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十篇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19:49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紧迫性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华(1974-),女,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华大学图书馆,馆员。(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DY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202-02

古往今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都不可以回避的一个话题。“今天,人类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哈姆莱特式的困惑再次困扰着人类。”[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战略任务,党的十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的生态文化素质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推动“四大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对生态危机挑战,是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年均GDp增长超过9,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为了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1.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应对生态危机挑战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也就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首先,人为因素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比其他工业文明国家要快,并且采用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发展模式,导致工业文明畸形发展,普遍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这种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

其次,自然因素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但如今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远远赶不上人为的破坏。随着工业文明的畸形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些不可再生资源甚至面临枯竭。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要克服严重的生态危机,必须加强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由于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为克服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高素质人才。[2]

2.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实现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

面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资源、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简而言之,就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两型社会”被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表明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所谓“美丽中国”,就是高度生态文明的中国,具体表现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公民的生态文明素质高等。

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关键在人,只有使每个公民都成为自觉的“生态人”,才能完成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高层次人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才能为“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迫切需要

我国高校教育教改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应当包括生态文明素质,而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必须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2

1.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生态文明体现着人们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体现着人类对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认知。它有客观物化形态、文化伦理形态和社会形态三种,并且包括体制文明、生态文明和素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顺应社会发展的正确决策。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相互促进,是培养生态文明素养的有效手段。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通过系统的引导,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详细的解释,提高人们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规律的自觉性,通过制定计划和详细的组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和协调,促进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2.生态文明教育特点

⑴综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通过多个学科的合作共同完成的,从其主要内容中就能够了解到。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人与人、人的心理的和谐。⑵多样性。生态文明教育应当结合生态现状,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实现教育的深刻性和高效性。⑶社会性。生态文明教育与全民生活息息相关,必须通过全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应当对生态文明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⑷全球性。生态环境关系到全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可能对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气体排放这种扩散性较强的环境问题。

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中学生处于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研究起步晚、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在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我国的生态教育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使得我国对生态文明的教育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造成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为:⑴生态教育流于形式。在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的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但是有些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教育方式偏向于形式化和即兴化,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施教方式也比较随意,存在很多不足,并且由于脱离了实际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⑵家庭、学校、社会之间没有有效沟通。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外界的有效交流,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并且很难得到家庭的支持,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阻碍。⑶生态教育不够深入。当前生态教育的实现方式大部分是通过自然科学的课程教育来实现的,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自主研究和认识,不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当中,导致生态文明意识难以提高。⑷生态文明教育没有针对性。生态教育应当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旦脱离实际就很难实现其意义。但是当前的教育中,缺乏公共生态教育的认知。

2.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表现

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著作和论文,并与中学生交流后发现,当前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这表现在: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有强烈的生态求知欲、生态感知能力增强等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意识的增强是促进生态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迎合学生的心理,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总结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求、环境需要和发展演进的价值自觉。生态培育要求依靠生态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化创新,培育和建构“理性生态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瓶颈,需要从思想指引、内容厘定、机制建构、环境塑造和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现实困境;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2-0114-06

收稿日期:2014-07-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研究”(项目批准号:12aKS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学俭(1955-),山西太原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魏泳安(1986-)甘肃会宁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当中,经历了原始文明阶段的自然敬畏,农业文明的初步开发,工业文明的自然征服,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过程当中逐渐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窠臼,在此背景之下,反思传统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圈囿,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必要举措,伴随着这些新的举措的普遍展开,表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阶段的到来。作为新的人类生存品性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的核心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演化三者之间的和谐完整、有机统一。

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的全面形成,生态理念在每一位社会成员中内化和外显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人、引导人和塑造人的重要途径,从其主体需求、环境需要和发展演变三个维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秉持和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是顺应时展、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举措。

一、价值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内在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社会成员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实施一定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旨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1](p136),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和效用。生态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求、环境需要和发展演进价值自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定性的自然衍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价值呼唤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求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自身内在需求的一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来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培育、生态理念引导,能够使受教育者明确生态意识,提升精神境界,健全人格品质,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环境下的新的主体性建构,实现人性的自然回归,也将人的生存品质和生存状态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象性的活动,教育者的使命和职责就是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精神需要,并且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及时准确地适应教育环境,改革和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拓展和丰富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就应当在理论培养和实践锻炼中注重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培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意识培育优势。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和具体环境需要来看,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是当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和拓展学校教学内容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方面,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到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格局,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这一过程充分显示了生态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使命就是培养符合特定时代需要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因此,在生态文明的建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发挥其培育生态意识、规范生态行为的作用,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方面,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是学校教学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中贯穿生态价值理念,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在规律的现实反映。

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进角度来看,弘扬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拓展、功能体现和形态演进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的阶段,蕴含着不同于以往的价值和规范,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拓展的新领域;在功能体现方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由过去单一的政治灌输功能发展为具有政治、道德文化以及经济和生态功能等的多样化功能形态;且在功能体现方面还表现为由以往单纯的文化传承功能发展为文化创新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考察的基础上,摒弃陈旧落后的文化观念,引入新的生态文化要素,实现了文化的“新陈代谢”,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内在要求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生态培育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契机的同时,也为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即,依靠生态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化创新,注重培育和建构“理性生态人”,这两条途径也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提供了基本的致思方向。

所谓生态化,就是将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来视角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并能够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2](p2),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内在要求,这种创新并不意味着仅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简单延伸,而是基于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内容、环境、方式方法和过程进行调试与改变,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所谓“理性生态人”是指“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道德人,其行为总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准则,追求的目标是人的生态性存在。”[3]“理性生态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和塑造人的新界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走出了单纯政治灌输的迷雾,拓展到更为宏阔的自然、社会和个体的生态性以及互为生态性存在的发展领域,“理性生态人”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价值旨趣的时代转向,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的生存范式的转换。

二、生态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现实困境

在当前对生态意识培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仍然面临着许多制约瓶颈,学校教育中普遍性的生态缺失对于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挑战。

(一)生态教育内容未占有应有分量

生态伦理道德能否在全社会普及和认同,至关重要的就是其社会传播程度和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施状况。在我国思想理论课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通过思想理论课来普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一直以来生态道德教育并没有引起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致使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还是所取得的实质效果,思想理论课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化和表层化。

从教学比重来看,生态教育内容往往扮演着“附属品”的角色,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的生态道德教育一般仅限于环境保护零散化介绍,缺乏系统完整的生态价值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导致了很大的随意性;从教学体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不仅缺乏统一的教材和系统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体例涣散,而且也不能完全体现和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步伐,无法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所了解到的生态环境状况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前沿,且对生态道德的教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性和理论性,在趣味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方面不足;从教育内容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授生态道德部分时,教学目标并没有明确要求培育人的生态伦理观,没有上升到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层面上来看待,而是停留在生态环境知识技能和环境保护理念的传授层面。

(二)生态教育机制未进行有效建构

虽然我国较早的出台了一些环境宣传教育的文件,但是这些文件对生态道德教育在工作管理制度、评估制度等细化操作方面并没有作出规定,只是限于纲领性、原则性和弹性条款,因此现实执行力并不强,大多规定流于形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造成了高校教育表面上虽有生态道德教育,但缺乏完整有效的生态教育体制机制,高校生态教育体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教育模式方面。大多数高校只重视生态环境的专业教育,对于通识性的生态伦理教育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科学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致使许多高校在课程开设上偏重于开设相关理工科类的环境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生态环境课程凤毛麟角,偶尔涉及到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也是仅限于环境法领域,忽视了对人在生态方面的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这种学科之间生态教育的人为割裂,阻断了生态培育中的价值相互渗透,使高校生态教育缺少了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从教学资源上来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缺少与之配套的师资队伍、书刊资料、教学设备和教学基地等,在当前高校中师资匮乏、书刊缺少、设备陈旧、基地缺乏现象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高校中普遍性的现象。

(三)生态教育环境未形成全面营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道德教育所面临着直接生态环境就是校园生态文化,其主要包括了显性的物质层面的生态精神和隐性的观念、制度层面的生态理念。首先,从显性的物质层面来看,校园环境中的很多教学生活设施并没有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例如,一些建筑材料选用价格低廉的非生态环保产品;校园水资源无法做到循环利用和合理调节;在校园建筑中采光设计也不够合理,造成资源浪费等等,这些校园硬件设施的不生态使生态道德教育与现实校园环境相脱节,影响了师生生态观念的塑造。其次,从隐性的观念、制度层面的生态理念来看,高校中的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并没有在生态道德教育问题上形成统一的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缺乏教育合力,影响了教学开展和教育效果。同时,学校缺乏一套完善的奖励惩罚相结合、制度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生态教育管理机制,这就使得很多的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只是流于形式。

(四)生态教育方式未能够及时跟进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不同,生态道德教育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伦理培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学缺陷更加突出。从教育形式来看,生态道德的形成不仅需要课堂讲授,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实践教学和实验演示,而很多高校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中往往是“重言传,轻身教”,教学形式采用单调的课堂讲授,而对于调查法、参观法和实践法等趣味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却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较少采用,这就导致了生态道德教育与具体生活相脱节,在教学内容上仅限于社会既定生态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与生活的情境性和生动性相脱离;从教育方法来看,很多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往往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教育方法。例如有的高校偏重于专家知识讲座,有的偏重于科普宣传、也有的偏重于“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还有的仅仅是借助于植树等常规活动来进行生态道德体验,没有将多种教育方式有效结合,也较少的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实现路径

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内在要求的现实回应和实践解答,就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教学和实践环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在思想方面能够有更加明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在内容方面能够更加充实完整,在教育机制方面能够更加科学完善,在教育环境方面能够更加和谐友爱,在教育方式方面能够更加亲和有效。

(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思想指引

思想理论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把握,通过思想理论能够洞穿事物表象,体现和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并对事物的现实实践作出价值规约和方向指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基本要求,摆脱生态培育的现实困境,就离不开思想理论的实践指导和方向指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其基本价值旨归就是致力于实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培育其最终的旨向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培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有着内在的价值契合性。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要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过程之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思想指引。

首先,在生态培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济,提倡天人互惠的共生意识,力图通过人的生态意识培育来提高人的生存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在生态培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培育过程中阐明人-社会-自然生态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同共进的理念;要讲清楚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关联性、整体性和有序性;要说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第三,在生态培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倡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过程中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区域与区域、乡村与城市以及经济与社会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理念;要强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指出相互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说明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联系,倡导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新效益观。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内容厘定

具体的生态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现实承载,科学合理的生态教育内容不仅能够准确地展现和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也能够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明确思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所面临的现实状况,当前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划分,一是要开展生态保护意识教育,二是要开展生态健康理念的教育。

首先,生态保护意识教育方面,一是开展生态危机意识教育,就是要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只讲正面,回避缺点”的教学惯例,将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对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清清楚楚地讲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能够意识到生态危机就是人的生存危机,从而形成一种生态紧迫感和使命感;二是开展生态责任意识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明晰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要使受教育者清楚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有宏大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也需要从细微之处着眼,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来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开展生态平等意识教育,就是要致力于扩展传统的人际平等观,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等纳入到平等观念之中,让受教育者认识到人类和其他自然生命都应当享有权利,应当获得应有关爱与保护;四是开展生态保护的超前意识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能够从社会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待环境保护,看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将生态环境保护由救护型转变为救护与预防相结合的模式。

其次,生态健康理念教育方面,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倡导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发扬环境友好的作风,能够从节约用电、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等一点一滴的道德习惯做起,使受教育者在自身生态践行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性;同时也要使受教育者树立生态消费的生活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倡导这一绿色消费模式就是通过人的生活习性的改变,将人的消费纳入到生态系统之中,接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对于人的生活和消费的规约,使人的生活能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从而改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机制建构

首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教学机制。当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教学机制主要是需要从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进两个方面来展开。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是要对生态培育的教学模式和师资等问题进行通盘考虑,在教学模式上采取渗透和单一教学的模式,所谓渗透模式就是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深入到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提升生态道德的教学比重,所谓单一教学模式就是在公共通识课中单列出生态课程,以弥补思想道德课程的不系统、内容分散化的缺陷;在教学师资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生态培训,同时在补充师资时注重引进专业研究生态伦理方面的教师,解决师资短缺和生态方面专业素养不够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改进方面,注重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强调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讲解公民在生态权利和生态义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视角,联系我国的具体生态问题,讲清楚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说明只有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说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凝练和总结,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形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

其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实践机制。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内生态实践机制建设。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环境保护节日,广泛开展演讲征文、生态宣讲、生态知识竞赛等生态宣传和普及活动;二是要积极引导高校学生组建生态环保社团,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而且也能够让大学生在亲身组织和参加生态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生态保护技能;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校外生态实践机制建设,要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的作用,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为开展生态实践活动提供便利;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实地参观调查、公益劳动、自然探秘、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在增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性的同时也增强趣味性。

第三,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评价机制。一是要确定生态评价的主要指涉内容,主要是基于受教育者的生态养成,即生态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的是否增强、生态习惯是否养成、生态人格是否健全几个方面来考量;二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介体)开展生态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评价的目标、原则、方式、标准和结果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在认真详尽地调查分析基础上,建构较为客观、全面和可行的生态评价系统;三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评价指标的综合化、动态化角度出发,将生态评价的内容标准化和操作化,并且这一指标体系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变化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动态地调适和改变评价指标,实现生态评价体系的灵活多样化。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环境塑造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关涉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共同营造出一个教育活动开展的整体和谐环境氛围。首先,在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塑造方面主要分为物质生态文化氛围营造和精神生态文化氛围营造两个方面,校园物质生态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指涉的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这主要包括了学校的校园规划、建筑布局、绿化程度、道路布置、花草树木等等校园基础设施对于生态氛围的营造,也包括了在校园环境中采用高科技的资源循环技术以及绿色环保产品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校园精神生态文化氛围主要是指校园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精神和生态气息,不仅包括了校园基础设施所体现出来的生态氛围,而且也包括在校园人际交往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关涉和生态情感,这种精神理念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伦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这也是课堂生态培育之外,形成生态情感的又一个主要途径

其次,在家庭生态文明气氛营就方面,需要家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增强自身在生态方面的道德素养和知识储备,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从而能够对子女起到良好的生态道德示范作用;要注重和学校教师保持联系,能够随时掌握学校的生态教育情况和子女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道德表现,使家庭生态道德教育能够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相互之间保持一致,优势互补;要注重创建和谐家庭关系与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规,使子女能够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这一基本素养将会使受教育者在之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受益终身。

第三,在社会生态文明气息营造方面,前提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道德行为的合法权益,惩罚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使人们能够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慎重选择自己的行为,考虑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各种绿色文明的创建活动,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反对生活中的一些奢侈浪费行为;各类传播媒介也要进一步加强生态道德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开设专题性的、地域性的或是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宣传栏目,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生态理念。此外,社会生态氛围的营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态综合治理的力度,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使社会的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氛围能够和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相衔接,为培育生态道德提供现实资源和实践便利。

(五)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方式创新

首先,要明晰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论。要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特质。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科学,生态道德教育协调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非单纯的协调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所涉及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社会和自然生态形成了一个开放而复杂的系统结构。因此,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应当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等进行通盘考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确保教学开展的全面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要明晰生态道德教育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生态思维。“共时性”所指涉的是在生态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对象认知差异、不同区域的环境区别,即,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专业背景、年龄层次和知识储备情况,灵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开展不同层次的生态意识教育;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确定不同的生态教育主题,规划和制定不同的生态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案。“历时性”所指涉的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代际伦理培育”[4],即,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的基本视野基于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既关注当代人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后代人的生态利益,注重提升全民族跨时代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使命感。

其次,要促进生态道德教育的“五个结合”。一是要促进生态理论教育和生态实践活动相结合,就是致力于加强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以适应生态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要求,使生态实践活动能够与生态课堂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是要推动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就是要在生态道德培育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但这并不是要放弃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相反,要促进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三是要注重生态教育主干课程和辅修课程相结合,就是不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中贯穿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增加生态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其他的课程中也要加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相关内容;四是要推进校内生态教育和校外生态教育相结合,就是要打破校园环境中自然空间和生态资源不足的局限,积极开展校外生态实践和实地调查;五是要促进生态引导教育和生态自主教育相结合,就是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生态理念和生态行为方面的引导作用,而且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生态养成和生态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外部教育力量规范引导的同时,通过自我内化和自我体悟的方式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17-02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在地方高校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基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内容和现状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1]。对于大学生来讲,接受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在高校就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非常有必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各类高校中,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要为地方培养和输出大批的人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目标,结合当地或本区域的生态特色,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如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观等传播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具备理论基础的整体性、教育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与地方结合的区域性等特点。结合这一概念,其包含内容如下。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2.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2]。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态行为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区域及我国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在认真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自身现状、总结自身长处和优势、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和缺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争取在校内早日实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5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显性教育的目的明确,具有正规性、直接性、系统性的教育优势,但也有单一化、灌输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单纯开展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隐性教育具有间接性、多样性、持久性等教育优势,但也有非正规性、复杂性、目的不够明确等弊端,单纯依赖隐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的隐性教育,从而克服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两种倾向:有些高校片面强调显性教育,忽视了隐形教育,不重视课堂之外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些高校则片面强调隐性教育而不重视显性教育,连一门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都没有开设。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必须克服这种错误倾向,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理论教育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等特点。首先,理论教育是由概念、判断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具有逻辑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逻辑性,发挥理论逻辑的力量,让大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在逻辑,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理论教育不是具体的事实陈述,而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阐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理论层次。最后,理论教育是一种系统的知识传授,具有系统性。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理论水平。所谓“实践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深刻教育,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自觉能动性等特点。首先,实践教育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生态文明理论见之于现实,使之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其次,实践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教育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创造能力。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才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强调理论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实践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文明理论教育课程,但很少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使理论脱离实际,犯了唯理论的错误。二是片面强调实践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论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虽然组织大学生开展了一些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但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课程,使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性,犯了经验论的错误。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又以实践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克服唯理论与经验论两种错误倾向,全面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创造能力。另外,还要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教育同解决实践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中,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注意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丰富和发展理论,要求大学生撰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社会调查报告。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内涵与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即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开展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理论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教学成本低、便于随机应变、利于双向互动等特点和优势。首先,传统教育具有教学成本低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花费精力小,投入经费少,节省了教学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其次,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随机应变的特点。采用这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变化,临时采用措施,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性事件。最后,传统教育手段具有双向互动性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谓“现代教学手段”,是指采用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器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QQ群及电子邮箱、手机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动形象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和优势。首先,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现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影像展示出来,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最后,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教育内容传播给学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2.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相互结合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各有其优势和特点,但也有各自的不足,这就要求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采用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方法既能发挥多媒体、黑板板书各自的优势,又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如: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但也具有学生记忆不深刻的缺点,而这一不足恰恰能通过黑板板书来弥补,因为黑板板书停留时间长,从而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黑板板书只能对所学知识作静态、平面地展示,这一不足又可通过多媒体来弥补,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再如:现代教学手段虽然具有高效性的优势,但它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而传统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师生情感交流,开展个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必须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1.他律与自律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自律”,是指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社会道德、法律及制度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控性等特点。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在他律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种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在自律过程中,学生却成了独立性的主体。通过生态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觉性。学生在生态文明自律过程中,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生态文明的自我修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点。通过生态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选择与调整,以保证自己在道德与法律制度的规范内活动,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所谓“他律”,是指他人对自己进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动性、强制性等特点。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点。教育者从外部把教育内容灌输到受教育者头脑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发生变化。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社会团体、家长都要发挥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动性特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的他律过程中,必须做到双向互动,才能使教育双方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课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强制性特点。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团体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会法律制度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学校教师、党团组织、家长都应按照法律制度和组织规定,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成为生态文明的合格建设者。

2.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表述,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文明价值的全新阐释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观察,体现了人们对以往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需要动员全体国民广泛共同参与的过程。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因此,高校应推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精神,增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义务感。

1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多维解读

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树立生态价值观的教育。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下衍生出来的新兴名词。生态文明观就是告诉我们应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的重要体现,旨在告诉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一种生态价值观。特别是在现代生态环境危机下,增强一种忧患意识。从人类利益与自然价值方面进行双重思考,认识到应在实践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规范生态行为观的教育。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拓展,是大学生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规范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提高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水平,在知、情、意、行方面,升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养成一种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

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养成生态消费观的教育。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呼吁大学生养成一种现代生态消费习惯,提升个人道德素养,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生活作风。在物质生产生活充裕的条件下,创造性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勤俭节约,不攀比,不浪费,不炫耀。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应在诚信劳动的基础上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遵循生态法治观的教育。生态法治观是依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树立生态环保理念,接触、了解和认识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普法宣传,从而使大学生遵循现代生态法治观念。

2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的价值追问

(1)大学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内容。“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引导,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提高对生态文明的理性认识,把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道德观的新内容。在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把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新的任务来完成,具有一种道德教育与价值教育的新的实质内涵。在面对具体的生态危机事件中,就是要培养大学生一种道德责任感,以自觉的行动投身于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中去,通过对客观的生态现象进行理性批判,从而充分发挥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群力监督作用。

(2)大学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高校大学生精神境界全面提升的有效选择。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对生态自然保护的一种“理性关怀”教育。大学生通过对生态文明的新认识,提高自我生态意识,增强了一种生态道德感。当生态危机事件发生时,大学生通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针对生态危机事件进行归因分析,做出独立的自我判断,并且从经济、政治、文化或社会等诸方面找出原因,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生态环境治理方案,这一“理性关怀”式的思维方式,提升了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也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3)大学生态文明教育是打造高校美丽校园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桥梁。一方面,开展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形成一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的校园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每个个体就会将生态文明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自我行为进行警醒。对他人进行监督,热爱校园一草一木,为构建高校美丽校园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后工业化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依然处于自然的中心地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譬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等,制约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生通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肩负起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争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见领袖”,在服务于社会中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3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讨

强化规章建制,将相关生态法律和法规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依据。要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就是要形成“人人守则,人人信则”规范要求。要在现有的相关生态法律法规下,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知识。要建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调节评估制度。对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定期评估,了解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新动态,对不适应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要建立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能考核制度。通过多种考核形式,综合分析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效果,进一步认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各种偏差,从而进行改进。

抓好教育教学,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应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将生态文明教育入课堂、入教材、入头脑,充分发挥高校校园各种教育平台的渗透作用,通过开设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选修课,普及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基本常识,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创新生态文明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为现实中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种理论支撑。

加强活动建设,将大学生队伍作为践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观念的主力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实践体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道德意识。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比如高校可邀请有关生态环保相关的专家老师定期进行主题讲座、集体座谈或报告会议,学生社团或公益组织进行以树立生态文明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摄影展览、专题征文等等,可根据国际或国内的生态环保节日形式进行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等的清晰认识,从而增加一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理性关怀”。

弘扬校园文化,将校园环境和网络空间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中无形的教育形式。弘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可以设计一些带有生态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校园标志、校园标语等。另一方面,在网络空间建设中,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BBS、网站等形式,开发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网络交互平台,发挥高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参与作用,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和舆论环境。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可以将生态理论成果进行为现实的生态环保产品,在创造发明过程中,激发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吴青林,董杜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3(5):63.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7

一、“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教育新要求

(一)全民参与,重点教育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因而,加快生态文明教育,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使全体人民群众都参与。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高等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重点进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转变态度,高度重视

“中国梦”是融合人民致富憧憬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梦。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十八大围绕这一理念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故大学生们也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步伐,改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冷漠态度,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自主自觉的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同样,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也应该在重视的基础上,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份量,全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三)丰富形式,形成体系

“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大梦至美,实干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高校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把高校各方面的力量通过科学的途径组织起来,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吸引力,并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测评体系。要求大学生们只有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相应的生态文明测评成绩。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育不仅仅是教,更应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使大学生们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技能,这对于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观念上,生态文明教育被忽视

在中国,高校的知名度往往与传统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相关联。因此,高校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一般都会把人力、财力、物力投放到传统专业教学和科研当中。而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内容,对高校来说只能算边缘教育,其教育情况对高校知名度影响不大。所以大多数高校虽然在各种场合、各种文件中屡屡提及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只是做口头文章,没有实干。另有些高校即使在教学规划中设计了生态文明教育,但也只是为了迎合政策,或者盲目跟风,实际上根本没有按照计划予以施行。这就是为什么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在高校教育中一直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只是拘泥于形式。

(二)在教育内容上,生态文明教育份量不够

生态文明教育就其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意义的重要性,都应该是能够独立成科的。然而,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往往只是穿插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且所占份量之少。加之生态文明教育考核没有形成体系,使得高校大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只是敷衍了事,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生态文明教育被边缘化、被忽视,教育份量不够,教学考核不规范,以至于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薄弱,生态文明建设行为滞后。

(三)在教育实施上,生态教育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注入式、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既不生动又缺乏灵活性的教育形式,己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这种使教育双方成为一种单向凝视关系的教育形式,往往导致人的主体性的失落。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性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学生所获得的生态文明知识不应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还应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与方法,使他们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之中。

三、生态文明教育新方式

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而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这些新的要求。因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实现“五位一体”的时代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冲击“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必须提出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新方式,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蒸蒸日上。

(一)独立成科,严格测评体系

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任务。其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是一个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必须遵守“中国梦”对生态文明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改变忽视生态文明教育的状况,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使其成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独立成科,建立完备的测评考核体系是重要手段之一。高校可以将“生态科学”、“生态哲学”、“保护生态学”等专业性课程中的一门或两门列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将其余的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只有两部分内容都合格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取得规定的学分,就取消其毕业资格。

(二)丰富形式,多种方式并用

“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因此,应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灌输式”,丰富教学形式,如增加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实地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同时,还应该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互渗透,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展开,通过多种方式并用的手段,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综合效应。此外,生态文明教育既是理论教育,又是实践教育。故生态文明教育应延伸到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宣传生态道德教育信息。

(三)实践结合,培养生态技能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黄淮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为传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原本抽象的生态文明教育具体化、现实化,标志着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主体的提高,为新时期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提供参考,可以拓宽生态文明的理论内容,为黄淮学院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黄淮学院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健全大学生道德人格,使其自觉地履行生态道德义务,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和谐生态校园具有统一性,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做出生态、科学的决策。

一、当前黄淮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黄淮学院并未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学生生态道德修养方面的目标。学校每年虽然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在大学生中开展了相关的生态教育活动,但这种零散的、短暂的生态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难以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持久的生态意识。学校忽视了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在内的一些基础性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经常性的、系统而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

(二)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日前,我们对黄淮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环保知识不足;只有11%的学生选择“购物前会自备购物袋”;节约意识有待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更多地停留在感性层面,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与他们应该具有的综合知识储备、知识素养水平并不相称;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尚不健全,他们对于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的生态事件缺乏了解,缺少更开阔的生态视野和情怀;生态文明行为虽开始养成,但仍存在缺位,如很多大学生赞同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却很少有人真正这样去做。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总体不强,生态文明素质需要提升,生态行为需要加强培养。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策略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先从意识上认识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重要性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当重视时展的要求,不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强调意识形态属性,也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蕴涵丰富的生态观教学资源,对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和生态价值观形成具有特殊的优势。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阐述儒家、佛家、道家等的深邃生态智慧,让大学生体验中华民族悠久的生态文化资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培养其良好的生态素质;可以结合环境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案例分析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法制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生态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生态实践活动。在黄淮学院的教学实践中,一直重视课堂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的现象,把课堂成绩作为考核大学生的能力的主要指标。学校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展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生态观教育不仅是个思想教育问题,还是个实践课题,大学生的生态观教育最终指向还是要让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生态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都要诉求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

(三)积极探索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相结合的活动形式。黄淮学院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中,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对大学生的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要积极借鉴这些有益的活动经验,把生态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活动的教育功能,还能为高校节省物力、财力和人力,大学生也可以从繁杂的校园活动解放出来。

(四)巧妙利用寒暑假社会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生态实践活动。“寒暑假是展社会实践的绝佳时期,因为学生有时间充分准备、实地考察和总结,能够提高寒暑假社会实践的质量。”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生态观教育,可以达到既可以锻炼学生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生态素养的目的。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把生态观教育与寒暑假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可以开展生态旅游、生态调查、生态志愿者宣传等等,让大学生在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同时,感受大自然,强化生态意识。

三、结语

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黄淮学院作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社会建设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有足够的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担当生态文明建设的领航者。应当发挥自身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增加生态文明责任感,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塑造“生态人”。这对于推进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大学教育;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0-03

一、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更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我国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该宪法认为,“生命是天赋权利,必然加以保护,不能受到非法侵害。”近现代以来,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分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主张用生态理性替代经济理性,建立公正、和谐、效率的生态社会;80年代以后,则兴起了绿色主义,主张开展环保,最终世界上总结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自古就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很好的证明。现代以来,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化解我国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因此,在当代中国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哲学、政治学、道德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已经有较完善的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能力不足,而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们确立正确的生态思维方法和生态意识观念,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不仅能为发展生态教育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同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观点来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平台通过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能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又是实现其他几个文明的重要前提,是建设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必然要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关于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需要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的文明便进入到高校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质,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将自然、人与社会进行结合,树立科学生态观。

(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说明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打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提供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求大学生学习时代潮流,传播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国梦”的历史性特性与大学生的使命感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中国梦”的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而生态文明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培养体系存在生态文明课程独立性差,生态实践不足以及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相剥离的问题。至2000年,我国生态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获取的主要渠道,是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而很多学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所以学生在知识方面很缺乏。多数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并不是学校,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而通过这些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方面是基础知识不足,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了解很欠缺;另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不足,大学生没有条件也缺乏能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这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为不符。

(二)校园生态资源的缺乏

大学是人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对学校的认识来理解社会,然而现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生态文明建设做得还不足,一方面是很多学校缺少草地、花园、树林等绿化区;另一方面是广大学校没有专业的生态教育者,任课老师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都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和侧重点有关,与老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和经历有关,很多老师都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存在着过度开展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错误观念。

(三)生态实践缺乏

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堂知识,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在我国很大学校并没有组织生态环保活动,而很多学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单纯纪念节日或者响应政府的号召。比如“植树节”、“国际环保日”等,这些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重视自己的专业理论课,不关心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时事热点,对社会和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冷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的现象。

(四)学校管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学生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教室、寝室的过度用电,学校的过度用水,花园破坏花朵等问题都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明文条例,因此,学生对于违反生态文明的行为主要还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并未受到明确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总结原来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思维,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理论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将教育与人类社会、自然进行有机联系,通过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加强大学生生态理论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观。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专业教育,高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案,开设生态文明的专业课程,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业的院系,通过系统、全面地教育,培养专业的生态研究、建设的人才。另外,还可以开设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二)丰富校园生态资源

高校要不断丰富生态文明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学校投入,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同时要完善环保设施,比如在校园要设立科学分类的垃圾回收点,绿化区要有明确的提示牌等;另一方面要增加学校师资力量的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邀请国际、国内著名的生态研究、建设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加强生态实践

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建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传播生态环保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多与政府环保部门、社会环保组织进行沟通合作,为大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比如可以开展“全城无烟日”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生态中国”等专题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理解。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全校师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由学校领导评选出活动中的植树达人作为精神模范,使学生主动参与植树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起到良好的生态教育作用。

(四)加强学校生态管理的力度

学校要制定统一、完善的生态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形成明文规定,并通过校刊、学校文化墙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宣传,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比如学校要对水、电等资源的运用进行合理规定,帮助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惩处。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深化生态意识,在其他的课堂中要潜移默化,让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让学生在文明的环境中加强自身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习惯,真正做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篇10

一、挖掘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最重要的资料,因此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尽管当前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并且修改了高中必修模块的内容,但是在新教材未出版之前我们依然以旧教材为例,在必修的四个模块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内容最主要的是体现在《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中。比如在《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内容,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其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绿色消费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活与哲学》中可以挖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以及“意识的作用”等内容,培养学生在创造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平衡。李克强总理曾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

教师在挖掘教材的正文内容之外,还要对教材的习题以及教材中的每一单元结束后的综合探究等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应用的方向,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指导,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更为积极的影响,因此这部分内容是万万不能忽视的。比如在《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中提出“结合本地的经济建设实际,在探究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本地的经济建设以环境保护这两者的发展,再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及时补充相关的生态文明信息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教材之外,还需要有大量的参考资料。“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加强教师本身的知识深度。比如、《政治生活》中教材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较少,教师则可以根据课标要求补充国家颁布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或者是政策、文件,为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做好顶层建设;其次教师还可以校园环境、班级环境、手抄报等隐性文化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常识和习惯,通过学生身边的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丰富《文化生活》中所缺少的生态文明知识。

另外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领域,这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增强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利用互联网等线上资源来补充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信息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来说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例如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或者是我们国家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时政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学生传播补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世界视角。

二、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中强化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来说,若仅仅是将其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可能会显得机械死板,可能会割裂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本质,因为生态文明教育侧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的意识层面的影响。因此则可以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其归为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一)通过概念性知识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知

概念性知识主要是需要理解的理论、原理等。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性知识大多数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并具有初步的认识,到了高中阶段主要进行的是更深层次的认知,例如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意识层面的认知,因此这需要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前进行前段分析,了解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水平,通过补充相关的时政信息深化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二)通过程序性知识培养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程序性知识设计的主要是“怎么做”的内容,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讲,他们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可能远不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他们可能具备较丰富的生态文明认知,但未能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因此需要通过程序性知识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例如可设置话题“你平时怎样处理生活垃圾”,其中涉及的步骤有:是否倒过生活垃圾、是否将垃圾丢进垃圾处理处、是否注意对垃圾进行分类;另外也可利用教材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引导:是否注意商品的环保标志、是否对无环保标志的产品进行合理投诉、是否引导周边的人注意商品的环保标志等。通过这些引导使高中生形成更高层面的生态文明行为,不仅在局限于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等初级生态文明行为,从而提高高中生的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三)通过元认知知识强化生态文明素养

元认知知识主要是对自我的认识、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等,对高中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其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使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在设计这一部分的目标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生的内心形成一种生态文明的情感素养,通过这种情感素养使其重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情感态度价值观中不符合社会所要求的生态文明的内容,并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调整,重新建立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生态文明素养。通过这三步来强化高中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途径和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精心设计和开发,对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可结合采用案例教学、议题式教学、情境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为,提升思想政治学科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当前新一轮课程标准颁布后,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构建活动型课程,因此通过设置议题、开展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给予教师个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进行议题式教学中。针对议题,教师要理清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所涉及的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资源进行结构化加工,通过结构化加工使议题内容与课程知识内容有紧密联系,同时所设置的议题必须包含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在此基础上,围绕课程知识内容,依据所设立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如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质疑辩诘、对话交流、调查访谈等不同的活动方式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