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1:01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征税客体

因特网使企业能迅速完善现代管理并为加入国际竞争做好准备,还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吸引潜在的客户。为此,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不仅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和新的商业运行模式,代表者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以完善的税收法律规范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电子商务中征税客体的变化对现行税制的冲击

征税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所以,在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中,征税客体是一个核心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商品的存在与流转方式,使交易商品与劳务转化为信息流通过网络来传递,这就改变了传统所得、财产的存在与转移方式,产生了新的信息资源。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对象的数字化,导致了征税客体性质认定上的困难,并对具体税种产生影响。

1.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变化对增值税的冲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的征税客体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而产生的增值额。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实体产品交易适用现时增值税规定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于通过网络传递的数字化产品是否征收增值税以及如何征收,现行税法却难以应对。

2.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变化对关税的冲击

传统的关税制度是以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征税和行使征税管理的传统依据是通过能够控制的要素来确定的。电子商务中,数字化产品无需经过传统国界即可进入他国,这种状况最终将导致属地管辖权的弱化。特别是美国政府在的《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主张“互联网零关税”,如果全球网上贸易实行零关税,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堤防将不攻自破。

3.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变化对印花税的冲击

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书面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课征的一种税。但在电子商务中,由于数据电文与电子签名的广泛使用,并且,其法律效力被法律承认与书面文件功能等同,这就导致许多新形式应税凭证文件的产生,如电子合同、网络营业执照等。

二、电子商务征税客体划分的前提因素

电子商务以其虚拟化、无形化、无界化、无纸化等特点对以实物交易为基础的现行税收法律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突显出了许多传统法律的空白和漏洞,如何界定电子商务征税客体成为构建电子商务税法体系,进而规范、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此,划分电子商务征税课题的前提因素应包括:

1.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诚信制度

市场经济建立后,企业和个人失信问题严重。为此,作为全新经济运行模式的电子商务,其虚拟性特征凸显了在税收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意义。因此,构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已成为界定电子商务征税客体、正确实施电子商务税收的前提之一。其具体包括:构建电子商务诚信评估机制、中介机制;培养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与纳税意识和消费者诚信消费习惯;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税收信用监督体系等。

2.构建电子商务的法律意识基础

电子商务活动是在网络虚拟市场中进行的一种全新的交易,但它是现实市场交易的延续,因此,必须加强税收法律主体的法律意识,否则,依法治税仍然只会是“空中楼阁”。税收法律意识应包括“征税法律意识”和“纳税法律意识”两个方面,征税意识和纳税意识二者之间不可割裂、协调一致的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以权利义务对等观念来指导重构我国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税收法律意识,为征税客体的科学界定和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重构提供主观条件支持。

3.构建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电子商务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交易模式,完善电子商务技术国家标准体系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和保证,鉴于对电子商务征税的难点在于信息流的性质的区分问题,所以应当改进网络信息技术,对于网络信息,特别是进行网络工商登记制度和税务登记制度的企业所流出的信息是否具有商务性进行区分,同时能够准确的计量其信息流量;为了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减少税款的流失,应加快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与电子商务相匹配的电子税务系统。

三、不同交易模式的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界定

1.电子商务交易模式

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界定依赖于具体的交易模式,按照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在网络中完成环节的不同,电子商务可以分为直接电子商务和间接电子商务。

在直接电子商务状况下,交易过程全部实现了网络化,使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为一体,同步在网络中完成,称之为完全电子商务。其交易的商品具有数字化、无形性的性质。所以在征税客体的认定上无法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也就是说,直接电子商务中出现了新的征税客体。

而在间接电子商务活动中,则无法完成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完全网络化,只能通过网络完成其信息流与资金流,而物流则通过传统渠道完成。从中不难看出,间接电子商务未脱离传统的交易模式,通过网络只能完成部分交易过程,其征税客体仍是物与行为,即间接电子商务并未出现新的征税客体。

2.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界定

从电子商务的交易内容中可以看出,间接电子商务与现行税法关系密切,其征税客体并未发生改变,传统税法只需稍加改动,即可与之配套使用。而直接电子商务因其新的征税客体的出现而与现行税制之间严重脱节。所以,间接电子商务和直接电子商务因其交易模式的不同而导致具体征税客体在界定上的差异。

(1)间接电子商务中的征税客体

间接电子商务只是借用网络完成部分交易,物流或资金流的完成仍有赖于传统的渠道,并未改变交易的实质。所以,其征税客体并未发生实质改变,即便出现与传统税法的冲突,也是较小的,传统的税收法制的框架完全能够加以解决。对该种交易模式应仍采用传统的征税客体的认定方式,即按征税客体的性质不同,可以以流转额、所得额、资源、财产和行为为征税客体而征收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2)直接电子商务中的征税客体

电子商务改变传统交易模式的实质原因在于科技进步,出现了新的商品和交易行为,并改变了传统的物流传递方式,使物流(含服务与劳务)与信息流合为一体。因此,在研究电子商务征税客体时应将网络信息商品和网络商品信息进行合理认定,从而准确界定直接电子商务的征税客体。其中,网络信息商品是指依托网络所进行的各种信息商品的交易和服务的提供,包括在网络中以信息形式存在的商品、在线服务和其他网络劳务;而网络商品信息是指所有在网络空间传递的商品信息,即包括网络信息商品信息,又包括传统商品信息,还包括其他网络商品信息。由于网络信息商品在本质上仍属于商品范畴,只是存在形式和传递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应以网络信息商品信息的流量和价格为征税客体进行税收。而网络商品信息只是一种信息的传递,除有偿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外,因其本身不具有商品的属性而没有征税的依据,因此,网络商品信息不能成为征税客体。

(3)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的必要性

目前,对电子商务是否开征新税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对电子商务不应开征新税和对电子商务必须开征新税。

其中不开征电子商务新税的依据是:经济发展是税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开征新税的前提应是经济基础发生实质性的变革。电子商务也是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其交易内容与传统贸易并无实质性差别,只是交易形式有所创新,因此,不应当对其开征新税。

持相反观点的则认为对电子商务必须开征新税,理由是:反对开征电子商务新税的理由过于片面,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因为网上交易的税种是由交易的内容即征税客体来决定的,而不是由电子商务的形式来决定的。

笔者认为,电子商务是建立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该种经济模式应当一分为二的来进行剖析。一是有些电子商务活动是传统商业贸易与交易行为在网络中的延续,交易商品与服务仍为传统的产品与服务,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计算机与互联网络对传统产品只起到宣传和销售功能。因此,不必开征新税,只需对现行税收法律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即可。二是有些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了数字化、电子化的新型商品与服务,该商品具有虚拟化与无形化的特性,其生成、销售、传递等所有过程完全依赖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络,网络经济以其虚拟化市场、个性化产品定制等新特点冲击了传统的经济基础,出现了新的征税客体,带来税基的变化,继而使税种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电子商务中的网络信息商品开征新税。

四、对电子商务征收新税的理性认识

由于电子商务产生了新的征税客体,所以,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已显得非常必要。但笔者认为,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并不必对所有通过电子商务交易的产品都适用新的税种和税率,而只是对直接电子商务中产生的新型的网络信息商品、在线服务和其他网络劳务征收新税即可解决电子商务税收问题。

关于对电子商务开征新税,国际流行观点认为,“比特税”是倾向性选择。但该方案却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主要原因是比特税难于区分信息流的性质,从而不符合税收的公平原则。而且,比特税的征收也没有考虑到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问题,网络中传递的相同流量的信息,其价格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这样就违背了税收的实质课税原则。

由于在电子商务中网络信息商品的出现使征税客体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计税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因此,在对网络信息商品征税时,既要考虑到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比特税的合理性。因为,如果只对其征收比特税无法体现出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如果只对其征收从价税则无法体现出税收的公平性。所以,为了即符合税收原则,同时又能解决电子商务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问题,笔者认为,采取既征比特税又征从价税的方案来解决该问题既具有合理性,又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毕竟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笔者建议在现阶段双重征税的前提是采用较轻的税率,比特税只是按照信息流量进行象征性征收,以便体现网络商品交易的可税性。

另外,开征电子商务新税后,应对传统税种的征收内容和征收管理手段进行调整。如电子商务中的增值税,对于实体货物的交易,现行增值税法应继续有效,数字化产品则不再征收增值税,而征收电子商务新税;为保证印花税的法律效力,需要首先在法律上承认印花税电子完税凭证与传统的书面完税凭证“功能等同”,为保证印花税的征收,必须改进税收征收模式,设计“电子印花税”系统,以应对电子商务模式产生的印花税。

参考文献:

[1]李德良薛剑虹:浅谈入世后的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2]夏勇:浅议电子商务中的增值税征收问题.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12期

[3]严小庆何鹏程:政府诚信: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3期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2

1.特征问题: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如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等;人文地理特征,如农业生产特征(区位特征、结构特征等)、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运输形式,交通线网的疏密)等。

2.地理成因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如地形成因、气候类型成因、气温成因、土壤成因分析等。

3.自然灾害类:包括天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气候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二、常见的几种问题类型及应对策略。

1.评价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答题思路(三套答题系统):①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益统一入手;②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辩证阐述;③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不同对象影响不同)。例如: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迁移)、流出地和流入地(水土流失)、输出地和输入地(天然气、电力)。

2.比较问题。特征比较、区位比较、成因比较、分布比较、结构比较等。

3.措施问题。回答思路:①对症下药(先找出地理事物或现象成因,然后逐一对照找出对策);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常见问题例如:①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②环境污染治理措施;③生态破坏治理措施;④自然灾害治理措施。

4.规律问题。①地理点:如地带性、非地带性;②等值线分布特征:数值变化规律、极值分布、走向、疏密、曲直、局部闭合;③面:形状、大小;④变化规律。

三、明确问题类型,有效答题。

1.特征问题:一要明确是地理事物本身的特征还是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二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

①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②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③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④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的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⑤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⑥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⑦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

2.成因问题。

[Jp3]成因问题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出现很多,作答时一定要注意题目问的是自然原因还是社会经济原因,或两方面都要答。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如果是农业区位因素方面应该立足于四大自然要素和相应的社会经济要素。

3.评价问题。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生态(自然方面)、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技巧一:审题慎重,注重信息获取。

试题信息可分为:题目文字信息、图像图标信息、问题信息和答案信息。了解试题信息的呈现方式,快速获取、准确解读试题信息,明确出题者考查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技巧二:注意比较,甄别筛选最优答案。

在客观题的答案设置中,往往按照思维定式、答题细节、主要地理知识误区、主干知识设置考查内容和选项,一些试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两个答案之间差别不大。因此,在做客观题时,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思路尽量开阔一些,思考问题时辩证一些、全面一些,在比较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技巧三:准确空间定位。

地理试题以地图为载体,定位是据图解题的关键。掌握正确的定位方法,有助于理解题意,进一步解题。常见的定位方法有:经纬网定位法、自然人文特征定位法、典型地理事物定位法、特殊注记定位法等,关键是灵活使用。

技巧四:训练思维能力,实现问题归类。

地理客观题强调对知识理解层面上的能力考查,注重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地理主观题更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设问大体分为以下几类。①就图填空:在区域定位基础上的地理事物的再认,主要从图或材料中获取信息;②原因类问题: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回答;③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④环境问题分析: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考虑;⑤措施类问题:主要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并结合实际考虑。

技巧五:答题列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

列出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是针对具体答题而言的,是要落实在卷面上的,是要答题者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规定空间内。我们答题时必须按要点体现在卷面上,分出层次,而且要将重要的观点写在最前面,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约、到位。

技巧六:适当研究分值,确定答案要点。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3

基于本体概念设计产品信息模型

1功能模型

1.1功能的表示

采用功能黑箱表达功能,功能黑箱的功能语义表示如图2所示。

1.2功能本体的构建

采用概念设计产品的功能本体模型对产品的功能语义进行描述,构建功能本体模型如图3所示。功能本体模型主要包括三个类:“功能”、“功能输入输出关系”和“功能间关系”。

(1)“功能”用来描述概念设计目标、功能间的关系以及功能与其它概念的关系,其属性包括功能名称、功能描述、功能类型、父功能、子功能、功能输入输出、功能关系、功能输入流、功能输出流、功能相关结构和功能相关原理等。其中,功能名称必须唯一;功能类型引用功能术语集中的标准功能术语;父功能和子功能表示功能分解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功能输入输出用于描述功能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功能关系用于描述两个功能之间的关系;功能输入流和功能输出流分别表示与功能相关的输入流和输出流,引用流术语集中的标准流术语;功能相关原理表示实现功能的物理原理和物理效应,通过该属性实现功能层到原理层的映射;功能相关结构表示实现功能的结构,通过该属性实现功能层到结构层的映射;

(2)“功能输入输出关系”用于表示系统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唯一确定而且能再现的相互关系。其属性包括输入输出关系名称、动词描述、数学描述、表格描述和输入输出关系相关功能。动词描述表示用动词描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数学描述表示用数学等式或逻辑形式描述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表格描述表示用曲线或表格形式描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3)“功能间关系”用于描述功能之间的关系。其属性包括功能关系名、有关系的功能和功能关系类型。功能关系类型描述了功能间关系的类型,功能间关系的类型包括时序关系(先后关系)、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逻辑或、逻辑与、逻辑非)等。

2原理模型

2.1原理的表示

物理原理的表示在传统的元模型中通常采用原理目录的方式,可以把原理目录以关系数据的形式存储到数据库中,但对计算机智能设计,应该以知识的形式进行存储。将传统原理目录方式与本体建模技术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本体的原理目录模型,它不仅能够很好的以目录形式表达出物理原理而且能够支持智能设计。

2.2原理本体的构建

采用概念设计产品的原理本体模型对产品的原理语义进行描述,构建原理本体模型如图4所示。原理本体模型主要包括两个类:“原理”和“物理原理”。

(1)“原理”用来描述实现某一功能的物理原理或物理效应。其属性包括原理名称、原理类型、所用物理原理、原理相关结构和原理相关功能。其中,原理名称必须唯一;原理类型引用功能术语集中的标准功能术语;所用物理原理用于表示实现某一功能的物理原理或物理效应;原理相关结构表示实现原理的结构,通过该属性实现原理层到结构层的映射;原理相关功能表示原理所实现的功能,它与功能类的属相关原理互为逆属性,通过该属性实现原理层到结构层的映射。物理原理类用于形式化的表示物理学中的物理定律;

(2)“物理原理”包括六个属性,分别是物理原理名称、物理原理描述、物理原理公式、原理输入单位、原理输出单位和物理应用实例。其中,物理原理名称必须唯一;物理原理描述是对物理原理的描述信息;物理原理公式表示物理原理所使用的公式或定律;原理输入单位和原理输出单位表示物理原理的输入和输出物理量;物理应用实例描述了物理原理的特殊应用,它可以为原理的选择提供参考。

结构模型

1结构的表示

结构是实现预定功能的载体,结构信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结构自身的几何信息,另一部分是结构的相互关系信息,主要是产品的组成关系和装配关系等。其中装配关系与装配特征间具有比较明确的对应关系,能够在工程应用中根据实际建立具体的装配关系与装配特征间的稳定映射,并且装配特征的计算机表示具有可实现性。同时,装配特征在产品详细设计中被分配给每一个实体部件和零件,最后成为零件关键特征。因此增加装配特征描述机构间装配结构设计信息,能够为后续的产品结构详细设计提供较完整的信息支持。

2结构本体的构建

采用概念设计产品的结构本体模型对产品的结构语义进行描述,构建的结构本体模型如图5所示。结构本体模型主要包括三个类:“结构”、“机构”和“装配特征”。

(1)“结构”用于形式化的描述实现某一功能的物理结构。其属性包括结构名称、结构描述、结构输入、结构输出、结构类型、所用的机构、结构相关原理和结构相关功能。其中,结构名称必须唯一;结构输入和结构输出用设计领域中抽象的测量实体表示,例如,质量、长度、力、速度等;结构类型,引用功能术语集中的标准功能术语;所用的机构表示实现某一功能的机构;结构相关原理表示结构所对应的原理,它与原理类的属性“原理相关结构”互为逆属性,通过该属性实现结构层到原理层的映射;结构相关功能表示结构所对应的功能,它与功能类的属性“功能相关结构”互为逆属性,通过该属性实现结构层到功能层的映射;

(2)“机构”用于形式化的表示实现功能的机构。机构类包括三个属性,分别是机构名称、机构间装配特征和对应的机构。机构名称取值参考机构目录类中的属性“执行机构”的取值;机构间装配特征描述机构之间的装配关系,装配特征使用装配特征名、装配特征描述和装配特征简图来描述;对应的机构表示具体所使用的机构,引用“机构目录”中的机构,本文使用邹慧君编制的机构目录。

(3)“装配特征”在产品设计中被分配给每一个实体部件和零件,最后成为零件关键特征。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包含装配特征的结构模型,使装配特征能够被传递到后续详细设计阶段的零件结构信息中,从而提高概念设计与后续设计阶段的产品信息共享与重用。

实例分析

以机械手的概念设计为例,说明如何使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产品信息模型,实现对机械产品概念设计的支持。机械手搬运工件功能分解和映射关系如图6所示。根据机械手搬运工件设计任务要求,首先分析产生总功能“搬运工件”,然后将总功能进行功能分解成子功能“抓住工件”、“夹持工件”、“定位工件”、“释放工件”和“回位”。其中子功能“抓住工件”,将其继续进行功能分解,直到不能再进行分解的功能元:“力的转换”、“力的连接”、“力的传导”、“力的放大”。其中“力的放大”,在功能术语集中可以找到功能动词“改变”,物理原理本体库中有与特殊功能对应的杠杆效应、斜面效应、楔效应、滑轮效应、曲杆效应等许多物理效应可供映射选择。物理效应映射之后,就进入到机构目录中找到与物理效应对应的机构。用功能黑箱的功能语义表示功能模型,主要考虑能量流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功能语义动词的选取。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4

关键词: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协调运作

一、应急物流特征分析

应急物流建设主要针对于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紧急事件,其特征与紧急事件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关于应急物流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1.突发性应急物流主要针对于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而这些紧急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应急物流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它需要根据自然灾害等紧急事件的具体情况,快速制动,能够在紧急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为受灾地区提供物资支援,从而对灾害产生的危害进行降低,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随机性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征,这就导致应急物流发展过程中,随机性较强,它需要很对于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人们在对自然灾害预防过程中,只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防控,但是无法对灾害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发生形态进行把握。例如在汶川地震爆发之前,专家们虽然预感到了地震,但是却无法准确认定,从而导致汶川地震发生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在进行抗震救灾过程中,面临着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需要结合灾区情况,进行物资供应。这种情况下,随机性较大,也给应急物流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紧急性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并且重大自然灾害具有持续性的特征,在进行救援过程中,必须对这一问题予以较好的把握。应急物流针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的特征,必须尽最大可能地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这就需要应急物流能够在第一时间运输现场,从而对灾区人民进行有效救助。从这一点来看,应急物流紧急性较强。4.多主体性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人们在抗震救灾时,不单单包括了政府机关,还涉及到了医院、社会、普通民众等多个方面。汶川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全社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对其进行了救助。可见应急物流建设,需要对其多主体性的特征予以把握,从而对救援物资进行有效整合,能够快速地运输到救援现场。5.经济性较弱应急物流建设,主要考虑到了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应急物流具有紧急性的特征,其必须快速制动,这就使其对物质价格的考虑降低,以时间作为主要考虑点。

二、当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急物流预案欠缺考虑,在实际抗震救灾过程中,组织系统的能动性较差,导致物流资源整合面临一定的困难,限制了应急物流体系的功能和作用。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尚未建设健全的应急物流预案在对重大自然灾害处理过程中,我国会成立暂时性的指挥组织,并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暂时性的指挥组织建设完成后,需要对灾区情况进行考虑,并且进行物资采购过程中较为仓促,导致物资运输效率降低,不利于快速地进行救灾,势必会导致灾害区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较大的问题出现。同时,应急物流建设缺乏预案,导致物资采购的成本相对较高,可能导致资金浪费的现象存在。缺乏应急物流预案建设,无法对应急物流体系的功能进行发挥,导致应急物流体系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快速制动能力较差。2.并未充分关注组织系统的作用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临时救援组织的重视度较高,缺乏对常设机构作用的关注,导致在救灾时,原有的组织结构作用未得到发挥,可能影响到组织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应急物流组织系统缺乏有序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独立性较强,彼此之间缺乏有效联动,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受到了较大的限制。3.分配渠道限制急救作用的发挥在进行赈灾物资分配过程中,分配渠道较多,导致配送效率较低,从而使应急物流体系的作用未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时,多渠道的物资配送体系应用,导致调配的秩序较为混乱,使得调配成本增加,调配效率降低,给应急救灾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碍。面向重大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刘姝麟孙丹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重大自然灾害下黑龙江省粮食应急物流的库存控制研究(15GLe10)部分研4.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程度较差智能化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的功能性未得到发挥,人工管理模式仍占据主要地位。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由于忽略信息系统管理的效率性,导致应急物流管理存在着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难以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协调,无法发挥资源最大化配置优势。

三、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分析

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把握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对于应急救灾的重要性,能够做好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和监控,并能够对灾害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为救灾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该关注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够使相关信息进行告诉传递,从而为应急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1.组织体系建设在进行应急救灾过程中,组织体系建设工作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使组织效率得到较好的提升,能够形成统一指挥和统一领导的应急组织模式,能够对应急救灾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应急组织体系建设,要注重对各个方面的力量进行协调,能够构建一个权威性较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协调体系,能够对应急救灾工作进行统一的指导,保证应急救灾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组织体系建设,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第一,构建应急物流预警办公室,这一办公室的决策机构为各级国家政府。各级国家政府在应急预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各个部门的职责,能够对重大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监控,一旦发生险情后,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应急物资供应工作能够更加及时、可靠。第二,构建完善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能够对应急物资运输救灾地区进行有效指挥,保证物资快速运达,以降低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应急物流指挥中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下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办公室、应急物资配送管理办公室、信息管理办公室,保证组织协调体系能够快速制动,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就应急救灾工作进行较好的协调,从而对灾情进行有效控制。第三,构建完善的组织协调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完善,可以从建立一种由上而下的运行机制:国家组织协调机构--省级组织协调机构--市级组织协调机构--县级组织协调机构,国家组织协调机构对省级组织协调机构进行控制,省级对市级进行控制,市级对县级进行控制,这种层层控制的运行机制,可以使各个部门在进行物资运输和救灾管理过程中,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储备体系建设结合应急物流体系的发展特点来看,其具有紧迫性和随机性的发展特征,为了保证快速地针对于灾区情况进行救灾工作,需要对应急物流储备体系建设工作予以把握。这一过程中,要注重预知性,能够对灾情进行分析,并结合预先储备、临时采购、接受援助的发展原则,保证物资获取快速、高效。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需要设置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应急物资采购中心和应急物资接收中心三个部分,各个部分的职能需要明确化,以保证其在应急救灾过程中,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1)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设,主要针对于储备物资进行管理和储存。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会根据可能发生的灾情情况,进行日常的物资储备,一旦在发生灾情后,能够派上实际用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建设,要注重提升物资储备规模,改变原有的规模小、来源单一的问题,使救灾物资准备更为丰富,以满足救灾发展需要。(2)应急物资采购中心应急物资采购中心的建设,针对于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而言,当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存在救援物资不足的情况,需要根据储备计划和实际情况,事先进行物资采购。同时,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启动紧急采购程序,保证物资采购能够具有较好的效率性,并且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预知性和预防性特征。(3)应急物资接收中心当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物流储备体系建设不单单需要考虑到常规的物资储备和物资采购,也需要对救灾过程中的社会各界捐助物资进行较好的接收。应急物资接收中心的建设,针对于接收的物资进行快速分拣、分级、包装等工作,保证接收的物资能够快速地运输到灾区。除此之外,在进行物流储备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以中央政府作为核心,各个地方政府进行辅助,保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同时,在进行物流储备中心建设时,要注重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投入到救灾工作当中。3.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应急物流系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键。在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时,要注重对原有的物流运输体系进行优化,加强对物流运输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满足救灾实际需要。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对GpS系统和遥感系统进行应用。GpS系统主要包括了主服务器、路由器、用户三个部分;遥感系统涉及到了GiS服务器、服务器、防火墙三个部分。GpS系统和遥感系统需要结合,对网络进行利用,保证数据信息有效的传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了日常管控、决策辅助、信息基础、重大危险源控制等系统,以提升应急物流体系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应急物流体系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对物流配送体系进行优化,从配送线路优化、配送内容优化、配送资源优化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提升物资运输的效率,使救灾物资快速抵达救灾现场。

四、结束语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把握组织结构建设、储备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保证应急物流体系能够快速制动,降低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关系到了应急救灾过程中,能否对灾情信息进行快速获取,并根据灾情信息,快速地进行应急物资运输,保证灾区人们能够得到物资,维持正常的生活。同时,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要注重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提升应急物流体系的智能化发展水平,以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黄晓凤,孙丹.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05:58-59.

[2]田昊.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01:96-97.

[3]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运作[J].理论月刊,2010,04:87-89.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5

【关键词】m2m物联网三维模型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信息特征

1引言

当前,以m2m业务(机器对机器通信或者人对机器通信)为代表的物联网应用高速成长,以m2m为基础的物联网分层架构模型(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被广泛认知。但是,物联网所涉及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耦合关联在上述分层模型中未得到充分呈现,从而影响了物联网中业务信息特征的表述。

本文将分析当前m2m分层架构模型及业务信息特征的不足,在依托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融合关联的物联网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其业务信息表征的特点及与m2m业务信息的差别,以利于深化对物联网的认知。

2m2m的物联网分层模型及业务信息特征

描述

当前,以m2m业务为代表的物联网分层模型,如图1所示。在此模型中,包括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而在电信运营领域,又将网络层作为实现m2m业务能力的关键。该模型的网络层分为业务网、核心网和接入网,其中业务网被视为实现物联网业务能力和运营支撑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了通信业务能力层、物联网业务能力层、物联网业务接入层和物联网业务管理域,提供通信业务能力和物联网业务能力,并进行业务能力统一封装、业务路由分发、应用接入管理、业务鉴权和业务运营管理等。其中,通信业务能力层提供通信业务能力的调用;物联网业务能力层提供物联网业务能力的调用,以及终端管理、感知层管理、信息汇聚及应用开发;物联网业务接入层将通信业务能力和物联网业务能力进行封装,供统一接入和调用,并实现协议解析、适配、转发及鉴权;物联网业务管理域的功能,包括业务、接入、用户、鉴权、QoS及故障管理[3]。

在以m2m业务为代表的物联网分层模型基础上,etSi和3Gpp都制定了m2m的业务需求,包括提供可以承诺服务质量的通信保障、提供端到端的业务安全、可以寻址到各种m2m终端设备、支持群组管理、终端设备远程管理、支持不同流量的数据传输、支持多种接入方式、支持终端设备数量的扩展、支持多种信息传递方式、支持具有不同移动性的终端设备以及支持终端设备的休眠模式等11种业务需求。而3Gpp早在2005年9月就开展了移动通信系统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并针对物联网业务mtC(机器对机器)的特性总结了16类网络需求[4]。

要使信息空间的网络能对物理空间的业务特征进行控制,一是网络要知悉物理空间的终端所需的业务特性,二是网络对物理空间终端所需的业务具有不同特性的控制能力。但是,表1并没有描述业务实现过程中信息的生成、传播路径以及信息的特征。另外,由于缺乏对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耦合关联问题的深入研究,现有的信息感知和决策方法等通常面向单一的应用场景和应用目标,与物联网跨行业、规模化的应用需求形成明显落差。

综上,可将m2m业务需求所反映的信息特点归纳为:(1)明确了实现m2m业务的信息类型和作用;(2)从信息承载网的角度阐述了m2m业务需求所产生的信息形态;(3)未明确m2m业务需求中信息的传递路径;(4)缺少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信息耦合与转换特征的挖掘。

3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融合的物联网模型

从上可见,以m2m业务为代表的物联网分层模型虽然明确了物联网业务实现的流程和各层的功能分工,但并未解析物联网所涉及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耦合关联的复杂关系。首先,连续的具有时空属性的物理空间与离散的无时空维度的信息空间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属性耦合关联的分析与描述极为困难。物联网要实现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感知互动,涉及环境、感知、网络、处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和作用域的协同处理与反馈,而其内在耦合关联信息的表征是上述协作机制的基础。

物联网客体之间的交互要比互联网复杂得多,比如,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过程通常是不被监控的,而汽车驾驶员观察仪表和显示屏、接受导航信息并操作汽车的过程则被看成是汽车驾驶和操作行为,必须被纳入闭环的控制过程中,因而物联网所连接的客体中的操作系统需要具备全新的特征。由此,需要建立物联网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关联模型,并体现物联网的特殊性。物联网与互联网存在显著差异,其一是物联网需要直接连接和感知物品,其二是物联网需要处理物品相关数据。构建独立于任何具体应用领域的抽象物联网参考模型,可以形成在不同应用领域之上的统一的物联网概念模型。

物联网的概念模型是网络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的模型,可从信息物品、自主网络、智能应用三个维度反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较为完整地探讨物联网的本质特征,见图2。

物联网首先需要包括物品的功能维度,这是传统网络不具备的维度。连接到物联网的物品可以称为信息物品,这些物品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具有电子标识、可以传递信息;构成物联网的网络需要连接多种物品,这类网络至少具有自配置和自保护的功能,属于自主网络;物联网的应用都是与物品相关的应用,这些应用至少能自动采集、传递和处理数据,自动进行例行的控制,属于智能应用。在图2中,信息物品、自主网络与智能应用三个功能部件的重叠部分就是具有全部物联网特征的物联网系统,可以称为物联网基础设施,提供包括不同应用领域的物品标识、物品空间位置识别、物品数据特征验证和隐私保护等服务,这个部分组成了公共物联网的核心[2]。

物联网基础设施类技术包括: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6

【关键词】条形码识别;RFiD射频识别;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

一、前言

自动识别技术是集传感器、通信、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包括数据编码、采集、标识、管理、传输等多个环节,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作为管理决策和自动化控制的数据来源。代替原来的人工手动输入,提高信息输入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达到减员提效的目标。目前矿山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自动识别技术在很多环节还处于空白和相对薄弱的环节。

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形码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iC卡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做种识别技术等多种方法与手段。总体可以分为两类:数据采集技术和特征提取技术,根据不同需求、现场的实际应用环境采用不同的识别技术。

二、条码识别技术在煤矿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条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识别技术,条码可以分为一维条码和二位条码,二位条码可以包含更多的信息。

一维条码是由“条”和“空”构成的二进制0和1,它们的组合来表示对应的数字和字符,表示相关信息,字符结构如下所示:

空白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校验字符终止字符空白区

二维码通过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表示信息,通常分为行排式和矩阵式两类,信息容量大,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编码范围广,译码可靠性高,保密性、防伪性好。

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很多矿山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煤矿企业物资种类繁多,如果物资的领用记录都依赖于手工登记,管理人员每月盘点库存时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费时费力,人为因素还容易导致库存信息的不准确,使用物资条形码管理系统,通过条形码扫描,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价格等的信息会立即显示在电脑上,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物资核算速度和物资信息的准确性。

三、射频识别技术在煤矿人员与车辆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标签和射频读卡器之间的双向通讯,实现数据交换。射频识别可实现非接触识读,识别距离从十几厘米到几十米,实现高速运动的物体,有防水、防磁、耐高温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穿透性,能够同时识别多个标签。而且存储量更大,能重复使用。可以分为有源卡和无源卡,应用的频段一般低频135KHz、高频13.56-27.12mHz超高频850-960mHz、微波2.4GHz和5.8GHz。

目前煤炭企业安装的人员、车辆、设备定位系统,由识别卡、读卡器、通讯网络、上位机与相关软件组成,可连接到煤矿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分类管理。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及时了解井下人员、车辆、设备的当前位置、运行轨迹,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种类,实现车辆的及时调度排程,提高办事效率。当出现险情和矿难时,为救援方案提供基础信息,缩短救援时间,保障矿井安全。

图1RFiD系统结构图

四、图像识别技术在煤矿矸石分选和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图像识别技术是利用信息处理和计算机技术,采用数学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技术。在数字视频监控中,需要对图像进行识别,先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图像截取,再进行图像预处理、图像特征提取和信息判决等图像识别工作。分析过程如下所示:

随着信息理论与机器视觉理论的发展,图像识别技术近年来已经成为故障诊断的热点技术之一,基于图像的故障诊断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可以将人从枯燥烦杂的图形判读活动中解放出来。图像信息是一类重要的故障信息形式,用图像传感器采集设备故障状态的数字图像,经过图像处理、特征提取、模板匹配等完成故障诊断。实现对皮带撕裂、跑偏、轴承磨损、设备倾斜的各种故障诊断与报警。

随着煤矿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中危、重、繁、杂的体力劳动将逐渐被智能机器人作业所取代,在煤矿生产中,矸石分选是从煤块中将矸石挑选出来,目前大块矸石的分选大多采用手工作业,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煤块和矸石进行识别,再用机电结合的控制技术,达到煤矸自动分选的目的。

五、生命特征识别技术在煤矿生产安全的应用

生命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的一种技术,具有普遍性、唯一性、可测量性、稳定性与不可复制。是一种方便安全的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掌纹识别等技术。通过计算机与各种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进行身份鉴定。其原理如下:

煤矿人员识别考勤系统,大多是采用生命特征识别技术,由识别考勤机、识别软件、人员考勤系统软件和附加设备组成。通过采集相关信息,实现指纹、虹膜、人脸等特征注册、验证,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后,通过特征识别,记录井下人员进出矿井及各处门禁进出人员信息。监督管理瓦检员,巡检员,安检员、绞车工、电工等重要人员的到岗作业,特征的唯一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代人打卡的问题,保证公司考勤制度的公平性。

在煤矿连锁放炮监控系统中也广泛采用生命特征识别技术,实现放炮安全管理,综合采用了虹膜识别、语音识别等多项特征与其他识别技术组合使用,多项技术的有效集成,多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执行放炮操作指令,保证了作业安全。

六、自动识别技术在矿山物联网的的发展展望

自动识别技术发展很快,随着对自动识别技术的研究深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渗透到矿山物联网的各个环节,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产品,向多功能、便携式、本安型的低功耗网络化发展。与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局域网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来引领自动识别技术在矿山物联网未来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程曦.RFiD应用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平,付丽华,李志,冯暖.自动识别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7

关键词:会展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

随着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物流效率逐渐成为会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成功的会展活动中,场外物流配送应该对场内的洽谈结果做出即时反应。组织管理者能否与参展企业进行良好合作,使之消耗最低的运营成本完成商品物资的时空转移,从而发挥出最佳的运营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会展的实际效果,且由于众多著名的会展活动具有明显的“岁时”性(即呈现出每年或几年一届的周期性)特征,这种影响还将是深远而长久的。因此,构建现代化的会展物流体系显得尤有必要。

会展物流的界定

直观地讲,会展物流是指展销产品从参展商经由会展中转流向购买者的物理运动过程,它是展销活动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组织者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后勤保障功能的服务,由会展组织者在综合会展现场多个供需对应体的信息要求后,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协调的会展物资流通体系。由此可见,会展物流的主体是会展组织者,客体是参展商和购买者。毋庸置疑,会展物流全新概念的提出,将大幅度提高会展物资的配送流通效率,使会展活动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备。

会展物流的特征

与一般企业商品流通的“单一输出模式”不同,会展物流是发生在短期内、同时与多个参展企业发生关联的物质流通活动,有其独特的特征。

过程控制的复杂性

会展期间的物流组织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明确了会展主题、功能与层次等方面的定位后,需立即依据项目策划书中对会展场馆内部的布局和风格设计,购置或租借用于室内外装潢的材料和用于搭台摆台的设备物品,同时,还要尽快与参展企业取得联系,核定其参展产品的申报单,然后协助进行这些产品的运输,并安排好仓储。上面的这些工作在实际操作时显得非常繁杂而琐碎,每一环的衔接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来开展。

物流体系优化的双重性

物流体系优化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为实现会展物流的合理化,需在物流体系的规划与运行过程中不断做出科学决策,随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调整。但在实际运作中,常常会出现物流体系优化用户最优(局部最优)和系统最优的矛盾,前者在物流过程的每一阶段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寻找最小阻抗的路径,经过不断的自组织调整达到局部均衡状态。当太多的局部均衡存在时,物流体系就会远离系统最优,使整体效益受到不良影响。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对用户最优和系统最优进行整合,找到两者的最佳平衡点,使之转化为全局最优。

组织管理的专业性

会展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才能突出个性、保证质量,尤其在会展物流方面,对专业化的要求更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拥有具备物资管理专业技能的人才、通畅的物流渠道、有效的物资配送手段和功能齐全的物资转运与仓储中心作为支撑。因此,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是会展活动物流体系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物流信息的实时性

信息化是我国会展产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也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会展物流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物流信息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会展组织管理者应会同各参展企业的有关人员必须不断对各种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物流过程中的具体行动措施。在构建现代化的会展物流体系时,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形成完备的信息网络,所以信息化要求较高也是会展活动物流体系的又一特征。

会展物流供应链的创新模式

与一般物流系统不同的是,会展物流系统仅关联到展销产品的供销和运输,而不涉及到原料采购和生产环节;由于会展客我关系呈现出的“多对一”状态和展销产品实体的差异,它可能同步运行有多条供应链。因此,传统物流系统的供应链在会展物流系统中被缩短且多线化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对会展物流系统管理的适用范围和方式也有相应的变化。

在传统的企业物流系统的供应链中(如图1所示),物流配送中心一般是大中型生产企业或商业连锁企业自有的内部机构,是企业内部物流系统专业化的产物,它按照企业产品或商品的综合特性进行设计,只对企业自身负责,服务口径非常狭小。建设这样的自有配送中心,需要额外成立专职机构并为购买运装设施设备投入大量资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

相对而言,会展物流系统的供应链中(如图2所示),会展仓储配送中心则具有区域公共性的特质,它与不同参展商及会展场馆之间的信息是多向流通的,在会展活动开始后,它与会展现场之间信息共享,便于快速反应和精确的提货配送。

现代化会展物流网络的理想模型

会展活动物流的本质是会展相关物资产品的空间流动与管理,物流运作体系与参展企业及会展组织者的经济利益也是直接挂钩的,高效现代的会展物流体系应结合参展物资产品的特点和会展经济运作的特性,努力提高专业化因素在物流过程中的强度,从而在会展物流供应链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建构起完整发达的网络化物流体系(如图3所示)。

图3显示,会展活动物流网络的核心在于由会展现场(会展场馆)和会展仓储配送中心所组成的“物资―信息”综合体,从宽泛的层面讲,它是会展活动物流起点(参展企业群)和物流终点(购买者群体)进行物资传送和信息互动的交换器,物资流分别从参展商向购买者呈现出单向脉状传递形态,信息流则以会展现场为集散中心,呈双向发射状传递形态。

参考文献:

1.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纪宝成.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8

关键词: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构建;运营模式;公用;共用

公用信息平台构建是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物流企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

[1]根据行业协会的相关调查,只有35.7%的企业建立了物流或供给链管理系统,32.2%的企业预备建立专门的物流信息系统。[2]而作为能为广大的物流企业提供基本信息和数据交换功能、能为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和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物流信息平台还在规划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多个城市已经或预备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其中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3]由于信息平台规划缺乏明确定位,政府在物流区域信息平台中角色定位模糊,导致各个物流规划中物流信息平台使用的术语大不相同。[4]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充分注重全局性,处理好地区之间物流平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建物流基础设施和整合利用现有条件之间的关系,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5]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因跨行业、多部门、牵涉范围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运营机制,谁投资、谁运营、谁维护、如何组织协调,这些新问题必须在实施前加以明确。因此,探索符合区域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运营模式尤为重要。

一、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目的主要在于满足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这就要求信息平台不仅要满足货主、物流企业等对物流过程的查询、设计、监控等直接需求,还要满足他们对来自于政府管理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和自身物流过程直接相关的信息需求。那么,究竟需要搭建“公用”还是“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目前,在物流业内,“公用”或“共用”物流信息平台这样的模糊概念广泛地被交叉、混淆使用着,尤其是“公用”或“共用”物流信息平台隶属关系或产权关系的不明晰,已经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影响了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化进程。

(一)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

不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公用”物流信息平台,使用者以公益权益的获得而无偿使用,是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是有偿使用,实现的是部分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1.“公用”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权属特征、服务范畴和对象不同。公用(forthepublicuse)[6]物流信息平台的本质是以获取物流业规模化、效率化为目的,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手段而建立的信息平台,是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公民提供支持和服务;共用(sharebyselectedandspecificpeople)[7]物流信息平台,仅对有共同利益的一些具体的或非凡的团体提供支持和服务,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即只有使用平台的企业内部可以共享资源,对于外部企业只能共享公开的资源。

2.“公用”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所达到的标准化程度不同。“公用”意味着不同的地区、城市、国家基于大的、统一的信息平台,拥有广泛的标准化;而“共用”意味着不同的标准化体系的信息平台,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中。用计算机网络语言描述即为: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相似于“广域网”,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相似于“局域网”。

3.“公用”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所实现的资源整合程度不同。“公用”是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的一种做法,其整合程度高,有效地防止了专业化造成的分割和浪费;“共用”资源整合程度低,是信息系统发展未达到广泛标准化时的一种必要的存在形式。

公用信息平台,是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充分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共用信息平台只是有利益关系的某些企业内部可共享资源进行整合,外部企业很难实现资源利用。

(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内在联系

“公用”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众多不同之处,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不同的物流信息平台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为了明确叙述“公用”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内在关系,我们引入“专用”的概念。“公用”包含有通用的意思,和它相对应的是专用;“共用”同时包含有通用和专用二重意思,是小范围的通用和相对大的范围的专用;用o、s、p分别表示“专用”、“共用”、和“公用”,则有:o≤s≤p。另外,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转换关系,尤其是在不考虑所有权新问题时,“共用”和“公用”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似的。那么,此时可以考虑用“公共”来表示。

根据物流企业不同的内在特征,为自身所用而构建的信息系统,属于专用平台;部分企业为了实现相互之间服务、需求信息有效范围内共享而投资建设的信息平台,称之为共用信息平台;具有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和、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等特征,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构建的平台是公用信息平台。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可以依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功能,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整合。

通过对“公用”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讨论,以及物流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规划和投资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如县市级、省级甚至全国级的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无疑是现阶段较为合适的、也是迫切的选择,它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相对优化整合,也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制造、物流运输和商业企业以及交通、港口、海关、银行等各行各业不同的主体实现协同工作。

二、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运营模式及实例

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根据投资主体、运营机制和作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模式”,即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都由国家直接负责。政府主导的力量很强,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轻易造成和市场结合的紧密度不够、需要国家长期投入等。第二种是“企业模式”,即信息平台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完全由企业自己负责。企业自主经营在市场运作方面比较灵活,但企业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规划性不强,难以实现预期规模。第三种是“协同模式”,即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的规划运营模式。从我国目前的目前状况看,单纯地由政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不太现实,而单纯地依靠企业投融资也是非常困难的。“协同模式”集前二种模式的优势于一身,又避免了它们的不利之处,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又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种协同模式。

(一)“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

由于区域性物流公用信息平台资金压力大,投资回收缓慢,因此,“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初期由政府以股份制的形式首先注入部分初始启动资金,牵头负责规划、协调,引导和吸引企业同样以股份制的形式注入资金,并行使宏观调控职能,负责指导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和市场引导政策的出台。后期,入股企业逐渐成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主体,根据相关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制等管理运营方式。[1][2][][]

基于“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的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规划构建,就是以陕西省信息产业厅为牵头部门,统一规划、协调,寻找和引导部分企业(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机场管理集团等)设立相关企业(集团)成为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投资经营主体。省政府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注入部分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办局的相关经费支持。平台建设围绕大通关的要求,建设相应的功能模块,本着基础性功能优先开发的原则,优先建设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需求迫切的功能,如:航空信息查询、电子订舱功能等;对于较复杂的、需求程度低的功能,如:面向物流企业的asp应用服务、在线交易等功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扩展完善的方式进行,其规划见图1。

物流信息平台在大量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后,平台运营主体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出台使用平台的相关服务费用标准,按照市场化运作,实现平台的良性发展。随着建设运营主体依靠高效、优质的物流信息服务实现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这时政府(信息产业厅、发改委等)主要履行监督职能,实现平台的良性发展。防止平台经营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失公用信息平台的公平性。物流企业组织成员,也是物流信息平台的会员单位,依靠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业务协作,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

(二)“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

以企业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是先有市场自发形成,或企业主动发起并逐步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再由政府引导和支持,承担信息系统中公用信息的中转功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实现信息共享。“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操作特征,带有明显的赢利性质。这种运作模式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物流行业的目前状况,可以根据资金状况,分阶段逐步规划实施。湖北武汉徐东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建设[8],基本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分三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它的发展规划。

1.初期:企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期。在这个时期,企业基于自我发展的要求或区域内的统一规划,作为各物流结点,自主完成符合标准化的内部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其平台建设需具备edi交换主机系统、网络系统(交换机、路由器等)、平安体系(防火墙设备、密码系统等)、因特网接入线路等硬件设备,各个环节需配置符合统一标准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等,以便在internet/edi网络环境下迅速完成和物流中心、客户系统对接,实现物流基本作业过程中的信息化操作。

2.发展期:行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形成期。当各物流结点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完成后,需有效整合各结点的信息化资源,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进入物流结点间的发展层次。这一过程主要由不同结点的管理部门组织建设,成立物流企业相关的协会组织,对行业诸项事宜进行协调,推行企业自律和准入制度,并逐渐建立物流企业和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内部功能主要以满足物流结点企业之间的物流作业、管理、信息查询、部分公共服务等的需要为主,目的是共享数据,整合资源,提供物流结点层次的一体化服务。

3.成熟期: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运行期。随着大量物流企业结点信息平台和结点间信息平台的不断投入使用,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及政府的牵头引导下,进一步实现物流行业和外界的联系,建设具有跨行业、多元化服务的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政府、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工商、税务、保险等物流相关机构的信息交换,要求正在运行中的相关信息平台,通过各种接入方式,提供相应的接口进行直接连接,迅速获取相应信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平台宜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运营方式: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物流信息传递的软环境,包括相关政策法规、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包括物流术语标准、商品编码标准、表格和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等)的配套实施以及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物流企业作为运营主体,设计营运模式,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的的制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管理方式,对加入信息平台的会员企业可收取会费、用户服务费、租赁费、广告费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自主经营,提供有偿服务。

三、结论

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物流发展的焦点,信息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使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成为必然。“公用”和“共用”信息平台各自地位的明确,对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构建探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公用”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既是实际操作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规划运营模式的探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公用”和“共用”信息平台隶属关系的区分,明晰了他们之间的权责关系,使物流企业、行业和政府之间逐步形成各自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信息平台规范管理以及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公用”和“共用”信息平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资源整合,构建最经济、最优化信息平台的基础。

2.在探索和分析物流信息平台规划运营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模式,并运用实例,重点介绍了协同模式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协同模式的具体规划运营方法。这两种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特征的区域。

3.以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为构建实例的“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适用于资金来源有保证的区域;而以湖北武汉徐东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建设为例“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适用于企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已初步形成,需要规范、整合,从而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区域。

总之,公用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共同努力和协调,整合企业物流信息资源,优化行业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社会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董千里.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构建探究[j].物流技术,2006(8):44-47.

[2]李国旗,何美玲,赵士军.社会化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结构探究[j].交通运输工程和信息学报,2007(6):76-80.

[3]丁俊发.当前中国物流理论探究的十大“热点”新问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3):2-5.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9

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贡献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了流通的两个要素——商品和资本的运动基本规律,这是研究流通经济活动的基本分析框架。马克思主义流通观的主要内容有:

(一)流通的内涵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独立的经济活动。流通是“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对商品流通来说,有两样东西始终是必要的:投入流通的商品和投入流通的货币”;“在现实流通过程中,资本总是表现为商品或货币,并且它的运动总是分解成为一系列的买和卖”;“商品的流通过程就其纯粹的形式来讲,要求等价物的交换”;“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综合(主要讲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一些独立的非生产单位,如服务业,被马克思称为“追加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

(二)流通与生产的关系

从单个再生产过程看,生产成为决定其他环节的关键因素。生产决定流通,生产的性质、规模和方式决定着流通的内容、规模和方式。“从流通本身来看,它是预先存在的两极(指生产与消费)的媒介。但是它不会创造这两极”;“流通的前提是通过劳动进行的商品生产”;“生产方式的综合的性质决定这两种流通(即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而更直接地决定的是商品流通”;“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一定的生产能力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

“在每一瞬间都相互制约、并且相互影响,以致于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当生产发展到一定时候,“生产过程已经完全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只有当生产变成商品生产时,“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要经过流通”,生产就“以流通,以发达的流通为前提”。生产是流通赖以进行的基础和归宿,生产决定着流通的内容、规模和方式;流通是生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决定、互为媒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脱离一方谈另一方。在卖方市场,是生产决定流通;到了买方市场,是流通决定生产。

(三)流通与分配、消费的关系

流通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在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序列中,分配在前,交换(流通)在后,分配的经济只能是借助社会经济规律确定社会各成员对社会产品占有的份额和比例,交换各成员在其对社会产品占有之后相互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从而达到最终消费。分配与流通这两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表现在:由于分配插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它属于国内收入的初次分配,这种分配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然后在全社会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根据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包括两种,一种是产品的分配,一种是生产资料的分配。两种分配都必须借助于交换(流通)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满足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分配方式决定交换方式,分配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流通的规律和结构;而交换对分配则有能动作用,不仅调节着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而且对分配能否进行到底起着决定作用。

消费分为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生活性消费是消费品的消耗,再生产出新的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都必须借助交换。“投入流通的商品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它们相互进行了交换并被消费,流通就此结束”,这里流通对最终消费起到决定作用。但消费具有多样性,消费水平、结构、速度都对流通规模、结构和速度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同时资本的流通速度“取决于生产过程更新的速度和不同生产过程相互衔接的速度及消费速度”。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流通对扩大消费规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消费对流通也有积极作用,对流通规模、结构和速度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马克思流通观的结论对现在依然可用。

当前流通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没有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基础上完整而有效地建立可以完全解释流通的分析框架。透过流通业的发展史发现,流通是一个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技术背景进行的经济活动,并且是一个多维度的、互相联系和作用的网络群。流通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流通在社会分工驱动下并按照交易费用最低原则进行演化,演化有一定规律有循。马克思主义流通论的特点是从社会大生产角度论述流通的地位、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的关系等等,其不足之处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未能建立多维度的流通的基本单位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流通模式的研究,因而未能预测未来流通模式演变的趋势。

虽然马克思从分工视角和要素秉赋角度论述流通分工的演化,但未能准确地解释流通模式的变革动力和多样性原因。其原因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准确描述流通过程的基本单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

尽管马克思将流通分为生产资料流通和生活资料流通,但目前理论界对流通基础理论研究仍属于通论研究。而对生产资料的流通模式和生活资料的流通模式都是限于具体的业务层面的运作研究,而对两者的差异性研究不多,国内文献非常少。

总而言之,现有流通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基本是线性、单维度的研究,缺乏现代数学工具,特别是应用最新自然科学的成果来研究流通现象,解释流通规律。陈文玲指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混沌化”,则恰恰说明了流通的复杂性和非线性。事实上,流通模式演变历史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趋于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只是需要变更或改进原有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多维度、非线性的流通现象。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流通研究需要依赖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流通的基本思路之一是沿用马克思流通论的基本观点,从研究微观单个交易过程——交易单元着手,进而构造流通过程。因为流通是由一个或若干个连续的且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交易单元组成。

交易元模型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一)交易元的定义

无论是贸易还是流通都离不开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也就是买卖双方之间发生的单次交易活动,本文称之为交易元。由两个连续的、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交易元组成的经济活动称为贸易;由两个以上连续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交易元组成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交易链,称为流通。而不同的交易元构成不同的流通模式。因此流通模式的研究可以纳入交易元模型的组合研究。

(二)交易元的构成要素

任何一次交易的发生所需要的物质、信息、媒介、支付方式等及它们之间的时空组成,本文称之为为交易元要素。任何一个交易都需要以下要素:

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交易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人。交易主体在交易中的职能是交易决策。交易对象或交易客体。它是指具有交易价值的有形商品、服务或有价物,如商标、知识、技能等。用以交易并具有衡量尺度功能的商品等价物。原始交易是等价的物物交换,到后期发展到具有固定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体——货币、有价证券、电子货币等。

交易场(平台),指能促进双方公开公平进行交易的时空结构。空间可以是来自民间风俗约定的场所,也可以是买卖双方指定的场所,也可以是第三方公共管理机构指定的场所,早期是约定的特定市场,现在发展到交易所和网络交易平台。时间是指交易发生的时刻,因为交易一般具有时效性和不可逆性,所以交易时间和交易空间构成了交易场。

交易原则及规则。交易原则主要是指等价交换原则、自愿原则、法律许可或道德许可原则。以上三原则之间是共存关系,否则交易就不能连续,形成不了交易链。当三个原则不同时满足,单次交易可以存在,如欺诈活动等。交易规则是指所有权的转移方式,包括时间、地点、包装等条件。

交易对象的转移活动或者说所有权的转移活动,这包括商品的转移方式和货币(等价物)的支付方式。商品的转移活动称之为物流,货币的转移活动称之为资金流。两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分离。当一般商品和货币交换同时产生,称之为现货交易,当两者分离时,分两种情况——当商品转移发生于货币转移前时称之为赊账或信用;当商品转移发生于货币转移后时,称之为预购。当货物转移、货币转移职能的实现有赖于职能实施者,当该职能实施者为交易双方当事人时为直接交易;当该职能实施者为各自的人时则称之为间接交易,且关系可以是单级和多级。如现代的物流公司就是货物转移职能的实施者,银行就是货币转移职能的实施者。

信息。信息自始至终地存在于所有的交易活动中,而信息依赖于信源、信宿和信息传递(又分信息载体和信息途径)。交易信息包含时间特征、属性特征和空间特征。而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收集和输入、存储、传输、处理、输出。信息的传播方式可以表示如下:信息发出方(信源)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传递)信息接收方(信宿)接收效果及作用。而且任何交易信息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和空间特征。

(三)交易元模型的定义

按照系统理论,所谓交易元模型,是指通过一次买卖,双方完成一次简单的交易所必须具备的一组交易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交易元模型={(交易元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交易元要素=(交易主体,交易标的物,交易等价物,交易规则,交易场,交易信息),这些要素不是简单的标量,是矢量。交易元模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交易元要素构成的集合,另一部分是这些交易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集合。从交易元模型可以外延出流通领域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很多问题,如渠道及其冲突、流通模式、渠道联盟等等。很显然,对这个系统的特征及演化规律的把握需要复杂的数学工具。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利用相关数学分析工具来研究流通模式及其演变规律。

参考文献:

1.孙薇.流通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5)

2.李,徐从才.论现代流通成本.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2)

3.丁俊发.重新认识流通(上).中国流通经济,2003(5)

4.陈文玲.全球现代流通发展的趋势.商业时代,2004(20)

物流信息的特征篇10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今后信息交流的热点,成为各国争先发展,各个产业部门最为关注的领域。

1.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使安全性经受新考验

由于inteRnet的迅速流行,电子商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被公认为是未来it最有潜力的增长点。然而,在开放的网络上处理交易,如何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成为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数之一。人们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安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障碍。

2.电子商务的国际化趋势使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中国电子商务必然走向世界,同时也面临着世界电子商务强手的严峻挑战。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

2、基于生物统计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

1.生物识别技术的特点

生物识别技术是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集光学、传感技术、超声波扫描和计算机技术于一身的身份验证技术。它依靠人体的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生物识别技术是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技术,它不需要记住复杂的密码,也不需随身携带钥匙、智能卡之类的东西。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实现,实现自动化管理。

2.生物识别技术分类

虹膜识别技术:通过对虹膜的特征结构进行检验,进而确定用户身份。这种方式方便可靠,无需物理接触,具有惟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非侵犯性等优点。

视网膜识别技术:包括虹膜技术与角膜技术。角膜扫描是用低密度的红外线去捕捉角膜的独特特征,血液细胞的惟一模式就被捕捉下来。它具有使用者和设备非接触、视网膜不会被伪造等特点,但由于要求被扫描者在它读取角膜信息时直立不动,很难获得用户的普遍接受,另外,角膜扫描仪对于盲者和眼睛患病的人是无效的。

面部识别:通过对面部特征进行识别。标准视频技术通过一个标准的摄像头摄取面部的图像或者一系列图像,记录一些核心点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形成模板;热成像技术通过分析由面部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产生的热线来产生面部图像,通过特定算法将图像变成数字信号,最终产生匹配或不匹配信号。面部识别是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

签名识别:也被称为签名力学辩识,它是建立在签名时的力度上的。它分析的是笔的移动,而非签名的图像本身。签名力学的关键在于区分出不同的签名部分,有些是习惯性的,而另一些在每次签名时都不同。它容易被大众接受,但随着经验的增长、性情的变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签名也会随之改变。

声音识别技术:是一种行为识别技术,识别设备不断地测量、记录声音的波形和变化,并将现场采集到的声音同登记过的声音模板进行精确的匹配,从而确定用户身份。是一种非接触的识别技术,用户可以很自然地接受。

指纹识别系统:它通过对指纹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采集、分析后,与模板库中存储的指纹对比,自动、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用来采集指纹图像的技术为光学技术和电容技术。光学技术需要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电容技术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片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的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3、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基于生物特征的验证技术愈加显示出它的价值。生物密码时代呼之欲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可靠性,以及有效地鉴定个人的身份有着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执生命密匙,启身份之锁”,在以计算机和生物技术为主流的知识经济崛起时代,身份的鉴定有了来自生物体自身的密匙,横跨这两大科技领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正愈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前景。

由于各种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单一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各自的局限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开始向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结合方向发展。当然生物识别技术并非万无一失,与数字密码识别技术相比最大的缺点是,一旦当事人的生物特征被仿制,很难像改变密码一样更改自身的特征。

4、结论

从目前的应用现状看,生物特征是最好的验证方式,个体的生物特征不易丢失,不易仿造,是个体在出生的时候就获得了的惟一的、先天的身份证明,这份证明是由最可信,最具权威性和通用性的大自然发放的。总之,随着电子商务成为信息交流的热点,生物识别技术将获得空前的发展空间,多生物识别技术共同应用是大势所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安全体系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徐雪梅:浅谈保障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安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5)

[2]王飞刘毅:可信计算平台安全体系及应用研究.微计算机信息,2007(3~3)p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