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3:57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特征;研究创新

一、课程目标:体现职业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职业性。“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源动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性的定向教育,是从职业岗位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出发,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第一,在当前我国面临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等任务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将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作相应调整。第二,高职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职业岗位所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都是与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然使用或即将使用的。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与培训中,培养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以掌握岗位技能为目的,无不把目标与劳动市场的需求,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需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职业教育课程这种定向性的特征,要求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二、课程内容:体现应用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目的在于从事职业的准备教育,一种以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要求学以致用,学以谋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应用性: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强调具备从业能力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的传授,强调规范、价值和事实的主导作用。职业实践所需要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课程内容的重点。而针对这些技能所进行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态度或行为方式的培养,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紧密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有目的地将专业知识按心理认知规律展开,同时兼顾学科理论的逻辑顺序,这将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实用,也更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更加扎实。

第二,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的应用性,并不意味着否定课程的理论性。作为系统的学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职业培训,理论基础知识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常常是相近职业或某职业群的共同理论基础,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学习专业理论技术和实践技术的前提。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在智能结构上要具有较强的现场性与综合性,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要能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现场的实际问题,保证教育对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组织:体现整体性特点

传统学校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课程实施是一种对课程内容进行的报告式、描述式的诠释,往往只有观察和思考但缺乏实践行动。传统企业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其课程实施则是一种对课程涉及的职业活动进行的演示式、模仿式的学习,往往只有行动但缺乏对行动的修正即反馈。因此,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开环教学系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则要求构建一个闭环教学系统,即把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整合起来。这表明课程实施、评价以及学生相应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包括观察、思考、行动和反馈的整体系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整体性的特征,实质上是职业活动系统整体性的反映。职业活动的整体性要求劳动者对职业活动具有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组织以实践为中心。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不是强调简单操作技能的训练,而是强调课程要紧紧围绕切合实际需要的技术运用与开发活动,综合安排多种课程成分。具体地说,在课程成分方面,它强调高职课程同时有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安排、技术信息呈现三种要素;另外它强调课程单元要同时具备明晰具体的学习目标、结构完善的学习内容,以及与目标一致的简便而又不失效度的评价方案。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不是片面强调固定化简单操作,而是注重开放性的高水平的技术学习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的整体功能,并不意味着忽略课程的阶段性,即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局部功能。

四、职业能力:体现融通性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就业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学识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应体现融通性特点:第一,体现变通性特点。即学生能“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能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此基础上,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能力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第二,体现融通性特点。即学生既具备职业领域的方法和能力,又具有社会活动能力,且能将这两种能力运用自如。这些能力包括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处理资源的能力、社会交往与互动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第三,体现潜通性特点。即学生应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职业角色的变换,得益于每个人的潜在资质。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应用能力和就业弹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8.

[2]黄慧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m].南

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

[3]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8.

[5]穆晓霞,陆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

研究导刊,2009,(3).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误区  认识

        由“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观念出发,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观点进行剖析,可以看出,对高职教育认识最大的误区就是不明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由此导致了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出现了诸多误区。而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不仅有利于加深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对高职教育认识中出现的一些观念,也起了检验的作用。

        一、关于高职教育的概念问题。当前,在高职教育的概念问题上,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许多观点在解释高职教育的概念时,基本上不涉及其本质特征问题,而仅从一些外在的特征上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在:有的从学校名称来定义高职教育,认为由高职院校实施的就是高职教育;有的从规格层次来定义,认为高专就是高职教育;有的则认为成人高教就是高职教育。有的观点则致力于从高职教育的某些特色来定义,如“服务地方”、“能力本位”、“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市场导向来选择课程内容”,等等。也许这些观点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某些方面的性质与特征,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对认识高职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这些观点并不是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来阐释高职教育,因而并未解释“什么是高职教育”,而是仅仅阐述了高职教育“是怎样的”,所以很难说这些阐述能够作为高职教育的严格定义。没有涉及事物本质的所谓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概念,是认识上不清晰的表现。

        二、关于“高职教育等同于专科层次的教育”的说法。“专科层次”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当前的特征是否等同于永远的特征?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形式进行分析,该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既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相对于学术型、工程型、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型人才,那么,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应在于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上的差异,而非层次上的差异。技术型人才作为独立的人才类型的一种,本身就有层次上的分别,既有低级阶段的专科层次,必然也有高级阶段的本科、研究生层次。当前高职教育主要以专科为主,并不表明专科就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高职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类型上的特异性,而非层次上的特异性。

        三、关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高职教育就是为职业岗位服务的教育形式”的说法。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没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观点一向认为,高职教育就是为职业岗位服务的教育形式,这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根据“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的观点对此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该说法是不正确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的确是要为职业岗位服务,但是,“技术型人才”与“职业性”并没有必然的对应性,为职业岗位服务并非技术型人才特有的功能,不是高职教育独具的特征,因为,为职业岗位服务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专门教育所共有的特征。专门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之处就在于其要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而普通教育只是为个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高职教育作为专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职业岗位做准备是必然的。

所以,“职业性”与“技术型人才”的教育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技术型人才”教育要考虑“职业性”问题,但考虑“职业性”问题的教育形式绝非只有高职教育,任何专业性教育都要考虑“职业性”,“职业性”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四、关于“高职教育是由高职院校来实施,普通高教是由普通高校来实施”的说法。一般情况而言,学校与教育类型是相对应的,但是,通过对普通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进行分析判断,结果可以看到,普通高校也存在高职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如飞船、卫星发射的操作者,飞机、潜艇、大型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以及飞机、船舶的领航员等,雷达、导航、计算机等大型电子设备的操作者等高级操作人才,以及一些高精尖仪器的修理工、装配工、调试工等,这些人才在我国大都是普通高校所培养的。普通高校也培养一些较低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如一些普通高校的中文系往往会附设所谓中文秘书专业,美术系附设广告设计专业,外语系附设商务英语、英文秘书等专业,理工科院系更多,如三年制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财会专业等等。当前的高职院校也不是纯粹的高职教育,大多还存在普通高教的培养模式。这种教育形式与院校形式界限淡化的现象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院校将如何对待这种现象,是鼓励之还是改进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关于“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企校结合,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观点。这并非高职教育的特征,而是应用型人才所共有的特征,如当前工程师、教师、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都具有职业资格证书,而他们都不属于技术型人才。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会计证考试的人员,也未必都是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所以,职业证书制度与人才的类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是职业岗位,就可能会有职业岗位证书,职业岗位证书并非高职教育特有的。

        六、关于“‘地方性’是高职教育得要特征”的说法。高职教育(主要是职业大学)的建立,突破了中央和省的二级办学体制,主要由中心城市举办并采取多渠道集资的方式,表现出很强的地方性;在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方面,高职教育开设的大都是地方经济比较急需的专业,在调整专业结构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基本上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所以,有论者认为,地方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然而,从以上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征可以看出,这些特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特征,不是高职教育本身必备的特征;地方性也不是高职教育所独有的特征,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3

关键词:关联特征;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模式

武陵山片区包括71个县(市),境内居民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世居少数民族为主,该片区整体经济发展落后,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扶贫首先要扶智,高等教育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而武陵山片区内高等教育资源数量较少、质量总体落后,且分布不均,其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无法有力支撑和保证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国家需对片区内的高校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高等教育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于片区内高校管理部门与高校自身来说,更需对片区内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挖掘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潜力,这就需要探寻片区内高校之间的关联特征,基于关联特征破解优化配置难题,做到优势联合、辐射周边、以强带弱、协同发展。因此,研究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现状及其关联特征、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对武陵山片区的人才培养影响十分重要,对区域发展、扶贫攻坚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武陵山片区教育资源分配现状

武陵山片区多为世居少数民族,经济落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目前武陵山片区有71个县(市),共14所高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9所,只有吉首大学一所院校为综合性大学。从地理位置分布看,湖南省境内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包括吉首大学、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市包括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市包括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境内为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包括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境内为铜仁市,包括铜仁学院、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市包括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从整体看,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且分布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层次反应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分工的状况[1],因此,为提升片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急需对片区内的高等教育布局状况、层次分配进行优化。

二、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关联特征

1.地域空间关联特征分析高等教育资源地域空间的关联与集聚特征,可以作为对其优化配置方式的重要参考。武陵山片区高校在地域空间上分布不均衡,片区内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坐落在湖南湘西州吉首市,在张家界市有张家界校区,而在贵州铜仁市、湖南怀化市、湖北恩施州有二本院校,片区涉及的其他地市州无二本学校。吉首大学地域空间上离贵州铜仁学院与湖南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距离较近,且三所二本学校均分布于武陵山片区的东部和南部,而片区的西部和北部仅分布湖北恩施州的湖北民族学院一所二本学校。片区高等教育最有分量的二本院校分布特征呈现东南部聚集,而西北部较为分散与稀少的特点,即片区东南部高等教育资源关联性较强,有利于高校集群式发展,发挥集聚优势。而片区西北部关联性较弱区域可通过东南部的辐射效应,加强与其关联,协同发展。武陵山片区高职高专层次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较少且较为分散,关联性与聚集性不强,不利于形成集聚效应,可由所在行政区域的二本学校给予相关支持。2.学科关联特征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包括了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三个教育层次,其中吉首大学和湖北民族学院拥有法学、文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硕士学位点,且吉首大学设有民族学博士点。吉首大学、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湖北民族学院、铜仁学院设有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士学位点。高职高专层次有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等院校。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旅游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传媒类。总体看,片区内高校的学科实力较东部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难以支撑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从各高校自身学科建设来看,均抓住了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在民族学、旅游、生态等学科建设上不遗余力,率先发展,成果较为显著。片区高校在这些学科上关联性较强,有利于发挥各高校长处,聚集学科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在武陵山片区资源开发的特色学科建设上赶超东部发达地区。此外,还可将片区急需的特色学科辐射到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特色专业人才[2]。

三、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模式

1.校际合作,完善研究生教育从地域空间关联性看,可充分发挥吉首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优势,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高校,如铜仁学院、怀化学院的协同发展。从学科关联特征看,吉首大学拥有民族学博士点及法学、文学、农学硕士点,湖北民族学院拥有法学、文学、农学硕士点,在民族学、法学、文学、农学等方面两所学校可强强联合,在研究生教育上聚集优势学科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区域龙头学科。2.优化调配,建立区域特色高等教育从地域空间关联性看,整个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从学科关联特征看,吉首大学、铜仁学院、怀化学院均开设有旅游专业。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吉首大学、铜仁学院、怀化学院可优化资源配置,采取横向合作,共享旅游教育的相关资源,联合开办具有武陵山片区特色的旅游专业课程,为武陵山片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开设有民族学专业,在民族学方面吉首大学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博士点。因此,两校可采取项目合作、教师互聘、联合培养的方式来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扶持高职高专,提高专科教学质量从地域空间关联性来看,武陵山片区除重庆黔江区的两所高职高专院校外,其他所有武陵山片区高职高专在其所在城市都有本科学院,这有利于就近扶持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提升与发展。从学科关联特征来看,吉首大学、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怀化学院、铜仁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这些本科院校在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学科均能对该市的高职高专院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学科支持,从而提高武陵山片区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为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技术人才。

四、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武陵山片区的扶贫攻坚需要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持。而武陵山片区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且分布不均[3]。为更好地完成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任务,需要精准地把握各高校地域与学科的关联性,发挥集聚效应,协同发展,提升片区高等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仓.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4):10—13.

[2]杨玉兰.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3,(4):67—71.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4

概括而言,从类别上分析,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等其它类教育并列的一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非凡性也涵括教育的一般特征,因为“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可以说,教育的一般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特征,但作为一种非凡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相对独特的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征。本文主要分析职业教育的相对独特的特征,分别是总体特征和各环节的具体特征。

一、职业教育的总体特征

一般意义上分析,职业教育和其外部环境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功能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可称为总体特征,它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情况。主要有以下特征摘要:

(一)专业性①

所谓专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这个特征主要是相对于普通基础教育而言的,基础教育没有专业性,而具有基础性,是为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打基础。同时,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征,但它的专业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主要侧重培养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人才。只有职业教育,不论是初等、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和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区域性

所谓区域性,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为区域办教育和依靠区域办教育。

有关为区域办教育,是指其为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服务。社会和教育的互动发展表明,教育的区域功能越来越重要,即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区域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职业教育的区域经济功能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职业教育真正承担起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岗位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方向,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

有关依靠区域(社区)办教育,是指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它必须充分利用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依托社区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模式,职业学校教育是一种学校和社会密切结合的教育,主张企业、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广泛参和。尤其要重视组建有企业人士参和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参和教学改革,修订培养计划,指导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并要选聘一定比例的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以加强技能、技术教育。学校也要积极和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和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以便建立起和社会、企业联系紧密、沟通及时的职业教育练习体系。

(三)实用性

所谓实用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强调实际练习,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征。要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不断培养第一线的各层次应用型人才。例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都非凡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实习、实验和实践时间一般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本上每周都有一项实习。德国提出摘要: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在其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体系中,实践课和理论知识课比例为1∶1,有的学校甚至已调整为1.3∶0.7。

总之,必须使教学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必须考虑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训基地的融合,加大实践能力培养,要多给学生创造条件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校内模拟练习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把握企业的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

(四)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主要指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时间等各方面注重灵活性,实施弹性教育。

职业教育要强调在专业设置、课程编制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灵活性。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应届学生,同样还包括为转岗、换岗而继续学习的群体,可以说职业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非常大,同时,他们对学习时间上的要求也是灵活多样的,必须布置白天、晚上、周末、假日等不同时段的教学,以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因此,弹性化的学分制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力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向。

(五)生产性

所谓生产性,就是指要强调实践教学和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练习,甚至强调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学生所具有的技能、技术应该是他毕业后社会上同行业中仍急需的技能、技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变迁及更新,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非凡是目前社会上技术发展更新更快,不重视这个新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技术很快就会落伍。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要尽可能为实训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

需要注重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建立在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之上。而校内实训基地不可能像工厂、企业那样利用宽敞的厂房和流水线,进行真正的生产,主要是注重生产内涵和流程上的仿真性。

(六)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即关注时代变化,体现现代性,及时反映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向。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更新发展,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反映,这无疑使职业教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

同时,职业教育还必须关注现代教育理念,尤其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责任,不仅仅关注人的生产功能,还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能力等加强培养。

二、职业教育各环节所表现出的特征

从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各环节上看,它所具备的具体特征是摘要:

(一)办学方针摘要: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有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在我国近期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体现比较明显,强调以服务促进就业,以就业强化服务,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有关服务宗旨,《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摘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非凡是职业能力服务。这四个服务,将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过去的自我发展为主,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主,在地位上强调服务和适应的关系。

有关就业导向,《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摘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培养目标摘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

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征,强调学用结合,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新问题、现场难题等能力,强调对人员管理、设备运行等有更强的组织协调和技术管理能力,强调要具备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应本领,着重培养能适应本社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即主要从事成熟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三)教师类型摘要:双师型教师

普通学校,尤其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往往强调教学和科研能力,强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极强的科学探索能力,而对技术转化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高。职业教育的师资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强调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把握技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即师资以“双师型”为主。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实质上是指教师既具备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普通学历证书),又必须把握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企业或第一线工作经验)。在国外,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双师型”素养的高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德国,高职教师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理论水平(博士学位)之外,还非凡重视教师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包括有3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并且教师大都要有两个职称,即工程师和教师。在奥地利,对职业学校的教师也有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有相应的学历外,还要求他们有几年以上的行业(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其中不少教师是本行业的专家。

(四)专业设置摘要:以“发展需求”为驱动

一般而言,普通大学专业设置按学科分类而设,且强调宽泛性、融合性、稳定性和宏观性。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却有自身特色,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岗位不像学科那么相对稳定,而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进一步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强调社会需要“我”干什么,而不是“我”能干什么,即以“发展需求”为驱动摘要: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因此,专业设置应注重把握住市场的需求特征,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搞好社会调查,并通过对详尽地占有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之后,再决定设置哪些专业。办职业教育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此外,专业设置也需考虑学校师资情况和设施情况(尤其是双师型师资及实训基地情况)。

(五)课程摘要:以实践练习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快,市场需要的是经过职业的基本练习的工作者,所以它要求职业的基本练习在学校完成。职业教育适应这种需要,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限,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这意味着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甚至要求达到40%以上,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提倡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而非学科本位。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和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

(六)教学条件摘要:突出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要完成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征。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除了进行验证和探索的实验室之外,还要大力建设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培养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强调针对性强、仿真性高、模拟性实、开放性大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好的技术教育学习环境。

同时,要面向社会,依托行业、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建设实现教学方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应依靠企业进行实训教学,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征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服务功能。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要求决定的,是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校生存的一个根本条件。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企业和教育成功合作的一种典型模式,其中的“双元”分别指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进行二元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操作,锻炼实践技能。产学结合,学校可以得到政策、经费、项目、科研的支持以及学生、教师实际练习场地的支持。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敞开校门,走向社会,密切和社会、企业的联系,尝试和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又把握实践技术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七)发展途径摘要:产学合作

职业教育发展是系统工程,它和就业、产业部门关系密切。加强教育部门、就业部门和产业部门的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订,还是教学内容的改进及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就业、产业部门的参和和支持。“为了加强合作,许多国家成立了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委员会由来自雇主、劳动者、政府和教育机构的代表组成。例如,1987年,澳大利亚把教育部和劳动部合并,成立了联邦就业、教育和培训部。通过这一改革,对职业教育、练习、就业工作的政策和资源进行了整合,从体制上解决了协调不力和效率不高的新问题。1992年,澳大利亚又成立了以企业界人士为主的澳大利亚国家练习局,负责对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宏观政策、发展目标和经费分配作出决定。英国也从改革管理机构入手,于1995年将原来的教育部和就业部合并为教育和就业部,把对教育、培训和就业的管理置于同一个部门之下。”②德国的“双元制”、北美的“CBe”等职业教育模式也都是产学结合的经典代表。可见,职业教育部门、就业部门、产业部门间的密切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八)教学管理摘要:柔性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尤其在经济体制转型条件下,出现了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持续高涨,就业制度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等等新情况,学年制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当前,人们对教育活动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已达成共识,学分制的引进和创新,就是“人性化”的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它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相对于学年制而言,学分制的优点在于摘要: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有利于学校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学生可暂时离校,以工养学,等等。③可以说,学分制是当前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

推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教育形成开放、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从各国教育发展趋向看,实行大范围的全面学分制,以提供大量的课程和课程模块,开发出符合不同需要和标准的课程,实行进出自由、弹性的学制和学程是职业教育最佳的教学运行模式。这样做既有利于适应社会需要,也适应学习者的个人需要。进一步分析,学分制的思想体现了美国当代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的闻名论断——“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即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并非决定于学习能力的高低,而是“在适当的学习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学校所教的知识”,适当的学习条件就是以学习时间多少为根本特征的。因此,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或机会,再加以正确的指导,学生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可以说,在学分制下,几乎没有学会、学不会的学生的区别,只有花少或花多时间学习的学生的区别。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和推广,它必将为职业教育发展及更好地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提供切实的保障,而且职业教育生源的多样性和边缘化更需要这种以“柔性”管理见长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职业教育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摘要:

①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摘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摘要:5.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5

关键词:高职;英语;培养目标;特色

高职英语教育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招生对象、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哪些特色,高职英语专业究竟应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与普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究竟有哪些不同,这些都是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高职英语专业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比较

高职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由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大致为四类: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前两类人才一般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后两类人才则应由职业教育培养。而技术型人才(也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则由高职教育培养。将二者的培养模式加以比较,其中的差异便可一目了然。

由下表不难看出,高职英语教育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从师资到教学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高职英语专业的基本特征

高职英语教育培养模式的定位确定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即以提高英语文化素质为核心,以传授英语知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分析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结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给高职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一个准确定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职业中专毕业、技工学校毕业以及相当于上述学历的在职人员,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技术、能实干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其总体培养目标应体现下列特征:

职业特征高职英语专业既有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又有其学科个性;既有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科共性,又有不同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职业特征。一方面,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都是相关专业必然使用或即将使用的;另一方面,学生求职就业时所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及岗位角色意识与相关岗位的工作特征明显一致。依据高职英语专业的职业性质,直接针对社会岗位是高职英语教育区别于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普通高校英语教育的培养较多考虑毕业生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性,而高职英语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职业性反映了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特征。

应用性特征高职英语专业又可细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和高职高师英语专业等。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和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就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侧重商业英语的传授,后者注意旅游英语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具体体现了高职英语各个专业的实用性。高职英语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即直接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对英语的不同要求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经验,注重以应用性职业能力的需要和提高为依据,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方法技巧的运用程度,特别是能够使用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适应性特征高职英语教育应帮助学生掌握广泛的知识和应用技能,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实用人才是其根本任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时,要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矛盾。但从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与针对性来看,又必须相对灵活,避免单一和僵化。因此,对专业的增减需慎重对待,开设新专业必须对人才市场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做好人才预测与论证,突出重点专业的办学特色。高职英语教育不但要突出职业性、地方性,而且还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加强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构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加强毕业生对未来岗位的自我调整、自我应变能力的培养。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与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来看,毕业生应体现下列特点:(1)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就业心态稳定;(2)英语专业知识牢固,口语表达能力强,有很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3)在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等关键能力上略胜一筹。转贴于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我国现阶段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大专层次的实用知识,其中包括英语基础知识、专业英语知识和相关的英语知识。基础英语知识是指适应职业岗位必需的常规性知识;专业英语知识是指职业岗位必需的专业技术英语知识,要求不但具备本专业的一技之长,还要掌握本专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相关英语知识是指适应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岗位可能的变化等必需的相关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产业知识。因此,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以基础英语知识为前提,打好本专业牢固的基础;以专业英语知识为重心,突出一技之长;以相关英语知识为辅翼,力求一专多能。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高职英语专业人才的工作领域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岗位,如企事业文秘、导游、服务行业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或教师等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因此必须赋予学生职业技能的兼容性,应从汉语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专业学习的可延续性、专业的可迁移性、自主创业的意识等方面入手,体现课程建设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人本位的特点,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高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下列分支模块:

1.了解本国文化,夯实汉语功底。深厚扎实的母语文化背景对任何专业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可包括诸子百家著作,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经典古籍,现代文学赏析,汉语实用文体写作等;另外根据地域特色,可设立介绍本土风物的科目,如地方史志,旅游资源介绍等,这些科目对高职生的实践课及其职业发展颇具实用价值。

2.实用英语先行,突出职业性与工具性。科目包括旅游英语、饭店英语、财经英语、文秘英语、公关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函电书写等,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译能力。

3.掌握英语背景知识与相关理论知识,与高层次专业学习沟通。包括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词汇学、语言学、英文写作、翻译理论等课程。

4.教育学课程。随着我国全民学习英语热潮的迭起,高职生就业领域必须扩大到教育行业。开设教育学、幼儿和青少年心理学、英语教材教法等课程很有必要。

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对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科目应是构建现代知识结构的主要框架。

6.就业指导课程和人际交往课程,如公共关系、演讲学、洽谈技巧等课程应成为鼓励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自创实业,自我谋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修课程。

7.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在理论课够用的基础上,实践实训课程应不少于40%,实习基地建设应在互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要实行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把学生在校内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应以拓宽就业口径为目的,提高专业兼容性,培养职业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具备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力。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高尚的职业道德也应是高职英语教育必不可少的培养目标之一,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迅速发展与不断丰富,道德素质在学生整体素质中显得愈加重要。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也应结合专业实践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结合专业进行的道德教育,可使学生容易接受,更加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培养学生普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信仰,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双证书”制度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要保证质量,必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实训基地与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实行职业教育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去基地实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本专业的前沿技术知识,感受时代气息,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如要求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历证书之外还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历证书之外还要取得海关报关员证书和导游证书,这样可以实现学习内容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我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高职英语教育的质量意识与特色意识,建立以教材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基础体系,突破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与技能性。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创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运用英语知识完成语言交际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思危.站在历史新起点,开拓职教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姜安心.技术伦理教育与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王前新,等.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重心的转变[J].高等职教,2001,(4).

[4]李振波.职业技术教育课发展概要[J].外国教育资料,1998,(1).

[5]杨金土.高等职教的特色问题[J].职教通讯,2000,(1).

[6]黄元山,等.关于高职人才教育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7]徐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J].中国成人教育,1999,(8).

[8]杨金土.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1999,(4).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6

关键词:办学特征;工具人;职业人;理念创新

作者简介:刘刚(1969-),男,河南信阳人,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文主义视野下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演变与归向”(编号:2012BJY014),主持人:刘刚;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支持计划(编号:教社科[2014]295),主持人:刘刚。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8-0030-05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教育部等六部门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也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如何保持本科教育水平,突出职业教育特征,加强人才培养,是转型本科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异化与片面

国家提出部分本科院校转型的要求,既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优化的需要。当前,部分本科院校,甚至不少的职业院校存在着办学特征与人才培养规格背离、培养工具人和片面职业人等不良倾向。本科院校转型实质上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是围绕培养目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一)异化的工具人培养倾向

关于大学终极培养目标的讨论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纽曼认为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大学的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即“有文化修养”“具备思想和行动上一切优良品行的绅士”[1]。洪堡在柏林大学的改革中提出,大学“不是关心生活的需要,而是纯粹地关心教育本身,关心作为知识的知识,关心心灵的培养,其次关心科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有修养的人即完人[2]。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实用功能日益显现,对大学培养目标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秉持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尔就认为:在当代,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仍然是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应通过专业甚至职业训练,使学生掌握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3]。这对当代高等教育产生较大影响。技术革命之后,技术主义、技术中性论等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仅仅是一种达到目的的中性的手段或工具体系,是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满足自身需求的工具。在此思想影响下,资本主义早期出现了“工具人”假设,即认为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

实用主义、技术中性论关照下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注重人的知识的实用性,尤其在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进程中,在突出技术性办学特征的推动下,教育目标不同程度地存在异化和背离,并在一些学校导致人才培养的“工具人”倾向。其表现在教育思想上就是把人当作一种“器”、“物”和工具,教育目标就是为了“制器”,教育过程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技术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灌输和塑造。部分高等院校在功能上更多地取向和体现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而相对较少地取向和体现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高等院校成为整个社会大工业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在按照同一的目标,制定同一的标准化模具,进行同一的加工制作,不断地生产出工具人。“作为一类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和所有教育类型一样,它培养的对象是人,首先培养学生成‘人’,然后才是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4]本科院校要成功转型,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方向。

(二)片面的职业人培养实践

办学特征既基于培养目标,又强化和影响培养目标,影响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职业性特征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质特征之一,它强调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去向,强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本科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背离,产生了“片面的职业人”培养倾向。本科院校转型必须扭转这种倾向。

毫无疑问,培养职业人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代社会,一个自然人要想成为一名职业人,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的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才能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特殊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的起点是“人”,是接受职业教育的社会人,终点也是“人”,是从事职业活动的“职业人”。一名学生从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开始,就已经在一步步走上职业人的培养道路,选择的专业基本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去向,学习的专门技术直接为从事未来职业所需,毕业就业即成为一名具有专门技术的职业人。但是,现实情况是,部分本科院校,甚至不少的职业院校由于过于突出人才的职业针对性,却忽略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强化了职业人的社会属性,削弱了其自然属性。如有人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基本上就能上岗,没有明显的过度期[5];有人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的需求,不怕“专”[6]。过于突出这种观念,加上人文教育的缺失,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职业人特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一旦发生背离,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片面的职业人”。

本科院校转型中必须消除这种“片面的职业人”的培养倾向。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狭隘的职业训练,而是一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形式之一,多种教育形式丰富了全面发展的内容,并使之得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应以全面发展的完满职业人为培养目标,建构与此相适应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彰显主体观照的教学实践。”[7]转型后的本科职业院校要在传授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予学生职业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进而增进对职业意义和个人价值的理解。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发挥原有的学科相对完整的优势,加强人文教育,在保证职业人属性的同时,适度加强学生的社会人属性。

二、本科院校转型的两大任务:创新办学理念与凸显本质特征

(一)转型必须创新办学理念

1.树立技术人文教育理念。本科院校转型要改变和纠正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工具人”培养倾向,就要以转型为契机,正确识辨技术的人文价值,正确识别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技术和人文相结合,树立技术人文教育理念,培养作为技术主体的学生具有自觉的自主选择技术及承担对技术产生后果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现代技术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技术一经产生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一方面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技术对人类的巨大意义和正面价值是无容置疑的。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技术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并不能掩盖其具有的诸多缺陷,随着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不断反思,一些人文主义者在坚持不断地对技术提出批判,并力图通过人文精神的张扬,确立一种能够指导人类驾驭技术理性的价值理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提出,技术人文主义是解除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和隔阂的最后方法,“技术是与人文主义不能分开的。”[8]英国哲学家怀特海也认为“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9]只有通过人文的视角去研究和探讨技术,正确识辨技术与人的关系,以人文主义指导、运用和提升技术,才能使技术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被人类积极、妥善的利用,进而为人类创造更加光明幸福的前途。

2.树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本科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具有职业技术和知识的职业人,而是培养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所以,有人认为本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强调技术、突出应用、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10]。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一方面要具备普通公民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要具备与其职业相适应的职业技术、能力和素质,要具有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情感等。本科职业院校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职业人,必须在转型中结合职业性特征树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

转型后的本科职业院校应该树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从培养狭隘的仅仅面向职业岗位的职业人,拓展到培养既具有职业知识和技术,又具有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情感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职业人文教育理念的核心是职业人文精神的教育,这种人文精神包括对自身从事职业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对职业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认识、对职业活动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职业活动中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方面。

3.树立实践人文教育理念。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的形态包括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精神生成活动。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形态,社会交往活动是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实践形态,精神生成活动是人与自身精神关系的实践形态,三者并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同一实践的不同方面的规定,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三者的统一。所以实践本身就具有人文性。在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并顺利进入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必须通过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得以实现。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会伴随着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了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充分统一。

(二)转型必须突出职业教育本质特征

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适度弱化普通高等教育的定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一般意义上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技术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对应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学科性和理论性。本科院校转型必须在保持本科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增进技术性、突出职业性、强化实践性。

1.培养规格增进技术性。技术性特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基本特征。技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类型的技术性,人才类型可以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技术型人才”[11],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二是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学习内容主要是以技术和能力训练为主线的生产、管理与服务的工艺、方法、规则、制度等知识系统,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强调学科的基础、前沿和发展方向。

2.培养去向突出职业性。职业性特征是指高等职业院校要为学生的职业作准备,为学生毕业后的求职、工作、创业作准备,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提供合适的人才。职业性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专业设置的职业性,以社会的职业分类及岗位类型为依据,设置具有很强职业针对性的应用型专业;第二,就业去向的职业性,培养的人才具备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必备的知识和技术,是适应生产、服务、技术、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就业去向是原来预定的专业岗位(群)。正是就业去向的职业性才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广泛开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可行性并取得明显效果。

3.培养过程强化实践性。实践性特征是指通过实践,学习提高技术,培养学生熟悉职业特点,适应岗位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才能提高技术性,完成职业性。实践性明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时数基本都在50%左右;二是教学过程强化实践,在条件保障中,除了要求有熟悉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之外,还必须具有比较完备的、先进的技术设备设施和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等。

三、本科院校转型的现实路径:全面推进改革

部分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理念转型是前提,实践改革是保证。拟转型的本科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学科意识、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育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深刻改革,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转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从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转为主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要结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目标适度调整教学内容。与原来的高等职业院校相比较,转型后的本科职业院校具有相对较强的学科和学术优势,必须抓住转型机遇,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要求,积极培养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如: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技术人才、流通人才、经营和管理人才;适应工业转型升级需要,掌握新技术、具备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备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新型服务人才;以及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海洋产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等。

(二)学科意识

大众化高等教育必然出现就业大众化。由于人才数量众多,毕业生就业不再是精英职位的追求,更多的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应定位于大众职业性工作[12]。本科院校转型必须相对淡化学科、强化专业、针对职业。普通高等学校一般强调学科类群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其专业设置强调围绕学科发展构建交叉、联合、融合的学科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针对性和专门性,其专业设置强调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职业类群和岗位类群为基础的实用、能用、好用的专业体系。所以,本科院校转型必须围绕职业性优化专业结构,主动对接职业和岗位需求,调整改造与办学层次与需求不对称的专业,增设面向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专业。发挥本科教育的学术技术优势,积极增设反映未来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趋势的新专业。

(三)课程体系

以技术人文教育理论为指导重构课程体系。转型后的本科职业院校树立技术人文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意蕴,正确认识技术与人的关系,以人文为导向,以技术为手段,既具有人文精神又具有正确发明、操作和使用技术的素质、能力及意识。其主要内容包括树立和谐技术观、学习技术发展史、培养技术责任意识和感知技术之美等。美国哲学家芬伯格很具体地提出,教育“可以把技术和技术系统与自然整合起来;把技术和伦理与美学符号整合起来;把技术和工人与使用者的生活学习等整合起来;把技术和其工作与使用的社会组织整合起来。”[13]

(四)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本科院校转型首先要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普通高等学校强调三大功能,本科职业院校有开展科学研究的比较优势,在转型中要积极开展力所能及、切合实际的应用性研究,加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与企业合作建立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装备研制等实验室、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等。

(五)教育内容

以职业人文教育理念为指导重塑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具有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的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情感教育、职业美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职业人文教育理念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和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教育思想,是一种职业性特征决定的特殊形态的人文教育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针对职业教育的实际,强调了人的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以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块。这实际上正是职业人文教育思想的体现。

(六)实践教学

以实践人文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实践教学。转型后的本科职业院校树立实践人文教育理念可以理解为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本科职业院校转型,要在实践人文教育理念指导下,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获得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的提升,不断地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这样在教育育人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人的社会生存、社会适应、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学生直接面对操作对象或者大自然等认识对象,能够感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往往需要许多人共同完成一项生产活动或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实践中的历练,能够认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能够磨练自己的毅力和意志。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7.

[2]威廉・冯・洪堡.立陶宛的学校计划[m]//瞿葆奎.联邦德国教育改革.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

[3]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0):7-12.

[4]刘刚.问题与路径-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5]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1995-09-23(2).

[6]王浒.谈谈高等职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1995(2):9-14.

[7]陈鹏,庞学光.培养完满的职业人――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构思[J].教育研究,2013(1):101-107.

[8]张金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73.

[9]国家教委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5.

[10]涂向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15-20.

[11]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4):57-62.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及特征,进而论证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意义。这对职业院校正确认识和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促进意义。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与鉴定等问题已引起职教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人们认识不同,表述不一,难免在工作实践中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笔者从“双师型”一词形成的起源谈起,还“双师型”教师的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特征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一词产生的背景及“双师型”教师的本质

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一词是在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闻名世界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它在我国职教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因此,“双师型”教师其实是“双元”式的教师,它是指既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能力,又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并能把这两种能力有效付诸教学实践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师。

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可用如下四个方面来概括。

1.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应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素质。此外,还能掌握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具有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一种特殊类型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结构,了解本学科或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成果,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3.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特定岗位群的技术技能,熟悉生产实践,能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开发和专业技术服务工作,具有与学生获取的多种岗位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相关的证书(级别要高于或等于学生所获取证书的级别),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并能及时掌握本专业群的最新操作技能。

4.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指导能力。双师型教师在其理论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有较强的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能倾注相当的精力抓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工作。

三、“双师型”教师的特征

“双师型”教师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具有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与从事普通基础教育的教师不同的是,双师的知识面应更宽。因此,中职教师需要掌握多门知识,除了要精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技术外,还要通晓相关专业、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并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2.能力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指导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指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的能力等,同时还包括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行业眼光、知觉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专业指导能力是指在本专业的实践过程中,亲自动手示范、亲自解决疑难问题的现场指导能力。

3.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品德和关键能力,职业品德是指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转贴于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1.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指引下,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时期,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不久,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此计划之实施。该计划强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任教,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显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4日,周济部长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从职业教育来看,规模快速扩展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但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可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当然,包括提高职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已经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需要一定数量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重职责的“双师型”教师。

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各种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教师不仅需要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不仅能在专业理论教学中紧密联系实际,而且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其结果是有效地优化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办学成效的目标。办学成效包括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正是这三个方面的目标,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的目标。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这里每个“——”的后者都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即欲达前者之目的,后者缺其不可。可见,要使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特征,清醒认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意义,才能使我国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景懿,李友林.职业教育法规文件选编.沈阳出版社,1998,11.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8

一、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价值导向

苏州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创建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和联合企业自主培养等途径,制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规则,以维持教育资源配置秩序,满足和增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所开张的活动和过程,是各种行为主体共同管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事务的诸种方式的总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研究,是针对其经费配置低效率、不公平发起的,其目的在于强化政府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性,开始重新调整政府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权力边界,关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合法性以及政府对企业、职工和社会需求的回应能力。因此,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强调效率、法治、责任,强调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政府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区域内企业和职工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增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事业的公共利益。

根据上述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价值导向,苏州市开展诸多重要工作。第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按需培训机制。1)开展调研,听取人力资源市场、基层劳动保障部门的意见,形成科学用工调研报告;2)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企业内培训鉴定试点;3)鼓励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结合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4)根据地方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每年公布紧缺人才目录,由政府资助培养。第二,通过政策和制度逐步建立公共服务产品为主的投入机制。1)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制度,2007年专项经费约350万元;2)明确技师政府津贴制度、高技能人才政府奖励制度、紧缺人才培训政府补贴制度;3)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成果奖励制度;4)重视青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实施了高技能人才培养“111资助计划”、千名优秀青工技能提升行动和市区生源应届大学生毕业1年内参加高技能培训鉴定,政府给予1次性50%的补贴制度。第三,建立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近三年来,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数成倍增长。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注重质量先行,在课程、鉴定模式、师资培训模式改革上下功夫。课程改革上主推模块化教学,针对企业需求设置科目。鉴定改革上将过程鉴定与结果鉴定相结合,灵活地采用积分制,并力推企业内培训鉴定。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现存困境

随着苏州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原有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与企业发展和职工自我提升的需求不相适应。从现状分析,苏州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还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1.征收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法规、政策力度不足。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从1993年开征,依据的是省、市两级文件,没有法规性依据,且未列入省物价局的收费项目。有些企业认为是非法收费,拒不交纳。有些通过银行托收到账后,企业的财务主管或法律顾问还闹到征收站,坚决要求退还,否则要进行行政诉讼。

2.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征收覆盖面不够。市政府《转发市教委等部门关于苏州市区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征收和使用的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府办〈1993〉32号)规定的征收范围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具体原因,以下几类企业并未纳入征收范围:一是区属企业。当年开征时依托的是失业保险征收网络,而失业保险是市、区分别征收,故区属企业从一开始就未能纳入征收范围。二是外商投资企业。由于缺具体的政策,1993年开征时,未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征收范围。后来市政府的《转发市教委等部门〈关于对三资企业征收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意见〉通知》(苏府办〈1997〉47号)虽规定三资企业也应纳入职教经费征收范围,但苏州市外资企业绝大多数在工业园区和新区,该收费未列入工业园区和新区的收费目录,故至今未能操作起来。而实际上目前职业类院校毕业生80%以上均是由工业园区、新区的企业吸纳使用。有些古城区的企业搬迁到园区、新区后,原统筹的职教经费也拒缴,理由是区内的企业都不缴。如西门子公司、阿尔斯通开关厂等。三是部、省属企业。部、省属企业认为这是地方性收费,“上面”没有规定,因而拒绝缴纳。如供电、邮政、电信、五二六等企业。到目前为止,职教经费的征收对象就演变成古城区内市属的中小型国企。

3.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亏损、停产、半停产以及转制企业曰渐增多,能征收的企业日渐减少。如轻工系统90多家企业,现缴纳职教经费的仅29家。机械、纺工、丝绸等系统的企业原是职教经费征收的主要对象,现由于种种原因,能征缴的企业越来越少。

4.有关部门的配合不够有力。在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分行的大力支持下,从1999年1月批准同意使用“同城特约委托”收款结算方式收取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但由于一部分企业对该项经费的缴纳认识上有偏差,造成欠缴、拒缴,各商业银行在全面进入市场竞争后,奉行的是“客户至上”的宗旨,常常不愿从客户的账户上代扣代缴,造成了大量的退票,退票率达80%以上,虽经多次协调,情况未见好转。

5.对拒缴职教经费的单位缺乏制约措施。由于职教经费征缴的政策力度不足,加上既无行政措施,又无经济措施,更无法律措施对拒缴单位进行制约,缴与不缴一个样,使原来缴纳的单位感到吃了亏,因而拒缴单位越来越多。部分企业甚至因银行托收了该项经费,与征收站发生各种冲突。

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创新举措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不足,为思考区域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机制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促使我们对区域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方式进行反思,并对地方政府在区域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因此,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创新必须遵从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区域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强调关注多元化的社会管理力量,重视企业、职工等利益团体的参与。特别是政府配置教育经费失灵,使我们认识到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其经费配置不能由政府独资管理,除政府外,接受教育的个体以及属于第三部门的机构也需要参与经费管理与调节。

2.区域教育经费配置超越国家权力中心论,中央政府已不再享有唯一的、独占性的配置权。中央政府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被视为经费配置主体网络的一员,占主导性地位。它虽不具有最高绝对权威,却承担着建立指导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区域教育经费配置行为者行动的共同准则和确立有利于发挥区域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行为主体的大方向和行为准则的重任。

3.区域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不仅依靠教育行政管理等级制进行自上而下的协调,而且强调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对话”与“协商”;既实行正式的强制管理,又有行为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谈判;除了采取正统的法规制度,有时所有行为体都自愿接受并享有共同利益的非正式的措施、约束也同样发挥作用。

4.区域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配置的各行为主体在互信、互利、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协调谈判,参与合作,求同存异,化解冲突与矛盾,维持区域教育稳定发展,在满足各参与主体利益的同时,最终实现区域教育发展和区域教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根据上述四条基本原则,以及苏州市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具体实情,笔者建议:

第一,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具体的配套措施。在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春天的时候,政府要防止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被边缘化,要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充分体现企业职工教育应有的地位,制订促进和监督企业加强职工教育的政策。政府应监督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年]16号关于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规定。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在地方设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和监督部门,行使行政问责制,对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列支与使用实施监控和协调,充分保障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到位,做到经费专款专用,并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第二,完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政府要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机构的直接管理,依法履行政府对职工教育培训的责任和义务;改变由教育局、劳动局、工商局和众多社会团体等分头管理的模式,减少政府的职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的重复和割裂,形成“政府主导推动、部门规划管理、行业组织推进、企业自主培训、社会共同参与”为特征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培育协调全市职工教育的行业组织,赋予其一定的实际权限,要为相关行业组织配备必要的场地、人员,培养年富力强的行业组织领军人物后备人选,建立长效的协会活动经费来源制度。

第三,健全地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机制。经费机制是在管理体制完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落实体现在:首先,对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的统筹由省级物价、财政部门列入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由苏州人大列入地方性法规(宁波市采取的是该方法),增强征收该项经费的法规力度。其次,根据目前苏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企业隶属关系、性质变化较大等实际情况,由市政府发文重申对该项经费的统筹,明确征收范围、征收数额、制约措施等等。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9

关键词:旅游院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现状研究

 

一、旅游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旅游工商管理类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在标准化课程体系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旅游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现行的国家教育体制和等级标准中,基本分为五大层次,涉及四种不同教育层次的院校和级别。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作者从旅游行业所需的专门人才素养、企业对人才技能方面入手,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和学科研究,将国内现有的旅游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旅游商务活动一般操作、作业人员;第二个层次是旅游商务活动一般技术人员;第三个层次是旅游企业、商务活动高级技术人员;第四个层次是旅游企业、商务经营和管理专门人才;第五个层次是旅游商务、旅游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专门人才。

各类院校根据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级别定位,第一个层次的人才,多为岗位训练和培训;第二个层次人才,主要为企业岗位培训和中等学校培养;第三个层次人才,多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第四个层次人才,主要来自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五个层次人才,培养一般由研究型大学承担。

上述的人才构成体系和培养分类,构成了目前我国旅游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金字塔模型。通过金字塔模型我们发现,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的第二、三、四层次之间应用广泛,尤其在第三层次高职高专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尤为广泛和重要,这一层次的旅游院校及其工商管理专业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社会、企业急需人才,同时往下承接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梯队,网上为更高级的第四个层次的经营和管理专门人才即旅游工商管理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

图1旅游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结构图

二、高等职业院校旅游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的专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旅游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基础建设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业教育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在职业素质方面,而且在智能结构、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应满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业务规格本身就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它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征。

(二)技术应用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技能教育(除某些技艺型人才),也不是基于学科的高等教育,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的重在实践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持续贯穿与阶段深化特征

实践教学体系从内容到目标,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体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应用的逐步深化。

(四)现代化特征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必须适应上述变化和新的要求,把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岗位技能的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这是现代化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外延及内涵扩展所提出的现实要求。

(五)地域性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是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而形成,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的教育类型,是职业教育上延的结果。实践教学体系要体现地方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技术水平,同时还要适当超前。

(六)社会实践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贴近社会需求,反映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工科专业的模拟项目实训和文科专业的模拟案例实训,都应来自企业的真实运作。

(七)校企共建特征

校、企共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则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

三、旅游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地位仍然不够突出

目前,旅游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依然过分注重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绝大比重,实践教学时数所占比重明显偏小。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普遍偏低,而专业主干课往往是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熟悉。另外,在教学科研管理上也通常倾向于课堂理论教学,重视对理论教学及科研成果的奖励,而轻视对于实践教学的奖励。

(二)实践教学的设施仍显不足

实训设备的老化,加上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使很多院校的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只好采取合并、裁减、“以演代练”甚至“以讲代练”。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依然短缺

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但是大多数旅游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没有真正走出过校门,对生产现场缺乏真正的认识,对社会缺乏应有的、全面的、客观的了解,这就造成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同时,从行业引进的兼职教师数量过少,一些实训课程甚至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师进行指导。

(四)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各院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备,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实践教学的全面、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科技论文。

(五)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明显滞后

缺乏专业知识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实例,尤其缺乏案例教学的内容。由于教材建设的滞后,不能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规范、新方法、新标准编入专业教材中,学生毕业后很难具备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能力和管理工作能力。科技论文。

(六)实践教学的管理存在困难

由于专业的特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实习活动往往是分散的,大量个人分散的实践活动管理很难到位。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安排的指导教师往往只能以电话和e-maiL的方式联系学生,很少能够走访学生。另外,一些院校存在毕业实习与学生找工作冲突的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因忙于找工作而无法认真实习。从实习单位方面来看,很多单位对于实习学生的管理和带教流于形式。有的实习单位将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不安排固定带教或没有带教计划。

(七)实践教学的企业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运作过程中,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另一方面,在我国,对企业如何参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没有法律规定,大多数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靠关系建立和维持的,难以稳定。科技论文。此外,由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害怕泄露商业秘密,很多企业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训、实习,或者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使学生即使在实习岗位上也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工作。

总结

我国旅游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体制的大环境,探讨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发挥出特色优势和专业优势,采取有计划开展行业重点人才需求的滚动调查;和企业合作进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和企业合作编写高职高专教材和聘任兼职教师,落实实训、实习项目和基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新路线。

【参考文献】

[1].董鸿安关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2].王文君中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J].桂林旅专学报,2000,(1).

[3].周竞学等“实践教学一条线”改革模式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4].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4).

[5]杨昕,孙振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J].新华文摘,2004,(21).

[6]孙玫璐建构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J].全球教育展,

[7]赵志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新理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篇10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庞文英(1984-),女,北京吉利大学教务处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和高等教育管理;边保旗(1971-),男,北京吉利大学教务部部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廖绍袍(1985-),男,福建三明人,海南省工业学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aJa110003)的成果之一,主持人:姜沛民。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4-0056-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目标的提出表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当前我国教育重中之重的问题,更是未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

职业需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所谓职业需求是指客观职业需求和人的职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提出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孙善学(2011)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根据该理论他认为增量供给(pi:职业教育提供新增劳动力数量,主要是指以招收初中、高中或其他教育系列的应届毕业生为主,为社会不断补充合格的新职业人才)在现有外界条件(教育分流S1、劳动分配制度S2、学龄人口m)不变的情况下,将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即pi=f{m(S1+S2)};而变量供给(pv:存量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数量,指以有教育需求的社会劳动者为培养对象,以提高学习者职业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服务。)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外界条件作用下,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当今社会现代化的需要,沿着现代教育变革的大趋势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对应,是对传统职业教育体系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因此,二者有着实质的区别。具体体现可以从我国1949~2011年间全国职业教育招生数量走势情况看出(图1)。我国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基本上是增量供给道路,但随着体系与制度变革等外界条件的改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将打破过去模式,进入一个全新模式。[1]

图11949~2011年间全国职业教育招生数量走势图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观点来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沿着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要研究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必须立足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在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完整性、运行的协调性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要素之间开放、依存、协同关系的基础上。

基于人才供给理论和我国国情分析,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增量供给”会明显下降,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变量供给”会出现快速上升趋势。如果抱着“增量供给”思维不放,认为职业教育仅是解决升学问题,那么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职业教育也必然脱离社会需求越来越远。社会上出现的职业学校“升格、攀高”或者鄙视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与这种思维模式有关,对职业教育乃至整个国家教育发展都很不利。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促使职业教育功能从满足学龄人口的升学需求向满足包括学龄人口在内的社会成员的求学需求转变,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从教育体系内部的升学拉动向社会发展需求拉动转变。职业教育要从接收教育分流任务的“被动教育”转变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主动教育”。今后,不应该单纯地以学龄人口教育分流任务为依据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职业院校办学规模,而是从社会用人需求、学龄人口升学需求和成年人接受职业教育需求出发,统筹兼顾、科学制定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关发展政策。[2]

二、基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质而言,它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一种教育体系,它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育要促使学生从学校教育走向职业体系。现代职业教育是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各类职业人才的需求,必须跟上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分析,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性

现代性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鲜明特征。现代性具体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人才理念、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职业教育资源、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和现代职业教育评价体系。[3]

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要做精、做特、做强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为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输送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就要树立全面培养、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全新现代人才理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其各方面进行法律规范,这就要加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形成一整套职业教育现代国家制度。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构建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培养模式。鼓励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过程深度合作。推进教学制度改革。健全弹性学习制度,完善学分制,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在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的进程,建设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资源;以集团化办学为主要实现形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理治理结构和科学决策机制,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吸纳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界的专家参与职业教育,形成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开放的现代评价体系。[4]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从人才供给理论可以看出,我国逐渐出现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继续上升,并可能成为今后劳动力的主体;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并需要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深、更广,需要更多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各类技术人才的学历层次将进一步高移,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将成倍增长。[5]

(二)职业导向性

导向性是指使事情向某个方面发展的特性。职业教育更加主要的功能是帮助人们走向职业体系,就其本质而言是从教育到职业过渡的一种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胜任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则是普通学校体系和产业体系连接的中间桥梁。

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变化图,我们不难看出,在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布局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职业教育呈现出如下发展:首先,满足学龄人口升学需求有余地,但满足社会职业人才需求有差距的供需关系。其次,服务升学需求向服务求学需求转变和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发生改变。第三,由于社会需求和人的职业发展主导,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从升学驱动向发展驱动转变。以上情况必然会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资源统筹、面向人人的职业导向性特点更加明显。

从来自市场佐证的图2和图3[6]可以看出,人才市场真实需求与我们认为的就业困难呈现反差,企业行业提供的岗位多,学校培养的人多,为什么大家都在喊着说“少”的现象引起我们的反思,不是岗位不够,而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符合职业岗位需求。随着这种问题的日益加剧与突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要承担解决问题的重任。以上说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具有使教育系统和工作系统、学校体系和职业体系相结合,并根据现有的校企合作、产教协同等模式下,开发出适合职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最终培养学习者成为合格劳动者。

(三)开放性

开放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开放体系,不仅仅包括对社会开放、对行业企业开放,还包括面向各学历层次所有具有就业需求的人(面向人人)而开放。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关系开放,有什么样的新兴产业和新生职业,就应该发展相对应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和学习对象开放,无论什么年龄,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参加学习和培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向普通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开放。[7]

邓小平同志早在1958年就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职业中学的质量问题。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8]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也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我国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方面采取了合作办学、强强联合、调整合并、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开放性增强。职业教育体系向高等教育毕业生开放,允许其就读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8]

现代职业教育本来就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向基础教育开放是题中之义。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接受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入学。[10]我国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都向成人教育和社会人士开放,只要取得入学资格,均可入学。职业培训机构本来就是成人教育的一部分,是服务于成人职业培训的,向成人开放不言面喻。

国际上,有很多国家在职业教育体系开放程度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德国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隔绝,缺乏渗透性,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增强“双元制”的吸引力,德国许多州规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职业培训资格的学生可报大学,承认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中毕业生具有报考大学的同等学力和资格,还规定实施“双元制”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某些情况下相当于具有普通高中第一阶段教育学历。英国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三级资格,获得高级资格的学生可报考大学,但获得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的学生很难进入普通高校,因而英国采取措施,承认高级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和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与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具有同等地位,目的是促进这三类学生横向和垂直流动,使他们都有资格报考大学。另外,英国正在考虑实施学分累积和转学分制度,允许学生选择更多的融合普教和职教的单元制综合课。20世纪70年代以前,法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成为一条死胡同,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沟通,法国设立了一种新的学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再学习两年可获得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同时取得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格。[11]

(四)层次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是学历教育,也是一个岗位培养教育;既有全日制教育,也有非全日制教育,即学校教育与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既有面向适龄青年的教育,也有满足终身学习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必然会引起包括职业教育体系在内的新的调整。

现代职业教育应该同普通教育一样,有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并且在理论上应该是“上不封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建立职业教育层级结构,其仅有中等、高等两个层次,不适应社会分工体系、劳动分工体系对不同层次、不同标准人才的复杂需求。职业教育应面向具有不同既往经历和水平的各类人群。既有初中后分流、高中后分流,又有基于高职(专科)、本科甚至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如果一名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学习,拿到的学历是否还用硕士、博士加以描述?普通教育的学历概念用来描述职业教育层次有一定的局限,更主要的是影响对职业教育规律的探索。职业教育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普通教育目标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两者的教育标准差异很大。如果都采用“学历标准”,容易混淆区别,脱离规律,失去特色,趋同发展。

职业教育分级标准的建立就突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层次性特点。职业教育分级是“教育向职业转换系统”的分级,不同于传统学历概念,也不同于职业技能标准。第一,职业教育分级标准制定的标准是基于职业教育目标分类,既三个领域(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发展能力)、八个层级目标和若干个三级目标。第二,职业教育分级标准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是可表达、可执行和可测度的若干要素的集合,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义。第三,职业教育等级标准是由教育界和产业界合作开发制定,并统一和管理,更加突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第四,职业教育等级标准建立完善。由职业教育标准委员会制定,在制度上保证行业企业等用人方从源头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目标、标准与评价的一致性,同时定期修订,适时调整,并授权教育机构组织实施和教师具体实施。[12]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基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理论,并结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传统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模式的不同,总结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现代性、职业导向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6][12]孙善学.职业教育分级制度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1(22).

[2]孙善学.从职业出发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22).

[3][5]黄克孝,石伟平,郭扬,严雪怡.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4(1):8-10.

[4]鲁昕.全面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历史使命[eB/oL]..

[7]张志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特征展望[J].职教论坛,2012(07):47-51.

[8]邢晖.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J].教育科学研究,200l(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