会不良的存在”在学生个体上“意识内化”的结果,这种“意识内化”的结果导致了意识障碍的产生。并且由于意识本身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这种意识障碍就会驱使个体实施某些异常行为。

大学生的意识障碍与成年人相比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其一,大学生的意识障碍受他们的阅历、年龄的制约,存在一些片面、直观的特点。其二,大学生的意识障碍是不稳定的,可塑性较强。由此决定了大学生意识障碍的可变系数大,受外界及形势变化的影响也会较大。

大学生在生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少年逐渐步人青年时期,自我意识慢慢增强,其心理也在发生发展着许多变化,这个年龄段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一些弊端,显示出这一阶段的一些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扭曲了的人生观。人生观的畸形是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与社会主义的人生观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对人的行为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多数处在18-23岁这个年龄段,由于处在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大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某些令人焦虑的意识变态,虽然其仅占很少一部分,但却存在着较大的影响面。如:学习态度上的畸形—企图通过某些不正当的捷径混得毕业文凭;生活态度上的畸形—崇尚金钱和享乐,占有欲;处世态度上的畸形—把满足自己作为唯一目的等。

2.扭曲的道德观。道德是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使人们具有善恶、荣辱等观念,并通过由此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然而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面前,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倾斜。光荣与耻辱、高尚与卑鄙、真与假被颠倒,产生了颠倒了的道德观。

3.扭曲的认识观。正确的认识能够使人们按照事物的本质规律办事,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学习更具合理性。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认识上出现了变态,由于认识水平、范围等的限制,不善辨别事物的本质特点,有些时候容易受个体的情绪和外界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固执和偏激的变态认识观。

(二)心理需要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分为合理与不合理两种形式,合理的需要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不合理的需要是不合理的意识和不合理的活动的统一。马克思曾指出:“人的需要就是直接属于人的本性的那些需要”。不良需要的提出和满足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生异常活动的直接酝酿和实施的过程。学生心理需要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1.生活上需要。不良的占有欲往往导致学生偷窃、诈骗行为的发生。相当数量的异常事件是与某些学生生活上、生理上的不正常需要是分不开的。

2."需要”的畸形化。合理的需要构成了人需要的整体,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处于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之中,高级的需要制约着低级的需要,并且调节和制约着人的行为。而对于心理需要出现障碍的人来说,他的需要系统总是处于畸形的状态。某种不良的需要处于恶性膨胀之中,使各种需要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

3.满足需要手段发生扭曲。一般来说,合理需要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满足。对于心理需要出现障碍的人来说,需要的不良性质导致其无法通过合理的手段去满足,因此往往是通过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导致异常事件的发生。

(三)不良的情绪

大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发育阶段,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方面新的需要的矛盾增加,使大学生的情绪发展呈现出了一些特点:其一情绪波动大,易受情境气氛的感染,形成激情冲动,易由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其二是情绪的心境。由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人情绪延续性较强、心境化程度较高,情绪外界刺激后,常常会转化为心境。尽管情绪状态有所缓和,其余波却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并影响其后一个阶段时间的活动和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情绪”有过一个定义:“情绪—从可察觉的身体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鉴于学生情绪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问题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这一问题上出现失控,由于情绪冲动视纪律与法不顾,从而造成严重后果。

心理障碍会导致人的心理发生异常,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从上述对心理障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转变期,在此期间,生理方面已基本达到成熟,但心理方面还未完全成熟,极易出现障碍,如果这些障碍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力量,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

二、心理障碍的预防措施

(一)利用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修养

目前,学校已开设(心理学》课程,并正在尝试开设心理咨询。不少大学生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自我调谐、自我解脱的能力较差,以致遇到一点挫折就不能自拔。通过心理教育,能使学生更具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其全面素质;通过听取咨询对象的主诉和交谈,给对象以建议、暗示或诱缓解其心理矛盾,扭转其心理偏差,扫除其心理障碍,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尝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举办专题讲座及专题咨询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实践角度概括叙述了近年大学心理障碍的墓本表现;初步分析了大学生出现心理津碍的几方面因素;提出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科学化,并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大学生心理矛盾、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观点,阐述了疏导、调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墓本措施的途径。

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我伤害、伤害他人致死的事端频频发生,而且影响越来越大。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我们绝不能仅仅把它归结为某个人或某个家庭的不幸,应该由此看到教育的缺憾。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一个合格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先进的思想道德意识,也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可是,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面临的矛盾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复杂。高校在校大学生不但学习和能力竞争加大,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随之凸显出来。根据国家每年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约有20%的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5%一30%的学生存在心理困惑。其中半数以上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与调适,半数以下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并导致间发性精神病问题,有的不仅要进行心理健康调适工作,而且要接受正规的住院治疗。仅从我们学校来看,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增多,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根据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基本在大学一年级下半年明显出现,这充分证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随着大学学习生活的深人日益显现出来的。如不及时进行咨询、疏导、调适,就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其它心理疾患。因此,我们必须从新生人学就开始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导和调适。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基本表现

人们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一般是指人对环境适应不良和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发生后,如不及时进行疏导调适,不仅危害学生心理健康,严重的会发展成为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阶段的理想与大学现实的不一致,产生了失望情绪。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在中学阶段,考上大学是他们唯一的理想,仿佛大学是人生美好生活的开始,把大学想得超越现实的美好。花园般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服务配套的宿舍、色香味俱全的餐饮等……到大学后才发现:合班课的大教室、多至七八个人的宿舍、季节轮回的饭菜等,与理想相差甚远,一时出现适应困难,就产生失望、苦闷、厌倦情绪,原有的热情、激情开始消失,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于是,出现一切无所谓、挤饭、缺课、上网聊天、去录像厅看碟等不良行为。

(二)、素质的缺欠与个人能力的影响,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心理出现不平衡。由于很多中学教育,以考大学为终极目标,学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个人成长中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都在优秀成绩的光环下被忽视。进人大学,加强专业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等,全面发展替代了原来学习的独一无二的地位。来自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的同学,有特长的、素质高的、能力强的、佼佼者应有尽有。一些同学在强手如林的形势下,未能显示出个人原有的优势,什么竞选学生干部、评三好、优秀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常常与自己无缘,原本引以自豪的东西逐渐消失,于是,一种落伍感、自卑感、自愧感开始产生,心理开始倾斜,甚至丧失信心、悲观失望,感到生活失去意义。

(三)、节奏紧张的学习与竞争的压力感。很多同学为了能考上大学,十年寒窗奋发苦读,搞得身心疲惫,本想到大学能得以缓解。可是,来到大学却发现,由于就业的压力和教学质量的强化(重修、降级等),现在的大学再也不是“60分万岁”了,面对学习“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形势,原来在中学小天地里的尖子失去自己得天独厚的地位。特别是学期末统一考试后,很多认为自己不会比别人学习差的同学竟然挂科重修。因此,从已经做过的调查看,自己经常感到学习有压力感的同学占68%,担心还要挂科重修的‘占11.5%。尽管人没压力不进步,但当紧张和压力超过心理承受负荷时,就会出现心理功能失调,导致神经衰弱。

(四)、强烈的交往欲望与社交闭锁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来到大学后的同学,主观上都希望通过与同学交往,融洽人际关系,从陌生和孤独中走出来。可是,又苦于找不到机遇和切人点,很不得法,于是,表现出戒备、观望、内隐的心理,结果时常使交往不顺。个别的又采取极端做法,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与集体生活很难融洽。但心理又感到阵阵的孤独与不安,精神抑郁、心情烦躁。尤其是那些具有反抗性,多疑性的同学,由于古怪不合群,在同学中几乎处于不被理解、不被接纳、被排斥、受冷落的境地,自己心理产生一种莫名的压力。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基本因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导致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是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社会文化、个体素质诸多因素在个体上积淀、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社会仍处在转型期,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大量涌人,使敏感活跃的青年学生首先感到这种冲击,毕竟他们正处在人格和观念的形成时期,心理、生理、正处在逐渐成熟期,形形色色的变化和冲击,使心理素质十分脆弱的学生们感到扑朔迷离,产生某些认识上的混乱,价值观念上的颠倒,心理上的困惑和压抑,行为上无所适从等等。时间久了,超过精神上所能承受的负荷时,便出现心理失衡。随之而来还会出现对社会变革的困惑、人生追求的迷茫。

(二)、家庭教育的误导和影响。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均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初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不管孩子的要求或做法是否合理,尽量满足孩子的心愿。导致他们长期不能从父母溺爱的自我中解脱出来,个性心理脆弱。对不能以自我为核心的变化和环境,不仅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也差,稍有冲突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少数单亲家庭子女要么自卑、痛苦、沉默寡言、缺乏进取的勇气;要么嫉妒、怨恨、逆反心理强,其中不乏玩世不恭者、破罐破摔者,这是长期潜在的心理障碍所致。

(三)、学校教育中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忽视心理素质培养。在中学阶段,很多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学生只顾学习。单一升学的追求,使学校和学生都无暇顾及学生个体情绪、情感、性格、适应能力、自制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出现。到大学后,由于就业竞争的压力,学习任务已不局限于教学大纲之内,同学们不仅要学好专业课,也要侧重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无选择地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和程序员考试。因此,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学习差的为专业学习成绩担心,学习好的为考证、保持竞争优势担自,持久的学习压力使他们用脑过度、身心疲劳、心理负担过重,特别是那些忽视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的同学,这种心理负担形成心理障碍,导致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患。

(四)、学生个体心理素质作用。有些同学在中学的小环境里存在很多优势,学习好,可“一俊,遮百丑”,感到一切都是顺利的。顺利和成功成了他们的心理定势,由于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主要靠自主,结果受挫一多,就心理不平衡,感到什么倒霉的事都能摊上。又由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不稳定的形成中,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差,当心理矛盾冲突过大、时间较长调节不好,就会导致内在的心理矛盾加剧或失去理智,将本可以处理好的矛盾搞的更糟。有的同学个性发展不够完善,把过于内向认为有度,把过于孤僻看作一尘不染、严格自律,把自卑看作严格反省自己。结果表现出处理问题偏激、爱钻牛角尖,给人一种变态感。还有的同学从熟悉的家庭走向陌生的社会感到一切都不适应,紧张而又恐惧,甚至不知所措。个别心理不成熟者,情绪化严重,一遇成功的事欣喜若狂,一遇挫折就悲观失望,惆怅满腹。特别是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也很差,对事情不成功不是从主观找原因,认真反省自己的不足,而总想找客观理由。凡此种种,当不能及时将心中的郁闷宣泄出去或从中解脱出来,必然会出现心理倾斜,积压久了就会形成心理障碍。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心理障碍疏导调适工作

(一)、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科学化。改善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历来为我党所重视。如何着手改善?除了使思想政治工作人性化以外,把心理健康工作引人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将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内涵加深,而且更加科学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大学生对转型期的社会现实适应困难,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抑、精神上和行为上的适应障碍、人格变态、心理障碍,形成客观适应与行为挫折综合症,潜意识精神问题。这些理健康问题,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仅靠说教疏导可以解决的,我们必须注意掌握大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特点,健康的心理特征和异常心理表现。必须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矫正学生心理,调节大学生适应社会精神的品格和心理品质。对于出现错误又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做思想工作无效时,必须请心理医生协助,做好心理调节工作。绝不能靠硬性批评或处分解决问题,这样做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心态的进一步扭曲。因此,我们必须深人分析大学生思想的新动向、新问题,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学会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学生思想和行为问题,把政治思想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调适效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科学。

(二)、深人学生,深人实际,掌握学生心态,及时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高校的学生思想工作者和管理者,必须经常深入学生班级,深人学生宿舍和各项活动中,通过具体接触,才能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争取把心理障碍消灭在萌芽之中,及时有效地防止各类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并通过学生会、共青团、班级开展有益的、照顾一些学生个性差异的、让众多人能参与进去的群体活动,让个人的素质得到充分展示,潜能价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学生对个体和整体的认识,锻炼心理素质,融洽同学关系,促使他们理成熟和人格的完善。

(三)、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科学有效地做好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调适工作。学生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思想教育,只有具有专业知识或熟悉心理知识、懂得学生心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通过讲座、板报、报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利用网络媒体定时跟学生进行网上远距离交流,其效果比面对面交流更好。会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心态、情绪、行为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调适,使大学生心理冲突和障碍及时调节和控制,减少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从而避免大学生中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问题的出现。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问题

自卑苦闷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86-01

鉴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质,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非常多,最普遍的是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都有着非常明显的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都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总结起来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所谓的内部原因,就是要从高职院校学生自己的心理来讲,绝大多数的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也并不理想,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之中,很少有值得他们骄傲的学习成功体验,碰壁的记忆相对来说比较多,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学习心态不够端正;所谓的外部原因,是从社会上的群体对待高职院校的态度来决定的,很多人都认为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相比是等外品院校,甚至觉得高职院校的教育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教育,这种偏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成为了摆在当下高职学生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1.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特点,他们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自卑、孤独、烦躁、焦虑、功利、苦闷等,而我们只求寻根溯源,找到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解决诸如此类的心理异常问题。就笔者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人际关系问题不够适应

众所周知,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比高中时期要显得复杂得很多,而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个性差异非常大的新同学,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希望能够了解别人,也渴望被别人所了解,但是,青春期的心里特性使他们不能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刻意的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感,平时有心事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去倾诉,这往往也是大批学生不去上课,沉迷在网络游戏中的主要原因。

1.2学习环境的急剧变迁

和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同的是,大学的学习更多的强调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非常多,学习环境出现了急剧的变迁,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了大量的疑问,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1.3理想与现实存在距离

可以认识到的是,在入学之初,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对于自身的发展通常都有着非常高的期待,但是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些不足往往容易让自己丧失自信。除此之外,大学往往是一个优秀学生的汇聚地,很多在中学阶段有着优势的学生往往因此丧失了优越感,甚至不断的后退,成为“一般”甚至是“较差”的学生,这种落寞感长久以来也容易让学生陷入困惑,导致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

1.4成长过程中矛盾重重

心理学家认为,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阶段,在这个阶段,各种复杂的心理充斥其间,成熟和不成熟的矛盾激烈的冲撞着。譬如说,一方面追求独立性,但又无从摆脱与生俱来的依赖性;一方面渴望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但是又自觉不自觉的拒绝和别人进行深入的交流;身处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但是未来就业的紧迫感又呈现在眼前。多种多样的矛盾伴随着他们,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1.5情感问题的困惑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性心理的形成已经日臻成熟,他们非常渴望与异性进行交流,但是在交往的过程受到了过多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影响,理想甚至是幻想的成分过多,这种幻想一部分增加了他们与异流的渴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与异流的困难,绝大多数的高职学生都希望和异性开展充分的交流,但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怎样去交流,很多学生一旦和异往之后,就变得极其脆弱,不知道怎样有效的沟通感情,不知道怎么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知道怎么样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很容易陷入困苦的境地,产生心理障碍。

2.克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

2.1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从各个方面留心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作为高职学生来讲,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优化自己的个性以及品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树立正确有效的人生观,其次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真实的需求。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可能体验到自己所存在的价值,也只有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才有可能促进自身个性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2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

在当前社会,竞争已经趋向于白热化。作为高职生来讲,必须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努力的拼搏、奋斗,才有可能取得进步。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不可避免的在生活中要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从而致使心理失衡。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正确的看待挫折,提高自身的受挫能力,加强培养自身的修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不断的提升自己。

2.3有效的处理各方面人际关系

一个良性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在当下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由于看不惯社会上的某些现象但是又没有能力改变它,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况之中。如果长时期的处于孤独状态,肯定就会在时间的推移之中越来越深的陷入孤独之中,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得上心理疾病。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办法摆脱这种境况,想办法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改善自己的社交关系,努力扩展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7

一、残障人士就业融入的必要性

就业融入是指有劳动能力、有愿望就业的残疾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参加社会就业,在开放、包容、无障碍的环境中与健全人一起工作,获得与健全人同等的收入和保障条件。就业对于残障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残障人士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解决好残障者的就业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就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就是残障者社会融入的必要性所在。

就业的经济功能是就业能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获得经济收入。同时,就业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缓解贫富差距。残障者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导致这一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等社会特征。政府的补贴只能部分地解决残障者的温饱问题,“等、靠、要”不应该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就业是他们获取生活来源的重要方式,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生活上的贫困状况才能得到改善,家人才能过上正常的、体面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富差距,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创造条件,起到稳定社会的功能。

就业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就业是人们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社会,对于残障人士而言,就业是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就业,进入正常的生活环境,才能进行平等、对称的社会互动。第二,就业是实现社会成员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平台与依托。通过就业,残障人士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潜能,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社会,认识到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三,就业是保证社会成员后代健康成长的必要。就业是家庭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物质保障不足会直接影响子女身体的发育及受教育程度。并且父母心态上的问题也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妨碍他们正常价值观念的形成。第四,充分就业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合程度。就业能使残障者进行平等的社会交往与沟通,让社会大众改变对残障人士的固有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体之间的隔离因素,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取得共识,提升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融入与社会整合。

二、残障人士就业现状

(一)就业率总体偏低,就业形式较为单一

近年来,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就业人数在逐渐增加,但与劳动适龄人数总和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2013年,劳动适龄人口中能够自理的城镇残疾人士就业比例为37.3%,农村为47.3%。可见,城镇适龄残障者未就业的比例竟高达1/3。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10.8%,明显是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4.1%的2.5倍多。就就业形式而言,在城镇,集中就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分散就业、灵活就业虽然有一定程度地发展,但是比例不高。在农村地区,四分之三的残障者依然主要依靠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经济收入。

(二)就业岗位层次低,就业行业集中于传统部门

在业残障者主要从事技能要求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差的低端职业。就业的层次处于社会的下层。据抽样数据调查显示,在业残障者就业的行业集中在农、林、牧、渔、水利业等传统行业,排在二、三位的是生产及运输行业、商业服务业。残疾人中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数量也比较少。从就业岗位来看,绝大多数残疾人从事基本生产和居民服务类工作,其中仓储人员、行政办公人员和餐饮服务人员最多。

(三)就业稳定性差,存在隐性失业现象

相较于健全人而言,残障人士的就业风险更大。很多用人单位出于理性选择不愿意安置残障者就业。即使安置残障者,也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残障者从事的大多是操作简单的工作,而这类岗位很多都是临时工,因此劳动关系十分不稳定。很多残障者在一个岗位上的平均年限不足五年,就业稳定性差。尽管对残疾人而言,按比例就业是国家政策明文规定的,但有的用人单位却采用“挂靠式”就业的做法,即不用残疾人工作,而是每月发几百元的“悬空上班”工资,按比例就业成了按比例交钱和发钱,隐性失业就成了名义上就业的替代品。

(四)残障职工与健全职工同工不同酬现象时有发生

残疾人职工与健全人职工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不少残疾人的实际工资收入徘徊在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附近,有的甚至不及最低工资标准。在保障残障者就业的各项法律中,也没有“残疾人的劳动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企业不仅不执行同工同酬规定,而且使残障者的工资在低保线徘徊。残障者的收入没有保障,就业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残障人士就业过程中社会融入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认识偏差阻碍残障人士就业融入

社会传统观念阻碍残障人士就业。当今社会很多人仍然将残障者视为“残废”,总怀着怜悯、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他们,把残障者权利的实现看做是对他们的恩赐。用人单位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不愿意雇佣残障人士。并且认为他们的身心障碍有损于企业形象。即使雇佣残障者,也倾向于雇佣年轻男性、肢体活动灵活的残障者。社会做不到真正接纳残障群体,使得这一群体社会融入举步维艰,就业情况自然就不容乐观。

(二)残障人士在主动就业融入方面存在惰性

残障者自身身心障碍和家庭的过度保护不利于社会融入。由于自身存在的障碍导致心理上的高度敏感,很多残疾人自卑,害怕融入社会,不愿意主动接触社会。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残障孩子遭到社会排斥,将其保护在家中。这样就造成很多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残疾者处于失业状态,他们活动的范围仅仅局限于家庭周围,人际关系单一,与社会的联系也日益较少,逐渐就使自己处于社会的边缘,陷入物质和精神上的弱势困境。

(三)无障碍环境缺失影响就业融入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交流环境和大众心理环境的无障碍。无障碍环境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残障者就业的社会融入。目前,很多用人单位无障碍设施的缺乏是残障者不能融入社会进而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原因。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意为建设无障碍设施买单。信息交流的困难也是残障者融入社会的重要障碍。大多数人做不到与他们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更从心里上排斥与他们沟通,排斥与他们一同工作。

(四)国家就业政策影响力不足制约就业融入

尽管国家颁布多项法律法规促进就业,但国家就业政策依然存在政策体系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监督乏力等问题。我国针对残障人士就业的专门立法存在滞后性,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钻政策空子”的行为。虽然《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企业要雇佣一定比例的残疾人,达不到雇佣比例的要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但是却没有规定统一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该法中使用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词汇,如“应当”、“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法律的执行效果就大打折扣。个别单位有“投机心理”,采用“在编不在岗”的形式。这些都对残障者的就业融入设置了障碍。

四、改善社会融入状况,促进残障人士就业的措施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保障体系,奠定社会融入基石

1.建立法律保障,通过立法完善残障者融合就业的政策制度。在招聘、收入、工作安排、安全保护等方面规定消除歧视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变对残障人士的就业态度,保证残障者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并且给残障者合理的收入,保证同工同酬权利的实现。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残障者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就业,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让他们加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使得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3.设立安全和环境保障,推行无障碍环境建设。要为残疾者出行创造无障碍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盲道,在公共场所提供残疾人用品、用具及支助服务。改善信息无障碍建设,公开残障者就业信息,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如电脑、手机等设备的无障碍技术研发,促进产品推广,使信息化成果能够得到共享。

4.重视能力保障,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和就业培训。目前残障者的受教育程度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为了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岗位所需,应该加强残疾人的就业培训,提升残障人士的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国家应当加大财政支持,千方百计保障有就业需求的各类残障者都能获得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

(二)多渠道促进残障人士就业

“有岗位”是残障人士实现就业的基础和根本。为此,第一,应该稳定集中就业。尽管福利企业存在诸多问题,但尤其残障群体的特殊性,福利企业还将继续存在并发挥其在安置残障者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家要在继续对其实施优惠政策,辅助其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政策的倾斜帮助其解决面临的难题。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深化所有制改革,使其在安置残疾人就业方面发挥稳定作用。第二,要继续推进按比例就业政策的落实。调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方式,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加大对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为重点的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的落实。并要加强监督管理的力度,使用人单位平等对待残疾员工,消除社会排斥现象。可以取弹性工时,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过渡性安置来扩大就业容量。第三,要鼓励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开发适合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公益岗位,通过社区便民服务,电子商务等形式促进残疾人居家就业。居家就业能使残障者就近就便实现就业,并且网络就业能提升残障者就业层次,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社会。居家就业正在逐渐成为残障者就业的新模式,政府应该强力支持居家就业项目的开展。第四,应该采取支持性就业方式,建立庇护性机构,增加残障者能够在庇护下能到工作岗位,获得经济收入。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8

关键词:新疆;生态文明;topSiS法;障碍因子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873-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59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工业化中期以后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1]。随着近年来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和生态文明实践的深化[2],针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情况的基本判断已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3]。廖福林[4]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成金华[5]认为搞好自然资源管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任务;冯之浚[6]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沈清基[7]通过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若干议题。有关生态文明的评价研究也在不断形成,关琰珠等[8]、黄娟等[9]、高珊等[10]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绿洲面积仅占全疆土地面积的9.2%,属于绿洲经济干旱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具有先天的脆弱性与敏感性,这就决定了其产业发展对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影响较为密切。工业经济长期粗放式发展方式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已成为制约新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环境管理重点解决的目标[11],为此,建立科学的新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的生态文明水平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对影响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指标进行预警,这是新疆生态文明实践指导和理论探索的重要问题。

1研究方法

1.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建立合理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地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关键,依据科学性、简明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并结合研究区的地域性和复杂性,以及借鉴相关学者对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通过“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模型构建新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表1)。本研究中数据来源于课题组调研资料、《新疆统计年鉴2001-2014》、《新疆统计50年》及相关政府网站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权威数据。根据数据的可收集性和分析过程的可操作性,遴选出2000-2013年新疆资源禀赋、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保障4个方面共计24个生态文明指标。

1.2topSiS计算方法

topSiS法作为经典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之一,是一种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topSiS法通过测度优先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来获得最优的方案,将两者组合使用使得结果更加精确、合理[12]。运用topSiS方法对区域生态文明状况进行研究,可以客观系统地分析研究区与理想生态文明水平的接近程度,直观地反映影响研究区生态文明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计算步骤包括:

1)建立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X=(xij)mn。

2)采用极差处理法对判断矩阵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13],建立标准化的判断矩阵:R=(rij)mn。

3)为标准化的判断矩阵确定权重。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14]。为使得到的指标权重客观且具有科学性,本研究选择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对于标准化的判断矩阵计算评价指标的平均值rij和标准差S,得到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Vj=S■,则权重为rj=Vj/■Vj。

4)最后由rj与标准化的判断矩阵R得到加权标准化矩阵:Z=(zij)mn=(rijrj)mn。

5)确定正负理想解Z+和Z-。其中,取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Z+和Z-。

6)计算评价对象和理想解间的距离。D+=■,D-=■。

7)计算每个方案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作为评价指数。Ci=D-/(D++D-)2。其中,Ci表示生态文明指数,其值越大表明评价方案越理想,研究区的生态文明水平越接近最优水平。

1.3障碍度模型

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研究区域存在的生态文明缺陷问题进行诊断,通过因子贡献度Rj、指标偏离度pj、障碍度aj[15]的建立,该模型对障碍度进行排序来确定研究区域生态文明障碍因素,并通过各障碍因素来评价生态文明的程度。相关公式为Rj=rj×wi,pj=1-aj。式中,rj代表指标权重,wi代表单项指标目标权重,aj代表单项指标标准化值。则障碍度aj为:

aj=pj×Rj/■(pj×Rj)×100%

2结果与分析

2.1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时间序列分析

2.1.1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时间序列分析2000-2013年,资源禀赋子系统的生态文明指数总体呈微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0.219上升至2013年的0.806,逐年的增长态势较为稳定。期间2003年和2007年有较小浮动的降低。

2000-2013年,环境保护子系统的生态文明指数呈平滑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0.229上升至2013年的0.778,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2000-2007年间指数增长0.125;2008-2013年间指数增长0.306;相比于前一阶段,从2008年开始环境子系统的生态文明增长速度较快。反映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通过资金投入等措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环保质量、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2000-2013年,经济发展子系统的生态文明指数呈现先较为平稳后快速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0.063到2006年的0.187,增长了0.124,增长速率缓慢;从2007年的0.284增长到2013年的0.949,增长了0.665。说明“十一五”规划期间西部大开发、援疆建设等相关经济政策战略的导向使得新疆经济实力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

2000-2013年,社会保障子系统的生态文明指数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增长速率较快。反映了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这三方面的生态文明水平相辅相成的提高对于造福人民、社会协调发展进步的影响作用较为明显。

2.1.2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时间序列分析2000-2013年,新疆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0.162到2013年的0.850,增长了0.688,年均增长率达8.75%,表明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文明等级在不断提升。从整个变化趋势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年属于生态文明沉睡阶段,生态文明水平较低,发展变化趋势缓慢,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意识不够。整个生态系统中,资源禀赋方面,从业人口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石油、天然气等开采能力不够,表明了资源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工业化需求。经济发展方面,人均效益、能源效益低,科技水平不高,高投入低产出,财富积累较慢。环境保护方面,污染排放循环效益不高、三废治理水平较低、政府环保财政投入力度小,使得发展起色不大。社会发展方面,人民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水平稳中有升。2007-2013年属于生态文明觉醒阶段,生态文明水平快速提升,发展变化趋势飞快,表明进入“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时期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意识不断增强,相应地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提升显著。资源禀赋方面,劳动力、特色优势等资源得到有效发挥,资源供给逐渐适应工业化需求。经济发展方面,在对口援疆进程稳步推进下,工业生产不断加快、工农业增比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迅猛、交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方面,在中央经济政策扶持下,新疆各地方政府开始加大环保财政的投入力度,城镇绿化率、污染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保障方面,通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安居富民”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居民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的福利水平,有效加快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2.2障碍因子分析

在上述整体评价的基础上,为有效提高新疆生态文明的发展水平,有必要对分类指标中各单项指标的障碍作用大小进行评估,对在两个发展阶段中对新疆生态文明水平有至关影响作用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定位。本研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系统中的各项指标厘定障碍因子。

根据障碍度模型对2000-2013年各个指标障碍度进行计算排序,并选择2001、2005、2009、2013年这4个主要年份系统中对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影响度排名前五位的障碍因子(表3)。同时为了在时间变化特征上更充分体现障碍因子的重要性,做出2000-2013年14年间排名前五位的主要障碍因子出现频率表(表4)。

由表4可以看出,2000-2013年14年间前5个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是X11城镇污水处理率和X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出现频率为78.6%;其次是X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X7每万人建成区绿地面积,出现频率为57.1%;X1从业人员人口比重为50%。结合表3分析显示,2001年和2005年影响整体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最大的5个障碍因子分别是城镇污水处理率X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16、每万人建成区绿地面积X7、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相当于生产总值比例X8。说明整体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阻力较大,反映在工业化水平低、治理环境污染的财政投资力度小、生态环境保护得不到保证。2009年主要的障碍因子开始发生变化,其中X8、X11、X16反映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方面还有待加强;X1从业人员人口比重和X2人均耕地面积说明在劳动力资源分配和农业的基础地位方面需要强化。到2013年,排前三位的依次是X17单位GDp能耗、X3人均水资源量、X9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规模。说明了新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意与资源禀赋、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减少工业化造成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同时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负担。“十二五”规划伊始,地方政府虽加大了经济发展力度,但是经济增长模式存在滞后性,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高投入低产出,资源利用率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些问题表明社会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度需要进一步统一。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1)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新疆的生态文明水平总体上逐年升高,2013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是2000年的5.23倍,且14年间新疆生态文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转变,2000-2006年属于生态文明沉睡阶段,2007-2013年属于生态文明觉醒阶段。整个生态文明系统下,4个分类子系统整体保持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资源条件系统和环境保护系统稍有微小波动变化,但整体的生态文明状况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2)通过障碍因子的诊断可知,2000-2013年影响整体生态文明水平最大的5个障碍因子分别是城镇污水处理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每万人建成区绿地面积、从业人员人口比重。2007-2013年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相当于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人均水资源成为主要障碍因子。

3.2讨论

1)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要进一步提高新疆生态文明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禀赋方面,应该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保障和开发补偿制度,合理规划利用基础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环境保护方面,持续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点抓好城镇环境清洁绿化工程,加快民生项目建设步伐,做好环境规划、环评管理、环保宣传、污染防治四位一体相结合工作;经济发展方面,需要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理念,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升级布局;社会保障方面,加快民生项目建设步伐,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加强教育财政资金投入,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保障人民住房福利,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

2)生态文明测度问题的研究是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科学地构建指标体系以及实用合理地选取研究方法是生态文明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架构资源禀赋、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保障4个系统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很好地体现和表达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文明响应机制。利用topSiS方法和障碍度模型充分协调各个生态文明要素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准确地反映整个研究区的生态文明水平,可以更加深化和细致地分析整个新疆区域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在协调提高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决策上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欢,成金华.湖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4-53.

[2]成金华,陈军,李悦.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7):36-50.

[3]牛文元.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J].青海科技,2012(4):40-43.

[4]廖福林.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7(2):1-9.

[5]成金华.自然资源管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1-8-20(5).

[6]冯之浚.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J].中国软科学,2008(5):1-10.

[7]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206(1):29-36.

[8]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2007,7(2):21-27.

[9]黄娟,王惠中,孙兆海,等.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2):157-161.

[10]高珊,黄贤德.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5):823-828.

[11]张风丽,龚新蜀.新疆工业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企业经济,2013,394(6):15-20.

[12]刘雷,程枉,任建兰等.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37(1):6-11.

[13]陈西蕊,张蓉珍.topSiS法在区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中的应用――以陕西省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39(7):177-184.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9

[关键词]心理障碍认知能力学习动机

师专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造成师专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数学的基础薄弱和认知能力较弱

学习基础与教学内容和要求之间的差异是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之一。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智力活动而理解掌握的,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是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它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我所教的学生情况来看,凡是在初中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进入师专以后,尽管老师和学生本人已付出了努力,但成绩并不理想,大部分学生依然跟不上教学。可见,由于学生在以前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从而导致继续学习就难于理解和掌握,学习的进展必然会遇到障碍。

此外,认知能力是顺利地完成认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内部因素,它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着学习。数学认识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识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应变能力等。一般来讲,师专生的认识能力较差,他们不能全面地观察实际材料的背景,不能准确地理解描述数字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语言,导致不能正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师专生对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不能完整准确地回答上来。做题时,由于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运算等中介能力差,使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培养。中师生既不能再认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又不能根据所解答的问题追溯其背景和原则,这样就不能把过去形成的能力迁移到所解决的问题上。在记忆过程中,不能把握知识的本质属性,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旧知识有区别地联系起来,而是二者之间相互干扰,这也是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

二、缺乏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归因模式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主要由于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构成。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学习和工作都非常积极,对事业富有冒险精神,并能全力以赴,希望成功;他们希望得到外界的公正评价,并不过分重视个人的名利;这些人能约束自己,不为周围环境所左右;他们把成败常归于自己能控制的主观因素,如个人的努力程度;他们倾向于对未来成就抱较大的希望。学业不佳的学生,或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产生自卑感,最后厌学弃学;或归因于教师能力差,水平低,教法不当,讲得不清,板书不细;或归因于学校学风不浓,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也有学生是因过早偏科,从而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动机,学习动机不良是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心理障碍。

三、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些学生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结;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规范,思路不清晰,做作业喜欢对答案,甚至抄袭;考试总想方设法作弊,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学习不求甚解,无学习责任,想学时学点,不想学就不学,缺乏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焦虑紧张,害怕测试考试,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思考,但不深刻,是肤浅和一知半解的描述。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情绪紧张,常担心被教师喊到回答问题,一旦被提问,常因过渡紧张使问题表达缺乏层次。感情脆弱、意志不坚,无法经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学习顺利时,兴趣越高信心越足,但稍有不如意,就消沉自卑,丧失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力求趋近的认识倾向,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能自觉地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能自觉地思考和探索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还具有化难为易,转苦为乐的作用。

四、学习数学的意志不坚定

意志是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证。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去解决。师专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我的记忆力不如别人”,“我的脑袋没别人灵活”等,往往产生自卑和畏难情绪,缩手缩脚,固步自封,他们经不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坚强的意志是师专生学习数学的又一心理障碍。

综上所述,影响师专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对症下药,消除其心理障碍,才能发展其智力,培养其能力,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的能力,笔者以为应关注以下几点。

1.爱心关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从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期望中获得学习力量,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

2.教学法改进。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严格按照大纲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等;数学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兴趣引导。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它能让我们进入科学的大门。

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障碍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障碍;解决方法

数学思维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将数学的思想、方法合理的准确的应用到解题上.许多高中生在课堂上能听懂,下课后就不能够独立的解决难题,这也是数学思维障碍最明显的体现.

一、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

1.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学习,灌输课本上的知识,而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老师的任务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讲完并如灌汤式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很难真正的掌握知识,更有部分学生学习脱节,跟不上节奏,最后导致老师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2.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接收另一种新的知识时,思维是抵触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知识很难理解,形成数学思维障碍,如果老师不加以这方面的培养,定会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运用方面的不足,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3.数学学习探索不够.许多学生只满足于老师课堂上和书本的知识,不拓展也不去探索新知识.这样长之以往,形成数学思维障碍,学生在熟悉的题目上觉得简单,在遇到灵活性强、难度大的题目时,不晓得如何去应付.这些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平时学习刻苦认真,却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优良的成绩.

4.学生的信心.高中数学在难度上、复杂的程度上都是比初中的数学提升了一个台阶.有很多在初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很难应付高中的数学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信心上受到严重打击,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状态来学习好高中数学;还有一种学生自认为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差不多,掌握好课堂和课本知识就可以学好知识,信心满满.这两种情况都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模式的障碍表现.

二、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

1.表象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停留在表面上,没有主动的去思考概念定义的来源或者是如何推理的.把握不了题目的本质要求,达到表明现象就容易满足.例如,高中数学中的圆柱体积,公式为底面积×高=体积,在实际求解中只会用该公式,而不知道怎么来的,实际上可以知道以底面半径为宽,圆柱高为长并绕长旋转一周后的立体图形的体积.

2.不严谨性:数学是一门严谨科学的基础学科,在许多学生脑海里,数学定义、概念模糊不能够完整的进行表述,在遇到难题、灵活题时候无从下手.例如,过去认为0乘任何数都等于0,实际上在高中的应用中将00=1.

3.思维定式性: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多多少少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经过长期的运用,坚定自己的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对待很多灵活的题型,光靠自己过去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不够的,还要根据不同的题型运用新的解题方法.例如,在初中学习中,只有平面几何,在高中增加了三维立体几何图形,很多概念都有所不同,在平面几何中的概念并不适用于立体几何.

4.思想不足性: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不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思想反映的是一个人数学素养,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造成思维混乱,学习效率低下.例如,fx=1x+1,求ff(x)表达式.这就是要求学生要有整体带入的思想进行求解.

三、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谈论的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和具体表现,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在学生,首先从学生入手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思维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导致的.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因材施教: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主动改变教学方式,特别要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法,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每名学生的实际不同,制定出更有利于层次的数学思维培养模式,努力消除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障碍.

3.培养学生的数学新思维:数学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消除思维中的障碍同样是个长久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新思维,一旦新思维养成就会跟旧思维进行比较,取精去粗,最后达到了消除思维障碍.

四、总结

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存在或多或少的数学思维障碍,这就要求教学者不断的要改进教学方法.数学思维障碍是可以消除的,根据上述的解决建议,学生首先要积极配合解决自身的问题,老师要主动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双向的解决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贾会新.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2]贾玉香.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D].辽宁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