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4:38

新兴经济形式篇1

1.1农村新兴产业具有新兴性。农村新兴产业是对比农村传统产业来说的,农村新兴产业具有其“新兴性”的主要原因是高科技含量的科学技术以及衍生的新兴技术领域被逐渐应用到农村产业当中,形成了极具创新性行业领域,农村新兴产业正处于发展形成期。当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遇到制约时,就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寻求新的突破途径以及发展方向,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更新,所有产业领域的发展必须进行技术、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提升,所以将高科技融入到企业发展当中的新兴产业顺势而生。新兴产业有着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责,从技术层面来说,新兴产业是由科技水平发展而衍生出的产业,所以从产品、技术上都与传统技术存在差异。新兴产业成了满足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的代表产业之一,也证明了科学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发展水平。1.2农村新兴产业极具创新性。农村新生产业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对技术水平引领以及推动创新发展。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进而产生的新技术是新兴产业得到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创新是企业具有活性并且可以得到不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以应用创新技术为发展动力的新兴产业,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的带动性和高度创新性。通过不断实践可以了解到,新兴产业的发展就是将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配置的创新过程。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使传统产业得到升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科研成果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实际应用,农村新兴产业所具有的创新是促进其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3农村新兴产业具有先进性。农村新兴产业在产业、技术以及管理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先进性,符合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特征。农村新兴产业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知识和技术密集、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品种类多而且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等特点。农村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新兴产业是在保证高效率、低消耗、品质优良、无污染的基础上通过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产业具有单一性且有着明显界限,而新兴产业具有融合、交叉、集成的先进性。1.4农村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农村新兴产业正处于成长上升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纵观我国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及时选择培育促进经济增长的行业,利用新兴产业来代替旧的产业,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农村新兴产业可以满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要求,还为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支持,实现农村经济满足资源低消耗、高利用率以及对周围环境污染小的要求。新兴产业的出现及发展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良好的发展前景,成长空间大,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助力之一。1.5农村新兴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农村新兴产业是通过技术创新以及转变成本关系在满足新需求的条件下所新兴起的产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技术方面来说,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都难以形成科学的预测,没有实际案例作为参考,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就直接导致农村新兴产业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很容易产生技术投入之后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发生。所以新兴产业的顺利开展取决于对市场偶然因素影响的准确判断。

2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经营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

2.1农村新兴产业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通常来说,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两者之间呈现出的是正相关的关系,而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所得到的产物,证明了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得到进步。随着农村新兴产业的不断增多,游客的需求也逐渐趋于多样化,而农村新兴产业因融合了高新技术而逐步朝着高端领域发展,成为直接刺激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革新的要因,促使旅游业改变其原有的经营模式,朝着农村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将游客的需求作为企业指导方向,将旅游业经营模式朝着以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的农村新兴产业方向发展。2.2引领旅游业经营模式逐步与时代接轨。现如今,世界各国的新技术不断出现,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在农村经济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即将成为引领农村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农村新兴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良好的竞争力,首先具有良-52-乡村旅游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8卷第18期(总第422期)好的节约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在新型技术、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也极具优势,极大程度上可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为旅游业经营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意义,使旅游业经营模式具有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领域优势,引领旅游业经营模式逐步与时代接轨。2.3农村新兴产业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中与高科技的逐步融合。农村新兴产业按照类型可以划分为实用技术类型、商品化的产品类型以及市场化经营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通过创新技术的支持来促进阶段进行发展,因此,技术创新是每个阶段不必可少的环节,无论是新的技术还是工艺、产品都是农村新兴产业在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能够保持长足发展的重要资本和优势,农村新兴产业使创新性特征得到了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通过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另外一个与其相关联的配套产业也同时被带动,得到发展,主要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渗透、相互带动最终能够达到高科技得到动态发展并广泛普及的目标。在旅游业经营模式中通过与高科技的逐步融合,农村新兴产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高效灵活的将高科技运用到旅游业经营模式中,有效提高了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能力,使旅游业更具吸引力,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农村新兴产业带动下,使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内涵得到丰富,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更加与时俱进。

3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3.1为旅游业经营模式带来革新压力和竞争压力。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无论是信息技术、能源开发、材料创新等方面都在快速成长,这些新兴的产业科技水平高、能源消耗量小,对环境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污染,无论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还是从获取经济利益的角度,新兴产业都具有良好的优势。每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可以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使人们更加认同新兴产业,迫使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不断进行调整、融合,如果旅游业经营模式不重视经营模式的创新和科学管理,没有能够吸引游客的创新点产生,最终会严重影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3.2农村新兴产业给旅游业经营模式带来经济压力。农村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和关注。农村新兴产业在农村改革稳步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仅成为了促进农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而且还十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也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增加农业经济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国家对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足够重视,并且提出了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村新兴产业进行扶持,例如提高科技经费投入、价格补贴、减免税收等等,从短时间来看,农村新兴产业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还是依靠投资,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农村经济的支撑起到作用,而旅游业属于高投入、高收入的行业,经济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业为了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广泛引进外界资金,保证资金注入来维持市场竞争优势,而农村新兴产业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在未来农村经济增长中会起到巨大促进作用,最终导致旅游业经营模式面临风险和经济压力。3.3农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业经营模式更具创新压力。近年来,农村新兴产业的出现并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当中占有一定地位,市场航向也由快速发展的农村新兴产业进行带动。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种创新技术的大量出现,促使了农村新兴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出现在市场经济当中,无论是节能环保方面、生物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产业、以及新的能源、材料甚至是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这些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并且资源利用效率高,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小,新兴产业属于绿色环保产业,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无论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农村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旅游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足发展,积极应对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冲击,就需要朝着“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发展,通过与高科技的融合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积极调整,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形成重视,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势必会使旅游业失去活性,对旅游者也不再产生吸引力,最终会降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应对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的冲击进行经营模式更新与完善

4.1把握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确定适宜的旅游经营模式。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为建设新农村提出的发展战略之一,积极培养促进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虽然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产生一定影响,旅游业经营模式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同样获得发展机遇。旅游业首先需要明确在经营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利用农村新兴产业来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模式,重视高科技的利用以及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改变旅游业今单一的经营模式,缺乏特色、管理水平不够高等缺点,还可以使旅游产品得到创新发展,把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作为推动旅游经营模式革新的支持和动力。4.2增加多样化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与农村新兴产业协同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旅游业经营模式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逐步完善,成为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将培养发展农村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并不是就意味着要放弃旅游业,而是为了使旅游业经营模式更加多样化,更具吸引力,更好地使旅游业与农村新兴产业相互扶持,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而“大旅游”概念的提出,对旅游业经营模式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现代旅游业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模式向多样化、全方面的经营模式发展,通过改善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对景区进行整体规划,改变散乱、没有特点的局面,整合景区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景区,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将游客观光出行的交通工具、住宿、食物、娱乐等进行完善,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扩大了产业链,发展空间更大。4.3通过适当调整旅游业经营模式,与农村新兴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要立足于区域之间所进行的差别竞争,以自身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坚持走差别竞争取胜的道路,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产业自身实力,形成具有特色的集约化新兴产业链。旅游业的发展与农村新兴产业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都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依靠农村新兴产业可以对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形成更具创新性的经营模式,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现今,旅游业虽然面临着农村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是农村新兴产业与旅游业之间在追求企业发展获取经济效益方面并不会产生矛盾,所以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旅游业更应该与农村新兴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促进旅游业经营模式进行创新调整,使旅游业与农村新兴产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进行稳步发展。

5结语

新兴经济形式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发展,这绝非偶然的成功,而必然有其内在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这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模式。不论这种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如何,姑且可以先称之为中国特色经济模式。也就是说,在经济领域里中国特色模式是客观存在的。

在经济领域,中国特色模式究竟有什么样的特色?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模式相比较,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所有制不同。在中国特色模式里,有数量较大、比重较高的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成功,是中国特色模式获得巨大成功中最亮丽的一笔。而以构建“两个机制”为主要特征、以“层层模拟法人、环环快速联动、人人应对市场、招招应对危机”为核心内容的新兴际华模式,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新兴际华集团的成功探索,不仅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国有企业乃至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之道,而且为探索中国特色经济模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效益源于实力

新兴际华集团的成功事实,回答了国有企业近年来为什么发展快、效益好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前期,由于企业原有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机制不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至于多数经营效益不好,普遍亏损,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可是,近年来,国有企业一改过去落后面貌,发展快,效益好。一些人惊诧,不理解其中的原因,个别人甚至看不惯、不服气,怀疑国有企业是不是真正面貌一新了,能否持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于是,国有企业发展又好又快,是由于垄断因素(垄断论),或是由于抢走民营企业的利益(与民争利论)等杂音时有出现。

其实,如果我们做认真深入的调查就会发现,这些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子加快、创新力度加大,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有了重大调整,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经成为蜕变重生的“新国企”,这是国有企业发展不断向好的根本原因。通过经管模式的改革创新,身处完全竞争市场领域的新兴际华集团,也同样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创造了卓越的业绩,是最有力的现实佐证。

新兴际华的实践充分表明,国有企业近年来之所以效益好、活力强,主要是由于体制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和应变市场能力的增强。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搞得好坏,所有制不是根本问题。国有企业不是计划经济的“专利”,民营企业也不是市场经济的“宠儿”;搞市场经济不只是发展民营经济,搞好市场经济仍然需要国有经济;不仅是民营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同样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只要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好,国有企业同样可以形成好机制,同样可以搞好搞活。新兴际华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国有企业并不是只会花国家的钱,还能够为国家挣钱;不仅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能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还能搞得更好。

模式创造历史

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的外部环境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就应该不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总结推广了“鞍钢宪法”;七八十年代,我们总结推广了“大庆精神”;90年代后,我们又总结推广了“邯钢经验”。“鞍钢宪法”和“大庆精神”是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产物,“邯钢经验”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型转轨过渡时期的实践探索,它们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宝贵财富,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即使站在现在的高度来审视,其中也有不少可供参考和吸收的营养成分。

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企业经管模式也必须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重塑,使企业经营机制得以根本再造。为了在新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不少国有企业也曾有过一些类似的改革创新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新兴际华集团的“两个机制”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堪称新历史条件下国企管理创新的一个里程碑。

与其他企业的管理创新相比,新兴际华模式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新兴际华集团不是局部的、零星的小动作,而是全面系统的工程,是力度极大的大胆探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模式。如果说基础管理系统是一个车身,层层模拟法人机制是一个动力系统,环环快速联动机制是一个导向系统的话,那么,这三位一体便构成了一辆可以高速前进的跑车。新兴际华不只着眼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节约降本,而是将市场机制和市场信息全面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实现经管统一、内外结合、市场导向、动态均衡。

第二,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国家、社会和企业的主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在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什么,需要我们探索。新兴际华集团的内部层层模拟法人运行机制,使员工从切身利益上对企业实现主人翁的地位,自己的收入、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模拟法人运行机制,是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三,从理论上来说,新兴际华模式是价值链管理工程在中国的具体化、在国有企业的具体化。在这一模式中,价值链是一条始终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主线,企业各个环节的目标都是创造价值的最大化。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层层模拟法人,激活内部主体动力;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快速联动,应对外部市场压力。二者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体,从而实现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可见,“两个机制”在新兴际华集团的全面实施,打通了产业链,是一种穿透式的价值链管理方法,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

新兴经济形式篇3

作者简介:夏建伟(1971-),男,管理学博士,供职于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史安娜,女,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

摘要:通过用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与经济总体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对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估计,发现尽管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为正值,但经济总体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除少数国家外大都表现为对外净负债的形式。因此,在新兴市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货币错配,而且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普遍面临的问题。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问题将长期存在,并存在着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兴市场;货币错配;净对外头寸;净国际投资头寸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2-0062-04

本文将利用有关统计数据估计新兴市场从1991年以来的货币错配状况,从直观上探讨货币错配与货币危机之间的关系,总结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特点,并对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发展趋势作出大致的判断。

一、新兴市场的选取及货币错配的衡量

(一)新兴市场的选取

根据imF的定义,新兴市场是指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但已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体。本文选作新兴市场的样本国家是从英国权威杂志《经济学家》所列出的25个新兴市场、Jp摩根新兴市场债券指数(emBi+)中的19个成分国和wilshireConsulting[2005]综合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Standard&&poor’s以及Financialtimes三者对新兴市场的定义所确定的26个国家中选择部分典型国家而得到的。

(二)货币错配的衡量

根据货币错配的定义,经济主体的货币错配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净对外头寸(net:Foreignpositions)为负的情况(对外净负债)和净对外头寸为正的情况(对外净资产)。因此,可用经济主体的净对外头寸作为衡量其货币错配的绝对量指标。imF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iFS)中第31n项――净对外资产(Foreignassets(net))包括了一个经济体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资产,据此可得到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货币错配状况,但是该项指标没有纳入非银行部门的净对外资产,因此不能用该指标作为衡量经济总体的货币错配总额,另外它也没有关于币种结构方面的资料。

由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净国际投资头寸(netinternationalinvestmentpositions,niip)反映了特定时点上该经济体对外所持有的金融债权或债务的存量情况,而且新兴市场对外金融资产或负债基本上都是以主要国际货币进行计值的,因此可用niip近似衡量经济总体的货币错配状况。这样,经济总体的货币错配总额可通过其对iFS所报告的国际投资头寸资料进行估计。然而,使用niip估计经济总体的货币错配状况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国际投资头寸的历史数据不全,从而给分析和研究带来不便。各国开始向imF公布其国际投资头寸数据的时间先后不一,如我国于2006年才开始对外公布国际投资头寸。不过,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向imF提供其有关宏观经济数据的同时,也包括了国际投资头寸方面的数据。其二是各国所公布的国际投资头寸数据反映的是一国居民所持有的对非居民的负债或资产,没有按币种对资产或负债进行划分,也没有经济主体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其外币敞口进行套期保值方面的资料。因此,niip也不能准确衡量经济总体的货币错配状况。这也说明了要准确地计算一个经济总体的货币错配状况是非常困难的。最近,Laneandmilesi.Ferretti(2006)根据各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官方储备和外债等数据重新估算了145个国家1970-.2004年期间的净对外头寸,因此可用来估计各国经济总体的货币错配状况。

考虑到新兴市场中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并不是十分普遍,而且其对外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相对较为集中(尤其是欧元面世以前),因此利用上述指标估计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状况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状况

(一)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自1991年以来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这是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所引起的结果。而且,除土耳其外,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基本上都为正值。但是,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危机的新兴市场中,在危机前后一段时期其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并且大都表现为对外净负债的形式,如墨西哥在1994~1995年期间、泰国在1995~1998年期间、巴西在1998~1999年期间、俄罗斯在1996~1999年期间、土耳其在2000~2003年期间和阿根廷在200l~2003年期间。而且,在危机期间,发生危机的国家其周边国家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当然,存在对外净负债并不必然导致货币危机,但是当净外币负债大幅增加时,如果这时经常项目账户也是巨额赤字,从经验分析来看会增加一国爆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表1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状况(1991-2005年)

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imF《国际金融统计》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

新兴市场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重大危机后,逐渐认识到了外汇储备的重要性,因为保持偿债和再偿债的能力、有效干预外汇市场和保持本币汇率稳定以及防范货币危机,都必须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因此,新兴市场金融当局十分重视外汇储备的积累。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普遍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尤其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新兴市场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其净对外头寸迅速增加,从而使得当前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货币错配的性质与危机期间货币错配的性质相反,表现为对外净资产。

(二)新兴市场的净对外头寸状况和净国际投资头寸

尽管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一直在增加,其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对外净资产也在逐渐增加,但是根据Laneandmilesi-Ferretti(2006)对各国从1970~2004年期间对外头寸的重新估计和各国对imF报告的国际投资头寸资料,截至2004年,除中国、新加坡、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国外,其余新兴市场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都是对外净负债,如表2和表3所示。这说明,中国、新加坡、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国在经济总体层面的货币错配与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货币错配性质相同,都表现为对外净资产,而其他新兴市场在经济总体层面的货币错配则是对外净负债,因而与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货币错配性质不同。

表2新兴市场的净对外头寸状况(1991-2004年)

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Laneandmilesi-Ferretti(2006)。

从表2中也可看出,那些爆发了货币危机的国家在危机爆发前和爆发期间,其表现为对外净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额都相对较高,说明大规模净对外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与货币危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从所选择的样本来看,所有的新兴市场都存在着较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只是中国、新加坡、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的货币错配方向不同而已。

表3新兴市场净国际投资头寸状况(1999-2004年)单位:10亿美元

注:2004年数据,2005年数据。

数据来源:imF《国际金融统计》,中国的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三、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特点

1.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形成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一方面,随着以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新兴市场为发展国内经济,普遍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经济活动也日益增加。但是,在美元霸权主导下的中心――构架形式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和欧元区主要国家作为中心国家以美元和欧元为“关键货币”提供国际货币职能,其他国家则作为国家向中心国家输入实际资源,使得国家的货币被“边缘化”了。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由于存在政策的多变性、政局的不稳定性以及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其国家风险较高,加之自身金融资源和经济实力有限,使得其货币易受投机者攻击,因而其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此,新兴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交易很难用本币进行定值,更难用本币实施,导致货币错配无法避免。

2.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大规模积累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夏建伟等,2006)。经济主体如果存在货币错配,则汇率大幅波动会导致其净值或净收入的大幅波动,因而可能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并可能引发危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其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积累了大规模的货币错配,那么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将会上升,增加了发生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夏建伟、曹广喜,2007)。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会严重削弱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并造成汇率制度选择的困境。

3.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状况变得日益复杂。新兴市场在发展的初期,由于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因而经常项目常常是逆差,而国际直接投资有限,因此这一时期货币错配形式表现为以对外净负债为主。进入21世纪后,部分发展中国家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初期,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成为所谓的“新兴市场”。在这些新兴市场中,贸易项目上的逆差已经缩小或转为顺差,从而外汇储备和对外净资产开始不断增加。然而,由于新兴市场大都实行鼓励国际资本流入的政策,因而外国直接投资等股权投资增长较快,导致大多数经济总体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仍然为负值,即对外表现为净债务国。这表明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与经济总体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货币错配,换句话说,新兴市场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性货币错配。货币当局通过外汇储备的积累保持了净外币资产形式的货币错配,涉外企业则存在净外币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而银行部门通过资产与负债币种的匹配将货币错配风险转移给了贷款企业,因此虽然消除了直接的货币错配,但仍然存在着间接的货币错配。这使得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变得非常复杂。

4.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状况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一些亚洲新兴市场和产油新兴市场由于贸易盈余带来外汇储备的大幅上升,导致货币错配表现为对外净资产形式,而拉美新兴市场由于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和国内政策等原因,使得国内美元化程度逐步加深,表现为对外净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也在加剧。

四、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发展趋势

1.部分新兴市场货币错配性质发生转变,使得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市场普遍加强了对货币危机的防范,并通过扩大对外贸易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这使得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状况在总体上趋于改善。货币错配多表现为对外净资产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货币错配相对而言有利于一国的金融安全,但是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会带来本币升值压力、经济过热和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等不利后果。

2.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程度仍然存在着恶化的可能性。

近年来,亚洲新兴市场由于外汇储备的快速上升,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本币升值的压力,如中国、韩国、新加坡等。本币升值使得新兴市场对外资产的本币价值缩水,从而汇率风险也越来越大,而国际投机资本持续流入会造成经济过热和金融机构脆弱性上升,导致经济总体风险上升。这样,新兴市场国内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如出现经常项目逆差或其他外部冲击时,则国际资本流入可能突然中止或大规模逆转,这时本币将面临贬值压力,导致对外负债增加,从而货币错配性质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一般都是投资于发达国家高等级的国债和机构债,这类资产流动性高、风险较低,但收益率较低,而其对外负债则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等股权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率一般大大高于新兴市场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导致新兴市场对外头寸的净收益实际上为负值,从而不利于对外净资产的增长(王信,2006)。因此,对于对外净负债的新兴市场来说,其货币错配程度可能进一步恶化。据Lane&milesi-Ferretti(2006)估计,从1982-2004年,中国经常项目累计顺差占GDp的比重为18.1%,但对外净资产占GDp的比重只提高了7.3个百分点。

3.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问题具有长期性。

这是因为:(1)在日益迅猛的经济全球化潮流中,新兴市场无法独善其身,而只有积极融入其中,通过引进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才能求得自身经济的更快发展;(2)新兴市场国内制度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信誉的树立等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新兴市场无法在单边层次上改变现行的美元霸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发达国家也不会拱手相让国际货币给其所带来的巨大收益;(4)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有利于新兴市场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本币尚未国际化之前保持一定程度的货币错配也是必须的。基于上述原因,可以预期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问题将会长期存在。

参考文献:

[1]金洪飞.新兴市场货币危机机理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信.关注中国对外净资产背后的矛盾和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6,(5-6):13-16

[3]夏建伟,史安娜,曹广喜.货币错配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6,(5):86―9l

[4]夏建伟,曹广喜.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J].当代财经,2007,(4):49-54

[5]邹芳莉.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汇率制度选择与演变[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allen,mark,ChristophRosenberg,ChristianKeller,BradSttser,andnourielRoubini.aBalanceSheetapporachtoFinancialCrisis.imFworkingpaperno.wp/02/2102002

[7]Burnside,Craig,martineichenbaumandsergioRebelo.HedgingandFinancialFragilityinFixedexchangeRateRegimes.nBeRworkingpaperno.7143,1999

[8]Fernandez-arias,eduardo.FinancialDollarizationandDedollarization.http://wwwtest.aup.edu/lacea2005/system/step2_php/paper/fernandez_arias_edua.pdf,2005

[9]goldstein,morris,andphilipturner.ControllingCurrencymismatchesinemergingmarkests[m].washingtonDC: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spublisher,2004

[10]Lance,philipR.,andGianmariamilesi-Ferretti.theexternalwealthofnationsmarkii:RevisedandextendedestimatesofForeignassetsandLiabilities,1970-2004.imFworkingpaperno.wp/06/09,2006

新兴经济形式篇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40

1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o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和趋势。面向新兴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保证。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整合优化产业经济学的教学资源,进行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推动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使产业经济人才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6572.

[2]李峰,高淑东,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98100.

[3]高淑东,李峰,李艳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J].科学时代,2015,(2):193194.

[4]汪芳,赵玉林.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1103.

[5]王艳荣.基于人才培养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方法设计[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01102.

[6]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新兴经济形式篇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政策取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极强拉动效应,未来将高速增长并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山东省省会济南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培育扶持,济南市具有相对深厚的产业基础。“十二五”期间,济南市选取了产业基础较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在加快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济南市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规模优势,提升发展质量。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济南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展现出来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看,已形成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为核心,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等多个部级园区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浪潮集团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一面旗帜,天梭海量存储器、服务器和浪潮华光激光二极管芯片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济南市市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是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太阳能热水器年产能突破70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力诺集团的高硼硅3.3玻璃管产量居世界第一。齐鲁制药在医院用药排序中已连续多年位列内资企业第一,是亚洲最大的头孢菌素原料药生产厂。宏济堂是国内唯一拥有人工麝香酮生产技术的企业。福瑞达眼科用药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透明质酸占据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济南二机床集团成为世界3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国内市场占有率80%。济柴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非道路用大功率柴油机制造企业。中型汽轮机、万能试验机、循环流化床锅炉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重汽集团居全国重卡行业之首并成为世界重卡企业前3位。

二、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

目前济南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现新的突破,成为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及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养路径如下:

(一)在发展战略上,突出培育重点,实现高端化,规模化发展

紧紧围绕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科技资源,把有限的科技资源集中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集中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据目前济南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实施4+3发展战略。“4”指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这是济南未来的主导产业,要尽快做大规模;“3”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三个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要加快培育成为济南的先导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努力把济南建设成为产业规模雄厚、优势特色突出的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二)在空间规划上,打造产业集群,实现集中、集约、集聚发展

作为济南市经济重要的增长极,高新区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规模优势,提升发展质量,使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从空间规划上应该引导一些信息产业又计划地向高新区聚集。以齐鲁软件园为核心,打造齐鲁外包城。以山东制药基地为依托,打造新药创制平台。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建立绿色能源基地。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要求,以济南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等为载体,加快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浪潮高性能计算中心、山东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金融、信息、技术、工程等咨询服务机构,构建配套完善的社会化咨询服务体系,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重点产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集中,提升产业基地承载力和竞争力。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部分有实力的省级开发区创建部级开发区。

(三)在产业发展上,注重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协同发展

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以一批实力强、技术高的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集聚发展形成重点配套企业,构筑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通过整合相关创新要素,形成新兴产业的价值链条。鼓励核心企业通过关联创新、互动创新合作创新,促使新兴产业关键环节内部发生群体性技术裂变,衍生出新的技术链。通过培育实现产业技术链的成熟,发展成为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原材料配套产业链和设备配套产业链。对战略新兴产业中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链进行梳理,增强产业关联度,以骨干企业、骨干项目为龙头,上下延伸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适当补足产业链缺失的关键环节,整合产业链不合理环节,壮大链上企业群体是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应重点培育太阳能光热利用、氟硅化工、电力电子、射频识别技术等发展潜力大、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迅速放大产业链整体规模,注重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协同发展。

(四)在投融资机制上,利用多种资金,实现投资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决定了在成长阶段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为支撑。因此,必须建立多渠道有效的投融资体制,充分调动各种类型的资金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战略产业投资的良性循环。建立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战略性技术投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助等机制,引导境内外风险投资基金、金融类公司等投资机构来济南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业务。建立各种融资渠道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嫁接的机制。引导各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通过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引导社会资本向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投资。为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济南市政府决定设立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

(一)制定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济南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为此,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政策走向以及国际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济南市的特点,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编制出能够对济南未来几十年经济有所影响的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出台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进一步细化低碳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通过指导目录引导企业投资,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二)积极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济南市应围绕国家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以及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应加快推进园区和基地建设,高新区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通过产业布局来优化资源配置。依托园区推动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集聚发展的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三)培育新兴产业创新人才

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急需专业人才开发力度。落实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动员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带技术带成果进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注重从教学、科研、生产和经营一线中发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抓好创新团队建设。建立济南籍域外人才库。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研发人员持股、知识产权归属等激励措施,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和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吸引国内外济南籍人才回济创新创业。切实解决好相关人才的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济南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完善财税金融投资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巨额的投资,同时风险巨大,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投融资政策支持。济南市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于加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建立财政与金融联动的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银政企合作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的信用担保机构业务运行机制,通过政府制定扶持信用担保机构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创新型企业成长的信贷资产,加大信贷支持,引导和刺激信贷资金进入新兴产业发展领域。

参考文献:

新兴经济形式篇6

正http://如赫拉克利特那句最具穿透力的格言——“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没错,经济的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尽管太阳还是那个太阳,经济也还是那个经济,却都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不断变换着新的形态。

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可谓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而试图驾驭、挑战或摆脱规律,则被视为不智。尽管你可以幻想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但谁也不会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冒着脑震荡甚至粉身碎骨的风险,去完成那惊险的高空飞跃。

既然是规律,其基本特点是普适性。经济规律的要义,是尊重市场,以市场配置资源。中国作为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尤应遵而循之。

当前,中国已进入一个“以转型促发展”的时期。在治理经济领域问题的过程中,宏观层面的猛药在短期内取得了疗效,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后遗症,为未来埋下了更为长期的隐患。中观层面的产业政策,既有系统性方面的不足,又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供给,往往难以落到实处。而在微观层面,嗷嗷待哺的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窘,难以支撑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尤其是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改革滞后,垄断特权对市场竞争产生了倾轧,而且金融资源错配严重,引发了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化,进一步导致实体经济的振兴乏力。由此,中国经济已经面临“产业空心化”之虞。

具体而言,“产业空心化”趋势,可以用“传统产业升级难,新兴产业生根艰”这两句话来概括,而这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面临困境的真实写照。这一趋势若不及时遏制,则经济命运堪忧。

传统产业的升级难题,已经可以从长三角、珠三角近年来的制造业危机中管窥一斑,在此不再赘言。而新兴产业的落地生根,则同样遇到多重困局,难以顺利成长。正如我们在调研中所观察到的,当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正在演变为一场全国式的地方经济赛跑。

新兴产业给地方政府带来的热情,最先源于中央政策的定向。2009年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词汇,开始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几次座谈会上进入专家视野,并提出了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在内的七大主业。当时,在历经金融风暴、4万亿财政刺激后,中国经济痛定思痛开始谋求实质性的转型:转变增长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经济,当然,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

应当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衷,旨在通过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形成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急于抢滩新兴产业的布局,中央政府也希望在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中抢占新一轮战略制高点。如果说新兴产业是国际间政经力量抢占的战略制高点的话,那么,对国内各省市来说,它同样是战略制高点的一种竞争。

与之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制定的十大振兴规划所不同是的,振兴规划主要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的一些产业,包括钢铁、装备制造等,这些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核心是中央企业。因为都是国有企业,政府的支持主要是用减税、直接拨款的模式,非常明了,见效很快。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规模目前则比较小,科技含量高,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它涉及三个关键词:新兴科技,新兴产业以及战略性。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其“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认为,在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上,“战略性”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所以,从选择依据看,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然而现实之中,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些地区,存在用老的体制、老的办法来发展新兴产业的现象。不少地方对发展新兴产业的条件判断、发展目标、发展路线存在不同的看法,对发展新兴产业条件的判断也存

转贴于http://

在不同意见。

其中,有一些地方,由于看不到新兴产业中一些新技术的发展条件,认为发展的时机未到,只喊口号,却不进行投入研发;也有一些地方,为了发展地方产值,希望以此来拉动当地投资,出现“抓一把稻草就形成产能”的现象。而一批批企业也跃跃欲试,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出尽风头,比如自主汽车品牌吉利、奇瑞、比亚迪纷纷打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金字招牌。而资本市场,也借经济转型、世界动荡阴影、全球经济泡沫等,开始热炒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题材……一时间,人人“新”动。

这也是不少学者所观察到的当前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指出:现在,有些地方和企业不乏投资的热情,却缺乏掌握核心技术的耐心。有的急于盯住投资、产值,抢先从国外买进零部件拼装产品,制造一场“虚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下,大规模的产业投资,是在沙滩上建立宫殿。当正在应用的技术一旦升级,原有庞大的产能一夜之间就会变成不良资产。

陈清泰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是由gdp导向转向创新导向,改革体制环境,释放内生的创新活力。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产业升级包括产品的换代升级和在产业链上由低端制造向高附加值的研发及现代服务业的爬坡,而后者具有根本意义。要防止演变成“升级版”的招商引资、低端制造业的外延扩张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投资活动。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区竞争的投资热点领域,这本身虽然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原有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和中国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往往异化为竞相扩展产能的投资项目。而且,由于各地方政府直接和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的竞争,以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演变为圈地块、争补贴、上投资的锦标赛,导致很大的副作用和资源浪费。

冲动是魔鬼,产能过剩则是冲动的产物。之所以陷入产能过剩的僵局,恐怕还是源于缺乏核心技术,过剩的产能大量集中在低端部分,与国外的产品相比根本不具竞争力所致。

而中国产业升级迟缓的主要原因,在陈清泰看来,不是产业规模、不是缺乏资金,而是发展模式落后。在扩张产能的投资严重过度的情况下,技术投入却严重不足。即便对引进的技术,往往也以“可以使用”为限,没有足够的耐心消化吸收。在引进、再引进的过程中,大多未能获得“举一反三”的技术能力,掉进了技术依赖的陷阱。

他认为,发展新兴产业是生产力提升的一次爬坡,核心要素是创新能力。发展新兴产业的本质是在产业链上的升级,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必须由热衷于投资转向关注创新能力建设,由热衷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由热衷于低端制造转向关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金碚也指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不是一哄而上的投资热,而是脚踏实地的研发创新;不是政府对企业强力补贴的揠苗助长,而是企业创新想象的更大自由空间和自负其责的技术路线选择;不http://是政府直接决定市场赢家,而是提供让更多企业参与竞争和合作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然而,现实总是太残忍。当前国内有不少地方政府依然表现得理性不足,它们热衷于研究制定产业的技术路线。殊不知,由于指定路线的做法并非市场竞争的结果,未必最适合当地产业发展。人为设定技术路线,不符合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任何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都无疑要承受眼前难以察觉的巨大风险。

方兴未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能过剩等前车之鉴的阴影下,囿于体制、技术、政策、市场等大环境,如今各种正面负面消息已是盘根错节、纵横交织。类似的问题,都不能不让人忧从中来。

转贴于http://

何以解忧?

对于中国经济如何走出转型的困境,知识界有着不少真知灼见。其中,有学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速http://的放缓,而在于体制性障碍对经济肌体的侵害,中国经济需要二次体制改革,而新一轮的改革必须从权力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入手,通过扫除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增长释放新的活力。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前三十年的黄金增长,某种程度而言,得益于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促动下,中国国民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一方面市场化正在加速,但是另一方面,原有的权力体系也更加强化,政府干预、权力寻租、资源垄断正成为固化的权力体系以及权力主导型的经济模式。

由此,权力主导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直接诱因,分配失衡、资源错配、价格扭曲……让一切市场信号失灵。

实际上,我国在初次分配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收入扩大因素,最为突出的是各种形式的垄断。那些掌握着垄断性特权、垄断性资源的人迅速聚敛了大量的财富。行政权力本身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因为掌握权力的人员可以利用行政权力来干预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通过滥用权力和寻租等行为侵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发挥了巨大的财富调整力量。

根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博士的测算,2008年城镇居民被统计遗漏的“隐性收入”高达9.26万亿元。贫富差距越大,经济将越发依赖资本积累和投资,而消费将被边缘化,这将导致资产投资泡沫。而且,贫富的代际转移也很可能将一个社会的贫富状况固定化、结构化,整个经济社会变得不稳定。

张茉楠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的改革走到了半途,一些增量改革的获益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维持甚至扩大行政权力广泛干预市场和经济体制的“双轨”状态,以便继续寻租。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成熟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一个标志就是要素价格长期管制。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投资冲动、资源错配、结构失衡、增长质量欠佳,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劳动密集的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国进民退”现象产生,形成特殊利益集团,腐败和寻租愈演愈烈。

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不同的是,中国转型经济中存在着二元金融结构,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分割。近十年来,由于正规融资渠道的利率和信贷管制,大量资金游离于正式的金融体制之外,使得央行利率政策的传导较为复杂,并且常常遇到“梗阻”,导致金融信号失真,这不仅损害了总体资金的分配效率,也不利于控制流动性的宏观规模和投向。

同时,张茉楠认为,利率管制实际上是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压低实际利率,使得整个市场金融资源配置形成了低效率短板效应。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国有金融机构控制了大部分的社会金融资源,大量的资金被配置到效益较低甚至无回报的项目中去,不仅恶化了中国的经济金融“生态”,其“挤出效应”也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阻碍。

据统计,目前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国企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大约占比10%,这些贷款中的20%属于低效。

权力主导型经济在中国最顽固也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房地产市场的种种“乱象”。在行政权力的支配下,土地供给价格不断攀升,居民住宅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形成土地收益的逆向分配效应:低收入阶层被阻挡在住房市场之外,中等收入阶层置房成本加重,而财富大量向房地产商和有能力炒房的高收入阶层转移。结果是政府获取大量土地出让金,房地产开发商赚取超额利润,而真正的土地所有权人成为了福利损失者,其产权利益被剥夺,使得土地收益分配主体严重错位,资源被错配。

如今,权力主导型经济的种种体制性障碍,依然在深层次地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传统产业升级难”和“新兴产业生根艰”是中国经济转型困境的一体两翼,其“病灶”是一致的。

中国经济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张茉楠给的“药方”和许多学者一样,那就是“必须进行改革突围”。她认为,尽管改革是一种利益的调整,会触及重重积弊,但只有改革,中国才会发展。好的制度依靠的不是政府的经济反哺,而是重新树立契约精神,打破垄断,通过制度保障经济自由、产权自由和流动自由转贴于http://

等,让更多的要素流动起来。应该扩大对内开放,让市场真正发挥其在配置社会资源、促进公平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最近,由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的《2030

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报告,也为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给出了合理建议。该报告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强固市场经济基础的六条结论,对应了六个优先改革的领域,其中第一条就是:

——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改革和重组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发展民营部门,促进竞争,深化土地、劳动力与金融市场改革。随着一个经济体技术接近前沿水平,引进推广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缩小,政府职能及政府与市场和民营部门的关系,均需进行深刻调整。政府直接提供的有形公共产品和服务相对减少的同时,需要提http://供更多的诸如制度、规则和政策之类的无形公共产品,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竞争、便利专业化分工、改善资源配置、保护环境、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

——在企业部门,应重点关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公共资源的重新定位,引入包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措施在内的现代公司治理,在必要情况下实施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民营部门,减少进入和退出障碍,加强包括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在内的所有部门的竞争。金融部门需要进一步推进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法律和监管体制以确保金融稳定,为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建立可信的基础……

新兴经济形式篇7

构筑科创体系,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宜兴市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了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集聚和培育了一支实力强、素质高的科研队伍,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突破成就。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以人才的集聚来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批高层次人才来宜兴创新创业,为宜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促使宜兴市从“运河时代”大步迈向“太湖时代”、“轨道时代”。近年来,宜兴市大力实施人才创新创业“530”工程,全市累计注册“530”企业81家。在入选的“530”人才中,已经有5人入选国家“”。2012年,宜兴又出台了“陶都英才”计划,将更加有利于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集聚。

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截至2011年,宜兴市累计已有16家高等院校建成了全面合作关系。采用举办“科技镇长团”服务企业对接会、“企业家院校行”等多种形式,全年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53场(次),签订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1项,合作项目投资资金超过10亿元,全市企业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覆盖率超过95%。累计建成158家各级各类企业技术研究中心,5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制定国际或国家行业标准,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彰显,在节能环保、电线电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投影光电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中已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现拥有部级高新区1家、省级开发区2家。建成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部级科技企业加速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8家,在以上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中,集聚了各类人才2100多名,各类创新创业项目520多只,为各类人才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同时,结合宜兴的主导产业,累计建成了陶瓷、电线电缆、环保装备检测等7家省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环保部“共同管理和支持”的单位,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发展项目,并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示范基地。已形成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006年设立的省级宜兴经济开发区,现已拥有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科技创业园等载体,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投影光电等为支柱、以集群化、科技化、生态化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构筑创新格局,引领产业集群

产业是一个地方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兴则事事兴。宜兴紧抓产业不放松,把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作为第一要务,以“调高、调轻、调优”为导向,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格局,具有宜兴特色、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进军高端。围绕支柱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宜兴实施装备、专利、品牌、资本“四轮”驱动战略,推动支柱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目前,宜兴市线缆、环保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达12%和10%,拥有全球行业龙头企业6家、国内行业领军企业48家、上市企业20家。同时,坚持走“打造人才高地、构建技术高地、引领产业高地”的成功之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成势,成功引进了总投资90亿元的国电新能源、总投资超100亿元的保利协鑫新能源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宜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居江苏县级市前列。宜兴市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推动传统业态向新型业态、传统服务业向生产性和智力型服务业、传统服务领域向新兴领域“三个转变”,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金融、物流、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呈现出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良好势头。

宜兴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力促重点企业围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技术进步,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创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及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在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激发了这些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实施行业互补,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循环模式,宜兴企业间开展联合,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宜兴已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49家,仅去年就减免增值税3641万元,减免所得税337万元。

新兴经济形式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动态转换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如何把握大变局中的大趋势、应对大调整中的大挑战、抓住大变革中的大机遇,成为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必须深入思考和着力破解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和经济影响强弱的一种结构性体系和势能状态,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认识和判断需要深入到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从各大经济活动的主体、环境和运动方向上对其变化特征及其变化程度给予细致分析,才能有效把握主流趋势。

一、世界经济结构进行深刻调整

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变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结构进入新的调整时期。西方发达国家负债消费、新兴经济体出口拉动、资源输出国依赖资源出口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全球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贸易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处于深刻调整之中。

(一)全球产业结构开始新一轮调整升级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经历了二战以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把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我国成为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并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大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第五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序幕已经拉开。[1]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发达国家进入一轮“再工业化”过程。金融危机可能会使发达国家服务业过于超前发展、工业发展相对薄弱的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调,发达国家在高端消费品、投资品方面的生产能力将会增强,这对发达国家改善产业“空心化”现象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短期内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二是产业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方向发展。产品内分工是指将一体化生产过程分为若干独立生产工序,并安排在不同国家完成,形成全球生产网络。在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际产业分工将进一步细化,一国可能仅负责一道生产工序;产业转移链条将向两端延伸,从传统生产环节转移转变为生产、流通、服务等多环节转移;产品生命周期急剧缩短,一开始就转移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三是产业转移的服务化特征日趋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加快,目前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比重已超过制造业。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电信等行业跨国并购正成为跨国投资的主要领域,汽车、电子、医药、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转移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二)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新的动向

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世界需求结构发生新变化。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超过50%,改写了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阶段,与发达经济体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恢复缓慢形成对照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进入新的需求高峰期。这不仅产生商品和服务需求,而且产生对投资和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更大需求。比如,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不仅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外汇资金实力,而且工程建设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和优势。工程建设企业对外承包业务的发展,将带动出口贸易和实体投资的同步发展,成为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新纽带。

(三)全球生产供应链区位导向发生变化

金融危机后,从纠正世界经济失衡出发,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不少国家限于就业压力,出台了一些不允许获补贴企业投资流出、承诺最低国内采购额度,或通过调整税收措施吸引本国企业投资回流和留住国际投资者的应急性投资保护政策。但跨国巨头们并未放弃全球生产网建设和全球价值链布局的整体战略。应急或暂时的收缩与回归发达地区的产业规模有限,从企业生存及赢利出发,将战略重心从传统市场转向新兴市场仍是大势所趋。[2]危机后全球生产网络呈现三大新趋势:一是行业重组引发全球跨境产业转移加速。危机中行业领先企业的能力削减为行业整合、形成新的行业领袖提供了市场契机,在本行业内寻求合适的并购对象,借势壮大成为重要的策略。二是区域性供应链地位上升。由于碳关税、物流、法规的变化和自贸区谈判的盛行,一些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在区域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比如,以往日本将欧美作为其主要海外市场,目前由于欧洲和北美市场的收益很不乐观,则加强在东南亚的区域整合。三是随着核心市场转移,相对于成本型供应链,目前市场导向型的供应链地位趋于上升。比如随着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更多的跨国公司意识到中国同时作为其内销市场和出口平台的双重角色,大多对在华投资不减反增,与其在欧美市场撤资关厂的举动形成截然相反之势。新一轮全球生产网建设不仅带动全球制造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更将推动从设计、研发、物流运输直到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全球分工体系向新兴国家的加速布局。

(四)全球贸易结构逆全球化趋势凶猛

“北方”国家转向“南方”寻求贸易出路成为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新特征。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量减少了12.2%,是7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危机中发达国家贸易下降尤为显著,与2008年的水平相比,2009年美国的出口缩减了17.9%,进口缩减了25.9%。相形之下,新兴和未来市场作用显著上升。1985年,发展中国家占美国出口总额的32.8%,占进口总额的34.5%。到2009年,发展中国家占美国出口总额的51.6%,占美国进口总额的59.8%。[3]新兴市场的崛起对美、欧、日市场主导全球贸易流向的传统格局形成显著影响和挑战。2003年~2008年的5年间,金砖四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重从9.7%增长为14.5%,四国进口额占比从8.0%升至11.5%。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约占全世界出口额的10%;同时,中国还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进口额占全球的8%。正是在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巴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印度商工部统计,2008~2009财年,印中贸易额达360亿美元,同比增长7%,而同期印美贸易额为340亿美元,同比下降7.5%;2009年,印中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增长幅度更接近40%。[4]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和逆全球化的双边及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数目激增,从两个方向上改变着wto倡导的多边自由化贸易体系。据世界银行统计,危机以来至2010年,G-20国家中有17个国家共出台了78项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有47项已付诸实施。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联合报告则称,至2010年上半年已出台了250项具有贸易保护倾向的政策。日益盛行的双边和区域贸易谈判显然对推进多哈谈判具有反向作用。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协定各成一体,有的非常全面,不仅包括商品贸易,而且包括服务贸易、外国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权利和环境保护;有的则范围有限,甚至把一些敏感部门(如农业贸易)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这些协定采用不同的原产地规则,直接挑战wto规则。

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艰难变革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三大多边经济协调机构的缺陷和困境越加凸显,尤其是imF未能有效预见和监管国际金融领域的失序与风险,wto多哈回合谈判难达成果,令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分离思潮趋于上升。尽管发达国家仍把持全球治理主导权,却又担心传统多边协调机制因新兴大国另辟平台而被边缘化,比如新兴经济体,尤其是新兴亚洲各国依靠强大的外汇储备,抵御金融不稳定局面,而不再向imF求助;发展中国家间探索出多种对外援助和捐款机制,而削弱了世界银行的传统角色;一些国家转向缔结双边或区域投资贸易协定,而不再热衷于加入wto。危机后,相对于全球经济主体多元化,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崛起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发展格局,现行国际经济协调中的非多元化倾向和发达国家主导倾向遭遇严重挑战。[5]

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构建多层次世界经济治理架构和机制安排,发挥各种机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综合效用。一是全球多边层面的治理机制,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等。二是同类国家、跨地区层面的治理机制,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西方七国(八国)首脑会议、“金砖国家”等。三是区域层面的治理机制,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等。四是双边合作、协调的治理机制,如“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平台和机制。在多层次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应着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主要平台,确保其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处理好二十国集团机制同其他治理机制的关系,发挥各种机制在世界经济治理中的作用。②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多边贸易机构,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框架内的多哈回合谈判即将进入密集谈判的关键期,当前应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同时,应坚定不移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坚持平等对话协商,妥善应对和处理贸易摩擦与分歧,推动形成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环境和全球贸易体制。③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经济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需要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原则,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现有国际经济组织机构,形成一个更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国际经济体系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世界经济治理体系在对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支柱所组成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同时,将会以更加灵活和多元的机制进行框架外协调,这也将成为金融危机带给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

三、科学技术创新孕育产业突破

每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新产业都有生命周期,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也往往与产业缺乏进一步的创新、没有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及时跟上有关。现在,世界经济正在恢复增长,虽然复苏较为缓慢,但正在孕育的新的科技革命必将带来新的产业革命,进而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从20世纪中后期起,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作用和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主要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由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来决定。与此相关,科技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常常立即带来新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几乎与产业创新同时进行。因此,产业转型升级依赖于科技创新并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科技创新是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体现了科技创新的方向。19世纪,电磁学发展成为电气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力、化工等工业部门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初,半导体物理和材料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理论和模型的突破等成为电子革命的知识基础,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未来科技创新将为生产力发展打开新空间,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和支柱产业,引领人类进入绿色、低碳、智能时代。由于新兴产业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而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时期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关键在于有没有发展起在这个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因此,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进行战略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努力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美国十分强调新能源、航空航天、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行“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期待实现“绿色技术”革命;日本把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欧盟着力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水平,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在虚拟经济层面上爆发,但深层次问题还在实体经济层面,在新一代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需要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通过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并以此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新兴市场国家整体性崛起

整体性崛起壮大是发展中国家新一轮经济增长浪潮的标志性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新一轮浪潮涉及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覆盖了亚洲、拉美及非洲的大多数国家。“新兴市场”这一概念,代表了发达国家及其企业看待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光或者视角。当前我们所谈的新兴市场国家,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批国家,它们普遍具有经济增长速度快和市场潜力大的特点,而且正力图通过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新兴市场国家是一个群体,具体的数量有不同的说法。其中,特别令人瞩目的除了“金砖国家”[6]合作机制内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还有“新钻十一国”(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菲律宾、墨西哥、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土耳其、越南)以及“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新兴市场国家的鲜明特点,就是经济发展正在步入上升期。这种势头不仅表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而且在危机之前就已初露端倪。首先,近20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又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其次,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率先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1%,“金砖国家”的增长更为强劲,远高于发达国家。201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超过4.5%,其中新兴市场国家的贡献达到60%左右。根据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的预测,2025年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GDp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1%提高到20%,其中巴西、南非、俄罗斯和墨西哥四国的占比保持在4%左右,而中国和印度将提高到14%。2050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将各占50%。[7]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对比表明:国际经济力量正在调整和转移,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正在步入上升期,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仅从经济总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制度结构上对于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正在改变经济要素流动和经济存量的历史格局,给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注入了活力。[8]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面临来自新兴市场国家不断上升的竞争压力,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受到挑战。为了应对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发达国家寄希望于充分利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纳入一个符合西方利益的轨道和制度框架中,这样既可以分享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方式和速度,从而达到维持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传统优势地位这一根本目的。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未来的发展而言,如何与发达国家以及由其掌控的全球经济体系形成良性互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成为现有国际格局调整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五、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政策建议

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中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随之更加突出。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外部压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良好契机,不断解放思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争取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合作竞争中建立更大的比较优势,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努力增强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能力

发达国家在自身实力遭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深陷经济衰退泥潭不可自拔之时,一方面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我国拯救世界经济于水火之中;另一方面又不愿在全球事务和国际组织中给予我国更多应得之权利。在此情形下,我们要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不承担于我无益的责任,不做超出自身能力的承诺,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在新一轮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改革中,必须要消除原有发展模式下积累的矛盾,既要继续发挥全球化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的结果;既要继续保持国际分工带来的提高效率的正面作用,又要避免需求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既要发挥金融市场便利资金流通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金融市场过度波动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

2.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孕育我国加速培育国内消费市场的新优势。立足于扩大内需,是我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长期战略方针。在扩大内需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规模具有很大空间和潜力。2010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仅占全球消费市场的11%左右,而美国和欧元区的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的3/4左右。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突破4,000美元,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条件日趋成熟。应加快把国内消费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形成以国内市场为支撑的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新兴经济形式篇9

一、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市场主体是转方式的承载者,其活力如何决定转方式的程度。在当前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作用尤为迫切。企业、政府等市场主体活力不足、不愿转方式或转得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体制机制障碍。应看到,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体制机制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市场主体行为,进而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因此,十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势必制约市场主体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最大限度调动全社会参与经济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落实新兴产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向绿色发展型转变。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不断增强其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二、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生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我国保持3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是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来实现的。当下,面对“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开始减弱困境,倒逼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转换。十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哈尔滨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尽管已具备一定的制造能力,但因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总体上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必须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应充分发挥科教优势,高效配置和集成创新资源,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出台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推进哈工大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经济内生增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新转变。

三、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从国际国内看,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都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作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提升产业层次,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相比之下,哈尔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值起步阶段,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层次也不高。要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按照十报告提出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要求,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培育壮大生物、民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和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要重点发展云计算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动金融、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新兴经济形式篇10

[关键词]新经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0-0042-03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浙江面临着国际国内宏观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沿海地区许多县市一样,长兴县目前正处于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能不能从长必自身实际出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长兴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产业转型升级理论概述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含义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既是产业结构优质化、合理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能耗型向节约型、由污染型向环保型、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的过程。产业转型升级又可以分解为两个子概念: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1,经济转型:经济转型主要是指通过制定实施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农业主导型(一二三)向工业主导型(二三一)再向服务业主导型(三二一)转变的过程。

2,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素质、效率的提高,是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产业升级包含了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和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两个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过程,或是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管理方法,使投入产出效率更高;二是产品升级,主要是指从生产简单产品到生产复杂的同类产品、从生产低技术含量产品到生产高技术含量产品;三是功能升级,主要是指不断提升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改变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专注于价值量更高环节的过程;四是价值链升级,即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另一条获利能力更高的价值链。

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了较为雄厚和坚实的产业尤其是工业基础,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工业和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大,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才能不断提高,整个经济才能朝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转型。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

1,从产业看,产业转型升级存在共同规律: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快速上升并在趋于稳定之后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不断反复,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最大产业。长兴县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模式,工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从先发地区的发展历程还是本县的实际来看。长兴县还将长期处于二三一阶段,要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跨越,就要在促进工业内部发育。做大做强工业的基础上,加快服务业分离,不断提高生产业的比重。

2,从模式看,产业升级分为循序渐进模式和极速跨越模式。循序渐进模式是指按难易程度沿产业链逐级完成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是从事制造环节最低端的产品加工和中间产品生产,当具备一定经验和技术后。再进行工艺流程升级,然后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外来新技术,最终形成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实现产品升级。关于循序渐进模式的三个阶段如下:

循序渐进模式实际上涉及简单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三个层次,如果只是从事简单的贴牌加工,只能处在最低级的层次;如果开始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则意味着进入了第二个层次;如果在引进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则意味着进入了第三个层次。按照循序渐进模式,这个过程是逐级发生的。极速跨越模式比较特殊,它是在特定背景下,充分利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引进高新技术,重在消化、吸收、创新,以时间压缩的形式完成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

从这两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循序渐进模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极速跨越模式则是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超常规发展。从长兴县目前所面临的现实来看,产业的转型升级更适宜也应该走极速跨越模式,但无论采取哪一种发展模式,有一点是共通的:要在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上下工夫。没有基于自主创新的技术先发优势作为前提,无论是循序渐进模式还是极速跨越模式都不可能实现。

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探讨

近年来,长兴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79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10%,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但同周边县市相比,其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无论在绝对值还是增幅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从绝对值来看,长兴县200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落后于宜兴、诸暨、溧阳,仅高于德清,在五县市中均居第4位;从增幅来看,长兴县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落后于溧阳、宜兴和德清,在五县市中居第4位;财政总收入增幅则在五县市中位居最后。因此,长兴与其他几个县市比较,目前并不具有优势。前些年,长兴县地方政府已经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改造,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传统产业在长兴经济总量中占比仍然较大。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下,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借势而起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尤显迫切。县域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必要性、重要性体现在:

1,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和根本途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践行科学发展的现实举措,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经济转型升级的途径,在转型中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结合长兴县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阶段最为重大的任务就是保增长,而要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要把保增长同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尽量避免低效投入,尽可能减少低水平

重复建设,进一步提高投入质量和资本利用效率,有效改善产业结构,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真转实变和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长兴经济经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情况。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落,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原因何在?除了受大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不优是重要诱因。从目前全县产业结构来看,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步伐,推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才能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推动长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推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吸收借鉴国外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践成果,通过全力推进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千方百计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效破解当前制约发展的各类难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真转实变,真正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

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也是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变化的战略抉择。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给处于转型升级关口的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但是经济形势越严峻,科学发展就越紧迫;经济发展越关键,解放思想就越迫切;中小企业越困难。转型升级就越重要。企业只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保持长盛不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也是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发展环境变化的战略抉择。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既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中小企业一定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坚定信心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主动应对,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谋求发展的新突破,做强做大企业。

三、县域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现实困境

1,转型升级由政府主导但缺乏微观主体参与配合,使其“孤掌难鸣”。经济转型升级的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只有政府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企业的主动积极参与。只有企业也主动进行转型升级,而且具备转型升级的能力这样的微观基础,转型升级才会实现,否则转型升级就只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长兴县纺织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前些年,长兴地方政府在发现了纺织产业低效率、高污染的情况以后,专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该行业进行整治提升,淘汰了一批对环境污染严重、产能低的机器设备,尽管政府同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对在整治升级中受损的企业和个体户进行补偿和扶持,但这一场由政府主导的转型升级战最后并未取得突破,大量的企业和个体户不买政府的账,喷水织机淘汰改造最后不了了之,“转升”的战果与政府当初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相差甚远,纺织产业升级到目前仍是举步维艰。因此,从长兴这一事例中我们发现,目前各地在推动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完全可以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的一场“转升革命”,政府出发点很健康,工作也不遗余力,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原因是政府一厢情愿在唱独角戏,缺少企业等微观主体的配合与参与,孤掌难鸣,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

2,转型升级缺乏资金与技术作保障,明显“心有余力不足”。2008年底,浙江省政府出台了第80号文件,其中对浙江2012年工业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力争工业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向刨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浙江不仅有财政扶持,而且还出台了涉及金融、税费减免以及用地保障等方面的12项政策措施,力争3年内使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走在全国前列。2009年,浙江省首次设立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总额5亿元。此举是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般的中小企业而言,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分得这5亿元的一杯羹,谈何容易?同时,转型升级还需要一定技术条件作为支撑,没有一定技术优势转型升级也是空谈,而技术的“拿来”与引进也需要资金的配套和支持。从长兴县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推动的这场转型升级风暴从实效性来讲,至少目前还不明显,以蓄电池、耐火、纺织、建材这几个传统行业改造升级来看,除了蓄电池产业有一定起色以外,其他几个行业并不吸引眼球,关键的问题还是资金的落实上。政府有手段,企业有积极性,但融资比较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困境之一。

3,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大。转型升级“先天营养不良”。粗放型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比过大,单个产业不成熟之现状也是导致转型升级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形象地说就是转型升级“先天营养不良”。从长兴县三次产业结构看,其结构从2003年的13.2;54.1:32.7调整为2008年的9.0:57.1:33.9,二三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86.8%提高到2008年的91.o%,提高了4.2个百分点。虽然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但仍然不尽合理。一产比重过大,2008年,一产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近2倍;服务业比重偏低,2008年,长兴县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只有33.9%,远低于全省41%的平均水平。从工业内部情况看,近年来长兴县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工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从经济规模来看,长兴县规模工业产值总量不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突出,同时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工业经济“低、小、散”的发展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从产业层次来看,工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二元特征:传统产业多,高新产业少;初加工产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比重小。2008年长兴县纺织服装、机电、建材三大传统产业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7.1%。二是投资结构不优,产出效果不理想。从投资结构来看,工业性投入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偏低;而在工业性投入中,传统产业投入比重过高,新兴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因此,由于长兴县域经济在总体上存在总量小、高能耗高污染以及其他传统产业占比高等先天不足现状,转升的难度不言而喻。

四、新经济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1,协调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形成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企业是产业升级的主体,但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中具有不

可或缺的作用。地方政府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凭借市场的内生力量,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企业提供公共创新平台,如公共实验室、公共检测中心、公共的服务体系、公共的信息库等,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通过出台具体政策,从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建设好技术中心,实施科技开发、产业转化一体化经营,加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

2,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在政策引导方面,必须要明确鼓励发展、优先发展、允许发展以及限制发展、禁止与淘汰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就长兴县当前而言,要重点培育机械制造、耐火材料生产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做优原有传统产业,解决好产业升级的问题。要根据当前宏观环境的变化,刘招商引资工作必须重新研究审视,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提高招商水平。一是通过“市场”招商,引导发展总部经济、“榕树经济”。二是主动招商和专业化招商。围绕装备机械、建材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对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出率的重大项目,根据项目的要求,实行一企一策。对引进的重大项目确定专人负责、专人联系、专人服务,并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收高质量外资在长兴落户。在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方面,一是构筑跨区域的产业链,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专业化和分工协作,形成区域生产综合开发体系,跳出企业简单扎堆的怪圈和产品相互模仿的低级循环。二是拉伸行业产业链,鼓励产业产品向前后延伸。在世界产业转移越来越快、劳动力优势不断弱化的当今时代,要积极思考原有产业向上下游的产业延伸发展,突出培育高端产业,增强产业的凝聚力和区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