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耗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2:15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1

众所周知,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价值论,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及其中的剩余价值思想,而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是均衡价值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然以马克思价值论为经济学基础。同时我们也应与时俱进,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基本思想为基础,而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又有更全面解释力、更富现实意义的价值论。

这种价值论的创新,我们可以贴切地称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因为,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的经济发展,经过各种艰难曲折的波动历程,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构建一个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发展更加科学,更加符合社会现实与经济运行的规律性,避免重新陷入计划经济所造成的扭曲局面,也避免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供求波动,实现既快又好又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升华,意味着对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成熟的思考与掌握。

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如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发展模式,变行政主导经济为市场主导经济,变城乡分割与地区、部门分割为城乡统筹、社会协调和谐地发展,变资源环境损耗性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总理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这是精辟之言!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要既快又好,特别是要“好中求快”,如果没有“好”,也很难“快”起来,甚至会走回头路,走“透支后代利益”的名义上快实际上慢之路。

科学发展观具有如此丰富的意义,其带根本性的意义是什么?是:以最小耗费获得最大效果。没有这种效率性,及它所带来的大量廉价财富,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条件去维持科学发展观的其它意义所表征的现实性,比如,就不可能维护好社会协调和谐地发展,就不可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是硬道理”的意义,从经济学来说就是生产出大量廉价财富以供给社会需要,减小人们的“生存竞争”程度,减少社会矛盾,维持社会更高水平的生活。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并非是无中生有地产生,回顾中国经济学发展史,我们也曾经见到这种价值论的核心构想的表述。这个表述就是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所表达并一贯强调的价值观。孙冶方主张“社会主义经济应从产品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分析起:价值是生产费用(劳动花费)对效用的关系;价值这个概念应贯穿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各个篇章: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经济效果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红线”。(《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经济学》,“孙冶方”条目)“用最少消耗取得最大效果”,就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精神。在此将孙冶方的“劳动消耗”改为“消耗”(或称“耗费”),以使这种消耗(耗费)的意义扩大化,从而使“最小消耗”包括到人类劳动以外,包括到所有自然资源中去,这并非是没有意义的。在此同时,所有的资源耗费,都可以归结到人类劳动的耗费上面,都可以归结为人类所付出的代价耗费。因为资源的耗费,体现为人类为寻找、开采、使用与修复所遭到损害的环境所耗费去的人类劳动,体现为人们今天和将来不得不为资源问题支付更多的费用,从而支付更多的劳动时间,损失更多的增进生活的条件。同样,将“最大经济效果”改为“最大效果”,也具有相应意义,因为,“最大效果”并不仅仅包含经济效果的最大化,而且也包含社会效果的最大化。

今天,针对中国经济的粗放方式,针对“黑色增长方式”,我们更迫切需要强调这个“最小消耗”,以最节省资源的方式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二

科学发展观价值论强调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个方面是“最小耗费”,另一个方面是“最大效果”。它的统一体就是:用最少耗费取得最大效果。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两者共同具有的“生产率”观念是相吻合的,它就是“一定成本支出能够获得更多产量”这种“提高生产率”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枢纽”就是“劳动二重性”。因为它揭示并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各种具体的有用劳动形态中,存在着人类劳动的一种共性,即耗费性,这种劳动耗费性普遍地抽象地存在于所有这些具体的有用劳动形态中,所以又称为“抽象劳动”。可见,我们不能将劳动二重性单纯理解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而要理解成“有用劳动”与“耗费劳动”。其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侧重点是“耗费劳动”而不是“有用劳动”,它是通过有用劳动去揭示耗费劳动的存在与作用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研究人类耗费劳动的付出及其补偿的问题。

按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表述过的“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出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原理,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意义,实际上是人类耗费劳动的凝结与物化,而不是有用劳动的体现(当然,在他看来,劳动必须是有用的,才能形成价值)。由于耗费劳动的“单位耗费性”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因此得出上述“反比”原理。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意义,与科学发展观价值论中的价值意义是吻合的,它们都揭示了价值是人类耗费劳动的凝结与物化形式。

不过,需要发展的是: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对“用最少消耗取得最大效果”中“效果”这方面的意义并不充分。所谓“效果”(首先是经济效果),首先是指产品的效用(使用价值)方面,然后指在一定产品效用前提下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如通过交换所实现的利润等;再后指经济效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而一般被人们看成与劳动价值论相对应的“效用价值论”则相反,它侧重于产品的效用方面而忽视其“消耗”方面。在价值论领域,不仅效用价值论,而且要素价值论也侧重于产品效用方面,但对产品的消耗方面有所忽视(不过也有人从消耗对人的“负效用”角度来将效用的意义扩展到“消耗”性上,并且试图以此整合与取代劳动价值论)。与之相对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与成本价值论,它们侧重消耗方面而忽视效用方面。科学发展观价值论,由于以“用最少消耗取得最大效果”为核心思想,所以对这两方面的价值意义具有必然性的整合。因此它既是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也包含着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等等理论的合理内核。

今天,“机器创造价值”的要素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形成了很大的“攻势”,它以日新月异的科技因素之巨大作用来证明,马克思“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出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反比原理是不对的,因为,通过科技力量所形成的更高劳动生产率,使产量大幅提高,从而创造了更大价值与更大利润。但是,要素价值论中侧重于“效用”的价值观与劳动价值论中侧重于“消耗”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它们的“价值”所指称的对象并不相同。在劳动价值论看来,由于科技的作用而提高了生产率,从而使单位耗费所生产的产量更大了,每个产品所包含的(“消耗”意义的)价值必然缩小;所以我们才看到:每当社会生产率提高,相应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而在要素价值论看来,由于科技作用使产量提高,产品所包含的总使用价值量增大了,因此,科技能够创造更大(“效用”意义的)价值就非常明显,不容否定。可见,这两种经常显得对立的价值论,实际上各有自己的道理与合理性,也各有自己的存在地位,自己的局限性,不可越位与错位。不过,它们之间的一个交叉点则构成了两者矛盾之处,因为:更高的产量是否一定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价值与利润总量呢?要素价值论希望看到更大的产量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与利润总量,但劳动价值论却证明,无论产量大小,其市场价值都是不变的,因为它所耗费的人类劳动(包括物化的人类劳动形态)不变。这一点也是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比如他上述的“反比论”就包含着这个意义。三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2

关键词出口隐含碳;影响因素;反事实法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6-0016-11Doi:10.12062/cpre.20170357

20世纪末以来,《京都议定书》、《巴黎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与《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国际协定确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目标,并逐步形成了以碳关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世界范围内碳价格开始形成并溢价[1-2]。在出口规模扩张、贸易顺差累积与二氧化碳排放迅猛增长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出口贸易在国际上面临着碳减排压力与核心竞争优势丧失的双重风险[3]。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期,资源消耗量大大超过可再生性流量,贸易品的要素组合与价格形成未能全面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贸易顺差的持续累积是以国内资源赤字与环境逆差作为代价的[4]。Guadalupe&Luis[5]研究表明:“中国是典型的碳净输出国,生产的碳排放比消费所产生的排放多10%,中国以出口品隐含碳的形式为oeCD国家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责任”。事实上,在要素市场不完善与环境规制不健全的框架下,中国出口贸易既是链接资源、置换产能的基本渠道,客观上也构成了“碳转移”、“碳输出”的重要诱因[6]。鉴于“世界工厂”与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角色地位,探讨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及其背后驱动因素,既是世界范围内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缓解气候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中国加速节能减排与绿色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①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张、贸易顺差持续累积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出口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如何,这种趋势背后的驱动力,即影响因素是什么?②这些影响因素经历了怎样的时序变化,存在怎样的国别差异,对出口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如何?为了观察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驱动因素,本文从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两个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在分析上运用截面数据和时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地,我们可以通过影响因子的规模指数与结构指数来刻画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动态,并运用反事实构造法量化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效果。

1文献综述

“隐含碳”概念是碳排放消费者责任制的重要基石,但国内外学界目前尚未形成一致定义。从历史沿革来看,“隐含碳”概念的产生可追溯至1974年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的能源分析工作组会议,该会议首次提出“隐含能”(embodiedenergy)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某种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源总量”。其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从非意愿产出的角度将“隐含能”扩展为“隐含碳”,wiedmann[7]进一步从“碳足迹”视角将其界定为“商品从原料的取得、制造加工、运输,到成为消费者手中所购买的产品这段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即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之和”。本文采纳这一定义,拟从“间接消耗”的角度考察出口碳排放的“隐含”性质,并借助Leontief逆矩阵追溯其具体来源。在隐含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方面,Grossman&Krueger[8]首次提出隐含碳排放是生产活动的“负产出”,其大小取决于出口值规模(Scaleofexport)、出口产品结构(productStructureofexport)与单位产值碳排放(CarbonemissionperUnitproduction),即规模效应(Scaleeffect)、结构效应(Compositioneffect)与技术效应(techniqueeffect)三个决定性因素。Copeland&taylor[9]从一般均衡角度给出了上述研究中三种效应的具体定义与量化指标,这为出口隐含碳排放提供了理论基石与分析框架。潘安、魏龙[10]借助Leontief逆矩阵,从地区与行业两个维度系统剖析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结构性特征,并将规模效应确认为出口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导性因素。郭朝先[11]基于出口[含碳排放“双层嵌套式”的结构分解表达式,将不同时间段的碳排放变动因素分解为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效应、消费扩张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出口扩张效应、进口替代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等七种效应,研究发现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在样本期内呈显著的递增态势,说明中国出口“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动力。张友国[12]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将贸易含碳量影响因子区分为部门能源强度、贸易规模、进出口产品结构、投入结构、能源结构及碳排放系数,并具体探讨了影响因子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扩张效应与抑制效应。谭娟、陈鸣[13]及刘祥霞、王锐[14]分别从LmDi分解、生态环境差额等角度对出口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

上述研究成果分别运用不同的理论工具与分析范式从内容上、方法上为本文提供了有益借鉴,对这些内容的提炼、整合可以有效增强本文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积累。但是上述研究多是采用国内逢2、逢7年份编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缺乏连续性,样本量偏少,在“描述中国出口碳排放变化动态”的过程中遭遇了数据限制。同时,从中国编制的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来看,投入数据在统计口径上未作国内投入与进口投入的区分,直接应用将造成“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被高估。针对上述缺陷,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双比例平衡技术的RaS法与熵方法等半调查更新法[15],借助进口系数矩阵将中间投入从最终需求中分离[16]。上述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入产出表的时序特征,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但这种改善仍然是以引入估计值与真实值的偏差为代价的,因此其获得的研究结论必将存在局限性。

对于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转型经济体来说,投入产出数据的上述缺陷不仅限制了分析工具的使用,也削弱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实用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公布的以年为频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并选取1995―2015年为样本期进行分析。相比于国内投入产出表而言,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覆盖了美国、中国等发达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样本量较大,统计口径上直接作出了国内投入与进口投入的区分,且采用了统一的部门分类与货币单位,数据更具完整性、时效性与可比性。同时,样本期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期间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有助于刻画外部冲击下中国出口隐含碳的变化动态与阶段性特征,从动态视角识别并量化影响因子的作用强度。使用这些数据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之前相关研究由于数据局限所带来的不足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其研究结论由于是建立在较为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基础上,因而可能更有利于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观察。

2数据来源、模型设定与研究假设

2.1数据来源与部门分类

目前,中国还没有官方公布的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权威数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以及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等国外知名机构对各国(或地区)的宏观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本文旨在考察影响因素“时序变化”与“空间差异”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而这些机构公布的结果仅局限于宏观碳排放量的估算数据,未触及能源种类、部门关联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过程,无法构建起因变量“出口隐含碳排放”与自变量“影响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不能满足本文的研究需要。为解Q这一难题,本文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荐的方法,选取原煤、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7种主要能源,根据各产业部门能源消耗量与能源碳排放系数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进行核算。核算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其中,各部门总产出、部门间投入产出与各部门出口数据来源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而分行业的能源消耗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采用国内《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公布的数据。为增强数据的时序可比性,本文以2005年为基准期,采用联合国贸发会议数

据库(UnCtaD)提供的全球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对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数据作出了平减化处理。

在产业标准分类方面,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采用国际产业标准分类(iSiC.Rev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两类分类标准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鉴于制造业在出口部门中的主体地位,为确保数据统计口径一致性并方便数据计算与应用,本文借鉴刘瑞翔、姜彩楼[17]制造业部门调整的方法,在一、二、三产业划分基础上将国民经济进一步分类、整合为21部门。具体部门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

2.2模型设定

这一部分在Grossman&Krueger模型基础上,提出内涵“产出―产值―出口”的扩展模型,对模型进行变换,选取影响因子,并构造影响因子的“反事实”项,以构建起自变量“因子变动”与因变量“影响效果”相对应的面板系统。

2.2.1扩展模型提出

在Grossman&Krueger建立的关于“出口隐含碳排放

影响因素”基础模型中,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测算公式如(1)式所示:

K=∑jex×rj×tj(1)

其中,K表示出口隐含碳排放,ex、rj、tj分别表示出口值规模、j部门出口占比与j部门单位产值隐含碳,被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的内在驱动因子。Grossman&Krueger基础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从测算公式中选取影响因子”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可以避免“重要变量遗失”与存在“分解剩余”(DecompositionResidual)的偏误,确保影响因子的典型代表性。当然,从“隐含碳是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之和”这一本质界定来看,“直接以单位产值隐含碳来表征技术效应”的处理方式,虽然实现了模型简化,却将“产出与中间消耗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置于了不可观测的“黑匣子”(BlackBox)状态。

事实上,由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基本性质可知,中间消耗(intermediateConsumption)+最终产值(Finalproduct)=总产出(totaloutput),即adX+Y=X,表示为

X1X2X21=(e-ad)-1Y1Y2Y21(2)

借助Leontief逆矩阵,可以构建起内涵“产出―产值―出口”的扩展模型,实现影响因素从基础模型中的“出口”向“产出”与“中间消耗”延伸。具体的模型设定如(3)式所示:

K=(δ1,δ2…δ7)(a)×p11p12…p1,21

p21p22…p2,21

2.4.1相关指数构建与说明

由于影响因子进行了“规模*结构”形式变换,且本文的能源数据与投入产出数据采用了统一的部门分类,我们可以直接选取上述(3)式中的a=∑21j=1pXj、b=∑21j=1∑21i=1bij与c=∑21j=1exj作为影响因子的规模指数,以明确因子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效果。

同时,为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对平均趋势的偏离程度,还需要构造Spearman偏度系数σ、“碳偏向性”指数ρ与moore结构偏离指数θ,以考察产出、中间消耗与出口的部门构成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相对影响。各结构指数的计算公式及经济含义如下式(5)、(6)和(7)所示:

Spearman偏度系数θ=3(-α′)αv(5)

其中,α为数组α1′,α2′…α21′,由上述“单位产出碳排放量”部门向量(α1,α2…α21)按照从小至大顺序排列组成。、α′、αv为数组α的均值、中位数与标准差。若Spearman偏度系数符号为正,即偏斜方向为右偏态,说明单位产出碳排放量的分布偏斜于高碳部门;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偏斜程度越显著。

“碳偏向性”指数ρ=∑21j=1∑21i=1αi・βij,ρ∈[0,1](6)

完全消耗系数的“碳偏向性”(BiasofCarbon)是从“技术偏向性”(Biasoftechnology)的角度进行定义与量化的。直观上来说,“碳偏向性”可以从“强、弱”两个层面进行描述:“强碳偏向性”即“中间消耗”较多使用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大的部门投入、较少使用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小的部门投入;“弱碳偏向性”为相反情形,若平衡使用各部门投入,则可以理解为“中性碳偏向”。在此基础上,上述“碳偏向性”指数值具体量化了中间消耗在21部门之间的偏向程度,可以视为“碳”要素配置效率的一种判定与衡量。

moore结构偏离指数θ=arccosμ0・μt|μ0|・|μt|,θ∈[0,π2](7)

该指数将出口三次产业占比视为三维向量μ1=λ1λ2λ3,通过测算基期向量与报告期向量夹角来观测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在样本期内,2002年出口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第一产业最低,选取2002年三次产业占比为基期向量,有助于观测各年份出口部门构成对最优状态的偏x趋势。θ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程度越大,对最优状态的偏离效应越显著。

2.4.2影响因子的反事实构造

由上述公式(4)可知,影响因子“单位产出碳排放量a”、“完全消耗系数B”与“出口值C”之间具有截面上的互补性,从动态视角来看,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时序上的联动趋势,各影响因子与“出口隐含碳排放K”之间独立作用关系的量化必须借助适当的参照基准。基于此,本文选取影响因子样本期起始年份的“初始状态“作为参照基准,通过“假设某一影响因子在样本期内唯一不变,其他影响因子正常变化,出口隐含碳排放将会如何?”的反事实构造(Counterfactuals)[20],分别获取“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唯一不变”反事实项Ka、“完全消耗系数唯一不变”反事实项KB与“出口值唯一不变”反事实项KC,以构建起自变量“因子变动”与因变量“影响效果”相对应的面板系统。

由于完全消耗系数本质上属于技术系数,本文还选取“世界技术前沿”的“美国Leontief逆矩阵”作为参照基准,构造“假设采用美国完全消耗系数,出口碳排放如何?”反事实项KD,以明确完全消耗系数“国别差异”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同时,反事实项KB与反事实项KD的比较,能够将技术系数本身的时序变化扩展为技术系数“国别差异”的时序变化,一方面,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中国技术效率在截面上的相对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从动态视角观测国别间“技术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程度。

这一部分模型动态化及反事实项的数学表达式分别如式(8)与(9)所示:

K=pX1,pX2…pX21t×b11b12…b1,21

b21b22…b2,21

b21,1b21,2…b21,21t×ex1ex2ex21t(t=1995,1996…2015)(8)

Ka=pX1,pX2…pX211995×b11b12…b1,21

b21b22…b2,21

b21,1b21,2…b21,21t×ex1ex2ex21t(9)

出口隐含碳排放反事实项与真实项的比较具有丰富的经济含义:一方面,反事实项模拟值与真实值的大小比较可以识别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若模拟值>真实值,说明影响因子的时序变化对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反之则存在着“扩张效应”,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模拟值与真实值之差可以直接量化“抑制效应”与“扩张效应”的大小,而不依赖于经济模型的经验设定与参数估计。

3检验结果与分析

由于上述假设是从“因子变动”与“影响效果”两个方面给出的,这一部分首先可以借助规模指数与结构指数,对影响因子的变化动态进行考察;然后,基于影响因子的反事实构造,从作用方向与驱动强度两个层面对“因子变动”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

3.1检验结果与分析:影响因子“变化动态”的考察

这一部分对上述各项规模指数与结构指数进行测算,具体测算结果见于表2。假设一、假设二与假设三的“因子变动”部分可以根据表2,结合图1、图2与图3分别予以检验,假设四需要综合图1―3逐步进行说明。

假设一的“因子变动”情况可从图1直接得到验证。图1显示,单位产出碳排放量的规模指数a=∑21j=1pXj趋势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单调曲线,说明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在样本期

内呈单调递减,从期初的5.53下降至期末1.59,下降幅度高达247.7%,说明相比于产出而言,作为“非意愿产出”的隐含碳排放量具有内在的“规模不经济”;Spearman偏度系数σ大于1,说明单位产出碳排放量的偏斜方向为右偏态,碳排放的部门分布显著偏斜于高碳部门,假设四部分得证。

结合表2与图2可以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的中间消耗规模指数b=∑21j=1∑21i=1bij与碳偏向

性指数ρ均值为51.64、0.0481,高于美国的39.25、0.0426,说明中美“技术差距”存在着规模与结构两个层面的影响机制:①一方面,中国的产出/投入比率较低,中间消耗总量偏大;②另一方面,中国的消耗投入在结构上偏向于高碳部门。从具体的变化过程来看,美国“中间消耗”规模指数、碳偏向性指数在整体上分别呈下降趋势与波动状态,下降幅度与波动幅度都较为平滑。与此不同的是,中国的规模指数与碳偏向性指数分别在2004―2009年、2001―2005年间进入了急剧的攀升阶段,攀升幅度分别高达7.41、0.0082,说明样本期内,“中间消耗”作为投入要素在规模上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趋势,在结构上显著偏向于高碳部门,两者在时序上形成了叠加效应与接替趋势。从而,假设二与假设四部分得证。

这一部分,假设三与假设四“因子变动”的验证,可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国次债危机”的规模效应与“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构效应两个层面展开。如图3所示,出口值规模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描述为“平缓扩张――快速攀升――V型震荡”轨迹。从具体时段来看,平缓扩张阶段为1995―2001年,出口规模的增长幅度较小,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8.77%;快速攀升阶段出现在2002―2007年,扩张幅度高达296.6%,事实上,这一阶段中出口规模的扩张速度超过了最终产值的扩张速度,出口在产值的占比从19.7%增至30.8%,说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同时产生了需求转换与需求拉动效应,

出口依存度(RatioofDependenceonexport)不断提高。2008―2015年为V型震荡阶段,出口在急剧萎缩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说明2008年美国次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外部冲击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没有中断和改变其“时序递增”的长期性趋势。同时,出口的moore结构变动指数θ形成了以基期2002年为顶点、“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的变化轨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下降趋势产生了短期性扰动,说明平缓扩张阶段、攀升阶段与震荡阶段中,出口产品结构对最优状态的偏离程度“先缩小、后扩大”,出口增幅最大的产业存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二、三产业”的交替趋势。

3.2检验结果与分析:影响因子“作用效果”的评价

这一部分根据出口碳排放测算公式与反事实构造,测算各影响因子的出口碳排放真实值与“反事实”模拟值,

测算结果见于表3,其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假设中“影响效果”评价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①观察模拟值与真实值趋势线的上下位置,明确各影响因子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正向扩张”与“负向抑制”的作用方向;②考察模拟值与真实值趋势线的垂直距离,量化各影响因子“扩张效应”与“抑制效应”的驱动强度。

首先,从各趋势线的基本形状来看,出口隐含碳排放真实值与图3出口值规模指数的变化动态高度相似,均表现为“平缓扩张――快速攀升――V型震荡”的变化轨迹,说明出口值波动是影响出口隐含碳排放时序特征的核心因素。观察图4趋势线位置可以发现,“单位产出碳排放

量唯一不变”模拟值Ka始终位于真实值K上方,“Leontief逆矩阵唯一不变”模拟值KB与“出口唯一不变”模拟值KC位于真实值下方,说明单位产出碳排放量对出口碳排放增长存在着“抑制”作用,完全消耗系数与出口值对出口碳排放增长产生了“U张”效应。同时,从各趋势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来看,模拟值Ka处于真实值K上方,与真实值的垂直差距不断扩大,模拟值KC处于真实值K下方,其持续下降趋势与真实值的上升趋势组成了向右侧的“V”型轨迹,这说明单位产出碳排放量的“抑制”效应与出口值的“扩张”效应具有连续性与递增趋势,两种效应均在样本期末达到峰值,分别为127.55亿t与23.6亿t。假设一与假设三中“作用效果”在此获得证明。

相比较而言,完全消耗系数的影响效果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5―2001年,模拟值KB与真实值呈小幅波动,两线接近重合;2002―2007年,两线都进入了攀升阶段,由于模拟值KB的攀升过程相对平滑,模拟值KB开始处于真实值下方,垂直差距不断扩大,从2002年的0.11亿t增至2007年的4.7亿t;2008―2015年,受外部需求冲击,模拟值KB与真实值K都经历了“V”型变化轨迹,但两线的上下位置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垂直距离保持在4.73亿t左右。这说明完全消耗系数是“出口碳排放”扩张的加速器,其驱动强度存在着“低位波动――快速攀升――高位稳定”的阶段性差异。

“美国完全消耗系数”模拟值KD对真实值K的偏离可以视为“技术差距”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作用效果。从作用方向来说,出口碳排放的“美国完全消耗系数”模拟值KD始终处于真实值K下方,真实值与模拟值的均值差额高达6.62亿t,说明中国完全消耗系数在截面上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特征,技术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与“技术前沿”的技术差距对出口碳排放存在着显著的“扩张”效应。同时,从驱动强度来说,模拟值与真实值垂直距离的变化趋势可以描述为“低位稳定――持续扩大――高位稳定――再次扩大”的阶梯型轨迹,技术差距的“扩张效应”在2002―2007年的攀升过程与2010―2015年的恢复性增长过程中出现了显著的递增趋势。至此,假设二“因子变动”的“影响效果”全部得证。

4结论与启示

在部门归类与形式变换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因子变动―反事实构造―效果评价”的分析框架,从规模与结构两个层面描述了影响因子的变化动态,借助反事实构造对“因子变动”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概述如下:

(1)“单位产出碳排放量”规模指数呈现单调递减,Spearman偏度系数大于1且为右偏态,意愿产出X与非意愿产出“碳排放量”时序上呈单调递增,说明碳排放的部门分布显著偏斜于高碳部门,且非意愿产出“碳排放量”的扩张幅度偏小,具有内在的规模不经济,从而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增长产生了“负向”的抑制作用。

(2)在以“技g前沿”美国为参照基准的前提下,中国“完全消耗系数”的消耗总量指数与碳偏向性指数在截面上始终处于高位水平,时序上出现了显著的递增趋势,显示中国单位产值的中间消耗总量偏大,且中间消耗投入在结构上偏向于高碳部门,与“技术前沿国”美国存在显著“技术差距”;从时序维度来说,“中间消耗”与“技术差距”对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增长均产生了“正向”的推动作用。

(3)“出口值”规模指数呈现“平缓扩张――快速攀升――V型震荡”的阶段性特征,结构指数形成了以基期2002年为顶点、“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的变化轨迹,样本期内出口增幅最大产业存在着“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二、三产业”的交替趋势,说明“出口值”作为最具有弹性的影响因子,受“亚洲金融危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美国次债危机”等外部冲击的影响明显,扩张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

(4)在“产出―产值―出口”分析框架下不难发现,中国产出、中间消耗与出口的部门构成具有内生关联(endogenousassociation),均显著偏向于高碳部门,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增长产生了叠加性的“正向”扩张效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已有研究来看,“出口规模对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推动作用”与“产品结构高级化在抑制出口碳排放中的便利优势”获得了广泛认可,“中间消耗”作为深层次驱动因素,“消耗量、部门构成的变化及影响”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本文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张推动“中间消耗”进入了“边际报酬递减”区间,消耗的部门构成呈现出明显的“高碳化”特征。事实上,在要素市场不完全与环境规制不健全的既定体系下,中国出口贸易品的要素组合、成本核算、价格形成与价值确认存在着系统性偏差,要素市场不健全,聚合质量与配置效率偏低,与产品市场之间具有明显的“狮身人面像”特征,这是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十分直接的。鉴于产品结构与消耗投入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总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的视角需从产品环节向中间消耗环节扩展,一方面,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速要素禀赋升级,构建“资源能源节约、非意愿产出减少”的内生性激励约束机制与市场自运行机制,通过价格机制从上游环节抑制出口碳排放的输入来源;另一方面,从“中间消耗”角度追溯出口碳排放的产业来源与分布,综合确定“低碳优势产业”、“低碳劣势产业”、“高碳优势产业”与“高碳劣势产业”,明确差别化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范围与关键作用点,通过强化要素市场配置与政府政策规制的有效组合,为中国出口贸易“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提供基本载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JonGminY,minDYL.anoptimalhybridemissioncontrolsysteminamulticomplianceperiodmodel[J].Resourceandenergyeconomics,2015,39:16-28.

[2]wanGmingzheng,LiUJunling,CHanHauling,etal.effectsofcarbontariffstradingpolicyonduopolymarketentrydecisionsandpricecompetition:insightsfromtextilefirmsofdevelopingcountr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6,181:470-484.

[3]HiSHamF,menGQingwei,maLLinC.thesocial,environmentalandethicalperformanceofChinesecompanies:evidencefromtheShanghaistockexchange[J].internationalreviewoffinancialanalysis,2015,42:53-63.

[4]LinBongqiang,SUnChuanwang.evaluatingcarbondioxideemissionsininternationaltradeofChina[J].energypolicy,2010,1(38):613-621.

[5]GUaDaLUpea,LUiSa,GUanD,etal.Carbonemissionsembodiedininternationaltrade:thepostChinaera[J].appliedenergy,2016,184:1063-1071.

[6]SUnLicheng,wanGJunwei.interindustrialcarbonemissiontransfersinChina:economiceffectandoptimizationstrategy[J].ecologicaleconomics,2017,132:55-62.

[7]wieDmannt.afirstempiricalcomparisonofenergyfootprintsembodiedintrade:mrioversusplum[J].ecologicaleconomics,2009,7(68):1975-1990.

[8]GRoSSmanG,KRUGeRa.environmentalimpactsofa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J].mitpress,1993:13-56.

[9]CopeLanDB,taYLoRm.tradeandtheenvironment:theoryandevidence[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4:7-71.

[10]潘安,魏.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J].经济评论,2016(4):16-29.[panan,weiLong.embodiedcarboninChina’sforeigntrade:structuralfeaturesandinfluentialfactors[J].economicreview,2016(4):16-29.]

[11]郭朝先.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15-20.[GUoChaoxian.theinfluencestoChinacarbonemissionsfromchangeofindustrialstructure[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2,22(7):15-20.]

[12]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9(4):1287-1310.[ZHanGYouguo.Chinacarbonemissionsoftradeanditsfactors:analysisofnoncompetitiveinputoutputtables[J].Chinaeconomicquarterly,2010,9(4):1287-1310.]

[13]谭娟,陈鸣.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J].经济学家,2015(2):72-81.[tanJuan,CHenming.CalculationandanalysisoftradeimpliedcarbonbetweenChinaandeuropeanUniononmultiareainputoutputmodel[J].economist,2015(2):72-81.]

[14]刘祥霞,王锐,陈学中.中国外贸生态环境分析与绿色贸易转型研究――基于隐含碳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5,37(2):280-290.[LiUXiangxia,wanGRui,CHenXuezhong.ecologicalenvironmentandgreentradetransformationinChinabasedonembodiedcarbon[J].Resourcesscience,2015,37(2):280-290.]

[15]泰斯・滕亚.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学[m].胡金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33-147.[teBRaat.theeconomicsinputoutputanalysis[m].translatedbyHUJinyou.Beijing:economy&managementpublishingHouse,2012:133-147.]

[16]赵玉焕,刘月.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出口产品隐含碳测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2):8-14.[ZHaoYuhuan,LiUYue.thecalculationofChinaexportsembodiedcarbonbasedontheinputoutputmethod[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1,21(12):8-14.]

[17]刘瑞翔,姜彩楼.从投入产出视角看中国能耗加速增长现象[J].经济学(季刊),2011,10(3):778-797.[LiURuixiang,JianGCailou.theacceleratedgrowthofenergyconsumptioninChinafromtheperspectiveofinputandoutput[J].Chinaeconomicquarterly,2011,10(3):778-797.]

[18]wanGKe,weiLiming,ZHanGXian.acomparativeanalysisofChina’sregionalenergyandemissionperformance:whichisthebetterwaytodealwithundesirableoutputs?[J].energypolicy,2012,46:574-584.

[19]JaRamiLLop,mULLeRn.airpollutionemissionsanddamagesfromenergyproductionintheUS:2002-2011[J].energypolicy,2016,90:202-211.

[20]FRoSCHC,BYRneR.Causalconditionalsandcounterfactuals[J].actaesychologica,2012,141:54-66.

[21]SUnR,KUanGD.CGemodelbasedanalysisoftheneutralizedhybridcarbonpolicyanditsdecomposedeffectsoneconomicgrowth,carbonreduction,andenergyutilizationcosts[J].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5,13(1):43-54.

[22]ZHanGB,HemY,panHR.astudyonthedesignofahybridpolicyforcarbonabatement.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7,15(1):50-57.

[23]王新a,陈兆瑞.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异质性研究综述[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4):39-44.[wanGXinhua,CHenZhaorui.theproductheterogeneityininternationaltrade:aliteraturereview[J].Reviewofeconomyandmanagement,2016(4):39-44.]

ResearchonthefactorsofimpliedcarbonexportinChina:basedontheanalysisofcounterfactualmethod

ZHoUKuimaoYunyi

(CenterforwesternChinaeconomicResearch,Southwester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ChengduSichuan611130,China)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3

蓝水足迹和绿水足迹主要衡量水资源的利用和消耗情况,而灰水足迹是从水质角度评估我们对水环境污染的情况。水足迹综合考虑了水资源利用的三类途径———利用、消耗与净化水污染,与传统水资源评价体系相比,外延和内涵更为丰富,因此在功能上能更好地反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占有状况。在人类消费的水足迹中,实际生活用水通常是很少的,大部分消耗都是以虚拟水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虚拟水消费量是水足迹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虚拟水[1](Virtualwater)是由英国学者tonyallan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后经不断完善,目前较为精确的定义为: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被称为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虚拟水量。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对虚拟水的含量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从生产者角度,将虚拟水定义为在产品生产地生产某产品实际使用的水资源量;另一种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将虚拟水定义为在消费地生产同质的该产品所需要的水资源量。由此可见同种同质产品,在世界各地虚拟水含量不尽相同,这与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与产品加工工艺、生产流程、生产条件紧密相关,如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与当地气候、用水量、蒸发蒸腾量、土壤参数、单位面积产量均有关,再经计算得出单位质量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由于考虑了社会经济系统中虚拟水的消费量,水足迹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特定区域的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如何,可通过水足迹评价来定量分析与认识。

水足迹计算方法

水足迹的计算方法有两种[2]:一种方法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它将该国家居民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数量,与各自产品和服务的单位产品虚拟水含量相乘求和得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品的虚拟水含量(wF)会随地域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用公式表示为:wF=DU+∑nipi•VwCi(1)式中,DU为生活用水量,pi为第i种产品消费量,VwCi为第i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的虚拟水量。这种方法计算繁复,费时费力,相当于进行一次地区内水资源消耗情况的普查。但在计算过程中将生活用水量、各个工业产品与服务中的虚拟水量分别计算,表明了当地经济系统占用水资源的状况及该地区水资源消耗的结构组成。可根据水足迹计算结果,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情况,从水资源消耗角度合理统筹规划该地区产业结构。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水足迹就等于总的区域内水资源利用量加上流入该区域的虚拟水流量再减去流出该区域的虚拟水流量。该方法简单粗犷,应用性强,用以粗略反映地区水资源消耗总量,相对方法一,只可了解消耗概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足迹(wFp,m3/a)等于生产该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所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总水量[3]。水足迹由两部分构成,即内部水足迹和外部水足迹:wFp=iwFp+ewFp(2)内部水足迹(iwFp)定义为生产该地区居民所消费的商品与服务所利用的区域内水资源总量。其数量等于国民经济部门的国内水资源利用总量减去通过产品贸易而出口给其他国家的虚拟水量(Vwedom,m3/a)。iwFp=awU+iwU+DwU-Vwedom(3)式中,前3个组分代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利用的总水量(m3/a):awU为农业耗水量,等于农作物需水量;iwU和DwU分别为工业与家庭部门抽取水量。这里的农业耗水量包括绿水利用量(降雨形成的土壤水)和蓝水利用量(灌溉水)。由于灌溉输配水系统损失的水量大部分下渗补充区域地下水,或者通过排水沟又回到了河流被其他地方的用户利用,因此,这里不包括农业灌溉中损失的那部分灌溉水。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一般可以在水资源公报上查找。外部水足迹(ewFp)指由其他国家生产、并为本国居民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所消耗的水量[4],它等于进口虚拟水量(Vwi,m3/a)减去向其他国家输出的进口产品再出口的虚拟水量(Vwere-export)。ewFp=Vwi-Vwere-export(4)出口虚拟水量与进口虚拟水量之差就是报告期内的国家虚拟水流量平衡。如果平衡项为正,则表明虚拟水净出口;平衡项为负,则表明虚拟水净进口。

工业生产水足迹

工业生产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生产水足迹可用于衡量国家或地区生产系统对水资源系统产生的压力大小。水资源压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生产需要消耗的地表或地下水资源量(等于区域总生产水足迹高于绿水足迹的差值)占该地区可更新水资源总量的比重。工业产品虚拟水量就是在工业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水量,由于工业产品虚拟水贸易量仅占全球虚拟水贸易总量的10%,且相对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工艺复杂,迄今为止人们对工业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量水的参与,主要用于冷凝、稀释和溶剂等作用。一方面,在水的利用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消耗;另一方面,又以废水的形式排入自然界,参与正常水循环。所以工业产品的虚拟水量计算十分复杂,通常都是通过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来估算。工业产品贸易中的虚拟水流量(VwCe)可以通过下式估算[5]:VwCe=iwweGDpie(5)式中,iww为e国家或地区每年的工业用水回收量,GDpi为每年的工业增加值。

钢铁产品水足迹

在工业生产中,钢铁行业一直是用水大户,其工业总取新水量约占全国工业用新水量的2.2%,仅次于火电、纺织印染和造纸行业,位于工业耗水大户的第四位。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铁企业不断采用各种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并加强对用水、节水的管理,使我国钢铁工业平均吨钢取新水量由2000年的25.24m3/t大幅下降到2006年的6.56m3/t。但总体而言,钢铁企业的用水量仍很大,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缺水地区钢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钢铁行业的水务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实现节水减排已成为钢厂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水的作用主要有:作为设备和产品的冷却水、蒸汽锅炉和蓄热器等的原水、除尘洗涤和工艺用水(如连铸喷雾、轧钢除鳞等)以及直流冲渣、冲洗地坪用水等。钢铁工业按用水水质来分,可分为工业新水、纯水、软化水、生活水、回用水等。钢铁企业工业新水主要作为敞开式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纯水、软化水主要作为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以及锅炉、蓄热器等的用水;回用水主要作为冲洗地坪、场地洒水、设备轴封冲洗水、煤气水封补水、冲渣等。工业新水通常是从天然水体(如河流、地下水等)取水后进行处理而成的;纯水、软化水等一般是由工业新水脱盐制取的;生活水取自市政管网或是自建生活水厂用工业新水进行处理制取的;回用水是收集全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后进行处理而成的。从用水量分析来看,钢铁工业用水主要是工业新水用水,钢铁企业吨钢新水耗水量也是指工业新水用量。如果能降低工业新水用量,提高回用水用量,可直接降低钢铁行业对外界的用水需求。

为实现节水减排,改变钢铁企业发展中淡水水源的严重缺乏现状,钢铁产业用水改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清污分流,减少废水排放量。钢铁工业废水主要来自水力冲渣、烟气洗涤、物料冲洗等过程。如果净水与污水合流排放,既增大处理费用,又浪费大量清水,为此,可以改革工艺,清污分流,尽可能把污染物消化在生产过程的综合治理方案中。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行循环利用冷却水。钢铁行业需用大量的水源作为物料和设备冷却水,该用水分为两类:一部分是直接冷却水,主要与物料直接接触受到污染,需经处理后才能循环利用;另一部分是间接冷却水,因不与物料直接接触,使用后仅是水温升高,经降温后可以循环利用,对于钢铁企业降低吨钢新水用量,减少用水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串级用水、一水多用。工业水的串级使用是指根据生产工艺及设备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工业水由清到浊重复利用。如制氧机回水供二炼钢车间转炉生产系统使用、高炉热风炉冷却水部分供高炉水力冲渣用等等。通过研究水温、水量平衡,掌握本厂供排水系统布局,力求达到合理串接、一水多用的目的。

改善生产工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广使用节水、无水的清洁生产工艺。紧抓生产运行管理,使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开展清洁生产的审核。对加热炉进行汽化冷却技术改造的研究,节水的同时可把热量转化为蒸汽回收利用。强化用水管理,把用水纳入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并加强企业内部水质监测化验人员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组建水质监控与分析队伍,成立水质检测室,形成一套水质监测、分析研究及调控的管理系统,定期对生产过程的供排水进行采样分析,监控水量与水质的变化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运行时所存在的问题。

完善废水再生回用系统。首先是水质稳定问题,在钢铁企业的水循环系统中,常发生设备和管道的结垢、腐蚀与微生物繁殖等问题,根据钢铁工业用水的水质特征,选用适宜经济的阻垢剂、防腐剂、絮凝剂;其次是废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由于企业内部无常规供水水源,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雨水等非常规多水源集中处理后回用为生产循环水与补给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包括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工业废水。

开发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是指将盐度35000mg/L的海水淡化至500mg/L以下的饮用水或工业用水。水电联产、热膜联产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技术方法。水电联产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电力联产联供,利用电厂的蒸汽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热膜联产主要是采用热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联合的方式(即meD-Ro或mSF-Ro方式),满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利用钢铁厂富余能源充足的特点及周边海水资源,发展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增加非常规水源,可相当程度上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并充分减少钢铁企业余热能源的浪费。考虑到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水价的逐步上涨,海水淡化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将逐步提高,必将成为大规模开辟新水源的必然趋势。

反渗透浓水的处理回用。反渗透以其适应范围广、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和出水质量好等优点,在钢铁行业废水处理与纯水制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反渗透实际产水率在70%左右,浓水含盐量高,处理困难。浓水直接排放,不仅加重了高盐度的污染,而且还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真空膜蒸馏是一种近期研究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利用无机盐、大分子的不挥发性质,通过低温蒸馏过程,使水分子通过疏水膜,达到无机盐的分离目的,无机盐截留率接近100%,可用于处理反渗透浓水,能弥补反渗透工艺的不足之处,以实现零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4

【关键词】油井开发;不加热集油技术;节能降耗

随着我国资源消耗逐年上升,资源开采几近枯竭,使得我国也加入能源短缺的国家行列之中。所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如何加强后期资源开采的力度,是当前发展形势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油井开采过程中,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该技术无需结合过多的设备,只需要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就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效果。由此可见,不加热集油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优点,其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严峻形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油井不加热集油技术的应用现状

由于我国部分油田处于东部地区,冬季比较寒冷,给油井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大多采用掺入热水的方法来将油井管线集输到集油站。该方法具体的流程是将水通过加热炉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后,在提高注水泵的压力值,从而将油井内掺水管线送到井口,通过油井口的掺水阀来调节,使之与油井液体相融合后在集体输送到集油站。油井不加热集油是利用电泵井或井液较高的井作为源头井,井液较低井作为携带井,经过高温的源头井实现不加热集油技术,从而不需要注入热水和施加压力来达到集油生产的过程。

某油田某区块有油井120口,其中正常运营的油井数量为105口,采用加热集油生产需要配置五台加热炉和三台注入压力泵,在一个正常工作日中所消耗的总电能为8879kw.h。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该油田在2010年开始有82口油井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来进行油井开采。通过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以前的四台加热炉减少至两台,注水压力泵也减少至一台,而正常工作日所消耗的总电能下降至3589kw.h;由此可见,采用油井不加热集油技术,在相关设备的需求以及总电能消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起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二、油井不加热集油技术的生产管理工作分析

(一)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力度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要根据日常生产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将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在油井站间和计量间内都要贴上相关的制度规定,让所有工人都能够了解和认识其重要性。其具体的生产管理内容如下:第一,确保源头井的正常生产,源头井作为重点井进行维护保养,巡回检查保证在3小时/次,而且还要严密监控小系统的回油温度。第二,加热炉没有投入使用期间,要在保持加热炉内的水处于常温状态,这样能够避免炉内结垢受损;第三,要时刻对油井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参数,整合以往的所有监测资料,以便于后续参考,如果井内压力上升,应该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予以控制,使其始终处于规定压力范围;第四,对每个油井管道输送的温度以及油井口的压力值进行实时记录,在每个正常工作日内,一般记录2-3次;第五,要定期清洗管线,如果油井口压力值超出规定范围内,就需要及时清洗管线,还要加强对停掺井的电流、集油计量以及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各个岗位的工人在交接工作时,要交代清楚具体的工作细节,避免因交接班而发生不良影响。

(二)不加热集油技术分析

很多油田在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进行日常生产活动后,容易导致油井含水量增高,井口回压值上升等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出现回压值上升的原因是受井内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管线集油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阻力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油井口回压值上升。而油井含水量增高则是一种异常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油井内液体导出油井口时,其导出过程中有一定的距离,而溶解在液体中的蜡会在输送过程中流入地面管线中,在一定温度下,溶解的蜡就会再次凝结,使其粘附在管壁上,在进行含水量监测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含水量增高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加热管线温度,并用高温水俩冲洗管线,从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三、油井不加热集油技术的节能降耗效果

结合上述某油田实际情况,在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之后,该油田的在停止运营时所节约的气体资源为10168平方米,而且单井节气面积与以往相比下降很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能够减少加热炉和注水压力泵的使用数量,而且减少了加热炉温度控制的能源消耗,有效的保证了正常的生产和管理。由于不加热集油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管理和控制相关的数据参数和参考资料,以此提高监测效果和数值的正确性,从而提高日常生产管理效率和质量,在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要求下,作业人员对不加热集油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并能够积极参与日常生产管理中来。

由此可见,不加热集油技术在油井开采过程中的应用取得非常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并且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对各自岗位上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上心,在实现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全员素质和责任心,对当前油井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5

关键词:无主资源;公地悲剧;竞争;垄断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310-02

引言

公地悲剧(tragedyofthecommons)是经济学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模型,它泛指一种公共资源或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GarrettHardin)在《thetragedyofthecom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公地悲剧”理论模型,随后即被制度经济学广泛引用,在今天已进入初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成为经济学的常识之一。但是我们在研读了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约翰・里奇《公共经济学教程》、约翰・亚当斯《公共经济学》等著名国内外教材的公地悲剧模型之后,发现他们对于公地悲剧的论述存在着重大缺陷甚至错误。本文先摘录国内外著名教材的公地模型,然后再讨论其存在的问题。限于篇幅,另文论述我们自己提出的公地悲剧模型。

一、国内外著名教材对于公地悲剧的论述

(一)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公地悲剧模型

考虑n个农民的村庄共同拥有一片草地,每个农民都有在草地上放牧的自由。每年春天,每个农民要决定自己养多少只羊gi。G=gi是羊的总量。v代表每只羊的平均价值,v=v(G),且存在草地最大放羊数量Gmax,当G

πi(g1,g2,…,gn)=giv(gi)-gic,i=1,2,…,n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v(G)+giv′(G)-c=0,i=1,2,…,n

上述n个一阶条件联立,可以解出每个农民的最优放羊数量g*i,从而纳什均衡的总饲养量G*=g*i。将n个一阶条件相加,可以得到:v(G*)+v′(G*)=c。

而社会最优的目标是最大化社会总剩余价值:Gv(G)-Gc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v(G**)+G**v′(G**)=c

由于[v(G)+Gv′(G)]′=2v′(G)+Gv″(G)<0,因此v(G)+

Gv′(G)是一个减函数。由v(G*)+v′(G*)=c两边同加上G*v′(G*)可得

可知G**

(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11章的公地悲剧模型

1.整体最优:用x表示公地上放牧的奶牛数量,每头奶牛每天可产奶1公斤。牛奶需求函数为p=a-bx,其中a、b>0为常数。于是奶牛的边际收益函数为mR=a-2bx。

每只奶牛的所有成本为1000元,即边际成本mC=1000。从而整个乡村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满足mR=mC,即a-2bx=1000,从而x**=(a-1000)/2b。

2.个体最优:设x1表示某个典型的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x2表示其余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需求函数p=a-bx=a-b(x1+x2)。

典型村民的私人收益tRp=p・x1=ax1-b(x1+x2)x1,于是其私人边际收益mRp=tRp’=a-bx2-2bx1=a-bx-bx1。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一样,也是1000元。故典型村民的私人利润最大化条件为:a-bx-bx1=1000。

令x1=kx(0≤k≤1),代入上式,可得实际放牧量x*=(a-1000)/(1+k)b。当k=1时,即当典型村民拥有乡村的全部奶牛时,有x*=x**,这时候实际的放牧量将等于最优的放牧量。当0x**,这表示实际奶牛放牧量超过最优的放牧量。当k=0时,即当典型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相对于整个乡村的奶牛总量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x*=2x**。这表明,在极端情况下,村民的数量极多时,实际放牧量达到最大,为最优放牧量的2倍。

教材进一步总结道:由于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差别造成了公地的悲剧。当个人决定增加奶牛的数量时,仅仅把个人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而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他所增加的奶牛将使得所有其他村民放牧奶牛的收益均下降。

几本国外教材的公地悲剧模型与上述模型大同小异,为节省篇幅,此不赘述。

二、公地悲剧的精确含义

从上面选录的国内最著名经济学教材有关公地悲剧的论述可以看出,它们把公地悲剧定义为:无主财产的私人竞争性使用数量大于此财产被某个人所有或社会整体所有时的最优使用数量;换言之,无主财产的竞争性消耗数量大于完全垄断占有的消耗数量。

显然,这样理解公地悲剧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因为任何资源,市场竞争性数量总是大于垄断性数量。如果把市场需求也看成一种资源,那么市场供给即是对市场需求这一资源的消耗。上述两个所谓的公地悲剧模型,其本质不过是说明一种无主资源(市场需求或市场容量),市场竞争的消耗量要大于完全垄断的消耗量。在通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中,会讲述市场结构的内容,较深的教材还会比较完全垄断市场与竞争性市场(包括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市场三种结构)的卖方厂商对于市场需求这种资源的消耗,结论通常是,完全垄断的市场产量小于竞争性市场的产量,即卖方完全垄断厂商对于市场需求这一种无主资源的消耗要小于竞争性市场卖方对市场需求这一无主资源的消耗。因此,如果把上述两个模型放在市场结构中垄断市场与竞争性市场中的产量大小比较一节,就非常吻合了。换言之,上述两个模型只不过说明竞争性产量大于垄断性产量,或者说竞争性市场的厂商过度使用了市场需求这一无主资源,竞争性厂商与完全垄断厂商相比过度满足了市场需求。显然,竞争性厂商与完全垄断厂商相比过度满足了市场需求,并不能证明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真正含义是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大于资源正常生产能力的最大上限,从而导致资源的生产能力降低,以至于不再具有任何生产能力。草地过度放牧不过是指草地作为一种无主资源,牧民们竞争性放牧的牲口数量大于草地正常新陈代谢能够供养的牲口数量的上限,从而导致草地的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最后导致草地所能提供的草料数量越来越少,以至于完全消失。但是仔细研读国内外一些著名教材的公地悲剧模型之后,发现上述公地悲剧的真正机制根本没有被认真考虑。

实际上,无主资源被过度使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无主资源的实际使用数量超过其正常新陈代谢所能提供服务的最大上限。但是公地悲剧这一术语通常并不等同于无主资源被过度使用。公地悲剧这一术语通常特指下面这种情况: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资源服务能力上限>无主资源的完全垄断使用数量。而无主资源被过度使用还包括:无主资源的完全垄断使用数量>资源服务能力上限。

下面以《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公地悲剧模型所设定的符号来说明公地悲剧的真正含义。比较三个关键的变量的大小关系:无主资源竞争性使用数量G*,无主资源垄断性使用数量G**,无主资源的服务能力上限Gmax。通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都只是证明了G*>G**,但是对于它们与资源服务能力上限的大小关系没有任何说法。

考虑到G*>G**之后,上述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下面三种情况:

(1)G*>G**>Gmax>0

这种情况存在着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但是通常不是公地悲剧这一术语的含义所指。但如果把公地悲剧这一术语定义为资源的实际使用数量超过资源的服务能力上限,那么这种情况也属于公地悲剧范畴。不妨把这个含义称为广义的公地悲剧。

(2)G*>Gmax>G**>0

这种情况存在着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而且通常正是公地悲剧的精确含义所指。为与第1种情况区分,不妨把这种情况称为狭义的公地悲剧。

(3)Gmax>G*>G**>0

第3种情况不存在着无主资源的过度使用。因为当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G*小于资源服务能力上限时,资源仍然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不会因为竞争性使用而逐渐枯竭,因此不能称之为“公地悲剧”。如果这种情况被称为公地悲剧的话,那么我们也只好断言,竞争性市场供给由于较完全垄断市场供给消耗了更多的市场需求这种资源,而存在市场需求被过度使用的公地悲剧了。这显然非常荒谬,因为竞争性市场提供更多产量,通常不是悲剧而社会福利较大的表现。

结论

综上所述,公地悲剧的含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1)广义的公地悲剧:无主资源实际使用数量大于资源服务能力上限。(2)狭义的公地悲剧: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资源服务能力上限>资源的垄断性使用数量=单个所有者的最优使用数量=社会整体最优使用数量。无主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数量大于垄断性使用数量,只是狭义公地悲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狭义公地悲剧的充分条件。因此,国内外大多数著名教材都错误地理解了公地悲剧的精确含义,或者说它们的模型未能成功论证公地悲剧的精确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82-85.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89-392.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6

论文关键词:隐含碳,钢铁,出口贸易,价比公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普遍共识。而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已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要求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巨大压力。同时,现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产出了许多工业产品和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出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规避法律风险等多方面考虑,从中国大量进口初级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同时也将高耗能和高污染留在了中国,而仅承担少量的减排义务,也就是所谓的“碳泄漏”。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也存在着类似的“碳泄漏”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和防范两国之间在进行对外贸易时所发生的“碳泄漏”现象对一方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碳泄漏”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隐含碳”的度量及测算方面。

对于隐含碳的计算,实际上是对物质流计算中物质隐藏流发展,在wuppertal研究所比较完善的物质流计算框架中早就包含了进口物质隐藏流这一因子。不过由于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过程的发展,隐含或者隐藏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能源研究中提出的。1974年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的会议之后,产生了对能值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对水、污染物等的具体研究。实际上,隐含碳就是国际贸易中所没有考虑到的碳消耗,隐含碳实际上就是碳的转移排放。[1]

在隐含碳的度量方面,学者马述忠、陈颖(2010)[2]基于消费视角,发现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国外消费者消耗了大量来自中国的隐含碳排放,庞大的出口量使中国承受了更大的减排压力。You和Hewit(2008)[3]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分析了中国对英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情况。张为付、杜运苏(2011)[4]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采用2000—2009年连续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问题。国内外学者在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问题上也进行了广泛研究,且主要集中于2006年以后。现有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测算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总的隐含碳排放,另一个则是选择特定贸易伙伴考查我国双边贸易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iea对中国出口隐含碳的评估认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隐含碳排放出口占国内生产排放总量的34%;若考虑扣除进口的隐含碳排放,中国对外贸易引起的二氧化碳净出口可能为国内排放总量的17%左右[5]。wang和waton(2009)[6]对我国2004年出口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weberetal(2008)[7]提出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很有可能是中国碳排放量增长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的观点;Shui和Harriss(2006)[8]基于中美双边贸易的视角,研究发现,1997-200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贸易品中隐含碳排放的增长率高于中国每年碳排放的增长率,而中国约有7-14%的碳排放是由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所导致的。另外国内学者如尹显萍和程茗(2010)[9]、石红莲和张子杰(2011)[10]等也同样对中美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得到相似结论。

二、隐含碳价比的定义

在《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计算—以水泥行业为例》一文中李丁、汪云林、牛文元,对2006年中国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计算,采用《中国水泥年鉴(2007)》中公布的中国2006年水泥综合能耗142干克标煤进行直接能耗计算,出口水泥在境内的Co2排放达到1003.75万t,其中直接能源消耗生成Coz513.05万t,工业过程生成C02490.71万t。根据欧盟当年Co2交易最新价格和当年外汇中间价折算,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析合1.87亿美元,也就是说进口国从中国获取了其中15.8%的利润率,超过中国水泥出口中平均8%一12%的利润率水平。以此为依据,笔者提出了隐含碳价比公式,在此公式中,我们变换了用于度量的参考系,将计算所得与数值“1”进行比较。通过此公式衡量特定行业的隐含碳水平,从而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福利损失。

本文所提出的隐含碳价比公式为:

(1)

(1)式中D为隐含碳价比;tC是特定行业对外贸易隐含碳的当期欧碳交易价格折合人民币;tp为特定行业出口所获取利润。D的结果有三种,即D<1、D=1、D>1。当D>1,则说明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不足以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该行业出口获得的利润无法平衡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当D=1,说明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刚好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当D<1,说明,该行业的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可以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并有剩余。

通过这个公式衡量特定行业的隐含碳水平,实际是以特定行业出口利润来作为参照系,度量隐含碳排放量折价,从而确定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福利损失。

三、隐含碳价比的计算过程

1、计算隐含碳排放方法

目前对隐含碳的计算学界主要有实测排放量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模型法、生命周期法等,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本文以排放系数法作为测算隐含碳排放的方法。

排放系数法计算公式为:

e=eF产品x产品产量(2)

(2)式中e表示排放量,eF产品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时的Co2。

2、行业分类标准

本定义所指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分类。如钢铁行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代码32,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黑色金属冶炼及工业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等4个子行业。

3、行业出口利润两种计算方法

行业出口利润=(3)

(3)式中π为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出口利润,可以由其年报中获得。

‚行业出口利润=行业总利润*(行业出口量/行业总产量)(4)

大部分情况下(3)式所给出获得行业出口利润的方法并不好找所需数据,故本文使用方法为(4),条件允许情况下(3)式所得行业利润更为精确。

2.碳交易价格

本定义所指碳交易价格为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eU-etS)的碳交易价格的年平均。在所有通过交易所结算交割的碳交易量中,欧洲气候交易所占82%,是较为成熟的碳交易体系。

四、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中隐含碳价比的趋势分析

1、直接能源消耗产出量

2008年,吨钢综合能耗比2007年上升1.70kg/t,达到630.63kg/t。[3]标煤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1.96t(Co2)/t标煤,2008年,中国进口钢材1554万吨,出口钢材5927万吨,净出口钢材4373万吨。算得2008年钢铁出口直接能源消耗排放量7.32598*10^7t。

2、工业过程产出量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碳主要是在石灰石与白云石的受热分解。白云石可以作为炼钢时用的转化炉的耐火内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石灰石的作为熔剂。故本文以石灰石与白云石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钢铁工业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根据行业通用数据:吨钢消耗白云石与石灰石的用量分别为:170kg/t、110kg/t。钢铁出口工业过程使用白云石与石灰石分别1.00759*10^7t、6.51970*10^6t。

表一钢铁初级熔炼/烧结程序中的白云石、石灰石排放系数

 

钢铁初级熔炼/烧结程序

排放系数考量参数

排放系数

系数选用

产品/原料名称

Co2排放因子

单位

造渣剂纯度值(%)

Co2排放系数

单位

来源

预设系数

白云石

0.477

公吨/公吨

100

0.477

公吨/公吨

GHGprotocol

石灰石

0.440

公吨/公吨

100

0.44

公吨/公吨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7

(一)资源消耗会计定义

资源消耗会计是美国“作业成本法”与德国“弹性边际成本法”的有机融合,资源消耗会计不仅从内部对传统的作业成本法加以完善,还从外部资源利用的角度提升成本管理的战略性系统。资源消耗会是一种综合的成本会计计算系统,它的内容主要包含作业管理、全部成本管理、变动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实际成本管理、作业资源设定、第一次成本、第二次成本等,这是一种传统会计成本创新的新型成本计算方式。

(二)资源消耗会计的特征

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也包含资源的计算,但是其计算方位仅限于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资源计算,不包括企业内部资源消耗的计算,与传统的成本会计比起来,资源消耗会计的计算方位更为全面,可以完整的反应出企业的各项资源消耗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消耗会计的计算对象广泛

资源消耗会计理论认为企业不仅有外界资源的服务,也有服务于其他方面的资源消耗,只有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资源消耗精确的计算出来,才能全面的反映出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因此,资源消耗会计计算的对象是企业中的所有资源,包括劳动力的薪酬待遇、企业的库存材料情况、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成本价值、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转入成本的材料费用以及固定资产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消耗。总而言之,资源消耗会计的计算对象不仅包括资源本身,也包括企业消耗的资源。

2、资源消耗会计的资源动因较为明确

传统的成本会计仅仅根据资源消耗与作业的因果来计算资源的消耗动因,对于资源的交互消耗则一般采取主观上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这种主观的方法就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资源消耗会计的资消耗就主要采用客观的动因来决定,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会计核算中由于工作人员主观因素带来的计算失真。

(三)资源消耗会计的优势和适用条件

1、资源消耗会计的优势

资源消耗会计可以满足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成本管理要求,帮助企业根据成本实现更为精确的成本分配,全面的了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资源消耗情况,完善资源规划能力,此外,资源消耗会计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也实现了对企业消耗资源的二次分配,使企业中的一些限制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增强了企业管理者对资源的消耗控制,并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8

一、实证模型和数据处理

(一)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隐含碳测算1.投入产出模型商品的生产不仅需要最终生产部门的能源消费,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它还会间接引起其他部门的能源消费。因此,在计算一个部门国际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时,需要同时计算本部门的直接隐含碳排放量和它所引起的间接隐含碳排放量。投入产出法通过计量经济体系中各个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可以测算商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的全部隐含碳排放[19]。根据投入产出法,可以得出如下数学关系式:其中,X为国内总产出矩阵,m为进口矩阵,Y为国内最终使用矩阵,a为技术矩阵(用投入产出表(价值型)表示),aX为国内间接使用矩阵,e为出口矩阵。由于中间使用品的原料不仅来自国内,还可能来自国外,为剔除进口中间品的影响,构建进口系数矩阵U。假设进口的中间品与国内产品可相互替代,则本文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属于竞争型模型。下面将U设计为一个对角矩阵,假设ui为比例系数,表示i部门的进口量mi在国内该部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则有如下计算公式:2.数据说明从模型可以看出,本研究涉及二氧化碳排放系数(αk)、分行业能源使用量(qik)、各产品部门总产值(Xi)、各部门出口额(ei)等能源、经济、贸易类数据。其中,αk的数据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qik和xi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mi数据、出口矩阵e中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外经贸统计年鉴》,技术矩阵a所使用的数据分别来自200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和201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投入产出表为每5年编制一次,缺失的年份国家会相应出具投入产出延长表进行适度修整)。按照《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能源数据,将部门生产能源消费分为8种,分别为: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和天然气。根据能源分类表、投入产出表、出口外贸表,将经济部门整合为19个部门。3.实证结果(1)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的隐含碳排放总量根据模型计算出2000年和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隐含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1797.5716万吨和32483.7498万吨,上升了275.34%;而同期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总额分别为4317.433952亿人民币和19176.97808亿人民币,上升了444.17%。由此可见,中国为美国国内消费承担了相当大的隐含碳排放,同时也表明中国在此10年间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2)中国对美国商品出口隐含碳排放的部门分解表1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部门的隐含碳排放量及出口金额。由表1可以看出,200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最多的部门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隐含碳排放量达到2952.19万吨,占中国对美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25.023%。其他主要隐含碳排放部门分别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342.07万吨,占比为19.852%),化学工业、塑料及橡胶业(1174.47万吨,占比为9.9551%),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891.7万吨,占比为7.5583%)。2000年按出口额部门排序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最多的部门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隐含碳排放量为8150.88万吨,占当年总量的25.0921%。其他隐含碳排放较高的部门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7994.83万吨,占比为24.6117%),化学工业、塑料及橡胶制造业(3826.2万吨,占比为11.7790%),纺织业(2295.77万吨,占比为7.0674%)。2010年对美出口额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

(二)中国对美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1.SDa模型SDa模型是为测度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而把因变量的变动分解为各种独立自变量形式变动的和[20]。本文运用SDa模型对2000年和201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变化进行结构分解。式(8)表明,影响对美商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为:能源使用效率,用w排放系数矩阵表示;生产技术,用[i-(i-U)a]-1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表示;出口规模,用出口总量Q表示;出口结构,用部门出口额占比矩阵K表示。对其按两极分解法进行结构分解可得(以脚标1表示计算期,0表示基准期):2.实证结果根据SDa模型,将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中国生产技术、对美出口规模、对美出口结构,以2000年为基期、2010年为计算期,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增长因素分解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在影响中国对美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4个分解因素中,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均起到了减少隐含碳排放的作用,尤其是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极大地减少了隐含碳排放量。2000年~2010年中国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致使隐含碳排放减少了3674.76万吨,对总体隐含碳减少的贡献率为17.75%。生产技术的改进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隐含碳减排的作用。2000年~2010年生产技术进步致使隐含碳排放减少42.42万吨,对总体隐含碳减少的贡献率为0.21%,表2还表明,对美出口规模是影响对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2000年~2010年,中国对美贸易出口规模急速扩张,贸易额由4317.43395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9176.97808亿元人民币,这导致了对美贸易隐含碳排放增加了23772.71万吨,其贡献率为114.84%。由此可见,中国对美国庞大的出口规模使得中国为美国的消费承担了大量的隐含碳排放。另外,对美出口结构的变化致使2010年比2000年中国对美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量增加了644.14万吨,其贡献率为3.11%。结合对美商品出口占比以及隐含碳排放部门分布数据可以看出,2000年~2010年间中国对美国出口占比增加的部门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比重减少的部门为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国对美国出口结构逐渐向高附加值、高能耗产品转变,这种改变引起了部分隐含碳排放量的增加。

二、结论及对策建议

测度中美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分解影响对美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对深刻理解中国隐含碳的排放规律,倡导制定公平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法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1.中国对美出口商品承载的隐含碳排放呈增长态势,承担了大量美国消费隐含碳排放量,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留在了中国,成为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一个阻力,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2.机电类产品是中国对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也是中国对美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商品。中国正处于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占主导地位的阶段。除机电产品外,中国对美其他出口额占比较大的几类产品为:纺织品,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化学工业品、塑料及橡胶制造品,这些仍然是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产品。3.中国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及生产技术的改进为对美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减少做出了贡献,其中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对美出口规模及出口结构则导致了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量增加。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普遍共识。而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已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要求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巨大压力。同时,现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产出了许多工业产品和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出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规避法律风险等多方面考虑,从中国大量进口初级工业产品和原材料,也将高耗能和高污染留在了中国,仅承担少量的减排义务,也就是所谓的“碳泄漏”。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也存在着类似的“碳泄漏”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和防范两国之间在进行对外贸易时所发生的“碳泄漏”现象对一方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碳泄漏”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隐含碳”的度量及测算方面。对于隐含碳的计算,实际上是对物质流计算中物质隐藏流发展,在wuppertal研究所比较完善的物质流计算框架中早就包含了进口物质隐藏流这一因子。不过由于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过程的发展,隐含或者隐藏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能源研究中提出的。1974年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的会议之后,产生了对能值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对水、污染物等的具体研究。实际上,隐含碳就是国际贸易中所没有考虑到的碳消耗,隐含碳实际上就是碳的转移排放。

在隐含碳的度量方面,学者马述忠、陈颖(2010)[2]基于消费视角,发现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国外消费者消耗了大量来自中国的隐含碳排放,庞大的出口量使中国承受了更大的减排压力。YouLi和Hewit(2008)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分析了中国对英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情况。张为付、杜运苏(2011)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采用2000-2009年连续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问题。国内外学者在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问题上也进行了广泛研究,且主要集中于2006年以后。现有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测算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总的隐含碳排放,二是选择特定贸易伙伴考查我国双边贸易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iea对中国出口隐含碳的评估认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隐含碳排放出口占国内生产排放总量的34%;若考虑扣除进口的隐含碳排放,中国对外贸易引起的二氧化碳净出口可能为国内排放总量的17%左右。wang和waton(2009)对我国2004年出口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weberetal(2008)提出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很有可能是中国碳排放量增长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的观点;Shui和Harriss(2006)[基于中美双边贸易的视角,研究发现,1997-200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贸易品中隐含碳排放的增长率高于中国每年碳排放的增长率,而中国约有7-14%的碳排放是由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所导致的。另外国内学者如尹显萍和程茗(2010)、石红莲和张子杰(2011)等也同样对中美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得到相似结论。

1隐含碳价比的定义

在《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计算—以水泥行业为例》一文中李丁、汪云林、牛文元,对2006年中国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计算,采用《中国水泥年鉴(2007)》中公布的中国2006年水泥综合能耗142干克标煤进行直接能耗计算,出口水泥在境内的Co2排放达到1003.75万t,其中直接能源消耗生成Coz513.05万t,工业过程生成C02490.71万t。根据欧盟当年Co2交易最新价格和当年外汇中间价折算,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析合1.87亿美元,也就是说进口国从中国获取了其中15.8%的利润率,超过中国水泥出口中平均8%-12%的利润率水平。以此为依据,笔者提出了隐含碳价比公式,在此公式中,我们变换了用于度量的参考系,将计算所得与数值“1”进行比较。通过此公式衡量特定行业的隐含碳水平,从而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福利损失。本文所提出的隐含碳价比公式为:D=tCtp(1)(1)式中D为隐含碳价比;tC是特定行业对外贸易隐含碳的当期欧碳交易价格折合人民币;tp为特定行业出口所获取利润。D的结果有三种,即D<1、D=1、D>1。当D>1,则说明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不足以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该行业出口获得的利润无法平衡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当D=1,说明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刚好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当D<1,说明,该行业的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可以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并有剩余。通过这个公式衡量特定行业的隐含碳水平,实际是以特定行业出口利润来作为参照系,度量隐含碳排放量折价,从而确定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福利损失。

2隐含碳价比的计算过程

2.1计算隐含碳排放方法目前对隐含碳的计算学界主要有实测排放量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模型法、生命周期法等,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以排放系数法作为测算隐含碳排放的方法。排放系数法计算公式为:e=eF产品×产品产量(2)(2)式中e表示排放量,eF产品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时的Co2。

2.2行业分类标准本定义所指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分类。如钢铁行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代码32,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黑色金属冶炼及工业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等4个子行业。

2.3行业出口利润两种计算方法①行业出口利润=ni=1Σπi(3)(3)式中π为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出口利润,可以由其年报中获得②行业出口利润=行业总利润*(行业出口量/行业总产量)(4)大部分情况下(3)式所给出获得行业出口利润的方法并不好找所需数据,故本文使用方法为(4),条件允许情况下(3)式所得行业利润更为精确。

2.4碳交易价格本定义所指碳交易价格为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eU-etS)的碳交易价格的年平均。在所有通过交易所结算交割的碳交易量中,欧洲气候交易所占82%,是较为成熟的碳交易体系。

3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中隐含碳价比的趋势分析

3.1直接能源消耗产出量2008年,吨钢综合能耗比2007年上升1.70kg/t,达到630.63kg/t。标煤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1.96t(Co2)/t标煤,2008年,中国进口钢材1554万吨,出口钢材5927万吨,净出口钢材4373万吨。算得2008年钢铁出口直接能源消耗排放量7.32598*10^7t。

3.2工业过程产出量工业生产中排放的碳主要是在石灰石与白云石的受热分解。白云石可以作为炼钢时用的转化炉的耐火内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石灰石的作为熔剂。故本文以石灰石与白云石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钢铁工业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根据行业通用数据:吨钢消耗白云石与石灰石的用量分别为:170kg/t、110kg/t。钢铁出口工业过程使用白云石与石灰石分别1.00759*10^7t、6.51970*10^6t。根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2000-2008年物质流核算与核算指南》中给出的石灰石的排放系数为0.44,白云石的排放系数为0.477。故得工业过程的总排放量为7.67487*10^6t。

3.3根据上述数据算得总排放量为8.09347*10^7t

3.4以2008年欧盟碳排放交易价格计算隐含碳价格据世界银行测算,2008年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价格为23欧元/吨。(注:2008年国内碳交易价格低于23欧元/吨,如2008年宝钢股份与以10欧元/吨向英国瑞碳、瑞士信贷集团出售碳排放量。本文以我国碳交易市场完善的理想情况结算,即按照欧盟碳排放交易价格计算)1欧元兑10.2227人民币。按欧盟交易价格和汇率,折算得到:8.09347*10^7t*23褷/t=1.90295*10^11¥。

3.52008年钢铁境外市场总利润从历史吨钢利润趋势分析,2008年行业吨钢利润550元/吨,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267元/吨。故境外市场利润为3.25985*10^11¥。

3.6钢铁行业出口隐含碳价比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钢铁行业隐含碳价比的走势,引入了2002年至2009年我国钢铁行业的总产量、出口量、总利润、出口利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年的隐含碳价比,并给予分析和说明。

4结论

由上述曲线图可看出,2005年是我国钢铁行业隐含碳价比波动的拐点,2005年之后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调控的政策的作用开始显现,具体体现在价比在曲线较低的位置浮动。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钢铁行业出口隐含碳价比在0.3-0.6的范围内波动。即钢铁出口造成的环境成本占据出口利润的30%-60%之间。这是一个很高的比率。今后对于类似钢铁行业这样的高排放行业需要持续的监管、调控。

能源消耗的含义篇10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经济分析

abstract:energyconsumptionincluding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industrialproductionandtransportationthreeparts,including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ofnationalenergyconsumptionoftheproportionisthelargest.astheenergyconsumptionleader-hvacsystemenergyconsumptionanalysisandenergysavingtechnologygraduallybecometheobjectofthescholarsfurtherstudy.thispaperhvactechnologyeconomicsignificance,severalhvacenergysavingtechnologyforcomparativeanalysis,putsforwardthebettereconomicbenefittorealizeenergysavingmeasures.

Keywords:hvac,energysavingtechnology;economic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111.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供热、空调系统的效率,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主要部分。当前,空调节能项目已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建设项目,中央空调系统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空调节能、低能耗成为评价空调产品好坏的标准。暖通空调的节能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冷暖、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工作效果和产品质量,还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近几年,人们在暖通节能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一、暖通技术节能的意义

能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能源现状是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虽然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比例大,但是如果不重视现有能源的节约与新能源的开发,竭泽而渔,势必贻患子孙。为了后代可持续利用国家储藏的能源,现在必须节约能源。在我国,建筑是用能大户,空调是建筑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m2,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kw,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建筑迅速增加,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尤其是电力、燃气、热力等优质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由此可见,如果高耗能建筑不断大量兴建,建筑用能急剧增长,势必会限制国家经济的发展,只有实现建筑节能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暖通技术节能的几种形式

(一)太阳能空调

太阳能空调是利用太阳光辐射为能源,进行制冷工作的空调系统。通过使用太阳能空调,不仅可以弥补供电缺口,还可以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做出贡献。推广使用太阳能空调,既避免了使用电空调所带来的城市热岛效应,也杜绝了使用氟里昂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因此,太阳能空调是名副其实的绿色节能空调。目前,太阳能空调的主要型式有:太阳能电制冷空调、太阳能热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等。太阳能制冷空调主要包括:太阳能蒸汽压缩式制冷、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空调。

我国首台太阳能空调由浙江省海宁斯泰德于2004年9月研制成功。太阳能空调是以太阳能无穷的光热原理,采用化学能强化多级接收方法,收集和储存大量的能量,再由太阳能吸附器、热助器和冷助器,根据制冷、制热需要随时满足阴雨雪夜使用。实现了昼夜全优化高效运行,特点是热值高,升温、降温快,使用时无明火、无烟尘、无污染。通过光能高效产氧制冷、制热,比传统空调节约电能达60%左右。另外,在遇到阴天和梅雨季节,该机会自动采用光电转换系统,以达到连续运行功能。

(二)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以地下水、海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地源热泵技术由于利用了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源,因而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②地源热泵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其Cop值可达到4以上,也就是说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③地源热泵环境效益显著,其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④地源热泵系统可作为供暖、空调以及生活热水的冷热源,一机多用。因此其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系统;⑤维护费用低。地源热泵系统的机械运动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装在室内,从而避免了室外恶劣气候的影响,且地源热泵机组紧凑、节省空间;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