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7:30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农村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8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技术向农村生产领域的渗透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农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趋于好转的同时,农村环境却逐渐恶化,这不仅干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环境问题没有城乡差别,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波及城市环境的同时,更会通过农业食品链条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而,关注农村环境,致力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而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随后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1]以此为契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他们认真调查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具体设计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供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践借鉴。

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极为关注,但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环节存在着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某种问题,只有找出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在概览学者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学术文章的同时,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苏北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种类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踟蹰不前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学者,其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环节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没有正确把握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存在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根源。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障碍,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笔者以在苏北地区农村的实际调研资料为基础,并对照我国学者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理解观点,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环节中存在的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误区予以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以期能扫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的基础,以推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

由于受到传统环境保护和治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缺乏对农村及其环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当前“城市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国内民众在用看待城市环境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把本具有同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异类,在此种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民众在理解农村环境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不全面。由于人类最早接触的环境问题是污染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也主要是城市污染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获得关注也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因此,我国学者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便将农村环境问题等同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无论是农民的正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农业资源的合理维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护,一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给农村乃至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不仅要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关注农村资源以及生态保护问题。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只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资源及生态所遭受的破坏问题却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国民众包括学者们目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还比较狭隘,无法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

2.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类型不彻底。为了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并依据不同环境问题的各自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经过对环境问题的逐步了解,我国学者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环境问题予以相应分类。如依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按照被影响的环境要素予以分类,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环境问题等。[2]依据上述分类,我国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类还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那就是目前国内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所谓面源性环境问题,和点源性环境问题相对,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源的确定与否而区分的一对环境类型,其中所谓点源环境问题,是能够具有确定产生源的环境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查明该问题的源头并对其源头进行治理,环境问题即可消除。而对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由于其产生源无法确定,与点源环境问题有很大区别,而且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发现较晚,尽管目前学者对农村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已有所认知,但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我国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分布范围的理解有错误,许多民众认为面源性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农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甚而有学者把面源性环境问题作为农村环境问题区别于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张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来应对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但事实上是,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其次,尽管我国国内社会对农村点源环境问题和面源环境问题作了区分,但却没有厘清二者的实质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对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混为一谈,用点源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来处理面源环境问题,从而使农村的面源环境问题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理,阻碍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认知不准确。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国内的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而且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看似发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但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发现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并未准确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根源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农民环境意识不强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尽管农民环境意识不强与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将其归结为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而存在错误。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苏北地区农村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研,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中,除了个别村民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对过去良好农村环境的怀念和留恋之时,都表达了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关注,他们对农村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发生的不利变化都有切身体会,都有改变当前环境状况的愿望但都苦于无能为力。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农民的环境意识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当地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环境权益受侵的焦虑,同时也是对“农民环境意识不强”论的有力反击。由此可见,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并不能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上面,因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本来就不低。误区之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众多学者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中有关农村环境的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村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在法制建设方面农村地区滞后于城市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进行解读,则不仅无法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更会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会阻碍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为农村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化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实现对城乡环境的同等保护、同等治理,[3]而那种“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以及对农村环境单独立法”的论调看似对农村地区予以特别优待、特别保护,但实质上依然是在延续着城乡二元论的基调,不仅有害,也无必要。这是因为,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讲,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并无本质的区别,当前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不仅在城市地区可以适用,在农村地区也可以适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话,也应该是全国层面的缺失,而不会单单是农村地区缺失,因而没有必要单独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立法;其次,对于农村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目前的机构设置已足以承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如再在乡镇一级设立相应机构,不仅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状况,而且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费国家的执法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处理并非无法可依,而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司法机关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影响下,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无法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引起国家、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的纠正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导致国家难以针对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直接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就必须纠正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

1.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要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范围过窄的问题,就必须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同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农村除了面临来自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工矿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上述环节所带来的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对资源、生态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除了污染会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之外,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维持平衡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关注农村地区的资源退化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措施来防治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资源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在设计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要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资源养护以及农村生态保护综合考虑,将三者予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2.彻底认知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如文中所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类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公众对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为了彻底厘清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明确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面源性环境问题并不是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类型,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农村环境问题当作异类而将其孤立于城市环境之外,并且还可以从城市面源性环境治理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经验。其次,要深刻理解点源性环境问题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任何环境问题都有其产生源,因而从实质上讲面源性环境问题也是点源环境问题,只是由于面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具有随机性、移动性,难以查明和确定。另外,还有一些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单独不能造成环境危害,而是众多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共同交织作用才造成了环境问题,这都和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有区别,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面源性环境问题领域适用,需要对此种问题单独研究,单独处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城市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把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当作公共服务而由国家承担,发挥政府在面源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增加国家在面源性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4]

3.正确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也不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全,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差异所致。在此种结构模式的调控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致使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资金投入都低于城市,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也常常受到漠视,我国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则趋于恶化,并使人产生了“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全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假象。[5]因而实事求是地讲,成因与其说是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民合法环境权益被漠视,农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的结果;与其说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缺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取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国家对农村、城市环境的一体化考虑和同等保护。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地区的点源性环境问题,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控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则要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导性作用,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向农村引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经济上鼓励农民采取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减少废物向农村环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结语

由文中的论述可知,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全面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彻底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并准确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目前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只有废除这一模式,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伴随着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深入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和采纳,目前我国各地都围绕着户籍、经济、环保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开展了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培华,包文兵.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淮海文汇,2012,(1).

[2]吕忠梅.环境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7.

[3]晋海.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2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探索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其在我国广大农村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现状表现为:社会认可度较低;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的理解存在偏差;缺乏政策及机构支持;公众对其支持力度较低。解决和预防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工作问题的干预措施有:充分发挥社区工作方法在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小组工作方法在解决农村中观问题中的作用;把个案工作方法介人农村微观问题的解决。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至今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工程已经进行了5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但是,尚未完全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梳理文献发现,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和预防的问题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方面提及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建政绩工程、重复建设等方面;而软件方面提及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社区文化建设、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方面。“硬件”层面的问题多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政策性问题,其解决要更多地依赖政策层面,需要党和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而“软件”层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虽不完全因新农村建设而起,却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与政策性问题相比,应属微观层面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社会工作加以解决。对此,将专业社会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工程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人,必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建构预防问题再生的相关机制,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然而,与社会工作在城市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不同,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对于如何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还较为稀少。因此,加大对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使农村社会工作尽早介人农村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研究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不同学者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比较而言,笔者比较认同吴燕玲等对农村社会工作的界定一一农村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实际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社会工作者)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心、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社区工作、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等方法开展各种活动,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这一表述较为全面和专业性地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进行了界定。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因此,虽然我国农村现存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亟需农村社会工作的介人,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面临以下几种现状和困境:

(一)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

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是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内存在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迅速发展,从1987年首届中国社会工作研讨会至今,先后成立了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1987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1994年,截止2006年8月拥有成员i88个)等相关机构;从198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至今,先后有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200多所大学分别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此外,2006年7月20日,由国家人事部与民政部颁发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会工作纳人了专业技术人才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社会工作纳人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议程中来,并号召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其发展更多的是停留在专业化的层面,而在职业化层面进展缓慢。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分支的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势必不高。

(二)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理解存在偏差

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这是其必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的原因之一。然而,社会对其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农村社会工作是泛而不精,对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其实,追根朔源这是由对社会工作的误解延展而来,是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推论性误解。农村社会工作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而且对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中山大学的张和清等人在云南某村寨开展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农村社会工作在农村发展中将大有用武之地。并且,退一步说,即使农村社会工作是宽泛的,难道农村社会问题就是单一的了吗?或许正是因为两者都是宽泛的,才恰好匹配,可以从全局和整体层面上来综合性地解决问题,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J性“疗法”,从而可以更有效、更根本地去解决问题。所以说,对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的误解是没有根据和不科学的,这一误解也会阻碍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以严谨理性的态度,审慎地去理解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及适应性,并大胆尝试使专业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问题的解决,使其为农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虽然农村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中有其优势,但是也迫切需要政策支持,这是由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和其从业人员就业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农村社会工作注重通过资源的整合来实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治理的格局,梳理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发现,当时美国的农村社会工作者要么是在政府担任相关职务,要么是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把专业知识高效地在农村付诸实践。此外,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也需要政策的支持,虽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了党的重要文件,但是,相关的配套政策却迟迟未出。这就导致了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而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却增长缓慢的困境,使得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农村社会工作也不例外,目前,农村社会工作几乎是政府部门代行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的一大现状,也是其发展中面临的一大困境。

(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缺乏相关机构的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还处于政府主导的阶段,虽然政府也在逐渐放宽政策,允许部分机构介入农村的发展建设中,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机构虽已介人我国的农村社会工作,但其大多局限于农村扶贫或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尚处于物质层面的扶贫阶段,对农村其它问题的介人较少,然而,农村社会工作的空间绝不仅限于此,从长远来看,其重点甚至并不在于此。因此,与国外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相比,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较缺乏相关机构的支持及向纵深发展。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尽早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呼吁相关机构参与农村社会工作;另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农村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在政府领导和机构支持下全方位地介人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逐步形成政府、机构、村委会三位一体的问题解决模式。

(五)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较低

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支持力度较低是其面临的又一现状和困境,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公众支持力度不高,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也有实践层面的原因。从意识层面来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习惯了政府的管理,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没有了解或了解很少,这就使其对农村社工有较强的陌生感和疑惑心理,从而导致其不太容易接受农村社会工作。从实践层面来看,目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尚处在物质扶贫阶段,这与政府部门的工作有很大的重叠之处,加之农村社会工作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因此在力度上不会太大,这就会形成农村社会工作既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叠又不如政府部门的现状,在此情况下,公众很容易对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产生不信任感。这两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支持力度较低的现状。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所面临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阻碍其发展的困境,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既有专业外部的也有专业自身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农村社会工作无用武之地的借口,其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将大有作为,只要在发展中解决阻碍其发展的困境,农村社会工作将会为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也有可能成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中坚力量。

三、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得以妥善解决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预防问题再生的相关机制,预防产生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和预防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内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现结合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部分问题来探讨农村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社区工作方法能在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中发挥“软实力”作用

社区工作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法之一,主要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是满足社区需要。其具体目标有:(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生活素质;(2)改善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加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由此看来,社区工作方法在解决农村社会问题中将会发挥一定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老人问题等方面,而这些问题又是新农村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中存在的问题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矫正,很可能会转变为青少年犯罪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的解决将关系到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特别是精神生活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通过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完善和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来解决。对此可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加强制度性组织建设,如建立和完善基层团组织,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引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从而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二是加强非制度性组织建设,专业农村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村子的情况,发掘其优势资源及优秀居民,并培养其为带头人,积极建立各种非制度性组织,如建立老年文娱队、农民养殖协会等。农村社会工作的这一作用,已被张和清等人在云南省东北部一个名为绿寨的少数民族山寨开展的试验中证明,自2001年开始,他们以重建村民的社区认同感和文化自觉为目的,注重草根组织的培育和社区文化的保护,先后建立了社区文化保护中心、成立了农村文艺队、建立了老年人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他们的试验长达7年之久,建立了一系列非制度性组织,极大地改善了绿寨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单靠政府力量难以实现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非制度性组织建设既可以发挥居民潜能,又使得村民有机会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社会意识,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此外,区别于制度性组织,农村非制度性组织有很多自身的优点,如便于组织、开展活动灵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等,同时,作为制度性组织的补充,非制度性组织可以把更多的居民联合起来,为解决问题共同努力。

(二)小组工作方法可从中观层面介入新农村建设

小组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工作方法之一,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作过程也当作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小组工作方法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二是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可以极大地丰富组员的社会资本,这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小组工作方法是介于社区工作方法和个案工作方法之间的中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以小组的形式来帮助案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组是由案主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之间会有互动,但更多的是案主与案主之间的互动。小组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小组,这正是小组工作的优点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可变性、灵活性,从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组员的需要。如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根据留守儿童面临的不同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倡导成立教化小组、兴趣小组、社会化小组等不同类型的小组来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较之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而较之个案工作方法其效率要高得多。此外,小组工作方法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可以发挥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帮助农村居民尽快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农村城镇化的开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必然会朝着标准社区的生活方式发展,习惯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农村居民,面对这些变化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这也可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农村社会工作者就可以成立意识提升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原有的一些意识,使他们尽早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师生联合开办的“平寨妇女识字班”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三)个案工作方法可通过面对面方式从微观层面介入新农村建设

所谓个案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其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个案工作的优点是以一对一的方式开展工作,可以在更深程度上了解案主的情况,从而为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正规性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存在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远见卓识。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7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扩大农村信用社自主权(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促使农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性金融企业、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从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得不到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而wto的加入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以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占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存亡;而金融业存在的诸如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含担保等导致的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这在目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正规性金融机构即受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业保险机构等。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以下两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正规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得以恢复。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其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开始全面推经营目标责任制,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之一是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对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社。其后进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中国农业银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行领导管理,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1997年至今的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重构的选择。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缺乏合作性,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向城市倒流。在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2001年底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造而成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上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展历史

非(准)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或者银监会监管之外从事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的农村金融机构。非(准)正规金融即是民间金融,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

非(准)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存在,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发展很快。从性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对于协调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为了消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冲击,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合并、关闭;随后1998-1999年,被彻底解散。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非正规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也是类似于信用合作组织,基本上均被取缔。根据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性金融组织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从而结束了非(准)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

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1:

(本图摘自: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1、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存在:①产权主体虚化,使成本过高、效益低下,迫使农业银行不愿意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②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②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③业务单一,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3)农村信用合作社,96年按国务院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全部基层信用社为一级法人,但目前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①绝大多数信用社是在原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是由国家、农业银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很难界定清楚2。②合作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③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4)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它存在的问题是:①它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②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5)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1)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2)它通过吸收存款,存于央行赚取利润,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性质不明,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6)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3: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灾害救济的手续繁杂、面窄、水平低、且难以监管;(2)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低下、高赔付率、经营亏损严重、业务量较少。2、非(准)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一般规模小,比较隐匿、分散,它使借款者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合作基金会,1997年整个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被解散并清算。目前依然有一些地区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由于现在禁止它的存在,私下它照常经营且存在严重的高利贷问题。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明显来源不足、不明,它的筹措资金的能力较差。③由于法人主体严重缺失,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④农村合作基金会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2)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如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与正规性金融相比,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对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规范的特征4:①组织制度不规范。②内部经营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贷款程序的一系列制度,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及呆帐准备金。③相当一部分信用活动不规范,一些民间组织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痼疾,高息揽存,盲目贷款,逃避金融监管。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是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能承担其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6,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和农村民营金融的市场进入不相匹配7,农村合作金融名不副实8。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在发展中也出现严重问题,私人借贷在农村相当活跃但弱点也相当突出5;

四、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当然,重构并不是要求完全的彻底的抛弃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那样作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制度创新。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坚持“五农原则”——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三农”问题致关重要,政府的责任重大,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更应首当其中。首先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应重新界定它的业务范围;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9: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团结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中国农业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3、合作金融应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虽尚无统一可行的办法,但不宜“一刀切”。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现实,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恢复农村合作社的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界定为:为集镇和农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优先安排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贷款业务。(3)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资金吞吐量大的东部地区,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组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银行,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高层次的需求,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该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4)在其他地区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县级信用社,在乡镇建立信用分社,在村级建立信用合作所,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由同级的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管。(5)对现存的农村基金会予以取缔,按属地原则并入县级信用社。(6)制定“合作金融法”对农村合作金融加强监管,目前的时机已经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金融回归本来面目,真正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才能成为农民需要的金融。通过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增设新型农业保险组织,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1)建立县一级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将合作社制度与公司制度融为一体,合作制以体现互助共济性,公司制保证其制度的先进性与责任的有限性;该公司由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等人股及部分国家财政投入,国家的投入不能超过30%,即不占控股地位,否则有承担绝对责任之嫌。(2)在省一级建立农业保险股份公司;由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按其总资本的8%投资入股,省级财政也投入拟设公司约30%的资本。同时农业保险股份公司按8%对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承担再保险责任。

5、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堵截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针对农村资金“倒流”城市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做到:(1)对于经济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大的地区,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邮政储蓄部门改组为邮政储蓄银行;它以从事储蓄、汇兑、等业务,所揽资金一律不再转存人民银行收取率差,并且,必要时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邮政储蓄银行适当的补贴。(2)对于经济不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较小的地区,在县一级将邮政储蓄部门并入信用社统一管理,或成为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将大量的闲散的储蓄资金“存”于农村金融市场。

6、建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为促进农业的生产,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现阶段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设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做到:(1)允许农民以自留山和自有的林木经评估后投资入股设立农业担保公司;(2)立法上设立专门条款,降低设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定为5万元人民币;工商登记机关应对该类农村的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发放有明显标志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交易相对人以提示。(3)对于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4)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机制。急需出台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该图摘自: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2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20页。

3王家传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5页。

4林乐芬、林彬乐:《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的非正规金融探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8期,第49页。

6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载《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1年第9期,第41页。

7摘自何广文2003年10月13-14日oeCD与中国农业部联合在巴黎组织召开的“中国农村金融与信贷设施国际研讨会”的大会报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8李赛辉等:《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其改革目标模式的构想》,载《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5期,第57页。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程,农村的供水工程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障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关注民生、解除民忧、谋求民利的具体体现。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水与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预防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一)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干净的水对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在发展中国家,80%左右的疾病是由于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而造成的。所以,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是一个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路上一个重大的难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饮水设施以传统、落后的分散供水为主,饮水安全问题很多。解决农村饮水的安全问题,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

(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农村经济较为薄弱,需要政府进行统一的组织与协调,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将水资源等公共资源的进行合理的利用、配置和保护。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水是生命之源,特别是饮用水的安全,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具有公共性。我国现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造成了安全问题和隐患。

(二)由人畜粪便引发的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威胁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量的人畜粪便未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导致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指标超标。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尤其需要重点解决局部地区饮用水微生物超标和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不达标的情况,国家仍需不断地完善供水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

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水源保护工作,保护水源与净化水质相结合。保障饮水安全,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的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运作,尤其要加强饮用水的水源地保护,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这是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的最根本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农民健康卫生生活的意识,水源地附近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避免在水源地附近建养殖场,养殖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要远离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防止并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切实保护水源,从而让群众可以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二)提高农民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障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加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整治农村卫生环境,采取集中供水、分散供水、分质供水等工程措施。中央继续安排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成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较发达地区要率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尽早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程序实施,切实做好前期工作,确保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三)加强政策法规的建设。在对现有政策法规及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要以有利于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实现供水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为农村供水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要依法严格实施饮水水源保护区的制度,严格禁止破坏水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水源地的安全防护等工程的建设。

(四)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分区域设立监测点,做到机构、确定人员、仪器设备、经费的落实,并实现信息畅通以及资料数据的准确及时;以县级卫生防疫部门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技术问题多,基层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主要在基层。同时,农村饮水安全涉及许多技术问题,饮水安全意识薄弱,尤其缺乏水质卫生方面的知识,这是很不利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不同于农村灌溉工程的是,农村饮水的可靠性要求高、水质要求高,从而对工程设计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应当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通过分层次举办培训班,提高规划、设计、施工、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各级项目执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和维修水平。同时,可开展适合农村的水质净化设备研究,虽然目前已有成熟的水质净化技术和设备,但是这些工艺或设备存在建设费用高、运行成本高和管理水平要求高等问题,不适应农村供水工程分散、小规模、低成本的现实要求。可加强适合农村的小型水质净化技术设备的研究。

四、结语

饮用水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有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对推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指导,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下大力气解决好,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水、污染水和严重缺水等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将会提高农村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同时会很大程度的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农村人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第33卷第四期2010;

[2]李明孝,孙松林,汪思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节水灌溉,2009;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正规性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存在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远见卓识。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7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扩大农村信用社自主权(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促使农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性金融企业、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从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得不到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而wto的加入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以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占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存亡;而金融业存在的诸如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含担保等导致的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这在目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正规性金融机构即受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业保险机构等。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以下两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正规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得以恢复。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其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开始全面推经营目标责任制,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之一是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对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社。其后进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中国农业银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行领导管理,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1997年至今的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重构的选择。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缺乏合作性,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向城市倒流。在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2001年底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造而成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上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展历史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正规性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存在问题对策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远见卓识。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7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扩大农村信用社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促使农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性金融企业、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从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得不到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而wto的加入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以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占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存亡;而金融业存在的诸如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含担保等导致的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这在目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正规性金融机构即受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业保险机构等。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以下两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正规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得以恢复。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其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开始全面推经营目标责任制,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之一是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对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社。其后进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中国农业银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行领导管理,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1997年至今的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重构的选择。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缺乏合作性,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向城市倒流。在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2001年底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造而成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上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展历史

非(准)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或者银监会监管之外从事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的农村金融机构。非(准)正规金融即是民间金融,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

非(准)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存在,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发展很快。从性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对于协调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为了消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冲击,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合并、关闭;随后1998-1999年,被彻底解散。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非正规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也是类似于信用合作组织,基本上均被取缔。根据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性金融组织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从而结束了非(准)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1:(本图摘自: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

1、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存在:①产权主体虚化,使成本过高、效益低下,迫使农业银行不愿意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②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②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③业务单一,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3)农村信用合作社,96年按国务院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全部基层信用社为一级法人,但目前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①绝大多数信用社是在原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是由国家、农业银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很难界定清楚2。②合作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③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4)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它存在的问题是:①它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②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5)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1)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2)它通过吸收存款,存于央行赚取利润,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性质不明,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6)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3: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灾害救济的手续繁杂、面窄、水平低、且难以监管;(2)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低下、高赔付率、经营亏损严重、业务量较少。

2、非(准)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一般规模小,比较隐匿、分散,它使借款者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合作基金会,1997年整个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被解散并清算。目前依然有一些地区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由于现在禁止它的存在,私下它照常经营且存在严重的高利贷问题。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明显来源不足、不明,它的筹措资金的能力较差。③由于法人主体严重缺失,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④农村合作基金会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2)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如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与正规性金融相比,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对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规范的特征4:①组织制度不规范。②内部经营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贷款程序的一系列制度,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及呆帐准备金。③相当一部分信用活动不规范,一些民间组织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痼疾,高息揽存,盲目贷款,逃避金融监管。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是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能承担其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6,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和农村民营金融的市场进入不相匹配7,农村合作金融名不副实8。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在发展中也出现严重问题,私人借贷在农村相当活跃但弱点也相当突出5;四、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当然,重构并不是要求完全的彻底的抛弃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那样作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制度创新。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坚持“五农原则”——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三农”问题致关重要,政府的责任重大,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更应首当其中。首先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应重新界定它的业务范围;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9: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团结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中国农业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3、合作金融应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虽尚无统一可行的办法,但不宜“一刀切”。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现实,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恢复农村合作社的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界定为:为集镇和农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优先安排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贷款业务。(3)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资金吞吐量大的东部地区,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组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银行,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高层次的需求,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该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4)在其他地区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县级信用社,在乡镇建立信用分社,在村级建立信用合作所,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由同级的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管。(5)对现存的农村基金会予以取缔,按属地原则并入县级信用社。(6)制定“合作金融法”对农村合作金融加强监管,目前的时机已经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金融回归本来面目,真正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才能成为农民需要的金融。通过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增设新型农业保险组织,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1)建立县一级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将合作社制度与公司制度融为一体,合作制以体现互助共济性,公司制保证其制度的先进性与责任的有限性;该公司由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等人股及部分国家财政投入,国家的投入不能超过30%,即不占控股地位,否则有承担绝对责任之嫌。(2)在省一级建立农业保险股份公司;由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按其总资本的8%投资入股,省级财政也投入拟设公司约30%的资本。同时农业保险股份公司按8%对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承担再保险责任。

5、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堵截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针对农村资金“倒流”城市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做到:(1)对于经济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大的地区,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邮政储蓄部门改组为邮政储蓄银行;它以从事储蓄、汇兑、等业务,所揽资金一律不再转存人民银行收取率差,并且,必要时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邮政储蓄银行适当的补贴。(2)对于经济不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较小的地区,在县一级将邮政储蓄部门并入信用社统一管理,或成为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将大量的闲散的储蓄资金“存”于农村金融市场。

6、建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为促进农业的生产,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现阶段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设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做到:(1)允许农民以自留山和自有的林木经评估后投资入股设立农业担保公司;(2)立法上设立专门条款,降低设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定为5万元人民币;工商登记机关应对该类农村的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发放有明显标志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交易相对人以提示。(3)对于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4)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机制。急需出台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7

目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重视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成为教学中的重要探究问题。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将简要分析、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通过网络研修模式这一方式,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水平,使之可以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

关键词

网络研修模式;农村教师;培训;有效性路径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活动的开展,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讨,逐渐成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结合农村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探究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进而实现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促使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为其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开展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讨,对于提高农村基础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概述

农村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农村教师培训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农村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发展。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主要是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为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能力,组织一定的培训活动,使教师可以在参与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根据农村实际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有利于实现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效益,促使农村教师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培训机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重视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对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推进的过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发展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科技手段与教育事业的有效结合,也为开展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充分发挥网络研修模式的优势,通过政府推出的教师培训项目,在政策的支持下,促使农村教师可以在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情况下,及时地接受全新的培训计划、专题培训等内容。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打破了传统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中时间、地点的局限性,优化了农村教师培训的流程,更加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使之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逐渐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教师培训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行业,其工作对象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情感,这也是进行专业教师培训必须注意的一点。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为了确保其培训的有效性,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需要针对教师专业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教学的能力提升需求,确定培训工作的有效点。如何结合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能力需求,突破农村教师培训的质量问题,成为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需要重点探究的主要问题。首先,需要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统筹安排教师的培训活动,突出高标准的育人规格,促使教师感受到职业的荣誉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较差,地处相对封闭的环境,大多数的科教研工作及教师的培训活动,开展效率较低,教育思想也相对落后。在开展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应重视对这一问题的完善。通过发挥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优势,帮助农村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使农村教师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逐渐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践行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效率。其次,加强教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并将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向教师逐渐进行全新教育理念的渗透,使之感受到教师培训的本质性。不断的教育教学活动表明,农村教师培训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原本的、本质性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解读,提高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与认可,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其更好地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此外,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还应注重挖掘、激发农村教师的兴趣,促使其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项培训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开展,都是建立在农村教师专业兴趣的基础纸上的。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中,应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引导农村教师理解、关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并发挥专项培训的优势,激发农村教师参与专项培训的热情,提高其参与专业培训的效率。

4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

结合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逐渐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探究问题。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主要包括:先期培训方法,掌握操作节能;选定重点学员,教学相互结合;及时梳理提问,归纳主要问题;适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走访学校,汇报学习情况等几种。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的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方式的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质量。此外,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究,也是解决农村教师面对新课程教育改革、新教材、新技术等带来的厌倦情绪、知识恐慌等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师培训水平获得提高,促使其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4.1先期培训方法,掌握操作技能

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究中,先期培训方法,掌握操技能是其中一项重要路径之一。在农村教师队伍中,虽然大多数农村教师都会使用电脑,但是教师们掌握的信息技术程度不同,很多农村教师还是第一次参与网络培训的活动。为了消除农村教师参与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活动的不适感,在进行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先期重点培训信息技术的方法,确保农村教师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促使其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培训的内容,不断丰富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重视先期培训方法,掌握操作技能这一路径的实施非常重要。

4.2选定重点学员,教学相互结合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教师培训效果的提高,结合农村教师的实际能力需求,深入开展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究,成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选定重点学员,教学相互结合,作为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之一,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教师培训中的“短板”问题。选定重点学员,教学相互结合,可以将教师分成专业水平较高和专业水平较低的“短板”教师,通过教学互助的形式,实行优秀帮扶对策,提高“短板”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分析中,选定重点学员,教学相互结合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发展路径。

4.3及时梳理提问,归纳主要问题

在实际培训活动中,通过及时梳理提问,归纳主要问题的方式,是制定有效培训方案的重要基础。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分析中,及时梳理提问,归纳主要问题,更加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的培训水平。在培训活动中,通过及时梳理提问,归纳主要问题的方式,可以鼓励教师积极的进行发言,培训者根据农村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效的修正培训的方案,快速提高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因此,在网络研修模式进行农民教师培训活动,重视及时梳理提问,归纳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培训方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4适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实际培训活动中,适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之一。适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方式,并针对一些化学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操作、实验探究等问题,与专业教师进行单独的交流,更加有利于了解农村教师的专业教学需求。在丰富农村教师教学经验的同时,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适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适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增进培训教师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促使教师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流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因此,在实际的培训活动中,如何针对培训的项目及问题,适时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关键。

4.5走访学校,汇报学习情况

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究中,走访学校,汇报学习情况也是其中相对有效的发展路径之一。走访学校,汇报学习情况,主要是由于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减少了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导致助学者难以较好的掌握农村教师的能力需求情况。为了有效的弥补这种问题,助学者通过一定的调研、走访活动,深入到学校,及时的接受教师汇报学习的情况,在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形成良好的沟通基础,提高自身对农村教师专业能力需求问题的掌握程度,不断的完善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因此,在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中,通过走访学校,汇报学习情况的方式,更加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进行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结合农村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积极地进行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如何结合农村教师培训的水平,深入开展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讨,充分发挥网络研修模式的优势,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水平以及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农村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重视网络研修模式下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路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周子杰单位:肇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芸先.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校本研修的探索———融水苗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于沛东.农村教师培训中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徐小为.农村教师网络研修研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9):68-69.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组织正规性金融组织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存在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和农民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必须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如果“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蓝图将成一纸空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在新形势下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远见卓识。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7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金融改革在政府主导下围绕农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服务“三农”这一中心而展开,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扩大农村信用社自主权(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促使农业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性金融企业、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基本确立了农村金融主体运作的基本规范,建立了农村金融市场框架。农业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但从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只保留了吸储功能;占据大片农村金融市场的邮政储蓄也只吸储不放贷,使得本来急需资金支持的广大农村得不到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的同时,农村资金通过银行、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反而流向城市,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而wto的加入使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将以其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占领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存亡;而金融业存在的诸如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受着较沉重的不良资产、缺乏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竞争政策、金融机构享受着来自政府的隐含担保等导致的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结构问题也必将面临全面的改革与转轨。因此,要很好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组织,这在目前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目的仅在于通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历史的回顾,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

自1979年我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制伴随着整个农村经济、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正规性金融组织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有先有后,有些机构是同时产生的。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过程

正规性金融机构即受央行和银监会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业保险机构等。

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发展大抵经历了以下两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6年)围绕服务“三农”,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内的正规金融组织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这一时期农村金融组织得以恢复。以工商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恢复,其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开始全面推经营目标责任制,集中管理贷款的审批权限等。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之一是1994年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包括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业务提供贷款,对支持整个农业开发和农业技术进步、保证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监督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存贷业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的县级联社。其后进行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该年起农村信用社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监管,中国农业银行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行领导管理,金融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农村信用社是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遍及几乎所有的乡镇甚至农村,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第二个阶段:1997年至今的四大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面临重构的选择。亚洲金融危机后,在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对基层分支机构进行了撤并,退出了县域范围,重点转向了城市;基层营业机构的贷款审批权和财务权上收,业务重点放在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上,较少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业务的单一而无法实现其政策调节农村经济的目标,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缺乏合作性,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也越来越远离农民,资金向城市倒流。在其它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目前只有2001年底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造而成张家港、常熟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数量庞大,遍布城乡,业务发展迅速,上活跃了农村经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82年就开始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发展历史

非(准)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或者银监会监管之外从事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行为的农村金融机构。非(准)正规金融即是民间金融,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

非(准)正规性金融组织的存在,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失衡、金融二元性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农村合作基金会自1984年在少数地区试办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发展很快。从性质上来讲,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对于协调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渐向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大了对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和活动的管制力度。为了消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竞争冲击,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合并、关闭;随后1998-1999年,被彻底解散。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非正规性金融体系主要由亲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也是类似于信用合作组织,基本上均被取缔。根据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款之外,其他非正规性金融组织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从而结束了非(准)正规金融的有组织状态。

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1:

(本图摘自: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1、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开始弱化,存在:①产权主体虚化,使成本过高、效益低下,迫使农业银行不愿意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②1996年以后农业银行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长期性”向背;农业银行将农业资金从以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业并举,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以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及高额回报,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就很少的国有资本变得更为稀缺。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作为政策性银行,其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长期以来资金拨付有限,且资金不能按时到位,有时不得不向央行借款,使筹资成本上升,制约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发展。②对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与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存在一定的矛盾。③业务单一,仅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作用。

(3)农村信用合作社,96年按国务院的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金融性质,全部基层信用社为一级法人,但目前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①绝大多数信用社是在原信用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历年来的积累与亏损由谁享有与承担,是由国家、农业银行、老社员还是新社员,很难界定清楚2。②合作社缺乏合作性质。随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合作社的互助共济性正在淡化,“官办”色彩浓厚,农民缺乏入社的积极性,农民也很少是信用社的社员,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③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商业倾向,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贷款的农户难以得到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农村信用社使得城市资金不但不能有效地流入农村,实现工业反脯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却流向城市,造成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严重滞后。

(4)农村商业银行,全国数量较少,它存在的问题是:①它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人们的认识尚不全面,具体的经营中表现为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②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不足及所涉业务的自然脆弱性,使其经营发展天生具有局限性,发展空间很大,但愿意投入的主体很少,对从事农业的资金投入缺乏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

(5)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1)在业务上它只吸收存款,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对外不办理贷款业务,无法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2)它通过吸收存款,存于央行赚取利润,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恶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性质不明,监管不力。邮政储蓄局属于邮政部门的内设机构,而邮政储蓄网点又属于金融机构,央行的监管很难实施。

(6)农业保险机构,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3: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灾害救济的手续繁杂、面窄、水平低、且难以监管;(2)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低下、高赔付率、经营亏损严重、业务量较少。

2、非(准)正规金融机构(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非正规金融组织和融资活动一般规模小,比较隐匿、分散,它使借款者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影响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发展后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合作基金会,1997年整个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被解散并清算。目前依然有一些地区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由于现在禁止它的存在,私下它照常经营且存在严重的高利贷问题。②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资金明显来源不足、不明,它的筹措资金的能力较差。③由于法人主体严重缺失,责任承担上难以保证。④农村合作基金会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金融风险巨大。

(2)除农村合作基金会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如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与正规性金融相比,在组织方式、运作机制、对当事人的约束等方面具有许多不规范的特征4:①组织制度不规范。②内部经营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贷款程序的一系列制度,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及呆帐准备金。③相当一部分信用活动不规范,一些民间组织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痼疾,高息揽存,盲目贷款,逃避金融监管。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是正规性农村金融组织严重不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未能承担其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6,国有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和农村民营金融的市场进入不相匹配7,农村合作金融名不副实8。非(准)正规金融组织在发展中也出现严重问题,私人借贷在农村相当活跃但弱点也相当突出5;

四、解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对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当然,重构并不是要求完全的彻底的抛弃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那样作是不现实的,而只能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制度创新。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坚持“五农原则”——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建立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重新界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三农”问题致关重要,政府的责任重大,在农村金融问题上更应首当其中。首先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的局面,应重新界定它的业务范围;要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在作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下业务9:一是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支持农村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化、现代化建设水平;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抓住重点企业项目进行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全面支持贫困地区人口尽快脱贫解困。紧紧团结稳定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重点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其次,加大财政投入规模,使农业发展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最后,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各项立法,使各项金融政策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2、中国农业银行要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行应设立更多的金融产品,扩充服务功能,发挥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3、合作金融应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目前虽尚无统一可行的办法,但不宜“一刀切”。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现实,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恢复农村合作社的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应界定为:为集镇和农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优先安排对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的贷款业务。(3)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资金吞吐量大的东部地区,可将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改组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银行,满足该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高层次的需求,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退出该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缺。(4)在其他地区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县级信用社,在乡镇建立信用分社,在村级建立信用合作所,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由同级的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管。(5)对现存的农村基金会予以取缔,按属地原则并入县级信用社。(6)制定“合作金融法”对农村合作金融加强监管,目前的时机已经成熟。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金融回归本来面目,真正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才能成为农民需要的金融。通过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把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4、增设新型农业保险组织,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1)建立县一级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将合作社制度与公司制度融为一体,合作制以体现互助共济性,公司制保证其制度的先进性与责任的有限性;该公司由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等人股及部分国家财政投入,国家的投入不能超过30%,即不占控股地位,否则有承担绝对责任之嫌。(2)在省一级建立农业保险股份公司;由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按其总资本的8%投资入股,省级财政也投入拟设公司约30%的资本。同时农业保险股份公司按8%对各县级的农业保险股份合作公司承担再保险责任。

5、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堵截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针对农村资金“倒流”城市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做到:(1)对于经济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大的地区,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邮政储蓄部门改组为邮政储蓄银行;它以从事储蓄、汇兑、等业务,所揽资金一律不再转存人民银行收取率差,并且,必要时国家财政可以给予邮政储蓄银行适当的补贴。(2)对于经济不发达、邮政储蓄业务量较小的地区,在县一级将邮政储蓄部门并入信用社统一管理,或成为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将大量的闲散的储蓄资金“存”于农村金融市场。

6、建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为促进农业的生产,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现阶段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农户、其他小生产者、乡镇企业创设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做到:(1)允许农民以自留山和自有的林木经评估后投资入股设立农业担保公司;(2)立法上设立专门条款,降低设立中小农业担保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定为5万元人民币;工商登记机关应对该类农村的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发放有明显标志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交易相对人以提示。(3)对于中小农业担保公司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4)完善对担保机构的监管机制。急需出台监管框架,以防范相关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该图摘自:章奇,《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lin.ccer.edu.cn

2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载《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20页。

3王家传等:《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5页。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7.09.068

《Y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所阐述的一句,“老有所依”正是我国时下各界人士都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近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使得原有结构上的“土地养老保险”发生转变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使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所承担的压力更重,建设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对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作用,农村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基金发放形式的保险,其最大的问题是资金财务管理的问题,这关系着农村养老保险机制能否健康运行,并且适应社会主义农村改革,使得农村社会稳定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缺少监管机制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老化,补贴资金越来越少,补贴水平越来越低,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层次水平低,范围不够广泛,导致养老保险在利率上收益偏低,且不稳定,风险高。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影响因素众多,使得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范围过大。

1.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基金缺少社会福利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为地区性缺陷,某些农村的资金累积不够,发展停滞,政府无法补贴农户,同时农户也无法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储蓄资金,因此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够,其对于特殊情况的社会福利也不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像是先存钱后去花的储蓄存取行为,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扶持作用。

1.3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借问题

在国家财政不能给出足够的补贴情况下,解决此问题时,有些领导批准基层可以从农保基金中借支,导致了许多“借而不还”、“借而不补”,造成呆账问题。

2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的监管

保证农村社会保险财务基金的稳定与完整,可以加入农村社会某些市场运作或者是国家大工程项目,降低投资的风险,提高收益。同时应该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机制的管理,严格审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档案信息的明细度以及准确度,制定适合农村养老保险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财务保险的规范化、专业化,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财务管理的财务科室,财务档案保管室,严格审查退保方面的问题。

2.2改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管理的社会福利性

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性问题和基金累积问题,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程度的帮助,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水平进行调整,区域范围性问题进行完善,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社会的福利给予问题。

2.3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借问题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保障农村养老保险运行的基础物质,如果没有足够的、能满足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资金,就无法保障农村养老保险的可续性运行。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要,农村社会保险的财务基金都来自于农户,农村社会保险基金,关系到农村农户的切身利益问题,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政府应该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严格的管理把控,坚决杜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借支现象的发生,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落实到位。

3结论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势头良好,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农村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内容,在保障农民生活,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特殊性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建设发展和完善改革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管理问题,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实施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窦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

[2]李星.我国养老表现制度经济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

[3]位涛.中国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土地养老保障水平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

[4]邱丽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农村问题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农民;群众文化;问题;措施

1.前言

文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与完善的伟大动力。文化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农村群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步骤。群众文化事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具有龙头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仍是以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国庆下,繁荣农村文化,搞好宏讯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有着明显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快速的扩大,但是农村文化发展并没有顺应农民的需求而发展。分析综合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一下两点问题:一、文化站似乎再也不存在了,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载体,从而导致了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没有基点,没有组织,变得十分散乱;二、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人才更是流失严重,经济需要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于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很少重视本地农村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干部也呈现出了素质欠缺的现象,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也让文化工作出现了无人开展,无人活动的局面。

2.农村群众文化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中,本人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现状问题的产生,总结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人民没有树立正确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观念,认为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值得关注的事业;人民没有认识农村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基层发展问题多,群众文化发展不值得一提;没有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农村群众文化提供保障,导致是否发展与重视呈现无所谓的状态。具体阐述如下:

2.1没有树立正确农村文化建设观念

农村群众文化投资建设是时效性相对薄弱的事业,并且投资后,所见到的成效也非常的小。而在文化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农村群众文化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长远作用。投资文化建设的成效往往不显眼,短时间也无法见到成效长远的利益不愿意等,也就自然不愿意投资建设农村文化。也就体现出人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农村文化建设观念。

2.2没有认识到农村群众文化的重要性

基层发展问题众多,群众文化问题十分好解决,只要群众一起随便开展一场活动,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一般情况下,更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干部乐得清闲,农民觉得轻松。没有关注到群众文化重要性,也就不会重点关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2.3法律和政策没有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法律和政策是保证活动开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农村群众文化中,并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政策提出应该如何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从而也就导致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切实的落实和开展活动。

3.解决农村群众文化问题的措施

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农村群众文化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让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正规,迎来春天。故本人提出了以下措施:

3.1加强基本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

文化设施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设施的文化发展,就相当于是吃饭没有筷子。有了基本的文化设施,才能够保证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实施。固然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设施也在不断的丰富,但设施投入应该抓住重点,投入最需要的设施,投入最重要的设施,才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设施投入落在实处。加强基本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建设文化广场,提名村队文化户,满足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设备需要,修建当地文化博物馆,都是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有载体,有基点的发展,才能够开展文化活动。

3.2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经费保证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保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更是能够让活动组织者,参与者没有后顾之忧。经费的保证也需要做到专款专用,从而加强文化建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参与其中,做好群众工作,利用群众的力量保证经费的足够,保证农村文化活动能够高效、丰富的开展。

3.3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农村群众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没有人能够有效的传播文化,也就是没有文化人才。干部也身兼数职,综合素质欠缺,不能够将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引入一个更好的发展路径。故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是解决农村群主文化发展问题的必要措施。

3.4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开阵文化活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连群众与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活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化,还可以呈现出“那里有活动,那里就有文化”的局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解决农村群众文化问题的重要措施。

3.5联系农村实际,打造地方特色

中共领导人之所以提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地域宽广,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更是不一样,农村内部的群众文化更是丰富多样,因而在解决农村群众文化问题时,就需要联系到当地农村的实际,从问题中来思考解决的办法,更是需要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中,不断的进步,力求打造出地方特色。风俗习惯就在文化之中,文化特色发展更离不开独具特色风俗文化。

4.结语

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立足于农村群众文化的现状,才能够提出其发展的有效措施。剖析出发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农村群众文化现状中缺少文化发展的载体,缺少文化发展的人才是最基本的问题,而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经费保证;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联系农村实际,打造地方特色才能够实现农村群众文化的长存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祥秀.新农村建设下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几点思考[J].新农村,2011(4).