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7:47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1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基础成本管理特点

1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的特点

1.1职工参与经营管理职工参与经营管理是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注重全体职工的参与,企业通过内部市场化管理,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每一位职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职工是企业发展建设的参与者,职工参与经营管理有助于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1.2价格体系完善与其他的管理方式相比,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可以完善企业的价格体系。在企业内部市场化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企业通常会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对各生产要素进行价格控制,结合市场变化规律,通过内部化市场,可以及时调整生产要素价格,从而构建合理的价格体系。

1.3工作成果及时反映与其他的管理形式相比,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可以及时反映工作成果,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企业内部化市场以“日清日结”经营原则,职工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在“公平”、“公开”的环境下及时查询个人的收入信息,企业领导也可以通过内部市场化平台及时了解职工工作成果。

2实施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探讨

2.1实施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的方略实施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需要从建立合理的组织系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采用先进的控制手段等角度出发,为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提供可能。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以上三方面着手,对实施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的方略做了以下总结:

2.1.1建立合理的组织系统。实施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合理的组织系统,企业的成本控制要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合理的组织系统需要企业将职能划分到各个部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明确成本管理工作职责范围,对企业成本实行统一领导,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为组织体系的建立提供可靠的保障。

2.1.2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还需要企业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求企业深入市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工作计划、核算、控制以及考核必须包含在科学的管理方法之内。

2.1.3采用先进的控制手段。实施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还需要企业采用先进的控制手段。先进的控制手段除了要求企业利用先进科技进行成本控制以外,还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和信息处理能力。

2.1.4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实施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还需要企业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企业未来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管理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定期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才的综合业务水平。另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全体职工的培训,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观念,提高全体职工成本管理的能力。

2.2构建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体系构建成本控制事先经济技术分析、全面的成本指标责任、建全过程成本动态控制以及成本业绩评价体系是构建内部化市场成本控制体系必须满足的要求。工作人员应该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综合各种有利因素,采取积极措施,构建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体系,为实施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提供保障。构建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体系需要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人员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构建成本控制事先经济技术分析系统需要企业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在成本控制工作开始之前,对企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为成本管理提供基础保障;第二,构建全面的成本指标责任体系需要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组织领导,在企业内部建立对各部门,甚至是各职工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从供应、生产、销售到财务的成本管理组织等,为健全的成本指标体系提供保障;第三,构建全过程成本动态控制体系需要企业从技术经济、生产组织以及供销经营等方面着手,为全过程成本动态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第四,构建成本控制业绩评价体系需要企业以成本管理的要求为出发点,结合企业发展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系统化规章制度,无论是企业管理人员到企业基层职工,都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市场化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市场化工作将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明确以内部市场化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的特点的前提下,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从实施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的方略和构建内部市场化成本控制体系两方面着手,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成雪梅.内部市场化管理在煤炭企业精细化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4.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3

2014年初解散清算的中科红旗并未完全消失。那些曾服务于中科红旗、热衷于国产操作系统和开源软件的“狂热分子”,如今在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华基础软件)继续从事着他们的事业。那么,普华基础软件到底是何方神圣?几乎还是原班人马,普华基础软件能否破解曾经笼罩在中科红旗头上的魔咒?

市场向好发展

2014年初,中科红旗解散清算的时候,普华基础软件接手了中科红旗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很多都是领域内顶尖的专家,对Linux开源软件有着极大的热情。

尽管如此,中科红旗还是被解散清算了。接手中科红旗团队的普华基础软件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整合集团优势资源共同投资设立的,是中国电科发展基础软件的重要平台,此前已控股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知名Linux公司turboSystems株式会社。

已经控股两个基础软件公司,普华基础软件为何还要接手中科红旗的团队呢?当初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普华基础软件肩负提升国家基础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使命;其二,接手中科红旗是个很好的契机,能让普华基础软件以较高的起点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其三,操作系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抓手,国产操作系统的市场前景乐观。普华基础软件市场经理杨雪兰认为,现在有很多趋利的民营资本进入国产基础软件市场,一方面说明市场向利好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国产基础软件发展提供了更多资金来源。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在国产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尽管国产操作系统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现在还不是我们可以洋洋得意的时候。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夺取市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一定是一场持久战。”普华基础软件产品经理李立峰说。

清晰认识六道魔咒

“到了普华基础软件后特别不容易适应的是,大家一谈到国产基础软件,就报以异样的眼光,不管你做得怎么样,都认为你是靠政策吃饭的。”曾经在外企负责市场工作的杨雪兰说,由于过往的做法欠佳,人们通常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国产基础软件厂商。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用户对于开源软件、国产操作系统和普华基础软件的看法,最近普华基础软件还专门做了个问卷调查。尽管收回来的答案非常犀利,但是这也让他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摆在他们面前的六大挑战:

第一,缺乏自发的市场需求。除了不得不应用国产基础软件的政府等行业用户、Linux爱好者和国产基础软件圈的从业者,大部分用户对Linux操作系统产品没有自发的需求。

第二,市场偏见深。公众普遍认为国产操作系统缺乏市场化基础,任何对产品、品牌的宣传通常都被认为是夸大其词、自我陶醉,甚至还被认为是滥用国家资金。

第三,用户基础差。由于行业特殊性导致用户相比其他行业少,使得国产操作系统厂商难以获取真实的市场反馈信息以改善产品。

第四,进入市场时间晚。相比很多国产基础软件厂商拥有十几年的发展史,普华基础软件从2014年接手中科红旗后才开始进入市场,品牌影响力弱,

第五,舆论环境恶化。公众对国产基础软件的信任缺失,重建市场信心难度大。

第六,产品体验差。生态系统不完善、用户习惯难改变等客观原因,导致国产操作系统产品的体验通常较差。特别是产品在兼容性、适配性上存在较大不足。

多管齐下以改变现状

据悉,意识到以上这些挑战后,普华基础软件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状态,主要在五个方面来迎接以上挑战:

第一,坚持“从开源中来,到开源中去”的原则,不断完善产品。“只索取不付出”一直都是有些国内开源软件厂商被诟病的地方,普华基础软件希望通过更多地与社区进行互动来改变这种状态,一方面更好地贡献并受益于开源社区,另外一方面改变国内开源软件厂商的形象。普华高级研发工程师翟翔向记者展示了他和其他普华团队成员如何在国际开源社区与上游专家一起讨论技术问题的过程,他还将自己的代码贡献推送到上游,从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杨雪兰坦承,尽管开源社区用户是免费使用桌面产品的,但是这些社区用户是最能够给普华基础软件提供应用反馈意见的,因此普华基础软件非常珍惜社区用户。“真正的用户反馈才能推动我们的产品更加完善。”李立峰说。

第二,市场化运作。尽管普华基础软件几乎接收了中科红旗的原班人马,但是现在普华基础软件还是通过市场化招聘引进了很多年轻人,杨雪兰本人也是普华基础软件市场化招聘进来的。据悉,管理层希望通过引入不同的人才,从而以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让开源软件冲出象牙塔。

第三,完善生态系统。近几年来,国产软硬件厂商抱团发展,与国产软硬件厂商,如联想、浪潮、曙光和人大金仓展开合作不必多说,普华服务器操作系统还通过了iBm的power8架构的技术认证,并基于poweR8芯片开发了普华Linux操作系统,成为国内首款基于iBmpower8架构的企业级操作系统产品。与国际厂商的兼容与适配,从侧面反映出普华基础软件系统本身性能并不差。

第四,关注定制化市场。通用市场受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很难被撬动,但是定制化市场就容易得多。据悉,普华基础软件表现良好的市场多是定制化市场,比如,国家电网的定制化桌面、地铁闸机操作系统、御银atm机和领美收银机操作系统。李立峰介绍,即使是通用产品,普华基础软件的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桌面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设置。

第五,重视服务。杨雪兰解释说,因为生态系统一直被认为是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瓶颈,因此服务就变得非常重要,用户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才能给用户提供良好的应用体验。为此,普华基础软件搭建了包括微信、网站、呼叫中心的全方位服务支持体系,为用户提供给7×24小时的服务。对于普华基础软件的服务,有用户开玩笑说,他们买了5万元的软件,经过几年已经获得了价值50万元的服务。

珍惜每一个看得见的进步

从2014年接手中科红旗团队到现在,普华基础软件不断完善、扩充产品线,到现在其产品版本已经升级到4.0。李立峰告诉记者,他们非常珍惜产品中每一个看得见的进步。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

[1] [2] 

.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5

关键词:产权制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度基础

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产权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是市场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基础制度,市场经济,市场不仅是个交易场所,也是交易关系总和,市场经济是以交易为纽带进行发展的经济,而其交易本质可归结为产权交易,主要强调经济活动的自主性、平等性及自由性,针对产权制度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声音,为建设我国和谐健康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整体环境的稳定持续发展,对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是必要的。

一、产权、产权制度及市场经济

产权涵义具有狭义及广义之分,国内外的学术界通常将产权定义成广义所有权,主要包含占有权、归属权、使用权及支配权等权能。而狭义所有权所指的是产权权利当中的某项权能,一般是指归属权。产权是人们围绕财产所形成的经济权利方面的关系,表面上看是人与物的关系,本质上均是产权主体间的关系,仅仅将产权狭义地定为归属权是较为片面的。产权制度作为经济体中的基本制度,是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制度,对经济的发展及绩效具有推动作用。市场经济所指的是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具有基础效用及经济性的运行方法,市场经济制度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对市场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活动进行调节的稳定规律状态。亚当斯密认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私有产权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前提,这种市场经济观点产期以来被西方经济认为是正确的经济理论,不过也存在反对观点,其反对观点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资本主义下的国家干预者,另一种是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及空想社会者。其中,国家干预者对私有产权并不反对,仅是认为对于市场失灵,国家政府应该给予经济干预;而社会主义者对产权制度也不反对,仅是反对私有制,对产权制度认为是人类利益根源,其私有制下的产权为私人利益,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为了获得私人利益进行竞争的,共有社会主要是为了集体共同利益,消灭私有制,并实施产权的公有制,整个社会就能实现和谐利益,并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些人认为产权不是很重要的,主要在于竞争,具有完善的竞争市场环境,经济就能良好发展,像超产权论者与后凯恩斯者就是这种观点。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要获得健康发展,就需要具有明确的产权制度观点,合理利用产权制度指导市场经济发展。

二、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产权的作用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为产权交易,主要强调市场经济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其主体是自主及自为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契约成为人们经济联系方面的基本方法,而契约交易主要强调平等性与自由性,同时强调法律的保护作用。产权具有让外部性转为内部化的作用,其外部性主要是指经济主体行为给他人所造成的影响,不过自己对影响后果不承担责任,也就是说行为主体中的个人及社会间的成本收益是不相同的,当个人成本比社会成本小,或个人收益比社会收益大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是负外部性,与之相反,则为正外部性。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来看,负外部行为会逐步增加向无限大发展,而正外部行为则会减少并消失,这种情况出现对社会来说,是很不利的。对于产权来说,其本质具有排他权利,经过权利界定,可将产权主体当中的决策行为与经济后果进行联系,即是把权利与资产责任进行联系,降低了利益间的交叉,降低了个人利益行为的不确定及模糊性,让经济主体行为出现外部的内部化。产权制度的出现,对人们间的利益关系界线进行了明确,产权制度主要用来确定人们对社会稀缺资源应用的社会关系及地位经济,可以说,产权制度安排了人类利益关系与行为空间,是最基本的社会制度,产权制度还划定了行为主体间的权利,是规范经济主体谋利行为的最基本制度,对市场竞争手段及方法进行了约束,产权制度作为市场竞争的基础规范制度,对整个市场经济来说,其意义非常巨大。

2.市场经济中的产权保护

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理解为信用经济与法制经济,没有法律与引用制度的支持,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就无法体现,也无联系基础,在计划经济中,行政命令与法律是无严格界限的,其信用也仅局限在行政与人情的关系当中,而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完善的法律、信用制度及合理的政府行为是市场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基础。政府行为规范、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完善主要是为了确保产权制度的完善,要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合理的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相配合,产权作为法律与信用的基础制度,其经济交易本质为产权交换,合理公平交换与明确产权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条件,无产权就没有市场交易,法律及信用制度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产权也是政府制度规范的基础,不仅对政府行为范围进行了限定,对市场及政府边界标准也进行了划定,没有产权制度的保护,很多民法与商法就没有了立法依据,信用作为产权保护中非正式的制度,对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持保障的作用。

3.产权制度在市场经济中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产权制度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动力,产权制度不仅能将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努力成果及报酬进行紧密相联,为经济发展及资本积累提供激励作用,还能将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决策责任与风险进行联系,对市场经济运行当中不负责任与不合效率的行为进行约束。主体经济目标为拥有及创造财富,当人们对财富拥有的权利不能得到保护时,人们进行财富创造的热情就不能得到激发,有关财富交易契约就不能获得有效执行,资本积累与技术创新就收到制约,经济就有可能出现停滞或衰退现象,有效激励能充分调动主体开展正当经济的主动性,让经济活动所得结果与努力程度、收益预期是相同的,而产权激励就具有确保经济收益与努力相符合的功能,经过合理的产权制度能把物质财富与利益追求转变成强大动力,并发挥长久稳定作用。产权还具有排他性,能让主体进行独立决策,并承担决策成本,独自享受收益的作用,产权激励目的并不在于鼓励私心,而是激发人们的冒险精神、事业心及创造欲望,产权激励是持久稳定的,可有效推动社会才的累积,并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产权不仅有激励作用,还具有约束功能,激励及约束是相互联系及对应的关系,激励具有正向促进功能,而约束具有逆向限制的功能,将激励比作为经济发动机,约束就可比作为经济列车中的刹车,激励及约束为相对应的,产权主体具有排他独享的权利,同时也应承担决策所产生的所有结果,产权制度也是种自动长久强力的约束机制,其约束功能主要来自产权自身限制作用,对产权主体集合选择进行有效确定,并实现个人经济空间、时间及手段的确定,经济主体为保护本身经济利益,对自身行为会给予一定约束,并将产权所激发的创造热情限制在一定程度及范围内,当侵权或越权时,产权主体就要承担相应成本及责任,确保市场经济合理健康发展。

三、产权经济对我国市场经济影响

我国的基本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产权制度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我国的公有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上,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应放开竞争,在投资渠道及税负等方面应平等对待,对国有企业特权及社会包袱应逐步取消,在市场经济分配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垄断行业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应上缴国家,并成为我国福利物质基础,不应留置在企业内部,国有资产当中的产权边界应清晰,并严格依照权利、责任与义务的统一性,使政权、政企及投营等相分开的思路实施,把资产管理、权利与监护相分离,确立成资产所有者、资本经营者、监护者及法人财产的占有这四种类型,我国社会经济应逐步建立开放、平等、结构均衡及多元的产权体系,这种平等开放的产权制度的完善,需要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方针,合理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减少并消灭所有制中的不平等与歧视性,给非公有制的经济发展提供健康发展的条件与空间,为实现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良好经济制度,这需要建立在自由交易及契约的基本形式上,公有制经济可对我国整体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主导作用,使整个市场经济形成健康稳定有序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平等、多元、开放及合理的产权制度,为构建我国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有效促进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

四、结束语

产权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活动具有规范作用,不仅激励及约束着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还规范着政府利益,并划定了市场及政府间的边界,市场经济拥有完善产权制度,方能保障市场的健康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良好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围绕产权制度开展的,并且不断指导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方向,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新.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体制基础[J].经济研究参考,2007(18).

[2]曾祥炎,林木西.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11(06).

[3]林广瑞,邓春.产权制度与两种含义所有制的关系——兼论所有制理论创新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J].学术交流,2010(11).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6

商品市场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商品市场建设越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就越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农村商品市场的建设虽然也得到了速发展,但是相对还比较滞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1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基本状况

“十一五”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迅速,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一一贯彻落实,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消费购买能力,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迅速,城乡市场呈现出同步增长,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2010年,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万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万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3倍和1.1倍,年均增速分别达18.4%和16.5%。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商务部同相关部门一起大力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和改造52万个农村超市、2667个配送中心,农村超市覆盖全国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使得我国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这不仅改善了农村的流通基础设施,而且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标志着我国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农村商品市场已经开始起步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还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整体规划指导不足农村商品市场建设首先需要有科学的规划作指导才能有序推进,即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规划要先行。但是由于受体制变化和政府职能部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地区都没有制定形成系统、全面的农村商品市场建设长期发展规划,整体上缺乏对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的规划指导。这样一来,政府及市场主管部门难以全面地推进市场体系的建设;同时由于缺乏规划指导也很难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在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双重矛盾——一方面小型、便利的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缺乏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市场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型传统流通设施的过度开发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2.2市场主体培育不足市场主体是繁荣农村商品市场的基本要素,也是推进农村商品市场建设重要动力,但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受传统发展思想的影响,认为农村发展农业,农民植根农业,从而忽视了农村商品市场主体的培育问题。目前我国各地商品市场主体普遍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偏小,经营方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大量存在,使得农村商品市场主体显得散而零乱;二是新型业态发展虽已起步迅速发展但是规模过小;三是专业化的合作社组织没有成体系。虽然全国各地农村在中央的政策支持下都先后创办了一批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是这些合作组织各自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缺乏竞争力。

2.3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商品流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的重要载体,没有完善的商品流通基础设施作支撑,农村商品市场的建设只能停留在表面口号上,市场的功能也就难以全面发挥。虽然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全国来看,发展还是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资金充足,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得力,但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由于投入不足,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有些地方是有市无场,大多数农村市场特别是集市贸易市场建筑简陋,基本上都是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这种落后的状态如果得不到改善,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就始终会被拖后腿,影响整体发展水平。

2.4市场交易规则不健全农民是农村商品市场交易的主体,由于文化水平的局限,在交易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进行交易,一方面缺乏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交易手段也比较落后,市场交易规则往往形同虚设。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是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结算还很不普遍,会员制、竞价拍卖等还没有开展。市场主体很少对现代交易方式进行了解,一个原因是他们自认为文化水平有限,无法明白,不会主动采用这些交易方式;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缺乏指导和引导,没有相关部门和人员指导他们对市场的交易方式和规则进行了解掌握,因此整体上,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中市场交易的规则还难以健全和完整。

3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的发展建议

农村商品市场建设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都经历了一个转变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散乱无章的交易者——农民,他们的交易行为逐步变得有秩序、有组织起来,从而商品流通也逐渐往专业化方向发展,最后走向共享国际市场的大舞台。农村商品市场这种演化进程就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从不成规模到规模化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正处在这个转变发展过程的前期,因此在明晰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促进商品市场的繁荣,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1加强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的层面来看,商务部及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我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将调研信息汇总,进一步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做好全国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规划纲要,以指导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本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规划和相关的专项规划。从地方政府的层面来看,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除了要在总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制订本地的规划化,还要积极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执行政策和措施。从规划本身的制订来看,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规划既要有战略高度,又要能具体落实,能够站在国际的视角看国内的发展,也要有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能够付诸实践;规划要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立足本地实情,开拓创新,明确建设重点,引导投资方向,为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提供有效指导。

3.2培育扶持市场主体我国农村商品市场主体主要有四种形式:企业、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合作组织。因此必须围绕这四种形式的主体进行培育和扶持。首先,要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进入市场,有效扩大流通总量;支持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运销大户与生产大户的合作发展,加快“公司+农户”“、超市+基地”“、超市+批发市场”等经营方式的培育,同时加大对农村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提升,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及农商对接,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流通企业活力,扩大流通规模。其次,要大力支持这四类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工商登记和税费方面,要给予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有关生活消费品等方面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民优惠,支持他们经商,要奖励农业生产大户及运销大户,并鼓励他们成为企业法人,让他们带动其他农户进入农产品的经营和流通。在资金扶持方面,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带动更多的农民了解信息,掌握技术、拓宽收入渠道。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大力支持广大农户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办仓储及加工企业,让农民逐步变成产业化农民,具有农民、工人、老板等多重身份,真正成为农村商品市场的主力军。

3.3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是建立和完善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安全性,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要鼓励国内外大中型流通连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例如可以支持国内大型流通企业采用租赁、控股、参股、新建等方式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建立直营店和专卖店;也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国有企业采取有关的方式整合全国范围内供销合作社的资源,包括经营网点、社会关系资源等,从而达到完善全国农村经营网点,整体提升农村产品市场经营水平的目的。支持大件商品生产企业开发适合农民消费的产品,让他们建立和完善在农村的售后服务体系,整体上提高生产和服务水平。其次,要完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要按照服务延伸到村的要求,逐步建设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要围绕农资、日用品、家电产品、农产品等直接关系农民利益的产品展开综合配套服务,并逐步扩展到其他方面,要结合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支持相关部门建立农村网点开展金融、医药、保险等业务,从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根据本地资源特色及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吸引外部资金建设和改造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环境良好的农贸市场、综合市场,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安全、高效的交易场所。

3.4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在维护全国农村商品市场统一性方面,要加强管理,严格监督,加大对阻碍各种商品在各地农村顺畅流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清理力度,逐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垄断。在保障农民权益和消费者利益方面,要对农资价格实行全时段监控,严厉惩治随意抬价的厂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要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等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防范侵权行为;要加强对农村商品市场的行政管理,实行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的协作执法,在这些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制度;要定期对农村商品市场进行整治,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完善农村商品市场的监督体系方面。要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特别是农资企业的信用档案,逐步建立起农资信用体系,进行长效监督管理,要不断完善行业自律、行政执法、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农民、新闻媒介及其他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22-05

一、社会主义是否应该发展市场经济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全成功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些国际友人也充分肯定了我们取得的成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产生了具有社会主义内容的特殊规律;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的许多共同的运行形式,又产生了许多不同既往的新的市场经济运行形式。它是在否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市场经济新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重大探索、重大突破、重大进步和重大创造。它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宏观管理、综合平衡条件下更加活泼,更有生机,更有适应调节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发展生产力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些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而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是利用价值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过去我们只注重发挥前一方面的优势,把后者误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加以忽略甚至抑制,为生产力发展设置了障碍。这两种优势本来是社会主义制度都具备的,只是过去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点,而现在也还未能完全认识这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摆正了市场与宏观管理的位置,既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重视发挥宏观管理的重要作用,使两者的相互关系走上了正确轨道。宏观管理或称全局管理是从国民经济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对经济进行管理,它立足实际、放眼全局,实现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并尽力避免市场失灵问题,使市场运行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符合整个社会平衡协调、有步骤、按比例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差别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当然有共性,如市场经济运行的形式和规律等。其中,“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市场经济共同的最重要的基本规律。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成果,有利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掌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共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市场经济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方法,也表现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运行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所有制基础不同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上,使其先天便具有两个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实践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日益下滑,而且这不是单纯用基数大所能解释的,只是表明“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物质生产停滞甚至下降,而另一方面,其虚拟资本却疯狂增长。如,美国原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质生产国,能源、钢铁、汽车等曾居世界首位。但这些年来美国物质生产逐步衰弱,其煤矿矿井减少了1/3,煤矿工人减少了1/7,炼化厂减少了1/3,钢铁产量已不到中国的1/6。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60年的29.7%下降到2009年的12%,虚拟经济和服务业占比则由30%上升为88%。1998—2009年,美国GDp增长了1.4倍,虚拟资本增长了10.4倍。2010年,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金融货币交易额超过1000万亿美元,其中与物质生产有关的仅占1%,外汇市场日成交量是商品日交易量的90~200倍。金融业从业者数量飞速增长,国家垄断向金融资本垄断高速发展。目前,美国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资产,占全美1万家银行资产的56.8%。有2000多家对冲基金,700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业从业者230万人,证券业从业者超过万人。1970—1997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增长32倍,国际证券投资增长265.6倍,每年获得超过万亿美元的利润,虚拟资本投资利润比实体投资利润高几十倍。

发达国家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另一方面是消费和债务高增长。其消费不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增长上,而是建立在入不敷出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基础之上。2010年,美国国债达到11万亿美元,2011年上升到15.3万亿美元,加上其他债务,总额已超过50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0%和税收的674%。2009年,美国债务占全球债务的39%,居世界首位。不仅国家负债累累,而且居民也举债度日。2008年,美国平均每个家庭负债21.7万美元,家庭私人负债占CDp的比重达到98%,负债比自有资产高50多倍。2010年,欧洲的公债相当于GDp的80%,其中英国为100%,法国为77%,意大利为106%,希腊为135%。高负债实际上是用别人的钱或未来的钱来维持自己眼前的高消费、高福利,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虚弱和无奈,并成为经济危机产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

美国不仅利用举债掠夺发展中国家用辛勤劳动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还利用美元作为储存手段和结算手段的特殊地位,通过大量印钞、汇率变化和美元贬值等手段,将危机转嫁给世界,更使发展中国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发达国家一、二产业比重下降、虚拟经济和债务经济急剧发展,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生产力发达的反映”,而是表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有生产才能有消费,发达国家在生产下降的情况下依靠投机、举债来维持自身消费,进而成为全球经济的破坏者和掠夺者,使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虚拟经济成为资本主义腐朽性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反映,食利阶层人数迅速增加,资本主义寄生性愈发突出。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剥削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它们的打工者、出口市场和廉价原材料供应地,使寄生阶级发展为寄生国家,以至于一些失业者宁肯拿失业救济金赋闲,也要把赃、累、危险的工作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负担。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必然在收入分配上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定会表现在分配关系上,而后者又会进一步影响生产。近年来,发达国家两极分化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2010年,美国最富的5%的家庭收入占国民财富的60%。当年经理层年收入1080万美元,工人为33121美元,前者比后者高325倍。近30年来,美国最富的20%的家庭收入增长了89%,而另外80%的家庭实际收入无任何增长。美国财富正迅速向少数金融寡头和大垄断资本集中。2010年,美国排前5名的金融公司市值达到8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20。发达国家358个亿万富翁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世界财富的一半。而同时,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迅猛增长。2010年,美国贫困率达到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处于贫困状态。德国5%的高收入者占有私人财富的1/3,另有50%的家庭其收入只占10%。法国、意大利、德国失业率超过10%,其中青年人失业率更高,意大利为33%,法国为22%,比利时为20%,西班牙为35%,整个欧盟失业人口达2200万。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导致发达国家犯罪率激增。美国犯罪率最高,2010年犯罪案件超过1000万起,其中暴力犯罪125万起,财产犯罪908万起。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万美元,欧元区接近4万美元,竟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和失业者,可见其财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程度之高,也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关键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保证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一致性,从而在根本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共同占有,使生产力得到根本性的解放,并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矛盾,原则上消除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矛盾和对抗性,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以解决。

(二)资源配置方式存在差别

由于正确认识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建立起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认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必然性,并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制度,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实际上是认识商品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但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我们是处理得最好、觉悟得较早、认识较深入的。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与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的根本区别,在于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由市场决定,即使计划的制定执行也必须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这样的体制机制,才能称之为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按劳分配。公有制企业之间虽然也存在竞争,但更多地体现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非公有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但不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运动中,注重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通过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转化和实现,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内涵发生了改变,需要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好地认识和尊重规律,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三)宏观调控目的和作用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宏观调控体系,解决了从全局出发配置资源这一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的根本问题。生产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这一矛盾带来资本主义经济的盲目发展,导致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愈演愈烈和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也尝试调控,但私有资本不可能甘心接受干预,结果致使这一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器不仅对市场的调节能力有限,而且其国家机器的运转反而受到私有资本的“调节”,导致资本主义无法摆脱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关键生产资料,从而有权力、能力和责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全局出发,使用和配置主要社会资源。管理经济是人民民主国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集中力量搞建设、谋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必须集中力量完成这一任务。国民经济管理体系是一个强大而科学的体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系,是自觉地把过去控制自己的力量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体系。这种从全局出发进行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与加强宏观调控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优势。

总之,两种市场经济从所有制基础到运行内容、运行目的都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矛盾。虽然还不成熟,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是它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并不断发展完善,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最优越的经济体制和具体经济制度。

三、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怎样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在宏观调控下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但是怎样理解“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呢?有的同志把这一问题理解为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配置,是让“看不见的手”完全自由地配置资源。这种理解是不完全的,没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内容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项内容:第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第二,资源配置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三,市场在各个环节配置资源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第四,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限制市场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意。有人把市场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提出经济领域的完全自由化;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提出以非公有制为主体,让国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领域。这种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放弃宏观管理的观点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将带来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怎样看待和进行宏观管理

如果把资源配置理解为生产组织方法和运行方式,那么资源配置的形式绝不只市场和宏观(政府)两种,它应是一个从个人、企业、企业集团、地方政府、各种中介到中央政府资源配置的金字塔,有若干层次,每个层次都会使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只是配置的内容和范围不同。把资源配置方式概括为市场和宏观管理两种,实际上沿用了过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划分,并不完全科学。不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还是使用这两个概念。如果说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那么宏观管理也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先于市场、高于市场,且单纯的市场配置无法取代的手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信条便是“看不见的手”能够调节一切,所以无须任何外部干预。但现实中诸多的市场失灵问题证明,单纯依靠市场自动调节实现均衡只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宏观管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摆脱企业和市场的局限性与盲目性,从全局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对社会资源进行社会范围的总体配置、综合配置和有预见的配置。宏观管理包括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形式。我们强调宏观间接管理,但并不排斥直接管理,包括在一定范围和时期下达指令性计划。如,航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涉及2/3国土面积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的实施,大面积建设高产田、加强中西部地区建设等,都需要宏观直接管理。当然,指令性指标的制定、执行和实现也离不开市场,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但是这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不是只考虑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是考虑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并将两者妥善结合。

(三)怎样看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前提。虚拟经济是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有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的根本任务是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需求自行发展,就可能导致经济泡沫,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客观规律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这一点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对此,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动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其性质和内涵都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目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已经超过国界,成为各国之间密切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现象,我国也已深深融入其中。这给我国带来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经济、金融风险。因此,应当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从而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金融体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立足于广阔的国内市场,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使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8

课题主要执笔人:依绍华、李蕊、王雪峰和孙开钊。课题主持人荆林波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位于市场的最前沿,是扩大内需、引导生产的先导性产业;同时,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承担着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功能,可以说又是基础性产业。因此,流通业一方面属于竞争性行业,由市场自发进行资源配置和调节;另一方面又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统一规划,或投资主导、或政策主导,给予各种优惠,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而且,市场机制需要政府进行适当干预,通过“有形之手”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竞争环境,从而规范市场秩序,更好地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流通产业公共产品界定

流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流通是指人类生产成果及其一切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如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金流通、劳动力流通等;狭义的流通是指商品流通,即商品(也包括服务)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社会性转移过程,包括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即商流)与商品实体转移(即物流)两种形式或并行的两种过程。通常所说的流通,一般是指商品流通。流通是指狭义上的商品流通,流通领域主要涵盖批发业、零售业和物流业,鉴于中国服务业统计框架口径,还包括餐饮产业。除私人产品之外,流通领域社会产品也存在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之分,而且它们对于流通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涉及到产业安全、基础设施、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纯公共产品

一般来讲,流通产业的纯公共物品包括产业安全防务、产品安全防务和废旧物品回收。

1.流通产业安全防务:纯公共产品。自中国流通业对外开放以来,一方面,外资流通企业来势凶猛,在华迅猛扩张,抢滩中国,而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力提升缓慢、制度环境建设滞后,中国本土流通企业无力与外资抗衡,市场份额快速减缩。尤其在全面开放之后,流通业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像国防是国家的纯公共产品一样,产业安全防务则是产业领域的纯公共产品。首先,产业安全防务具有非排他性,一个产业只要建立了安全防务体系,就不可能或者很难排除产业内企业享受该体系的保护,即使是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企业也是如此;其次,产业安全防务具有非竞争性,产业内增加一个企业并不增加防务成本,即边际成本为零,而且企业的增加也不妨碍其他企业享受该体系保护的质量和数量,即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再次,根据产业经济理论可知,产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一个产业的安全防务对于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具有正的外部性。对此,提供良好的、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就是最有效的纯公共产品。

2.产品安全防务:纯公共产品。产品安全主要是指产品质量安全。它是关系到居民健康、促进消费、市场秩序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产品安全防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属于纯公共产品。第一,产品安全防务具有非排他性,产品安全防务体系一旦建立和实施,不能或很难排除消费者享受该体系的保护,任何人只要实现消费,都会从产品安全防务中受益。第二,产品安全防务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享用该体系的保护,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分享该体系保护的数量和质量,也不会增加该体系的生产成本,即产品安全防务体系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均为零。另外,关于产品质量问题,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生产者和经销商关于产品质量信息了解更多,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了解偏少,消费者也不可能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去辨别产品质量。因此,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而言,产品安全防务仍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当前,在国内,产品安全当前最受人关注的是食品药品安全。毒牛奶、毒大米、毒猪肉、地沟油、红心鸭蛋、假药等不胜枚举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同时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不仅严重损害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打击了消费者信心(例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几乎彻底摧毁了国内的奶粉产业,令外资奶粉长驱直入,教训深刻)。与此相关,强制性的食品检测、可追溯、防污染活动及其设备设施等资源投入,都应属于纯公共产品,但是在具体的提供方式上,可因地制宜地借鉴前面介绍的准公共产品的某些办法,即政府投入、政府监管、市场化运作。

3.废旧物品回收:纯公共产品。废旧物品回收属于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环境保护显著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首先,环境是作为个体的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单个个体对其所处环境的依赖并不能排斥其他个体对其依赖,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例如,我们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的新陈代谢,并不能阻止其他人的呼吸,而且这种非排他性不以个体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而发生变化。其次,在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前,新增个体对特定环境的依赖并不妨碍原有个体的正常生活,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因此,环境保护属于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另外,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负的外部性,相反,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正的外部性。由经济学理论可知,环境保护正的外部性决定了环保提供者收益小于成本,如果任由市场提供环保服务,必然供给不足,应该有政府参与提供。

流通领域废旧物品回收应当重点关注耐用消费品方面。因为第一,耐用消费品一般都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第二,耐用消费品具有整装特点,易于计量,有利于回收企业运输、储存;第三,耐用消费品单个处理非常困难,而且成本极高,需要规模化集中处理。在国外,关于耐用消费品回收,流通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耐用消费品购物押金制度、以旧换新等都有流通企业深度参与,政府部门给予各种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在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政策还需要继续深入实施,扩大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废旧物品回收可以参照前面的十余种办法,灵活运用,大多数可因地制宜地借鉴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另外,除了提供具体的公共产品外,政府运行中还应该提供法律、产权保护、政策制定、维护经济稳定与社会公平等一般性公共产品。流通领域的一般性公共产品主要表现为商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般性公共产品属于纯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提供,本文不做具体分析。

(二)准公共产品:流通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广义上而言,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济、社会和行政基础设施三类,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是指交通、通讯网络、电力、供排水和灌溉等方面的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是指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设施;而行政基础设施则是指提供法律、行政管理和协调等方面的设施。狭义上,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经济基础设施,它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和使用的基础设施概念。本文中的基础设施即为狭义概念)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产品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产品系统。基础设施通常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设施等。对于流通业而言,基础设施既包括传统的道路、交通等运输载体、转运集散站(批发市场、物流中心、港口等),也包括新型虚拟信息媒介: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首先,流通基础设施具有排他性。如,公路、批发市场和商务信息平台很容易将不付费的使用者排除在外,只需要在入口收费就可以达到此目的;其次,在不拥挤的情况下,流通基础设施具有非竞争性(这种非竞争性是有限的,仅限于基础设施达到最佳使用量之前,当使用者数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其竞争性就非常明显),即增加一个使用者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也不减少其他使用者享用该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例如,在摊位宽裕的批发市场内,增加一个商户租赁摊位不影响其他商户对该市场的使用,批发市场提供方也不增加或很少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流通基础设施属于具有排他性和有限非竞争性特征的准公共产品。长期以来,由于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以及对流通基础设施的公共性质的认识不足,导致流通基础设施提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尤其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成为制约农民增收、推高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是扩大农村消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障碍。与此相类似,流通领域的农产品冷链(冷藏车、冷库)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技术设施等等的资源投入,也大都属于准公共产品。本文主要选取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家庭式小农生产为主,农业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于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因此批发市场在解决农产品“卖难”、同时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导致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推高零售价格的“推手”,因此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农产品市场的价格调控和信息功能,使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贸易和流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物流业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命脉,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很快,政府相关部门也对物流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政策管理不到位,物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以物流园区、冷链物流为代表的物流基础设施,属于支撑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性供给部分,目前出台的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缺乏整体性和实施管理细则,尚未发挥应有作用,因此需要加以完善和细化,提高物流园区和冷链物流在提升物流业运营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最后,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改变了传统流通方式,提高了流通效率,由此引申的电子商务平台已构成流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成为流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子商务平台属于信息技术范畴,发展速度较快,对相关服务和配套设施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非常重视,但是仍然在组织整合、提供共享共用基础设施、设备等方面处于“跟不上”状态,本文将在集成优化各类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达到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效率的目的。

流通基础设施在公共支撑体系中的作用

纵观发达国家流通业发展经验,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尽管两种模式的流通业发展政策导向不尽相同,但都是通过政府进行引导,使流通业实现现代化。其中,基础设施多由国家政府统一规划并进行政策安排和资金支持等。具体来看,美国发展流通产业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由政府出台政策进行间接推动和引导,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率或过度竞争,确保规模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日本政府还制定了流通产业规制政策,对企业进入的数量、质量、期限以及经营范围进行规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但由于经济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大部分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都进行了全面的改制,政府对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减少,同时也放松了对流通领域的监管,个体经济因为机制灵活、运营自由逐渐发展起来,原来具有公益职能的流通基础设施,多数转为由企业经营,具有盈利性属性,因此造成本该由国家负担的费用转嫁到流通企业负担,进而转嫁给最终消费者。

而且由于市场秩序混乱、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很多问题逐渐凸显出出来,如食品安全问题、社会责任问题、农产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等。尤其是近几年,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波动等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使大家认识到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公益性的项目,也是关乎老百姓生存、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要加以重视。因此,流通基础设施回归公益化、政府要加大流通公共设施的投入成为关注的重点。如何发挥政府作用,在创造流通产业基础条件和运行环境方面为流通产业创造良好条件,从而减轻企业负担,降低流通成本,造福于民,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流通基础设施,即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平台,在构建公共支撑体系方面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与我国流通业发展情况相似的日本、韩国的相关经验和成熟做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建立流通业的公共支撑体系提供指导和帮助。

促进流通公共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政策制度

1.制定全国统一规划。首先,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应由流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迄今为止,农产品批发市场政策依旧是政出多门,各部门立场不同,制定政策出发点不同,也就直接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因此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应该由流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从流通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其次,应制定严格的市场建设准入、退出机制。由于缺少市场建设准入制度,不少地方的房地产商以建设市场的名义圈地,继而转营其他。准入、退出制度的缺失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趁之机,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要明确审批单位、严格审批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审批,一旦发现经营不善或转作它用的批发市场要严格执行退出制度。再次,做好规划应参照的科学依据,其中包括大型市场选址要考虑物流节点问题,根据地理位置、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拟建或改扩建市场的规模大小;规划产地大型市场要结合农产品优势产区分布,建设一些特色的、专业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市场要考虑当地人口、消费能力等自然条件,以及周边其他同类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互相之间的距离等等;规划同类市场要注意距离及辐射范围,避免市场恶性竞争,从而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

2.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物流园区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特点,首先应该妥善解决用地问题,对纳入国家规划的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给予特殊扶持政策。物流用地应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来对待,在用地上优先考虑,在地价上优惠。其次,加强物流园区及其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加大对交通、通信、电力、水资源、环保等方面的投资建设,提高物流园区服务能力。最后,不断完善物流园区的税收政策。对于入住园区的物流企业实行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入住园区物流企业税收负担,这样才能吸引物流企业入驻园区,起到招商引资,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的作用

(二)政府协调投资基础建设

1.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回归公益属性。农产品市场本应更多地体现为公益属性,社会效益是其追求的第一目标,政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建议国家制定统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将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纳入国家公益事业的行列,给予扶持,增强我国行业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使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成为一支建设和谐社会生力军。

同时发挥政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参考国外的经验,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尝试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提供配套服务、减税或免税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要加强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检验检测等设施设备建设改造,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逐步形成全程冷链。

2.实现农产品批发市场国有资本控股。建设大型批发市场,政府应按比例无偿投入建设资金,确保批发市场的公益性。结合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繁多,政府投资很难兼顾的特点,建议可以适当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政府主管部门的投资可采取设立专项基金或投资控股公司等方式运作,由政府统一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可设立管理委员会或国家公益市场集团公司,负责市场的运营管理,也可择机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企业依据政府要求进行管理,这将会在根源上摒除目前农产品市场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弊端。积极探索以参股控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多种形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菜店。

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引导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基础设施改造。为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和改造,配合商品交易市场升级工作,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财政投入,支持一批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增加检验检测、统一结算等服务功能。

政府应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纳入各地的《商业网点规划》,安排土地指标预留、专项政策倾斜等详细配套措施,对各类交易设施进行整修,加强信息化管理和农产品市场标准化改造。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在用地、投资、信贷、税收及用水、用电方面,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开辟绿色通道。

(三)条块统筹完善环节衔接

在建设物流基础设施过程中,需要与交通运输、城市总体规划等内容相协调,合理设计网络节点和路线。在建设农产品交易、网络交易中的诚信保障机制时,需要将信息追溯、诚信档案与交易平台相对接。

同时,一方面,要避免各地争抢优惠政策而建设重复性设施,产生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做好地区间的衔接工作,防止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对统一市场当中流通网络、物流体系的建设造成障碍。

(四)制定推广流通标准体系

在农产品批发交易、电子商务安全等领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门槛”、“普通”、“先进”等不同标准层级。同时,配合采取政府鼓励措施,实现支持资金的定向使用,一方面引导市场主体提升自身水平,另一方面将先进成果逐步吸收融入到政府主导的支撑体系当中。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

1.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机制,制定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根据目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特点,建立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此外,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适当考虑冷链物流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包括低息、贴息、放宽还贷期限、放宽抵押条件等。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使人们和谐相处,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首先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一最基本的需求,人民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其他利益。因此,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3.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这就为市场经济消极性、缺陷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更多空隙,从而产生竞争无序和失范、不讲诚信、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不和谐现象,而这一切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迫切需要和谐机制来引导、规范、推进和保障,以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秩序。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这些要求与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有着共通的地方,因而是可以相容的。

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不能够运行良好的。同时,完善的法治体系也需要民主作为保障。发展市场经济,能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促使国家民主法治体系的完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尽管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在公平竞争中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生产者经营者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因此,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从而能较好地解决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再次,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还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相互竞争,不仅使社会充满着活力,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还能促使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这就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另外,市场经济承认并肯定人的利益,而对人的利益的承认和肯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转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人类的道德体系中,诚信友爱对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要建立企业、个人的信用档案,完善现代信用体系,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4.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规划”方法指导下,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制定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分配政策;要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并以法律形式来调控收入分配差距。

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既具有竞争机制,也应该有和谐机制,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坚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

[2]顾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纵横》,2008年第1期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10

关键词:经济法;农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包括农田水利、电力、通讯、医疗卫生服务等,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自然垄断属性,这意味着农村基础建设面临比较复杂的经济关系。经济法是国家经济管理过程调整各类主体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各方参与主体关系的重要指导。因此,有必要在经济法视野下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问题和路径等进行探讨,这既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同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农村地区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对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发展,并出台各类措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口长期流出,历史欠账导致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当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呈现发展迅速但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十三五”期间,在中央实施的多项农村重大建设项目带动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截至2019年,全国耕地等级相比2014年提升7.94%,农业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在农村道路交通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新改建农村供给超过140万公里。在农村电力建设方面,2020年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和服务显著提升,农村电网可靠率超过99%。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乡村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97%以上,电话普及率接近100%。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超过90%的乡村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接近70%。虽然当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上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农村道路建设质量相对较差。一方面农村公路建等级不高,抗灾能力弱,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农村地区地形复杂,道路建设难度大,道路养护成本高,后期管理任务较大。其次,部分农村电力设备老化严重,能耗高且性能差,抗灾能力弱,这也是导致农村电网不稳定的重要的原因。再者,在生活用水方面,农村地区自来水覆盖率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仍然存在隐患。此外,截至2020年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足60%,相较于城镇接近80%的水平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尤其是老年人占比较高的农村地区非网民比例超过六成。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济法问题

1.市场有效供给不足,政府职能缺位。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仅依赖市场难以自发形成有效供给,因此政府通常承担保障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然而,实践中政府在承担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时常面临各种问题。一方面,农村地区地理环境、产业发展等客观因素是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难的重要原因。相较于城市区域较为集中且集聚了工业、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在中央支持和经济内生动力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迅速,而农村地区广阔分散,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相对有限,同时农村农业产业附加值相对较低,难以通过产业发展来吸引人口流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发展。另一方面,实践中各级政府的责权规定并不明晰。在中央-省-市-县-乡镇-村的多层级治理体制下,缺少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组织所应承担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职责作出具体明确规定,这意味着某一环节责权不清就会造成建设项目难以进行。尤其是跨区域的大型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需要各地方政府联合规划推进,如何协调各地方利益更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统筹协调。2.城乡发展不均衡,市场扭曲难以规制。我国的城乡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在户籍、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壁垒和差异,农村往往附属于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带来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区别,并造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扭曲。一方面,在城乡分割的市场体制下,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市场收益普遍偏低,这导致资本等要素进入农村地区十分有限,难以带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由于产权等问题,农村土地要素流转受到政府严格管制,农村土地用途转变必须经由国家征用后才能实施,使得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展严重受限。另一方面,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国家以城市经济发展为重心,通过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城市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法律问题实践,并出台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指导。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享受的政策力度有限,这使得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相对较少,并未形成比较丰富的相关法律实践,这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得到解决。3.农村纠纷复杂多变,法律政策不足。面对农村地区复杂的利益关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予以指导,但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避免面临诸如农地或宅基地占用等一系列问题,不同于城市动迁中的货币化补偿,农民的耕地和宅地往往是其生产生活重要来源,对此如何在法律层面设置合理的土地补偿、安置补偿等标准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还有待解决。目前这方面的立法尚未完善,各地区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实践中往往出现各种纠纷。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是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但由于投资大、建设和回报周期长、收益率低等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普遍存在困难。虽然国务院在2017年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但目前还缺乏相关具体实施细则。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如何管理社会资本和保障社会资本合理投资回报仍然缺乏法律法规指导。

三、经济法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

1.强化政府调控,合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供给滞后不仅有公共物品属性下政府职能缺位的原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市场失灵原因,这些原因归结起来则需要政府依法强化宏观调控职责,合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应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要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对于全国性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应当由中央部门主导,同时规定各地区所应承担的职责;对于跨省市的水利、电力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有中央部门牵头,各省市协调共同负责;对于县乡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与县级主导部门负责,考虑县乡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状况由省级部门适度进行补贴扶持。再者,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度。合理的规制是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成效的关键。政府应当科学评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服务的人口数量、空间布局、土地占用、环境影响等,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明确项目建设中主体责任范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应当严格按照项目规划实施。2.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法律制度,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由于投资大且回报率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会面临融资难问题,这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法律制度,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脱离政府扶持,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政府预算和支出制度,通过完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预算编制,使得各项资金收支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企业是市场中最具效率的主体,各级政府应当将民间资本纳入政府规划,制定和完善民间投资政策,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为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政府部门可以为民间投资者提供相关政策法规和农村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民间投资的管理,在合理确定其投资回报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农民补偿问题。此外,农村集体也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参与方和受益者。对于农村集体筹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应当合理引导和帮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并依法监督资金合理利用。3.完善农村经济法治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改革有序稳定。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而造成农村地区要素市场化程度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经济法治建设落后,难以促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因此,有必要完善农村经济法治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改革。具体而言,一方面,当前农村地区的法律大多于20世纪末制定,其间虽然经过一些修订,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的要素供给和需求发生重要变化,因此应当根据当前农村地区形势变化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促使农村法律、农业法规、地方行政规定等相统一。另一方面,法律普遍是原则性的条款,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实践中往往出现纠纷。这不仅浪费国家公共资源,同时极大地抬高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此应当出台法律实施细则和法律解释,提高法律条款的实践可操作性。此外,政府部门应当加快推进对农村集体资产、农户承包经营土地以及农村宅基地的法律确权,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在法律层面切实保障农民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孙玉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法思考[J].农家参谋,2020(3):44.

[2]李茜.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经济法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