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3:40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1

1.白城市病虫害发生特点

1.1新的重大病虫害不断出现,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随着气候因素的变化至少有10种以上病虫害,由过去的没有发生或零星发生,成为新的重大有害生物、如旋幽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2010年6月上旬,在白城市通榆县和大安市部分乡(镇)大暴发,发生面积1260公顷,其中造成毁种面积578公顷。气候变暖使一些病菌孢子容易过冬,成为第二年大发生的病源,如玉米螟大斑病,最近几年在白城市也呈重发态势,并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

1.2害虫发生代数增加,面积扩大,为害加重由于温度升高,害虫发育的起点时间提前,一年中害虫繁殖代数也因此增加,在新的有利环境条件下,某些害虫的虫口指数将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几率增高。另外,病虫越冬受温度影响将更加明显,冬季变暖,容易越冬,虫源和病源增大;害虫的休眠越冬期缩短,世代增多。更为严重的是多种主要作物的迁飞型害虫比现在分布更广、为害更大。

1.3防治难度加大新的病虫害不断发生,很多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难以及时掌握防治技术,导致防治失误,往往造成毁种和绝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发生时间拉长,由于种植结构改变,以往作物种植时间整齐划一的情况少了,田间同时存在各个生育期的作物和各种适合的寄主,田间温湿度适宜,小气候环境适宜,使得病虫发生时间拉长,代次重叠,很多害虫发生期延长。防治后残虫数量高需要连续防治;随着农药使用历史延长,病虫害抗药性不断加强,农药防治效果下降,容易造成用药不对路,耽误防治时机。

2.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2.1加强预测预报,提升病虫预警能力病虫测报是做好防治的基础,是科学决策大面积防治的依据,应加强测报体系建设,提升病虫预警能力,测报人员应深入田间,仔细排查,准确掌握病情虫情动态,及时预报,适时组织防治,将病虫害为害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2

[关键词]热带高压、异常变化、气候影响

中图分类号:p433;p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141-01

多年观测事实表明,热带高压是一个暖性深厚系统。不同的气候产生的影响不同,当前咋热带高压异常变化,会对中国的气候产生影响,而所谓的热带高压气候则是以下沉气流、少云、晴朗以及炎热的气候为主。热带高压会导致东风气流,低层湿度大,但当有台风、东风波等热带天气系统活动时,也就是当热带高压异常变化时,则会造成大范围的暴雨、雷阵雨、大风等天气。本文针对热带高压异常变化对国内气候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1、(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的机理

副热带高压,它是一种不连续的高压带,它具有明显的规律。副热带高压的存在对全球环流乃至气候的影响都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南亚高压与长江上游的盆地具有联系,而中高层高度相关场的分析表明我国中高纬高度场形式呈“两高一低”,故夏季副高具有东西震荡的特点,具有多雨水的特点。而对副高有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外部强迫和内部动力等,但是研究表明,影响副热的异常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饿原因是由复杂的动力和热力性质决定的。此外异常的下边界强迫与热带高压异常变化也是密不可分的。

2、热带高压异常变化对国内气候的影响范围

第一,副高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影响。针对热带高压异常变化对中国气候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其主要是影响着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气候,并且其强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当夏季时,副高指数与脊椎指数变化异常明显,而雨水指数相对逐步增高,而年际周期相对稳定,即夏季盆西和盆东降水大概维持在10周左右。东亚北部地区大气环流呈现斜垂直特征,南亚高压和中层太平洋平行而行,逆行而去。

第二,副高对长江中上游的影响。在副高异常偏东时,盛夏副高东西位置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区都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而此外,与北地区降水也有关系。随着副热带高压气候的发展,其将在与北上的暖湿空气、中纬南下的冷空气相交地带,造成阴雨天气,且是大范围的阴雨天气候,该地带也是我国大陆地区的重要降水地带。当前我国降水带在南北方向上的移动,与西太平洋副高压气候的移动相同,在每年的2~4月,华南地区会出现连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在6月份则在长江下游和日本一带,形成梅雨季节气候。

3、热带高压异常变化对国内气候的影响分类

第一,对于降水的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化,对我国的降水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部分低于干旱、部分低于水涝。显然,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多。此外,副热带高压的西侧的暖湿气候、冷空气交叉地带发生异常的向西偏移,将会造成我国四川盆地、陕南、甘肃等地区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而我国的东部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则会出现连续的干旱。

第二,对温度的影响。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化,对我国的温度气候产生的影响较大,通常它是造成我国气候干燥、地区干旱的一个原因。上面说过,在长江中下游到黄河和淮海地区夏季温度偏低,很明显,它是由于降水量造成的。而与此相反的,在华南地区,夏季温度则偏高温现象,华南温度的变化与副高的变化特征是非常协调的,这是由于华南地区上空的下沉气流突然上升加强造成的。

第三,副热对气流的影响,在流层较低气流较强的盆地,由于西太平洋对副热的影响频率气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4、热带高压异常变化对国内气候季节性影响

在6月份以前,我国的气候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使得华南地区进入雨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副热带高压北上的暖湿空气、中纬南下的冷空气相交地带,所以副热带高压的气旋活动较为频繁发生,对该地区的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进入6月份以后,我国的雨带将会向北部地区移动,使得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而进入7月份之后,副热带高压将再次的北移,使得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而长江中下雨地区将会进入盛夏,出现干旱气候。随着季节的变化,在10月以后,副热带高压将会移动到北纬20°以南的位置,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季节结束。

从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副热带高压的变化规律,夏季时期副热带高的季节性活动时间较长,但是其移动速度较慢,在秋季之后,持续的时间较短,而且移动的速度较快。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年际变化较大,一旦出现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将对我国的气候产生较大的应先,经常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洪涝等灾害。

总结

副热带高压是北半球夏季最强的一种气候,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发展和移动,其对中国的气候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主要发生在夏季波动,这也是影响我国降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对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的分析研究,对我国气候的预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的生态失衡导致我国气温变化明显,出现了连续的暖冬现象。而资料显示,气温变化导致我国森林病虫害危害日益加重。基于此,本文浅析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关键词]

气温变化;森林病虫害;影响

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遭受到了严重的病虫害侵扰,危害面积达900万hm2,占据我国森林总面积的6%,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林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气候变化是诱发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不但影响森林植被的分布,而且影响昆虫的种类及其生长周期,从而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对森林的影响。

1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植被生长的影响

温度是森林植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森林植被的分布。相比过去的百年,近年来我国平均气温上升了0.5℃左右,其中西北、华北地区最为明显。随着温度和气候的变化,我国森林逐渐呈现暖干化发展趋势,冻土继续退化,热带森林逐渐增加,沙漠地带荒漠化严重,而青藏高原地区有明显森林化趋势。在温度变化的同时,我国森林植被种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引入的桉树经过多代进化已经适应了如今的生长环境。据相关专家研究,我国气候仍有变暖的趋势,未来3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升高2℃左右。随着气候的变化,植被种类也将形成一定的迁移规模。而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气候的变化有利于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

2气温变化对昆虫区域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不但影响了我国森林植被的分布,而且影响了昆虫的生活。由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法则的存在,气候变化将引起昆虫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因森林环境的不同,病虫害和昆虫将会形成明显的森林分布带。此外,昆虫会自发形成相应的生存环境区域,昆虫区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在我国由南向北迁徙。如人们熟知的油松毛虫,原本该昆虫分布在我国北京、山西、陕西一带,但由于气候的改变,其分布已经逐渐向我国北方移动,至今已经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现该虫类。再如白蚁,该昆虫是热带特有的害虫,但由于气候变化导致虫害逐渐发展严重,逐渐由南向北移动。20世纪50年代,白蚁仅在我国广东地区分布,而在2010年相继在上海、徐州一带发现了白蚁的踪迹,近些年西安市也遭受了白蚁的侵袭。大袋娥原属于南方害虫,随着气候的变化已经出现在我国辽宁省境内。由此可见,气温的变化对我国虫害分布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林业部门应重视气温变化引起的害虫迁移现象。

3气温变化对昆虫生物学特点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不但对昆虫活动区域造成了影响,而且对昆虫的生物学特性造成了影响。生物存在都需要有特定的生物条件,而气候发生巨大改变势必会引起昆虫生态上的改变。由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法则的存在,昆虫会根据气温的变化逐渐进化,在种类和生活习性上发生变化,形成了多样性,对森林的侵害更加严重。同时,气温的变化造成了虫害的大规模爆发,周期逐渐缩短,面积逐渐增大,使防治和治理工作难度骤然增加。例如,2007年我国黑龙江地区爆发间歇性森林虫害,对我国森林产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1]。

4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4.1暖冬气候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暖冬是近年来常见的气候变化,持续的暖冬和异常气温频繁出现,冬季气温较高造成害虫种类增多,种群变动频繁,甚至发生大面积虫灾。暖冬是指冬季气温过高,持续高温有利于害虫越冬,增加了森林害虫的基数,同时也会使森林虫害提前发生,加剧了虫害的严重性。自1990年至今,我国已经连续16年进入暖冬气候,北方地区尤为明显。资料显示,2010-2012年我国暖冬现象明显,森林虫害情况严重,分析原因是由于暖冬造成气温较高,引起春旱,为食叶雷害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2012年我国辽宁省爆发了大规模虫害,特别是大兴安岭区域,天幕毛虫呈井喷式发展,毁坏了我国大量的森林[2]。

4.2均温气候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气候逐渐变暖,温度呈现持续上升之势。虽然气候变暖直接促进了森林植物的生长,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同时,均温气候为昆虫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导致抗虫工作更加困难。据悉近年来我国森林虫害发生概率明显提高,其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5,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水平,这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均温气候对森林病虫害产生了影响。

4.3异常气候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遭到了肆意的破坏,全球气候不断恶化,极端天气情况逐渐出现,异常气候严重影响了森林幼苗的生长和成活,在异常气候发生时,森林树木抗病虫能力逐渐减弱,尤其在高海拔森林地区,森林树木抗病虫害能力明显降低。2008年,我国杨树烂皮病大规模爆发造成杨树大量死亡,分析原因是由于出现异常气候,温度下降迅速,早春高温后又转入持续低温,导致树木生理失调,大量水分无法散失,存在树木表皮,而引发烂皮病[3]。

5结语

近年来,我国气温逐渐发生变化,温度呈现升高趋势,暖冬和异常气候的出现概率逐渐增多。气温变化首先影响了森立植被的分布,又影响了昆虫的活动区域和生态结构,导致病虫害危害多样性,为森林病虫害治理带来了诸多困难。气温变化由南向北逐渐明显,森林植被逐渐由南向北移动,昆虫基数逐渐增加,世代数量以倍数增长,逐渐形成周期变短的现象,气候变化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了推动作用,相关人员要认清事情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森林病虫害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赵铁良,耿海东,张旭东,等.气温变化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13(3):29-32.

[2]李超,高迎新.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J].农业工程,2016(2):50-51.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4

关键词:气候变化经济学;减缓;适应性

一、导论气候变化经济学及经济政策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研究领域,伴随着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认识加深和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的大力推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目前气候变化经济学一般包括全球变暖、节能减排、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等内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在三个框架中进行的。一是收益一成本框架。气候变化政策成本即减少温室气体或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的机会成本。气候变化政策的收益指削减排放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以及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方面所得收益。Cline(1992)和Stem(2007)认为富裕国家需支出其GDp的2%来采取行动。二是国际公共品框架。气候变暖源于跨国外部性效应的影响,但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传统外部性问题的一个简单拓展,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Sandler&Hart-ley,2001)。因此,气候变化需要国际间有效合作。“京都议定书”就是国际合作的一项成果。三是博弈论框架。该框架主要用于国与国之间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的确定,强调每一个参与主体都是自利的,只有一个有效合作博弈才是对所有参与者有利的策略(Schelling,2005;Carraro&Siniscalco,1993)o

气候变化政策分为适应性气候政策和减缓性气候政策。前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后者强调用低成本政策来减缓气候变化(Stern,2007)。减缓性政策研究较多的是碳税和限额,限额有助于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碳税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价格的波动(metcalf,2009;Ka-plow,2010);适应性政策主要是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气候变化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调整经济的地理分布等方面展开(Stern.2007)。

近年来国内直接针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有所增加,但集中在气候变化对敏感性行业的影响上(吕亚荣,20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0;刘恩财等,2010),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集中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思路(刘晨阳,2010;张丽宾等,2010)。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国际经济和贸易规则。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占GDp比重较大,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69℃,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明显。1986年到2009年间,广西经历16个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广西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希望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减少排放,提高广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促进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气候变化对广西的主要影响

(一)气候变化影响广西农林业

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广西局部干旱和洪涝的频率有所增加,危害不断加大。气候变暖引起农作物发育期提前,暖冬现象加大了病虫害现象。气候变化对广西农业未来的影响虽有正面效应,但可能仍以负面为主。气候变暖以及降雨量分布变化引起的干旱和洪涝将减少甘蔗的产量、蚕桑生产的产量和使其质量下降,水稻和玉米也可能以减产为主。广西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化。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农作物病虫害出现的范围可能扩大,畜禽生产和繁殖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畜禽疫情发生风险加大。

随着全球变暖,亚热带、温带北界北移,物候期提前,未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可能进入热带地区,部分地区林带下限上升,广西北部的林业种类将发生变化,广西动植物病虫害发生频率上升,分布变化显著。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广西生态系统脆弱性进一步增加,主要造林树种和一些珍稀树种分布区缩小,森林病虫害的爆发范围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和受灾面积增加。广西境内湖泊将进一步萎缩,湿地资源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5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演变

一、前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台风肆虐、热浪频袭、干旱洪涝此起彼伏。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势必成为一个长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难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难题。

气候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整个地球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次的变暖和变冷,而每一次变化都必然带来生物系统的进化或退化,甚至是灭绝

全球气候变化

二、气候

1.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天气状况的长期(月、季、年、数年、数十年到数百年或更长)平均,通常用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来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几分钟到几天)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电、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因此,我们对天气的认识可能更感性一些。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气候状况的综合。气候和天气又密切关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通过该地区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降雨量、风等)的多年平均值及特殊年份的极端值反映出来的。

三、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

1.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时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显著的变化。

2.什么是极端天气事件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在特定地区和一年的特定时间里出现的罕见的天气事件。“罕见”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极端天气事件通常指出现的概率不超过10%的事件。不同地区,极端天气事件具有不同的特征。

3.气候为什么会变化

气候变化是由气候系统的变化所引起的,造成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原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四、气候变暖

1.气候真的变暖了吗

我们的地球正在不断变暖,这是毋庸置疑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年(1906年~2005年)全球平均地标温度上升了0.74℃。自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近期的1995~2006年(1996年除外)。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17毫米;1961~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1.8毫米/年,1993~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3.1毫米/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积雪融化退缩,特别是在春夏两季;近40年北半球积雪显著退缩(11~12月除外),在20世纪80年代变化更为明显。过去50年的升温速度几乎是过去100年升温速度的2倍,也就是说地球变暖的速度在加快。

2.气候变暖正在改变我们的地球

动物和植物具有比我们人类更高的敏感性,它们已经感知到正在发生的变化,并已经在调整着自己的行为,而气候本身也以各种方式在我们的星球刻下烙印。今天,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以看到过去100年来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

暖冬(全球变暖的主要特征之一)使植物开始生长和结束生长的日期发生相应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的时间长度对不同物种、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但变化的倾向是相同的。

五、预估未来气候的情况

1.预估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

基于未来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大小的各种未来情景,不同的模式都得出了许多概括性的结论。这是因为不同模式,其假设的前提条件以及对大气中一些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描述的方案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有些模式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敏感性会比较强,而另一些则会比较弱。即使温室气体浓度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仍会持续几百年。

2.未来的极端天气事件

气候变暖会使得未来某些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比如,变暖的海洋会给大气提供更多的水汽。研究表明,含有更多水汽的较暖的气候预计将产生更多的降水。变暖的海洋还会给热带气旋提供更多的能量,使之变得更强。预估的许多其他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如严重的干旱、洪涝、强风暴等,已经在世界各地观测到了增加的趋势。估计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六、未来气候的挑战及展望

1.水资源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因区域而异。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在高纬和部分热带湿润地区,年平均河流径流量和可用水量预计会增加10%~40%;而在一些中纬和热带干燥地区,则可能减少10%~30%.气候变化使冰川和积雪的储水量减少,将影响当今世界1/6以上人口的可用水量。同时,受干旱影响的地区将增加,强降水时间将增多,洪涝风险将增大。

2.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不利为主,数百万计的人口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也随温度持续升高的时间而不同,还取决于教育、卫生保健、公共卫生防御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部分温带地区的气候变暖会带来一些好处,如寒冷所造成的死亡率下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更大。

3.未来展望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正在频频发生,这不能不让我们陷入对环境问题的深思。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转变发展方式这一重大的抉择,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根本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最后,我们向所有关注并积极主动保护地球环境的朋友们致敬!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参考文献:

[1]《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气象出版社,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陈云峰罗勇刘洪滨郭彩丽王长科王伟主编.

[2]《21世纪的气候》[英]威廉.伯勒斯主编.

[3]《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秦大河主编.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6

0引言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气候变化呈现出温度升高(1906—2005年温度升高0.74℃)、降水时空异质性增强和气候灾害事件频繁发生的特征[1-2],且有研究[3]预估,2010—2060年,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3℃(1.1~1.4℃)。中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保持基本一致的特征,主要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全球平均水平略强[4]。陆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主体,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强烈影响[5],森林、农田、草原作为3大陆地生态系统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冲击。目前,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与系统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6-15]。对于中国而言,草原是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坚守着森林、农田等其他植被难以延伸的干旱、高寒等自然环境最为严酷、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广阔地域,中国草原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和其特殊的地理分布,彰显了其极其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地位[16],同时也赋予草原在应对气候变化作用方面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关于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还较少,近年来才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虽然相继有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成果[17-26],但与农田、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略显逊色,亟待进行阶段性总结,以提出未来研究方向。1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及预测研究1.1温带草原区气候核心要素变化趋势的研究1.1.1温度升高明显温度升高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表征之一,无论在全球还是国家尺度,都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内蒙古草原区地处北半球,是温度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带之一,近年来大量的以点代区的研究结果不断支持气温升高的结论。从内蒙古大尺度空间区域来看,吴学宏等[27]选用内蒙古各盟市2~3个记录年代较长的代表性站点,用多年平均气温反映气候冷暖变化的情况,其研究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气温为负距平较多;70年代后期,气温为正距平偏多,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全部为正距平。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内蒙古地区出现了持续性增暖,80年代以后,增暖趋势明显增强,到90年代,气温呈现加速上升趋势。从局地区域来看,不同生态类型草原区温度也朝着增加趋势发生变化。刘及东等[28]利用呼伦贝尔鄂温克自治旗中心气象站数据代表草甸草原区分析了1959—2006年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期间该地区的平均气温总体变化趋势先降后升,1959—1970年平均气温-2.15℃,1971—1980年10年平均温度为-2.28℃,1981—1990年升高到-1.55℃,1991—2000年为-0.74℃,2001—2006年升至0.47℃。可见,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该区域的升温趋势非常明显。云文丽等[29]以锡林浩特站为典型草原区代表性气象站,分析了1953—2003年区域平均气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期间平均温度在波动中逐渐升高,上升趋势和全球变暖的趋势相一致,50年来气温累计上升大约3.4℃,特别是近20年平均气温累计上升4℃,另对季节变化的分析显示,4个季度的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是冬季和春季气温增加趋势较夏秋季明显。韩芳等[30]利用11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中温性荒漠草原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50年来区域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每10年上升0.49℃(50年累积达2.45℃),特别是近20年,是升温最为明显的时段。1.1.2降水量变化区域差异显著从大区域尺度有研究表明,在北半球温暖时期,中国东南沿海降水量偏多,西北降水量将减少。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中北和西北地区,东西和南北跨度较大,降水时空不均匀性明显。从海拉尔气象站数据资料分析来看,草甸草原区降水主要在250~400mm之间波动,降水年际变率很大,多雨年份可以达到少雨年份的2~3倍,其中各年份间春季的变率要明显大于其他季节,从1959—2006年的年降水量变化趋势来看,20世纪60—80年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90年代后期呈下降[31]。闫伟兄等[32]对内蒙古典型草原1960—2004年降水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处于正常偏少阶段,80—90年代降水偏多,1998年降水量异常偏多,之后降水明显偏少。但是,从1960—2004年间,典型草原区的年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李晓兵等[33]利用荒漠草原区二连浩特、朱日和和苏尼特左旗1961—2000年气象数据分析获知,40年间,年降水量均表现出波动性变化,1961—1982年多数年份的降水量大于多年平均值,而1983—2000年小于和大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年份基本持平,总体分析研究的40年中,后20年较前20年相比降水量略有下降,但是总体趋势不明显。1.2温带草原区主要气象旱灾发生与变化的研究多年来,干旱一直是制约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有研究[34]证实,近50年来中国北方一些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这将预示着干旱的加重,这一趋势和结果必将对农牧业生产造成日益严重的影响[35]。当前,干旱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问题,人类可利用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及荒漠化、沙漠化的加剧都是干旱发展的具体表现[36]。关于气象干旱灾害的评估研究方法已有不少报道,如美国广泛应用的palmer干旱指数[37]、加拿大常用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38]、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旱涝监测中使用的Z指数[39]以及各种模型或集成模型[40]等。需要注意的是,在2006年中国了《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列举并推荐了一系列干旱监测评价的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为中国各地区的干旱等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方法。虽然评估气象干旱的指标很多,但是,每种评估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会有区域局限性,对于不同时空尺度的评价,往往需要研究修正模型参数。旱灾是温带草原地区次数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烈的一种气象灾害[38],对草原牧区的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马宗普等[41]从第4纪气候变化和发展规律出发,据此认为21世纪初虽然可能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是该时期仍属于干旱期,特别是中国北方将受到干旱灾害的严重威胁,并将诱发或伴生一系列其他自然灾害。另据刘志刚等[42]对锡林郭勒草原气候变化与干旱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1953—2005年的53年中,荒漠草原区气候干旱发生频率占62%,典型草原气候区干旱发生频率达60%,草甸草原气候区干旱发生频率也达51%。大旱年景典型草原气候区发生率最高,53年中出现了13次,占比25%,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也都达到11次,占比达21%;与此同时,研究还分析了锡林郭勒草原气候干旱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50年代干旱发生较少,各气候区发生频率在30%左右,20世纪60—70年生频率都较高,荒漠草原发生频率最高达80%,90年生频率明显减少,但是,进入2000年以后,干旱又明显增多,达80%。目前,锡林郭勒地区正处在连续干旱时期,自1999—2007年已经连续7年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6年为严重干旱。#p#分页标题#e#1.3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的研究在正确分析和认识气候变化历史的条件下,合理预测评估未来时段气候变化发展趋势,对于寻找全球、国家和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中国利用自行研制的全球海气耦合模型,综合ipCC几个模式结果,对全球、东亚以及中国未来100年的气候变化情景进行了预估,分析结果显示,未来50—100年全球地表气温将逐渐增加,而降水在南北极地增加、低纬度地区减少;对东亚和中国地区,未来将表现出一致增暖,亦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季节差异,中高纬度地区增暖大于中低纬度地区,冬春季增暖更为明显。降水变化与全球相比,时空变率较大,预估2070年Co2增倍情况下,中国地区的降水将普遍增多,降水百分率增多的区域中,最大在中国西部,范围从华北西部延伸到新疆,增加幅度预估在20%以上;华南的广东东部和福建西部以及广西东北部也有增加较多的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量变化不大,大部分地区略有增加,少数地方略有减少;东北北部是降水增加较多的区域之一,局地增加量也在20%以上;但是,东北南部至华北北部地区的降水将有一定的减少,减少多的地方数值在-10%以下[43]。盛文萍等[44]利用pReCiS区域气候模式构建并分析了中国区域高分辨率SReS气候变化情境下内蒙古年均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a2、B22种情景下,内蒙古年平均温度都有明显升高,a2情景增幅大于B2情景,虽然年均温度在21世纪与基础年时期相比有明显升高,但是年均温的全区分布格局在不同时期没有太大变化;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内蒙古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像年均温在全区的变化那样一致,与基准年时期相比,21世纪初期全区年均降水量有明显降低,a2、B22种情景分别下降27.4%、29.7%,但21世纪中期开始,全区平均降水量又有所回升,到21世纪末,a2、B2两种情景下全区年均降水量分别比基准年下降11.3%、23.6%;未来时段内蒙古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高值区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山脉一线的东南缘迎风坡以及嫩江西岸平原,低值区分布在最西部的大陆内部,各降水量带平行于大兴安岭山脉呈东北-西南带状分布;到21世纪末,气候变化将使内蒙古西部地区降水量上升,而东北部和中部偏东南地区下降。2气候变化对温带草原植被影响与响应的研究2.1主要气候要素变化对温带草原植被影响的研究草原地区气候变化以Co2浓度增加,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或变化不明显为基本特征,这些变化对温带草原植被产生多方面的影响。2.1.1Co2浓度Co2浓度升高被认为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动因。草原是对Co2增加反应较敏感的生态系统[17]。Co2对草原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并非单一因素的线性关系,其作用往往受到其他因子的制约。parton等[18]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和Co2的增多,将提高热带和温带草原的npp(netprimaryproductivity,npp),但是,早在10多年前melillo等[45]对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模型预测研究却认为,温度和Co2浓度增加将使北半球和温带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系统的生产能力将受到土壤n缺乏的限制。最近Berge[46]发表的有关温带草原的研究结果认为,n不会因为缺乏而成为限制草原植被生产力增加的因素,因为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n利用效率将极大降低。Shaw等[47]在加州开展的模拟全球变化的单因素及包括气候变化、降水增加和n沉积在内的多因素试验,试图来回答草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时,得出了与Berge分析类似的结论,即大气Co2浓度升高抑制植物根的分配,从而降低温度增加、降水增多和n沉积对npp的积极作用。2.1.2温度温度变化是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的因素之一,对草原生态系统有显著的影响。全球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全球温度与季节气候条件的相应时间[19]。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将加快春天(返青期),并延迟秋天(枯黄期)的到来[20],这将延长生物的生长期,此过程有助于Co2吸收,从而降低大气中Co2浓度,但是,生物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又将影响气候[48],随着生物活性的增强与绿色植被覆盖时间的增长,在干旱地区极易吸收更多的光照,但又没有足够的水分蒸发散热,这将进一步导致温度升高[21],此过程将是正反馈过程。温度对植物生长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的物种及其环境,morgan等指出,在未来温度升高2.6℃,且水分并没有成为限制因子的前提下,美国矮草草原的生产力将呈增加趋势。与此同时,Bachelet等[49]采用平衡模型和动态模型研究的结果表明,温度对草原生产力的积极作用是有极限的,这一极限值为温度升高4.5℃。国内在气候变化对草原影响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方精云[50]认为草原地区绝大多数植物为C3植物,温度升高对其生长将产生不利的影响;高琼等[51]则指出,不同群落对温度变化有不同的响应机制。2.1.3降水气候变化当中,降水变化作为影响生态系统的重要非生物因素,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改变物种间的关系,随即影响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最后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反馈作用[25,52-54]。草地npp受降水量及生物温度的影响较大,但是受降水影响更为直接、明显。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半干旱区温度显著增加、降水减少或没有显著变化,相对湿度表现为下降,这意味着大气在向干旱化方向转变,连锁反应的结果是导致土壤朝着干旱化方向转变,自然水分亏缺成为限制草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55-56]。草原生产力不论是在自然状态,还是在人为强烈干扰的情景下,都将会受到降水梯度变化的极大影响[57]。大量研究表明,在中国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呈现出“暖旱化”特征,即使在降雨有所增加情况下,都会对草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牛建明[58]基于年均气温增加2℃或4℃,降水均增加20%的2种方案下对内蒙古草原生产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使草地生产力明显下降,如果不考虑草地类型的空间迁移,在2种方案下,分别减产约一成和三成,若计入各类型空间分布的变化,减产则高达三成和1/2以上,且荒漠草原的减产最突出。2.2草原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p#分页标题#e#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植物生长的有效资源和关键条件[59]。气候变化的发生及持续,将打破原有气候格局,一些气候有可能消失,而新的气候可能占据更为广阔的空间,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必须依赖于系统组分的不断自我调节以适应气候变化的步伐[60]。物候变化是物种响应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报道。气候变化中的温度升高、Co2浓度增加、n沉降以及降水的变化等将通过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进而改变物候,变暖加速萌发和开花,但是植物物候响应其他环境变化却是多样的[61]。有研究认为,中国生长季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1.16天/年,春天早到0.79天,秋天晚来0.37天,这将增加夏天的温度,但降水变化又影响了植被类型和物候,从分布来看,在中国的东北、北部等都出现了物候期提前的迹象[11]。但也有报道认为,春季物候期推迟而秋季物候期提前,导致生长季缩短。杨晓华等[62]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物候变化的研究表明,草本植物春季物候期延迟,结束期(枯黄期)提前,其原因系降水对干旱的内蒙古草原非常重要,是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在降水减少的条件下,加速了土壤干旱化程度,导致春季物候推后。气候变化下,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生理可塑性,而这种可塑性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Goldman等[63]对典型草原的3个物种(Festucalenensis,potentillaacaulis,p.sericea)开展了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的平均水平上p.sericea表现出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这预示着未来土壤水分减少的状况下,其丰富度将增加,此结果也进一步说明,物种的丰富度和植被的盖度将对气候变化产生差异性响应[64]。物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将引起群落的变化,而这些过程往往与土壤系统紧密相关[25],Fridley等[24]研究指出,植被和气候的相互作用实际上是对环境(如土壤结构)和生命过程(竞争和适应)的调谐,他们在英国德比希尔草原上开展了冬季控温、夏季控雨试验,试图解释生态系统通过物种组成的变化来响应气候变化,结果显示,在响应气候温暖、干旱的过程中,通过深根系物种丰富度的增多来弥补浅根系物种丰富度的减少,物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土壤根系最深和最浅者之间。黄培祐等[65]针对准格尔盆地南缘梭梭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开展了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区早春期气温波动更加剧烈,当春雨较少且雨日间隔较长时,将引起天气急速升温、表土层水分迅速下降,造成春萌型植物幼苗随之大量夭折,梭梭幼苗补充亦因而受阻,导致准格尔盆地南缘的梭梭种群年龄结构普遍呈衰退趋势,梭梭群落出现逆行演替。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气候变化对物种的物候、生理变化及分布范围的影响,然而,物种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相同或相邻营养水平上其他个体通过互动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26],这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生产力或覆盖度(nDVi)往往是多种变化的综合表征,是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综合表现。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或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目前已经有不少报道,中国学者在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通过不同层次水平组分的消长补偿来维持系统稳定性,白永飞等[66]研究认为,内蒙古草原生产力的波动主要取决于6—7月降水的变化,沿着组织水平的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这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系统组分或官能团的补偿。气候的强烈变化,会导致生产力或nDVi的明显变化,而且不同的类型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马文红、方精云等[22]指出,在干旱区草原(荒漠草原或典型草原),生物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取决于降水,而在相对湿润的地区,群落生物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取决于1—5月的温度。同时,他们还深入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年际(1982—2003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群落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体现在生长季,生长季前期群落生物量的上升趋势是对春季气候趋于温暖湿润的响应,而生长季末期生物量趋于减少是对秋季干旱增强趋势的响应[23]。近日,据朴世龙等[67]的研究报道,北美西北大部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植被生产力下降的现象不能由干旱胁迫解释,而是与该地区春季温度下降密切相关。3结论与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已被普遍接受。目前,气候要素和气候系统的变化幅度、原因及区域分布迥异,且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68]。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温带草原区产生较大影响,上文简略综述了温带草原区气候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植被的影响,从未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向来看,亟需从植被、土壤、人类活动等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多维角深入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及系统各要素的响应,尤其重视增强系统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纵观前人在草原地区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虽已获得大量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领域和角度需要开展深入地研究。(1)加强气候变化点数据分析,重视点与面相结合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大多利用气象站的点数据,对认识气候变化特征和规律提供了一定的重要信息,但由于中国温带草原区面积广大,气候变化具有强烈的局地异质性,单靠点数据不足以准确、全面地了解气候各要素在区域上的变化趋势。因此,在未来研究中,亟需选取更多的气象站点,开展大尺度气候变化的时空格局研究和微地形下气候变化的时空一致与异质性研究。(2)提高气候变化预测精准度,科学评估生态系统脆弱性。气候变化特征的年代和百年尺度分析,有助于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但是,作为核心目标,增强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引进、借鉴并开发适合中国利用的气候变化预测模型,提高气候变化预测精准度,同时,在科学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本质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与生态分险分析,也是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3)研究草原植被受影响过程,明晰系统气候变化响应机理。从不同的尺度层次挖掘和阐释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及草原生态系统,尤其是植被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目前,很多定点控制试验多以研究和揭示了气候变化单因子或多因子对植物个体、官能团及群落的影响,在大时空尺度上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地把握大尺度时空下草原植被变化的特征、规律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将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气候变化对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及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p#分页标题#e#(4)综合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解析草原退化过程与机制。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温带草原已经开始面临诸多困境,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沙化严重,表现为植物小型化、生产力持续衰减等,加之极端气候灾害事件频发,气候变化-放牧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演化变得更为复杂。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放牧利用等人类活动对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与恢复机制,辨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演变中的贡献率,是认识与保护建设退化草原的研究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5)开展气象灾害的科学评价,构建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应进一步加强开展适合草原区及各草原植被亚类的气象灾害等级评价与预测研究,对于草原地区来讲,主要是气象干旱和雪灾等的分析评价,目前,虽然在国际和国内有很多指数供试,但是,局地性比较强,对面积广大、气候-植被-土壤类型复杂的温带草原来讲,还有待进一步商榷与完善。同时,应加强气候灾害预警的研究,结合草原自然、气候等监测系统,建立科学的灾害预警与评估模型,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等状况,开发草原气候灾害应急救助决策系统,为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频发,有效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供决策支持。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7

关键词:气候;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自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以及寻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断向大自然争取生存空间、获取生存资源,大气环境已经发生了变迁。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不再只是局限于地表,而是扩张至大气,将影响逐渐布及全球,大幅提高了全球暖化的可能性。数据显示,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由产业革命前的280μmol・mol-1,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350μmol・mol-1,地球表面年均温也随之上升0.6℃。而由于大气的变化,也同样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对生物多样性的稳定遭到破坏。因此,探讨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手于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综述。

1.研究背景与进展

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石油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等,其中均含有能污染大气改变气候的物质。迄今为止大家较为熟知的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时,会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各项气候问题的出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全球、区域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证据表明,由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全球的平均温度从1900年开始已经增加了0.8℃。且气候变化越恶劣,物种灭绝的风险就越大。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较为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极易遭受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不利影响,因此清楚认识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气候与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关系

2.1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圈的稳定,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功能平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气候的变化将在某种程度上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随着气候的变化可以发现,气候不仅影响着森林的分布还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北半球一些森林林线有明显向更高海拔的区域迁移的趋势。另外森林生态系统是众多物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当气候变化超过了物种的迁移能力时,这些物种则无法抵御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使其生命遭到威胁,甚至出现灭绝的可能性。据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导致43%的物种消失,即大概5.6万种地方植物和3700种地方脊椎动物将会灭绝。

2.2气候变化对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典型草原是温带内陆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草原类型,其植物主要为旱生和广旱生多年生丛生禾草,中国的典型草原主要分布于北纬35°―55°之间。据调查,每年因春旱严重导致草原植物返青率平均下降10%一20%;乐馗珊凳沟猛寥浪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随水分蒸发被带到地表,使大量盐分积聚于地表,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的退化。且当干旱发生时,草原土壤的蒸发量将远大于降水补给量,植被的生长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

2.3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沼泽、湖泊、河滩、海岸滩涂、盐沼及稻田等。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气候变暖会使湿地分布面积缩小,大片的芦苇、苔草湿地退化为碱蓬地甚至盐碱光板地。使大量生存在湿地中的物种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水生生物,由于水比列的下降使其生存空间受限,同时水中的含盐量增高,影响淡水生物的存活。除了水生生物,气候变化还会引起其他生物群落的变化,甚至有的种群可能会逐渐消失,严重危害湿地中生物的多样性分布。

3.展望

通过上述总结可以看出,气候的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主体,必须得到及时的改善与防护,其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其稳定发展是基础。对于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到破化的生态系统要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适应性调整,减轻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降低损失。但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需要从根源的环境保护做起,建立应对预案。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仍然将重视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积极与广大人民群众配合,合力改善现有状况。让大家清晰地认识气候变化背后的严重性,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旨在建立一个良好的气候环境,创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颜廷武,尤文忠.森林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综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30(12):70-73.

[2]赵慧颖.气候变化对典型草原区牧草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281-284.

[3]牛建明.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分布和生产力影响的预测研究[J].草地学报,2001,9(4):277-282.

[4]於p,许红梅,尹红,等.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地区的影响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3):179-184.

[5]王春磊,晁晖,孙迪.气候变化对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27-130.

[6]倪健.Co_2增浓和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J].大自然探索,1998(1):1-6.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8

一、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为: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影响地表气温最基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它在海陆间、高低纬度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的降水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

(3)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地面状况)性质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4)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通过影响下垫面来影响气候要素的变化。人类在生产活动、生活活动中对气候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城市的热岛效应、阳伞效应、湿岛效应等。

例1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种气候影响因素对气候形成的综合作用,题目要求使用相关自然要素分析气候的成因。影响气候形成的相关自然要素主要是大气环流、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看,a地区属于常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的区域;B地区属于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的区域。从洋流的角度看,a地区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从地形的角度看,受西风带影响的西部沿海地区有地形雨,降水会更加丰富,气候会更加湿润,而地处山地东侧背风区域的C地区,降水明显变少,气候比较干燥。从海陆分布的角度看,C地区离海较远,气候的大陆性较强。

【答案】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的区域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两侧的狭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的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的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为地中海气候。

C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地势平坦,东西较宽,且受西海岸暖流的影响,该气候带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因此该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二、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的地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二是根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的东部、中部、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全球气候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判读的前提是考生要熟记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名师点睛

根据资料中给出的纬度位置,确定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再从题中提供的经度位置确定其所在的位置是在大陆的东部、大陆的中部还是大陆的西部;最后根据相关的气候分布模式图对号入座,就可以确定其所属的气候类型了。

气候类型的分布还有一些重要的规律,如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有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它们只在大陆的东岸分布;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是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除南极洲外的其他大洲都有分布。

例2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撒哈拉沙漠区域位于纬度为20°~30°的大陆内部与大陆西岸。依据相关的气候分布模式图可以判定,撒哈拉沙漠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撒哈拉沙漠南缘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草原气候的过渡地带。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的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

三、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描述气候特征有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两种方法。定性描述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冬季严寒,全年少雨”等;定量描述是用年降水和气温这两个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值来表达气候特征的。气候类型判读的三部曲为: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名师点睛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1)降水量不同: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偏多,大于1500L;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总量偏少,小于1000L。

(2)雨季的集中程度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6月~9月),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5月~10月),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的特点。以水定型是区分两种气候类型的关键。

(3)最热月出现的时间不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最高月在5月,热带草原气候气温最高月在4月。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可以用最冷月的气温来区别。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小于0℃。

3.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区别主要是降水量的不同,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500L―600L,温带大陆性气候在300L以下。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9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保护工程;影响;应对措施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当中,气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近几年来,全球的气候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个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不仅仅是环境的问题了,同时也成为了政治以及经济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之下,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对气象因子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重视,同时针对我国对生态保护的工作来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的将气候变化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从而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气候变化的部分特征

研究气候变化的工作当中,我们对某地区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其中主要的表现特征为以下所述:

1.年降水量

我们调查的这个地区中,平均的降水量为396.3mm,其中过去的多年中最大的降水量为592.4mm,最少的降水量为198.9mm,其中最大的降水量为最少降水量的2.97倍。在这个地区,在其60年代的时候降水量比较多,平均每年为443.5mm,在70年代开始逐渐的减少,一直到80年代的时候,降水量已经达到了最少,平均降水量为349mm,从90代又开始逐渐的增加,几乎有达到了60年代的降水量,平均每年为425.6mm。虽然如此,但是在90年代后期的几年,平均降水量又出现了逐渐减少的趋势。

2.年平均气温

据调查,这个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如下所述,从50年代的后期开始,一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60到80年代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到了90年代,开始呈现出迅速加快的趋势,在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其中每10年可以达到+0.72℃,高出了全国的平均值。

3.风沙天数

通常情况下,将沙城暴现象和扬沙的现象统一成为风沙现象。在调查当中,我们将这两种现象的天数相加就成为风沙天数。

据调查显示,这个地区每年平均的风沙天数为31.2天,大多数是出现在春天,之后是冬天,在秋天是最少的时候。当中沙尘暴的天数平均每年为6.5天,四分之三都在春天出现。

二、气候变化给生态保护工程带来的影响

在生态保护工程的工作当中,它的实行与气候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气候变化对生态保护工程的影响有利有弊。例如在一些地区进行防护建林的工程,出现了气候湿化的效应,气候湿化指的就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的现象,那么在部分的地区当中,就会使当地的气候敏感度降低,但是同时,也会使部分地区的草原、森林发生火险的几率增大,所以在生态保护的工程当中要对气候变化给予一定的重视。

另外,在生态保护工程当中的草原生态恢复当中,气候的暖湿化效应也表现的非常明显。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我国西北的一些草原气候就处于暖湿化的状态,而在部分的北方草原的气候就是处于暖干化的状态中。在我国进行生态保护工程的过程当中,从2001年开始,部分的北方草原当中的生态环境恶劣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回转,内蒙地区的草原之前产草量下降的状况也有效的得到了回转,现在草原的退化几乎处于小面积的退化状态,改变了之前大片退化的情况,虽然这样,当时在草原生态系统当中生物的多样性还仍没有得到恢复,所以说气候的变化给生态保护工程带来的是有利有弊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1.解决环境污染

在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当中,首先解决掉环境污染的问题是这项工作良好开展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最主要的是要减少二氧化硫、氧化氮等等相p的有害物质,最大程度的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其次对各个城市的环保工作加大力度,制定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从而有效的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最后要对生活以及工农业的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构建新型的农村能源结构,禁止其以秸秆为主要燃料,采用风能等一系列的新能源,从而有效的控制气候的变化。

2.提倡循环经济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要提倡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资源以及能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提高,最大限度的使废物的排放量降低,改变传统的生产发展方式。

3.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的各方面的研究

关注气候的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对气候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适合我国生态保护工程的保护方案,加强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方案的研究;加强生态保护工程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入研究等等,有效的控制气候的变化。

四、结语

对气候变化进行一定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之下,我国也成为了受到其影响最严重的一个国家。气候的变化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合理的把握气候变化规律,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治理,从而有效的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我们应该不断的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从而给人类建造一个健康、安全、环保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泽椿,郭安红,延昊等.气候变化对生态保护工程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5,11(3):179-184.

[2]洪彦彬.关注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4):103-104.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篇10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影响

1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概况

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两条主要河流晋江和洛阳江的出海口,所涉及的行政区划包括泉州市的惠安县、洛江区、丰泽区、晋江市和石狮市,总面积136.42km2,是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该地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水体受北支潮控制,属正规半日潮。泉州湾口从北岸惠安下洋至南岸石狮祥芝角连线,湾口宽8.9km。从秀涂至石湖连线,以外称外湾,以内称内湾。其中大潮最低潮能干出的滩涂89.80km2(内湾70.6km2,外湾19.2km2)。泉州湾河口湿地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物质循环、净化水质、蓄水防涝、缓冲风暴潮对陆地的影响等巨大生态服务功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统称为红树林。泉州湾的红树林都分布在内湾。泉州湾天然分布有桐花树、秋茄和白骨壤3种红树植物,近年试引种了少量的老鼠、木榄、红海揽。泉州是桐花树和白骨壤在太平洋西岸自然分布的北界。泉州湾红树植物分布在潮位4m以上至高潮线7m,桐花树主要分布在洛阳屿头,植株高度大致1.5~2.5m,白骨壤主要分布在前头附近和屿头,植株高度多数在2m以下,秋茄主要分布在晋江河口外埔和蚶江水闸外,植株高度大致3~4m,秋茄是北半球最抗寒的红树植物种类,自然分布到福建福鼎。泉州湾洛阳江河口湿地红树林主要恢复区以桐花树和秋茄混交林为主,桐花树占70%。因为气候等原因,泉州湾红树林群落高度普遍较矮。在保护力度日渐加强的情况下,泉州湾红树林总面积达6000亩以上。

虽然现在世界各国已建有大约1200个红树林保护区,保护面积达红树林总面积的25%,但红树林所处的滨海潮间带位置决定了其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异和海岸带人类开发活动影响尤其敏感,生态系统尤为脆弱。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报告,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累计红树林面积丧失73%。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最近50年来,我国气温增速为0.22℃/10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0.07℃/10年)。当全球变暖成为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挑战,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也不例外。

2全球气候变化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2.1栖息地萎缩

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加之当前泉州湾高潮带上部堤坝修建得越来越多,泉州湾红树林可栖息的潮间带范围缩减,红树林面临生境萎缩的命运。泉州湾洛阳江闸的修建以及近年泉州湾填海造地的力度加大已使大片宜林潮间带消失。对海岸河口地带的自然水文过程会造成极大干扰的建筑堤坝却是我国沿海地区海岸防御工程的力作。泉州湾洛阳江屿头区段的红树林属于红树林保护核心区,红树林后方全方位有人工建筑的堤坝。红树林在泉州湾河口滩涂分布的潮差范围较小,其前方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淹水时间的增加使其有后退分布的趋势,其后背受坚固的海岸建筑堤坝约束,再加上当前沿海城市地面沉降明显,泉州湾红树林在潮间带的栖息地日渐萎缩。

2.2影响水文过程

全球降水格局正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而变化,高温、强降水、强热带风暴等极端气候的发生频率呈增长趋势。全球气候变化通过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而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布,对气温、辐射、风速以及干旱洪涝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造成直接影响,从而改变红树林湿地蒸散发、径流、水位、水文周期等关键水文过程,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2.3生境酸化

气候变暖会加速泉州湾区域大气沉降,包括加速碳、氮、硫沉降的速度等,其结果势必导致泉州湾红树林生境酸化。红树植物的生长与代谢、贝类及虾、蟹类等底栖生物的代谢过程与生活史、以及鸟类珍禽都会受到红树林生境酸化的负面影响。

2.4富营养化

温度的升高以及降水格局的变化会导致陆源营养盐输入过量,河口区域富营养化。泉州湾沿岸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沿岸陆地生态系统营养盐增多的情况下,气候变暖和强降水等促进沿岸营养盐随径流等方式加速和过量输入到河口湿地,另外,工农业废物和生活废物直接排放入海的方式依然顽固存在,都增加了陆源营养盐的直接输入。营养盐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均给赤潮的爆发提供有利条件,容易引发赤潮灾害,影响泉州湾红树林的分布和生长。

2.5外来种入侵

泉州湾海岸13.42%的维管束植物是外来种,外来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2003年)。与泉州湾红树植物生态位重叠性较高的外来入侵生物,势必影响其分布和生长,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当前对泉州湾红树植物影响较大的外来入侵种是护花米草,护花米草在潮间带红树林宜林区的扩散速度极快,对红树植物的分布和生长已造成重大影响。泉州湾的外来种入侵现象将随全球气候变化变得严重。

2.6病虫害加重

福建省近50年来冬季增温最明显,全省冬季平均气温增幅达0.36℃/10年。如果没有暖冬,在一般情况下,一些有害生物在越冬时,会因为极端低温而导致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翌年不会产生灾害。而由于暖冬,导致越冬基数逐年增加,从而产生危害。全国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与冬季平均温度追随作用明显,冬季温度偏高的年份,病虫害发生严重。由于沿海气候因素以及近岸工农业和养殖场的发展等影响,泉州湾红树林虫害逐年严重,加之红树林害虫的天敌数量以及昆虫群落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2007年以来泉州湾洛阳红树林病害虫逐年趋重,近几年每年虫害均有大面积爆发,如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严重危害红树植物桐花树的嫩梢、嫩枝、花蕾、叶片和果实,极大地影响红树林生长,造成局部红树林成片枯死,严重威胁泉州湾红树林优势种的生存。

3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带来种种冲击影响的同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以其调蓄水源、调节区域温湿度、降解环境污染物质等生态服务功能,为我们构筑一道防御灾害的天然屏障。结合气候变化对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的可能影响,围绕良性维持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提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3.1促进公众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

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为泉州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作为泉州建设绿色生态文明城市的金质名片。当前泉州湾红树林的环境保护工作多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单靠政府的力量不能根本解决湿地保护的危机,“公众参与”对于泉州湾红树林的保护是极有必要的。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紧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区,一方面由于沿岸群众的海事活动频繁,其对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还没有达到普遍的认识水平,破坏红树林的行为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红树林湿地的保护工作有时会和沿岸居民的社会生产活动产生某些矛盾,公众全面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可以促进理解和沟通,提前解决一些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

关于公众参与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保护的建议有以下几条:一是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帮助公众认识和理解红树林湿地价值,并制定制度和政策,完善公众参与的具体条件、具体方式以及具体程序,开拓公众参与的渠道,保障公众参与的可行性和效果;二是制定政策鼓励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并建立民间组织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的机制和程序,保障民间组织在湿地保护中的权力和义务;三是加强“泉州市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保护委员会”组织建设和专业指导,进一步发挥联合保护委员会的协调与综合管理作用;四是根据泉州湾红树林保护的实际情况,面向全体相关利益个人和群体,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和“协商对话机制”;五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的公众参与红树林湿地保护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开展退堤还滩造林工作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保持泉州湾滩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开展退堤还滩工作,有计划地将泉州湾红树林群落后方的堤坝拆除,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红树林生境萎缩,给予红树林适宜的后退之路。从滩涂造林至成林,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加强和巩固红树林造林成果,利于有效抵御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可能发生的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和不良影响。在开展退堤还滩造林时,对于桐花树和白骨壤这两个具有国际特殊分布地位的泉州湾本地红树植物种应当给予更大的培育力度。

3.3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湿地污染的修复和治理

我国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就宣布,到2020年,GDp的Co2强度下降40%~45%,这是我国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为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议建立泉州湾流域低碳企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控制泉州湾流域及上游区域洛阳江和晋江流域的工业、交通等行业的氮排放和硫排放,以及二氧化碳和甲烷重要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控制泉州湾流域及上游区域的工业、农业、养殖业和生活等污水排放,控制湿地污染及河口海湾富营养化的产生。红树林湿地对环境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作用,但如果吸纳累积过多的污染物超过其净化能力和耐受阈值时,红树林湿地会由污染物的汇变成污染物的源,其生态功能会受影响。因此对污染较严重的湿地区域要加强修复治理,以恢复其应有的结构和功能。

3.4加强泉州湾红树林病虫害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研究与监控工作

全球气候变化为泉州湾红树林虫害的发生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都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对于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来说,虫害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和入侵物种护花米草是研究和监控的重点对象。研究与监控工作可以包括对研究对象的分布、生活史、种群动态、种间竞争、生理行为、物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物种扩散能力等方面。

3.5加强对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机理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要大力依靠科学技术,准确的科学研究成果可以为泉州湾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重要的科技支撑。结合全球气候变暖带给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特点,可以运用数学模型、野外调查以及实验室室内分析测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泉州湾红树林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等水平进行适应机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宗国.海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2]王文卿,王瑁.中国红树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