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5:27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1

关键词:并购矿产法律问题

近年来,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区域更多地选择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法律条文健全,这也是吸引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时选择澳大利亚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在我国正不断地崛起,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正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生力量,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我国某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并购铜矿案例导入

我国某民营企业于2011年初看中澳大利亚某铜矿,准备对其实施并购,目前并购尚未最终完成。现将其投资并购历程进行剖析。

1.1并购模式选择

澳大利亚的投资并购模式非常成熟和发达。该民营企业在并购澳大利亚铜矿时,选择了同时投资上市公司(壳公司)和项目公司(实体公司)的模式。在澳大利亚本土设立一个上市公司(空壳公司),但该公司既没有营业,也没有业务和业绩,因为还处在勘探阶段,股票价格也很低,低至每股1、2角,散户很少,基本上是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下面设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是真正的实体企业,探矿许可证由它去申请(澳大利亚政策比较灵活,母公司也可以联合进行申请)。投资者一般在选择投资上市公司时,同时也会投资项目公司,这样便能在两个公司都获得收益。一个是股票的价值,即:股价的波动(资本收益),另一个是矿产的收益。该民营企业采用了资本运作加上实体产业结合的方式进行投资。由于上市公司没有属于自身的实质业务,其业务就是营运项目公司,上市公司的所有投资便注入了项目公司。

该民营企业在并购澳大利亚铜矿时,先签订了投资并购协议,即框架协议,然后再去做净值调查。按照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规定,国外公司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其股份不能超过20%。但也有特别规定,即: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和证券交易所认可,并经其备案后,可以超过20%。所以,该民营企业在最初进行并购时,股份仅占到19.9%。但该民营企业最终希望持有33%的股份,剩下的13%的股份将通过期权授予的形式,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购买,但每年购买限额不能超过6%,即:剩下的13%的股份将分成3年,通过期权的方式逐年购买。

在澳大利亚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程序非常规范,探矿经理首先要做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根据当时市场上的金属价格,得出是否可行的结论。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初步的可行性报告、中间的可行性报告和最终形成的银行可行性报告。银行可行性报告包括经济可行性和环境保护可行性(环评),银行将根据银行可行性报告进行资金支持。此外,在这方面做假的可能性不大。

投资并购前需要做银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期仅投入几百万元到上市公司,如果可行,再投项目公司;如果不可行,就不投项目公司,这样损失的只是公司买股票的这部分投资。但如果一开始就投资项目公司,就将白白损失几千万元。目前,前期已经投入了2300万澳元。同时,可行性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是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报告。由专人来做,对样本框进行分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环评报告,需花经费去做环评报告。

跨国投资并购,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政府审批。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审批已经做完。公司正在进行内部审批流程,提前一个月发通知,召开股东大会,需股东大会同意。国内审批需要经过发改委审批、商务局或商务厅审批、外管局审批等程序。目前还未做完。

1.2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

现有公司有3名董事,打算交割后派一名中国董事;再等投资项目公司银行出了保函之后再派一名董事。“控制”按有没有董事席位来算。

2.澳大利亚对外资并购的规制

不管是国内并购还是海外并购,都涉及到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及并购审批问题。澳大利亚是英美法系,意思自治很明显。它把专门的外资并购立法与特别法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

2.1澳大利亚外国并购法的相关规定

澳大利亚规制外资并购行为的专门立法是1975年生效的《外国并购法》(theForeignacquisitionsandtakeoversact1975),该法规定:外资并购需要澳大利亚政府批准。由澳大利亚联邦财政部负责实施《外国并购法》,并成立一个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为其机构,财政部审查跨国并购申请并向财政部提出有关咨询和建议,但最后批准权属于联邦财政部;对跨国并购超过5000万澳元的交易,并购双方必须提交有关公司名称、主要营业场所地址、公司主要经营活动、主要附属机构和分支机构、最近一年的财务信息、最终并购公司的国籍等材料。

但在特殊的行业,澳大利亚的法律对于外资并购做出了特别的限制,有关这些特别限制体现在一系列的特别法之中。如:澳大利亚对包括石油、天然气开发、铀矿及其它矿物的生产开发,规定了股权限制;对于与铀矿有关的项目,不仅要经政府审批,而且澳大利亚资本要控有75%的股权及控制权;对于与铀矿无关的其它自然资源项目,澳大利亚本国资本必须参股50%,并在董事会享有50%的表决控制权。

2.2澳大利亚反垄断法律法规中的收购审查制度

澳大利亚仿效美国反垄断法,于1974年制定了《商业行为法》。该法集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于一身,形成了澳大利亚特有的竞争法模式。按照该法及澳大利亚行业改革和监管的法律规定,外国公司收购澳大利亚公司,根据不同的产业,要遵循不同的规定。对于一般产业,如果收购澳大利亚目标公司的总资产超过500万澳元或其附属公司的资产价值超过2000万澳元,则要事先申请。

澳大利亚在跨国收购审查中采纳了综合审查标准——公共利益或净利益。这种公共利益或净利益的审查标准最主要的是:是否有利于在相关市场提高竞争和在经济方面提高效率和进步。

根据该法及澳大利亚的外国投资并购的一些政策,澳政府对中国投资并购持审慎态度。审查类似备案,律师都是按照操作规定来做,一般按照20%的规定来做,主要是把合资企业摘要(核心条款)拿出来做一个申请报告,提交上去,一般都会批准。

2.3澳大利亚公司法等交易法律规范

对外国公司收购活动进行市场监管的交易法律规范主要涉及《澳大利亚公司法》(2001年修订)、公司条例及证交所的一些规定。并购时涉及公司治理,如董事任职的规定、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对上市公司收购活动进行直接监管的规范,包括公开信息披露制度、公开要约收购制度、协议收购制度等。

2.4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制

环境保护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纷纷立法予以规范,各国大都规定有毒物、废弃物及其他危险物质设置于环境中造成的污染责任由污染源投放者负担。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需要环境部的环评报告。有了这些环评报告,才会发给采矿许可。

2.5澳大利亚劳工法的相关规制

澳大利亚人力成本特别高,我国该民营企业想派矿产工人进驻,但澳大利亚不允许中国派普通工人过去,且要求中国公民雅思成绩达到6分。但可以派管理层,如勘探主管,但不是批量的,也就1-2人,而且不是工作签证,只是临时签证。因此,只能使用当地的工人,人力成本特别高。

2.6澳大利亚土著文化

即相当于从我国的文物局角度来考察。如:开采的矿是一百年前或二百年前的金矿遗址。能不能在那附近开采,需要多少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定,否则就开采不了。

2.7澳大利亚土地法的规定

澳大利亚土地是私有的,要与土地所有人达成协议,可买可租。签订采矿租约。承诺出产以后,给土地所有权人多少租金;此外,还有采矿区域必须有安全距离的要求,因为涉及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等。

3.我国民营企业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启示

从对我国某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并购铜矿案例的分析,及对澳大利亚外资并购立法状况的研究,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有关外资并购的规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在立法理念上,内外有别。澳大利亚对国内收购和跨国收购分别制定了两套不同的法律和审查部门。有关国内的收购审查由竞争管理当局负责,适用国内的竞争法律,而对跨国收购的审查则由外资管理部门负责,适用外资管理的法律。在立法模式上,采用了专门立法和特别法相结合的方式。在重点规制方面,一是保护某些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领域,二是反对并购可能导致的垄断行为,进行反垄断收购审查。在体现执法力度方面,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

通过对澳大利亚有关外资并购法律法规的剖析,对我国企业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建议是:

3.1了解澳大利亚外国并购法等相关立法规定

了解澳大利亚外资并购法等有关外资并购的行业准入规定,包括了解澳大利亚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以及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以免遭受反垄断收购审查。

了解澳大利亚公司法等有关市场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外资并购的股权比例或资产比例。澳大利亚对于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明确规定了外资的持股比例。在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内,对外资的投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2合理采用投资并购交易结构

我国国内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并购时,有的直接进入项目公司,风险相当大,有可能投资并购几千万都成了泡沫。

因此,应该合理采用交易结构。通过对我国某民营企业在澳大利亚并购铜矿案例的分析,笔者以为:不能单纯投资项目公司,如果直接投资矿产,风险太大。如果投一部分在母公司上,则风险相对降低,因为股价是变动的,可能有损失,但可以用脚投票,抛售股票。

3.3遵守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法、劳工法等法律法规,注重土著文化

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等国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因此,我国国内企业在进行跨国收购时,应遵守东道国环境保护法、劳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注重土著文化。在并购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时,我国国内企业应作一个彻底的事前环境评估审核。尤其是收购目标为一个生产型企业时,更须注意此程序,以便作为日后主张免责的证据。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东道国法律规制研究”项目,项目号:pHR201108304。

参考文献:

[1]刘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问题研究——以公司治理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2]蒋晋辉.《论我国外资并购法律体系的构建》,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3]刘晖.《跨国收购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9月.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2

【关键词】S141修订本趋同项目FaSBiaSB

2007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了新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SFaS141)的修订本。141号修订本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合并报告实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列报公允性、可比性,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141号在修订本中所体现的最基本理念就是合并所产生的报告实体是整个企业集团。

与原SFaS141相比,新修订的SFaS141发生了九大变化。新的S141修订本中体现了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的属性,要求所有资产负债都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9个重大变化中,第8和第9点是关于补充披露和计量期间的,除此之外的7个变化是涉及到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具体变化。对于购买所发生的相关费用从资产负债表全部转移到损益表中,而对于在建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确认与计量则要从损益表中移出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现对这9大变化进行具体分析。

变化1收购费用

收购方可能在寻找被并购的目标上花费上百万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以收集并分析这些信息,以便寻求资金支持并进行交易和谈判。问题在于应当如何报告这些成本。

现行做法

这些收购成本通常是作为购买成本进行核算。通常,它们很可能会增加所记录的商誉,除非发生了减值的情形,否则商誉的金额一般保持不变。

缺点尽管交易前所发生的成本在实际购并业务中是必须的,但它们并不会增加所购买资产的价值(包括商誉在内,也不会因为发生了费用支出而被增加),因此其本身不应被确认为资产。这样以来,是否还要将其列在资产负债表上就值得探讨。

新准则141号新准则遵循的宗旨是只有真正的资产才应当在合并中予以记录。由于与购并相关的成本费用支出并不是资产,不符合资产的定义,所以它们将被记入费用中。

变化2廉价购买之利得

在极少数情况下,购买方会达成一笔有利于已的交易,而且支付了小于所购买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这种交易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每一项资产和负债应当以何种金额记录;第二,记录一个廉价购买利得是否有用。

现行做法这个余额通常被认为是负商誉。现行做法侧重于记录成本,所以它会减少某些资产的余额,直到合计数与并购目标值相等,这些金额就被加到商誉上面。如果支付额与股价变动相关联,那么贷记缴入的资本(即资本公积项目)。如果收到退还的款项,则买方将减少商誉或者资本公积。

缺点由于这个利得被减记的资产取代,资产负债表不仅低报了可供管理当局产生收益的资产的价值,并且使管理当局成功的谈判结果没能在收益报告中及时体现出来。

新准则所购的资产与负债均将以公允价值进行记录,大于购买价格的差额将会被贷记为利得,以扣除递延所得税之后的净额计入损益表。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完整地在报表中体现并且能够提供更有用的会计相关信息。

变化3或有对价

在企业合并中,买卖双方之间的报价初始差异会相当大。缩小这一差距的方法通常是签订或有补偿协议,在协议中双方约定依据未来事项来支付额外的金额或者由卖方退还部分购买的款项给买方。由于或有款项难于确定,由此引出的问题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现行做法大多数或有补偿协议在确定记账金额时都被忽略了。当基于收益而产生的额外支付额发生时,它们通常是被加入商誉中。如果支付额与股票价格变动相关联,贷记资本公积。相反,买方就会减记商誉或借记资本公积。

缺点不立即确认或有资产或者或有负债在一定程度中减轻了管理层所约定的受托会计责任。财务报表也就会因为忽略了潜在的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而导致信息不充分、不适当。

新准则141号修订本要求买方将或有补偿协议按估计的公允价值确认为资产或负债,这与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因为合并而得到更多的资产与负债的观念是一致的。这些项目先以市价来标价,直到或有事项被确定下来,然后与每年的损益一起计入损益表。就是说,一旦结算的金额确定了,那么账面余额与所收到(或支付)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就应当作为利得(或损失)计入损益表。如果或有补偿金额涉及到股份的话,初始确定的金额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额将作为资本公积予以记录。

变化4在建研究与开发项目

很多被购并公司都拥有价值巨大的智力资产,它们蕴藏于未完成的、但是前景光明的研究与开发成果。收购使得购并方能运用研究与开发项目创造或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品质。问题是如何在财务报表中来反映这些未来潜在的现金流量。

现行做法142号公告,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要求买方将其价值分配到在建研究与开发项目类的资产上以记录收购价但是之后要立即注销。

缺点资产负债表忽略了能够帮助证明收购价合理的重大资产的相关信息。另外,交易当年的收益可能会被错误地报告。

新准则在建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结果将被划分为无确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直到研究与开发阶段结束或者项目被放弃,在此之后的支出不允许资本化。这样记录的资产将进行减值测试但不再被注销或者按期摊销。

这样做的结果是损益表不再包括虚假的亏损,并且资产负债表因包括更多的资产而变得完整了。尽管研发资产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但是其近似的价值则比什么价值也不报告要有更多的代表性。

变化5其他或有事项

在企业合并中,买方通常总会购买一些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项目。问题是它们是否应同其他的资产与负债一样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报呢?

现行做法与FaSB第5号公告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一致,合并实体的报表中只确认被认为是很可能发生的而且在购买日可以合理确定的或有损失。其他的或有项目损失要么只进行披露,要么被忽略掉,而或有利得则从未被考虑。

缺点因为没有包括所有未将过度到买方手中的资产与负债,所以,合并财务报表不够完整。漏计或有负债导致低估了总的成本,并产生了一个较小的商誉的借记额。漏计或有资产则虚增了商誉。结果是,报表的使用者可能对未来的经营成果缺乏相关的信息,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新准则141号修订本将改变第5号公告中对于大多数购买产生的或有事项免于确认的做法。买方将被要求按照估计的公允价值来记录所有的合同性质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他的或有事项只要符合第6号概念公告――财务报表要素中的关于资产与负债要素的定义很可能发生就要以公允价值予以记录。这一规定第一次用概念公告来产生公认的会计原则,而不是在适当程序中指导准则的制定者。

或有项目在被最终确定下来之前,它上面所确认的金额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十分谨慎地加以重新计量。也就是说,或有资产将用初始价值和之后的价值孰低的原则来重新计价,或有负债则将按照初始计算的金额和之后的金额孰高的原则加以计价,这两种情形都要按照第5号公告的指南来进行。

变化6分步收购

买方刚开始时购买少量非控制性的权益直到获取多数股权的地位这种情况很常见。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对通过分步收购实现的合并进行会计处理。

现行做法买方保留每次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成本法、市价法、权益法的余额)一直到最终达到控制。一旦获得了控制,每一次的账面价值就用来确定总的支付额,即使总额与每次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相差很大。

缺点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缺乏决策有用性,因为它一定程度上是基于过去交易,而不是控制取得时的市场信息。

新准则通过分步收购一旦获得了控制权,买方将会把每个购买日的投资成本增记到公允价值的金额。买方获得控制之日,就是权益之日。对持有的股份重新计价产生的利得与损失将被计入当期损益。其结果是所有记录的资产与负债很可能是按公允价值表示的。

变化7商誉计量

一个长期以来的问题是在企业合并中所收到的大于净资产价值的支付额应如何处理。焦点存在于以下两种可能性上:(1)全部的超额反映出一个真正的资产;(2)买方的确支付了大于其应当支付的金额。

现行做法买方将比较所购买的可辨认的资产与负债中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对价。超出的部分确认为商誉。非控制性的权益不分配商誉。

缺点这种做法没有单独评估商誉的存在以及它的实际价值,而是将余值全计入商誉而不考虑实际存在的商誉价值。

新准则141号没有抛弃商誉计量上的剩余成本计入法。但是,其在计量上将被很好地完善,因为买方必须对许多资产与负债进行计价并予以记录,包括研究与开发项目以及或有事项。此外,购买分录的贷方将包括之前持有的股份的公允价值以及少数股东权益。

变化8补充披露

由于财务报表不能靠自身实现完全的披露,所以141号要求进行补充披露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信息,这些细节可以说明一个企业的合并将如何影响财务报表和整个合并实体的现金流量的潜力。

现行做法披露的信息局限于描述购并对于报告收益的影响和买价在所购买的资产与负债上的分配。

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规性变得流于形式,许多经理人越来越趋向于仅仅提供最少量的必须的信息。

新准则141号要求广泛披露与企业合并相关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会计信息。其中两项要求值得关注:第一,管理当局必须揭示能证实所记录的商誉金额的经济因素,包括其他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和预期将从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协同效应。第二,141号通过强制要求买方揭示“所有相关的必要的信息”的做法来转向原则导向的会计,以确保报表的使用者能够取得与企业合并相关或者是对以往合并进行调整的全部信息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变化9计量期间

在购买日,购买方很少能够对所有购买的项目的价值做出公允估计,因为按照谨慎处理程序不能简单地产生这些细节。

现行做法买方在购买后暂时将价值分配到第一次的财务报表上。在购买后的年度它们可能被调整。原来的141号对于这些调整导致的权益变化是否计入当期的损益还是追溯调整后计入权益并未做说明。

缺点对于权益的调整没有明确的指南,FaSB发现实务中做法是五花八门。而且,对之前的资产负债表不追溯调整,报表使用者未能得到购买日完整而可靠的企业合并的信息。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会计表报问题改进建议

合并会计报表包括企业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合并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六个部分,通过合并会计报表,综合反映某一阶段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可周转资金量。从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集团中执行,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对我国会计领域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长远上推动了我国企业集团公司的发展。

一、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理论变革

(一)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我国企业集团公司为了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必须紧随时展的潮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充分了解自身整体财务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合并会计报表应运而生。合并会计报表侧重于经济实体顺应国际经济的发展方向,保证企业集团公司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抛弃,实现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目前,企业集团公司的股权分散较为严重,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联系相对薄弱,母公司只有依靠合并会计报表,才能直观地了解下辖子公司全部经济活动,掌握子公司的经营成果以及资金流转情况。只有充分了解了企业集团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才能够便于母公司制定相应的经济决策,引导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

(二)加强企业集团的联系

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与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密不可分,因此,企业集团只有掌握子公司的经济效益以及资金周转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推动母公司下辖子公司的发展,实现企业集团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母公司了解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的主要手段就是分析子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针对合并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子公司有序地发展,从根本上保证母公司的良性发展。依靠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加强了企业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母公司也更好的控制子公司的重大经济活动,制定相应的经济决策促进子公司发展,

二、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合并方法与概念不明确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最重要的会计术语,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没有做出任何定义,或者说根本没有涉及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两个概念。但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多采用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权益结合法的方式进行企业并购,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多采用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购买法的方式进行企业并购。但是我国新会计准则却没有在这两个重要的方面做出相应的解释,使我国企业并购领域存在一定的混乱与不规范。

(二)企业合并方法选择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悖

国际惯例惯例中,在股权连续性以及合并规模的类似性方面,都作为权益结合的标准,需要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合理的企业并购。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或在并购过程中使用了巨额现金支付,都属于购买,必须采用购买法进行合理的企业并购。不过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之间仍存在漏洞,许多企业利用种种方法,将购买转变为权益结合,使企业合并存在较大的混乱。不过在200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权益结合法废除后,现在企业并购都采用的是购买法。但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许多企业集团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多采用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权益结合法的方式进行企业并购,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多采用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购买法的方式进行企业并购。这明显有悖于企业合并国际会计惯例,对我国企业合并的合理性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三、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明确企业合并方法与概念

新会计准则中,应该增添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的定义以及相应的解释,规范我国企业合并的方法与概念。权益结合法的会计核算是根据并购企业现有账面价值计算并购需要付出的价格,购买法的会计核算是要根据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即当前市面价格)计算并购需要付出的价格。一般来说,权益结合法按照企业账面价值进行计算得出的数据明显低于购买法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得出的数据,这样,在企业合并之后就会得到非常高的报告收益。因此,新会计准则中应该明确企业合并的方法与概念,严格规范企业合并,保证企业合并的合理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可辨认资产或负债

采用购买法进行的企业合并活动,针对下辖少数股权中的可辨认资产或者是负债,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样就不会出现子公司资产的反复计价与双重计价,实现了决策有用的会计核算目标,也与国际会计惯例中的相关要求相符,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负商誉的处理方法

对于高估自身资产形成的负商誉,包括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高估,需要在资产赚结成本的时候确认为收益,对于低谷自身资产形成的负商誉,必须要在企业偿付之前确认为收益,对于廉价购买形成的负商誉则需要在购买的时候确认为当期的收益。负商誉的合理处理,对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新会计准则对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从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两个问题进行切入,试探性的提出三项改进的建议,以供相关会计核算人员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苏如明.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集团合并报表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1,(03).

[2]云星华.基于决策有用性的企业收购合并会计报表改进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04).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4

摘要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企业合并浪潮,对全球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当代会计中合并报表理论与实务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FRS)于2008年再次修订了国际财务报告《企业合并准则》(iFRS3),以更好指导企业提供有用的集团会计信息。近年来我国一直对国际上合并报表的方法最新发展情况进行大量借鉴,并积极展开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2007年颁布了我国的《企业合并》(CaS20)和《合并财务报表》具体会计准则。

关键词企业合并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企业合并

2008年1月10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修订版(“iFRS3(2008年修订版)”)。自2009年7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财务报表内的企业合并都必须采用上述准则修订版。修订版的iFRS3较之修订前的企业合并准则主要在范围、定义及术语、并购成本、或有对价等方面做出了变更: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加快,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合并实例,因此,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进行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贯彻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有着积极意义。目前,不同的国家对企业合并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相比仍然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通过中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企业合并准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差异的根本分歧在于我国是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并用,而iFRS3仅允许使用购买法。而两种方法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和后果,主要表现为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

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会对企业合并产生的会计后果有如下方面:

1.企业合并报表数据可能相去甚远,通常情况下评估的资产公允价值整体偏高,使用权益结合法会磨灭这些增值;

2.会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能被削弱,购买法根植于实际公平交易和交换价值,提供的信息与现实市场更具有相关性,而权益结合法会由于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而使披露的信息可能与事实相反,削弱了相关性;

3.会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下降;

4.可能影响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平衡,权益结合法工作量较小,成本较低,但信息不全,对报表使用者受益较少;购买法则与之相反。

对于企业合并中的两种方法产生的经济后果,会计界观点各不相同,主要归类为两派:

(1)一派认为此两种方法不存在差异,对经济后果没有影响。Hong等(1978)以1954至1964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换股方式进行的159次大额企业合并进行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公司在合并之后并没有产生非正常回报。

(2)另一派认为此两种方法存在差异,会对经济后果产生影响。ayers等(2000)从1992年至1997年间1342家采用权益结合法反映并购的上市公司中选择了269家作为样本,他们发现,确认并摊销合并溢价将明显降低企业的权益回报率和每股收益率,这表明取消权益结合法将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国外对企业合并会计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由于采用了不同方法,选取了不同样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我们认为,研究结论之说以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在于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本身是否成立成立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成立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要确定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否具有经济后果,除了检验这两种会计政策的市场反应外,还应从企业特定因素(如激励机制、财务杠杆和企业规模)的角度加以分析。在我国,则还需要从融资和监管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新视角,我们或许能够发现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后果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换言之,在企业特定因素以及融资和监管环境的作用下,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后果也有可能转化为经济后果,并对企业价值和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近年来我国一直对国际上合并报表的方法最新发展情况进行大量介绍,并积极展开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以完善适合我国企业集团实际情况的合并报表具体会计准则。针对2008年的iFRS3企业合并报表的新变化,必然会对我国企业合并准则的完善和发展给予新的启示。

1.合并报表的编制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以控制权为纽带的经济主体的财务信息。因此,合并报表理论的选择与运用就要先考虑谁是合并报表的信息使用者。

2.合并报表的理论选择应以经济实体理论为主。该理论充分体现控制的实质,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有利于抑制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等等。

3.对合并方法的选择,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有两种,即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权益集合法容易使企业受利益驱动不择手段的虚夸合并净收益,且权益集合法实施起来也很复杂,因此选用购买法更好。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权益结合法处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企业合并方法应该为经济的发展服务,为企业的壮大发展服务,因此对于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保留部分适合国情的处理方法。

4.对购买方的确定,在我国的新合并准则中对有关购买方确定标准的规定不明确,这样就留下漏洞,使许多企业通过各种变相途径应用权益结合法。按照国际惯例,应该进行控制标准、规模标准、对价标准、管理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规定,我国也应该对这四方面进行规定。

参考文献: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5

关键词:同一控制合并权益结合法

1企业合并及分类

通常情况下,企业合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且彼此相互独立的企业进行联合,或者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者借助其他方式取得其他企业控制权的行为。对于企业合并来说,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

对于企业合并的定义,财政部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进行了明确规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通过某种合并的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对于企业合并分按照合并交易双方是否为同一控制为标准,将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来说,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参与合并双方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参与合并的企业在企业合并前后,通常情况下都会受到同一方或者相同的多方非暂时性的最终控制,因此,这种合并被称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其他企业的合并来说,通常情况下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由于相同的最终控制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往往被视为重新整合两个或多个参与合并企业的权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企业集团整体的经济利益在该类企业合并中,并不会出现流入或流出现象,在合并前后最终控制方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从根本上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

2企业合并会计的国际比较

通常情况下,从会计的角度对企业合并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种:购买法、权益结合法两种。不管是适用经济环境,还是核算和报告的质量,以及风险的防范等,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国际会计理论界在历史上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会计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在近20年的时间里逐渐对思想进行了统一,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率先发表声明,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过程中,将购买法作为唯一的方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9年举行大会,大会一致同意取消权益结合法。该委员会在2001年颁布了141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企业合并》和142号《商誉及其它无形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只能使用购买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04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iFRS3)进行了,对将购买法作为唯一合并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至此,在国际会计理论界,进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时,购买法成为唯一的方法,并且弃用权益结合法。

但是,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排除在现有合并准则规范范围之外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号中做出了明确。虽然,在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的结论基础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表示准备对同一控制下合并会计方法研究提上日程,以及在2005年与中国签署有关准则趋同的联合声明中曾指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规定和实践将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有益的参考”,表明其有意对此立项。2007年,在准则趋同所展开的合作项目“企业合并”项目之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决定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设专项进行研究,但时至今日仍未推出其研究成果。因此,严格来说,目前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国际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第3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购买法,以及其他方法等在实务中均可以采用。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中在对合并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别规定了不同的合并方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是一致的,即采用了购买法。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中,基于购买特征的模糊性,有关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以及后续合并报表编制的方法,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不作为出售或购买来处理,而采用权益结合法,即:在企业合并中,按照合并日,合并方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如果通过控股方式进行合并,则合并方新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以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根据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合并方对资本公积进行调整,如果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需要通过对留存收益进行调整的方式进行处理;合并报表中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以账面价值并入。

3我国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来说,虽然形式特殊,但是这类交易在其国家频繁发生且十分重要,得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的准则制定机构的认可。这类交易构成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的重要份额也得到各个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证实。实务中的迫切需求与国际准则中的规范空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需要关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问题。显然中国《企业合并》准则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提出了可借鉴讨论的具体会计方法,但是权益结合法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的应用仍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3.1权益结合法与会计主体假设和合并报表主体理论存在逻辑不一致

对于合并一方,不管是否存在控制人,其本身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核算首先是以该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为对象,真实、准确、完整、公允地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是合并方会计核算的首要目的。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入的资产和负债,不以其真实支付的对价而是资产的历史成本入账,站在合并方这一单个会计主体来说,该项交易是没有被真实、公允地反映的,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也是不相关和可靠的。以某上市公司为列,2011年该公司非同一控制下收购一家发电厂51%股权,被收购电厂净资产评估增值约2.3亿元,增值幅度超过10%;同年收购的集团公司下属发电厂50%股权,被收购电厂净资产评估增值约4.95亿元,增值幅度超过20%。对两家发电厂的评估增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前者的增值被计入了上市公司,而后者的增值则不仅未被计入,反而因此冲减了上市公司约2.5亿元股东权益(按评估值作价)。该公司的增值幅度尚且不显著,部分上市公司合并业务中被并方的净资产增值幅度有高达百分之几百的情况,对于这些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显然会计政策没有尊重上市公司本身这一会计主体,股东享有的权益也无辜被减计,这对他们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不禁会问会计在为谁而“记”。

对合并报表会计主体来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合并报表编制目的合并会计报表是把企业集团假设为单一的会计主体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母公司与其子公司构成的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通常情况下,将合并财务报表作为虚拟主体的财务报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合并会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如何确定合并范围、如何选择合并方法、如何处理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收益等问题。处理这些问题取决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合并理论。

通常情况下,所有权理论、主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三种理论共同构成合并理论。所有权理论主要侧重于母公司在子公司中所占有的所有权的合并理论,所有权理论认为: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要,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报表进行合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才是股东所关心的。因此,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的应享份额应纳入合并报表中,将少数股权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在合并报表之外。主体理论认为母公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子公司,但是子公司本身往往也是一个经济主体,因此,在合并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时,应当在一定程度满足所有股东和债权人的需求,合并主体所控制的全部资源需要进行反映,合并会计报表时需要纳入子公司的少数股权,同时反映公允价值,并确认少数股东商誉。母公司理论认为母公司需要对子公司进行控制,一方面限于属其所有部分,另一方面包括少数股权的应享份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会计报表合并子公司的全部资产与负债。但是,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通过不同的价值反映母公司应享权益与少数股权:按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母公司应享权益将其应享份额计入合并会计报表,如果购买成本大于应享权益,那么超出部分产生商誉;对于少数股权享有权益来说,应该按其应享份额的账面价值计入合并会计报表,即少数股权原交易的历史成本。

历经近三十年的理论和实务发展,无论是美国会计准则还是国际会计准则,主体理论都已成为其合并报表准则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理论基础,二者均在其现行有关企业合并和合并会计报表的准则中规定“被购方的少数股权以公允价值或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所占份额计量和列示”。

既然合并报表本身是虚拟的,当前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是主体观,这意味着在以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可称为合并主体的新的财务报告主体,与母公司这一报告主体不同,因此,在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合并的过程中,合并主体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应该得以反映,同时合并利润表应反映该报告主体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而现行的权益结合法,一味从最终控制权角度看待、计量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并没有以合并业务中合并方及其控制的子公司所构成的报告主体来看待、计量合并报表资产、负债,因此其与合并报表的理论基础是存在矛盾的。对于同一控制下合并再采用权益法,意味着合并理论基础回到了有争议的时代。

3.2权益结合法影响合并报表会计信息质量

通常情况下,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相同或类似的合并业务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内的各项目数据出现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是否对合并交易的市价和被并企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按照购买法,按照公允价值,合并方重新计量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的计价基础,在合并方的单独报表或合并报表予以反映净资产的价值变动及商誉;根据权益结合法,在编制单独报表或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合并一方保持计价基础不变,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不能反映,同时不能确认商誉。对于被并企业来说,由于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情况下要高于自身的账面价值,再加上确认的商誉的,与权益结合法相比,购买法下的总资产和股东权益总是偏高。购买法下由于要摊销资产评估增值部分的折旧等成本费用,而权益结合法下不仅无此部分摊销,合并利润中还包括被并企业当年整个会计年度的利润,因此两种方法下的经营业绩必然存在差异。由此得出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在权益结合法下均优于购买法下。因此允许两种会计核算方法处理大致相同的交易损害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也误导了使用合并报表及其财务指标的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比如使用市盈率指标买卖股票等。同时,与购买法相比,按照权益法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往往要高,而净资产收益率决定上市公司能否使用新股发行、配股和增发股票等融资战略。因此,无形中权益法也为破坏了资本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3.3权益结合法依然为上市公司操纵报表留下了空间

同一控制下合并中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方取得的已增值资产(支付对价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合并当期冲减了资本公积,实际上是将资本公积收益化了,因为一旦被购并的资产被变现,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释放在资本公积里的隐性利润。通过合并,企业利润从表面来看是增加,但从实质上来说,这只是资本公积通过利润表项目转记至未分配利润下而已,公司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报表表面上变得好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进行操纵的空间。

4进一步改进建议

当前会计要素计量以历史成本为主,但当有可靠的公允价值时,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已成为趋势。同一控制下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是:以购买法为主导,只要是通过公平交换取得的资产,且有公允价值可循,即使是从同一控制下由最终控制人处取得,都应以公允价值在新的报告主体中计量,这与现行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准则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即使市场条件不具备,影响公允价值的取得,允许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也应严格限制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条件。而共同控制人这一会计主体来说,这项合并业务并不构成集团公司的交易,可以通过备查簿记录账面价值,在编制集团合并报表将该笔并购交易充分抵消,对被并购资产和负债仍以账面价值反映。

参考文献:

[1]聂志萍.企业合并会计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同一控制的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7).

[2]赵晓强.对企业合并中购买法、权益结合法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6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战略部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的固定资产折旧新政(以下简称《折旧新政》)。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而且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对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刊编辑部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读者全面理解及正确执行《折旧新政》提供指导与参考。

一、《折旧新政》出台背景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开始凸显,尤其是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矛盾突出,己成为制约制造业投资的关键。制造业投资增速开始下滑,企业自身投资能力不足、外部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因此,尽快为制造业注入流动性,促进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指出通过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和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减轻企业投资初期的税收负担,改善企业现金流,调动企业提高设备投资、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国务院决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

此次加速折旧政策之所以选择了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主要是这些行业都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影响大,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就业等带动作用明显。

发达国家在其经济转型阶段,也都曾经采用过加速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用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20世纪50年代,日本对先进机械设备实行第一年折旧50%,用于研究的机械设备3年间折旧90%等政策。“英国等购买的产品作为固定资产,可以一次性全部抵扣完增值税。”西方国家固定资产折旧率普遍都高于我国的水平。

通过实施加速折旧政策,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加速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是一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与活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完善我国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折旧新政》主要内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战略部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10月20日,联合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就有关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作如下规定:

(一)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以下简称六大行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包括自行建造),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上述6个行业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二)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三)对所有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其折余价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企业的固定资产既符合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条件,又同时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中相关加速折旧政策条件的,可由企业选择最优惠的政策执行。

(五)企业固定资产采取一次性税前扣除、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的,预缴申报时,须同时报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预缴情况统计表》,年度申报时,实行事后备案管理,并按要求报送相关资料。企业应将购进固定资产的发票、记账凭证等有关凭证、凭据(购入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提供已使用年限的相关说明)等资料留存备查,并应建立台账,准确核算税法与会计差异情况。

为了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有关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于2014年11月14日,了《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64号),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有关具问题公告如下:

(一)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以下简称六大行业),2014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包括自行建造),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六大行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1)》确定。今后国家有关部门更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从其规定。

六大行业企业是指以上述行业业务为主营业务,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50%(不含)以上的企业。所称收入总额,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二)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范围口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或《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规定执行。

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活动仪器、设备已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时,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的规定,已经进行会计处理的折旧、费用等金额进行加计扣除。

六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利企业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可以执行本条第一、二款的规定。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

(三)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其折余价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对其购置的新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企业购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最低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五)企业的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所称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第四条的规定执行。

(六)企业的固定资产既符合本公告优惠政策条件,同时又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中相关加速折旧政策条件的,可由企业选择其中最优惠的政策执行,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

(七)企业固定资产采取一次性税前扣除、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的,预缴申报时,须同时报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预缴情况统计表》,年度申报时,实行事后备案管理,并按要求报送相关资料。

企业应将购进固定资产的发票、记账凭证等有关凭证、凭据(购入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提供已使用年限的相关说明)等资料留存备查,并应建立台账,准确核算税法与会计差异情况。

主管税务机关应对适用本公告规定优惠政策的企业加强后续管理,对预缴申报时享受了优惠政策的企业,年终汇算清缴时应对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的比例进行重点审核。

公告适用于2014年及以后纳税年度。

三、《折旧新政》权威解答

《折旧新政》后,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答记者问。

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背景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答:当前制约制造业投资的关键问题是企业资金紧张。当前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下滑,企业自身投资能力不足、外部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在此情况下,需要尽快为制造业注入流动性,促进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为此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和研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减轻企业投资初期的税收负担,改善企业现金流,调动企业提高设备投资、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是一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完善我国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主要内容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的规定,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如下内容:

(一)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对上述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二)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三)对所有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国家税务总局采取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政策精神,使有关政策内容尽快落地,10月20日,税务总局与财政部联合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就有关政策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为解决具体操作管理问题,11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就贯彻落实具体征管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在税务总局门户网站及其他媒体对加速折旧政策及管理问题进行了宣传解读。此外,还专门对纳税申报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下一步,税务总局还将不断进行宣传、培训,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加强各地政策落实督导,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关于为何选择六大行业实施完善加速折旧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此次的加速折旧政策选择了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主要是考虑这些行业都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8%左右,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影响大,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等带动作用明显。通过实施加速折旧政策,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加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此项优惠政策实施情况,适时扩大或调整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适用的行业范围。

关于六大行业划分标准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为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确定性,公告规定,六大行业具体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1)》执行。今后国家有关部门更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从其规定。

关于六大行业企业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口径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的六大行业企业是指以上述行业业务为主营业务,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50%(不含)以上的企业。

为使这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国家鼓励的行业企业,在认定六大行业企业时,使用收入指标来界定。在实际执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收入口径为收入总额,引用了《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的收入总额的概念,避免在计算比例时引发歧义。第二,在计算时应使用固定资产开始用于生产经营当年的数据。第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收入占比可能发生变化,为了简便可行,应以固定资产开始用于生产经营当年的数据为准,以后发生变化的,也不影响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关于六大行业企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固定资产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此次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中“固定资产”的范围,包括以下几项:(1)房屋、建筑物;(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5)电子设备。

关于加速折旧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特别优惠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加速折旧政策中规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享受。此外,考虑到小型微利企业普遍存在研发和生产共用仪器、设备的情况,公告特别规定,对六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关于享受加速折旧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标准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此次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即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关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如何理解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这里“新购进”中的“新”字,只是区别于原已购进的固定资产,不是规定非要购进全新的固定资产,即包括企业2014年以后购进的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等多种方式。公告明确的“购进”是指:以货币购进的固定资产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考虑到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所使用的材料实际也是购入的,因此把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也看作是“购进”的。

关于新购进固定资产时间点如何把握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新购进的固定资产,是指2014年1月1日以后购买,并且在此后投入使用。设备购置时间应以设备发票开具时间为准。采取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取得设备的,以设备到货时间为准。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购置时间点原则上应以建造工程竣工决算的时间点为准。

关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处理差异是否影响企业享受加速折旧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29号)规定,企业按税法规定实行加速折旧的,其按加速折旧办法计算的折旧额可全额在税前扣除。也就是说,企业会计处理上是否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不影响企业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时,不需要会计上也同时采取与税收上相同的折旧方法。

关于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需要税务机关审批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为方便纳税人,企业享受此项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不需要税务机关审批,而是实行事后备案管理。总、分机构汇总纳税的企业对所属分支机构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由其总机构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为简化办税手续,在备案时纳税人只需提供相应报表,而发票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无需报送税务机关,留存企业备查即可。同时,为加强管理,企业应建立台账,准确核算税法与会计差异情况。

关于预缴申报时是否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税收优惠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为使政策及时落地,企业在预缴时就可以享受加速折旧政策。企业在预缴申报时,由于无法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重数据,可以由企业合理预估,先行享受。到年底时如果不符合规定比例,则在汇算清缴时一并进行纳税调整。

为了便于税务机关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企业享受此项优惠政策的实际情况,要求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应报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预缴情况统计表》。

关于企业享受加速折旧政策是否会对企业应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产生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已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应按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有关文件,就已经进行会计处理的折旧、费用等金额进行加计扣除。因此,对于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在会计上按照公告规定进行加速折旧处理的折旧、费用,若符合加计扣除条件的话,仍可以进行加计扣除,享受双重的优惠。

应注意的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的有关规定,小型微利企业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所发生的折旧、费用等金额,不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关于新、旧加速折旧政策能否择优享受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企业的资产如果既符合本公告的规定,又符合国税发〔2009〕81号文件的规定,以及符合《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中相关加速折旧政策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最优的政策执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一经选择,不得改变。

关于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固定资产,能否享受新的折旧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回答:新政策规定对所有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这里的“5000元”是指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不是折余价值。这里的“持有”,既包括2014年1月1日前已经购进,也包括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本着有利于企业的原则,对于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税收上已经作为固定资产进行处理的,其折余价值部分可在2014年1月1日以后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也对《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进行了解读:

公告明确了实行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六大行业企业的范围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1)》确定六大行业企业的范围。结合当前企业经营多元化的情况,为引导企业投资经营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公告明确,六大行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超过50%,即可享受加速折旧新政。所称收入总额为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的收入总额。

公告明确了企业用于研发活动仪器、设备范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和《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362号)对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作出规定。公告明确,享受加速折旧新政的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范围口径仍按上述两个文件执行。

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规定,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如果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的,不得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为鼓励企业研发,公告明确,企业新购进的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仪器、设备,按新政策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也可以享受原有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考虑到小型微利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较少,为使完善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惠及更多的小型微利企业,公告规定,六大行业中的小型微利企业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可以执行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公告明确了加速折旧方法

公告明确,加速折旧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也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具体计算,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有关规定执行。

公告明确了与现行加速折旧规定的衔接

为保证顺利实施加速折旧新政,又不影响原有加速折旧政策的执行,本公告明确,企业的固定资产既符合本公告优惠政策条件,又同时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中相关加速折旧政策条件的,可由企业选择最优惠的政策执行。

公告明确了加速折旧的管理方式

为进一步简化程序,减轻纳税人负担,本公告对此项加速折旧新政采取了事后备案的管理方式。但为了能够及时准确了解企业享受此项优惠政策的实际情况,要求企业在预缴申报时报送《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预缴情况统计表》。

公告明确了加速折旧的后续管理要求

公告明确了企业预缴及年度申报时需要报送的资料。为减轻企业负担,规定企业应将购进固定资产的发票、记账凭证等有关凭证、凭据(购入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提供已使用年限的相关说明)等资料留存备查,并应建立台账,准确核算税法与会计差异情况。同时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对适用本公告税收政策及管理规定的企业加强后续管理。

四、《折旧新政》意义影响

《折旧新政》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不仅学术界给予了积极评价,更是得到实业界的高度赞同与拥护。

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加速折旧企业税收政策减少了企业投资初期的税收负担,增加了现金流,有利于加快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设备的更新升级,促进企业更有信心继续加大投入,把企业做大做强。”

有利于我国技术创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会计专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在接受经济之声采访时表示,国务院本次出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是一项精准发力的政策,在固定资产折旧上是一个精心的安排。对当前经济处于下行,产能过剩,特别是制造业技术升级,更新改造,体制增效升级有重要帮助,是精准发力深处着力的重大举措。对促进行业特别是国家重点扶植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如船舶、航空航天、仪表、计算机、运输设备等,实行定向扶持性政策,对这些生产性公有资产,研发用公有资产都给予了非常强劲的支撑。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6个行业中,有5个是制造业,1个是服务业,都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产业。政策仅适用这6个行业本身,使用相关设备的其他行业并不适用。

资深注册会计师刘志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政策力度很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在所得税之前扣除,直接的好处是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这一政策出台可以让企业树立新的理念,即必须加快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加快企业设备的更新,促进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这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变革。“政策还给企业树立了发展理念,即要加快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换代,加快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企业前期少交的税可以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资金,而且这种固定资产不应该是原来技术层面上的固定资产,而应该是升级换代、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

有利于我国扩大制造业投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本次加速折旧政策对于正处于升级换代之中的制造业企业可谓正逢其时,“这是含金量很高的举措,将对企业起到实质性‘减负’效果,并助推企业主动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

《证券时报》刊登李雪峰文章指出,加速折旧确实可以缓解企业因税负造成的现金流压力,同时亦可加速制造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企业加速折旧会在初期降低公司的财税负担,预计政策实施后的首年将缓征1500亿~1750亿元所得税,相当于a股2545家公司去年所得税的约25%。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是现金流支出降低。若以现金流折现模型测算公司估值,则企业通过加速折旧可适当提升公司估值。因为现在的现金流永远比未来的现金流更具价值。

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测算,按照国务院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加速政策,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一年预计减少税负可达2333亿元,这是2013年所有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总额的7.8%。

有利于企业减轻所得税。据广发证券的研报测算,若a股一半上市公司都落实加速折旧政策(其中医药、tmt、高端制造等行业的所有新增固定资产都采用加速折旧法,而其他行业只有新增研发设备采用加速折旧法),将使a股(剔除金融)的折旧多增加757亿元,并少纳所得税189亿元,约占2013年经营现金流的1.2%、总现金流的32%。

“这等于是国家给补贴鼓励企业做技术改造,”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研究员黎友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抵税政策不仅使得制造业投资有可持续性,对目前的经济稳定也有好的作用”。

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上海证券报》发表刘重才文章指出,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推升港口机械市场需求。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有利于港口机械设备企业税收压力减轻。政策规定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最新财报显示,机械设备行业223家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总额为2548亿元,约占资产总额比为18%,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受益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更大。

在长江经济带推升市场需求、固定资产折旧加速政策减少税费的双重叠加下,港口物流机械景气度将提升。目前长江经济带建设已被纳入国家战略,预计未来15年,长江经济带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平均增速,2020年前后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相比现在提升近10%,成为我国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增长点。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份6亿人口,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区域内经济基础好,协同发展空间大。

有利于企业减轻现金压力。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政策重点在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相当于企业推迟交税,存在货币的时间差,对税收影响不大。企业“推迟”交税,相当于国家将税款“贷款”给企业,缓解了当期企业现金流压力。

一大型跨国企业税务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来说是件利好事,企业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增加,要上缴的企业所得税减少。致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张俩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大部分稳定经营的企业而言,上述政策是个利好。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为中国新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鼓掌。称新政策扩大了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下允许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可以预见新政策的实施可以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并增加特定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五、《折旧新政》贯彻实施

《折旧新政》后,各地对其贯彻实施作出具体安排。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于2014年12月30日联合发沪地税所〔2014〕60号文,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4年第64号),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一)符合规定条件的查账征收企业按上述文件规定享受相关优惠。

(二)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的同时,在预缴申报界面的相关信息表中选择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即可在线完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预缴情况统计表》的填报。其中享受六个行业相关加速折旧政策的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应预计超过50%(不含);享受六个行业小型微利企业相关加速折旧政策的企业,上一纳税年度应符合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条件,或新办企业预计本年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条件。

(三)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台账管理。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企业,应建立《享受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第64号公告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台账》,并准确核算税法与会计差异情况。在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随同年度申报表一并填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同时,企业应将购进固定资产的发票、记账凭证等有关凭证、凭据(购入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提供已使用年限的相关说明)等资料留存备查。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六、《折旧新政》技术要领

《折旧新政》文字表述不复杂,但技术操作并不简单。其中诸多用词所包含的概念内涵和政策适用范围需要精研细读,只有掌握其技术要领,才能真正用好用足政策。尤其是其中关键词必须学懂弄通。

关键词一:新购进

“购进”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区别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外购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自行建造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支出为计税基础。

无论是从其字面含义解释,还是从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会计规定,或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确定原则等分析,都可以得出结论:“购进”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按照75号文件的规定,只有直接购进的相关固定资产方能享受规定的优惠政策,而自行建造不能比照执行。

如何理解新购进

75号文件所称新购进的“新”字,只是区别于原已购进的存量资产,不是规定非要购进新的固定资产,即便是2014年以来新购进的他人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也属于优惠政策范围。

如何界定新购进时间按现行商事规则,企业支付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即可购买前预付也可购买时一次性支付,还可在购买的前或后分期支付。而现行发票管理规定强调的是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至于固定资产的实际交付时间与开具发票时间常有差异,以付款时间或发票开具日期来确定购进固定资产时间显然缺乏唯一性和准确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则规定,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

鉴于75号文件出台时间是2014年10月,距离同年1月1日已有近10个月,企业改动固定资产购进时间作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以“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转移到企业”的时间为标志,以固定资产移交买受人的时间作为购进时间更为妥当,主要把控计提折旧的时间不早于2014年1月。凡在2014年1月1日后由出售方交付给买受人的固定资产,即符合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时间规定;而2013年12月及以前购进,在2014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则不在此列。

如何理解单位价值

单位价值,即以货币计量的单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成本)。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不超过”,即指小于或等于某项金额;“超过”即为大于某项金额。“允许”系同意的意思,是一种授权式表述。“可”即为可以的意思,让当事人选择而非强制。因此,“允许”和“可”所对应的规定均只是财税主管部门作出优惠政策,企业有权自行选择是否享受,而非强制施行。

如何理解“持有”

“持有”原意是指行为人实施或处于对物品支配、控制的事实或状态,如存放、占有、携带、藏有等。75号文件第三条和第五条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不管是原已购置还是以后新购进,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均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但应注意所称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是指该项固定资产原值而不是已计提了部分折旧后的余值。

关键词二:专门用于研发

如何理解“专门用于研发”

75号文件所称“专门用于研发”,可参照国家税务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进行分析。

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明确规定,所称研究开发活动,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同时规定,实际发生的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由此可见,75号文件对“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所规定的一次性扣除和加速折旧政策,即是对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相关折旧规定的完善。75号文件中的“专门用于研发”,按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执行即可。

对于列举的6个行业中的小型微利企业,75号文件给予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特殊优惠,对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扣除。

关键词三:缩短折旧年限与加速折旧

缩短折旧年限是相对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而不是企业会计折旧年限。

75号文件规定,企业按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规定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

如果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为已使用过的,则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第六十条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最低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

如何理解小型微利企业

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企业在按照75号文件相关加速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扣除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还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的,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关键词四:备案手续

属于企业所得税批准类税收优惠的是固定资产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企业应在1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需要报送的资料:①《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②固定资产的功能、预计使用年限短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计算折旧的理由、证明资料及有关情况说明;③被替代的旧固定资产的功能、使用及处置等情况说明;④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拟采用的方法和折旧额的说明;⑤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适用本项优惠时提供);⑥拟缩短折旧或摊销年限情况的说明(外购软件缩短年限或摊销年限时提供)。

以下两类企业所得税优惠属于事后备案类税收优惠,应在年度汇算清缴时办理备案。

1.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企业所得税优惠,需要报送的资料:

①《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②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③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④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⑤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⑥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⑦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⑧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鉴证报告。

2.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需要报送的资料:

①《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②资产、人员、应纳税所得额等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规定条件说明。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7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以下简称无形资产准则)的颁布,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我国证券市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总体上来看,无形资产准则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从而使得某些上市公司想利用无形资产来粉饰会计报表更加困难[1].但是,无形资产准则中若干问题的会计处理,笔者认为有失妥当,应进一步加以探讨。

一、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一)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2].这种会计处理方法,符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且核算简单,便于会计人员操作,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政策支持,使企业获得了税收优惠,有利于企业进行更多的研究与开发。但从会计确认和计量角度来看,存在如下问题:

1.不符合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将研究与开发费用作为当期损益处理,显然歪曲了企业的财务信息,造成企业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虚减当期利润,也可能使企业当期的盈利转为亏损;而在依法申请取得无形资产后,由于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没有计入成本,从而使得每期摊销的费用减少,进而又虚增了企业利润。这难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原则。另外,若将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费用化,企业管理者为追求短期的盈利指标,会不适当地削减研究开发支出,这不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违反了会计核算应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期间相关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时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是为了成功获得无形资产,这些支出所产生的收益,不仅与本会计期间有关,也与以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而我国无形资产准则把研究与开发费用作为当期损益,即作为收益性支出,显然不妥。

3.不符合配比原则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费用、成本应当合理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内予以确认。而我国无形资产准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作为当期损益,即在依法申请取得前将研究与开发费用予以费用化,而仅仅将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资本化,这显然严重低估了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使得无形资产依法申请取得后,能为企业创造收益时,分摊的成本远远少于实际获得所耗费的总成本,与以后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配比产生了差异,不符合成本与收益配比原则。企业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目的是让企业未来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它与未来各期的收益密切相关,该项费用支出也理应与未来收益相配比。

4.未能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情况和研究与开发各投入期的经营业绩

无形资产准则只要求披露各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当期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变动情况及原因以及当期确认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没有要求披露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情况和由此获得的经营业绩。

(二)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设想

国际上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有3种不同的意见:国际会计准则认为研究费用应当计入损益,而开发费用则应资本化;英国会计准则认为,研究与开发费用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资本化;而美国会计准则则主张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国内学者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确认提出了如下的处理方法[3-5]:(1)全部费用化,即发生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2)全部资本化,即发生的所有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以后再予以摊销;(3)有条件资本化,即将无形资产达到技术可行性之后的支出资本化,此前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4)追溯资本化,即在研究与开发的无形资产制造出商业上可行的产品之前,先将其支出全部费用化,待制造出可行的产品之后,再将先前费用化的支出资本化,同时将此后发生的支出全部资本化。然而,“有条件资本化”方法中的“条件”在具体实施中比较难以掌握,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主观性。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技术上的可行性只有在开发的后期才能确定,而此后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相对较少,因此,只对技术上达到可行性之后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进行确认,就不能客观地反映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至于“追溯资本化”方法,显然会造成费用的重复确认,而如果对以前的会计报表进行重新编报,那么从成本效益来看,也是不足取的。

笔者认为,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全部资本化,会计处理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同时满足谨慎性原则、配比原则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3项要求;二是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研究与开发费用的投入情况,在利润表中反映出各期研究开发费用抵减利润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不妨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借鉴固定资产核算时采用的“在建工程”账户,设立一个“在建无形资产”账户,来归集各项研究与开发费用,待研究开发项目结束后,再将其转入“无形资产”账户。二是在研究开发尚未结束的会计期末,借鉴应收账款核算时所采用的备抵账户,设立一个“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账户,以避免未来研究开发失败时对当期利润造成巨大影响。

具体的账务处理过程如下:(1)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用“在建无形资产”账户归集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在建无形资产”,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2)在会计期末,估计研究开发失败的可能性,按一定比例计提“研究开发失败准备”,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研究开发失败准备”。(3)若某研究开发项目结束并获得成功,按该项目所发生的实际成本结转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同时将已计提的“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转回,借记“无形资产”“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在建无形资产”“管理费用”。(4)若某研究开发项目宣告失败,按其已发生的费用扣除已计提的“研究开发失败准备”后,余额结转计入当期损失,借记“管理费用”“研究开发失败准备”,贷记“在建无形资产”。

这样的会计处理,既不影响企业的资产指标,也不影响企业的利润指标,有利于激发企业投入研究开发的热情,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旦研究开发成功,无形资产无疑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旦研制失败,说明企业前期投入无果,虽然削弱了企业今后的财务实力与经营业绩,但可以刺激企业的创新意识,使其不断地去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挑战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研制成功后的价值是其全部实际成本,真实地反映了它的价值和企业的财务信息,有利于企业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利用和管理,既符合真实性、合理配比原则,又符合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且在会计报表中易于列示。

二、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一)商誉的确认

1.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准则第4条规定,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无形资产准则第7条又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这种确认方法显然符合会计界对商誉问题的传统看法,即只有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外购商誉,也就是购买价格与被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才能在会计上加以确认。非购买商誉,即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自创商誉,在任何状态下都不能确认。笔者认为,这种规定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第一,在日益增多的企业兼并活动中,不少企业往往不惜重金收购其他企业,所付的资金中,有80%甚至90%是用于购买商誉的[6].企业合并中显现出的如此巨大的商誉价值,不是产生于企业被收购、改组或合并之时,只是在收购、改组或合并时才得以实现罢了。第二,不是并购活动,而是企业持续地开发创造知识产权的努力形成了商誉的价值,因此从商誉价值形成的角度看,只在发生并购业务时才确认商誉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缺乏合理性。第三,仅仅确认并购企业的商誉价值导致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财务数据只有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时才具有决策价值,企业中只有一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包含了商誉,一方面导致投资者利用商誉信息时更加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导致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的财务比率因计算口径不一致而存在显著差异。

2.自创商誉是否应当确认

商誉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企业自创的商誉该不该确认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要素确认的4条基本原则包括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长期以来,自创商誉由于不符合“可靠性”标准一直不被确认。然而过分强调可靠性,必须以牺牲相关性为代价,特别是当衍生金融工具出现以后,会计学界开始意识到,仅仅为了强调可靠性而将那些对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拒于会计核算的门槛之外的做法已不合时宜了。现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客户关系、销售渠道、品牌等商誉的构成要素在企业的资本增值、资本运营中效力日益显著,相应地,股东、债权人也急需了解这一未入账的重要的资产信息。在一定意义上,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核算这部分能力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并披露商誉信息,无疑能更完整、公允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其优点在于[7]:(1)内部经营管理者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投资、筹资决策。只有清楚地了解企业自创商誉的价值,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本化运作,实现规模扩张。并且,企业也可借此商誉吸引投资,扩大其筹资渠道。(2)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可避免因为忽视了未入账的资产价值,造成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致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3)投资者、债权人要根据关于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进行决策,披露商誉信息,宏观上有利于资源在全社会的优化配置。因此,传统的自创商誉不确认理论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而且,会计确认、计量手段等的改变,使得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不能反映的自创商誉有可能进入财务会计系统。商誉应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资本市场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报告的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5年之后仍然相关[6].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账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商誉的确认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用。因此,自创商誉应该被确认。

3.外购商誉如何确认

一般认为,在企业购并当中,当收购企业以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市价的价款购入被收购企业时,超过市场公允市价的这部分价款被认为是被收购企业的商誉。然而,如果对购并(收购或兼并)企业的购并动机进行分析,就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一般企业购并的主要目的有:快速进入某一行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获得被购买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专营特权;分享被购买企业的商誉;获取被购买企业的某项特殊资产,如特别的地理位置等;实行生产一体化。因此,收购价格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并不完全等同于被收购企业的商誉。而且,市场公允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求关系。事实上,在实践中有许多经营不善甚至恶化的企业,也能以高于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格出售。换言之,企业愿以高价收购目标企业,往往是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获得超额盈利能力仅仅是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此外,收购价格之高低悬殊决定了外购商誉的价值不合乎逻辑。比如[7],从1989年8月至1990年3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处于被兼并的交易协商过程中,不同买主的收购价格先从37亿美元上升到67亿美元,后又跌至51亿,在短短8个月内,收购价格就有如此巨大的波幅,倘若按价差法计算商誉,岂不也将大幅波动?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并购实务中,收购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交易双方的谈判技巧、交易信息、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简单将价差归结为商誉并不准确。同时,并购溢价与并购后的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并不直接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并购溢价越涨越高。据统计,并购后的收购企业能从溢价中获取超额盈利能力的只有33%左右,可见并购溢价并不符合商誉的本质,因此不能用以定义商誉。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笔者对外购商誉的确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在确认外购商誉时,不应该仅依据并购溢价,应将并购动机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引起的价款变动从并购溢价中剔除出去,据此来确认外购商誉。其次,我们不能仅以目标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为基础,应结合并购双方整合后的预期盈利能力来确认外购商誉。如何将这些想法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二)商誉的计量

商誉的计量即入账价值问题。商誉的价值大小决定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化为经济利益流入。鉴于商誉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公允价值计价基础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因而商誉的计量成为会计实务操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目前,关于商誉的量化这一问题争议颇多,无法形成统一意见[8].一般来说,企业的超额利润可视为商誉带来的收益,因此在找到能以正确公允的价值确认企业商誉的办法之前,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商誉的计量:企业商誉的价值=企业利润总额/行业净资产利润率-企业账面净资产。

同时,企业还可以在财务报告中揭示其预期盈利及行业平均利润,揭示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布情况及其销售额在行业中的排名等,以帮助投资者对企业商誉的价值形成正确认识。

此外,针对上市公司可以采用一种新的商誉计量方法,即上市公司的商誉以修正后的股价减去账面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以最近一年(除去异常走势区间)股价的平均数代表修正后的股价,这个修正后的股价代表了市场对企业价值的一个客观评价,即企业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包含两个部分:账面价值的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之间的差异和账外资产价值。式中,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般由资产单项评估确定,即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等计价标准,逐一确定企业现有资产、负债的单个存量价值,然后资产减负债得出。它是把被评估企业的资产、负债看作互不相关、相互独立的部分而做出的静态评估。这种处理方法与当前关于商誉入账价值的确定保持了一致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随意调整商誉入账价值以实施盈余管理的机会,因而适合上市公司使用。尽管在目前看来,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但随着证券市场的规范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相信不久以后能够使用。

三、商誉的摊销

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产,不管是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要予以确认和计量,在账面上确认后,就要考虑其是否需要摊销,若需要,应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摊销。目前,关于是否摊销这一问题仍没有统一的意见。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ias38)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在其使用寿命的最佳估计期限内系统地摊销,规定所使用的摊销方法应反映企业消耗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的方式。如果该种方式不能可靠地确定,那么应采用直线性,且使用期自可利用之日起不超过20年,企业还应每年对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损失[9].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7号意见书(apb17)认为,无形资产的价值均会逐渐丧失,因此,其价值应在估计的有效期内摊销,但不得超过40年。我国无形资产准则第15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应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并对摊销年限作了详细的规定。商誉作为无形资产,必然要遵循这一规定,即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直线法摊销。认为应该摊销的理由主要是:(1)购买商誉作为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的趋势是日益减少的。(2)按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应在其收益期内合理分配。

虽然摊销的处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经处理后的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是否仍具有相关性,引起了众多质疑[9].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apb17)之后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42条“商誉”中又规定商誉不必进行摊销,但必须每年一次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若某些事件或情况出现令呈报单位公平值跌至账面值以下时,则应每半年进行减值评估。

然而,笔者认为商誉不进行摊销更为合理。原因在于商誉所核算的是企业创造和开发知识产权能力的价值,商誉的账面记录应该与这部分价值保持对应。我们知道,企业中与创造知识产权相关的能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事实上大多数企业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提高这部分能力,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市场。fasb将对商誉价值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若市场环境变化降低了企业赢利能力,则商誉价值减少;企业获利能力不变,则商誉价值不变。这样提供的会计信息使报表使用者能对其投资决策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可是,如果对商誉进行摊销的话,作为反映获利能力的商誉的价值却随着摊销逐渐减少、消失,这违背了会计处理的真实性原则,因此商誉不应该被摊销。商誉不进行摊销,代替它的是定期对其进行减值测试。每一报告单位可选择年度内任意日为测试日,然后根据前述的商誉计量公式(即企业商誉的价值=企业利润总额/行业净资产利润率-企业账面净资产),将测试当日的相关数据代入公式中来确定测试日企业商誉的价值,进而将该数据同企业商誉的账面价值作比较后提取减值准备。通过减值测试,保证商誉入账后计量的可靠性,从而实现了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统一。当然,这一做法目前仍存在很大的难度。

当今社会正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以知识和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进一步突出了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无形资产正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目前,会计的核算主要是以有形资产的计量和报告为中心的,对无形资产的计量、报告、管理等,不能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要求。企业应逐步深化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计价基础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研究与思考,将无形资产正式纳入会计系统进行核算。

[参考文献]

[1]朱光龙。由无形资产准则引发的几点思考[j].财会月刊,2001,(18):28-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张斌。对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j].上海会计,2001,(4):26-27.

[4]李从峰。企业自制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处理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4,(7):114-115.

[5]傅晋豫。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浅议[j].财会月刊,2002,(2):37.

[6]张翠波。关于商誉问题的探讨[j].上海会计,2002,(2):51-52.

[7]龚凯颂。关于商誉会计理论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1,(20):2-3.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指数研究”(项目编号:10JJD630003)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5)21-0009-03

摘要:随着企业经济管理的向前发展,内部控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框架基础上,把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分为了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并对其核心控制环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制造企业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控制环节

一、引言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下简称《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至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包括18个应用指引,分别规范了从组织架构到信息系统的相关内控具体要求。本文在结合《应用指引》框架的基础上,把制造企业核心内部控制划分为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并详细分类阐述了各核心控制环节的控制原则。

二、企业核心内部控制: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

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CoSo委员会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体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在2010年由五部委联合颁布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之一的《审计指引》中多次出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样的术语。《审计指引》总则第四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本文对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采用了上述分类进行讨论,即将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分为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两类。

《应用指引》由18个指引构成,有的涉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的涉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本文在《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上,筛选出制造企业的核心内部控制,并分别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阐述二者各自的治理原则,希望可以对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有所启示。

三、制造企业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八个核心控制环节

结合《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可以将制造企业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聚焦在8个方面,分别是采购控制、生产控制、销售控制、研究与开发控制、资金活动控制、资产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和监督控制。

(一)采购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规定,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采购环节主要涉及编制需求及采购计划、请购、选择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签订采购合同、验收、退货、付款、会计控制等环节。采购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选拔诚信、胜任的人员组成采购部门的成员;第二,设置相应的不相容职务,以把控好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第三,对自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整个流程进行完整的记录;第四,对采购部门的工作定期独立稽核。

(二)生产控制。生产是指自原材料投入制造至产品制成经验收进入产成品库房的之间的过程,主要涉及原料及燃料的耗费、生产工序的开展、考勤的记录、产品质量、数量的验收等。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并未专门就生产形成单独的指引,而是在社会责任、采购业务、业务外包、全面预算等应用指引中作了零星的介绍。生产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质量控制以及产成品入库后的产成品质量控制等多环节质量控制。第二,是对生产效率的注重与稳步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除了需要严格按照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与标准严格执行以保证生产高效以外,还需要紧密关注本行业现代科技发展动态,及时引入科技新成果以更高效生产优质产品。

(三)销售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规定,销售是指企业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收取款项等相关活动。销售环节主要涉及销售、发货、收款、信用管理等环节。销售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选拔诚信、胜任的人员组成销售部门的成员;第二,监督销售奖励制度的落实执行与反馈改进;第三,监察与控制产品的销售对象应是资信优良的单位;第四,在签订合同前重视合同的审核,在签订合同之后重视合同的执行;第五,严保销售款项的落实,紧抓应收款项的催收,划清与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六,对资信评价、销售、发货、收款等整个流程进行完整的记录;第七,对销售部门的工作定期独立稽核。

(四)研究与开发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规定,研究与开发是指企业为获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所开展的各种研发活动。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研究与开发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命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因此,一些大型有实力的制造企业都非常重视研究与开发。这一环节主要涉及立项、研究、开发、核算、保护等环节。研究与开发环节的控制原则是:第一,立项需要经过谨慎充分论证;第二,研究开发需要对研究、开发加强管理,注重研究过程的“高效”“可控”,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从而早日进入市场;第三,研发阶段的核算需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做出相应会计职业判断,核算清楚;第四,研发成果的保护方面需要建立保护制度,加强保护措施。

(五)资金活动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规定,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筹资环节的核心内部控制有两个方面:一是筹资决策之前的对筹资成本及还款风险的分析评估;二是筹资之后对还款风险的随时追踪与控制,务必将这一环节的风险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投资环节的核心内部控制则需要做到项目的申请与论证相分离,项目的论证与决策相分离,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分析论证,保障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对于资金运营环节,企业需要注意提高资金周转的速度、资金使用的效率,注意收支平衡,并保持足够的日常周转资金。

(六)资产管理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规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存货的管理主要涉及取得、验收入库、使用、保管、盘点处置等环节。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涉及取得、使用、维修保养、清理处置、投保、抵押等环节。无形资产主要涉及取得、使用、维护与更新等环节。上述三类资产管理控制原则是:周转合理、科学,避免浪费、流失资源,即用好、管好企业的资产。具体说来,第一,对于存货管理在数量方面需要注重存货收、发过程的严密性、记录的正确性,对存货的质量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保证原料合格并及时清理腐败变质与不合格的原料;第二,对于固定资产需要注重定期的维修、减值测试与及时清理,以降低不必要的资金占用,同时有利于固定资产更新资金的来源;第三,对于无形资产需要注意其尚可使用年限,在定期作减值测试的同时需要考虑是否、何时、如何更新现有无形资产。

(七)会计信息系统控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主要涉及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内部控制,主要涉及开发、运行、维护等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运行的高效率、数据的安全。其中,数据的安全包括访问权限的设置与执行,数据的保密与备份,网络安全的维护等。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原则是:第一,设计和执行保障财务报告数据正确安全的信息传递与存储的相应制度;第二,做好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系统面临严重问题下的预案。

(八)监督控制。监督是指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上述核心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活动,一般由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实施。这一核心内部控制需要做好:第一,对上述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第二,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不合理之处向审计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及时汇报并积极研究改善的途径,做好制度的修补和改进工作。

四、制造企业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七个核心控制环节

结合《应用指引》的框架基础,可以把制造企业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组织架构控制、发展战略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社会责任控制、企业文化控制、信息系统控制以及监督控制。

(一)组织架构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规定,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组织架构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企业来讲如同建造房屋,一般首先要搭稳房屋的架构,需要注意的就是合法、合理、制衡。合法是指企业的组织架构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范,合理是指各部门权力分配要适当,制衡是指各个权力部门除了可以实施权力,还得有其他部门牵制它、监督它,否则,不受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必然滋生腐败。

(二)发展战略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规定,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远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企业发展战略控制需要重视审计委员会领导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需要开展经营审计,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调整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中去。

(三)人力资源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规定,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任何内部控制最终必定需要落实到“人”。内部控制从设计、执行以及执行之后的反馈、修正与补充无一不是与人紧密相关联的,甚至可以说,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效率高低、效果如何,成功与失败均与“人”这个主体密不可分。吴水澎、陈汉文等(2000)提出,“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而设立和实施的,企业内部会因此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由此可见,对人的重视务必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人力资源内部控制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选拔人才以德为先。人才招聘阶段选拔品重才高的员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为企业的发展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起到最根本与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第二,合理使用与培养人才。对于人才,要根据其特点安排在适合其长处发挥的岗位上,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在使用人才的同时还须及时为人才“充电”,即培养专业人才,使得人才与岗位需求相符合,提高工作的质量。第三,科学考核与激励人才。在人才聘用之后,若要其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政策和激励手段来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做到重德、尽才、激励三个方面,即可把握住人力资源核心内部控制。

(四)社会责任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规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责任内涵的领域息息相关。制造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养成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将其写入企业内部控制手册,定期检查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形成社会责任报告,以持续反映、监督、改进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五)企业文化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规定,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控制”,它的建立需要企业花费时间、努力去积极营造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逐渐提炼和强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引导员工认同并保持这种文化理念和精神,这种“软控制”属于精神层面,既是企业这个主体的精神,也属于企业员工的精神领域,好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与发展。若把企业比作一条大船,企业文化就如同船上的队长要求船员们喊的口号,它代表着一种宗旨,一种标准,它能使企业的员工如同龙舟划手一般,一个方向,合力用劲,共同努力帮助自己的企业“驶向”既定的目标。对于企业文化内部控制,重点需要把握:提炼和培育积极向上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融入全体员工内心。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花费时间,更需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为普通员工们树立榜样,身体力行,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认同并用企业文化指导自己的工作。

(六)信息系统控制。根据《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规定,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内部控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企业得以跨向管理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性举措,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管理要实现高效、快捷、信息的快速传递与更新是不可或缺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须注意:第一,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保持良好运行,更新至先进水平;第二,信息传递和使用的安全;第三,信息系统倘若出现严重问题时的应对方案的预备。这三点可以使企业在内控管理方式和手段上保持先进、高效与安全,同时通过预设的方案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做到采用现代化手段管理和发展企业。

(七)监督控制

监督是指对上述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活动。这一核心内部控制需要做好:第一,对非财务报告核心内部控制的执行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第二,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执行不合理之处向审计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及时汇报并积极研究改善的途径,做好制度的修补和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

2.白华,高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个悖论[J].会计研究,2011,(3)

作者简介: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9

国家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从XX年起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最低价粮拍卖随之产生。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最低价粮拍卖为购粮客户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但是,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收购环节:收购质量难保证,收购费用较低。

托市收购(最低价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托市收购是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但近年随着托市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给粮食管理工作增加了压力,带来了难度。

为方便农民售粮,XX年湖南大面积增加了委托收储库点和延伸库点,以益阳市为例,XX年收购库点比上年增加60%。托市粮作为临时性国家储备粮,有收购资格主体的企业,为了获得一笔可以维系企业生存的管理费用,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稻谷最低收购价价格底数是固定的(1400元/吨),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50元/吨,无利润可谈。

二、储存环节:正常损耗无补贴,保管费用较低。

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粮食,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企业托市收购赚的是国家50元/吨的收购费用和70元/吨的保管费用。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争取微薄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自上至下都是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但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水分减量、保管自然损耗等,得不到额外补偿,全部由企业负担。

再者,临时存储的最低价粮由国家组织拍卖,承储企业难保管1年以上。由于保管费是按实际保管月份拨付的,剔除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人员工资后,国家给的保管费用已所剩无几了。

三、拍卖出库环节

最低价粮食的销售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择机销售,实行公开拍卖,单位核算,盈利上缴中央财政,差价亏损由中央财政负担。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作为卖方,采取现场和网上同时竞价的方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竞价销售。在拍卖出库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货款回笼缓慢,承储企业利息包袱重。《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交易细则》中明确规定,承储库必须凭《出库单》无条件执行出库计划,且对出库费作了严格的界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各粮食承储企业在出库时,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质量、品种、数量交货。但由国家组织粮食拍卖后的贷款回笼十分缓慢,平均在3个月以后,给承贷企业(即托市收购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利息差,企业难以承受。

2、最低价粮竞价拍卖中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价格。主要是部分非国有企业存在恶意抬价、操控竞拍价格行为,使竞拍成交价高于起拍价中拍。湖南省益阳市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非常活跃,其中兰溪粮食市场是全国着名的米市。据调查摸底,益阳市现有各类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304家,其中兰溪市场有141家,占全市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的46%。

XX年实行最低价粮拍卖以来,益阳市累计拍卖成交粮食数量38.34万吨,其中早籼稻34万吨,中晚籼稻4.34万吨。全市参加拍卖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达60余家,其中兰溪个体户有近50家,占83%。拍卖成交的38.34万吨粮食,被兰溪个体户拍走的粮食有25万吨,占拍卖成交总量的65.2%。

有人反映,兰溪片区141家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他们三四个一伙,五六个一群结成了许多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在粮食竞价交易过程中互相抬价,抢夺粮源,致使成交价高于起拍价20元/吨以上,有的甚至高于起拍价90元/吨。同等条件下,益阳的粮食成交价要高出其他市(州)成交价30元/吨以上。由于成交价过高,粮食销售无利润可图,他们就想方设法找承储企业的岔子,使众多真正想拍卖粮食的大中型龙头加工企业“有苦难言”。

几点建议:

1、加强对最低收购价粮食的质量管理,明确损耗补偿标准

一是参照储备粮管理,推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及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具备清粮设备、通风设备及保管条件的企业不认定其收购及代储资格,从源头上把关。

二是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

三是建议在执行预案中明确最低收购价粮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在粮食拍卖后给企业一次补偿到位。

2、建立和完善最低收购价粮多渠道销售机制

除现行集中统一拍卖,网上竞价拍卖销售方式外,建议国家开辟更多最低收购价粮畅通的销售渠道,并强化最低收购价粮销售措施。一是规定销区省储备粮的轮换等政策性用粮从产区最低价粮中调进。二是把储备轮换与最低价粮销售有机衔接起来,让适量的最低价粮转化为储备粮,以保持市场粮价不暴涨暴跌,在较为合理的价位上运行。

3、建立和完善最低价粮竞价交易协调机制

对有争议,有纠纷的交易及时进行协商处理,维护有序交易秩序。对那些恶意抬价,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粮食反腐倡廉建设调查报告

粮食局企业工改调研报告

粮食安全及国有粮企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某县粮食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

粮食局办公室工作调研报告

粮食局信访工作调研报告

粮食产业化工作调研报告

对建立乡镇粮食直补基金制度的设想

搞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几点看法

粮食局发挥中心化验室职能调研报告

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监测调研报告

粮食局打造绿色储粮工程调研报告

粮食局提升老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企业并购可研性报告篇10

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是由部级气象机构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以下简称“华风集团”)制作,经部级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CCtV-1和CCtV-新闻频道并机播出的一档电视节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收视率较高且收视极其稳定。相信只要有收视条件的观众,都不会错过这个同生活密切相关的节目。而不论是有心或无心,观众都不难发现,天气预报中,随着乌鲁木齐城市板块而出现的美心门广告。

最终美心门选择与华风集团合作投放《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到今天美心门品牌已成为国内门业绝对的领先品牌,累积销售规模已经超过100亿人民币,真正做到了于无声处,传“美”名!与此同时,也很好地阐释了《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的应用价值,更为这个类型特点的企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

集团采购品牌的传播困局

自创业以来,美心门一直走集团采购之路,是典型的B2B企业。集团采购产品,顾名思义,就是产品购买者为集团或组织的产品类型,不仅包括工业机械、轮胎、起重机、发动机等生产资料,也包括像防盗门、客车等民用产品。这些产品以企事业单位为主要购买者。这就意味着集团采购产品将会有两个目标群体:一个是直接决定购买决策的专业采购经理人群体,一个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群体。传播对象的双重性,提高了集团采购产品传播的复杂性。

而在新时代的媒体环境中,集团采购面临着更大的传播挑战。一方面,不做广告,目标群体不能及时有效地接收到产品信息,市场销售难以顺畅;一方面,高昂的广告成本直接提升企业的整体成本水平,广告投放吞噬有限的利润,难免造成资金链断裂,并不是没有先例。这个两难的选择,是摆在所有集团采购产品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

并且,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媒体的广告承揽规律越来越清晰,消费品已经成为主宰荧屏的产业类型。尤其是快速消费品,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电视频道的支撑性的广告客户类型。快速消费品对电视媒体广告的需求,一步步驱动广告价格的提升;而广告价格的逐步攀升,又进一步提高了电视广告投放的门槛,只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类型,才适合使用电视媒体――快速消费品逐渐垄断了电视媒体广告阵地。这无形中给美心门这样的集团采购产品提高了采用电视媒体广告的门槛。

品牌突围,联姻景观广告

美心门选择《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核心阵地,开始于一次市场调研。美心门进行过一次针对全国主要客户的小型调研,以了解专业采购经理群体的媒介接触形态:

通过这个调研,可以发现,以30-45岁男性为主体的专业采购经理,他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类型包括天气预报、新闻、财经三大类:

1、新闻类:专业采购经理对新闻类内容的接触度是最高的,但同时也是媒体种类最为庞杂的。电视、报纸、杂志都是他们经常接触的媒体,很难有一个单挡的媒体能够广泛覆盖到所有目标受众。这无疑意味着新闻媒体的广告档位并不是最为理想的传播平台。

2、财经类:专业采购经理对财经类内容的接触程度也比较高,但也同样面临媒体种类庞杂的问题,在财经类内容中,也很难找到一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媒体作为企业的传播阵地。同理,财经媒体也被排除在外。

3、气象类:气象类内容是专业采购经理接触度最高的媒体类型,而在气象类内容中,电视媒体具有绝对性的优势,这就为企业采用单一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提供了可能。经过这个调研之后,美心门决定以天气预报类电视节目作为企业形象传播的核心阵地。

而在所有气象类型的节目中,美心门最终选择《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为核心传播阵地。其原因主要在于《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能够广泛覆盖社会各个阶层。一般的新闻、财经类媒体难以影响到的专业采购经理群体,恰恰是节目的重要观众。可以说,这样一个媒体,能够同时兼顾采购经理和一般消费者两个群体,满足了企业对大众传播的特殊需求。

气象广告本身的特点是无声、静止,但是广告与气象信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最有效地避免了观众流失,再加上节目播出位于央视招标时段的核心位置,在这里播放广告确有四两拨千斤之势。

而涉及具体的媒体战术方面,《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共有35个版块,为了做到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在版块选择上不可能面面俱到,美心门经常审视研究,选择了绑定乌鲁木齐城市版块,进行常年的投放。之后,美心门根据《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的覆盖特性,补全了品牌传播计划。企业最终决定在华南及华东部分城市进行少量的户外媒体投放,并根据各销售区域销售强度的差异,每年进行一定调整。

大众传播对企业的营销价值主要在于推广,而不在于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集团采购产品若陷入快速消费品的传播模式,将大预算投入到大众媒体的传播中,是不合适的。而正确的媒介策略的选择,则解决了美心门的传播难题,即《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地方户外广告的传播模式,奠定了美心门品牌迅速成长壮大的基础,使美心门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快速占领市场,实现了品牌突围。

超越,无声的魅力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从1981年节目开办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节目以其独特的时段、独特的平台、独特的内容,铸就了“独一无二”的“参考性”,具有权威、广泛、生活化、性价比高等特点,因而蕴涵了较高的广告投放价值。

1、高权威性由中国气象局华风集团制作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凭借中央电视台部级的媒体优势,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最具公信力的节目之一。它将最及时、最准确的气象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观众,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服务,影响力越来越大。

2、高收视率作为最实用的资讯,天气预报节目直接影响生活,受众普遍主动收看,平均每天有近10亿人次收看,节目的收视忠诚度极高。2008年1月至12月据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在全国(4岁以上人口)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8人在收看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是全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

3、高关注度对观众来说,《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不仅仅是一个电视节目,每天定时收看天气预报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外出与远行更加频繁,在家的时间逐年递减,从而更加关注天气变化。节目“就像妈妈一样,时刻叮嘱你注意防寒保暖”。

4、高性价比《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是一档性价比超高的电视媒体,常年投放的费用不超过1000万元,就能够实现对全国的有效覆盖。基于观众的广泛性,气象预报节目是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这种“无缝覆盖”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品牌传播的广泛性。重庆美心集团副总裁卢小庆深有感触的说到“美心集团以《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广告投放为核心,这几年广告预算是逐步减少的,但是销售收入是逐步递增的,这其中《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广告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对于广大的集团采购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景观广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阵地。

5、高到达率随着天气预报节目的不断发展,气象景观广告作为一个独特的广告媒体类型在1993年开始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气象景观广告直接嵌入节目当中,同节目中城市预报画面一起出现,静态、无声展现企业整体形象的标板广告,时间在4秒左右。嵌入式广告有效地避免了受众注意力的流失,无声播出,抗干扰性强,从而保证了广告效果。

有的放矢共谋发展

每年的央视招标会上,围绕《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所设置的标版,总能得到众多企业的追捧。“《天气预报》片头后”已成为是广告投放的黄金地带。而气象景观广告,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伴随着观众收视习惯的变化,气象节目自身的逐步创新,气象景观广告对观众和广告主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