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学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0:03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1

关键词:农林高校;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实践创新

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农林类高校迎来了很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社会和企业对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重视质量,对人才的知识深度、广度和对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核心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林业装备系统总体及其子系统技术的掌握程度,拓展学生在林业装备系统上运用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中核心知识的科研能力,是农林类高教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4]。

1课程教学剖析

1.1课程内容

“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是后续液压与气体传动、泵与风机、林业机械等专业及特色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目标包括:掌握工质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工转换的规律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学会基本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通过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基本理论、对流换热基本规律、黑体辐射基本定律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基本的传热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流体上的作用力分析,能够推导流体动力学方程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针对黏性流体,能对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判断;能够对“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工程中的现象及问题,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总体来看,本课程讲授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以及工程流体力学三大板块的内容,是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学习,拓展到实际的工程问题,所以本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工程应用性也很强;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涵盖了本应三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内容,知识难点聚集、微积分公式众多、三大知识板块思维跨度大、学生融会贯通掌握难。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情况。

1.2教学思路

目前,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授课42学时,实验授课6学时。三大板块的教学内容多,理论授课课时较少,矛盾突出:(1)学生由固体学科切换到流体学科的学习需要较长适应期;(2)课程中较多章节内容抽象,且涉及大量公式推导及专业的概念铺垫,加之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更新较快,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较大;(3)教学内容和后续专业及特色专业课内容衔接性不够紧密;(4)从内容的充实性和课程的结构上来看,“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满足要求,但是对接林业机械领域最新技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当前的课程建构仍无能为力;(5)由于本课程的学习不涉及具体的机械装备系统,使得同学们对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认知不足,学习积极性欠佳,这些现状使得提升教学效果难度较大。针对上述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农林类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思路:(1)授课时,使学生从机电系统、固体力学等学科的思维中切换出来,将空间观测法跟同学们探讨透彻,基于空间观测法开展“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的课程教学。(2)在教学大纲中删除过于抽象、应用面较窄的教学内容,深入讲解与后续“液压与气体传动”“泵与风机”“林业机械”等课程关联度较深的内容,为专业及特色专业课的学习做好扎实铺垫。(3)结合在林业机械领域与“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紧密关联的科研经历,探索寓教学于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授课模式,强化同学们对“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里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认知,显著提升同门们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4)注重思维方式、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注重切入问题角度的讲解,使得同学们在明白问题的同时更养成学习思考问题方法的习惯;从固体学科到流体学科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在跨越的过程中,使同学们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为以后培养同学们提出、解决林业机械领域学科前沿性、热点性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构建探讨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硬性发展要求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速推进的浪潮之下,农林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所以基础专业课程构建更需获得与之地位匹配的重视。一方面,基础专业课课程构建要体现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内容要很好衔接并服务于核心专业课、特色专业课,为学生后期毕业设计、研究生科研深造做好铺垫。

2.1课程内容深度衔接核心专业课

“林业机械”是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内容涵盖林业动力、整地、清理、苗圃、造林、抚育、保护、防火、采伐、采摘、智能化等机械。其中,和“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相关的包括动力、清理、保护、采摘等板块。林业动力机械(包括泵、风机)涉及“工程热力学”中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问题,同时也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可压缩混合气体压强、温度变化和装置的动力匹配问题;林业清理机械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不可压液态水在管道内部的流动,在雾化器内的流态分布、出口后雾化粒径分布等复杂多相流问题,如图1所示;林业保护机械中喷雾射程、喷雾穿透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可压缩流体空气的外部流动及耦合风场、雾滴的多相流动问题,如图2所示;林业采摘机械中,基于负压的采摘系统涉及可压缩流体空气的管内流动问题。从衔接核心专业课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农林类高校“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深耕“工程热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而“工程流体力学”应该是重点中的重点;另一方面,也好兼顾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传热学”也要适度调整。

2.2匹配三大板块关系,优化课程结构

建议协调、平衡三大板块的课时占比,同时明晰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在“工程热力学”(热能的间接应用)板块中,我们将实现热力学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媒介称之为“工质”,媒介一般是“单一气体”或者“混合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工质热力学性质及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等课程内容和专业核心课程林业机械吻合度较好。“工程流体力学”中,对流体的终结性定义是“抓不起来的物体”,一般性的定义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但课程内容中流体基本概念的铺垫、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及黏性流体等课程内容都是基于不可压的液体,同为流体,但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及研究重点相差甚远,“气体”这种流体相关课程内容的缺失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知识结构缺陷。“传热学”(热能的直接应用)中,对导热、对流传热(混合传热,主要是流体和固体之间)、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工程应用等课程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但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对传热学中的知识需求很少,仅仅在脉动燃烧技术这一研究领域有所涉及。总体来看,不管是“工程热力学”中的“工质”,还是“工程流体力学”中的“气体”,再或者“对流换热”中的“流体”,其中“气体”是课程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和林业机械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最大公约数”。鉴于此,“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总体上可以维持不变,部分章节可以简化,不重要的知识点减少不必要的推导,侧重理论、公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可省出一部分课时。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合理缩减“传热学”的课时,对辐射传热只做一般性介绍;考虑到相似原理在流体力学的试验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可以在这里对相似准则进行深入讲解,省出较多课时。将“工程流体力学”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省出来的课时分配给这一部分;增加可压缩流体“漩涡势流理论”“相似理论中的量纲分析法”、包括气体动力学中“扰动在外空间流场中的传播”及“管内气体的流动”等内容,以匹配林业机械核心专业课。

2.3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

目前,流体力学板块中关于可压缩流体的课程内容匮乏,教学中会鼓励同学们在mooC上寻找优秀资源进行线上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工程流体力学板块,我们在体力学的范畴内将研究运动的方法由拉格朗日法提升到欧拉法,这是一个显著的改变,也是重要的进步,通过这一步,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终身学习意识。

结语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2

关键词:流体力学;课程改革;考核方式;教学方法

0引言

《流体力学》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各工程领域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1-3]。通过对流体力学的学习掌握就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实地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因为大部分本科生以前接触的力学都是简单的固体力学,研究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而流体力学着重研究流体的静止及运动状态的规律,研究流体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及动量守恒三大定律及其应用,对数学学习要求较高,课程中的概念较抽象、公式较复杂[4],使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知识点,难以把握学习的要领,进而容易遗忘或者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根据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对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1课程教学特点及现状

《流体力学》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涉及数学、物理学、力学等,理论性和工程实用性都较强。课程的研究对象为流体,区别于固体的主要特点是易流动,课程中的许多概念较为抽象,且方程的推导需要运用数学的方法,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总体来说,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目前,《流体力学》的课堂教学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习题练习为辅,要求学生数学基础、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好,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但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程作业的完成质量不高,只是单一的应付考试。

2课程改革探讨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流体力学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三个方面对《流体力学》课程进行改革。

2.1教学内容

根据《流体力学》在安全工程专业中的课程定位,将流体力学的内容分为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及能力损失、管路流动、相似原理及因次分析等五大模块。课程内容围绕流体静止、运动两个状态及力学的三大方程展开,由浅入深。培养学生的工科思想及意识,能够对安全工程专业的流体力学问题进行分析。

2.2教学方法

整合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课堂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将相关的习题解答方法及课堂练习同步至超星在线课堂,给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提供资料,并通过网络资源及时进行解答;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结合,将复杂的流体流动过程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某种现象,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加课堂习题练习及讲解,注重师生互动,注重理论练习实际,在课堂组织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该环节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讲授方法。

2.3考核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变单纯的期末考试为平时和期末多层次考试,建立平时成绩考核机制。平时成绩考核包括章节测试、期中测试、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及课考勤四部分内容,其中每一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章节测试一般是针对每一章的重点难点,用3-5道典型习题,耗时45min,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章节测试的平均成绩计入期末综合评定成绩。对于章节测试的习题进行批改、统计成绩、分析成绩,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反馈,及时调整。课堂练习一般针对课堂中的知识点进行测试,习题主要以填空、选择、判断的形式出现,方便、灵活、易于控制时间。通过练习,让学生查缺补漏,同时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及方法,确保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主要内容了解和掌握。课后练习是对课程内容的巩固和补充,是对学生理论知识运用情况的检测,但课后作业易出现抄袭现象,对于疑似抄袭的作业,作业的分值不会给高分,通过课堂的互动可以判断抄袭者的范围,在课后习题讲解过程中有意让抄袭者进行讲解,同时通过作业重复练习,让学生真正理解作业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流程优化;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的是占大学90%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它的目标是在各个专业领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推广计算机应用,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人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计算机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BpR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最新管理思想。其定义和核心思想是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其著作《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中提出的: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可以说企业流程再造是以流程为基础和对象,以提高企业绩效为目标,以彻底变革为途径的先进理念,是一个针对企业整体战略管理方式的研究。流程再造的实质是对企业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为业务流程,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体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

从流程管理的思想来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它也是一个教学流程。如果仅围绕某一个教学活动进行局部改进,而忽视教学流程的整体优化,对于课程改革而言是不够的。从流程优化的观点出发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实现整体教学效果最优有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经历了黑板加粉笔、计算机加大屏幕、网络化教学平台三个历程,但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前面两种,教学流程采用教学准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作业考核完成教学目标,不能摆脱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视的是动手能力,然而还有很多高校仍采用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实践在机房,考核形式为笔试的单向教学流程,导致计算机基础课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使用多媒体教学,由于过分依赖于电子教案,有些教师上课时照屏幕宣科,讲课方法单调,师生交流减弱,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并且这种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的教育主要方式都放在了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弱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流程优化模型

教学流程优化模型是把流程优化的思想运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的一种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型以教学准备为起点,案例教学为基础,任务驱动为核心,理论教学为辅助,多形式考核制度为保障,教学目标实现为终点。

教学流程优化模型中的各个教学活动有如下涵义:

1.教学准备。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划分教学项目,并选择合适的教材。

2.案例教学。指在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覆盖典型知识点及技能点的案例来展开。将该单元的知识及技能要点展示给学生,演示、总结相关操作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掌握大量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对相关项目操作方法的认识。

3.任务驱动。指以企业的真实需求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学习情境,设计好相关项目的任务及各项目的综合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逐步完成任务,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及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是一项完整性和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一般安排在案例教学完成后进行。本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技术熟练的学生可以参与指导技术生疏的学生,使其发现自己的不足,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操作应用水平。

4.理论教学。教师在任务驱动步骤过程中,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授如下知识及技能: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办公应用软件相关概念、操作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查漏补缺。本过程和任务驱动是相辅相成,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5.考核。教学考核采取了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包括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终结性评价,逐步建立有助于研究型学习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不同教学项目设有相应的考核,及时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并最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流程优化的实施关键

1.确定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相关操作,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提高,满足其在校期间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在工作后熟练利用计算机办公的需要。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针对一个具体的应用问题,将计算机办公软件所需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技能点及操作技巧等展现给学生。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较深厚的办公软件应用知识和较丰富的实际经验来编写案例,另一方面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用鲜活的案例表示出来。

3.任务设计。任务设计,要求教师对各类型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软件及网络的应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办公软件应用非常熟练。设计的任务能涵盖常见办公软件及网络应用的难点和重点,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做出适当调整。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任务驱动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4.理论教学。数据库课程的理论教学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相关概念、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网络的相关应用等。对学生在完成相关项目的任务时遇到的知识点或操作技能上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分散或集中指导、解答。

5考核。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成绩由考勤、随堂测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课程结束考试等评分组成。成绩计算方式的改革,能使学生既关注基本概念的记忆,又注重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等。

四、结束语

教学流程优化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目标展开,提高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该模型应用的难点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课堂讲授的知识和技术要不断更新。教师只有加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对案例和项目任务进行精练,充分督促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任务,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4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基础;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1课程建设背景

在教育部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很多高职院校对《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绩。近几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院物流管理课程组成员也一直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这门课程是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授课对象是没有任何物流知识背景的新生,因此教学改革的实施经常流于形式,教学开展极易陷于“填鸭式”教育。2012年学院大力推行“六个一工程”课程建设,《物流管理基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研讨、建设和一年多的实施,逐渐形成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有指导教学的课程标准和较为丰富的网络共享课程资源,并且在3个物流班进行了教学实践,整体效果较好。

2课程建设思路

2.1通过岗位调研定位课程学习领域

根据学校所开设的物流专业方向及从企业行业得来的调研资料,将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要求相近且交叉重叠较多的采购员、仓储管理员、配送管理员、运输调度员、货运员作为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针对以上岗位所服务的典型工作任务,本课程对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基础知识等学习性任务进行设计,针对以上岗位群将其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不同的学习领域,再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将其具体化。

在《物流管理基础》这一学习领域中教师设定教学项目,并为学生制定一系列项目任务,说明学生在其中主要能做什么,能学什么。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基础能力:能看懂采购计划,熟悉采购流程,达到采购员能执行采购任务的目标,并为后续的《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奠定基础;熟悉仓储流程和仓储的基本知识以及仓储基本设备的使用,达到具备一个仓储管理员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并为《仓储管理》课程奠定专业基础;掌握运输的基础知识,能填写运输单证和熟悉运输基本流程,并为后续的《运输管理》和《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奠定基础知识。本课程的主要学习领域任务包括:物流行业的认知,运输、仓配、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的管理,企业物流的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发展等任务。

2.2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岗位要求对接

在设计学习情境时,教学内容的选取应遵循“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把业务与管理融为一体”的原则,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课程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

本课程将课程内容设置为7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下设多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都遵循学生能力的成长性规律,体现由易到难的递进性。教师根据讲授主题导入案例或者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3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采用任务教学和实践体验相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紧紧抓住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在教学知识结构上体现“知、行、善”的能力梯度,“知”即对物流行业的认知;“行”即反应在任务教学中的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善”即对整个物流管理有一定的统筹优化能力,这一主线也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紧密联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际要求。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思路,资讯主要有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料,根据教师的任务布置进行小组分工,小组制定完成项目任务的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实施后由小组内部检查和教师检查相结合,最后对任务结果进行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

2.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课改之前的评价主要是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职业教育的目标相背离。所以本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学生成绩的评定由过程考核(20%)、作品评价(30%)、理论知识(20%)、课堂参与(10%)、课外拓展学习能力(10%)组成。

3实施效果评价

在3个教学班的教学实施之后,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效果较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据统计,试行课改的3个物流班平均到课率达到98%,与其他平行班相比高出近2%,学生普遍反映对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感兴趣,自己动手比死记理论和流程要直观易懂,而形式内容多样的活动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为了完成“决策、计划、实施”,必须要提前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资讯”,自主查阅学习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2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企业的诸多岗位中,都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本课程采用“团队合作和自主导向”的学习理念,每个学习任务的完成都是分小组进行的,例如学院的校企合作“三一班”,根据不同工位的物料供应组成了很有特色的小组团队,形成了活跃上进的“采煤机组”、“刨煤机组”、“液压支架组”、“刮板机组”,小组内成员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小组间互相竞争追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3实训教师和实训场地不足

大量的实践教学比例需要校内配套资源来支撑,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对全班学生进行全面指导,这样容易给学生遗留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困惑。由于校内实训场地有限,同时只够容纳20个学生进行实训教学,这样造成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的局面,也使得实训现场比较嘈杂。这个困难不是个案,而是大部分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课程建设的瓶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9):5-7.

[2]黄志宁.《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9(4):79-81.

[3]陈斯卫.基于行动导向的《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09(24):187-188.

[4]李源.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43-45.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5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48-02

一、引言

“工程流体力学”是航天航空、水利、能源、环境、机械、土木等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的基础上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流动现象、认识流动机理,为后续的“发动机原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该门课程处于学生从基础课学习向专业课学习的转换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学习该门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住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等基础理论,还要注重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国内外许多院校和教师针对该门课程做了很多的教学改革与尝试,如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型实验室的建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引入,等等。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比较抽象,公式繁多,推导过程复杂,使得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二、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该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以及该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现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的基本假设、流体静力学、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和经典流体力学问题的分析,有的还在此之前补充矢量和张量的基本知识。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仍然偏重于传统理论的分析和公式的推导,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单一,信息的表现形式过于静态化,不能反映出当前流体力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此外,由于课程的专业性比较强,要举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工程实际有密切关系,又具有一定深度的具体事例来讲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进行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而许多老师比较繁忙,并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准备。这样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造成一些抽象的概念只能依靠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想象来完成,这不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2.实践环节相对薄弱,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目前该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是实验课,而现在开设的实验课多是让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指南的操作规程测量一些简单的数据,然后把这些实验数据按照实验报告的要求进行简单处理,实验课的开设开始流于形式。一方面与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发挥实验课加深巩固理论课所学内容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够,不能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3.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不够,不能根据专业的特色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工程流体力学”是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但这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体现相应的专业特色。由于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与相应的专业课衔接不够,使得学生在工程流体力学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乏味枯燥,概念抽象;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流体力学课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相应的理论解决专业课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针对目前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以及所在教学团队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出发,结合部队实际,深入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构建该课程“一主线、两平台、三层次”的应用型教学模式,以顺应时代的要求,走出自己的特色。

三、应用型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1.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工程流体力学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不可能深入理解各种流动现象的本质。同时,工程流体力学主要面向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希望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因此,又具有相当强的应用性。因此,我们通过人才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具体做法是:(1)本课程主要面向发动机专业的学员,因此,压缩了传统流体力学中关于水利、能源方面的内容。同时,根据后续发动机相关课程需要,加强了“相似原理量纲分析”和“粘性流体流动”章节的讲授力度,新增加了流动显示、典型流动的介绍等内容。(2)注重课程的继承性,加强了与其他相关课程联系较密切部分内容的讲解。例如,在工程流体力学之后,要开设气体动力学过程,因此,关于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可以在相关内容的讲解中提及,使学员提前了解后面所学内容。(3)压缩了“绪论”的讲授。前面的课程标准中,绪论大约占了3个学时,在学时整体压缩、注重实践的大背景下,压缩了绪论的学时数。(4)引入了数值仿真、CFD的概念和应用等内容。一方面,通过相关数值算例的相关介绍,使学员了解流体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流体力学最新成就的介绍,激发了学员的专业热情。(5)瞄准学员任职的需要,注重与部队实际的结合。将已有的科研成果和部队装备的应用纳入教学内容,如液位的测量、压力表的校验、负压失稳破坏机理等,丰富了教学内容,突出了工程应用。

2.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院校流体力学改革和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本单位学生的特点,依托课程改革的环境,提出了“一主线、两平台、三层次”的应用型教学模式,培养学以致用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学员的“三个层次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我们将理论授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创新研究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学习以理论授课、实践教学为主,并在课程授课过程中启发、鼓励学员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和突破点作为毕业设计和创新研究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这种方式的培育,可以使学员将工程流体力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既巩固了基本的理论,又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使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经过几届学员毕业设计的应用和完善,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实验和实践平台的搭建。一方面通过军队“2110工程”三期建设等机遇,完成了“流体力学开放型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加强与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等方式,为学员搭建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员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员素质的不断提升。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仪器和设备,并开设流体力学创新性实验,构建学生的创新实践拓展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新想法、新观点付诸实践行动。青年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的引导,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科研创新条件的提供。一方面,根据“渗透融合”的教学理念,将“工程流体力学”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融合,为学员提供较为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在科研项目中提取较为简单的内容作为学员的研究课题,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并通过学员自拟和教员制定下发研究课题等方式,让学员在毕业设计、模拟工程项目和创新研究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培养学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科学与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课程中枯燥的知识点变得生动、鲜活些,还可以使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的气息。

四、结语

总之,作为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工程流体力学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一主线、两平台、三层次”的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效地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工程应用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解决了实践环节薄弱、学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高,以及“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和实验与其他课程融合度不高的问题,为革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员的实践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应用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以为学校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学训练提供有力的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伟锋,等.依托科研优势建设面向应用特色流体力学课程[J].化工高等教育,2010,113(8):20-25.

[2]赵存有,等.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35-137.

[3]苏新兵,等.“应用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情况和几点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90-92.

[4]王明波,等.流体力学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09,9(6):142-143.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6

数字人体力学模型具有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的特征,主要有:数字人体多体系统力学模型、数字人体非完整系统力学模型、数字人体变质量系统力学模型、数字人体碰撞系统力学模型、数字人体破坏系统力学模型、数字人体流体系统力学模型、数字人体极端系统力学模型。人体是由多种不同物质结构组成,因此,可用若干塑性、流变体、流体、弹性体组成的系统模型加以描述,构建数字人体多体系统力学模型,一般采用“有限段建模法”;把人体系统作为一个非完整的系统,来进行力学研究,更接近人体系统的实际,构建数字人体非完整系统力学模型,其最大优点是在定量分析和模拟分析时,可将边界条件动态的进行;构建数字人体变质量系统力学模型,主要包括变质量人体系统的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是研究人体质量变化物体的运动及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字人体碰撞系统力学模型,主要包括人体的外部碰撞、碰撞后人体的响应、人体与环境的关系;对于人体内部的液体流动、组织间液体的非线换、对流,构建数字人体流体系统力学模型;对于人体内部的温度、压力,构建数字人体极端系统力学模型,比如对流、辐射、热应力和高温低温疲劳试验模型。

二、数字人体信息模型

数字人体信息模型是有关人体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性质、时空变化、特征、运动状态的模型。人体信息是指有关人体诸要素的物质和能量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表征的知识,包括物质信息和能量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是未经处理的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而信息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构建数字人体信息模型,用以研究人体系统信息机制,从信息流的角度,探讨人体系统信息的结构、性质、获取和处理。研讨人体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所形成的机制,从而构建数字人体信息模型。一般来说,产生人体系统物质流、能量流的基础理论是有差异性、非均衡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引力场理论,而物质流、能量流又是信息流的基础。构建数字人体信息模型,可以对人体系统信息的机制、产生、获取、处理、传播等规律进行研究。包括:数字人体认知模型、信息图谱模型、全息信息模型、记忆信息模型等。

三、数字人体基因模型

1985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1990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科学家分工合作,正式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人染色体30亿个核苷酸序列的碱基组成,现在已注释的人类编码基因34057个,功能基因12404个。医学界已经发现,有些疾病是遗传病致病基因所致,比如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乳腺癌等是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所致,而心血管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则是多基因疾病。利用基因技术构建数字人体基因模型,进行遗传图谱绘制、物理图谱绘制、基因序列测定、基因序列中个体差异的辨识、基因鉴定、基因功能分析是数字人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建模,使数字人体向更深层次迈进,绘制人基因图谱,进而发现人类基因并确定其染色置,破解人类遗传信息。科学家们正在对大规模基因组、大规模基因功能表达谱进行信息分析,对完整基因组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发现新基因。构建数字人体基因模型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可喜的进展,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疾病易感基因的识别已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

四、数字人体蛋白质模型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7

[关键词]电工基础实验探究三位一体

《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机电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以一定的实验为基础,比较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电工班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动手能力差,自学能力不强,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和几次简单的演示实验传统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厌倦本门课程的学习。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这里引入了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坚守“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方法过程,情感体验“三位一体”目标的培养,强调学生以探究实验为主,让他们自己尝试,自己去发现“真理”。所谓实验探究“三步曲”,就是将一堂课设计为如下三个步骤,“由问题引出,准备设计到主动探究,培养能力,再到开放发散,综合创新”,构造“认知能力,方法过程,情感体验”三位一体。

现在以电工基础中“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对实验探究“三步曲”进行分述。

一、问题引动,准备设计

授课时,在引导学生亲自实验前先提出预习问题:“我们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得知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那么能不能利用磁场来获得电流呢?英国学徒出身的科学家法拉第用了长达10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终于在1831年解决了这个问题,法拉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最后它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的内容自己设计实验步骤,下一节课让我们也来体会一下科学巨人当年的艰苦奋斗历程,当然,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实验步骤设计得最好。”

这样做,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欲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很快就能投入到问题中来并进行精心地准备设计了,这样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主动探究,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是电工基础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目标,而能力的培养是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这个过程来实现的。按如下进行:将学生分组,每组按实验步骤进行探究实验(一):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力线运动,实验电路如图1。此时,教师应巡回指导,掌握学生中的信息。本实验基本按如下环节进行:导体不动;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然后抓住恰当的时机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Ⅰ组结果:导体不动时检流计指针不动,即无感生电流产生;当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时,检流计指针偏转了一点点,即有很小的感生电流产生;当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检流计指针也偏转了一点点,也就是说,也有很小的感生电流产生。

Ⅱ组结果:导体不动和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时,我们的结果与Ⅰ组一样,但我们在做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检流计不动,即无感生电流产生。

Ⅲ组结果:导体不动时无感生电流产生,而导体向左或向右,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我们组检流计都有较大偏转,即有较大的感生电流产生,只不过指针偏转了一下后就马上回原。

Ⅳ组结果:导体不动或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检流计不动,即无感生电流产生。而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时,检流计有较大的偏转,即有较大的感生电流产生,指针也是偏转了一下就马上回原。

对这四组同学的结果到底哪一组是正确的,问题组存在哪些问题?可分别请这些组的同学派代表到前面演示,并用投影仪向全班同学展示,然后请全体同学仔细地看完后找出原因,很明显Ⅱ、Ⅳ两种情况结果是正确的,Ⅰ、Ⅲ造成的导体向上或向下运动有电流产生的原因是运动方向没有与磁力线方向一致,我们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引导,重做上述实验,最后用多媒体动画生动直观地演示一遍正确做法。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自查毛病,加深对实验结果的印象;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得到一次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认真对待实验,从而充分发挥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这一教学原则。

接下来请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二):磁铁相对线圈运动,线圈的导体切割磁力线,实验电路如右图二。这个实验,学生基本上也分成这么几步:磁铁不动、磁铁插入线圈中、磁铁从线圈中拔出。教师在来回巡视中,要及时掌握学生在实验中的“奇迹”和新“奇迹”,然后请每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这个实验三种情况下的结果学生基本上都会一致,但在实验后要启发学生,当磁铁不动,线圈相对磁铁运动,线圈中又能否产生感生电流?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然后展开讨论,这时闭合电路的某一部分导体有切割磁力线,以便学生能顺利归纳出结论:“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场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力线、电路中就有电流流过”。最后用多媒体动画直观地演示一下整个实验,让学生更清楚地再看一遍实验过程,以便有更深的印象。

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互相交流,共同讨论,变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实际,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运用实验分析,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开放发散,综合创新

这一步的做法是:实验结束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让同学们懂得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的萌芽。没有猜想,没有激情,就没有科学,也就没有新发明。

如在“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中提出如下问题:(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使它在磁场中运动,那么导线在运动过程中有没有可能产生感生电流?(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生电流,磁场对感生电流有没有作用力?如有,作用力的方向如何?以上问题请同学们课后探讨。

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使同学们能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朝各个方向发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引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使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并和其它学科联系起来。

四、结束语

实验探究“三步曲”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探究学习,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体现了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发散和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是电工教学中创新方法一次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邵璃芬.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师大出版社,1990.284-294.

[2]傅道春.教育学――情景与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79-297.315-324.

[3]蓝美雄.试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山教育研究,2000,(6):67-85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8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环节;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现代物流人才,需要从事物流工作的专业人才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并熟悉和掌握现代物流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理论,掌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同时应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务运作能力。由于我国在物流专业的研究和教育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因此也就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加强对上述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实施。而物流实验环节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开展物流实验课程的教学和培训,可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有效地掌握有关物流信息、物流技术与设备、企业资源规划、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国际物流与报关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物流高级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开展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视实验性的学科,因此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物流管理的教学实验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开展物流管理的教学实验,可以有效模拟物流活动的过程,使学生能充分观察和了解实际物流活动,并在实际物流实验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物流基础知识的熟悉和掌握,充分了解物流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切身体会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作用;同时,学生也能在物流管理教学实验中参与物流管理活动,能够直接感受到物流管理活动规律,并能熟练运用物流管理知识完成物流管理活动。因此在我国物流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开展各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验课程,对于完善现有的物流教育体系,提高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是非常迫切的。

1.1物流实验教学是完善教学大纲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依托工程和信息技术并以经济理论、企业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新兴专业,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物流实验教学是完善教学大纲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主要体现在通过开展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变能力与团队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验课程中了解并应用各种物流技术手段,如仓储、运输和信息技术手段等,熟悉、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2物流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常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只是机械地记忆和背诵,不能有效地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和灵活运用。但是物流实验课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物流方面实际案例。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分析实际案例,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教学中相关概念、理论的理解,延伸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实际参与感,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物流管理实验知识和技能,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专业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素质。

1.3物流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物流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就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物流实验教学工作。首先只有通过开展物流实验教学,才有机会发现物流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室教学,将学生置于一个充满创新的物流管理实验环境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现代化物流人才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验能力,既要会思考,又要会操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因此只有强化物流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工作,才能培养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物流管理复合型人才。

2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对综合能力型物流人才需求的加大,物流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强,物流实验教学在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物流实验教学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实验教学体系尚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相关专业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一般来说,物流相关学科的建设周期都比较短,而且物流多学科整合的特色比较突出,而我国各个院校大多是在物流相关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借助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条件,构建各自的物流专业教学体系,未能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

2.2实验教学内容有待改进

实验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环节,当前在物流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目前很多院校物流实验的教学还停留在验证和认知阶段,这将大大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热度。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物流相关专业物流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过多地强调实验操作,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3实验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目前我国各大院校对于物流实验室的建设都非常重视,建设规模不断地扩张,实验室的整体投资规模基本都在百万元左右,为物流实验教学提供了基本的软硬件条件,物流实验室正在逐步变成学生长期使用的教学基地。但从目前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也还普遍存在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2.4实验教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一般来说物流实验室的构建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于物流实验室的管理也需要建立与之对应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及日常管理、实验课程的开发、实验教学资料的管理等方面更需要专门管理。但目前而言,很多高校的物流教师都仅仅具有管理学领域的研究背景,而对于掌握物流实验室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常常造成实验室的管理不到位。另外物流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现有的质量评价主要是教师依靠学生的实验报告来完成结果评价,但由于目前的物流实验教学时间较短,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全部实验内容,因此教师依据学生和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3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物流实验课程的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物流专业的相关实验教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需要在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对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更高要求,构建物流实验教学体系。

3.1基础性实验教学

基础性实验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实验验教学可安排3门实验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实验C》。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便对物流专业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以达到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目的。

3.2提高性实验教学

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后,就可适当地开展第二阶段的实验教学,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地掌握和理解,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可安排3门实验课程:一是《物流技术装备与作业仿真实验》,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托盘、叉车、货架、pos机、条码、条码打印机、手持终端、无线射频采集器、GpS设备等基本物流设备以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二是《物流管理流程模拟实验》,具体内容可包括运输与配送管理流程模拟、仓储管理流程模拟、国际货代与报关作业流程模拟、码头集装箱堆场管理模拟等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流程管理;三是《自动化立体仓库运作实验》,让学生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构成、应用和管理。

3.3综合性实验教学

本阶段的实验课程主要安排在第四学年,本阶段主要可开设1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物流管理综合实验》——企业物流管理沙盘演练。沙盘演练,源于战争中的沙盘模拟推演,它运用独特直观的教具,融入市场变数,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讲师点评,使参与实验演练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全真呈现企业在数年经营中的物流管理问题表现,把长期企业经营及物流管理才能看出的结果浓缩在2~3天时间里集中暴露出来。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市场分析与订单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产品规划与研发策略、生产管理及与物流管理相关的财务管理。通过此阶段的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专业课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案例情境下的物流问题,掌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进行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4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于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地提升,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物流本科教育应适应这一形势,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知识有效应用能力,对于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加强实验内容的多元化

实验室的建设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与时俱进地升级扩展,应建立以实验室为核心,以社会资源为补充的多元化空间构建模式,将实验室建设与校外基地实习相结合,实验室将成为企业环境的集中模拟场景,提升实验内容覆盖范围,在基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实验内容的多元化。一般而言,管理学科的一些实验得出的结果可能会是定向性的认识,并不能绝对量化,因此物流实验的内容选题应重点考虑实验结果的多元性,并在实验过程中加以侧重。同时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建设上,尚需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相结合,在实验课堂教学上要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将科研项目与实验内容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扩充。

4.2增强实验教学的开放力度,完善评价体系

实验室的开放性对于不同的视角而言是分层次的,对于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增强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就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开展,这也就要求增强实验教学的开放力度。一方面重视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如在硬件平台建设上可采用多场景模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在软件类实验教学中应加强时间维度的开放等。另一方面还应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采用以项目制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实验室效果的评价建议以学生自身的收获为基础,不要过于重视绝对的量化结果。

4.3拓展实验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实验动机

一般来说学生在初始阶段对于实验教学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也很强,但是随时间的推移在这种新鲜感减弱后,对实验教学的参与程度就会下降,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激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纳入教学体系的实验课程教师一般大多采用成绩等作为手段进行高压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这种强制性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应在增强内容趣味性的基础上采用多样化教学,比如采取分组竞赛的办法进行效率的衡量教学,并采取实验成果归属学生,比如条码制作实验中鼓励学生制作个性化条码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这样会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4建立配套的师资资源

稳定的实验队伍需要有稳定的师资力量相匹配,实验教学师资队伍需要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丰富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此必须建立稳定高标准的教师队伍来建设、管理物流实验室。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应建立“以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专职实验教学教师为主体,以科研兼职型教师参与为基础,以校外资源为补充”四位一体的实验室师资构建体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同步进行,实验教学的发展提高需要有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健全的实验教学体系,多层次的实验教学项目,多方位的实验教学方法,综合性的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促进手段。

参考文献:

[1]周艳.浅谈建设物流专业实验室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意义[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8):234-235.

[2]王成林,邬跃.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实验教学[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23):60-61.

[3]高静,黄俊,张大威.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以西南大学为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4):66-67.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9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成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实验区”,参与了《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部级课题研究,并运用武侯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的区域与学校经验,提供了研究资源与样本,提出了管理办法与政策建议。为此,武侯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全域国际化的战略构想,制定了《教育国际化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以基础教育为主要层面的教育国际化改革创新实验。笔者就成都市武侯区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情况、基本认识、基本做法、发展方向做简要介绍。

一、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认识

(一)县域推进是县域基础教育国际化实施的有效途径

武侯区在区域内以学校为单位推进教育国际化,虽然取得了一些实践层面的成果,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国际化工作推动力不大、辐射力较小、校际之间差异较大、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等问题。一些学校有较丰富的资源,校长和教师形成了共识,教育国际化也开展得很好;而有些学校的地理位置没有优势、资源相对较少、师生国际化理念不强,几乎不开展教育国际化的相关工作。

如果以省和市为主体来推进,涉及的范围太大,而大区域内的地区差异和地方领导机制,也会使工作无法做实、学校办学水平不平衡导致虚位推进等问题出现。

以区县为主体的教育国际化推进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它既能克服以学校为主体推进时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改进以省、市为主体推进时面临的范围过广、差异过大的问题。县域推进能有效整合区域内学校的校本资源,依托区域行政和专业两条线共同推动,更具广泛性、群体性、指导性和拉动性。

(二)教育国际化是国民教育的有益补充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否应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有很多争论,其核心是“国际化是不是西方思想的渗透或侵蚀?”我认为,这个问题有魂、体、表三个层面。“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教育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体”是国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国民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在传承创新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表”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国际化、教育合作交流等。

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在传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发展空间。因此,基础教育国际化是遵循教育的“魂”和“体”,在教育的“表”上进行充分挖掘和思考。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国际化不是把学生送出国,不是照抄照搬国外教材,而是在课程中挖掘、开发、整合国际元素,丰富和发展传统课堂模式。武侯区教育局汇编的《武侯区国际理解教育系列丛书》正是遵循这种原则,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好评。

(三)教育国际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到武侯区调研时说过,国际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果我们这样做,何愁培养不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呢?

基础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而是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区域推进应聚焦在国际理解教育上,国际理解教育应与和平教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等国际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在提倡“爱家、爱集体、爱城市、爱祖国、爱地球”等普适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升儿童和青少年应对全球化挑战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沟通技能,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教育国际化不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它只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方面,一个举措。因此,教育国际化当前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要通过实质性的人员交流、地区和学校间的国际合作、跨国教育活动等,整合、创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五)教育国际化是本土创新和区域创造的有效融合

教育国际化是双向的,一是学习与借鉴,二是输出与推广。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吸收、批判、改造、融合、创新、输出等。教育国际化关键在于本土创新和区域创造,形成具有民族特征、国际水准的教育品质。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做法

武侯区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教育国际化推进模式,包括顶层设计、标准引领、政策创新、平台搭建、交流合作、研究支持、课程建设、氛围营造、全民融入9个核心环节。

(一)顶层设计

武侯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先导区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武侯区《教育国际化五年行动计划》,保障了政府资金五年投入2.5亿,启动了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中小学生能力培养工程、教育国际化进社区工程建设。

(二)标准引领

武侯区建立了区域教育国际化的30项核心指标体系,制定了国际化示范学校的评估办法与评估标准,开展了相应的督导评估。另外,还与美国旧金山大学共同开展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究。

(三)政策创新

为保障区域内所有学校全体师生参加国际化活动,以及教育国际化在规范的道路上发展,成都市武侯区非常重视政策的制订。近三年来先后制定了16项政策文件。

(四)资源平台

武侯区目前已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学区、英国韦克菲尔德地区结为友好地区;武侯区30余所学校分别与美、英、法、德等十几个国家的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在美国等地建立多个教师培训基地。

(五)交流合作

2012年,武侯区举行了“成都市武侯教育国际交流月”活动,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等5个国家的教师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武侯教师进行“中外课堂大碰撞”。在此期间,以“一周一个国家,一周四类活动”的方式开展活动,举办“中英教育交流周”“中美教育交流周”“中法教育交流周”“中新教育交流周”。每个交流周期开展四类活动:中外课堂大碰撞、校际连线课程互动、教育学术交流、教育论坛,从而将更多、更先进的教育国际化理念、教学方式引入武侯教育领域,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同时也面向世界全方位地展现武侯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我们可以看出,世界通过课堂计划、中英校际连线、海外“武侯课堂”、双语教学实验等极大地丰富了武侯区学校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活动。

(六)研究支持

作为全国首个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实验区,武侯区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开展了《区域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促进了武侯区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

(七)课程建设

武侯区积极研发国际理解教育教材,实施中美、中英国际课程共建,在全国率先系统汇编了涵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职业、社区教育的国际理解教育教材,包括《童眼看世界》《认识地球村》《走遍地球村》等8套共15本丛书供各级各类学校使用。

(八)氛围营造

武侯区大力推动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全民终身教育与国际接轨,加快“学习型社区”创建的步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武侯区每年举办以“国际教育”为主题的中小学“送教进社区”公益讲座、文化共享活动200余场次,培训居民近4万人次。

(九)全民融入

武侯区教育全面实施“教师国际交流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了“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在美国、英国多地建立了校长、教师海外培训基地,每年选派100多名干部和教师赴美研修一个月。同时,武侯区大力实施武侯教师“全球招募计划”,建立了由国内外32名教育专家组成的“武侯教育全球智库”。目前,全区96%的中小学聘请了外籍教师或助教,所有中小学的英语教师都参加了暑期外语培训,初步形成了中外教师共教共研的常态机制。

三、基础教育国际化理论探究和创新实践

(一)理论探究

针对在县域推进过程中的理论建树、政策突破、资源挖掘、人才培养、实践模式、绩效评估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有关理论探究主要涉及6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任务,二是教育国际化与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关系,三是以区县为主体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动因及其特征,四是教育国际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容与共生,五是伟大“中国梦”指引下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认识,六是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地位与作用。

(二)创新实践

流体动力学基础篇10

关键词:基础力学实验,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结构创新

大赛对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基础力学实验是相关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实验课程可以演示及论证力学理论,建立直观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范例,有助于学生对力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这对学习基于力学知识体系的后续课程非常重要。国家在2010年推出的2010年—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与人才发展规划两大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意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工业现代化积累专业基础人才。2015年国家提出第一个制造强国十年(2015年—2025年)战略“中国制造2025”。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本科工程学位实现国际互认;同一年“新工科”正式被提出,并迅速产生“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拉开了新工科建设的帷幕[1]。2017年,教育部提出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17年—2020年)。面对这些随时代不断重叠变化的指导意见,基础力学实验教学在教学科研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中应该如何实施,如何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实验教学将理论联系实际,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中的现状

以作者工作所在南通大学(通大)为例,开设基础力学教学的专业除了土木、机械、环工、交通等,随着办学的多样化还包括附属三本院校及联合办学等部门的相关专业。各专业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因此在教学环节分别构建了不同的基础力学课程体系;力学实验室建设涵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相关内容,包含了动手实验和观摩实验。每学年在力学实验室的上课人次有数千人,配备的力学实验室管理教师仅1名,大部分力学任课教师在实验环节需要兼实验指导老师。讲授加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效率不高,需要分析和调整。1)实验进行时理论基础普遍不扎实。近几年大学加强了人文学科培养及思想政治课程,另外根据前述文件大学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测量、认知实习及工程训练等课时数基本保持,理论课程学时大都被压缩。比如原先58学时理论课+6学时实验课的材料力学课程现在降到42学时理论课+6学时实验课。本应该每次实验之前先对学生讲授实验理论知识,像材料力学实验相关的应变片桥路、平面应力分析、三种基本变形的应力、设备构造等都需要时间介绍。但因为实验设备日程安排紧凑,常存在理论知识的滞后,若学生未提前预习加之实验后不及时深入巩固,更是达不到实验课的教学目的。2)实验少降低了力学学习及思考的积极性。黄再兴等[2]通过对比国内外工科专业的力学课程设置,发现15年前国内力学课程学分占比约为6.4%,国外土木专业力学学分占比基本在12%左右。而且从力学课程开设上,国外高校机械和土木专业除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必修课外,还突出了弹性力学。国内现在大部分工科专业仅开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有些干脆合为一门工程力学课程。学分比例上力学的学分比例偏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总比例低于5%,不到国外的一半;算上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也不超过9%[3]。南通大学土木专业还要学习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两门基础力学课,弹性力学在几年前的课程调整中已经删减了。涉及到实验教学需要动手的主要是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分别占大约6学时~8学时;理论力学有部分观摩实验,通常机动进行;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指导实验,其实验课现状跟其他力学实验课类似,故合并讨论。力学本身为公认的难学课程,动手机会的削减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来说,南通大学基础力学实验室硬件建设上已取得较大成绩,如何充分利用是当前要思考的问题。3)实验内容主要是传统实验,需要融入创新点。已开设的力学实验大都是验证实验,像材料力学的弯曲正应力、弯扭组合、弹性模量的测定、低碳钢的拉压等实验,流体力学的孔板流速测定、沿程水头损失、雷诺实验等。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得到预定的结果,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不利。这些实验是必要的,但是全中国几乎所有开设了材料力学课程和流体力学课程的学校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反而随着人工智能、3D打印、纳米科技、新材料等的进步,似乎在实验内容和形式上也需要跟紧技术前进的步伐,让土木专业毕业生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大连理工大学通过开设一些研究创新型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包括了焊接缺陷损伤、残余应力和结构损伤等的检测[4],另外还面向学生创新实践开放实验室,值得借鉴。通大历年为参加实验力学竞赛和结构创新大赛而购置的实验装置大多闲置,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2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指引下,高校引入专业淘汰机制后,提升毕业生专业素养需要让学生能思考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动手实施。基础力学实验活学活用,结合理论基础,能够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很多问题,这也是2010年后全国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开展的初衷。基础力学实验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坚持开展、保证学时、强调效果、努力创新。拟采取的改革方案见图1。完成新工科背景下的基础力学实验教学基础力学试验教学现状改革方案错开章节,保证动手前已熟悉理论时间紧,理论不扎实结合互联网加微视频实验项目少融入力学实验竞赛,教师科研中的力学测试,结构创新大赛等传统验证试验多,创新点少++图1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1)实验室日程安排紧凑的情况下,可在教学内容的次序上稍作调整。比如说材料力学课本通常会按拉压、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等顺序来安排章节。若所有班级都按部就班地照顺序讲,就会存在所有班级短期内均需要使用实验室而造成时间冲突。而拉压、扭转、弯曲三种状态本身理论体系较独立,在讲完截面法后,讲授顺序是可以调整的。教研室内部实施时,可按教师人数1/3来分,错峰教学。弯扭组合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课本组合变形章节又存在拉弯扭、偏心受压等涉及拉压的内容,就需要在小章节顺序上再适当调整了。在课堂上先普及实验理论知识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普遍反响良好。流体力学本身开班数较少,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大调整。一些观摩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室结合模型即时讲授,再结合实例加深理解。2)当下微课、互联网+教学等层出不穷,力学实验课也可以结合这些手段积累微视频来实施课下学习。21世纪不光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当下更是要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已离不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获取信息的渠道远非20年前可比。微课立足于微视频,近几年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基础力学实验主要内容重复率较高,完全可以考虑采用10min以内的微视频来实践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录制专任老师讲解各实验操作的视频,通过网络分发时只配送任课老师自己的视频给学生即可,保证该课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微视频辅助教学因为涉及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有趣,学起来轻松。这可以解决课程课时减少的问题,同时也不会给学生太多负担。嘉兴学院尝试进行的力学实验微视频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说明其具有可行性[5]。3)授课中可补充力学实验竞赛和老师的科研课题中涉及的力学内容。全国基础力学实验竞赛从2010年至今已举办过几届了。作者也担任过两次江苏省基础力学实验竞赛指导老师。竞赛内容分为笔试部分和动手实验部分。普通高校教学中,常略过弯曲中心、形心主轴、对形心主轴的惯性矩这些概念,而这些内容又会出现在实验力学竞赛中。所以参加实验力学竞赛的学生需要先补充这些知识点。另外,竞赛的题目常涉及异形截面、非常规加载、多样的材料,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锻炼与提高的机会,能借此深入体会理论和实践如何联系。力学实验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将这部分内容分段做成微视频,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让他们明白怎么样学以致用;同时能丰富力学实验的内容,提升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讲授中普及新材料力学性能、多样的加/承载方式、构件设计、流固耦合、结构振动、结构选材等,引导学生进入老师所进行的实验相关力学环节,既活跃课堂又巩固力学知识。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提前融入老师的科研团队,尽早开发科研潜力。另外大学生创新训练每年都会开展,适当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也能一举多得。4)合理利用结构创新大赛的装置开展结构力学拓展实验。南通大学先后参加过多届江苏省结构创新大赛,积攒下不少赛题、配套装置及耗材。配套装置体型不小、设计灵活,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若仅是当届学生校内选拔或练习使用后就闲置,实属浪费。随着专业基础课程学时的减少,结构力学上机课已取消,学生对该课程的普遍反映是印象不深。大部分同学在进入钢结构、结构抗震、桥梁设计等课程学习时,需要回顾结构力学。课堂上可以利用这些竞赛装置和模型,展现荷载的合理分配、结构的优化设计等,寓教于乐,一举多得。

3总结与讨论

力学课程相对枯燥,但是力学实验课是一味很好的调剂方子,学生普遍对基础力学实验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通过力学实验课程积极引导土木专业学生思考并利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求,是值得实践并改革的课题。这需要教学中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保证动手之前已有理论基础、提供充分的课后力学实验相关资料。学生也应该积极动手、主动学习。教与学两方面加强互动,才能提高基础力学实验课程的效率。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大环境下,更应牢牢把握基础力学实验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来服务社会。当下疫情横行,南通大学基础力学试验教学是通过微视频加理论的方式来完成。这也算是做到了改革方案中的一条,今后教学中应增加竞赛或老师科研试验相关微视频,为疫情期间的基础力学试验教学加点味。

参考文献:

[1]吴莹,徐志敏,张凌.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力学实验教学新模式[J].力学与实践,2019,41(1):86-90.

[2]黄再兴,胡海岩.国内外大学工科专业力学课程设置情况对比[J].力学与实践,2003,25(1):72-73.

[3]马宏伟,张伟伟.新工科力学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6-12.

[4]金立强,李书卉,李达,等.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7,20(4):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